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2024-10-05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精选10篇)

1.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篇一

高师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杜运山

[摘要]笔者借鉴多学科视角和方法,全面分析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理论的特点,主动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念,深化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为加速省级重点专业建设与完善奠定扎实的基础,促进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关键词]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研究目的 世纪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休闲、娱乐、康复健身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不断发生变化,社会对人才质量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巨大的冲击,同时也迎来发展机遇。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培养出新世纪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新课题。研究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新世纪新型体育人才具有重要意义。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收集有关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相关教学理论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21 世纪初期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了培养与时俱进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根据文献资料和专家访 谈我们知道21 世纪初期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下面对人才培养质量影响较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3.2 21 世纪初期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2.1 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由于受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虽然中国有些综合性的高等院校进行了人才培养改革,但是大部分中国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依旧是以专才思想指导下的应试教育模式。虽然这种人才模式在过去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专门人才,但是它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对能培养与时俱进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模式进行研究。

3.2.2 国内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对比研究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国内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有不同的表_述。当前比较流行的分类方法是依据人才培养的专业口径宽窄分为通才培养模式和专才培养模式。通才培养模式专业口径较宽,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能力较强,但是专业知识相对比较薄弱;而专才培养模式与通才培养模式恰好相反。下面从人才培养的理念、培养时间、培养的场合等来划分当今国内外现存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2.2.1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训练模式和发展模式依据人才培养理念不同,分为训练模式和发展模式。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训练模式受“技术理性”的支配,社会期望体育教师成为技术员,拥有熟练的技术,按科学规则塑造社会公民。在这一观念下,体育教师教育注重对教师的训练,使其掌握一套熟练的能运用于学校教育的技术。发展模式是教师专业化的理念背景下由注重技术培训走向关注专业化构建,更加注重教师潜能的开发,使教师有能力主导教学 的全过程,在培训阶段上促进职前培养与在职进修的一体化。目前,发展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体育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我国体育教师教育应以此为目标,塑造和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

3.2.2.2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一次性模式和终生模式根据培养时间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分为一次性模式和终生模式。一次性模式前的系统培养后,进入教师职业岗位后不再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培训。终生模式的出现意味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重视教师的职前教育,而且入职和在职教育也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训阶 段上促进职前培养与在职进修的一体化。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实行的是“一体两面”体系的培养模式,即在统一的体育院校系中分职前培养和在职进修两个方面,相互隔离、互不沟通。针对这个问题,在21 世纪初期,我国必须健全、完善培养和培训的体育教师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发展目标。要求大多数体育院校系在致力于培养新师资的同时,也参与新教师见习期的培训和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实现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改革,让终生培养模式落到实处。3.2.2.3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校本培养模式和大学联合中小学培养的模式

根据培养中心场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分为以大学为基地的培养模式和中小学与大学联合培养的模式。以大学为基地培养教师是20世纪教师教育发展的最大成果之一,这种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理论优势,可以较好地塑造未来教师的专业理论基础,但对教师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认识不足。其缺陷就是造成了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严重脱节和二元分离,规律性的教育理论难以应对复杂的教育实践、解决教育问题,而且教师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所以,高校为本的教师教育模式因此不断招致社会机构以及民众的批判和攻击。以中小学和大学联合培养为基地的这种模式,教师的培养将在有大学和中小学结成伙伴关系的新的联合体中进行。中小学与大学联合培养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是学院与中小学间真正的合作,其合作关系是以在智能和责任上的平等为特征。合作者共同对教师候选人和中小学的学习成效承担责任,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和实习教师共同关注学生的需要和成长。围绕这些共同的目标,大学教师在中小学基地从事教学、指导和研究工作,中小学教师也可以担任大学的顾问、指导者和工作成员。这种合作关系改变了每一个参与者的角色性质,为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创造了新的角色和责任。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共同负责教师的训练和持续的专业化发展,将各自的资源融合在一起,实现共同的目标,这种智能的混合对教师教育来说是全新的。目前这种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只是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作为新型的教师培养实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预料,通过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形成新的入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为一体的教师教育机制,将是21 世纪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趋势。在21 世纪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中,这两种培养模式将出现进一步融合的趋势。3.3 建立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合金”模式

中国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复合型人才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不是它们的简单叠加,而是它们综合作用的结果,产生新的特质。这就好比合金,以某一种金属元素为主(某一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即所学专业),加上别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较宽的知识面),所组成的物质。这种全新的物质——合金,具有与其他各个组成部分——几种金属单质或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不同的新的特性,如硬度、导电性、延展性、膨胀系数等等。并且这些新特性既不是其组成单质的某些特性的叠加,也不是其组成单质某些特性的平均值。这些都与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征相类似。所以,要建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合金模式。“合金”模式,就是以培养复合型的体育教育人才为目标,为受教育者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等,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方式。“合金”模式的优点是融合了专才培养模式和通才培养模式的优点,又弥补了二者的不足。在建立“合金”培养模式时应遵循与时俱进和学生发展两个原则,为人才培养提供总的指导。“合金”培养模式的实施结构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与规格、多种备选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以及评价体系等。它们的有机组合就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范式。实施“合金”培养模式就是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复合型人__是指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经过大、中专院校在入职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第一,要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第二,要注意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培育相结合;第三,要正确处理基础与专业的关系,建立以提高学生适应能力为目标的柔性专业设置与调整;第四,要从传统的重视知识传授的思想转变为重视素质、创新、敬业、合作和开拓能力的培养,摒除单一知识领域的局限,重视学科交叉、渗透和整合,形成培养“合金”型人才的知识结构;第五,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3.4 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理论研究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现状是:必修课多,选修课少;在课程构成因子中,公共课、专业基础课比例偏低,专业课偏高,呈现出基础狭窄的状况;在专业课中,术科比例偏高,学科比例偏低;在术科课程中,运动项目少,强调竞技运动项目,轻娱乐、休闲运动项目,特别是反映社会与教育需要的野营、漂流、攀岩等拓展类运动项目还是一片贫瘠;在学科专业课程中,教育类课程没有得到重视,没有体现出师范教育的特点;规定学生准予毕业的最低学分总数高,这必然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或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或影响学生学习的深度。所以在课程改革理论研究中,既要解决现实问题,又要注意课程的适度超前发展;既要注意课程的结构改革,又要注意课程的内容改革,使课 程更好地为中国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在课程结构改革中,第一,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三分天下模 式:由核心课程、扩展课程和隐形课程组成。具体模式是:压缩必修课程时数,调整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教育专业课3 类课程的结构,建立优化的“核心课程”;扩大选修课程范围,增加课程的灵活性,使之成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中的“扩展课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之成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隐形课程”,进而形成一个由核心课程、扩展课程和隐形课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新体系。第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三维立体结构模式:第一维是横向层次,即课程的功能结构,可分为三组课程模块、两种形式。三组课程模块即公共课、专业课程(包括专业理论课和术科课程)、教育类课程。两种形式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第二维为纵向层次,即课程的类型结构,可分为三类课程,即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实践课程。三类课程要特别注意活动课程的开设,处理好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第三维是课程的形态结构,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把通常的学校课程称为显性课程或公开的课程,把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传统、信念、价称为隐性课程。贾克森(P.W.Jackson)认为隐性课程对学生的社会化影响,远比显性课程大。但只有当隐蔽性课程支持并补充显性课程时,学校才能发挥更大的功能,所以,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等等。课程内容的改革主要在以下方面:第一,强化教育类课程。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与国外相比,教育类课程开设偏少,强化教育类课程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讨论的热点问题,也是众多学者不约而同的结论;第二,拓宽基础课程。可以通过通识课程,设人文素质教育课,如历史、艺术及艺术欣赏、文化、伦理道德、音乐欣赏与体育技术动作培养理论等。还可以通过开设文理渗透课、学科交叉课和强化工具类课程来拓宽基础课程;第三,调整学科专业课程。通过浓缩学科专业课程和重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来实现。将学科专业课由目前的70%左右精简到30%~40%,是学科专业课走向科学、合理地、正确选择。按照少而精、博而通,强化基础、打通主干、深入前沿的原则和思路,重新选择、确定学科专业课的基本内容,建构新的知识结构体系,拓宽基础课程;第四,开设学科教育类课程;第五,注意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第六,注重实践性课程。4.结论与建议

4.1 从整体上看,我国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属于专才思想指导下的应试教育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21 世纪初期时代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能力提出新要求的需要。

4.2 为了实现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应建立“合金”型人才培养模式。

4.3“合金”培养模式的实施结构包括培养目标与规格、多种备选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以及评价体系等。它们的有机组合就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合金”培养模式的范式。

4.4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现状是:必修课多,选修课少;在课程构成因子中,公共课、专业基础课比例偏低,专业课偏高,呈现出基础狭窄的状况;在专业课中,术科比例偏高,学科比例偏低;在术科课程中,强调竞技运动项目,轻娱乐、休闲运动项目,特别是反映社会与教育需要的野营、漂流、攀岩等拓展类运动项目还是一片贫瘠,而且术科运动项 目少;在学科专业课程中,教育类课程没有得到重视,没有体现出师范教育的特点;规定学生准予毕业的最低学分总数高,这必然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或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或影响学生学习的深度。4.5 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性格各异的学生。应以能培养 与时俱进人才的“合金”模式为主,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并存的局面。4.6 在课程改革中,既要解决现实问题,又要注意课程的适度超前

发展;既要注意课程的结构改革,又要注意课程的内容改革,使课程更好地为中国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参考文献 [1] 查有梁.教育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2]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丁英俊,张学研.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过程的研究[J].河南大学 学报,1999,(6):83-86.[4]王新平.中、日、美普通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研究 [J].湖北体育科技,2000,(3):6-72.[5]巴音道尔吉.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 大学学报,2003,(5):135-137.[6]杨海林.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J].武汉

2.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篇二

社会化是我国体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同时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大众健身活动和消费市场中的体育需求空前高涨,并逐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社会经济和全民健身活动的迅速发展,必然对与之相适应的高级体育专门人才带来极大的社会需求,同时也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培养高级社会体育专门人才是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研究谨从综合院校和社会体育专业的基本情况出发,以探求合理的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模式。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法研究中采用了追踪、访谈、访问调查、观察和成果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建设进行研究。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国内外社会体育专业开设现状

3.1.1 国外社会体育专业开设情况

据文献介绍,在国外的高等体育专业教育中,除了培养体育教师、教练员的专业外,设立类似我国社会体育专业的有关专业较为普遍。日本24所国立、私立大学设立了研究生和本、专科办学层次,培养社会体育高级专门人才,还有40余所与体育、健康相关的专门学校,培养社会体育方面的初级人才。美国100多所体育院、系中半数以上有类似社会体育方面的专业。在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一些体育院校或综合大学中,也都有各自不同的社会体育方面的专业设置。有些体育院校中,社会体育已经成为重点专业。据了解,在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社会体育的发展水平较高和培养社会体育方面的人才较早,现在大多数对社会开放的公共体育设施和经营性体育场所,都是由接受过社会体育或类似专业培养的专门人员从事健身指导等专职服务工作。

3.1.2 国内社会体育专业开设情况

我国开办社会体育专业的探索始于1993年,1994年经批准为试办本科专业,1997年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中被批准为正式本科专业。1998-2008年全国设立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猛涨,达到了200家左右,而且这一数字还将增长。资料显示,在这些高校中,多数是综合性院校,而且除了医学类和体育专业院校专业特色突出,办学更加趋向本专业化之外,其他类型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大多专业设置比较宽泛。同时,目前社会体育专业作为一个在我国诞生仅15年的新专业,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等尚处在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

3.2 社会体育专业专业定位的思考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定位一直是困扰办学主体和研究者的问题。马维平等人认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为社会培养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技能指导型”高级专门人才。“按照目前高校目标定位所确定的课程和就业方向培养出来的人才,论知识掌握比不上体育管理专业和体育经济专业学生,更比不上普通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论技术比不上运动训练和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这种目标定位的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特色,从而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王树宏的研究认为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定位不够准确,其服务领域与体育经济、体育管理专业有很大的交叉,一些院校的体育专业下设体育新闻专业方向,又与体育新闻专业服务领域交叉。而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也能够胜任健身指导工作。笔者认为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定位非常全面的描述了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不同方向和这些方向所应具有的所有知识和素质要求,为我们的人才培养确定了宏观的大方向。我们在制定各个学校具体的培养目标时首先要参照这一宏观指导性意见,进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突出本学校、本地区特色并结合社会需求的大环境。

3.3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3.3.1 我国社会发展对社会体育专门人才就业的基本方向分析

根据《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体委《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县级体育事业的意见》、国家体委等五部委《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规划和要求,我国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有长期稳定需求的工作岗位主要应该有:各种社会体育的组织或机构;按规定在达到一定规模的机关团体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中专职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人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体育产业经营场所;各级各类的社会体育管理部门四类。上述岗位均要求配备有较高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专业人员。

3.3.2 我国社会体育专门人才就业实际情况

目前我国在群众性健身领域中没有设立专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岗位,也没有相关政策做保证,这就没能给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明确的就业岗位,而社会体育专业的主要服务领域还是在体育产业领域。但我国的体育产业总体上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不足以吸收太多的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使得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与就业市场需求间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增大了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教育部门,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社会体育大环境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密切相关,多数人从意识、习惯上还没有完全接受投资健身、没有接受到健身场所就业。同时由于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对各级各类学校配齐体育教师的要求也将使这一形势延续几年,但教师资格的限制成为不利因素,就业往往滞后。伴随体育健身经营场所的不断发展并被人们接受,这一形势会有所转变,就业主流将随之转变。地域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也左右着实际就业形势。

3.4 依托综合院校人文学科优势发展社会体育专业的构思与实践

在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实践中应坚持将人才培养作为自身的核心职能与根本使命,并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两大核心问题,不断探索,结合当前办社会体育专业院校多为综合性大学的实际,逐步形成“以体育学为主体依托综合院校人文学科优势,构建有利于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和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

3.4.1 依托综合院校人文学科优势,构建大人文学科群体系,奠定学科发展基石

开展富有特色的学科建设,是综合院校培养高质量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前提和保证:跨学科综合性的知识基础和素质是学生学习迁移能力发展和理论向应用转化素质形成的重要基础。综合的学科平台,是培养专业与学科特色、塑造复合型人才的基石。丰富的人文学科知识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人的社会属性。从一定意义讲,体育学、人文学科知识有机结合,是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综合院校在与社会体育专业所涉及的各人文学科母学科上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设立大人文学科群体系,树立共建意识将极大的有利于社会体育学科的发展。充分利用综合大学的科研实力和师资力量加强社会体育学的研究,拓展社会体育的人文价值与经济价值,对社会体育学的继承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4.2 依托综合院校人文学科优势,构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平台,形成培养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的重要支撑

合理、科学、富有特色的课程平台,是培养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的重要支撑。依托综合院校人文学科优势,围绕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交互融合的课程体系,按照专业将课程划分成模块并分由不同院系、专业负责,然后协同完成课程建设。针对人才培养总体框架,确定主、辅修课程。主修课程是指对学生所属专业规定修读的课程,是对某一专业学生的统一要求;辅修课程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和特长选择一个或两个专业作为自己的辅修专业,体现一定程度上人才的分流培养,增强学生的适应面。

在主辅修基础上,各人文学科专业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并建立完全学分制的开放选课系统与互认学分机制,设立旨在体现学生个性,涵盖文、史、哲、经、管、法、教、体等综合知识的满足学生个体需要的任选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及综合素质。这种课程体系既给予学生一定相对系统的专业外知识与技能,又增强了学生在复合型、实用性方面的竞争力。

3.5 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构建“产学研”结合基地,提升社会体育专业办学能力

3.5.1“产学研”结合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及选择该模式的原因

面向21世纪的高级社会体育人才应是创新型、实践型、创业型专门人才,应具备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创新意识、运用规范的体育语言和各种体育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计划、决策、组织、协调和市场开拓及应变能力;具备占领现代体育科技发展前沿的意识和能力。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是提升办学能力、满足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综合性大学只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创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方可成就未来的创新型、实践型、创业型社会体育专门人才培养,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实践环节的组织尚不成熟,尤其是实习基地不成型、不固定,没有规范的实习内容和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信息反馈,这影响着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能力提高。同时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是为社区体育服务的管理经营和技术人员,建立产、学、研三结合的实习基地既有利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学校体育为社区体育服务,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将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3.5.2 实践中心建设探索

面向社会,面向学生培养全过程、全开放型的校内社会体育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精神;是建立和培养学生的质量、管理、市场、环境及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可亲身体验的体育实践环境并贯穿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实践中心的建设充分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特色性,以建成适应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的实践教学示范基地为目标。

第一,结合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健身指导、体育经营管理基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国家为了促进青少年参与健身和提高健康水平,推进全民健身工作顺利开展而在全国各级别学校与体育运动学校设立的指导、管理机构,而且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的实际职能。青少年俱乐部的建设基本任务在于“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爱好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青少年体质,并向其传授体育运动技能,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高校成立青少年俱乐部服务师生并辐射社会将极大促进践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进一步推进“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结合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建立社会体育专业健身指导、俱乐部经营管理实践基地,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在专职教师指导下进行健身指导的实践机会,学生按专业要求,分别对体育锻炼方法、体育保健指导、医学监督、锻炼计划制定、健康测定评价、体质测定评价等方面进行专门的实践性的指导。然后分配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对俱乐部的学员进行健身的实践性指导,并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青少年俱乐部的建设在坚持公益性质的前提下,具备一定的产业运营的性质,其运行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提供好的机会,学生将参与到俱乐部的经营与运行过程。依托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构建全天候、开放型的校内实践基地,通过让学生参与参与俱乐部的实际经营与管理,培养体育经营能力、管理意识、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及综合素养,为毕业后能够自己参与或独立经营体育俱乐部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进入实践中心学习,按照自己兴趣与目标进入不同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专业小组,进行基于实际项目的实践训练(健身指导、经营管理),实践科目结合体育经营管理实际需求展开,让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素质和能力。

第二,结合实践基地建设体育健身指导、体育经营管理研究中心。体育健身指导、体育经营管理研究中心是在实践基地基础上建立的,为教师提供接触社会体育健身指导第一线的机会,发现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和经营管理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产学研结合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师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涉及的各个方面作为研究对象,对参加俱乐部活动的人群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俱乐部的运行和管理。通过研究中心的建立,在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做到专业内容选择与市场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学生通过对实际工作的研究,初步了解未来体育健身市场的状况,学习市场研究方法,并为完成学位论文研究提供素材,为就业打下基础。

第三,体育教学与研究实践中心的建设。从当前学生就业情况来看,教育实习在现阶段仍应该是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与研究实践中心的建设将遵循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本科专业4年教学计划并结合社会体育专业特点,充分挖掘教育实习中有限的时间资源,做好实习准备,努力拓宽教育实习模式,制定实习方案,确定实习内容,建设实习基地,提高实习效果。该中心职能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校内教学实践的事实与管理,即安排学生在校内进行教学实践,由选拔的优秀导师手把手的教,学生面对面的学培养学生基本的教学实践知识与能力,初步规范其教学理念和行为。第二个层面是联系社会上的实践单位,并管理校外教学实习,由导师定期对校外实践进行监督和评定,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第四,建设校外实习基地,辅助各实践中心,使之更结合实际,满足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需求。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社会体育专业“产学研”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一环,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使学校和体育企业、学校与学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校和体育企业以及作为实习基地的兄弟学校可以对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联合培养,由双方共同认定实习计划,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共同对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知识进行考核,学生在实习期间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会纳入社会体育专业教学的统一安排和评价。实习的内容针对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参与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健身指导、咨询、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育公共事业管理、教学等实践活动,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选择,满足学生不同需要,使学生不仅有较强的体育实践能力,而且能适应当今社会体育飞速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实习真正成为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为重要的一课。

4 结论与建议

(1)与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建设尚待不断改进与完善。

(2)当前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现状并不理想,而且与该专业建设之处的预期有很大差距,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仍占据主要部分。

(3)综合性院校由于在各人文学科母学科的优势显而易见,如果管理到位、教学严谨,其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必将更有优势。构建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文学科平台与课程平台,促进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将极大地发挥综合院校人文学科优势,大力促进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

(4)打造社会体育专业“产学研”实践中心,将极大地有利于社会体育专业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培养创新型、实践型、创业型社会体育专门人才提供良好的条件与氛围。

(5)建议有条件的学校通过成立体育文化公司,更进一步地推进产、学、研结合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模式的实施。

参考文献

[1]课题组.建设和发展社会体育专业是21世纪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13):75-82.

[2]程杰,等.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0):38-41.

[3]马维平,等.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J].体育学刊,2005(4):71-73.

[4]王树宏,等.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7(3):135-139.

[5]姚望.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0):90-93.

[6]李实,等.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及模式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3):18-20.

[7]周田敬,等.对河北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6):46-48.

3.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篇三

【摘 要】从社会体育专业和应用型人才的定义出发,针对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对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详细阐述,提出应明确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目标定位,确定“平台+模块”模式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以提高综合能力为教学核心,注重外引内培,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不断提高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独立学院 应用型人才 社会体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165-03

目前,在我国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中,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教学核心,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作为全民健身计划的主要推动者,作为经过专门培养的社会体育专业高级人才,最终将成为我国社会体育工作最基层、最核心的工作者,在推动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但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因此,构建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真正社会需要的人才,对于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社会体育专业和应用型人才的定义出发,对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详细阐述,首先明确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目标定位,其次确定以“平台+模块”模式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后以提高综合能力为教学核心,注重外引内培,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不断提高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探讨适合目前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模式。

一、社会体育专业和应用型人才的定义

社会体育专业是指为《全民健身计划》培养服务型人才,培养既能适应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又有较全面的社会体育基本理论和专门的体育技能,并能在社会体育所涉及的领域中从事咨询指导、组织管理、经营开发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够熟练掌握社会活动一线或社会生产中的基本技能与基础理论知识,主要能够从事一线工作的专业性人才。相对教育来说,是指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和本专业的相关技能,能够熟练应用于所属行业的一种专业人才。

二、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受体育教育专业的影响较大,主要靠知识、技术、教育技能的传授。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为培养能够服务于社会体育活动开展的短缺人才,很多学校开设了与之相对应的热门理论性课程,但是社会需求的以及和热门理论课程相对应的实践课程开设的较少,对学生来说只了解这些热门知识的“皮毛”。

(一)独立学院在培养目标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独立学院的发展只经过了十余年的历程,还只是一个新生事物,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当前不少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基本上借鉴母体高校,照搬母体高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独立学院学生和母体学校学生在生源上的差异性。而不少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也基本上是结合市场需求过热等情况来开设的,导致了一些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往往忽视了自身的特点,对专业的设置、学生的培养也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培养目标是各高校教学的依据,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核心,中国教育部201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咨询指导、组织管理、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社会体育专业目标定位主要有以下几种:专门人才、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型专门人才、复合型专门人才、专门应用型人才、高水平专门人才、高级复合型人才等。独立学院的社会体育专业在培养目标的设定方面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接收能力和社会的需求。

目前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普遍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等问题。作为独立学院,在对专业的建设和培养目标的设定方面必须要考虑到独立学院的局限性,同时也要考虑独立学院的学生和高职高专、其他本科学生的区别。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主要以培养具备在健身指导、组织管理、开发经营等几个方面的工作能力,这便使得培养出来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知识浅而不专等问题,从而使得毕业生很难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毕业后不能学以致用,在部分学校还出现了大量转专业的现象。所以努力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着手。

(二)独立学院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课程的设置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规定,主要分公共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必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四大类。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专业课是重中之重,主要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其中大一、大二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大三以专业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为主,大四以课程实习为主,对学生开展扎实、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培训。课程的设置是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新型的知识体系、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从目前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来看,由于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密切相结合的独特性,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在课程开设、教材使用、考试试卷等方面基本上沿袭了母体高校的做法,大多数都是在原体育教育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并没有完全考虑到独立学院和其他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在课程的整合和课程体系的结构优化过程中,无法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部分独立学院仍没有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存在着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的现象,失去了独立学院的应有特色。

(三)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近几年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招生的情况来看,许多院校在招生时大多存在着生源相对不足的现象,一部分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多是因为考体育教育专业无望而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转投社会体育专业,这一部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相对较差,在进行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时,往往会觉得吃力,从而产生厌学的心态。另一方面,从近几年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来看,形势并不乐观,在《中国教育报》2014年10月刊登的《教育部公布就业率较低本科专业名单15个专业榜上有名》一文中指出,从教育部官方微信“微言教育”推送近两年(2012年、2013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社会体育专业榜上有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该专业在目前的市场运作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

对社会体育、社会体育专业认识不深入是制约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最大思想障碍,从而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分为商业健身指导、体育产业营销与管理、公务员事业单位、学校、读研、体育企业和自主创业等几个方面,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独立学院随着每年的扩招,培养了大批的社会体育专人才,但真正从事对口岗位工作的却不到1/3,大量在学校进行过正式的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后多数没有选择社会体育工作,而是偏向于选择学校、企业等其他行业工作。这也导致了培养的学生出现了就业难,难就业的现象。

三、构建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作为近些年来兴起的新办学形式,其人才培养模式既不能选择综合型重点高校的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也不能选择高职高专院校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独立学院与一般本科院校相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招收的学生与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具有独特的特点,因而其人才培养模式相较于一般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有所区别,有所创新。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社会体育专业教学的基本定位。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院校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明确指出:独立学院应确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多数独立学院在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中逐步摸索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不少独立学院开始转变办学方向,积极结合地域经济发展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如最早创办的独立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在推行“错开定位,配套发展”方略后,建设了应用型专业体系,构建了“横向可以转移,纵向可以提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也以培养服务与区域经济建设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提出了“三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即在理论教学中突出够用、能用、会用,在实践教学突出基本技能、专业工作能力和综合技能,在实验教学中突出基本实验、综合试验、仿真与开放实验。这些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真正实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明显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办学传统培养模式和高职高专的技能型人才培养。

(二)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教育部明确指出,独立学院应确立“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介于研究型和技能型的目标之间,是比较合理和符合社会分工需要的。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结合学生的特点,更应培养具有较强的应用技术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学生;与高专高职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也应有所区别,在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上需要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结合这种定位,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基础理论教育为基础,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督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确定“平台+模块”模式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必须通过一个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才能从教育设想走向教育实践,这个可操作的实践方案就是培养方案。根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采取“平台+模块”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更有利于专业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更有可操作性。所谓构建社会体育专业“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根据学生大学期间课程的开设和所需掌握的专业技能,安照教学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分为四个平台;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设置若干专业模块、明确在每一个平台里学生应掌握的重要知识和技能,通过多种教学的形式帮助学生达到每一个阶段目标的要求,按照平台和模块的形式,进行大学四年的教学培养。

构建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平台。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从大一到大四,按照基础性、提高性递进的原则,相对应地构建了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四大平台,即“基础性实践教学平台、专业化实践教学平台、综合化实践教学平台和创新性实践教学平台”四大平台组成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四)注重外引内培,加强社会体育专业师资力量建设。充分利用母体高校的优秀师资,建立一只相对稳定的专职社会体育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关键。合理调配和有效利用母体高校体育方面的教学资源和人才资源,有计划地聘请母体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兼任独立学院的教学工作,解决师资队伍数量的需求,同时提高自身社会体育专业教师的学术水平。目前的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是少之又少,培养一支技高一等、艺高一筹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可以聘任一些体育管理、运动创伤、康复方面的“双师型”教师,弥补社会体育专业“双师型”教师的不足。特别是聘请离退休社会体育专业教师或专家,离退休人员中的大多数既有健康的身体,又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和实践的经验,他们的经验对年轻教师在教学、科研上的成长,对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构建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首先明确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目标定位,确定“平台+模块”模式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次以提高综合能力为教学核心,注重外引内培,强化师资力量。最后重视产学合作,加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高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级专门人才。构建真正适合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关键。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社会体育专业的产生是社会体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当今社会对社会体育专门人才大量需求的体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运作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否则就会有生存的危机。独立学院作为承担和培养体育高级人才的新兴场所,探索和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才能培养真正适合社会需求的专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社会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张细谦,黄南浩.中日美英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比较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

[4]陈涵新,陈章玉.社会体育专业深化改革新思路[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

[5]黄志,梁旭鹏.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实施现状及对策[J].重庆与世界,2011(7)

[6]刘锡梅,陈志辉,谢明.湖南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对策[EB/OL].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8-09-11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K13LX631)

【作者简介】王民强(1983— ),男,河南新乡人,硕士,北海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蒋 超(1984— ),男,广西桂林人,研究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4.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篇四

数字媒体艺术是顺应数字信息社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个新兴应用型学科,它借助于数字科技的发展成果和全面支持表现出独有的特征。根据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特点,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大格局下,应该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作为重点,制定课程建设的规划思路,通过修订教学计划,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形成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案。

一、创新型数媒艺术A才的素质要求分析

数字媒体是一个新兴的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产业。它涉及到许多相关的传播媒体,数字影视、特效;多媒体网页设计、电脑游戏与电脑动画;卡通漫画、数字插图与数字艺术设计;数字音频、虚拟仿真等等也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字媒体艺术源于文化、艺术和技术的交叉、融合,在这一科学技术与艺术创意高度结合的学科,知识的更换速度对媒体创作人员和教学人员的考验是严酷的,创作者随时可能因技术的更新而落后。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它向我们提出了媒体艺术创作和发展教育的新使命。因为面临的将是全新的学科,无法照搬与沿袭传统的艺术样式。数字技术在设计过程中留给创作者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也受到技术标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何表述数字时代全新的艺术语汇,很多是未知的空间。数字媒体人才是复合型人才,除了要求从业者有熟练的操作技巧之外,更要求从业者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和独特的个人创意。这就需要数字媒体人才具有“多才多艺”的才能。它对原先媒体的承传性造成该专业对美学素养的需求,它作为高科技的时代产物从各个方面与艺术的结合更加密切。

技术教育应与文化、艺术融合。正如厉无畏先生在其著作《创意产业导论》所说:“在获得知识和操作技能基础上突破前人模式的独创思维和创造能力,是创意人才必备的首要素质”。创新型数媒艺术人才要求数字制作相关人员既要具有人文艺术修养。又要能够运用最新的数字制作技术手段。因此,真正具有人文艺术修养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数字制作技术的数字制作、创新、创意人才能够成为符合这个行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数字变革时代的媒体艺术创作涉及到的并不仅仅是技术层面,它要求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全新的认知与判断方式,既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较高的技术素质,也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更需要掌握综合运用科技手段进行创新的才能。也就是说能将自身的创新素质合理地与其专业领域相结合。

在这一领域里,专业的技术操作需要协调与沟通,团队精神非常重要。现在重要的创新活动已经很少靠个人单打独斗,在国内外很多高校都非常关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更多的是跨学科“集群”式的创新,没有团队精神,协同攻关,集思广益,就很难产生很大的创新成果。个人只有融人到集体之中,才会有个人的全面发展。

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创造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没有人才。个性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人是有思维、感情、个性和丰富思想的。传统的大学教学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使学生形成千篇一律的思维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的全过程,一切要以学生为出发点,一切以学生为归宿点,一切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目标。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怀疑批判,探索创新。尊重和保护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思维,把学生的头脑作为开发的对象,而不是作为灌输的对象来进行教育培养。鼓励学生敢于向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传统的思维方式挑战。只有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创新素质才能逐步形成。另外,这一领域的人才培养需要的不是单一的教学,而是创新的复合型教育。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拥有艺术创意和审美能力,又能掌握新媒体技术的高级复合人才。

二、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理念分析

教育理念决定教育模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教育行政的领导。”可见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在人才培养中所起的作用。可以说理念是人才培养的灵魂。

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理念首先它应该体现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就是要塑造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与独立自主人格三者的统一,其本质和根本目的是实现适应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需要的有创造力专业人才人的全面发展。高校素质教育理念

高等院校更应该强调素质教育,很多高校教育在方法上重灌输而轻启发、重复制而轻创新,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压抑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所谓素质教育,不仅是教育理念的革命,而且是教育内容、方法和思路的变革。

高等教育学校是正规的学历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它与社会机构的各种相关专业培训相比。人才培养的周期要长很多,整体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3个月培养一个数字媒体制作精英,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些办学机构面对毫无专业基础的学员,在极短时间内恶补各类专业软件技巧,很难达到高端人才培养的真正效果,其对口就业率往往不到10%。”另外“社会人员太复杂,层次参差不一,大学生素质就高一些”。

所以。一定要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把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本体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素质教育向着更加高度综合化和专业化发展。开放性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时空的开放性,注重激活学生的心灵,开发人的心智,发展人的个性。21世纪并不意味着掌握了知识和信息就一定具有了竞争力,还必须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因此,要转变单纯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中心的继承型教育观念,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和求实创新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发展变化令人目不暇接,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使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断提高。

社会实践表明,独立人格的养成,正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方面。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把“每一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个性化教育理念

个性是创造的基础,个性化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个别差异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参与教学或教育的过程,从而达到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教育模式,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是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需要。

由于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教育更多地强调统一,个性发展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在教育机制上缺乏合理完善的个性培养运作模式,影响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创新精神的培养、以至于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的实践方向探索招生中生源素质结构的思考

招生的生源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改变中国高校招生管理体制和教育模式,将目标锁定在具有创新和潜力的人身上。改变不适时宜的传统分数录取制,按人才培养的专业学科发展目标要求吸收人才,培养人才。将考试分数与人的整体素质相结合,对学生的脑力和身体素质、思想品德、潜在的智力发展进行综合评判,招进人才。以创新为先导,发展多元化办学模式,把我们的教育理论转化为能动的实践。

在高等教育界要推动学科交叉,打破技术科学与艺术科学之间存在的种种壁垒,联合培养相关人才。目前,我国数字媒体教育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相关潜质人才的短缺。这是由基础教育开始的文理分又、艺术学习与文化科目学习分叉造成的。这种分叉导致学习艺术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不开阔普遍存在着文化知识短腿的毛病这一问题需通过加强通才教育来解决;二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简化,这是由高等教育中技术科学与艺术科学问学科壁垒森严等造成的。在这种学科分立的情况下艺术类的学生只会学习如何更好地使表现形式好看,而忽略这种形式表现所需要的技术是否可行成本是否过高,是否会带来安全性问题;技术类的学生则追求技术的先进,而不管这种技术是否能与艺术很好地结合,会不会因技术手段的限制而带来美学意义上的不足。所以,确定招收的生源结构是数字媒体创新型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一环。以实践为核心的专业课程项目组合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上,以应用性为主,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以真实课题来强化教学过程之实践性内涵。可以采取项目化课堂作业方式推进教学,强调以“探究”为特征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同时,积级倡导“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学生要研究一个具有多种解决方法,开放性的项目或问题。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与专业实践相关的学习任务来提高他们的能力。

策略之一:拓展课堂教学内容项目化的作业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紧密联系,但同时体现其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而布作业不必拘泥于教材。打破教材的单元安排及学科的界线。同时,拓展的程度要控制好,要让学生能“跳一跳够得着”。

策略之二:化繁、杂项目成多个子项目,大型项目难以完成,需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我们可以把大的项目分成好几个关联的子项目在课外完成,然后到课内展示、讨论。注重专业能力提升的“创作型”课程体系

注重能力”是创新型数媒艺术人才培养的重点。在培养目标上,必须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尤其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在一些数媒艺术专业主干课程结束后。(如3D、AE、PREMIERE等)设定一些综合制作类与联合作业类课程。完成特定主题的影视作品。主题包括MV作品、影视广告和艺术短片等,要求每个学生分组完成影片制作中的各门类的工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和发展愿景在创作小组内选择更具体的专业方向,这样一方面满足高年级团队创作成员专业侧重点需要,另一方面提高自身创作综合素质。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逐渐形成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特点,这或许是他的专业某个方向的切人点。作品完成后在课堂上演示,教师进行点评。每个学生都必须独立完成从剧本到拍摄和剪辑的所有制作过程。打造与行业接轨的教学环境

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实行多区域实习,与基地签订协议。配备工作能力较强的指导教师通过产业基地内企业群安排实习生,分配实习任务,布置实习内容,为满足专业教学实习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实践教学质量。鼓励参赛为主的创作团队

激发学生的原创能力,以大量的影视类作品比赛为鼓励学生创作的机制,培养学生独立创新能力和制片能力,将大学四年中学习的理论课程运用到有时间压力的创作进程中,也增加与社会的接触面,提高了个人交际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

四、结语

5.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篇五

摘 要:中国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已经开始招生,而相关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却缺乏相应研究,因此形成很多问题。根据多年从事教学的经验,借鉴相关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提出了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从培养目标来看,要注重宽就业面、知识复合性、实践性。从课程体系看,主要应处理好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组合;从师资培养来看,要关注师资的实践指导能力培养。

关键词: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1-0313-02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了金融硕士等十九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方案,决定在中国设置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68所高等院校通过教育部批准,获取招收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的资格,然而截至2010年10月,全国共有15所院校招收资产评估本科专业学生,也就是说,大部分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点学校都不具备资产评估本科招生资格,资产评估硕士研究生也只有厦门大学于2003年开始招收。在这一背景条件下,如何建立起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就成为一个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本文作者正是在这一背景条件下,撰写本文,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培养目标定位

作为专业硕士,其核心部分在于服务社会实践,因此,资产评估专业硕士能否得到不断发展,主要取决与所培养学生能否与MPACC、MBA等类似经济类专业硕士的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而不至于被替换。因此,培世纪论文网代发中心()给您提供优质的服务养目标的定位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认为,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定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宽就业面。作为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其就业对象绝不能仅限于资产评估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所等)。这是因为:(1)资产评估中介机构每年需要的资产评估专业人士并不多,如果将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定位于职业资产评估师,就会形成高校内部很大的就业压力,进而形成招生困难,影响专业硕士发展;(2)资产评估中介机构并不一定仅需要专业硕士这样高级别的专业人才,很多资产评估中介机构更偏向与招收大专、本科等学历层次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经过单位培养后,很快能成为独立工作的人士,且对本单位忠诚度高;(3)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资产评估机构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而且金融机构、大型国有企业也需要高素质资产评估人才,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的培养也应充分考虑这类市场需要。

2.知识复合性。资产评估职业受评估对象的影响,需要多方面知识储备,这些知识不仅包括资产评估专业知识,还包括不同类别评估对象的专业知识。具体来说,资产评估有如下几类评估对象:实物资产、金融资产、无形资产,而即使是同类资产中不同评估对象也有显著区别。为提高资产评估硕士的就业能力和未来发展能力,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培训。

3.实践性。与学术型硕士不同,专业硕士更强调将专业理论灵活运用到实践中,而不是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索。为提高资产评估硕士的实践性,需要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毕业论文等多各方面体现实践能力,达到专业硕士的培养素质要求。

二、课程体系

由于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发展刚起步,没有形成成熟的办学思路,因此借鉴其他起步较早的专业硕士课程体系就成为课程体系建设的捷径。参照MBA、MPACC等类似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设计,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可以分为核心课程、方向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四大类别,试分别讨论如下:

(一)核心课程

在专业硕士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的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形成后续学习的理论基础,具有成熟的知识框架结构;二是显示本专业的核心理论体系。因此作为核心课程,需要具备以下特征:(1)本专业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且具有一定的理论成熟度;(2)课程数量不能过多,仅限于本专业发展的必备知识储备;(3)核心课程之间要形成一定的关联度,共同确保专业基础知识的储备。

据上所述,笔者认为专业硕士的核心课程应该包括以下类别课程模块:德育基础、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其中德育基础包括社会主义政治和职业道德,公共基础主要包括外语和数学知识,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专业硕士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课程。比较容易引起争议的是专业基础课程,这是因为首批68所高校中,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属于不同的院系主持,一些学校将资产评估专业硕士放在会计、财务专业院系,一些院系将资产评估专业硕士放在财政、金融、经济院系;此外还有放在管理工程、研究生学院等院系。受到不同主持院系学科影响,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可能会引起争议。笔者认为,专业基础课程影响到学生未来素质,不能因主持院系的局部利益而受到影响。从资产评估专业要求来看,会计学、财政学、财务管理学对资产评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运用影响很大,应成为核心课程的组成部分。

(二)方向选修课程

方向选修课程的主要作用是为专业硕士未来发展方向提供进一步学习,体现一技特长,形成专业硕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方向选修课程也是资产评估硕士培养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这一点来看,方向选修课程的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评估职世纪论文网代发中心()给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业未来发展热点问题。资产评估在中国发展起步比较晚,但受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影响,其发展速度也比较快,一系列新的资产评估热点问题迅速形成,比如无形资产评估、金融资产价值评估、税基评估等特殊问题将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因此可以作为方向选修的内容。

2.主办院校优势专业。首批68所院校中,有综合类大学如北京大学,有财经类大学如上海财经大学,有工科院校如华北电力大学。不同的院校有各自办学优势,方向选修课可

以依据不同优势设立。比如地质类院校设立珠宝玉器评估方向、工程类院校设立项目评估方向等等。

3.师资力量。方向选修课与核心课程相比具有一定的知识特殊性,需要教师具有专门的知识储备,因此在设置方向选修课时,要考虑师资力量的配备。师资力量不限于主持院系,但必须是可获得,能有效控制的师资。主办院校可从校内外综合调配教学资源,扩充方向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三)选修课

选修课的目的主要在于拓展学生视野,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指引。为使专业硕士能够更有效运用所学知识,选修课应充分注重资产评估未来发展的方向、环境和技术变化,具体开设,比如国际资产评估技术、中国特定方面资产评估(环评、植物新品种等)。

(四)实践课程

专业硕士的生命力在于其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的提高主要在于实践环节的教育。专业硕士实践课程有两大类别:实习和毕业设计。

1.实习。为提高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实习课程设置与学术性硕士要有一定的区别,这种区别应体现在实习课程的内容和要求两个方面。(1)实习内容。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的实习可以考虑两类内容:职业资产评估实践和评估技术运用工作。前者主要在资产评估中介机构进行,后者可能在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税务部门、大型企业集团等进行。学生可以根据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实习内容进行实习。为确保实习效果,主办院校要与相关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实习内容得到完成,此外还需要确保一定的实习时间(学分)。

(2)实习要求。为确保实习效果,实习课程需要制定一定的标准要求,比如,为每个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可以是校外兼职导师),实习要有规定的实习日志,最终撰写实习报告等。实习报告需要经过专家(如导师组)考评,给予评分。

2.毕业设计。专业硕士的毕业设计应该体现其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毕业设计的形式不能局限于学术论文,而更应强调项目设计、案例分析等新形式。不论毕业设计采用何种形式,毕业设计至少应该体现以下内容:(1)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2)学生的创新能力;(3)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三、师资培养

教学质量首先取决于师资力量。目前,68所院校中绝大部分缺乏拥有实践经验的专业资产评估教师,这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当务之急,是快速提高教学师资。可采取的办法有:

1.选派骨干教师到资产评估中介机构进行实训。受科研压力和专业划分影响,68所高校中真正从事资产评估教学的教师比较少,而具有资产评估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就更少,因此从专业实践性角度看,目前急需要补充专业教师的资产评估实战经验,这些经验只有通过资产评估实际工作才能完成。因此建议68所高校与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开展合作,派送专业教师去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实习,获得经验。

2.聘请兼职教师担任专业硕士的导师。根据MBA、MPACC的教学经验,资产评估专业世纪论文网代发中心()给您提供优质的服务硕士可以从实务界聘请硕士导师,对资产评估硕士采用双导师制,理论教学部分由主办院校教师负责,实践教学部分由来自实务界的导师指导。毕业设计由两位导师共同负责,其中一位导师为主(究竟院校导师还是外聘导师需视具体情况而定)。通过利用社会资源,壮大师资力量。

3.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资产评估教学涉及多个方面知识,特别是机电设备、建筑物等专门资产评估时,教师既要懂得专业知识,也要懂得资产评估和相关财务会计知识,这就需要专业教师补充多方面知识,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水平。

[责任编辑 陈 鹤]

6.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 篇六

一、人才培养方案特色;

(一)基于专业能力模块设置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分工;针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岗位群的能力体系,以电子企业为主;

(二)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深;对于专业课程主要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

(三)“高素质”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大力促进专业建设。

一、人才培养方案特色

(一)基于专业能力模块设置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分析,每个工作环节都有其特定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建立了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在完成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对这一过程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重组、简化,从而得到相应的课程设置。

针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岗位群的能力体系,以电子企业工作任务为导向,确定岗位群的各种工作岗位对应的专业课程和相应的实训内容,构建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二)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深入

对于专业课程主要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加强学习情境设计和教学的组织设计。开展行动导向、理实一体、项目教学、工学交替等多种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大力推行“双证制”,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重点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高素质”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有力促进专业建设

专业带头人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有多年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管理经验。专业教学团队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学历水平较高,双师素质优异,双师结构合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通过考核验收合格。高素质“双师”教学团队的形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出色的社会服务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教学

专业教学团队具有出色的社会服务的能力,通过参与企业实践和生产项目的研发,提升了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增强了专任教师实际项目开发经验。通过参与培训服务,提升专业知名度,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和输出高质量的人员。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成效

通过专业建设,本专业成为学校的龙头专业,成为全市同行学习的榜样。到2014年4月,建成了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和校级精品课程1门。近几年,本专业的招生规模和招生质量得到明显提高,2014年招生人数达到347人,学生就业率达99.4%,对口就业率达到84.1%,学生双证率达99.5%。新增3间实训室场,达16间,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充分保证。对外的示范辐射效应和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比例达到100%,专业教学团队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一)以服务为宗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专业建设项目和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促进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实训条件配置和专业团队自身发展理念新的变化。

1.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的专业建设理念。根据中职教育的指导方针,本专业重新分析定位了专业建设的服务对象,根据电子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往届学生就业去向等,分析确定了本专业的服务定位,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专业建设的需求调查、课程体系重构、校企合作建设等各项工作。专业团队深入服务企业调查了解真实的人才需求、岗位能力需求和典型的工作任务,重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情境的学习领域课程,从岗位工作任务入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使专业建设具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服务区域行业、企业、产业的理念得以具体落实。

2.确立了以行动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根据对区域内企业的典型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整理,系统化了专业核心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并按照“10+30”活动型教学法的理论,实施任务和载体明确的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的系统设计和实施,促使专业教学团队能够主动学习研究任务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和实施项目方案,使

行动导向、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得以真正落实。

3.确立了因事制宜的灵活的校企合作理念。将建设能够重现真实生产情境的生产和教学双功能的实践教学条件作为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原则,分层次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专业的师资、技术、毕业生资源,吸引企业开展多层次合作。与11家电子企业建立了以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和教师与企业员工的双向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双向基地”合作,并签订了合作协议。

(二)重构并完成了基于职业分析的课程体系

按照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岗位实际,教学内容同步于企业的生产实际,学习情景提炼自企业的工作实际,重构课程内容、实施课程教学,完成了本专业全新的课程体系和大部分课程教材建设。建设了能够辐射清远及珠三角地区电子企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工基础与技能》、《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手机原理与维修》、《PLC技术》、《电子绘图与制板》5门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现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培养的学生素质提升,得到了合作企业的普遍认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合作企业对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方式的参与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对人才培养的认可度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紧密度得到有效加强。

(三)以生产性实训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

在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方面,坚持“先进性、实用性和体系化”的建设原则,即坚持教学设备的先进性、实践教学管理理念的先进性、实践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实验实训场所基础建设的先进性;坚持追求设备教学功能的实用性、生产性实训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用性、实训场所分布格局的实用性;遵循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的规律。

(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1.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力水平整体提升的目标、措施和培养方式。将专业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做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内容,加强专业教学团队的课程设计、课题研究和电子技术应用研究能力培养。按照分层次、分梯队的能力要求确定培养要求,按照理论知识扎实、职业能力过硬的标准组织培训工作。

对于企业实践经验丰富、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重点进行教育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培训,如到全国中职师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并通过校本培训,使专业教师都能学习到职业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课程建设,学习并掌握项目或任务设计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对实践经验薄弱的专业教师重点进行企业顶岗实践的培训,安排8名专任教师到深圳中宇元一和惠州光弘等合作企业参加为期1~3个月的学习培训和顶岗锻炼,将课程学习与实际工作岗位结合起来。选择实际生产项目为载体,按照生产项目的整个工作过程实施项目教学,熟悉企业文化,学习工作过程性知识。在此基础上,基于工作过程建设精品课程、核心课程,编写专业教材,从而使教师的实践技能和教学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2.专业教学团队的素质显著提高。三年来,本专业按照以上培养要求,全面组织开展了对专业教学的培养培训工作。通过重点培养、合理引进,安排教师到先进的职业院校培训学习,安排5人参加为期3个月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学习,1人出国学习,3人到台湾学习,安排年轻教师和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或相关企业学习锻炼,安排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到企业兼职等措施,使专任教师的职业能力、一体化教学能力和企业沟通能力等都得到大幅度提高。二年内具有2个月企业顶岗实践经历教师占100%,并聘请了7名企业兼职教师担任实践教学任务。同时,专任教师的教学改革水平、科研水平也得到明显提高,发表教学论文6篇和出版专业教材4本、精品课程建设、核心课程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本专业带头人已经成为清远市名师。师资队伍主要建设增量见表2。表2 师资队伍建设增量表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基本建立。以校企全方位合作为基础,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实际,因事制宜地开展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大力引进了3名合作企业的讲师承担了校企共同开发课程的教学工作;二是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教师的岗位互换引入了2名企业技术人员长期担任兼职教师;三是通过为合作企业提供人才

资源补偿的办法,根据专业教学需要灵活聘任了2名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大量聘任,有效地解决了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的贴合问题,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能力水平。

(五)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网络和专业教学资源

为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本专业建设了相关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核心课程5门,建设完善了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库管理平台及试题库与在线考试系统,并通过校园网连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网络和社会教育资源。

(六)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7.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篇七

1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需求

现阶段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教育形式和课程设置,有很多部分是沿袭了体育教育专业的,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没有明显的差异[1]。这是因为:第一,体育教育专业出现较早,课程设置、教学形式较为完善和成熟;第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师很多是从体育教育专业转过来的,或者是部分教师两边任教;第三,没有成熟的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经验可借鉴。这就导致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在能力、素质和知识的覆盖面上重叠,而新兴的社会体育专业,无论是在社会认同程度或是社会接受程度上都无法与成熟的体育教育专业相比,进而影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导致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日趋下降,甚至被迫取消。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育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和教学方式来改变现实局面,这种形式要有别于传统的体育教育形式,同时又要符合社会体育专业贴近社会、服务社会,以及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体育人才的需要,“3+1”教育模式最能满足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需求。

2“3+1”教育模式的特点

“3+1”教育模式指大学前3年完成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学习和基本能力训练,后一年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培养模式,融会贯通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应用和创新,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校企合作基础上,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是以提高学校专业办学实力和教育质量为目标的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2]。“3+1”教育模式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2.1 学生理论学习衔接更紧密

现阶段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要求最低为185学分左右,其中必修140学分左右,选修45学分左右,按传统方式放在四年或三年半中,课程非常宽松,“3+1”教育模式把课程安排在三年中完全可行。3年学完180多学分对于学生高中的学习紧张度来说还是具有一定宽松度,学生完全能够接受,甚至可以减轻学生进入大学后常有的空虚感。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有相当一部分是具有延续性和相关性的,按照人类的遗忘规律来说,越早复习和运用遗忘的越少,因此,理论学习的紧凑和衔接的紧密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有一定的帮助,对知识的连续性也是有利的。

2.2 学生毕业后的适应期缩短

高校具有特殊的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象牙塔”的概念正说明高校与社会差异很大,从“象牙塔”融入社会是毕业学生首要面临的问题,利用一年的校企合作接触社会、体验社会,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法。缩短社会适应期,增强工作竞争力正是“3+1”教育模式下培养人才的优势。

2.3 可及时校正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的偏差

社会瞬息万变,书本的理论和教师的经验永远是前人留下的,在万变的社会中随时会有偏差,接触社会、融入社会使教师和学生都能获得最新的实践经验,教师利用丰富的知识和阅历纠正学生学习中的偏差,从而引导学生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这是“3+1”教育模式带来的又一个优势特点。

3“3+1”教育模式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优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及企业事业组织之间开展协作,实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中国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国家推进体育管理体制改革,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兴办和支持体育事业。”这从法律上提供了“3+1”教育模式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可能性。

3.1“3+1”教育模式使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相互了解并促进教学改革

多年来,高校社会体育专业闭门培养人才,企事业单位群众体育我行我素的局面一直存在,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市场供需失衡,矛盾突出[3],“3+1”教育培养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通过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学校可以更多地了解企事业对人才的需求,了解企事业行业信息和对体育的需求,使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与企事业单位需求一致,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实现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最终培养符合企事业单位要求的人才。“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还进一步促进了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使课程内容更具先进性、应用性和实效性。

3.2“3+1”教育模式使用人单位节省开支并提高效率

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都希望对方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直接上岗,而当前高校的许多毕业生缺乏实践和动手能力,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企事业单位可能还需要进行实践培训,成本较大。而“3+1”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企事业单位量身订制所需人才,实践前移,节省了单位开支,提高了人才使用效率。

3.3“3+1”教育模式使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的学习是空洞的,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使空洞的理论落在实处。“3+1”教育模式使学生有一个实践的平台,学生可以放心大胆的把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操作中,同时教师对其进行方向的把握,避免了毕业后在无人指导情况下进行实践,一旦出错被“炒鱿鱼”的局面。

3.4“3+1”教育模式带给合作单位新的理念

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工作往往是非专业人员在组织、策划,由于信息的闭塞,对于新的(下转第121页)(上接第107页)体育理论和规则不能及时了解,往往在体育活动中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受到较高层次的教育,同时高校信息传播较快,因此,在学生与单位的合作实习中会带给单位新的理论知识和新的健身理念,从而促进企事业单位群众体育运动的开展。

3.5“3+1”教育模式促进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现阶段实行的社会体育专业教育形式往往使师资队伍建设目标难于实现[4]。在“3+1”教育模式中,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摒弃一切不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紧密结合知识的发展方向扩展知识面,积极接受新颖的教学方法,要给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校的教师通过深入企事业单位,与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交流,共同进行体育运动的开展和体育科研项目的开发。通过实践的锻炼,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尤其是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促进了教师“双师”素质的提高,加快了师资队伍的建设。

3.6“3+1”教育模式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的切实需求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率一直制约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调查表明,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和专业不对口的现象比较严重[5]。在“3+1”教育模式下,单位与学生充分了解,学生与用人单位对口实践,为企事业单位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促成就业合同的签订,并能形成良性循环,切实解决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出路问题,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4 结论

综上所述,“3+1”培养模式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其宗旨和目的一致,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是企事业单位、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举措,也是学校强化实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的有益尝试。通过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合作,能够促进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并能发现更多有价值的科研课题,双方的合作内涵和外延也能够得以丰富和拓展。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施“3+1”教育模式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的一次尝试,其中还有例如课程总体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实践项目确定等一系列问题,但“3+1”培养模式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一定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

摘要:通过对“3+1”教育模式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表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施“3+1”教育模式,在学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企事业单位群众体育开展和体育人才引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认为,“3+1”教育模式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选择。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3+1”教育模式,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尹国昌,戴国清.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5):663-666.

[2]王晓煜,吴迪等.“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4):15-19.

[3]童莹娟.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供需失衡的成因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5,(12):57-58.

[4]汪元榜.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现状与改革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7):974-975.

8.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篇八

关键词: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

《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生物产业增加值突2万亿元, 占GDP比例超过4%以上,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主导性产业,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成为我国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实现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最有前途、最有希望的领域[1]。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毕业生成为了开设生物技术专业各高等院校面临的重大挑战。

1.我国生物技术专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998年教育部将生物技术专业正式列入专业目录,隶属理科办学专业,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全国共300 余所高校开办有生物技术专业,主要分布在农业、工科、工商、师范、医学、综合等院校中,但是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培养的技术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2]。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应当以服务所在地区经济为主要目标,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为地方行业培养各类应用型、技术型和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本科毕业生应大多到公司、企业等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工作。

2.我国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鲜明。生物技术专业具有理学、工学与医学三重学科性质特征。不少学校在不十分了解生物技术专业特点的情况下盲目开设课程,忽视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定位,与综合性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目标相同,导致高校人才培养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

2.2课程设置不完善。在课程设置中,工程、应用类的课程占的比例很小,从而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企业需求连接起来。

2.3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对生物企业中普遍应用的检测技术了解很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存在很大不足。

3.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当代教育精神,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規律,使本专业的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并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1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鲜明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技能,具备应用生物技术手段解决生物产业与轻工食品行业技术需求的基本能力,理工融合,能在轻工、食品、医药、环境保护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研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2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不断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必须从优化课程体系入手,优化课程设计是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环节。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在多年的发展中不断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不断的加强生物基础理论、优化本科课程结构、程拓宽知识口径, 坚持素质、知识、能力相协调,激励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生物技术专业依托化学、生物学这两个主干学科,在公共课以及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设立的核心课程有:有机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食品生物技术、微生物检测技术等。同时学校内部各个学院间共同开设多门公共选修课,启发本科生广泛学习各种领域、各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不同的思想方式和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致力培养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

通过四年的本科学习,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2)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蛋白质与酶工程、食品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生物高科技产品开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3)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初步的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4)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6)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与分析实验结果,撰写科学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3.3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教学密不可分,既可以提高工程实践技能,又可以引导学生开拓创新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基础化学类实验、生物化学实验技术、遗传学实验技术、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基因工程实验、食品生物技术实验、认知实习、毕业实习、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等。在本专业学生毕业要求的182.5学分中,理论教学148.5学分,实践创新环节需要34学分,实践创新环节中要求学生进行4周的基础训练、6周的学科专业实践、18周的毕业综合实践和6周的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教学环节是天津科技大学本科生培养的特色,要求毕业生在四年学习中进行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包括参加创业计划,参加学术学科竞赛,参加学术报告和讲座等;形成科技成果如产品课件开发、发表论文、申请各种专利;参加各级各类活动;体育、文化艺术竞赛,演讲、辩论以及艺术节重大文艺演出;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等活动作为第二课堂,毕业时要求必须修满6学分。具体见表1表1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学分、学时要求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要求学分为182.5学分类别理论教学148.5学分,共2328学时实践创新环节34学分,34周通识教育

必修课程通识教育

选修课程学科基础科专业教育课必修选修必修选修基础训练学科专业

实践毕业

综合实践第二课堂学分66.583414131346186学时10881285762242242084周6周18周6周

学校依托滨海新区这一快速发展的平台,与滨海新区内诺维信、SGS、诺和诺德、可口可乐公司等知名企业进行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使本专业学生可以有机会去企业实习,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开设生物技术专业的高等院校只有明确培养目标、不断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和不断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水平人才,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韩新才,潘志权,丁一刚,等.构建化工特色的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5(3):26-28.

[2]孟弘,张俊祥.对我国生物技术人才问题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204(1) : 34-36.

基金项目:促进高校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对策研究(2014年天津市教育系统调研课题)

9.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篇九

所谓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根据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自身教育资源与办学特点,按照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方位培训的系统过程。”[1]然而,长时期以来,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都不能够有所创新,本身依然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教学模式缺陷。

一、高校旅管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1)课程体系不科学,培养目标不明确。

旅游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涵盖了很多的方面,例如景区规划人才、旅游财会人才、旅游营销人才、高级导游等。

从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景点景区、饭店、旅行社等方向的课程都作为必修科目,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被动地跟随着老师的理论建构知识体系,并不能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而有所选择地学习。

这种缺乏目标性的教育模式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什么都学过,但只是蜻蜓点水,什么都不精。

然而,培养目标是“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培养出合格人才的最终归宿”,[2]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就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

(2)理论高于实践,缺乏实用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但是却高于实践。

一般意义而言,只有把理论融入实践中去,才能对一个事物有着更充分的认识。

现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一贯采取外延式扩张的教育模式,即为了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才新建甚至是在其他专业领域组建或者改建了旅游管理专业,一方面对相关知识并没有建立一阵套完备的体系;另一方面也没有建立合作化的实践基地。

旅游业强调的是人才的实践能力,不能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结合,是传统培养模式的症结。

传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和基础性知识,而忽视了实践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与行业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脱节。

(3)旅管专业人才缺乏竞争力。

在当今社会职业选择中,由于知识的开放性和融合性,就业与专业之间的界限正逐渐变得模糊。

尤其是对旅游业而言,艺术设计人才可以担任景区规划师,金融会计专业可以胜任旅游财会,凡是对导游有兴趣的人,只要考出导游证都可以发展为专业的高级导游。

如此看来,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由于掌握的知识繁杂,其应聘时往往会输给有着精钻这一方向的其他专业人才。

因此,在就业时就会缺乏核心竞争力。

除却旅游业就业市场的替代性不说,由于专业学科知识限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也不具备其他专业领域的竞争优势,所以其专业就业率就会大大减少。

基于以上对当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进行的分析,如何进行明确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设定,如何有效地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人才,将成为新型旅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的重点。

二、新型旅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1)培养目标需要明确和具体。

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类型做出明确的规定。

因此,确立培养目标是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

旅游业涉及的产业链遍布吃住行游娱购,根据其涉外性、应用性、综合性的特点,人才培养要倾向于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但要要使学生会管理、会应用,还要懂经济、会管理。

当然,要求得多并不代表所有知识都是蜻蜓点水,而是要“一专多能”,必须要有一个重点培养的核心方向。

因此,学校必须要依托地方优势和学校办学理念,构建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出有特色、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旅游管理人才。

(2)课程体系需要完善与优化。

课程形式是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体系的完善与优化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高校专业设置要对学生的就业负责,也要考虑到学生长远发展所需要的专业素养,在课程设置上要处理好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的关系,处理好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的关系、专业课与公共课的关系等。

专业必修课是课程的重点内容,不但涵盖了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使学生能够对专业有着清晰的概念和认识,对未来长期的发展奠定基础。

专业选修课侧重于对旅游管理专业内某一具体问题的深入研究,旨在满足学生不同就业取向的要求,增强其就业时的竞争力。

相对专业课而言,公共课更侧重于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根据我国当前旅游业的市场需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要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抓起,从基础知识与素质培养、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到实践管理能力培养三个层面进行完善,由浅入深地系统学习,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达到旅游业人才需要的基本要求。

(3)知行合一,建立合作实践基地。

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做到知行合一,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后,能够有平台去实践。

因此,地方高校可以与当地相关的旅游风景区、饭店、旅行社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构建稳定的旅游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在相关单位进行实战训练,同时毕业后可以向该单位输送高质量旅游管理人才资源,双方可以达到共赢的效果。

另外,基于高校旅游管理教师也是理论知识体系强大而完整,但同样缺乏实践经验,高校可以从合作单位外聘旅游业相关人才,把实践岗位作为课堂,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

这样学生既从老师那里学到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也增强了实践能力和执行力,最终培养成为高质量的旅游管理人才。

(4)培养旅游业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旅游业是偏向于服务型的产业。

10.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篇十

目前我国会展行业需要的人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会展专业人才”,这一类人才的培养主要由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会展策划”“会展商务”等专业和专业方向的学校提供;另一类人才是 “与会展行业相关的专业人才”,这一类人才则是由开设“展览设计”“会展艺术与设计”“会展旅游”专业的学校来培养。

我系要培养的是“会展专业人才”,故我们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发展能力为根本,以岗位技能训练为重点,以模拟实训为载体,辅以行业证书培训,致力于培养具有直接从业能力的能适应会展业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我们应变以往偏重理论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重专业技能的训练,不拘泥于在教室里给学生传授知识,更多地把课堂转移到教室外(校内外实训基地、会展公司等),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训练中融入相关的理论知识,才能使学生在真正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技巧,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平稳过渡。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模拟实训和顶岗实习为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形式,以会展策划师四级资格证书、会展策划管理师证书、会展业经理助理初级证书、会展业经理中级证书、会展策划与实务岗位资格证书等诸多证书培训中选一或两个为行业知识教学的主要内容,对接能力培养与行业证书培训,使会展专业学生既熟悉现代会展经营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展会设计、广告策划、沟通、组织与协作能力,成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实务型的高级技术性专业人员。

内容:

一、按照学校、企业、行业三结合的原则,优化会展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人员结构,就要有一支具备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建设提供保障。故需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请进来,即聘请外校相关专业教师或会展业的资深专业人士来为本专业学生举办学术讲座或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二是走出去,即把校内本专业教师派到外面去进行必要的进修培训、顶岗实习,参加全省、全国甚至国际上举办的一系列展会,并到有开设相同

或相关专业的兄弟院校去交流、学习等。

二、要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环境和学校文化,故要积极争取职业界的支持,建设校内会展专业实训基地,构建校内会展模拟实训的个性化教学平台。具体来说,就是构建“理论+实践”的课程体系,建立起从会展展馆设计到会展接待工作流程的一系列的校内模拟实训教学体系,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应达到50%以上。

三、建设校企合作的运作模式

以校企合作为建设机制,做到“专兼结对,共建一门课;专兼协作,共管一基地;专兼互动,共育一方人”,探索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工学结合。通过校企深度融合,使企业充分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实训、教学质量监控等教学过程,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基地、联合进行技能测试,使人才培养更贴近企业需求,更具针对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就业。同时企业接纳专业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甚至是顶岗实习(具体时间视情况而定)。院方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及时满足这些单位对提高技术人员素质的需要。

四、弹性学制、产学交替

每学年的第一学期都要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教学、仿真实训,获得初步专业技能;第二学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见习、实习和专业综合实习,期间还有假期专业特色实践、课堂教学等多种产学交替教学形式。会展专业可提供产学交替的工作岗位有五类:

第一是各类会展场馆,第二是组织会展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如中外会展专业公司、举办会展的行业协会、学会、政府主管部门等;第三是会展搭建设计企业,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第四是会展服务行业,如旅游行业、餐饮行业、物流行业、艺术设计装饰装修行业、广告、印刷、公关礼仪、教育培训等相关行业;第五是各类企事业单位广告策划部、会展部、市场营销部门等专门负责参展组织工作的部门。

五、实训环节的具体实施措施:

1、校内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实训课与理论课交叉进行,实训时间视实际需要而定):

A、ERP模拟实验系统实训:通过ERP模拟实验系统实训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ERP的内容、流程和管理基本技巧。

B、广告设计模拟实训:通过对广告设计模拟报关实训系统软件的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展台设计、展馆设计、展品展示的操作技能。

C、会展策划与设计模拟实训:通过对会展策划与设计模拟系统软件的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会展策划活动的基本流程和相关技巧。

2、校外实践环节(由于会展专业的特点,不拘泥于校企合作):

A、承担福州地区大型会展节庆活动策划展示评估及学校节庆、赛事活动策划服务(会展专业毕业生须主导、执行自己设计的毕业会展)。

B、以联合办学的模式,安排学生参加省内外重大会展节庆活动(如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台交会、住交会、房车展等)现场实习、考察等。

C、以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如福州日报社广告部、福建汇源国际商务会展有限公司等)为依托,提供丰富多彩、形式创新、实战为本的业务实习,三年保证各种实习见习的时间达半年以上,获得由实习单位提供的优先录用就业的机会。

D、与知名会展企业协办,每年举办实习征文大赛,并积极参加创业大赛、课外科技作品(平面和立体广告设计等)竞赛。

E、以学生来源城市为对象的会展城市考察和策划专案,作为专业特色实践教学形式。

F、与省内外有开设相同或相关专业的兄弟院校(如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国际会展职业学院、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等)联合办学,资源共享,加强院校间同专业师生的交流与合作。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1、改革课程结构,构建以实务性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把会展策划与组织、会展展示与设计、会展接待实务、会展营销、会展英语、会展礼仪、公共关系、演讲与口才、计算机辅助设计(CAD&3DMAX)等课程作为核心课程,而把会展策划等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内容缩减为某一课程的章节进行讲授。增加美学等相关选修课程(具体见培养方案: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

2、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打破以学校和

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积极探索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行为导向式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和课外实训环节,把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教学中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把课堂延伸到企业去,把生产车间引进到学校来,实现教室与实训室的一体化;打破师生之间我教你学的旧格局,实现师生之间的“零距离”互动。

3、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所有的专业课打破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分离式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

(三)教学计划课时安排改革

上一篇:播种,收获!作文550字下一篇:GRE阅读理解绿皮书答案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