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形证明及计算提高练习

2024-08-12

四边形证明及计算提高练习(精选10篇)

1.四边形证明及计算提高练习 篇一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70,求平行四边形各角的度数。

BC

2.如图,在中,∠B=120°,DE⊥AB,垂足为E,DF⊥BC,垂足为F.求

∠ADE,∠

EDF,∠FDC的度数.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对角线

AC和BD相交于点O,ΔAOB的周长为

15,AB=6,那么对角线AC和BD的和是多少?

4.如图所示,∠1=∠2,∠3=∠4,问四边形ABCD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5.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B=CD,BC=AD,E,F为对角线AC上的点,且AE=CF,求证:BE=DF.

6.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CD上的两点,且AE=CF,AF,DE相交于点M,BF,CE相交于点N.

求证:四边形EMFN是平行四边形.(要求不用三角形全等来证)

7.已知:如图,在△

ABC中,∠BAC=90°,DE、DF是△ABC的中位线,连接EF、AD.求证:EF=AD.

8.如图,已知,▱ABCD中,AE=CF,M、N分别是

DE、BF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MFNE是平行四边形.

9.如图所示,DB∥AC,且DB=AC,E是AC的中点,求证:BC=DE.

已知:如图,△ABC中,D是AB的中点,E是AC上的一点,EF∥AB,DF∥BE.

(1)猜想:DF与AE间的关系是______.

(2)证明你的猜想.

2.四边形证明及计算提高练习 篇二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E是CD上一点,BE交AC于F,连接DF.(1)若AB∥CD,试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2)在(2)的条件下,试确定E点的位置,使得∠EFD=∠BCD,并说明理由.

2、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DE⊥AC,AM⊥BD,BN⊥AC,CF⊥BD

求证:MN∥EF

3、已知:如图菱形ABCD,E是BC上一点,AE、BD交于F,若AE=AB,∠DAE=2∠BAE 求证:BE=AF A

D B E C

4、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P、Q分别是BC、DC上的点,若∠1=∠2 AD求证:PB+QD=PA 12

Q

BC

P

D5、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AC、BD交于点O,E、F分别是BC、OD的中点 A求证:AF⊥EF

F

O

BCE6已知:如图,AB//CD,AEED,BFFC,EM//AF交DC于M,求证:FMAE。

7、已知:如图,⊿ABC中,E、F分别是AB、BC中点,M、N是AC上两点,EM、FN交于D,若AM=MN=NC,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8、已知:如图,12,AB3AC,BEAD,求证:ADDE。

9、已知:如图,AB//CD,D900,BEECDC,求证:AEC3BAE。

10、已知:如图,ADBC,B2C,BEEC,求证:DE12AB。

11、已知:如图,ABDC,AEDE,BFFC,FE交BA、CD的延长线于G、H,求证:12。

12、已知:如图,AB//CD,ADC900,BEEC,求证:AED2EDC。

13、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DC上一点,DF⊥AE交BC于F 求证:OE⊥OF

AD

O E

B

FC14、如图,分别以△ABC的三边为边长,在BC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ABD,等边三角形BCE,等边三角形ACF,连接DE,EF。求证: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EF

D A

BC

15、如图,点G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CA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以线段AG为边作一个正方形AEFG,线段EB和GD相交于点H.

(1)求证:EB=GD;

(2)判断EB与G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AB=2,A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求EB的长.

16、如图,以矩形OABC的顶点O为原点,OA所在的直线为x轴,OC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OA=3,OC=2,点E是AB的中点,在OA上取一点D,将△BDA沿BD翻折,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

(1)直接写出点E、F的坐标;

3.四边形证明及计算提高练习 篇三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P.74~75页练习十七第4~9题。)

教学要求:

1.巩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答有关应用题。

2.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4.9÷0.75.4+2.64×0.250.87-0.49

530+2703.5×0.2542-986÷12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什么?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口算下面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⑴底12米,高7米;

⑵高13分米,第6分米;

⑶底2.5厘米,高4厘米

二、指导练习

1.补充题: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地底长250米,高是78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⑴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⑵如果问题改为:“每公顷可收小麦7000千克,这块地共可收小麦多少千克?①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②生独立列式,集体讲评:

先求这块地的面积:250×780÷10000=1.95公顷,

再求共收小麦多少千克:7000×1.95=13650千克

⑶如果问题改为:“一共可收小麦58500千克,平均每公顷可收小麦多少千克?”又该怎样想?

与⑵比较,从数量关系上看,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讨论归纳后,生自己列式解答:58500÷(250×78÷1000)

⑷小结:上述几题,我们根据一题多变的练习,尤其是变式后的两道题,都是要先求面积,再变换成地积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否则就会出问题。

2.练习:下土重量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1.6厘米

2.5厘米

⑴你能找出图中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吗?

⑵他们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⑶生计算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⑷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3.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如图),求高。

28平方米

7米

分析与解: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如果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8平方米,底是7米,求高就用面积除以底就可以了。

三、课堂练习

四、作业

第12课时

教学内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3.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探索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出示平行四边形

1.5厘米

2厘米

提问:

(1)这是什么图形?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学过哪些方法?(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底是2厘米,高是1.5厘米,求它的面积。

(3)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2.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哪几种?

3.既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或利用公式计算的方法,求它们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可以用哪些计算方法呢?(揭示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二、尝试

1.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

(1)看书

(2)订正数的结果。

(3)如果不数方格,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能不能像平行四边形那样,找出一个公式来?

(4)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不同,按角可以分为三种,是不是都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我们分别验证一下。

2.用直角三角形推导。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学生自由拼图。

(2)拼成的这些图形中,哪几个图形的面积我们不会计算?

(3)利用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怎样求三角形面积?

(4)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想一想,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的一半。

3.用锐角三角形推导。

(1)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学生试拼。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也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2)刚才同学们都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在转化的过程中,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做呢?(教师边演示边讲述边提问)

①把两个锐角三角形重叠放置。

提问:怎样操作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直接把一个三角形向左或向右平移,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②怎样才能使上面的三角形倒过来,使它原来的底在上面,底所对的顶点在下面?我们用旋转的方法,按住三角形右边的顶点不动,使三角形向逆时针方向转动180度,(也可以左边顶点不动,顺时针转动180度)直到两个三角形的底成一条直线为止。

③再把右边的三角形向上沿着第一个三角形的右边平移,直到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为止。

(3)教师带着学生规范地操作。

重点指导:哪点不动?哪点动?旋转多少度?怎样平移?转化的过程中旋转和平移有什么不同?(平移时各个点沿着直线移动,旋转时一个点不动,其它点都绕着不动点转动。)

(4)对照拼成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板书:

面积=面积的一半

(5)练习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能用刚才的方法来拼吗?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②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面积的一半。

面积=面积的一半

4.归纳、总结公式。

(1)通过以上三个实验,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汇报结果。

引导学生明确: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同时板书)

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同时板书)

④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同时板书)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加上“除以2”?(强化理解推导过程)

板书:三角形面积=底×高÷2

(4)完成书空。

5.教学字母公式。

(1)学生看书。

(2)提问: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为:

S=ah÷2。(板书)

三、应用

1.教学例题:一种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5.6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①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试做。指名板演。

③订正。提问:计算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2.做一做。

订正时提问: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填空。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所以()。

4.练习。

5.利用公式求方格上的三角形的面积。

四、体验

今天有何收获?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4.四边形证明 篇四

(1)求证:BE = DF;

(2)连接AC交EF于点O,延长OC至点M,使OM = OA,连接EM、FM.判断四

边形AEMF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B

M D

2.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在BC的延长线上,AE分别交DC,BD于F,G,点H为EF的中点.

求证:⑴ ∠DAG=∠DCG;

⑵ GC⊥CH.(6分)

AD

B C E

3.小明在研究正方形的有关问题时发现有这样一道题:“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点E

是CD的中点,点F是BC边上的一点,且∠FAE=∠EAD.你能够得出什么样的正确的结论?”

⑴ 小明经过研究发现:EF⊥AE.请你对小明所发现的结论加以证明;

B F 图① D E C

⑵ 小明之后又继续对问题进行研究,将“正方形”改为“矩形”、“菱形”和“任意平行四边形”(如图②、图③、图④),其它条件均不变,认为仍然有“EF⊥AE”.你同意小明的观点吗?若你同意小明的观点,请取图③为例加以证明;若你不同意小明的观点,请说明理由.(7分)

B 图②E F C 图③B F C

图④

4.如图,矩形ABCD和矩形AEFG关于点A中心对称,(1)试说明:BD=ED=EG=BG;

(2)若矩形ABCD面积为2,求四边形BDEG的面积。(本题6分)

5如图,点O是等边△ABC内一点,∠AOB=110º,∠BOC=a.将△BO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º得△ADC,连结OD.

(1)求证:△COD是等边三角形;

(2)当a=150º时,试判断△AO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5.证明方法四边形必备初中 篇五

一.相交线、平行线: 1.相交直线邻补角相等。

2.a垂直b,c平行a,则c垂直b

二.三角形中: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2.勾股定理逆定理。

3.三角形三条边上的高所在直线交于同一点。

三.四边形中:

1.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2.矩形邻边互相垂直。

四.圆中: 1.垂径定理。2.切线性质定理。3.圆周角定理推论。

4.相交两圆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

五.图形运动:

1.图形翻折,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点连线。

六.角度计算:

证明线段平行

一.相交线、平行线: 1.同位角相等。2.内错角相等。3.同旁内角互补。4.平行线的传递性。

5.垂直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6.比例线段。

二.三角形中: 1.三角形中位线。

三.四边形中:

1.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2.梯形两底平行。3.梯形中位线平行两底。

四.图形运动:

1.图形平移对应边平行,对应点连线平行。2.图形翻折对应点连线平行。

五.平面直角坐标系:

1.一次函数斜率相等,两直线平行。六.向量:

1.向量a=k向量b,k不等于0,向量a,向量b不为0向量,向量a所在直线与向量b所在直线平行或重合。

证明角相等的方法 一.相交线、平行线: 1.对顶角相等。

2.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4.凡直角都相等。

5. 角的平分线分得的两个角相等。

二.三角形中: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或中线)平分顶角(三线合一)。3.三角形外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内角之和。4.全等形中,一切对应角都相等。5.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三.四边形中:

1.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线相互平分。2.菱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四.圆中:

1.在同圆或等圆中,若有两条弧相等或有两条弦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2.在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3.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4.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每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5.三角形的内心的性质:三角形的内心与角顶点的连线平分这个角。6.正多边形的性质:正多边形的外角等于它的中心角.。

7.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这两条切线的夹角。五.角运算:

1.利用等量代换、等式性质 证明两角相等。2.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角的度数相等。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一.常用轨迹中:

1.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线段中垂线上任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3.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若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则在其它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二.三角形中:

1.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2.任意三角形的外心到三顶点的距离相等。3.任意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4.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上的高、中线)平分底边。5.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中点到直角顶点的距离相等。6.有一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7.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8.同底或等底的三角形,若面积相等,则高也相等。同高或等高的三角形,若面积相等,则底也相等。

三.四边形中:

1.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线相互平分。

2.矩形对角线相等,且其的交点到四顶点的距离相等。3.菱形中四边相等。

4.等腰梯形两腰相等、两对角线相等。

5.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四.正多边形中:

1.正多边形的各边相等。且边长

2.正多边形的中心到各顶点的距离(外接圆半径R)相等、各边的距离(边心距)相等。且

五.圆中:

1.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直径相等;等弧或等圆心角、等圆周角所对的弦、弦心距相等。2.同圆或等圆中,等弦所对的弦心距相等,等弦心距所对的弦相等。3.任意圆中,任一弦总被与它垂直的半径或直径平分。4.自圆外一点所作圆的两切线长相等。

5.两相交或外切或外离圆的二公切线的长相等;两外离圆的二内公切线的长也相等。6.两相交圆的公共弦总被连心线垂直平分。7.两外切圆的一条外公切线与内公切线的交点到三切点的距离相等。8.两同心圆中,内圆的任一切线夹在外圆内的弦总相等且都被切点平分。

六.全等形中:

1.全等形中,一切对应线段(对应的边、高、中线、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都相等。

七.线段运算:

1.对应相等线段的和相等;对应相等线段的差相等。

2.对应相等线段乘以的相等倍数所得的积相等;对应相等线段除以的相等倍数所得的商相等。

6.四边形证明思路格式填空训练 篇六

班级姓名

1.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BC的中点,AE与BD相交于点F,求证CF⊥DE

证明:∵BD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

∴AB=,∠1 =∠

∵BF=BF

∴△ABF△CBF()

∴∠3 = ∠

∵AB=,∠ABC=∠DCB,BE=∴△ABE△DCE()

∴∠5 = ∠

∵Rt△ABE中∠3+∠5=°

∴∠4+ ∠6=

∴CF⊥DE

2.如图,已知:P是正方形ABCD的CD边

上一点,∠BAP的平分线交BC于Q,求证:

AP=DP+BQ.

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1=∠B=90°

把△ABQ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到△ADE的位置,∴∠2=∠,∠4=∠B=90°,∠E=∠,DE=BQ,AB与AD重合,B、D两点重合,∵∠4+∠1=∴点E、D、P三点共线

∵AD∥

∴∠5=∠DAQ=∠6+∠7 又∵∠6=∠3,∠3=∠2 ∴∠5 =∠2+∠7=∠PAE ∴∠E=∠PAE

∴△AEP中PA=∴PA=DP+DE=DP+BQ

3.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边BC上任取一点M,过点C

CN⊥DM交AB

于N,设正方形对角线交

点为O,试确定OM与

ON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OM=ON;OM⊥ON.

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DC=BC,∠DCM=∠NBC=90°

又∵CN⊥DM交AB于N

∴∠2+∠3=°

而Rt△CDM中∠3+∠4=°

∴∠2=∠

∴△DCM≌△CBN()

∴CM=BN,∵正方形ABCD中OC=OB,∠OCM=∠OBN=45°

∴△OCM≌△OBN()∴OM=ON,∠5=∠而AC⊥BD,∠5+∠6=° ∴∠+∠6=90°. 即∠MON=90°.

∴OM与ON的关系是OM=ON;OM⊥ON.

4.如图在菱形ABCD中,∠B=∠EAF=60°,∠BAE=20°,求∠CEF的大小 解:连接AC,∵在菱形ABCD中,AB=CB,∠B=60°

∴△ABC是三角形 ∴∠BAC=60°,AB=AC ∵∠EAF=60°

∴∠BAC-∠3=∠EAF-∠3 即:∠2=∠∵AB∥

∴∠5=∠BAC=° ∴∠5=∠B

∵∠2=∠,AB=AC,∠5=∠∴△ABE≌△ACF(ASA),∴AE=AF,又∠EAF=60°,则△AEF是等边三角形,∴∠6=60°,又∠AEC=∠B+∠BAE=80°,∴∠CEF=∠AEC-∠6=80°-60°=20°

5.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以CG为一边在正方形ABCD外作正方形CEFG,连接BG,DE.猜想图中线段BG、DE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猜想BG=DE,且BG⊥DE.

证明:∵四边形ABCD、CEFG是正方形,∴∠3=∠4=°,BC=CD,CE=CG,∴∠3+∠5=∠4+∠即∠BCG=∠DCE,∴△BCG≌△DCE()∴∠1=∠2,BG=DE,∵Rt△BCH中∠1+∠∠BHC=∠6

∴∠2+∠BHC=∠2+∠6=°

∴∠DOG=∠2+∠6=90°,∴BG⊥DE.

6.如图,正方形ABCD中,E、F为BC,CD的上点且∠EAF=45°,求证:EF=BE+DF 证明:如图,把△ABE逆时针旋转90°得到△ADG,∴BE=GD,AE=AG,∠1=∠

4∵正方形ABCD中∠BAD=90°,∠2=45° ∴∠1+∠3=45°=∠2 ∴∠4+∠3=∠2 ∴∠2=∠FAG

在△AEF和△AGF中,AE=AG,∠2=∠FAG,AF=AF

∴△AEF≌△AGF()∴EF=GF

即EF=GD+DF∴EF=BE+DF

7.正方形ABCD中,点O是对角线DB的中点,点P是DB所在直线上的一个动点,PE⊥BC于E,PF⊥DC于F.

(1)当点P与点O重合时(如图①),猜测AP与EF的数量及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点P在线段DB上(不与点D、O、B重合)时(如图②),探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解:(1)AP=EF,AP⊥EF,理由如下: 连接AC,∵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O是BD的中点 ∴点A,O,C在同一直线上,AC=BD,AC⊥BD

∵OA=OC=AC,OB=OD=BD ∴OA=OB=OC=OD

∵△BCO中OB=OC,PE⊥BC

∴E是BC的中点 同理F是CD的中点 ∴EF是△BCD的中位线 ∴EF∥BD,EF=BD ∵AC⊥,OA=BD ∴OA⊥EF, OA=EF 即AP=EF,AP⊥EF

(2)题(1)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下: 延长AP交BC于N,延长FP交AB于M; ∵PM⊥AB,PE⊥BC,∠MBE=90°

∴四边形BEPM是又∵∠2=∠3=° ∴∠3=∠4=° ∴BE=EP

∴矩形MBEP是正方形

∴MB=BE,∠5=∠FPE=90°; ∴AB-BM=BC-即AM=CE

而矩形CEPF中CE=PF ∴AM=PF

∴△AMP≌△FPE()∴AP=EF,∠6=∠7=∠8 ∵Rt△PEF中∠7+∠9=90° ∴∠8+∠9=90°,即AP⊥EF,故AP=EF,且AP⊥EF.

8.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E是BD延长线上的点,且△ACE是等边三角形.

(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2)若∠AED=2∠EAD,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证明:(1)∵

ABCD对角线交于点O∴OA = OC

∵△EAC为等边三角形

∴ 

EO⊥AC即:AC⊥BD

故ABCD是菱形

(2)∵△EAC为等边三角形,OA = OC∴∠∠AEC = 30°∵∠AED = 2∠EAD∴∠EAD = 15°∴∠ADB = 45°

∴∵

 ∠ADC = 2∠ADB = 90°

ABCD为菱形

故:ABCD为正方形

9.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D,AN是△ABC外角∠CAM的平分线,CE⊥AN,垂足为点E,(1)求证:四边形ADCE为矩形;(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E是一个正方形?并给出证明.(1)证明:∵在△ABC中AB=AC,AD⊥BC,∴∠2=∠BAC,∵AN是△ABC外角∠CAM的平分线,∴∠3=∠CAM

∴∠DAE=∠2+∠3=×180°=90°,又∵AD⊥BC,CE⊥AN,∴∠ADC=∠CEA=90°,∴四边形ADCE为矩形.

(2)当△ABC满足∠BAC=90°时,四边形ADCE是一个正方形.(答案不唯一)理由:∵AB=AC,∠BAC=90° ∴∠5=∠B=45°

∵∠∠BAC=45°

∴∠5=∠=45°,∴DC=AD,∵四边形ADCE为矩形,∴矩形ADCE是正方形. ∴当∠BAC=90°时,四边形ADCE是一个正方形.

10.如图,已知在△ABC中,∠BAC=90°,AD⊥BC于D,CE平分∠ACB,交AD于G,EF⊥BC于F,求证:四边形AEFG为菱形. 解:∵AE⊥CA,EF⊥BC,CE平分∠ACB,∴AE=EF,∠=∠2 ∵AD⊥BC,EF⊥BC ∴AD∥EF ∴∠2=∠∴∠1=∠3 ∴AE=AG

∴四边形AEFG为平行四边形,又∵AE=AG,∴四边形AEFG为菱形.

11.如图,点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CD和AD的中点,BE和CF交于点P.求证:AP=AB.

证明:延长CF、BA交于点M,∵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D=CD=BC,∠4=∠D=∠BCD=90° ∵DF=AD,CE=CD ∴CE=

∵BC=CD,∠BCE=∠D,CE=DF

∴△BCE≌△CDF()∴∠1=∠∵∠3+∠=∠BCD=90°

∴∠3+∠=90°

∴∠BPM=∠3+∠1=90° 又∵FD=FA,∠D=∠,∠5=∠6,∴△CDF≌△AMF()∴CD=AM.

∵CD=AB,∴AB=AM.

∴PA是Rt△BPM斜边BM上的中线,∴AP=BM= AB=AM 即AP=AB.

12.如图所示,在Rt△ABC中,∠ABC=90度.将Rt△ABC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DEC,点E在AC

上,再将

Rt△ABC沿着AB所在直线翻转180°得到△ABF.连接AD.

(1)求证:四边形AFCD是菱形;(2)连接BE并延长交AD于G,连接CG,请问:四边形ABCG是什么特殊平行四边形,为什么?

(1)证明:∵Rt△DEC

是由Rt△ABC绕点C旋转60°得到的,∴AC=,∠1=∠ACD=° ∴△ACD是三角形 ∴AD=DC=

又∵Rt △ABF是Rt△ABC沿AB折叠的 ∴AC=,∠2=∠ABC=°

∴∠FBC是平角∴点F、B、C三点共线,∵∠ACB=°

∴等腰△AFC是三角形 ∴AF=FC=AC

∴AD=DC=FC=AF∴四边形AFCD是(2)四边形ABCG是矩形

证明:由(1)知△ACD是三角形

DE⊥AC于E ∴AE=∵AG//BC ∴∠3=∠∠4=∠∴△AEG≌()∴AG=

∴四边形ABCG是平行四边形 而∠ABC=

7.四边形证明及计算提高练习 篇七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E是线段AD上的任意一点(E 与A,D不重合),G,F,H分别是BE,BC,CE的中点.

12BC,E H(1)证明四边形EGFH是平行四边形;(2)在(1)的条件下,若EFBC,且EF

证明平行四边形EGFH 是正方形.

2、已知:如图,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点,DE⊥AC,DF⊥AB,垂足

分别为E、F,且BF=CE.当∠A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FDE是正

方形?请证明你的结论.

3、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C、BD交于点O,延长CB

到点F,使BF=BC,连结DF交AB于E.求证:OE=()BF(在括号中填人一个适当的常数,再证明).

B D

F C4、(12分)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若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180°得到△FEC.

(1)试猜想线段AE与BF有何关系?说明理由.

(2)若△ABC的面积为3 cm2,请求四边形ABFE的面积.

(3)当∠ACB为多少度时,四边形ABFE为矩形?说明理由.

5、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G为CD边上的一

个动点(点G与C、D不重合),以CG为一边向正方形ABCD外作正方形GCEF,连结DE交BG的延长线于H。

(1)求证:①△BCG≌△DCE。②BH⊥DE.(2)试问当点G运动到什么位置时,BH垂直平分DE?请说明理由。

6、如图,已知在直角梯形ABCD中,BC∥AD,AB⊥AD,底AD=6,斜腰CD的垂直平分线EF交AD于G,交BA的延长线于F,连结CG,且∠D=45o,(1)试说明ABCG为矩形;(2)求BF的长度。(6分)

7、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D∥BC,∠B=60°,∠C=30°,AD=2,BC=8。求:梯形两腰AB、CD的长。

8、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EF⊥AB于点F,求证:AD=CF。

B

第7题图形

C

B9、四边形ABCD、DEFG都是正方形,连接AE、CG.(1)求证:AE=CG;

(2)观察图形,猜想AE与CG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10、(2011•海南)如图,在菱形ABCD中,∠A=60°,点P、Q分别在边AB、BC上,且AP=BQ.(1)求证:△BDQ≌△ADP;

(2)已知AD=3,AP=2,求cos∠BPQ的值(结果保留根号).

11、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EDC=∠CAB,∠DEC=90°.(1)求证:AC∥DE;

(2)过点B作BF⊥AC于点F,连接EF,试判别四边形BC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12、将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如图方式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点D落到D’处,折痕为EF.(1)求证:△ABE≌△AD’F

(2)连结CF,判断四边形AECF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说明理由.D’

D

B1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边BC上的一点,以AD为边作等边△ADE,过点C作CF∥DE交AB于点F.

(1)若点D是BC边的中点(如图①),求证:EF=CD;(2)在(1)的条件下直接写出△AEF和△ABC的面积比;(3)若点D是BC边上的任意一点(除B、C外如图②),那么(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14.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线段BC上的动点(点D不与B、C重合),△ADE是以AD为边的等边三角形,过E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AB、AC于点F、G,连结BE.A(1)求证:△AEB≌△ADC;

(2)四边形BCGE是怎样的四边形?说明理由.15.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AC平分∠BAD,CE∥AD交AB于E.(1)求证:四边形AECD是菱形;

(2)若点E是AB的中点,试判断△ABC的形状,并什么理由.B

D

8.证明平行四边形 篇八

证明平行四边形

如图,分别以Rt△ABC的直角边AC及斜边AB向外作等边△ACD、等边△ABE。已知∠BAC=30,EF⊥AB,垂足为F,连结DF。

求证: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

设BC=a,则依题意可得:AB=2a,AC=√3a,

等边△ABE ,EF⊥AB=>AF=1/2AB=a,AE=2a,EF=√3a

∵∠DAF=∠DAC+∠CAB=60°+30°=90°,AD=AC=√3a,∴ DF=√(AD+AF)=2a

∴AE=DF=2a,EF=AD=√3a =>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定义)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

1.画个圆,里面画个矩形2.假设圆里面的是平行四边形3.因为对边平行,所以4个角相等4.平行四边四个角之和等于360,5.360除以4等于906.所以圆内平行四边形为矩形..

3判定(前提:在同一平面内)(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注:仅以上五条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并非所有真命题都为判定定理,希望各位读者不要随意更改。) (第五条对,如果对角相等,那么邻角之和的二倍等于360°,那么邻角之和等与180°,那么对边平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编辑本段性质(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 (2)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两邻角互补。 (4)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推论)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和高的积。(可视为矩形) (6)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的直线,将平行四边形分成全等的两部分图形。 (7)对称中心是两对角线的交点。

9.平行四边形的证明 篇九

(一).检查作业

(二).平行四边形

①定义

②性质

③判定定理

二,教学内容

1、课本给的判定定理之外的证明方法:(证明方法详情PPT)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邻角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中位线:中点与中点的连线;

中 线: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

例1(教材P98例4)如图,点D、E、分别为△ABC边AB、AC的中点,求证:DE∥BC且DE=1BC.

2方法1:如图(1),延长DE到F,使EF=DE,连接CF,由△ADE≌△CFE,可得AD∥FC,且AD=FC,因此有BD∥FC,BD=FC,所以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BC,DF=BC,因为DE=11DF,所以DE∥BC且DE=BC. 22

(也可以过点C作CF∥AB交DE的延长线于F点,证明方法与上面大体相同)

方法2:如图(2),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思考】:

(1)想一想:①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几条?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

(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

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拓展〗利用这一定理,你能证明出在三角形三边中位线中分割出来的四个小三角形全等吗?

例2 已知: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E、F、G、H

分别是 AB、BC、CD、DA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连结AC(图(2)),△DAG中,∵AH=HD,CG=GD,1AC(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21同理EF∥AC,EF=AC. 2∴HG∥AC,HG=

∴HG∥EF,且HG=EF.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此题可得结论:顺次连结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相关证明PPT)

三,教学练习

1.A、B、C、D在同一平面内,从①AB∥CD;②AB=CD;③BC=AD;④BC∥AD这四个条件中任选两个,能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选法有()

A.3种B.4种C.5种D.6种

2.在四边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如果只给出条件“AB∥CD”,那么还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给出以下六个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有()

(1)如果再加上条件“AD∥BC”,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2)如果再加上条件“AB=CD”,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3)如果再加上条件“∠DAB=∠DCB”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4)如果再加上“BC=AD”,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5)如果再加上条件“AO=CO”,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6)如果再加上条件“∠DBA=∠CAB”,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A.3个B.4个C.5个D.6个

图1图

23.如图1,AB∥CD∥EF,BC∥AD,AC为∠BAD的平分线,图中与∠AOE相等(不含∠AOE)的角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4.□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分别是OB、OD的中点,四边形AECF是

_______.5.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一点C,连结AC和BC,并分别找出AC和BC的中点M、N,如果测得MN=20 m,那么A、B两点的距离是m,理由是.

6.如图,D、E是△ABC的边AB和AC中点,延长DE到F,使EF=DE,连结CF.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7.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M、N分别为AD、BC的中点,连结AN、DN、BM、CM,且AN、BM交于点P,CM、DN交于点Q.四边形MGNP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四,教学总结

1、判定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可以证明的方法: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邻角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得出的结论:①中位线定理

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五,布置作业

1、能够判别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A.一组对角相等

B.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C.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D.一组对边平行

2、下列条件中不能确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CD,AD∥BCB.AB=CD,AB∥CD

C.AB∥CD,AD∥BCD.AB=CD,AD=BC3、如图,DE∥BC,AE=EC,延长DE到F,使EF=DE,连结AF、FC、CD,则图中四边形ADCF是______.4、在□ABCD中,点E、F在对角线AC上,其中AE=CF,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10.四边形证明解答题 篇十

1四边形解答证明题

1、已知:如图,E、F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E=CF.

求证: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CD在正方形ECGF的边CE上,连接BE、DG.观察猜想BE与DG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菱形周长是24㎝,其中一个内角60°,求菱形对角线的长和面积

4.已知:如图Rt△ABC中,∠ACB=90°,CD为∠ACB的平分线,DE⊥BC于点E,DF⊥AC于点F.求证:四边形CEDF是正方形.5.已知,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交AB于点E,DF∥AB交AC于

点F.求证:四边形AEDF是菱形.CB

C7、如图,点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CD和AD的中点,BE和CF交于点P.求证:AP=AB.8、如图,已知点F是正方形ABCD的边BC的中点,CG平分∠DCE,GF⊥AF.求证:AF=FG.9.菱形周长为40cm,它的一条对角线长10cm.⑴求菱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⑵求菱形另一条对角线的长.⑶求菱形的面积.10、已知:如图,⊿ABC中,∠BAC=90°,AD是高,BE平分 ∠ABC交AD于M,AN平分∠DAC,求证:平行四边形AMNE是菱形。

11.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是,E,F分别是AB,CD的中点,AF,DE交于G,BF,CE交于点H,求证:平行四边形EHFG是平形四边形。

E

D

E

12.已知:⊿ABC中,∠ACB=90°,∠CBA=30°,⊿ABD,⊿BCE均是在⊿ABC外的等边三角形,DE交AB于点F,求证:DF=EF。

13.已知:⊿ABC中,AB=BC,∠ABC=90°,D是AC上一点,DE⊥AB于E,DF⊥BC于G,P是AC的中点,求证:PE=PF。

A

DN

14.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M,N分别是BC,CD上的点。(1)若∠MAN=45°,求证:MB+ND=MN。(2)若MB+ND=MN,求证:∠MAN=45°。

15、在16、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EAD=∠BAF。① 求证:ΔCEF是等腰三角形; ② 察图形,ΔCEF的哪两边之和恰好等于

ABCD的周长?并说明理由。

ABCD中,E、F分别在DC、AB上,且DE=BF。

求证: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B

M

C

A

E

C

B

AF

B

DC17、如图所示,18、如图所示,在ΔABC中,AE平分∠BAC交BC于E,DE∥AC交AB于D,过D作DF∥BC交AC于F。求证: AD=FC

19..如图,20、如图所示,在21、如图所示,GH互相平分。

ABCD中,P是AC上任意一点,求证:SAPD=SABP

A

F

B

D

G

C

ABCD中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O,EF经过点O与AD延长线交于E,与CB延长线交于F。求证:OE=OF

ED

A

BA

ABCD 中,G是CD上一点,BG交AD延长线于E,AF=CG,DGE100.E

CB

EF

C

(1)求证:DF=BG;(2)求AFD的度数.A

C

D

ABCD中,E、F分别为AD、BC的中点,AF与BE相交于G,DF与CE相交于H,连结EF、GH。求证:EF、AF

ED22、如图,在□ABCD中,E、F、G、H分别是四条边上的点,且满足BE=DF,CG=AH,连接EF、GH。求证:EF与GH互相平分。

AB

F

上一篇:查办案件工作讲话下一篇:共产党宣言(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