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试行方案(14篇)
1.小组合作学习试行方案 篇一
鹤伴小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邹平县2014年教学视导反馈中提到学校要研究“课堂教学创新,打造高效课堂”的要求,学习昌乐二中“271”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活动要注重实效性。学校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抓落实,抓深化,抓学习,提成绩,在课堂教学上全面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以“鼓励冒尖,整体推进”原则,发挥优等生的带头作用,树立了中等生和后进生的信心,形成“让每一个学生进步”的教学氛围。
二、参与对象
全科全员参与,以级部为单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校制定校级方案,级部制定级部方案,班主任协同任课教师制定学科方案。
三、小组合作学习操作体系及环节
(一)小组的建立
1.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根据本班人数,每个小组4人或5人。依据学习基础,每组有一名优等生,两名(或三名)中等生,一名(或两名)学困生。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座位的摆放,班级自主设计,一二
年级提倡并桌摆放,高年级提倡并桌摆放的形式。
2.明确小组成员责任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要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开展有效的学习。同时,组长又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因此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小组长要选择有一定的号召力、责任心、协调能力强的学生。4人(或5人)小组内,除了组长外,还设置一名副组长,一名(或两名)发言人,一名纪律委员。组内分工落实后,要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分家”的道理,对每一个同学所担任的角色可根据教学情况定期作适当的调整或轮换,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3.分组、计分、奖惩
在此借鉴天津北辰区普育学校小组合作。分组的方法: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按语文数学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总成绩的排名依次分为ABCD,每组级别的学生坐的位置是固定的,老师一看位置便知道他学习的等级,每次上课前在黑板一侧标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小组。如何计分:为了让学生优帮差,计分的规则为:A同学0.1,B同学0.2,C同学0.3,D同学0.4,总分为1分,这样计分的好处就是通过小组的得分老师可以马上知道小组中的哪位同学没
有学会,为了得到高分,在交流探究的过程中,优生会努力帮助差生,尽量让差生回答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组内的凝聚力。如何结算:在回答正确的时候,学生自报小组与等级,如:我是6组的C同学0.3分。每节课本着每组均匀提问,课后有专人计算出一节课的分数,依次汇总一天,一周的分数。如何奖惩:每周或每月评出周冠军月冠军,优秀小组及成员根据学校“星卡章”激励评价机制奖惩。
(二)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培训工作
1.组长与组员培训(前提培训环节)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能把自己的探索、发现,清楚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二是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三是学会质疑、反驳,能听出与别人的相同点、不同点,能以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四是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五是学会求同存异,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通过培训,使学生初步学会怎样与学习伙伴交流沟通,初步感受合作学习过程,为真正的小组合作活动作好“热身”。
2.按学段确立常规训练点(重点落实环节)
选取“听、说、问”三个要素,分年段设置不同的侧重训练点,形成台阶设计。如:要求低学段:仔细听、说完整、敢提问;中学段:
重理解、听说规范、乐提问;高学段:有效听、说生动、善提问。小组内的“听”的训练要求,低学段:坐正静听、注视发言人,听清听完才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中学段:专心听懂,边听讲边思考,弄懂所讲的意思。高学段:听思结合,做到耳听、眼观、口到、脑思、手记。对小组内说的要求,低学段:大声、大胆、大方发言,把话说完整,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中学段:敢说、乐说,有条理地说,说规范;高学段:有序的说,分工说,力争说得生动形象。对小组“问”的训练达成标准,低学段:敢于提问、会模仿性提问;中学段:乐于提问,会提有价值的问题;高学段:善于提问,会对别人的问题做出正确的评价。
(三)用心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1.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小组合作(具体操作环节)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分不开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有效,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就越充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比如:第一,学习重难点或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学生又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这时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完成教学环节;第二,进行类比学习时,同类型的课例,老师完全可以“授之以渔”;第三,解答开放性问题或是意见有分歧时,在能求异、能争议、能共存、能综合的问题上进行小组合作;第四,对知识进行整理复习时,可以开展互教、互学、互助、互检、互评、互测,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效率;第五,进行分角色朗读赏析时,通过不同学生的扮演读、轮读达到互相启迪、感悟升华的作用;第六,进行拓展训练时,能开启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在一定的创新思维的空间和评价标准的指引下,让学生在交流中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但是切忌为了小组合作而合作和处处小组合作。
2.适时调整、指导小组合作(反馈指导环节)
在进行小组合作时,往往会出现参与性不强、优生唱主场等问题,那么这时就需要老师从旁帮助和有效指导。第一,纠偏,引导小组成员回到讨论的主题上来。第二,消除误解,需要对小组进行巡视,防止小组在讨论重点上步入误区。第三,防止冷场,指导合作技巧,激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第四,引导互帮互助,共同进退,优生要主动让出话语权。第五,关注消极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表达完整,从而自主志愿加入到小组合作中来。
(四)“兵”教“兵”策略
“兵”教“兵”也体现在“后教”的环节上。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更正。“兵”教“兵”也体现在课后,对学习上的“困难户”教师指定同学去帮一帮,单独辅导,优秀生与“困难户”搭配坐在一起。他们结成帮扶对子,成为朋友。事实证明,一帮一,“兵”教“兵”活动不单能解决困难生问题,也能促进学优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使学优生自己能学习上有紧迫感,也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
种提高,学者提出这就是“兵”教“兵”的魅力。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在1946年提出的金字塔理论表明:当学生学到的知识经过两周时间,不同的学习方法,只是的保留就不一样,用耳朵听讲授,知识保留5%,用眼去阅读,知识保留10%,视听结合,知识保留20%,用演示的办法,知识保留30%,分组讨论,知识保留50%练习操作实践,知识保留75%,相互教并快速使用,只是保留90%,显而易见:在教学中,要大力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间要相互讨论,如果在班级组织小老师,开展同学辅导同学等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同学们在参与中掌握了知识,生成了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更让学生记得多、准、牢。
(五)落实“四级”评价 1.学生自评
自评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通过自评,便于查找和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改进。从组长就开始,每个同学都纷纷深刻的反省自己的不足。这样可以让同学们互帮互比,团结一心,个别同学也能管好自己。
2.小组互评
各组之间、每组成员之间,在自评以后,进行互评。办理每周一次开展优秀学习小组评选活动。各个组长根据参与度、投入度、精彩呈现等方面在广泛征求小组成员的意见之后,代表小组给其他小组打一个分数,然后将评价结果汇总到班长那里。班长在结合班干部对各组一周表现打分,综合评出一个最佳学习小组,并将本周最佳小组进
行公开表扬。小组互评结果可以累计,作为期末评优的依据。这样可以让小组和小组之间产生良好的竞争,而且小组的每个小组成员都明确评价标准,可以及时知道自身的不足,随时改进。
3.教师评价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是学生任务的驱动者,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促进者,更是学生课堂绩效的权威评判者。教师的评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走向。我们可以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评价机制,以鼓励为主要手段对学习小组进行评价。课堂上依据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将展示分个人和集体两种形式进行。个人展示那些基础性、较容易的知识点,采用抢答和点名两种方式,对回答正确的同学,不光给所在小组记分,而且要对该学生进行表扬。老师点名的时候可以根据问题来选择程度不同的学生回答,借机进行鼓励,使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增强,从而增加了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随机方式请同学回答,并把成绩记入各组,这样可以使每位同学都有一种紧迫感。每个人都有被抽查的可能,最大程度避免“与我无关”现象的发生,也可以使每位同学都能体验自豪感。课堂结 束时 老师汇总各组个人和集体的得分并填入表格,作为各组评选的依据。
4.班级评价
每周对小组在一周内的成绩进行汇总,评出小组的等第,让每个小组都能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并根据小组的成绩采取不同方式的奖励和响应的惩罚,使学生对自己小组的成绩在乎起来,这样才会
使小组的成员有动力。而且评价的方式要多种多样,时常更新。
每一名任课教师都要参与到小组考评中来。各任课教师以一个月为单位提交对小组的考评分数(电子版),由班主任合起分数。
另:还可以用较大的纸对主要学科及指标要求写清,张贴上墙,以便教师每一节课的使用,也能让学生们看清自己小组在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组织及管理
(一)实施步骤:
2014.9——2015.3组织准备阶段:学习理论,积累资料,制定方案,组织论证。这一阶段在2014年9月已经结合学校星卡章激励机制在10个实验班开展活动。
2015.3——2015.12 研究实施阶段,级部制定实施方案,分步实施。
2016.1——2016.7 总结评估阶段:完成研究报告。
(二)组织及管理:
1.成立三级管理机构,校级层面,级部层面,班级及科任教师层面的管理与实施机构。
2.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制度,每月例会制度,学习最新教育动态,交流各自实验的进展情况,商讨下阶段工作计划及具体安排。
3.成果体现:(1)研究报告
(2)“三学教学模式”体现小组合作的优秀教案(3)公开课展示
附件:学校领导小组(各级部应成立管理领导小组)
附件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校领导小组 组长:魏方利 副组长:王勇
张传源 成员:张乐廷 李中颂 马用浩
鄢帅
王浩淼
2.小组合作学习试行方案 篇二
我带这一届学生已经五年了,早就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容乐观,一学期的语文课流程大致相同,学生提不起兴趣,课堂气氛沉闷,这一切让我一时陷入山重水复之中。柳暗花明的是9月20日,我有幸被安排前往无锡,聆听了苏、锡、常几所学校课堂改革的讲座,特别是同桌合作学习方式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回来后决定改变现有的课堂模式,就现有的同桌进行合作打分,两人同思考、同沟通、同举手,学生兴趣陡涨,课堂氛围与往日迥然不同。我决定试行下去。
二、试行模式
1. 分组
我班57名学生,我按学习能力进行重新调整,分成28个合作共赢小组。其中张×学习能力最弱,我抽调乔××、王××两位同学帮扶。
2. 奖励机制
加分能够刺激学生课堂思考的积极性,我最初采用自己登记分数的方法,后来发现学生有倦怠的迹象,随机改由学生登记,并把登记表放大,张贴在教室里,并且提示学生课堂表现的分数将和期末考试成绩累计,评选三好学生,这样学生充满了期待。
3. 教学随笔
从第一天开始,我就把自己上课的心得、学生的惊喜表现、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有感触多写,没特别的就一笔带过,事后翻看确实感受颇深。
分享日志
9月25日周五
今天学习《变色龙》,上课伊始,快速听写生字,一共6个生字,我念了近10个词,结束后只收了一组当堂批改。(梁×、张××)我原以为张××会弱一些,没想到梁×错了5个字,75分;张××错了1个,95分,两人得分均为75分。孩子有些愕然,我告诉他们,你们的合作小组追求的是共赢,必须相互帮助,因此你们的得分是最低分。
在主要内容环节,张×和曹××同时举手了。曹××一改往日的沉默,大声讲述主要内容。讲到一半,有了间断,张×立刻接上来,让我惊喜的是曹××没有停下,继续大声讲述。讲完后,孩子自发给了他们掌声,持续了很久。我的惊喜不亚于看到铁树开花,教了这个孩子5年,第一次听到他大声主动发言。
前后照应环节,大家合作得很好,都很投入,最多的一组找到6处,其余同学及时进行更正。
遗憾的是入情朗读没有时间进行,我留作课下进行,但我知道情况不会太乐观。
11月4日周三
因为要接触高尔基,所以提前布置学生先行阅读高尔基的作品,了解高尔基。
课堂感悟:从第3自然段入手,一切迎刃而解。思考:“美好的东西”句子含义分析,学生借鉴了工具书,回答问题十分踊跃,并且没有照本宣科,有自己的见解。
今天的课上得开心呀!开心!
4. 深入备课,制作课件
从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后,我“吃老本”的恶习得以遏制,因为如果我没有深入备课,就不能让学生深入合作学习。每一篇课文,我都要认真揣摩,总结出一个闪光点,让学生抓住一个切入点,学深学透,并且不能再用现成的课件,每一课都要自己做。所幸每课的课件只有5张左右,不会太繁琐。
三、教学模式
讲读课文(以《黄果树瀑布》为例)
1. 听写
课前用5分钟时间快速听写,抽取一组现场批改,以最低分作为两人的最终得分,以此激发学生把合作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2. 认真阅读思考
通读全文,同桌合作整理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
3. 动情朗读精彩片段
朗读课文2~4自然段,领略大自然的美与文字的美。
4. 质疑
质疑是我与孩子最开心的环节,孩子只有在深入学懂课文的基础上,才能提出让人惊喜的问题。我们真的体会到学习也是快乐的。
四、收获与不足
目前合作学习的效果很不错,但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1. 同桌交流,增强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采用同桌交流的合作形式,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听,这样一对一的听说形式,把原来给四个人或更多人共用的时间给了两个人,而且每个人必须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
2. 同桌交流,有足够的时间促使后进生追赶优秀生
一个人说完后,必须由另一个来说。初始阶段可能中差生尚不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但学生那种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心理,必然促使他们仔细听,在倾听同桌发言的过程中吸收他人的长处。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3. 同桌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我总是竭尽全力做到对每个学生的关注。但是时常会出现难以关注全体的情况。同桌可以通过观察进而纠正别人的错误,同时自己能加深记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同桌合作共赢学习方式的新鲜劲能保持多久
如何把课堂上的学习延续到课外,如何尽快适应考试评价方式,这都有待于今后的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闻钟.活用课本素材[M].朝华出版社,2010.
3.小组合作学习试行方案 篇三
关键词:课改;小组合作学习;症状;诊断方案
【分类号】G623.5
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们看到小组合作教学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巨大优势的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的合作学习的课堂还存在着一些典型症状,制约了合作学习的效果。下面就谈谈合作学习容易出现哪些症状以及如何诊断这些典型症状。
典型症状一:导学案习题化。
常见的弊病有:1、导学案语言呆板,没有起到激励和激发兴趣的作用,颇似一套枯燥的习题集。与其说是让学生完成导学案,不如说是让他们按部就班的做练习。2、缺乏学法指导,一味地让学生练习,没有起到引导和提示的作用。3、容量过大,几乎涵盖了课堂所有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完成导学案时耗时态度。对于大部分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这份导学案是高质量的无法完成。
诊断方案:1、导学案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熟悉课本的大致内容,起预习的作用,要使學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所以要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2、导学案重在“导”,即要有学法指导。3、需要探究的问题不一定要全部展现在导学案中以便在课堂上能够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尤其是当堂检测题,更不应该出现在导学案中。试想,如果学生事先知道了检测题,检测的结果还真实可信吗?4、要加强集体备课,要研究学情,根据班级的差异灵活的运用导学案,要在导学案中融入教师的个性主义(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风格的凸显等),杜绝“拿来主义”。
典型症状二:合作探究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
经常见到这样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师一声令下,宣布小组合作开始:学生七嘴八舌,热情高涨。可是仔细一听,这热闹的背后其实存在很多问题。
1、有的小组搞一言堂,一两个小时夸夸其谈,多数学生一言不发,“坐享其成”。
2、有的小组你争我夺,每个人只顾自己表达自己的意见,根本不管别人说什么。
3、有的小组象征性地讨论了几句,答案就已经成型,急于展示了。
4、更有的学生干脆天南海北,讨论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话题。
这样的“伪合作”实质上并没有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更没有思维的撞击和过程的体验,合作学习完全流于形式,根本没有达到互教互学得目的。当然也解决不了疑难。
诊断方案:1、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合作学习提出明确规范的要求,要加强小组合作要领的培训,如,小组的分工要明确,合作的过程要有专人组织、督查;要杜绝合作上的自我中心行为;要引导学生学会负责、尊重、谦让、倾听,学会欣赏他人和表现自己。
2、教师要做学情调查,对问题的难易要把握尺度,对讨论的结果要有预判。如,教师课前要尽量批阅导学案,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以便调整教学重点和教学流程,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合作方案。
3、教师要巡视课堂,倾听、督促;尤其要关注和鼓励“弱势群体”的表现;学生合作过程中遇到迷途、争执、钻入牛角尖时,教师需要介入引导;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内容时,教师需要及时提醒。这样才能保证合作学习按计划、有秩序、高效率地完成。
典型症状三:合作探究的内容肤浅。
有些老师上课时,安排了多次合作学习,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学生导学案上工工整整写满的内容又在黑板上写一遍;有的小组已经在展示(解说)本组的任务,还有其他的小组忙于在黑板上抄写答案。其实,这些内容都属于识记层面的,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完成的,被强行纳入合作学习,根本没有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还造成教学节奏匆忙,教学环节混乱,蜻蜓点水,理解肤浅的现象,浪费时间,收效甚微。
诊断方案:
1、能自主完成的内容不需要合作。合作学习不是“万金油”,有些内容是不需要甚至不适合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所以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课型和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学习方式,如果将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值得讨论的问题充斥在课堂上,就会使学生丧失讨论的兴趣,既造成宝贵的教学时间的浪费,又使教学效率事半功倍,违背了合作学习的初衷。
2、合作探究的内容要有梯度。课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上应该设计难易不等的问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思维的训练,既可以避免学生一言堂,又可以让学困生投发挥的空间。
3、合作的问题应取材于知识的生长点和运用点,例如判断正误、加强思辨、求异发散、总结规律等,富有合作探究价值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训练,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
典型症状四:课堂组织随意。
学生进入合作学习的环节后,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形:
1、有的教师讲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或微笑着站在讲台边等待,或为下一个环节做准备。
2、有的教师在教室里踱来踱去的,象征性地在这一组插一言,在那一组提一句。
3、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流程的完整,不管学生是否充分讨论,预先设定的时间一到,便要求学生展示。
诊断方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做什么?
1、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走出壁上观的误区,融入小组讨论中,适时引导和调整。
2、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合作时间,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思维过程和知识获得过程的体验,问题的设计宁缺毋滥;每个环节的操作要规范,做到有条不紊。
4.“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方案 篇四
为了进一步推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现就我校小组作学习的深入开展,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小组的构建
1、小组划分的原则
(1)公平性原则:所有分配的小组具有相当的实力,从同样的起跑线出发。
(2)竞争性原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纪律、思想、卫生等各个层面的竞争,以竞争促发展,以竞争显活力。
(3)合作性原则:突出组员间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团队作用。
(4)互补性原则:小组当中尽可能的集中更多的优势资源,被所有组员共享。
(5)固定性原则:小组应尽可能的趋向于固定,更好的增加小组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2、小组划分的具体操作
(1)六七年级采用6人一组,八年级采用4人一组。尽可能的各学科采用同样的小组划分,保持相对固定。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划分。每个小组分为ABC三个层(八年级可以ABCD四个层次)即:两个优生、两个中等生、两个待优生,各班根据人数,尽量保持组间的水平的平衡。同时,考虑组员的性格、性别、兴趣等因素。
(2)组内分工。可设组长1人,副组长1-2人,可设记录员1名(负责记录本组获得的分数,各组员的考核分数、作业完成情况等)。组长负责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交流展示。A层负责对BC两个层面进行辅导。
3、小组培训。这个环节必须有,是小组合作成败的关键。要对小组长、组员进行培训,让其明确各自的职责、工作技巧。小组长职责:
①组织。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制定小组成员相关职责;小组长负责组织、带领全组同学开展组内合作学习与管理,根据本组
成员的兴趣爱好等特点进行合理分工,协作完成学习、劳动及其它集体任务。
②协调。组长应学会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小组长要协调好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求大同,存小异,充分发挥本组成员的特长与聪明才智,调动积极性,形成小组合力;发挥小组长在教师与小组成员之间的桥梁作用,沟通、协调师生关系;协调并处理好本组成员与其他小组成员的矛盾纠纷,积极组织参与同本班其它小组之间的和谐竞争,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③示范。组长与每一个组员之间是平等互助的伙伴关系,小组内的各项任务,小组长要争取最快最好地完成,还要时时处处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④监辅。小组长要组织组内成员相互监督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组织本组成员互帮互助,督促同伴改正错误,帮助同伴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⑤维持。小组长负责维持小组活动纪律,维持好小组课内活动的正常秩序,协助教师组织好小组活动。
⑥反馈。小组长要随时抽查并及时向老师汇报小组同伴的学习情况,主动向教师提出合理化建议,要把老师提出的需要完成的内容或小组长工作会议内容准确及时地反馈给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并组织实施;加强与本组成员的沟通,及时把同伴学习及操行表现反馈给教师,以便于老师对下一步教学作出调整安排。
小组长工作技巧:
①鼓励:善于根据学习任务引发话题,组织讨论;关注每一个组员的活动,对组员的发言适时地给予鼓励性的评价;随时注意观察讨论的气氛和组员的参与情况,用微笑、期待的目光或鼓励的话语引导较少发言的同学参加意见。
②阻止:当组员思想开小差或违反纪律时,可先正面提醒,或用目光动作暗示。如仍无效,再严肃地点名制止;当组员讨论偏离中心任务时,应委婉地发出信号,使之言归正传。
③分担与交流:每次活动要明确任务和目标;根据各人特点,分配任务;组织组员各自专心学习,努力完成任务;让组员充分展示学习成果,交流提高。
④监督:平时的小组评价中,要监督组员做到公正评价他人,准确记载成绩,客观对待自己组内的问题。
⑤总结:综合组员在学习讨论时提出的不同意见,分析讨论意见,作出结论;小组活动结束时要总结评价。
小组成员合作技能:
①听取:听人发言要专心;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思考他的答复有没有道理,对与否;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打断;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听人发言时如有不同见解,需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求得共同进步。
②发言:先准备后发言,不信口开河;发言围绕中心讨论,不东扯西拉;谈看法要有根据,能说清理由;语言表达力求清楚明白,不罗嗦;别人提出疑问,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
③求助: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主动向同学请教,并做到虚心有礼,不耻下问;接受帮助后,应向对方表达谢意。
④帮助:关心同学,及时了解同学的困难;主动、热情、耐心地帮助同学,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帮助同学时,要向同学讲清产生困难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⑤自控:服从组长安排;遵守纪律,不随便离开座位,不讲与学习无关的话;小组讨论时,要有次序地发言,声音要轻,不影响其他小组学习;服从组内大多数人意见,有异义向老师请求援助。
⑥建议: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大胆设想;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和措施。
二、小组的评价(本评价方法为指导性意见,各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协调,增减项目,但奖分和扣分分值各科要大体相当,不能一科得分掩盖另一科或几科的得分。)
小组必须有评价,否则,小组合作就有可能流于形式。要求每个学科教师在课堂上都要有对小组的评价分数,下课后,由小组长汇总到班级总的各小组的评价表中(表样附后)。具体操作如下:
(一)课堂展示评价(此项教师上课时必须有)
每个问题,回答完全正确,奖3分,基本正确奖2分。回答问题
出现的错误不扣分。回答不完整,本组成员纠正从奖分中扣1分,被其它组学生纠正从奖分中扣1分给纠正学生所在组。本项打分,任课教师记录在黑板报的边上公示。有突出表现,或者小组一节课回答问题超过3个,适当再奖1-2分。
(二)当堂检测。达标测试是堂清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最主要的体现,是教师对小组评价的核心部分。小组每个同学的成绩相加,再除以100,得分为小组的当堂检测分数。学生抄袭他人的达标测试每人次扣该组2分。
(三)周周清作业。同“当堂检测”。小组每个同学的成绩相加,再除以100,得分为小组的当堂检测分数。学生抄袭他人的达标测试每人次扣该组2分。
(四)课后作业。不按时交作业一次扣2分,抄袭作业一次扣5分。举报他组(人)抄袭作业经查实的奖励举报人(所在组)3分。
(五)单元检测和期中、期末检测成绩
总名次每上升一名奖2分,下降一名扣1分。前8名的,每人加1分。(本项操作由班主任进行,不得让学生知道名次)
(六)课堂纪律表现。上课起哄、滥接话茬、睡觉、看课外书籍等违纪行为或做与本课堂学习无关的事,被老师点名一次扣1分。
(七)活动评价。在各项学校组织的体育、文艺演出、在各项竞赛等活动,参加的同学每次加1分,加在当月小组考核中。获得名次的,一等奖再加3分,二等奖加2分,三等奖加1分。参加市级以上的活动,以上得分加倍。
(八)每月进行一次明星小组的评选,每班每月1个组,评为明星小组的,每位同学得表扬卡一张。小组长另得表扬卡一张。
三、分数统计
分数的统计主要由班主任组织,小组长汇报,由班长负责每节课后记录每个小组的分数在总评价表上,分数要真实,不得乱记,否则,发现一次,取消该组当月明星小组评选资格。
附:学生小组合作月汇总表(表样)
5.小学班级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方案 篇五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和我县及镇教育工作管理部门的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进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广“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合作意识与探究能力,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肯定每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成功、享受快乐的过程。我校在学习兄弟学校及其他学校优秀经验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河南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的内涵为指导,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推广“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关注后进学生;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增强自律意识、学习意识、团结互助意识,培养其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评价原则
1、全面性原则。从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评定,不以某一学科为重点,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重过程原则。突出学校、班级日常性过程评价,将日常评价与学期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日常评价材料的积累,不断充实学生
成长档案袋。
3、激励性原则。引导学生达到学校的各项要求,不歧视后进生,将每位学生融于小组集体,不暴露个别学生的的短处,尽量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及时进行星级评定与表彰,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公开性原则。在班级内设立评定专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公示,及时将每个小组的进步张榜公开,同时接受全班学生的监督。
三、小组编排方法
以前小组编排是这样的,在同一个小组里安排好、中、差三类学生。因为老师觉得优可以带中,领差。可是长期下去会发现,对差生的引领作用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大。因为大部分优等生不自然地会有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尤其体现在平时对学习内容的合作上,这种感觉会让差生更显得自卑!在一个小组内,优越感和自卑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凸现在优等生和差等生没有共同学的语言,平时的交流优等生一统天下,差等生唯命是从,从根本上谈不到合作,更谈不上差等生有抒发自己的见解的机会。
结合以上问题,我们在编排小组时可以先按照班级人数平均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让同学寻找学习伙伴自由结合为一个小组。这样以来,多数的优等生会聚合在一起,而差等生往往会被分散到各种等生形成的团队里,这样的团队中等生成了核心,成为领导,差等生也有了展示自己的空间。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完全由差等生组成的团队。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只要“偏爱”一下这个团队,平时多指导,多帮助,在讨论和交流中让这个团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逐步树立起
团队的自信,提高起来也是效果显著的。中等生往往是班级内的灰色儿童,那是因为这批孩子各方面表现平平,不引起老师关注所致。平时他们散布在班级的各个小队,教师的精力更多的是被差等生和优等生分散了,很难集中关注他们这一批“中间力量”。现在除了优等生和差等生组成的小队外,大部分小队有这批“中间力量”组成,他们聚合在一起,自然也就会引起老师的关注了。没有了优等生的“压力”,他们也会迸射出智慧的火花。再加上小队成员水平,更易于沟通,达到各项能力的均衡提高。
如此一来,三类同学都得到了平等的机会,都有了自己的发展。每班学生最多分为6个小组,参考以上办法,切实编排好各小组。
四、评价方式
坚持日常评价与期末测评相结合,灵活采用个人自评、同学互评、小组评、家长评、科任教师评、班主任评、校领导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五、保证措施
1、为了确保本方案实施到位,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式,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担任副组长的的小组学习评价领导小组,确保把这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2、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班主任会,安排小组学习开展事宜,各班要撰写小组评价实施计划,落实好该项工作。各任课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做到激励优秀生、照顾后进生,适当调整评价标准。
3、全体教干教师都有权利、有义务对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评价,要
在集体场合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防止滥发、滥用,教育学生珍惜所得的荣誉,珍惜小组集体获得的荣誉;班主任要在每周的班会上总结小组学习情况,表扬优秀小组。
4、班主任及时组织阶段优秀小组交流会,引导学生在组与组之间展开良好竞争。
6.小组合作学习试行方案 篇六
牡丹区王浩屯中学地理教研组
当前,我们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地理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目的在于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自己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的地理课堂教学。
一、目前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原因分析。
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
合作学习并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盲目地去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我们的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而直接让学生去合作,无所是事,不知所措。只是几个人围在一起,漫无目的的合作。另一种情况是在学生大家都能直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合作的内容缺乏挑战性。
3、忽略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不敢放手让学生合作,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合作学习还是在教师统一的“安排”下进行的,学生的合作缺乏自主性,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表面上的假象,只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在这里的互动中,教师主宰了一切。
4、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现在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三种极端的表现:第一种情况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规极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的事,毫无合作可言,与其说是在进行合作学习,不如说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自学;第三种情况是,一部分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无所是事,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
5、合作学习中忽视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合作小组是几个人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学习共同体,往往我们在合作学习中只看重某一小组学得怎么样,却忽视了小组的组成——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发展,忽略了对每个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6、合作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与其自身内在因素有很大的联系。学生自己的不同的个人因素,自己原有知识水平不同的层次,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表达能力的不同层次等等,都决定了学生在合作中不同的表现。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学生会在合作学习中迷失自我。
二、整改和实施策略
1、增强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地理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地理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如在学习地球和地球仪时,可以引导小组合作制作地球仪,引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3、选择合作的时机
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7.小组合作学习试行方案 篇七
教育要有鲜活的生命力,就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一种竞争与合作,这种竞争与合作必须在课堂实施,这是一种特定的教育规律的命令。在竞争中,使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在竞争中,促使学生学会合作。健康的课堂学习应该是: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由此,笔者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有意引入竞争机制,以竞争促合作,使班级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扎实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明显实效。
笔者在《中学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实践活动中, 结合教学实际就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操作策略作探讨。
一、科学建组,明确要求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基础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分组往往直接影响学生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大多数老师通常是按前后桌4至6人组成小组,很少关注小组成员之间的情况,然而“合作学习小组的内部构成如何,是学生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分组时应在综合考虑学生学习情况、性格爱好、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合成小组。
1.科学建组,合理分工。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基础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将成绩好、中、差学生搭配在一起,利用学生间的年龄差别不大、理解能力相近这一有利条件,使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获得从老师那里无法获得的学习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鉴于以上思考,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成绩好、中、差把班级学生分成固定的6组,8人一组。分工时,根据组内学生的差异进行适当的角色分配,努力实现组内的差异互补,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给学困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使他们感受小组学习的成功快乐,引发学习兴趣。
2.明确要求 ,激励竞争。为营造比学氛围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笔者将竞争机制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制订《小组合作学习评比细则》,并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明确具体要求。同时结合思想教育,讲透评比活动的目的与意义,激励学生树立集体观念,树立合作精神,主动参与竞争。《小组合作学习评比细则》使小组合作学习评比有章可循,学生自觉按照要求操作,避免课堂出现喧哗、跑题的现象。竞争促进合作,有了评比的鞭策,学生合作意识更强,大家争先恐后,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热情高涨。
二、互助分享,鼓励竞争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关键
语文课程的学习是一个聚沙成塔、积累渐进的过程。有些语文知识教师不讲怕学生不能掌握,可是教师苦口婆心、口干舌燥地讲解,收效并不明显。仔细分析,语文学科的知识大多数属于程序性知识,需要学生在语言实践中逐渐领悟、操练而获得,而真正需要老师“讲”的那部分内容可以通过“生教生”的形式完成。因此,教师尊重学生的理解水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把学习、发现、互助、分享的权力放给学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切切实实的学习实践习得知识,形成能力。
试卷讲评课是语文教学中教师最伤脑筋的一种课型。在试卷讲评课上,学生只关注正确答案是什么,当老师讲评到自己做对的题目时更是漠不关心,老师讲得辛苦,收效却不佳。怎样才能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率呢? 笔者尝试采用小组分享式自主学习的方法,收到明显的成效。
首先, 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八名组员围坐在组长周围,由组长依据质量分析表格,对组员试卷各大题完成质量分析。其次,组长组织讨论,各大题得分最高者逐一发言,解答组员疑问,组长对组员仍不能理解的问题做好记录。最后,有问题需要解答的小组,组长作为发言人向其他小组提问;老师记录小组无法解答的问题,在课堂上统一进行评讲。在这个环节中,老师适时引导,依据评比细则,对正确回答问题的小组进行表扬奖励,激励竞争,鼓励合作。
这样的试卷讲评课,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主解决问题,学生互助互学,学优生成为学习榜样,学困生得到帮助;教师的讲评富有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强化评价,实现共赢是对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升华
有学习,就有对学习的评价。学习评价是对课堂学习行为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必不可少。适时适当的评价激励,使每个小组都能真切地体验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评价本身具有的竞争性,使评价的激励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推动学生更注重合作。
在考评时,我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注重两个方面的评价:一是对小组的评价,鼓励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二是对个体评价,指出学生在小组参与过程中的表现,明确学生哪些理解独特、深刻,哪个问题或想法有价值。同时, 改变过去由教师一人评价的传统模式,把评价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也在课堂上参与评价,完成自评与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的评价,发挥师生共同评价机制带来的优势,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学生合作学习后, 教师不仅要及时引导学生归纳合作探究所得出的成果, 而且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进行简要评价。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有一双慧眼、一对聪耳和一颗善于感受的心,及时捕捉和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信息,并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点拨。有了竞争机制的引入,评价产生的鼓励作用和激励效果充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优化。当然,教师的评价不一定用语言来展现,有时也可以运用体态语言:期待的眼神、赞许的微笑、鼓励的表情等。总之,教师对学生的参与要给予各种方式的鼓励,保护学生直接、平等地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曾经这样说过,称赞对鼓励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植物需要阳光一样。
8.小组合作学习新论 篇八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增强小组学习后劲
首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融于情境。如采用多媒体课件或录音、录像、师生共同表演等方式,让学生进入文本情境,为合作打下基础。其次,示之以明确的学习目标, 目标清晰,便于操作。第三,讨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挑战性。问题简单,学生一看便知,学生就不会去认真思考,所以给学生提供的“苹果”必须让学生“跳起来”,才能摘到,如果伸手就得,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二、学习方式要根据内容而定
1. 互助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接受型学习中运用较多。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于自己完成的情况并不了解,所以需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帮助完成。由于基础知识是以接受为主,所以互助式的小组学习正好发挥其长处,使双基训练更加扎实。这种学习方式是小组学习中的低级阶段,是由个体学习向群体合作学习转化的重要方面,尤其适合中低年级。如检查预习课文情况,互查学习目标完成情况等,同时在互查中互相取长补短,也得到了提高。
2. 研究探讨型学习。语文学习不仅为了学习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还要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这就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完成。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受的教育是不同的,他们面对相同的文本材料,所反映的世界观也是不同的,教者就要让他们在小组学习中对不同的观点、看法进行碰撞融合,以达成共识。如采用问题分析、情景再现、社会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对已有的材料,进行加工整理,重新整合,形成新的观点看法,在小组学习中进行补充交流。这种学习方式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高级阶段,但使用这种学习方式应慎重,切忌过分拔高学生,或蜻蜓点水华而不实,要让学生真正在探究中得到益处。
教学中,教者常常偏重探究性而轻视互助检查性学习,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学习的文本材料理解不深刻,缺少感悟的基础条件。当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就变成了无源之水,这样的合作学习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课桌一般都是拼到一块的,学生围成U字形或二字形,这样虽然便于学生讨论交流。但小组内部成员由于在集体交流时要侧身面对教师,这样长期下去,就会造成学生眼睛的斜视和脊椎骨的变形,对学生的身体发育将产生不良影响,这应该引起我们教者的高度重视,并应切实地加以解决。
另外,由于采用小组学习,学生主动性得到进一步发挥,这样成绩好的学生、活泼外向的学生将得到更好的发展,而那些内向的、成绩差的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可能会更少,这势必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应把目光多投向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给他们有表现的机会,这样才不会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 崇尚求真务实的精神。小组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避免华而不实的工作作风,从创设情境到合作学习的开展,直至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去完成;那种“满堂跑”、“一片赞扬声”是要不得的,所以,首先要精心准备。教学设计要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要认真准备教学所用的学习材料。其次,要有明确分工,小组内每一个成员都要互相协作,共同、有序地完成任务。第三,学习目标要清晰,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活动时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并且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充分体现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
3. 慎用奖励方式,淡化功利倾向。有的教师在进行小组学习时,对表现好的学生或小组,用奖励小红花或赠物品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偶尔用一两次也无可厚非,若长期使用,则会造成学生的功利倾向,模糊了学习的目的,同时也会造成学生得到奖励时心花怒放、没有得到奖励时唉声叹气的现象,这样不利于学习活动的开展和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应慎用奖励方式,淡化学生的功利倾向,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作为教者应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上下功夫,而那种靠奖励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做法是肤浅的,不值得提倡。
9.小组合作学习试行方案 篇九
当前,我们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地理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目的在于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自己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的地理课堂教学。
一、目前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原因分析。
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
合作学习并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盲目地去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我们的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而直接让学生去合作,无所是事,不知所措。只是几个人围在一起,漫无目的的合作。另一种情况是在学生大家都能直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合作的内容缺乏挑战性。
3、忽略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不敢放手让学生合作,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合作学习还是在教师统一的“安排”下进行的,学生的合作缺乏自主性,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表面上的假象,只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在这里的互动中,教师主宰了一切。
4、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现在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三种极端的表现:第一种情况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规极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的事,毫无合作可言,与其说是在进行合作学习,不如说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自学;第三种情况是,一部分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无所是事,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
5、合作学习中忽视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合作小组是几个人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学习共同体,往往我们在合作学习中只看重某一小组学得怎么样,却忽视了小组的组成——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发展,忽略了对每个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6、合作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与其自身内在因素有很大的联系。学生自己的不同的个人因素,自己原有知识水平不同的层次,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表达能力的不同层次等等,都决定了学生在合作中不同的表现。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学生会在合作学习中迷失自我。
二、整改和实施策略
1、增强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地理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地理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如在学习地球和地球仪时,可以引导小组合作制作地球仪,引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3、选择合作的时机
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10.小组合作学习试行方案 篇十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新形势, 落实中心学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关要求, 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培养团队精神, 增强学生间的竞争力, 更好地促进潜能生转化,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片校决定从本期开始暂在四五六年級学生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二.实施要求:
1.领导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教师按照操作模式真正落到实处。
2.齐抓共管,保质保量,按步就班,扎实开展。
3.组长记载详细,扣分奖分有理有据,班主任及时督査。
4.方案的实施情况将作为检査考核的一个项目。
三.操作方法:
1.实行100分制,然后加减分计算总分。
2.各班按学生情况分成四大组,并注意各组力量基本平衡。
3.每组选定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成绩好、行为习惯良的学生作为组长,负责本组的各项工作。
4.由组长每日交叉记载别组情况,统计出分值,并得到所记载组组长及学生的认可。
5.每周统计分值,评定出优秀合作小组。
6.毎周情况及时在班级汇总公示栏中公示。
7.对小组的好坏情况据情釆取适当的奖惩措施。
11.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篇十一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误区
目前,小组讨论已经成为教学的热门形式。教师一句“学习小组讨论一下”,课堂内便三五成群,你争我议,煞是热闹。但细心观察,一片热闹声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
误区一:时机不当,时间不够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方法,而不是教学的全部,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教师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有的问题很浅显,答案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种情况是不需要合作探究的。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如果过于频繁,则会适得其反。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呈现问题后不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但有的小组还未进入合作学习主题。这样的小组或团体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不良习惯。
误区二:合作组织欠佳
有些课堂片面追求合作气氛,教师呈现问题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容易造成“优生一言堂”。况且中学生自制力较差,好动、贪玩,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就会导致课堂纪律散漫,教学效率事倍功半,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有些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不一定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例如有的学生成了“小霸王”,大权独揽,垄断了操作任务,不让他人插手;有的学生成了旁观者,不习惯也不善于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产生了依赖心理,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更有学生乘此机会思想游离,说一些或做一些与讨论知识无关的事。
误区三:教师监控不到位
学生的合作学习往往需要教师的监控。尤其是实验刚刚开始时,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合作水平比较较低。教师如果不适当地进行监控,合作学习很有可能会放任自流,得不到应有的效果。有些学生把小组交流当成简单的对答案,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有些学生把合作交流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相互不交流,这些都导致小组合作交流不能顺利进行。
误区四:没有强化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因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原因,可能会产生过度依赖伙伴帮助的心理,自己不再去积极主动地努力学习。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还没来得及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就开始了,这样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就转变成了对同伴的依赖。
二、行之有效的对策
对策一:把握有利的合作时机,有效地安排时间
合作学习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任务都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才能完成,个人学习、竞争学习、教师引导依然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取代的地位。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条件,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对策二:优化组合,合理分工
由于各小组成员中的学生在性别、学业成绩、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在分组时要注意优化组合,合理分工。各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每个成员角色要确定,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这些职位可以采用轮换制,从而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可以得到尝试,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获得成功的喜悦。
对策三:加强监督和指导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除了给学生指导合作学习方式外,还要监控他们合作学习的态度。首先,要多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教师要多发现他们的奇思妙想并进行鼓励,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他们表现自己的舞台。其次,合作小组在讨论学习问题时,也有可能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教师要及时地分析冷场的原因,或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对策四:强化独立思考
12.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篇十二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构建
1. 建立小组
小组以4~6人为宜。组内设小组长一名。负责组织组内成员的合作学习。对小组长人选的确定, 既要考虑组内成员的意见, 还要看个人能力。为使全体成员得到锻炼的机会, 同时建立组内成员的平等关系, 小组长亦可实行轮换制, 但要注意小组长的培训工作。
2. 分工明确
在小组中, 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体, 要培养组内成员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时, 分工一定要明确。由谁组织, 以哪种方式发言;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做什么;由谁进行归纳总结;由谁记录;同学记录时其他同学做什么。总之, 要求合作小组成员任何时候都要明白自己现在该为小组做什么。只要分工细致明确, 成员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才能得以培养, 学习任务也才能顺利完成。
对于低年级来说主要由教师组织、安排。为了便于操作可以给组内的成员编号, 教师统一分工。当学生的合作经验增多时可让他们自行安排。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
1. 小组合作学习时机的选择
一项需要分工, 需要大家共同完成的任务是促成合作的最基本的条件。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乍一看, 学生人声鼎沸, 似为积极。但仔细一听却不尽然, 虽有分工, 但每个人的工作基本能独立完成, 缺少讨论、帮助和支持。这样的合作学习对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培养意义不大, 所以教师选择好合作学习的切入点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
第一, 问题处于模糊、似是而非时, 要组织小组讨论。例如, 在第四册“多些少些”的教学中, 当教师出示实验小学2 000人和育红小学800人进行比较的题目时学生出现了争执, 一部分学生认为实验小学的2 000人比育红小学的800人多一些;另一部分学生认为实验小学的2 000人比育红小学的800人多得多。在紧急情况下组织了讨论, 要求组内统一答案, 问题便迎刃而解。
第二, 当问题具有挑战性, 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时小组讨论。
例如, 在教学第一册“20以内的加减法”归类复习得数是几的减法算式时组织了讨论, 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找到了全部答案。
第三, 查缺补漏, 小组学习更有效。这种形式是不求答案统一, 小组成员各抒己见, 目的是在多角度、多侧面的讨论探究中使学生的认识更清楚。
例如, 在教学第四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里“故事会”这一问题。
2. 选拔培养小组长至关重要
俗话说:“鸟无头不飞, 兵无将不勇。”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很差, 贪玩好动, 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就会导致课堂组织纪律散乱, 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 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 选拔并培养小组长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 确定智力水平良好, 发言积极, 操作能力较强, 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当学习小组的组长。其次, 对组长进行有效地培训:第一, 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 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培养合作意识;第二, 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 要先进行有序安排, 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 让会说的先说, 不会说的先听后说, 促进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第三, 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 如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报以掌声, 当出现意见分歧时, 组长应问个为什么, 请组员说出理由, 当出现冷场现象时, 组长应带头先发言, 起表率作用;第四, 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道题目所作出的不同解答, 并及时准确地向老师汇报, 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能力, 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三、合作学习的效果及评价
1. 激活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受环境的影响, 常常会碰撞出绚丽的思想火花, 然而他们的思维又常常是稍纵即逝的。伙伴之间的合作学习,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的、融洽的、自由的环境, 为他们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了条件。讨论不同于交换物品, 一个苹果交换一个苹果, 还是一个苹果。合作学习交换的是思想, 有效的小组讨论, 激活的是学生的思维, 必定产生1+1≥2的效果。
2. 训练语言
课堂教学中, 学生只用耳朵听, 一般只能吸收5%~20%的信息。传统的教师和个别学生的一问一答, 即使尖子生的回答完全正确, 但是其他学生语言训练却难以得到提高。当学生合作时, 每个学生必须动脑、动口、动手, 每个学生都既是老师又是学生还是听众, 耳、口、眼、脑并用, 教学的单位时间效率大大提高, 每个学生独立地在课堂上表情达意的训练次数和时间也相应的增加了许多。
3. 交流情感
学生在课堂上应有其愉悦的情感生活的需要和权利, 合作学习就比较好地满足了儿童交流的欲望, 得到了他人的尊重, 获得了成功和分享成功的需求。
4. 激发竞争
13.小组合作学习试行方案 篇十三
设计英语课堂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田开丽
昌乐县营丘镇阿陀小学
巧用小组合作学习设计英语课堂课题研究
一、课题提出背景: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现实中师资的短缺、所教班级之多、社会要求之高,语言环境的欠缺,使得我们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消耗了大量的脑细胞,却始终收效不高,两极分化情况仍然存在。压力当头,为了使英语教学起死回生,焕发出勃勃生机,我确定了“巧用合作学习设计英语课堂”这样一个研究课题,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开始了行动研究。
二、理论依据 :
合作学习是一种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为基础教学形式的前提下,以“合作思想”为灵魂,以“小组教学”为重要组织形式,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形成一个有利于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发展的教学流程。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语言知识并综合运用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态度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及交际策略,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验目标:
1、通过合作学习培训,来提高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完成相对稳定地合作小组的分组,并对学生特别是小组长做好合作学习的培训,依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或“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2、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向学生渗透互相合作的意识,让他们懂得在学习中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共同进步,要做到互教互学,互相切磋,“一人教大家,大家教一人。”
3、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激发学生兴趣提能力。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正因为如此,通过我有意识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以满足其展示自己的愿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研究对象:六年级全体同学
五、研究内容:
(一)、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训。
1、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小组的人数要合理,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互助和交流。其次,可以依学生学习成绩、能力倾向、性格、爱好、年龄、性别等特质分组。使组内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使各小组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和截面。这样,既能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又能有利于全班各小组间开展公平的小组竞赛。
2、增强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英语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平时多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拓宽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优化课堂教学。
1、小组探究活动
小组探究活动是课堂上小组成员对共同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利用教师提供的感性材料,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总结出规则,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如六年级同学在学习新单词时,我常让他们先进行小组探索学习,根据已学过的语音规则及单词推测新单词的读音,之后再进行集体交流并给予指导。这样学生学起来更加积极主动,听课也更加认真。
2、小组竞赛活动
竞赛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也为了能更好的组织教学。我给每一小组都取了英文名字,并根据所学内容不断地更改,如学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后,我让他们选择apple、orange、banana、pear、peach、mango等词作为组名,这便让他们在无意识中记住了新单词。比赛中我以得五角星的形式记载小组比赛的成绩,依据学生听课的表现及积极思维回答问题的情况,最后根据得星情况及综合表现评出优胜组和最佳表现奖,并送出小奖品。在小组竞赛活动中,组员们互相帮助、互相监督,组与组之间互相竞争、互相追赶,学生学习兴致极高,学习气氛极浓。
3、小组帮差活动
在小组完成学习任务时,让全组学生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辅导他们功课,监督他们及时完成作业。我们英语老师带的班级较多,不可能及时地去帮助每一位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所以只有借助小组的力量给这部分同学提供更好更及时地帮助。
4、小组轮答活动
小组成员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轮流回答,或就事先布置的命题发表演讲。一般学得较好的、能力强的学生先发言。这种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归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小组交流活动
小组成员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向全组报告自己的学习效果,并从中得到反馈信息,进行校正性复习,交流过程允许对答案、对做题的方法等,但随后应辅之以独立完成的校正性强化练习。
六、研究方法:
1、调查法:了解当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2、行动研究法: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3、经验总结法:总结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收获,并及时反思,总结经验。
八、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4月)
确立课题,拟定课题实施方案,制定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5月~2012年12月)
1、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
2、每学期定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写出九段性总结。
第三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12年1月~3月)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九、预期研究成果 :
1、通过在英语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优化了学习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14.小组合作学习试行方案 篇十四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1.提出背景
小学近两年来,由于生源的急剧增长,面临着师资队伍及教学资源(教室)严重短缺的现状,形成了如今的大班额现状,一个班多则七八十人,少则四五十人,全校小学班平均人数超过了五十人。由于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班级人数众多,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真正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针对这一现状,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重要理念深入人心,课堂上大家都在尝试或积极准备尝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其中不乏许多成功的经验与案例,但更多的却是空有其形。由于它的形式简单易学,几个人分成一组,七嘴八舌,便谓之“小组合作学习”,以博取大家的美言;一些竞赛课用之者也不乏其人,以显示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其中的“奥秘”。究竟是学生问题,还是教师假以“小组合作学习”来搞“包装”?就目前而言,许多课堂中“小组合作”搞得轰轰烈烈、五彩斑斓,但美丽的外表只是一种形式,实在无法掩饰其内在的空虚,不得不令人深感忧虑。因此,本研究拟在这些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现阶段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方法,细化操作过程,明确
操作方法,加大操作的针对性,增强操作的可行性,提高操作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启发、激趣的教学方式来营造一个开放、平等、融洽的合作学习氛围,构建适合于`本学校特色的新型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2.意义
传统的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教学活动主要在课堂环境里师生间展开,课文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与教材之间,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与探讨。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按照一定的条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进行活动。既有学习主体自主学习的成分又有合作的成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因此,不同的学生看到事物不同的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关键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建立多向交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自我超越性,吸收、理解、内化各种学习内容,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教学活动主要是学生与教材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探讨。小组合作学习采取的是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即学生的学习是在“目的和对象”的引导下先进行个体自学、再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个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与小组的成员协商后得到帮助,或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如果连小组合作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要发挥教师的作用。`这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形成初步的社会活动能力的有益形式。其意义在于: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和学生的发展中的意义。合作学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意义体现在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并融其他同学的经验为自己所得。具体表现在:学习在本质上是一个小组成员自行组织,个体参与,集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上的相互作用是“一个整体范围上的智力相互交流的关系,以及道德和理性的合作。”(皮亚杰语)其根本意义在于把学生引向“终身”教育的历程中,让学生在有限的师生、生生交流教学活动中学会怎样获得知识,培养一种对现有知识进行思考、判断、质疑,改造与灵活运用、创造新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在此意义上“教”是为了“不教”。合作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意义体现在教育对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是持积极的态度,关注学生学习的需要和个性的发展,强调知识的传递、交换与分享,重在教给方法、培养兴趣、发展能力。包括语文能力、数学能力、对他人负责的行为能力,创新与合作交往的能力尤为重要。另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合理安排活动能促进学生情商的发展,继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二、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
⒈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合作学习是以各个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2.主体教育理论:主体教育关注教育的本质价值。它主张人本教育,反对物本教育;它主张把人培养成为主体,反对把人培养成工具。可以说主体教育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其目的在于运用科学和人文知识启发和促进受教育者主动地、创造性地获得发展与提高。
3.交往动机理论: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在教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交往的关系,而不是一部分人改造另一部分人的主体改造客体的关系。教育行为是属于主体之间的“交往行为”,而不同于人改造自然“目的合理的行为”。教育活动主体间的关系需要伦理规范来调节,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和相互尊重,应禁止任何人有损人格尊严的违反伦理规范的行为。
三、课题研究目标
(1)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
(2)通过实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策略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责任感。
(3)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学习环境中进行主动的探索式学习,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机会,使学生学会做学习的主人。
(4)通过实施该课题,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并丰富其理论。
四、研究内容 1.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2.语文课堂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进行。
1.行动研究法。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本课题主要在语文学科教师中开展。
2.调查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3.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实验教师以及学生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
4.个案研究法。选择个案,跟踪调查分析,了解研究方向及成效。
六、课题实施计划
1.准备阶段: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建立机构、课题论证、申请立项、拟定方案、制定个人实验计划。
2.实施阶段: 研究理论、个案研究、教学展示、实验研讨、总结评价。
3.整理资料、总结经验、申请结题。
九、课题研究实施措施
1.建立制度,加强研讨。全面落实课题研究活动,深入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2.强化管理,互学互进,立足课堂,实现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小组合作学习试行方案】推荐阅读:
历史小组合作学习06-15
小组合作学习英语07-23
中学小组合作学习07-31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10-09
小组合作学习音乐12-07
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06-12
小组合作学习考核细则09-27
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10-24
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分组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