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信仰读书笔记

2024-10-07

种子的信仰读书笔记(精选10篇)

1.种子的信仰读书笔记 篇一

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刚好在家里教外甥读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植物旅行有什么好办法?蒲公英妈妈给孩子准备了降落伞,孩子们乘着风纷纷出发;苍耳妈妈给孩子预备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上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可以到达田野山洼;豌豆妈妈让孩子晒在太阳底下,豆荚炸开,孩子们就可以出发……课本还说只要仔细观察,还能发现更多的好办法,而粗心的孩子却得不到它……

对于植物的种子到底怎么旅行或者确切地说,种子是如何传播地,梭罗这个细心的孩子比我们都观察的入微,懂得要多的多……

在这本《种子的信仰》中,第一部分就介绍了种子的传播。大自然总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达到它的目的。开头的那首儿歌虽然简单,却也道出了许多种子传播的方式:靠风、靠动物和人类“搬运”、靠自然炸裂传播以及水力传播等等。

作者果真是仔细观察后才写下的这些文字记录,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梭罗力求文章的严谨性。他说“用心灵之眼看,有时也用肉眼”,这样看到“种子从树上飞出,有如一阵浓密的阵雨,就像从播种者手中撒出谷粒。”

文中例如“我观察到”“我注意到”“我发现”一类的字眼特别多,可见作者真的是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这个事情。曾经我也心血来潮,拿着一本户外植物指南,想要去找找周边树木的名称。可是去了一两次就不爱去了,因为按图索骥找名字太慢了。看着叶子相似,花朵却不一样。看着花朵相似,叶子却不一样。在这广袤的植物世界里,能静下心来观察并得出结论,真是一件特别需要极大耐心的事情。

这本书也并不是像一般的工具书枯燥无味,并非总是按照观察的先后顺序来陈述。而是从一连数年的许多观察之中,挑出最重要的一些,然后以自然顺畅的顺序写出。

梭罗在这本书里用了很多说明文的描写方法,可以供我们参考。他在描写蓟草的时候写道:种子虽然跑得快、远,在最终停留处却无法长出任何一株蓟草。由此暗语人忙乱计划,经历没什么好经历的,穷忙——没有可以留存的东西。“带着成功种子的人,从远处就可以认出来。他飘得较慢,较稳,承载着重量,才能期待他的事业会有所成就。”

《圣经》上也有许多关于种子的比喻,比如说好的种子落在哪里……芥菜种子的力量等等……当森林的资源随着时间衰减,我们也无可避免地越来越确信种子的重要性。尤其在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着火以后,我们不得不思索种子的力量,思索人类生存的问题。而这本《种子的信仰》也变得更为可贵。

书中还说“世上有些人描写他们所谓的自学成功者,并颂扬在困境里对知识的追求,对这些新手很有启发性的活动,就是让他们去挖掘十几棵从种子长出的橡树和山核桃树,读懂那些树的发展过程,看看它们跟什么奋斗,在跟什么较量”。不难看出种子的力量,就是让其向下扎根……

第二部分讲的是《乡土的滋味》,大多人跟乡土的关系就像航海家之于海上未知岛屿那样。的确,乡土是我们轻易去不了的远方……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许多果实,让我们透过这些田野的语言,因此更能表达自我。

他在书中这样赞美草莓:是大地的第一抹红,是朝霞的红,是长在奥林匹斯土壤中的诸神美馔。十一月的草莓,带着一种淡淡的夕阳红,回应那抹朝霞红……

可以想象梭罗对着森林寻找,对着河水和沼泽冥想……或者缓缓地寻觅那没有脚步踏过的地方……他和自然的美丽会谈,和种子进行交流,打开植物种子的富藏……

荒野,树林,果实,花朵,种子……太阳东升西落,空谷干了又湿……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多了解种子的生命力和自然的奇妙,更多的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2.让『童文化』润泽信仰的种子 篇二

广东省佛山市同济小学一校两校区,共有56个中队。在“童文化”的引领下,学校走出了少先队特色发展之路。“童文化”就是以童为本,童心育人、童趣导人、童梦励人、童真做人,注重从儿童立场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童文化”活动,营造一个自由、自主、和谐、快乐的少先队文化,给队员最快乐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

一、注重活动的儿童化和本土化

少先队活动其魅力之一在于参与就是一种快乐。拓宽活动的领域,促使少先队活动向家庭、社会延伸,同时关注活动的教育内涵,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使队员在参与活动中得到快樂,在快乐中内化做人做事的道理。学校少先队活动凸显儿童化和本土化,让信仰的种子根植于队员们的心中。

“绿苗苗队前教育营”是学校少先队的品牌活动,以“绿苗苗队前教育营”为阵地的队前教育活动坚持了十八年。每年在少先队建队日那天,由大队部组织队前儿童加入“绿苗苗队前教育营”,建立队前教育的阵地,邀请高年级的队员担任“小辅导员”。“绿苗苗队前教育营”有六个“有”:“有宗旨、有基地、有机构、有口号、有标志、有团歌”。“小辅导员”们围绕着“六知、四会、一做到、一实践”给队前儿童上队课。在“绿苗苗队前教育营”里,“小辅导员”带领弟弟妹妹们学队的知识、唱队歌、读誓词、呼号,手把手地教他们系红领巾,一起做游戏,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撒少先队信仰的种子,争当光荣的少先队员。而作为“小辅导员”的老队员们的工作能力、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此项活动,得到了省团委、少工委等领导部门的充分肯定,正如省团委书记池志雄同志到学校调研时提到的:这样的队前教育模式既有传承也有创新,初步形成课程化,活动形式新颖、具有亲和力,值得推广。

“行通济”是佛山最具特色的一项传统习俗,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行通济,无闭翳”这句俗语在佛山尽人皆知,它的意思是说,在元宵节走走“通济桥”,就能消除疾病、烦恼,得到幸福、安康,表达了人们的良好愿望。“行通济”这一民俗活动寄托着佛山人民的美好祝愿,并形成了规模盛大的献爱心、捐善款万人行活动。

今年的元宵节大队部就以“温爱佛山 通济天下”为主题举行了“行通济,爱善行”活动。学校大队部在活动前做了动员,让全体队员完成“行通济 快乐六个一”的元宵节作业:做一只“快乐小风车”、与家人一起快乐过元宵节、了解一下“元宵节”与“行通济”的习俗、唱一唱童谣歌谣、写一写新年的愿望与祝福、准备一份利是钱捐款。元宵节那天全校师生在校旗、队旗的引领下,举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唱着快乐的童谣,浩浩荡荡地走过通济桥。走过通济桥后,队员们纷纷捐出自己的利是钱,做善事。行通济活动不仅使队员们亲身体验了本土文化和身边的民俗文化,更受到了深刻的爱心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

二、着力主题教育与体验活动相结合

多年来,学校一直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如民族精神代代传、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科技创新、艺术体育等活动,让队员在活动中体验,使活动形成系列化和常态化。

陈铁军烈士是佛山儿女的骄傲。每年清明节,两个校区共三千多名师生,在仪仗队的引领下,步行来到铁军公园,举行“缅怀先烈 追寻梦想”大队主题队会。在铁军烈士塑像前,队员们向烈士献上花篮,表达无限的敬意,那一句句铮铮的誓言、一朵朵洁白的花儿,表达了对先辈们的无畏与奉献精神的敬仰。通过活动,队员的心灵深处种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学校大队部在中秋节一直坚持开展“中秋的月 绿色的梦”月饼盒回收活动,收集废弃的月饼盒,进行分类回收,培育绿色文明理念。月饼盒回收所积攒的款项,将用于组织队员与百年老校南海区海寿小学的师生一起开展“手拉手”活动。在活动中,两校队员们一起玩陶泥、创作涂鸦墙,参观太空种子种植基地,悄然地播下了友谊的种子。

三、推行快乐微课程

为了防止少先队活动的“虚化”,学校把少先队活动时间列入学校课表中。主题大队会每学期不少于两次,中队活动每月不少于两次,活动有计划、有总结、有记录,有大队、中队活动记录簿。学校开展少先队员的平安自护行动、科技创新活动、艺术展示活动,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宣传栏、黑板报等各种校园文化载体和活动阵地,推行快乐微课程。

学校大队部一直注意渗透科技文化,成立了“童童科学院”,由队员担任院长和理事,致力培养队员科学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在“童童科学院”科技实践日活动中,队员们在操场上设立擂台,分年级、分项目进行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向现场的擂主挑战,家长们也可与孩子一起参加,体验探索科学的快乐。

2013年,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大队部联合音乐科组成了“乐乐铜管乐红领巾社团”,为队员开拓了展示自我的童梦舞台。在短短3年时间里,队员们通过辅导员老师的专业指导、自己的艰苦训练、团队的快乐合作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喜获2014年全国第二届中国青少年优秀鼓管乐队展演优秀组织奖、全国金奖、最佳演出奖、最佳指挥奖,佛山市第二届中小队员器乐比赛(小学组)金奖,并代表佛山市参加广东省第二届中小队员器乐比赛荣获一等奖。“乐乐铜管乐红领巾社团”正是同济小学少先队大队部在“童文化”的引领下,搭建的童梦舞台,让队员在星星火炬的旗帜下童乐飞扬,童梦展翅。

坚持开展以“童文化”的少先队活动,让孩子们的童年处处绽放绚烂的笑脸。在活动中,让每一位铺导员和队员都感受到在少先队组织里被重视的温暖,在充满关爱、信任、和尊重的环境中,体验自己独特的价值,深深感受到少先队工作的快乐与幸福。

3.安的种子读书笔记 篇三

绘本向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安是一名小和尚,一天师傅给了他和两个师兄每人一颗千年莲花的种子。三个小和尚自然十分喜悦,于是分头去种。本立刻把种子种在雪地里,等了很多天自然没有发芽,他气得刨烂了地、摔断了锄头;静把种子种在金花盆里,按照书上说的浇上名贵药水,种子终于发芽了,他用金罩子罩住了幼芽,结果幼芽因为没了阳光和空气,枯死了;安呢,他把种子放在胸前的布袋里,对自己说:哦,我有一颗种子了。安一如既往地干着寺庙里的活,诵经做功课以及天天散步。春天来了,在池塘的一角,安种下了种子。不久,种子发芽了。安欣喜地看着眼前的绿叶。盛夏的清晨,温暖的阳光下,千年莲花绽开了清新纯净的笑容。

在书评里,作家赞美了安的淡定从容,尊重自然规律,乐于享受平凡小事,我很赞同这些观点。可是思考一番后,我还是觉得对于一个普通人,让他把当下很紧急很重要的事情放下去干并不重要的事,实在是有站着说话之嫌。尤其对于工作和子女的教育,任谁都很难那么洒脱自如。那么为什么安能够如此从容呢?难道他不希望千年莲花早点盛开?我想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对于安而言,每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与千年莲花种子同样重要。也就是说,去买东西可以保证寺院物品的供应,扫雪可以防止师傅和师兄们摔倒……我猜安在看到斋饭做好、水缸挑满后,心里的满足和喜悦应该不会比看到自己的千年莲花开放更少吧。这样看,每天乐呵呵忙进忙出的安,是不是就更容易让人理解了呢?

在很女儿小的时候问过我:为什么我要学这么多东西?我告诉她:只是为了多种下几颗种子,等你长大了这些种子也就长成大树了。现在的她,已经学会在感到累的时候安慰自己:我画画、跳舞并且坚持,以后我身上会长出很多棵树。

4.一粒种子读书笔记 篇四

故事讲了国王得到了一粒神奇的种子,他把种子种在白玉盆里,浇着金缸盛着的水,每天早上亲自把盆子从暖房里搬出去,晚上又亲自搬回来。二年过去了,种子没有发芽。国王生气了,把种子扔了。后来富翁、商人、士兵得到了这粒种子,但种子还是没有发芽。最后,这粒种子被农夫得到了,农夫每天照常工作,没过几天种子开花了,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我们班里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就象叶圣陶爷爷笔下的国王,走路怕摔跤,吃饭怕噎着,独立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很差。而有的同学爸爸妈妈象叶圣陶爷爷笔下的农夫对待种子那样让自己的儿女去学去做,这样他们就会象那粒种子那样开花结果。我的爸爸妈妈就象叶圣陶爷爷笔下的富翁,让我学这学那,在双休日里兴趣班总是很多,我希望兴趣班少一点,这样就能挤出一点时间看看书看看电视或玩一会儿。

5.《一粒种子》读书笔记 篇五

在一个王国里,国王明说有一粒种子,很特别只有一个,这个种子就像核桃那样大,绿色的外皮非常可爱,就拿来种,国王把种子放进土里每天去看,可是春天、夏天、秋天都过去了,芽还没长大国王生气极了就把种子挖出来扔到池子,种子在水面上飘啊飘飘到了渔翁家,渔翁看见了把种子捞上来卖给了一个富翁,富翁心想这下好了,我有了一粒世界上只有一颗的奇特种子了,等它发芽出来,长出花来我要给那和我一样的富翁瞧瞧让他们目瞪口呆。

于是富翁请了三位种花高手来种,三位都用尽了自己的办法可是等了很久芽也还是没发出来,富翁被气死了,一把就把种子扔了,种子一飞就飞到了一个战场上,一位官位看到了就把种子拾起来细心的种了起来,这颗种也没发芽官位用全身力气把种子扔了出去,种子一下子飞到了田上,农夫把它种在了土里,给它耕种锄草,浇水不久种子发芽了,开花了,还散发出新奇的香味。

6.种子的信仰读后感 篇六

薛丽

翻了几页《种子的信仰》,突然想起《万物简史》。一直以为《万物简史》是很深奥的科普知识,真正读来,才发现语言风趣幽默,风格清新明快,很是吸引不喜欢科普读物的我!记得文中说,浩瀚的宇宙就像我们的指甲,人类的历史就是指甲尖最边缘的部分,一不小心就会被镊掉……多么渺小呀,让我不禁产生兴趣,读一读人类的起源。

同样,《种子的信仰》虽然写的是种子的传播,但是词句却很委婉,唯美,似乎能看到作者那份细腻的情感,将种子成林的坚韧娓娓道来:每一粒种子不仅是秋的语言,更是纯洁的希望和明证!每一粒种子都有自己的力量和梦想!

“我一直站在那里观察着,直到它消失,我还保持着极高的兴致,有如对此情有独钟的劳利亚特。然而,一想到它下落的情景,刚才的兴致便消失殆尽了。想想这个小精灵,它将遇到多少危险啊!也许是夜里,风停了下来,空气中的露水开始凝结,已被沾湿的它便再也逃不出下降的厄运,最终它落到了某片林地上,随后又被林中永无休止的风卷起,又飞入了某个陌生的山谷。如果幸运,或许会碰到一条小溪,在风歇的时候落下去,这一段危机四伏的旅程也就如此结束了。然而,今天的沉沦不正预示着明天的崛起吗……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它们就这样活跃在湖面、林间和山巅,生生不息。”

人类又何偿不是这样,生息繁衍,代代传递着爱与担心。我们如此爱孩子,但是对于她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挫折,我们又只能无耐地袖手旁观,无法替代、无法帮助,因为这是她必须自己经历的成长过程,经历了,才会真正成长!“谁又能知道它们到底可以飞出多远,谁又能说出它们传播的极限?”只能顺其自然,随风去吧,虽然担忧,但是充满希望,因为种子自有它的力量!

小时候,铛铛吃西瓜,总是不吐籽,我们就吓唬她,如果再不吐籽,西瓜就会在她肚子里发芽,结大西瓜,把肚皮撑破。后来,她总是担心,小心翼翼地吐籽。我们把种子发芽结果的共识种在了孩子心里,每个孩子都认为种子的生成是一件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如果我们把孩子们的生成也种在他们的心里,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成长就像种子一样自然,也会长叶、开花、结果,那孩子们成长的过程是不是会更从容些呢?其实我们大人总是站在前面等孩子,看她走得那么慢,就会着急!我们也没有耐心观察一朵花的开放,但是我们并不着急,因为我们知道花早晚是会开的!其实孩子们就是花,我们不用去看他们,不用去急他们,早晚会开的!我们静等花开即可。

那些暂还没有开的花,可能是因为“有些植物只生长于湿地,它们的种子或许仍然在到处传播,但是只有遇到湿地时才能扎根。”

李振村说,只有自己想发芽的种子,才能长成大树!没有一颗种子不想发芽,这就是种子的信仰。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种子的力量!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种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就像小胡桃。“在良港山上,我仔细研究了长势不同的几棵树苗,包括最弱小的、最挺直的、最完好无损的。我发现,那些树苗与我曾经锯断的3棵差不多,至少都有过一次‘死亡’的经历,当然,这从生长在地面之上的部分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只要在根部向下挖1英寸就非常清楚了。它们的根部总是有好几根茎,结构非常特殊,如果稍微换个地方,恐怕就会碰到彻底死掉的残芽。有时当一个芽死掉后,同时会长出两个甚至更多的芽来,往往都很茁壮,但是弯曲着,很像钩子。就是这样的嫩芽,很多都会成长起来,当一棵棵挺拔茂盛的大树屹立在面前的时候,曾经的伤痕也就不再明显了。”我们有时被挫折打败,有时被打垮,我们会负气地放弃一切,什么都是浮云,但是这都停留在表面,并没往心里去,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就能长出新的根,还会再长大,只要心不死,一切都会好起来!就像洪校长曾说,要学会为自己搭台,如果别人拆台,我们要做的不是放弃,而是马上另搭,再搭的肯定会更坚固,更长久。

读着《种子的信仰》,让我不自觉地观察家里的植物,惊奇地发现绿萝也是在顽强地生长着。婆婆为我们种了一棵绿萝,希望它越长越长,能围着客厅爬一圈。现在它长得就够长了,但是稍部的营养似乎不够了,离根太远了,所以叶子就越长越小,越长越稀,我以为也就这么长了,不会再长了。但是它为了给叶子补充营养,居然在茎上又长出了根,在离根很远的茎上又长出了根,可能是想让这些根再扎进泥土,作为一个补给站,给后面的叶片补充营养,使整棵长得更长。只是这些根发出的地方没有泥土,就暴露在空气中,但是它照样努力地生成,狠狠地向下延长,它的信仰就是扎根土壤,为叶片的生长提供营养!不禁产生敬意,感受到生命延展的力量!

7.《毁灭的种子》读书报告 篇七

13212162 邹巧玲

一、文章内容之我见

这是一颗毁灭了的种子,在毁灭之前它曾看似充满希望,然而,它终是一颗只能毁灭的种子。读完易劳逸的《毁灭的种子》,我曾经很乱的思绪开始变得清晰。

看起来如此强大的国民党为什么垮台了?这是一个一直萦绕在我心中的问题。有听到各种回答,国民党军官太腐败;国民党军队士气不振,军事战略失败等等。这些回答像迷雾让我更加迷惑,直到读了《毁灭的种子》,我开始有一些思考。

本书共九章,作者从五个侧面反映了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透视了

一、1937-1949国民党中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二、国民政府与农民的关系;

三、国民党中的派系斗争;

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军队;

五、国民党的金圆券改革。本书虽然篇幅不多,但却十分深刻。因为其通过剖析典型事例揭示出许多隐藏于政治现象之下的力量,从而,对国民党最终必败于共产党作出了恰当的评价。

作者通过梳理云南与重庆的关系脉络,让我们看到了国民党政权结构中存在的最要命的裂缝—地方与中央的隔阂,中央把控不了地方。原因在于地方实力派人物与蒋介石一样都想掌握权力,这是必然的。所以,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办法就是蒋介石必须吃掉地方或者蒋介石扩大自己的政治基础。但是,蒋介石在这两方面都失败了。一方面,蒋介石不理解现代多元政治的方式,无法给知识分子、农民等提供参政的机会;另一方面,蒋介石由于自身设置的道德底线问题,没有置对手于死地。蒋介石在处理地方关系时采取的虚弱平衡战略和把军阀的基层权力组织不进行撤换就直接放进中央政权的做法都被证明是失败的。

国民党在农村的统治是失败的,表现在国民党在农村地区进行的种类繁多的税收、残暴的征兵把农民推向了死亡的边缘,国民党在农村普通民众中的威信和影响力已经降到了最低点,人民在不安地骚动,多地举行起义。国民党在农村统治失败的代价是昂贵的,在于它导致国民党在农村粮食资源动员能力的衰竭,对其财政崩溃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失去了农村这个岁入结构中的支柱,政府只得通过发行债券、出售公共财产等方式获得资金,这便造成了致命的通货膨胀。

国民党内部关系又是怎样?作者通过对三民主义青年团和革新运动的兴起与结束的阐述,让我们看到了国民党的政治内幕。从三青团的创立与取消,我们可以看出蒋介石在处理派系斗争中的失败。三青团的创立不仅没有解决派系矛盾,反而使其愈演愈烈。三青团的创立和革新运动的兴起都表明蒋介石内部已经看到自身的弊病,如革新运动所攻击的官僚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派系斗争。但是最后三青团、革新运动都以失败告终的原因在于三青团、革新运动本身也深受国民党弊病的蚕食,他们改革的目标虽然是革新国民党,但却主要地以个人利益为标准,以掌握权力为目的。这充分地表明国民党的问题是体制的问题。一个独裁,没有民主的体制,在党内存在的只会是官僚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派系斗争。每个人都只看得到自己的利益,只有潜规则,只有派系力量强大才能拥有权力让官员不得不抱团,不专心做事,只关心利益。所以,国民党是从内部瓦解的。它既未能从内部获得新鲜血液得以恢复活力,也没能从外部吸取批评来吐故纳新,所以失败不可避免。

以上情况与国民党军队的表现有重大关系。作者从军官的素质、士兵的征集与训练、士兵的伙食、国民党策略的改变和国民党军队战斗力这5个方面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的情况。接着,作者证实了国民党内战失败的原因不是由于美国提供的武器装备不足。而是由于国民党自身的原因。如:战略和战术的失败;倒戈和部队补充困难;将军们彼此不合作;情报缺少;以及共产党高级军官的指挥权比国民党大,能机动作战;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等等。而这些原因别后真正的原因在于国民党这个政权本身的性质,由于它并不代表人民的利益,所以他无法接受公众舆论监督,无法超越个人和派系利益以追求更多的国家利益。接着,便谈到了金圆券的改革。金圆券的改革是失败的,但也只能说它加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时期政治上的崩溃,而不能认为它导致国民党的失败。虽然在宣布改革的三个月内,经济陷入了最后崩溃的境地,国民党的军队退到了长江边上,从此以后,局势愈发不可收拾。但是,1948年的改革并不是经济崩溃的原因,国民党只不过在这场赌博中铤而走险,结果加快了早在改革之前就已经起步的崩溃速度。

那么到底是谁丢失了中国?作者在文中借蒋介石的自辩开始了思考。蒋介石认为垮台的原因是政权和社会组织机制中的弊端和缺陷—政工人员制度不健全。缺少政工人员对军官的监督和检查,对士兵的政治教育以及团结民众。蒋介石也提到与美国结盟使他的部下对美国产生了依赖心理。

这是真正的原因吗?易劳逸在随后便和我们分享了他的想法。他认为蒋介石失败的真正原因在于他难以理解问题的实质。这是蒋介石作为一个国家领袖最主要、最致命的弱点。蒋介石把政治问题、行为问题甚至经济问题都视为实质上的道德问题。他不懂得,他所设立的政治机构及他所制定的政策正是其政权垮台的真正原因。他不明白,他的官僚腐败无能,是因为他所建立的政治体系中这些官僚们基本上可以免受外界的批评和压力的影响。他从未考虑过进行为民众带来福利的社会和经济的改革。蒋介石只会玩弄用张三去反对李四,然后从众得利的把戏。所以,蒋介石依然是一个传统型的统治者,他只会玩在统治层中的争斗的游戏。

二、我的思考

纵观全书,易劳逸认为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是国民党缺乏社会基础,失去了群众的支持。而这种失败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一个专制独裁的军事政权是无法代表人民的利益,所以他无法接受公众舆论监督,无法超越个人和派系利益以追求更多的国家利益。所以,国民党的失败是必然的,除非国民党本身的政权性质能够逐渐发生转型,蒋介石学习现代多元政治的方式,给知识分子、农民等提供参政的机会。然而事实却是,它既未能从内部获得新鲜血液得以恢复活力,也没能从外部吸取批评来吐故纳新,所以失败不可避免。

8.幸福的种子读书心得体会 篇八

感谢在这样的一个时刻让我看了一本如此重要的书。

再次表达我对松居直先生的尊敬与感激。

“我的前面没有路,我的后面留下了路。”——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

专家一致公认;日本战后教育的成功完全归功于图画书。以前我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对于日本的图画书我完全没有概念,后来在读了先生的书,突然才发现,绘本之中竟然有如此之多是出自于日本。而且想起自己小的时候的最爱,圣斗士星矢。二分之一之乱马……,想起了巴学园,《窗边的小豆豆》,又一本让我流泪的书。我应该如何感谢让我走入绘本世界的人呢?其实还真的不记得从什么时候我算是进入了绘本的王国。但是我天生就爱书,家里有着数不清的书。然而有了儿子,我的书柜完

9.《一粒种子》读书心得 篇九

看完这本书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我们做事不能像种子一样挑剔,因为世上万事万物从来就没有绝对完美的,有所得便注定要有所失。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我的弟弟也曾经这样挑剔过――在我七岁那年,我、姐姐和弟弟一起到山谷里钓鱼。我们沐浴着清新的空气到达目的地。这里,花儿向我们微笑,鸟儿向我们歌唱,我们心情都非常地好。很快,姐姐拿起钓鱼竿,向水里一甩,钓起鱼来,可我们等了很久就是没有见鱼上钩。姐姐眼珠子一转,从包里拿出一片面包,碾碎后向水里洒去,突然,许多花花绿绿的鱼儿就浮到水面上了。弟弟赶紧来选:这条太丑,不要!这条太瘦,不要!这条太会吃,不要……选来选去,鱼儿全散了。这时弟弟急忙叫姐姐再多洒点面包,姐姐无奈地叹了叹气,语重心长地对弟弟说:“弟弟,你要短知道,不是所有的鱼都是完美的,它们一定会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弟弟听了,难为情地低下了头。还好,地上还有一点面包屑,姐姐又向水里洒了进去,最后,我们提着整箱的鱼儿满载而归了。

10.小学生一粒种子的旅行读书笔记 篇十

书中讲述了当我们人类想旅行时,有火车、汽车甚至飞机。而植物却没有这些交通工具,似乎哪也去不了。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在一些出乎意料的地方发现它们坚强的身姿,比如:石头缝里、广场的角落里,或是高高的房顶上……难道植物也有腿,也会坐汽车?坐火车?原来,植物传播种子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它们都会把自己的种子送上旅途。有些种子等保护罩成熟裂开就落进泥土里长大;有些种子是乘着风飞向四方;有些种子附在小动物身上搭乘免费的动物公交车远行;还有些植物可以靠自身力量把种子投射到远方。植物种子的旅行真是很神奇,我们感知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真是大开眼界,精美的绘画更是让我和儿子爱不释手。

看完这本书后,我和儿子进行了交流:我们不仅对这些植物为了生存下去“想”出来的办法而惊奇,更加敬佩的是作者的观察能力,连这些细节都能很清楚地描绘出来!原来大自然有这么多的神奇现象,需要我们有一双探索和发现的眼睛,去了解更多大自然的秘密。对于像我有个二年级儿子的家长来说,在教育孩子上的启发更多。对于我的调皮儿子,我一直才去的“盯梢”策略,因而儿子回家完成作业就“等妈妈”,依赖心理严重,只要我不在家,阅读就成了口号,我也很疲惫。只要我管的紧些,成绩就上去一点,只要我稍稍放手,就马上下降,儿子在学习方面的责任感较差,没有学习的动力。“种子”的努力,植物的“放手”给了我很多启发,现在我应该做的,就是告诉孩子应该走自己的路,因为路是他自己的,学习也是他自己的事,一步一步地和他形成共识,接受了这个“没有妈妈和约束也可以自己走好”的观念时,孩子才会主动学习,也才会有学习的兴趣。

上一篇:故宫博物院讲课稿下一篇:初一新生班级管理方法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