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范中提高 在创建中发展

2024-07-02

在规范中提高 在创建中发展(精选16篇)

1.在规范中提高 在创建中发展 篇一

在动口 动手 动脑间走向创造教育

上海市浦东新区靖海之星幼儿园 丁惠芳

一、基本概况

靖海之星幼儿园,上海市一级幼儿园。于2010年9月创建,2011年2月14日正式迁入新址。幼儿园目前有15个班级,其中小班、中班和大班各5个。在编教职工为35名,编外用工为26名。

我园按上海市校舍2005标准建设,办园规模为15个班级。幼儿园占地面积7260.9平方,建筑面积5612平方米,绿化面积1914平方米。幼儿园呈欧式建筑风格,环境优雅,园内设施齐全,各班配备有活动室、卧室、盥洗室等,幼儿园另配置了游戏室、阅读室、美工创意室、建构室、表演室等多个专用活动室。

开园伊始办园绩效显著,有口皆碑。靖海之星幼儿园全体教职工以园荣我荣、园进我进的精神互相激励,大家勤奋工作,积极努力,虽办园仅有短短四年不到的时间,因办学绩效显著,教育服务优质,师资队伍厚实,深受周边社区居民的欢迎和好评,在办园二年后就顺利申办成功上海市一级园,这在浦东乃至上海地区也是不多见的。

办园成绩成绩如下:

园所称号:上海市绿化合格单位、上海市平安示范单位,浦东新区园本研修基地、浦东新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会理事单位。

教师发展:1名上海市学前教育名师培养对象兼上海市优秀青年校园长培养对象,2名区级骨干、3名署级骨干;2名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多名教师获得市级以上指导奖、个人优秀奖。1名教师连续两届获得中国创造教育成果奖、中国创造教育创新人物奖。2名教师荣获浦东新区2010学年度新教师培训中被评为优秀学员等。30多篇教师论文发表区级以上刊物,20多篇研究成果获得市级、区级以上奖项。

幼儿获奖:我园孩子在市、区内各类讲故事比赛、绘画比赛、科技比赛、低结构创意设计比赛、小淘气玩科学等比赛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的有180多项。

二、创造教育实践

创造元素以人的敏觉力、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精进力展现在我园的

实践中,我们将创造元素融合、通俗,在多样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创造意识——独具慧眼、思路畅通、触类旁通、独具匠心、精益求精。各元素在日常教育中的渗透性实施是互为基础、相互相成、不可分割的。

探究活动在我们幼儿园开展已经历时数年,我们希望通过对以往的探究活动进行经验总结和问题诊断,同时借力我们的师资条件、办园思想、外部资源,扎根于幼儿园本身的教学教育活动,使探究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形成创新意识的载体。

课题研究中寻找路径。探究活动中培育幼儿创新意识的实践研究是我们当前实施中的区级课题,通过童谣活动、社团创意、环境写意等途径,形成培育幼儿创新意识的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等操作系列。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促进幼儿思维品质、表达表现、操作能力、合作能力的均衡发展,在好奇、好问、好探究的创新型环境中快乐生活与成长。

(一)童谣活动中走向创造教育

童谣:是由一代代人口耳相传的、在儿童口中传唱的,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诙谐幽默、音律和谐、形式简短的文学载体。童谣的特点一为读来上口、通俗、易懂,二是充满童心、童趣、童味。

孩子们在朗诵、表演、绘画、欣赏、运动、舞蹈童谣的过程中,她们的肢体语言、色彩语言、线条语言、文字语言变得更为宽广;孩子在创编童谣作品、演绎童谣作品过程中,思维变得更为敏捷;和父母同伴一起阅读表演童谣中亲情、友情的情感体验更加完美。童谣的世界是美好的,孩子在童谣的世界里成长是自由健康快乐的。小精灵月月演是靖海之星幼儿园经典的活动,每月创意每月汇演是每个孩子的每月期待。

——人人参与童谣小品表演

幼儿在童谣表演中能协调分配角色,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进行探索,努力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同伴一起分享成功、互助困难、解决合作过程中的冲突。在童谣情境中,快乐地参与童谣表演活动,大胆、自信地表现。

——人人参与童谣作品吟诵

运用三种语言进行吟诵,快乐无限,有普通话、沪语、南汇方言等。幼儿在理解童谣作品的基础上,感受童谣的主题意义,在抑扬顿挫的语境中表达表现。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独特的审美情趣及文学素养。

——人人参与童谣作品绘画

在简笔画、水彩画、蜡笔画、剪贴画、拓印画等多种绘画形式下,幼儿把不同风格的童谣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形象生动。实现了童谣作品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

——人人参与童谣作品创编

宝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全家总动员,一起编童谣。童谣作品没有固定的样式,生活中随处可现,吃饭间、游戏间、休闲间。有所闻有所想有所见,都可以实现童谣作品的创编。孩子们尝试探索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然知识,在父母和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发现童谣的结构规律,尝试对其进行简单的仿编与创编。

(二)社团创意中走向创造教育

把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变成好玩的社团组织,如肥胖儿童的减肥计划、大型结构搭建活动、童谣绘本童谣表演童谣舞蹈系列活动等,都以不同的社团名义开展,有社长和社员组成,孩子和教师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创造意识得到萌发。

把幼儿园变成小社会,广告设计公司、居民社区中心、医院、学校、方便网购中心等都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努力把小社会搬进幼儿园,帮助孩子熟悉、参与这些社会生活内容,在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社团一——小淘气结构创意社。多米诺骨牌的独特魅力总让我们的男孩子沉醉其中,那排山倒海的滑动感会,那行云流水般的叠加感,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借助乐高积木的奇幻构造帮助孩子实现了创意无限的高楼大厦之梦。废旧材料的个性造型为孩子建构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社团二——小精灵童谣活动社。单一的童谣文学载体,运用多样的表现手法,使童谣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喜闻乐见。童谣系列绘画展、童谣作品表演系列、童谣方言吟诵等等,小社员们可以玩得不也乐乎。

社团三——蜘蛛侠健康变形社。关于肥胖儿童的健康干预问题,我们组建了具有儿童趣味的蜘蛛侠健康变形社,通过健康饮食、加量运动、合理睡眠等途径,帮助肥胖儿童稳定体重,促进健康。

社团四——乖乖虎便民服务社。孩子的玩具坏了没地方修、在马路上发现的

问题没地方问、下雨了雨衣雨伞没地方寄存、尿湿了需要一次性裤子、太阳太热需要太阳帽等等小问题,在乖乖虎便民服务社都能实现啊。

(三)环境写意中走向创造教育

注重满足孩子好奇、好问、好探究性欲望的环境创意设计,以培育孩子创新意识为前提,创意设计能帮助幼儿奇思妙想的具有互动与想象空间的物质环境。

童谣阅读动口探究性环境创设:提供丰富的童谣阅读环境,在成品和半成品作品阅读过程中,探究阅读的内容、阅读的形式、阅读的方法上进行创意设计,如大图书、大舞台、自编图书区、专用表演室、公共情景区域设计、亲子阅读区等等,在自主自由的环境中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能力。

奇幻乐高动手探究性环境创设:在幼儿园共公场所,利用所有的边角地区,提供低结构废旧材料,如牛奶瓶、椰奶灌、礼品盒等等,供孩子们随时随地构造梦工厂。

社团写意动脑探究性环境创设:好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面对生活中许多熟悉陌生的现象、活动场所、人文场景,我们的孩子都希望去看看、去听听、去做做。随时可以变化的社团组织,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探究寻找自己的答案,在寻找中体验乐趣。

(四)家园合作中走向创造教育

加强宣传。利用专家培训、大型与小组家长会、网络平台交流、电话沟通、家园之窗、画报赠阅、早教报刊等各种途径,提高家庭保教成员的创造教育意识,创设有利于孩子创造意识的家庭小环境。

引导参与。引导家委会成员积极参与幼儿园规划、课程的实施,听取实施意见,参与幼儿园内部管理,保持园所与家庭之间教育信息的畅通。以家长学校和班级为单位召开家长意见征询活动,听取家长对幼儿园课题研究的后续发展建议,积极开展主题家庭教育征文、家长助教等活动。做好双休日早教指导工作,开展生动、有效的早教指导活动。

完善“社区共育”内涵。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为本园的保教服务,并逐步纳入课程建设,逐步完善社区共育的运行机制。目前已与多家单位签署了合作教育的协议,并积极开展各类社区联谊活动。

把日常教育做细做精,渗透创造元素,于是“创造”就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学着去看,学着去思考,创造就成为我们工作的发动机。创造,给

了我们力量,创造开发着全体教师的潜能和聪明才智,创造使我们更感工作的意义并在教育这片绿洲中不断的耕耘!

三、后续研究

第一、发挥幼儿园课题核心组阵地作用,邀请市区级专家对幼儿园进行创造教育课题研究有效实施的培训和指导,逐渐完善课题研究内容,初步建立幼儿园探究性活动特色课程框架。

第二、充分利用社区、家长资源为幼儿园创造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三、进一步调整基础性课程和特色课程的实施途径和保障评价机制,完善管理细则,保障我园创造教育实施途径更加多样、内容更加具体、形式更加丰富、孩子发展更加健康。

2.在规范中提高 在创建中发展 篇二

一、培养中职学生的审题习惯和能力

我们知道数学题有已知条件与求解问题两部分. 解题第一步就是审题, 简单的说, 审题就是了解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求解问题, 对这两部分进行分析和研究[3]. 理解题意, 掌握题目本质, 找寻题目隐含的条件, 将已知条件进行转化. 教师在讲题时一定要对学生强调解题的意义, 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解题习惯. 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可以做出审题示范, 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

审题可以得出题目隐含的条件, 单靠已知条件不能顺利解题, 所以要靠已知条件、公式、定理分析题目问题.

例1已知A工作一天需要完成8件产品, 做了6天, 剩24件产品没做. 剩下的产品需要几天才能做完?

根据以上例题, 我们可以得知已知条件A工作6天完成了8×6 = 48 ( 件) , 根据步骤与答案得知剩余24件产品没做, 这些工作要做72/8 =9 ( 天) 才能完成. 这道例题包含两个因素, 第一个是已经完成的工作数量, 第二个是工作总数, 求出两个暗含的条件, 就可以轻松解题.

二、锻炼中职学生的解题方法

一题多解就是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找出不同的解题方法, 锻炼学生能够掌握多种解题技巧、概念以及方法, 通过比较和分析, 找出最佳的解题方法.

很多中职学生面对数学题时就会一头雾水, 不知如何下手. 很多数学题目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题. 很多数学难题可以用方程来解决, 同样可以利用矩阵法和代入法进行解题.多种解题手段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做大量的数学题, 通过解题积累, 就会掌握一题多解的数学解题能力[4].

例2已知三角形ABC, E为AB边的中点, 而CE =1/2AB.求证明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解:作E点到AC的垂足O,

EO垂直AC, EC = AE.

所以三角形AEC是等腰三角形.

EO是三角形AEC的中垂线.

AE = EC, AE /AB = AO /AC = 1 /2.

所以三角形AEO相似于三角形ABC.

∠ABC =90°, 三角形ABC为直角三角形

该题运用辅助线作图以及勾股定理、中垂线定理等方法都可以得到正确答案. 通过余角补角和导角进行求证, 直角与斜边中点的线长是斜边的1/2, 得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利用垂线定理就能够得出该题的正确答案.

三、培养中职学生的信息和解题反思能力

培养中职学生的反思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让学生在解题后仔细检查题目结果, 检查解题过程以及结果是否正确, 解题的推理是否有所根据, 解题的过程是否详细. 解题后进行反思和总结, 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中职学生的解题能力.

讨论解法就是根据多种解题方法, 将解法、规律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利用规律寻找解题方法,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开创思维, 通过经验和解题方法的积累, 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开创能力.

由于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 面对数学题时, 常常因为信心不足, 不敢下手解题. 即使他们掌握了数学知识, 也没有很好的运用其中. 这时, 教师就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 鼓励学生相信自己, 训练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题过程中去, 要多做题, 敢解题, 勇敢的直视困难, 找到解题方法就会迎刃而解.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开创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抓住题目的已知条件和特殊性, 根据题目性质, 找出题目存在的差别, 就会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抓住题目细节, 发现题目的特殊性以及共同点.

综上所述, 提高中职学生在数学解题中的规范性,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再规范学生的解题方法, 训练学生可以一题多解, 然后指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反思检查. 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 增强中职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可以体会到解题的快乐.

摘要:数学可以培养人的逻辑能力, 提高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同时, 数学还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难题, 例如, 物理研究和电脑编程.数学掌握不好, 会加大后面学习的阻碍性.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不是很好, 对数学也存在恐惧感[1].大部分的中职学生认为数学没有用处, 只要学好四则运算就可以了, 不用学习更深的数学知识.很多学生并不重视数学的学习, 中职学校也把专业技能放在教学首位, 从而导致了学生解题能力的不足.

关键词:中职,学生,数学解题

参考文献

[1]黄辉.提高中职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策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 .

[2]石有菊.提高中职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策略[J].科学咨询, 2013 (2) .

[3]段春华, 刘江妹.中职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 2012 (5) .

3.在规范中提高 在创建中发展 篇三

他就是我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老校长高景德教授。

高景德,中国科学院院士,1922年生于陕西省佳县的一个偏僻山村,13岁的高景德考取了陕西榆林中学,由于学习成绩优异,高景德高中毕业后,被保送到西北工学院电机系学习。1951年,我国选派第一批赴苏留学生,他被派到苏联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电机系作研究生。1956年,高景德从苏联回到了祖国,当时,正值祖国明丽的早晨,科学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高景德真正开始了自己的报国之路。在1983年5月至1988年10月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历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委员及政协第八届常委。高景德教授对待教育和科研事业勤恳敬业,为我国的科研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高景德教授的教学思想,笔者翻阅了大量有关方面的书籍资料,并深入到广大师生中虚心听取他们对高景德教育思想的了解和领悟,对高景德教授的教育思想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认识。

“着重提高,在提高中发展”的教育理念 高景德教授自1956年起在清华大学任教,在1983年到1988年间担任清华大学校长一职,与清华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一直主持参与科研、实验和研究生等方面的工作,与清华大学的其他老师一起,致力于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在这期间,他提出了“着重提高,在提高中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力主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实现“国内全面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设想。这一时期,他不断强调和深化教育改革,注重提高自己的教育质量和科研学术水平。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高景德教授一直推行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在高等教育中的本科阶段进行专业设置、教学课程、教学方法以及教育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系统性改革。当时的清华大学也初步建立起了以工科为主的包括理工科、管理科和文科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基地。另外,在高景德教授的倡议下,清华大学也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进行了招生、培养、管理方面的改革,并且逐步探索出了一套多模式培养研究生的途径,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由此形成了专科、本科、研究生和继续教育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基地。

在高景德教授高瞻远瞩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各项改革计划都卓有成效。短短几年内,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数量,由原来的几百人增加到近三千人,培养人才数量大幅度提高。高景德教授本人也是电力系统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旗手”,据统计,80年代以来,他先后培养出了电机和电力系统两个专业近30名博士,在他的直接指导下,他的第一批研究生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中科院院士。他主持制定的研究生培养计划,使清华大学培养出了一大批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对我国研究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后来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提供了可能。

改革专业结构,创新教育模式 早在1983年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高景德教授一直按照这一精神积极进行教育改革的探索。他认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点在当时提出是十分及时、正确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在飞速发展,因此培养具有社会主义高觉悟、专业水平高技能的各类专业型人才更加必要和迫切。高景德教授以清华大学为阵地,在如何培养高质量人才上下足了工夫。

首先,他提倡改革教育模式,调整高等学校的系科和专业结构的设置。当时的高景德敏锐地感觉到不同的学科和专业之间有互相渗透、互相综合的趋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迫切需要的是既能够进行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系统学习,又具有创新头脑的新型复合人才,但当时教育方法是单纯的理工科或者单纯文科的办学模式,无论是通过教授系统知识来提高人才素质,还是边缘学科的课堂引进,都需要进行调整。因此他力主在学校增设应用数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也倡议增加管理、语言等科系,各专业、科系的内容要不断更新,界限不要太清楚,使高等学府成为文理共济的综合性大学。

其次,人才的培养,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对学校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以后,人才的培养自然有了学术环境和教学条件,但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培养全面型人才的教育内容也还应该包括德、体、美等方面。智育即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包括发展学生的组织管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德育即对学生情商的开发,德性是获取知识的方法,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在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时一定要增加课外学习的时间,提高实践的技能。高景德一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课内、课外的学时由原来的1∶1改为1∶2,增加选修课的比例,让学生多参加课外的科研和社会活动。

再次,教学过程中坚持因材施教,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和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保持教育弹性才能真正培养出促进社会进步的人才;达到教育要求的允许提前毕业,允许学习第二专业、申请第二学位,对一些特别优秀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特殊培养,这些教育政策都是高景德教授极力倡导的。

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目标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阐明了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和根本目的。高景德认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必须努力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其中有两个问题必须在思想上明确起来。

第一,高等教育学府既是人才培养的中心,也更应该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地。高校会聚了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掌握了大量的科学文化技术,理应对国家的科技创新和进步贡献力量;反过来,学校钻研出来的科研成果,若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活,经过反复论证,最后又被总结为理论知识以供在校学生学习,惟其如此,知识的学习和社会进步才有动力,才能生生不息。

第二,在进行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马克思主义知识的思想宣传。学校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阵地,也是极易受到各种糟粕思想腐蚀的薄弱区,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它一直坚持的是绝对真理,是广大师生明辨是非、探求真理的强大武器,是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加强正确思想的宣传,良好的学风才能形成,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成为高素质人才。

高景德肯定不會想到在他去世后的短短数年间,中国高等教育的在校人数已经达到数千万之多,高等教育的大门已经敞开,大有普及之势。对于将清华大学办成一流名校的这一目标他已然可感欣慰,但是高教授“在发展中提高”的思想在现代教育中却并未完全得以践行,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转为大众化,但是现在的高等学校教育质量有下降趋势,理工科与人文学科的教学界限仍然清晰,对知识技能精准、全面掌握的高层次人才需求缺口仍然很大。

高景德作为教育界的先驱,在教学实践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在21世纪的今天来看,他的许多教育理念仍闪烁着思想的光芒,值得我们去深思与践行。

4.在务实中求提高 在创新中谋发展 篇四

通信的未来,关系社会发展,关系民生生活。积极秉承企业责任、社会责任,坚持以市场经营为中心,以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能力为导向,不断创新运营,提供新服务项目和服务渠道,为广大客户实现简约、便捷的生活方式努力开拓着……、创新着……、奋斗着……。为加快服务渠道的建设,确保渠道服务内容和项目更贴近客户、贴近生活,增强全业务运营能力,XX班组也随之应需而生。

XX班组成立于2008年,其主要的工作职责……,确保展示内容、功能架构与客户的实际需求和公司整体业务运营发展战略动态适配,不断提升渠道服务与营销能力,打造便捷服务体系,强化客户服务体验、培养客户的使用习惯,降低客户对营业网点及热线服务的依赖程度,实现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形成全业务运营能力、树立服务竞争优势。XX班组共有成员XX名,每名班组成员都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较强的业务能力、务实创新精神并掌握前沿的信息技术。他们始终秉承企业核心价值观,用心设计服务界面、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渠道的业务运营承载能力和服务质量,致力于打造“始于客户所需、终于客户满意”的高品质服务,为公司的渠道建设默默奉献。

一、提升班组成员整体素质,培养创新精英

电子渠道是指为了满足客户便捷服务需求,提升公司市场营 销效率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营销服务渠道,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产品的销售与服务数字化,让客户借助终端设备自助获取信息、体验业务、定购产品和享受服务。为了使班组每名成员深入理解电子渠道的涵义,将电子渠道提供的服务全面化、多元化、个性化、客户化,必须要提升大家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做到术业有专攻,更要懂得将新服务模式与新信息技术完美结合,具备敢于创新、探索的魄力。为了历练出一支高效、干练的团队,XX班组除了参加公司的业务培训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外,还特别注重提升班组成员对现代互联网、科技信息技术、客户心理学、统计分析等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加强现代互联网电子商务理论培训、科技信息技术与电子渠道结合运用的试验与分析,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激励、互帮互补的班组和谐氛围。在紧张工作之余,还鼓励班组成员通过成人再教育、自学考试等渠道深造学习、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并尽可能地为大家提供物质和政策上的帮助,现班组成员均已取得大学本科学历,班组成员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而浓厚的学习氛围也为造就 “知识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精英、成就一流工作业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增强协作,提升班组凝聚力

富有凝聚力的团队精神可以塑造良好的班组形象,并对员工与班组的和谐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一滴水终究会干涸,只有融入大海才能生生不息。一个团队只有凝心聚力、协同配合才 能提高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在工作中,XX班组坚持“以人为本”的班组管理理念,用心关注每名员工的成长,同时结合班组成员的自身特长与特点配以合适的岗位,既满足了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迫切需要、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也极大地调动了班组成员的积极性和进取心,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班组业绩。与此同时,XX班组还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和技术研讨,为每位员工各抒己见,发表渠道管理与维护经验搭建了“软平台”,有效避免了因方案设计思虑不周带来的服务危机。在日常生活中,每当员工遇到实际困难时,班组长和组内其他同事也都第一时间尽己所能地向其提供帮助,让员工感受到来自班组大家庭的温暖。除此之外,班组还鼓励和提倡员工积极参加工会、团组织举办的各类班组文化活动,诸如书画摄影大赛、新春员工联谊会、野外生存拓展训练、责任铸就卓越征文比赛、青海地震和朝阳贫困灾区爱心捐款等等,既陶冶了员工的性情、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其对班组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团队凝聚力,也弘扬了时代精神、鲜明地彰显着“人、企业、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

三、优化完善电子渠道体系建设,提升客户感知 1.建章建制,规范管理

XX班组成立之初,深入研究、讨论公司有关电子渠道的系列文件,建立健全电子渠道工作职责、紧紧围绕公司确立的电子渠道工作思路,以重新梳理电子渠道服务及业务内容为基础,以提升电子渠道运营指标为核心,重点加强了移动网站优化整理,协同其它渠道同步提升。其间还先后制定完成了《密码手册》、《电子渠道工作流程》等规范资料,进一步规范了电子渠道的管理工作。

2.完善电子渠道细节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助推运营指标提升

5.在规范中提高 在创建中发展 篇五

浅析提高职业指导教师思想素质在职校发展中的作用

当前,全国上下积极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油田技术培训部门,注重抓好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抓好技术培训工作,及时为油田输入合格技术人才就是我们的职责,为油田稳产四千万吨,做好技术人才储备工作就是我们的.任务.随着企业的整和人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而且竞争不断地加剧,人们在求职、职业发展中越来越困惑,技术培训、职业咨询、指导服务成为迫切的社会需求.由此,质量这一新兴的职业也应运而生.本文详细阐述了职业指导师的职业定位,以及国内职业指导师的专业素质,思想素质需求及其发展方向.

作 者:李思章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技术培训中心纪检监察办公室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英文刊名:ZHONGGUO BAOZHUANG KEJI BOLAN年,卷(期):“”(23)分类号:G4关键词:油田技术培训中心 职业指导 职业定位 专业知识发展

6.在规范中提高 在创建中发展 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张昆仑,来自黑龙江三维律师事务所。

作为哈尔滨市市民,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近年来哈尔滨这座城市的跨越式发展;作为一名执业律师,我亲身见证了哈尔滨市社会环境的明显改善;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哈尔滨人的幸福选择。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社会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品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于推进哈尔滨市科学发展、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塑造城市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深入开展法律志愿服务活动,对于激发律师群体思想道德建设热情,提升执业水准,推动律师践行社会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合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是全市律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光荣的使命。当前,哈尔滨市即将迎接第一次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作为法律服务队伍中的一员,我深感责任在肩,也因责任倍感自豪。在此,我代表全市法律服务工作者郑重承诺:

一、弘扬雷锋精神,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努力创造和维护规范有序的社会公共秩序,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表率,做创城先锋。积极参加“送法进社区”、“送法进校园”、“中小企业法律服务团”等组织化的志愿服务活动,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范围,让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和生活方式。

二、立足法律服务,服务城市发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充分发挥律师专业优势,为重点工程、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努力做哈尔滨市晋位发展的推动者,为“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贡献力量和智慧。

三、坚持公平正义,努力服务民生。紧密围绕当前群众的实际需要,全身心投入到“服务新战略、法治护民生”、“百所连千村,进万户”、“法律援助”、“千名干部下基层,化解矛盾保稳定”等专项服务活动之中,积极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依法承担社会责任,全力维护稳定。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三个拥护”,切实做到“三个至上”,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工作,认真对待涉法涉诉信访工作,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和矛盾纠纷的预防化解,引导当事人依法合理表达利益诉求,做“和谐哈尔滨、平安哈尔滨、法治哈尔滨”的促进者。

五、勤勉尽责,诚实守信。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注重职业修养,尊重法庭,尊重同行、公平竞争、自觉维护律师行业声誉,努力做诚信哈尔滨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六、提升自我,保持进步。积极践行“超越自我、敢于担当”的时代精神,积极投身法律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志愿服务能力,在志愿服务中奉献社会、在志愿服务中彰显价值、在志愿服务中保持进步。

7.在规范中提高 在创建中发展 篇七

国家与社会由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要素组成。文化在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政治经济的繁荣昌盛和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中, 起到战略性的作用和整合与塑造的功能, 也是惠泽民生工程。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指出, 文化就是力量, 文化就是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文化在国家和社会中的战略意义和重要性。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中提出,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指出了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更持久、更久远, 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社会发展等功能,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 加快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 适应社会市场经济、道德和行为规范,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建立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 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 加强城乡基层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文化站工程建设、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剧团、影剧院等,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利用和传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大力开展公民健身活动, 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再展辉煌。可见国家对文化发展的重视与期待, 建设和谐文化首先要从基层抓起, 提升综合国力首先要从文化着手。

图书馆是基层文化信息的传播地, 是发展基层文化的重要阵地, 国家又提出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它聚集了古今中外名人、名家的理论和思想观点, 人类文化在这里得到了汇聚、展现与延续。图书馆是当之无愧的文化使者, 它肩负着服务基层群众文化, 提升公民道德, 民族文明, 大众认识和构建和谐文化的使命。

真正的发挥基层图书馆在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基层文化馆建设, 以图书馆为中心, 实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 加强网络信息化管理、搜集与储存工作, 有针对性地及时、准确地把发展实用的信息资源搜集储存起来。

二、加强图书馆纸质类信息的收藏和声像资料的收藏, 有针对性地对书籍、报纸、杂志、磁带、光碟既实用又对当地发展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纸质类的音像制品类信息收藏好管理好。

三、加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 加强图书馆中的图书借阅和管理, 按照图书馆图书的借阅制度认真落实, 确保图书不损坏、不丢失, 不断更新,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四、发动社会力量, 促进群众合力办图书馆和农村文化大院。宣传馆藏网络集成库的储存内容, 宣传民众利用图书馆的价值与效果, 只有民众看到了利用的效果, 才是吸引民众利用图书馆的最好办法。

五、开展读者活动, 建立读者协会。利用读者协会宣传图书馆, 吸引读者利用图书馆, 拉近图书馆与更多读者的关系。以知识为单元直接为读者服务, 组织广大读者读书, 研究读书效益, 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基层文化发展中的知晓率和利用率。

国家在发展, 民族在富强, 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适应了时代的步伐, 也提升了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 在发展社会主义, 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信息文化的聚集库, 是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阵地。图书馆要以自觉满足大众文化的需求, 着力培养公民的文化素质, 努力构建文明超前, 蕴含智慧, 充满活力的和谐文化。图书馆是服务群众文化的一个窗口, 也是群众文明与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基地, 更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它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8.在优化管理中促进和谐校园的创建 篇八

关键词:管理 和谐校园 优化

促进和谐校园的创建,必须改革旧的教育管理模式,实施创新教育管理,实现教育管理的优化,为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使其创新潜能得以激发、展现和生长的环境。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本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和谐校园的内涵及其意义

和谐校园是指在正确的教育管理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人本管理、文化濡染、情感熏陶等必要手段。使人与物质环境、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等多种关系相互协调,相互默契,形成积极促进、互动发展的整体效应和优化的育人氛围。和谐校园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和谐校园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校园作为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谐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学生每天都保持愉悦、积极的精神状态。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学生会排除社会无关因素的干扰,全身心的投入到校园生活中,其思想会得到提升,创造潜能会得到激发,每天都会收获德、智、体、美不断进步的硕果。

(二)和谐校园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新的形势下教师发展的迫切需要。决定教师专业成长程度的因素很多,既有教师本人的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客观因素,其中校园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外在环境。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更注重领导对自己是否认同与尊重,更在意同事是否理解与支持,更关心学生是否配合与响应。而这一切,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实现。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教师们才会感到得到了认同与尊重、理解与支持、配合与响应,才会使教师的积极性得到激发,教师的专业成长才能得到有效促进。

(三)和谐校园可以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

和谐校园可以充分发扬民主办学的理念,切实落实依法治校的观念,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妥善协调学校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与正义,支持和尊重困难与弱势群体。在和谐的校园里,师生互帮互助蔚然成风、诚信友爱备受推崇、人人融洽相处。在这样的校园里,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愿望成为主流,大家会朝着一个共同的愿景去努力。这一切,会使学校快速发展。

二、优化管理中促进和谐校园创建的途径

(一)实施人本化管理

学校的人本化管理是从管理的本质层面探究管理的本源属性和精神动力的一种展示形式,它坚持以对师生的成长过程与未来发展的关怀为根本宗旨,并以时代所崇尚追求的教育主题为价值取向。从全部教育价值观的表现内容来看,人本化的管理不仅注重对师生的认知性关怀,更注重对师生的感情和人格的发展与成长的关怀。这种人本化的管理现象,可以说是意识形态的表现,也可以说是物质形态的表现,从本质上说更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结晶体式的表现。

1、以教师为本

“ 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师层面上就是“以教师为本”,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力量。发展人就要充分重视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就必须充分重视教师的因素,重视教师自身的职业特点,坚持“以教师为本”。 “以教师为本”的第一要义是尊重教师。尊重教师,首先是对教师作为专业人的尊重。既要尊重教师独立的人格、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和创造性,更要尊重教师的发展需求、尊重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尊重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即尊重教师发展的主体性,满足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教师个体的需要通常和他们实际教育教学目标直接相关,要尊重教师在学习取向上的差异与发展阶段的差异。承认差异,尊重教师在差异中发展,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和历练方式发生全方位的变革,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人。

2、以学生为本

在以中小学生为重要主体的学校,学校必须以学生为本,提高教学、育人质量,促进学生世界观的转变与形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念,创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氛围,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激发学校发展的巨大动力,构建和谐校园,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这是学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因此,学校要本着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快构筑和谐校园的步伐。

3、以德为先

学校管理者的行为要做到“以人为本”,关键要做到“以德为先”。而要做到“以德为先”就要求管理者注重非权力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集中体现在管理者的德、识、能、风四个方面。管理者要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广博的知识;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具备岗位能力,如预测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思想工作能力;要有高雅的气质风度和民主的工作作风。

(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学校的教育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制度、行为方式和物质建设的集合体。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文化理念

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到校园,就是要以全体师生为中心,促进师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校园文化,全方位地搭建提高师生的整体素质的平台,营造能使师生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校园文化。

2、创建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季亚琴科所说:“健康的工作环境能提高工作效率,相反,不良的精神情绪则降低脑力的工作效率70% 。”和谐校园文化的进行必然要涉及到较多的物质投入,学校应充分根据自身的实力和建设方向,做好规划、计划,积极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努力创造一个和谐优美的物质文化环境。既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又要注重更新改造,使有限的物质资源能充分发挥出其最大效用;同时,还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和活动安排,尽量减少盲目性和重复性建设,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使校园文化建设与日常教学融为一个有机整体。

3、创建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

要形成校园和谐精神文化,要从多方面加强建设。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学校精神,要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要加强校训教育。抓好校训教育要坚持正面宣传引导与开展活动相结合的原则,把说教与活动渗透有机结合起来。第三,要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通过树先进、抓典型引导学生形成文明的风尚,用正确的舆论和宣传教育、鼓舞、激励、约束校园人的言行。

4、創建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

一所学校健全完备、和谐的管理制度文化,既是这所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它是学校管理文化的核心和依据,也是集体活动有效开展的保证,或者说和谐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必须依靠校园制度文化来保证。如要提倡民主精神,在制度上就要坚决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管理。否则,师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就很难形成;如要培育法治精神,在制度上就要依法治校,凡事要民主决策、依章办事,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的办事原则,让师生在依法治校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所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要营造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健康发展的和谐校园制度文化,即人本民主的制度文化。和谐校园制度文化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强调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目的的制度文化体系。它包括学校教育教学的规章制度、办事程序、行事规则和奖惩标准,它能让每个教师和学生都知道在学校里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

5、创建和谐的校园行为文化

创建和谐的中学校园行为文化,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师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开好艺术套餐

在学生课余休闲的各个时段开放广播,播放优美、健康、积极向上的音乐和文艺作品;有计划、有目的、按序列更新文化张贴;在音乐课上引导学生唱好经典歌曲,在美术课上引导学生欣赏世界名画。通过这些措施濡染、熏陶学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欣赏品位。

(2)广泛开展大众化的文体活动

文体活动的大众化,不仅可以使每一名学生都有体验、提高的机会,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在设计活动时要源于学生,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体现团队合作的意识,如冬令营、夏令营、冬季越野长跑、球类运动项目、集体拉练等一些以个体展现为主的活动,也可以增设一些团队合作的内容,如田径运动会可以设置绑腿跑、集体攀岩等活动,接力赛可以增加接力人数等。

(3)突出学生文化生活的互动性和自主意识

大型文体活动如艺术节、创新日、科技活动日、校运会等都可以用竞标的形式组织,学生设计活动方案,参加竞标,胜出者负责全部活动的组织工作,学校只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物资保障。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实现由被动参与者到主动创造者的转化,从而使德育教育达到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由浅及深、由事及理、由低及高、由表及里的效果。

(三)构建和谐校园场

校园场是指校园精神环境与物质环境交互作用所形成的特定的育人环境与氛围。构建和谐校园场应主要从把握好公平协调利益、坚持民主法制、更新教育观念等几方面入手。

1、公平协调利益是形成良性情绪场的关键

校园的和谐同公平与公正的和谐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注重教育主体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在提倡谅解与宽容、促进公平与公正的和谐氛围中,增强竞争实力,获得效益的整体提升。构建和谐校园场首先要协调好处理好学校内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而协调好处理好学校内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的关键就是校长的民主管理。有了民主管理,才会有公平与公正,才会有机遇与挑战,才会有谅解与宽容,才会获得效益的整体提升。校长作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要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活泼、公开透明的民主氛围和文化,建立民意充分表达的渠道,鼓励师生员工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学校的决策。要高度重视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把这些意见和建议作为制定决策和部署工作的重要依據,使学校的各项决策最大限度地符合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

2、民主法制是形成高效教育场的重要保证

依法治校的本质是学校管理者要树立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和文化,以法律为最高权威,在法制的轨道上开展学校的综合管理、教育教学、服务保障和与校外的交往活动。同时要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质,使广大师生员工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学校的一切教育实践活动和师生员工的行为既在法律的保护之下,又不逾越法律的规范。学校领导层应本着对国家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全体教职工负责、对学生负责的精神,运用国家法律维护好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依法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偶发事件的能力。如此,校园的和谐局面就有了保证。民主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学校所作出的一切决策,都要通过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程序。应努力完善构建和谐校园的民主决策的长效机制。

3、更新教育观念是形成互动学习场的前提

其一,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生命感受和经验体会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学习、主动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才,使校园的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精神愉快向上,都能做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自己身体与自己心理发展的内外和谐。其二,注意学科间的和谐发展。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力争成为促进学科间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生力军。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师德修养,改善、协调与学生的关系。其三,加强“五育”的和谐发展。“五育”的和谐发展能改变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五育”的和谐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第一版。

[2] [德]乌尔里希.贝克著,何博闻译:《风险社会》,译林出版社2004版。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4]乐黛云:《跨文化对话》,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10月。

9.在规范中提高 在创建中发展 篇九

图1 单击“图表”按钮

第2步,在打开的“插入图表”对话框中单击“模板”选项,在右侧的“我的模板”列表中选中用户创建的自定义模板,并单击“确定”按钮,如图2所示,

图2 “插入图表”对话框

第3步,返回Word2010窗口将根据选中的自定义图表模板自动创建一张Word图表,并自动打开Excel表格窗口。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修改图表以使其符合要求,如图3所示。

10.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书写规范 篇十

1、关注竖中线:

①中竖居正

②首点居正

③交叉居正

2、关注字头

(1)人字头(人)

• 撇画起笔在字的中线上(2)文字头

• 上点居正,要写在竖中线上(3)宝盖头(宀)

• 上点居正,写在竖中线上

(4)“学字头”与“常字头”

• 注意观察“学字头”与“常字头”的写法(5)草字头(艹)

• 竖中线在两竖中间,下合处正在字的中线上(6)山字头(山)

• 中竖平分底横,通过字的中线(7)四字头(罒)

• 竖中线通过四竖中间(8)“春字头”与“卷字头”

• 撇画从竖中线上起笔(9)竹字头(竹)

• 中缝要通过字的中线(10)雨字头(雨)

• 中竖要通过字的中线

(11)左偏旁

• 左偏右主一般左占三分之一,也就是右面部分应延伸至竖中线左侧一些.3、关注字底

(1)土字底

• 竖画要通过竖中线

(2)女字底

• 撇折与撇的交叉点要写居字的中线上(3)弄字底

• 竖中线应在撇竖中间(4)木字底

• 竖要写在竖中线上(5)四点底(灬)

• 竖中线左右两边各占两点(6)心字底(心)

• 中点要写在竖中线上(7)皿字底(皿)

• 竖中线要通过四竖中间

四、标点符号在田字格的规范书写

1、。;:等标点写在左下格。

2、引号“”

括号()写在靠近被引内容那边。

3、破折号-------

省略号......写在田字格正中靠下。

4、问号?

叹号!写在田字格正中。

附加规则:

1、点在上面或是左上的先写,如:斗、衣、为。

2、两面包围的字:

a、上右或上左包围的先外后里,如:司、厅、句。b、左下包围的先里后外,如:建、远、匕。

3、三面包围的字:

a、缺口朝上的先里后外,如:凶、山、画。b、缺口朝下的先外后里,如:同、凤、月。

11.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 篇十一

【关键词】语文教学 规范 语言 文字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63-01

语言指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即普通话,文字指汉字。规范语言文字是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是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对外开放的需要;更是提高信息处理的效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需要。

当前社会语言文字运用的现状是“各行其是,随心所欲”,比较混乱,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使用语言比较混乱。

在语言方面,表现为多音字读法混乱。

在词汇方面,表现为异形词,滥用缩略的现象。异形词,即音同、义同、形不同。缩略是一种能产的造词法,通常情况下是把一个短词缩略为一个词。如高级中学—高中、彩色电视机—彩电、立体公路交叉桥—立交桥。但有人滥用这种方法,如,愤青—愤怒的青年、春偶—青春的偶像、男牛—男式牛皮鞋等。

在语法方面表现为任意扩展、胡乱搭配等现象。

二是使用文字比较混乱。

表现为:使用“二简”字,如,停车—仃车、鸡蛋—鸡旦;滥用繁体字,如,太后(後)、美发(發)等;滥用异体字,如,詠(咏)、鸿赝(鸿雁)等;别字,如,既(即)使、撑(掌)握;汉语拼音错误,表现为没有实行分词连写,地名拼写英汉混用等。

语言文字的混乱使用,使我们的学习、工作、交流无所适从,给我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交流也无形地带来了很多不便。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固有的属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好其他学科;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可以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际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的过程。语文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即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告诉我们,只有在语文教学

中,才能使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得到规范。

一、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

1.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音

(1)教好汉语拼音

拼音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首先教育学生学好汉语拼音、熟练掌握声母和韵母(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掌握声调的调值、轻声和儿化音的读法。

(2)学说普通话

在学好语音的基础上,老师要带头说普通话;让学生收看电视、收听广播、听普通话;鼓励学生大胆地说普通话;始终不渝地巩固语音教学,让学生始终在语文学习的过程规范语言。

2.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词汇

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词的集合体。我们所讲的词汇是指现代汉语中的词的集合体,而规范的词汇,则应该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所有的词。规范词汇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学习、理解、运用、积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词语,以满足语言表达的需要。

3.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法

语法是语言中词、词组、句子的组织规律。规范语法,就是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句子、词类、句子成分、单句类型,注意纠正和避免句子结构常见的错误。

二、在语文教学中规范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在语文教学中规范文字,就是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搞好识字写字教学。识字就让学生认识文字,就是要让学生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写字教学,就是让学生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执笔和运笔的方法,严格按照笔画、笔顺和汉字的结构书写,就是要把认识的字写出来。

识字、写字教学的任务虽然多在小学,但在初中和高中也不可轻视,特别是中学生在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的同时,老师更要注意对字、词学习的指导与检查。如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中的“篁(huáng)竹”、“翕(xī)”、“坻(chí)”、“俶(chù)尔”等词语及其加点的字,如果老师仅让学生自学而轻视指导检查,学生很可能学过即忘。只有通过检查、指导,才能强化识记。也只有坚持不懈,逐步提高要求,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水平。

所以,语文教学是规范语言文字的有效途径,也只有在语文教学中,才能使语言文字得到有效地规范。

12.在规范中提高 在创建中发展 篇十二

一、深入理解规范化学校的核心内涵, 进一步认识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 要准确理解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的内涵

从发展阶段上看, 规范化学校是介于合格学校和现代化学校之间的, 是在具备基本办学要求和条件的合格学校基础上, 实现办学条件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科学、规范的更高要求, 并朝向优质均衡的现代化学校发展的中间形态, 规范化学校的提法更切合我省义务教育事业从规模扩展转向内涵发展的现实状况;从内容范畴上看, 规范化学校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强调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学校, 而是既包括了硬件的标准化又涵盖了软件的规范化, 重点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强化规范管理。

概括来说, 我们要创建的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应该具备“四化”的标准和要求:即“教育思想科学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 教育质量优良化”, 其中, 教育思想科学化是前提, 办学条件标准化是基础, 学校管理规范化是关键, 教育质量优良化是目标。“教育思想科学化”就是要端正和建立科学的学校办学方向与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都要致力于在办学条件和学校管理达到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实现特色化的发展。“办学条件标准化”就是要通过实施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 实现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的基本均衡。我省将出台《海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 这一标准就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化建设工作的硬件指标。“学校管理规范化”就是要着力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 依法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 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教育质量优良化”就是要通过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校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深化课程改革, 坚持内涵发展, 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 要准确把握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特点

总结三年多以来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经验, 我认为, 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有四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统一标准的创建, 规范化学校无论是在办学条件方面还是办学行为等方面都要坚持一套标准;二是面向全体学校的创建, 规范化学校的建设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所学校, 是一项全覆盖的系统任务;三是坚持软件、硬件两手抓的创建, 办学条件即硬件的建设是为学校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还是要靠提高学校内部管理、课程管理、质量管理、队伍管理等各项管理水平, 靠提升校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等软件因素;四是以缩小校际之间差距为导向的创建, 规范化学校的目标和结果是要使教育资源真正实现均衡配置, 使城乡、区域内的校际差距不断缩小, 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均衡。

(三) 要切实增强对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第一, 创建规范化学校是依法办学的基本要求, 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

2010年, 我省新修订的《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进一步对如何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从学校标准化建设、教师队伍均衡配置和课程开设、学校管理、均衡编班等方面对办学行为的规范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均衡发展绝不是削峰填谷, 而是要把每一所学校办好。开展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 就是要大面积、整体提高我省中小学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 让每一所学校都能达到硬件和软件双重规范的要求, 让每一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享受到质量大体相当的教育。因此,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 是贯彻《义务教育法》、落实政府法律责任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的必然要求, 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抓手。

第二, 创建规范化学校是改变我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滞后和学校管理粗放现状、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根据每年的大量调研、督查结果和我们多渠道实地了解的情况, 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仍然十分薄弱, 中小学校舍新建、维修或加固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中小学校生活设施、教学仪器、图书资料等仍然短缺, 特别是有一部分学校的管理仍然粗放、随意, 远未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水平。突出表现在:不严格执行省定的课程方案和标准, 课程开设的随意性很强;教学常规管理薄弱, 集体备课制度不落实, 教师应有的课后反思、作业批改, 与家长的沟通, 对学生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 学生学业水平监测等常规教学环节都没有做到位;不少校长和学校管理人员缺乏应有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感, 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率低, 学校作息制度、转学制度、学籍制度管理不够严格, 学校的设施设备、生活、卫生、安全等管理的水平亟待加强。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我省义务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 当前只有也必须通过进一步加大创建规范化学校的工作力度, 按规范化学校标准逐年、逐校改善我省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 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才有可能实现我省义务教育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回顾

(一) 加强制度建设, 指导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

2008年是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启动年。为完善有关工作制度, 省教育厅先后印发了《关于规范全省义务教育学校作息时间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有关工作的通知》、《海南省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海南省中小学校本研训工作规程》等文件, 修订了《海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指导各市县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 加大投入, 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我省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建立起“分项目, 按比例负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确保免除杂费资金、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免费教科书资金和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并逐年提高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此外, 先后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教学仪器和图书配备工程等一批教育工程, 为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省里从2010年起还设立了省级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专项资金, 扶持市县有关学校积极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

(三) 加强管理, 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为加强对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化的管理, 省教育厅促请省政府办公厅于2010年6月印发了《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意见》, 并组织召开了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电视电话会议, 对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作了全面动员部署。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开学工作综合检查以及有关教育收费、教学常规等专项督查中均加强了查处力度, 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各种违规行为, 及时予以纠正并通报, 对个别情节严重的, 会同纪检监察部门追究了有关领导的责任。

(四) 开展督导评估, 做好验收工作

多数市县结合各自实际, 在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中通过抓好过程性督导和评估验收工作, 基本建立起一套工作方法, 取得了一定的工作实效。如海口市建立了领导蹲点和市级责任督学制度。文昌市把局领导、市督学和各股室 (站) 安排到各镇、各中小学校实行创建包镇、包校制度, 两市创建工作都做到有机构、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落实。三亚市着力健全教育管理制度, 对原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废、改、立”, 制定和修订制度性文件134个, 废止不合时宜的制度性文件13个, 将教育行政运作、学校办学行为、教学常规管理、违规责任追究等均纳入了依法治教的范围, 使学校管理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琼海市在中小学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中确立了八个程序:1.学校自评;2.学校申报评估;3.督导部门审查申报材料并到学校视导;4.学校根据视导意见进行整改;5.督导部门正式督导评估;6.学校根据督导评估意见进一步进行整改;7.学校整改后督导部门回访并决定是否授予等级称号;8.3年定期复查, 重新确定等级称号。通过重点抓好上述八个环节中的自评、督评和整改三个重要环节, 琼海市在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

总的来讲, 在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 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学校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截至2010年底, 全省创建的市县级规范化学校达到366所, 省级规范化学校达到28所。但从结果上来说, 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没有完成阶段性的工作任务, 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 部分市县对创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抓得不紧, 落实不力, 根据2010年底汇总的全省规范化学校创建数据, 一些市县的工作进展缓慢,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工作的进度。

(二) 统筹规划不够, 没有有效整合教育资源。近年来, 虽然全省组织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教学仪器和图书配备工程等一批教育工程, 但市县在项目学校的选择上没有和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结合起来, 项目资金使用中统筹不力, 未能达到集中投入一所、创建完成一所的工作目标。

(三) 部分学校的执行力和管理水平低下, 办学行为不规范, 基本教育教学管理不到位。受校长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制约, 部分学校执行上级决策和教育政策的能力偏低, 学校领导和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 业务素质不高, 学校软件建设水平较低, 难以适应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要求。

(四) 保障措施不完善, 未建立有效的表彰奖励和问责制度。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作为政府推动的教育行政行为, 前期工作中的配套保障措施不完善, 未能及时制定创建成为省或市县级规范化学校后的优惠政策和表彰奖励措施, 对未完成规划任务的市县或学校没有启动问责制度, 致使学校开展创建工作的动力和压力不足。

三、明确目标, 扎实工作, 努力完成规范化学校创建任务

(一) 切实加强领导, 为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规范化学校创建, 并不是海南的首创, 山东省已经开展了21年, 他们通过规范学校创建, 较好地改变了学校办学面貌, 提高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形成了强大的推力。他们的一条重要经验是要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省开展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3年多来, 虽然总体进展不尽如人意, 但文昌、琼海、屯昌等市县还是有亮点的, 这些地方主要是加强了领导, 比如文昌市, 就成立了由分管市长担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通过成立强有力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在市县教育行政部门, 统筹本市县的创建工作, 定期分析情况, 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作为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指挥中心, 责无旁贷地要负起主要责任。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 校长要负总责。

(二) 进一步完善创建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

2008年制定的全省规范化学校创建规划明确到2013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有90%以上达到市县级规范化学校的标准, 10%以上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的标准。这个目标, 按现在的进度, 看来很难如期实现了。我在这里明确, 我们的创建目标不变, 但时间调整为“十二五”期间, 也就是到2015年要达到以上目标。各市县应结合本地义务教育发展实际, 修改完善创建规划和分年度计划。特别是规范化学校创建必须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来开展。

(三) 按“整体启动、分步实施、分级达标”的原则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各市县要定期召开本市县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会议, 确保分年度创建计划的落实;要及时组织开展中小学校长专题培训, 让每一个校长理解掌握每一项评估指标体系;要督促每一所列入创建规划的学校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 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 落实人员职责。学校创建方案应当报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

(四) 整合教育资源, 切实加大投入

规范化学校的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包含学校硬件和软件建设的各个方面。《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的实施意见》中确定的八大教育工程中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教育扶贫移民工程、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建设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等五项工程, 关系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 是我们推进规范化学校创建的有力支撑。同时要结合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教育工程的实施, 充分整合项目资金, 加大资金投入, 统筹推进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

(五) 强化督导评估, 推动创建工作开展

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已经将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列入对市县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内容之中。各市县要加强督导队伍建设, 在此基础上建立督学责任区或者责任校制度, 加强对学校创建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促落实。督导工作应注重过程性督导, 在学校创建过程中及时介入, 帮助学校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 明确工作重点, 使创建工作有的放矢。

(六) 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各市县要组织区域内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现场观摩会或经验交流会, 用典型示范引路, 挖掘推广创建经验, 加强内部宣传。要积极联系新闻单位及时宣传报道本辖区内的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 加深家长和社会对创建工作的认识, 为创建工作赢得多方支持。

(七) 建立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奖惩机制

各市县必须严格落实创建规划, 并将创建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校, 建立目标责任制。省教育厅将在每年的1月份对各市县规划完成情况进行通报。

省教育厅将设立省级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奖励专项资金, 奖励获得省级规范化学校称号的学校以及积极组织实施创建工作的市县。各市县也要设立市县级规范化学校奖励专项资金, 逐步形成长效激励机制。

13.浅谈创建职工之家在企业中的作用 篇十三

第四油矿工会主席

工会建家活动是新时期工会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基层建设上水平,促进企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紧密结合工会工作实际,找准切入点、着力点,不断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在推动科学发展,维护员工权益,促进社会稳定上切实体现工会组织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下面,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实践,就工会建家工作在企业中的作用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建设“创效型”职工之家,是助推企业发展的永动力 工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围绕企业发展这个中心任务开展建家活动,努力建设“创效型之家”,组织引导员工积极投身于群众性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不断推动企业创新创效,服务科学发展,让企业员工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要坚持把开展竞赛活动与服务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要坚持把促进企业发展与提高员工素质紧密结合起来;要坚持把造就高技人才与普遍提高员工技能结合起来;要坚持把开展群众性技能竞赛与人才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一是建设“创效型”职工之家,就要围绕原油生产这个中心,激发员工的智慧才能。几年来,我矿在建家活动中,突出“抓维权、强素质、再立新功”这个主题,立足生产,立足基层,经常开展特色鲜明的群众性劳动竞赛。2006年在全矿开展了“践矿荣辱观,夺油上产再立新功”劳动竞赛。2007年在全矿开展了“百日夺油大会战,年超产一万吨”奋斗目标,各基层单位积极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相继开展了特点突出,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活动,激发了员工的智慧才能。主题鲜明,别具一格的劳动竞赛也激发了全矿员工的劳动热情,助推企业发展,2006年全矿原油年超产

吨,铸造了第四油矿发展史上的新丰碑。

二是建设“创效型”职工之家,就要立足技术创新这个思维,从管理上要效益。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驱动力,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不但是推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巨大动力,也是企业建设的强力支撑。开展建家活动要突出技术创新这一主题。全员性地开展创新创效、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活动,使企业管理不断提升。这几年,我矿员工围绕生产管理、技术改造、矿区建设、后勤保障,共提合理化建设 条,技术革新、小改小革

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

万元。矿里还多次举办技术革新成果展,促进了技术成果的转化,增加了企业效益。

三是建设“创效型”职工之家,就要搭建展示才华这个平台,提高创新创效活动能力。以提升员工岗位技能为重点,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不断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创效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努力,我矿形成了有技能培训计划,队有大比武计划,班组有岗位练兵计划的活动体系。我矿还坚持两年举办一次技术大赛活动,“百做不误,百问不倒”十大岗位名星评选活动。在大赛活动中,还评选出两对学习型家庭,树立了以胡茂军为代表的创新创效带头人的活动,激发了全员创新创效的热情。

二、建设“民主型”职工之家,是促进企业和谐的奠基石近几年,矿工会把加强基层民主管理作为建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民主管理是员工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因此,要认真抓好员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日常民主管理等民主管理制度的落实。矿工会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民主管理的新形式,新方法,开展了一些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基层民主管理活动,较好地调动了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一些企业发展,生产经营,员工福利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促进了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一是突出厂务公开管理,维护员工知情权。厂务公开是员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丰富完善和发展,是在新形势下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加强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厂务公开有利于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企业民主管理,调动员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管理和科学决策,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矿工会坚持把员工高不高举、赞不赞同、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厂务公开工作实效的标准。利用厂务公开栏,矿网页以及各议事程序公开员工考勤、奖金评定、误餐费使用、成本支出、先优模评选、组织发展、休假疗养、人员任用待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及时公开,落实了员工的知情权,促进了企业和谐稳定发展。二是依法规范集体合同,维护员工合法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是工会立会之本。近几年,我矿工会始终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工《集体合同》实施过程劳动关系的协调上。在矿党委的领导下,搞好“两个维护,实现两个满意”是工会维权工作的思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集体合同意识,汪断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提高有害、有毒岗位保健,加大劳动保护、防护用品的质量监督,从根本上维护了员工安全健康权益。同时积极贯彻落实带薪休假、疗养制度,使劳动关系更加密切协调,形成了员工与企业相依存,共谋发展,共创和谐的良好局面。

三是落实员工代表职权,维护员工表达权。民主管理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是集众人之智慧,纳百家之灼见“的实践活动。要按照程序召开员工代表大会,落实员工代表职权。对员工代表大会提案进行监督落实。员工代表要参与企业经营改革,对出台的方针进行审议表决。2007年,矿部分员工代表提出”七区三队、西三队边远地区工作辛苦,是否能加大奖金考核力度”。矿班子召开了有员工代表参加的扩大会议进行讨论,并及时召开员工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这一提案,在原来奖金系数1.6的基础上增加到1.7,每年员工代表提案矿里都能做到百分之百的落实。

三、建设“学习型”职工之家,是提升员工素质的强化剂 员工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既是员工个人的需求,更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作为企业,我们在努力创建“学习型”职工之家的同时,也要大力实施员工队伍素质提升工程,为员工群众学技术、练本领、展才华、提素质搭建平台。

一是因人制宜,注重培育,搭建施展舞台,是建设“学习型”职工之家的前提。企业员工的工作种类纷繁复杂,针对不同层面的员工群体,不断加强员工教育培训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各类培训机构,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通过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大赛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为员工学习创造条件,吸引员工群众广泛参与,以此推动员工职业技能上新水平,才能激发和调动广大员工获取知识、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近年来,采油四矿不断以“创建学习型团队、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为载体,引导员工想学习、爱学习的浪潮,积极搭建员工施展才华的舞台。在今年黑龙江省员工技能大赛测试工种比赛中,我矿测试队工人技师丁洪涛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参加工作17年来,他先后解决各种生产难题143项,提合理化建议45条,累计创经济效益90万余元。多次荣获油田公司青年技术能手、油田公司百优青年等荣誉称号。在他的带动下,我矿逐渐涌现出了李雪涛、王慧玲等一大批技术能手和技术标兵,有效地鼓舞了员工学习本领、苦练技能的热情,他们积极投身于创建百年油田的滚滚洪流中,用知识和技能在不断地促进着企业的发展,为全矿的干部员工树立了榜样。二是因势制宜,注重扶持,搭建成长舞台,是建设“学习型”职工之家的基础。在当前的形势下,企业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作为保证。而作为企业资深的老员工,他们不仅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更有着多年积累下的宝贵技能。因此,要想使“学习型”职工之家切实发挥效能,我们认为有必要将老员工的经验传承下去。为此,矿工会因势制宜,广泛开展“师带徒、徒拜师”活动,使有经验的老员工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青年员工们,帮助他们强化技能、提升素质。老员工们用自己的实例来培养徒弟的平常心,使他们能够准确把握自己的能力,坚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徒弟敬业心,使他立足实际,把平凡的岗位作为自己学习成长的舞台,力争使他成为“一岗精、两岗通、三岗懂”的全面型人才。第四油矿自活动开展以来,先后结成师徒对子40余人,分布在采油、集输、维修等各个生产岗位,通过相互学习、不断探讨,不仅提升了个人技能,为企业的持续有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因地置宜,注重引导,搭建互动舞台,是建设“学习型”职工之家的动力。充分利用矿区信息网站、员工书屋、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营造“人人终身学习、人人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引导干部员工把所学理论知识、技能知识融入渗透到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去,从而提高干部员工的技能水平、技能素质和发展能力,推动形成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浓郁氛围。我矿各基层队工会共建立了19个文化图书角,解决员工的读书场所问题。矿内读书自学员工随时可以进行借阅。目前,全矿已建立自学辅导站19个,自学读书小组110个,参加自学员工达600余人。多年来,我矿先后有460余名员工考取了成人大专、大学院校,多名员工荣获厂读书积极分子的荣誉称号,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建设“文化型”职工之家,是凝聚企业人心的粘合剂 企业是船,文化是帆,员工是舵手。帆落船停,帆鼓船进。企业要想加快发展,就离不开文化这个帆,更离不开员工这个舵手。我们的企业是扬帆远航、昂首阔步,还是步履蹒跚、步入险滩,取决于船上所有员工是否凝心聚力,步调一致。要创建百年油田这艘大船,企业就需要打造百年的“文化”。为此,建设“文化型”职工之家中,开展群众性喜闻乐见、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不仅能赋予企业文化活动新的内涵,凝聚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而且能够极大地增强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企业的持续有效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是全方位建立协会。完善的组织、完备的计划,是建设文化职工之家的前提,我们通过文体协会组织、骨干引领,规范了员工的文体活动形式和内容,列计划、集素材、搞创作,成立乒乓球、篮球、棋类等各类文体协会,各协会负责本专业的活动策划及组织工作,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协会队伍逐年壮大,活动水平不断提高,丰富了员工的文娱生活,增强了员工的身体素质,提升了企业的文化氛围,进而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满足员工精神文化的需求。我们结合春节、元旦、五一、七一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各种文艺晚会、篮球赛、乒乓球比赛、员工书法、美术、摄影展等文体项目比赛以及日常的工作技能知识竞赛等等,并结合主题教育开展演讲、征文等员工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陶冶情操,健康体魄,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增强团队精神,做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常年活动不断线。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员工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温馨与快乐,实现了普及与提高的结合,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建家工作向心力,提升了企业形象,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员工群众的文化需求。

三是加强阵地建设,突出文化特色。近年来,我矿不断完善文化活动阵地,为基层单位一线员工建立了活动室,配备了各种健身器材,添置了各种图书报刊,建立了图书角、图书柜,收集书刊、杂志供员工业余时间阅读,并从保持小家窗明几净、室内无积尘、无杂物、无痰迹、不许吸烟等点滴小事入手,展现了企业浓厚的文化特色。

五、建设“温暖型”职工之家,是排忧解难的救心丸 关注弱势群体既是工会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温暖型”职工之家的……。关心员工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排忧解难,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发挥工会组织联系群众桥梁和纽带作用的重要措施。特别要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 切实做好帮扶工作,推动送温暖工作向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主动关心困难员工群众疾苦,反应员工群众呼声,为员工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增强工会工作的影响力。

一是送温暖活动要实现经常化。针对新时期扶贫帮困出现的新情况,建立形成了党政统一领导、工会组织实施的困难员工救助工作体系,健全完善了抓好情况界定、履行规定程序、实施动态管理、落实有形责任的运行机制,在坚持中秋、春节等重大节日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的基础上,把平时员工患病送温暖拓展为经常性救助,实现了送温暖活动经常化。并认真抓实抓好,切实履行做困难员工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协调人、第一帮助人的职责,想员工所想, 急员工所急, 办员工所需。增加员工对企业、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积极投身到企业的建设中。

二是困难员工帮扶要实现规范化。充分发挥困难员工帮扶的作用,把患大病员工和患重病员工作为帮扶的重点,对患重大疾病、医药费开支特别巨大、个人承担比例特别沉重的困难员工,按照标准实行特殊救助,体现“雪中送炭”,实现了困难员工帮扶规范化。并坚持做到五到场:即员工因功受伤慰问到场,员工患病住院慰问到场,员工家属大病特困慰问到场,员工家里喜事、丧事慰问到场,员工生活特困救济慰问到场。

三是建立特困员工和特困遗属档案。便于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真正做到心为员工所想,情为员工所系,责为员工所尽,利为员工所谋,要倾听员工的呼声,了解员工的愿望,关心员工的要求,保护员工的利益,构建起多渠道、多层次的困难群众生活安全保障体系,做到特困员工全方位、无缝隙覆盖。从而使“温暖型”职工之家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企业凝聚人心、凝聚力量。

六、建设职工之家的几点认识

1、“创建职工之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的需要。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员工则是企业的主体。企业只有依靠广大员工,才能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才能创造出财富。创建职工之家活动,让员工参与企业治理,实际上就是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和劳动关系,推进企业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创建职工之家,实施民主治理,就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一种有效方法。

2、“创建职工之家”是国有企业稳健发展的需要。“建家就是建企业”,这是建设职工之家的指导思想。根本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企业的发展。我们在建设职工之家中,始终坚持这一指导思想。也正是由于这种一致目的,使员工方和企业方找到了有机的结合点,找到了共同语言,劳资双方的关系得到和谐发展。随着企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员工队伍的不断扩大,产能建设的不断扩张,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协调劳资关系,树立共同的价值观,规范企业行为,增强企业活力,保证企业健康发展这些突出的问题急需解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企业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才能形成合力。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鼓励员工发表意见,提合理化建议,让员工参与企业治理,是最有效的办法。而要做到这些,工会必须开展创建职工之家活动,并建好这个家。

3、“创建职工之家”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工会工作的需要。当前,在工会工作任务上,要在企业建立健全调整劳动关系的机制,切实维护员工合法权益,调动员工和企业两个积极性。而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员工组织到工会中来,还能最大限度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共谋企业健康发展。

总之,创建职工之家在企业中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做到以企业利益为主体、以共享成果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企业文化为核心、以员工素质为支撑、以员工支持为保障,不断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将工会建设成为党政满意、员工信赖的职工之家,才是创建百年油田,实现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建设“创效型”职工之家,是助推企业发展的永动力

二、建设“民主型”职工之家,是促进企业和谐的奠基石

三、建设“学习型”职工之家,是提升员工素质的强化剂

四、建设“文化型”职工之家,是凝聚企业力量的粘合剂

五、建设“温暖型”职工之家,是排忧解难的开心丸

14.在规范中提高 在创建中发展 篇十四

平昌县石垭小学 李光辉

【摘 要】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对人民负责教育的当务之急;成为衡量教育系统法规意识、组织纪律性和工作责任心的重要标准。也考验校长的责任与与使命.责任是当一名合格校长的基础,没有责任感的校长办不好一所学校;责任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基础,没有责任教育观的学校培养不出能勇于承担责任的学生。只有校长真正履行起自己的责任,才能办出令人满意的学校。

【关键词】 校长 责任 使命

近年来,县域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已进入更加注重内涵和质量提高的新阶段。但是,学生课业负担、学生体质、学校安全、教育收费、招生考试等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特别是中小学办学行为不够规范,部分学校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分数至上、绝对值至上;不遵守国家课程计划,随意增加考试科目教学时间;频繁组织统考、联考,并按成绩给学校、学生排名;利用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组织集体补课;义务教育学校变相分重点班等等,既违背教育教学规律,造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又制约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影响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对人民负责教育的当务之急;成为衡量教育系统法规意识、组织纪律性和工作责任心的重要标准。也考验校长的责任与与使命.阔平台;“挑战”是校长办学过程中的许多新问题,需要校长做出勇敢的甚至是痛苦的选择。现实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要求陷入了一种非理性状态,过分强调分数,这种非理性状态对我们的办学构成一种压力,多数学校迫于这种压力不得不全身心应对“升学率”,造成了教育的变形和扭曲。出现:学生择校、名校择生(优生、特生)、城乡教育不均衡、社会对教育意见大等等……

对国家我们要贯彻教育方针、政策、要实施素质教育,对家长我们要搞应试教育、抓“升学”,对社会我们要提供优质教育、办“名校”,对学生我们要搞快乐教育、搞“减负”,对教师我们要进行师德师风教育、抓“行风”……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会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优质教育与快乐教育、师德师风教育与行风政风教育、教育与教学、教研与科研、教与学、主体与主导、继承与改革等关系……国家、社会、家长、学生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要求越来越高,学校的压力越来越重,校长的责任越来越大。

台湾有位学者在一次演讲时说,中国有句俗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说这句话不确切“国家兴亡、不应是匹夫的责任,不应是别人的责任,而应是每个人的责任、我的责任”,“国家兴亡谁的责任、我的责任”,借喻“学校兴衰、我的责任”、“学校发展、我的责任”。

美国西点军校的校训里有“责任”,很多学校的校训是“责任”,教师师德师风的核心更是“爱和责任”。所以进行以“责任” 为主题,灌输规则意识,开展责任教育。在教师中树立“教好每一个孩子是我的责任”理念,只要他们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育服务,每个学生都会发展。在学生中间树立“每天都把自己该做的事用心做好是我的

2、质量强校

坚持“质量强校”的方略,不断强化教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感。强化对教师进行质量分析的培训,人人掌握数据统计和图表分析方法,做到学校、年级、学科、学生个人的四级质量分析,提高质量分析的实效性。采取“短平快”的策略,实行堂过关、课后辅导、日清、周测、月评方式,提高学习成绩。强化教学流程管理,要求教师 “功在课前、效在课上、辅在课后”,编写好“学教设计”学习单,扩展例题讲变式,做到举一反三。规范教辅材料,做到“精讲例题、精选习题、精编试题”,减负增效。

强化领导管理,领导包学科、包学年,提高学科教学水平。领导班子深入教学一线,参与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活动。树立校长围着课堂转、主任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学生转的思想,指导学生、教师,共同成长。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改革成功经验,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优化教学环节,实施有效教学,大幅度的提高学习成绩。

3、科研兴校

“引导每一位教师从事教学研究是一条幸福的道路。”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校长的谆谆教导。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应该具有对自己教学实践认识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克服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的最好方法。

我们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办学方略,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变成课题,从小处着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着手开展“草根式”课题研究,将课堂教学改革遇到的问题立为课题,管理。科学管理首先强调规则意识,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是校长凭空想象出来的,是通过深入的调研和缜密思维后经过集体参与制定出来。其次还应具有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将科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这是对校长个人品质的考验,也是一个优秀校长成长应努力修养的方向。集体出智慧、民主增合力。

7、依法治校

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为学校教育要体现国家意志,2006年6月,素质教育的思想写进了《义务教育法》,素质教育的思想已从政府倡导变成了国家意志。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国家培养一大批拔尖人才、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普通劳动者。作为校长更应成为国家意志的坚定维持者和执行者,顶着来自世俗势力的各种压力,坚守教育的理想不动摇,才能无愧于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8、经营学校

15.在规范中提高 在创建中发展 篇十五

一、目前高校公共体育现状

1. 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 公共体育系承担着全校体育运动的课程 (体育学院除外) , 新生开设太极拳必修课, 课时十六周, 每周每班一大节 (100分钟) 。大二学生开设选项课, 课时和上课时间同新生时间。专科公共体育课共三个学期, 本科公共体育课共四个学期。

2. 全校性体育活动。

学校每年会举行一次全校性为期两天的春季运动会, 下半年会有一次“校庆杯”球赛。为了督促学生课余参加运动, 学校要求公共体育系每年对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做认定工作, 通过认定会奖励学生一个学分:即学生通过参加比赛等群体运动展现出对一项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来认定。

3. 大学生健康体能测试中发现的问题。

大学生健康体能测试中发现, 肥胖的学生很多, 近视的也很多, 男学生的柔韧性太差, 爆发力不强, 大约3%学生在引体向上测试中能及格。为了学生的生命安全, 1000米测试时教师不敢强性要求, 成绩大多在4分多到5分多。

二、高校学生对公共体育的认知情况

就现有上课形式来看, 公共体育课效果不是很好, 学生对公共体育课不重视, 虽然学校对公共体育课督查的比较严格, 体育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很高, 但从学生自由活动时可以看到, 学生没有真正从内心来重视公共体育课。通过调查得知, 这个现象在每个班级都有, 学生根本就不重视公共体育课成绩, 因为有补考且补考方式非常简单, 这就直接导致公共体育系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每学期疲于应付的状态。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很多, 课余生活也比较丰富, 课下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也不高。调查可以发现, 只有小部分学生自己锻炼, 且这种锻炼方式比较片面, 以篮球和足球较多, 其它场地都在空闲。同时可以看到, 导致学生课余不参加锻炼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场地器材不够。就本校目前的人均体育运动面积与国家要求的严重不相符合, 即使这样, 就现有的运动场地质量也不达标, 时常有学生因为场地原因而导致运动损伤现象发生。

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公共体育教学将做何改变

对大学体育学习的评价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 由于它只注重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已达到的水平, 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和锻炼过程中身体素质、技能及情感因素等方面的发展和提高, 因而不能较好的、全面的体现体育的本质功能, 即健身和教育功能。公共体育课在高校体育教育中一直是重点工作, 它承担着全校学生健康和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使命。学校转型发展中公共体育应该紧跟步伐, 顺应形势紧跟而上, 借此良机, 建议公共体育课要做系列改变。

1. 调整现行上课模式。

我校新生的第一学期公共体育教学内容是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 , 太极拳节奏很缓慢, 且要求要形神兼备等, 新生一般年龄都在18至22岁之间, 正是青春激扬的年龄, 稳定性较差, 大部分学生很难按照老师的要求去练习, 一般能大致比划出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基本姿势, 很难领会其内涵。建议借助体育学院专业教师的优势, 传授给学生能体现其精神风貌又能张扬青春的教学内容, 如少林拳等。这样既符合了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性格特征又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必修内容练习完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由安排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

2. 体育运动贯穿整个大学期间。

16.学术规范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 篇十六

一、学术规范的内容

学术规范包括学术研究规范、学术评审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学术管理规范等,包含到学术研究整个过程及学术活动的各个方面。有学者将学术规范湖北进行了横向概况,将学术规范的含义总结为以下两点:一是学术研究时的基本规则,如文献合理利用规则、引证标注规则、理论阐述的逻辑规则;二是高层次规范,如学术制度规范、学风规范。

二、学术规范的作用

学术规范在学术研究中是不可缺的,相比传统社会而言,对学术的研究与追求是现代学者们的志愿。因此,作为学术研究者,在现代学术体制背景下,想要入学术之门,得学术之道,就必须通过一些列严格正规的学术规范教育,以及专业培养和学术训练。换言之,正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要以学术为业,就要根据学术界的标准法则及约定俗成的规则来进行。因此,学术规范是保证健全的知识生产和学术传播体系的保证,有利于维护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环境。

学术规范在学术研究活动中主要起到让学术活动制度化、学术研究标准化的作用。学术规范是学者在学术活动中自律精神及他律原则的体现,有利于理顺学者个体与学术共同体之间的正常关系。学术共同体是以大致相同与相似的价值认同、学术取向和相关奖惩机制为基本:首先,学者个体受到学术共同体以学术规范进行限制与要求;其次,个人也应尊重学术标准,这也是一个具有专业精神的学者的出发点。在大学,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也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学者的学术行为是否符合学术规范,这也是检验学校信息素养教育成果的一个方面。面对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检测学术不端行为的工具和软件正在逐步趋于智能化、精准化、全面化,纯粹的抄袭或照搬别人的学术成果已经无处遁形。学校教育也应继续抓好学术规范这块的教育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们在未来走上学术工作岗位时,能够拥有较强的学术规范意识,自觉抵御不良学术行为。

作为新时代的学者,只有从学术发展的长远角度进行学术研究,真正做好学术知识的积累,才能在当今的学术界立足。学术行为端正,是作为一个学者最基本的素养。我们之所以如此强调学术规范,是因为它有助于学术的积累,有助于学科建设的发展。目前,社会上存在一些学术不端的行为,他们不好好钻研学术,却专心于如何将别人的学术成果通过简单的修补转化为自己的学术成果,还有些人粗制滥造,不讲究学术标准,以次充好。这样的做法不仅影响了学术的继承和发展,也会破坏学术环境。学术规范对学术积累以及知识增长都有影响,要保证学术在连续性基础上有序提高、良性发展,就必须将学术积累放到高度重视的位置。

学术界既属于知识与学术的共同体,又可以将学术进行分工。同一个学科,目前来看也是术业有专攻,各有所好。虽然不同学科都有边界,但这个边界却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学者的天性与使命仿佛注定了他们的思想是自由的,意识是叛逆的以及反权威等等,这些几乎是与生俱来的。追问意义、探究价值、寻求真知、创新文化不仅是学者的天职,还是学者义不容辞的使命。我们需要用辩证的角度去理解提倡学术规范与追求学术自由二者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或者许存在某种紧张关系,但也有可化解的另一面。学术规范与学术自由在对学术进步与发展的保障机制方面的作用几乎是不相伯仲,或许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某一方会显得尤为突出些,但正常状态下而言,二者均是不可缺少的。学术规范为学术自由提供了相应的秩序与空间,为其创造了必要条件,所以学术规范对学术研究而言虽是一种约束,但更是一种预警与引导。因此,学术规范与自由探索的学术实践与精神追求的关系应该是互动与协作。比如:为何“为中才制定规则,为天才预留空间”是大学教育的微妙之处。同样,学术规范亦如此。正是如今浮躁、无序、失范的社会转型期建,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学术规范在学术建设方面的特殊意义与作用。梁治平先生说的很到位:“确实有人主张规范只对中才以下人有效,大师不受规范束缚。不过在我看来,大师既是极少数人,应当可以缓一步考虑,更何况大师要超越乃至再造规范,总是以规范先已存在为条件的。”强调学术规范,并不意味着必然压制学术自由,反之亦然。

提到学术规范,就必须提到学术责任的相关问题。钟敬文先生说过:“知识分子应该是社会的良心,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作为学者,必须强化学术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学术道德素养,将做学问与做人做事结合,对不良不正之风要坚决抵制,对学者自身与我国学术共同体的形象要自觉维护。

根据《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文件规定,学术规范的基本原则——署名作者(特别是第一作者)在享有学术荣誉的同时,应对文本、观点等承担相应的学术义务和学术责任,要保证研究成果署名实事求是。如果人人都可以在不是自己的学生成果上署名,那么学术还有所谓的真实性可言吗?对于某些想走捷径、走歪路达到不法学术目的的人,应该予以严厉打击和强烈谴责。任何一种学术不端行为都是一种窃取、非法占有、丧失学术底线的行为。作为一个正直的学术研究者,我们就要有决心抵制这些行为,真正对得起学术的良心。相信每一个学者,都应有自己的职业操守,都不希望自己的学术成果将来有一天被别人侵占。要杜绝类似情况的发生,首先就要从自身做起,加强学术规范的认知,真正尊重学术,发自内心地将学术规范变成自己学术修养的一部分,只有拥有高度自觉的学术觉悟,才能保证自己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不走歪路、不违背学术宗旨。否则,你抄袭别人的成果,别人将来又来抄袭你的成果,这样必将陷入恶性循环,影响学术发展。

学术规范,它不是空空如也的教条主义,也不是强行逼迫的条条框框,它是一种学术的高尚意识,是学术研究建立自身防御体系的有力保障。我们不能简单把学术规范等同于死板的教条,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在学术界范围内,要做到将学术规范与学术规范意识像空气一样如影随形、潜移默化、疏而不漏。学术规范在多方面为学者做出前提与保障,比如在知识的有效积累、交流与增长方面以及学术创新方面等。学术规范的要求为学术正常进行提供了保障,虽具有约束性,但并非意味着束缚学者对学术进行自由探索。如何在学术规范上达成共识,则需学术界进行公开、积极的探索讨论。若能将我国学术规范体系构建成既能链接我国学术优良传统,又能与现代国际学术惯例相结合,通向学术创新道路的话,那无疑对我国学术文化发展来讲,影响是重大的。就中国的学术共同体而言,一套科学完善、行之有效的学术规范大致可以被认为是“学术联邦宪法”。这是目前学术制度建立的迫切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对每一位科研人员来讲,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我国科研积极健康发展的保障。就目前我国学术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来看,许多问题体现出比较严重的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缺失等问题。比如:研究工作中少数人违背基本学术道德,侵占他人劳动成果,或抄袭剽窃,或请他人代写文章,或署名不实;粗制滥造论文,个别人甚至篡改、伪造研究数据等等,这些问题无不阻碍我国学术的繁荣与发展。因此,加强学术道德建设,重塑信息素养风气,推进我国的学术规范、学术伦理、学风建设、学术创新以及高校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上一篇:软件实施工程师岗位的基本职责下一篇:道路桥梁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评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