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精选9篇)
1.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能力 篇一
教师教学工作能力自我评价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具有独特的自我功能,它促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那么自我评价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教学工作能力自我评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教学工作能力自我评价1一、充满激情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
十年的教学体会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学工作中首先要教师充满激情。一堂好课,如果没有老师的激情,难以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充满活力的氛围,学习没有积极性,教学效果是达不到的,要充满激情,首先必须热爱教师这份职业,并且要爱学生。正如教与学是互长一样,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达到心灵的共鸣。
二、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做好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
以往有的教师对待不听话或顽皮的学生,常常是训斥、折板子,现在不行了,教育学生的方式应该注意方法,要使学生热爱你的课,首先必须使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教育工作者与学生是平等的,这一点大家都认同,现在有少数教师总是忘不了这一点,家长作风盛行,以学生为敌人,吆喝,训斥学生的事情时有发生,我自己有时上课时,学生不听话,火气也很旺,也常训学生,不过常采用的是思想教育式的方法,后来才体会到,有时可以采用一些较随和的办法,别让师生关系僵化,因为这样的效果是不大好的,有的时候,有的班级我用的是善意的批评,学生可以用心感觉得到,学生会用一种敬意的目光很快接受你的意见,学生比较敏感,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注意、关心、爱护,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光不打板子,不体罚学生,仍然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师。
三、刻苦研究业务,精通教学业务,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致于误人子弟,教师必须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倘若学生给你提出的问题你总是不能很快准确地回答,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也就完全丧失了,学生对你没有信心,极有可能对这门课也就没有了信心,你这门课还怎么教,另外,只有精通了自己的业务,自己上课的效果很好,学生开心,自己也觉得充实,我们会感到自己好有成就感,才会真正的体会到教学的乐趣。
教师教学工作能力自我评价2时光飞逝,不知不觉我已在幼教岗位上奋斗了五年,从走出学校校门,踏上工作岗位,我在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下,在园领导的信任和鼓励下,让我成长、进步、收获了不少。五年里我与教师们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送走又迎来了一批批可爱的孩子。过去,展望未来,以下是我的工作:
我喜欢幼儿园的工作,我现在是在冰心幼儿园当一名普通的教师,可是我很开心,每天都过得很充实。现在的我在冰心幼儿园工作已经工作快两年了。在这两年当中我学会了很多。回望过去,有开心也有难过。
在刚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那时候的工作很轻松,所以没有充实的感觉了。后来,幼儿园来了一位年轻的园长。在她的带领下现在我们整个幼儿园都变的与众不同,不管是教学、生活、安全工作、各个方面都很好。“每当被别人问我你在哪里工作啊?我都很自信很光荣的说我在冰心幼儿园工作。
本人在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性格开朗善于交际,能吃苦,有很好的亲和力,有耐性、爱心、细心;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集体观念强,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我喜欢舞蹈、喜欢钻研画画、喜欢音乐,喜欢充实的感觉,因为觉得这样的每一天都会很有意义。在学校的工作中,我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配合保育老师认真做好保教工作,和同事之间配合默契。认真积极的配合年级组的各项工作。我现在带的是中班,从小班到中班孩子们成长的一点一滴我都看在眼里,有时候也会偷偷的开心,因为孩子们都长大了。有时候说的话也会让我哭笑不得。前两天我们班的“马宝”午睡起来后,兴高采烈的问我:“何老师,你喜不喜欢“钟”啊?”我说:“我啊!我喜欢可爱的钟”。马宝说:“那我就那一块大石头,放在你身上。”我很疑惑不解的问:“为什么啊?”这时候马宝笑眯眯的说:“何老师,你不说你喜欢“重”的吗?”这时的我才恍然大悟,不禁的笑了起来。我真想永远和他们在一起。
我非常热爱幼教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每一位幼儿,尊重每一个孩子,用爱心、耐心让幼儿喜欢我,愿意和我交朋友。两年的幼教工作,使我自身的素质和政治觉悟都提高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阅读有关书籍,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
我也需要经常反思和总结:教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而且学无定法,面对如雪花分飞般的教材以及网络带给我们丰富的信息经验,我们必须把握一点:让孩子们真正做到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得到发展。做教师的难,做幼儿教师更难,但是我觉得在辛苦中,能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乐趣——那就是童年的乐趣。
教师教学工作能力自我评价3一、思想方面
在这一年来,我坚持贯彻《贵州教师精神》和《贵州教师誓言》为思想,坚持教育局送教下乡的精神,积极推行教育改革的思想,认真阅读《新时期教师素质》丛书,注重教师教育良好形象,提高自身精神面貌,努力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
二、教育工作方面
本学年度,在学校教务工作的安排下,我分别担任了九年级(1)班班主任教育工作、八年级(1)班、九年级(1)班物理学科教学工作、初中部理科教研组长及物理实验室管理员工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探究教育改革的思想,寻求符合自己教学特色,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快乐成长!
三、努力方向
自接到学校分配的教学工作任务以来,我一直坚持每天6:40到教室看看学生是否到齐,并安排好当天的值日,之后就到实验室看看,完成实验室前一天没有完成的各种资料和仪器保养、维护、卫生等,努力做到让学生用得放心,用得安心,用得称心。闲暇之余,我还积极写一些关于教学反思和心得体会,写一写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足迹,编成课件,定期让他们看看自己在这段时间的成长和变化,通过自己的努力,班级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孩子们也变得自觉多了,责任心也强了。但这只是开始,后面的路还很长!
通过这一年的努力,我自身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上有了一点点的进步,生活也充实多了,职业感也幸福多了,在同事们赞许的眼光中,我也被评为年度优秀了。但我得继续努力,因为我知道要学习的还很多。
教师教学工作能力自我评价4一、教育教学工作:
在学校教务的工作安排下,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认真专研教材,认真备课,把课标、教参与实际操作能力有机结合,按时完成了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并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切实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认真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和撰写工作总结,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师德、校本教研、新课标、教育技术培训、科学发展观知识等培训学习,每次学习都能提前安排好工作,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
二、其他方面:
在课余时间里,我不断加强理论研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还创建了个人博客和网校个人空间,把平时的教育工作、教学得失、听课感受、培训心得、教学困惑和生活随想等内容上传和网校同行交流分享、共同进步,还丰富了业余生活。
三、努力方向:
在新的一年中,我将以优秀同行为榜样,加强自身政治学习、业务锤炼,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学校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任现职以来,我作为教育战线上普通的一员,虽然在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多次受上级政府的表彰,但我认为这只是我人生事业的起步,也深感肩上担子的份量,我愿意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争取明天辉煌。
2.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能力 篇二
一、具备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
师德是一种能使教师个人担负起教师角色的品质。就当前教师从教状态而言, 受功利主义和利益分配等因素影响, 师德状况不容乐观。年轻一代的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敬业精神, 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下降。教师是一项崇高的职业, 也是最具奉献精神的职业。期望一个对教育工作毫无兴趣的人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是不切实际的。因此, 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塑造坚定过硬的教师职业道德是关键。新型教师必须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矢志向上的进取精神, 爱岗敬业, 坚定自信, 把教书育人看作是最光荣的终身事业, 保持持久稳定的职业意向, 这样才有可能克服各种外界干扰因素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在人才培养工程中, 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离不开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深厚情感。只有始终向往和热爱教育, 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行为的有效实施。
二、具有广博的知识素养和完善的知识结构
教师所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结构是教师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素质。未来教师的知识结构已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 而更为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高学历的教师应该具有比以往教师更高的素质要求, 要精通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基本理论体系及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同时, 具备与各层次教育相关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 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将改变教师只传授知识、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 教师个人的知识将被激活, 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 必然导致教师角色作用的改变。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新型的师生观, 认识到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 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 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 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 实现师生互动, 相互沟通, 相互影响, 相互补充。
三、具有较为敏感的教育科研能力
新课程要求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教师则首先应该成为研究者。教师应该具备掌握教育科研的能力, 知识经济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导致了教育深刻的历史性变革, 这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
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纳入了正规的高等教育,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学生在接受系统教育后应该具备宽泛的知识面, 扎实的理论基础, 强劲的后发科研能力, 与以往相比, 具有更加明显的科研素质, 为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科研型教师的培养对于教师个人、学校、社会都有重要的价值。对于个人可以明显地提高教学水平, 提高教学实效。对于整个学校来说, 将带动整个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彰显学校的特色, 扩大学校的影响, 打造品牌学校。这就会对整个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教研学术氛围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促进教育进步。
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1. 人际交际能力
教师的人际交往关系一般包括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等之间的关系。新型教师不仅必须有关于学生的深刻知识与对学生的深刻理解, 而且要求有包括对家长、同僚教师在内的一般人的深刻理解。教师需要充分把握学生的能力、性格、行为、家庭环境、健康等, 与学生打成一片, 同时还应该具有创造向学生开放的人际关系的能力、同家长同事沟通的能力。
2. 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评价的重要组成。新型教师应具备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干预的知识和手段, 准确了解、判断、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 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策略, 有的放矢地使每个学生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言语、行为、思想认识、情绪状态等的准确分析和掌控, 需要具有足够细致的观察和耐心, 才能发现学生真正的心理特征, 最终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能正确对待自我, 接纳自我, 抱有自信, 乐观向上, 能够积极地认识自我, 规划自我, 调整自我, 发展自我, 能积极面对生活与学习中的各种压力, 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应有潜能, 使自己的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同时,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处的外部环境, 提升社会责任感, 与他人友好相处, 充分发挥自我个性, 积极地避免和克服在人际交往中所构成的心理问题。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异军突起, 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多地为各类教师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 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
在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取代传统的以黑板和粉笔为主导作用的局面是大势所趋。旧式的教学, 课堂是教师的舞台, 一本书, 一块黑板, 一支粉笔, 就是教师“独揽天下”, 没有给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 没有让学生有创新的机会, 更不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学中要增加实际练习、自由操作、社会实践等以学生亲身体验为主的学习内容, 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具有交互性的教学和学习工具, 而把粉笔加黑板的教学变成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在新的教学模式中, 教学空间不再局限于黑板和讲台, 教师借助于多媒体工具和平台, 教学可以从视、听、触多个维度展开。同时, 为达成师生教与学的目的, 不仅教师的授课、指导、辅助要通过各类媒体进行, 而且学生的学习和探索也要借助于各类媒体来实现。另外, 各类计算机网络还构成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递信息的工具, 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反馈都要在此基础上进行。
六、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 而且要用眼睛看, 用耳朵听, 用嘴说话, 用手操作, 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性目标, 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 而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 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 自我理解, 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在学生心理成长和知识结构仍不完善的情况下, 要指导学生达成体验性学习目标, 教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广泛利用课程资源, 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摘要:提高教师素质一直以来都是各国各地区提升教育质量的突破口, 而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培养出适应新世纪教育要求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国的师资培养制度, 提出了新型教师的“全能型”身份, 并指出教师应需要具备六大能力。
关键词:全能型,六大能力,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申继亮, 王凯荣.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构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01) .
3.论教师教学能力与家庭教育 篇三
[关键词]教师 教学能力 手段 方法 家庭教育
随着我国学校教学改革进程的进一步细化和完整,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决定着课程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掌握程度和学习兴趣,但是随着我国教育的飞速发展,各个学校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每年大量地将一些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就纳入教学这个环节,更有甚者在从事教学工作之前,还没有走上过讲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存在着很多的欠缺,但是在繁重的教学负担和教学任务的驱使下,这些没有任何教学经验,更谈不上有教学能力的教师就开始了独立的课程教学,他们有的更多的是如何自己去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而对于如何将这些知识完整的教授给自己的学生却束手无策。很多单位为了有效帮助这些老师能尽快地适应教学和提高教学能力,一般都会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和辅导老师,并且有前期的教学能力测试和实验课程教学培训,这些都是目前常用的帮助这些年轻教师来提高教学能力的常用手段。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学校和个人在大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也在大力呼吁和倡导家长也参与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中来,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维立体教育环境。笔者就结合自身工作的经验和培养年轻教师的心得体会,就相关性的问题做一简单阐述。
一、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
1.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不论我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如何来改变,在课程教学中,学生永远是教学的主体,老师永远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介质,教师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可以说,每一位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就是一张白纸,上面需要画什么和怎么画都是由老师来设计和完成的,教师的思路和教授技巧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举例来讲,在理论课程教学环节,如果任课老师只是按照自己学生时代掌握知识的心得体会来完成教学内容的时候,往往他自己能沉浸在自己的课堂中,学生却往往很难明白其中的道理。这就和很多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能深刻的体会到很多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的完成自己布置的课堂内容,并且内容完成质量很高,但是学生却很难有举一反三的收获。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实际教学环节中要懂得学生的思维变化特征,并就学生的变化及时的能做出反应和调整。
2.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家长与教师沟通的基础
对于现在的大多数家长来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校期间能有一个德才兼备、认真负责的好老师来帮助和监督孩子完成学业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讲,他们能看到的更多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一个教师只有具有很好的教学能力,才能使得更多的家长信任你和支持你,因为对于家长来讲,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使他们放心的把自己孩子的未来交给你,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家长和教师的沟通才能更进一步。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第一步
孩子在正式进入学校之前,他们所接触的第一个教育环境就是自己温馨的小家,在这个小家庭中,有他的亲情,有他认识世界的第一次印象和感触。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讲,都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成长的,直到他们进入学校开始接触另外一个教育环境。所以,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第一步,是他们开始学做人、做事的第一步,在这个教育环节中,家长就充当了教师的角色,家长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因为对于他们来讲,他们看到的父母的行为就会认定为这是万物的行为,他们在这种成长过程中不断的发掘新鲜事物和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慢慢形成自己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意识。所以,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站,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是孩子成才的第一步。
2.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
随着我国学校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孩子在成长阶段越来越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家长在不断埋怨学校教育失责的同时,已经逐渐看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对于几乎所有孩子来讲,他们接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时间基本上是等同的,而对于他们来讲,很多时候都认为学校教育的关键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孩子为人处事的道理,所以,在双方互相推诿多年之后,现在很多家长和教师都认识到问题的局限性。开始采取多交流多沟通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有效完成知识内容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思想健康的环境,才能有力抵御社会不良习气对于孩子的影响。
三、构建学校—家庭教育—社会一体化教育服务体制
我们讲教育是为孩子成长服务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最大服务群体,因为整个国家,整个社会都在从事教育的工作,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服务体制中,教师充当了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那么,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只有自身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具有很好修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而对于家庭教育来讲,只有健康向上的家庭教育方式才能使得孩子茁壮成长,而社会是二者的结合体,只有学校和家庭在充分注意和教会孩子识别社会的善与恶,丑与美,才能使得他们不单纯能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能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积极向上的发展。
总之,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体现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而家庭教育是孩子思想教育的第一步,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很好地、及时地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多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行为和思想变化特征,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每一个孩子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得到全面的教育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璟.初中生良好家庭教育环境的构建[J].陇东学院学报,2009.
[2]刘惊铎.东南亚三国思想道德教育考察报告[J].中国德育,2009.
[3]张瑜.音乐教育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J].才智,2009.
[4]陈昌鑫.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用爱心浇灌童心[J].成才之路,2009.
[5]刘仿俊.浅谈当代青年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J].社科纵横,2009.
[6]殷艺祠.浅谈幼儿思想道德教育[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9.
[7]甄瑞香.融思想道德教育于英语教学中[J].读与写,2009.
4.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总结 篇四
单元信息化教学设计方面,我明白了,通常意义上的单元,都是和具体的学科相联系的,但是,学科本身是与知识技能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它一般以特定的经验领域对不同的知识门类进行系统的划分。新课程理念下,基于单元的学习主题通常是覆盖多个学科领域的,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能够结合自己所在的学科,另一方面要能对其它学科知识领域有所关注,从而确定合适的学习主题,并巧妙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深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成综合性的、系统化的教学设计能力。
研究性学习设计能力方面,我明白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需要不同的教学方式,在中小学教学的实践领域,有着丰富的教学方式,我们将不同的教学方式归纳为授导型与探究型两大类,新课程主张培养学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依然离不开这两种基本教学形式,在单元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能够根据目标的要求,设计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并通过适当的项目和问题的设计,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与潜能。等等,同时,自身各方面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
其一、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
此次培训,在每个学习模块中,都设置必选案例和可选案例,这些案例非常有代表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会遇到的情况,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我更清楚地知道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网络研修,好处多多。可以说网页学习的即时性,有利于我自主安排学习,减少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可以说网页学习的快捷性,有助于我提高学习和实践应用的效率。可以说网页学习的互动性,有助于我和众多教师及时学习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其二、现代教育技能得到了提升。
随着学校信息化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也得到了更为有效的整合,如何将信息技术更好地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究的,通过这次几个模块的学习,使我掌握了更多的电脑操作技术,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三、专业知识基础得到了夯实。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就应该是全面系统的学科本位知识。在这里所有的学习内容一目了然,科学系统,有标可依,有律可循,学习起来方便至极。这个学习页面的课程设置,突现了以学科为基础,以案例为基点,以问题为中心的特色。在这个学习页面上,通过老师引领,帮助我进一步领会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让我对教学有了深入的理解与思考;通过参与学习、反思体会,帮助我认识并掌握了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并且能够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
5.关于教师教学能力评语 篇五
2. ××老师热情开朗踏实。一贯认真服从领导安排,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本学年,她不仅担任着面点教学,政治教学,还承担了职高的晚课教学,可谓工作纷繁琐碎。但是,她却从未有过任何怨言,兢兢业业地默默履行着教师的职责。白天,她教职高的学生学面点,教预科的学生学政治;晚上,老师们都已经回家准备晚饭,和家人共享美好时光,她却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家里,组织住校的学生一起学按摩学美容学服装美学……
3. ××老师一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她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并联系切身实际不断反思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她热爱阅读,经常捧着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着作如饥似渴地学习吸收。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她不但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还走近耳聋学生,向他们学习手语,以便和聋生顺畅沟通,确保自己的教学落到实处。为了发挥耳聋学生视觉捕捉力强的特点,她力求课课为聋生搭建从形象到抽象过渡的阶梯,引导他们顺利完成知识的构建。因此,她的工作也和她的为人一样,不张扬,不浮躁,扎扎实实。
4. 该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表现出强烈的敬业精神,深厚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师德。实习态度极其认真,工作积极细心踏实,能虚心接受指导,较好地掌握运用管理方法与技巧。我们一起起早贪黑,全身心投入班级管理。能较快地熟悉班情,独立妥善处理班级日常事物。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特别注意了学生的个别教育,效果良好,班级各项考核均居年级首位。因此深受学生爱戴。被师生一致认为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实习班主任。
5. 该生在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踏实敬业,能够虚心求教,善于思考,举一反三。热爱学生,特别关怀班上成绩较差行为偏差的孩子,耐心为他们补课,并给予肯定和鼓励,深得学生的喜爱。教学上有良好的素质,教学目标明确,板书工整语言清晰,能够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注重教案的编写和反思,作业批改认真细致。相信今后的工作中定能更好地注重备课的针对性(备教材与备学生)课堂的有机调控和难点的有效突破,使自己更快地成长。
6. 虚心学习,积极向上。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及各类学习讲座。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化学教育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文章如《教育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怎样与新课程同行》等。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当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不同类型的课,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使学生产生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后根据得失及时写些教后感、教学反思。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7. 教学中坚持教学“六认真”,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准备、制作教具。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意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上网查找资料等等。
8. 该同志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的正确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师德修养。遵守劳动纪律,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
9. 该同志工作勤勤恳恳,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我的任务,虚心向各位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并刻苦砖研教学大纲和考纲,以及相关教育教学理念等书籍,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上课时认真授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幽默的语言和神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巧妙设疑和点拨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10. 该同志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心国家大事,拥护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
11. 该同志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加学校的政治学习,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学校的劳动纪律,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关心国家大事,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师德修养。
12. 该同志思想端正,热情努力,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办事认真负责。并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她热爱教育事业,能够把自己的精力、能力全部用于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并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能够主动与同事研究业务,互相学习,配合默契,教学水平共同提高,能够顾全大局,团结协作。
13. 她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能走在其他教师的前面。在xx年她作为课题负责人,申报了省级重点课题《农村初中新课改英语实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两年多来,她带领课题组成员按计划实施研究,经过整理和分析材料,通过大量的实验性教学案例,总结出规律性的理论观点、教学方法等,探索并实施任务型教学的方法,逐步形成农村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并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运用的能力,整体提高我校英语教学质量。于xx年月通过鉴定验收。她心甘情愿把一生放在教育这块沃土上辛勤地耕耘,播洒希望的种子,期待收获的明天。她认真学习新教学大纲,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工作。
14. 在教学中以各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更要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自己的言教身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她在教学上能够起到带头作用。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每次教研活动时都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与其他老师一起探讨教学上的问题。每个学期,都为全校教师上一节示范课,并受到老师们的好评。
15. 她能够关心并帮助年轻教师,几年来,她先后与XXX等几名年轻教师结对子,指导他们快速成长为教学能手。
16. XXX在我校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服从分配,尊敬指导教师及实习单位人员,能够虚心向富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虚心听取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能将所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热爱本职工作,关心爱护学生,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该生严格遵守我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同事和睦相处,表现出强烈的敬业精神,深厚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师德。经过实习期间的工作和学习,该生基本上完成了单位交给的各项任务,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达到了实习的目的。
17. 该生综合素质较好,业务能力较强,政治表现良好,法纪观念充实,服从安排听指挥,与同事友好相处,短短实习工作期间,能够做到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相信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出色的成绩。希望x_继续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不断总结提高,为毕业后投身祖国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18. 老师不仅在教学方面取得辉煌业绩,而且在协助学学生会工作表现出色既教书又育人,还负责学校铁宣传工作,为宣传好学,他夜以继日,不惜牺牲休假日时为学校做好宣传广告。德珩老师,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舍小家为大“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深学全体教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尊,老师时刻谦戒骄戒躁的作风,时刻保持安廉洁执教的师德风范。
6.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能力 篇六
① 观察:是教育机智形成的基础。
② 理解:是教育机智形成的保障。
③ 决策:是教育机智的外在表现,也是教育机智发挥作用的必要途径。④ 实施 教育机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 教师所处理的事件具有偶发性。② 教师表现的行为具有果断性。③ 教师使用的方法具有得当性。教育机智形成的基本条件
① 有强烈的责任感 ② 要了解学生
③ 要有丰富的知识、经验 ④ 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机智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 处理教学疑难问题 ②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③ 处理非主体突发事件 ④ 处理自身失误 与学生交往中的教育机智包括哪几个方面?
(1)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交往的机智(随机调整自己的讲课)(2)教师在课外与学生交往的机智
① 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的机智
② 帮助学生走出思想误区的机智
③ 帮助学生改正缺点的机智 道德教育中教育机智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 提示:教师在不离开活动主题下,把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有意义的因素,在不经意间适时提示。
② 发挥:“借题发挥”是一种教育学生的方法,此中也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
③ 渗透:教师每要求学生做一件事情,都要留心其中所含有的教育意义,并积极将蕴涵的哲理渗透给学习。④ 替换:教师用合适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替换学生不恰当的语言和行为方式,但是做得不留痕迹。⑤ 评价:在教师进行道德过程中也体现出教育机智的那种随机的不失时机的评价。运用教育机智的建议?
① 尊重学生
②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
③ 情绪要稳定
④ 态度要诚恳 ⑤ 语言要含蓄
⑥ 行动要沉着
⑦ 方法要恰当
⑧ 要避免刻意 ⑨ 要避免说教
⑩ 要适可而止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暗示?
① 设置能诱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外部环境,尽可能彻底地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帮助学生确立自信。
② 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采用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单项或综合教学进行。
③ 教师还要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性格及他们的表现,做出相应的反应,要使用一些鼓励的话语和表情,这样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给他们学习信心。9 如何理解沉默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① 具有信号功能
② 具有教育功能 ③ 具有评价功能
④ 具有遏制功能 10 教师科研特殊含义包括哪些方面?
① 教师以科学工作者的态度对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② 用科学研究的程序,方法去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③ 以改进工作效果为目的,将教育工作与科研工作结合为一体 ④ 强调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研究合作 ⑤
强调教师科研是教师成才之路 教育科研规范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① 学生的身心和利益不受损害
② 尊重学生的名誉权
③ 尊重学生的利益
④ 应该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训练 教师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① 组织上课
② 维持课堂纪律 ③ 组织课堂发言和课堂练习
④ 组织课堂分组活动 ⑤ 组织课堂表演、演讲和实验
13教师如何维护好课堂纪律?
① 语言提示
② 目光注视
③ 课后谈话
④ 友善相处
⑤ 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喜欢教师如何组织好课堂分组活动?
① 要确定分组方法,座次安排
② 要考虑学生学习要采用的形式(是否需要安排中心发言者、使用材料)③ 要督促学生全员参与活动
④ 要控制进程 ⑤ 要认真总结,提高小组活动质量与效果
⑥ 要考虑学科特点 管理好一个班级要有哪些方面的能力?
① 建立一个好的班级集体领导核心
② 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③ 解决学生中的个别问题
④ 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⑤ 正确处理突发事件 教师的德育能力应有哪几部分构成?
① 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
② 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
③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
④ 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能力 教师对学生评价中要克服哪些心里偏见?
① 消除第一印象
② 克服心里定势 ③ 驱除晕轮效应
④ 力戒近因效应 学生心理品质评价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① 刺激—反应法
② 现象—本质法
③ 效应—本体法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 领会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② 明确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目标
③ 掌握思想道德教育的常用方法
④ 清楚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原则 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① 说服教育法
② 榜样示范法
③ 情感陶冶法 ④ 实际锻炼法
⑤ 品德评价法
⑥ 自我教育法
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① 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
② 熟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异常症状(自卑、嫉妒、虚荣)
③ 明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④ 经常倾听学生的心声
⑤ 掌握一些心理疏导的技术 教师的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 创新教学设计的能力
② 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③ 开发校内、外教育资源能力
④ 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能力 ⑤ 合作教学能力 教学反思包括哪些方面?
① 内部自我对话
② 同事讨论方式 ③ 外显自我对话方式
④ 行动研究方式 教学反思的方法?
① 回顾教学事件保持反思习惯
② 保持学习的习惯
③ 教师叙事 教学反思的特征?
① 强调自我反思
② 强调实践反思
③ 强调整体反思 教学反思的意义?
① 教学反思承载着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 ② 有助于教师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③ 有助于促进教师团队建设 教学反思的要求?
① 组成有意义的故事
② 道隐无形
③ 题材丰富 你作为教师应了解学生哪些方面?
① 个性特征
② 心理素质
③ 道德素质
④ 学习能力
⑤ 身体状况教师进行课堂调控时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① 建立课堂教学常规,规范学生行为
② 根据学生特点及时调整教学 ③ 运用注意规律调控教学
④ 运用语言艺术调控教学 ⑤
利用教学反馈信息调控教学 教师分析教材能力包括哪几方面?
① 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② 分析教材的内容和结构
③ 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31 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陈述教学目标?
确定目标:① 内容标准
② 学生情况
③ 学习背景 陈述目标:① 教学目标陈述的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
② 教学目标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测
教学实施能力应由哪几方面构成?
① 课堂调控能力
② 实施教案能力
③ 教学应变能力 33 教学认知能力具体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① 领会课程标准能力
② 分析教材能力
③ 了解学生能力
课时计划都包括什么?(2011年道里区考题)
① 教学目的 ② 教学重点、难点
③ 教学方法的运用
④ 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
⑤ 板书设计
⑥ 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
评课应注意什么?(2011年道里区考题)
①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所安排的各项学习活动能否有效地为既定目标服务 ② 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结合教材资源,贴进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做到科学、正确、无差错 ③ 教学结构、教学节奏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重点、难点是否突出 ④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各类学生都获得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⑤
教学媒体的选择是否有效、实用,能否真正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⑥
教学过程是否流畅,调理清晰,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如何建立良好的班集体?(2011年道里区考题)
① 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②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③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④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 ⑤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在课堂中设疑有机有几种方法?(2011年道里区考题)
① 争论设疑法
② 提问方式设疑法
③ 引趣设疑法 ④ 创设情境设疑法
⑤
比较设疑法
④ 推究问题设疑法
写教育叙事要注意什么?(2011年道里区考题)
① 首先是写实性(原汁原味)
② 其次是情节化
③ 要有可读性
④ 让教育故事焕发理性和智慧的魅力
1)影响遗忘的因素有哪些?(2011年道外区考题)
① 学习程度:适当过度的学习,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② 学习者的态度(需要、兴趣)③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④ 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2)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复习防止遗忘?(2011年香坊区考题)① 及时复习(遗忘曲线)
② 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分成若干小块)③ 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 ④ 多种感觉参加复习活动(听、说、读、写)
教师应如何上好一节课?(真题回放)
① 目标明确
② 重点突出
③ 内容正确
④ 方法得当
⑤
表达清晰
⑥
组织严密
山香答案:① 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② 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③ 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来
④ 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论述: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你如何看待?(真题回放)
首先回答:
① 以语言传递为主(教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
② 直观感知(演示法、参观法)
③ 实际训练(练习法、实验法)④ 探究活动:发现法
⑤ 情感陶冶(欣赏法、情境教学法)
⑥
新课程实施(自主学习、科学探究、小组合作)其次分析:
①就其一个或几个方法从利与弊两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宜多种方法综合应用 ② 针对不同的学生,依据不同科目的性质来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③ 同时,还可以同一科目的不同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最后结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方法都应因人而宜(学生与教师),与课程的性质相适应,不论哪种方法,只要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就是好方法。
论述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真题)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①创设心理环境
②给学生创造更多的选择余地
③ 科学评价学生学习水平2)注重创造性个体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
②解除对创造的恐惧
③ 鼓励创新思维 ④提倡非逻辑思维
⑤ 提供创造性榜样供学生 3)开设培养创造性课程,训练创造性思维策略
①发散思维训练
②推测与假设训练
③自我设计训练
④头脑风暴训练
论述:请运用心理学知识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课堂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山香)
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① 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的安静
② 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如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③ 教师在教学中要使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引起无意注意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① 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目的越明确注意越容易集中
② 合理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课堂提高 ③ 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此外,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提高效率(教学)的策略?
① 转换教学观念
② 做好备课工作
③ 加强预习和复习指导 ④ 精心组织上课
⑤
提高职业素养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①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保持好奇心
② 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的难度 ③ 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
④ 合理运用外部奖励,有效运用表扬 ⑤
7.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能力 篇七
一、加强体育高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教师的教育作用, 一种是显性, 一种是隐性。教师仪容仪表、言谈举止、行为活动对学生都在潜移默化的起作用。因此, 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情操, 要以身立教, 自觉率先垂范, 真正地为人师表。高职教师的良好形象, 要求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严于律已, 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团结互助育人的教师, 才能教书教得好, 育人育得好, 在学生中树立优秀教师的形象。为了加强教师政治思想工作, 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激发他们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热爱党, 热爱社会主义, 从而转化为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的感情, 使之为其拼搏、奋斗。通过系列活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组织教师观看视频———教师礼仪讲座 (金正昆) , 树立教师良好形象;教师职业道德研讨会, 要求老师撰写心得体会;并选择优秀文章进行宣读、交流、奖励;党工部开展校园精细化管理征文, 并对优秀论文进行大会研讨交流, 提高教职员工主人翁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深入开展向詹红荔同志学习的活动, 并要求每位教师立足本职撰写学习心得, 择优进行大会研讨交流, 提高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意识和培养教师全心全意投入教育教学的工作作风。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撰写心得体会, 进行交流。实行导师制。
二、转变教师传统观念, 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理念
教育思想决定教育行为, 任何教育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支配下进行的, 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前提, 是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当前的体育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仍然存在许多观念上的偏差, 制约着非智力因素的有效培育与开发, 因此, 转变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极为关键。首先体育高职教师要明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及聘请有关教育专家开设专家讲坛, 着重对高职教育的现行观念进行讲解解读。按照专业建设要求, 要求各专业带头人外出进行行业调研, 了解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体育高职院校之间互相调研吸取先进的、典型的教育教学理念, 提高教师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认识高度, 从而增强职业教育的紧迫感, 树立起正确的职业教育理想和信念, 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
三、提高体育高职教师的业务能力
(一) 提升专业知识
教师对课程设计与改革是与教师掌握的学科知识和对职业岗位知识要求的认识程度相关学科知识成正比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 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清晰, 形成职业标准, 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教师在原有的学科知识基础上, 加强对“岗、证、课”的研究。教师的知识结构根据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定位进行相应的学习与提升。学院根据市场专业人才规模变化和供求情况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因此, 要求教师不仅应定位在“双师型”, 而且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适应专业的调整带来的教学内容调整。提升体育高职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通过派遣教师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师的培训进而参加考评师的培训。以及参加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特色技能培训。另外, 高职院校教师还可通过网络、电视等现代继续教育的新途径满足知识更新的要求。
(二) 培训教育技能
教师的业务能力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两个方面, 也就是说, 教师不但要求具备“学科知识”, 而且要求具备“教育知识”。因此对于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 必须强化专业知识技能和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 而且要教会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逐步提高其从教素质, 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好教师。教师的教育技能提高可采取正式培训和社会学习两种方式, 正式培训是通过高校、地方教育机构参与的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较为规范的培训。社会学习是向单位的人、周围的人学习, 教研组要扎实、有效的组织集体备课, 理论学习, 课题研究, 常规检查,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深入开展教法、学法研究和听课评课等活动, 听课和评课要本着建设的目的, 评课要有针对性, 关键是提出改进意见, 帮助青年教师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对新任教师和专职教师, 发挥教研组的集体帮带作用, 还可以采用“导师带教”的方法。导师选择课程教学水平较高的中老年教师或外聘优秀教师, 让他们与青年教师组成对子, 使教师处于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良性的竞争的环境, 宽松的成长环境。激发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提升实践教学能力。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加实践教学。理论课程以专任教师为主教, 外聘教师为辅教。实践课程以外聘教师为主教, 专任教师为主教。
(三)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 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高水平的理论知识, 更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体育高职“双师型”教师有几个渠道, 一是让教师本专业或相关专业职业技能培训, 二是深入不同行业企业挂职锻炼, 还可利用寒暑假进行兼职, 以缩短学校与社会、教育教学与行业实践之间的距离, 促进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学院安排一些青年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或教学实践。使广大教师全方位、多渠道的进入企业, 了解企业, 服务企业, 并带领学生去实训、实习, 相信培养的学生社会适应性和实用性更强。
(四) 提高科研水平
鼓励教师加强对行业企业的研究, 参与政府部门组织的行业企业专项调研。通过调研平台与行业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科研工作是高校中重要的一项工作。没有科研成果的引领, 体育高职院校的教学很难上升到较高层次, 只有以科研带教学, 以教学促科研, 才能实现培养模式的内涵建设, 提高体育高职院校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
体育高职院校多数是二元式培养模式, 一是为省乃至国家培养一批高水平运动员, 二是为体育产业培养一批服务于社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体育高职院校的科研也要围绕这两大目标展开, 一是鼓励教师走进训练基地, 把科学研究指向提高教学和训练, 把科研转化为提高运动员运动水平和职业素质、能力的生产力。二是通过与企业合作, 尤其是与企业联合开展科研, 由企业针对生产与经营的实际需要确定科研项目、双方共同承担科研经费、科研任务、解决技术难题, 让科学研究直接转化为服务企业和社会的生产力, 从而实现以科研带教学, 以教学促科研。
四、培养和激发教师献身教育的情感
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分五个层次, 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一般来说只要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 马克思说:“人的心理动力源于人的需要的满足”。需要是推动人行为的内部动力, 它直接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指向和积极性, 所以, 要建立教师的职业情感离不开对教师需要的满足。
(一) 满足教师生理的需要, 培养教师献身教育的情感
人的内部需要是人从事某项活动原始动力, 需要一般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的满足表现在对劳有所得, 奖惩分明方面;精神需要体现在生活的丰富多彩、领导和同事间关系和谐, 团体凝聚力强。
生活上体贴入微, 关心教师身体、住房、子女入学和就业等, 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教师必然积极投身于本职工作, 形成敬业、奉献的积极心态。此外, 经常开展各种活动, 通过举办学科活动, 培养青年教师的组织、策划和辅导能力, 不定期地举办校园文化活动, 比如教工篮球赛、乒乓球赛、拔河比赛、游戏等活动, 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 加强团体凝聚力的培养,
(二) 满足教师安全和归属的需要, 培养教师献身教育的情感
学习厦航的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体贴人管理理念, 重视情感沟通, 做到制度上严格要求, 管理上体现人性化, 进行心理换位, 用真诚与之交往, 及时对教师工作予以肯定和承认, 信任教师, 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使广大教师切身感受到:学院是我的学院, 领导和同事是关心和爱护我的。管理者给予教师的尊重、关心、爱护、体贴和信任会提高教师产生安全感、胜任力, 还能够使高职教师对领导产生一种“知遇之恩”, 自觉把个人的发展和学院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把被学院需要、被领导需要、被同事尊重、需要和被学生尊重、需要当成一种责任。把满足这种“需要”当成自己奋斗的目标。调动他们献身高职教育的积极性, 把追求同教育事业紧密结合起来, 自觉融入学校的教育及各项服务、管理工作中来。并用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去衡量和评价自己的工作。
(三) 满足教师成长和成功的需求, 培养教师献身教育的情感
要多给教师展露才华的机会和学习的机会, 让他们利用机会来挖掘自身的潜力。比如优质课比赛, 说课比赛、书法比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尽可能地让青年教师参加锻炼, 使部分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而后以此为榜样, 开展教学研讨、示范课, 让其他教师增长见识, 在以后的自己的教学中能取长补短。
邀请教育专家来学校作专题讲座, 更新教育理念、拓宽视野;组织教师参加政府和地方教育、科研部门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交流会, 到行业和兄弟学校参观、调研、学习等, 博采众长, 以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
通过一定的制度、措施、方法激发和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奖罚分明, 任人唯贤, 在评职、晋级、评优选模等方面, 与教师的工作业绩密切联系, 让教师感到只要耕耘, 必有收获, 培养他们干一行、爱一行, 钻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
五、结论和建议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典型案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通过行业背景分析, 认真学习国家关于体育高职教育的相关文件及有关教育专家关于高职教育的重要讲话, 可以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创设安全、尊重、信任的良性竞争环境使广大教师能够怀有崇高的理想和高度的责任感, 不断完善教学设施, 提高教学条件, 使教师有用武之地, 加强学院制度建设, 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创造学习的机会使广大教师有归属感、安全感, 自尊的需要、成长和成功的需要得到满足, 自觉地把教育教学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 辛勤耕耘, 无私奉献。如果能做到这几点, 体育高职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能力必定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汪潮.教学新理念[M].上海: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3:19-21.
[2]冯艺.浅谈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管理[J].科技资讯, 2009, (9) :175.
[3]黎雪莲, 李庆.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9, (Z1) :45-46.
[4]段静, 张艳丽.浅谈高校青年教师的需求特征与激励方式[J].沧桑, 2009, (3) :171-172.
[5]吴明永.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环境优化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6) :53-54.
[6]谢新华, 臧为民, 高晓平.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浅谈[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9, (1) :18-19.
8.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能力 篇八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学术研究能力
高校教师职业能力是指其完成教学工作和学术研究工作诸种能力的集合,这些能力彼此相辅相成、辨证统一、相互促进,不可偏废。依据教书育人、创造知识、传承文化的职业使命,本文认为高校教师职业能力构成要素中首要职业能力是课堂教学能力,其次是学术研究能力。把教学工作置于首位是高校教师毋庸置疑的职业要求。
一、课堂教学能力是高校教师首要职业能力
实践经验和职业伦理昭示,高校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学,教书育人是其天职,这是他和其他科研工作者的根本区别,并己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而深入人心。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学是教师的首要工作,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无疑,课堂教学能力是高校教师的首要职业能力和基本职业能力,这种能力“是以认识能力为基础,在具体学科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能力(专业能力)”,它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和教书育人宗旨得以实现的前提。因此,教师教学能力及相关能力成为教师职业能力研究的重中之重。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结构的核心,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事实上,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高校对教师专业性学术研究能力的重视程度——表现为因管理决定的资源投入要远远高于对教师必备的教学研究能力的重视,导致高校教师职业能力之首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升长期不受重视。中学老师在应试教育压力下必须下大力气研究教材、钻研教育教学,而大学教师并没有应试教育的职业压力。更重要的是,在关乎职业前途的职称晋升中,大多数高校未能建立起针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科学考核制度,导致教师忽略了这方面能力的提升。
在大学教师职业能力诸多构成要素中,课堂教学能力是首当其冲的能力,“教学是以知识、技能、道德伦理规范等为媒介的、师与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决定教师在其中的地位、作用的核心因素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效果,明确教学能力的性质、构成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动态过程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根据实践经验并从管理学和认知心理学角度解读,本文认为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由四大要素构成,分别是课堂管理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
一是课堂管理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是指教师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能力。在课堂上,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还应该当仁不让地扮演一个追求卓越的管理者的角色。它要求教师建立健全针对学生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实施有效激励,是进行课堂管理的核心所在。
课堂管理和一切组织管理一样,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追求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它表现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提升效率的前提是实施有效激励——欲使组织成员全身心投入到某项工作中,其必要前提是他们受到了激励——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而教师欲对学生进行有效激励,就必须加强师生沟通,努力了解学生对于教学的需求和愿望,进而通过综合学生需求、调适教学目标,最终确立师生双方的共同愿景,并围绕它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以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有效课堂管理的要旨在于:构建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围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章立制,营造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课堂氛围。事实证明,若缺乏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一个秩序杂乱、各吹各打的课堂将无法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经验证明,一个合格的大学老师首先应该成为一个合格的课堂管理者。
二是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判断能力,主要表现为: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和心理学的能力;分析掌握教学大纲的能力;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对学生学习准备性与个性特点的了解、判断能力等”,即因材施教能力。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不同的教学认知折射了不同的教育教学理念。大学教师应该如何认识教与学?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体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与学会产生差异极大的看法。一个运用积极心理学营造的课堂肯定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课堂,它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肯定是普遍课堂不能比拟的。当然,无论用什么样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课堂教学,“如何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如何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并努力发掘其创造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如何把学习变成一个克服挑战、获得乐趣和逐渐成长并存的过程”,乃至于“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等实践问题都应该成为大学教师必须认真钻研的重大“学术问题”。无论如何定义教与学的关系,现代教育理论都昭示:大学教师必须实现角色大转变:由原来高高在上、以灌输知识为己任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辅导者、引导者、导演和导师。竭尽所能激发学生“乐学”,进而“善学”,培养学生从知识的接收者蝶变为知识的加工者和创造者,这是现代教育的“黄金法则”。
三是教学操作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语言表达能力,如言语的准确性、条理性、连贯性和感染力等;非言语表达能力,如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如运用教具的恰当性,熟练使用电脑和互联网越来越成为这种能力的重要标志。除此,还有“选择适宜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和“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等能力。
四是教学创新能力。上述三项能力为基础性能力,它们应该成为衡量一名大学教师是否合格的必备职业技能。而教学创新能力是四大教学能力中的最高级能力,它是评判一名大学教师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也是教师最具价值的教学能力。
教学创新也称为“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创新能否实现取决于三大关键因素。首先,教师是否能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其教学;其次,是否有一种可操作的方法来践行该理论;最后,创新能否成功还必须经过充分的教学实践检验,用充分的实验数据说话。教学创新成败关键是看上述三大组成部分有无推陈出新的变革,即教育理念、教学手段有无变革、教学实验是否充分。三者齐备,教学创新得以成立。教学创新的关键在于持续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一个优秀的大学教师应该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的学习,并自觉将其理论与方法活学活用于课堂教学,这关乎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中三大基础性能力,即课堂管理能力、教学认知能力和教学操作能力的高低强弱。教学创新的关键还在于自觉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一个优秀的大学教师应该把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自觉置于与专业性学术研究同等的地位。
二、教学研究能力是高校教师学术研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术研究能力是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可分为专业性学术研究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两个领域。前者指每个教师在其专业领域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因“术业有专攻”,故高校教师的专业性学术研究往往五彩斑斓、个性迥异,也强弱有别。这也是高校现行管理体制下所有教师都必须去完善和强化的职业能力。它既关乎高校教师的职业评价和声誉,也关乎高校的声誉,是评价高校办学实力的、居首位的“硬指标”。从高校教师职业使命考量,专业性学术研究成果必须通过扎实的教学研究,以最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教书育人、传承文化,并通过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创新知识、创造知识。这就是说,教学研究能力对高校教师绝不是可有可无、锦上添花的一般职业能力,而是高校教师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科研能力。一言以蔽之,高校教师欲圆满实现教书育人、创造知识、传承文化的职业使命,必须有赖于夯实这一基础。否则,“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一结论已经被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不尽人意的发展现状所证明:虽然规模扩张迅猛,但教学质量及与之相关的人才培养质量却难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而饱受社会各界和教育界有识之士诟病。
教学研究能力至关重要,它是指每个高校教师都必须具备的、直接为教学工作服务且以教和学的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能力。这是所有大学教师都必须拥有的共性能力,它决定着大学教师能否顺利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作为一种经验型研究,出色的教学研究能力只能建立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用心而为的课堂教学基础之上,优秀的教师必然重视课堂教学及其研究,在此平台上验证教育理论、检验教育手段、提高教学绩效,并通过掌握教育规律进而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目标——教书育人、创新知识、创造知识、传承文化。
一般而言,教学研究能力直接决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强弱,影响着大学能否顺利履行其重要的社会职责——培育人才。因为课堂教学有其自身规律可循,对这种规律的探索就是教育教学研究,这是大学教师必须涉足但却极少有人自觉自愿涉足的重要学术领域。事实上,对于一名大学教师而言,作为学术研究能力的两大组成部分,教学研究能力和专业性学术研究能力是并驾齐驱的关系。如果大学教师不善于或者不屑于做教育教学研究,那么,他一定难以胜任课堂教学工作,因而无法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使命。是故,“教师即研究者”这个享誉教育界的重大命题对大学教师而言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何谓教学研究?即利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通过探寻教育规律进而改善教育教学过程以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和功能的科学活动。例如,运用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围绕如何提高大学教师的四大教学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而展开的学术研究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研究。相对宏观层次的教育研究而言,课堂教学研究更注重教育的微观层面,它围绕“如何教”“如何学”“如何管”而展开,可以细化为对一系列普遍问题的深入探究。譬如,现今大学课堂,无论上专业课还是公共课,学生们已经普遍形成一个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恶劣习惯,即:可以不带教科书和笔记本,但一定不会忘记带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因此,每一个大学教师都要面对如何激发课堂上一大群安安静静、自得其乐的“低头族”的学习兴趣这一迫在眉睫的教育难题。事实上,这一问题表面看似乎是课堂管理问题,深入思考却发现,解决这一问题还涉及教学认知、教学操作和教学创新等能力的综合运用。试想,如果课堂教学不再是“单向度”的“我说你听、我教你学、我打你通”的“单向度灌输”,而是在广泛的师生交流、互动讨论和思维激辩中展开学习;如果教学内容既能够尊重教材和大纲,又能够与时俱进、贴近学生和现实,且反映学术最新成果和前沿问题,而非老生常谈;如果教师的讲授能够更生动有趣,而非照本宣科、味同嚼蜡;如果课堂不再是教师高高在上大唱“独角戏”的地方,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平台和学生展示才华和学习成果的舞台;如果老师不再扮演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知识权威”,而是转换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循循善诱的引导者,成为学生展示学习才华和学习成果的导演……只有当这一切成为现实后,困扰大学课堂的“低头族”现象自然会大幅度减少。实践证明,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无法拒绝的。
就职业能力的共性看,大学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职业能力交集是专业性学术研究能力,即他们都必须从事学术研究;就职业个性而言,大学教师还必须具备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这就意味着,把教育教学研究视为重要的学术问题去钻研理应成为大学教师的职业要求。然而,不尽人意的现实却是:课堂教学能力不强及教学研究能力低下却长期成为大学教师职业能力的短板。甚至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要论及课堂教学及教学研究,许多优秀中学老师的经验值得大学老师借鉴!这是因为,客观上由于高校长期形成的“重科研轻教学”的管理导向和价值导向,而且误将“科研”局限于专业性学术研究一隅,由此造成的唯专业性学术研究马首是瞻的职称晋升制度和高校声誉评价体制使得高校管理层难以真正重视课堂教学及教育教学研究,课堂教学便永远停留在“说起来真是很重要,做起来往往被忽略”的尴尬境地。大学教师自然也不会将精力花费在吃力不讨好、如同“无底洞”一般的课堂教学及教育科研领域。
人们习惯认为,一个专业性学术研究能力较强的大学教师必然是优秀的教师。然而,现实情况却往往是:许多专业性学术研究做得成绩斐然的大学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不屑于钻研课堂教学,也不懂得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来组织课堂教学,以至于缺乏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职业能力,从而无法圆满履行教书育人的职业宗旨。在学生眼里,这样的教师可能是一个令人乏味的“知识传声筒”和按部就班的“讲课机器”,他(她)距离“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而他(她)的专业性学术研究成果,也可能因为不懂得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且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传授,而躲在深闺人不识。一个重要的结论是,专业性学术能力强不会必然导致课堂教学能力同样强,因为传授知识和教书育人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非刻苦钻研不能驾驭自如。要掌握教育规律必须刻苦钻研教育学、心理学乃至管理学,而对这些基础性学问的普遍忽略几乎是现行教师考核体制下高校教师的通病。因此,加强大学教学研究已经成为教育界的“警世恒言”。
就教师职业能力而言,“教学能力本身自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操作系统。教学能力、班队管理能力和教育探索能力尽管不是教师职业能力的全部,但已反映了它的基本的和主要的方面。这一结构的构想既有经验的基础,也有内在的逻辑依据。”因此,就职业要求而论,高校教师职业能力按其重要性排序:课堂教学能力居首,专业性学术研究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并列次之。三者的关系恰如“鸟之双翼”和“车之双轮”的关系,有着明确的主次之分。专业性学术研究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犹如“鸟之双翼”,“双翼”不强或发展失衡,鸟就无法飞翔。专业性学术研究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犹如“车之双轮”,“双轮”不牢或者强弱失衡,车将倾覆。这就意味着,高校教师若只强调专业性学术研究能力而忽视教学研究能力将导致重大的职业缺陷。反之亦然。两种顾此失彼的职业偏向都将导致高校教师不可能圆满履行传承文化和教书育人的使命。
三、思考与对策
目前在一些高校,教师“不乐教”“不善教”“不研教”,学生“不乐学”“不善学”己成为令人忧心忡忡的常态。教师“混课时”、学生“混学分”问题己严重影响到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中国高等教育面临家庭和学生“用脚投票”的重大考验。显然,尽快建立教学、科研“两手抓”且“两手硬”的激励性制度,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高校行政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
无疑,提升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的解决之道是科学的制度安排。高校管理部门必须与时俱进,创立一套激励性的管理制度,它必须为教师“乐教”“善教”同时“研教”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事实上,高校普遍缺乏这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至于“重科研、轻教学”的弊端已经长期固化,严重影响到教师的职业心态和行为选择。广大高校教师其实心知肚明:科研做得好方能名利双收,这是晋升高级职称及获得各种荣誉和头衔的唯一依据,而课堂教学则是无底洞,搞得再好也不能雪中送炭。
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都特别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但数年实践下来,以现实状况而言,国家层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在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内化为激励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的动力。为此,本文特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改革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高校应该把课堂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作为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的必备考核指标。通过优化职称评聘制度,鼓励大学教师搞好课堂教学、努力钻研教育教学,并将其置于和专业性学术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对于非教育学背景高校教师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应给予奖励,以形成示范效应。
第二,各高校应设立专项科研经费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出版教育教学研究专著。尤其要大力鼓励非教育学背景教师出版此类专著,并提升其在职称评聘和各类与教师荣誉相关的评优、评奖活动中的权重。
第三,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体系。高校应该强化教师终生职业技能培训,并与职称评聘挂钩。未参加培训的,不得参加高一级职称评聘。
第四,改革、完善“教学名师”评审制度。强化课堂教学评估和教学研究成果在这一荣誉称号评审中的绝对权重,将专业性学术研究成果由“绝对标准”降为参考标准。
9.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篇九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四种: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信息、情绪和生理状态。其中。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为人师表方面作出了哪些要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为人师表的规定: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关爱学生方面作出了哪些要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谈谈教学过程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理解和钻研教材,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把握好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3.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操作技能的形成主要包括四个阶段:
(1)操作定向:也称作操作的认知阶段,即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程序的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2)操作模仿:学习者通过观察,实际再现特定的示范动作或行为模式。(3)操作整合:是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起来,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4)操作熟练: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5.简述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提高。
(2)注意启发。在讲授中善于诘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
(3)讲究语言艺术。力图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要适度,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以姿势助说话,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4)要组织学生听讲。
.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生的有意记忆明显增强:从无意注意为主转变为有意记忆为主,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第一个特点;
(2)小学生的意义记忆迅速发展:从机械记忆为主向意义记忆为主过渡,是小学记忆发展的第二个特点;
(3)小学生的抽象逻辑记忆水平逐步提高: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逻辑记忆的方向发展,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第三个特点。
(4)短时记忆的容量发展迅速:小学生短时记忆的容量发展迅速。
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5)注意用脑卫生。
简述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具体应用(1)借助实物、图像创设教学情境。
(2)借助动作(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3)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4)借助新旧知识、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教学情境。
(5)借助“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6)利用谜语、儿歌创设情境。
(7)借助问题创设情境。
(8)运用想象创设教学情境。
材料分析题
小雪的母亲逢人便夸她的女儿多么聪明,在班上学习总是前几名,而且,在书画、歌咏比赛中获得了市里的一、二等奖,可谓多才多艺。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她与同学相处不好,同学关系紧张。由于小雪多才多艺,学习又好,再加上家庭比较富有,她时常瞧不起班上的其他同学。在学习上,如果有同学向她请教问题,她会随口说:“这问题太简单了。”当看到别人的穿着一般时,她也会说:“这衣服太不好了,买件贵点儿的穿吧。”她就是这样,给人的感觉仿佛她就是“小公主”。她很傲,有时自己做错事了,也不承认,还多方辩解,甚至有时为了获得荣誉还弄虚作假。
问题:
(1)材料反映的是什么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分)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矫正该心理现象。(10分)(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典型的小学生的自我中心现象,自我中心是现在小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它阻碍了小学生的正常交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在家庭中处在中心的地位.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也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服从自己,而且以自己的眼光去评判周围的事物.不能客观地评价别人和自己。
(2)要矫正小学生的自我中心心理,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①帮助小学生认清自己身上的不足及其危害性,树立改变自我的信心和决心。
②给予家长必要的指导,寻求家长的合作,使小学生摆脱形成自我中心的环境。
③在家庭中逐步改变小学生的自我中心,采用行为转变方法,如厌恶法、代币法等。
④结合实际生活,指导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提高其交往能力。
⑤指导和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自我认识能力,使其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接近现实。能愉快地接受自己,调整自己,形成健全统一的个性。
⑥培养小学生的集体意识,认识集体规则,培养集体荣誉感.学会在集体中与同伴和睦相处。
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
(1)时间管理策略。具体包括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2)环境管理策略。具体包括注意调节自然条件;设计好学习的空间。
(3)努力管理策略。具体包括激发内在动机;树立良好信念;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调节成败标准;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自我奖励。
(4)资源利用策略。具体包括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什么?(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教学设计是教学开展的重要环节,三年级的周老师是位新老师,他认认真真地设计教学环节,严格按照设计的环节进行授课,但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发现,实施与设计环节有些不同,一旦出现意外的情况,往往不知所措。于是,周老师认为教学设计根本没有必要,不但会影响自己的课堂发挥.还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创新。
问题:
(1)课程设计和实际授课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哪些?(10分)(2)请就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给出对策。(10分)(1)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课程设计环节和实际授课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新教师在制订课时计划的内容时,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课时计划的一些细节上。
②新教师不会随着课堂情境的变化来修正计划。
③新教师认为自己不能预测计划执行时的情况。
(2)材料中的周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①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观看优秀教师的授课视频,或者利用不上课的时间去旁听其他优秀老师的课来进行学习。
②开展微格教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微格教学的方法寻找自身的问题,得以改正。
③进行专门训练。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在职培训,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④反思教学经验。可以通过写反思日记、写教学案例等方式,总结经验,提升自己
(1)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材料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8分)(1)通过本材料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发展。
①知识与技能: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乘法的过程,掌握乘法基础知识和基本符号。
②数学思考: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乘法信息做出解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运用乘法进行思考。
③问题解决:能在教师指导下,利用简单的乘法计算以往使用加法的内容。
④情感态度:了解可以用乘法计算某些加法运算,增强学生思维中运用乘法进行运算的意识。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1)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订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3)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简述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流体智力较少地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晶体智力是指获得言语、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只是在25岁以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24.材料:
语文课堂上有蝴蝶飞进来,学生乱作一团,有的同学索性离开自己的座位.你追我赶地去扑蝴蝶„„
教室里恢复平静后,一班的陈老师灵机一动,便放弃了原来的教学内容,而让同学把刚才扑蝴蝶的经过写一篇作文。结果,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说得头头是道,写得也很精彩.乐得老师满脸堆笑。
二班的杨老师面对以上的情境则是板起面孔,维持纪律,让学生回到座位上,继续原来的教学。而学生却余兴未止,沉浸在刚才的氛围中„„杨老师不愿意放弃原来的教学内容.否则他认为自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问题:
(1)本案例中两位老师的做法有何不同?(10分)(2)谈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遇到这一状况你会怎样处理?(10分)【参考答案】
(1)陈老师展现了自己的教学机智,突破预定计划,“创造性地教学”.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因势利导,尊重了学生的兴趣、情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杨老师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传统的“教师中心”的理念,把知识、学科放在中心地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2)教学过程应该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而且应该“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偶发事件,要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材料中的陈老师就做到了这一点.抓住学生被“蝴蝶”深深吸引这一现象.以此作为活的教学材料。
其次,时刻谨记新课改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需要。遇到偶发事件,应当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因势利导,把事件转变成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活教材,引导学生看、听、说、写;指导他们学会正确、全面、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课程既要有预设性,也要重视课程的生成性,更多地关注学生而非学科.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5.材料:
林老师为了上好《自然与科学》一课,精心制作了PPT,并准备了植物标本、三张挂图和视频材料。课前林老师将这些教具摆放、悬挂好后,马上吸引了许多学生围观。课上他先是播放了视频材料,接着他演示了植物标本,因为标本过小,后面的同学伸长脖子也看不清:然后他不断翻着PPT,却没有适时做出讲解。下课铃响了,准备好的PPT还没翻完。课后学生们反映说:“我们忙着看这看那,老师讲什么没听清,而且有的PPT白色背景上浅色的字很模糊。”
问题:
(1)材料中的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10分)(2)谈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10分)(1)林老师的直观教学手段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直观教具的选用不恰当。首先是教具的呈现时间不当。林老师在上课之前将教具摆好后,就引起了学生的围观,容易在课堂上引起学生分心;其次,直观教具用的时间太长,整堂课都在翻PPT,没有从教学的需要来加以选用。
第二。直观教具的设置缺乏科学性。首先是标本太小.导致学生无法看清,直观效果难以显现;其次,PPT上的字体颜色与背景颜色没有遵循差异律,不能将对象与背景进行有效的区分,学生看不清。
第三,直观手段的运用缺乏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林老师上课的时候不断地翻着PPT,但是却没有配合讲解,使学生只看了热闹,没有学会新知识。
(2)在教学中,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第二,直观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般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生疏时,在理解遇到困难的时候才需要教师运用直观。
第三,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教师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结合学生在课堂上反应的问题及时调整直观与讲解的比例。
第四,要在直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简述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起着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简述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有意注意的策略(1)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2)激发间接兴趣。(3)组织有关活动。(4)用意志力排除各种干扰。简述小学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1)学生成长记录袋
学生成长记录袋或档案袋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绩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则是指通过对成长记录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
(2)访谈法
访谈法就是研究性的交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收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
(3)观察法
观察法是人们为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观察法适用于评价那些在教学中不易被量化的行为表现(如兴趣、爱好、态度、习惯与性格等)和技能性的成绩(如唱歌、绘画、体育技巧和手工制作等)。
(4)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一种传统的评定教学工作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设计问卷、测试题、量表等对被评价者在正常状态下进行测试,以获得评价的资料,并做出判断。
(5)测验法
测验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对行为样本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测验法最常用于评价学生认知目标的达标程度,同时,也可以为其他评价收集间接资料。
模块一 教育基础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文化对教育制约与影响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的传统和变革 教育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1.教育传递文化(继承功能)2.教育传播文化(传递功能)3.教育选择文化(选择功能)4.教育更新文化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的意义和功能 1.教育目的的定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
特点:知觉集中倾向、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义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特点:思维的具体性、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去自我中心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年)
特点:推理 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 2.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的注意,目的月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
第二、合理组织活动。活动组织得是否合理关系到有意注意的保持 第三、对兴趣的依从性。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第四、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遗忘的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并到一定的程度不再遗忘了。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的特征 2.迁移 3.原型启发 4.定势 5.功能固着 6.情绪和动机
7.个体的智力水平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1.有意想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 3.想象逐渐趋于现实性 小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1.丰富小学生的想象 2.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生意志的培养 1.小学生自觉性的培养 2.小学生果断性的培养 3.小学生坚韧性的培养 4.小学生自制力的培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兴趣的品质:倾向性、广阔性、稳定性、效能性 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1.加强目的性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 2.设置适宜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成就感 3.充分运用学科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 4.利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5.启发学生自觉培养学习兴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 1.城乡差异明显,农村课改进程存在一定的难度 2.课程资源缺乏,经费投入不足 3.校本教研不够深入,教师缺少专业支持 4.部分课堂教学存在单纯追求形式的现象
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的推进策略 1.坚定可课程改革的方向和信心
2.认真总结课程改革的实施经验,科学发展我国的教育理论 3.关注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不平衡 4.对课程改革方案进行恰当的调整 5.加强行政管理与政策导向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教育观察法
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和考察,并通过大脑的积极思维过程对收集到的资料加以分析和解释,以形成对教育现象的认识的方法。2.教育调查法
调查法是运用问卷、访谈等科学方式,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资料,从而对事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出客观描述和预测的一中研究方法 3.教育实验法
教育实验法,为解决特定的教育问题,依据一定的理论创设解决问题的手段,并有计划地实施创设的手段,一定时间后,就实践效果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分析,验证解决问题的手段的可行性。4.教育行动研究法
教育行动法是指教育实际工作者基于解决实际的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对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5.教育叙事研究法
是指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它是研究者(主要是老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者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的比较 1.课前计划:新手型教师依赖课程目标,不会随课堂情境的变化修改计划。专家型教师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具有预见性。2.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新手型教师规则较含糊,不能坚持执行。专家型教师规则明确,能坚持执行。
吸引学生注意力:新手型教师缺乏相应方法。专家型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教材的呈现:新手型教师不能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专家型教师注重回顾先前知识,多用导入式方法,并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运用:新手型教师缺乏或不会运用教学策略。专家型教师教学策略丰富,并能灵活运用。
课堂练习:新手型教师把课堂练习当做必经的步骤。专家型教师把练习看做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
家庭作业的检查:新手型教师缺乏行营的检查规范。专家型教师规范化、自动化、效率高。
3.课后教学评价:新手型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专家型教师多谈论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和他认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课堂教学,一般将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3.教学决策训练,是指在了解和掌握将要教授的班级状况的基础上,新手型教师在指导者的指导下观看其他教师对此班级的现场教学或教学录像,从中找到自己教学的最佳行为的过程。
4.反思教学经验。(波斯纳:经验+反思=成长)
班级管理 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初建期的松散的群体阶段 2.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 3.成熟期的集体阶段 班级管理的功能: 1.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功能 2.班级管理的个性化功能 3.班级管理的教育性功能 如何发挥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1.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2.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
3.培养学生组织集体和管理集体的能力和技能 4.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行为和习惯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扮演好不同的成员角色,为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班级管理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坚持正确方向,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2.全面性原则(面向群体,从整体出发)3.自主性原则(参与管理,发挥其主体作用)
4.教管结合原则(班级教育工作和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辩证地统一起来)5.全员激励原则
6.平行管理原则(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影响)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目标管理法 3.榜样师范法 4.情境感染法 5.规范制约法 6.舆论影响法 7.心理疏导法 8.行为训练法 班主任工作的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 2.因材施教原则 3.集体教育原则 4.民主公正原则 5.严慈相济原则 6.以身作则原则 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1.说理教育法 2.激励法 3.榜样示范法 4.角色模拟法 5.暗示法 6.契约法
有效组织班队活动的方法: 1.内容上选择上突出针对性 2.形式选择上突出趣味性 3.活动目的上突出教育性 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方法:
1.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安排活动 2.与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开展活动 3.与教学有机结合开展活动 4.与纪念日、节日相结合安排活动
课外活动的特点: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自主性
模块四 学科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原则:
(1)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2)语文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相互促进的原则(3)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原则
(4)语文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原则(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1.自学法,也称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主学习为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一种教学方法 2.讲读法
3.谈话法,即问答法,一般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提问学生,并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使之有所收获的一种教学方法 4.背诵法 5.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相商量,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多向的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基本教法。讨论法多用于解决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6.练习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活动和实际操作,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习惯的方法。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小学数学教学原则 :
1.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数学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3.具体和抽象想结合的原则 4.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的原则 5.理解和巩固相结合的原则
6.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6.合理把握综合和实践的实施 7.教学中应当注意几个关系(1)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2)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模块五 教学设计与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规划的过程。
教案是教师以课时为单位制定的教学方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程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反馈性原则 小学教案的设计:
第一、设计教学目标(认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二、进行学习任务分析(学生的起点分析、学生的主要障碍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等)
第三、设计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考虑具体的教学过程)第四、设计教学评价 第五、编写教案
模块六 教学实施
小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1)创设悬念情境(2)创设信息情境(3)创设生活情境(4)创设求异情境 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基本方法
(1)帮助学生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
(2)创设问题情境,采取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认识好奇心(3)采取新颖、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简述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外部学习动机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学习的内部动力,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内部学习动机.但也不忽视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教师应一方面逐渐使外部动机转化成为内部动机.另一方面又应利用外部动机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内部动机处于持续的激起状态。
6.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
(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4)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
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2)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3)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4)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4.简述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当前班级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解决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就要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一)以语言 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的要求:
第一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启发性,趣味性。对基本概念与原理的讲述、讲解要以实物、事实与事例做基础;讲授的内容要条理清楚,写成纲要;要使学生掌握准确的概念、原理和系统的知识和正确的技能
第二讲究讲授的策略与方式。比如重点的内容精讲,难点内容细讲,破题内容先讲,结论内容后讲,次要内容粗讲,易懂内容不讲 第三讲究语言艺术。力求语言清晰、准确、简练、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适度、抑扬顿挫;加强手势语,提高语言的感染力和理解力
(2)谈话法(讨论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第二、要善问。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启发性和趣味性,能引起、激发学生的思考,要耐心等待学生的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要注意启发学生,切忌学生一时答不上来就立刻换优秀学生回答,伤害学生对话的积极性
第三、要善于启发诱导。当问题提出后,要善于启发学生分析和思考,研究问题或矛盾的所在,因势利导,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获取新知识
第四、要做好归纳小结
(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4)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
(二)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2)参观法(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练习法(2)实验法(3)实习法(四)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1)欣赏教学法(2)情境教学法 小学课堂教学的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形象的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
要求:第一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结合 ;第三重视运用语言的直观
(2)启发性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第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三让学生动手,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
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它们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的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要求:第一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第二重视组织各种复习;第三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
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是学生系统的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学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7)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 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第一、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第二、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第三、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第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的结构)第一、引发学习动机(心理准备)第二、领会学习第三、巩固知识 第四、运用知识 第五、检查知识
模块七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鉴定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管理功能等
小学教学评价的类型。(1)按评价基准分类
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为客观标准,评价是把评价对象和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自身评价。
(2)按评价功能分类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3)按评价表达分类(是否采用数学方法)
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4)按评价的主客体不同分类
他人评价、自我评价
(5)按评价的范围不同分类
单项评价、综合评价 小学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学生发展评价、教师授课质量评价、课程和教材评价
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对课程资源开发的反思、对学生主
体性的反思、对教学方式的反思
模块二学生指导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2.环境,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社会环境的影响能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3.教育,教育是人的发展的最重要的外因,教育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4.个体主观能动性,教育和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只有不断提高自我意识,不断扩充社会经验,增强人的主观能动性。
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情感、自我意识 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
1.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2.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 3.学习兴趣不断发展变化、学习习惯有待形成 4.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儿童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教育要使用儿童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要使用儿童发展的互补性,注意长善救失。4.教育要适应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2.意义识记逐步发展
3.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 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 2.想象中创造成分日益增多 3.想象的内容逐渐接近现实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2.抽象逻辑思维发展部平衡 3.抽象逻辑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 4.辩证逻辑思维初步发展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些阶段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统一体。这些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接受外界的准则,但不顾准则的规定,按照自己的想象在执行规则。2.权威阶段(5-8岁),又称他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
3.可逆性阶段(8-10岁),又称自律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已经不把规则看成不不可改变的,而把看作是同伴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
4.公正阶段(10-12岁),儿童的公正观念或正义感是在可逆的道德观念上发展起来的。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在道德判断的发展方面鉴别出了六个阶段。他将这些阶段划分成三种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一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即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前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一: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和阶段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三: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和阶段四: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五: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阶段六: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 1.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2.品德发展是在个体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 3.品德的发展是品德各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 4.品德的发展是有阶段的连续的发展过程
小学生德育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理想教育、心理品质教育 小学德育的意义
1.小学德育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特殊意义 2.小学德育对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导向意义
3.小学德育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小学德育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指德育工作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一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思想武装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是使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培养学生形成新思想,新观念,同时在实践中逐步增强学生辨别是非和判断善恶的能力
三是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方向性渗透到日常学习、生活、劳动和自我教育中,既胸怀大志,又脚踏实地,做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2.知行统一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将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一是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用马列主义基本观点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来武装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二是: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认识增加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四是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3.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任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是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一是教育者要尊重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更需要特别的温暖和关怀,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切忌粗暴训斥、讽刺挖苦学生,甚至体罚学生
二是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和教育。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合理、明确、适度、有序且有恒的要求,并坚持不懈的贯彻到底。
4.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一是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
二是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工作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三是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各年级各阶段的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地持续发展 5.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一是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小学生的思想特点。
二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繁殖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
三是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内心精神世界,教育者要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收到良好的效果。6.长善救失原则
也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一是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二是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三是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7.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德育的方法
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指导实践法、情感陶冶发(陶冶教育法)、品德评价法、品德修养法 德育的途径 1.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活动
【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推荐阅读:
教师年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小结12-07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总结12-08
2024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08-28
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试题08-16
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背诵(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起考教师吧背诵重点10-22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11-25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总结11-07
中教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