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慢的艺术

2024-10-04

家庭教育是慢的艺术(共12篇)(共12篇)

1.家庭教育是慢的艺术 篇一

《教育是慢的艺术》

——书香讲坛推荐书籍

推荐者:韩城龙湾子小学 甄桂云

推荐理由: 作者以非常前卫的思想指出了我们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重大问题,那就是贪多求快的非理性化的潜意识。希望得到好的教育成为天才或者是精英是每个人所梦想的,但是这种教育不适合所有的人。更快,更高,更强是每个人所追求的目标,但是我们每个人即使刻苦锻炼不可能都成为运动员,更不可能都参加奥运会,更加不可能一参加就拿金牌或者是破世界记录。任何事物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循序才能渐进。网络上盛传着一堂美国的数学课,看过之后,真是感慨万千,一堂课只学一丁点内容,不过,我总算明白了真正的数学是怎样的,而国内的数学又是如何的。张文质先生书中提到“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急切的盼望着出成效,成正果,能够‘立竿见影’,缺乏期待与从容”;“我们缺乏一种悠闲的心态,缺乏闲心”。不知从何时起,我常常被超负荷的日常教学工作弄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有闲余时间去思考,去关注学生的发展,做教育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有言论说幼儿园学小学的,小学学中学的,中学学高中的,高中学大学的,大学却在学幼儿园的。教育是一种“慢活”“细活”,是生命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的“润物细无声”,正反映了教育的变化过程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积淀,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我想推荐这本书让大家仔细品味,从中得到意外的收获。作者简介

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著有《唇舌的授权——张文质教育随笔》、《保卫童年——基于生命化教育的人文对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教育的十字路口》、《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等。主编有《生命教育》实验教材、《迷恋人的成长——20位教师的课堂发现》、《中 国最佳教育随笔》、《生命化教育探索丛书》等。作为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文质长期扎根民间,深入基层,关注一线教师的生存与成长,关注教育改革在中小学课堂的展开与困难。内容简介

“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先生说出了真相,说出了真理。这应该是个常识,问题是,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环境,“慢的艺术”真的正在消退,正在消失,已经成为一件高不可攀的奢侈品,甚至,你会想,不是我们不愿“慢”,而是我们不能“慢”!这是张文质先生的教育理论。本书是张文质先生的教育讲演录,收录了他9篇演讲稿,并在附录中,收录了他的50则教育短句,16首无题诗和4首短诗。从这本讲演录中,你可以读到一个学者的关切与悲悯,可以读到一个诗人的激情与忧愤,可以读到一个父亲的“爱与怕”„„ 目录 自序

“消极”是我们最可怕的敌人 教育的勇气 有效教学的意义 不要偷走孩子的梦想 以一个父亲的心情听课

教师道德应该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 我们为什么要成为一名教师 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当小学教师 直面教育与生命的悲情 如何建设一所优质学校 教育是慢的艺术 生命的礼赞 附录 张文质教育短句50则

张文质无题诗16首

张文质短诗4首 精彩书摘

张文质先生在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些非常好的教育观点:

教育要面向真实具体的每一个人。有时候,集体成功对个人来说不等于成功,甚至于集体的成功很容易掩盖个体的失败,就像在奥运会上我们的金牌总数是第一,可那不代表我们的国民身体素质很好,尤其是在校学生。

教育要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发展,但我们的教育最缺乏的就是对每一个人发展的重视与用心,缺乏对每一个人发展的责任感。我们可以想想,平时我们关注的、喜欢的是哪些学生。我们的教育对弱者、发展缓慢的人、学习困难者太缺乏最基本的仁慈,这一点几乎已经成了我们职业的习惯和原则。

“自然有自然的法则,而教育也有教育的规律,教育是慢的艺术,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

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只有在耐心与坚持中,才能有真正的沉淀和积累。如果学生都没有差异,都有相当高的道德水平、纪律、学习欲望、学习基础,那可能我们的教育也就没有像今天这么富有魅力,值得大家来探究。如果说有良方的话,我觉得有两个比较重要。冰心先生有一句话诗说得很好,叫作:“爱在左,同情在右”,前提是爱心与同情心,就是你对学生要有迫切的关爱之情,对他的困难,对他的不幸,你要有一种同情心,这是人所能感悟到,感受到的东西。学生为什么会屡教不改,这跟我们所尽的责任是不是真正到位,是不是真正出于爱、出于同情来关注他有关。第二是对不同学生还确实需要采取不同策略,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摘自108页《教育是慢的艺术——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永和中学师生的三次对话》中的第一次对话。

本书第四篇《以一个父亲的心情听课》,也是张文质老师在福州格致中学 鼓山校区论坛上的发言,“我们更需要对‘手术本身很成功,但病人死了’的课堂有一些反思”。这话类比到我们的教学现状加以思考,就是教的输出似乎很顺畅,但学生机械的输入得不到生命的体验。因此,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生命意识才是学校文化中最具意义的力量。

张文质先生在《如何建设好一所优质学校》中举的一个例子:美国的盐湖城举办冬奥会,该城的中小学校每校都有一个校本课程,主题就是花一年时间认识一个参赛国。有一所学校要认识的国家是中国。有一天,他们请中国参赛的运动队来学校与学生对话交流。孩子们席地自由提问,气氛很活跃。活动结束时中国使馆的某官员致词:现在我们要把两个书包作为礼物,一个送给学校最优秀的男生,一个送给学校最优秀的女生。通过英语翻译,整个会场显得寂静、冷漠,令人难堪与尴尬。为什么呢?事后校长告诉这位官员,学校从1960年创办到现在从来没有评选过最优秀的男生、女生,因为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是最优秀的。最后学校把书包放在荣誉室献给最优秀的男生“们”和最优秀的女生“们”。张先生说,这个“们”字便是教育境界的差别,也是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的差距所在。读书启示

细读每篇每章,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作者直面学校教育与教师行为的现状,以鲜活具体的教育实例和场境对生命化教育理念作出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仔细品味他的观点,对照一下我所看到的教育状况,反思自己的一天天的教育状况,感触深刻。

一、教育不要操之过急,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教育不是工业,不比做零件,今儿高兴就多做几个;教育是农业,农作物的生长是有规律、有季节的,儿童的认知同样是有其客观规律的,认知的建构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面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任何想立竿见影、急于求成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立竿见影”的背后可能就是反教育的行为。教育是些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东西。功利的教育都是短视的,不关注长远的,不 关注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的。我们的教学研究,也是慢的艺术,有所发现,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这个慢,就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慢,就是不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浮燥与功利。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速度要放慢,慢下来教师才能注意到每位学生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使学生在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后,多给他们提供创造、交流经验、合作学习的机会,逐渐增强自信心和自我力量。

二、教育是慢的艺术,“慢”绝不是懈怠

教育是慢的艺术,慢是教育的真谛。这种“慢教育”,绝不是懈怠,它是以智慧主导下的耐心和爱心瓦解粗暴,消除心灵贫困的过程。“耐心”和“爱心”是“慢教育”,也是我们一切教育的亘古不变的主题。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无比热爱,无比耐心的炽热心灵之中。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慢的艺术,那就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要学会等待,因为有一种爱叫做等待,十个指头还不一样齐呢!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心烦的事,感觉千头万绪,无所适从,但当我们想到孩子就是在耐心等待的过程中成长的,心态就会平和很多,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一样.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自信,对生命的珍视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只需保护他们内心深处对学习的兴趣,或许现在学的东西并不是他想学的,我们不必因为哪个学生成绩差而自责,那不是你的错,这不存在谁对谁错,是自然规律,我们要以一种淡泊的心境、博大的胸怀包容学生的坏习惯和错误,学会期待,期待是一种美好的境界。

三、育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教育者耐心的考验

《教育是慢的艺术》举例介绍了爱因斯坦在10岁时还不能流利地讲话,以至于他的教导主任一度认为他是白痴,教导主任失去了对这样“白痴”类孩子教育、培养、帮助的耐心。其实爱因斯坦的成长恰恰告诉我们,对这样的孩子,教师的耐心仅仅有一天是不够的,一个月也是不够的,甚至半年也是不够 的,需要抱有几年的耐心。爱因斯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自己始终没有放弃,始终勤奋努力。谈到几年的耐心,教师中赞成并能做到的人还有多少呢?那些在学校中占大多数的普普通通的学生,那些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有多少老师能给他们足够的耐心呢?育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教育者在耐心上的考验。我们很难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有爱因斯坦那样的毅力,但我们可以期望每一个教师都给学生足够的耐心,做学生信心的支持者。

耐心是每一个教师的修养,耐心是每一个教师的素质,耐心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耐心是每一个教师的道德伦理水平。耐心能让你对学生的爱更持久,耐心能让你对学生的微笑更持久,耐心能让你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更持久。耐心是你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耐心是你对教育平等的尊重。耐心并不一定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爱因斯坦,但可以让学生走向成功。成功的孩子背后,需要教师们持久的耐心。即使有些学生的智力有局限,而且这些局限是我们教师工作不能超越的障碍,只要我们有了这种谨慎的意识就不会操之过急,我们就能更从容一点。”

四、作为一种慢的艺术,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

“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要多一点细心、多一点耐心,少一些简单、一点粗暴,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学困生。作为老师,可以先不要责怪他们,应该满腔热情的帮助他们,静下心来和他们谈心,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感情教育工作,多夸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正确对待孩子,从而使他们端正学习的目的,建立信心,这样才能逐渐的赶上去。但更多的时候,在对待这些孩子的态度上,我们很多教师有太多的恨铁不成钢、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和揠苗助长、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要知道:儿童接受教育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将外在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素养,一切均需在潜移默化间进行。教育恰如教孩子学步。对待学生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不需要越俎代庖。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是必要的。孩子还没有迈开第一个脚步,你就去牵引他,甚至一会儿捉住他的右腿,一会儿抓住他的左腿,帮他迈步,那孩子也许永远也学不会独立迈步。

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积累而至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跌下去和爬起来。他一跌到,你就去惩罚他,而不是等待他、鼓起来,那他也许会耍性子,干脆不起来,等着你来拉扯他。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什么?错误是一种经历,错误是一种行为,错误是一种认识的暂缓,错误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学会使用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教师发挥慢的艺术。

特别对于表现很差、屡教不改的学生,如果说有良方的话,前提是爱心与同情心。学生为什么会屡教不改,这跟我们所尽的责任是不是真正到位,是不是真正出于爱、出于同情心来关注他有关。正如作家冰心先生所言:爱在左,同情在右。我们作为教师,何曾能够由衷地、无条件地、不假思索地去爱一个孩子,去爱每一个孩子,尤其是那些学习很差、屡教不改的孩子?我们太习惯用贬低人、批评人、歧视人的方式去“教育”学生了。扪心自问,反求诸己,我时刻提醒自己: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的灵魂深处应该扎根有关爱、智慧、尊重、等待、耐心、宽容„„

五、坚持正面的教育,相信教育的力量

这些年我一直相信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可是读完这本书,我内心深处建立了一个原则:我要坚持正面的教育,相信教育的力量,只要我真正做到位,做得耐心,一定会有效。同时我也认识到,“所有正确的符合人性的教育,总是要比惩罚教育或负面教育要困难得多,人不是不知道正道在哪里,而是走正道太难了,我们也不是不知道正面教育它是最终有效,而是坚持正面教育太麻烦了,太辛苦了,所以我们总想借助一种比如惩罚,让学生感到不自在,感到威胁”。学生和我们老师一样也不愿意被惩罚。前些天因工作需要,我由任教六年级改为任教一年级,学生巨大的年龄落差,让我有些不适应,但想到张文质先生说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心里平和了许多:当我布置完要求,学生闻而未动时,少了以前的急躁,多了几分等待;当学生讲了四遍改了四遍错了四遍,还找到我说“老师,我还是不明白!”时,少了以前的烦躁,多了几分耐心;当学生坐不住、随意说话而屡教不改时,少了简单的呵斥,多了几分理解与包容„„ 结束语: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工作中,我们不妨试着把需要帮助的学生当作自己孩子,微笑着对他们说:“孩子,别急,慢慢来!”

图书信息:

者:张文质 著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765692 出版时间:2009-01-01 版

次:2 页

数:206 字数:130000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定价:25.00元

2.家庭教育是慢的艺术 篇二

2003年, 笔者第一次带班, 如今想来那三年是我班主任生涯中最刻骨铭心的三年, 这个班级的学生们调皮捣蛋、惹是生非、厌恶学习, 上课捣乱、下课惹事。记得有一次, 有几个学生把一条蛇和一只鸟带进了语文课堂, 上课时, 他们抓鸟、抓蛇玩得不亦乐乎, 却把老师气得够呛;有一名学生上课时戴着拳击手套, 左右开弓, 闹得左邻右舍不得安生……三年中, 每天我都在和学生们斗智斗勇, 每天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唯恐学生会惹出什么祸端来, 生怕任课老师会来反映问题, 生怕家长会来找麻烦……这三年我身心疲惫, 仿佛所有的麻烦都来找你, 所有的荣誉都与你无关。好不容易等到了学生毕业, 我如释重负, 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但平静下来后, 我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究竟是哪里做错了?尽管一再告诫自己他们还是孩子, 但依然无数次被气得火冒三丈;尽管我很努力, 但面对着一群处于他们一生中最叛逆时期的男孩女孩, 我终于体会到了无计可施的感觉。

在经历了这届学生的巨大“锻炼”后, 2006年, 学校又让我接了一个新班, 在接受任命的那一刻, 我认识到必须尽快调整心态, 给自己重新定位、找准方向, 不能一味地盯着自己的短处, 应当扬长避短, 否则我将无法胜任班主任工作, 更无法找到自信。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性中最深的愿望是受欣赏的渴望, 欣赏精彩的课堂、欣赏同事的成功, 欣赏学生的进步, 但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欣赏自己。”

如果说2003级的学生带给我的是折磨、是挫折、是历练。2006级的学生则让我品尝到了做班主任的乐趣和感动。这一届学生实现了我们曾经共同许下的诺言:有奖必争、有奖必拿。他们曾经获得过学校所有最高奖项:班级美化大赛、歌咏比赛、广播体操比赛、运动会竞赛全校一等奖、银川市精神文明团支部等。

每一个班主任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都曾经被学生感动过或伤心过, 我也不例外, 这个班的学生好多次让我热泪盈眶。赛场上没有发挥好, 他们会说:“老师, 对不起。”我生气了, 他们会像哄小孩一样逗我开心。还清楚的记得高三最后一节班会课上当我听到全班学生一起对我说“老师, 我们爱你”那一刻的感动;还清楚的记得毕业典礼上全班起立向我致意那一刻的欣慰。

但最让我感动的是一次拔河比赛, 记得那是2007年的秋季运动会, 学校的运动会有很多集体项目, 对于文科班的学生来说, 不是很公平。主要是由于文科班的男生太少, 也就勉强能凑够数, 不管是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 他们都得参加, 是对学生体能的巨大的挑战。拔河比赛本来也没有抱赢的希望, 但是学生们过关斩将一直从预赛拔到了决赛, 那场决赛拔得异常艰难, 决赛安排在所有比赛结束后进行, 那些男同学们, 在参加了所有的项目后, 已经有些体力不支了。赛前我跟他们说:“只要尽力就好, 你们已经进入决赛, 证明自己很不错了。”但是这场比赛关系到运动会的总成绩, 如果赢, 我班就有可能拿到团体总分第一, 事后再想, 可能学生们是抱着拼力一搏的态度参加比赛的。比赛开始后, 赛场上下的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第一局在双方你来我往几个回合后, 被我班拿下;但第二局, 我们输了;我知道要想赢得第三局的胜利, 就很困难了, 好几个女孩子的手掌已经被绳子勒出了一条一条的红印, 有几个男孩也累得脸色有些发白;在交换场地时, 好多啦啦队的女同学想上场替换体力不支的同学, 但是场上的学生坚决不同意。第三局比赛开始了, 绳索在双方僵持着, 你拉不过去, 我也拔不过来, 那几分钟就像经历了漫长的一个世纪。喊口号的老师和同学们声嘶力竭, 赛场上的学生们咬牙坚持, 最后就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 胜利的天平倾向了我班学生的这一边。比赛一结束, 好几个女生累哭了, 有一个男孩子, 当场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好一会都站不起来, 我也被学生们的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

带着对这届学生的留恋, 也带着学生们对我的祝福与信任, 我又与2009级的学生见面了。恰恰是在这一年我遇到了新的挑战, 也正是在面对挑战的过程中, 我的思想又有了新的转变。

新学期开始没多久, 我就注意到了班上的两名学生, 交往过密, 经过进一步的观察, 我断定这两个学生是在早恋, 如果置之不理的话会影响班风, 按照我一贯以来强势的作风, 直接而简单的方法是先与家长联系, 并进行干预;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性格内向敏感, 我的干涉过于直接、过于急切了, 伤害到了学生的感情, 后来这个学生一直对我很敌视。被学生恨的感觉很不好受, 我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 我想, 很多时候学生抗拒的不是我们给他的内容, 而是我们给他的方式。作为班主任, 让学生接受认可, 可以凭借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让学生喜爱, 可以凭借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让学生服你, 可以通过公正处事、赏罚分明;但要想让学生敬佩你, 却只能依靠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一种系统的整合性的智慧, 它是一种教育境界, 包含教育理智、教育意识、教育能力、教育艺术、教育机智等。班级就像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舶, 而班主任就是舵手, 只有不断的奋力搏击、谨慎行船, 才能不被风浪吞没。

既然学生对我关闭了她的心门, 那我就要重新赢得她的信任。后来我注意到这届学生中早恋现象要比我以往教过的学生严重得多, 我渐渐意识到, 如何引导学生安全而正常地度过青春期, 是摆在我面前的刻不容缓的任务。要教育学生, 自己首先得做好准备, 接下来我查阅了很多关于“爱情教育”的范例。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 我的观念有了改变, 对于怎样教育学生也有了一些想法, 我做好了准备, 可以对学生进行教育了。第一步还是要和她沟通, 我设计好了和她谈话的步骤和内容。首先承认十七八岁, 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的, 以此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接着向她推荐一些有关爱情的经典著作, 让她自己去体会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最后, 告诉她作为女孩子, 如果正处于早恋中, 应当怎样做才能保护好自己。第二步, 利用历史课堂, 讲美国第33届总统杜鲁门的“一切责任由我承担”和他的儿女情长, 教育学生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让学生明白爱情是承诺, 承诺的兑现需要责任。第三步, 在主题班会上, 和学生一起探讨爱情的含义是什么, 给学生分析早恋的危害, 面对学业和爱情该何去何从, 给学生们朗读任达利老师《致高中生朋友们的一封信》。并向学生推荐中外名家所著的有关爱情的经典著作。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一封信》、苏童的《老爱情》、舒婷的《致橡树》、普希金的《致凯恩》、夏洛蒂·勃朗特《因为我们是平等的》。通过学习这些文章, 可以让学生感受爱情的真谛。

后来, 我发现她对我的敌视慢慢消失, 我也在努力改变我们师生之间的关系, 对她学习上的指导, 生活中的帮助, 进步时的肯定。现在的她能主动而积极地参加班级活动, 我们之间也基本上恢复了正常的师生关系, 她也已经走出了情感的怪圈。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孩子, 你慢慢来》中有这样一段话:“我, 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 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事;是的, 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的时间, 让她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 用她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 慢慢来。”

每当在学生工作上遭遇教育困境的时候, 我常常告诉自己要学会等待, 用等待花开的耐心去等待那些孩子长大, 用爱子之心去对待他们、等待他们。

3.教育是慢的艺术 篇三

在蹒跚学步的孩子旁边,我停下了脚步。只见年轻的妈妈放开学步的孩子,在几步之遥处蹬下来,拍着双手,面带微笑望着颤巍巍的孩子说:“宝宝,过来!”孩子面露惧色,双腿发颤,双手打开,试着迈开脚步,却又难以挪动。年轻的妈妈没有上去搀扶,依然在原处微笑着、等待着、鼓励着孩子的勇敢和尝试。孩子几次努力之后,终于大胆地挪动脚步,扑向妈妈的怀抱。年轻的妈妈一把把孩子搂进怀里,在孩子粉嫩的脸蛋留下一个幸福的吻,尽情地享受着孩子的成长。从孩子迈开第一个脚步的时候,成长就开始了,教育也就开始了。

教育恰如教孩子学步。对待学生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不需要越俎代庖。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是必要的。孩子还没有迈开第一个脚步,你就去牵引他,甚至一会儿捉住他的右腿,一会儿抓住他的左腿,帮他迈步,那孩子也许永远也学不会独立迈步。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我们很多教师和家长有太多的恨铁不成钢、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冒进和揠苗助长、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

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积累而至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跌下去和爬起来。他一跌到,你就去惩罚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励他自主地站起来,那他也许会耍性子,干脆不起来,等着你来拉扯他。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什么?错误是一种经历,错误是一种行为,错误是一种认识的暂缓,错误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学会使用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教师发挥慢的艺术。

4.《教育是慢的艺术》读书感言 篇四

有幸拜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感触颇深。张文质,福建闽侯人,教育学者,诗人。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生命化教育”的倡导人、负责人。多年来致力于“生命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长期植根于中小学课堂,推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创办了1+1读书俱乐部,推广1+1式的读书理念。透过学习,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首先我们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时,我们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其次要广泛阅读,努力付诸实践,积累经验,构建自己的认识平台。

张文质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详尽而又灵动地提炼、诠释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当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个观点后,很多人都提出了质疑,因为这天这个时代确实是泥沙俱下、万马奔腾的年代,有人认为教育不可能有慢的耐性,更不可能有慢的境界。但是张老师认为: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俗话说慢工出细活。这样的教育在我们任何人看来,或许都会觉得都是一种理想中的教育,教育是慢的艺术,张老师很显然给出了他自己的宣告。一个字一个词,字是慢,词为艺术。张老师认为我们的教育太快啦,快在那迅速展现而又擦去的ppt上;在了教师应对这一大群叫不出名字却能把课演绎的完美而流畅上;快在了教师与校长们每一天似乎都在忙于应付各种各样事务性的事务上,快在了教师冷漠地看到教室里那些不解而又迷惑的目光上……正如那作者苦恼的快一样,我们这天的学校里。教室座位整齐,台下人头攒动,一派工业化大生产的气势。老实说确实难以看到具有生命个性的人。这也难怪作者所推崇的叶澜教授不断的发出呼唤,呼唤教育创新要有“具体个人”意识,呼唤要在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人”的转向要从“抽象的人”到“具体个人。说到底快到了我们的课堂上都看不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了。慢又是一种什么样貌的课堂,什么样的教育呢?作者眼里慢是像W老师那样的”教师身体动作是慢的,说话的语速是慢的,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是慢的“。又如作者所说的,日本的佐藤学认为”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一些有用的东西“。在平时教学活动中,速度要放慢,慢下来教师才能注意到每位学生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忙,多给他们带给创造、交流经验、合作学习的机会,逐渐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潜力。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

张文质老师倡导“生命化教育”。在当今教育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讲,就是把对学生的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它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达和理解,它务必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

“生命化教育”的实现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起主观作用的,就是教师。教师要关注每个独立的学生个体,不仅仅要尊重、善待学生,还要研究学生特点;在注重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带给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异常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引发思考……客观条件,就是课堂环境,教学空间。张文质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文里的一段话:美国教育家博耶说,学校还是小的好。那么“小“到什么程度为好呢?”小到学校所有师生都能彼此叫出对方的名字,亦即人数控制在二三百人内为最佳”。博耶又说:“当班生数超过30个人时,教师的注意中心就从对个体的关注转为对班级的控制。”这些见解都令人感佩。但博耶必须想不到,在中国有那么多“名师”能够在叫不出一个学生名字的状况下也能把“课做得神采飞扬”,他更不可能想到一些更厉害的“名师”竟能够在体育馆数千名观众面前在叫不出一个学生名字的状况下把“课做得神采飞扬”,也许,从某种好处上说,这正是中国教育胜过美国教育“难能可贵之处”。

如果教学课堂环境没有保障,首先就给教师组织课堂带来了困难,信息的传输呈单向化而不是多样化,“生命化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而一味地强调教学质量,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师业绩的标准之一,也是对教师的不公,因为能把”课做得神采飞扬“的老师毕竟是少数。以”生命化教育“为理念,就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既要强调教师的主观作用,又要营造良好的关注学生独立个体的空间,把“生命化教育”具体落实到教育过程中的每一细节和实处。

5.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篇五

不知从何时起,我常常被超负荷的日常教学工作弄得焦头烂额。

根本没有多余时间去思考,去关注学生的发展,做教育应该做的事情,忽视对学生思想的教育。

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所谓的“润物细无声”,正反映了教育的变化过程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

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在教学上,教师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

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然后顺着这种正道,终成大器。

教育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充满着跌下去和爬起来。

他一跌到,你就去惩罚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励他自主地站起来,那他也许会耍起性子,干脆不起来,等着你来拉扯他。

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什么?错误是一种经历,错误是一种行为,错误是一种认识的暂缓,错误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

学会使用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教师发挥慢的艺术。

在课堂上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常嗫嚅着嘴,想回答又说不出来,或者说来说去不在点子上。

这时,作为教师的你,是急躁地打断作一番暗示,还是给他们一些思考的时间?也许你为了急于听到孩子“正确”的回答,过早地把现成的知识和盘托出,迫不及待地将知识填塞孩子们的头脑……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

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学困学生,他们之所以出现目前的这种现象,是由于很多不良的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不愿意去学习,有的不按时完成作业,作为老师,

可以先不要责怪他们,应该满腔热情的帮助他们,静下心来和他们谈心,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感情教育工作,多夸夸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正确对待孩子,从而使他们端正学习的目的,建立信心,这样才能逐渐的赶上去。

但更多的时候,在对待这些孩子的态度上,我们很多教师和家长有太多的恨铁不成钢、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和揠苗助长、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

要知道:儿童接受教育需要一个过程,教育恰如教孩子学步。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

6.《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六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

从书的题目中就不难看出,张文质老师独特的教育想法,一个“慢”字,读出了张老师对学生的理解,正所谓“慢工出细活”,而教育正是“慢活”、“细活”,“艺术”两字又使得张老师的对教育的理解、教育的方式与众不同。《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老师说出了教育的真相,说出了真理。

在此书中,张文质老师说过:“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急切的盼望着出成效,成正果,能够‘立竿见影’,缺乏期待与从容”;“我们缺乏一种悠闲的心态,缺乏闲心”。

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这里的慢指的就是用人性的方式,针对各不相同的、具体的个人,有足够的细致、耐心与充分的教育意识。这样的教育在我们任何人看来,或许都会觉得都是一种理想中的教育,但我们京族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情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好的教育。教育改革走到今天,许多教育者都在为了培养孩子的终身能力而努力着,这样,我们的孩子会通过各种活动接触到更多的、各方面的知识。这些活动也正以一种百花齐放的姿态呈现出来。从教育者的本意来说,无论开展哪样活动,只有认真、扎实

地展开,才会让孩子们受到有效地教育。但现在有许多学校开展的活动是丰富多彩,可活动效果却是微乎其微。活动过多,必然会需要很多时间来筹备、开展、小结等,为了尽快完成这项活动,许多组织者不得不努力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然后才有精力去筹备下一个活动的开展。如果能用充足的时间来开展各项活动,那孩子们对这项活动的理解也不会只停留在表面,这校对孩子们的教育意义会更大,每个孩子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

7.我为什么倡导“教育是慢的艺术” 篇七

关键词:教育生命慢的艺术

这些年来我一直倡导生命化教育,强调“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一个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经常,我们要等待一个儿童的成长:智慧的觉醒、力量的增强、某种人生理念与价值的确定。在这个过程中,他需要你针对他这个具体的人而给予帮助,即温情的理解、真挚的同情、诚意的鼓励、恰当的提醒。所以也许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敏感、克制、清醒的边界意识,同时还有乐观的态度、积极恰当的行动能力(一种临场智慧)。

后来读到佐藤学的著作,看到佐藤学也有类似的观点:“这场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绝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此外佐藤学还主张教育变革应该是“静悄悄的革命”,认为它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立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这些都是能给予人启迪的见解。

回到教育现场,当我坐在一个又一个教室之中,我想得最多的就是每一个人,一个又一个的人,有时我甚至会忘了自己确切的“任务”,而把目光长久地落在某一个孩子身上,我发现在自己的目光中,常常洋溢着父亲式的忧虑和悲情,有时,课堂上一个微小的成功也会让我眼睛湿润,情绪难以抑制——我知道,我期待的就是每一个孩子幸福、充实的童年生活,课堂上淡淡的、自然流淌的人性的美。

而当我说到一个个人时,我便能深切地感受到教育的冷漠和失败,同时,我会更心痛地意识到“在教育中大多数人的牺牲,几乎已经成为难以变更的常态”,从乡村到城市,人们不仅为生计而挣扎,也为教育中稀缺的一缕阳光而付出惨痛的代价。有时,我们只能茫然地说,也许这就是时代的运命,大多数人概莫能外。

每个人都是教育的一部分,让我们时常想到这“每一个人”。这样我们就能想到自己,想到每一个人微小的责任,每一个人对空缺和盲点的补位。教育要有补于世道,我确信一定是从每一个人的努力与自我意识开始。

我还想这样接着思考问题:我们几乎只能生活在当下的“教育状况”之中,新的改变既迫切却也难以下手,也许我们可以做的并不是旨在改变现实的行动,而是一种思考教育的方式,一种新的思维的可能性:从禁锢中挣脱一一重新开始呼吸,一种自我蜕变,并逐渐成为“被动的主动者”(佐藤学语):我们并没有把握住自己的命运,而是有限度地开始了新的思维的方向。

我期望这些句子是我写下的:真正的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人获得成熟和自由,使生命绽放于爱与善良之中。无论我对生活心存什么欲念,我都仍然信奉“好教育”,我几乎认定只有这条道路对人的成长是最恰当、便捷的。因此,我对教育中的一切邪恶的憎恨便格外的强烈,它有时会使我变得过于激烈、不切实际、矛盾、不从容、性情阴郁。现在我努力调整着自己。仍然是教育使我获得方向感。

尽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我仍然深信教育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这一切更主要的是在课堂和校园之外发生的,更多的窗门已打开,所有的宰制和扭曲也因此变得更为刺眼和丑恶,虽然教育的痛苦仍然具体而强烈,但是,孩子们正在引领着我们,肯定他们的灵性和活力,就是肯定我们的未来。

我们对自己生命的爱远不够。我们对孩子的爱也远不够。只有我们敢于担待,敢于坚定地站在生命的背后、孩子的背后,我们才是真正有勇气并回归自己生活的。我们为自己的怯懦找寻了太多的理由,心智也变得黝黑、盲目和颓丧。对自我的反思总是远不够的。不要责备孩子,不要贬低他们的未来,努力去尽最大的可能,多打开一扇窗门吧,我们也在造就着自己。从失落中重新回归自己,从失败中认识失败,从屈服中重拾勇气。

其实,教育几乎总是变化最慢的。经常,它就是按照怪性、定势和它所依存的社会各种文化、制度、经济条件运行的。也许,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对教育要求太多、太强烈,要求过多过于强烈则容易产生断裂和无所适从。

面对这样的特性,我们无论多么不情愿,却只能把它看作就是自己生存的基本处境。

也许,我们更需要做的、也是更有可能着手的不是变革与创新,而是调整、改善、弥补和充实。我们必须直面我们所不能改变的一切,我们的力气不能用来痛苦和沮丧。更需要选择的也许就是“最不坏”一一从任何可以改变的地方开始,不要去思考尽善尽美,做到“最不坏”就极其难得。把我们的目标放得更低更小一点吧。

有时候我们不知道用力的地方在哪里,也可能有很多原因影响着我们付出的“用力”,那么,还是让我们回到具体的生活吧,让我们的生命“亲在”,努力使自己和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幸更多地润泽在人性之中。我们就不会忽视了简单又容易获得的生活的滋味。

不言而喻,教师要有一颗教育的心灵,敏感、细腻、坚强、执著、明确、美好,教师甚至“要比热爱自己的党派、教会更热爱自己的学生”,教育确实要以爱为底色,谈起教育就是谈论我们的孩子和未来一然而,只要一静心我们就知道自己实在被扭曲得太厉害了,也许更需要询问的就是我们还有多少真挚的热情,承担的勇气,能够在各种困难中坚持应当坚持的执着,可是我知道这样的询问很多时候也是苍白无力的,莫名的焦灼与恐惧盘踞了我们的生活,太多的指标、任务、功利已经控制了我们的心灵,我们渴望着美好,内心却变得越来越无望与冷漠——坚冰时期仍然延续着,有时我们几乎无法越过它瞭望到自由和有活力的未来。

但是,我仍然要说,为微小的美好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这是因为,教育基于真善美,直抵人的心灵,教育直接面对每一个正在生长中的生命,教师个人的美好无论何时都弥足珍贵,也许正是它,构成了童年最有意义的“希望的生态”,只有它,才能播撒与邪恶对峙并积蓄最终摧毁邪恶的力量。同时我还要补充一句,今天,正是这些身上葆有美好元素的教师保存了教育最后的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是个有伟大毅力的教育家,他长期的对学生细致的观察,对思考与写作的坚持,甚至每天一定要听两节课的习惯,都是令人景仰的风范,这些行为本身也就是一种教育家的精神。

我们也能有勇气与毅力对自己的信念坚持不懈吗?特别是校长们是否也能试着每天进课堂,就从“最简单”的听课做起?

教学过程从来都是知识和精神的探险,“40分钟”的旅程短暂而艰难,我们更应该带着“好的教育理念”进课堂,而不是“好课的标准”进课堂,一切外在于师生生命、情感、知识、经验的“标准”都是靠不住的。一位优秀的教师即使在公开教学时,他关注的中心也应该是,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安全感和放松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更为积极、健康地参与学习,以至于很快忘记了公开教学,而使课堂复归它的“原初”,生命能够进入更为本真的状态。

我所坚持的,是长期地深入相对比较自然状态之下的课堂,当然这样的课堂仍然还会有一些“水分”,但这个时候确实难以“再简化以使之更自然”了,这样的课堂给了我更多思考的“素材”和对改进教育的认识,也使我明白,一节一节地听课是困难的事,而教师的工作更是繁杂、艰难,我因此有了更强烈的教育之心:坚持教育的立场。和教师在一起,和孩子在一起,这才是真正的生命化教育,才是真正的民间情怀。

8.《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八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教育是慢的艺术》

对于“教育是什么”这个问题真的没有好好地思考过。自己当教师的生活真的就那么平淡无奇,每天工作的痕迹就像沙滩上的沙子一样,被海水冲洗过后马上就会归与平静。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之后让我对自己的工作开始了慢慢地审视。《教育是慢的艺术》,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在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首先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在教学上,教师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然后顺着这种正道,终成大器。教育恰如教孩子学步。对待学生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不需要越俎代庖。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是必要的。孩子还没有迈开第一个脚步,你就去牵引他,甚至一会儿捉住他的右腿,一会儿抓住他的左腿,帮他迈步,那孩子也许永远也学不会独立迈步。

看了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待学生,我们要有耐心,要学会倾听,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能戴“有色”眼镜。对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所犯的过错,我们需要了解事情的真相,不可只听一面之词,以免造成“错案”,伤害孩子的心灵。即使我们心中有不满,有怒火,都应该压制自己。静下心与孩子交流,打开孩子的心结。也许,你一句温暖的话语,改变的却是一个人的人生。

班里总有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的孩子。我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呢?我是很负责地给他们课外进行再次辅导。但是扪心自问,我的出发点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自己班的平均成绩能提高一点。估计这样的辅导也就成了纯粹的功课辅导。只要他会做这样的题目就行了。其实这样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了。但如果仔细地想想看,当讲了一遍又一遍的时候,我没有生气?没有焦灼?是的,我生气,甚至愤怒。也有老师说:“我宁可教100个好学生也不想教一个教几十遍都不会的学生。”当然这是没办法时的调侃。孩子之间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速度有差异,一个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差异。他在低年级的时候掌握不了这个知识,而我们老师却那么着急。强迫着小孩一定要弄懂,家长老师不惜用灌输的办法也要他记住。家长说:“看你什么脑子,这点也记不住。考试题目一样的都不会填。”老师说:“就是这么做,等到考试像这样的题目还是这样做,懂了没?”小孩累啊,我们累不累啊?就为了一道等过段时间孩子自然就会的题目。那如果放弃这道题目怎么样?那就是家长要抱怨:“才考这么点分数。”老师要抱怨:“你这道题目做对了,班级的优秀率就高一些了。”原来我们都掉进分眼里去啦!人家可能是大器晚成的孩子哦!

书中也有一行小字提醒了我。“教育需要的是持久的关注,耐心的等待,需要的是潜滋暗长与潜移默化,‘立竿见影’往往是有害的,甚至是反教育的。”培养人是一辈子的事,要作长远打算,教育是一项细活,是一项不能立竿见影的工程。我认为,《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的意义就在于,当大家都浮躁于教育立竿见影、急功近利时,有人大胆地和你谈“慢”,真的很有味道。

9.家庭教育是慢的艺术 篇九

读了这本书,我真挚地体会到教育的神圣和重任——教育是慢的艺术。平时多一些细致、耐心,多一些冷静、思考,少一些冲动和偏见,少一些固执和冷漠。我们要脚踏实地,善于发现,善于反思,勤于感悟,要广泛阅读,努力付诸实践,积累经验,体会教育的真谛。

书中写到‚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有时候我们简直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有办法让他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我们也经常无法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出恰当的判断,也无法洞悉一个成长中的儿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保护和帮助他。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经常,我们要等待一个儿童的成长:他智慧的觉醒,力量的增强,某种人生信念与价值的确定;他需要你对他这个具体的人而给予的帮助,即温情的理解,真挚的同情,诚意的鼓励,恰当的提醒。也许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敏感、克制、清醒的边界意识,同时要有乐观的态度,积极恰当的行动能力。这是对教育的艺术提炼和本质浓缩。

‚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急切的盼望着出成效,成正果,能够‘立竿见影’,缺乏期待与从容‛;‚我们缺乏一种悠闲的心态,缺乏闲心‛。我们常常被学生说太急燥,太凶,太严厉。其实主要是我们的期望值太高,凡是不能达到心中目标的,就会马上被我们指出,教育需要给学生们一点空间,读到这本书,我的内心不断涌现教师生涯中出现的一些小摩擦,现在想想,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如果当时能够耐心点,悠闲点,也许就不会那么多生气,受气,委屈。

比如有的学生不愿意去学习,有的不按时完成作业,作为老师,先不要责怪他们,应该满腔热情的帮助他们,静下心来和他们谈心,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感情教育工作,多夸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正确对待孩子,从而使他们端正学习的目的,建立信心,这样才能逐渐的赶上去。教师和家长多少都会恨铁不成钢、急功近利,而小孩总是抱怨家长和老师不理解他们。要知道:孩子接受教育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将外在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素养,一切均需在潜移默化间进行。教育恰如教孩子学步。对待学生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不需要越俎代庖。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是必要的。孩子还没有迈开第一个脚步,你就去牵引他,甚至 一会儿捉住他的右腿,一会儿抓住他的左腿,帮他迈步,那孩子也许永远也学不会独立迈步。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

我们的教育真的如书中所说的是‚严厉、急躁‛,是‚狂热、粗暴‛的吗,是‚不宽容‛,是‚麻木、冷漠‛,以至于消极、懈怠到极度沮丧的吗,有人说因为我们早已失掉了作为教师的那份光荣与自豪,也悄然失落了作为教师所必须的教育精神。教育精神是什么?我想应该是离开功利化以外的,师生之间趋势的情谊和信任,真实的关心和尊重。‚教育是慢的艺术‛,看似无心,实则有意。教育的慢看似耗掉的时间更多,因为它不期待受教育的人立马改变,而是强调教育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强调的是‚互相的寻找‛与‚共同的成长‛,是一种积极的互动,是彼此的肯定与期待,是相互的欣赏与愉悦,是共同的提高与成长,也是看到开花却不一定看到结果的漫长等待。朱熹说:‚做事情要宁浅勿深,宁小勿大,宁下勿上,宁近勿远‛,强调‚要从我们能够做到、能够改变、能够尝试的地方做起。‛

10.家庭教育是慢的艺术 篇十

学生坐定,课也开始了。谁知,一进入上课的状态,这位“黑妹”教师很快就焕发出别样的光彩,这种光彩,不是为了当“课堂秀”而拿腔拿调的感情丰富,也不是手舞足蹈般的肢体语言配合,而是由内向外散发出的令人赏心悦目的舒服。我想来想去,这种舒服感应该叫教师味儿的美丽,她声音轻轻的,语调柔柔的,由于是刚入学不足三个月的一年级学生,她的语言还很儿童化,课堂上处处洋溢着赞扬和民主。

我留心了几个细节:其一,在指导学生字的笔画时,针对一年级的学生提点,往往会安排书空的环节,此时,教师一般都转过身子,背对学生书写,这样可以使自己写的和学生写的笔画一致,而这位老师运用的是镜面书空,对于老师自己来说,也就是从右往左写,这有一定的难度,不信,诸位老师可以一试。而这位“黑妹”老师非常娴熟地给面对学生做着镜面书空范写,似乎这和教师会说普通话一样寻常。其二,有一位小胖子说话结结巴巴的,一点儿也不流畅,可是在这节课上有一处发言使她大加赞赏,她先是竖起大拇指,笑眯眯的看着这个孩子,高兴地夸他:“***,你今天真是令老师刮目相看啊!”然后,又走过来,摸摸小男孩的头,小男孩甜滋滋地坐下了。在我看来小男孩的发言无论是从思维角度还是表达质量都是非常普通的,可是,教师那种丝毫不做作的真诚表扬会使孩子觉得这是了不起的回答,她注意的是孩子自己和自己的横向比较。其三,有一位小孩认读一组音节,反复了多次终于把一组全读对了,老师释然地说:“哎呀,你终于都读对了,你看,老师都要急出汗来了。”她的释然是那么自然和真诚,说完,甜蜜地笑着,为孩子的成功显得很激动。

相比之下,“美女”老师的课逊色了许多,两位老师课的设计差别不大,美女教师的语言还更显生动,然而,我问了身边的几位听课教师,大家都说这位“黑妹”老师讲得好。而且大家居然和我有这样的同感——这位“黑妹”老师一上课就觉得漂亮了许多。

这使我想起了一个词——上镜。上镜,这个词在影视界运用得最为广泛,指的是演员在镜头前的感觉。如果一个人并不十分漂亮,可是一上镜头,就让人觉得很漂亮,这就是上镜。明星周迅就是很“上镜”的演员,她应聘演〈〈大明宫词〉〉中的太平公主时,据说看起来与导演心目中的太平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可是造型完一试镜头,人人叫绝,小太平就是她了,!这就是上镜。

当然,周迅本身也算是一个娇俏可爱的美女。对于女人而言,美丽,是随身携带的通行证和优惠卡,尤其是在机遇降临的紧要关头,棋逢对手的关键时刻,美丽,就是化险为夷的杀手锏,会及时地对焦灼不堪的美女亮起绿灯,温柔地把遗憾和无奈留给对手。当今赛事林林总总,主持人大赛赛的是口才,声乐大赛赛的是嗓子,模特大赛赛得是身材,可是,这些看似与“靓不靓”关系不大的赛事,美女的脸蛋总能不自觉得在赛程中为自己的分数提高几个百分点。优质课大赛似乎是与赛美丽关系最小的赛事,可是据说也有美貌赢得胜出的传闻。其实,但凡生活中美丽的人儿,镜头前当然也美丽,一上镜,“东施”变“西施”的几率也很少。但是,“上镜”现象给了我们做教师的一个提示:课堂,就是教师的“上镜”时刻!我们,应该追求“上镜”的美丽!

11.家庭教育是慢的艺术 篇十一

一中心小学 赵雪琴

怀着虔诚的态度,我翻开了《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细细品读。“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这样的话语不断充斥着我的心灵。

对于已经从教三十年的我,真是越读越有感触,越读越越有体会。教育是“慢”的艺术,就如同幼苗一天两天你看不见它长高,其实它在滋生暗长,你若操之过急那就会做出揠苗助长的蠢事;就如同时钟上的时针你看不见它在走,其实它比秒针快几千倍。它们都是遵循自然规律,否则欲速则不达。

一、教育是慢的艺术,首先要拥有牵着蜗牛去散步的心态。阅读《教育是慢的艺术》,让我联想到台湾作家张文亮写的《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文章写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上帝交给我一任务,让我带着一只蜗牛去散步,可我却嫌他爬得慢,催他,唬他,责备他。放弃他,任他往前爬,忽然,我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叫,体会到了这些以前没有的东西,我恍然大悟。教育孩子不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吗?这首诗本来是写给忙碌中的爸爸妈妈的,但我却认为写给为人师表的我们更合适。

这篇文章里,那只蜗牛真的很可怜,已经尽力了却还被责备、被训斥。多像有的学生,无论他怎么努力,怎么用功,只要没有达到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得到的总是责骂。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让孩子学这学那的,给了孩子太多的压力。教师也严格的要求着孩子,把自己主观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但是,我们有谁真正的去了解过孩子的内心,又有谁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而我们老师不正像牵蜗牛散步的人吗?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觉得严格要求孩子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事情没有做好的时候,不会的时候,我们会去责备他,会心情急躁、焦虑和不耐烦,恨不得抱着、背着她,替他往前走,在这样的心情驱使下,蒙蔽了自己的双眼,看不到孩子眼中的歉意,看不到孩子的努力。最后,孩子受伤,自己疲惫。弄得“两败俱伤”。

因此,教育,首先要拥有牵着蜗牛去散步的心态。

二、教育是慢的艺术,更需要有牵着蜗牛去散步的行动。每个班中的学生都参差不齐,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自信,对生命的珍视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需要保护他们内心深处对学习的兴趣。以一种淡泊的心境、博大的胸怀包容学生的不足,然后需要有牵着蜗牛去散步的行动。

由此我想到了多年前的一个真实案例。有一回新接班,我发现有一名学生,接受新知的速度特别慢,而且常常自言自语,控制不住自己。一次,学了课文《九寨沟》,要求背诵其中的三节。当天检查背诵情况时只剩几个人完成。按照惯例,要求这些学生第二天必须背完。第二天,其他同学都背得滚瓜烂熟,就他连一节都背不出。在老师的提示下,她结结巴巴地背了第一句,却又背到另外一节去了。另外一节刚开头,居然又卡壳了。我特别生气,他却毫无愧色,轻声嘀咕:“我脑子笨,记不住。”“不对,是没用心读,很可能压根儿就没读。再给你一天时间,必须背出来。”听了我严厉的话语,他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顿时聚拢在一起,满脸愁云。

这天放学后,正巧他的家长来校接孩子。我想这可是个大好机会,便将他的学习情况,和他的家长做了交流。没想到,家长听完竟然眼泪汪汪:“老师,你不知道。我的孩子曾经一个多星期高烧不退,都是40度以上的高烧啊!后来热度是退下来了,可是发现他的记忆力减退了不少。说实话,我们家长也很担心他的学习呀!”我默默地听完,心头一阵压抑和内疚:对于这样一个孩子,我怎能要求他在一两天之内完成一篇课文的背诵?

我把他找了过来,摸了摸他的头,亲切地说:“这样吧,以后你背课文可以一节一节地背,一篇课文可以分几天背完。今天回去背第一节。” 他一听,喜笑颜开,随即回到座位上读了起来。

到了第二天,他居然熟练地通过。我又指导他在放学之前背完下一节。他一回到座位上,就哇哇地背起来,放学前竟然一口气背完了。我便趁热打铁,鼓励他:“只要勤奋,你也能学好。相信自己,相信勤奋,好吗?”他笑着点了点头。

就这样,我对他的要求总是分步进行。他也逐渐对自己树立了信心。当然,这样无疑会花费我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看到他每次测试都能取得合格甚至良好的成绩时,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让我感到欣慰的呢!

12.《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篇十二

语文组周月芬

利用课余时间我集中精力研读了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做了十几页的读书笔记。

谈到教育的勇气,他说“今天的教育已经被打得落花流水,我们能做到的也许不是对教育的想象,而是只能提醒自己这就是我们生存的现实,不是我们只配这样的生存,而是我们恰好掉到这样的历史缝隙,有时能够探讨的不是他的未来和进路,只能是在这样的洞穴中怎么生活。„„今天的应试教育的灾难不仅仍在继续加深,而且已经越来越理直气壮,成为荣耀,成为政绩,成为盈利的工具。普遍的痛苦遮蔽了每个人的痛苦„„我们不相信泪水,不相信未来,不相信人的肉体和精神的需求,我们也不关心如何才能疗救和减弱痛苦,更不关心哪怕一小步但有耐心的变革终将有它的意义。在分数才是硬道理的情形之下,几乎把所有的初高中都变成考试集中营,变成精神废品的加工厂,还洋洋自得不以为耻„„”

读后我掩卷思考了很多:我们做老师和家长的该如何教育培养孩子?中国的教育体制,如何培养全面、德才兼备的优质学生?高考指挥棒,如何能引导学校培养学生的高分高能?中国人何时能变得有修养、谦和、不唯利是图?„„的确,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过程,人也不例外。任何一个人,从小到大,从稚嫩到成熟,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都需要一个过

程,而这个过程往往是漫长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有等待。时机一到,它自会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张老师所提倡的“生命化教育”实验我非常赞成,教育是慢的事业,是等待的艺术,绝不能过于追名逐利,急功近利。可惜,事与愿违。理论和实践总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我们心中也总留有遗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师长的是不是缺少这份耐心,常常会“等不及”?---急于让孩子懂事,急于让孩子长大,急于让孩子学会,急于让孩子提高等等。我们悄无声息的偷走了孩子的梦想,却反过来责怪他们理想,没有目标;我们也没有给孩子创造倾听窗外声音的机会,使他成为一个视野开阔的人。

上一篇:饭店承包协议书合同下一篇:在阅读中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