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安全施工规范

2024-10-05

公路交通安全施工规范(8篇)

1.公路交通安全施工规范 篇一

岩溶区公路隧道勘察、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一、标准制定背景、目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十五”以来,是广西交通运输发展史上建设规模最大、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按照自治区“发挥西南出海大通道重要作用、建设连接东盟国际大通道和加快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总体要求,我国正处在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末,全区公路建成通车里程达11.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约6000公里,一、二级公路约14800公里,其余为农村公路。高速公路运输服务将基本覆盖20万以上的人口城市,85%以上的县城半小时内通达高速公路,公路建设规模巨大。在此背景下,如何科学和合理地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类工程技术问题,将极大地影响公路建设的质量、投资和工期,对建设、管理等标准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其中,岩溶区隧道的勘察、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以及成本控制是目前公路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大、技术复杂的的难题之一。

广西大部为中国西南典型岩溶发育区,地形复杂,山岭绵亘,岩溶发育,洼地密布,素有 “千山万弄” 之称。其地势北西高,东南低,主要的山脉走向呈北西~南东向,主要地貌类型有岩溶峰丛洼地地貌、侵蚀堆积河流阶地地貌及剥蚀丘陵地貌。岩溶地貌是地表水及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在公路建设中,岩溶的存在给隧道工程的施工带来了困难,若不能合理避让或正确处治,在隧道建设过程中将可能发生塌方或突泥涌水等施工地质灾害,造成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人员和经济损失,同时可能引起地表水流失、地表塌陷等,从而造成水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或给后期隧道的运营埋下安全隐患。公路隧道穿越岩溶区必须重视研究岩溶的发育规律及特点,并结合技术与成本两方面综合考虑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处治,是岩溶区公路隧道修建的关键点;

对于我区广大建设者而言,目前缺乏相应的地方标准对如何降低岩溶区公路隧道修建的风险、处治岩溶地质灾害及有效控制建设成本等实际问题进行指导;因此根据广西本地岩溶分布规律和发育特点,研究总结、实践检验和修正完善岩溶区隧道勘察、设计与施工的经验并编制成地方标准是目前广西公路建设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要全面推行现代公路工程管理,不断提高建设管理水平,推动公路建设发展理念人本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常管理精细化。

2011年交通部提出在建高速公路要全面开展施工标准化活动,并印发了《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实施方案》,相继福建、湖北、甘肃等省也编写了地方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文件,促进了高速公路建设施工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全面提高了公路建设管理水平,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同理,开展设计技术标准化活动意义也十分重大,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显示,若一个项目若存在节省投资的可能,那么设计阶段可通过标准化的实施,节约的可能性约为88%,而施工中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仅为12%。本项目的主要意义体现在:编制广西本土的岩溶区公路隧道勘察、设计与施工的地方标准,不仅可以给我区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也能帮助我区建设、施工单位较准确的评估和有效控制岩溶地质灾害在隧道修建过程中带来的成本上的增加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因此,此问题的解决不仅会给广西的交通建设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可实现“以人为本,和谐建设”的巨大社会效益。同时,我区大部分隧道分布在岩溶区,该地方标准的编制,还能对今后我国《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的修编增补岩溶隧道方面的相关内容提供技术上的有力支撑。

二、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2014年4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桂质监函〔2014〕238号文)审查批准,《岩溶区公路隧道勘察、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列入2014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2014-0243。同时,2014年5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下达2014年度广西交通运输科技项目及标准化项目计划的通知》(桂交科教发〔2014〕48号)批复,本项目通过2014年度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项目立项。

本规范的编写将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及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地方标准相关规定进行。

2、起草单位和起草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国军 周祥 邓胜强 林增海 米德才 李敦仁 熊劲松 叶琼瑶 温庆珍 徐龙旺 李洋溢 陈人豪 孙朋雷 陈梅 吴庆全 吴秋军。

3、主要工作过程及工作内容(1)组织分工

广西地方标准《岩溶区公路隧道勘察、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项目任务下达后,主要起草单位制订了编制工作方案,由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的专家和技术专业人员参加,成立了编制工作小组,召开了项目编制策划会议并就标准研制任务分工、进度安排进行了明确。负责起草单位主要承担了本标准制定项目立项构思、组织标准编制工作、指导相应的调研和科研工作以及汇报评审和对外协调沟通的任务,技术架构以及标准制订的调研、条文编写、科研测试、技术验证等工作。

(2)资料收集、调查研究分析

编制人员根据任务分工采取调查研究与归纳、工程案例整理、总结完善等三个步骤形成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区公路隧道勘察、设计与施工》的相关规定。一是充分查阅公司相关项目设计及岩溶处治资料,总结以往岩溶处治的经验。二是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并进行总结。三是查阅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加强和深化广西《岩溶区公路隧道勘察、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的编制内容和深度,为下一步形成广西地方标准提供必要的指导及技术支撑,核定本规范的范围及内容。(3)标准编写及研讨

为确保标准调研、编制工作的有序开展,项目组根据前期策划会确定的主要内容,根据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内评审意见完成工作大纲及编制大纲的编制,并于2015年5月26日召开了大纲评审会。按照评审专家意见,修改完善的大纲作为项目的工作指导,项目组着手开展了相关调研、资料收集工作并逐步编写形成了工作组讨论稿。2018年4月13日,项目组组织召开了工作组讨论会,对工作组讨论稿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讨论并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初稿。2018年5月5日召开了征求意见稿初稿讨论会,会议上专家提出了精简合并施工部分,增加逃生及救援相关内容,更改适用范围等约48条意见,项目组在认真研究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调整了规范布置结构,修改完善了相关内容,并于2018年6月初形成征求意见稿。

三、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标准的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遵循国家、行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调研了。经过起草工作组成员讨论,确定标准编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分析国内标准体系的现状和特点,结合广西境内岩溶隧道的在建及已建的岩溶隧道的建设经验,对已发布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梳理、归纳和分类,建立科学、实用、合理的广西地区岩溶公路隧道勘察、设计、施工技术标准。(2)承接性原则

标准术语尽量与相应国家、国际、行业和地方标准的规定内容相一致,条文未出现自相矛盾的地方。标准技术内容与国家、国际、行业和地方标准兼容,未出现冲突,保证了一致性。标准技术内容中引用其他标准时,已明确指出所引用标准的内容或名称,增强了标准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3)可操作性原则

标准的起草充分调研了国内外、广西区内岩溶区公路隧道的建设经验,编写组在此基础上进过反复讨论和修改,编制此标准。标准内容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易于推广。

2、标准主要内容

《岩溶区公路隧道勘察、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初稿原来共8章,勘察、设计、施工及建设管理分列编写,在征求意见初稿讨论会上,评审专家认为设计施工分列后重复内容较多,且设计部分为核心部分,建议施工部分进行简化合并。按照征求意见初稿讨论会的专家意见,重新调整了规范章节编排,并补充完善了相关章节。

征求意见稿内容共分17章,还包括了引言。第1章规定了标准的范围;第2章给出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第3章为有关术语和定义;第4章为基本规定;第5章为岩溶隧道勘察;第6章为岩溶区公路隧道总体设计;第7章为岩溶区公路隧道结构设计;第8章为岩溶不良地质处治设计;第9章为岩溶区公路隧道防水与排水;第10章为辅助施工措施;第11章为开挖、支护与衬砌;第12章为逃生与救援;第13章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第14章为辅助坑道及预留洞室;第15章为隧道工程设计安全风险评估;第16章为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第17章为建设管理;

四、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

本标准在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及《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2010)、《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等规范、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对广西地区岩溶隧道的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研究吸收了国内外岩溶隧道建设的相关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形成了广西地区岩溶区公路隧道勘察、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

1、标准名称

标准名称为“岩溶区公路隧道勘察、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属于工程建设标准,该名称将主要范围限制在公路隧道,涵盖了岩溶隧道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三个阶段。征求意见初稿讨论会上专家提出将规范名称调整为“岩溶区公路隧道技术规范”,该名称更贴合本标准的内容。考虑到标准名称需审定会上才能作调整,征求意见稿阶段暂时维持规范名称不变。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处在岩溶地质条件下的钻爆法新建及改扩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山岭隧道的勘察、设计、施工及管理相关技术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处在岩溶地质条件下的钻爆法山岭市政隧道,可参照本标准使用。

3、术语和符号

本标准增补了释能降压、抗水压复合式衬砌、隐伏溶洞等相关术语。4 基本规定

本章从宏观上规定了标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5、勘察

5.2.3条:公路隧道应根据隧道与当地洼地标高的关系、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地表水丰富程度及其与隧道主要含水层水力联系密切程度、主要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的富水性、导水性、第四系覆盖情况以及水文地质边界的复杂程度,将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分为简单、中等、复杂三类。

5.2.6条:岩溶区隧道勘察工作十分复杂,通过对以往广西岩溶区公路隧道勘察工作的总结分析,结合现行的相关规范及标准,认为对岩溶区公路隧道按隧道长度、地形地貌、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岩溶发育程度等因素进行勘察等级的划分十分必要,能更有效的指导勘察工作的开展。

5.4.3:地质构造是岩溶发育的最主要控制因素,因此,地质构造调查是岩溶研究中最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岩溶研究及工程实践表明,大褶皱构造中的背斜倾伏端、向斜翘起端以及褶皱转折端等部位是岩溶强烈发育部位;断层和大结构面、褶皱轴部是地下水活动强烈、岩溶较发育的部位。因此,构造地质调查就是要在水平方向上,把控制岩溶发育的褶皱、断层、结构面的位置、展布方向调查清楚,查明这些部位的岩溶洞穴、地下河的发育情况;在垂直方向上,要查明岩溶发育的期次及其与地壳垂直升降的关系。通过上述研究,确定隧道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评价主要工程水文地质问题的风险,为方案调整和优化提供支持。

隧址区岩溶及岩溶水调查是岩溶隧道的重要勘察内容,通过对隧道区及其临近区域的岩溶现象开展系统调查,结合地质构造、水文地质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得出隧址区岩溶发育的强度,预测可能存在的主要岩溶不良地质及施工地质灾害。不同岩溶地貌区岩溶现象的类别及其组合、发育程度会有所差异,开展岩溶现象调查之前,应确定隧址区的岩溶地貌类型及其岩溶和岩溶水特征,确定调查的内容和重点。6总体设计

隧道总体设计是岩溶区隧道设计的重要一环,目的是从宏观概念上对隧道设计进行把控的,贯彻岩溶区隧道设计的“安全、经济、适用”原则。

6.1.2条、6.1.3条:岩溶隧道的勘察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地形地貌、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并考虑施工及运营需要,从而可以采取合理的工程技术方案及措施,保障岩溶区公路隧道的施工及运营安全。

6.1.4条:由于地形地貌条件的限制,灰岩区隧道洞口时常需要从悬崖峭壁下方穿过。由于地形、地貌及前后接线或其他构筑物的条件限制,高标高直接从悬崖下穿过时有发生,且悬崖下通常为破碎堆积的坡体这个施工场地的布设、出渣带了了困难,因此线位应从宏观上考虑施工组织的便利性,或采取诸如施工导洞等解决施工组织的措施。

6.1.5条:广西地区岩溶区地形地貌主要以峰丛地貌为主,突出的山体和洼地交相分布,岩溶洼地通常也是岩溶地下水的垂直通道,鉴于此岩溶区隧道尽可能在洼地露头,控制隧道规模,尽量避免穿越岩溶洼地,是宏观上降低岩溶风险、减小对地下水系影响的一种措施。

6.1.6条:隧道岩溶风险具有隐蔽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设计阶段较难完全摸清楚岩溶的发育的情况,因此重视岩溶发育区的选线工作显得非常必要。岩溶地质选线是一种宏观控制岩溶风险的措施,属于宏观的概念设计,力求避开岩溶负地形,水平径流带,并在风险和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6.1.7条:由于线形指标、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环保要求、区域发展需求等因素影响,山区要完全避开岩溶发育区是不现实的。在无法避开岩溶发育区时,概念设计和工程措施并重成为保障岩溶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的重要一环,需要从勘察、设计、施工上及运营维护上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6.2.1条:隧道选址是一项宏观概念设计的部分,本条强调了一些隧道选址的设计事项,目的是引起设计人员重视隧道选址,使得设计人员尽可能从宏观上避开岩溶发育区。6.2.2条:岩溶区水环境脆弱,岩溶隧道的开挖可能对地表生态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尽可能的避免采用可能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线位,无法避免时,则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

6.2.3条:设计阶段避开已发现的岩溶洞穴时应留有一定的安全厚度,该安全厚度利于开挖过程中应力调整,保障溶洞自身的稳定,同时也能减小溶洞对支护结构的不利影响。确定溶洞壁的有效安全厚度需要考虑溶洞发育形态、围岩性质、初始地应力以及开挖施工等多种因素,考虑隧道工程的复杂性,目前较难给出准确的值。两车道隧道在工程实践中,通常要求保证岩溶完整基岩厚度8m以上,隧道顶板也有要求不小于5m完整基岩的情况,考虑到隧底悬臂时受力与隧底溶洞为拱形时受力情况不宜,故规定隧底也要求完整基岩为8m,有可靠资料时也可减少。三车道开挖后影响范围更大,故规定有效安全厚度约为两车道的1.5倍。鉴于大型规模的溶洞的发育情况异常复杂,因此表中的数值仅仅适用于中小规模溶洞,大型规模的溶洞有效厚度要去宜结合工程经验,必要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并综合评估确定。

6.2.4条、6.2.5条:岩溶洼地处排水能力通常有限,在隧道建设过程中,岩溶洼地内洪水猛涨几十米的案例也常有,隧道布线标高宜高于岩溶洼地洪水位(该洪水位应考虑公路建设),并应考虑隧道内的排水。受条件限制时,设置泄洪通道,降低洪水位后可适当放宽。

6.3.3条:隧道左右洞之间的中夹岩受到左右洞施工的反复影响,保持一定的中夹岩厚度,能降低隧道左右洞之间的相互干扰,避免岩溶发育影响区规模逐步扩大。6.3.6条、6.3.7条:关于隧道纵坡的形式,目前存在多种不同的意见。隧道纵坡采用人字坡时对运营通风不利,但是人字坡利于施工及运营期间的排水。考虑到岩溶地下水发育较难摸清,综合考虑隧道规模,作出特长隧道宜采用人字坡的规定。

隧道内设置竖曲线时原则上需要设置凸曲线,随着山区公路的建设逐步向复杂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区域推进,隧道平纵组合布线要符合规范要求越来越困难,因此可以考虑适当放宽,但不允许设置反坡的凹曲线,因为反坡凹曲线会造成壅水,水压升高,对隧道结构及隧道路面稳定性及运营均具有较大的影响。

6.4.5、6.4.6条:隧道横断面的设计在保障建筑限界的需要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适当优化,以利于结构安全和施工便利。增大仰拱曲率可以改善结构受力,利于将水压的径向荷载转化为轴力,岩溶洞穴处在隧道范围内时,也可适当加宽断面,利于横跨板的设置。

6.5 岩溶处治费预估

广西区的大量建设经验显示,岩溶处治费用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往往占比很高。本规范编写组之前的岩溶课题中对广西在建项目进行了统计,实际发生的岩溶变更费用大概在10%~30%的造价之间。岩溶处治费用除了一般的土建费用外,还会有些由此衍生出来的配套费用,因此岩溶处治费宜结合地区经验,并适当考虑各类衍生费用。7结构设计

7.1.2条:由于隧道是一种处于半地下空间的结构,由于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隧道结构设计的更需要重视工程经验的运用,尤其是初期支护的设计,同时应重视动态设计工作,及时调整支护,使支护与环境相适应,保障安全。

7.1.4条:岩溶不良地质段与正常段做好过渡,是保障空间协同受力的一种重要措施,利于溶洞及隧道的稳定。

7.2.3、7.2.4、7.2.5条:关于岩溶填充物对隧道衬砌的作用,目前尚无明确的说法,在广西以往的岩溶隧道建设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关于岩溶填充物的经验,主要包含:

(1)岩溶填充物强度较高、以硬塑状为主并混有大量块石且埋深满足要求时,可按照深埋松散围岩压力计算,其他情况的岩溶填充物段按照浅埋松散围岩压力计算松散围岩压力最大值。

(2)隧道两侧及拱部均处于岩溶填充物区时,可按照岩溶填充物的性质进行围岩划分,并据此围岩级别按照现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的经验公式进行深埋、浅埋松散围岩压力计算。

(3)隧隧道两侧为IV级以上围岩,拱部为岩溶填充物时,可按照岩溶填充物对应的围岩进行深埋、浅埋松散围岩压力计算,并可考虑两侧围岩的有利作用折减松散围岩压力。

(4)隧道穿越的岩溶填充物位于稳定的溶腔内时,可仅考虑围岩填充物的作用,按照岩溶填充物对应的围岩级别及填充物高度情况进行深、浅埋松散围岩压力计算。

(5)隐伏型岩溶填充物、局部揭露的岩溶填充物以及其他复杂类型的岩溶填充物的松散围岩压力作用需结合溶洞围岩性质、填充物分布厚度、有效溶洞板厚等条件采用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按照最不利原则确定。

7.2.8条:作用在衬砌上的水压力主要地下水环境及岩体物理力学性质息息相关,以少量裂隙水为主的隧道段落,由于隧道排水系统的存在,通常能及时排走,对隧道衬砌造成的水压力可忽略。在地下水量较大时,不能及时排放时就会形成水压,地下水压的大小与地质环境息息相关,渗透系数较小的围岩段,水头衰减快,对衬砌产生的水压力小,反之水头衰减满,对隧道造成的水压力大。

7.2.11条:关于落石荷载的计算目前计算方法也较多,其中比较常用的是路基手册法、铁路隧道手册法、Kawahara 法、Labiouse 法、杨其新法,各种方法各有优劣。由于溶腔内的落石接近自由落体,采用铁路隧道手册法进行计算更为合理。铁路隧道手册法计算主要是利用冲量定律,一维波动方程,能量守恒推导的,其物理概念明确,使用经验上也较为丰富,因此本规范推荐采用铁路隧道手册的计算方法。

7.3.1条:隧道结构设计的经验性较强,隧道结构实际受力的影响因素多,影响机理极为复杂,目前无论是采用荷载—结构计算法或者地层—结构计算法都无法完全准确的预测隧道结构的内力情况。松散围岩中,通常隧道衬砌安全风险较大,从目前的建设经验来看,采用荷载—结构法进行内力计算安全富余系数较高,可靠性也较高。

7.3.2、7.3.3条:采用荷载—结构法时,围岩与隧道的相互作用可以采用弹性抗力反应,由于岩溶空腔回填质量较难控制,保险起见,不宜考虑该段落的弹性抗力。由于临空面的存在,溶腔壁受到施工开挖影响较大,其弹性抗力较其他完整段落差,故宜适当折减。

7.4.1条:岩溶地下水系统较为复杂,当岩溶隧道处在高水压区或岩溶水季节交替区时,通常较难通过引排地下水解决水压问题,且地下水过量引排也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故本条建议采用抗水压复合式衬砌。抗水压复合式衬砌应综合采用注浆降低围岩渗透系数,回填防水砼降低管道渗水量,同时要考虑结构的自防水及完善的排水系统。

7.4.2~7.4.5条:隧道衬砌的断面宜接近圆形,这样利于隧道结构将径向水压转换成轴力,由于隧道衬砌的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拉强度,水压在一定范围时,对衬砌结构是有利的。存在高水压段落的岩溶区,通常属于管道型岩溶水,不采取必要的措施,水压对隧道衬砌的作用非常大,不利于结构稳定,因此宜采取辅助堵水措施。

7.4.7条:抗水压衬砌段处治费用较高,况且也不是每个段落都需要设置抗水压衬砌,因此抗水压衬砌段和非抗水压衬砌段就存在过度问题。在抗水压衬砌与非抗水压衬砌段设置端头,利于增大水压绕流路径,降低对非抗水压衬砌段的影响。

7.5.6、7.5.11条:近些年来,隧道二衬混凝土的耐久性引起了行业的重视,隧道二衬的混凝土等级由以前的C25逐步提高到C30。混凝土强度提高后,不仅对隧道的耐久性有利,而且由于混凝土密实度提高,其抗水压能力也有所提高。目前行业现行《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对隧道的衬砌结构的混凝土标号作了规定。实际上隧道内更多的是属于非永久性干湿交替环境(B类),按照行业规范其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的砼等级为C35。考虑到岩溶发育区的复杂性,从百年大计的角度出发,适当提高混凝土等级及裂缝控制要求,虽然增加一些造价,提高隧道的耐久性抗渗能力是值得的。8 岩溶不良地质处治设计

8.1.1~8.1.6条:岩溶不良地质的处治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岩溶的形态,岩溶不良地质存在的情况,考虑沉降、偏压等多种因素。

8.1.7条:岩溶区野蛮施工时有发生,野蛮施工不仅仅给前期数据收集造成了困难,也给建设各方分析岩溶对隧道的影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行的处治方法带来了困难。因此,规模较大的溶洞,在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应首先保留第一现场。

8.1.11、8.1.12条:岩溶区隧道碰到复杂溶洞时有发生,通常一时也较难处理,为了满足工期要求,保障施工安全,可采用绕避施工的方式进行处理。

8.2.1~8.2.6条:中小型干溶洞相对容易处理,处理上大致按照“有条件清除填充物、回填、加强排水”的理念进行,中小型干溶洞的处治应重视回填质量,避免空洞的存在。

8.3.2、8.3.4条:大型溶腔壁的稳定性直接关乎隧道的安全性以及采取的处治措施,因此分析评估隧道溶腔壁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溶腔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有坍塌风险时应加固溶腔或采用其他切实可靠的措施。溶腔加固可根据规模和形态采取喷锚支护、钢筋混凝土梁、柱支顶、局部围岩清除等多种措施。8.3.6条:隧道底部溶洞底板可靠厚度比较薄,不满足隧道稳定性要求时,进行处治存在较大的难度,也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有条件时可以采用爆破隧底溶洞底板的方法,使得爆破形成的大石块填塞溶腔,由于大石块之间存在缝隙,填塞后的溶洞也存在一定的过水能力,溶洞内无水或过水量较小时,是可行的。另外,爆破隧底溶洞顶板后,也给进一步的处治提供了施工空间,利于全面进行处治。

8.3.7条:隧道掌子面前方拱顶存在隐伏溶洞,且隧顶溶洞底板有效厚度不足时,施工期间至隐伏溶洞处,由于施工爆破、机械等扰动极易造成溶洞底板失稳,影响隧道安全,因此应加强超前稳定措施,适当泵送混凝土砼后,能形成类似于板的作用,逐榀开挖,架立钢架后能保障施工安全,是一种既方便施工,也较为经济合理的超前措施。

8.3.10条:大型溶腔稳定性无法保障时,采取回填砼后反开挖是一种性质有效的方法。

8.3.11条:大型干溶洞与隧道相交的口部是稳定性的薄弱点及应力集中区,通过适当加强相交的口部利于隧道结构及溶腔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每侧加强范围可取大于10m,由于相交口部应力集中复杂,宜结合洞壁稳定性合理设置锁口等进洞支护措施,保障进洞施工安全。

8.3.13条:大型干溶洞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极为复杂时,宜进行专项设计,通过搜集资料,分析评估,群策群力确定合适的方案。

8.4.3条:富水岩溶填充物由于其强度低,流动性,具有突水涌泥的高风险性,为了保障施工安全,在施工到富水岩溶填充物段前应采取一些必要措施,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为了保障采取安全措施前的施工安全,安全岩盘至关重要。降低富水岩溶填充物的安全风险,通常可采用提前钻孔引排水等释能降压手段。

8.4.7条:岩溶填充物不可清除时,由于岩溶填充通常较为松软,性质分布不均,其沉降及不均匀沉降,地基承载力不足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有必要对岩溶填充物隧道地基进行处理。处理方法通常需要结合施工期间的稳定性,处治效果及残留风险综合考虑。

8.4.8条:增设变形缝主要是考虑到岩溶填充物与基岩的性质不同,尽可能减少沉降差对衬砌的影响。当隧道处治未处治到岩溶填充物底部时,存在残留变形的影响,此时宜分析残留变形的可接受程度,并尽可能将变形留在初支上,减小工后沉降。

8.5.3条:隧道穿越暗河或隧道影响区存在隐伏暗河时,与隧道的位置关系复杂,处治方法也不尽相同,总体来说就是要遵循“保障溶腔稳定、合理止水”。

8.5.4、8.5.5、8.5.6条:岩溶地下水的处治,应尽可能的维护原有地下水路径,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9 防排水设计

9.1.5条:岩溶区地下水环境复杂,地表生态系统脆弱,因此需要考虑地下水排放对地表的不利影响,当岩溶区地下水排放对生态环境及村落居民生产生活造成影响时,应采取限量排放、堵水及其他减小地下水渗漏的措施,以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9.2.4、9.2.5条:岩溶区隧道的防水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普通的防水手段外,还要尽量营造条件,减小地下水渗漏量,同时尚需要及时排走渗漏的地下水,避免积聚。

9.3.3条:中央排水预制圆管长期用作隧道排水设施,在使用中中央排水管也暴露出一些缺点。其中施工期间淤塞后不易清理是一个比较大的缺点,因为淤塞,中央排水管的排水能力受到了削弱,运营期间水量较大时就容易造成隧道路面反水。岩溶地下水系统极为复杂,目前预测岩溶涌水量的方法更多的是停留在半经验半理论阶段,且主观性较强,为了保障运营期间的排水能力,中央沟排水能力宜留有一定的富余,一般情况下宜大于2倍。

9.3.4条:广西分布的岩溶峰丛地貌区岩溶隧道,隧道进出口一般均为洼地,洼地排水不畅时往往会造成洪水位很高,设计上要考虑合适的路线标高,并考虑公路建设造成的库容减小的不利影响,保障洪水不涌入隧道。隧道内设置排洪通道是非常不利的,一是排洪通道的尺寸通常比较大、造价也比较高,且洪水从隧道内过可能造成路面等开裂,从而涌水,对行车安全非常不利,况且到洪水位达到隧道处标高时,此时公路的安全风险已经极高,因此不建议利用隧道作为过水通道。

9.3.6条:广西岩溶区隧道运营期间出现路面的冒水现象时有发生,考虑到岩溶水发育情况的隐蔽性,设置透水层利于及时排走隧底没有发现的岩溶出水口的出水,降低隧道路面下水压作用,利于保障运营安全,由于无砂大孔砼工程量与取消掉的调平层基本相当,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也较小,故建议岩溶区宜考虑无砂大孔砼透水层。9.5.2条:在隧道洞口设置长下坡时,对控制隧道路面水不往隧道内流造成困难,因此不宜设置隧道洞口低于洞外路基的长下坡。考虑到建设条件日趋复杂,不可避免的会胖到长下坡问题,此时路线、路基、桥梁、隧道等相关专业宜协同设计排水系统,以更好的保障排水顺畅。辅助工程措施

岩溶不良地质段落隧道施工辅助措施非常重要,采取合理的施工辅助措施,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尽可能避免岩溶不良地质带来的安全风险。

10.1.1条,采取辅助施工措施对施工安全是有利的,但由于后期的老化,耐久性问题,以及拆除等,辅助施工措施对支护结构的永久性安全的贡献是有限的,从安全的角度来说辅助施工措施可不考虑其对支护能力及结构的永久安全影响。但对于像注浆堵水,混凝土回填管道堵水等,其耐久性就较好,可考虑其有利作用,计及二衬水压的折减。

10.3.1、10.3.2、10.3.6条:岩溶隧道突水涌泥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地质灾害,针对岩溶隧道的突水涌泥,要立足于预防,减小突水涌泥发生的可能性。突水涌泥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溶腔泥水混合物储存了可观的重力势能。隧道开挖使得泥水混合物失去支撑后,重力势能瞬间释放,其破坏力极为可观。从预防的角度来说,首先就是要尽可能减小泥水混合物储存的能力,采用可控的引排措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一般情况下引排措施可采用钻孔,当效果不理想时也可设置泄水降压洞。

10.3.7条:涌水突泥后,岩土体形成一个临时的稳定体。此时贸然采取清楚措施,可能会造成突泥体失稳。11.开挖、支护与衬砌

岩溶隧道的开挖应重视爆破设计和施工方法的调整。岩溶不良地质区需要采取扰动小、风险低的施工方法,并适当加强支护,保障施工及运营安全。施工开挖前应最好施工组织,采取必要的排险措施,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岩溶隧道的支护与衬砌需要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岩溶不良地质段落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应该根据初期支护的稳定性,岩溶不良地质的影响情况综合确定。12 逃生与救援

岩溶不良地质条件下,做好施工组织及逃生救援应急预案,参见各方协调联动,以人为本,降低生命危险。13 信息化设计与施工

13.1.1条: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综合考虑成本,收益等多种因素,隧道的动态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动态设计需要在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等基础上,综合分析判断,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及支护参数。

13.3.3条: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是隧道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隧道动态设计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重视动态设计及监控量测。鉴于岩溶隧道发育的不确定性,存在未能发现隐伏溶洞的情况,隐伏溶洞无论对施工还是运营安全均具有一定的隐患,因此超前地质报工作增加这一项内容是由必要。关于隐伏溶洞的探测,目前还是以物探结合施工探孔的手段进行处理。隧道工程设计安全风险评估

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包括风险源识别,风险评测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等部分。岩溶区的风险评估与普通隧道的风险评估方法大致一致,但应重视岩溶风险源在整个隧道风险体系中的分量。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岩溶不良地质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单位要做好岩溶不良地质风险的识别、风险控制措施落实,监控预警的运转,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处置岩溶不良地质。建设管理

业主、施工、监理、设计各方应落实相关责任,做好岩溶不良地质的风险控制,降低安全风险。

五、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报告、相关技术和经济影响论证、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本标准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抓手,通过对岩溶区公路隧道修建各阶段的特点提出创新要素和创新内容进行选择、集成和优化,将我区在岩溶区隧道修建方面摸索出的经验与其他省区和行业的成功案例结合起来提升为成熟、先进、经济、实用的地方标准的型式体现出来,形成一整套适合广西岩溶区公路隧道修建的勘察、设计与施工标准技术体系,不仅有利于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可有效促进科研成果技术的深化、完善,并带来经济上的效益。

本标准在广西岩溶区公路隧道建设中大力推行新的管理、设计和施工理念,构筑起科学系统的岩溶区公路隧道建设标准化技术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区岩溶公路隧道建设水平,切实降低岩溶区公路隧道建设的风险,有效控制岩溶区公路隧道建设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工程结构和人员安全,并提高工程质量、建设速度与管理水平,努力向“建设与环境相和谐的高速公路”的理念靠拢,能够提高认识、总结经验,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公路交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六、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相关法律规章。基本术语、符号按照国家标准《工程结构设计通用符号标准》(GB/T 50132-2014)和《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 124-88)的规定采用。

本标准还借鉴、引用了以下国家、行业标准,包括: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设计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七、本标准的实施建议

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标准实施前,应开展足够的宣传贯彻活动,使广西公路桥梁建设参与各方及早理解、掌握标准内容,做好技术准备、革新施工管控流程,积极推广应用标准,及时反映标准适用情况和效果,为标准的后续修订工作积累经验和支撑数据。

2.公路交通安全施工规范 篇二

关键词:加强,施工工组织设计,规范化管理

一、引言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是从工程施工全局出发, 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设计图纸, 按照工程项目的客观规律及项目所在地的具体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 统筹考虑施工活动中人工、材料、机械、资金和施工方法等五大要素, 对全部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进度和相应的资源消耗等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为施工生产活动的连续性、协调性、均衡性和经济性提供最优方案, 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编制的指导性文件。它起着指导施工准备工作, 全面布置施工活动、控制施工进度、进行劳动力和机械调配的作用, 同时对施工活动内容各环节的相互关系与外部联系, 确保正常施工秩序起着有效的协调作用。

二、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未全面规范

施工组织设计按其建设阶段可分为:设计阶段编制的施工组织计划, 实施准备阶段投标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中标后实施阶段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三种。

目前, 根据我国《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和《交通部发布1999年版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的通知》这两个规章来看, 公路工程项目仅对设计阶段和实施准备阶段投标前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进行了规范, 在设计阶段重点在施工方案 (初步设计) 和施工组织计划 (施工图设计) , 目的是为编制概预算, 控制投资提供依据。对投标前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提出了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 规范了标前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目的是为规范招投标管理, 使评标规范化和标准化。然而对实施阶段中标后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在1999年版《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的通知》中仅提到“投标人如果中标将提交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 但应与本建议书基本上保持一致”。那么中标后施工企业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将“详细”到什么程度, “基本一致”到什么程度?则没有界定。此外还有一个建设项目、一个单位工程、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建设期限达数年以上的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年度施工组织设计和季节性工程施工设计的内容以及较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简化施工组织大纲等所有这些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全然没有规范。这就使得一些中标单位的标后施工组织设计在格式和内容上, 深度和广度上参差不齐, 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严重地制约着施工组织设计作用的发挥, 影响到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用现代科学管理原理来分析, 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未全面规范违背了系统管理原理。

(二) 施工组织设计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严重

我国公路建设项目传统的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包括的内容有:工程概况、施工技术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资源供应计划、施工平面图设计等。

尽管有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了技术组织措施的内容, 但也仅从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保证措施, 工程技术性措施较强, 管理措施较为薄弱, 可操作性差, 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及合同措施不力。因此, 这样的施工组织设计是一种工程技术性的施工组织文件。从工程项目管理的角度还缺少下列管理措施内容:

1、缺少施工部署措施

工程项目的施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施工企业通过招投标获取项目, 企业法人就是项目法人, 而施工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在项目上的全权代理人。施工项目经理在施工前要与施工企业法人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 界定项目经理在项目实施中应达到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环保、文明施工的目标, 明确项目经理的责、权、利。

因此, 项目经理部必然要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和措施对其目标﹑施工组织﹑总包与分包和资源供应进行规划, 做出施工部署措施, 而过去那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作法就不能适应了。

2、缺少风险管理措施

项目施工中自然存在许多风险, 有技术上的风险和非技术风险 (见表1) , 如果工程项目在施工前没有对风险识别、分析, 没有做出抗风险对策, 导致的后果将是严重的, 这已是许多工程施工证明了的事实。而过去那种施工组织设计的作法一旦项目遇到风险, 则施工组织设计将是一纸空文, 失去指导作用。

3、缺少全面的技术组保证措施

在一般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组织措施中, 仅有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工期, 冬雨季施工的措施, 没有保证成本、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的措施。这是不全面的。

施工企业通过招投标获得项目后, 施工企业将按标价分离, 把中标合同价中的企业管理费、企业财务费、计划利润和税金, 从合同价中分离出来由企业管理, 使企业成为利润中心, 其余直接工程费用为项目的成本, 由项目经理部管理, 使其成为成本中心。由于工程竞争激烈, 中标合同价普遍偏低, 企业为保证计划利润的实现, 企业法人要对项目经理下达一定的成本降低额 (率) 的指标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目标的前提下, 项目经理必然要采取技术、经济、组织、合同措施, 在工、料、机直接费, 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管理费用中通过制订降低成本的计划来实现, 这就要制订项目成本目标的保证措施。在过去传统的施工组织设计中, 一般都不编制这方面的内容, 导致了项目形成事后算帐的被动局面。

由此可见,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 编制成本、环保、文明施工目标的保证措施是通过管理手段, 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实现合同目标的前提和保障。施工企业应予以高度重视, 切不可粗心大意。

(三)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人员的现代管理理论知识缺乏、经验不足、编制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 大多数是大中专以上的学历, 除工程管理专业外普遍存在现代管理理论知识缺乏, 如缺乏系统工程、预测技术、决策技术、控制论、技术经济学、线性规划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这就直接影响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的管理思路, 加上编制人员工程经验不足, 有的甚至出资请人代编, 这样对设计意图难以达到统筹兼顾;有的不熟悉施工规范规程, 对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及各工序的施工工艺技术要求知之甚少, 难以协调贯通。

现阶段, 我国公路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多数以手工编制为基础, 人为影响因素多、差错、漏项层出不穷, 编制组员庞大、耗时长, 工序、工艺安排、劳动力、设备、材料供应与消耗等无法达到协调统一, 且组织系统自相矛盾, 做出的施工组织设计难以达到指导施工、降低消耗、缩短工期和提高质量的目的。

三、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化管理对策

前面谈到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存在的问题, 从本质上讲, 按传统方法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强调施工方案, 是工程的质量计划, 是为工程施工准备和施工服务的。它忽视技术组织措施、忽视管理、忽视风险, 不能适应当前激烈竞争的建筑市场和规范化管理的需要。在招投标市场竞争中, 发包人不仅要考查承包人对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和计划的技术水平而且要考查承包人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水平。只有把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结合起来, 工程施工方案和各项计划通过现代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措施来实施才能实现项目的目标, 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已是无数国内外工程的实践证明了的道理。为此, 建议:

(一) 建立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规范系统, 制订完整、成套的编制办法 (规范) 。

1、设计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规范的内容可参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修改制订。

2、招标投标阶段的施工项目管理规范大纲和标后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范应规范的内容建议如下表2。标前施工项目管理规划大纲是由投标人在投标前编制的, 用以策划自投标至交工验收的项目管理, 指导承包人进行施工项目投标承包和签定施工合同。标后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是由投标人中标后在开工前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制的, 用以策划自项目经理部设立至解体全过程中的项目计划目标、管理措施和实施方案, 保证施工项目合同目标的实现。

3、发包人和监理工程师所要求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可以从中截取。小项目可用施工组织设计代替施工项目管理规划。

(二)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中大力推广应用现代管理方法。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 给我国建筑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我国工程建筑企业也面临着国内、国际激烈竞争的形势, 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竞争。为了适应这种形势, 我们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必须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 大力提高管理水平。因此, 在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编制中应予在体现, 并在技术组织措施中予以规划。

(三) 规范和推广应用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规划标准程序软件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辅助管理功能的不断加强, 现代施工企业的管理方法已从过去的靠简单的人处理信息转向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处理信息的高智能化阶段过渡。计算机辅助管理手段已深入到工程施工管理的各个方面。

按照规范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规划编制办法, 建立针对不同设计方案的施工组织设计模式, 借助现代数据库技术, 用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的方法, 进行系统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和系统功能设计, 由计算机利用全面、系统的程序软件进行标准化、规范化设计, 使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规划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 使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信息的处理更方便、快捷, 缩短了编制时间, 减轻编制人员的劳动强度, 在信息管理上达规范、完善、周密的目的, 发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应有的作用。

四、结束语

规范化的本质是“统一”, 这个统一是系统、全面、合理、有序、有效、科学的, 而不是简单的命令或片面的或盲目的规定, 不是一刀切。

规范化的内容是“标准、规范、规程、制度等的制订、发布和实施”, 这正是我们目前要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全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施工项目管理概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 (1) 。

[2]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 (3) 。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编:《交通部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2) 。

[4]陈传德、吴丽萍:《公路项目施工管理》,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7. (6) 。

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探讨 篇三

交通安全设施由隔离栅、防护栏、标志、标线轮廓标、活动护栏及防眩设施等组成。交通安全设施合理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事故造成的损失。还可以为驾乘人员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

1 工程概況

城市市政公路是公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照管理办法,做好交安设施工程管理工作,依照管理处的管理办法协调好各单位的关系,确保交安设施各项施工顺利进行;参与交安设施及机电工程的设计变更管理工作,审查好相关计量与中间验收文件;落实好交安设施及机电工程的进度、质量、造价控制。

本着“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建设理念,本文将对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各项施工技术及在施工中的管理经验做一介绍。

2 防护栏、栅

2、1 隔离栅

(1)设置目的

隔离栅为防止牲畜、行人、非机动车辆进入、穿越。造成不必要的生命及财产的损失;也为防止非法侵占公路用地的情况发生。

(2)材料标准

对材料的进场必须进行了严格的检验;为确保工程使用年限我们对刺线表面采用热浸镀锌防腐处理(镀锌量为350g/m2);为增加外部轮廓的美观,在部分段落用装饰网替代刺线网,装饰网内部采用镀锌处理,外部采用喷塑处理,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材料耐久性。

(3)施工工艺

1)钢筋混凝土立柱预制:采用机械调直、截断钢筋,人工绑扎,机械拌和,振捣台振捣,蒸气养生;

2)对沿线地形进行现场测量,对路基施工中对地形造成的破坏进行现场的整平工作;然后,按照设计图纸及征地图纸进行现场施工放样工作;

3)沿征地界处设置隔离栅。立柱间距为3m;跨越河流时。当河岸宽度小于4m 时,用刺铁线连接通过;对于大于4m的河流、沟渠、通道桥为防止行人、牲畜的钻入。隔离栅断开且折向桥头锥坡并围死做终止封闭连接设置;

4)为了增强隔离栅整体强度和稳定性,每隔48m及在河岸两侧增设加强柱。在隔离栅改变方向的地点增设加固的斜支撑柱;

5)普通混凝土立柱基础混凝土尺寸为330×330×800mm。加强混凝土立柱基础尺寸为530×530×800mm ;

6)当混凝土基础强度达到80%以上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挂线。刺铁线牢固的安装到混凝土立柱的挂钩上。所有刺铁线均应绷紧。平行而不翘曲。

(4)管理经验

由于隔离栅是公路的边界线。涉及到公路征地的问题与当地群众之间的矛盾全部反映在隔离栅施工中,并且施工也会受到当地百姓的阻挠,对于此类问题我们采用不与当地百姓直接交涉的原则,尽快找当地的政府予以解决;另一方面先选择有条件的施工段落,保证工程按时、按质的完成。

2.2 防护栏

(1)设置目的

波形梁护栏利用土基、立柱、横梁变形来吸收碰撞时能量,并迫使失控车辆改变方向,回复到正常的行驶方向,防止车辆冲出路外,以保护车辆和乘客,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2)材料标准

1)钢立柱按照直径分为Φ140(路侧)、Φ114(中央分隔带)管壁厚为4mm,采用防腐渗铝处理,渗铝厚度为70μm;

2)波形护栏板长为4320mm,厚度为3mm,采用防腐渗铝处理,渗铝厚度为70μm;

3)拼接螺栓全部采用高强级螺栓,采用防腐镀锌处理,镀锌厚度为50μm;

4)每批材料进场都经过监理工程师、质检员的严格验收;发现尺寸不足、渗铝层不足、漏镀、颜色不均一律清理出场,彻底杜绝质量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现场。

(3)施工工艺

1)基本流程图为:

放样→安装钢立柱→安装防阻块、托架→安装护栏板及端头→调整线形

2)该公路全线在中央分隔带、路侧设置防撞护栏,分普通型和加强型两种。普通型护栏用于一般路段,立柱中心间距为4m;在重要构造物、桥梁、涵洞、通道桥两侧设置12m长加强型护栏,加强立柱间距为2m,对于填方高度大于8m设置立柱间距为2m的加强型护栏。

3)从路中心线测量钢立柱埋设位置;路侧为20788mm;中央分隔带为826mm;

4)钢立柱螺栓孔中心至路缘石顶面垂直距离为600mm;

5)人工开挖基坑,钢立柱混凝土尺寸为Φ280X 980mm;

6)埋设钢立柱混凝土用机械拌和,翻斗车运到现场,浇注30mm厚的混凝土垫层,将柱放入调正,浇注混凝土并用钢钎捣实;

7)在路面顶面层摊铺过后,安装护栏板。由连接螺栓把托架及防阻块连接在钢立柱上并由拼接螺栓将护栏板连接起来;护栏板拼接方向应与行车方向一致(如图1);

图1

8)安装轮廓标

主线上轮廓标间距为28m,匝道为8m,固定在护栏凹槽内立柱的连接螺栓上,轮廓标在主线上连续布设,中央分隔带为黄色,路侧为白色。

(4)施工经验

在以往钢立柱施工放样时,是按照柱中心到路缘石的距离来确定柱的位置;但是由于钢立柱施工与路面基层平行作业,很多路缘石受到挤压后产生位移或是变形,这就影响到钢立柱埋设的线形问题。为了避免这类的问题在施工中产生,我们采用以路中心线为基准放线,虽然很费时间、劳动强度大,但是保证了护栏的线形与公路的线形一致,达到了顺适的效果。

由于护栏板的安装与路面顶面层的摊铺是平行作业,我们充分的考虑到这样将会对护栏板造成严重的污染,调整安装段落在摊铺完成地段进行安装。

3 标志、标线

3.1 标志

交通安全设施设有禁行标志、警告标志、限速标志、指路标志、出口预告、分流合流、车距确认等多座标志,充分的体现出公路所用的各种标志类型。

标志板面由汉、英两种文字组成。英文字母除国际单位制中的有关长度单位用小写外,其余均为大写。标志板按照支撑形式分为门架式、悬臂式、单柱式、双柱式、附着式等。

一般情况下标志均设置在公路的右侧,对于行车道、紧急停车带、车道划分和道路指向通常采用门架式支撑形式。标志设置能保证驾驶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以便作出安全运行所必须的判断。

(1)材料标准

1)除大的指路标志外,所有标志板应由单块铝合金板加工制作,不允许拼接;所采用的铝板厚度为3mm。

2)反光膜采用3M 钻石级。钻石级反光膜不仅反光强度初始值大,而且经过10年使用后,钻石级仍能维持80%的原有亮度。

(2)施工工艺

1)基本流程图

按设计图纸放样→人工开挖基坑→钢筋绑扎、支模→浇注混凝土→标志安装

2)现场实地测量,控制标高;

3)对于双柱标志基础在混凝土施工时已将板面角度预留;

4)标志板面采用对接,接缝最大间隙为lmm,所有接缝用背衬加强,背衬与标志板用平头铆钉连接;

(3)施工经验

1)标志板面用起重车、升降车安装到立柱上。

2)为了防止司机在行驶中产生眩目现象,标志都应侧向行车方向。

3)对于双柱标志由于在板面安装无法调整角度,所以在混凝土施工时采用两个基础错位的方法来预留角度。

3.2 标线

(1)设置目的

明确道路各部分功能,消除驾驶者盲目性,使车辆各行其道,完善交通组织。

(2)材料标准

标线厚度为1.8mm,振动标线为34mm。为增强标线的反光效果采用热熔型涂料,对玻璃珠实行内掺和外撒。

(3)施工工艺

1)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汽车溜水线放样;

2)检查机械设备、清扫路面;

3)将热熔涂料倒入热熔釜中加热到180—200℃ :

4)开始划线。

(4)管理经验

1)对新划好的标线应该进行交通封闭,避免污染标线;

4.安装施工安全规范 篇四

一、安全生产管理内容………………·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三、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四、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五、施工现场安全检查………………· 第二节安全施工操作规定…………一

一、安全生产责任与要求……………一

二、现场施工安全纪律………………一

三、现场施工操作要求………………一

第三节安全事故管理………………一

一、安全事故的类型…………………一

二、安全隐患的控制与整改…………一

三、安全事故的处理…………………一

四、安全事故的预测与预防…………-·

五、安全事故现场紧急救护…………一

第四节工伤认定与工伤保险………一

一、工伤认定的申请…………………一

二、工伤认定的受理…………………一

三、工伤保险待遇……………………一 第二章 电气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第一节现场电工安全操作……….-一

一、电工安全组织措施………………一

二、电工安全技术措施………………一

第二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一、一般要求…………………………一

二、施工组织设计与安全技术交底…··

三、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技术措施……一

四、施工现场电动机具安全操作……………….

五、施工现场配电线路………………………….

六、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接地与防雷…………….

第三节 电气工程施丁安全技术……………….

一、架空线路…………………………………….

二、变配电工程………………………………….

三、柴油发电机组安装………………………….

四、电缆敷设与室内配线………………………..

五、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

六、电气照明工具、开关、插座与风扇安装…….一

七、电气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八、避雷引下线敷设……………………………..

第四节电气防火与防爆安全技术…………….一

一、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形成……………………..

二、易燃、易爆物质的种类……………………..

三、火灾、爆炸事故的控制……………………..

四、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操作技术…………··

第五节触电与触电事故现场急救……………..

一、触电事故的发生……………………………..

二、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三、安全电压……………………………………..

四、触电事故现场救护…………………………..

五、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

第六节现场施工安全用电检查评分…………..

一、外电防护检查………………………………..

二、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检查…………………..

三、配电箱、开关箱检查………………………..

四、施工现场照明装置检查……………………··

五、现场配电线路检查…………………………·.

六、变配电装置检查……………………………..

七、现场电器装置检查…………………………..

八、现场用电检查评分与用电档案管理………·· 第三章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第一节 工程施下安全技术……………………..

一、一般规定……………………………………..

二、给水排水工程………………………………..

三、供热管网工程………………………………..

四、燃气工程……………………………………-.

五、锅炉安装工程…………………………·· 第二节工程施工机械安全技术…………一

一、铆工机械………………………………一

二、钣金和管工机械………………………一

三、金属切削机械…………………………

四、筑炉装置……………………………… 第三节 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技术……………

一、钳工……………………………………

二、管工……………………………………

三、铆工……………………………………

四、机床操作工……………………………

五、筑炉工…………………………………

六、锅炉安装工……………………………

七、司炉工………………………………… 第四章 电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第一节电梯安装人员安全操作技术………

一、一般规定………………………………

二、样板架设与导轨安装…………………

三、厅门安装………………………………

四、电梯设备的安装………………………

第二节 电梯安装丁程施丁安全技术………

一、一般规定………………………………

二、曳引式电梯、液压式电梯安装…………

三、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装……………

四、电梯调试……………………………… 第五章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第一节工程施工安全技术…………………

一、一般规定………………………………

二、风管及部件的制作与安装……………

三、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

四、空调制冷系统与水系统安装…………

五、通风空调工程防腐与绝热……………

六、通风与空调系统试运行………………

第二节工程施工焊接机械安全技术………

一、一般规定………………………………

二、电焊机…………………………………

三、电弧焊与氩弧焊………………………

四、乙炔气焊机具……………………..

五、其他焊工机械…………………….一

第三节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技术………..

一、通风工……………………………

二、电焊工……………………………..

三、气焊工……………………………..

四、防腐工……………………………..

五、保温工…………………………….. 第六章安装工程吊装作业安全技术

第一节吊装机械安全技术……………..

一、一般规定…………………………..

二、塔式起重机………………………..

三、物料提升机………………………..

四、施工升降机………………………..

五、建筑施工电梯……………………..

六、履带式起重机……………………..

七、汽车式、轮胎式起重机……………..

八、其他吊装机械……………………..

第二节吊装作业人员安全技术………..

一、一般规定…………………………..

二、起重工……………………………..

三、挂钩工与指挥信号工……………..

四、起重机司机………………………..

五、吊装作业其他配合操作人员…….. 第七章文明施工与安全管理资料..

第一节文明施丁………………………..

一、文明施工的基本条件………………

二、文明施工的基本要求………………

三、文明施工的基本内容………………

四、文明施工检查与评分………………

第二节施厂现场安全资料………………

一、安全资料的类别……………………

二、安全资料的内容……………………

5.安全规范施工承诺书 篇五

公司郑重承诺:

在我公司所有承接的中兴工程项目中,严格遵守中兴通讯管理规定,规范施工,杜绝一切人为事故。

如因自身操作原因,导致下列情况发生,自愿接受中兴公司的处罚。处罚标准:

县局级影响,每次1万~2万。

市局级影响,每次2万~5万。

省公司级影响,每次5万。

违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几项:

1、人员、技能或仪器设备等准备不足,导致割接、升级失败;

2、违规、误操作导致现网指标下降;

3、人为操作导致现网全部(或部分)中断、宕机、数据丢失等情况;

4、用户主管领导投诉的其他严重违规情况。

说明:本规定处罚标准低于年度协议规定的,以年度协议为准。

承诺单位(盖章):

公司负责人签字: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篇六

1.0.3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三级配电系统;

2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3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3.1.4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经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变更用电组织设计

时应补充有关图纸资料。

3.1.5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3.4临时用电工程定期检查应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对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并应履行复查验收手续。

5.1.1在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的供电的TN—S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图5.1.1)。

5.1.2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应与原系统保持一致。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采用TN系统做保护接零时,工作零线(N线)通过总漏电保护器,保护零线(PE线)必须由电源进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形成局部TN—S接零保护系统(图5.1.2)。

5.1.10PE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

5.3.2TN系统中的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

在TN系统中,保护零线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在工作接地电阻值允许达到10Ω的电力系统中,所有重复接地的等效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

5.4.7做防雷接地机械上的电气设备,所连接的PE线必须同时做重复接地,同一台机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和机械的防雷接地可共用同一接地体,但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

6.1.6配电柜应装设电源隔离开关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电器。电源隔离开关分断时应有明显可见分断点。

7.公路交通安全施工规范 篇七

1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的重要意义

由于公路工程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引起了社会对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视,使得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发生创新的时期,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就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运用科学化的管理思想,规范化的管理流程进行创新发展。

一方面,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能够确保公路工程项目的顺利竣工。由于公路工程项目在不同的施工环境下,面临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为了能够保证公路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与竣工,就必须提前进行科学规划,使该项目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有效消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创新科学化的管理方式,解决制约公路工程项目开展的障碍,使公路工程项目能够按照施工计划顺利竣工。

另一方面,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能够有效改善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提高公路工程质量。在一些公路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反思中,可以发现其管理存在着明显的不规范,不科学合理的地方,这就导致公路工程质量必然会出现问题。因此,为了能够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就必须提高公路工程的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方式,不断解决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的安全。

2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与提高管理水平的措施

(1)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这样才能找到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不合理的原因所在。由于公路工程项目涉及面比较大,施工管理比较复杂,要对公路的规划、测设、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都进行管理。有的公路工程单位缺乏从宏观方面进行规划,也没有在微观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当前的公路工程建设面临着投资规模大、技术复杂以及分工细致等诸多问题。在公路工程的组织机构设置上不合理,削弱了专业技术管理的作用,一些公路工程在监督管理方面没有到位,造成了公路工程的质量、安全、环保、进度、费用等方面频频出现问题,并且还造成了管理资源浪费,降低了公路工程的管理水平。有的公路工程单位缺乏具有施工管理经验的人才,对相关的技术与法律知识比较匮乏,这些都影响了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水平,影响到项目实施的过程。同时,一些地方的管理部门对公路工程的管理还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因此要转变管理模式,在管理制度上面不断进行完善,发挥有效管理机制的作用。

(2)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措施。公路工程单位要提高管理资源的有效配置,增强管理的责任感,这样才能使公路工程项目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公路工程单位要重视投资盈利能力,加强对资金的有效使用,推进责任成本管理,实施成本的综合优化控制和动态跟踪控制,分析每个管理流程、环节对企业利润和效率的价值贡献度,逐步建立以利润创造为导向的绩效考评体系,提高公路工程项目的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公路工程单位加强内部管理要深化技术创新、统筹创新资源、完善创新机制、落实管理资金保障、提高管理创新的适用性与管理创新的贡献度。

3 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规范化与科学化的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能够促进公路工程的长效发展,为了能够让不同情况的公路工程单位逐步形成规范化与科学化的管理,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实施路径。

3.1 要加强对公路工程进度与编制规划管理

为了能够实现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就必须加强施工项目的进度管理,要通过制定规范与合理的进度表来进行管理,突出进度表的灵活性,能够发挥进度表的职能,依据公路工程的施工顺序与完工时间进行掌控。通过图表的形象化的方式展示公路工程的进度。公路工程施工单位要合理的规划工程的相关步骤,掌控工程管理内容。公路工程进度与编制规划管理体现公路工程的整体性,重视对施工现场的布局等,这样才能实现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3.2 要提高公路工程单位全体员工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的管理意识

只有公路工程单位具有良好的管理意识,才能贯彻和执行规范化与科学化的管理措施与方式。因此,规范化与科学化的管理意识具有引导全体员工的行为指向的作用,各部门应加强这种意识,要不断进行创新发展。公路工程的管理者应重视工程的质量,让质量与安全意识渗透到全体员工的日常工作当中,不断改变以往不规范不合理的错误观念与行为模式。这种规范化与科学化的管理意识要能够与公路工程单位的外部环境进行协调,能够使公路工程单位的管理成为社会的领先地位,成为引导社会积极向上的良好管理氛围,更好地团结公路工程单位的全体员工,增强凝聚力。

3.3 要重视对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精细化管理

要使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能够在具体的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得以体现,就必须要加紧制定与落实精细化管理细则。这样才能要求全体员工进行规范操作,否则就使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仅仅停留在口号当中。通过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精细化管理,有效保证了施工现场的进度,能够全面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与现场安全状况。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现场的监督管理,增强施工的质量,杜绝出现质量和生产不安全隐患,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使公路工程的现场施工更加严格与规范,保障公路工程的进度能正常进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提升离不开创新,要将粗放型管理转变成精细化管理,更好地节约资源。通过对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进行探讨,得出新时期的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必须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走向科学化与规范化,这样才能满足社会进步与公路发展的需要。

摘要:根据以往的管理工作经验可知,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是否符合施工的实际状况对工程顺利进行具有决定性意义。为了探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规范化与科学化问题,全文参考了大量资料,对实际的工程施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提高工程质量,促进公路工程科学合理的发展。

关键词:公路工程,规范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刘博.浅析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9).

[2]范宁宁.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关于质量与进度管理的思考[J].科技创业家,2013(15).

[3]杨杰.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模式调整的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07).

[4]邹鸣.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国企研究,2015(14).

[5]李娅.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管理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02).

[6]吴波涛.探究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与改善[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04).

8.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技术 篇八

【关键词】安全控制;公路桥梁;施工安全;安全技术;建设施工

0.引言

多年来的经济建设经验告诉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稳步提升,都需要相关的交通事业做支撑。而原有的交通施工建设已经不嫩满足不断进步的经济建设需要,因此,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之下,在相关的利益驱动之下,我国的公路建设施工事业取得了飞快的发展和进步。而这一飞快发展的进程必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进步,并不断的繁荣我国的经济,促进国家的平稳发展。在这一系列的成绩面前,我们仍需要清醒的认识到,在良好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一些隐性的问题也在不断的滋生,如不加以控制,必然制约公路桥梁的建设和发展。其突问题就是质量问题。桥梁建设施工质量不达标,质量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只有妥善的处理好这一潜在的问题,才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起来。

1.当前公路桥梁施工现场安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力对于安全管理的措施与技术方面还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施工单位并没有严格按照《桥梁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进行安全技术控制,使得安全管理规范流于形式,另外一方面,桥梁施工工地,机械以及附属设施存在老化落后的现象,这无疑会增加安全隐患。

1.2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目前国内的公路桥梁施工建设团队的整体素质偏低,建设一线的工人基本上是农村务工人员。这些农村务工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和相关机械操作施工建设的教育,对于安全操作的认识不到位,同时又不能严格的按照规定办事,这些素质上的问题,也间接地导致了公路施工问题频发。

1.3 项目参与各方疏于安全管理。有的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方式比较粗放,存在不到位、不标准的安全管理,比如说对于原材料的供应与采购,有的施工单位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施工的质量差异,使得工程安全度降低。因此,关键问题还是要提高施工单位的整体思想认识,必要时国家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以督促各施工单位的具体落实情况。

2.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技术要点

2.1 项目参与人员的安全控制技术。所谓项目参与人员,就是包括施工现场的一线操作工人、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等。一线的施工工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即使是技术工人也不是专业出身,对于一些具体的理论掌握不到位,基本上是按照以往的经验进行施工和建设,所以这些普遍存在的素质问题直接导致了建筑施工的低质量。而建筑施工团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不能够迅速改变,需要依托国家的教育,和国民素质整体的提高,因此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2.1.1 合理利用施工人员心理特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发生失误及违章操作的种种心理状态非常复杂。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受环境的限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这种种不安全心理状态将出现多种交织的状态,更可能与环境条件限制产生复合作用出现更加复杂的不安全心理。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应充分利用群体心理,在群体中培养安全骨干,培养他们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产生积极行为效应,使少数人产生从众行为,积极遵守安全规程,养成安全生产的习惯。

2.1.2 杜绝过劳现象,合理安排劳动强度施工单位要采取以下措施杜绝项目参与人员的过劳现象:①提高施工作业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减少对施工人员体力劳动的依赖程度;②加强施工组织,合理安排施工作业,保证施工人员的正常休息时间;③避免盲目追赶工期,特殊情况下的加快进度,可以通过增加施工人员的方式,尽可能减少轮班工作制度;④加大施工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力度,提高施工人员技术的熟练程度,减少工作中的疲劳程度。

2.1.3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提高我国公路桥梁施工整体质量的工作都将倾斜在提高施工操作人员的素质方向上来。大量的事故数据已经表明,由于施工人员素质低而导致的事故在所有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所以施工建设单位要与国家的相关劳动部门取得联系,对相关的施工操作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具体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自我安全保护、机械设备的科学化管理和操作等。要有重点、分批次、有组织的进行大规模的培训工作。同时培训工作需要落实到实践当中去,使得每一个施工操作人员都能具体的了解到其操作范围内的安全操作常识。一些没有上岗证件的人员,不能流入公路桥梁施工建设中。

2.2 物的安全控制技术.公路桥梁建设是一项复杂化、系统化的大型施工建设工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主要依托大型、先进的机械设备来完成。使用机械操作不仅施工效率高,而且施工技术水平高。因此,对于机械操作的安全性的管理就成为了公路桥梁建设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相关的操作人员必须准确无误的清楚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同时严格的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施工操作,杜绝一切不符合规定的违章操作。

2.2.1 机械设备的正确保养对于机械设备的保养。机械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因此,相关的机械管理部门,需要对每一个机械设备的具体数据都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提前定期的对各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的必须进行及时妥善的处理。同时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养护,以提高其工作效率,降低使用危险性。具体的保养工作应该由专业的操作人员进行。运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控制机械设备一、二级维护,落实专业机修人员到施工现场按工艺流程规范维护保养,现场机械操作人员应积极做好配合、督促、监督。规范操作手职业道德规范的“五个到”,即“身到、眼到、手到、心到、情到”。

2.2.2 任何一种机械设备都有其固定的使用寿命,超出使用寿命的机械设备出现了严重的老化,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威胁到相关的机械操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老化的机械设备零部件的损毁现象严重,需要进行不断的维修,其经费支出的总和也是相对较高的。所以,施工单位需要定期对内部的机械设备进行质检,已经严重老化的机械必须及时的更新换代,杜绝一切超出使用寿命的机械继续作业施工。

2.2.3 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特种设备必须经技术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才能投入使用,对未取得检测合格证的特种设备立即停止使用,需要继续使用的必须立即进行检测,取得合格证后才能继续投入使用,不合格的清退出场。对那些已经超过使用期限,又无法检测合格的设备强制报废。

3.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提高公路建设施工的质量,关键是要提高施工建设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同时又必须辅以必要的现金施工操作机械和设备。安全管理施工无小事,进一步提高公路桥梁建设施工的整体质量,不仅是文件上的规定和口头上的倡导,更需要将具体的措施落实到实处,只有这样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才能促进公路建设事业不断快速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JTJ076-9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GB].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JTJ074-94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GB].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3]梁世利,东晓光.关于公路工程施工的安全问题[J].吉林交通科技,2006,2:43-45.

上一篇:帮助我成长的妈妈作文下一篇:物业工作人员员工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