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生活化教学

2024-11-26

小学教学生活化教学(共15篇)

1.小学教学生活化教学 篇一

xiaoxue.xuekeedu.com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尝试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方面提出了两个重要要求: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作文教学之主要目的就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在写法上也没有定式,关键是要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故。

一、生活化作文的理论思想

1、作文教学的价值——人文的和谐统一

《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是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学做真人,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发真情,使作文成为一种真正提高人素质的活动。”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成果。作文教学中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问题,实质上是作文与做人的关系问题,两者的辩证关系应该是“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通过作文寻求做人的真谛,把作文教学的过程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有机地结合起来。”

小学生写作文,无非是写他们的生活。假如这件事是他们自己做过的,或者看到的、听到的,他们对这件事就会有认识,有感情,那么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宋代大诗人陆游也强调

“诗外”的学习――生活的体验,只有拥有丰富的生活、积极的情感体验、健康的道德品德,才能真正把握“诗内”的功夫,才能让学生做健全的人,写健康的文,达到人文的和谐统一。

2、作文的本质——返朴归真、正本清源。叶圣陶说:

“生活是作文之本。”《标准》也明确指出:“写作教育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寥寥数语,朴实而深刻地表达了十分先进的作文教学理念。写作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我表达和实用交际的需要。正如叶

xiaoxue.xuekeedu.com

圣陶所言:“能写文章算不了什么可以夸耀的事儿,不能写文章却是一种缺陷。这种缺陷跟瞎了眼睛、聋了耳朵差不多,在生活上有相当大的影响。”这种形象的比喻集中体现了“生活本源”的作文教学理念。也就是说,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这是作文教学返朴归真,正本清源的关键所在。

二、作文教学形式的生活化

小学作文教学有三个重要方面:有写作动机,有东西可写,能够写出来。其中“有东西可写”与“有写作动机”有着密切的联系。光有写作动机无东西可写是不行的。为了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我是这样做的:

组织游戏

游戏是一种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娱活动,通过游戏,学生体味到其中无穷的乐趣,积极性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例如,有一次写活动时,我先组织学生做了一些游戏:两人三只脚、贴鼻子、击鼓传花等等,通过亲身参与,学生体味到了游戏无穷的乐趣,积极性也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游戏结束后,我便要求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游戏口述出来,包括游戏名称、规则、方法与注意事项。大家争先恐后、踊跃发言,说的不够完整的,其他学生还进行了补充。这样一来,学生不但“有东西可写”了,而且有了表达的欲望(这就是写作动机)。

再现场景

再现活动场景,能使学生找回记忆中丢失的瞬间,唤起美好的回忆。在班上开展的那次野炊活动中,学生们忙得不可开交,我用相机纪录下了他们繁忙、喜悦的身影。后来,我有意识地让他们把当天的日记整理誊抄时,很多同学说无话可写,不知从何入手。我拿出了那些照片,同学们一看,顿时沸腾起来,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忙碌的身影,看到了自己大口吃饭的样子,于是,照片又把他们带回了野炊时的情景„„不到一节课的时间,一篇篇优美生动的习作便摆到了老师的面前。

开展试验

试验也是作文教学中的一种方法。为了调动起学生写作的欲望,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我安排每个小组准备一个自然试验,并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每作一个实验,让学生介绍实验名称、所需器材、以及实验过程,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推断出实验原理。整堂课气氛热烈,从学生兴奋的表情可以看出,xiaoxue.xuekeedu.com

他们又学到了很多东西。再由此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扩大写作范围,就容易多了。

安排表演

表演也是作文教学寓教于乐的重要形式之一。如在写看图作文《假文盲》(著名漫画家华君武一九八四年作)时,我经过周密安排,进行了情景教学,专门安排了几个具有表演专长的学生进行了表演。通过他们惟妙惟肖、生动逼真的表演,将几个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与“观众”的对话,几个“彪形大汉”的丑态凸现在我们面前,他们外表的高大与内心的渺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正是这幅漫画表现出来的思想内涵。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作文教学的创新必须围绕学生主体,围绕“生活化”的基本路线进行,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写作体验,而这需要广大教师变革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活动,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真正实现作文教学的突破。

2.小学教学生活化教学 篇二

对于学生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新课程改革也提出相应的标准, 即要求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来看, 教师已经开始采用许多不同的教学法, 例如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 教师的目的也很简单, 就是希望提高学生的成绩, 提高教学的效率。就教学生活化这一热点话题, 笔者也有许多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并且也在实际应用这一教学方法。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概念

在许多人看来, 教学生活化就是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教学, 是一种教学方法。这种观点和概念是正确的, 但是还应该注意的是, 生活化教学除了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之外, 还可以上升为一种教学理念, 它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就是将小学的数学知识以贴近生活的方式教授给学生,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时能够体验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快乐。当然, 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并不意味着抛弃数学教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而是要在保持数学教学严谨性、科学性的情况下,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为数学课堂增添生活气息,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 促进学生回归生活实践。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新课改带来多种多样的教学法潮流, 其中生活化教学法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以应用。从应用的现状来看, 教师和学生对生活化教学法有着许多不同的观点:教师认为生活化教学法对学生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具体实施起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有的时候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学生认为生活化教学减轻了听课的压力, 上数学课比以前要开心一点, 感觉还不错。教师和学生对生活化教学还有其他许多的观点和想法,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以下对生活化教学存在的几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 数学教学理论性和生活化关系不平衡

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 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数学教学的理论性和生活化两者关系。要把握平衡这两者的关系, 教师就必须做足课前的准备。根据实际教学调查发现, 生活化教学存在以下两种现象和问题: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偏向于数学理论知识的传授, 教学生活化部分仅占课堂的极小部分。教师在上课时更多的是将教材中的数学公式、定理、概念等进行讲解, 学生接受的是较为陌生的理论体系, 学生会觉得数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关系;另一部分教师则是更偏重于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而忽视了学生的数学理论系统知识的学习。

(二) 数学生活化教学应用比较僵硬

小学数学知识基本上都是直接明了的公式,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能也会存在将数学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的现象。而当数学教师适应了这种教法, 再让教师采用数学教学法可能还会不太适应, 进行生活化教学时可能会比较僵硬。再加上小学生独有的年龄特征, 教学效果的确不是很好。即使教师是按照课堂教学的内容确定创设生活情境的主题, 但是学生仍然觉得教师的教学方式与自己的生活是毫无关系的。

(三) 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每种教学方法都需要一套自己的评价体系, 其原因就在于能够使某种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也可以使该教学方法保持永久的实用性。根据相关的教学调查发现,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评价体系并不完善。在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课堂中, 部分教师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和吸收数学理论知识, 往往会忽略在课堂的最后要对生活化教学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做一个评价和总结, 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思与实践。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在实施数学生活化教学时, 教师需要借助一些外在的形式和手段, 即创设生活情境。以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中的《认识人民币》为例, 以下则是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

(一) 生活化情境的创设

情境创设的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生活情境。

师: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 相信你们对“钱”是非常熟悉的。你们可以说一下, 什么时候会经常用到钱呢?

生1:我要买零食吃的时候就会叫爸爸妈妈给我钱, 或者让爸爸妈妈给我买。

生2:我一般会拿钱去买笔、买本子、作业练习书, 也会买零食。

……

师:好的, 那你们都认识哪些钱呢?你们认识的最大的钱是多少呢?

生1:我全都认识, 我认识的最大的钱是100。

生2:我也全都认识, 我知道最大的钱是几百万、几千万、几亿。

……

师:看来你们对钱确实特别熟悉, 好, 我们都知道“钱”也叫人民币, 那我们现在来看看书上是怎么介绍“钱”的。

情境创设主题体现的阶段:在课堂中让学生上台表演, 加深生活化情境教学的深度。

师:我们刚刚已经认识了人民币, 现在我们可以来做一个简单的游戏, 你们可以上台来表演。情境是这样的:你们去超市买东西, 买的东西有笔、本子、水、玩具, 然后在这四样东西中挑出自己最想买的, 卖的人口算出另一个人买的东西的价格, 买的人只有10元。为了真实再现生活场景, 你们可以借助自己的笔、本子等, 另外你们可以制作一些小额的人民币, 例如1角、5角等。我来计算你们买东西的时间, 时间最短就是赢家, 我会选4个小组上台表演。

学生做准备 (2分钟)

学生上台表演, 教师选出口算最快最准确的小组。上台表演实际上涉及元、角的换算, 也就是生活中的找零。

(二) 生活化教学的评价和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章节的最后, 要做好的就是对这堂课做一个大致的评价和总结。评价总结的内容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对教学内容即人民币换算方法的掌握情况等进行总结, 评价尽量用鼓励性的语言或行为, 如果学生有表现不好的地方适当地予以鼓励, 说如“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之类的话语。

此外, 教师可以提前建立评价的体系, 对每节课生活化教学的特点、学生的具体表现等做适当的记录。例如, 今天的生活化教学主题是“认识人民币”, 表演的小组分别是生1组、生2组、生3组、生4组, 表现最佳的小组是生1组, 等等。同时, 定期对记录表进行总结, 采集学生意见, 教师再依据自己的经验, 随时对生活化教学方式做出调整。

(三) 生活化教学分析

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都占据主导的地位。因为小学生具有自己的年龄特点, 所以在教授知识时, 教师需要以一种强势的姿态去引导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的, 同时教师还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 这样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时可以避免僵硬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的实用性非常强,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 教师为更好地实施生活化教学做了许多努力和尝试。关于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 本文所述的内容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但还是希望能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以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晴晴.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4.

[2]李计贞.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学周刊, 2012 (32) :120.

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领悟价值

一、走进数学王国,妙趣横生

创设问题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将教材内容改编得更贴近生活实际,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亲近感,增强求知欲望。在学习《钟表的认识》,我首先布置好家庭作业,让家长帮助孩子制作一个钟表教具:用硬纸板剪成一个圆形做表盘,在表盘上平均分成十二份,清楚标明数字,时针剪的略粗一些,分针剪的略细一些,比时针长,一起用大头针固定在表盘中心,时针和分针能以大头针为圆心转动。在课堂上,教给学生钟表知识后,进行练习。问学生:“大家早晨几点起床?”学生们积极发言,有的说七点,有的说六点半。我接着问:“七点时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都在什么位置?自己动手,拨动表针让大家看看。”学生们会把时针指向7处,分针指向12处,这时帮助学生明确:分针指在12处是整点,时针指在数字几上就是几点。在接着问:“六点半在钟表上怎么表示?”学生把分针指在6处,把时针指在6、7中间,我对他们的答案予以肯定。学生们兴趣浓厚,积极动手,把自己生活中的作息时间点与课堂上的知识结合起来,不仅认识了钟表,还会自己表示。接着,我又让学生自己在本子上画简单的钟表,把几个作息时间点表示出来,进行知识巩固,效果很好。例如,在教学“两位数的加减法”时,我就结合书本上的内容,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情境,如“小红跳绳跳了105下,小华跳了95下,小红和小华共跳了多少下?”“爸爸今年45岁,小丽今年9岁,爸爸比小丽大多少岁?”“爷爷给了小华50元去买钢笔,买钢笔需要23元,售货员应该找零多少元?”等问题情境。这些问题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现实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问题。我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及在学习认数和数数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自己去观察、去询问、去探究、去发现,又结合实际学到知识,事半功倍。

二、利用生活经验,活跃课堂

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如在学习重量单位时,学生们对物体的重量缺乏了解,不明白到底1克、1千克有多重,不能准确指出物体的重量。我就选了橡皮、1升瓶装矿泉水、盒装牛奶等几样物品作为教具。首先,拿一块小橡皮说,这仅有10克,又用小刀平均分成时分,其中一小块重1克,让学生拿在手中,学生们才发现原来1克的东西就这么轻,接着拿出200克的牛奶,让学生掂掂重量,又拿出1升装的水来,告诉他们1千克的重量,并指出等于1000克。学生对克、千克有了具体认识后,就设计“你的体重大约是4( )、一个鸡蛋大约重60( )、一只铅笔约重()克、数学书大约重( )克”之类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在生活细心观察、积累经验的重要性,體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理论联系实际,领悟价值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生活原形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教学时要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并逐步培养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这样不仅有利有学生对知识点掌握,而且也可以诱发学生创新的意识,拓展创新空间。 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择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激发兴趣;在生活中感受数学,主动学习;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充分实践。这就是“回归生活”的学生数学教育。在学习中,结合已有的数学知识,安排“购物中的数学问题”、“游园最佳路径”、“怎样制作长方体礼品盒”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实践中学数学,再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学完“人民币的认识”,开办一间“小小商店”,让学生模拟购物。

在教学《购物策略》时,单纯的用一些数进行比较显得很枯燥,于是设计了这样一个画面:首先展示学生熟悉的三家超市,配以文字说明三家超市的促销饮料的方式,超市甲:买一大瓶售价8元的送一小瓶售价两元的;超市乙:无赠品,一律八折出售;超市丙;购物30元以上七折优惠。学生被这熟悉的画面所吸引,于是很容易进入课堂进行学习,带着质疑,进行计算,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字计算变成了一个趣味题,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最后通过计算总结出购物的规律——货比三家,精打细算,这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又为生活服务。通过学习,学生觉得数学是实实在在的知识,学习了可以用的上,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到数学的知识魅力,感觉到数学课堂充满了智慧和乐趣。

总之,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使数学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参与数学课堂体验。教师要在数学教学技能目标的设计上和具体实施教学活动的课堂上,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参与生活体验为手段,积极营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生活情境及动手实践中获取数学知识,增强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为民.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的合作交流学习[J]. 教育现代化. 2015(17).

[2] 杨学萍.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思考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 2016(04).

4.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篇四

惠州市洛塘小学

二年级

陈丽婷

学生学习各科知识后有什么用处呢?学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思想品德,可以学会做人的基本规范;学科学,可以对这个世界的原理有所了解,那么学数学呢?小学数学应让学生能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起来。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在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寻找。”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了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那么要怎样才能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呢?我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问题情境一数学模型一解释与应用”的教学模式,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根据这个模式,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创设情境,提供给学生具有开放性、生活性、现实性的信息,从而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现在我使用的是北师版二年级的数学教材,当学生学到第二单元《购物》的时候,我设计了如下生活情景:假如我们来到了文具店,你想买那些文具?这些文具多少钱?你带了多少钱? 围绕“购物”这一主题我设计了这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背景材料中发现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了丰富的实际生活的内容。同时这样也能使学生 在实际的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情景时能想起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二、数学语言生活化,理解数学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普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际中,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不一样,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如何,尤其是在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抽象化的数学,使学生形象地接受、理解。一个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东西。”如果老师在教导小学生学习的时候使用抽象的数学术语,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降低。反过来,老师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那么这样会使课堂效率事半功倍。

例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我把它说成“角的兄弟姐妹”,把教学“元角分”改成“小小售货员”,又把教学长度单位改成“长长短短”等等一系列有生活趣味的数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趣又有用。

三、通过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归宿。我们应该指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让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有趣,使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通过把数学经验生活化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来自我身边的生活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获得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

例如,我在教导学生学习北师大二年级数学的《测量》时,让学生自己拿出尺子量出课室里的物品的长度,自己体会物品长与宽的长度比例,然后让学生测量自己家的厨房、卫生间等的长度。又每单元的知识学完后,我还组织学生说说本单元所学知识与我们生活中哪些问题有关,你可以怎么运用学到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

5.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篇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老沙湾镇中心学校)

小学是学习数学的黄金时段,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生活化教学入手进行研究,希望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有所启发。

小学生心智不成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对他们进行教学的时候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乐于学习数学知识。而且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的有效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起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其探究数学的积极性,推动课堂高效发展。

一、构建生活情境,打下良好基础

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都会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带动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当中,进行生活化教学的时候也是如此,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做一个生活引导,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要教学的内容,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作出铺垫。比如,进行“四则运算”教学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对生活中出现数字的情境进行联想,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实际使用情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状态,紧接着教师寻找适当的物品,让学生对物品进行定价买卖,通过实际模拟生活中的情境来帮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

二、实际生活体验,带动高效发展

小学生活泼好动,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实际的生活化的教学,把学生带到生活中,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点。比如,教学“图形”知识的时候,教师放弃传统单一的模具教学,而是通过对模具的简单介绍,让学生发现生活中与此相同的图形,紧接着师生一起研究图形出现的位置和图形的特点,让学生说出他们对生活中图形的第一印象,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几个人一个小组,互相之间研究图形的特点,在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生活是一位优秀的老师,它会给予学生很多教材中摄取不到的知识,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带领学生进行生活实际的研究,引导他们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以学生熟知的生活事物激发学生对生活中数学的探究兴趣,将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完美结合,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数学的学习当中。

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生活化教学,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枯燥死板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更加的生动,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6.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讨 篇六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的执行者、探究者,深深地感到,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把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进行更深入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的执行者、探究者,深深地感到,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时的生活情境就只是为了敲门。生活情境代替了生活经验,学生就沉迷在有趣的游戏中,而没有真正去思考数学问题,学生被丰富的生活情境所吸引,而有意义的数学思考不被学生关注,应该如何对生活情境进行处理呢?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1.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部分教师的观念有待转变

虽然现在有了新的课程理念,使用新版本的教材,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课堂上有的教师还是“穿新鞋走老路”,知识的传授占主导,教学方法单一,讲解过多,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就怕学生不会,反复强化,把教材中的教学内容难化,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难,负担重,能力的培养从何而谈?长此以往,有的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并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学习数学。

2.存在着“教书”的现象,课堂教学无创造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运用能力。但如今,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受教材、教参的限制,教材怎么写就怎么教,教材写多少就教多少,教参如何设计就如何遵循,这样做,一方面,教师会对“教材的容量大、课时有限”的教学现状而非常紧张;另一方面,也不符合教学的原则,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尤其是“吃不饱”的学生,限制了他们的视野扩展,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缺乏弹性和创造性,也无法体现出教师个性的张扬。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通过对小学数学生活化的调查、研究,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必须灵活地使用教材,在数学课堂中引入现实生活的元素;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欲望;体验生活应用,领悟数学价值。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实现“生活――数学――生活”的循环。

(一)灵活使用教材,在数学课堂中引入现实生活的元素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合理处理教材内容。

1.根据小学生的生活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当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内容越密切,学生接受起来越容易,掌握得也越牢。但现有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应用题部分还是存在一些固定式的例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进行适当的调整,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用学生身边熟悉的内容对教材进行适当改编,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身边的数学问题,然后一起在课堂上解决,这样让学生感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引入合适的生活实例

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情境,从孩子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感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进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数学教学内容有事比较枯燥、抽象、概念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感知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创设生活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选取现实?A生活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情境进行改编和加工,甚至可以改变教材上的教学情境,自己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作为教学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就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寻找现实生活素材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真实性和可行性,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应该是生动有趣的,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去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构建数学模型,体会数学思想、感悟数学方法。在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数学问题,我们可以将这些内容和教学联系起来,让真实的生活情境来充实数学文本。

2.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

教学中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把学生难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转化为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操作活动,可以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现问题,通过猜测、实验,最终解决问题。在选取的生活情境内容时要容量大,这样可以让学生思考的角度更广,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多,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

3.创设多元化的生活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直观的实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数学游戏等多种方法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与数学教学过程联系起来,创设生活的数学课堂,体现教学过程生活化。在作业设计上,可以选择一些实践活动、?苑判郧康哪谌荩?让学生通过实践更好的把数学知识应用在生活中,把积累的经验验证于课堂上,体现作业设计生活化。

4.游戏启发式生活情境

在游戏式的活动课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参与游戏,通过游戏活动反思,归纳出结论,学生参与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如《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一课就可以用这样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寻找有余数除法的特点,从而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三)体验生活应用,领悟数学价值

1.通过学习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老师可以在学生学习长度的测量、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等教学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家的房屋进行测量、计算。通过对房屋进行测量时,学生可以体会到选择测量工具的方法,将相关教学内容与房屋装修结合起来,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盘然。

2.选用合适的数学方法,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广泛运用,通过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鼓励学生用写数学周记、数学故事、数学论文的方式来交流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研究没有解决的问题。

3.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促使综合能力的提高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解决数学问题以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用数学中学会的方法来解决,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安排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合作完成。如“商场打折促销活动”“如何购门票”“租车方案”等,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斫饩鑫侍猓?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展望生活前景,创造高于生活

7.谈小学习作教学“生活化” 篇七

一、习作教学内容生活化

学生作文内容应该是学生生活的反映,只有这样,学生对写作才会有兴趣,而不感到枯燥乏味。我在进行小学生活化习作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努力从生活出发,充分挖掘生活源泉,让学生写生活化的内容。

1. 充分挖掘生活化的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凭借,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的载体。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的内容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要用心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与学生习作训练相关联的内容。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为例,其中第一单元的导语一开始就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了五彩斑斓的儿童生活情境,点明主题,并用召唤性的语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配以精美的反映儿童生活的画面,使学生很快进入本单元的学习情境中。本单元编选的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槐乡的孩子》都是反映儿童生活的故事,语、言生动有趣,人文内涵丰富。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主人公如何观察自然景物及其变化,作者如何描写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等写作要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例如,学习《金色的草地》,不仅要指导学生移情体验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趣,更要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草地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呈现不同色彩的原因的探究品质,从而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才能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习作,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 积极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对作文没有想它、爱它的欲望,缺乏写作的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平时不注意收集作文素材,觉得没有什么可写。因此,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尤为重要。教师要积极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因此,教师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教学回归到有趣的活动中,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切实提高习作水平。

3. 努力构建习作训练的广阔平台。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多和词汇的不断丰富,学生写话的愿望日益增强,我们应为学生构建习作训练的广阔平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生活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运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想。如,用日记形式记录平常生活中有什么发现,小鱼睡觉眼睛是睁开的吗?为什么含羞草会“害羞”?为什么蚂蚁集体搬家在告诉我们天快下雨了……面对类似的问题,我们不仅需要在课余开展活动,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还需要查找相关资料,全面地分析和认识问题。

二、习作训练方式生活化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我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由于长期坚持,学生不仅丰富了知识,扩大了视野,最重要的是积累了写作素材,而且养成了爱观察的好习惯,为写好作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以户外大课堂为平台,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茅盾曾经指出:“我们身边应该时时有一支笔、一本簿,无论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一样地敏锐,把你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习作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常用的方法。在学生观察前,教师要提出观察要求,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学生观察后,指导他们从每天观察到的事、人、景、物中选取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东西写成观察日记或状物写景的文章。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作文。如,春天来了,我让学生到田野去观察大地、小草、河水的变化,感受春天的气息;下雪了,我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雪花的形状,欣赏银色的世界,听踏雪的声音……在学生仔细观察,对景物有了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指导他们联系学过的有关课文,用自己的笔去赞美生机勃勃的春天,去描写银装素裹的冬日。

2. 以家庭为背景,引导学生再现生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上人生旅途的先导,他们与孩子共同营造的家庭生活情境既是孩子们人生的演练,也是孩子们情感的源泉。父母之爱,孩童之情,是最真挚、最直接、也是最无私的爱。班里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我常常教育孩子们要学会关爱父母,感恩父母,平时为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引导学生以此为题材进行练笔。一年下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个同学在一次练笔中这样写道:“我是家里的小公主,平常总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虽然父母对我宠爱有加,但我从来没想过要去关心他们。一天放学,我到玲玲家去玩,看到玲玲一回家就帮妈妈收衣服,折衣服,还给爸爸泡茶……她是多么孝顺父母呀!我也要像她一样,做个懂事的孩子。昨天是妈妈的生日,我回到家,就把自己精心制作的贺卡送给妈妈,卡上画着漂亮的妈妈,妈妈两侧站着爸爸和我,我们一家人笑得可开心了。妈妈接过卡片,紧紧地抱着我,激动得流下了热泪,一个劲儿地夸我:‘丽丽,你真是妈妈的乖孩子!’”

3. 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活动。

8.小学教学要生活化 篇八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159-01

课改多年,听的最多的就是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确,这应该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将数学课堂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探索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的心理状态,对认识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无论是无意注意还是有意注意都与兴趣有关,若对某事物不感兴趣,对他也就不能集中注意。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意思是说,对于学识,懂得它的人赶不上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又赶不上醉心于它的人。

在数学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自生活情景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悦的去探究它。

例如:在教学购物单元中“小小商店”这一课时,我让个别学生每人从家里带来一件小物品并表上价格。课堂上,我用一个木架子把物品摆好,创设“商店”这一真实情景,让学生先思考想买什么东西,怎么付钱?然后进行购物游戏……活动中,学生的兴趣很高。在课后总结时,我问同学们在本课学到什么?学生们都争先恐后的汇报自己的收获:

有的说:“我学会了怎样买东西。”

有的说:“我学会了应找多少钱。”

还有的说:“买东西时要排队,不能拥挤。”……

听着孩子们的回答,我深刻感受到了本节课学生的智力活动不但达到了最佳激活状态,而且在解决问题中掌握了知识,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再加以点拨,学生就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数学知识。

二、感受生活数学,让数学生活化

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我们了解客观世界的基本工具。教师要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习的欲望。

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更体现了这一点。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有意识而且有必要的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拓展到生活中来,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例如:在教学“认识数字0—10”时,我让学生说一说“你在生活中那些地方见过这些数字?”学生们都积极回答,进行交流:

“我家的电话号码是1385945••••”

“公交车有1路,109路”

“日历上的日期”

“商品的标价” ……

象这样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数学教学的现实性,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学生也容易掌握。从而培养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三、探索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

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

如:在教学完“统计”这一内容后,可设计这样一个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统计自己家庭一周内丢失的塑料袋的个数,并依据所收集的数据提出问题,解决交流。还讨论塑料袋对环境有什么污染?这样由学生身边的事例所引出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和谐的关系。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合作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学生不但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更初步感受到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篇九

唐桂银

摘要:作文教学必须依托大语文教育环境,把习作与生活链接起来,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等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各种环境中,引导学生用童心去感受生活,用儿童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童身去体验生活,增强积累,丰富体验,为习作开渠导源。

【关键词】: 小学生 作文教学 生活化 引导学生 语文教师 感受生活 针对性 体验生活

教学方法 自然

大多数语文教师有这样一个体会,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难点。特别是学生,他们不但觉得作文难写,而且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无从着手写。为此,我校提出了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通过研究和实践,高效达到小学生作文训练要求,提高表达生活和思想的能力,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力克作文虚假空洞现象。今年,我校的作文教学策略研究的热点就是“生活化作文”。因此,我在教学中就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将收获总结如下:适用范围:小学三、四、五年级

理论依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的内容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在我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深切地体会到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写好生活作文,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操作要点: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在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特别是教学策略研究理论的指导下,紧密生活与作文的联系,探索优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作文,提高学生表达生活、思想、情感的能力,在学习作文中提高生活质量。先要学生丰富自己的生活,丰富生活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直接途径,学生亲自实践,耳闻目睹感受大自然奇妙无穷的美及投身其间的乐趣,感受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爱心;另一条是间接的途径,是通过阅读书籍、听广播、看电视等来感受作品的意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一、习作指导生活化,让学生想写。

透视小学生作文的现状,我们在反思作文教学的困惑之余,不难捕捉到问题的实质:小学生封闭机械的校园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屏闭了他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关注,剥夺了他们扩展生活外延、品味生活内涵的权力——生活底蕴的丧失,自然成了写作灵感枯竭的根本理由。小学生作文的悲剧实际上就是传统作文教学的悲剧。近年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正是由于忽视了以真实为原始生态的生活作为学生写作的逻辑始点,才走进了一条令人悲哀的死胡同。因此,进行小学作文教学中以交流促写作的策略研究,改变小学生作文的现状,革除学生作文“假”、“空”、“套”的弊病,为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带来活力。首先,我们应让学生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追求多种形式的生活作文表达方式,丰富生活作文的写作内容

(1)画生活中的画,写生活中的事——手画、眼观、嘴说,可调动各种感官,有利于语言表达。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以丰富生活,积累情感;多思考,以获取灵感,提高认识;多练笔,以表达意愿,巩固技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拓宽学生生活的领域,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从作文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做到了这一点,小学生能绘童心、露童趣、叙童乐,就能写实在的事物,写丰富的想象,抒发真情实感。写得好,画得好,及时鼓励。“绘画写话”,学生喜欢,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作文!

(2)体验生活的快乐,写出生活的精彩。教师要经常引导并带领学生参与生活,观察、体验生活,积累有关材料,互相交流所得,记录他们的见闻和感受,使他们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这一切装进自己的“作文素材库”。开辟第二课堂活动阵地,比如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几周,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他们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玩”出文章——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如作文小组、“小荷尖尖”班报等,学生们通过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的活动,一定有很多的收获与感受,把结果记下来,留下的不仅仅是一篇文章,更是生活的印记。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有生命的律动。

二、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刚开始写作时,有些学生常常叼着笔杆发椤,觉得每天的生活差不多,就是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睡觉,似乎没有什么可写的。这主要是同学们还没有学会去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观察社会,了解历史,感受人生,丰富生活经历,丰富人生体验,就能更好地感知作品形象。这种人生体验可以来自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可以来自他人的生活经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这种体验就能丰富起来。在写《我学会了------》这一文前,我先让学生参加一次洗手帕劳动,鼓励学生只有在亲身的实践中进行观察和体会,才能把本次作文写好。要写作文,不仅要认真仔细看,还要用心记。

1、记洗的过程是分几步进行的。

2、记这几步的顺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3、记每一步是怎样进行,要用哪些东西,有哪些动作,只有记得准确,才能写得通顺、具体。通过洗手帕的劳动,再让学生到家里去亲自实践洗衣服一次,记住洗衣服的过程要领,在写作前还要同学们把每一步说清楚,再连起来完整地说一遍,这样通过亲身实践,观察体会,学生就能有条理地把《我学会了------》这篇作文写好了。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只要被一双充满兴趣的眼睛捕捉到,就可能成为美妙故事的开端。生活是无边无际的,学生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事,都能成为作文中鲜活的材料,教师要给他们一个充分自由的取材空间,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进行作文训练,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如我指导《智慧》这一主题的作文时,我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让他们分成小组自己批来柑橘十斤,然后在街上叫卖,看谁的办法多、方法巧,能使自己的柑橘在最短时间内卖完。学生们对这一活动感到特别新鲜有趣。因此,特别投入。有的学生卖了一上午,只卖了一斤,赚了一元伍角钱,而有的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的孩子,一下就把柑橘卖完了。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受益非浅,他们总结了许多经验,如:要善于吆喝,要找准目标……他们的感受也非常多,有第一声吆喝的艰难,卖出第一次的惊喜;也有赚钱的艰难,从而更加体会到父母的不易;还有的从卖报这次活动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再让学生写自己的感受,学生怎能不文思泉涌呢?看来,只有把学生融入到社会 之中,融入到生活当中,让他们自己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他们 写出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富有感染力。

三、作文内容生活化让学生乐写

学生作文内容应该也必须是学生生活内容的反映,学生的写作才是兴趣盎然而不枯燥的,我们在研究作文生活化策略时,要从生活出发,构建作文内容系列。提高生活认识水平,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生活认识水平的反映。我们要从提高生活质量角度来观赏作文生活化的意义,以写作来反映生活,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而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又直接促进学生作文深度的发展。最终形成生活与写作的良性循环,文道结合的良性循环。作文是学生心理功能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作文经历了一个“物”(客观事物)——“情”、“识”(观念情感、认识水平)——“辞”(语言文字)的双重转化过程,因此,丰富学生生活、提高认识能力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教育中必须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去以生活为课堂,去享受人生,热爱生活,这样,我们才能从文中见“人”。

学校生活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作文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其生活方式能反映其它生活的内容。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强调使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内容,要以自我表现、生活写照、应用、议论文字、说明文字等作文内容将生活的一切作为作文内容的一切,使作文的空间与时代的空间,与学生生活的空间相融。

活化生活积累,促使学生“一写为快” “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语)学生脑中沉睡着的生活积累,一旦被激活,情感的大海就有壮丽的浪涛。这样火热的情感与内部语言有机融合,所写之作才有血有肉。因此,平时应抓拄契机,活化学生丰富的积累,让学生有强烈的写作冲动,促使学生“一写为快”。

活跃思维,给学生以自由命题的空间,我经常选取报刊上的短文和电视上的一些热点新闻作为作文材料。选取的材料短小精悍,情节性强,贴近生活。学生思维活跃,视觉敏锐,能联系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作文,自由命题空间大,真正做到了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然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

优化习作方法指导,让学生能写 在实践中,笔者初步探索出一种“以学定教,建立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初写→师生评点习作→互评→互改→誊写→再改……”,学生完全不受时空限制完成习作,最大限度张扬其个性。教师在了解了最真实具体的学情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师生互动点评,学生很容易接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写作秘诀。

其次,“小学作文教学中以交流促写作的策略研究”是“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具体体现。顾黄初先生早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就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他同时强调“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这番话,正为我们指明了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四、博览群书,让学生胸有成竹

阅读是吸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坚持阅读,学生不仅可以从中积累词汇,锻炼语言,还可以提高审美水平。人教版的语文教材注意了课文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新增了不少传世名篇,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积极从课文中去寻找语言营养,对其中的重要篇目,不仅要精读,更要深读、体会、感受。不仅如此,还要有选择有目的培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阅读促积淀,以积淀带提高。

10.2、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 篇十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当前在小学作文教学领域中,教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从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作文内容虚假化。作文原本是“我手写我心”,在作文中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反映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熟悉的世界。然而,现今在许多小学生的作文中我们根本就看不到他们的思想,看不到他们的真实的观点和感情。

作文的材料是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作文的目的就是为生活服务,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必须突出作文教学的生活化。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积累作文的材料

积累素材是作文成功的关键所在及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日常生活小事,风土人情等许多材料,都是作文的源泉。如上学期的一个早上我校南面菜地就出现了一个写作的好素材,这天早上我一踏上学校三楼往南面一看我惊讶了,我看到了一个美丽的仙景,云雾迷蒙中隐隐约约看到几棵树顶。我马上有了一个想法,早读还没到我就组织学生在走廊欣赏雾的变化,我要求学生观察雾在太阳出来前的种种变化,当太阳出来后又怎样。经过观察后即堂作文,学生的作文内容丰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作文的素材随时随地都有,我们要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观察、积累。

二、学会在学语文中作文

作文指导的功夫在写作前,并且主要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读写的迁

移运用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乐于用阅读中的词语、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词语说一段话,运用书中的词语、句子描述一番景象,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感能力。如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我把扫路人外貌描写组织一起分析讲解,学生认识到外貌描写要突出人物特点,堂上进行小练笔写一写同学或老师的外貌,学生描写能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得栩栩如生。

三、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观察,提供亲自感受生活的机会,收获真实生活,引发习作的动机。如在班级种植一些小花小草,让学生参与照顾,写写体验日记。我在写《有趣的实验》这篇作文前组织学生参与体验活动,带学生到操场上找蚂蚁,用樟脑丸在蚂蚁活动范围内画线进行观察。学生的作文内容丰富、感情真实。

11.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篇十一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1)新课改文件指出数学作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和环节,可以帮助人们在生活中进行必需的计算、推理等日常操作,同时数学也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赖以发展的思想和方法,是其他技术进步的基础。利用生活中的情况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让小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抽象成数学理论和模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由于在生活中对数学知识进行了巩固和深化,容易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

(2)利用生活中的小例子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能将生活进行抽象化概括,让小学生从心里喜欢数学、愿意学习数学知识。由于小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相对较低,理解力有限,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需要使用一定的教学策略让抽象的数学变得形象起来,这样学生才能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学习起来也更加有激情、有活力,效率也更高,效果会更好。

(3)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例子、场景对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对于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完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如果数学老师在讲课中,将生活中的一些小例子、小场景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并让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为了减少高分低能现象的普遍发生,相关教育工作者从小学开始就要注意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在生活中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无疑将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本文对如何在生活中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在生活中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在生活中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有益探索。

(4)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喷水池的容积、为家庭的装潢设计一个购物计划;又如学过“人民币”后,可指导学生到超市购物等。

12.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探析 篇十二

一、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实施, 具有很多优势。首先,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正处于懵懂的阶段, 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而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可以增强学生对生活的认知能力。比较传统的硬性的灌输式教学而言, 生活化教学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更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其次, 生活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学,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只能是规规矩矩, 不能有任何违背教师意愿的举动。这样的教学模式, 势必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 影响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可以促进和谐课堂教学氛围的形成,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这样的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再次, 生活化教学可以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在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将会融入很多情感的因素, 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也不再那么生硬。通过建立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与教师之间不再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和谐的师生关系便自然形成了。

二、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现状

近年来, 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发展, 国家开始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 教育主管部门也开始对小学语文的知识结构进行不断调整, 以促进教师的教学内容和知识框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但是, 就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讲,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处于几大教学盲区。例如, 很多教师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化、成人化, 根本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这种超年龄层次的教学使得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日益加重。于是, 经常在路上可以看到现在很多小学生的书包都是拉杆式的。从这个书包可以看出, 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有多重;其次, 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讲, 培养其学习兴趣极为重要。因为,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 学生如果对学习拥有浓厚的兴趣, 那么对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 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本就是一门具有人文气息的学科。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是祖国的希望, 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是培养栋梁之才的有效途径。

(二)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近年来比较流行也比较有效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一定的情景模拟,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中思考和解决问题, 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生活情境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生活情境的模拟, 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讲是比较有用的。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 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化案例, 进而在课堂教学中模拟生活情境, 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

(三) 拓展学生的生活体验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增强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拓展学生的生活化体验来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例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 将很多生活的案例和知识展示出来, 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增加学生的见识。多渠道的生活体验, 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优势, 也是改变传统落后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方式。

(四) 开展游戏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游戏教学的模式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游戏教学,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 设置相应的游戏情境, 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进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 关键的环节是教师有效的设置以及组织。但是, 游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也不可滥用, 长期使用容易导致课堂教学出现无纪律的现象。

总之, 与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相比, 生活化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当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 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朱静.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3.

[2]于雪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13.教学生活化小学数学论文 篇十三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分析

在国际数学比赛成绩分析结果中,我们发现我们的学生在数学知识比赛中表现优异,成绩突出。但是,在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中却低于其他国家的学生。这就说明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没有很好地与生活联系,导致学生也不能将数学知识很好地运用于生活中。

二、如何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上面我们已经清楚地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发现生活化的概念依然处于概念层,教学没有很好地融入生活中。下面我们将提出几种优化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1.我们的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建立新型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纽带,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够让学生在数学中寻找到生活,因此,改变这一教学方法是相当重要的。例如,针对五年级数学中循环小数的教学。教师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收集并整理资料,将大量的生活实例运用到教学中,再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知识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有所接触。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教学中进行学生与教师的有效互动。这样,会使课堂氛围相当融洽,同时,教师的教学也会达到一定的效果。

2.对于我们数学课堂来说

良好的课程导入也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的环节中采用实际问题进行引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说,小学数学中关于任意角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体操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大回环的例子,与学生进行探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这种教学的导入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逐渐地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

3.数学课堂其实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可以用很多方法有效地改善课堂,让学生感受数学课堂的魅力。教学生活化其实也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较为开放的教学方法,数学课堂运用这一教学方法也能达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魅力,从而达到优化数学课堂的目的。

14.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篇十四

摘要: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 新课标 生活情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新课标》也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从生活经验入手,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说:“我家里有10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回答的办法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们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二、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三、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教学时,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喷水池的容积、为家庭的装潢设计一个购物计划;又如学过“人民币”后,可指导学生到超市购物等。

15.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篇十五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推理、交流等活动, 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老师, 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 让现实中的生活数学进入到同学们的视野, 使学生有亲近感, 启发他们的内在知识潜能, 让其开动脑筋, 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务实的学习态度和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一、走进生活, 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数学教学中, 应引导同学们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探究、掌握和应用数学规律, 激发同学们的探究兴趣, 这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数学学习水平. 比如,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和“元、角、分”时, 我们布置同学们到银行去调换零钱, 陪母亲到菜市场去买菜, 自己去结算, 这样实现了数学教学的延伸, 让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这样把课堂内外的学习 融合在一起,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因此, 培养了同学们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创设情境, 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

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应当注意生活实际与数学的相互联系, 创造愉快轻松的数学教学环境;好的学习情境, 能诱导灵活的思维, 激起同学们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调动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比如:在学习“厘米的认识”这一课, 我一开始给同学们提供了探索的材料:牙签、铅笔刀等, 让同学们量一下数学书的边长. 有的量出的是4根牙签长, 有的量出是3个铅笔刀长. 老师这时提问:“同样的教课书, 为什么量出结果表示的数却不是一样的呢? ”同学们依据所测量的情况, 觉得测量材料的长短不是一样的, 所以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 同学们这时想到了尺子, 这也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见到和用到的, 但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 不是很了解, 这样立刻激起同学们学习的欲望.

三、开展活动, 感悟数学的实践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通过对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实践, 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 解决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 可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我们在教学中要求同学们学习数学基本知识, 了解并渐渐理解数学思路, 努力强化数学意识, 拓展数学教学的视野, 开展各种各样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 让同学们有较多的时间接触生活和实践中的数学问题, 理解现实生活中的认知行为和数学问题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时, 我们利用实践活动课的时间带同学们到银行去学习参观, 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 让他们模仿储蓄、取钱, 察看银行周边环境, 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 同学们在看、听、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数学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 ”“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 ”“怎样计算利息? ”“钱存多长时间合算? ”等等. 对于同学们所发现并提出的这些问题老师不要急于解答, 要引导他们继续观察分析, 请教银行职员, 然后自己核算一下, 回到教室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教材, 由于是自己发现的问题, 自己又学会了解决问题, 因此, 找到了切合实际需求的储蓄方式. 使同学们注意留意身边事物, 养成用数学的观点去认知周围事物的习惯, 努力把数学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 使同学们发现的问题具有影响力, 对提升同学们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都十分重要.

四、课后练习, 强化知识体验

我们课堂知识传授过后, 老师有意识地布置一些有生活趣味的题目给同学们去完成. 主要目的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并经过课后的操作实践体验来强化巩固课堂知识. 例如, 我们在学习了“浓度”以后, 要求同学们回去依据父母喜好的甜的程度给他们泡一杯糖水, 喜欢吃甜的放两勺糖, 不太喜欢的放一勺糖, 爷爷奶奶身体不允许吃糖的不放糖, 让他们分别尝一下每杯水的甜度, 依据自己对每一杯所放糖的多少与水的比例计算一下浓度. 类似的课后家庭作业非常受同学们的喜爱, 甚至不用监督都能圆满完成.

五、拓展延伸, 用数学实践构想生活方案

让同学们用数学实践架构生活方案是课后实践活动的重点. 老师要依据同学们所学的数学知识, 布置与生活相关的作业, 让同学们课后进行拓展延伸. 比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后, 可让同学们借助积木, 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 再如行程问题、追击问题等, 都可以用数学实践构设解决问题的方案. 同学们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 真实了解并掌握好数学知识和技能, 收获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和情趣.

总之, 要让学生对数学发生兴趣, 最关键的是让他们感受到, 数学在生活中处处存在, 真切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重要的价值. 在教学中, 我们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 营造充满生机、活力四射的高效课堂, 老师一定要做到用具体的生活问题激活课堂, 展现精彩的教学过程, 为学生架设衔接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的多彩桥梁, 要寻找身边的数学, 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探究数学, 掌握和运用数学, 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轻松, 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杨丽菲.试论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措施[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小教研究) , 2010 (7) .

[2]王翠莲.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34) .

上一篇:工会财务审批实施细则下一篇:高处作业复训教材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