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养成教育活动(11篇)
1.学校养成教育活动 篇一
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现就我班学生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活动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注重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课前要预习,中年级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3、生活习惯
早睡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不过早到校,上学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绕路,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做守时人;
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
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
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零食入校,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
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
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
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二、实施措施得当: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健全班级管理网络,发挥小主人自主管理功能,加强学生常规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队、思品、晨会等课程,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3、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德育管理。
(二)组织各种班队活动,落实“行”的要求。积极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健全广阔的少先队活动阵地,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挂起钩来,从我做起,把理论和实践挂起钧来;从小事做起,把平凡和伟大挂起钩来。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队员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
(四)平时加强检查督促,强化“意”的训练。制订各项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每个月,根据学生日常的表现,通过自评、小组评、班级互评等方式评选出“班级之星”。
通过具体的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真正做到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我班自开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至今,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渐渐少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已经逐步形成。
2.学校养成教育活动 篇二
在学校中,人文之风盛行,德育之风尤劲。我校自2010年开始探索实施养成教育,学校围绕宣传、贯彻、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强化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优化了学校德育环境,培养了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发展,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从大处着眼,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工程,我校在抓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时,注重从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深度探索学生养成教育的本质。我们认为抓学生的养成教育,要始于“养”,终于“成”;要首先通过学生的认知,由认知到促进学生的内省,最终由学生的内省来实现学生的自律。因此我校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引导教师以“养”为手段,以“成”为目的,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心理成熟度,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各种教育方法,对六个年级分层次进行求知和做人的基本行为规范教育。将养成教育列为学生社会性行为学习、获得、形成和发展的教育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
学校以“让班旗飘起来”系列活动为激励手段强化养成教育,日日检查,周周小结,每两周为获得先进的班级升一次班旗,坚持宣传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重点,逐步推进。活动的开展有效促使学校形成全员重视,从上到下积极行动起来的良好活动势头,使学生在语言文明、环境保持、礼仪规范等方面有明显进步。同时,学校还设置了“文明监督岗”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二、从小处着手,注重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学校针对学生的实际,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好“小、近、实”,是我校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充分说明养成教育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小”不是平凡的琐事,而是指典型的小的行为表现。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早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蒙以养正”是指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从早抓起,把“训养”作为儿童道德习惯形成的主要措施。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及社区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
“近”是指设计活动主题、班级目标时来源于学生的实际,贴近少年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贴近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使他们能更好地参与到整个教育活动中来。在学生中开展多种评比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身边人,身边事”,增强感性认识,使学生提高辨别美丑、分清是非的能力,使他们学有榜样,行有标准。要求学生经常对照规范和先进人物反省自己,找出差距,唤起学生的自尊心和自觉意识。
所谓“实”,就是养成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强,脚踏实地、具体,不抽象,不搞花架子,不作虚功。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养成教育系列活动:如“卫生样板班”、“放学队样板班”活动等等,让老师、学生们相互参观、学习、取长补短,旨在通过各项活动,将学生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三、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促进养成教育
学校始终坚持养成教育“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形成了养成教育活动的主题化、系列化和生活化,让其在活动中体验生活,促进养成教育。
为进一步增强全校学生从小对生命健康意义的深刻理解,对文明生活方式的迫切追求,对不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危害性的认识。学校大队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向陋习“说再见”系列活动。利用班队会时间进行“摆陋习、谈陋习、改陋习”大讨论,将“寻找你身边的生活陋习、学习陋习”作为督查的重点,通过向学生发放“崇尚文明、告别陋习”倡议书,组织“崇尚文明、告别陋习”演讲比赛,开展向陋习“说再见”有奖征文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从小更加珍惜生命,更加关注赖以生存和学习的生活及校园环境,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与家长、朋友、同学一同携起手来,革除长期形成的生活及学习陋习和不文明行为,为营造健康、整洁、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把每年十一月份定为“诚信教育活动月”,围绕“创诚信校园,做诚信学子”的主题,“说诚信故事、学诚信美德、做诚信学子、评诚信标兵”等一系列诚信活动融入学生的生活,汇入学生的学习,使得德育活动有血有肉,绘声绘色。在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学科学习,进行了多项行之有效的活动内容———如“诚信在我身边”征文、做“诚信”格言警句卡片等。同学们在活动中既学到了知识,又美化了心灵。“在整个系列活动中,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接触的是活生生的生活实际,“创诚信校园,做诚信学子”已成为充实学子的信条和行动。
把每年的五月份为“感恩教育活动月”,通过丰富多彩、切实有效的活动形式,突出人文教育的特色,引导学生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使“感恩教育活动”成为每位学生的自觉行动,在学校掀起“爱心献给老师,关心献给同学,孝心献给父母”感恩活动的热潮,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修养和素质,转化为自己生活学习实际行动中。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从小感知生活在好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之中,从小培养和造就他们成为具有感恩意识的人。
学生养成教育是一项艰难的养练工作,我们要以宽容的心,允许学生有反复,我们通过反复讲道理,反复训练、适时评价的方法,达到学生有进步,家长有盼头,在社会上有影响的目标。只要我们抓住养成教育不放松,只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教育方法,只要我们努力做到“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就一定能形成办学特色,打造办学品牌,提高学校竞争力。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为培养符合未来祖国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作出不懈的努力!
摘要:在小学阶段狠抓养成教育,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和谐统一与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是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
3.学校养成教育的规范与创新 篇三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具有巨大潜能的、独立、独特、完整的人,因此,作为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笔者所在学校把礼仪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南,以天津市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小学生礼仪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研究》为依托,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扎扎实实地抓好学生的礼仪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整体构建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育人的现代礼仪教育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及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文明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养成学生礼仪行为习惯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对他们的礼仪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应该高标准、低起点,小梯度、分层次、多督促、勤检查地进行,力求达到要求具体化、内容系列化、训练规范化、形式多样化、效果显著化。
学校搞活隐性课程,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人文环境,将每学期的第一个月作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月,把每学期的第一周作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周,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教育重点,细化教育目标及教育要求,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养成教育和训练。学校印发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天津市中小学生礼仪常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精心制定并印发了《实验小学学生一日常规细则》,从进校、课前、上课、课间、做操、作业、活动、放学八个方面对学生的礼仪行为规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还专门面向一、二年级学生编印了《实验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
学校扎扎实实地将学生的礼仪行为规范的学习和训练落到实处,形成了以学生为点,以班级为线,以学校为面的三位一体的训练体系,充分利用班队课、国旗下讲话、校会、广播会、橱窗、电子显示屏、板报、专栏、中队角等途径,抓实学习、实践、指导、考核四个环节,精心营造氛围,强化养成教育。学校通过显示屏滚动宣传、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和广播例会宣讲、布置图文并茂的《守则》《规范》主题教育橱窗和板报,采用模拟训练法、故事启迪法、岗位体验法、游戏感悟法、环境陶冶法、行为评价法等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时尚元素,解读每一条《规范》的含义及要求,潜移默化地引领孩子学习规范、遵守规范,争做文明少年。
学校采取开展规范知识学习考核与导行竞赛相结合、平时检查与定期抽查相结合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考核评价和检查监督。创新《守则》《规范》知识竞赛模式,除了分年级进行的学生全员参与的笔答之外,还以年级为单位进行专场比赛,每班抽取两名行为规范优秀生进行口试和表演,计入班级竞赛成绩,每班选出五名行为规范待优生作为观众学习,在参赛学生回答或者表演完每一道题之后,德育干部都要及时进行点评与讲解,使所有参赛学生能够切切实实地受到教育。
为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学校设立了校园红领巾雏鹰岗,班级成立了礼仪规范检查小队,通过执勤教师、雏鹰岗监督、日常规范检查、《守则》与《规范》知识竞赛、班级考评等途径,加强学生形象礼仪、课堂规范、课间文明、放学路队、按时到校等方面的常规性管理,督促每位同学按照《守则》《规范》《纲要》《常规》及《细则》的要求去做,纠正学生的行为偏差,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
学校落实好对学生上课秩序、课间文明、集会活动、放学路队等的管理,坚持每天有检查指导,每周一次统计汇总并及时张贴于橱窗公布,每月一次入班常规联查,每月一次课堂秩序评价,全面考察学生文明礼仪、仪表形象、行为规范、班级环境、教师管理等各个方面,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班级考核,使礼仪规范教育管理精细化。
培养学生自律、他律能力
学校优化学科课程,结合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努力构建充满生命活力、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礼仪修养和文明规范,把激情和热情带入课堂,把对学生的切身关怀带入课堂,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在“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学校推行“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建构“主体—和谐—高效”的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快乐互动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思维、自主探究的过程,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进而乐学、会学、学会,形成礼仪规范的自律与他律能力,达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境界。
为了使一年级新生尽早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和学习习惯,学校把常规管理工作的重头戏定位在关注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上,每年都要精心组织一年级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入学教育和常规训练。学校将学生的礼仪和习惯培养作为训练的重要内容,为每位学生准备了《实验小学新生读本》《实验小学学生一日生活常规要求》以及《实验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细则》等学习资料,为每班刻录了《学生正确读写姿势》光盘、制作了“我的姿势最规范”的桌牌。教师针对学生实际,制定严谨细致的每日训练计划,结合课堂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礼仪行为规范训练,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养成良好习惯。
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新生常规训练成效显著,孩子们学会了正确的坐、立、行、读书、写字等姿势,形成了较好的礼仪规范:走进校门之前,孩子们能站在礼仪线外向国旗恭恭敬敬地敬礼;老师进入教室,小班长自觉喊起立,全班学生有礼貌地问候;放学时,家长们准时在指定地点等候,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路队走出校门……这些可喜的现象让每位家长和老师对一年级新生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整合综合课程,创新教育活动,丰实教育内容,结合中心工作、重大节日和学生实际,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endprint
举办“阳光少年,礼仪先行”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结合实际编写“礼仪规范实践知识”题库,举行“礼仪规范伴我行”知行竞赛。在此基础上,精心打造了“阳光少年,礼仪先行”校园短剧大赛,制定了细致的活动方案。各个班级结合学生实际,精心编排了以学生礼仪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短剧,从正、反等不同的角度弘扬了文明规范行为、鞭挞了不文明现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规范行为示例,树立了身边的文明礼仪典范,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开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主题实践活动 学校通过国旗下的讲话发出了《我想成为像你一样的人》的倡议,利用校会时间进行了《有教养,益终生》文明礼仪规范知识讲座;各班召开了《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主题班会,进行了不良行为自查自纠,组织学生进行了“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签名活动,举办了以《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板报。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美好行为,什么是不文明行动,更进一步督促学生将认知的内容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达到了知行统一的教育目的。
开展雏鹰争章夺星活动 结合实验小学《学生操行指导与评价及争章夺星评价手册》,在指导学生平时学习、定章、争章的基础上,学期末进行了“进步·发展·成功”争章夺星评价,绝大多数同学分别获得了“进步星”“发展星”“成功星”,使学生通过践行、争章和考评的过程,体验到成长与进步的愉悦。
开展赶超先进评优表彰活动 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每月评选礼仪之星、规范标兵,每年评选文明学生,并公布于“我们的骄傲”班级专栏中,激励促进学生养成文明礼仪规范习惯。开展了“寻找身边的榜样”的活动,要求每个学生找到一个身边的榜样,搜集榜样的事迹,召开主题班会,讲榜样的故事,谈自己的感受,树立学习的榜样、明确发展的目标,用榜样引领自己成长。
助推学生自主快乐成长
实践活动类课程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还能帮助他们获得实现了对他人、对社会价值之后的愉悦感。
学校强化活动课程,把少年警校活动和武警教育基地活动作为实施课题《小学生礼仪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研究》的举措,以社会实践为平台,养成礼仪行为规范,助推学生自主快乐成长。
学校组建了少年交警队,聘请公安交警大队素质高、能力强的干警和武警部队的优秀战士担任校外辅导员。严格的学习训练,不仅使队员知晓交通法规,熟练地掌握交通指挥手势和队列队形变化的基本动作,而且培养了他们顽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精神。在历届天津市少年交警会操比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队员们在用辛勤的付出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少年交警队辐射整个学校,成为学生自觉规范、自主教育、自我管理的楷模。作为校园雏鹰岗的骨干队员,他们常年着装,担当着校园形象礼仪、行为规范值勤、学校国旗中队以及社会实践服务活动等各种任务。
学校还与驻地武警部队坚持开展警校共建,定期组织学生赴武警中队教育基地参观部队内务、观摩武警训练,八·一建军节精心编排文艺节目慰问武警官兵……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获得愉悦的体验,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扎实有序的养成教育,潜移默化的规范训练,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学会了个人礼仪、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公共礼仪、交往礼仪等。2013年10月学校承办了全县中小学生“三姿”工作现场推动会,孩子们文明规范的表现赢得了与会的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也赢得了与会兄弟校领导的交口称赞。学校被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示范学校、优秀少先队集体,天津市文明学校、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实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4.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篇四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借助大练基本功,养成好品行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得学校的养成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注重队伍建设。
学校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班子成员、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养成教育小组。构建了“学校-少先队-班主任-家庭”四位一体的工作网络。学期初学校会同少先队制订出《养成教育活动方案》,并召开了班主任会议,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学生养成教育的落实。
二、强化常规管理,狠抓养成教育。
1、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择优选派。本学期,我校班主任队伍就是在17位教师中选拔而出的。学校重视对班主任的培养和考评,多次组织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等活动,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同时,学校有健全的班主任考评机制,将每一项工作都纳入了班主任年终考核。
2、重视班级建设。通过班风建设、教室布置、文明班级评比等方式和教师的言传身教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让班级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活力。学校每周进行文明班级流动红旗评比,期末,依据红旗的得分作为评选文明班级的标准。
3、侧重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抓好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优良道德的基础,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依托班主任工作,立足“小”“近”“细”“实”四个方面,严格要求,言传身教,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己先做到。教育学生讲究卫生,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学生主动捡拾校园内垃圾,保持学习、生活环境干净整洁,维护公共场所卫生。
4、二是重视班队干部培养,以点带面,提高班队干部能力,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三是重视经验交流,组织进行班队活动观摩;四是我校学生多才多艺,见世面广,组织能力强,自觉成为班级活动的主人。
五、依托大队活动,拓宽教育渠道。
1、利用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站等渠道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我校坚持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师生面相国旗肃立,少先队员行队礼。每周国旗下讲话为养成教育的指明方向,及时通报养成教育的落实情况,红领巾广播站每天利用大课间表扬先进,树立典型,及时指出具体班级和个人存在的问题。国旗下的集体宣誓口号积极向上,天天更新。
2、开展月主题教育。每月有活动主题,侧重某一方面的教育。如3月学雷锋活动,组织少先队员进入社区清扫卫生,倡导环保教育。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学校经常开展各类艺术活动和文体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心灵丰盈,生活充实。一年来,我校先后开展了拔河比赛、跳绳比赛、书法比赛、六一庆典、绘画比赛等
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综合素养。
三、利用校外资源,构建养成教育网络。
1、有效利用校外资源,丰富养成教育工作。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上下学自觉排队进出校门、教室,上下学沿途靠右、有序行走,不逗留、不聚集。通过活动,学生初步在交通、食品、卫生、住宿、消防等方面学会了自我保护。校外资源的有效利用进一步净化了校园及周边的环境,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加强家校联系。一是每学期印发《致家长的公开信》,与家长达成共识;二是要求教师平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将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现互相反馈;三是利用家校通平台,将学校工作公示于家长;四是召开家长会,倾听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家长会对孩子出现的普遍问题作以辅导和讲座。
5.坟头学校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篇五
一、领导机构
组
长:郭军涛 副组长:王喜林
成员:各班班主任
少先大队
二、养成教育模块
1、班级养成教育教育
班级养成教育采用量化评比的方法对各班的养成教育进行考核,班级养成教育积分=日常检查得分—挂卡扣分—广播扣分。
日常检查由少先队负责完成,辅导员付翠萍老师负责少先队的管理和指导,每次检查由大队长下达检查任务,由各中队长带领各班班长具体检查各班卫生、班容、体育、纪律,每周最少检查期中的3项,每项最少一次。每次检查结果按照
比例划分红旗等级并及时公布。红旗3分,蓝旗2分,黄旗1分。挂卡扣分少先队实行对全校学生的违纪监督,凡是违反校园“三字经”的学生,少先队成员有权没收其学生卡,并交大队长登记违纪情况(一人一次扣0.5分,不佩戴学生卡的学生一人一次扣1分),大队长登记后将卡置于会议室,班主任要及时取回并对学生进行教育。广播扣分由分管卫生的中队长负责广播各班7:30分打扫卫生情况,对未及时打扫的班级要通报批评并登记,广播一次扣0.5分)以上个项目周五汇总,周一付翠萍老师点评各班养成教育情况,该积分记入教师绩效工资。
2、学生养成教育
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每月评定一次并及时在全校范围内公示,各班要根据各班情况每月总结表彰一次,以鼓励表现突出的同学,期末汇总结果将是学生评模评先的重要依据。同时,该评定详细记录了学生的在校表现,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突出素质教育理念,是家校联系的重要桥梁,各班主任要充分认识该表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素质评定的正面激励作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1、学生出勤情况(各班班长负责)
各班使用点名册如实统计学生迟到、早退、旷课、请假情况,迟到、早退、旷课一次扣1分,满分10分。
2、学生课堂参与情况(科任教师或班主任负责)
授课教师要根据学生上课表现给予恰当的等级评定ABCD(3、2、1、0分)评定次数要少于8次每月。每月满分24分,实际上课时间不足4周到也要达到此标准。
3、自习纪律(授课教师或值日班长)
4、作业质量(责任教师)
5、学习成果(责任教师)
责任教师要客观公正地统计学生的学习成果(小测试,小练习,考试),以ABC三个等级评定学生学习情况,评定次数不少于2次每周要适当。
6、课外阅读
各班班主任要充分利用有限的图书资源,也可组织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通过各种方法,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开阔视野。高年级学生摘抄每周不少于400字,读后感每月不少于2篇,日记每周不少于5篇;中年级学生摘抄每周不少于300字,读后感每月不少于1篇,日记每周不少于5篇;低年级学生摘抄、读后感不做要求,但日记每周不少于5篇。(摘抄5分、读后感5分、日记10分,阅读数量教师要求。)
7、道德品质项目
班主任要根据红人红事本的记录在每月底给出学生评分,满分20分,好事一件加1分,违纪一次减1分。
8、家校联系调查
家校联系调查,每月一次。按家长打“优”项目积分,满分20分,记入学生当月综合评定。
各班主任要按评定结果,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开好班会总结。
3、教师师德评估
教师的“榜样”与“引领”作用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修养,做好学生的表率,做一个有涵养、有气度、有底蕴、有智慧的好教师。从而去推动养成教育更加有效、持续地开展。
一、政治素养:(校领导基础分25分)
1、政治学习、集会活动、各种会议无故缺席,每次扣1分,迟到、早退每次扣0.5分;
2、政治笔记书写认真,字数3000字以上。
3、散布不利于学校团结的言论,每次扣1分。
二、爱岗敬业:(学校领导检查得分基础分25分)
1、认真备课、上课,教师无备课就上课者发现一次扣1分。
2、教师让学生批改作业的一次扣1分。(申请除外)
3、教师值班情况,迟到一次0.5分,出现未尽职责情况一项扣0.5分
4、对领导交办的事项推诿扯皮一次扣0.5分
三、热爱学生:(学校领导检查得分基础分25分)
1、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社会不良影响者,每次扣1分。
2、无故造成空堂发现一次扣2分。
四、为人师表:(学生评价得分,满分25分)
1、上课期间教师不准随意进出课堂,不准迟到,不准提前下课,不准无故不上课,不准坐着讲课。
2、教师公共场所不准抽烟。
3、教师语言文明,上课用语规范标准。
4、教师上课期间不准接打手机。
5、教师不准在校内骑自行车,按规定摆放自行车。
6、教师在工作期间不准干私活者,不准玩游戏。
7、工作期间不带小孩,不利用上课时间做饭。
8、教师到校后,如无特殊情况,不准擅自离开校园者。
9、教师在校园内不准乱扔垃圾者。
6.特殊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研究 篇六
《特殊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研究》课题方案
申报、评审书
课 题 名 称: 特殊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研究
课 题 主 持 人: 王 玉 兰
所 在 单 位:
镇江市特教中心
申 报 日 期:
2006.04
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主持人姓名
王玉兰
性别
女
民族
汉
出生年月
1973.11
行政职务
副校长
专业技术
职务
中学高级教师
通讯地址
镇江市宝塔山都天庙100号
邮政编码
212003
二、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
(1)现代社会要求每个社会人应具备符合社会要求的品德修养,应具备现代社会所必需的文明素质。青少年时期正是这些文明素质形成的最基础、最关键、最有效的时期。国务院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要任务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学校对养成教育虽然年年都在抓,但由于教师教育观念、落实措施的不到位,致使部分学生反复性较大。想办法减少反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良好行为习惯做基础,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我国几千年的传统道德教育尤其是对儿童的道德教育,有其优秀的内涵和内容,也有已经不适应现代文明社会要求的内涵和内容,必须按照现代文明社会道德标准继承发扬和改革创新。
(3)学校的德育工作明显存在着对教育的客体关注较多,而对教育的主体认识不够。德育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是灌输、授予,而较少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制约了道德品质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把养成教育转向分年级推进和学校常规教育紧密结合,开展有效教育体验活动,教会学生做人,提高德育实效性,为学生一生奠基。
(4)现时代的各种社会问题及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影视文化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使学校德育面临着前所有的严峻挑战。
(5)道德品质必然外显为行为习惯,所以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并进行研究性的实验不仅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践性,而且必将具有坚实丰厚的(可操作性)和生命力(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相应的长效性)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解决残疾学生行为习惯差、缺乏自主性的问题,通过养成教育强化、矫正学生不良行为,培养残疾学生自食其力、适应社会的能力。
(2)解决养成教育“堵”多,“疏”少,校内教育多,校外实践少的问题,探索特殊学校养成教育新模式,为德育工作者掌握教育技能和方法提供服务。
(3)解决养成教育缺乏目的性、科学性和随意性的问题,制定适合特殊学校发展的养成教育目标及评价体系,实现教育实效化、最优化。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外:当前国外中小学生品德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道德观念淡漠、精神空虚、贪图和追求个人物质享受等。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由此可见:对学生的德育过程是品德成分相互作用的过程,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是一个有序、逐步深化的过程,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道德习惯是最终的结果。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实际上离不开行为习惯的养成。只有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并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努力和继承传统,一个国家的公民才能成为一种修养高、行为规范,有教养的文明人,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国内:我国由于家庭、社会对养成教育的不重视,许多公民出现了与文明社会向违背的失德失范行为,究其原因就是青少年时期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不仅影响他人、也贻害自己。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我国特殊学校对残疾学生的教育大多仅停留于传统的说教、授予,缺乏教育的时代性和灵活性,致使不少聋生染上许多陋习,有的在校生离家出走学偷窃,还有的学生毕业沦为犯罪分子。这从表面上看像是学生道德败坏问题,但实际上是学生的养成教育从小就没抓好。目前,特殊学校还没有一套较为科学的养成教育的模式、目标及评价体系,本课题的研究将会填补该领域的空白;其次,特殊学校德育队伍良莠不齐,德育工作能力欠缺,需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我校学生是由聋人和智障人组成的特殊群体,由于身心缺陷导致了这些残疾学生存在许多不良习惯。故这群残疾学生加强养成教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深远意义。首先养成教育有利于矫正残疾学生不良的行为缺陷;其次通过强化训练学生行为习惯,可以帮助残疾学生树立自信,培养自食其力的能力;最后是现代文明社会对公民整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残疾人也是社会不可忽视的群体。对残疾学生加强养成教育有利于社会进步,可见,提高残疾人的文明素养,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德育的重点是教学生学会做人,而人的行为习惯则是做人的核心,养成教育是我们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学校必须长期坚持把养成教育抓实、抓好。
2、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研究价值
(1)探索建立一条适合残疾学生养成教育新模式。此课题将本着“基于学校,从实际出发,发展特殊学生”的原则,实现“以学生为本、体现主体性;以生活为导向、体现综合性;以训导为手段、体现强化性;以活动为载体、体现实效性”的原则,开发、研究出:“体现学校本土特色,提升学校发展内涵,反映学校教育特点,展示学校育人成果” 的具有特殊教育个性和特点的养成教育目标,从而实现教育内容向生活渗透,教育方式向活动延伸,教育目标向多元综合的整体教育效果。
(2)制定一套适合特殊学校学生发展的养成教育目标,完善学校德育工作,填补学校校本教育的空白。
(3)建立一种科学的特殊学校养成教育评价体系,促进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满足个性发展。为班主任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
实践价值
(1)改变传统“高、大、全” 的灌输形式,从“近、细、实”着手,创新养成教育新模式,为德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
(2)制定出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养成教育目标和评价体系,不仅使德育工作有可操作性,更具有推广价值,从而填补特殊学校养成教育的空白。
3、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教师都具有勤学上进、刻苦钻研的精神,大多教师还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这其中主持省、市级课题并顺利结题的2名、市级骨干教师2名,中层以上领导5名,校级骨干教师2名。
(2)在课题研究之前,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必要的研究资料。同时我们在设备、时间、经费、人力和相关理论作了充分的准备,保证了该课题研究任务的完成。
(3)本课题组将根据课题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和研究计划,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定期研究课题研究中的实际问题,完善课题研究相关制度,确保本课题如期结题。
三、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课题界定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既包括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德育中最具社会继承性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的“质”的指标。德育的重点是教学生学会做人,而人的行为习惯则是做人的核心。可见,养成教育是我们中、小学德育的中心环节。
课题支撑性理论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
(2)《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作者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在中曾说:“首先我们养出了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通过不断训练和反复强化得来的,不是仅凭说教培养出来的。
(3)发展理论:发展理论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使人身心发展,人的质量得到提高。本课题运用此理论旨在矫正残疾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习惯,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
(4)行为主义的观点:行为主义者认为对学生的成功给予奖励是与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小组相依关系的概念相一致的。把学生放在集体中进行教育,通过不断强化好的行为,能培养学生定型性行为。
(5)“循环说”理论: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循环往复,使螺旋式上升的。低年级训练过的,到了中高年级还要经常重复训练,否则难以巩固。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理论假设
培养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符合现代文明社会要求的道德意识和观念,掌握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时代对学校德育的要求,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的要求,也是改变残疾学生实际道德现状的要求。本课题将依据素质教育、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和残疾学生身心特点,确定素质化的养成教育目标,并以素质化的养成教育目标为导向,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变革现有的养成教育和训练模式,使学生的行为和能力同步发展,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
研究目标
(1)从学生年龄认知特点出发,根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镇江市特教中心学生手册》的要求,明确阶段养成教育重点。其中低年级突出:文明礼貌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中年级突出: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高年级突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勤奋向上,自尊自爱。
(2)贯彻教会学生做人一条主线,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当中。结合常规教育,从落实《一日行为规范》做起,培养学生好习惯。注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矫正、训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
(3)以评价促养成,坚持每月、每学期的自评、互评和家长参评的形式,注重过程评价,巩固已形成好习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激励学生内在需要,减少教育的反复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子课题设计
(1)学生养成教育训导模式研究。
(2)学生养成教育目标分层研究。
(2)学生养成教育评价体系研究。
研究重点
(1)在常规教育中,抓实养成教育各项要求。教育部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要求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结合学生实际,开展“自律、日查、月评”等常规教育活动,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道德认识,为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打好坚实基础。
(2)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养成教育训练。《教育学专题》强调,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和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实质就是教书育人。因此,课堂是培养学生好习惯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上以学生发展为本,严格教学常规,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使养成教育服务于课堂教学。
(3)在家校结合中,营造养成教育良好氛围。《若干意见》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育实效性。
(4)在“五小”公民实践中,增强养成教育效果。《若干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重要作用,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广泛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结合“五小”公民实践、助人为乐做好事、向有困难人献爱心等形式,弘扬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社会公德教育。结合学习身边学习榜样,如:区、校级三好学生,校园之星,营造比学习、比提高、知诚信的教育氛围,增强养成教育效果。
(5)在环境建设中促使养成教育“入脑入心”。环境对人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学校在注重课改的同时,努力追求育人环境的构筑、营造育人文化的氛围,促使学生优良行为品质的养成,通过耳濡目染,使养成教育的各项要求成为学生行为的准则。
(6)在课题管理中,加大养成教育研究力度。在课题研究全程中,坚持“不求人人有课题,但求人人都参入”的原则,指导班主任开展子课题研究,让更多教师参入到课题研究中来,以此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并健全课题研究档案。
4、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
实验准备阶段(2006.4~2006.8)
(1)进行实验前的调查研究工作,完成相关的调查研究报告、课题研究论证报告、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2)落实专题研究的实验教师,学习相关教育理论。
(3)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负责人:王玉兰 徐彬
实验研究阶段(2006.9~2008.12)
(1)按课题研究方案组织研究,并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开展阶段性研究成果评选和成果交流、观摩汇报活动;
(3)参加课题研究经验交流、研讨会。
负责人:王玉兰
徐彬
周燕 周光华
实验总结阶段(2009.1~2009.9)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
(2)汇编研究成果;
(3)举办课题现场观摩会,邀请专家鉴定。
负责人:王玉兰 徐彬
5、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1)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在每月班级阶段小结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每学期搞好经验总结,推广有价值的做法,使研究工作深入健康发展。
(2)个案研究法:运用这一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典型个案的追踪与分析,了解不同个性的学生在养成教育中的发展特点与规律,丰富课题的研究内容。
(3)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在研究小班化教育专家的带领和指导下,边实践边修改,边总结边提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优化合作学习小组。
(4)问卷法:每学期通过问卷调查,对材料整理加工和分析综合,强化学生道德认识,扎扎实实落实养成教育阶段重点。
(5)观察法:在平日教学中,通过有计划、有组织观察,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研究中存在问题。
6、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1、养成教育主题活动或班队会实录4个 光
盘 2006.4~2008.12
2、可操作、推广的《养成教育主题活动方案设计》一辑 文字资料 2006.4~2008.12
3、学校实验方案、工作报告、一套 文字资料 2006.4~2008.12
4、《学校养成教育目标及评价》一套 文字资料 2006.4~2008.12
5、养成教育研究论文 论 文 集 2006.4~2008.12
6、养成教育案例 案 例 集 2006.4~2008.12
7、实验研究总结 实验报告 2009.1~2009.9
8、实验成果汇编 实验成果 2009.1~2009.9
四、评审意见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所在县(市)、区教科室(所)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7.学校养成教育活动 篇七
关键词:职业教育,道德行为养成,教育
1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及其作用
1.1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涵义
职业道德行为是指做从业者在一定的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志、信念支配下所采取的自觉活动, 对这种活动按照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和培养, 称之这职业道德行为养成。这是道德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 是把道德原则和规范贯彻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去, 达到言行一致, 知行统一。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 所说的“养”, 本意是培养性情或陶冶情操。“养成”连用, 是指人们自觉学习、磨练、培养和陶冶性情, 达到良好品质和理想人格的功夫。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以道德立国的国家, 讲究道德修养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职业道德养成的意义更加突出。所谓职业道德行为养成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从业者按照特定的职业道德规范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剖析;二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通过自我修养形成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
1.2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作用
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可以使从来者做好本职工作, 形成平等友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风尚的需要, 促进行业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我们处在讲人权、讲人性、以人为本的春天,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提高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就显得更为重要。人生的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职业生涯中度过的。一个人在职业上是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是他人生成功的重要保证, 而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则决定着他能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2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一个实际的行动胜过一打空洞的纲领”。[2]要使职业道德规范为从业人员所认识和实践, 并在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中表现出来, 成为个人职业道德行为中稳定的特点和倾向, 必须通过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锻炼来实现。养成的最终目的, 就是要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贯彻落实到职业活动之中, 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做到言行一致, 知行统一, 进而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并达到崇高的职业道德境界。那么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该如何养成呢?
2.1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3]职业道德行为的最大特点是自觉性和习惯性, 而培养人的良好习惯的载体是日常生活。因此要紧紧抓住这个载体, 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 久而久之, 习惯就会成为一种自然, 即自觉的行为。
一是从小事做起, 严格遵守行为规范;二是从自我做起, 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2.2 在专业学习中训练
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离不开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 一个从业者只有具备了深厚的专业知识, 精湛的职业技能, 他所拥有的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志和信念, 才能有用武之地, 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应有的贡献。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 离不开知识和学习和技能的提高。学生可以通过专业学习亲自体会专业和行业具体而又丰富的职业道德内涵。
首先, 增强职业意识, 遵守职业规范, 其次, 重视技能训练, 提高职业素养。
2.3 在社会实践中体验
“人的正确思想, 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4]丰富的社会实践是指导人们成才的基础, 是实现知行统一的主要场所。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根本途径。
一是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职业情感;二是学做结合, 知行统一。
2.4 在自我修养中提高
自我修养是指个人在日常的学习, 生活和各种实践中, 按照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在职业道德品质中有目的地“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
2.4.1 体验生活, 经常进行内省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 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5]
内省即内心的检讨和自我评价, 使自己的言行符合职业道德标准的要求。人们在职业活动中, 经常会发生一定的道德要求同个人主观需要、动机和兴趣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主要靠从业人员自身的思想斗争, 即“内省”来解决。只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依据道德要求和规范不断评价自我言行, 进行自我反省, 才能在职业活动中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内省”一要严于解剖自己, 善于认识自己, 客观地看待自己, 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二要敢于自我批评, 自我检讨;三要有决心改进自己的缺点, 扬长避短,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
2.4.2 学习榜样, 努力做到“慎独”
周恩来总理生前有段名言:“要把思想改造看成像空气一样, 非有不可。不然, 你的思想就会生锈, 就会受到腐蚀”。[6]他是这样说的, 终生也是这样做的。青年学生应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 从他的身上看到我们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提倡“慎独”是重在自律, 即在道德上自我约束。真正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2.5 在职业活动中强化
职业活动是检验一个人职业道德品质高低的试金石, 是职业道德养成的关键途径。
2.5.1 将职业道德知识内化的信念
“内化”是指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规范变成个人内心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职业道德理想和职业道德原则, 对自己履行的职业责任和义务的真诚信奉。它是职业道德知识、情感和意志的结晶, 也是人们职业行为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只有这样的职业道德行为, 才有坚定性和永久性。
2.5.2 将职业道德信念外化为行为
“外化”是把内心形成的职业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变成个人自觉的职业道德行为, 指导自己的职业实践活动。这是职业道德素质的具体体现。职业学校学生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做一个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 有职业道德的人。
总之,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 在学习生活中, 要注重行为规范训练,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要坚持参加各种实践, 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2004, 1, 12.[1]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2004, 1, 12.
[2]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2]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3]三国志·蜀志·先主传.[3]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4]毛泽东著作选读 (乙种本)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65.[4]毛泽东著作选读 (乙种本)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65.
[5]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12.[5]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12.
8.学校养成教育活动 篇八
【关键词】养成教育 农村学校 特色发展
校长应着力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以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校取得了一些成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以下谈谈我的做法。
一、以文明礼仪行为促进养成教育
中国自古有“文明礼仪之邦”的美称,悠久的文化、深邃的精神智慧、良好的道德风范、朴实的民族风俗,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传统。因此,为了能够让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得以传承,我们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做真人、做善事、互敬互爱、互相帮助的精神,以养成教育为学校的教育原则。
(一)注重环境育人
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熏陶。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因素。为此,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我们力争实现让每面墙说话,让每个角落育人,让和谐、关爱、文明在整个校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真正实现环境育人。在学校,我们除加强校园的绿化、硬化外,还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让学生了解本土历史。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收集了《中华民族二十四孝道》《文明礼貌名人名言》《明江府沿革》《明江古代十大案》《明江地域传统文化》《明江历史文人名人》等书籍,以仁、义、礼、智、学、德的传统美德来教育学生,文化内容丰富,历史沿革绵长,让小学生们时时刻刻受到文化的熏陶。
(二)践行文明礼仪
我们以抓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为契机,把文明礼仪纳入班级考核。少先队大队部成立有“文明礼仪队”,负责迎接全校师生入校门,用文明语言打招呼。课间有“文明监督员”负责监督各班同学文明行为,并记录在案;“卫生监督员”负责监督各班同学及卫生区的卫生情况等。在每周一的晨会上对上周表现情况进行通报,积极倡导文明礼貌行为,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今,我校良好的文明习惯蔚然成风。“老师,您好”“同学,你早”“谢谢”“对不起”等,这些文明礼貌用语弥漫着整个校园,和谐校园之风业已生成,实践了“文明礼貌、和谐发展”的校风。
(三)创设优良校风
为促使文明礼仪活动健康发展,激励师生自觉践行文明行为,学校对在文明礼貌教育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文明标兵”的称号,不仅在校会上表扬,还为其戴上“文明标兵”牌。每学期评出“先进文明标兵”公布上榜,倡导全体学生自觉接受文明礼仪教育的熏陶,从而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以争当文明学生为荣的优良环境,造就一批又一批的文明学生。
二、创新养成教育方式,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教育小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小学生行为能力,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如何探索出一条具有农村学校特色的养成教育的基本途径和运行机制,我校多年来不断摸索,不断剖析、总结,不断追求完善。为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我们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养成教育方式,以促进素质教育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养成教育的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合作学习型教学。全班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以优秀生为小组长,在课堂学习中互相交流,相互探讨,鼓励质疑,各抒己见,把乏味的听课演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学生展示课,把问题放手交给学生自行解决,使每位学生都能够享受到自己的成就感。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特别是学困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由此,学生在课堂中不但学到了知识,并且学会了相互合作,养成了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克服了农村学生交流恐惧的心理。
(二)明确任务,加强监督,养成责任意识
众所周知,在农村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清洁卫生意识极差。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我校订制了每天学生到校晨扫午捡的卫生制度。学校给每个班级划分清洁卫生区域,要求全天保洁。由值班领导、值周老师以及少先队“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监督,做好检查记录,并根据清洁卫生情况打分。制度实施几年来,学生每天都能够自觉地来到学校争先恐后地打扫本班卫生区。课前打扫卫生已深入每位学生心中,形成了一种习惯。热烈的清洁卫生劳动情景亦是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以往学生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不良现象得到很大改观,学生们都养成了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卫生责任意识深入人心。
(三)以活动提升养成教育
1.兴趣小组活动
学校要求每个班都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长或爱好成立几个兴趣小组,自行安排好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学校每个学期都安排各种比赛或会演,为学生提供展现平台。如每学期举行一次文艺会演,进行一次体育运动会(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接力棒、拔河、跳绳等),以及手工制作、书法、演讲、诗歌朗诵、讲故事、画画等项目的比赛活动。如此既能满足小学生兴趣爱好的需求,又能在比赛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张扬个性,树立信心。学生追求上进、自信、自立、自强的性格得以养成。
2.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如果说学校活动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和铺垫,那么到实际生活中去实践、锻炼、内化这些好习惯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因此,我校经常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的社区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前我们先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在社区中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善于助人等等。逢年过节,少先队部还组织少先队员代表深入社区、村委慰问孤寡老人,经常组织学生到街道参加义务劳动。除此之外,学校还积极派出校文艺队参加县、市级举办的各类文艺会演或比赛;选派学生参加讲故事、演讲等比赛活动。这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自己,展示自我,又能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并使尊老爱幼、劳动光荣等优良品德得以传承,并逐渐发扬光大。
3.放手让学生自行开展创造性活动
我们以实施素质教育,狠抓学校常规管理,规范学校办学为契机,在大力打造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极力营造班级文化及宿舍文化。班级文化以及宿舍文化的营造,以学生自我创建为主,让学生们充分发挥集体创造智慧,自己构思,自己操作,发挥特长,自行打造本班教室、宿舍的文化特色。如此这般,各类“文化墙”“风采展示窗”“我的得意之作”“励志角”“梦想篇”等富有时代特色的张扬个性的学生作品充满教室、寝室的每一角落。比如,每班教室门口的展示板就是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同学们把在各种活动中的感受及自己创作的精美作品在这里展出。校园内的各个板报定期由学生设计出版,文化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良好品行,又培养了他们勤于动手、善于协作的习惯,学生的自我能力得以彰显,学生的养成教育由此得到升华。
经过实践的检验,我校的养成教育初见成效。教师提高了对养成教育的认识,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训练学生更耐心、更细心了,把功夫点点滴滴下在塑造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了训练,懂得礼仪谦让,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教学楼内,自觉排队。友爱同学,助人为乐的多了,打架骂人的少了。学生会学习了,掌握了常规的学习方法,爱阅读、会阅读,掌握的知识多元化,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9.中滩学校学生养成教育汇报总结 篇九
我校坚持以“文明、乐学、尚美、创新”为校训,以培养 “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为目标。立足校本,落实习惯养成 教育,开展兴趣活动,创建活力校园。我们做了以下几点。
一、以“抓实在,求实效,促发展”为宗旨,立足校本,大胆改革 创新,积极开展养成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
1.养成教育必须先从老师抓起,于是我校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把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让教师高尚的师德为重要的学校养成教育资源。学校领导班子建立和坚持严格的师德规范,对教师严格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把各 项具体的工作合理的分配到每位教师,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没有一个不关心爱护学生,没有一个不是勤奋敬业,开拓进取。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目的只有一个:把学校的任何事情都做好。
2.依托校园文化,潜移默化育人。我校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对养成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合理布局,校园里有普通话宣传的标语,教室内有“小管家”,“我真棒”,“闪光角”,“我爱我班”,“每周必读”等专栏。教室外养成教育、安全教育、办学目标、校训、“八荣八耻”等各类齐全的展牌。还有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每周二为德育训导日,已成为我校的惯例。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由教师辅导学生轮流主讲,涉及养成教育 各项内容,规范学生的行为。每周二由教师轮流对学生进行德育训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生身处校园,能耳濡目 染,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受益颇多。
3.结合实际,逐步形成完善的习惯养成教育机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是引导。“无规矩不成方圆”,养成 教育要从一言一行开始培养,尤其要细化各项行为规范。为了抓好习惯养成教育,我校制定了一系列学校及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成立了专班,制定了方案,学校在制订方案时,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订各年级养成教育主题:
1)、一、二年级突出“爱清洁、讲卫生、不逃学”的主题
2)、三、四年级突出“学习雷锋,做好人好事”的主题
3)、五——九年级突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主题 学校为了使养成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还作出了一些特别的规定。我校规
定每月第一周为《中小学生守则》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重温周,让学生时刻牢记——用“守则”和“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为了便于督查,我校编印了各种日志:《学生日志》、《教师日志》、《班级日志》、《学校日志》。《学生日志》由学生记载自己一天的学习、纪律、生活等情况;《教师日志》由教师记载本人一天的工作情况及对学生养成教育的训导情况;《班级日志》由班主任督促班干部记载本班学生一天的养成教育及班上的情况;《学校日志》由学校领导记载学校每天的大事及各班学生的养成教育情况。此外,学校还实行每周的班主任教室办公日、教师家访日或家长 接待日制度,家校联手共同将养成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4.围绕养成教育,组织开展了“六个一”的活动和“两操一歌展示 活动”。“六个一”活动即:班级“人人都是班干部”活动,能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律、自信和自强的精神;每班负责一块 责任区和净化责任区,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每周必读”活动,通过全体学生每周背诵一首古诗、一句名言警句的活动,训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每天练一页字,锻 炼学生的意志;每班一首班级之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每个教师 帮扶一名贫困生或转化一名后进生。“两操一歌”活动要求全体师生坚 持唱好校歌《放飞希望》,做好广播体操和自编操《感恩的心》。两操一歌展示了全体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兴趣小组活动,巩固和升华养成教育成果,积极创建活力校园。学校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是创建活力校园、人文校园与和谐校园的重要载体,更是促进师生身心健康、丰富师生文化内涵、形成文明素养和陶冶高尚情操的重要平台。坚持以“全面提高师生素质,充分发展个性特长”为教育管理的指导思想,以“每位教师都是体艺活动的辅导教师”为兴趣活动的严格要求,开掘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3+N”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升华了养成教育。为了保证各种活动顺利开展,达到创建活力校园,形成文明素养,升华养成教育的目标,我们努力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统一师生的思想,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兴趣活动的 重要性。我校通过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的宣传发动,使广大师生充分 认识到学生兴趣活动的重要性。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爱好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兴趣小组担任指导教师,在教师的分析指导下,全
校学生 根据个人的爱好和特长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兴趣活动小组。
2.选拔有特长的教师负责各兴趣小组的教学指导。根据我校的实际,考虑教师的特长和兴趣,组建成了体育,美术,英语,舞蹈、唱歌、书法、手工等20多个兴趣小组,通过自愿和调节相结合的办法,确保每个兴趣活动小组有2名教师的直接参与和指导。每个活动小组通过认真的讨论分析,科学地制定出了活动目标和活动安排,确保各种活动的有序,有效,有声有色的开展。为了切实保证学生发挥特长,学有所成,学 校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自我,适当调整所参加的兴趣活 动,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艺术才能的机会。
三、规范评价体系,促进学校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开展。
1、学校还成立了督查队和各班成立了自律队,形成了合理的学 生习惯养成教育评价体系,利用黑板报、评价专栏等给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情况及时通报,使我校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做到了规范化、制度化。
10.学校养成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十
一、现状分析
1.学校常规教育方面。
学校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指导训练往往是堵的多、疏导的少,说教批评多、引导践行少,教育形式较为单一、枯燥,对学生支配行为能力差异和心理素质差异,缺少全面分析和疏导。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只会说、不会做,实践能力较差,受挫能力差。
2.教师教育观念方面。
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教师中或多或少存在重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忽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重视部分学生的发展,忽视对后进生关爱的现象。这些现象与当前深化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3.家庭教育方面。
当今独生子女式的家庭结构,使得部分家庭教育“溺爱有加、关爱不足”、“重智轻德”,导致孩子唯我独尊,脆弱娇气,缺乏为他人、为父母着想的意识和受挫能力、动手能力等。
4.社会环境方面。
当今社会,影视文化和网络等传媒快速发展,各种信息不断冲击着学生。这些信息中,既有健康向上的,也有低级趣味的。久而久之,学生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主要对策
1.明确要求,坚持引导激励教育。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要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加强引导激励。首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各年级段养成教育目标要求,使养成教育首先做到“有规可依”。其次,通过开展评比校园文明之星、读书之星、劳动之星等,树立学习榜样,激励学生比进步比学习,增强上进心,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之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展现学生个性特长。
2.精心设计,细化德育内容。
近年来,我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以及《守则》、《规范》和德育目标,从文明礼仪、学习纪律、安全卫生、劳动生活等“一日行为规范”训练入手,分年级、分学期设计了具体的养成教育内容,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措施,周而复始、螺旋上升式的进行教育,从而使养成教育做到“有的放矢”。
3.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学校要充分发挥德育主阵地作用,比如开展“讲诚实守信,做文明学生”、“孝敬父母,关爱他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主题教育和特色活动,运用“诚信讨论”“、道德实践‘五个一’活动”、“手拉手活动”等方式方法,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或者创设道德践行和情感交流的平台,以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4.家校携手,形成育人合力。
首先,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制订家庭教育常规、举办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日、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形式,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同时让教师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其次,要主动争取社会各方面和各部门的支持,整治、净化周围社会环境,谋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步进行,形成合力,发挥德育整体教育功能,使学生健康成长。
5.与时俱进,增强德育工作时代感。
11.学校养成教育活动 篇十一
【关键词】生态 教育 功能 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44-01
生态教育资源,是生活中的常见资源,也广泛存在各学科之中。以生态为主题进行德育教育,可以提高生态鉴别欣赏能力,达到以花修身、以花养性、以花励志的目的,养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念。
一、开展生态养成教育的功能
知识功能是生态养成教育的基本功能。只有拥有一定知识基础,才能激发教育的潜能,激发教育的灵感,体现教育的功底。生态养成教育中,对花卉的名称、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繁殖、栽培管理用途等知识的介绍,为学生构建一套全新的知识体系,既是课本知识的延伸,也是走出教室寻求知识、提升素质的尝试,更是对现有教育资源的丰富和发展。
实践性是生态养成教育的重要功能。实践出真知,实践成新知,学以致用是学习的基本原则和重要要求。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效益,形成生产力。生态养成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真知,形成新知。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倡导“社会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态养成教育,让教育回归本位,回归自然,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激情,回味劳动的艰辛,品尝劳动成果;使学生在写生、摄影中寻找一份静,抒发一份意,欣赏一份美,陶冶一份情;使学生在劳动中检验一种知识,增长一种技能,开发一种创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育的升华功能。“一花一木一世界,一枝一叶总关情”。生态养成教育,养出了一份情趣,养出了一个情感世界。它改变了象牙塔的生活方式,改善了师生、同学间的固有关系。原来的方式、原来的关系久而会产生一种疲劳,让学生丧失了情,也丧失了趣,对生活缺少激情,对师生缺少感情,对学习缺少热情。这样的学生变得呆板、冷漠和厌恶。缺少了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这样的结果使教育面临尴尬。生态养成教育,让学生在课外、校外自由活动,放松心情,放飞梦想。在这里,体验一份合作,体验一份人与自然的交流,体验一份心心相印,情情相融。生态养成教育,为学生营造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情境,这不仅仅是教育教学中的情景设置,更是一种心境,一种心态,一种面对生活、面对学习的基本情调。心态决定一切,生态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养成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心态,这心态是抵挡困难的盾牌,是克服困难的利器。
人类来自于大自然,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我们应对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感激之情。遗憾的是,由于人类的浅见和随心所欲,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产生了深刻的矛盾,这种矛盾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谋求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基本要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重要目标。为此,我们要树立人口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的自觉性。作为学校,帮助学生树立资源、环境意识,成为当务之急,成为在这种教育中的重要贡献。生态养成教育,以生态入题,就是要让学生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有一个亲密接触,感知它,触摸它,进而欣赏它,保护它,在生活交流中产生情感,产生珍爱之情,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意识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从而养成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在善待自然的同时,也必须善待自己、珍爱生命,以此探索人生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态养成教育对学生成长而言,更是一种励志教育。“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生命的顽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体现人生的拼搏;“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体现人生的奉献;“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体现人生的乐观精神;“出淤泥而不染”,体现人生的高洁;“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体现做人的低调;“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人的回报与感恩。正是在这样的诗情画意中,体会文人墨客、迁客骚人的风雅,更是一个德育教育的过程。生态养成教育成为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抓手。
二、开展生态养成教育的途径
1.环境育人
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自然也改造着人。大的方面说,当人们过度开发而导致生态危机的时候,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受到了限制、约束甚至被改造。当学校的环境布置完成后,在书香校园、花香校园里,学生们欣赏字画、默念着唐诗宋词,熟记着行为规范要求,课间调兴打架的、追逐打闹的少了。看着整洁的地面、洁白的墙壁、盛开的花朵,学生中随地乱丢纸屑的没了,以前墙面上无聊的涂鸦再也看不到了,信手的采摘、随意的践踏没有了。着实,美丽的校园环境让我们学生的心灵也受到了洗礼,行为也得到了规范,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在社会实践参观的时候,由于好奇、放松,忍不住调兴嬉戏起来,当一位同学提醒说,花木也有喜怒哀乐、也喜欢安静的环境时,所有的嘈杂声立刻停止了,人们停止了说笑,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生怕惊吓着了眼前的主人。他们懂得了理解、尊重,懂得了待人接物,懂得了人与自然诚心的交流。这就是环境,这就是教育,这是用一种无声语言,轻叩着学生原先懵懂的心灵,让学生明理、动情。
2.活动育人
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极佳方式。生态养成教育的开展,让教育活动更丰富的内容、更多样的载体,从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强化着德育的过程和功能,也收到了意想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参观让学生明理动情,写生让学生宁静致远,摄影让学生发现美丽,栽培让学生品尝丰收的喜悦,劳动让学生明白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征文是学生展现自己文学才华并托物言志、树立理想信念、铸造自己优秀品质的机会。围绕生态养成教育,师生放弃了古板单一的说教,师生们在活动中和谐了关系,融洽了气氛,融合了亲情,教育的难度低了,达成度高了,师生也不再为教育与被教育头疼了。
3.学科育人
教育与教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成为教书育人两者有机结合的新话题。地理课开展植物生长环境研究,探讨气候、气温、水、土壤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进行生物实验和栽培实践。生物课开展生物细胞结构、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语文课开展诗词鉴赏活动,在鉴赏中发现美、激发志等。各学科的渗透教育,不断改变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涤荡着学生的心灵,获得教学、教育效益的双丰收。
【学校养成教育活动】推荐阅读:
学校养成教育活动总结11-16
“养成教育”特色学校实施方案11-22
学校 初中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11-04
学校养成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11-22
2017-2018养成教育活动总结07-18
一年级养成教育活动总结08-01
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方案12-19
幼儿园养成教育活动方案06-14
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系列活动方案12-13
养成教育冠军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