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成语

2025-02-03

七年级下成语(精选10篇)

1.七年级下成语 篇一

海天相吻:天空与海面在远处,仿佛相互连接成为一体。浪子回头:做了坏事或不务正业的人改过自新。

碌碌终生:形容人事务繁杂,辛辛苦苦但又平平淡淡地度过了一辈子。绝处逢生: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可望不可即:比喻事物高远,难以实现或接近。繁弦急管: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红灯绿酒: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多姿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

不可磨灭: 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阴晴圆缺:比喻人生无常,人生道路坎坷曲折。心旷神怡: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感觉。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心痛如割:形容某件事情给人的伤害之大。险象迭生:危险的现象一个接一个地发生。得失之患:指一个人比较在意个人的得失。

多愁善感: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伤感。突如其来: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异国他乡:多指国外或别的地方。猝然长逝:突然间离开人世。

问心无愧:比喻做事没有做对不起别人的事。受益匪浅:得到很多益处。繁花嫩叶:形容美好的春色。

呼朋引伴:指呼唤,招致朋友或同伴。抖擞精神:振作起精神来。

芊芊细草:形容十分繁茂的青草,有时也指草茂密繁盛之态。轻飞曼舞:轻松愉快的音乐和柔和优美的舞蹈。春华秋实:比喻学习有成果。春花秋月:泛指春秋美景。

闲情逸致: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海枯石烂:喻指经历极长久的时间。

日转星移:比喻时光飞逝,事物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姿态万千:形容容貌,姿态多种多样。

变化无常: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难以捉摸。

弱肉强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借指弱者被强者欺凌、吞并。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窸窣作响:指发出零碎细小的声音。

连续不断:接连不断,一个接着一个,指长时间地持续,且紧密连接。夜色苍茫:指夜色模糊不清。

更胜一筹:指技艺或技能超过别人。

惊慌失措: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开膛破肚:形容看个究竟,弄个明白。津津有味:形容趣味很浓厚或很有滋味的样子。也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断肢残腿:形容断了的,或者残缺的肢体 ,还表示四肢残缺不完整。

毫不犹豫:说话、做事果断,很快拿定了主意,一点都不迟疑,形容态度坚决。

昂首挺立:形容很有精神,很有气魄的样子。

一叶孤舟:形容漂泊在外面的人,孤寂的心情;形容势单力薄,很孤独。也可以表示海上渺小的一叶船。

遥遥在望:形容可以看见距离很远的东西,已在视线之内,可以望见。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水波粼粼:形容水面明净。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每个人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神通广大: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踉踉跄跄: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2.七年级下成语 篇二

一、当注释的地方没有注释。

例如在第5课《伤仲永》中课文最后一句话“今夫不受之天, 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 得为众人而已耶?”中的“而已”课文没有给出注释, 这个“而已”和第20课《口技》中的“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中的“而已”是一个意思, 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就是“罢了”, 但是两篇课文都没有给出注释。第5课给了一个句子的注释“得为众人而已耶”课文注“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不如。这个注释容易引导老师把“已”字的意思解释成“停止”, 因注释中有“为止”二字。笔者以为这样理解不妥, “而已”是复音虚词, 洪成玉《古汉语复音虚词和固定结构》中关于“而已”词条解释:“而已”与“矣”连用, 构成“而已矣”表示事情达到一定的范围就行了。书中还举出实例, 例如:

“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中的“求其放心而已矣”, 意为只是寻求失去的善心罢了。

“故治天下及国, 在乎定分而已矣。” (《吕氏春秋·慎势》) 中的“在乎定分而已矣”, 意思是在于确定名分罢了。

这些“而已”都可以译作“罢了”, “得为众人而已耶?”句中的“耶”和“矣”一样也是句末语气词, 其作用类似于“矣”, 此处只是表反问语气。“得为众人而已耶?”联系上文, “今夫不受之天, 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 可以明确翻译为:现在那些没有先天禀赋的人, 本来就是普通人, 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 想成为普通人都不能够。“而已”表示达到一定的范围, 应该译为“罢了”。第20课《口技》中的“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中“而已”翻译为“罢了”意思更为明显, 遗憾的是这二者教材都没有给出注释。

二、上文注了, 但不知道为何下文不注。

第10课《木兰诗》“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课文在注释“火伴”一词时是:“同伍的士兵。当时规定若干个士兵同一个灶吃饭, 所以称火伴。”但不知何故, 这里的“行” (háng) 字课文没有给出读音和意思的注释, 据笔者了解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把此字读为“xíng”意思是行走, 即木兰的同伴和木兰一同行走打仗很多年, 这是不正确的。“行 (háng) ”和“伍”都是古代军队的编制, 二十五人为“行”, 五人为“伍” (参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同行”就是同在一个部队编制, 类似于我们现在部队的同一个班, 相同的例子有:“陈涉、吴广皆次当行 (háng) , 为屯长”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陈涉世家》, 九年级教材给出了读音和意思注释) 。而课文《木兰诗》在解释“火伴”一词时, 注出了“同伍的士兵”几个字, 但不知道为何没有解释“伍”字, 更为重要的是没有给“行”字注出读音和解释。给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三、有些注释欠妥当。

例如第27课《斑羚飞渡》。课文在注释成语“进退维谷”时解释“维”字“维, 是。”这个说法是不太准确的。“是”在现代汉语里是判断动词, 而此处的“维”字是句中语气副词, 帮助判断。“‘维’用在句中, 表示限制范围、帮助判断、解释原由, 有修饰谓语的作用, 处理作语气副词。” (参见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 另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维”字的解释中也有一个义项“句中语气词, 用以帮助判断。”类似的例子还有“时维九月, 序属三秋。” (王勃《滕王阁序》) 郭本《古代汉语》注这个“维”字:“维, 语气副词, 加强判断。”成语有“举步维艰”, 成语词典的解释“维”字也是“维, 句中语气副词。”所以笔者以为此处的“维”字不能解释为“是”而应注为“句中语气副词, 加强判断”这样意义贯通。

3.七年级(下) 期中综合检测 篇三

difficult,because,begin,ugly,play,hand,white,say,fun,tooth

Americans enjoy Halloween(万圣节). Halloween started hundreds of years ago in Britain. People think that October 31st was the end of fall and the __1__ of winter. At that time, ghosts(鬼) came back to see us in our world.

These days, Halloween is a time to have __2__. People like __3__ games at Halloween parties. One of these games is apple-bobbing(浮在水面上的苹果). People try to pick up apples with their __4__. The apples are in water. You can’t use __5__, so it’s very __6__.

Some people have __7__ faces and black mouths like ghosts. They’re really __8__.

The favorite Halloween activity(活动) for children is “Trick or Treat.” They go to houses in their neighborhood and __9__ “Trick or Treat!” People give them something nice to eat __10__ they don’t want the children to trick them!

Ⅱ.选择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Can you speak French?

——Yes, but only ____.

A. someB. littleC. muchD. a little

2. ——____.

——He’s a doctor.

A. What is he like?B. Where does he work?

C. What does he do? D. What does he look like?

3. We have a ____ boy in our class.

A. EnglishB. AmericanC. AustralianD. Japanese

4. I sit ____ Tom and Jack in the classroom.

A. between B. inC. among D. after

5. Go straight this street and ____; you can see the post office.

A. turn the leftB. turn to rightC. turn left D. turn the right

6. Call Tom ____ 82912356. He has a job for you ____ an actor.

A. for; forB. at; with C. at; asD. in; as

7. At the ____ of this term, Tom works very hard.

A. beginB. beginingC. beginsD. beginning

8. I work ____ and sleep ____.

A. in the day; at night B. at the day; in night

C. in day; at nightD. in the day; in the night

9. Does your uncle want ____ an actor?

A. to doB. to beC. beD. do

10. The Chinese people ____ very friendly.

A. are B. is C. am D. have

11. Where ____ you ____?

A. do; comeB. do; fromC. are; comeD. are; from

12.____ is the weather ____inBeijing?

A. What; / B. How; likesC. What; likeD. How; like

13. Thank you for ____ us some help.

A. giveB. givingC. togiveD. gives

14. ——I’ll go for a school trip.

——I hope you have a good trip.

——____

A. Thanks.B. Me too.C. Sure, I will.D. You too!

15. ——____?

——He’s fat and medium height.

A. What does he doB. How oldis he

C. What does he look likeD. What is he doing

Ⅲ.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Most children like __1__ TV. On TV __2__ can learn a lot, and they can see and know many things __3__ their country and the world. Of course, they can __4__ over the radio(收音机), but they can learn better(更好地) and more easily(更容易地)with __5__. Why? Because they can hear and watch at the same time. But they can’t __6__ anything over the radio. Many children watch TV __7__ Saturday or Sunday evenings. They are very busy with their lessons on __8__. But a few children watch TV every __9__. They go to bed very late. So they can’t have a good __10__. How about you, my young friend?

1. A. watchB. to watchingC. watchesD. watching

2. A. weB. you C. theyD. I

3. A. on B. about C. at D. with

4. A. singB. learnC. danceD. hear

5. A. radio B. film C. gameD. TV

6. A. hearB. like C. seeD. learn

7. A. inB. onC. toD. for

8. A. weekendB. weekdaysC. SaturdayD. Sunday

9. A. place B. timeC. morning D. night

10. A. time B. rest (休息) C. gameD. meal

Ⅳ.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A)

Sunny School

Our school is a bilingual(双语的) school for children between 4-15. We want a cook, a librarian(图书管理员), a sports coach(教练), and a language teacher.

根据以上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1. ____ can’t study in Sunny School.

A. A four-year-old childB. An eleven-year-old boy

C. A fifteen-year-old girlD. A sixteen-year-old child

2. Sunny School doesn’t need ____.

A. a P.E. teacherB. an English teacher

C. a math teacherD. an Chinese teacher

3. We know ____ may not speak English in Sunny School.

A. the sports coachB. the language teacher

C. the librarianD. the cook

4. The sports coach must be able to(能) play ____.

A. basketballB. chessC. soccerD. baseball

5. If a person wants to be a language teacher in Sunny School, he must ____.

A. be 25 years oldB. be able to speak English and Chinese

C. be careful and strongD. be able to play soccer and tennis well

(B)

People living in different countries made different kinds of words. Today there are about fifteen hundred languages in the world. Each contains(含有) many thousands of(成千上万)words. But we do not need all these words. To read short stories you need to know only about two thousand words. Before you leave school, you will learn only one thousand more.

The words you know are called vocabulary(词汇). You should try to make your vocabulary bigger. Read as many books as you can. There are a lot of books written in easy English for you to read. You’ll enjoy them. When you meet a new word, look it up(查阅) in your dictionary. Your dictionary is your most useful book.

1.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languages spoken is about ____.

A. 150B. 1,500C. 500D. 15,000

2. Before you leave your school, you’ll learn ____.

A. only about two thousand wordsB. five hundred thousand words

C. three or four thousand wordsD. only one thousand more words

3. Each language usually contains ____.

A. two thousand wordsB. hundreds of words

C. different kinds of wordsD. many thousands of words

4. To make your vocabulary bigger, you must ____.

A. read as many books as you canB. buy a lot of books

C. get as many dictionariesD. have a large English dictionary

5. You will enjoy ____.

A. your vocabularyB. the books written in easy English

C. your dictionaryD. finding new words in a dictionary

(C)

It’s a sunny day. The students are having a good time. They are going on a field trip(野外考察).

Look!Li Jie is collecting leaves. She likes collecting them very much. Zhang Ming and Jack are playing chess under a big tree. They both like chess a lot. They often play chess at school. Mike is reading a newspaper. Sarah is watching insects(昆虫). She loves insects very much. Where is Wu Yifan? Look! He’s drawing pictures over there.

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D)

A little dog stands near an old well(井). He stands there all morning. “Bow-wow-wow!” the little dog barks (吠叫). Bob hears him all morning. __1__

“Why do you stand here, little dag?” he asks __2__ The little dog looks at him.

“Bow-wow-wow!” he barks again.

__3__ “Come here, Frank.” He says, “A dog wants to tell us something.” Ten minutes later, Frank arrives. __4__ They see only a bone(骨头). “This is what the dog wants to tell us,” says Frank. __5__ The dog is very happy and runs away.

将所给的A、B、C、D、E五个的句子填入文中的空白处。

A. Bob calls his brother Frank.

B. Then Frank gives the dog a bone.

C. At last Bob goes to the well.

D. “And what are you barking at?”

E. They look down into the well.

Ⅴ.按要求完成句子,每空一词(含缩写)。(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There are some people in the park.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 there ____ people in the park?

2. Tom’s parents speak English and Chinese. (改为否定句)

Tom’s parents ____ speak English ____ Chinese.

3. How’s the weather in Australia now? (改为同义句)

____ the weather ____ in Australia now?

4. Anna’s pen pal is from France. (就划线部分提问)

____ Anna’s pen pal ____?

5. I like Mr Li because he is very kind. (就划线部分提问)

____ do you ____ Mr Li?

Ⅵ.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每空一词。(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我哥哥正在游泳池里游泳。

My brother is ____ in the ____.

2. 他姐姐不喜欢下雨天。

His sister doesn’t ____ the ____ days.

3. 我的工作有趣但有点儿危险。

My job is interesting but ____ ____ dangerous.

4. 它经常夜里起来吃草。

It often gets up and eats grass ____ ____.

5. 你可以乘出租车去机场。

You can ____ a ____ to the airport.

Ⅶ.根据对话情景填空,每空一词(含缩写)。(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Maria: Hello, Sam?

Sam: Yes, __1__. Maria? Hi!__2__ are you?

Maria: I’m in Canada. I’m __3__ my friends here now.

Sam: That’s great! __4__ it going?

Maria: Great. How about you?

Sam: Pretty good! How’s the __5__ there?

Maria: It’s cold and humid(潮湿的). And it’s __6__.

Sam: Snowing? It is sunny and warm in Shanghai. We are seeing __7__ in the zoo.

Maria: Oh, __8__ can you see?

Sam: An __9__. It is __10__ Africa. It has two big ears and a long nose.

Ⅷ.书面表达。(15分)

以“Winter in China”为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不少于60词。

词语提示:the coldest season; from December to February; trees turn yellow; leaves fall; wear warm clothes; snow; all white; go skating; paly snowballs

4.苏教版七年级成语汇总 篇四

1、潜移默化: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2、危言耸听: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4、半明半昧: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5、摇摇欲坠: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

6、势不可当: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

7、井然有序: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

8、巍然屹立: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

9、惊慌失措、镇定自若: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11、相提并论: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12、搜索枯肠、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13、走投无路、狼狈逃窜、身历其境、津津有味: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

14、眼花缭乱、心旷神怡、五彩纷呈: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15、油然而生: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16、滚瓜烂熟: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

17、鸦雀无声: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

18、有声有色:叙得头头是道,已经不易,叙得有声有色,更难。

19、微不足道:物质享受比起精神需要来,确实是微不足道。

20、白驹过隙:在白驹过隙的弹指一瞬,这已是我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

21、茫然若失:悄立在朋友般亲切的三十五楼下,不由地感到有些茫然若失„„

22、津津有味:我和领队的那个小小的女老师正说的津津有味,我上铺的女孩却忽然哭了起来。

23、小心翼翼:于是,自从小心翼翼地佩带上那枚白色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

24、生机勃勃:吸引我的,往往不是他们争辩的题目,而是北大人特有的敏感,学生特有的纯洁,言谈的犀利与机智,精神状态的生机勃勃。

25、一视同仁:北大老师们的肖像,也一视同仁地留在了我的写生画册上

26、谈笑风生:这个怪癖,那个潇洒,或于谈笑风生间“樯橹灰飞烟灭”,或于古朴凝重之中形成另一番风格„„

27、委于我心: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28、拐弯抹角:贾里认为自己很有传人素质,这些素质可以同每个褒义的成语都拐弯抹角地挂上钩。

29、其貌不扬:他黑黑瘦瘦,其貌不扬,头发有些天然卷曲。30、毫不相干:这本和贾里毫不相干。

31、罪魁祸首:贾梅回家哭得满枕头是泪,问下来罪魁祸首仍是邱士力!

32、指手划脚:贾里看到邱士力也跑过去指手划脚。

33、不屈不挠:见他仍在那儿青筋暴突地宣讲自己的观点,有点硬汉不屈不挠的势头。

34、群星荟萃:林晓梅正在兴头上,不断鼓励别人上台献歌,搞得像群星荟萃的音乐会。

35、道听途说:临放寒假时,鲁智胜道听途说来一个消息。

36、一鸣惊人:那些高中生大都是干干送报纸之类的杂活,而贾里准备在这方面一鸣惊人!

37、无动于衷:贾里在说自己打工能够吃苦耐劳、不计报酬,只为了培养坚毅的头脑。

38、咬文嚼字:爸爸不愧是作家,跟自己的亲骨肉也咬文嚼字,而且也不肯赏一句振奋人的话。

39、沸沸扬扬:一时间,班内沸沸扬扬,有的建议摸彩;有的建议每个补贴五分钱给受损失的人„„

40、大惊小怪、出谋划策:那套书只是书脊上擦破一点,属于轻伤,用个纸一包就解决了--这值得大惊小怪地出谋划策吗?

41、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42、鸡毛蒜皮:我是个普通人,只配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43、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地思考,冥就是深的意思。例句:他做这个设计,冥思苦想了几个晚上。

44、自鸣得意: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如,瞧他那自鸣得意的样子,真让人受不了。

45、忘乎所以:这两个囚徒高兴得忘乎所以。

46、念念有词:现多用来形容自言自语的说个不停。例句: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

47、赏心悦目: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

48、返老还童:六十“高龄”回忆往事,颇有返老还童之感。

49、林林总总:走进图书馆,面对林林总总的图书,我们该如何寻觅? 50、花枝招展: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51、春华秋实: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

52、闲情逸致: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53、星罗棋布: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54、齐心协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例句:往后咱们~,一块打反动派!

55、精益求精:已经好了还要求更加好。例句: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

56、经久不息:场上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57、漫不经心:一个教堂司事,刚注满一盏从教堂顶上悬挂下来的油灯,漫不经心地让它在空中来回摆动。

58、心不在焉:他父亲提到他时说,他是一个心不在焉的小星象家。

59、默默无闻:在那不讲科学的年代里,从事这一行,意味着一辈子的贫困和默默无闻。

60、不折不扣:这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异端。

61、一劳永逸:所有科学上的问题最后都被亚里士多德一劳永逸地解决了。62、狗血喷头:有些教授也骂得他狗血喷头。

63、天高地厚: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小子想要干什么?

64、付诸行动: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因此他们就决定将威胁付诸行动。65、兴高采烈: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66、根深蒂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67、孜孜不倦: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68、一事无成: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69、持之以恒: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70、不言而喻:不需解释就可以明白。形容事理简单、明了。

71、轻而易举:很轻松很容易地举起来。形容办事容易,毫不费力。72、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不轻易放弃。73、无穷无尽: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无穷无尽的宇宙。

74、茫无涯际:无数颗星星在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75、微不足道:这还只是构成宇宙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点。

76、足不出户: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

77、一览无余:人一旦爬上坡顶,下面就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了了。78、喜出望外:看到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

79、精美绝伦、感人肺腑:突然会有人吟诵精美绝伦、感人肺腑的诗句......80、情不自禁:似乎天空本身也在和我们酬唱,四周的海洋也情不自禁地颤栗起来......81、近在咫尺:她就在这儿......虽然看不见,但近在咫尺。

5.七年级下成语 篇五

1.可歌可泣 泣:不出声地流泪。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褒义

2.鲜为人知 很少有人知道。

3.至死不懈

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比喻对事业坚持不懈。

4.鞠躬尽瘁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褒义

5.当之无愧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褒义 6.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7.锋芒毕露 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8.妇孺皆知 孺:小孩。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9.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10.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褒义 11.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12.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贬义

13.慷慨淋漓淋漓:充盛,畅快。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14.气冲斗牛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15.深恶痛绝恶:厌恶;痛:痛恨;绝:极。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16.不以为然 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17.自言自语 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18.言外之意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19.微不足道 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20.大庭广众 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21.诲人不倦 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褒义

22.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褒义 23.颠沛流离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24.以身作则]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褒义 25.如释重负释:放下;重负:重担子。象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

26.海阔天空 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27.悲天悯人 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28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

29.仙露琼浆 意指神仙所喝的美酒,比喻酒非常鲜美,后指极少、不多见。现代多形容美酒。

30.血气方刚 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31.轰轰烈烈 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32.祸不单行 祸:灾难。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33.耀武扬威 耀:显扬。炫耀武力,显示威风。贬义 34.姗姗来迟 姗姗:形容走得缓慢从容。慢腾腾地来晚了。

35.忧心忡忡 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贬义

36.语无伦次伦次:条理。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次序。贬义

37.海市蜃楼蜃:大蛤。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贬义

38.五脏六腑 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39.千钧重负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40.耐人寻味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41.惊心动魄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42.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6.六年级下成语归类复习 篇六

描写戏曲的成语:生旦净丑喜闻乐见 粉墨登场 锣鼓喧天 唱念做打 有板有眼余音绕梁字正腔圆 惟妙惟肖 活灵活现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描写风雪的成语:风刀霜剑漫天飞舞银装素裹 雪照云光 狂风暴雪

描写孙悟空的成语:齐天大圣 大闹天宫 不避艰险 西天取经 腾云驾雾 来去无踪千变万化 大显神通 明察秋毫 火眼金睛 除恶务尽 天下太平描写孔子思想言行的成语:学而不厌 苦心孤诣 闻过则喜 见贤思齐 有教无类

不偏不倚 诲人不倦 乐此不疲 托物言志 喻之以理

逝者如斯 川流不息

描写春天的成语:春色满园 鸟语花香 草长莺飞 春光明媚 春暖花开

描写夏天的成语: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烈日当空 流金铄石 汗流浃背

描写秋天的成语:金风送爽 一叶知秋 天高云淡 雁过留声 秋色宜人

描写冬天的成语: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万里雪飘 千里冰封寒冬腊月

含反义词的成语:天昏地暗 前因后果 生离死别 一无所有 改邪归正博古通今 承上启下 含近义词的成语: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高瞻远瞩 左顾右盼 调兵遣将 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

千辛万苦 生龙活虎 惊天动地 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 欢天喜地

含数字的成语: 一丝不苟 一举一动 不三不四 十拿九稳 七上八下 三更半夜 五光十色 含动物的成语: 鼠目寸光对牛弹琴 龙腾虎跃老态龙钟 龙争虎斗 笔走龙蛇 指鹿为马 ABCC式的成语:千里迢迢人才济济 大名鼎鼎 风度翩翩虎视耽耽 众目睽睽 兴致勃勃 AABC式的成语:步步为营 楚楚动人 津津有味 依依不舍 娓娓道来 洋洋得意 熊熊大火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画蛇添足 守株待兔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狐假虎威 亡羊补牢

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精卫填海 后羿射日 夸父追日 八仙过海 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开天辟地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三顾茅庐 卧薪尝胆 指鹿为马 十面埋伏

7.七年级下成语 篇七

一、当前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对当前的七年级数学进行调查就会发现最大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速度跟不上教师的教学速度, 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师的思维。 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思想不集中, 有时甚至连教师讲的是哪一页都不知道, 这是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差的原因之一。 另外, 教师对有些问题并没有过多地细讲, 只是单方面宣布答案, 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 只会让学生死记教学步骤, 学生在遇到同类问题时不能熟练解答。 这样的教学只会造成学生两极分化, 好的学生越来越好, 差的学生越来越差, 而且有的教师往往只拿成绩衡量学生, 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从来不关注, 这就忽略了更多优秀学生, 导致教学质量始终上不去。

1.从教师角度进行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步入初中, 对教学环境及教师的教学方式都不适应, 习惯于教师手把手地教, 突然觉得没有了依赖, 学习也没有动力, 学习意识不是那么的强烈, 而且很多学生都是在教师的督促下被动学习。 很多七年级数学教师不引导学生进行新课标的研读, 这就很容易使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水平产生误判, 严重影响教学进度及教学质量, 这是教师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2.从学生方面进行分析。

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往往不成熟, 生活经验缺乏, 而且数学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比较肤浅的, 学习内容局限于表面的认识和理解, 这就导致学生在七年级数学的学习上只在乎数学表面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不进行深层次理解。 随着学生不断成长, 学习更深入, 如果只是简单地对知识进行表面的学习与理解, 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在小学阶段学生一般都重视问题的结果, 对解决问题的方式从来不过度地研究, 接受的概念主要是通过直观理解, 这是刚步入七年级的学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3.对学习方式进行分析。

对刚步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 学习方式都是小学形成的, 并不适用于初中学习, 很多时候学习都是通过记忆完成的, 对于自己不理解的知识只是简单地记忆, 不断地进行练习最终才能掌握。 初中阶段的课程比较多, 学生没有对学习时间进行合理安排, 也不会合理地制定学习目标, 不是过于简单就是过难, 这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

4.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析。

对七年级学生的记忆力是比较强的, 但理解能力却很差, 再加上初中数学知识比小学数学知识更抽象, 这就加大了学生的记忆难度, 而且在问题的思考上, 只会单方面分析问题, 不进行换位思考, 思维比较固定, 显而易见学习难度就加大了。

二、新课改下七年级数学教学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1.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充分利用新教材。

随着课改的不断进行, 在教材的设计上更趋向于合理化, 更适合学生, 更便于教师实现教学目标。 将课改后的七年级数学教材与传统的教材进行对比就会发现, 教材变得更丰富, 而且有内涵的数学题越来越多, 给学生留下了足够思考空间及交流探索的时间。教材这样编写无疑是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 丰富学生的思想, 例如:在新的七年级数学教材上, 每一课时之前都会有“想一想、坐一坐”等习题, 这是需要学生独自学习思考的过程, 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学习, 发挥教材的最大优势。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七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步入初中, 思想和个性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与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灵的沟通, 对每个学生都采取一套可行的教学方案, 这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对学生进行引导, 让每个学生都能融入到课堂活动中。

教材的改革, 主要考虑到小学阶段很多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联系, 所以在新教材的设计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 而且有很多趣味性的知识, 这些东西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虽然这些知识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 但是如果教师不积极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及思想要有足够的了解, 依据学生的心理与思想作为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基础, 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兴趣, 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3.在学校开展各种趣味数学活动。

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是重要的, 但在学校开展数学活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树立正确的学风,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及学习的自信心。 在小学阶段学生课余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娱乐, 如果教师可以充分地将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起来, 让学生变相地学习, 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例如:学校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设计趣味的数学活动, 如数学竞赛, 也可以与其他科目的教师结合设计拼图比赛、小制作比赛、猜谜语比赛等, 这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发现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丰富学生的思想,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有很大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 这对抽象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教师还要对参与学生进行表扬及奖励,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也是对其他学生的一种教导, 侧面激发学生的意志。 参与活动之后, 学生也会将这种积极活跃的心态带到课堂上, 活跃课堂氛围, 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结语

七年级是学生初中学习的开始,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文重点研究了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并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 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希望对广大七年级数学教师有所帮助, 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晓霞.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J].甘肃教育, 2014 (14) .

[2]姜元涛, 沈旸, 茶世俊, 袁永惠.析论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J].教学与管理, 2014 (18) .

8.七年级数学(下)测试卷 篇八

1. 2m=8,则4m的值为______.

2.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0.000 000 406,结果是______.

3. 如图,要得到AB∥CD,只需要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

4. 如图a是长方形纸带,∠DEF=25°,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b,再沿BF折叠成图c,则图c中的∠CFE的度数是______°.

5. 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60°,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__边形,它的内角和是______°.

6. 如图:内、外两个四边形都是正方形,阴影部分的宽为3,且面积为51,则内部小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

7. 如图所示,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a和b,如果a+b=10,ab=20,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

8. 若a2+ma+36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______.

9. 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的度数等于______.

10. 如图,△ABC中,∠A=90°,AB=AC,BD平分∠ABC,DE⊥BC于E,如果BC=10 cm,则△DEC的周长是______cm.

二、 选一选

11. 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24. 已知△ABC的三边a,b,c满足a2-b2=ac-bc,试判断△ABC的形状.

25. 如图,∠1+∠2=180°,∠DAE=∠BCF,DA平分∠BDF.

(1) AE与FC会平行吗?说明理由.(2) AD与BC的位置关系如何?说明理由.(3) BC平分∠DBE吗?说明理由.

26. 已知△ABC中,∠A=x°.

(1) 如图1,若∠ABC和∠ACB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则用x表示∠BOC=______°;

(2) 如图2,若∠ABC和∠ACB的三等分线相交于点O1、O2,则用x表示∠BO1C=______°;

(3) 如图3,若∠ABC和∠ACB的n等分线相交于点O1、O2、…、On-1,则用x表示∠BO1C=______°.

27. 7年级(1)班的同学到水库调查了解今年的汛情.水库一共有10个泄洪闸,现在水库水位已超过安全线,上游的河水仍以一个不变的速度流入水库. 同学们经过一天的观察和测量,做了如下记录:上午打开一个泄洪闸,在2小时内水位继续上涨了0.06米;下午再打开2个泄洪闸后,4小时内水位下降了0.1米.目前水位仍超过安全线1.2米.

(1) 求河水流入使水位上升速度及每个闸门泄洪可使水位下降速度;

(2) 如果共打开5个泄洪闸,还需几个小时水位降到安全线?

9.七年级下试卷 篇九

一、积累.运用(25分)

1.根据下面句子横线前的注音或加点字写汉字或注音。(4分)

(1)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nuè待 ,我咬了牙,哼都不哼一声.就是在我被人随意辱骂、tī打„„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

(2)一座座山丘犹如晶莹________剔透的龙宫宝殿,一条条雪墙像是翩跹________起舞的银龙。

2.下面的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人迹罕至再接再励谈笑风声相得益彰锐不可挡

红装素裹丰功伟绩兴高采烈心烦气燥心旷神怡

3.默写古诗文名句。(1-6题中任选四题,7-9题中任选两题,共8分)

(1),芙蓉向脸两边开。

(2)旋转荷花剥莲子。

(3),寒光照铁衣。

(4)足蒸暑土气。

(5)寻梦?撑一枝长篙,;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6)晨兴理荒秽。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名句是:“。”

(8)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两句词写出了作者率师北伐、统一南北的雄心壮志。

(9)崔颢《黄鹤楼》中表达日暮怀归之情的句子是:“。”

4.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温总理针对一日本记者就中日两国关系的问题这样说道:“如果说安倍首相去年10月访问中国是一次破冰之旅,我希望我4月份对日本的访问将成为一次融冰之旅。我将和安倍首相就建立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内涵达成共识,并建立两国经济合作的机制,促进科技教育交流和人员的往来,特别是青少年的往来。”请结合具体语境,写出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言外之意”指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3分)

5.用手机短信交流信息,便捷又时尚。短信的编写,要求语言简练、精美。如下面这条母亲节短信:“您是春风,为我驱散心头愁云;您是大树,为我送来夏日清凉;您是港湾,为我停泊心灵之船。妈妈,衷心地祝您,母亲节快乐!”这不仅符合短信编写的内容,而且很好地表达了孩子的心意。请你仿用这条短信的修辞手法(比喻),给老师拟写一条教师节短信。(3分)

6.在下面空格处填写人名。(1)《西游记》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2)“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3)(歇后语填空)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二、理解.感悟(45分)

(一)阅读《赵普》中的两段文字,完成7-11题。(12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1

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7.在画线处补上原文。(2分)

8.下列选项中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以天下事为己任普又以其人奏B.之读之竟日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C.为及为相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D.而跪而拾之以归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9.翻译:(4分)

① 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②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赵普晚年读书“手不释卷”,请在写出两个有关刻苦读书的成语。(2分).阅读文章后,你认为赵普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7题。(19分)

国学大师章太炎趣事

章太炎,名炳麟,字枚叔,浙江余杭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与国学大师,人谓有王安石之风。然其童年聪慧过人,婚姻充满乐趣,处事笑话颇多„„留下不少鲜为人知的趣事。六龄童诗

章太炎生于书香之族。1875年初春,章太炎才6岁,那天时值下雨,父亲章浚在家邀请了10余位文人、亲友,边饮酒边吟诗词。内有一位与章浚同宗的章老先生酒兴上来,情趣盎然,令小太炎应景诵诗一首。小太炎略作思考答诵:

天上雷阵阵,地下雨倾盆;笼中鸡闭户,室外犬管门。

顿时,震惊四座!章老先生即令人拿来宣纸笔墨,挥毫录下了这首十分珍贵的“六龄童诗”。该诗现珍藏于章太炎纪念馆。

舔“花马甲”

大凡儿童时代的人,特别喜欢玩耍,而童年章太炎却是个“书迷”,不谙嬉耍。那时,太炎的母亲常与女眷戚在家打牌消遣。而章太炎就坐在旁边看书,尽管环境闹,他总是读得旁若无人,津津有味。

一日,小太炎在天井里专心致志地看书,天色渐暗,气温转低,其长嫂连唤三声,叫他进屋添衣,免得着凉。太炎勉强进屋添衣后,仍回到天井借光读书。殊不知竟穿上其长嫂的一件“花马甲”,众人见状,大笑不止。而太炎却茫然不知,抬起头问家人笑什么?让我知道了也乐一乐„„众人越发乐了。

考“童子试”

章太炎16岁那年,受父命参加“童子试”,当时试卷的试题为:论灿烂之大清国。考场上鸦雀无声,许多考生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引经据典,寻章摘句,大做起、承、转、合的八股文章。而章太炎想起鸦片战争后,外国军舰闯入中国沿海城镇,烧、杀、奸、掠;又想到许多清朝官僚对洋人卑躬屈膝,对人民作威作福„„这怎能证明清国“灿烂”呢?于是他挥毫疾书,把满腔积愤洒于字里行间,并呼吁“吾国民众当务之急乃光复中华也”。不到一个钟点,章太炎便第一个交了卷。主考官见其他考生,有的仍在咬文嚼字,有的还在挖耳搔头,有的„„惟独这名考生才思敏捷,不由暗暗称奇。

章太炎正要跨步离开考场,只见主考官拍案而起:“慢,你好大胆!可知罪„„”章太炎不亢不卑,坦然自若道:“我之所思,件件合乎当今国人之思;我之所论,桩桩合乎国情之实,何罪之有?”顿时,考场里“哗”地引起一阵骚乱。

主考官想驳又驳不倒,气得脸色铁青,又怕事态扩大,可能会连累自己的乌纱帽,速令两名差役把章太炎挟出考场。章的家人见状,知道小少爷闯下大祸,将殃及老爷仕途,个个吓得

面如土色,而章太炎却若无其事。

12.请你从章太炎的性格特点出发,给文章的三件趣事拟三个小标题。(3分)、、13.考“童子试”时,章太炎不亢不卑,坦然自若地说的“何罪之有?”是一个句,这样说是为了强调自己(3分)

14.考场上,章太炎是怎么应考的?又是怎样反驳考官的?说说你对这件事的看法。(4分)

15.你觉得章太炎小时侯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喜欢做他这样的人吗?为什么?(3分)

16.章太炎的三件趣事中,你最喜欢哪一件事?为什么?(3分)

17.以这篇文章所讲的故事为依据,说说学好语文应做到哪些,应怎样去学?(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14分)

激情在这里点燃

奥林匹亚3月24日电({扬子晚报》记者汤敏)

在奏奥林匹克会歌、升奥林匹克会旗之后,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首次在古代奥运会的发源地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古奥林匹克竞技场高高飘扬。这是历史性的一天,它圆了亿万中国人多年的梦想。

艾东尼斯、罗格、克里亚库和刘淇等先后在仪式上致辞。刘淇说:“今天,代表着人类崇高精神的奥运圣火将再一次点燃。从奥林匹亚飞向万里长城,它将乘着北京奥运会的火炬走遍我们共有家园的山山水水,点燃激情,传递梦想,把光明与欢乐,和平与友谊,把奥林匹克精神播撒到13亿中国人民和五大洲人民的心中。”

随后,主要嘉宾们穿过古竞技场的拱门,来到赫拉神庙祭坛前,观看奥运圣火火种采集过程。

最高女祭司娜荚普利都取火种是整场活动的高潮之一。11时43分,娜芙普利都身穿白色古希腊传统长裙,在赫拉神庙祭坛前,将火炬置入凹面镜聚焦点上在阳光直射下,过了约2分钟左右火苗从火炬上冒起,从而宣告:北京奥运会圣火取火成功。工作人员迅速将圣火保存在火种钵里。

主要嘉宾返回古奥林匹克竞技场后,传统表演开始,主要分舞蹈和接火两部分,包括男祭司舞蹈、女祭司舞蹈、男童献橄榄枝、第一火炬手接棒、放飞白鸽等环节。共有22名女祭司、6名男祭司和1名男童参加。男祭司舞蹈表现的是古代奥运会中五项全能的运动项目,包括赛跑、跳远、铁饼、标枪和摔跤。

12时9分,娜芙普利都右手持火炬点燃了“第一火炬乎”、雅典奥运会跆拳道银牌得主尼克拉泽斯手中的火炬,接着将左手中的橄榄枝传递给了他。然后她用古希腊语对他说:“将圣火传递给世界,告诉人们奥运会就要开始了。”12时11分,一名女祭司放飞一只白鸽,随后尼克拉泽斯穿过古奥林匹克竞技场,朝“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墓地跑去,从而正式拉开了奥林匹克圣火希腊境内传递的帷幕。奥运圣火取火仪式同时也宣告结束。整个奥运圣火取火仪式历时约1个小时7分钟。

在随后的6天里,圣火将在希腊境内传递。3月30 B下午,圣火将抵达位于雅典市中心的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会场。希腊奥委会将在那里举行圣火交接仪式,将圣火传递给北京奥组委。

随着圣火传递活动的开始,北京奥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人们有充分的理由期待,北京将向世人奉献一后出色的奥运会。

刘淇在奥运圣火取火仪式上表示:“我们将在奥林匹克圣火的引领下,在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举办一后‘有特色、高水平’的北京奥运会,实现13亿中国人民真诚的希望——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18.请你为这则消息拟写一个导语。(3分)

19.北京奥运圣火取火仪式可分为五个环节,请你依次概括出来。(3分)

20.请你用两个字概括北京奥运会圣火取火仪式,并结合文章简要说明理由。(3分)

21.从文中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所说的两段话中,请你搜寻出2008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及火炬接力口号。(2分)

奥运会主题口号:火炬接力口号:

22.在最高女祭司用圣火点燃祥云火炬的一刻,相信你一定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请用一两句话表达你的心声。(3分)

三、表达·交流(30分)

有人收藏亲情,有人收藏友情,有人收藏时光,有人收藏礼品,有人收藏祖国的荣誉,有人收藏家园的美景,有人收藏他人的眼泪,有人收藏自己的心情„„

请以“我的收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人。(3分)

七年级(下)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5分)

1.虐踢yíngxiān

2.错别字励声挡燥

改正厉生当躁

3.(1)荷叶罗裙一色裁(2)露为风味月为香(3)朔气传金柝(4)背灼炎天光(5)向青草更青处漫溯(6)带月荷锄归(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9)日薯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安倍首相访华打破了两国关系僵化的局面,“我”4月份的访问日本会使中日两国的关系 变得更加和谐、融洽。

5.示例:您是一把伞,为我遮风蔽雨;您是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老师,衷心地祝您,教师节快乐!6.唐僧孙悟空猪八戒

二、理解.感悟(45分)

(一)7.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8.A9.①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②太祖这才清醒过来,最终任用了这人。10.废寝忘食凿壁偷光悬梁刺股 孜孜不倦等11.赵普是一个执着、正直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人

(二)12.聪慧专注正直。13.反问;实事求是,没有过错。14.考场上,把满腔积愤洒于字里行间,并呼吁“吾国民众当务之急乃光复中华也”;面对主考官的斥责,他不亢不卑,辩驳自己所思“件件合乎当今国人之思”,所论,“桩桩合乎国情之实”;少年章太炎敢说敢为,忧国忧民,满腔热忱,一心报国。15.章太炎聪敏,学习专注,为人正直。喜欢这样的孩子,因为他的好学和坚持真理的精神令人敬佩。16.言之成理即可。17.要学好语文首先要勤奋投入,要专心致志,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见解,要敢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

(三)18.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24日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用阳光取火的方式成功点燃。奥运圣火取火仪式于当地时间上午11时5分在古奥林匹亚竞技场开始。(只要写出其中一点即可)

19.奏歌升旗、嘉宾致辞、最高女祭司取火种、传统表演、祭拜顾拜旦。(意思对即可)

20.不设统一答案。示例:和平,最高女祭司左手所拿的橄榄枝、一名女祭司放飞的白鸽。(意思对即可)

21.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火炬传递口号:点燃激情、传递梦想。

22.圣火点燃了中华民族百年的奥运期盼,身为炎黄子孙倍感自豪!(符合情境即可)

10.七年级下教学反思 篇十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下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1

日本是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在历史上日本曾经做过对不起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事,因此这节课除了要完成教学目标以外,还要渗透德育和情感教育。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本的国花——樱花、国家象征——富士山、传统服装——和服。使学生对日本初步感知。

2、通过对地理位置的分析明确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火山的国家,此处介绍日本先进的防震能力。也要向学生说明在汶川地震中日本也给予帮助,展开搜救。要让学生知道历史已经过去,中日两国人民应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并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在野外,家庭,商场,剧场等场景对学生进行防震训练。让学生选择如果地震来了该怎么做,如果选错了就会有石块掉下来,画面生动有趣,学生兴趣盎然。

3、依托教材中对日本的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的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即“加工贸易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的方式,这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经济的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我们都知道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7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1941年又发动太平洋战争;1945年战败投降。我们对日本帝国主义深恶痛绝,但宽容和博大是我们中华民族千载不变的优良传统。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但也不能永远活在历史中,要想使我国经济发展赶上发达国家步伐,就要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向其学习先进经验,共同合作,共同发展。

5、日本既是经济强国,又是资源小国。它掠夺世界海洋资源、把污染企业建在发展中国家,进口我国的一次性筷子等也值得我们深思。要让学生知道保护本国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全球环境,从而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2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因此,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切不可从“抽象”再次走向“抽象”。

《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分。在上课一开始我向学生介绍了作品的有关背景,从九、一八事变到《黄河大合唱》的几个部分,如《黄水谣》《保卫黄河》这几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作品。由介绍历史背景到聆听这段历史的痛苦呻吟,由对《黄河大合唱》的整体感知到对音乐作品的领会、感受,学生对这样宏大的作品的主题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在上课时,分析课文的主题,学生基本都能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他们都说在朗诵这首歌词时要体现出一种在压迫下的呻吟,要展现出人民在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愤,要表现出全民团结抗战的激情。学生能谈到这些,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对于作品的主题思想基本可以掌握。

在教《黄河颂》时,我还根据自己的见解和简单的音乐了解给学生唱了《黄水谣》、《黄河大合唱》、《满江红》等几首歌,让学生在宏观的角度先感知作品,把抽象的事物变得生动具体,为下面的分析课文奠定的基础,虽然在介绍背景和作品时用去了大量的时间,但在教学效果上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3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5)(6)两个班的英语教学,担任初一下英语教学。现就一学期来的英语教学作一反思,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当中能克服不足,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它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活动”教学方式,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结合教材重点、难点及英语学科的特点,本课主要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且,由于课堂任务的需要,布置学生搜集资料,需要使用到网络等现代化设备,由此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及整理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应用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下面简单地回顾一下以前所做的一些英语教学工作。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讲话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并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新课程改革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即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在课改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愿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4

《陋室铭》是唐代刘禹锡所做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名篇。文章借“陋室”,来表现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结合本文的教学过程我有几点反思:

1、文章的教学目标设定符合教材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教学设计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2、教师对教材内容熟练掌握,但是在备学生方面还有所欠缺,教学设计还要更多的体现学生的参与,力求让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需要教师日常教学中注重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3、本文注意了以读为主,但是忽略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对学生适时的点拨,有层次的进行朗读指导,不仅让学生会读还要读好,读出韵味,真正把自己融入文章中来,并且要注意利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鼓励。同时要读深入,边品边读,注重品位文章的语言文字。

4、在文章的教学细节上我还有些体会:首先在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时,还要注意汇报的条理,实词、虚词、重点句子,本节课汇报环节有些凌乱,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其次对于文章韵脚的处理欠妥当,应该放到文章分析中来,这样有利于学生朗读的训练;再次还应该让学生整体疏通一遍文意,更有益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后对于课堂的时间安排再紧凑些,让学生当堂完成练习,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反馈的掌握。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5

七年级(下)语文冀教版教材,其理念与新课标的理念一致,注重了知识的应用性、探究性和综合性,着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课后试题开放灵活,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便于创新能力的发挥。

课本结构大体可以分为四个版块:古诗文的积累;口语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针对这四个版块和考试常规模式,我在日常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1.古诗词的考查形式除保留传统的直接默写题型外,也出现了开放性试题。因此,在教学中就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上。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一方面给学生讲解诗人创作的背景,使学生对诗作产生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和深层涵义。同时,利用多次练习狠抓学生的书写,使其字型规范,在考试中少丢甚至不丢无谓的分数。采用此种方法教学,学生和我感觉很有成效。

2.文言文考查的内容重点是文学常识、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对中心思想的理解和联系实际谈自身体会。在教学中,我一方面给学生讲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创作背景,利用古人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对作品产生兴趣,吸引学生学习看似枯燥的古文,同时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结合书下注释,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并在课下实施强记,通过练习考查,使学生在此方面务必做到不丢分。在实际教学中,自我感觉还应继续探索更好的方法,使学生尽量避免苦记。

3.新教材选择的现代文都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比较关注社会热点、焦点,这些文章有助于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这些课文培养学生对文章整体感悟的能力,筛选信息和捕捉信息的能力,通过课文发表自身见解的能力,并对一些课文进行适当取舍,选择一些文章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讲解,既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感觉这样上课课堂气氛比较好,效果也比“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好。以后我将在此方面继续努力,争取形成一套自己的阅读教学方法。

4.针对考试中常见的几种写作题型,我在日常教学中采取系列教学的模式,运用片段联系,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使学生对作文形成“亮点”意识,并逐步告知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形成“亮点”的方法。我要求学生结合生活或思想实际进行写作,做到联系生活实际,确保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对文章再进行艺术加工。同时,在期末考试前,我还针对考试中常见的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等几种写作题型,花费一定时间,从应试角度对学生进行辅导,确保学生尽可能写好考场作文。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感觉既照顾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又兼顾了学生的考试。

新的教材大大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让语文与社会生活越发“亲密接触”。它决定了教师教学要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寻找新的教学思路,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自我探索的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争取形成一套科学有效,具有自身特色的语文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升。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6

课堂教学是依靠教师与学生的默契配合,通过多种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的复杂过程,反思我们的教学,教师往往对学生缺乏的是信任,总是认为没有教师的教学学生怎么能学会?总是不放心地一遍遍讲解,殊不知在我们的讲解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却逐步降低,学习的潜力一直被压抑。

其实,学生的生命成长靠自身,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靠的是自身。我们的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每个学生的起点并不是零,每个孩子具有其自身发展的能力。生本教育为我们展现的是生命自我成长的精彩。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改变传统的师讲生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积极性,让死的课堂活起来,在这方面,长城中学的领导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学校领导本着“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课堂交给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进行课改,很值得我们深思。

总之,我们相信在学校领导的领导下,我们的生本课堂改革必定会有很好的未来,一定会让学生的生命在课堂上精彩绽放。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7

要正确理解“活”与“实”的辩证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注意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注意师生的互动,创设学习情境,保护和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等。在大胆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教学过分注重教学形式的“活”,忽视了教学过程的“实”,看起来花红热闹,实际上学生还是在教师的牵引下被动地学。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要正确理解“活”与“实”的辩证关系。

所谓“活”,是指的教学形式要活,课堂学习气氛要活,学生思维要活,要敢于探究,敢于异想天开;所谓“实”,是指学习过程要实,供学生学习研究的内容要实。实是活的前提和目的,活是实的基础和保证,片面强调一个方面,都会大大削弱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等等,但如果仅仅把它作为活跃课堂氛围的手段,为了合作而合作,研究的内容或者缺少一定的思维量,或者缺少必要的价值,这样的活,就不是真正的活。所以,作为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在关键点上启发学生,创设供学生思考研究的情境,使学习过程实在,使学习效果实在。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8

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

首先需要注意英语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言语技能的教学。过去,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英语教师过分强调英语知识的教学,结果培养了一批“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这次中学英语教材的改革为教师观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不能体现语言的生动性。初中学生还未脱离儿童的特性,枯燥单调的讲解一定会使他们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这样必然导致学习成绩的不理想。

因此,在课文复述这个环节,我采取提供关键词及利用图片、简笔画或图片与文字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让学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熟悉课文。通常,我会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相应的图片来帮助同学记忆。例如《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2

SectionB 3A的导游词中,每一句都包含一个刚学的方位介词短语,内容非常的抽象。为了让学生能更好辨清导游行走的方向和路径,设计了一幅简单的图片,把文中提到的街道、公园、旅店和花园都包括在内,并按着方向用箭头和虚线把行程显示出来。然后一边说导游词,一边手指着箭头移动,非常形象地完成了一次“导游”。这样示范一遍后,学生立刻觉得文章生动起来,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而是立体的场景。学生们口头练习了几分钟后,大部分同学就能看着图片把这段文字顺利地讲出来。

《新目标》教材以任务型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其中有很多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完成的任务,如撰写一则招聘启事,设计一张电影海报等。在学习方位介词时,笔者让他们设计出从学校到自己家里的小地图,标出最重要的街道,再用英语口头表达出应该怎样走才能从学校出发抵达各自的家。由于和他们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他们都很兴奋,立刻动笔画起来。同时,笔者让一位英语成绩好并擅长绘画的同学在黑板上做示范,并让该同学讲解如何从出发点到达目的地,以考察他们是否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课后,再次布置了一道题,让他们画出从学校走到学校的简单地图,还要求配上合适的导游词。批改作业时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已经能准确地运用方位介词。其中有几位同学不仅图片画得很美,导游词也撰写得很流畅,着实让我高兴了一场。课改的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当是学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堂。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英语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讨论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意义。英语课的讨论法应具有更广泛的内容,更自由的民主气氛,不但可以讨论本课的问题,而且可以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见解,纵论国内国际的是是非非。而讨论课是在考验老师对整个课堂的驾权能力,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经常有学生在讨论课时不用英语,或者是说与本堂课毫无联系的话题,这需要我们老师时常督促。

对于初中生普遍存在的健忘的毛病,则需要不断反复,随时抽查。对于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型,他们有较强的短时记忆能力,可过两、三天或一个多星期之后,遗忘程度是百分之百,所以,初中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断反复。除了把近期所学的课本内容反反复复的通过默写、背诵进行强化之外,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把以往几个星期里所学过的知识点在课堂里有机的结合,进行书面和笔头的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校内除了期中、期末两次综合性的测试之外,单元小测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尤其对初中学生而言,题目难度可以不大,但是重要的知识点的重复出现能帮助学生加强长久记忆。此外,定期进行单词测试也是有效的手段之一,以此督促学生养成经常温习所学词汇的好习惯。

在这一年的教学活动中,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维持课堂纪律,如何使教学活动在一种轻松,民主的气氛下进行。到底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用何种姿态面对学生。老师在不能体罚的情况下,还能采取哪些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些都是我要思考的问题。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9

一、教学设计

《地毯下的尘土》是一篇充满了神奇浪漫的想像、富有生活情趣的童话作品。本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内容也比较简单,人物形象也好分析。故本课的教学设计着眼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本课的教学目的有三:一是掌握动作、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三是引导学生自发、主动获取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步骤:(本课设计为一课时)

(一)由“你最欣赏你的同学、朋友身上的什么品质?”入手,导入新课:

(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动起来。学生也有话可说,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二)听读课文:(课文朗读录音)

1、提出听读要求:①给生字词注音;

②思考:你认为米妮是什么样的人?

2、听完录音后交流:米妮的形象

(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敢想敢说,不人云亦云)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全班56个人,分成14个小组,四人一组自主合作学习。

1、思考讨论

①课文是怎样写米妮的勤劳的?找出这些语句并加以分析?

②文中两次写到米妮观望窗外的风景意在说明什么?

③作者又是怎样写米妮是个诚实善良的孩子的?

④米妮的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2、交流活动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让学生全面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为下文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作准备)

(五)说话练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说话题目:我跟米妮比一比

米妮,我想对你说

(鼓励学生勇于解剖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力争不断完善自己!)

(六)创设情景,迁移训练,培养能力

作文片断练习,学习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

1、创设情景一:放录相看杨丽萍的《孔雀舞》,描写其舞蹈动作的优美;

创设情景二:受到老师的表扬或批评后的心理活动描写。

(情景一:让学生观察、感受、体味;情景二:让学生有话可写)

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3、作品展示:师生评价

(七)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二、精彩片断

在教授本课时,有两处最精彩的片断。

1、说话练习片断:学生根据两个题目大胆发言,有的学生说出了自己在家从不干家务,过着“衣来伸身,饭来张口”的生活;有的学生还大胆地承认了自己考试舞弊的行为;还有的学生不仅谈到了自己的缺点,还指出了同学的不足……敢于坦露自己的心底,把缺点摆出来加以解决。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思想认识。

2、学生对习作评价片断

这一环节形成了本堂课的最高潮,学生涌跃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评价比较准确。现将几个同学的发言实录下来。

①对胡迪习作的评价:

学生甲:她的习作写的好,几个动词用的好,比喻句也很形象。

学生乙:她从侧面进行了描写,写了观众的反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都有,突出了舞姿的优美。

学生丙:我认为应该要重点写动作,少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学生丁:我同意学生丙的看法。我认为文中的句子要尽量避免重复,用词也要避免重复。

②对姚铮铮习作的评价:

学生甲:我很喜欢她的语言,很幽默,令人发笑,她的每篇文章的语言都是这样的,值得我学习。

学生乙:她写了自己的高兴心情,还写了她回家路上见到和想像的情景,这是运用了景物烘托的手法。

学生丙:这种写法与课文中写米妮的心理活动的写法相似。

学生丁:写的太短了,还可以写长一些。

③对廖智勇习作的评价:

学生甲:廖志勇读得很有感情。他写了受到老师批评后的心情。不过,他是我们班学习最认真表现也最好的学生,应该没挨过老师的批评,本文是他想像出来的崐。

学生乙:他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写,更突出了他的心情。

学生丙:我受到批评后的心情和他写的一样,我认为他写的很真实。

三、教学反思

1、通过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掌握了教材内的知识以后,再将知识进行迁移训练。这种教学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材观: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由知识向能力素质形成的中介。这符合教学改革的理念。

2、童话这种体裁创作的目的就是要让人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它一般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所以童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蓝本。基于这一点,我设计的两个说话训练题目,就是让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寓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独生子女身上的娇骄之气,不够勤劳、缺乏生存能力等现象进行讨论,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灵魂受到洗礼。这要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和正确的审美观的形成。

3、在知识训练中,学生通过片断作文训练,将课内的知识转变为一种实践活动,把书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去思考去表达的能力,从而有利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四、专家点评

本堂课的教学体现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一是对教材处理得好,把它作为引导学生认知发展、能力形成的“范例”和“中介”这是一种全新的教材观,与以往的只重视传授知识而忽视能力、素质培养的教材观是截然不同的;二是教学按“知识──能力──素养”逐层推进,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努力,这是一种大语文观,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理念;三是通过设计题目和创设情景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思维,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要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课堂上应引导学生多对教材的语言进行品味思考。这堂课在这方面有些欠缺。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10

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学生精神不集中、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不愿多做思考、提问题时只有少数同学举手或是得到一问一答式的回答等等。面对这个现实,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愉快的学习气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在此谈几点浅薄认识:

1、学生思维与表达有差异,应该允许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允许表达不清晰、不流畅的学生有重复和改过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的机会。使学生处在民主、平等、宽容的教学环境中,确保他们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主动探究的心态,让他们常常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产生创新的欲望。

2、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挖掘学生潜力,把学生从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体系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在课堂上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中的认知结合起来,不妨讲一些课外知识,比如历史、时事、自然、科学等等方面的知识,与学生共同讨论分享,增长学生的知识;

3、教学过程可以由指令性操作活动向自主性探索实践转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应当走过这样的过程:“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用在哪?”学生要学习新事物,除了自身对新事物的兴趣外,还要体会到学习的必要性、学习的价值。

4、课堂提问由问答式教学向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学习转变。

传统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师问生答的问答式教学。教师问得浅显直露,无思维价值,探索的空间太小,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师问生答,似乎是启发式教学,实际上是灌输另一种表现形式。久而久之,学生就懒得思考,从而导致其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探索性思维泯灭,哪里还有创造能力?在教学时如果能让学生一直处于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等问题状态之中,学生就能用不同的眼光观察事物并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形成独特的个人见解。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表现自我的强烈欲望,才会在不同意见或见解的相互碰撞中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才能因自己富有创意的做法或观点得到他人的认同而产生强烈的心理满足感与成就感,才能在学习互动的过程中学会竞争与合作,增强团队互助合作的精神。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已被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所取代。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在“以学论教”的今天,结合一些具体案例,从学生的变化看课改,别有洞天。

因此,我觉得要想教好学生就要做到:

1、倾听学生说,做学生的知音。

2、相信学生能做好,让学生做,独立思考、独立说话,教师要诱导发现,凡是学生能做的不要包办代替。

3、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交朋友,来一个换位思考,让学生当“老师”。

4、教学上掌握好“度”及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用书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要服务于学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强课堂教学寻求规律的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探究规律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6、诚实守信,严传身教,教书育人。

总之,教育学生就要从正面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理解、信任;教师要爱学生,用心去爱,用行动去爱,对于学生所犯错误,不能只批评不教育,要宽容善待,并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学基本功要过硬,教学业务能力要强,教学水平要高。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具备良好的师德。这样我们就能撑起一片蓝天,用我们的道德行为感染学生,学生就会爱戴我们,家长就会信任我们,我们的教学改革就会成功。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11

在完成《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中,我是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活动的。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层层递进,并贴近生活,具有可实践性。作为这节课的教学反思,我想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满意的地方,以及自己的教学不足。

首先,本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以人的能力和个性发展为核心。在本教学设计中本人先精心准备贴近实际生活的任务活动,深入简出,让学生根据生动活泼的图片进行会话,学生很快就可以在真实的语境中熟练运用现在进行时。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坚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坚持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做事,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其次,本人注重小组合作。例如,在练习What are you doing?What is she/he doing?这几个句型时,我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练习,三个人明确分工,有的做动作,有的问,有的答,他们精彩的表演反馈出他们合作的成功与喜悦。在本课的写作这环节中,我让学生用现在进行时写一篇文章,然后小组内互相修改,推荐出一篇好文章,并表演出来。在小组内有的演爸爸,有的演奶奶,还有的演一只小狗,他们生动的把一个家庭中的活动表现出来。小组学习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我认为,小组学习最大的优点在于,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具备了合作完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始终保持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猛烈地碰撞,踊跃参与课堂活动中来。

最后,我来谈谈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虽然本人设计了多个任务让学生来运用现在进行时,学生也能熟练掌握,但缺乏设置大情景和没有主线,导致环节与环节之间过渡得很生硬。还有,本人所采用的任务,对授课班而言,相对简单,挑战性不够,使得学生的参与有广度但没深度。此外,本人的教学基本功不扎实,例如语速过快,表达不清等。

总而言之,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我从中领悟到了一种思想,一种理念,那就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果。我要以此作为我的教学思想,指导我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12

最近上课上的比较慢,每节课处理的问题也不多。主要是想让基础差的同学尽量的能向前赶一赶。可事与愿违自己感觉让学生分析的已经很细很透彻了,可一问每个组会的还是那么两三个。我也问过他们我怎么做才能加深他们的记忆才能会,可他们也一脸茫然也不知道。有些组里的同学也跟我反映说这个简单的题目我给她讲了五六遍了,他还是一点也不明白。面对这样的学生有时真的束手无措。

上一篇:幼儿教师聘用合同下一篇:2024表彰校长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