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颜色作文-写景作文(共13篇)
1.春天的颜色作文-写景作文 篇一
午饭后,领着宸儿在外面走路。看见路边的油菜花,她就嚷着要过去,于是,我们走上了一根田坎,她说这是小路。
我们沿着这条小路慢慢地走着,宽的地方就她独自走,窄的地方我就拉着她的手,短短的一根田坎居然有三个缺口,只得双手抱着她跨过去。这条路还算好走,都被养娃的踩平了,虽然不宽,但是还是比较好走。到了养娃的地方,我才发现昨晚上所听见的蛙声白天都不少,到了晚上,她们就更加无拘无束地炫着自己的美妙音乐了。
我们没有下去,只是站在边上看养娃的主人在那里用网兜不停地捞着什么。我们的脚边是一块荒废未栽种的干田,里面长满了各种草,大部分都是干干的。宸儿自顾自地在草丛中选着自己认为漂亮的,拿在手上的,一会儿是干枯的草梗,一会儿又是新长出的嫩绿的草叶。忽然,她惊喜地发现了折耳根,还摘下了一片叶子,递给了我,让我闻,我直呼好香好香,她也把鼻子靠过来,我们的头挨着,脸靠着,眼睛也对着,那片折耳根的叶子便被我们架在鼻梁上:真的好香!
她的问题开始了:“这是什么颜色?”
“这是紫色。”我回答着,眼睛也被折耳根所吸引,路边的田坎上到处都是,就在这些枯草里冒出了两片紫红紫红的叶子,而根茎则被埋在了草的下方,抑或是草下的泥土中。我都忍不住想扯一把回去作为晚上的配菜,可是,幺妹走开了。她看见了更多的好看的花花。
她最近老是喜欢问物体的颜色,今天走在了田野里,终于可以问新鲜事物的颜色了。她忍不住大叫着:“这是紫色的,紫色的,紫色的花花!”我跟着她的脚步,走向了回去的路,这回是走的田坎下方没有种菜和作物的干田。果真,稀稀落落的,好多紫色的小花,这里一丛,那里一丛的,每处都是四五朵不等紫色的花矮矮地立在绿草间。
她忍不住摘下一朵又一朵,又掉了一朵又一朵,最后选了两朵叶柄最长的给我帮忙拿在手上。于是,我们又继续慢慢地前进着。几步开外,又是一种黄色的圆圆的小花吸引了她。
刚开始,她不知道把藤蔓一起掐下来,只摘下了花朵,没有办法握在手中,只是捏着花朵问我:“这是什么颜色?”于是,我又耐心地告诉她:“这是黄色,yellow那个黄色!”其实,她早就记住并能准确区分各种颜色了,但是,最近几个月,她对于颜色的认识和区分依旧兴趣盎然。刚好,今天融入了大自然,在这个春天里,认一认春天的各种颜色,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吧。
于是,路边的胡豆花也是学习的对象,无论是紫黑相间的胡豆花还是黑白相间的胡豆花,无论是红色的豌豆花还是白色的豌豆花,她总会指一指,认一认,辨一辨。仿佛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可爱。连我都被她的问话所感染,忍不住多看了几眼,顺带拍下照片。这么仔细地观察植物和春天的景色,至少要追忆到三十年前了吧。看起来,胡豆花和豌豆花的颜色没有变化,叶片的形状和味道也是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不知不觉中竟然感觉到了成长的味道:只觉得紫色更紫了,白色更白了,黑的也更黑了。
在我的提醒下,宸儿没有摘一朵胡豆花和豌豆花,最后回的时候,只在公路边摘了两朵野生的油菜花,当然,还有其他的野花。最后,我把这些花和草汇成了一束,居然挺漂亮的。宸儿忍不住赞叹道:“哇塞!哇塞!好漂亮!好漂亮!”
回到家时,刚才辛辛苦苦的花儿们已经不见了影踪,问她,她也不清楚掉哪里了。只是那些大自然中新鲜的五颜六色的花,怕是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中吧!
2.春天的颜色作文-写景作文 篇二
如要使以写景为主的文章达到一类文的标准, 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文章内容有积极意义, 中心突出。
(2) 写景能抓住特征, 层次十分清楚。
(3) 能综合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表达方式。
(4) 语言通畅、生动。
现根据一类文的要求, 下面具体地谈谈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的一般写法。
1 明确写景目的
一篇文章, 如果只是单纯的写景, 那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写景, 必须要确立目的书写一种情感和说明一个道理。总之, 写景应该为突出中心意思服务。
例如茅盾写的《白杨礼赞》, 描写了白杨树的高大、挺拔、质朴、向上和不屈不挠, 便突出地歌颂了坚强不屈、浴血奋战的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军民。
再如袁鹰写的《白杨》, 描写了白杨树在恶劣严酷的自然环境仍然顽强生长的情景, 便突出地赞颂了哪里艰苦哪安家的支援大西北的无数建设者和开发者。
又如刘湛秋写的《白杨树沙沙响》, 描写了白杨的普通和不引人注目的特点, 便突出地赞扬了像白杨一样平凡的辛勤的园丁——小学教师。
三篇文章, 同样是描写了白杨, 但由于写景的目的不同, 描写的角度和侧面也有所不同, 读来毫无雷同之感, 并各有一番新意。因此, 我们在写作文时, 也决不能忘掉了根本——即写景的目的。
2 要确定观察点
写景要全面细致。如果只选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 由于目力所及有限, 是难以把景物的全貌描写出来的。因此最好能采用“移步换形”的写法。这种写法, 即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而变换对景的描写方法。
有一篇题为《游龙门涧》的作文, 就巧用了“移步换形”法, 初游时, 他写道:“见山口有一方水塘, 但见悬崖夹道, 怪石凌空, 一道小溪曲曲弯弯穿水流水。”
随着立足点的移动, 景物便不断翻新。写了山涧, “就像大自然神工鬼斧建造的艺术长廊”, 又写“山似苍龙, 溪似白龙”, 又写山岩有“将军”石, “山羊”石, 乃至形似“老汉”、“少女”的块块风化的岩石, 再随着立足点的移动, 又写“五米高的瀑布”, “越过八挂瀑布”。由于作者先交代了“移步”, 然后再“换形”描写很得当, 因而把景物越写越奇, 使读者颇有身临其境之感。
3 要抓住景物的特性
写景必须要在实地进行仔细的观察要善于发现细节与独特之处, 紧紧抓住景物的特征, 才能把景物写得逼真生动, 引人入胜。
有篇优秀作文叫《紫金山天文台参观记》, 其中有这么几句:“暮春三月, 莺舞花嫣。巍峨的紫金山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片姿色。山顶上, 一座座白色蘑菇状的天文观察室闪着耀眼的光芒。”短短几句, 便把江南的风光特色, 紫和白的特有色彩, 充分地描写出来了。
又如《登天都峰记》一文, 写得也很生动形象, 富有特色。如:“拾级而上, 扶着铁索向天都峰顶攀登。那陡立的石道就像一副云梯从彩云中垂向地面。”又:“回看来路, 陡峭的鲫鱼背落在脚底, ……就像无数航船的栀顶沉浮在汪洋大海的滔滔急流之上。”
以上两例, 都因抓住了事物的特征, 下笔便如流彩溢辉, 笔笔闪光。
4 要有一定的顺序
写景时, 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 一定要有个安排顺序, 才能条理清晰, 层次井然。
写景可采用时间顺序, 例如由日出写道日落, 自白日之景写到夜景, 都可使用这种顺序来描写。
写景又可采用空间的顺序, 即由上到下, 由左到右, 由东到西, 由里到外等等, 可按照方位的顺序有规律的依次进行描写。如写《在天安门城楼上所见》一类的文, 便可采用这种顺序进行描写。
写景也可采用感觉顺序, 即由听觉写到视觉, 又由视觉写到嗅觉等方法, 例如先写闻蜜蜂嗡嗡叫, 再见花儿朵朵开, 后嗅出花儿阵阵香, 就是用了感觉的顺序。
除此之外, 还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顺序来写。例如一篇佳文《黄山三天》, 就是按这个顺序写的。作者先是从“面”上写, 写了黄山的概貌, 接着再逐一地从“点”上写, 翔实地描写了各种名胜, 如九龙瀑、云谷寺、始信峰、光明顶等等。由于点面结合得好, 便显示出了该文的独具的特色。
5 应情景交融
写景必须要写情, 写情是根本。白居易曾经说过:“感人心者必先于情。”写景的文章要打动人心, 如不渗透进作者真实而自然的感情, 那是绝对不行的。
有篇作文是这样写崂山的玉龙瀑的:“只见一道水帘从二十多米高的峭壁上喷冲出来, 倒挂在空中。水帘落下十多米。与凸出的岩石相击, 水花飞溅, 瀑布也分成数股跌入潭中。”而写得更精彩的是下面几句, 在景中深深地蕴含着感情:“太阳照在瀑布上, 耀人眼目, 整个瀑布, 像个跳银白色的龙从天而降, 飘着须, 舞着爪, 猛抬头, 你会觉得瀑布竟与天上飘动的白云吻接, 此时此地, 我深深理解了‘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
3.秋天的颜色的写景作文 篇三
踏进我们美丽的校园,银杏叶的点点金黄映入眼帘。还有枯叶慢慢落在地上。
大自然中,成片成片金黄红艳的枫树叶照射在大地上,秋姑娘的调色盘调出了最鲜艳的颜色,她将这颜色点缀在了枫林中。
红色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我觉得红色就像希望的火炬一样,金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因为它带给我一种很活泼的感觉。
4.三年级写景作文:秋天的颜色 篇四
秋天是什么颜色的?秋天是火红的,枫叶从树上飘落,漫山遍野的红火,好像这座山正在被大火无情的吞噬着呢!在果园内,如同秋姑娘把自己的化妆盒打开,用红色的粉往一个个未成熟的苹果上抹粉,让农民们摘下熟透的苹果。
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秋天是金黄色的,成熟饱满的麦子弯下了腰,仿佛一位有绅士风度、有学问的老学者,在这片田野中,所有的麦子都弯下了腰,金黄的,如同金子一般;在果树上,那些金黄色的大鸭梨,黄澄澄的,犹如一个个金黄的小灯笼。
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秋天是紫色的,紫盈盈的葡萄像黑珍珠般发出诱人的色彩,似座座珍珠塔,如堆堆翡翠、玛瑙,每一颗葡萄都像一颗颗光泽的“猫眼儿”使人口生蜜意,甜沁心脾。
5.五年级写景作文:秋天的颜色 篇五
首先是火红的枫叶,只在秋天变得火红的他们,无疑是秋的象征。小小的叶片,悬在枝头似乎把整棵树化成了一颗火树,那鲜艳的红色仿佛成了火的精灵,如火一般红,如火一般闪耀。踏着满地火红,走进了一片枫林。那铺天盖地的红色却点燃了让我心中一个小小的问号。每一片枫叶都红得那么鲜艳,仿佛是用尽生命燃出的.一抹绚丽,但如此拼命是为了什么?枫叶铺天盖地的聚在一起,哪怕少上一点也依然那么红,那么美。再次凝视着它们出神,心中却生出一股明悟——是价值。每一片枫叶都是独立的,它拥有自己的价值,有尽一切也要完成变成红色的使命,体现自己的价值。秋天,是体现价值的颜色——红色。
金秋金秋,金色当然代表着秋的绚烂。树叶在头顶划出一道道弧线,旋着旋着落到地上,苍翠不再,却留下如金子一般的满地金黄,似乎是用金丝织出来的地毯,金澄澄的为秋天平添一抹绚色。叶子离开了枝头很快变化为一捧黄土,甚至将不再拥有价值了,但在这本机容易伤感的秋天,我却没有一丝悲伤,看着孤零零地立在风中的树干,我想我找到了答案。树叶已不复存在了,但他把自身仅存的的最后一丝营养完完全全的奉献给了大树,经过一个冬天的吸收,来年又将会长出新的希望——新的树叶。秋天,是希望的颜色——金色。
咦?什么声音?“嘿嘿嘿,哈哈哈…”一阵笑声传入我的耳中。移步来到了大草坪边,一群年龄不大的小朋友正在放风筝。抬首仰望,五颜六色的风筝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分外美丽。蓝天似乎化身成了调色盘,浓墨绚彩调出了一朵朵美丽的墨花。绚烂的颜色交织着孩子们快乐的欢声笑语,配上凉凉的秋风又化出了代表秋的又一幅画面。银铃般的笑声似在昭示:秋天,是快乐的颜色——彩色。
6.绿色作文, 小学生写作的春天 篇六
一、立足社会实践引进活水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 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 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 让孩子愿意写作, 热爱写作。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在于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实现写作的个性化。
每年的春游、秋游、参观、远足、夏令营、雏鹰假日等一系列社会活动, 都是学生作文的绿色通道, 它有效实现了作文题材的变死为活、变空为实。而每当绚丽多彩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 学生无不为眼前鲜活的情景所动容。一旦学生进入到这迷人的情景中, 他们的兴趣就会被激发, 他们的思维就会被激活, 他们的写作过程就会变得愉快而有效。而习作练习就在丰富的活水源泉中诞生, 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二、蓄积生活点滴启迪灵性
生活是学生习作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充分利用生活中各种机会, 各种事物, 各种现象, 多途径寻找话题、文题, 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灵性。
巴金老人曾讲, 打动人心的是真情而非辞藻。学生的文字虽然很浅薄, 却是点点滴滴的积累, 实实在在的收获。他们通过对生活的留心观察, 有所发现, 有所感悟。学生的文字一次次让我震撼:灵性人人有, 死活在开发。绿色作文, 归根到底, 就是学生灵性与个性的自我展现, 但教师绝不能越俎代庖, 只能点石成金。如何开发学生的灵性, 只有以情动情, 营造感动, 才是开发灵性的关键。
三、感悟人生真谛激活灵感
胸无点墨, 要想写出具体、生动、形象、感情真挚的文章谈何容易。于是, 我深深意识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首先要让学生自己读书, 读自己喜欢的书。语文课上, 我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自我感受。课后, 从学生阅读的可行性出发, 推荐、指导他们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鲁滨逊漂流记》等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书籍, 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并且, 我让学生养成搜集、整理资料的好习惯。每天读一篇文章, 做好相应的读书笔记。为了督促学生多读, 多记, 更为了让学生相互学习, 每天的语文课上进行读书笔记交流。通过这种方法鼓励学生主动读书、主动积累。
7.春天的颜色作文 篇七
我和妈妈,脱掉棉袄,冲出家门,来到公园,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神奇的美容师,修修剪剪,描描画画,我和妈妈仔细地找啊,找啊。
她把小草枯黄的头发,染成了漂亮的嫩绿色。
她给早开的小花涂上粉色的胭脂,打扮得花枝招展。
她为柳树梳理秀美的长发,在风中飘舞。
她轻柔地抚摸湖水的脸,荡起一圈圈美丽的波纹。
8.春天的颜色作文 篇八
春天来了!小草迫不及待地探出嫩绿的小脑袋。河边的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鸭子在小溪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山上的树木长出了嫩嫩的叶子。
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小朋友们脱掉厚厚的棉袄,穿上漂亮、鲜艳的春装。王红、李明、张丽三个小朋友冲出家门,跑到草地上玩耍。王红在兴奋地追赶一只漂亮的黄蝴蝶。李明在跟唱着歌儿的小鸟说话,他说:“小鸟,你唱的歌真好听啊!我能不能和你做个朋友呀?”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谢谢你的称赞,我愿意做你的朋友。”张丽在花丛旁欣赏鲜艳的花朵,脸上露出甜美的微笑。
啊,春天真是一幅饱蘸着生命繁华的画卷!
9.网络资源为作文教学带来春天 篇九
一、网络功能与网络作文教学整合模式的优势分析
网络的日趋完善和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普及, 为新的模式的构建和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它具有超时空限定的特点, 学生可在学校、家庭或社会任何场所获取有关信息并进行在线协作学习的功能;具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功能;具有实时传输视频、音频、文本等多媒体信息功能;能实现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信息资源共享功能;具有信息双向流通、星型散射、点对点、异步、同步传输功能, 有利于师生的分层导学、交流合作、协作学习。为教师组织多种教学形式提供了方便。
1. 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资源最为丰富。
目前大型教育网站的完善、千兆城域网和校园网的建成, 实现资源共享, 使教师、学生在网络上查找、应用资源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某些素材, 即可搜索到相应的网页, 利用网络查找到有关的资料, 了解相关的信息。学生要想阅读有关的文学作品, 或为写作而要查找相关的资料, 都非常便捷。
2. 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功能十分强大。
(1) 能够提供许多新的教学形式, 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人机互动的多种互动形式。 (2) 能够改进人类已有的教学方法, 如改变过去由纯文本的知识学习到纯文本的内容概定, 变过去将写好的文章束之高阁为学生自主将文章发表于班级、学校网页中, 或在网上直接向编辑部门发送文章, 使学生具有极大的成就感。 (3) 信息反馈具有多样化特点。多媒体网络的信息有声音、图形图像、文字等多种表现形式。信息流通具有实时高效, 信息传输具有同步、异步等特性, 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反馈形式单一、过程曲折、速度缓慢。促进了师生交流的形式多样化, 信息反馈及时化, 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3. 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与
学生的根本地位与作用, 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但能够辅助“教”, 而且更关键的是还能够直接辅助学生的“学”, 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理想的认知工具。在网络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知识获取不是由教师普及到或者是灌输给学生的, 而是通过网络传媒建构起学生与材料的关系, 学生在这种关系中批判地解决问题, 又继续促使知识发展。在这种教学活动进程中,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二、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模式的构建
1. 创设情景, 激趣导入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在布置《记一次参观活动》作文时运用这样一段开场白:“在我们沧州有我国铸造工艺的一大珍品——沧州铁狮子。沧州铁狮子, 当地又称作“镇海吼”, 是我国最大的铸铁文物, 1961年, 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 沧州铁狮子已是声名远播, 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它作为中国的象征和友谊的使者, 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它作为我们沧州的一道风景, 作为我们沧州人, 你又对它了解多少呢?”教师的一段充满激情引言, 立刻激起学生了解铁狮子的好奇心。
2. 网络查阅, 丰富表象
阅读是基础, 写作是运用。变模糊思维为清晰思维的有针对性阅读, 能为作文教学开辟一片绿地。铁狮子是我国最大的铸铁艺术品, 历史悠久, 其精巧的铸造工艺, 确系我国铸造工艺的一大珍品, 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铸造工艺的高度成就。如果没有对它详尽了解, 学生要写好它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中, 笔者安排了图片与文字两大块资料。从而使学生获取大量有用信息, 形成对沧州铁狮子的鲜明表象。参观前请同学们自己在网上查阅铁狮子的有关介绍。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涨。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因观察对象无法再现而使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的尴尬。
3. 及时引导, 参阅范例
通过实地参观和资料查阅, 学生对沧州铁狮子已经有了较深刻认识。但如何把这些已掌握的信息有机地组织起来, 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果能及时地导之以法, 就好像是在漆黑夜晚给人一只手电筒一样, 会收到特别好的效果。在教学时, 不但及时组织学生学习“如何写好参观记”的作文知识。还组织学生学习了例文《参观刘家峡水电站》。通过分析具体可感的例子, 使学生明白:写参观记不但要交代清楚参观时间、地点、人物及参观的行踪, 同时还要抓住参观中印象最深的写具体生动。
4. 观察写话, 协商学习
个人能力再强, 也是有限的,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表述, 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讨论, 互相取长补短, 在共享集体智慧基础上, 寻找最佳表达方式, 完成对作文的意义建构, 协作学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通过互相讨论协商, 学习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即被整个群体共享, 从而共同完成意义建构。沧州铁狮子年代久远, 资料又少, 学生表达起来很难。为降低教学难度, 我采用分块教学法。即按方位一段一段写, 一段一评。在写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随时在网上查阅有关图片结合观察, 或调出有关资料进行再度研究, 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同学、老师协商讨论, 能有效地突破写作的重点和难点。
三、搭建交流平台, 建好学校作文网站
学校作文教学网站, 可充分发挥网络在作文教学时的优势,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逐步实现作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人为地搭建一个技术平台,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建设学校作文教学网站时, 笔者认为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 服务教学的原则; (2) 美观实用原则; (3) 可操作性原则; (4) 循序渐进原则; (5) 及时更新原则。
学校作文教学网站的结构应包括如下栏目: (1) 写作知识:系统地介绍写作的有关知识与写作技巧; (2) 课堂作文:按语文教材的编排体例, 对教材中的作文训练进行系统地指导; (3) 资料下载: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写作素材的下载服务; (4) 作文演练场:学生根据教师要求, 完成相关的作文任务; (5) 作文诊所: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进行分析诊断; (7) 师生文苑:为师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佳作的空间; (6) 美文欣赏:师生可以阅读或摘录一些短小精美的文章; (8) 作文论坛: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论坛中提出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也可以回答别人问题; (9) 网站管理。
当然学校作文网站的建设与维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语文教师、信息技术教师、美术教师的共同参与, 分工合作, 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网站的质量, 充分发挥其效益。
网络资源虽然对作文教学有很多优势, 但是, 现在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讲还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 还没有完全成熟完善, 但是它带给我们确实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实际证明:有目的、恰当地选择运用科技含量高的多媒体网络技术手段, 能给作文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 能优化学生的写作心境, 优化训练过程, 优化评改途径, 使学生高速度、高质量地获得知识, 发展能力, 形成个性。从根本上扭转“要我写”又无话可说的状态, 成为作文教改的一条有效途径。
摘要:网络具有的教学信息的多样性、教学系统的交互性、教学反馈的实时性等特点和优势, 对作文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过程都会产生深刻的变革。建设学校作文教学网站, 可充分发挥网络在作文教学时的优势,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逐步实现作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网络资源,作文教学,作文网站,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天宝.鼓励创新: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2
[2]邹静.多媒体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 3
[3]王鉴.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多元化模式[J].教育评论, 2003, 2
[4]段兆兵.课程资源的内涵与有效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 2003, 3
10.春天的颜色作文 篇十
桃树上,粉色的桃花一朵又一朵地开着,它们粉色的花瓣散发着清香。欧,我明白了,春天是粉色的!
柳树上,柳条随着风扭着纤细的腰肢,活像身着绿色长裙跳拉丁舞的少女。欧,我明白了,春天是绿色的!
草地上,小草们一个个从地里钻出来,穿着嫩绿色的新衣服,一个个打着哈欠、伸伸懒腰,好奇地看着世界。欧,我明白了,春天是嫩绿色的!
下雨了,雨娃娃穿着透明的雨衣、雨靴,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晶莹的“珍珠”跳在了树上,跑到了花朵上,为春天增添了一种透明的颜色。欧,我明白了,春天是透明的!
11.寻找春天的颜色作文 篇十一
春天是粉色的,你看,那桃花粉红粉红的,就像那羞红了脸的小姑娘,春天是绿色的,树木发出了新芽,绿的那么清新,那么柔和,仿佛用水洗刷过的,充满了生机勃勃。
春天是蓝色的,你看那清澈明亮的河水和瓦蓝的天空就像是被春姑娘染成的一幅美丽的图画。
我走进田野,看见油菜花都开了,黄澄澄的,连成一片,像铺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哦,春天是金黄色的。
马路边,梨花也开了,白得那么娇嫩,像天边的白云,又像海里的浪花。
走进公园,湖边的柳条也都发出了新芽,不禁让我想起一首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此刻我感觉到了春天的气息在不断的流淌。
12.春天的颜色作文500字 篇十二
春姑娘踮着脚尖,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向了桃园,她的魔棒轻轻一挥,桃树上开出了一朵朵粉红色的桃花。远远望去,像片片红云落在了桃树上,美丽极了。啊!春天是粉红色的。
春姑娘飘悠悠地离开了桃园,来到了我家的小花园里。她对着爷爷种的山茶花吹了一口气,火红火红的山茶花便一朵接一朵绽放了,整个小花园仿佛笼在一片绚丽的云霞之中。啊!春天是火红的。
春姑娘又来到广阔的田野里,在田野上旋转,把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点亮了,这些油菜花开得金灿灿的,仿佛一大片闪亮的金子,让人陶醉。啊!春天是金黄色的。
春姑娘强大的魔法棒把柳树的柳条染绿了,春风吹过,柳条像一位位美丽的少女,扭动着她们细嫩的腰肢,为春姑娘表演着精心排练的舞蹈。啊!春天是绿色的。
春姑娘来到了杭州西湖,吹皱了一池湖水,呼唤湖底的鱼虾游上湖面嬉戏玩耍。清澈见底的湖水和如画的美景吸引了大批游客,他们在春姑娘的陪伴下尽情游玩。啊!春天是透明的。
13.写春天的作文:春天的颜色 篇十三
有人说春天是红色的。远远望去,大片桃花竞相开放,犹如傍晚的晚霞,又似春姑娘举着粉红的火焰。走近一看,个个桃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仿佛在争先恐后地比美。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只绽开了两三片花瓣;有的一点儿也不害怕,在春风中骄傲地张着迷人的脸庞;有的被树枝高高托起,如同桃花中的女王。摘下一片桃花,沁人心脾的香味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清风一吹,无数朵花瓣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好像下了一场“桃花雨”。是的,春的确是红色的。
有人说春天是绿色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二三月间,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给春天增添了一丝新意。春风一吹,如少女长发般的柳条随风飘荡,有一些落在了小河里,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大片大片的草地绿油油的,好像铺在大地上的毯子,在上面跳一会儿绳,踢一会儿球,或者静静地躺一会儿,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绿色之中了。也许你会看见几只小燕子在草地上低低地掠过,也许你会发现草地中隐藏着几只小昆虫,也许你会发现几株刚刚探出脑袋的三叶草,也许……是的,春的确是绿色的。
有人说,春是蓝色的。躺在地上,仰望天空,天空一碧如洗,碧蓝无比,偶尔还有几只小鸟飞过,为一望无际的蓝天增添了一丝生趣。湛蓝的池塘清澈见底,都能看到池底的砂石,几只小鱼欢快地游着,一会儿吐几个泡泡,一会儿摆几下尾巴,快活极了。掬一捧水拍在脸上,顿时感到神清气爽。是的,春的确是蓝色的。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我认为春是五彩缤纷的,红彤彤的桃花、黄灿灿的油菜、紫莹莹的郁金香,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菜,红的如火、黄的赛金、紫的如烟,令人眼花缭乱,各种颜色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优爸点评:小作者文章完整,内容饱满丰富,就如同春天的色彩一般。字句通顺流畅,如春天的绿色一般,清新自然。巧妙地引用名诗名句让文章更赋予艺术性以及说服力,如春天的蓝色一般,意境深远。另外,文中又不乏生动的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的使用,让整篇文章更显生动形象,又能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很好地吸引读者,引起共鸣,就如同春天的红色一般,丰富生动。其实,小作者的文章在优爸的眼里,就像小作者形容的一般“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如此的五彩缤纷,烂漫无比。这就是小作者眼中的春天,也是优爸眼中小作者的文章,完整生动,感情饱满。
小作者:张宸铭
【春天的颜色作文-写景作文】推荐阅读:
春天的颜色初中作文07-02
绿生命的颜色写景作文07-21
春天写景的作文07-04
我的春天写景作文10-27
美丽的春天写景作文12-04
春天的写景作文350字07-04
家乡的春天小学写景作文09-28
春天写景的作文500字01-24
四年级写景作文:美丽的春天06-29
美丽的春天-三年级写景作文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