农村经济发展调查与研究

2024-09-30

农村经济发展调查与研究(共9篇)(共9篇)

1.农村经济发展调查与研究 篇一

农村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现状活动调查对策研究

引言: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这项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简称阳光体育运动。阳光体育活动已走过十年的历程,对学生的健康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如:虽然在锻炼,但效果不显著,自由活动式的比较多,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无组织无目的,形式主义多等等。现就农村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调查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研究,使阳光体育真正起到锻炼的目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1、研究的目的

学生充满活力的集中表现就是室外活动。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大多数学生走出教室,让紧张的大脑得到休息,以便更好地进入下一节的学习。他们走出教室,走向操场,沐浴阳光,尽情地参加体育锻炼,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各个学校开展这项运动水平不同,进展不一,尤其是农村小学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但对我们农村小学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后,却发现开展的阳光体育活动存在问题多,困难多。如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遵循因校制宜、因师制宜、因生制宜的原则,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终身体育的观念牢牢留在心里,学生身心健康得到真正发展是研究的主要目的。

2、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法

在我校发放88份调查问卷,问卷发放对象为本校全体学生和部分教师,师生积极配合,结果有效收回:88份,回收率为100%。发放问卷目的是获得真实的农村小学开展“阳光体育”的现状。

2.2实地查看法

在师生阳光体育活动时间,跟随师生一起活动,了解他们的锻炼情况,组织情况及最终的效果。时间为一学年。

2.3跨校交谈法

把本校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以文字形式发送给本辖区其他学校的体育教师,了解兄弟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及效果,咨询关于如何在农村小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具有典型性的解决措施。

2.4微信调查法

通过现在便利的信息网络,把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情况发送给家长,询问家长对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看法及建议。

3、结果与分析

3.1师生对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反馈: 3.1.1问卷调查情况说明

通过调查发现,不到10%的学生认为本校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很好,他们认为的好是因为在阳光体育活动这一时段,可以自由地玩耍,无拘无束,彻底放松;大约36%的学生认为活动开展的不太好,因为组织的教师不能很好地尽到责任,学生活动中比较乱,存在的安全隐患比较大;大约45%的师生感觉阳光体育可有可无,虽然活动了,但效果不显著,没感觉身体素质有多大提高,也没学到什么技能;其他师生认为干脆去掉阳光体育,这样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搞好语文数学及英语。

3.1.2实地查看调查情况说明

通过一学年的观看,学生对经常性开展的活动已经毫无兴趣,如广播体操、跑步,队形等的训练,动作不到位,跑步不整齐。个别教师不能跟随学生一起活动,学生自由

散漫,活动以自由活动为主。学生在活动时间追逐嬉闹,说闲话,天气热或者冷时,在外活动的人数大大减少。很少见到到在活动时间进行技能指导训练等。

3.1.3跨校情况交流说明

与兄弟学校的体育教师进行交流,发现许多方面都存在共性,如:一项新的运动,新鲜感一旦消失,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有应付的表现;阳光体育活动时间总在给其他工作让路等。

3.1.4微信征求意见调查情况说明

许多家长对学校的工作很支持,对微信内容进行了回复,但大部分家长认为,只要上好体育课就行,阳光体育活动可有可无,毕竟现在的社会文凭还是很重要的,只要是考试的科目就要加强,小学抓好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教学就行。

3.2限制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的原因: 3.2.1体育活动场设备设施配备的不齐全。

体育活动场设备设施配备的不齐全,是影响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原因。活动场地面积太小,活动期间队与队之间有冲撞。

3.2.2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

现在许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吃苦,天冷了不想活动,天热了也不想活动。

3.2.3师资力量薄弱。

无或少专职体育教师,尤其在农村。

3.2.4活动课程单一的设置模式与陈旧教学内容影响了阳光体育活动有效开展。

3.2.5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

所有活动都得为统考科目让路,这一思想意识存在于许多领导、教师、家长的心里。

3.2.6安全弦绷得太紧,也影响了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

学生只要参与了体育活动就可能会导致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在安全第一的意识影响下,不活动就不会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3.3学生最喜欢的阳光体育运动项目: 从调查中发现球类、民间类、趣味类的体育锻炼项目,喜欢球类的学生占38%,球类中学生最喜欢篮球、足球和乒乓球,这三类活动下课就能玩,上课可以立即结束。趣味类的游戏充满挑战和欢乐,因此学生也很喜欢,他们自己制定游戏规则,自己执行,即使没有教师指导,一样玩得尽兴。而民间类在广大农村学生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踢毽子、扔沙包、跳绳,一是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二是归属性,这类体育锻炼项目属于农村孩子的游戏。其他活动学生少有喜欢。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效果欠佳原因分析 4.1.1基础设施不齐全,专业教师匮乏。

农村小学用在体育设施的费用往往无法得到保障,无法配备专职专业的体育教师,使得农村小学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很一般,虽然学生的参与锻炼的兴趣很浓,热情很高,但由于体育器材严重不足,导致学生没法参与其中。

4.1.2没有革新思想,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思路上,只追求升学率。

以分数和考试作为指挥棒的教育体制仍制约着学校功课紧张挤占体育锻炼时间。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是分数,而分数的背后是读书,是大量的作业和训练记忆的东西,学生基本没有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

4.1.3学校领导层不重视,有计划不落实。

学校领导将开展学生体育工作停留在计划中,在管理上不注重落实,或是没有做细致地安排,只布置,不检查。由于领导在认识上的不足,在教学中,体育课和其它一些基础科目成为了升学考试科目挤占、挪用的重点对象。

4.1.4宣传不到位,没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现实严峻的就业问题,使许多人都认为只要有好的成绩就可以万事大吉,所以对智育的重视往往超过德育等其他教育,所以就有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不支持,继而产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加上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使阳光体育越办越难办。

4.2建议

4.2.1学校领导层要提高认识,从自身做起,带头执行阳光体育各项制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学校领导要提高对体育活动的认识,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认真组织,加强宣传,确定目标,责任到人,在师生中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潮,形成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

4.2.2确定目标,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落到实处,学生至少掌握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4.2.3 配齐配强师资及体育器材

要尽可能的加强场地器材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地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场地器材问题解决了,随之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降低了,体育教师也可以更好的发挥其主导作用,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技术技能,提高学生运动能力,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4.2.4学校教育要做到“五育”并重。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4.2.5农村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内容要从农村生活实际中选取。

在农村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有着大量的体育运动素材可以供教学选取,例如:学生玩的一些自编游戏,女生喜欢的有跳橡皮筋、踢毽子、造房子、跳格子,男生喜欢的有奔跑追逐、骑马打仗、斗鸡、爬树等。学生有自己玩的规则,不需要裁判,大家都能遵守。这一类游戏,有历史流传下来的,也有学生自己发明的,学生玩的是那么的高兴,他们的身心在游戏中获得了无比的愉悦。如果将这些活动引入体育课、活动课内,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4.2.6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可以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阳光体育运动,可以把传统的体育运动,如滚铁环、抽陀螺、打沙包等与现代的广场舞、健美操、街舞带进校园,让学生去选择,以丰富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

4.2.7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在学校的主导下,唤起全社会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唤起家长对学生参加阳光体育的支持,使阳光体育运动人健康发展。

2.农村经济发展调查与研究 篇二

一、农村留守家庭基本状况

(一) 农村外出劳动力多在省内城市从业

近年来, 随着陕西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中城市带的就业机会增多, 关中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人数增加。从调查地的农村流出人口所在的111个城市分布看, 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西安 (占39.25%) 、宝鸡 (占5.61%) 、咸阳 (占4.14%) 、广州 (占4.04%) 、北京 (占3.87%) 、深圳 (占3.34%) 、上海 (占3.07%) 、渭南 (占2.94%) 、东莞 (占2.4%) 、榆林 (占1.34%) , 排名前十城市所吸纳的农村转移人口占74.9%, 其中, 排名前十的陕西城市所吸纳的农村转移人口占53.27%。说明过半关中农村劳动力愿意留在本省城市就近就地务工, 也说明近年来东西部城市区域之间打工收入的国民差异在不断缩小。

(二) 孩子寄养亲朋家庭比例较大

随着父母大量进城务工, 孩子受教育的地域结构和寄养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调查结果看, 孩子入托的比重占8.92%, 上小学的占32.47%, 上中学的占22.09%, 随父母进城的占7.72%, 其中, 寄养在亲朋家的孩子比重高达28.81%。从孩子入托上学的距离看, 村庄距离学校5华里及以下的占81.37%, 6-10华里的占7.25%, 11-20华里的占4.31%, 20华里以上的占7.06%, 其中, 有校车接送的孩子仅占4.6%。可见, 农村留守孩子的寄养比重较高, 不利于孩子情感交流和心灵发育, 同时, 多数孩子上学无校车接送。

(三) 养老保障普及但缺乏养老资源

在受访的1 540户家庭中, 养老金领取户数有693户, 占调查户数的45%。每月领取养老金额总计65 435元, 平均每户每月领取养老金为94.4元。尽管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不多, 但亘古未有的社会关爱行为却让农村老人乐此不疲, 养老保障在关中农村基本普及, 公共福利惠及农村。关中农村老人的存量和增量逐年增加,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达20.29%, 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加之家庭养老的依托资源——青壮年人口的流失, 谁来养老、怎样养老, 已成为农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四) 户主从业结构和受教育水平有所改善

从户主身份看, 农村留守人口的从业结构发生变化, 传统农民的身份逐渐退色。从所调查的户主身份和从业结构看, 务农者占61.1%, 养殖专业户占4.7%, 村干部占6.00%, 乡镇干部占1.8%, 教师占3.40%, 外出务工人员占17.1%, 其他占6.00%。户主不识字或很少识字者占5.1%,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21.4%, 初中文化程度者占52.7%,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20.8%。整体看, 户主中学以上受教育比重超过七成, 务农比重虽然较大, 但户主从业的结构出现分化, 非农化程度提高。

(五) 耕地种植结构明显改善

在1540户当中, 有耕地的为1343户, 占87.21%;拥有耕地面积15 932亩, 每户平均11.86亩, 其中, 种植粮食的耕地占43.8%, 种植经济作物的耕地占56.2%。农村人口减少使户均耕地面积增加, 机械化耕作和组织化经营纷纷出现。耕地种植结构侧重于经济作物, 反映了农民的市场意识增强, 倾向于耕地的多元化经营。

(六) 家庭收支结构呈现良性态势

从统计结果看, 农民家庭收入的增长趋势明显。其中, 户均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占18.70%, 1-2万元的占31.6%, 2-5万元的占33.9%, 5-10万元的占13.3%, 10万元以上的占2.6%。种植经济作物成为农户增收的重要渠道。种植经济作物年收入在0.5万元以下的占35.80%, 0.5-1万元的占30.9%, 1-2万元的占15.90%, 2-5万元的占13.5%, 5万元以上的占3.90%。从农户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看, 农业收入占20%以下的农户为39.7%, 20%-50%的农户为32.7%, 50%-80%的农户为16.90%, 80%以上的农户仅为10.80%, 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50%以下的农户达到72.4%, 说明非农收入 (包括工资收入等) 增长较快。从农户支出的数量结构看, 过去一年家庭总支出在0.5万元以下的占17.3%, 在0.5-1万元之间的占21.4%, 在1-2万元之间的占34.2%, 在2-5万元之间的占20.1%, 在5万元以上的占7.00%。农户的收支结构基本平衡, 且大多数农户有一定的剩余或储蓄, 充分享受着城乡改革与发展的红利。

二、农户新型社区集中居住意愿分析

(一) 留守人口与流出人口的结构变化

调查显示, 农村留守人口占总人口的69.7%, 外出务工人口占30.3%。留守人口中, 男性占48.24%, 女性占51.76%, 男性略多于女性;从年龄结构看, 20岁及以下占21.1%, 多为留守儿童和上学青少年, 20-40岁之间的骨干劳动力仅占18.96%, 40-60岁劳动人口占39.65%,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20.29%, 20岁及以下和60岁及以上人口累计占41.39%。常年外出务工人员中, 从性别结构看, 男性占62.86%, 女性占37.14%;从年龄结构看, 20岁及以下占6.32%, 21-30岁占35.12%, 31-40岁占22%, 41-50岁占31.6%, 51-60岁占4.83%, 60岁以上占0.12%。说明农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较多, 且20-40岁之间的青壮年劳动力占近六成。分析表明, 关中农村留守人口年龄结构畸形, 呈哑铃状, 即年少和年老的多, 社会抚养比偏高, 青壮年少, 劳动力明显不足。

(二) 农民居住意愿多元化

在更好的居住方式选择中, 有39.5%的农户愿意集中住进新型农村社区的楼房, 而43.9%的农户则愿意保持宅院式的居住现状, 只有16.6%的农户表示“说不清”。当问及是否愿意与本村人一起搬进新型农村社区居住时, 选择“愿意”的最多, 占35.6%, 而表示“不愿意”的占23.1%, 表示“一般”和“说不清”的分别占21.1%和6.3%。

(三) 社区综合服务功能诱导农民迁居行为

当问及迁居新型农村社区的原因时, 在1297份有效数据中, 64.7%的农户认为“卫生条件好”, 其占比最高, 而选择“供电供水设施齐全”、“娃上学方便”、“房屋结构合理”和“老人看病方便”的分别占51.6%、47.7%、35.5%和42.3%。可见, 典型农村新型社区的示范效应 (如彬县东坡村) 和较为齐备的公共服务功能, 正是吸引农户选择入住的基本因素。

(四) 不愿意迁居新型农村社区的因素复杂

从不愿意迁居到新型农村社区的影响因素看, 在1245份有效数据中, 有46.9%的农户认为“没钱搬迁”, 占比最高;而选择“老房住惯了”、“种地方便”和“新建了住宅”的农户, 分别占37.2%、42.8%和35.9%。

(五) 促进农户集中进住新型社区的措施

当问及有哪些有力措施才愿意住进新型农村社区时, 在1375份有效数据中, 有58.9%的农户认为应该有“旧房拆迁补助”, 而选择“宅基地及房屋置换”、“耕地置换”和“社区建房补助”的农户则分别占53.1%、43.1%和37.2%, 仅有7.1%的农户选择“购买社区住房”。

三、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状

(一) 农户大多住在平原地带

从受访农户所在地的地貌特征看, 居住在“山区”的农户占15.1%, 在“丘陵”的占7.6%, 在“平原”的占到68.4%, 在“城郊”农村的占7%, “其他”的占1.8%, 近七成农户居住在平原地区, 大致代表着关中地区的地貌特征。

(二) 公共设施配备残缺不全

在所调查的村庄公共设施配备中, 村庄已配备卫生所、水泥道路、学校、供电设施的, 分别占受访农户的82%、71.5%、63.7%和63%, 而村庄已配备排污设施、供暖设施和敬老院的, 分别仅占受访农户的13.4%、9.6%和11.5%。在传统村落基础上陆续修建的公共设施, 量少质差, 况且, 无序扩张且居住分散的村庄也自行弱化了公共设施的投入预期和使用效率, 从而妨碍了农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三) 医疗服务满意度不高

农户对村庄卫生所的医疗服务状况多数持保留意见, 在其满意度调查中, 有48.7%的农户认为医疗状况“一般”, 16.7%的农户表示“不满意”, 只有26.9%的农户表示“满意”。农村卫生所医生和医疗器械缺乏, 与农村老龄化程度较高和老年人数量较多的医疗卫生需求很不适应。

(四) 生活用水相对便利

在农户对村庄的生活用水设施状况的满意度调查中, 对设施状况感到“一般”的占39.8%, 感到“满意”的占29.1%, 而感到“不满意”的占到12.8%。关中地区的地下水相对丰富, 饮用自来水的村庄日益增多, 但工业污染不断加重值得警惕。

(五) 交通方便但票价偏高

在农户对村庄的交通出行设施状况满意度调查中, 认为设施状况“一般”的占到41.6%, 对设施状况“满意”的占27.2%, 而“不满意”的占到14.7%。县乡公路联网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但由于地方财政对公交车补助偏少, 导致村民乘车票价普遍高出城市2-3倍。

(六) 供电设施通村达户

在农户对村庄的供电设施状况满意度调查中, 认为设施状况“一般”的占39.5%, “满意”的高达40.1%, 而“不满意”的仅占11.4%。这是8项农村公共设施配置调查中满意度最高的。

(七) 教育质量不容乐观

在农户对当地学校的设施和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中, 认为设施状况与教学质量“一般”的占到43.1%, 表示“满意”的占23.1%、“不满意”的占19.5%。随着农村生育水平持续降低和跟父母进城读书的子女人数增多, 农村留守子女接受中小学教育的人数不断减少, 中小学撤校、并校现象增多, 教育设施相对改善, 但子女上学的距离也相应延长。

(八) 少数村庄配有敬老院

在所调查的412个村庄中, 配备有敬老院的村庄只有97个, 仅占23.54%。此项满意度调查的缺失数据多达952份, 占受访者总人数的62.2%。在578份有效数据中, 认为敬老院状况“一般”的占到35.8%, 表示“满意”的占12.5%、“不满意”的占16.4%, 而表示“非常不满意”的高达34.9%。农村老人逐年增多, 但乡村敬老院的专业化医疗护理服务水平十分有限, 普遍缺乏专业医护人员。

(九) 群众活动场所基本普及

近些年来, 各村陆续建起了文体活动场所, 方便了群众文体活动。在对村庄群众活动场所的满意度调查中, 38.4%的农户认为“一般”, 23.6%的表示“满意”, 18.7%的表示“不满意”。群众活动场所是新农村建设的新兴事业, 清晨上器械锻炼, 傍晚跳舞, 逢重大节日进行集体竞赛与表演, 在许多村庄已蔚然成风, 但普遍缺乏专业教练的指导。

(十) 水利设施建设裹足不前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对村庄的水利设施状况认为“一般”的农户占57.7%, “满意”的占20.9%, 而“不满意”甚至“非常不满意”的占21.4%。尽管调查的412个村庄中有289个配备有农田水利设施, 但农户的满意度普遍较低。自农村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 带有集体性质的大型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几乎停止, 乡村道路修建、村庄扩容、耕地侵蚀等, 使许多村庄原有的灌溉水渠消失。农业的弱质性、低收益性、土地承包期变化和农户投资能力限制等多种因素交织, 使个体农民家庭投资水利设施 (如打井修渠) 的可能性很小。再者, 自实行土地承包制以来, 村庄集体经济大多“空壳化”, 缺少投资能力, 县乡政府更多地关注本地的工商业发展,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被严重边缘化。

四、农业经营状况分析

(一) 种植传统农作物的收入有限

关中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尽管粮食平均产量较高, 但受制于消费需求缺乏弹性和国家对居民消费保护价格的影响, 粮油价格上涨具有天花板效应。同时, 由于近些年来农作物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 农民依靠种植传统农作物增收的空间非常有限。调查显示, 1334家农户对种植传统农作物的收入情况作了回答, 其中, 非常不满意的占到11.9%, 不满意的所占比例最大, 达到42%, 一般的占到35.7%, 满意的仅占到受访者的9.8%, 非常满意的仅占到0.6%。

(二) 尝试种植高效经济作物的意愿较强

从调查结果看, 53.2%的农户愿意尝试种植高效经济作物, 还有17.4%的农户非常愿意, 不愿意的农户仅占到受访者人数的6.0%。由于高效经济作物的收益较高, 加之示范引导和政府扶持, 因而, 有29.8%的农户愿意尝试, 16.5%的农户表示只要政府扶持就愿意尝试。免费技术培训和种销对接, 对促进农民种植高效经济作物或采用新技术影响较大, 分别占到26.1%和23.9%, 税收减免和低息贷款促进作用相对较弱, 分别占到16.2%和17.1%。从农户不愿意尝试种植的原因看, 主要是不懂技术、销售前景难以预料以及投资跟不上, 三个原因分别占约三分之一。经济作物种植有很强的市场性、技术性和投资约束, 如礼泉县的苹果规模种植, 经济效益好, 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好途径。因此, 县乡 (镇) 政府应积极引导农民开辟新市场、学习新技术、培育新品种, 创关中经济作物系列优质品牌, 富甲一方百姓。

(三) 农户耕地转租意愿不强烈

关中留守农民年龄偏大, 恋土情结较重, 耕地转租意愿不强。从农户的转租意愿调查看, 各种意愿相差不大, 非常愿意和愿意的农户占45.1%, 但有32.2%的农户不愿意转租, 22.7%的农户意愿不明显, 即半数以上农户缺乏转租意愿。从农户不愿意转租耕地的原因排序看, 租金太低不合算者占26%, 在外打工不保险而把耕地作为最终保障手段而不愿意转租者占16.6%, 因为年龄较大而愿意在家种地者占16.1%, 因种地有政府补助而不愿意转让者占13.8%, 持观望态度者占13.3%。当然, 农民耕地流转受多种因素影响, 价格因素影响最为直接, 调查地每亩耕地年租金大多不足千元, 农民存在着耕地“惜租”心里。同时, 县域二三产业不发达, 农民就地转移就业的机会少, 以及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少等, 影响着耕地的有效流转。从发展趋势看, 耕地规模集约经营是一个基本方向。

(四) 农业协会亟待培育

农业协会是农民开展效率农业的群众性自律组织, 有助于技术、市场和信息的联盟性共享, 如富平县的富郁香甜瓜协会、蒲城县的红提葡萄协会、眉县的猕猴桃协会, 都对当地农业专业化、产业化发展起到了示范聚合作用。从农业协会等民间组织设立情况看, 77.2%的农村没有设立, 仅有22.8%的农村设立。对农业协会服务非常满意的占17.4%, 满意的占17%, 一般的占44.5%, 不满意的占21.1%。可见, 关中农村地区的农业协会较少, 服务质量不高, 示范引导及聚合作用不强, 农业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不高, 从而妨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五) 支持土地规模经营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对农村的辐射, 规模效益型农业的理念正在农民心中开花结果, 传统的一家一户经营方式受到挑战。调查表明, 28.6%的农户认为联户合作社经营可以提高土地收益, 23.9%的农户认为公司+农户能够提高收益, 23.1%的农户认为由专业大户经营效率更高, 12.1%的农户认为家庭农场较好, 认为公司经营效率更好的农户占到6.3%, 只有4.1%的农户想维持家庭经营现状。总体看, 七成农户赞成土地规模经营方式。

(六) 期盼先进的农业经营方式

欧盟地区把45岁以上农民称为老年农民, 由此看来, 关中留守农民年龄普遍较大, 未来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广受关注。我们在蒲城山怀村调查时, 有一个60多岁的农村妇女承包了20多亩耕地, 平时耕种非常辛苦。调查表明, 26.5%的农户认为以后应采取机械化耕作, 14%的认为应由专业大户耕种, 13%的认为应采取公司化经营, 12.9%的认为应采用“公司+农户”方式经营, 10.7%的认为需要通过提高收入水平吸引年轻人科学种田, 仅有7.6%的认为维持现状, 而4.1%的农户则悲观地认为种地没有前途。总体看, 留守农民对农业体制机制创新和发展现代农业充满期待。

(七) 关注平坟增地行为

耕地是稀缺的宝贵资源, 农民历来惜土如金。目前, 农村耕地被人为浪费的形式主要有自发建房、埋坟和抛荒。对此, 我们针对2012年河南周口农村平坟迁公墓行为在关中农村能否行得通时, 37.1%的农户认为可行, 有助于解决故人与活人争地的矛盾;38.5%的农户认为行不通, 传统习俗难以改变;而15.7%的农户喜欢随大流, 8.7%的农户说不清。关中是周礼文化的发祥地, 自古到今有黄土厚葬先人的遗风, 可谓良田处处立坟茔, 既占地, 又不利于机械耕作与灌溉, 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因此, 宣传教育农民移风易俗, 推广火葬, 建设农村公墓,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五、结论与建议

资源积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农村人力资源大规模地向城镇集中, 加速了城镇经济社会的发展, 同时, 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和结构变化。关中农村正在经历转型发展或乡村重构的历史进程之中。

(一) 农村劳动资源的大量流出, 是城市经济异常发展和农村经济相对滞后的一种非均衡发展现象

农村主要劳动力大量流出并集中在城市效率更高的二、三产业, 实现了劳动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 通过收入的城乡逆向流动, 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农村留守人口现象是我国二元结构一元化过程中农民家庭人口结构非均衡的特殊表现形式, 是农民家庭为中国城镇化付出的高昂社会成本的体现。农村留守人口系统性风险的化解, 依赖于城乡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必将释放出巨大的就业机会, 城乡收入均等化窗口开启, 农村人口举家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两种模式并行, 实现农民家庭人口结构均衡。

(二) 农民居住方式转变是乡村重构的重要内容, 涉及土地资源整理这个核心问题

通过村镇规划和农民土地确权与有效流转, 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符合农民意愿基础上适度迁并“空心村”, 实现人口相对集中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建设有地域特色和民俗特色的田园山水式村镇聚落。农民集中进住农村新型社区是农村现代化的质量指标。新型社区集中居住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节约稀缺土地资源, 享受社会发展红利, 还能够通过享受公共服务化解留守人口的系统性难题, 也能够通过农民职业身份改变而成为现代农业工人。

(三) 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匮乏与土地家庭经营和村民居住散乱直接相关

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性质属于公共投入, 除村集体和地方政府为主体的投入外, 也包括一部分社会投入, 如企业或个人的捐赠。要建设现代农村, 必然要走资源积聚之路, 在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的同时, 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步伐, 从农村资源集聚中释放自主性公共投资的强大内动力。

(四) 农民居住方式是一种自主性的偏好选择行为, 受众多因素影响

从现有研究成果和历史发展看, 农民身份由传统农民到现代职业农民的转变具有重大的经济学意义, 这个转变过程在欧洲国家历经上百年, 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才相继完成的, 农民从个体劳动者到农场工人或经营者, 土地经营制度从分散发展到规模集中, 居住方式也由发散式的传统村落演变到规模较大的村镇现代社区, 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便于通达, 聚集经济效应显现无疑。从实践看, 城镇化过程不是消灭村庄, 而是通过科学规划合理整合村庄资源, 发展现代农村和新型社区。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而言, 有四个实现途径:一是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村庄 (如韩城市党家村、礼泉县袁家村) 要妥加保护, 可修旧如旧, 发展乡村旅游业;二是规划功能较好的大村庄 (1 000-3 000人) , 可进一步完善功能和设施, 提高生活质量;三是对村落小、人口少、耕地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缺乏的村庄, 在符合农民意愿的基础上, 可考虑适度迁村并村, 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完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如彬县东坡村) ;四是重点镇特别是重点示范镇, 更要围绕产业基础规划好建设好居民小区, 以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近转移就业和就地城镇化。就关中农村目前而言, 农民居住方式社区化、现代化尚需要一系列因素的裂变, 农村“三确权”是当务之急, 它关系着耕地宅基地流转、农民财产利益分配和农民身份转变。

(五) 把乡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与新型社区的规划建设相结合, 实现农民居住方式现代化

村庄治理包括新社区规划、旧村改造、宅基地还田再利用和公共投入等内容。通过村镇社区规划和宅基地确权与有效流转, 适度迁并“空心村”, 加大对规划社区的公共投入力度, 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中和居住集中, 建设有地域特色和民俗特色的新型田园山水式村镇聚落, 实现农民居住生活现代化与节约耕地并举。

(六) 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规模经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 实现农业现代化

目前,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和发展效益型农业的机会窗口已经开启, 以土地确权和享受土地流转收益为核心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是前提, 鼓励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联户等多种经营方式开发现代农业, 业主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就有了动力机制, 政府主要从事大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通过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以确保关中地区的农业安全和粮食安全。

(七) 加快“三个推进”,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一是推进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尽早为农民颁发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宅基地使用权证书;改革征地制度, 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确保农民分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二是推进农民宅基地和住房交易, 开展宅基地流转、抵押、转让试点, 推动农民市民化、农民股民化, 鼓励农民带地、带股、带房进城, 让进城农民有创业和就业的机会, 能安居乐业, 实现安居梦、创业梦和市民梦“三大梦想”。三是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以合作金融为主、商业性金融为辅的新农村金融体制, 发挥农村信用社为农服务的主力军作用, 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 化解农民产业发展的投入“瓶颈”问题。

(八) 推进综合整治, 创新村镇形象

3.农村经济发展调查与研究 篇三

摘 要:主要是基于南疆莎车县农村经济社会现状的调查,采取“解剖麻雀”的分析方法,从农村发展、农村教育、安居富民的角度,分析其现实的发展情况,论述南疆农村的区域分布及以伊斯兰为伦理道德基础的宗教传统与现代化要求之间的关系,反映南疆农村经济社会和农民的真实发展情况,从而提出相应的见解和解决办法,为执政党在实施南疆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村发展;农村教育;安居富民;宗教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093-04

新疆喀什市莎车县位于新疆西南边陲、昆仑山北麓,帕米尔高原南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布古里沙漠之间的叶尔羌河冲积扇平原中上游。南与泽普、叶城相接,西靠英吉沙县和阿克陶县,东与麦盖提县相连,西北与岳普湖县、疏勒县为邻,西南与塔什库尔干县接壤。截至2010年底,3“政区划分现辖7个区,7个镇,22个乡,498个行政村,19个社区。全县总人口80.42万人,国土面积8 195.6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 231.2米,山地占39.18%,平原占60.82%,耕地面积157万亩”。①是整个南疆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县,居住着维吾尔、汉、乌兹别克、塔吉克等20多个民族,其中维吾尔占94.6%。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1]88的著名论断,并且曾经指出:“麻雀虽然很多,不需要分析每个麻雀,解剖一两个就够了。……这就叫作‘解剖学”[2]133-134。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笔者于2013年2月27日和28日分别前往莎车县托木吾斯塘乡罕尼艾日克村、米夏乡斯日格拉村进行实地调查,对该村的发展状况、适龄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及安居富民工程的现实住房情况进行实地取证,主要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获取所访谈人反映的真实情况,由此整理出南疆农村经济社会的调查分析报告。

一、喀什市莎车县农村发展情况的对比分析

对农民经济生活的发展情况,主要是走进当地的村庄,同村里的维族农民进行深入交谈,基本上是一家一户地进行观察和访谈。在观察的过程中,笔者真实地看到有少部分农民所居住的仍然是土坯房,大部分农民所居住的是砖房,都有村委办公机构和警务室,但是罕尼艾日克村的17间办公室有7间是空闲废弃的。由于南疆干旱少雨,土坯房的居住条件非常符合当地农民为了夏天阴凉、冬天保暖的功效,但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收入比较困难。在访谈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农民家庭中的青壮劳动力出门务工、人均耕地面积、宗教信仰及农民纯收入等情况,整理如下表:

从表1中能够清楚地看到同是在莎车县的斯日格拉村和罕尼艾日克村的劳动力流动率分别为39.58%和2.56%,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笔者了解到斯日格拉村相对于罕尼艾日克村离县城比较近,交通比较便捷,容易接受现代化的城镇信息,流动人口中的少部分是出门做小生意,大部分是到库尔勒、库车、乌鲁木齐等新疆境内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务工挣钱去了。罕尼艾日克村的农民由于相对比较封闭,大部分仍然固守传统的思想观念,只有20人已经出去务工,据当地村民反映,他们主要是去喀什、和田做建筑行业,大班一天的薪酬是(130-140)元之间,小班一天的薪酬是(80-90)元之间。而无论是斯日格拉村还是罕尼艾日克村,出去的青壮劳动力除了做小生意的以外都是做体力劳动的工作,没有从事技术方面工作的。在人均纯收入方面,斯日格拉村是4 206元,而罕尼艾日克村却是2 970元,前者是后者的1.4倍,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人均耕地面积,斯日格拉村是罕尼艾日克村的2.1倍,但是笔者认为这只是基础性的影响因素,因为斯日格拉村的青壮劳动力只是罕尼艾日克村的67%,也就是说收入/青壮劳动力人口的比值方面,斯日格拉村是罕尼艾日克村的2.11倍,收入/耕地方面,罕尼艾日克村是斯日格拉村的77.4%,由此能够说明在农业的经营方面,斯日格拉村的机械化水平和劳动效率要远高于罕尼艾日克村。社会发展方面,虽然宗教人士都是7人,但是罕尼艾日克村的清真寺是斯日格拉村的2倍,再加上罕尼艾日克村有而斯日格拉村没有的塔力甫6人、洗尸女3人,能够明显地看出,罕尼艾日克村的宗教氛围要远远浓于后者,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了为什么斯日格拉村的重点关注人是9人,而罕尼艾日克村的却是9户,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斯日格拉村的监控人员不存在,而罕尼艾日克村的却是21人,更不难理解为什么斯日格拉村的朝觐频率会低于罕尼艾日克村。而罕尼艾日克村农民所反映的对东风工程不了解的现实情况更加地印证了其宗教信仰的严重程度。笔者认为从2007年7月1日,政府相关部门投入大量资金的东风工程没有在相对落后封闭的村庄起到应有的实效,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二、喀什市莎车县农村教育的发展情况分析

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情况,主要是走进米夏乡幼儿园、罕尼艾日克村小学和米夏乡中学,同班级师生进行面谈了解现实情况,通过观察了解学校的规模和发展情况,获取双语教学、入学率、营养膳食补助和学校教学管理等的相关情况,整理如下表:

从表2中能够明显看出,无论是米夏乡幼儿园、中学还是罕尼艾日克村小学,都采用了双语教学的模式,但是汉族教师只有一人,汉族教师比较匮乏。同时小学和幼儿园的学生反映能够容易接受汉语老师所教授的汉语知识,而米夏乡中学虽然在初一、初二、初三总共设置了8个双语教学班,但是大部分学生反映的是只能听懂。笔者经过深入了解发现幼儿园和小学所学习的都是一些简单的日常汉语口语,而中学要深入地学习汉语课文和相关汉文化,所以反映的是只能听懂,学习汉语感觉困难。据学校毕业班老师反映,米夏乡中学毕业的学生能用汉语写简单作文的人数只有4.65%,学生不能用汉语写自己姓名的人员占6.9%,大部分是处于“似懂非懂”的汉语学习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笔者经过深入同师生交谈得知:一是因为家庭和客观环境的制约,因为在农村生活的他们没有学习汉语的环境,村里人都是在说维语,学习汉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二是因为这些维吾尔族学生放学回家就要去干农活,在家里没有写作业、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他们只能把学习用在有限的课堂上和学校的闲暇时间里,就像一位维吾尔族老师所说的:“不是因为这些孩子不聪明,不是因为这些孩子不努力,而是因为家庭和环境的影响,这些孩子不得不只能做出有限的努力”;三是关于教学课本方面的,部分维吾尔族老师反映现在的维语语文课本没有语

法,学生不知道如何用维语拼组语句去翻译成汉语,因为维族学生生活环境的先天限制,他们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脑海里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维语翻译成汉语,而不懂维语语法,他们就不明白如何利用维语语法组织语句去翻译成汉语。

在升学率方面,由于幼儿园需要家庭出学费,所以部分经济条件不那么允许的5岁幼童的家长不愿意出资培养自己的孩子,所以入学率只要51%。但是为什么米夏乡中学的升学率会这么低,只有25%呢?是不是师资力量不行呢?据学校统计数据:米夏乡中学1 307名学生配备111名教师,本科有65人占57.5%,大专有44人占38.9%、中专有2人占1.7%、高级职称有15人占13.2%、一级职称有20人占17.5%、二级职称有63人占55.7%、三级职称有9人占7.5%、无职称有4人占13.2%,看来师资力量是没有问题的。笔者通过同师生面谈,经过深入了解发现:一是部分家长的教育影响,他们认为继续上学没有什么用处,也不能保证能够找到工作,所以与其花钱让孩子继续上学,不如提前下来多个劳动力;二是部分学生反映,他们之所以要上初中,就是为了能够拿到毕业证以后回家结婚;三是很少一部分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选择了去中专学校或相关技校,学习一门技术;四是不开明家长的强制性措施,笔者在同一名刻苦学习的维吾尔族学生谈话时了解到:“由于她妈妈不让她继续上学,她感到非常痛苦,因为她怀有梦想,想通过上学离开这个地方,但是她妈妈认为她现在应该下学挣钱去养自己的父母,赶快嫁人”!

三、喀什市莎车县农村安居富民的现实住房情况分析

“2012年,莎车县大力实施安居富民工程,借力上海援建东风,总投资12.464亿元规划建设了1万6 400户安居富民房,从根本上提高了住房抗震性,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创造了各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3]。那么这些安居富民房屋是否全部有人居住呢?是否能够达到当地村民的消费能力呢?笔者在同米夏乡斯日格拉村村民进行交谈时了解到公路对面的安居富民房情况,整理如下表:

从表3中能够清楚地看到,除了129m2(两层)的楼房的入住率仅是5%以外,其它的88m2(一层)、160m2(两层)、210m2(两层)都没有人居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呢?笔者经过同村民进行深入交谈发现:一部分村民是因为暂时不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另外一部分村民是怕三年以后还不了银行贷款。但是他们都有想住进楼房里面的渴望和需求心理,特别是一些朴实的父母希望通过加倍努力,使自己的孩子在结婚时能够住进楼房里面的“情结”。由此笔者认为安居富民工程不仅仅是一项惠民工程,更是一项激励民心的工程,它激起了当地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动力,因为乡村社会特有的“攀比心理”和当地村民的“面子心理”在不经意间驱使着他们要赶在别的家庭前头住进去或者“别的家庭都住进去,而自己家庭还没有住进去所引发的潜意识自责”。由此可见,追求幸福安康的物质生活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是不分民族、宗教信仰限制的,它是人类追求的本性思想,关键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去引导和激发这种“本性思想”。

四、南疆地区农村经济社会调查的总结

2011年10月2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到:“要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重点,加快构建新疆特色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推进新疆由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针对南疆农村经济生活的现实状况,笔者认为要实现农牧业现代化的当务之急仍然是如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问题,因为从表1的分析中,能够清楚地看到斯日格拉村和罕尼艾日克村的人均耕地面积并不是很多,在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要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而提高当地民族群众的收入水平。而这些劳动力如何转移呢?这里的首要难题就是思想观念的转变问题,是一个需要换脑筋的过程,因为本地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供给和本地企业招工难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双难选择”的现实情况,这就存在着如何使这种“双难选择”转变成“有序对接”的难题?笔者认为,一方面是企业法人要根据民族地区情况的特殊性,可以采取相应的适合于本地务工人员的培训措施及通过“帮”、“扶”、“带”的办法,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技术熟练程度,同时根据所招劳务工的表现情况,对于部分能够熟练掌握技术和工作卖力的务工人员,可以适当地考虑把他们转为公司正式工作人员,从而给予他们等同于正式员工一样的保险福利待遇和奖金,从而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放弃潜在的收益率比较低的机会成本和替代成本。另一方面,东风工程的切实落实和广播、电视的广泛覆盖是解放当地民族群众传统思想的重要“外力因素”,而想尽一切办法,加速青壮劳动力的流动,使这些流动人口开阔眼界和增长见识,是解放当地民族群众思想的关键“自力因素”,从而最终转变当地民族群众的传统愚昧思想。这不是灌输就能成功的,需要从当地维吾尔族群众的内部做起,采用经济学中的“非均衡理论”去激发人类追求的“本性思想”。同样是一个村里的,有的维吾尔族村民是开小轿车上街,有的是开摩托车或者电动三轮车上街,而有的仍然是赶着毛驴木板车上街;同样是维吾尔族,有的是摆地摊、卖地毯、卖水果、开饭店、开宾馆、卖馕等做生意的或者跟着汉族老板做体力活获得丰厚酬劳的,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起早贪黑、非常勤快,吃苦耐劳,但是也有的是好吃懒做、瞎折腾或者得过且过、不求进取。这就是差异和非均衡,就是要采用这种差异和非均衡的经济因素驱动他们的“攀比心理”和“面子心理”,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理念。

通过实地调查,笔者发现南疆的村庄不集中、比较零散,两个村之间通常隔着茫茫的戈壁滩,就像镶嵌在沙漠中的明珠,忽明忽暗,因为它随时受到风沙的侵蚀和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制约,把这些明珠串联起来的办法就是工业项目的逐步落实,例如山东钢铁、彩钢及许多水泥厂等工业项目都是建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从单个家庭房屋的周围都是耕地环绕着,两个家庭之间通常隔着耕地这一点来说,它的建筑风格和布局明显地体现了相对封闭保守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但是笔者也发现靠近城镇、公路及兵团的村庄所居住的维吾尔族群众相对比较开放,会说汉语或者能听懂汉语的人也相对的比较多,他们所居住的村庄部分是连在一块的。这里就明显地体现出了区位优势的必要性,而区位优势的发挥就需要政府完善相关的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结合对表1、2的分析,能够得知:维吾尔族村民的收入(设定为Y)与相关积极因素(受教育程度、会说汉语或者能听懂汉语程度、劳动人口流动率、技术熟练程度、区位优势等因素设定为X)是呈正相关的,并且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在当下的南疆农村具有复合性和限定性,所以其发展趋势不可能是直线,必然要有相应的临界点。

走进乡村的清真寺,能够明显地看到当地维吾尔族村民的伊斯兰信仰程度,笔者经过两天的观察发现:大部分当地的维族群众来做礼拜时,一口一个“安拉”或者“胡大”,他们所投入的不仅是自身的感情,几乎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献给了他们所信仰的真主,把自己内心的一切感受,无论是多么大的痛苦或者多么大的冤屈都在向他们所信仰的真主进行毫无保留的倾诉。同喀什市艾提尕尔清真寺里做礼拜的伊斯兰信仰者进行比较,为什么罕尼艾日克村的伊斯兰信仰者会有这么大的感情表露呢?笔者认为,前者相对于后者的经济基础比较充实,无论是收入还是工作相对都比较稳定,所以前者表现出来的大部分是伊斯兰信仰的心理认知者,不会因为宗教信仰排除对于现实生活的美好追求,而后者所表现出来的大部分是伊斯兰的愚痴信仰者,表现为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等待真主赐予的传统愚昧思想。这也解释了宗教信仰愚痴者比较多的罕尼艾日克村为什么人均纯收入和劳动力流动率会远低于斯日格拉村。结合对表1、2的分析,能够得知:村民的收入(设定为Y)与相关消极因素(宗教信仰的愚痴程度、区位劣势、传统落后的保守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影响程度等因素设定为X)是呈负相关的。同样的道理,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在当下的南疆农村具有复合性和限定性,所以其发展趋势不可能是直线,也必然要有相应的临界点。

参考文献:

[1]李捷,唐洲雁,熊华源.毛泽东著作辞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李波,周辉.莎车县富民安居工程惠民生暖民心[EB/OL],天山网,http://www.ts.cn/news/content/2012-12/14/content_75650

4.农村经济发展调查与研究 篇四

农村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强化农业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状况,我们对全市9个乡镇18个行政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

究。

(一)村集体经济现状

全市九个乡镇141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91,034 人,户数50,208 户,农村劳动力89,443 个,截止到2008年底,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额16,534.44元,其中:流动资产6553.3万元、林牧资产259.5万元、长期投资9720.6;负债总额为7,119.4元,其中:流动负债4078.4万元、长期负债3041万元;净资产为9,414.04元。2009年全市实现农村合作经济总收入48.9亿元,预计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436元。

(二)村集体经济发展特点

1、集体经济底子薄弱,收不抵支村较多。截止到2008年底,全市共有收不抵支村101个,占全市村总数72%。在被调查的18个村中,收不抵支村12个,占被调查总数的67%。马桥河镇跃进村最具代表性,全村有农户826户,人口2,817人,耕地面积14000亩,帐外地面积10,000亩,村集体无村办企业、无五荒、无林地、无积累、无资源、无办公室,是典型的“六无”村。

2、村集体负债数额巨大,入不敷出村呈逐年增加态势。全市村级负债虽经近几年特别是税费改革后采取多种方式得到部分化解,但截止2009年底,仍然有7,140万元负债。马桥河镇跃进村,负债425万元,村民欠集体103万元,集体欠村民130万元。

3、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开支逐年增多。由于水土流失原因,很多村在农田水利建设、农田道路修护、挖濠、清淤等农业生产性开支逐年增多,特别是在林业事业区的村屯,水土流失现象更为严重。一场大雨有的村就要投入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支出。在调查的18个村中,每年用于这方面的支出少则近万元,每年在2至5万元居多。兴源镇西村2008年用于农田道路修建支出多达9万元。

4、集体经济来源单一,支出项目多元化。农村税费改革后,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收入项目,仅靠财政转移支付和国家对一事一议普惠制奖励两项收入。全市村级靠转移支付和一事一议过日子的村有个,占全市村总数的%。福录乡东新村属于中型村,以该村2009年村财务收支为例,收入:(1)转移支付2.8万元;(2)一事一议普惠奖励0.2万元;(3)机动地收入2万元。收入合计5万元。支出:(1)农田道路修建支出0.6万元;(2)村干部工资支出1.04万元,(3)办公费支出1.6万元;(4)五保户及福利费支出0.98万元;(5)其他支出1.35万元。合计:5.57万元。收支相抵赤字0.57万元。

5、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经济收入水平低的村居多。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78个,占村总数的56%,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村50个,占村总数的36%;10万元以上的村13个,占村总数的8%。一些村收入很低,有的甚至没有其他收入。就全市总体情况看,一些城区附近的村、主干公路沿线的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高,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征地和争取的项目资金。而一些地处偏僻又无资源优势的村,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二、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狭窄,经济发展空间无法拓展。我市属于农业市类型,多数村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除了种植业,其他产业发展捉襟见肘,种植业也多半是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一缺少可开发利用资源,二缺少便捷的信息技术渠道,发展后劲明显不足。表现出资金缺乏、资产有限、债务沉重、融资困难、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招商引资无优势等软硬件方面的差距。大多数村只能依靠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维持运转,有限的财力难以长期支撑,不少村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又产生新的债务。

2、村级领导班子创新发展能力不强。据调查了解,凡是集体经济较薄弱的村,其班子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带动能力相对较低,发展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一是干部整体素质较差,文化、年龄、知识结构欠佳;二是思想僵化,观念滞后,没有开拓创新精神;三是班子主要成员短期效益意识强,缺乏长远打算;四是村委会三年换届制,造成村干部任职时间短,新入选的村干部,第一年熟悉情况,第二年刚干点事,第三年就得做下去的打算。实践证明,越是村干部更换频繁的村,村经济实力就越差;五是有的班子不协调,不团结,软弱

涣散,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中难以发挥对农民群众的带动作用。

3、如何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无招破解。经调查,全市所有村级组织在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上没有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缺少切实可达的目标,缺少操作性较强的措施,更缺少深入扎实的工作。在村集体经济长远发展上没有想法、没有办法、没有动力、没有决心,问题想得少,实事办得少,进而导致村集体经济发展速度慢、管理水平低。村党组织和村委会职责不明确,分工不清晰,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4、考核村干部目标管理机制缺乏科学性,不能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调查中,村干部普遍反应村干部工资待遇偏低,村三职干部工资普遍在4,500元左右,月平均不足400元,很难把村干部的心思拴在工作中,让村干部一心一意地想事业、干事业。从各乡镇对村级目标考核机制上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难以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干好的也好不到哪去,干坏的也臭不到哪去,经济上没有多大的便宜,也吃不到太大的亏,好与不好差距不大,因此,造成村干部想事、干事、干成事没有标准、没有动力、没有压力。有些村干部凡事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集体利益考虑不多,该办的事不办,能办了的事情办不了,已经弱化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当家理财功能,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村集体债台高筑,无法维持正常运转,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新农村建设举步维艰,经济发展活力萎缩,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降低了村领导班子的威信,形成恶性循环。

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制度,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行为。一是健全集体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乡(镇)、村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银行账户、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票据使用和会计档案管理;推行村级财务预决算管理,健全收入分配机制;完善现金管理、开支审批等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二是建立和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和建全农村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民主理财监督等管理制度,实行集体资产流失亏损责任追究和增收节支奖惩等一整套规章制度。三是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健全村集体的管理决策机制,完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民主议事制度。四是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提高村务公开质量,增加监督实效,强化民主理财小组监管职责,充分发挥民主理财的监督作用。

(二)加强农村班子建设,选好带头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必须首先着眼于农村党支部班子的加强和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一是要认真选优配强党支部一班人,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在选配上一定要坚持标准,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发展集体经济的强烈意识、开拓精神和无私奉献、不怕吃苦、秉公办事、廉洁自律的人选进班子。充分发挥他们在村中的积极带头作用。同时要注意从能人、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提高农村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二是建立和完善村干部的经济业绩考评机制,激励村干部想招干事。按照村型大小和原始经济状况,对村三职干部确定经济考核指标,对发展集体经济有贡献的村干部进行奖励,对没有完成经济考核指标甚至给集体经济带来损失的要进行处罚。三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干部的培养教育。通过市场经济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经营管理的水平,用好的典型、经验激发他们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强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恒心和本领。要让他们意识到,作为一名农村干部,不抓集体经济发展是失职,抓不好集体经济发展就是不称职,切实把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落到实处。

5.农村经济发展调查与研究 篇五

来源:中国农经信息网 作者:马建林 日期:2010年07月20日 访问次数:1

2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是农村稳定发展的基础。然而,在实践中,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却遭遇了发展瓶颈。如何冲破农民现存思想观念仍旧、土地面积狭小及社会保障缺乏等瓶颈,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深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瓶颈分析

瓶颈之一,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虽然近年来农村分工分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农业的兼业型经营局面还远没有改变,据海盐县2008年农经年报统计,一是从农户承包土地及流转情况分析,农村常住户数84885户,有承包土地农户77920户,占91.8%的,没有承包土地的农户6965户占8.2%,这部分农户主要是土地被全部征用和极少数户口进城或经商发家而放弃土地。全县涉及土地流出有13752户,仅占有承包土地农户的17.6%,全部流出的农户几乎没有。二是从外出劳动力分析,目前全县总农村劳动力183675个,(1)外出务工劳动力只占总劳动力的16.4%,其中:常年外出务工的更少,仅占总劳动力的9.1%。(2)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48538个,占总劳动力的26.4%。这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还相当缓慢,从事第一产业(种养业)的劳力相当充足,加在本地的外出务工劳力回家兼业,比重近四成仍然在从事第一产业。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讲,土地仍然是安身立命之本,兼业型农业旧习惯根深蒂固,在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中,大部分对土地的眷恋还很深,特别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民对土地怀着深厚的感情,土地流转愿望不够强烈,宁愿造成地荒也舍不得将土地流转出去。

瓶颈之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形成。解放后,我国市民的医疗、劳保、丧葬、抚恤、退休金等社会保障制度已逐步建立和完善,而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却远未形成,将直接影响到土地流转。当前的农村土地除担负产出农产品的经济功能外,还担负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人们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决定了农民将土地当成其最可靠的依托和归宿。他们既不愿把所承包土地的经营权长期地转让出去,更担忧这种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转让最后却成了现实,他们因此失去了自己的承包地。于是他们转包自己的承包地时,总是先把土地转包给自己的兄弟姐妹等自家人,而不愿把土地转包给同村同组的其他农户。这种土地流转行为,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瓶颈之三,弱势农业的特殊性,风险大,效益低。农业是自然和市场双重影响的弱势产业,比较效益低,特别是前几年,农产品卖难,造成流转难,农民种地增收也难,导致部分农民选择对土地粗放经营或从事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兼业型经营,对开展土地流转,发展集约化经营的愿望不强,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开发业主引进难,由于农业收益比较低,高收益项目农业难以选择,农业开发又面临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如近年来,由于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农产品的价格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如海盐县占农业收入较大的畜牧业肉猪和仔猪价格,据全县全国农产品物价监测点近两年来的调查分析,肉猪最高价2008年3月达到860元/50公斤,最低价为2007年2月420元/50公斤,上下波动达一倍以上;仔猪价格也同样,2008年3月最高价达到21元/公斤,而同年11月就下降至8元/公斤,下降近六成。可见近几年农业风险之大,这将直接影响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因此,业主对投资农业开发极为慎重,真正 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或业主参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农业的还比较少。瓶颈之四,承包土地流出容易回收难。由于原土地流转手续不规范或流转无手续等原因都会导致流出土地回收难,有的甚至有规范合同而且已经到期也无法回收,所以造成农户想

流转但又怕流转。分析其类型,一是因没有签订流转合同及协议而无法要回;二是土地流转手续不规范,如西塘镇兴隆村钱某某,1988年将第一轮承包土地3.42亩全部委托给本组农户张某某代耕,并与张某某签订了代耕协议,期限是长期代耕,而且是无需支付流转费用,结果经第二轮承包土地后,土地承包经营权也无法要回;有的原来签订的流转合同期限较长,流转费用很低,现在认为流转费用太低要求提高造成纠纷;还有的即使合同已经到期,农户也无法回收,因该土地已被开挖渔塘或种植经济作物等,只能是象征性地增加些流转费用。这种土地流出农户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将严重损害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瓶颈之五,农民外出收入的不稳定性。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有些规模小、设施落后的工业企业倒闭,随后带来的是农民工不断返乡务农。据全县农经统计年报分析,2007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为32311个,其中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为17382个,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为44525个,分别占总劳动力的18.5%、9.9%和25.5%;而2008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仅为30212个,其中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为16634个,从事第一产

业劳动力为48538个,分别占总劳动力的16.4%、9.1%和26.4%。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外出务工劳动力在下降,而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在上升,这将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稳定性。

二、突破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瓶颈的对策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消除“恋土”观念。针对在土地经营权流转中,部分群众思想上观念陈旧、认识不足的问题,要切实加大《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和通过流转土地增收致富的典型,让农民了解政策,放心流转,特别要向农户讲清土地经营权流转不等于放弃承包经营权,可以不直接经营土地也可获得稳定收益的道理,让农民消除和弱化“恋土”观念。

2、深化体制配套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城市化进程,大力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条件。一要改革农村户籍制度,打破农民身份的限制,鼓励农民离土离乡,进入城镇安家落户,减少农民对土地的直接依赖。同时要加快建立健全适合农村特点的社会就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民离土的后顾之忧。二要加快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发展非农产业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服务,大力促进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产前、产后环节转移,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压力,形成对农村劳动力较强的吸纳能力。

3、建立农业市场风险机制,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近年来,农业除受自然风险外,还受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的市场风险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受到了极大阻碍。市场风险作为一种损失与获利机会同时并存的风险,农业的弱质性、风险性与外溢性等特性决定了政府要介入农业风险管理中,而且要以有效的方式介入。一要政府利用财政、税收、金融、法律等政策手段建立必要的外部环境,对农业市场风险管理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利于形成良性的风险规避与化解机制,推动农业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形成。二要加强农业的政策性引导,健全农业风险信息传播渠道。市场风险来源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的缺陷。政府要通过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使农民根据市场信息的变动做出风险分摊或控制的决策,既达到了规避风险的目的,又推动农民更多地从事风险性生产经营活动,增强风险意识,在风险承担中增加收入;建立现代农业风险预警系统,?定期向农业部门和农户发出报警信号,增强农民决策的正确性;建立农产品保护价格制度,对稳定农产品价格、减少农民的价格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

用,也帮助生产者规避了市场风险,同时要建立农产品储备制度和农业风险基金制度,农产品储备制度和农业风险基金制度是农产品保护价格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资金保证。三要通过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的建设,为农民提供进行价格风险管理的工具,而对期货市场的把握和利用能力,将使农民的风险性收益发生变化,有利于发挥风险的导向性。

4、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保护农户合法权益。针对流转手续不规范,承包土地回收难的问题,一是要建立土地流转监管指导体系。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涉及土地政策的宣传、培训、指导、流转手续的规范、合同的鉴证登记等工作,任务相当重要、艰巨,必须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监管体系。二是要规范土地流转手续。流转双方应先向村集体提出流转申请,村集体在充分征求双方的意愿后,明确土地流转的形式、补偿、期限,依法签订相应的流转合同,确保农户权益不受侵犯,并做好流转合同的鉴证和登记备案工作。三是要加强土地流转服务。村集体要加强服务指导,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站,妥善解决“有地无力开发”与“有力无地开发”的矛盾,切实加强土地流转协调,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农民权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让农民愿意将承包的土地流转出来,同时为承租者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5、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各级政府要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一要加强沟通,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一是培养中介组织,作为沟通、连接剩余劳动力与新的就业岗位的媒介。发挥劳动力市场服务机构的作用,开展区域性劳务协作,逐步扩大地区间、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量。二是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通过各种渠道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三是要求征地企业按一定比例招收失土农民进厂工作,对提供新就业岗位和吸纳农民的企业可给予一些政策支持。二要提高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以增强劳务输出的竞争力。一是提高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比重,扩大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在职业中学设置实用的专业和课程,使职业中学的学生系统地掌握

一、两门实用技术,以便毕业后

6.农村经济发展调查与研究 篇六

学院:

专业:

学号:

农村教育与经济建设发展的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一、调查数据

概况:

本村共有2814人,土地面积4106亩。本村的农作物主要以

土豆、玉米为主,绿色蔬菜为辅,另有烤烟以及石材产业的发展。

二、下乡感悟

(一)我看农村教育与建设

随着农村改革和中国加入WTO以来,农村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往初中毕业就辍学打工和外出打工的人群陆续回到家乡,在党组织的号召和带领下,实行承包责任

制,科学带动农民的积极性,发家治富。

以前,人们在形容农村的教育状况是“失学率高”、“教育

状况落后”等短语一言概之。然而,经过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

触,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让我们来看一组调查结果,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其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能上大学。甚至还有好多家庭不惜花费重金把孩子送到城市去上学,以便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曾记得有个老大爷这样说: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

由此,一个地方是否重视教育应该看他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农村经济落后,但也正因为落后,他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得到教育、更渴望“个个能都能考上大学”!当你看到靠山村的乡亲们省吃俭用供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当你听到老大爷说“砸锅卖铁也得上”的时候,你还会说他们不重视教育吗?

教育,是个沉重的话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离发达地区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而且经济发展阻碍了教育发展的速度,而教育又反作用于经济,但最终还得抓住“教育是基础,经济是关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存在的问题。

建设对于一个地区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拉起了自己的院子。但直到目前为止,村里还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没有好的交通,经济发展将受到限制。因此,村党支部书和村长积极主动的带头捐款带动村民的改革意识做到以“想致富先修路”的口号,在后村铺上了一条石子路。就是这条石子路带动了靠山村的发展,同时也方便了乡亲们。现在呀!靠山村在党的领导下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原有的石子路的基础上又兴建了一条柏油马路,村里的乡亲们,有的买上了大型收割机、汽车,今明两年,还准备使村与村之间道路相通,走上发财致富的新阶段……

由于前几年天成村的经济落后,村教学楼多年漏雨,一直没有修补,现在呀!生活条件好了,领导进行教室的维护修理,在原有的基础上又盖起了一幢3层的教学楼,便于全体师生能够更

好的学习,尽最大的努力使全村的儿童尽早的脱离。

(二)我为乡亲献计策

在与乡亲们的接触中,我体会到乡亲们的淳朴,也感受到了农村劳动人民对知识的渴求,对富裕的渴望。面对乡亲们的情谊,我尽自己最大努力为父老乡亲们做点事。然而今天只能为他们宣传一些成功的经验的同时,提一些不够成熟的建议。

在村庄规划上,做到公路通到家家户户大门口,极大地方便了村民;路旁栽种柳树,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又为村民增加了经济效益,可谓一举两得。经济发展方面,农业往立体结构方向发展。抓好经济作物和加大力度发展高效田的同时保持粮食产量。经济文明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村里面还有好几家石材产业的发展,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资金也可以获得更大利润,更好的促进除农业为主以外的产业发展的其他产业。

现在,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是靠农作物和高效田。,并负责回收种子,村民只需出土地和劳力)。通过这条路致富,村民是辛苦些,但相比之下,这是最有保障的致富之路。

(三)意义

7.农村经济发展调查与研究 篇七

我国中小学处于教龄阶段的学生主要为6~18岁, 该阶段的儿童或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特征相差甚远, 却又存在紧密联系。儿童时期是个体认知、行为等方面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如果该阶段儿童在心灵受到创伤时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辅导, 将来可能会导致其自卑、怯懦、恐惧、多疑等消极心理的形成;生理上的变化往往使学生过多关注自己, 过于在乎他人对自身的看法, 加之社会经验不足, 极易受到不良刺激因素的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其身心发展特征及规律而设计的, 在校接受专业知识人员以理论授课、心理辅导、个体咨询等方式进行的有效教学方法, 有效预防和矫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正确、及时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为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开辟一条顺畅的道路, 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水平, 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1 广西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广西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 广西南宁、桂林、柳州等城市就开始了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 而这些地区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也取得了可人的成绩, 但在边远的农村,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刚刚起步, 鉴于此, 更多教育工作者倾向于“以点带面”的方式, 在部分农村中小学设立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带动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2)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情况: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均为广西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 从事本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但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44名教师当中, 只有一名教师是该校的专职心理辅导老师, 18.9%为兼职心理辅导老师, 其他均不从事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多为该校的政治老师、班主任或政教处主任。其中, 一人持有二级心理咨询师证, 一人持有三级心理咨询师证。43.2%的被试没有上过心理健康课,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均以思想教育的方式进行, 而54%的被试从来没有参加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 37.8%的被试只参加过1~3次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金投入情况:广西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 用于教育的经费也严重不足, 而应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支出更是微不足道。在本次问卷调查中, 有56.8%的被试表示自己所在学校目前没有经费用于心理健康教育, 29.7%被试所在学校年均有2000元以下的投入, 5.4%被试所在学校有2000元至5000元的心理健康教育经费, 然而, 接受调查的44所学校中没有一所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经费超过5000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及教学内容情况:在44所学校当中, 仅有少部分学校专门设立了心理咨询室, 但多因缺乏心理专业教师而无法向学生正常开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多以班会课的形式开展, 初步涉及学习效率、自信心的建立、人际交往、感恩等, 内容较为粗浅, 授课形式单一。 (3)

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广西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发展不完善, 没有统一的教学标准与教学大纲, 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统一模式, 均以学校领导引导为主, 具体表现为:班会 (86.5%) 、学科渗透 (64.9%) 、个别心理辅导咨询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均为45.9%) , 其次为心理健康教育课 (18.9%) 和其他 (16.2%) , 较少学校通过心理健康宣传 (13.5%)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13.5%) 、开设心理健康主题活动 (10.8%) 和心理咨询热线电话 (8%)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调查数据显示, 广西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均以集体理论授课的方式开展, 形式单一, 授课时间与班级有限, 多为“问题班级”教学, 以政治教导为主, 涉及心理教育的内容较浅, 学校均未设置专门心理咨询室。具体表现为, 仅40.5%的被试所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对各个年级, 但均以班会课的方式进行, 13.5%面对部分年级, 10.8%面对部分班级, 35.1%的学校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2 广西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薄弱。按照正规标准, 每500名学生至少配备1名心理老师。在广西农村地区, 大部分小学由于受教育人数少, 均无配备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而在人数超出500甚至上千的中学, 也因无招聘心理健康专业教师计划而由班主任或政教处主任兼职任教。

(2)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专业化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没有明确的职业资格认定标准, 国家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虽然推出了认可度较高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证书, 但其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差异甚远。 (4) 多数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或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缺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3) 得不到教育领导部门的重视, 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不足。在广西南宁、桂林、柳州等地城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在偏远的农村地区, 其中小学学校几乎不具备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室、团体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沙盘治疗室、宣泄室等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场所及设备, 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教育部门没有衡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的标准与硬性的要求。

(4) 心理健康教育考核体制不规范。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国家教育部门未能出台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硬性要求措施与明确的评价标准, 导致各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不均衡, 教学内容笼统、可有可无。

(5) 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低、服务效果差。广西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没有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或者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 更混淆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学校没有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大纲以及教案, 教师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薄弱, 缺少专门介绍心理健康的书籍以及专业课程。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育上仅处于初级水平, 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形式不熟练, 难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甚至有时滥用心理测量工具以及混乱的心理咨询操作技术, 适得其反。

(6)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不到家庭与社会的配合。建立社区支持系统将更有利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使家长以及社会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更清楚了解学生在身心发展上遇到的问题, 并予以解决。 (5) 广西农村地区多留守儿童, 其心理问题尤为突出, 家长迫于经济压力多离家外出打工, 对学生的教育问题无暇顾及, 孩子身心、学习的发展均交由学校全权负责, 学校教学压力大。

3 广西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对策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交流平台。广西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匮乏这一现状表明, 教师在遇到学生心理或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时, 不能很好地与他人及时进行交流探讨, 没有互动平台, 从而阻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针对这一问题, 教育部门应出台相应措施对此现象予以改正, 如设立并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岗位、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机制与评估标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接受专业学习或培训等, 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者专业化水平, 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资金的投入。教育事业运转的状态很大程度受到教育基金投入多少的影响, 建立和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室、宣泄室、团体辅导室、放松室、沙盘治疗室等硬件设施。

(3)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标准与评价机制、加强心理教育行政立法。广西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 教育工作较为闲散, 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与评价机制。完善的上层建筑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入常规, 而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管理工作做到极致, 那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最大成果。

(4) 寻求适合本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适用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比较多, 如辅导模式、四结合模式、系统模式、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模式等。 (6) 教育模式的选择, 必须得符合学校自身发展水平以及校园环境、师生特点等具体情况, 在旧模式的基础上, 根据当地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规律、需求以及学校所具备的条件, 建立符合事实、有明确目标、任务、方法、内容、原则、策略和途径等的模式, 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方式的多样性、参与个体的全面性和多环节授课渗透的深度。

(5)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专业化的教育者决定了专业教育的水平, 唯有具备一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师才能更好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教育部门应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准入条件, 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具有较高的责任感、爱心、懂得师生心理发展规律。 (7) 然而, 广西农村地区中小学师资匮乏, 在聘请条件有限的情况下, 应通过在岗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参观学习、建立心理健康交流平台、设立固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岗位、建立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队伍管理机制等方法加强在职或兼职心理教师的专业水平。心理教育工作者应力争做到“一专多能, 更超一专”。 (8)

(6) 提高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待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只有当其岗位得到认可、付出取得硕果时, 工作才会更有动力。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应与其他教师一样具有职称评定的权利以及与付出相适应的薪酬待遇。

摘要: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场所, 而心理健康教育也愈受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关注。本次调查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广西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并探讨相应对策, 提高广西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采用问卷、访谈等调研方式, 依托“国培”项目, 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发现:广西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地区;广西农村中小学严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教师以及相应机制, 各项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资金以及心理教师岗位的匮乏成为制约广西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西部中小学,教师专业化

注释

11 廖全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1) .

22 韦俊卿.广西推进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问题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 (6) .

33 陈雪, 余欣欣.广西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和出路[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0) .

44 石建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心理论坛, 2012 (3) .

55 上官崇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与对策[J].师资管理, 2008.

66 刘建瑛, 曹文涛, 刘秀琴, 张艳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及教育模式的演进[J].校园心理, 2010 (10) .

77 杨晓霞, 尹丽娜.关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 .

8.农村经济发展调查与研究 篇八

【关键词】新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我国大约70%人口在农村生活,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个农业大国,要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功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首先要解决的是农村问题。因此,中共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十一五”期间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进一步加快新时期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农民体育健身,以及培养农民良好的体育健身意识的重视。山东省地处北方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人口约8800万,约6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由此看来要完成国家“十一五”期间提出的提高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目标,任重而道远。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山东省部分地区新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就目前农村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村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优势进行研究,为山东省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帮助。

1、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的诠释

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新的话题,一直以来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目标。所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一种社会状态,是广大农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为改变自身落后面貌而确立的一种奋斗目标,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我国在“十一五”时期,提出了加速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由此看来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既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上,加强農民的健康体育意识和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健全农村的体育基础设施,增强农民的身体素质,提高农民的体育文化水平,以达到全民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2、山东省部分地区新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

2.1山东省部分地区新农村农民终身体育意识较差

所谓的“终身体育意识”概念的解释为。对终身进行体育活动、接受体育教育、传播体育知识、践行体育功能等内容所持的正确认识和积极态度,其基本内容是逐步建立并最终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目的是使自身体育活动伴随人生的各个年龄阶段。通过对山东省部分地区新农村农民的调查发现多数的农民体育意识较差。其客观原因是农民群体没有固定的收入,为了生活的更好,他们大多数人除了农间操作外,还要外出打工,以提高自己的劳动收入。再者多数农民的体育认识也不高,他们认为日常的劳动就是体育运动,这样的体力付出可以代替体育锻炼,能够达到体育锻炼的水平,再花时间和精力去参与体育锻炼是浪费。文化水平也是制约山东省部分地区新农村农民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比较低,他们体育知识的获得是在上学期间从体育教师那里获得。那些知识比较陈旧,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也不适合农民终身体育意识形成。这些因素造成了农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2.2山东省部分地区新农村农民体育人口数量偏小

一个国家体育人口的多少是评价一个国家是否是体育大国的重要标志。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农村体育人口的多少关系到我国从体育强国向体育大国的转变。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农民对个体、社会以及家庭的作用以及功能不能很准确的把握,不知道体育是基本人权,错误的将体育定义为体力劳动,认为田间的劳作一样起到体育运动的锻炼目的。这些错误的认识导致农民从事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下降,是农村体育人口下降。

2.3山东省部分地区新农村体育资源不足,缺乏农村体育社会指导员

体育资源的匮乏一直以来是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它又是新农村农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必要条件。但是长期以来因为发展重点的不同山东省对农村体育的投入于城镇进行比较来说是不足的,这致使农村体育资源严重不足。调查中发现很多村庄没有专门的体育运动场所,即使有也是比较破旧落后的,不能满足村民基本活动的需求。这些落后的场地器材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农民经常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这对他们的从事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国家拨款投资,使农村居民平等的享有体育资源,以提高他们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体育指导员是促进农村体育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他对改变农民的体育锻炼意识以及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非常有益的。而山东省部分地区新农村中体育指导员比较少或者没有,即使有他们也仅仅是兼职,指导时间有限,不能形成系统,这容易对农民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2.4山东省部分地区新农村农民体育消费水平较低

所谓的“体育消费”是人们体育活动中的支出,是保证体育活动能继续发展的基础条件。由此看来,体育消费对体育运动来说意义非凡。就目前来说,我国体育消费总量总体上升,但是农村的体育消费较低。通过对山东省部分地区新农村农民的调查发现,农民的体育消费也符合我国目前体育消费的现状。他们的主要是体育消费就是为家庭子女的服装以及鞋袜的投入。对自己的投入较少。很少家庭愿意为体育运动增加投入,这与他们的收入较低,体育意识较差,政府投入少与组织措施不完善等密切相关。从而政府部门应该加大鼓励引导制度,促进农村体育市场的形成,增强农民的体育消费意识。

3、结论

9.农村经济发展调查与研究 篇九

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使农民小群体对接大龙头和大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县积极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走出了一条以壮大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推进农业农村跨越发展的新路。

一、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成效及做法

截止目前,##县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2个,吸收会员4200余人,辐射农户1.6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58,涉及四大主导产业10个项目,其中食用菌协会26个,烤烟、白瓜等经济作物协会8个,圆葱、韭菜、果树等果菜协会9个,猪、牛、羊、蜂等养殖协会7个,水稻协会2个。2004年,来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总收入6.78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4,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民创收2.1亿元,户均增收7500元,人均增收1980元,有效牵动了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1、强化扶持服务,培育催生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一些农民基于生产、销售需要,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些小型的协会,以技术与协作为链接,小规模经营农产品。由于受交通、信息、技术及服务体系等诸多因素影响,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下,投入产出效益不高,市场销售不畅,农民迫切需要建立和发展新型的自我服务组织,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基于此,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及时出台了《##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试点工作方案》、《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意见》等引导性文件,对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在信贷上予以支持,多次组织典型到各村现身说法,促进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迅速建立。##镇食用菌协会成立较早,但以往由于人员少、实力弱,在引进项目、更新技术上均存在欠缺。为扶持黑木耳产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先后筹资1800万元,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黑木耳集散市场,有效推动了##镇黑木耳协会的快速发育。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协会以##黑木耳山野菜批发大市场为舞台,向农户提供统一的技术指导、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价格销售,既整合了品牌,又降低了成本,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的娘家人和源动力。

2、加强信息引导,提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层次。在推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中,注意开展多层次、多角度信息服务。挂靠科研机构,广泛开展培训。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部门建立技术协作联系,在协会与院校之间牵线搭桥,为农民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定期聘请专家,集中或分散对合作组织会员进行技术培训,向农民传播新的经营理念。2004年,共举办有针对性培训班56期,培训成员3.87万人次,以经济合作组织为载体引进培育新品种38个、新技术18项,建设高标准示范园区35个,加快了科技推广步伐。健全信息网络,推进科技更新。全县102个行政村,已安装村村通73个,其中村级安装71个,镇经管站安装2个,安装总量占总村数的71.6,占信号覆盖村的100;向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无偿投放微机50台,占总村数的50;开辟致富之友农业频道,整合电视、电话为农服务功能,实现两电合一,分期、分步骤跟踪解答农业生产技术难题1400余个。针对农业生产中的集中突出问题,县电视台开播专题节目35期,有力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业新技术的普及。##果树协会充分利用村村通学习推广果树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新技术,使全镇水果产量由1999年的4300万斤提升到2004年的6500万斤,促进果农人均增收2300元;并与日本果树协会开展交流合作,引进新品种试验、示范,引领了果树科学栽培的快速发展。

3、创新培育模式,激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潜能。始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地培育各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初步形成了七型并进的发展格局。一是行业协会调控型。发挥行业协会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组织协调功能。由农民联合发起,围绕

主导产业建立协会或合作社,构建一家一户为基础、千家万户成规模、区域布局作基地、龙头企业拓市场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组建的县级食用菌、果菜、烤烟等产销协会通过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将不同经营主体组合起来,促进销售公司与农户、农户与基地及市场的紧密联系,构建了外辟多元市场、内建特色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二是大户群体扩张型。能人大户以一带十同致富是激活农民调整结构的源动力。扶持种、养、加、运、销和为农服务的农村大户,牵头组成专业协会,把广大农民的着力点和兴奋点引向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推动主导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镇东方红村致富能人##,针对农民在育菌环节投资大、风险高的实际,投资40万元开办液体菌包厂,实行工厂化集中育菌,以每袋0.9元低价卖给会员,2005年共生产51万袋,全部销售一空,实现了双赢。三是村组农户联合型。由村集体牵头,吸收本村及周边从事同一产业的农民建立协会或合作社,通过组建协会,集聚农户联手经营,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规避了市场风险,产品质量效益逐年提高。##镇每年水稻产量在2.3万吨左右,针对农民卖难问题,##村水稻专业协会以会员入股形式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申办了小江南牌A级稻米绿色标识,实现收购、加工、包装、销售四统一,每斤价格比原来提高了0.2元,并在俄罗斯打开了市场。四是院校基地合作型。农业科研机构与农民联合,发展主导产业,主动挂、靠、联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园。##村圆葱协会与东北农业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协会负责引种、推广日本卡木依、福星等新品种,东北农大定期派驻专家、教授对葱农进行培训和指导,圆葱面积由2002年的260亩迅速扩张至今年的4000亩,年产1.6万吨,全部出口俄罗斯,成为远近闻名的外向型特色农业一品村。五是加工企业带动型。不断建立和完善产业内部新型利益关系,改变农民单纯卖原料的传统经营方式,吸引农民以土地、原料、进厂做工等形式参股分红,由单纯的买卖关系变为伙伴关系;龙头企业采取保

护价收购、预付定金、二次结算等办法,反哺基地及农户,形成了利益均担、风险共担的产业化运作机制。建成农产品加工企业101家,年加工、贮藏、包装销售果菜等农副产品50万吨,龙头企业集群初步形成,带动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成为县域农产品搏击市场的中坚力量。六是流通市场链接型。流通决定生产,销售决定效益,搞活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合作。推行市场+农户(企业)机制,积极组织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打破传统农业提蓝小卖的生产销售方式,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聚集民间资本2200万元建成##黑木耳山野菜批发大市场,年实现销售量2万吨,销售额8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黑木耳交易市场。七是科技园区辐射型。干部率先垂范、自担风险建设园区是引领群众调整结构的重要手段。推行园区+农户机制,彻底打破农民传统种养方式、种养习惯和种养观念,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引种、示范、育种、推广的聚集辐射作用,促使农产品高产高效,这几年,沿道、沿河、沿边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园40个,促进了科技成果的配套组装,推动了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

4、规范运行管理,保障农村经济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由于农民科技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实现合作的认识不足,加之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缺乏合作的积极主动性,致使合作的范围尚小,许多农村合作组织还处于摇摆不定的初始化起步阶段。因而在具体的操作上,做到了两规范、一完善。一是规范政府行为。坚持民营团体进位、行政管理退位的原则,经过初期一段直接扶持之后,逐渐转向以指导和引导为主,逐步强化农民在合作组织中的主体地位。二是规范合作组织内部管理。层层成立理事会、监事会,发挥农民成员主体作用,增加农民成员的发言权;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新要求,引入有管理经验的能人行家参与治理,提高合作组织经营管理水平,使专业合作组织全部达到了四有,即有章程,有组织,有机构,有制度。三是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以订单等契约合作方式保证农民利益,逐步使合作组织与农户

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大肚川亚麻厂组织农户以土地入股,包产包销,每年与农户签订技术服务和产品收购合同,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形成了效益均沾的信用载体。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组织合作不够规范,联接链条脆弱。组织与会员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够紧密,没有明确的合同约束,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基本处于好则合、不好则散,有利则合、遇险则散的松散状态。

二是运行机制不健全,缺乏有序管理。大部分合作组织没有严密的运行章程,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不够健全,成员素质不高,只是凭经验、凭干劲办事,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能力不强,影响了整体功能的发挥。

三是组织化程度不高,服务水平不高。多数合作组织没有兴办实体,服务基本停留在信息、技术咨询等层面,提供加工、储运等配套服务能力较弱,吸引力、凝聚力不强,尚不能适应新时期农业升级发展的要求。

三、对策与建议

着眼以工业化思路抓农业和解决农产品卖难,坚持抓中介、活流通、强服务、保增收,持续培育壮大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形成组有专业大户、村有专业队伍、镇有合作公司、县有合作集团、产业有专业协会的综合服务体系,支持和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

1、扶持引导,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充分释放政策导向效应,推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健康发展。一是强化宣传。发挥电视、村村通网络平台作用,多层次、广视角向农民推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意义及内涵,提高农户参与发展的积极性,扩大合作组织影响力。通过树典型、搞对比,让农民消除与己无关思想,切实体会到参与合作组织发展的实惠。二是优化政策。进一步制定倾斜政策,组织民政、工商、土地、财政、金融等部门在领照办证、场地征用、融通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组织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在信息、项目、技术等方面大开绿灯,创造条件。三是规范引导。指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坚持可持续发展方向,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解决好各种矛盾纠纷,保护其合法权益,既不能钻法律空子,又要促其健康发展。四是加强管理。定期对实力强、前景好的合作组织管理者进行培训,强化诚信、合同教育,遵守市场规则,确保农村经济组织有序发展。

上一篇:公共教育学.doc考试大纲重新修改版下一篇:沪教版一年级辅导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