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实论文

2024-07-12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实论文(精选13篇)

1.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实论文 篇一

论文摘要: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主要体现为知识情景建构观,学为中心观,教学互动观。结合双语教学的特点,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必须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改变目前双语教学效果不佳的状况,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对双语教学的启发作用,提出了双语教学的一些建议。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 双语教学 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国际化的进程加快,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日益综合化和国际化。此外,教育部对于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的要求也将双语教学的推进提到了教学改革的日程。因此,思考适宜的、富于实效双语教学思想、模式、方法等问题就成为了比较现实与迫切的问题。本文试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尝试提出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一些建议。

二、理论基础

(一)关于双语教学的界定

双语教学,教育部评估方案中对于双语教学给出了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双语授课课程指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的课程(外语课程除外)。双语教学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包括:浸入型双语教学,即在学校使用学生非母语进行教学;保持型双语教学,即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然后逐渐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课程的教学;过渡型双语教学,学生进入学校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全部转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从目前来看,国内高校采用的主要是保持型双语教学。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最早由认知发展理论领域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他人的帮助或通过人际问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建构主义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知识观、学习观,师生角色定位和环境等方面。

知识情景建构观。学习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外部信息主动的加工、选择和处理,获得自己的理解。这里面包含同化与顺应两种模式。同化是把外部的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丰富和加强了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顺应是学习者已有的认知与外部信息出现了矛盾,引发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学为中心观。知识是学生通过新旧知识与经验的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构建而成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是主动者,学生对获得的信息通过理解、提问、解释和应用等方式进行建构与再建构,才能得到认知结构中知识的同化与顺应。

学互动观。教学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产生新知识的过程。它是师生合作互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具体包括教学目标的导向、教学形式的多样、自然的学习氛围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双语教学有着一定的启发作用。双语教学需要有所突破,改变教学模式,更新教育理念。建构主义从新的视角探讨学习问题,强调学习是在新的情境下,与他人的交往活动中互动的结果。融专业教育与外语教育为一体的双语教学,非常需要学生以更大的主动性、自觉性去学习。需要师生共同营造生动、仿真的环境,利用授课、质疑、查询、讨论、总结以及课外活动等形式来学习,最终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都得到提升,实现双语教学的目的。

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双语教学建议

(一)明确双语教学的目的双语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与层次的重要措施。双语教学是将同样的科技知识,采用不同的语言进行阐述与研究,由于思维差异和方法的不同,从而最终的理解与效果也就有所不同。双语教学,不是语言教学与专业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相融的教学过程,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进行教与学的一种方式,使学生在学科知识的获得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外语的应用能力。具体来讲,开展双语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也提高了自身的外语水平,更重要的是拓广了视野,对于今后开展的学术交流奠定了基础;对于学生而言也可以实现以下目地:教学内容的接轨。双语教学中教材大多是国外原版教材,能将国外比较新的科研成果、学科发展动态介绍给学生,实现课程内容的更新;专业外语的应用,双语教学将外语学习由传统的研究式转入应用式,是外语由课堂到实际场地的模拟;此外双语教学提高了学生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需要大量国际前沿的信息资料,学生的运用外语进行阅读、写作和提炼信息的能力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二)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

首先,加强学生对双语教学的理解与认识;其次,选择合适的教材。目前中国的双语教学选择教材的途径有三种:选用国外优秀的原版英语教材;以国外教材为基础的国内选编出版的英语教材;自编教材。由于国外英文教材的价格比较高,同时原版教材的逻辑与国内教材存在非常大的差异造成学生很难把握,即使是中文版学生也很难适应。自编教材耗时费力、质量又很难保证。所以笔者根据循序渐进的思路在课堂上采用国内出版的教材进行尝试,但效果也不佳。原因是学生虽然很感兴趣,但是在课堂上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听不明白,案例讨论的时候学生囿于口语水平或心理原因羞于表达造成了效果的不理想。所以笔者认为保证取得教学实效的比较重要因素之一一是学生的外语能力,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实行分级教学。目前大学一般面临这种现实情况:同一专业办学形式不同,同一班级语种不同,同一语种水平不同。如果可能建议先对学生进行外语测试,然后按成绩分班,对于不适合双语教学的学生采用汉语授课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目前双语教学处在摸索与启动阶段,在相同的授课时数内要达到相同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英语的使用要适可而止。否则专业知识没听懂、英语也没有长进,达不到双语教学的目的。

为营造氛围,可以更多的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积极营造互动式教学气氛。改变重课堂教学、轻能力培养、教师单纯教、学生单纯学的传统教学思维和方式。逐步适应西方文化的外文原版教材的教学理念。主讲教师可以先把原理与概念用英语进行表述,然后用母语进行解释,通过口语化的案例讨论、热点剖析等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培养学生利用英语思考与表达的习惯。

考核方面建议不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代之以综合考评的方式。通过课上考核、课下作业两维进行。课上包括出勤、听讲、讨论发言等。课下包括课前预习与课后作业,作业鼓励学生以英文形式完成,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英文写作能力,还锻炼了学生获取外文信息资料的能力。

(四)政策鼓励,提高教师的能力与积极性

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能力是为关键。教师的作用发挥与相应的激励水平是有正相关关系的。笔者所在学院已经建立长效培训机制,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长期合作培训,一方面学习外语,另一方面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理念。请具有双语教学经验的专家讲示范课,尝试成立教研组乃至专业外语教研室,提供交流的平台,交流双语教学的经验与心得、互相学习帮助才能使双语教学形成影响。也就是说,一两门课,一个学期采用双语教学的效果毕竞有限。只有形成层次、规模、梯队才能发挥作用。

在双语教学的推进上,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能力动态的调整英文比例以及课程比例。开始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降低英语的比例要求,随着经验与水平的提高慢慢提高英文比例的要求。

双语教学中教学理念的改变重于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笔者参加了所在学院组织的外教培训,外国教师的亲和力、活力以及人格魅力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不知不觉学习兴趣就被带动起来。教学理念与态度的改变一部分在于教师自身的学习、提高,另一部分在于环境。由于双语教学难度大、投人多,所以应给予更多的物质上的、制度上乃至精神上的支持。同时也要注意到让所有教师都采用双语教学也是不现实的,只要让有能力采用双语教学的教师能够实施其效果也非常不错。

四、结语与展望

双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推进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充实、提高的过程。本文只是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其进行了结合,试图在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其他还有很多问题会在双语教学的推进过程中需要探索,比如具体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双语教材的编撰、案例与热点的选择等都要进一步研究。我们相信,在各个院校大力提倡与支持以及教师的努力下,双语教学定能够取得深入发展。

2.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实论文 篇二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涵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学生自我建构意义的过程, 认为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结果、学习方法, 而且还是了解世界的方式。这一理论以全新的视角看待知识、学生和教学, 给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参照。

1.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强调,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 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 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 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 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 在具体问题中, 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根据这种观点, 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较为可靠的假设, 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 因为经过筛选与提炼的知识不可能把现实具体而复杂的背景涵盖进去。

2.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借助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3.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 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 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是简单知识的呈现者, 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 倾听他们的看法, 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 以此为根据, 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这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 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 了解彼此的想法, 彼此做出某些调整。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 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 在学习者共同体中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二军事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困境

军事基础理论课程是军事院校的主干课程, 课程开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未来军官的素质, 即军官专业化的水平。但军事院校军事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

1. 教员教学观念落后, 忽视学员学习的主体性

目前, 许多教员基于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学习理念, 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 便于教员组织、监控和管理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 便于师生面对面的认知交流, 因而有利于系统的军事理论知识的传授, 但由于课堂完全由教员来主导和控制, 学员的认知主体作用被忽视, 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因此, 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压制, 学习能力、创造精神的培养受到限制, 导致学员无法利用已有的经验去建构军事理论与实践知识。

2. 学员课程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动力不足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一些学员缺乏对军事基础理论课程的理解, 因而没有明确的目标定位, 学习动力不足。因为只有学习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形成与获得所希望的成果相应的预期时, 学习才可能是成功的。学习目标不是从外部由他人制定的, 而是形成于学习过程的内部, 由学习者自己制定的。如果学员缺乏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 他们就不可能成为自主的思考者和学习者, 学员应在教员的帮助下, 发展自己控制学习过程的能力。在军事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中, 很多教员没有意识到指导学员明确学习目标的重要性, 导致学员学习动力不足。

3. 课程体系僵化陈旧, 缺乏生成性

建构在知识客观主义基础上的军事基础理论课程的课程体系陈旧僵化, 过分强调间接经验的学习和掌握。课程的设置是封闭式的, 缺少发散性和开放性, 并且过分注重基本理论的介绍, 把知识看成是纯客观的、一成不变的, 忽视知识的生成性, 因而使军事基础理论课程的教材缺乏启发性、可读性, 没有生长点, 没有提供多种学习可能性供学员选择, 因而无法激发学员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4. 教学过程情境缺失, 教育资源单一

目前在军事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学员是在情境缺失的状况下学习, 他们没有更多的对战争环境、军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军事实践的了解, 缺少实践机会, 学习过程中缺乏“认知冲突”, 只能是机械记忆书本上的理论, 而无法进行知识建构。学员如果能在复杂真实的情境中, 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来完成学习任务, 就会对军事基础理论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深入探究的动力。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军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军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首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传统教学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 使教学的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军事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首先要使学员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 给予学员解决问题的自主权。学员不仅应确定所要学的问题, 而且必须对问题解决的过程拥有自主权, 教员应该刺激学员的思维, 使他们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 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传统的教学计划特别强调学习目标, 但学员通常并不接受这些目标, 而只是关心能否通过考试。因而, 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与学员学习的目标相符合。我们可以从学员那里获得问题, 并用这些问题作为学习活动的推动力, 教员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员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 从而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 结合军事理论或实践设计真实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建构主义认为,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这些接近生活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的内容或技能, 它们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 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意义。因此, 结合学员的兴趣让他们选择当代社会中的军事问题进行探究, 才会有利于他们军事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积极建构。

再次, 教员应成为学员学习军事基础理论课程的指导者和合作者, 而不是单纯的教授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同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主体理念发生变化, 即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建构主义注重知识的生成性, 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 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因此, 在军事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中, 教员就应当特别注意引导学员通过交流, 自己来解决军事理论与实践的相关问题。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军事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范式

目前,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抛锚式教学 (Anchored Instruction) 模式、认知学徒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模式、随机访取教学 (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模式等。

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 产生学习的需要, 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 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 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并达到目标的全过程”。这种教学要求创设有趣的、真实的情境以鼓励学习者积极地进行知识建构。学徒式是一种“做中学”的最早形式, 这种置于真实情境中的任务, 提供了学习的有组织的和统一的作用和目的。“认知学徒制”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脱离现实生活的教学。随机访取教学使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 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这就是随机访取教学。

这些模式都强调教学的情境性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在军事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中, 目前比较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就是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强调主动探究、自主学习, 通过引导学员质疑、调查、实践和参与, 培养学员的问题意识, 让学员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性教学主要是以问题为载体设计实施, 注重知识的生成性, 是师生共同构建知识和经验的过程;研究性教学在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具有充分的开放性, 注重情境性和实践性, 较充分地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这种以学员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员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性, 强调学员在意义建构中的主动性, 因而有利于学员自主学习意识的养成, 发挥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改变学员被动学习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 1999 (9) [1]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 1999 (9)

[2]苏华.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0 (6) [2]苏华.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0 (6)

[3]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5) [3]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5)

3.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实论文 篇三

【关键词】建构主义;文化素质教育;途径

文化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因素,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经之路。新世纪以来,一批“缺乏读写技能、不懂中外传统文化和基本文史知识、缺乏人文素质的‘传统文盲’正重返校园。没有科技的国家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的国家不打自垮。文化素质教育必须成为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题。

建构主义源于认知理论,上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理论,有力的拓展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视角,对于推进新世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和启示

1、符合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

面对竞争性越来越大的市场经济,用人单位的关注点也发生了变化,对大学生的创造性和适应性、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还要求大学生能在短时间内适应行业转换和改变主攻专业方向。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人才标准和教育理念都要随之调整,培养的大学生应该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双过硬,同时具有创新能力。达到这一要求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学生应该学会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而建构主义提供的理论和方法正好使人在学习中能够满足这个要求。

2、创新教学方法,教为主导,学位主体

区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建构主义指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心理结构和经验来主动建构自己知识,每个人又有自己的个性,这就构成了人才的多样性。在这个建构的过程中,教师是帮助、促进者。传统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给学生听,学生在课下按要求完成作业,如此循环,几乎没有让学生自我展示、弘扬个性的机会。因此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教学设计和方法,为学生主动构建内部心理表征、在活动中经验改造和重组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3、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建构主义学习论要求教师角色要从台前走到幕后,在素质方面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反思的实践者。尽管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但是教师的作用和意义并没有降低,依然很重要。这实际上对教师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本领来应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途径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大学生的要求也发生了转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社会参与的热情和能力、理性批评的态度及世界性、人类性的关怀开始越来越为他们所看重的。也就是说,新世纪的大学生今后立身处世不仅仅是具备专业知识,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得诸如智慧才能、审美、创新、宽容等内在的文化素养。而这些素养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养成教育,不能单纯依靠一些硬性规定,需要结合大学生以及大学教育的特点,在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等多个层面进行渗透。

1、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建构主义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性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文化素质不能单纯靠个体的感悟和体验来获得和提高,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的科学而系统的课程体系,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来实现教育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的自然渗透,帮助学生建构可供其后继发展的内部文化。同时,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等不同的课程设置为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知识提供源动力。

2、强化教师育人意识,全面激发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作为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需要转变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为学生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将教与学在学习过程中有机的统一起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在与教师共同创设教学情境,组建学习共同体的有效干预下,有可能完成其无法完成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而思维正是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核心所在,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归纳力、理解力以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文化素质教育与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有所不同,它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学习本身既有学习者主动建构的成分,也有从外界吸收的成分。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所在,也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每所高校独特的学术和文化传统是学校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校园文化环境这样一个学校软实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在校园内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可以是多方面的。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展示个性和锻炼能力提供平台,为学生与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架设桥梁,充实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世,提升修养,完善人格,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此外,学校或者各院系组织开展系统的内容涵盖各大学科门类知识的学术论坛、研讨会等活动,扩大学生视野,锻炼学生创新思维,推进文化创新和教育创新的有机融合,实现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的同时,又有利于建设和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文化,是一项双赢的举措。

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点,而目前高校素质教育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效果的发挥。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借鉴为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拓展了视域,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金秀文:从传统文盲到读图时代的一点反思.中国教育新闻网,2007(5):1

4.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实论文 篇四

随着我国高校对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使排球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教学教育思想;如何将排球运动的教育功能和排球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机地融合到教学实践中.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生理、心理、社会相结合的综合素质,实现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是我国高校排球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对高校排球教学进行研究,期望通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使高校排球教学摆脱传统不利的因素,实现高校排球教学的改革,提高排球教学效率。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5.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实论文 篇五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始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这一理念提供了理论支持,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具体实施值得研究,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关键词:建构主义;小组合作;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154-02

引言:建构主义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已经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了。这期间,许多学者,一线英语教师对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近年来,随着新入学的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社会对于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强,建构主义理论仍然在大学英语教学以及课堂设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中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体现,为大学英语课堂设计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含义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巴特莱特(Bartlett,1932)和皮亚杰(Piaget,1966)的图式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非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应该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管理者、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征询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

2.强调学习情境。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与真实的或类似于真实的情景相联系的。在实际情景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因此,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3.强调协作学习。认为协作学习对知识意义的构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交流以及学生和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构建的重要手段之一。

4.强调意义建构。认为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提供各种资源,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并完成意义建构,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如上所述,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应重视“情境”,“协作学习”,“会话”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同时,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互动过程,尤其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因此小组合作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小组合作形式,即学生在小组中就话题展开活动,小组成员互相沟通,相互合作,以完成对知识的构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束定芳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我们教什么,怎么教?”一文中指出:课堂教学的效果应该体现为是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是否解决了学生的学习困难,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等。所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要将教材涉及的主题和有效的课堂活动相结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课堂的交际活动中去,还要重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科学的课堂活动设计提供的有力的理论基础。

本文以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

(一)中Unit 4 Care of the Elderly,Text B Care of the Elderly:A Family Matter的教学内容为例,具体阐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及以小组合作为主的几种有效的形式。

(一)模拟访谈:创设情境

在话题导入的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提前制作好的人从生到老的录像,录像在一个老人凝望窗外的镜头戛然而止,两个标题映入学生的视野:What happens to people when they become old?Would you live at home or in a nursing home when you are old?学生的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以上话题做一个模拟访谈:小组成员一个担任记者,三个扮演老人,讲出自己的观点。

在话题导入的环节创设情境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首要步骤,目的是唤起学生对话题的注意和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运用他们已经有的知识,完成课堂中的交际任务。模拟访谈需要记者和被访谈者之间进行频繁会话,学生在这一环节中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激活了头脑中原有的图示,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小组讨论:文章理解

本文向读者介绍了美国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大部分的老人在家养老,由家人照顾。文章还说明了老年人选择在家养老的三大原因。教师在精读课文之前先引导学生了解整个文章结构,从而总结出课文的主要大意。然后教师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度理解。这一环节需要小组讨论和协作,共同完成问题的回答。

建构主义提倡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与交流,不断探索和完善对问题的理解;建构主义认为,意义是在新旧知识之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构建的。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是建构主义倡导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开动脑筋,深入思考的有效途径。问题的设置要有技巧: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能够启发学生用原有的知识结合新授知识回答上来的问题是好的问题。同时,在文章理解的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略读,跳读,猜词等阅读策略完成对文章的理解。

(三)小组竞赛:词汇学习

词汇学习是大学英语课堂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胜心理,词汇学习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教师在讲解新词时可以口述一个英文例句,让各个小组用抢答的方式对新例句进行汉语翻译,或者一字不差的重复例句。另外,在学习了所有单词之后,也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对所学的单词加以巩固和复习。比如:一个小组提问:What is the word meaning “happening from time to time but not regularly of often”?先抢答“occasionally” 的小组得分。

建构主义大学英语课堂设计强调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作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让所有成员都能够参与到词汇学习中去,创造了轻松愉快、合作竞争的教学环境。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要了解文章中哪些词汇是学生的原有知识,哪些词汇是新词汇,这样才能精选新授词汇。另外,教师选择例句内容应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或结合专业,或结合时事,或贴近校园生活、学生思想热点,或利用中外名言警句,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受到思想启迪。

(四)小组辩论:拓展学习

在学生结束了对整篇文章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辩论的形式来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将所学的英语词汇、句式和自己独特的观点用实际口语进行表达,真正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老年人养老”的话题,辩论题目是: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to send your parents to the nursing home when they are old?全班学生分为两个大组,每个成员都收集材料支持自己组的观点。自由提问阶段由两个组互相提问。

通过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对中国和美国的“老年人养老”这个话题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对课文内容也加深了理解,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积极的意义构建者和展示者。辩论赛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力。

三、结语

从以上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看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的发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变传统的教师对知识的传授为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记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协作,会话练习,最终达到意义建构。

参考文献:

6.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实论文 篇六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7年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约2650万网民中,18—24岁者占到36.8%,这正是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由此我们推断,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环境。网络媒体的虚拟性突破了文化和生活的界限,为受众营造出一个与生活交融乃至统一的大文化世界。网络文本的丰膏眭及其产生的巨大张力,建构了一种全新的表达和阅读模式,并由此带给读者极高的阅读满足感。网络上的语文资源非常丰富,可以提供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服务,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因而,它极可能会带来现代大学语文教育的科技化变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在网络与语文教学之间寻求一种契合,试图从媒体教育功能的维度去探索运用网络环境改良大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因为传统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许多教育工作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就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育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到了最新的信息技术成果的有力支持,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中Et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

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二、网络环境下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在笔者的教学研究过程中,网络环境包括构成教学环境有机因素的各种网络技术以及运用网络技术营造出来的教学环境或使教学得以开展的背景。从广义上来说,凡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学活动都可以被认定是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无论是通过网页发布教学内容,以电子邮件方式与学生交流,还是师生间传递网络视频信息,将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后再加以传播,抑或是以网络应用为目的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均属此列。在网络环境下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实际上就是探索学习环境与资源对于以人为中心、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的语文教学的作用和影响。

(一)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综合智能

大学语文自身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是一门内涵丰富、强调主体性的学科。它的教学目的着重于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渗透。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但其中选取的篇章大多以古典文学为主。不少文章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人的意境和情感与当今青年学子的审美情趣有着不一样的定位。网络环境的应用,使教师的教学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沟通了过去、现在与未来,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有助于创设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师应强调真实环境的创设和模拟,并把情境创设当做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图片、影像或声音资料,比如,学习《春江花月夜》这篇课文时,先来听一段古筝曲以扩展联想;讲解李清照的词的时候,插几幅优美的配图来渲染意境,这些做法在给学生以形象的启发的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想象空间,其教学效果与过去的“填鸭式教学”并无多大区别。

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地具有较为广博的学识,高远的视野,仅有单学科的知识经验是不够的。每个学生在走出学校进入社会之后,都会跟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都要处理各种从未遇到的棘手问题。这就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综合智能才能胜任其社会角色。综合智能的形成通常是通过消化和融合各科类的文化与生活经验得来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由学生自主设定学习目标,参与创设真实教学情境的理论,对于学生来说其实已经是一个学习如何完成跨学科的整合性任务,提高综合智能的过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真实情境的创设和模拟应当由学生自主去完成,教师只是起从旁协助处理的作用。情境创设的实际意义在于情感的培养,其目的是引起学生积极的心理反应从而达到学习效果。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成功与进步的评价;善于抓住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在思维、语言、解题策略等方面的优点,并加以表扬;善于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某种情感氛围,不断调整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气氛中展开。

下面以节选自《红楼梦》的课文《宝玉挨打》的教学为例,说明教师如何利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综合智能。第一步:建议学生自由组合,以3~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从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或网络中寻找学习资源,通读《红楼梦》原著,了解作者曹雪芹生平;第二步:每个小组定出学习目标及重点:“宝玉挨打”是情感的聚集点,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出挨打的原因,同时关注宝、黛、钗三人的心灵世界,探究作者的写作倾向;第三步:每个小组根据读后感自行设计若干问题,并自行找出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可以是自行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也可以是情境模拟,或者是自导自演的小品表演,形式不限;第四步:课堂教学内容以学生课件展示、情境模拟、问答、商讨、表演等形式为主。以上教学过程主要在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展开。

(二)以学生为主体,凭借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支持,以师生协作互动的交流方式推进学习进程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通常采取板书的形式,耗时较多,而且这门课程通常是大班选修,人数众多,因此板书效果并不理想多媒体课件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醒目清晰、省时省力、信息量大,深受学生欢迎,也提高了教学效果。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多媒体课件是提前设计的,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预先已安排好。课堂上省去了板书时间,信息量固然增大了,但学生只忙于快速记笔记,根本无暇顾及思考、阅读与交流,这样的教学方式又回到了“填鸭”的旧巢。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合作掌握的,学习是学习者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建构的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不同的,也存在着局限性,只有通过意义的共享和协调,才能使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教师应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为中心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的学习策划者、引导者帮助者和学习伙伴,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真实问题,并且激励学生对问题提出多重解决方案,同时为学生刨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里进行沟通与合作,通过合作拟定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游戏模拟等形式,从中学会聆听和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争辩、接纳与欣赏。教师应对协作学习的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在这个协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学校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和国际互联网等适合于共享的资源应该被充分利用。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被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年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把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交流变成纯粹的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古人夏茹冰根据泰戈尔的诗歌作了一副对联日:“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协作就应该达此种境界,教师应该依靠语言的魅力,引导学生沉潜于字里行间、书里书外,以获得心灵的启迪与精神的滋养,最终达到荡水成波、击石发光的效用。

以李商隐的《无题》诗教学为例。《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这些无题诗大多隐约、朦胧,表现含蓄、委婉,因此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评论界对李商隐无题诗的评析也众说纷纭。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播放自己设计的配乐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课件,获取和谐的审美感知和情感上的宁静愉悦,并产生进一步探求作品内涵的欲望和激情。然后,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以小组的形式搜集与李商隐“无题诗”相关的材料,从中提取和处理信息,接下来再启发学生通过合作设定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等形式就“无题”的含义展开课堂讨论,各抒己见,最终帮助学生建构具有个性化色彩和独特性发现的知识结构。

(三)以多媒体为认知工具,教师根据学科性质,引导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当中,无论大学语文还是其他任何学科,意义建构都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在特定的情境下,对新知识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产生深刻理解,并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作为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学习大学语文,主要是一个文学欣赏的过程,经教师的引导、启发、协助和支持,力求深入地理解其中所蕴涵着的丰厚文化内蕴和人文精神实质。文学作品最具个性特质的就是它的人文性。因此,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进行一场思维、审美和鉴赏的系列心智活动,其终极目标是要达到精神超越。平常意义的教室、图书馆,传统教学板书、课堂讲授以及课后阅读都只能帮助学生进行一些字、词、句、篇等知识的表征,或是应付教材里面的习题,而无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作品的文化内蕴和精神实质。换言之,旧有的学习环境与认知T具无法帮助学生建构出他们自己的、独特的知识结构。

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是帮助学生最终建构具有个性化、独特性和创造性知识的最好的认知工具。当前可供选择的主要有以下多个类别:适合于多媒体组合教学的多媒体综合教室;适合于个别化学习的、以CAI为基础的电子阅览室;适合于协作学习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适合于资源共享的学校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内联网络系统和国际互联网络系统等。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其核心是意象的重建。意象的重建不是对作家创造意象的简单复制和记忆,而是一个能动的再创造过程。它需要借助联想与想象,通过自己的感知、情感和心智共同完成。学生充分而恰当地利用上述的认知工具,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纵、横双向的比较,激活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然后通过同化或顺应过程,重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但是,这决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或叠加,而是对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和超越。譬如,学习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哈姆雷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认知工具了解莎翁生平及创作经历,纵向浏览阅读莎翁的悲剧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然后,让学生以复仇为主题搜索中外相关的戏剧作品,如我国元代关汉卿的《赵氏孤儿》、法国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等作品,接着,再进行文学作品的比较。新旧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相互融合,彼此作用,这对于完善学生认知结构,使认知结构综合化、整体化、系统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7.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实论文 篇七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中,英语阅读,网络

阅读, 从广义的角度来讲, 就是理解文本信息。进一层来看, 阅读是利用文字提示和背景知识来领会文章意义的过程 (Nunan1967) 。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 不仅要利用上下文提供的线索, 还必须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来帮助理解。阅读能力是英语能力中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基础英语教育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新课标》对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应达到的目标进行了详细描述, 其中对于高中生的阅读能力要求是: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态度;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长难句;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比较浅显的文学作品;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者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除教学以外, 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36万词以上。这对高中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何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 以更科学有效的方法或途径辅助学生达到甚至超越目标是广大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1英语阅读教学之现状与问题

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不少问题。首先, 传统的阅读教学只重视形式上的剖析。教师把精力放在了单词的讲解和语法的分析上, 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生词, 句法结构分析清楚后, 理解整篇课文就不成问题。但是, 学生读完一篇文章, 单单做到了理解文章大意, 能够准确回答阅读理解的问题, 还是远远不够的。换句话说, 学习者还是停留在对阅读内容的表层理解, 没有深入讨论作者的中心思想、写作风格、修辞手法等。 其次, 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高考的压力下, 学生只关注课文内容理解以及课下阅读理解的练习。大多数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的成就感来自于习题中的错题数很少或者没有错, 而不是真正在阅读中享受到了乐趣。这种现象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引导偏差有关。再次, 除了围绕课文的讨论之外, 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思考和反馈非常有限。一是课堂上可以利用的时间非常有限, 教师不得不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要目标;二是学生缺乏讨论的平台, 在阅读以后, 即使心中有所思, 没有交流的空间。这些都是一线英语教师正在面临的比较棘手的问题。

2英语阅读教学之对策

针对以上教学现状和问题, 一方面教师可以考虑将传统课堂延伸到网络空间, 利用现代化技术丰富学生的英文阅读体验;另一方面建议教师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在学生的合作学习当中,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1) 网络英语阅读的特点

网络阅读材料具有时效性。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学生处在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他们在适应生活学习节奏的过程中也同样渴望新信息的刺激。网络英语阅读材料的时效性恰好迎合了学生对新事物好奇的心理。阅读不再是一种任务或者负担, 而成为学生了解新事物、各种动态的途径。这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 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网络阅读材料内容丰富多彩。互联网是现代人们认识世界的窗口。相比课本上和课后习题中的阅读材料, 网络英语阅读材料的内容和题材无所不有, 如政治、经济、科技、环境、生物、文学、艺术等。学习者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任意搜索相关英文信息, 展开阅读, 丰富课外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英语阅读能力。这是一项高中生容易长期进行下去的训练项目。

网络阅读平台具有灵活性。网络阅读平台可以冲破课堂阅读教学在时间上的局限性, 以非线性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辅助他们课下学习。学习者只需要一台可以接入互联网的电子设备, 便可以利用课堂以外的任何时间进行英语阅读。根据可利用的时间, 学生可以自己决定阅读一则简短有趣的新闻还是继续前一日没有读完的小说。网络平台自然可以成为传统英语阅读课堂的无线延伸。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心理学家皮亚杰为教育界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它是认知学习理论的部分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是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其学习过程密切相关。该理论详细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具体来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过程, 知识不是通过简单的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特定的情景下借助教师或者学习伙伴等他人的帮助, 以及必要的学习材料比如文字、音像、互联网信息等, 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该理论给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些启示。首先,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更大程度上掌控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难度, 以更科学的方式进行意义建构, 拓展英语阅读视野。其次, 英语阅读能力绝非是教师能够直接传授给学生的。学生可以开展合作学习, 根据兴趣爱好建立学习小组对相关阅读材料进行交流讨论, 再将教师的意见加入其中进行平衡比较, 不断加深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3网络课外阅读活动设计

在网络课外阅读活动的设计中, 本文对学习小组的建立、 材料的选择、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学生的互动合作、活动的评价提出相关建议。

1) 学习小组的建立

在学习者人数比较多的情况下, 合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步骤是对学习者进行分组。本文建议将一个行政班的学生按照各自感兴趣的信息领域分成若干小组, 5~7人为一组比较适宜。这种分组方法的原因有若干, 首先, 兴趣点相同或相似的学生很容易开展交流讨论活动, 学生的思维更容易受同伴的启发而打开, 形成良性循环, 有效开展自主合作研究学习。其次, 这种分组形式可以很容易使每个小组内成员的英语阅读水平层次化, 避免了高水平学生扎堆, 程度较差学生缺少榜样同伴的带动和辅助的情况。另外, 在调查学生的兴趣点时, 建议让学生报上2-3个领域。这样教师可以在对每个小组的组员层次进行调配时, 有更大的操作空间, 尽量让每个小组都有带头的学生, 协调和帮助组员完成课外阅读任务。

2) 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

应惠兰、徐慧芳 ( 2001) 指出阅读材料的选择应以学习者的阅读需求为基础, 而不能从教师个人教学经验出发。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英语水平以及学生的兴趣所在, 在这个大前提下进行阅读材料的设计和规定。另外, 本文的目的是将网络阅读变为课堂的延伸学习空间, 因此, 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是如何选择与当前学习的单元话题相关的内容。这里需要解释的是“相关”的程度。教师并不需要将学生的选择余地限定得必须与单元话题密切相关, 可以启发学生在话题基础上拓展相关的子话题。以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三册第二单元为例, 该单元的名称为Healthy Eating, 主话题为健康饮食。每个学习小组可以在自己的兴趣领域中搜索任何与健康饮食有关的内容进行阅读。而网络搜索引擎在这一过程中又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每个小组可以在某一电子英语报刊或英语学习网站中进入自己感兴趣的专栏, 再以健康或饮食或饮食健康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材料, 与之相关的阅读内容会立即呈现出来, 组员可以在该分类下获取有用信息。

3) 英语阅读策略的采用

Goodman (1996) 认为阅读可以看成是心理语言的猜测游戏。如果学习者有一定阅读技巧, 他们在阅读中获取信息的难度就会大大减小。阅读策略的使用和选择对于学习者的阅读能力培养非常重要。本文不建议教师在活动开始就列出一系列阅读策略, 让学生为了用策略而阅读, 这样的习得过程会给学生无形中造成压力和负担。这种情形下的阅读策略并不会成为帮助学生成长的工具, 反而可能使学生产生挫败感。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基本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段, 教师可以借用Krashen ( 1982) 窄式阅读的观点, 让学习者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集中阅读同一个话题或同一个作者的文本, 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建构语篇。这与上文提到的以学生兴趣来分组的方法相辅相成。学生长时间进行与某领域相关的英语阅读后, 会自然而然的习得大量相关词汇和表达。另外, 在该策略的启示下, 教师可以考虑在活动进行一段时间之后比如2个月, 对所有学生以新的兴趣点再次分组。这样学生可以开始了解和丰富其他领域的词汇与信息知识, 长期进行下去, 受益匪浅。

4) 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互动

本文建议教师在每周末布置阅读活动, 以阅读报告的形式作为活动个人活动成果, 每单元结束周中利用一节英语课以演讲的形式进行各个小组的集体活动展示。以上是宏观上教师需要向学生做出的引导, 在具体操作中每个学习小组有很大的自由发展空间。首先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 学生按照上文的材料选择原则, 可以进不同的电子报刊、学习网站等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进行深入阅读;其次学生在写个人阅读报告的时候可以就某篇文章的观点进行反思, 可以总结概括自己的所有阅读内容, 甚至可以在此基础上想象发挥进行再创作等。这里说明的一点是学生的阅读报告最好以电子形式保存上交并与其合作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分享, 或以群邮件形式或qq群文件等形式。这样每位学生在分享自己思考成果的同时, 又学习了同伴们的思想认识, 这种交流和沟通是传统课堂上很难做到的。 另外, 在集体展示中, 每个学习小组又可以设计创意出新颖的形式来展示自己小组成果的精华。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可以借助ppt、图片、黑板各种材料和设备。形式上没有任何限制, 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给予学生尽情发挥的舞台。

5) 课外阅读活动的评价

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评价。本文认为该网络阅读课外活动的评价模式应该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即地的评价, 以了解动态过程的效果, 结果性评价指的是在教育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比如一个单元、一个模块或一个学期、学年、学段的教学结束后对最终效果所进行的评价 (姜艳华, 2007) 。前者的主要评价手段可以是上文所提到的个人阅读报告加上小组集体展示, 而后者的评价形式可以采用英语阅读测试。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教师在设计试卷的时候, 应该采用客观题和主观题想结合的方式。主观题的评判中应采用开放式原则, 即学生只要言之有理, 就可以认为学生理解了测试中的阅读材料内容, 并对材料有所见解。另外, 结果性评价的频率可以与分组调整的频率保持一致, 一方面能够比较科学的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阶段性的了解, 一方面比较容易让学生从思想上和知识储备上接受测试。

4结语

网络英语阅读活动的开展, 从准备到实施过程在到评价, 全程都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合理设计、引导、启发和监督, 对于学生的能力锻炼方面也非常具有挑战。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和学生阅读能力亟待提高的要求下, 教师可以并且应该冲破传统模式的束缚, 利用网络资源的开放性和便利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让学生在合作中得到英语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双提高。

参考文献

[2]Goodman K S.Reading: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J].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 1967 (6) :126-135.

[3]Nunan 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M].New York:Prentice Hall, 1991.

[4]姜艳华.试论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同一[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4) :52-53.

8.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实论文 篇八

【关键词】建构主义;同化;探究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是某个心理学家或教育学家个人的理论成果,而是众多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关于建构主义知识、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索和总结的成果,他们主要包括杜威、维果茨基、加德纳,形成了众多建构主义理论流派,如个人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等。尽管不同的建构主义流派有各自的主张,但他们在学习理论上有共同的观点,即建构主义者都认为学习者是主动建构他们的认知世界,提高认知功能,而不是通过单向传授被动地接受知识。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学习要配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与主体之外,而是主观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认知结构。

儿童是通过同化或顺应获得新知识的。同化是通过经验或认知结构实现对感觉资料的吸收。儿童积极主动地同化必须以已有的经验背景和认知结构为基础,因而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背景和认知发展水平,教师为幼儿呈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要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同化新知识。顺应是儿童借助与新知识或观念的接触,促进已有结构、图式发生变化的过程,或创立足以容纳新接触实物的图,或修正原有结构以容纳新事物的过程。调节是主体在新知识与已有认知水平发生冲突的情境中做出的对原有认知结构的调节。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认知冲突有助于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幼儿教师要利用好认知冲突,推动幼儿认知的发展,一方面要了解幼儿已有认知水平,为幼儿提供的教学、游戏等活动要能引起幼儿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和求知的兴趣;另一方面,认知冲突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要符合适度原则,远高于幼儿认知水平的教学和游戏等活动,太难或非幼儿能力所能达到的任务或游戏,会使幼儿对活动失去兴趣,不利于幼儿主动探究的精神。因而,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幼儿已有的认知水平,为幼儿提供最适宜的认知冲突,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建构新的认知水平。

重视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交互作用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交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幼儿思维处于感知运算阶段,只有在与他人或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才能逐步建构对客观世界的意义。如幼儿只有在对物体的动作中,才能建构物体的轻重等概念。幼儿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真正建构出数理逻辑经验,如为了让幼儿掌握数的抽象意义,可通过让幼儿摆弄石子,时而将距离放大或缩小,时而改变计数方向和次序的过程中,幼儿最终发现总数始终不变,从而获得对事物量关系的认知并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在幼儿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为幼儿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游戏,在游戏和活动中,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发展。

重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同化作用的实现是儿童主动作用的结果。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和游戏是以幼儿自身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的。正如皮亚杰所言,“一切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和需要为先决条件,”兴趣实际上不过是同化作用的动力。人们对事物的兴趣和需要诱发认知冲突,将幼儿对事物表面的兴趣内化,将幼儿的外部需要转化为内部需要,发展幼儿主动探索事物的积极性和认知事物的能力。

重視幼儿之间的交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情景就是指为学习者创设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为学习者的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提供一定的情景。协作发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作,而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会话有助于引发学习者自我反思从而促进幼儿原有认知结构的发展。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师幼之间、幼儿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语言、情绪、社会性以及认知的发展。幼儿只有在与其他幼儿交流时,才会知道其他人的看法并非都和自己一样,这样幼儿就不可避免要进行辨别、思考,从而学会从他人立场思考问题,有利于幼儿养成批判性、可观性的思考问题的习惯,有利于摆脱幼儿的自我中心状态。

9.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篇九

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建构主义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它具有迥异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代表人物:皮亚杰、斯腾伯格、卡茨、维果斯基。(一)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1.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2.学习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 1.知识观

(1)知识不绝对: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如:我们学习的平行线的概念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但是现实情境中并没有这样的两条直线。

(2)因情境不同,知识也会发生变化: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能拿来就用,而是要针对具体情景进行再创造。如:数学上我们学习:1+1=2,但是这也只有在数学计算时是可行的,当变换了情境,比如,一杯水倒在桶里,再倒一杯水在桶里,此时还是一桶水,1+1=1了。

(3)因人而异:知识会因为学生经验世界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比如:我们学习的小鸡是有两条腿,一对翅膀,但是小明的爸爸是某快餐养鸡场的员工,因为给鸡注入了激素,小明看到的小鸡就是4条腿,两对翅膀。这样的话,我们课本上对小鸡的学习就与小明的经验不符。2.学生观

(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2)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3.学习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而是他们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者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3)学习的情境性。建构主义者提出了情境性的认知观点。知识存在于具体、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不是一套独立于情景的知识符号,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人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某种社会实践的参与而逐渐掌握有关的社会规则、工具、活动程序等,形成相应的知识。

(三)建构主义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告诉我们,知识并不是绝对的真理

教师在尊重书本知识的同时,不能用知识的权威来压制学生的创造性,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敢于向知识质疑、挑战。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告诉我们,学习具有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这些要求教师要做到以下方面:

(1)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2)注意学生共同体在学习中的作用,运用合作学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建构认知结构;(3)注意理论联系实践,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课,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合理运用和领会知识。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告诉我们,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关的先前知识和对教材的信息状况有所了解,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得新意义,修正以往的概念。(四)教学模式

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支架式

支架式教学是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维果斯基认为,在测定儿童智力发展时,应至少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是潜在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应从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开始,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支架教学中的“支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1)搭脚手架(2)进入情境(3)独立探索(4)协作学习(5)效果评价。2.抛锚式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1)创设情境(2)确定问题(3)自主学习(4)协作学习(5)效果评价。3.随机进入

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题目

1、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有哪些?支架式建构主义教学、抛锚式教学以及随机通达教学模式又是如何体现这些教学理念的?

答:1)知识观:知识可被视为是由人和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并强调知识的获得离不开人主动积极地去建构和解释他们已有的经验。

2)学习观:当代的建构主义者比皮亚杰更重视学习者先前的知识结构,这些先前的知识结构是新观念和经验的过滤器和辅助器。建构主义者也相信知识并不分离,而是与学习者的行为和经验密切相关。知识不是绝对的真理,它是跟前后经验有相对的关系。知识是个人与他人经由磋商与互动的社会建构,不是独立存在于符号之中。

3)学生观:学习者之所以积极主动地对面临的各种刺激产生反映,是因为学习者本身就有建构知识的潜能、动机和可能性,所以,认知或学习不是发现已经客观存在的知识、接受知识的活动,而是探究、发明、建构知识的作用或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4)教学观:知识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建构。因此,教师不能将观念加之于学生的头脑中,需要学生去建构他们自己的意义,因此,教师教学中并非只需要传送一些意义而已,而是与学生进行深入的对话,要引入具体的情境,适当采用协作学习,以便激发学生去建构这些意义。

10.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实论文 篇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新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过程的生成模式的解释,为改变教学脱离实际情况而主张的情景性教学以及所提倡的学生的合作学习,对深化现代学习素质培养和深化教学改革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手段成为现代学习重要环境。信息素质和技能特别是信息收集、处理和表达这一信息素质的核心内容已成为现代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学习者就能够顺利获得学习内容,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使学习成为更具自我导向和控制的过程。

11.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实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化教学;自主学习

一、信息化教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所谓信息化教学,不只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现在它已发展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即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融合到学科课程之中,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及情感激励工具,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吸收维果斯基、皮亚杰、布鲁纳等人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经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协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取的。该理论对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的角色重新进行了定位,其隐含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的教育理念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原则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信息教学设计时,我们需遵循以下原则:

1.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

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学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即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现实世界知识,学生知识的获取与同化总与特定的情境相关,要把情境建设看成是教学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

4.强调“协作学习”。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激励评价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过程

为了贯彻建构主义等现代教学理念,并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我在给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讲授“在Excel中计算与处理数据”课程时,贯彻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要求,进行了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践,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创设情境,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展示实际工作中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的电子表格,如某商厦销售情况统计表,然后提出问题:各位同学,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工具,谁能够迅速求出所有商品的总销售额,限时一分钟,比一比谁算得最快。

由于我校要求财经专业的学生通过珠算等级鉴定,也准备了计算器,因此同学们纷纷跃跃欲试,但他们很快发现:没有人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这时候,我立刻告诉他们,老师能够在1分钟之内计算出所有商品的合计值,并且现在就把计算方法教给他们,从而引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自然地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中。

2.教师引领,启发诱导学新知

在该环节中,先用课件讲解、演示1分钟之内运用Excel中的公式和函数求商品总销售额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通过Flash课

件的导航按钮打开技能训练题库,完成任务一:练习该计算方法。

当学生掌握了求和的第一种方法之后,再适时用课件演示第二种方法,并启发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并且告诉他们,这些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灵活运用,才能最好最快地解决问题!

3.任务驱动,自主探索学新知

通过前面教师的引领,学生熟悉了Flash课件、技能训练题库的使用方法,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这样就可以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新任务如求平均值和求比例的驱动

下,先通过Flash课件自主学习求平均值和求比列的方法,再进入技能训练题库完成任务,系统会自动评分。这样,学生就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若有疑难,可以重复观看讲解演示,也可以向得了满分的同学求助。

4.合作探究,总结深化找规律

通过前面三个任务的学习,学生已经在实践中对运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有了初步的、感性的认识,接下来就需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让学生认识到数据计算中的共同规律,即:公式和函数的语法及使用步骤。并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能灵活地运用这一知识,去自定义公式,选择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5.对接岗位,拓展延伸强技能

需要学生掌握的岗位知识和技能很多,因此要对接岗位需求,对课堂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

拓展训练一: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是企业会计使用最多的报表。要求学生编制表中的计算公式,完成数据的计算,实现课堂知识和岗位技能的衔接。

拓展训练二:大家都知道电算化鉴定覆盖的知识面广,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很多。为了帮助学生通过鉴定,将会计电算化知识检测题录入到无纸化网络测评系统,学生完成后会显示学生做错的题,这样学生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同时通过网络将成绩上传到服务器,教师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进行辅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自我建构获得的知识才是最牢固的。因此,在本课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3).

12.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实论文 篇十二

一、课程价值的三大基本取向

所谓课程的价值取向, 指的是人们对课程价值的抉择倾向, 而这种倾向是受多元因素影响的, 它涉及到一定的历史与社会文化背景、信仰和哲学观念、个体对社会及儿童发展的认识等等, 因此决定课程的价值取向也是多元的。一般来说, 人们对课程的价值取向所做的较笼统而宽泛的划分是:知识中心取向、学生中心取向和社会中心取向。[1]

所谓知识中心取向, 主张学校课程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最有价值的学科教学提高个体的认知能力。早期较为传统的知识中心取向, 主要强调为学生提供系统的、逻辑的学科结构和学习材料。二战后, 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 人们又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充了一层涵义, 即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科知识。赫尔巴特、凯洛夫、布鲁纳等人都是该取向的代表。单纯的知识中心在课程实施上, 极易导致教师中心的倾向, 这也是其易受批评之处。

所谓学生中心取向, 主张学校课程应向学生提供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的经验, 为个体达到自我实现提供机会。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更倾向于学习者的兴趣、爱好。杜威、罗杰斯等人即为该取向的代表。

所谓社会中心取向, 重点强调社会经验。即在社会经验和文化传递上, 把课程看做是向学生灌输社会传统和习俗的动因,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去适应现存社会。该理论把系统的学科教学, 获得一定知识和技能作为适应社会的一种重要手段, 因此它与传统的知识中心论互为依托。其代表人物为功利主义课程观的代言人斯宾塞。

从课程发展历史来看, 三种课程价值取向总是沿着此长彼消、互为交替的“钟摆”轨迹循环发展着。

二、从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轨迹看“学生中心取向”的变迁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 当时的学者为反对神学, 弘扬科学和理性, 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 此时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倡导教育必须从儿童需要出发的同时, 并不以反对理性主义为前提。

此后, 经夸美纽斯的发展, 至18世纪这种“学生中心取向”在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 追求个性的和谐发展是个体与生俱来的需要,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满足个体的这一自然需要。而在个体追求自然发展的过程中, 教育者应尽可能减少社会对学习者的影响, 甚至卢梭反对学习者在15岁之前接受学科教育。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只是将“人性”与“神性”对立起来的话, 那么到了18世纪,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却是竭力将“人性”与“社会”、“人”与“知识”隔离开来。正如卢梭所言, 凡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 一旦到了人的手里, 就变坏了。这里的“人”, 指的就是人类社会。

20世纪初, 美国教育家杜威又明确提出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 (即“以儿童为中心”) 。当时美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与现代工业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正日益激化。为谋求出路, 杜威提出, 学校教育的内容应与社会生产的需要密切结合, 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能迅速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人。为此, 在课程实施中, 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 发展技能和创造力。对教育而言, “儿童是起点, 是中心, 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生长, 就是理想所在。”“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 不是文学, 不是历史, 不是地理, 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2]相对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显然较多地关注了个体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但遗憾的是, 曾风靡一时的“儿童中心论”却由于过于忽视理性主义, 以及没有较好地发挥教育者的引导作用而导致了美国教育质量的严重下降, 并在教育史上留下了较多的争议。

为改变教育质量下降和科技落后的局面, 美国在60年代进行结构主义课程改革, 希望通过加强系统的学科教学, 来培养科技精英, 其结果却又适得其反, 导致了极端的学科中心, 引起了社会的不满。于是以罗杰斯、马斯洛等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为代表的学者, 在70年代再次适时地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口号, 认为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享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是教育的宗旨所在。并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学生整体人格和创造性人格的发展, 即个体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内在与外在的统一, 以及充分发掘天赋的创造潜能。但是, 由于实践中人们仍然没有恰当地解决好情感与理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70年代末,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又转入低谷。

三、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的动力——社会、个体、知识三方利益的制衡

追溯整个课程发展起伏跌宕的历史, 我们发现, 正是个体、社会、知识三要素利益需求的不同, 导致了不同课程价值取向的倾向性。关于课程价值取向的问题, 究其根本, 在于如何处理个体、社会及知识之间的关系。

而事实上,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应该, 也无法被割裂的。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对学生心智的培养、和谐人格的塑造、完满生活的实现。因此满足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必将是课程价值取向的一个永恒的维度。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又是辩证统一的。人从诞生之后就不是抽象、孤立的个体, 而是在社会中存在的个体。特定的社会条件作为每一时代人们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既制约着人的发展, 又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而个人的发展又必将推动社会的发展, 社会是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并不断发展的结果。脱离社会的需要谈人的发展是不现实的, 脱离人的需要谈社会的发展是空洞的。只有当个体与社会处于协调状态时, 个体才可能有条件去体验幸福感、认同感和满足感, 社会也才能因个体的积极运行而产生强大的进步力量。这种协调既指个体对现存社会合理因素的适应, 又包含个体对现存社会不合理因素的成功改造, 两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卢梭浪漫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之所以与现实格格不入, 正是由于他违背了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那么, 个体又以哪些要素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以哪些成就去适应或改造社会?这又涉及了课程的知识价值。人类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期待着课程的传承, 文化的继续进步和发展又需要课程来推动。而教育正是通过课程赋予学生系统而进步的知识、理性思维和决策的能力、自我认知与自我调控的能力以及创造的能力等等, 来实现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个体也正是通过课程这一媒介, 传承人类文明, 并将其作为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工具。可以说, 悖离课程的理性价值, 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及适应和改造社会的价值便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可见, 如何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保障三要素利益的趋衡, 是决定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如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正是基于对社会转型期的文化适应, 颇合时宜地提出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而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在宣扬自由、祟尚个性的同时, 并不以否定理性、反对科学为前提, 反而两相兼顾、相得益彰, 并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华美的乐章。而此后的卢梭、杜威、罗杰斯等人虽然对整个教育科学的发展都曾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也不能否认由于他们在课程价值取向上或者割裂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或者过于忽视理性主义, 导致了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教育质量下降。科南特和布鲁纳正是因为过于追求课程的学术理性的价值, 忽视学生的主体需要和可接受性, 才导致美国20世纪60年代课程改革的失败。杜威、罗杰斯等人也都曾尝试着将学生、社会和知识协调起来, 但终因过于偏重“个体”, 虽偶能兼顾“社会”, 却难于校正“知识”本身的价值, 而导致对理性的疏忽, 并最终使课程价值体系总体失衡。

四、对建构主义的审视与反思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我国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一直在“增强体质”和“传授技能”两个维度之间摇摆。从根本上分析, 这种摇摆反映的是社会本位与学科本位两种课程价值维度之间的抗衡。显然, 这种从二元论的视角进行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界定违背了课程的基本规律, 因此也使得体育课程实践处处掣肘。

近十年来, 随着人们对体育课程功能认识日趋多元化, 体育课程的人文价值也日趋凸显, 特别是本世纪初的新课程改革鲜明地提出了“健康第一”、“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等课程理念, 体育课程价值才完成了“个体-社会-学科”三元化的架构。可以说, 体育课程人文价值的复归是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一大进步, 但遗憾的是, 人们在实践中常常由于某种误解, 或受到某种教育思潮的误导, 使得体育课程的多元价值并未完全得以实现, 反而有再次陷入历史窠臼之可能。

如前所述, 历史实践已经反复证明, 课程只有兼顾个体、社会、学科三方利益的制衡, 才可能有效地保证课程的良性发展, 片面的偏向任何一方都会导致课程改革的失败。而其中, 以杜威、罗杰斯分别代表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学生中心论”, 都不可避免地在实践中衍变为“严重削弱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从而导致了美国教育质量的严重滑坡。

20世纪末以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方兴未艾。该理论所倡导的种种主张, 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也因此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 并对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带来较大的冲击。但建构主义就像一把双刃剑, 在带给我们诸多启发的同时, 还带给我们诸多的误导, 主要表现在:

第一, 削弱了体育课程的学科价值。首先, 建构主义对客观知识的否定, 反映在体育课程中即为淡化运动技术。运动技术是体育课程中最具学科特性的内容。淡化运动技术, 其实就是削弱了体育课程的学科价值。事实上, 建构主义在美国的风行, 已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美国基础教育质量的下降, 为此2006年9月问世的《幼儿园到八年级数学课程焦点:寻求一致性》[3] (以下简称《课程焦点》) 已明确提出, 要加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以突出数学课程的学科价值。美国的这一举措值得我们深思。其次, 建构主义 (特别是激进建构主义) 否认知识的客观性, 否认知识的可传授性, 主张学生完全通过“概念重建”、“自主探究”等主观建构的方式获得经验, 这对一些以智力学习为主的学科课程或许具有某种意义, 但对于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学习, 则未免弊大于利了 (对该问题的详细阐述请参见拙文《建构主义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适应性与不适性》, 中国学校体育, 2008-9) , 也势必导致体育教学违背了体育课程的学科规律。

第二, 削弱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建构主义强调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伙伴和合作者。虽然这种观点看起来对于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却难以实现, 大多数的教师对此或者产生阻抗, 或者消极适应, 从而导致了“放羊式”教学, 教学的有效性无从实现。而在素有“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美国, 却于1995年颁布《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其中明确表示要重塑教师的权威。

第三, 忽略了体育课程的社会价值。当我们欣喜地谈论体育课程人文价值的回归时, 还应该理性地认识到, 这并不等于要否定体育课程的社会价值。目前许多文献中都可以看到诸如“体育课程价值观的转型”、“体育课程理念的转轨”、“学习方式的转变”等等提法, 而所谓转型、转轨或转变, 难免令人理解为破旧立新之意, 甚至是从一个极端转向了另一个极端。在讨论体育课程价值观时, 类似的提法不胜枚举, 久而久之便产生了一个误导, 即社会需要不重要了, 体育课程就是要为学生的个体需要服务。令人遗憾的是, 体育课程实践中出现的轻视体育学科价值、轻视教师地位与作用、轻视传授-接受式等所谓传统的教学方法等现象, 已经导致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滑坡, 如体育教师普遍反映“不会上课了”, 体育课堂上所谓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所引发的教师与学生的不适应, 以及近年来出现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滑等等, 非但没能真正实现体育课程对于个体发展的价值, 反而导致了体育课程社会价值的缺失。近年来, 关于征兵体检中发现兵源健康素质下降的问题, 在《中国国防报》上已有报道, 而大学新生军训中所发生的频繁晕倒事件更是屡见不鲜。这些现象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否定或轻视体育课程“增强体质”的价值, 只能导致体育课程与社会需要相互脱节, 体育教学的质量也就无法得到保障。

五、结语

无论是历史实践经验的证明, 还是建构主义近年来在美国本土所受到的质疑, 都可以证明, 建构主义在课程实践中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这一方面是来自其理论自身发展的不完善 (正如许多学者所言, 建构主义目前仍只是一个理论的假说, 尚缺乏实践的检验) , 另一方面, 该理论所反映出的课程价值主张, 也脱离了课程的基本规律, 在过分强调学生本位的同时, 忽视了对社会需要和学科价值的体现, 这也是其势必难以在实践中获得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站在课程价值取向的视角下再次审视建构主义, 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建构主义的局限性, 也更加坚定地认为, 在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中, 过多地引用和借鉴建构主义的理论主张, 只会导致矫枉过正, 甚至可能会产生新的、更为严重的问题。因此, 在体育课程改革中, 我们不应被某种理论、某个主义左右, 而是应该脚踏实地地从实践需要出发, 从教育基本规律出发, 在兼顾个人-社会-学科三方利益的前提下, 建构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参考文献

[1]刘昕.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理论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 2004 (1)

[2]吴式颖等.外国教育史简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8.

13.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实论文 篇十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共为三大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用探究、讨论等各种不同的方法在头脑中去主动建构所学知识。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对学习也赋予了新的意义。首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D.J.Cunnighan,1991)。因此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单纯向学生传递知识,也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主动地生成信息的意义的过程。其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生所学的知识也提出了新的理解,即知识不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课本、文字、图片以及教师的板书和演示等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只是一种理解和假设。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并不存在唯一标准,而是依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赋予意义由每个人自己决定。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论来源

(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1、文化历史发展观

维果斯基所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亦即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受人类的文化历史所制约的。其实现的具体机制是通过物质工具,如刀斧、计算机等,以及精神工具,如各种符号、词和语言等实现的。身处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中的个体对同样的事件有不同的认知。高级心理机能不同于低级心理机能的特点

(1)它们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

(2)它们的反映水平是概括的、抽象的,也就是各种机能由于有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3)它们实现过程的结构是间接的,是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

(4)它们的起源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受社会规律制约的;(5)从个体发展来看它们是在人际的交往过程中产生和不断发展起来的。

2、人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

维果斯基特别强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尤其是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他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另一方面,内在的智力动作也外化为实际动作,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内化和外化的桥梁便是人的活动。另外,维果斯基在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在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最受重视的是他倡议的可能发展区(或叫最近发展区)的理念。所谓可能发展区,维果茨基的说法,是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有一段差距,即为该儿童的可能发展区”(《教育心理学》 张春兴)。这一思想对正确理解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二)认知信息加工论

许多认知心理学家把认知看作是对信息的加工。奈瑟认为:“认知是指转换、简约、加工、贮存、提取和使用感觉输入的所有过程。”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一个最重要的术语是“建构(construction)”,即认知过程是建构性质的。它包括两个过程: 首先是基本过程,它是在受到外部事件或内部经验刺激时马上发生的。这个阶段只是粗略地转换信息,以便根据贮存信息形成想法,这一阶段基本上是自动发生的。

其次是二级过程,它涉及有意识的控制,是比较精致地转换和建构观念和映象。相比之下,这一过程受贮存信息、个体的意图和期望的影响程度较大些。认知信息加工学说认为,思维有一种执行控制的机制,就像计算机程序中有一种执行程序一样;认知建构过程中的二级过程的认知运演是习得的,尽管它们部分地受遗传的影响。其中记忆的内容,以及转换和重建内容的策略,也是习得的;同时可以通过对视知觉的类推,来描述和解释记忆和遗忘的过程。

(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理论,具有非常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他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2)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

(3)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

(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至十四五岁),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皮亚杰在进行上述年龄阶段的划分时,提出下列重要原理:

(1)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

(2)发展阶段是按固定顺序出现的,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

(3)发展阶段是以认知方式的差异而不是个体的年龄为根据。因此,阶段的上升不代表个体的知识在量上的增加,而是表现在认知方式或思维过程品质上的改变。

2、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皮亚杰认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认知发展涉及到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方面。(1)图式

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是以往经验的旧知识与现实的新信息相互联系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形成的,是以往经验的积极组织。皮亚杰认为“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图式包括动作图式、符号图式和运算图式。动作图式

动作图式是一种程序化的行为模式,儿童用它对物体或经验进行表征或做出反应。这种图式是最先出现的智力结构,大多在生命的头两年出现。符号图式

2岁时,儿童已能够在头脑中表征经验,并使用这些心理符号或符号图式实现自己的目的。

运算图式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7岁以后儿童思维的特征是运用运算图式。认知运算是一个人为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所进行的内部心理活动。例如,一个8岁儿童把一块橡皮泥由球形压大了。为什么呢?因为在他头脑中保留了这个变形过程,所以他知道,如果再把这块橡皮泥团在一起,会变成相同的一个球,换句话说,7岁后的儿童有了守恒的概念。图式有先天遗传图式和后天习得图式

个体元认知源自遗传图式。新生儿出生时就能允吸母乳,这种条件反射式动作属先天图式;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获得成人经验以及接受书本知识所获得生活技能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属后天习得图式。皮亚杰所说的动作图式、符号图式和运算图式儿童后天习得图式。(2)同化、顺化和平衡

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

①同化。指学习的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由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②顺应。是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当学习者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个体就是不断地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方式,来达到自身与客观环境的协调。③平衡。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在不断顺应环境的基础上,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四)布鲁纳的教育理论 布鲁纳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这个模式涉及储存信息的内部系统,而信息是通过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总是由一系列的片断所组成,而每一片断(或一个事件)总是涉及到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由此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1、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布鲁纳强调知识结构的重要性。认为知识结构就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它不仅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懂得基本原理可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有利于记忆,适于迁移;能够缩小知识间的初、高级水平层次的间隙。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的基础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

为实现上述目标,他特别强调教育过程中直觉思维(区别于分析思维)的价值。直觉思维以熟悉所牵涉到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根据,使思维者可能实行跃进、越级和采取捷径,直觉思维的训练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基础。

2、学习的激励制度

布鲁纳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应该作出更多的努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去、并且从个人方面体验到有能力来对待他的外部世界。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

(一)图式理论与教学

教学的过程是老师利用图式引导儿童同化顺应,形成新的图式的过程。既然儿童的知识建构过程是通过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来实现,那么,教师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对儿童的图式充分了解之上。由于儿童出生的家庭所处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种族类型各有不同,他们所遗传图式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了解所面对的儿童遗传图式情况,充分利用儿童先天图式,引导儿童顺应与同化,习得后天学习知识的共同图式,实现与环境的平衡。为此,老师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了解儿童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文化习俗和种族类型,以便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应用儿童的认知图式引导儿童建构知识。我个人认

为,在教学过程中适度使用方言是帮助儿童利用自身图式建构知识的重要形式。尤其是在原生态地区的学校中,这一点应该更重要。当然,我们还应该向学生说明白放眼于普通话之间的关系。

1、图式问题:“鱼牛”的故事

青蛙跳到岸上,看到一个从未见过的庞然大物——一头牛,不禁仔细地观察了好久。回到池塘里,好朋友小鱼儿问:你在外面看到什么好玩的吗?青蛙想起了那头牛,就详细地描绘了一番。小鱼儿认真地听了之后说知道了,并在纸上画了起来。画好了,青蛙一看吓一跳,哪里是牛,分明是小鱼儿自己,只是头上长了角,肚子上长了腿而已。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恰恰这则故事,也真实地反映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所存在的一种“病症”:文本信息,经过学生的重建、组合,“山已不是那座山,水已不是那条水”。“误读”“误解”,让学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君不见,每次考试完,许多学生都在对着“阅读理解”摇头叹息。

这则寓言故事也给我们这样一种启示:学生接受知识并不是简单地进行“零部件”组合,而是在自己原有背景知识、经验体悟的基础之上,对新获得的知识进行加工整合,是以原有知识为基础而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在背景知识、个性经验积累等不足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自己建构出来的“鱼牛”“蛇牛”等等。

2、图式应用(1)主题归类

为了引导小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建立自己的理解图式。可根据主题内容的不同,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归类。如: 英雄事迹单元:《虎门销烟》、《大江保卫战》、《飞渡沪定桥》等; 名人轶事单元:《诺贝尔》、《少年王勃》、《孙中山破陋习》等; 自然景观单元:《九寨沟》、《黄果树瀑布》、《庐山的云雾》等; 风土人情单元:《小镇的早晨》、《田园诗情》、《槐乡五月》等; 科普知识单元:《天火之谜》、《海底世界》、《克隆之谜》等; 益智启迪单元:《曹冲称象》、《两小儿辩日》、《学弈》等等。

学习同类课文的时候,导入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主题性讨论,引导学生课后开展针对性课外阅读,收集有关文化背景材料,积累素材,丰富历史、地理、人文、生活、科技、卫生、体育等方面知识,间接增加生活体验,有效促进学生内容图式的建构与发展。

(2)构建意象

小学生普遍感到文言文难学,就是学生认知结构中不具备阅读文言文的文化背景知识图式。诗歌类意境更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有学者把进入诗歌的意象分为五大类: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人的创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饰、城市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以帮助学生建立对诗歌理解的图式。①送别类意象:

柳、杨柳、折柳一一离别惜远 长亭、霸陵、南浦一一送别 故人、孤帆一一离愁别恨 芳草—有离恨之意

大雁、青鸟一一传书信使、离人思绪 双鲤—书信 ②抒怀类意象:

梅花、菊花一一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 竹、松、柏一一象征坚韧、孤直

蝉一一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 芭蕉、梧桐一一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喜鹊一喜讯、喜悦

日暮、夕阳、秋天、流水 生命短暂,对死亡的忧虑、伤感 ③羁旅行役类意象: 猿啼---悲伤

杜鹃(子规)----哀怨、悲苦、乡愁乡思 秋、水一一离愁、悲愁

白云、明月一一孤冷凄清、高洁美好、思乡念亲 ④边塞战争类意象:

羌笛、胡茄一一少数民族乐器,声音凄切 阳关、玉门关一一出塞、别离 柳营一一军营

大漠、孤烟一一边塞之地 蟋蟀一一怀念征人

哀鸿一一哀伤痛苦、流离失所的人 吴钩一一宝刀利剑 ⑤爱情类意象:

红豆—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红叶—传情之物

琴瑟—夫妇感情和谐,兄弟朋友情谊

(3)情境渲染

语言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抽象晦涩的符号和概念,不易为小学生所理解,创设典型情境,将之与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相结合,有助于小学生建构相应的图式,并在情境再现时能成功将之激活。传统拼音教学枯燥乏味,刚入学的儿童学起来很困难,是教学的一大难点。苏教版国标本依据儿童认知特点,在汉语拼音学习中配以蕴含着人文因素的情境图和语境歌,让每个字母都非常巧妙地出现在可视可感的情境之中,易于在刚入学儿童的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拼音字母图式。如学习声母“b,p,m和f“时,配合“爸爸带我爬山坡(P),爬上山坡看大佛(f),大喇叭里正广播(b),爱护大佛不要摸(m)”的情境图,诵读押韵合辙、琅琅上口的语境歌,既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变枯燥为趣味,又使所学的四个声母回归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建立拼音图式,有效地突破了难点,便教利学。同样,语文阅读中经常接触一

些诸如“理想”、“大义凛然”和“舍生取义”等概念模糊的词语,若进行空洞抽象地讲教,学生难以建立这些词语的正确图式,徒然浪费时间和精力。相反,若借助特定情境(观看影片、参观烈士陵园),通过具体事例教学,往往事半功倍,学生不仅能领悟这些词语传达的意思,而且能在相应的场景中准确应用。

(二)支架式理论与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教学是为学生建构知识搭支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1、对支架式教学的理解

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换句话说,最邻近发展区定义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儿童的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的遗传图式和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

2、支架式教学由以下环节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支架式教学案例: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内容为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P76一79第三单元第二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通过本课时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选择条件,运用公式进行有关三角形的面积计算。通过学生对公式的推导,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平面图形间的内在联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搭脚手架

围绕《三角形的面积》这个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提出如下问题:①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②两者之间有关系的条件是什么? ③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有公式吗? 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产生的?

2、进入情境

脚手架搭成以后,教师把静止的平面教案变成立体的课堂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 每个小方格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沿对角线截去一半后,得到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评析:“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好奇是探究的起点,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探究的兴趣。课堂一开始,教师让学生动手分别用不同的三角形做“拼图游戏”,实际上是教师创设了一个“背景支架”,加上多媒体动画,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

3、独立探索

进入问题情境之后,就让学生独立探索。在活动设计时,教师估计到学生有可能遇到的障碍,恰当地设计了三个直观支架:

支架(1)让学生动手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图形(可能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支架(2)用两个全等的锐角三角形,运用旋转、平移的方法,拼成平行四边形。支架(3)用两个全等的钝角三角形旋转、平移,拼成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三角形与拼出的平行四边形,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评析:接着,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游戏的直观刺激,而是适时抛出一个问题 “三角形与拼出的平行四边形有怎样的关系?”立即引起了学生的积极讨论,引发了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同时,在探索过程中,教师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更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使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并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的精神。】

4、协作学习

独立探索结束时,教师组织小组协商,讨论;师生共同得到:

(l)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以下的关系: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高相等;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系的先决条件是: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平行四边形面积=底x高;三角形面积=底x高+2 【评析:三个支架的搭建,使学生顺利地跨越了“最近发展区”,从“实际发展水平”(对平行四边形公式)的原认知)进入到了“潜在发展水平”(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新认知),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3个支架的作用,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活动中发现规律,概括出结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完成了新知识的意义建构。由于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记忆的持久性就可想而知.通过协作学习,在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抽象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从而完成从具体到抽象,从模糊到准确,从单一到系统的思维训练。

5、效果评价

教师给出以下的几个问题:

①判断:下面三个三角形的面积都是“3×5÷2=6(平方厘米)”,对吗?为什么?

在下面的三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中,最大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吗?

②讨论出结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形状不一定相同。

③问题: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产生的?除了这些推导方法,还有其它的推导方法吗? ④要求学生动手动脑,用其它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评析:以练拓思,挖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鼓励一题多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不断的搭建脚手架,不断的创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的思维向更高的潜在发展水平迈进,不停顿的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学生完成了认知阶段之后,就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的方式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习小组对个人的评价。

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图为

3、支架式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1)支架式教学中学生的角色

(2)支架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4、如何理解教学支架

(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其他教学策略介绍

1、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又称情境性教学(Situated or anchored Instruction)。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抛锚固定一样)。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总之,抛锚式教学是使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抛锚式教学的环节是:①创设情景;②确定问题;③自主学习;④协作学习;⑤效果评价。教学案例:《大自然的语言》

创设情境。教师通过播放“大自然春夏秋冬的演变”一类的影视片,提出与“大自然的语言”联系紧密的问题:你认为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你能说出几句大自然的语言吗?从而创设问题情境。

确定问题。问题情境创设后,引出课题,用多媒体将本堂课要解决的有关问题打在屏幕上: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文章说明的条理性是怎样的?作为学生学习的“锚”。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确定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一些同学观看“气候与农业”的科学片;另一些同学研读课文或通过Internet网查阅相关资料,尝试解决问题。

协作学习。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学生在讨论第三部分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是按什么条理说明时,有的说是时间顺序,有的说是按空间顺序。这时,教师就可以讲解该处是按照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来安排的,在行文上使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同样的方式,学生便能理解第四部分先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接着说物候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然后引出物候学的概念,由现象联系到概念,这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逻辑条理,进而理解全文四个部分说明的条理性。效果评价。教师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情况进行激励性评价,从而帮助

学生矫正学习偏差,树立学习信心,进一步帮助学生在强化练习中巩固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

2、随机进入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又称随机通达教学(Randon Access Instruction)。斯皮罗等人根据对高级学习的基本认识,提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景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这样便于学习者形成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形成背景性经验。随机进入教学的环节是:①呈现基本情境;②随时机进入学习;③思维发展训练;④小组协作学习;⑤学习效果评价。如《愚公移山》的随机进入教学模式: 呈现基本情境。教师可以在开始时播放MTV《愚公移山》和深圳初建时移山填海的纪录片,向学生呈现与本堂课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随时机进入学习。在基本情境呈现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引入古代愚公移山的故事中,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分析愚公为什么要挖山?他遇到了哪些困难?面对智叟的讥讽愚公如何回答?山最终被移掉了吗?这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思维发展训练。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学习之后,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课文内容,提高创新能力。可给出参考题目如“运石途中”、“智叟被抢白之后”、“山神告状”、“移山之后”让学生创编故事片断;也可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想象“假如我是当代愚公”、“假如我是当代智叟”;还可以用多媒体把当代愚公村的生活剪影打在屏幕上,让学生谈谈受到的启示。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既在“元认知级”中进行,又注意建立了学生的思维模式,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小组协作学习。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围绕思维发展训练呈现出的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看法与其他学生及老师的观点、看法都受到社会协商环境中的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映。由此,对《愚公移山》的学习目标基本达到。学习效果评价。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后,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训练和协作学习中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给我们教学的启发

启发(1)教学支架是对学生适时、适当、适量的支持和帮助。学生能做的自己做,不会了让老师教。

启发(2)知识不是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帮助,利用和必要的学习资料和网络,通过协作、讨论和意义构建而获得的。

启发(3)教学情境中学生是主角。传统教学偏重教师的教,现代教学侧重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所以,教师不是教学的主体也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因此,教学情境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有在成为教学情境中的主角以后,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启发(4)教学是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既然知识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结果,那么教学就不是传授、灌输知识的活动,而是一个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通过激励,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明确努力的目标,获得前进的动力,一步一步地发展自己,一点一滴地完善自己。教学就是要创设或者利用各种情境,帮助学生利用先前的知识与己有的经验在当前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认知。

启发(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资料者提供者。关于教师,人们向来认同“传道、授业、解惑”的说法,所以在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师多是知识的传授者、班级的管理者。但在建构主义看来,教师的价值就体现在能否激动学生以探究、主动、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辅助者或咨询者、学习的资料提供者。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局限性

1、优点

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课改应该提倡的。

2、缺点

(1)主张已发现法、探究法代替讲授法,忽视讲授的价值,不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播。应该说老师讲授是最准确、最经济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方式。学生听课时的心理活动仍然是主动的,讲授法不等于“填鸭式”、“满堂灌”、以教师为中心。

(2)教学时间可能延长。如果处处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建构,很难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3)只适合小班额教学活动,不适合大班额、大规模教学。

无论教学如可改革,老师都要守住根本: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重在得法

希望教师们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及风格,成为一代名师!

参考资料:

《教育心理学》

张春兴

浙江教育出版社 《现代心理学》

张春兴

上海人民出版社 《西方心理学史》车文博

上一篇:文艺晚会开闭幕词开场白下一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