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管理对策思考论文(精选12篇)
1.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管理对策思考论文 篇一
广西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及管理对策
阐述加强广西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分析广西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认为广西自然保护区目前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偏低、管理和法制建设滞后、保护区土地使用权属不清等问题.提出从加快完善自然保护区网络建设、强化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合理利用自然保护区资源、提高自然保护区科研水平、切实解决当前自然保护区存在的突出问题等5个方面来加强广西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作 者:李潇晓 LI Xiao-xiao 作者单位:广西林业干部学校,广西南宁,530001刊 名:广西科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ACADEMY OF SCIENCES年,卷(期):24(2)分类号:X36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管理 对策
2.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管理对策思考论文 篇二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十四部 (51) - (54) 项具体任务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 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理界线, 落实用途管制, 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 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改革, 为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指明了方向。
2014年1月6日至7日, 全国旅游会议在北京召开。预计2013年全年旅游总收入可达2.9万亿元, 国内旅游人数可达32.5亿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约可达2.54万亿元;出境人数约9730万人次, 旅游外汇收入约478亿美元。
看得山、看得水、记得住家乡愁。2013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让人难以忘记。2013年7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 同各国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美丽中国,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环境发展、低碳发展,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形成节约物质、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2013年9月7日, 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时, 他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 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切重要讲话指示, 又为我们云南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带来巨大动力。
2 生态旅游概念分析
什么是旅游 (tourism) , 中外专家学者给出的答案可谓众说纷纭, 致少有30余种。但笔者还是倾向这样一种定义:“旅游, 是人们利用余暇在异地进行的一种休闲体验活动。”既点明了旅游是一种人的活动, 更指明是一种异地的休闲体验活动。“异地休闲体验”就是旅游的本质特征。在英语词典里的“旅行” (travel) , “旅游” (tourism) 两者比较起来, 前者“旅行” (travel) 好似比较“旅游” (tourism) 更宽泛一些。
生态旅游, 应涵盖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位置、地形、气温、日照、降水等) 和社会环境 (市场、政策、交通、机械等) 两大要素。显示着对大自然的精心爱护, “天然合一”的情感。题解体现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倡导的———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平、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就是我们云南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永恒遵循。
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 要树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坚强信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过程中, 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 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 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以人们喜闻乐见, 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把超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 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 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文字都活起来。要以理服人, 以文极人, 以德服人, 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 完善人文交流机制, 创新人文交流方式, 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3 天池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分析
3.1 天池自然保护区概况
云南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境内, 地理坐标处于东经99°11′36″~99°20′34”, 北纬25°49′48″~26°14′16″之间, 南北长约45km, 东西宽约14km, 总面积14475hm2。
保护区由南北不相连的两片组成, 两片间隔11km。南片为天池片, 地处云龙县中部, 距县城约22km, 涉及诺邓镇、功果桥镇和宝丰乡, 面积为6630km2, 北片为龙马山片, 距县城约60km, 与怒江州兰坪县接壤, 全部位于检槽乡境内, 面积7845hm2。
保护区位于云岭山脉向南延伸到云龙县境内的雪盘山中上部, 地势起伏, 山高谷深, 最低点海拔2100m, 最高点海拔3638.9m, 相对高差1538.9m。
保护区内大小河流均属澜沧江水系。发源于雪盘山山脊。呈东西向注入澜沧江及其一级支流沘江。是县城所在地———诺邓镇的集中饮用水源地。
气候类型: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 年日照平均时数1835.0h。年平均气温4.9~17.7℃, 年均降水量为750.0~1400.0mm。云龙县全县人口206067人 (2010年末) , 人口密度47人/km2, 保护区周边共74个自然村, 4596户, 人口19392人。
云龙县是云南省73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之一, 极典型的农业县。保护区周边5个乡中, 共有小学24所, 教师970人, 学生5341人, 入学率100%。
3.2 丰富的旅游资源
云龙县地处世界文化遗产三江并流风景名区南端, 东接大理苍山洱海风景区, 西邻怒江大峡谷, 北靠香格里拉, 县内有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特别是有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诺邓村”, 以及云龙县县城以北的沘江河床上有个世上罕见的天然“太极图”景观。即沘江流到这里以后形成一个“S”型的酷似“太极图”状的河湾。分布在2400~3100m的阴坡。这里是生物多样性的美丽天堂。那象征坚韧品格、人生绿色的苔藓, 瀑布在高高矮矮的树木丛中, 软软长长厚厚缕缕垂下, 仿佛仙女下凡于九天云外, 洋溢着原始生态的气息, 令人久久陶醉。
保护区又是一座天然的高山花卉园, 多彩的兰花、名贵的茶花, 西康玉兰、红花木莲、云南杜鹃、桂花、百合、龙胆草、报春花“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天子山头, 龙马山上, 还有得天独厚的亚高山大草甸, 丰草之间双子叶、单子叶植物交错丛生, 夏秋之季, 百花争艳, 竞相盛开, 置身于蓝天白云之下, 野花碧草之中, 让游人顿感心胸宽阔, 乐不思蜀。
云南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有各种哺乳动物60种、鸟类156种、两栖类动物15种、爬行类动物18种、鱼类26种, 其中属于国家I级保护区野生动物园有:滇金丝猴、金雕、林麝、金钱豹、云豹等5种。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短尾猴、猕猴、鬣羚、斑羚、水鹿、豺、棕熊、黑熊、小熊猫、水獭、金猫、大灵猫、小灵猫、雀鹰、松雀鹰、普通鵟、蛇雕、红隼、红腹角雉、白鹇、白腹锦鸡、斑头鸺、红瘰疣螈等24种。
特别要说的是滇金丝猴仅在保护区内龙马山南缘仅有1群, 有130只, 不仅稀少, 又处于生态梯度上一个十分独特的位置, 科学研究价值巨大。
此外, 在生态旅游中还有能够体验到维管植物737种, 其中有营养价值甚高, 人体必须的健康食品蕨类植物76种, 裸子植物19种, 被子植物642种。属于国家I级保护的野生植物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云南红豆杉、云南榧树等4种, 属于国家Ⅱ级保护的野生植物有:松茸、油麦吊云杉、贡山三尖杉、长喙厚朴、西康玉兰、葶花、异颖草等7种, 而云龙报春、云龙箭竹尤属保护区内所特有。
在保护区内, 仅杜鹃就有22种:团花杜鹃、窄叶杜鹃、迷人杜鹃、光柱迷人杜鹃、大白花杜鹃、马缨花杜鹃、泡泡叶杜鹃、绵毛房杜鹃、镰果杜鹃、灰白杜鹃、雪珠杜鹃、薄叶马银花杜鹃、火红杜鹃、云上杜鹃、柳条杜鹃、腋花杜鹃、大王杜鹃、银灰杜鹃、凸尖杜鹃、硬叶杜鹃、复毛杜鹃、白面杜鹃等。
水文景观是云南云龙天池保护区最大特色, 区内大河流均属澜沧江水系, 其中大工厂河、老末河、三棵石河、李子树河等, 向东汇入沘江的有检槽河、老仙场箐河 (或石登河) 、天池河等。长度10km以上的河, 就有8条。
天池是保护区唯一的一个高原湖泊湿地, 位于五宝山东部山麓, 距离县城22km, 湖水注入沘江, 誉为“高原明珠”, 天池湖口海拔2551.0m, 平均水深8.4m, 最深16.8m, 水域面积为6.25km2, 湖光山色极具生态旅游价值。
雾海、霞光, 日出晨曦, 站在天子山、五宝山, 举目远眺, 天池的奇异风光, 在险峰, 冬至一到, 雪景妖娆, 江山一派多娇。云南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 游门阔开, 面向中外万千朋友。
4 结语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的时代, 在当前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的历史时期, 同声相应, 同合相来, “云从龙, 风从虎”, 同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明天。
摘要:以国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主导, 详细论证了云南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事业的丰富资源以及该保护区“天人合一”的传统优势, 提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创新理念, 旨在实现生态旅游环境的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愿景。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天池自然保护区
参考文献
[1]云龙县林业局.云龙县林业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
[2]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云龙天池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书[R].昆明: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1994.
[3]杨桂华.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施普林格出版社, 2000.
3.关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管理 预警
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会给人们带来生命、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是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一类,也常给人们带来种种危害。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做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以尽可能避免其发生、减少其带来的危害。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依据,突发事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
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现象的异常变化作用于人类社会,从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秩序混乱,影响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事件。以自然灾害发生的主导因素(地理属性)为依据,可把自然灾害分为四大类:气象气候灾害、地质地貌灾害、水文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此外,宇宙空间和太阳系的一些天体的特殊运动现象也会对地球和人类社会构成不同程度危害,这就是天文灾害(星灾)。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其形成原因和特点又各不相同,给人们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在范围、程度上也不相同,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应对。
自然灾害作为突发公共事件的一类,常常会给人们带来生命和财产损失,应当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以尽可能降低其造成的危害。
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意义
自然灾害除了具有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的突发性、公共性、危害性等特点外,还具有其不同于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一些特性。在形成原因、影响范围、时间、传播形式等多方面,自然灾害区别于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在应对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特性,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和救助手段。
自然灾害是突发公共事件的一类,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应当遵循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原则。所谓应急管理,就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管理行为来预防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以使公共组织及其成员摆脱危机状态的行为过程。应急管理是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而在事前进行的有效预防和事中处置以及事后恢复,尽可能避免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和减少其带来的损失。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按照发生的时间顺序也可以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这三部分。在自然灾害发生前,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尽可能预防和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一旦自然灾害发生了,则应当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按照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尽快防止灾害的扩大和发展,同时展开救援工作。当自然灾害结束之后则应当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应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警、监测,做好自然灾害的预测工作,在获得其征兆时就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地避免自然灾害的危害。但是,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自然条件下,还有很多自然灾害是不能事前预测、监测到的,无法避免其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自然灾害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去应对,控制灾害的扩大,阻止其进一步的发展,尽可能地减少其危害程度。因此,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对于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是至关重要的。
三、加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
为了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尽可能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减少其带来的损失,加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要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应当进一步提高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平时应进行关于应对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以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应当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普及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减灾意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开展和做好“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群策群力,防治结合”的防灾、减灾工作。自然灾害在目前虽然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应当树立防灾意识,尽量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一旦发生,则积极应对。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人们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认识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及水平。
2.加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建设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是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而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由于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危害性等特点,在平时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非常重要,但是在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下,对于某些自然灾害还是无法准确地进行预测,不能避免其发生,那么就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如果自然灾害一旦发生,有关部门则可以根据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自然灾害进行处置。因此,应当加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建设,以提高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
3.做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准备工作
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进行应急管理,在短时间内可能就需要大量的人员、救灾物资和资金,在灾害发生前就需要进行储备,否则在短时间内难以满足救灾工作的需要。因此为了做好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就必须在平时做好准备,包括人员、物资和资金等几方面的储备工作。
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其应急抢险离不开救灾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自然灾害的应对不仅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来应急抢险,也需要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的参与。比如为应对洪涝灾害除了救灾专业人员外还需要医护人员,对受灾人员进行救护和防治灾后疫情等。因此,在平时就要作好人力资源准备,积极应对自然灾害。
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准备工作中,要进行物资储备。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明确要求中央和地方以及经常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都要储备一定的救灾物资,以应对突发自然灾害。
为应对自然灾害,在资金方面要在平时就作好准备工作,当自然灾害一旦发生,救灾资金在短时间内就必须筹措到,以保障资金的供给。因此,平时在资金方面要作好储备工作,确保救灾资金的来源,以保障救灾资金的及时到位。
4.完善自然灾应急管理机制建设
自然灾害的发生通常有一定的征兆,这种征兆可能会被人们通过科学的监测手段获得,采取措施,避免灾害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自然灾害,则应当尽早采取措施进行应对,控制灾害,防止灾害的进一步扩大、蔓延,以尽可能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因此,一旦自然灾害发生了,就应当对自然灾害进行积极迅速的应急处置。
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应急机制由预防和准备子机制、管理和反应子机制及恢复和重建子机制三部分有机构成。在自然灾害尚未发生时要采取措施,尽量避免灾害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灾害尽早发现,及早应对。对于自然灾害科学研究工作应当继续加强,作好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报,进一步完善预警机制,尽可能准确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征兆,采取措施避免其发生。目前,人们还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自然灾害,避免其发生,也不能够完全控制已经发生的自然灾害。因而,应当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快速反应机制,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在短时间内立刻采取积极的应急处置措施,科学合理应对自然灾害,尽可能减少其造成损失。另外,灾后重建工作也是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部分,自然灾害发生后应当积极进行恢复和重建。当自然灾害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之后,应当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其带来的损失,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的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尽量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并加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总之,应当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作好防灾、减灾工作,尽可能地减少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当然对于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还需要各有关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比如需要法律的支持,平时应加强科学的减灾工程,从源头上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秦伟:加强应急管理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J].时代经贸,2006,4(9):50
[2]国家突法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3]李利:什么是自然灾害[J].中国减灾,2001(3):30.
[4]自然灾害有几种形式?[J].防灾博览 2002(1):30
[5]王郅强麻宝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探讨[J].长白学刊,2004(2):38
[6]盛海洋:我国自然灾害特征及其减灾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2003,10(4):270~271
[7]刘铁民: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预案编制[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13
[8]高建国贾燕李保俊李成: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的历史和现状[J].国际地震动态,2005(4):7
4.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管理对策思考论文 篇四
【关键词】公众参与 自然灾害 应急管理 新媒体
问题的提出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环境条件复杂,人口众多,密集度高,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灾害的防御能力和承受能力均较低等因素,造成我国灾害损失严重和防灾救灾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频发的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也是影响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为了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采取应急措施,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进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是在充分分析研究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过程和造成的后果的基础上,通过协调社会多方的资源,对自然灾害进行预警、救灾和重建的过程。政府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居于主体地位,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仅依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实现应对灾害的高效、快速、协调和灵活。在灾害应急管理中政府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政府必须依靠公众的力量,才能有效控制灾害的影响。
“公民社会和公民参与的成熟为建立应急决策参与机制创造了主观条件。”作为社会中最大的全体,公众拥有着最为丰富的社会资源,具备防灾救灾的能力,有效发挥其作用,是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灾害预警、减少危害,维护公共利益的内在保证。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够降低政府在整个应急管理中的成本,使得政府应对危机的资源更加高效、有针对性。公众积极主动配合政府实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响应政府的号召,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救灾,提高了政府救援工作的效率,也相当程度上控制了自然灾害的危害。例如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灾区人民组织的自救和互救,灾区外人民捐款捐物支援灾区,都有效地控制了地震震后灾情的恶化。在灾害过后,公众更应树立危机意识,教育晚辈应对灾害的技巧,向亲友传播减灾防灾的知识等等。由此可见,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具有极大的必要性。然而,实际情况是公众参与应急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困境。对这些困境进行分析,完善公众参与应急管理,采取措施和制度安排鼓励公众的有序参与是当前的有效可行选择。
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困境分析
公众自然灾害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薄弱。与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现实情况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我国公众普遍缺乏对自然灾害的了解、防范自然灾害的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薄弱,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惨重的损失。
我国公众灾害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公众对自然灾害的征兆认识不足,警觉性不高,侥幸心理过重。例如,2010年我国西南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由于旱灾发生的初期,公众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干旱很快就会过去而没有做好防旱减灾的准备,最后造成了极大范围和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二,公众身边普遍没有准备应对灾害的应急设备,并且缺乏使用应急设备的技能。例如在地震发生之前,绝大多数的公众没有准备灾害急救箱,更不知道灾害急救箱如何使用,使很多在地震中受伤的群众没有药物对伤口进行及时的处理,导致伤口感染,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风险。第三,公众普遍缺乏应对自然灾害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我国常见的地震和泥石流灾害中,因为许多公众缺乏逃生和救助的知识和技能,往往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造成我国公众灾害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薄弱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长期以来公众参与救灾都是听从政府的号召,政府也主要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公众出于被动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地位。政府没有长期持续性地培育公众的灾害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发达多家应对自然灾害管理的经验,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应对自然灾害管理的机制和措施不够规范系统、对公众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教育和宣传等问题。温家宝曾经指出:“基层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基层的应急管理能力相当薄弱,人民群众的公共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不强,这也是安全事故多发、灾害损失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众参与的志愿失灵影响参与的有效性。在自然灾害发生的初期,能够获取的信息量和途径很少,公众因对信息的缺失和不对称而产生恐慌,而小道消息或谣言便会四处传播并为公众所接受,并且公众对灾害事实情况掌握不全面,不能从全局去看待整个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对自身行为没有足够的预见性,导致自然灾害危机势态进一步恶化。公众作为普通群体,他们的受教育水平、社会阶层属性等有着诸多不同,他们对灾害的认识和判断就有着非专业因素的影响,会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出现公众参与的志愿失灵。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志愿者参与救援的业余性,使志愿者面对救援工作可能热情有余而能力不足。例如2013年雅安7.0级地震后,由于缺乏专业的组织协调,大量的物资和志愿者涌向雅安,导致通向雅安灾区的生命线出现拥堵,妨碍了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其次,许多志愿者没有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没有对自己的救援行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光凭满腔热血,盲目进入灾区,导致在灾区没有发挥出多大的作用,反而占用了灾区有限的宝贵资源;再次,志愿者组织应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但是志愿者组织处于自身利益和偏好的考量,会片面性地选择救助对象。这样会造成志愿者组织没有从救灾的全局性出发,使救援工作出现混乱,救援资源过于分散,无法有效地从多方面全方位地开展救援工作。另外,志愿者组织的救援行动往往是自发性的,自身的狭隘性会因为救援诉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与政府产生误解,恶化与政府合作的空间;最后,志愿组织之间具有孤立性。由于各类民间志愿组织之间在救灾过程中缺乏沟通和协调机制,救援活动往往集中在某一地点或者救援对象偏向某一群体。导致志愿者组织彼此之间的救灾功能与行动发生冲突,造成救灾资源与人力的浪费,无法有效发挥彼此互补的功能,使救援工作和灾后重建工作出现志愿者失灵的现象。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建立起对志愿者的科学管理和引导体制,以方便协调志愿者组织从大局出发,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彼此的作用,做好救灾工作。公众参与自然灾害救援工作的志愿失灵造成灾害发生时公众很难理性地参与到应急管理中,通常只能以极端手段去解决问题和表达自身利益需求,从而造成公众与政府间的不信任。
现代媒介利用存在局限。公众是自然灾害威胁直接对象,在灾害发生时,他们的生命、财产等利益受到直接的影响,会导致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恐惧感。媒体报道的不实因素的存在和政府信息发布的滞后,加深了政府威信力的缺失,使公众缺乏有效的组织,对应急管理会造成一定的混乱局面。
首先,公众的文化程度和新媒体的普及、有效利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公众参与应急管理。公众的文化程度不高使他们对现代传播媒介、沟通工具的认识和使用效率也不高,无法有效利用现代媒介获取所需的信息,对海量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迅速作出判断,使得对自然灾害的情况、救灾措施不了解,限制了公众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政府部门通过手机短信等传播的公共危机预警、应对信息没能发挥其最佳效果。
其次,政府发布信息的渠道相对较单一,传统观念没有转变,对新媒介的利用较少,信息的发布迟缓,不能及时了解舆论的动向,导致救灾信息不能及时发布,使谣言不能及时得到遏制和解释。政府网站和官方新闻媒体依然是发布真实信息的传统平台,但是政府网站和官方新闻媒体的信息发布往往滞后于新媒体,并且公众访问政府网站获取信息的主动性不高,不能有效传播,使得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疲于辟谣,政府的公信力受到制约。
最后,媒体作为连接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平台,没能搭建一座及时有效的沟通桥梁,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良好的双向沟通。传统媒体作为政府真实信息发布的主要平台,已经不能满足自媒体时代公众对信息的即时需求和开放互动;而新媒体作为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的新渠道,没有有效规范,使大量真假难辨的信息广泛传播,放大不稳定情绪和社会陷入恐慌,导致政府的公信力下降,无法有效组织公众参与到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中。
完善我国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几点思考
强化公众危机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公众危机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自然灾害的处理效果,因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应首先培养和强化危机意识,对于潜在的危机,能够提高警觉性和防范,对于即将发生的危机,能够及时果断地采取行动。要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必须加强宣传,普及自然灾害相关的知识和应对方法:第一,政府应该建立起一个常态化的自然灾害知识教育机制,并且向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学习相关的经验,由政府主导编制有关防灾减灾和应急知识手册向公众免费发放。第二,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介和网络的作用,通过多渠道宣传,一方面让公众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另一方面可以方便公众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自然灾害的信息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
其次,要提高公众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公众能够从容面对自然灾害,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行动减轻灾害带来损失。为此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用于指导政府和公众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做出紧急反应,协调行动,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二是要重视和有针对性地开展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避险的演练。一方面可以通过模拟逼真的灾害情景,提高公众应对灾害的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在不断地演练过程中,检验应急管理预案,不断改进和提预案的可行性。三是在学校和小区等人员密集地要配备齐全的消防设备,教育公众操作使用消防工具,定期检查消防设备是否完好和消除安全隐患,保持逃生通道的畅通。在自然灾害面前,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极其微弱的,但是可以通过提高自身应对自然灾难的能力,减轻其造成的损失。
全社会具备良好的危机意识既是预防公共危机的前提,也是完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增进社会安全的基础。公众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危机意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才能临危不惧,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只有不断地提高公众应对危机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出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作用,做到临“震”不乱。
提高公众参与灾害应急管理的专业性、协调性。政府部门针对自然灾害成立的专门应急小组可给予公众专业知识的指导,通过有效的指导使公众对各种自然灾害有基本的了解,提高公众参与灾害应急管理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应急管理知识和急救技能,能够对自然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有针对地采取有效的应急管理措施。让公众在参与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时,能够有效地发挥自救与互助的作用,把握最佳的抢救时机,减少灾害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有计划、有步骤地应对危机。公众参与到应急管理中,连接起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任纽带,消除公众不必要的心理恐慌,减少相信和参与传播谣言以及在灾害现场的各种不理性行为的发生。因此,政府部门与公众的协调无疑是成功快速应对自然灾害,解决危机的重要因素。政府应最大可能地调动社会资源,努力拓宽社会参与渠道,构建社会整体的危机应对网络,实现对公共危机的协同治理。要达到二者间的相互协调,则更应侧重于使公众的有序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政府部门作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主体,对自然灾害有全局的把握,因此,公众在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过程中就要把握政策的走向,坚持政府的领导。政府应建立公众参与应急管理的激励奖励机制,这样能够很好地降低公众在公共危机后的失落感,不至于消除危机的成功与公众的心理失衡形成巨大反差,更能激起灾害后公众重拾自我的信心。其次要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只有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政府和公众才能彼此信任,才能通力合作,共同促进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有序有效进行。为此要建立起一个多元的现代化信息平台,方便和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形成彼此信任的纽带,协调政府与公众的行动。
不仅如此,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过程中,政府也要与媒体及时沟通,并考虑公众需求,提供真实信息供其发布,作针对性报道。政府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建立起有序有效的公众参与渠道,例如:事前利用电子政务平台接收公众的咨询、建议,实时地向公众公开应急管理的政策措施,征询改进意见等。这样,以便公众能通过官方的平台去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现在我们的手机都会收到政府部门发来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卫生健康保健信息等。这一举措可以很及时地为公众提供危机防范知识,达到一定的预警目的。新媒体的开放互动特性拓宽了公众获取公共危机信息的渠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但能使信息瞬间传播,而且还能让信息即时开放互动、高度共享。但新媒体的这些特点也弱化了政府作为信息把关人的作用,使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任意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了政府危机管理的难度。正所谓“谣言止于公信”,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应迅速建立起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之间顺畅的信息沟通路径,使新媒体既能承担起为政府及时发布真实信息的角色,又成为收集舆情、反映公众呼声的最佳渠道,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良好的双向沟通,强化彼此的信任。
结语
5.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管理对策思考论文 篇五
摘要:本文概述了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一些自然保护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其发展的原因,提出了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对策和建议,阐述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现状、对策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环境和发展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资探讨。
一般而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为“就地保护”(in situ conservation)和“迁地保护”(ex situ conservation)两种方式,前者是主要措施,后者是补充措施。普遍认为,生境的“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有力和最为高效的保护方法。就地保护不仅保护了所在生境中的物种个体、种群或群落,而且还维持了所在区域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运动的过程,保证了物种的正常发育与进化过程以及物种与其环境间的生态学过程,并保护了物种在原生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种内遗传变异度。因此,就地保护在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三个水平都是最充分、最有效的保护,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途径。
一、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 1.1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初具规模
今年来,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数量上已具有相当的规模。根据国家环保局2010年环境年报初步统计,截至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达到2531个,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达到323个,并有26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生物圈自然保护网”,30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虽然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但不管是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面积上,都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用人均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计算,水平是很低的。所以,在保护区的建设上面,仍然要继续努力。1.2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丰富
虽然我国早期的自然保护区大多是以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为主。但是近年来,发展了一批草原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高山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地质地貌等类型的保护区,让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45%的天然湿地,85%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特别是65%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野外种群,都依靠自然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并且目前我国自然环境最纯净、自然遗产最珍贵、自然景观最优美、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功能最重要的区域,都存在于自然保护区中,保护区类型完善。1.3我国自然保护区分布遍于全国
我国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按其保护价值和重要程度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地方级又分为省(市、自治区)级、地(市)级和县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需要国务院批准,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目前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程度不同、数量不等的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有些省份保护区数已超过50个,如海南,云南,广西等省(区):在面积上,好几个省份的都超过了1万平方公里,如广西、云南、新疆等省(区),其中新疆自治区的保护区面积更是超过了10万平方公里。现在无论是在沿海和热带、亚热带的森林植被区域,还是在高原、荒漠和草原区域都建立起了若干自然保护区。全国自然保护区网已初步形成。
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和意义 2.1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 自然保护区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各种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间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现今世界上各种自然生态系统和各种自然地带的自然景观,正在迅速地遭到人类的干扰和破坏。许多地区平衡失调,有些地区的自然面貌已难以辨认。人类为了研究这些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特点,以便提出合理的利用与保护措施,不得不借助于古代的文献记载、考古材料、自然界残留的某些特征来推测已不复存在的自然界原始面貌。由此可见,在各种自然地带保留下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生态系统或原始景观地带,都是极为珍贵的自然界的原始“本底”,它为衡量人类活动结果的优劣,提供了评价的准则,同时也对探讨某些自然地域生态系统的今后合理发展的方向,指出了一条途径,以便人类能够按照需要而定向地控制其演化方向。2.2物种基因库
自然保护区为人类保存了很多及其珍惜的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各种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物种的天然贮存库。现在许多重要的动植物资源及完整的生态系统相继被发现,就是在自然保护区中调查研究出来的。特别是目前世界上很多物种,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人为的干扰,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将有助于这些生物的保护及其繁衍,所以说自然保护区是物种自然及生态系统的天然贮存库。2.3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自然保护区里保存有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物种、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这就为进行各种有关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成为设立在大自然中的天然实验室。自然保护区是开发自然保护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可用于对自然生产潜力、自然生态平衡、最优生态结构的研究;生物环境间的制约规律,生物内部各品种间的消长与调控,以及环境因子改变后预测可能带来的后果;人类活动干扰与自然生物群落的自然恢复能力等研究。
自然保护区的长期性和天然性的特点,对于进行一些连续的、系统的观测和研究,正确掌握天然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变化、分布及其活动规律,提供了特别有利的条件。2.4 旅游价值
目前,我国很多自然保护区都可以为旅游提供一定的场地,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由于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完好的生态系统,珍贵而稀有的动植物或地址剖面,对旅游者有很大的吸引力,特别是有些以保护天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更是旅游者向往之地。在不破坏自然保护区和严格管理的条件下,可以划出一定的地域,有限制地开展旅游事业。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自然保护区在这方面的潜在价值,将日益明显的表现出来。2.5维持生态平衡
自然保护区由于保护了天然植被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在改善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河流的上游、公路两侧及陡坡上划出的水源涵养林,它是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特殊类型,能直接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当然,要维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仅靠少数几个自然保护区是远远不够的,但它却是自然保护综合措施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2.6进行宣传教育
自然保护区是向群众进行有关自然和自然保护宣传教育活动的自然博物馆和自然讲坛。目前我国一般的自然保护区都可以接纳一定数量的青少年、学生和旅游者到保护区进行参观游览。我们可以通过在保护区内精心设计导游路线和视听工具,利用自然保护区这一天然的大讲堂,宣传有关自然和自然保护的知识。
三、我国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 3.1经费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自然保护区都缺乏应有的投入。对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行的办法是通过分期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经省和国家批准后拨款并实施。国家投入大部分经费,地方“配套”小部分,这种投入体制职责不清、权力不明、地方配套很难到位。很多地方级保护区更是还在走“自养”的路子,基础设施薄弱,管理经费短缺,日常管护,科研等工作发展迟缓,无力挖掘自然保护区内更多潜力,严重影响了保护和管理效果。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全国自然保护区每年得到各级政府的总投入不足2亿元。而发达国家用于自然保护区的投入每平方千米每年平均约为2058美元,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157美元,而目前中国却仅为52.7美元。但是根据相关专家的计算,全国目前现有自然保护区2531处,面积1.38万公顷,按照每公顷30万人民币的管护费用(最粗低的管理方式计算),全国自然保护区费用也需要43.5亿元。但是该投入同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损失和治理破坏后的生态环境相比确实微不足道的,它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却是无法用金钱来估量的。3.2管理混乱
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多为事业机构,但是工作却是集行政事业和企业性质于一体,具有执法、管理、开发、经营等多项职责。本来保护区的工作是以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等业务工作为主,但是现在的保护区却是管理与经营混于一体,管理的主要职能偏移,出现了重经营轻管理的现象。并且我国现在的行政体制都有“届满选举”,自然保护区主要领导按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都随“届满选举”而换岗,保护区的业务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得不到有力保证,很不有利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还有就是对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管理太过松散,上级对下级无指令,下级对上级也不用汇报,干好干差都是一个样,全凭良心干活,在本来都不宽松的财政条件下,还得掏钱养一批“闲人”。3.3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的保护区类型很多,分布范围很广,形态多种多样,单靠目前的法律法规难以覆盖所有的现实情况。并且相关法律的惩戒力度太小,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部门又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或者迫于压力,执法不力,导致了很多自然自然保护区的偷猎,盗采现象屡禁不止。并且有的法律法规和现实发展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些法律条文并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需要。如《森林法》第31条第3款“…….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严禁采伐”这就导致了自然保护区涉及到树木的建设项目,如开路,架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开展,制约了自然保护区的合理开发利用。
四、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对策
4.1增加对自然保护区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
首先应该将自然保护区的日常建设和管理经费纳入各级人民政府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逐年安排资金,中央逐步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的补助,保护区广泛争取社会各界和国内外热心于自然保护的团体和人士的资助,积极实施开发各项经济活动,建立起以国家和当地政府投入为主,自然保护区自筹和国内外捐助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只有切实解决了职工的吃饭问题和经费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护区的发展问题。
然后还要加强自然保护区周围片区的经济建设,因为自然保护区周围片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和其周围片区与荣俱荣、与衰俱衰。保护区需要好周边片区建立起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发展生态旅游,科研教育等附加值高的产业,和周边地区实行利益共享。周边群众才会从原来的自然保护区可能破坏者变成共同管理者,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周边养殖,放牧,捕捞等对自然资源破坏较大产业对自然保护区的破坏
但是发展周围片区的经济建设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去制定优惠政策予以拉动和扶持。政府可以利用实行一些产业政策、银行贷款、税费减免等去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保护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我相信,只要实现了政府重视,部门支持,社会合作的良好局面,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4.2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活动
国家可以考虑下设一个统一的专门的自然保护区决策系统。这个系统应该包括中央、地方和保护区三个层次。由中央统一负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改变现行的“统一协调,多部门管理的”机制。地方则设立专门的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各个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作为国家或地方有关主管行政部门的派出机构,负责所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自然保护区管理责任不清,建而不管的状态。自然保护区则根据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定编定额,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对自然保护区的领导实行问责制,切实改变目前少数地方作风懒散,纪律涣散的局面,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由于自然保护区的主要职能是保护,专业性很强,所以必须解决人才这个问题。自然保护区应该招用具有专业知识水平的人员来进行保护区的管理,并且每年都应该抽出一定经费,委托相关院校对保护区人员进行职能培训活动,不断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建立起相关合作项目,听取专家意见,借助科学的力量,对保护区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还有就是要注意稳定职工队伍,因为自然保护区一般都在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保护区职工的劳动福利,子女就学,就业等问题,住房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很容易导致职工不安心工作。保护区的领导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和地方政府的相关合作,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充分调动积极性,让职工可以安心工作。4.3完善法规,加强执法
国家应该参照今年来自然保护区方面的案例,将修改和补充相关法律法规提上议事日程。应该从法律法规成面上对土地权属问题,保护区发展规划实施问题,生态补偿制度,法律惩戒力度等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和相关解释。让自然保护区在建设管理的时候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还应该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对偷猎盗采等违法活动进行强有力的打击。还应该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教育活动,严厉禁止相关执法人员对违法违规活动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加强公众监督,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用国家力量去保证给自然保护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鉴明等
自然保护概论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谢建强、王超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促进生态建设 [3]于文辉、张可荣
6.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管理对策思考论文 篇六
摘要:管理沟通被称为是企业管理的生命线,在企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在管理沟通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凝聚力;管理沟通
一、管理沟通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管理沟通是指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为达成一定的管理目标,沟通者将特定的信息或态度传递给对方,以期获得所期望的效果的过程。沟通在企业管理中起着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
1、企业的各项管理都离不开管理沟通。企业的管理工作包括很多方面,如业务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等。就拿业务管理来说,需要企业通过市场调研来分析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这里的市场调研是需要做好管理沟通的。再比如,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财务数据等的获得和整理等也是非常典型的沟通行为,这项活动需要相关管理人员的配合、协调、沟通。企业中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更是离不开企业人员的管理沟通。在企业管理中,只有各级各部门人员之间进行了良好的管理沟通,才能有效地激励各类人员,从而激励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通力合作,使他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
2、企业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离不开管理沟通。一个企业的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只有建立了通过有效的沟通,大家才能对企业的任务和企业的管理目标达成共识。只有达成了共识,员工才会自觉地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统一,大家才会有凝聚力,才会积极主动地努力工作,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今天的企业非常强调团队的合作精神,主张建立学习型组织。而团队的合作精神的激发,需要有效的沟通交流,处理好与各方面的关系。
二、企业管理沟通存在的问题
1、管理者的沟通意识不强。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老总非常强势,认为,只有管理者才是老大,在工作中,一切由老大说了算,就是一切由管理者说了算,管理者只要树立了权威就可以指挥员工按指示执行就行了。这种管理思想和管理行为严重限制了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在工作中,大家只是按部就班地做事情,不愿意思考、不愿意分析、不愿意出谋划策,这就容易造成上下级之间沟通不畅,信息失真,同时还会使得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发生猜疑,从而导致企业整体人员的凝聚力下降。有些管理者的等级观念十分强烈,虽然他们明知管理沟通很重要,但就是不主动与员工交流,或不愿意放下领导的面子和架子与下属进行沟通。
2、企业缺乏沟通制度。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内部没有制订明确的沟通制度。一方面,没有制定明确的管理沟通目标,致使沟通时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工作重点和中心。另一方面,企业的管理培训体系不够完善,导致长期对员工缺乏管理沟通培训,员工不懂沟通意识和沟通技巧。同时,企业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反馈机制。管理沟通不是单向的传递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的交流信息的过程。不过,很多企业都不大重视对员工的沟通反馈,常常是任务下达了就下达了,话说了就说了,不管接受者的意见。由于不注重反馈,管理者不了解员工方的信息,不了解员工饭店错误,容易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沟通渠道不规范。由于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沟通系统,因而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沟通渠道都不够规范。多数企业的管理者都是通过正式渠道与员工进行交流,很少进行有人情味的非正式沟通。我国企业沟通渠道普遍是上传下行,即上面传达精神,下面领会精神,上面说指标和任务,下面完成任务和指标,其实就是上面说下面干。这就使得部门之间缺乏联系,部门间关系不和谐,团队精神不好,企业的凝聚力不高。我国企业主要靠间接的方式获取需要的信息,缺乏直接的沟通渠道,这就使得沟通时间长,而且信息也不大准确。
4、沟通方式陈旧。目前我国的许多企业仍然采用上级向下级下指示、下级向上级汇报、各部门组织开会等传统的沟通方式进行内部沟通,且大多数的会议都是以领导为主,自上而下地传达内容,倾向于单向沟通,缺乏双向交流。
5、缺乏沟通艺术。沟通是一门艺术,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业内人士常说,不懂沟通的管理者不可能拥有一个高绩效的企业。但是,在与员工的交流中,一些领导不懂艺术,比如,在听下属汇报工作时常常面无表情,或出现看手表、翻报纸、玩钢笔等不耐烦的动作。有的领导在与下属交往时常常盛气凌人,随便打断下属说话,这让对方心理很不舒服。
三、改进企业有效沟通的策略
1、提高管理层的沟通意识。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企业管理沟通的意义,加强自身沟通技术、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开展企业管理工作时,要做到设身处地,尽量站在员工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沟通条件,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艺术并准确地表述相关信息,以确保你的员工能够看懂听懂,正确理解你的意图并正常开展工作。同时,管理者要认真倾听下属的意见和建议,千万不可盛气凌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企业的运营情况从而及时调整企业战略。
2、建立明确的沟通制度。一个好的企业应当制定明确而成文的沟通政策,从而使企业内部可以定期地进行管理沟通交流,形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员与员工之间的一种常规和良好的互动。企业管理者还要逐步完善各项沟通制度,使企业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要经历内容不同的管理沟通培训,以加强他们的沟通意识和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企业管理层要学会有效地与下属进行沟通的技巧,通过鼓舞团队的士气来获得员工的理解与支持,而员工要了解单位的沟通制度和沟通途径,如与上级汇报的程序等。
3、建设合理的沟通渠道。企业不仅要注重下行沟通,还要积极地建立高效畅通的上行沟通渠道,并鼓励沟通者之间的双向交流,使企业的上下级之间、平级之间都能够和谐相处、有效沟通,从而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交流合作,共同为单位出谋划策,贡献力量。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注意非正式沟通的影响,积极引导员工进行健康有效的非正式沟通,如采用开联欢会、假期聚会、郊游等方式,让领导和员工有机会聚在一起,相互之间可以发现彼此工作之外的另一面,使大家对各自的能力、性格、气质等特点有更充分的认识。这些方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非正式沟通的优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信息失真和扭曲的可能性。
4、企业要注重管理沟通的效率。人们常说,沟通没有效率就等于没有沟通,企业必须要注重管理沟通的效率。而提高沟通效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领导者一定要明确沟通的方向和具体任务,不能稀里糊涂的。如果企业各部门的职能是清晰明确的,那么管理沟通就会有相应的针对目标和具体任务,而不会部门之间、人员之间互相推诿,不解决问题。
<
假定在政府干预缺失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博弈逻辑的决策主体都表现为理性,而且他们所有行为(包括能否守信)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效益的最大化,这里的决策主体是指民营企业,它们的效用最大化,指民企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它们的博弈情况如下表:
在上面的支付矩阵中,作为决策主体的两个企业甲和乙,在决策时都会参照对方的决策。假如甲、乙企业都选择守信,那么双方彼此获利为6,若甲企业单方选择失信则获得的支付为8;乙企业若选择失信,甲企业选择守信是不会有任何收益的,甲企业如果也选择失信却能得到4的收益。故此,甲民营企业为了最大限度获利,无论乙企业是否守信,都会选择失信,以便最大程度地确保自己获益。同样,乙企业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也会依照这样的推理程序做出失信的策略,此时,甲、乙企业即有相同的博弈策略,也就是失信策略。这种情况下,对甲、乙企业来讲无论对方采取哪一种方案,失信的策略是能够给彼此带来更大利益的策略,因此,在民营企业之间以及民营企业与其它企业的博弈当中,如果没有政府的监督机制,决策主体做出任何不守信的行为都不会为此付出额外的失信成本,或受到严厉的惩罚,博弈民企双方选择失信,最终得出唯一的纳什均衡,其博弈结果为(4,4),明显少于双方守信(6,6)的收益。甚至还会因为企业理性经纪人这样的决策导致整个交易的无法进行,并且还会减少社会资本整体流量,使社会的整体利益呈现出非理性状态,甚至出现0收益的纳什均衡,更谈不上达到帕累托的最优状态。
可见,单凭个别企业的自觉而无外部制约机制,守信行为是无法保证的。因此,需要政府建立长期有效的制约机制,例如在制度建设、经营环境等方面建立诚信意识,推进企业交易的信誉。为了规范企业在获取利益时采取的手段,政府应对所有参与企业的交易行为进行干预,对参与企业的决策造成影响。在完全竞争的市场当中,每个企业都会面临许多交易伙伴,因此,他们不用改变机会成本,只改变其交易伙伴。所以,博弈的双方企业无法猜透对方会采用何种策略,无法确信与对方的交易能否永久进行下去,所以,不守信策略的选择就成了彼此效用最大化行为,尤其是在双方一次性的交易过程中,承诺的兑现是最没有把握的事情。因此,在自发的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结构中,假如没有政府的干预、监督,企业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特征注定其守信行为不可能或极少发生。
因此,国家对企业竞争有关方针、政策的制定是其守信行为能否发生的重要保证。其中的原因就是放弃守信成本不必承担任何费用,还能给失信方带来更大的利益,这使得企业不会自觉遵守诚信交易。政府是靠增加企业的失信成本,使得博弈双方遵循守信原则来实现效用的最大化。
其实,从长远来看,守信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因此,越是成功的企业,越会自觉坚持守信的原则。有着较高信誉的知名企业一旦有了不守信的记录,不仅会损害自己的声誉,更会影响到企业的收益。所以,越优秀的企业,越愿意坚持守信的原则。本着这样的信念,在企业的交易当中,(守信,守信)的均衡情况总会稳定地保持下去。
虽然如此,在复杂的现实经济活动中不守信行为还是时有发生。但这不能否认政府监管的成效,只能表明政府的监管力度还无法保证每一次交易的失信行为得到遏制及惩罚。只要存在获利而不被惩罚的机会,作为博弈逻辑主体的交易企业就会铤而走险。
我们可以通过博弈模型来分析个别企业的决策行为如下:
①知道对方是遵守承诺的,并选择守信会获得8个有效支付;
②选择不守信并没被发现获利为12;
③选择不守信而被发现制裁为-2如果这个企业的不守信行为被发现的概率为T,根据概率论知道,不被发现的概率为1-T。下表所示即为这场博弈中的支付矩阵。
如果8>12-14T即T>4/14时,交易者选择守信;
如果8<12-14T,即T<4/14时,交易者选择不守信。
从上面的计算、分析看出:企业交易的失信成本越大,他们在交易中守信的几率就越大。所以,增加企业的失信成本将是其有效措施;在规定了失信成本后如若保证信息的畅通,某些企业的失信行为一旦发生就会被发现,并得到及时的制止和惩戒。
因此,企业之间博弈竞争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因为政府的干预,是其守信行为实施的保证。其理由是:失信不但不承担任何费用,还能给失信方带来更大的利润,政府干预的实质是增加了企业的失信成本,迫使其不得不遵守诚信。为了遏制失信行为,政府还可对此制定法律制度,把依法治国延展到依法治商当中,严厉打击民企交易当中的不守信行为,加大他们的失信成本,形成博弈企业的双方只有遵守信誉才可能实现效益最大化。当然,政府对民营企业竞争实行监管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只有民营企业的自律与政府的有机调控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地保证市场秩序的稳定与经济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7.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管理对策思考论文 篇七
1.1 生态旅游为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开发提供了一定经济基础
由于我国管理体制结构的局限性, 大部分自然保护区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有限的政府拨款。我国自然保护区投资0.5美元/100hm2, 仅为世界平均的1/25, 平均每个自然保护区建设费用缺口占需求额的60%, 管理费用缺口占需求额的26%。由于资金的极度缺乏, 许多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仅停留在日常维护上, 对于自然保护区开发所必须的环境监测、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等均无法开展。生态旅游业为自然保护区开发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 使得自然保护区许多环境保护设施可以建立, 自然保护区开发工作落到实处。
1.2 生态旅游可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
通过开展生态旅游, 让旅游者亲自游览自然保护区, 增强对其了解和认识, 发挥扩散效应, 加上媒体的宣传作用, 让更多人知道自然保护区建立的意义, 有助于采取措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如自从建立东白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来, 对东白山保护管理力度加大, 森林植被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 生态景观得到有效保护。此外, 东白湖生态旅游区“注重生态、整合资源、重在保护、协调发展”, 开发建设了东白山景区和香榧古树群小游园,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经济适度、科学开发, 突出自然野趣。目前, 青山绿水和清新的空气、高含量的负氧离子吸引大批登山爱好者及长三角地区的游客, 保健游、休闲游方兴未艾。
1.3 生态旅游可增强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
生态旅游业的核心目标是把保护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和促进当地社会发展相结合。通过发展地方餐饮、住宿服务行业、土特产品市场等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减轻自然保护区的压力, 缓解自然保护区和周边居民与当地政府的关系, 使直接受益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和自然保护工作, 从而提高其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及经济发展统一关系的认识, 带动周边社区的发展。
2 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恣意开发和盲目利用
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在开发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时, 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 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 开发者急功近利, 盲目进行大规模开发, “重开发、轻保护”, 造成不可再生生态资源浪费和破坏。另外, 管理不力, 执法不严, 不少极其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到乱捕乱杀, 许多景区宾馆饭店甚至以野生动物作为美食招揽游客, 使不少珍稀品种濒临灭绝。
2.2 不合理开发已造成生态严重失调
近几年来, 自然保护区景观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发展趋势愈来愈显著, 使我国许多风景名胜区已遭到建设性的破坏, 景区内开山炸石, 砍树毁林, 水土流失严重, 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 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如许多名山上修建索道, 有的景区对名胜古迹随意修葺, 安置电器设备, 铺设人造大理石、地砖, 人工修整痕迹过重, 与其“自然本色”极不和谐;有的景区不顾环境、条件, 乱建寺庙、佛像和不伦不类的主题公园等等。这些不仅破坏了风景名胜、古迹文物的原始景观的文化内涵, 也对旅游环境的生态格局和风景结构造成了破坏。
2.3 不合理开发已造成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展, 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容量已经不堪重负, 脆弱的生态系统也遭到致命的打击, 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旅游业迅猛发展, 加上缺乏规划和管理, 国民生态意识较差。有的风景区出于经济目的, 热衷建设, 盲目扩张;生活污水增多, 垃圾废渣、废物剧增。有的地方在风景名胜区邻近盖工厂、办企业, 甚至在景区违法进行采煤、采矿生产, 浓烟滚滚, 污水横流;如较为典型的海南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非法开发建设小水电站案件, 云南绿春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非法建设水电站案件, 内蒙古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内非法建设空中索道和旱地滑道等旅游设施案件,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违法建设交通设施案件。
3 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生态旅游是一种欣赏、探索和认识自然的高层次旅游活动, 它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注重在旅游活动中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2]。而自然保护区往往是当地生态较好、尚未开发的最后一块净土, 开展生态旅游已势不可挡, 如何在保护区的开发建设中解决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下建议:
3.1 规划先行原则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自然保护区各功能分区的特点和要求, 依据资源类型、景观特色、环境条件, 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编制生态旅游的总体规划, 提出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保护和开发利用及保护管理措施、确定接待容量等, 经专家评审并提交规划管理行政主管部门, 按法定程序审批实施, 严格执行。拟建设的各类项目, 均需经相应程序、组织相关单位和领域专家会审, 有效防止建了拆、拆了建及其他公害的发生,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良性循环。
3.2 适度建设原则
坚持服从规划、高效利用的指导思想, 建设规模与游人容量相适应, 对自然保护区现有的管理设施、野外保护设施及原住民生产生活设施等进行改造与利用, 旅游设施建设不能超出环境容许的限度, 避免盲目性开发;要处理好旅游旺季与淡季的关系, 在旺季游客过多时, 要利用现有当地农民闲置的空地、房间开发农家体验游、疗养游、采摘游等, 有组织地调动当地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旅游, 如欧洲几个旅游业较发达的国家, 供旺季使用的“补充住处床位”比正规床数还多[3]。这既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办法, 也是分享建立自然保护区给当地带来的红利。要建立、引导在区内旅游观光、区外娱乐消费的模式, 使自然保护区青山依旧、绿水长流。
3.3 统筹兼顾原则
统筹旅游开发、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按照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要求, 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旅游发展生态化,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化, 积极推行绿色环保的开发、经营和消费模式, 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旅游产业, 建立生态环境与旅游开发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实现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提升农村整体环境, 保持乡土本色, 突出田园特色, 发展乡村旅游。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统筹协调旅游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 理顺相关利益为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发展。
3.4 和谐协调原则
保护区中各种服务设施, 要依照明代计成《园冶》“相地”原理选址, 这些建筑既要发挥眺览、休息的作用, 又要能发挥借景、框景的作用, 把不能到达的优美景色, 组织到游览线路中来。因此要做到巧而得体、精而合宜, 并巧妙地融合到周边环境中, 既顺其自然, 又不破坏原有风貌, 以其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 为人们展现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画, 形成景深林重、曲径通幽的氛围, 情因景生, 景为情造, 要效法自然, 体现生态功能, 应用优质乡土树种, 营造与近自然环境, 给其他物种有生息之地[4]。
摘要: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 主要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万绪才, 朱应皋, 吴芙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 2004, 20 (3) :15-19
[2]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3
[3]张建涛.风景区旅游接待建筑规模探讨[J].新建筑, 1997, 04
8.流动职工档案管理的对策思考 篇八
一、流动职工档案管理的现状
非国有企业不具备职工人事档案管理权限,其所属职工档案应存放在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中心或就业服务中心。随着部分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大量企业人变为社会人,产生了许多不具备人事档案管理权限的企业甚至个人都在保管人事档案的现象,为审批办理有关手续留下隐患。
目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工档案管理制度缺失,“分散多头”管理,擅自建档、擅自扣档、擅自造档、个人携带档案的现象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职工档案的真实性和权威性,降低了档案的可信度。二是职工档案内容单一,建档范围过窄,信息量不足,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造成“弃档”现象愈演愈烈。三是档案管理机构每年要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这对一些处于失业状态的流动职工来说是不小的负担,一些流动职工为了节省档案管理费用或者没有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离开单位后对自己的档案置之不理或者干脆自己保管。四是现在我国职工退休时的年龄、工龄及特殊工种的认定主要来自职工的人事档案记载。企业改制后,一些人员为了个人或企业的利益将职工原始档案中的年龄及工种进行涂改,给退休认定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五是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二、流动职工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杜绝不规范的档案进出。依据相关政策规定,定期对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开展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对不具备资质接收流动职工人事档案的管理机构,取消其流动职工档案管理资格。
(二)积极协调各部门对涉及职工个人情况的资料进行统一收集,完善和丰富档案的内容,建立健全一整套包括材料收集、人事档案保管与保护、鉴别、查(借)阅、转递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利用档案帮助职工解决最直接、最现实的待遇问题,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提升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对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录入的信息项目,如工作履历表、考核材料、学历、学位材料、技术职称材料、入党材料、工资表等,采用激光全息扫描和光盘存储技术,以减少档案原件频繁使用而造成的磨损,提高存取速度和利用效率,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及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要在涉及档案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以社会利益为最高利益原则,实现档案工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统一。
(五)流动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要体现公共服务性。档案管理工作应与时俱进,不断开拓,为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提供服务,为流动职工后期退休、生老病死、社区管理提供社会服务。如柳州市在档案建设上从城区、社区着手,建立了一套“以动制动”的管理机制。从2001年末,开始在全市170多个社区建立了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建立“流动堡垒”,力求在点上管住。本着有利于国家建设、有利于社会保障流动管理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置城区劳动保障服务站、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服务站,并配备协管员,努力做到职工流动到哪里,档案资料收集、社会保障缴费就延伸到哪里。
9.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管理对策思考论文 篇九
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伴随着我国 社会经济 和房地产市场的快速 发展,已逐渐成为房地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业管理的推进与发展,改善了广大居民的生活、工作环境,推动了两个文明建设,为促进住宅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实施社会再就业工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应该看到在物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 日益突出。据上海市价格举报投诉中心的资料显示,物业管理的投诉共有 3 526 件,占整个投诉总量的 14.6%,成为 2003 年市民投诉的七大热门行业之首。因而,研究 现阶段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成为热点问题。1.现阶段我国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人力资源队伍建设滞后于物业管理发展水平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物业管理 企业 的人力资源队伍在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与物业管理的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非专业人员做物业管理成为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奇怪现象之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分流人员、传统房管局(所)的转型人员等在一定程度上依旧充斥着物业管理市场,管理人员普遍素质低,服务不到位。《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第 33 条规定: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应当 1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但实际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中取得物业管理员职业资格的人数并不多,具备高级管理资格(如物业管理企业经理、部门经理、“三总师”等)的人员更是凤毛麟角,这种人才不足的局面,已经严重 影响 了物业管理行业向高水平发展。1.2业主的物业知识缺乏一方面,舆论宣传缺乏明确的政策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某些媒体为了吸引观众、读者,缺乏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肆意扩大物业管理中的矛盾报道,或者受企业恩惠为企业摇旗呐喊。热衷于典型事件的吵作,而缺乏对社会、对企业、对业主的理性引导和宣传,甚至缺乏公正而深刻的思考。1.3物业管理收费难是物业管理企业发展的羁绊《条例》中规定业主的义务之一是按时交纳物业服务费用。在物业管理中也应该贯彻“谁享用,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以形成物业管理资金的源泉。但是,传统的福利住房消费观念还有相当的惯性,服务标准与收费标准不符等现象时有出现,许多物业公司收费范围和价格透明度低,有的公司收取物业费后,一些维修工作仍需要缴费,而物业公司提交的物业收费预算、决算等财务报告也存在问题,收费难问题依然困扰着各物业管理企业,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使物业管理主体双方产生了后续的不良连锁反应,也遏制了物业管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1.4物业管理企业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据资料显示,1997 年底我国约有物业管理企
业 7 000 家,至 2003 年底达 2 万余家,增长速度极快。建设部 2003 年颁布的一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只有 78 家。尽管物业管理企业数量较多,但市场份额普遍较小,经营管理水平更是参差不齐,企业缺乏创新能力,相互模仿严重,既不利于自身发展,也不利于抵御港澳台地区及外国同行的“入侵”。1.5物业管理法制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从福利分房转向个人购房,随之而来产生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问题,但由于我国的相关 法律 体系尚未出台,近两年引发多起群体纠纷。虽然 2003 年国务院出台了《物业管理条例》,相关部门又陆续颁布了《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和《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等行政规章,但现有的物业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一种剥夺业主选择权、强迫业主接受有资质(甚至没有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管理模式,据 中国 人民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区管理”课题组对北京 70 个居民小区的调查结果显示,住房质量引起严重纠纷的小区占 22.8%,与物业管理公司发生严重纠纷的小区占 80%,随意修改规划的小区占 34.2%,产生肢体冲突与暴力冲突的占 37%,在所有这些纠纷中因公用财产被严重侵占的占 60%,这充分说明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着弊端。1.6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从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实践看,南方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城市和大城市物业管理开展比较早、发展快;北方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内陆城市和
中小城市相对较慢。深圳市是全国物业管理发展较好的城市,在建设部公布全国第一批 40 家物业管理资质一级企业中深圳占了 18 家;全市有 146家住宅区获得“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小区”称号,占全国的 1/7.据不完全统计,2002 年底全国实施物业管理的覆盖面已占物业总量的 38%,经济发达城市已达 50%以上,这说明,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在物业管理方面的差距相当大。2.解决物业管理所存在 问题 的对策 2.1走专业化 发展 之路物业管理的专业化是物业管理市场化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物业管理要有专门的针对对象和具体的细分市场,在管理上要有专业化水准。全国 70%以上的物业管理公司是由房地产开发 企业 派生的,物业管理企业要克服这种一体化管理中机构庞杂、人员众多、管理成本高的弊病,摈弃落后的用人观念,建立 科学 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加大专业人才培训力度,吸引和留住人才,发挥和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做好服务集成,通过高标准服务来激发消费者的自觉缴费意识,从根本上解决物业管理收费难的问题,向知识型管理过渡,走一条人才专业化、服务专业化、竞争市场化的道路。2.2走法制化发展之路实际上,物业管理是业主对物业进行自治的权力,是一项产权人对财产进行处置权力,不应该规定业主必须通过物业公司进行物业管理。为此,要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对物业特别是业主共有共享的部分详细登记;明确物业
管理是业主对物业进行自主治理的活动,物业管理权是业主的权利,在建立“物权法”的同时,要尽快出台“物业管理法”,真正做到依法管理,依法服务。2.3走集团化发展之路在我国物业管理是一种微利性行业,全国约有 80%的物业管理企业经营亏损,物业管理的规模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客观上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必须走规模化、集团化之路。同时,物业管理市场将面临重新洗牌,中国 物业管理企业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摆脱现行的小而全模式。为此,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政策,一方面,提高企业的注册门槛。另一方面,严格降低清除制度。启动物业管理市场预警系统,促使一部分物业管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清除一些制约行业整体水平提高的“小、散、滥”物业管理企业,最终实现强强联合,形成物业管理集团。2.4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品牌是产品或企业区别于其他产品或企业的标志,对企业而言,品牌代表了一种潜在的竞争力与获利能力,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必须走以品牌为中心的发展之路。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根据不同的目标客户、不同的物业类型,选择适当媒体来进行宣传自己的品牌,并逐步形成员工的品牌气质,结合所管理的楼盘品牌,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良性循环的品牌化发展之路。2.5走智能化发展之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科技 的发展,房地产供应商在提供产品时已经越来越多的考虑物业的智能化,客观上也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实行智能化管理。
10.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管理对策思考论文 篇十
浅谈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主要冲突及解决对策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周边大多是贫困社区,目前来自当地社区的资源利用压力已成为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的主要障碍,这也是当前自然保护区建设所面临的普连同题.文章论述了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与社区之间存在的`主要矛盾冲突,并针对同题提出了主要的缓解冲突的对策,为保护与社区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作 者:张秀青 龙雯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南宁,530005刊 名: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年,卷(期):30(z1)分类号:X176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社区 冲突 措施
11.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1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组织工作,涉及许多管理部门,必须由多个部门共同联手参与管理。一般来说,在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的管理权集中在财会部门,负责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组织计划的编报、执行和监控,完善固定资产的卡片管理与规范会计核算,监督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以及接受稽核部门的监督。行政部门、信息科技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完善固定资产的登记备案及领用制度,监督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是固定资产各项业务的终端,负责合理确定固定资产计划需求,妥善使用和保管领用的固定资产,接受监督。同时,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较强的技术性工作,固定资产管理应配备有工作责任心,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专职人员。固定资产管理一旦失控,其所造成的损失将远远超过一般的商品存货等流动资产。
2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日常工作中,因为没有严格的考核指标,未将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效益、分配挂钩,形成了基层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的局面。二是固定资产管理混乱,有的单位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帐簿或不设明细帐卡;不严格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建帐;不按要求及时准确地进行登记,或记录不能反映固定资产品名、数量和金额的增减变化。在财务管理上,造成固定资产资金不足,固定资产实际使用情况也不清楚。三是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损失。主要表现是没有建立比较系统的、有章可循的管理制度,长期资产不核对,库存不清点,资产状况不清,造成有的公用设备被私人无偿使用或长期占用,资产及设备物资丢失等现象。四是固定资产维护保养不及时。有些企业只重眼前利益,为减少成本支出,节省维修费,该修的设备不修,拼设备,拼产量,导致固定资产提前报废,严重破坏了企业的发展后劲。有些企业已闲置的设备没有专门的地方存放,有的存放在角落里无人看管,任凭零件被私拆私卸;有的放置在露天地里,任凭风吹雨淋。另外,有些设备保养不及时,造成一些能用的设备提前报废。五是投资、担保方面的失误,造成资产流失或损失。主要表现是市场法律意识和科学决策能力弱而导致的盲目投资、无据借贷、非法担保、高风险担保等。
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企业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现在有些领导只抓市场营销,只重视经营利润,却忽视了对生产产品所依赖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使固定资产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另外,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另一个原因。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职能不同、分工不同,又缺乏相互的牵制机制,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再者,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及会计部门的经办人员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漏洞视而不见、不负其责,也加重了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 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3.1 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首先要提高企业各级领导人和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重要性的认识,要扭转重流动资产管理、轻固定资产管理的倾向,这就要求单位领导、职能部门认真宣传学习固定资产知识、法律法规等,充分提高思想认识,努力打破旧框框,及时完善健全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协调各部门管理,为实现固定资产使用与管理的高效率性奠定可靠的基础。
3.2 严格界定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管理等权限
企业应将固定资产的采购、审批、使用、管理等权限交由不同的部门办理,责权利在制度上明确,在形式上分开,在执行中相互制约,避免某一部门利用权利代办全部工作,制度一经制定必须严格遵守,并与各单位的考核机制相结合,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责任意识。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奖罚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好、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合理奖励,对管理不善的单位或个人,要采取必要的经济手段或行政手段进行处罚。
3.3 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
一是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及固定资产使用单位要指定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固定资产使用及账务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总台账、流动账、分类汇总账,定期更新,且内容要齐全、准确,以便掌握本单位资产的总体情况。二是管理及使用部门定期与财务部门进行账务核对,做到账账相符,及时掌握资产的使用年限、已提折旧年限、资产原值、累计折旧、资产净值等资产价值情况,并与资产在用状况结合全面了解资产价值、实物状况。三是定期清查资产,掌握资产使用状态,做到账实相符,填制固定资产盘点表,由相关人员签字后存档;若有问题,依据资产清查资料及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及时按相关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并进行账务处理。四是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维护与保养,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使用单位应建立在用固定资产维修保养记录,对在用设备按实际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定期保养检修,使设备处于良好状态。3.4 加强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固定资产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经常变化,是动态的。其表现为固定资产的增值、减值、调拨、租赁、转让、拆除、重组、报废等。这方面必须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对上述行为规定明确的工作程序,使各项业务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作为企业资产管理部门应慎重对待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对增减原因进行详细认真的调查、分析,以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原由明晰。同时,还要做好资产优化清理工作。即将有用的资产予以保留,将无用的或利用率较低的、留用价值不大的及时处理,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优良率。做好固定资产的清理工作首先要掌握固定资产的基本情况,分清哪些是良性资产,哪些是不良资产。优良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管好、用好、维护好这部分资产至关重要。对于那些利用率较低或常年闲置的资产要尽快通过变价出售等方式予以盘活,以达到所有资产都能有收益。
3.5 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程序
首先,企业在购置固定资产前应认真做好调研和技术经济论证工作,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应从技术先进性、经济可行性出发,认真做好市场调研,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市场需求,慎重决策。同时,建立投资管理责任制度,强化投资风险的约束机制,明确由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全过程负责,承担风险。对造成决策失误的领导追究其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从而促使企业决策深入调研,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避免由于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3.6 建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由于企业的固定资产规模较大,种类繁多,各项管理工作仅靠传统的手工统计,已无法适应工作的要求,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因此,企业应加快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选用合适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来管理固定资产。企业可以采用条码技术,通过条码信息介质,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全程跟踪,从而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实现固定资产的电子化管理与实时监控。这样,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就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各项固定资产使用和变动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冬艳.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应重视的几个方面[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10).
12.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管理对策思考论文 篇十二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保护区概况
雷公山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腹部, 是苗岭山地的主峰, 地理坐标为108°5′~108°24′E, 26°1 5′~26°32′N, 东西横延约1 5 kg, 南北纵深约30 kg.总面积47 300 hm2, 其中核心区17 334 hm2, 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6.65%;缓冲区面积9 504.7hm2, 占20.09%;实验区20 461.3 hm2, 占43.26%;集体林地3 557.7 hm2, 占80%;国有林地8 646.1 hm2, 占20%。雷公山地形高耸, 山势脉络清晰,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最高海拔2 178.8 m, 最低海拔650 m, 相对高差1 500 m以上。雷公山保护区森林资源丰富, 已经鉴定的有608 科5 084 种, 列国家Ⅰ、Ⅱ级保护物种达68 种, 是以保护秃杉、猕猴等珍稀生物及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雷公山保护区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4 个县, 涉及11 个乡 (镇) , 45个行政村, 6 890 户, 30 323 人, 均为农业人口, 阴、冷、烂、锈田占70%以上, 粮食产量极低, 单产不足4 500kg/hm2, 因此人均口粮256 kg, 人均纯收入不足800 元, 群众生活极为困难。区内农民的种植业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土豆、红苕等为主, 养殖业主要以养猪、牛、羊、鸡、鸭、鹅等为主, 种植杜仲、天麻、黄柏、茶叶等为辅, 但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农民的生活能源主要以烧柴为主, 极少农户用煤、电、沼气等其他能源。由于保护区位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村民文化、教育、卫生条件落后, 农业生产条件较差, 农村经济结构单一, 社会经济类型处于半自然的小农经济状态。
1.2 调查收集数据方法
采用农村快速调查评估法 (PRA) , 针对区内群众的生产生活对资源的破坏、野生动物的破坏及补偿、资源利用的限制、旅游的开展、社区参与管理、家畜的饲养、非林木产品的采集、狩猎和传统保护等10 个方面, 深入区内的毛坪、格头、桥歪等6 个村进行调查。调查人群主要有老年、中年和学生3个不同群体, 其中老年人占29%、中年人占48%、学生占23%。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后, 结果显示, ①保护区对当地社区的正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提高了当地社区的知名度、扩大了社区的影响力、逐步推动改变社区的生产经营方式,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发展环境;二是聘请护林员和开展旅游业解决社区部分就业人员。②保护区对当地社区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限制了村民对资源的利用, 当地村民居住主要以木质结构为主, 平均每年区内起房建屋要采集杉木、马尾松2 种树种达2 000 m3;二是每年村民日常的生活能源主要以采集薪材为主, 据统计, 每户每年约消耗0.5 m3薪材, 每年区内日常的生活能源要消耗薪材6 000 m3, 这样生产生活方式对森林资源保护构成极大的威胁;③当地发展经济对保护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府只顾发展经济不考虑保护森林资源, 要政绩不要经济效益大力发动群众毁林种茶。据统计, 在2011—2014 年3 年间, 区内共毁林种茶245.33 hm2, 种好、管好、产生经济效益的茶园59.33 hm2, 占总建茶园面积的24.18%。这种掠夺式地改变林地用途的行为, 对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的影响。
2.1 保护与社区的相互影响关系
雷公山保护区建立后, 为了保护自然保护区内丰富的自然资源, 保护区限制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 如采伐寿木、起房建屋采伐木材、采集薪材、采集林副产品等一系列生产活动。由于区内的文化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 且在长期的生活习惯下, 自然保护区内的社区农民形成了“靠山吃山”的生活习惯, 同时, 受知识水平及环保意识的限制, 农民的自然资源意识不高, 生活在区内的社区农民有些通过索取保护区资源来维持正常的生计。如采集保护区内野生药材、采集八月竹笋等其他林副产品等, 以此来增加经济收入, 甚至以此为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有的深入缓冲区、核心区放牧、狩猎、砍伐薪材等, 例如迪气村罗某在区内的“七里冲”发展养羊等行为, 农民这种不得已的行为进一步破坏了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据统计, 保护区内农民的农牧业生产、森林采伐、交通、旅游、偷猎和采集药材等人为活动已经影响了保护区近1 /4 的面积, 其中有些地区较大程度地影响秃杉、猕猴等珍稀生物的生境, 如水寨、陡寨、平祥等村的破坏程度比建立保护区之前更加严重。
2.2 社区活动对保护区的影响
雷公山保护区建立以来, 保护区管理人员和当地居民都在为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不懈努力。雷公山保护区98%的居民是苗族, 他们仍然保留着一些自己的传统信仰, 对于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格头村调查中发现, 格头村为了保护秃杉, 用当地传统习俗立了“秃杉保护碑”, 他们认为秃杉是神树, 保佑格头村人民的生产生活等。
区内农民的农业活动、放牧、采药等人为活动对保护区的生物资源仍然存在一定的威胁, 特别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对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影响面积最大, 公路通到哪里, 哪里的资源就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但当地为了发展经济, 近年来当地政府在区内修建公路总长超过320 km。调查中还发现, 区大部分农户都将其散放到保护区的高山上自由吃草, 到冬天或到种水稻季节的时候才再归自家圈中, 还有相当数量的牛终年放到高山上啃食青草, 牧区主要分布在雷公坪、七里冲、长水平等资源丰富的平缓地带。长年放牧到山上对野生生物生境及物种的破坏性也较大, 家畜的生态位与猕猴等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境容易发生重叠, 而且也会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造成威胁, 干扰或改变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 甚至加剧一些疾病的传播速度。
保护区药用植物比较丰富, 已经鉴定的有药用价值的高等植物625种, 为了增加经济收入, 当地居民在药用植物成熟的季节到山上去采集天麻、冰球子等药材。采集活动不仅破坏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 集中采集对野生植物形成掠夺式利用, 导致个别药用植物数量大幅度下降, 甚至处于灭绝边缘, 还会影响保护区内动物, 导致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生境遭受干扰。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宣传教育, 明确保护责任
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宣传目前并不是很到位, 农民的资源保护意识仍然比较淡薄。再加上长期形成的习惯, 使他们认为利用保护区内资源是一种正常、合理的情况。所以, 只有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农民的自然资源保护意识, 让农民认识到自然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引导农民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并参与到自然资源保护中去, 实现可持续利用, 才能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仅靠宣传, 靠农民意识的提高远远不足,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责任和管理是提高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的有效措施之一。在自然保护区内建立一整套自然保护管理的制度, 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力, 以此保证各项管理的有效性, 同时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及保护政策顺利进行。
3.2 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发展社区共管
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种种不足, 只有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加以创新、改进, 才能真正提高管理效果。加强以人为本、以社区为中心的理念。所以, 为了解决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 应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 在传统的管理方法中, 常常因保护自然资源, 而将当地农民利益与自然保护对立起来。以人为本、以社区为中心的理念即要求注重区内农民的生存利益, 考虑农民生计问题, 在此基础上, 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然保护认识, 使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大力提倡逐步实施自然资源社区共管。
社区共管是指社区参与保护方案的决策、实施和评估, 并与保护区共同建立自然资源的管理模式。即在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 发展经济,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只有经济水平提上去, 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他们对保护区内资源的保护意愿会提升, 这样, 才能协调社区经济发展和保护区资源保护, 并使社区居民积极地参与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同时, 通过社区共管可以确立其社区农民保护的主体地位, 使其在博弈当中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 通过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 提高他们的保护意愿, 转变他们的保护观念, 由过去被动保护资源转变为自觉主动地保护自然资源。这样, 农民自觉保护环境以后, 管理成本可以相应降低。
3.3 设立野生动物破坏补偿委员会, 制定补偿机制
目前, 野生动物对庄稼的破坏所造成的损失, 基本上由保护区内的农民自己来承担, 引起当地农民的不满。虽然有些法律法规已制定了补偿的有关条款, 但是补偿资金都无法到位,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野生动物破坏给农民带来的困难, 这也是目前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 保护区应通过扶贫款或保护基金等形式, 建立国家补偿机制, 对野生动物践踏农田、猛兽猎食牲畜、候鸟袭击稻田鱼等损害社区利益的现象有固定的补偿途径, 有专门机构评估损失、有正常的申述渠道。
3.4 政府给予保护区部分行政管理权力
保护区是弱势管理部门, 在执行保护区工作职能时, 往往受到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 难以有效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因此, 上级政府授予土地、资源管理权, 至少有权力对保护内社区居民的生产活动、土地利用方式、扶贫、社保、养老保险等行政管理权, 才有效进一步改善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 同时, 对违法者也有效进行处置和打击。
3.5 进行功能区划调整
雷公山保护区在申报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时候, 为达到国家级保护区的核心区面积要求, 将区内的格头、交腊、毛坪等村区划为核心区, 使该区原本以耕作为生的农民无法继续在原有土地上耕作, 导致他们的生活来源受到影响, 原有的生活秩序也受到影响, 产生了一些不稳定因素, 这不利于维护保护区的正常秩序和地方的社会稳定。因此, 建议保护区及政府将已区划为核心区的格头、毛坪、交腊等村寨调整为试验区, 使当地农民能正常地开展生产生活活动, 提高区内农民的生活水平。
3.6 逐步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
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 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 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的环境经济政策。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让区内村民在牺牲自身利用资源的利益时, 从中得到一定的资源补偿, 增加他们的生活来源, 确保他们的生活水平不受影响, 降低农民采集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的几率, 逐步缓减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 使当地群众改变由以前的强制保护变到自觉保护。但从2011—2014年度的生态补偿标准来看, 中央财政补助很低, 仅为221.25 元/hm2, 所补偿的资金远低于农民从事生产产生的经济来源, 这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 更影响他们的资源保护积极性, 降低他们对保护区资源保护的意愿。建议保护区及上级政府要积极向国家林业局反映, 争取得到中央财政补偿, 逐年提高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标准。
参考文献
[1]周政贤, 姚茂森.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9.
[2]张华海, 张旋.雷公山国家级自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7.
[3]吴小敏.徐海根.试论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J].农村生态环境, 2002 (2) :10-13.
【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管理对策思考论文】推荐阅读:
改善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对策10-02
浅谈我国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内容的探讨06-28
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若干思考07-27
成都市“农家乐”旅游的发展与对策研究-旅游管理论文07-07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10-27
自然辩证法的论文12-02
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辩证法思考题08-13
幼儿教育的自然化探讨论文09-14
马哲论文----人与自然矛盾的现实状况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