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调研报告(共14篇)
1.财政收入调研报告 篇一
2012年广西全区财政收入报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近日公布,2012年全区组织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810.07亿元,突破1800亿元,比上年增加267.84亿元,增长17.4%。
据了解,全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165.98亿元,比上年增加218.26亿元,增长23%,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965亿元,比上年增加420亿元,增长16.5%。自治区财政厅相关负责人分析,在过去的一年,全区财政收入呈现出五大亮点:一是收入总量连跨3个百亿元大关。2012年全区财政收入总量连续突破1600亿元、1700亿元和1800亿元3个大关。二是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2012年全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165.98亿元,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三是半数地级市财政收入超过百亿元。去年南宁、柳州、桂林、钦州、北海、梧州、玉林等7个地级市财政收入超过100亿元,其中北海、梧州、玉林3个市财政收入为首次突破100亿元,分别达到100.09亿元、101.02亿元和100.36亿元。四是16个县(市)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其中8个超过13亿元),比上年增加3个。其中,平果县完成20.5亿元,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收入首个超过20亿元的县。五是4个县(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10亿元,实现零的突破。平果县、临桂县、岑溪市、藤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完成12.68亿元、12.6亿元、10.24亿元、10.07亿元,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首次超过10亿元的县(市)。(本文来源:梧州论坛)
2.财政收入调研报告 篇二
一、我国的非税公共收入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1、经营和财产收入。
指来自非金融公共企业和公共金融机构如邮局、中央银行、国家彩票、电力公司、码头当局及货币当局 (铸币收入) 的净利润或利息转移;来自各级政府机构所属企业 (军工厂、政府印刷局、建筑单位及出租少量房屋的单位) 向公众的营利性销售的现金经营盈余;以及特许使用费、利息、股息、土地租金等其他财产收入。
2、管理费和收费。
亦即使用费和规费, 主要项目有:政府医院和诊所的收费, 政府学校的学费, 政府博物馆、公园以及不作为公共企业组织的文化和娱乐场所的入场费、许可证费、驾驶执照费、法庭费、法院裁定费等。
3、罚款和没收。
指与违反税收规定无关的罚没收入 (违反税收规定的罚没收入划归税收收入) , 主要包括交通罚款、刑事罚款、法庭罚款、法院裁定罚款及其他罚没收入等。
4、政府内政府雇员养老金和福利基金缴款、武装部队退休基金的雇员缴款、教师退休基金的教师缴款 (公办教师) 及来自其他各级政府的雇员缴款。
5、其他非税收入。
包括来自私人部门的赠与和自愿捐款等。
而如果按照广义的非税公共收入来说则还应该还有债务收入, 以及财政实践中很少被采用的财政性货币发行即“通货膨胀税”收入等。由此可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事物的增多和国有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 我国非税公共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据着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其比重已经逐渐接近与税收公共收入对于国家整体财政收入的比重。但是与之并不相符的情况则是, 我们国家目前对于该部分收入的迅速增长并没有制定出来一套相应的管理法规, 更没有予以相配套的监管和约束机制的存在, 造成了大量的国有资产以及非公共税收的流失或者别截留, 不但影响了我国财政收入来源的拓宽也在无形中助长了腐败等不正之风, 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威信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必须要及时加强我国对于该领域公共收入的监管, 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和监管机制才能更好地将该部分收入纳入到我国的国家公共收入体系中, 真正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二、非税公共收入问题的现状
近些年, 关于非税收公共收入的问题不断涌现, 并且还有越演越烈的势头。作为国有企业的支柱产业, 例如石油、通信、金融等大型、垄断型的国企, 其本质上是全民所有制企业, 属于国家非税公共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历史制度等原因, 该部分国有企业的收入并没有完全作为非税收公共收入上缴国库为全体人民造福, 其中的相当一部分是以高额的工资和奖金的形式流入了该部分行业员工和高管的私人账户内, 近些年针对该部分行业的高薪已经造成了社会的广泛议论和不同程度的不满;此外, 例如一些执法机构的罚款收入和罚没收入等收入也成了部分行业部门的创收手段, 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不但使相关部门的执法公信力大打折扣同时也对政府的形象造成了损害。此外作为国家执法机构, 例如工商、税务、城管和交通部门的执法机构每年的罚没收入不公开、不透明不但造成了社会公众对于该部分收入的种种猜测同时也给滋生腐败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对于我国执法机构的公信力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诸如以上的情况还有种种,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可以说对于非税收公共收入的监管缺失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在该领域内的收入增长幅度进而影响到了我国整体公共收入的计划完成程度, 因此加紧脚步完成该部分公共收入的合理化监管以及完善相应的法律标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三、加强对非税公共收入的监管
任何问题只要正确地找到其根源, 那么解决的办法也就相应的产生了。我国目前造成非税公共收入管理混乱、监管缺失的根本原因还是行政权力没有得到足够的限制和制约, 在于尚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使其可以形成制度化、标准化的来源管理;尚未形成合理的二次分配改革机制, 没有对国有垄断企业以及资源型企业的高额利润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及合理制约机制;尚未形成对于各类管理收入、罚没收入的监控, 对于相关执法机构的执法力度以及广度都缺乏相应的监督和常规型的公示机制等等原因才会造成了目前我国对于非税收公共收入部分的管理极度不力。对症才能下药, 我们通过以上的种种分析不难看出, 造成以上种种难题的根本原因可以说就是部门利益大于国家利益, 红头文件大于国家法律才造成的种种怪相, 才会造成各个相关部门之间的博弈现象而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置于一边而不顾, 才会造成了各种截留、私分甚至是地方摊派的产生。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对非税公共收入加强监管, 才能更有效的使其为我国的财政收入做出更大的贡献?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的几个途径实现该目标:首先, 我们必须看到我国有我国的特殊国情, 那就是我们正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因此不宜对现有体制做出过大的调整, 从保持稳定的角度考虑我们可以在现有体制的框架下对其组合出新的变化, 成立大部制, 打破过去的部委之间的行政划分, 将多个行政职能部委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部委, 对于我国的非税公共收入进行统一的、多头的管理, 同时在进行管理时在考虑民生的同时应该更多的听从市场的意见, 在大多数的时候将决策权交由市场来决定, 市场结果与民意结果往往是有分歧的, 最早是斯密 (Adam Smith, 《国富论》) , 指出私心能促进公益:“请把我所要的给我, 你也会得到你所要的。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我们所需要的互助, 大部分是依照这个方法取得的。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 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 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 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 而说对他们有利。”然而, 反观公共领域, 情况却不如人意。准确地说, 是不如经济学家之意。经济学家们发现, 大量理论上和实践上都站不住脚的经济政策被反复推行, 如最低工资法、贸易壁垒政策、惩罚性关税和紧缩配额制度等;而大量早被证明是利大于弊的经济政策, 如民营取代国营、货币补贴取代实物福利、民间办学取代公营办学等, 却一再遭到质疑和阻碍。因此要减少不良的公共经济政策, 最好的办法还不是听取民意, 而是一开始就避免把问题交给民意。我们应该先问“市场能不能解决问题?”如果可以, 就让市场的“个人选择”来取代社会的“公共选择”。消费者到底要购买哪个厂商的商品, 这个问题本来就可以而且应该让每个消费者来做个人选择, 而不应该把“要不要民族工业”的问题交给民意, 再让公共决策机制按照民意来决定。同理, 教育、保险、医疗、住房等问题, 也都可以尽量交给市场, 由分立的消费者独自做出决定。只有这样, 才能尽量避免公共经济政策因民意放纵而产生的偏差。
其次, 就是引入作为独立方的民间监督机制, 引入类似于职业会计师类的审计机制进行独立的、完善的监督, 打破以往政府机构的高高在上, 完全脱离人民监督的弊病。对于聘请的民间监督机构, 该机构应该只对作为国有资产管理者和所有者的人民代表大会 (也就是全国人大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负责, 相应的经费由全国人大和各级人民代表大支付, 发现的问题也只对全国人大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汇报, 只有这样才能针对于各级管理机构得非税收公共收入部分起到真正和有效的监督, 毕竟自己监督自己其说服力永远没有来自无关第三方的监督更具说服力。
第三, 可以效仿国家目前推行的税控监督系统, 也建立起一套非税收入控制监督系统, 在全国形成一个网络, 对于非税收公共收入实施实时和不间断的网络化监控, 而该系统的监控中心则应由作为国家权力机构的全国人大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建立和维护工作, 并将系统中的汇总数据与各个执行机构的上缴数据进行核对, 对于其中的差异再进行核查。
以上几点只是作者的几点设想和建议, 其实, 任何制度的运用与变迁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中国也不能独身事外;对于非税收公共收入部分目前存在的问题究其根源也就是产权所属没有被真正的划分清楚, 才造成了部分执行机构将属于是全民所有的非税收公共收入划到了自己的所有范围内, 才造成了种种的利益划分与部门博弈, 可以认为, 中国的产权制度就是一种交易费用极高的制度, 但它之所以能存在, 之所以使其改革者将改革定位在对原有制度的保存之上, 是因为维护它的费用小于改变它所需要的费用 (即搜集有关其他制度的信息资料及迫使改革的既得利益者接受新制度的成本) 。正如对于一个手中有物品要出售的人, 迟迟不能找到买家, 在信息经济学中是认为他手中物品的潜在价格低于他获知潜在买者的信息成本, 越来越多的这种情况造就了不对称信息下的市场。无奈, 信息成本的高昂使我们只有这样的高度。这就交给了我们政府的改革部门, 汲取新制度经济学开创以来科斯、阿尔钦、诺斯等前辈的理论成果, 同时结合中国的产权状况, 洋为中用, 古为今用, 开创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产权革新之路, 快速提高我国非税收公共收入部分的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3.财政收入新常态 篇三
什么是财政收入的新常态?业界最直接的反应是,财政收入将不可能维持在过去的高增长水平。除此之外,可能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财政收入的增幅保持在多高算是合理水平?财政收入的税源结构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呼吁多年的建立地方稳定财源会不会破题?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分成到底怎么样调整?除了常规的税源结构,会不会有一些非常态的财政收入的出现?
过紧日子
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多年的高增长,财政收入的盘子也是越做越大,连年攀升。甚至连续多年保持在20%—30%的增速,远高于GDP的增长幅度,也一度引起很大质疑。但是随着诸多红利的消退,经济的高增长难以为继,反馈到财政收入的最直接反应就是增幅的下滑。
早在2013年6月底,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2012年中央决算报告和中央决算草案时指出,“完成今年中央财政收入预算压力很大,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
从今年上半年的财政收支情况来看,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74638亿元,同比增长8.8%。
其中,因为税收增长“不给力”,中央财政收入没有完成预算增幅。上半年中央财政收入达34327亿元,同比增长6.2%,比预算增幅(7%)低0.8个百分点。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虽然增幅(11.1%)过关,但税收增幅地域分化趋于明显。
财政部预测,下半年,受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营改增扩容、增加减税力度以及去年收入基數逐步提高等因素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增幅仍有回落压力,地方财政一些省份增收困难。
在实际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地方财政明显感觉到经济形势的压力,挖掘财源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应减少杜绝“挖浮财”情况的出现,不能把财政收入增长的压力转嫁给企业和居民。
税源结构调整
在之前多年的财政收入高增长中,在全国许多地方呈现的模式是:政府主导投资,大量上大项目和“铁公基”项目;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乱开乱放导致政府性债务的骤升;利用土地的增值,放任房地产市场的非常规发展。
在这样的旧有发展模式里,房地产行业长盛不衰,政府财政保持飞速增长,财富向着资本和权力的方向聚集,但转化效率却越来越低。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方人士对财政收入改革的呼声渐高。从财税改革的总体方向上来看,管理层已经在税制和财政体制等多个方面展开措施,以求构建稳定、科学和可持续的财政收入机制。
首先从税制调整来看。涉及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环保税、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六个税种。这将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和居民个人的“钱袋子”。具体来分析:
一是个人所得税。以后国家征个税,会把收入综合计算的同时,考虑支出后给予抵扣额。支出包括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负担、再教育需求、住房贷款等等。
二是房产税。房地产税还处于立法阶段,业界估计得到2017年才会全面实施。房产税被视为取代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税源。
三是环保税。新环保税体系方案已上报财政部,预计将在“十二五”中后期实行。内容包括对温室气体排放单独征税,征税对象主要针对煤炭、原油和天然气等温室气体排放大户。
四是消费税。预计将调整征收范围,消费税的税率结构会优化,征收环节会改进,部分税目征收由生产、批发环节改到零售环节,并将税收划归地方。
五是资源税。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这增加了煤炭企业税负,也可能使以后的煤电价格更贵。另外,资源税将扩围至水流、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空间,目的是以经济利益杠杆促进资源节约。
六是营业税改增值税。增值税下一步将扩围到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各个领域,增值税立法也将适时完成,而营业税将成为历史。
其次是财政体制的调整。涉及到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的划分,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源的划分则是颇受关注。
特别是全面实施“营改增”后,对培育地方稳定财源的呼声更加高涨。营业税是当前地方政府的主力税种,一般情况下,要占到本级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一旦营改增全面完成,进入增值税体系后,对地方财政的影响就十分剧烈。所以,“营改增”的倒逼作用凸显。
同时,有专家建议,一个既兼顾短期弥补地方财政收入缺口和长期转变地方政府职能的可行之策是扩大一般转移支付,使地方财政收入中的相当部分来自于规范的甚至法定的一般转移支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地方财政的收入中,土地财政占比过大,税源结构单一,税源个性化不明显等等,这些都需要在税制和财政体制的改革中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非常态
要保持稳定的财政收入,除了常规的手段之外,一些非常规的措施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只要科学合理运用,提高政府理财水平,保持财政收入的稳定性不是难题。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认为,要科学运用税和债。其中,债务是地方财政收入的必要补充,一是要尽快化解存量债务,二是要尽快出台规范的地方债务管理办法,一个规范的地方债务管理机制的基本方向是“制度约束+市场约束”相结合的形式。
除了税和债,冯俏彬认为,地方财政收入体系中还可能有三部分:一是国有资产方面的收益,二是少量的行政事业单位收费,三是各类政府性基金。这一类财政收入,都应该纳入到统一的、全口径管理的框架之下。这就使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体系既有作为主体的税,也有补充作用的债、费、利等,形成完整的体系。
4.财政收入调研报告 篇四
我发现好多同学没搞清楚他们的关系,两个县比财政的时候,一定要同口径..你不能用一个县的地方财政收入去比另一个县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出来的结果是,怎么那个县GDP那么高,财政收入才那么点..其实不是人家不高,你比错了,很多县的统计公报,有的写的是地方财政收入,有的写的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包括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镇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增值税25%部分,证券交易税(印花税)的50%部分和除海洋石油资源税以外的其他资源税。
而基金收入的解释是:亦称为专款收入或预算外收入,指具有专门用途或对应的支出科目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工业交通部门、商贸部门、文教部门、农业部门、其他部门的基金收入和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地方财政税费附加收入、基金预算调拨收入等。
通过这样说来的话,那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等等,就属于基金收入..首先要明白基金收入不是税收收入
在基金决算表上一般来说基金收入分为九大类
一、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收入
二、文教部门基金收入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四、农业部门基金收入
五、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六、政府住房基金收入
七、其他部门基金收入
八、地方财政税费附加收入
九、其他
上面9大类中目前很多地方第一收入是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其次是以养路费为大头的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收入
另外虽然基金决算表上有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但是这个收入还是单独的,在基金决算表上可以忽略不记
还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下面27项,这个全国口径一样
下面的税中有些税全部归地方,有些税和国家按比例分.税收性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越高越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可以理解为地方可以支配的税收收入.四川地税局要征收农业5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耕地占用税,契税)
重庆则由地方财政局直接征收
不管哪个部门征收都最后汇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
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现在可以忽略不记但是,耕地占用税,契税有几十亿的收入 重庆地税部门要代收5大社保费用,而四川地税部门不收这些
一、增值税
二、营业税
三、企业所得税
四、企业所得税退税
五、个人所得税
六、资源税
七、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八、城市维护建设税
九、房产税
十、印花税
十一、城镇土地使用税
十二、土地增值税
十三、车船使用和牌照税
十四、屠宰税
十五、筵席税
十六、农业税
十七、农业特产税
十八、牧业税
十九、耕地占用税
二十、契税
二十一、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二十二、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二十三、行政性收费收入
二十四、罚没收入
二十五、海域场地矿区使用费收入
二十六、专项收入
5.解读财政收入通报 篇五
邓志勇
2010年上半年《财政收入通报》(总第138期)已于7月份制发完成,已经发至地税局班子成员、各税费管理科、税费服务科和办公室。《2010年元至6月份全县财政收入完成情况表》、《乡镇财政收入完成情况表》、《全县重点纳税户税收入库进度表》随附制发,本文尝试从地税的角度去解读这期《财政收入通报》,通过对该期《财政收入通报》中各种税收报表数据的解读分析,发现当前地税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缺点甚至是管理盲点,并相应提出税收征管建议和办法。
一、地税块头不断加大,对财政收入贡献率不断增强。《通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财政收入12997.3万元,占计划25200万元的51.6%,同比增长31.6%。其中国税完成3361.5万元,地税完成5805.7万元,财政完成3830.1万元。地税收入同比增长35.8%,高出全部财政收入增幅4.2个百分点,占全县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44.7%,国税和财政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为25.8%、29.5%,地税收入成为三大块收入中占比最大的部分,成为财政收入中名符其实的“老大”。
从贡献率的角度来看,上半年全县财政收入增加值为3122.5万元,其中:地税增加值为1530.6万元,国税增加值为1241.7万元,财政增加值为350.2万元,三大块收入对财政收入的贡献
率分别为49.02%、39.76%、11.22%,可以看出,地税收入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几乎占到了一半,说明地方税收对本县财政的支撑作用和力度显著增强。
从分税种角度看,四大税种完成情况分别是:增值税完成3262.7万元,同比增长57%;营业税完成2546.9万元,同比下降
3.9%;企业所得税完成1029万元,同比增长217.6%;个人所得税完成907.5万元,同比增长62.7%。营业税下降的原因是建筑安装行业营业税降幅过大,主因是公路工程公司上年同期入库税款986.7万元,而本期则没有税款入库,该项税收的减收直接拉掉财政收入增幅7.6个百分点,而对地税收入的影响则是拉低地方税收增幅17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某一个重点项目税收的掉收,直接影响了地税收入目标的完成,甚至是财政收入预期目标的完成。在经济税源相对缺乏的贫困山区,对大项目、大工程税收的依赖还是比较强的。
从分行业角度看,地方税收增幅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重点项目建设、建材工业、食品饮料、商业贸易、矿产业,增幅分别为2560.74%、878.47%、274.44%、258.07%和201.92%。同比下降的行业有4个,分别是建安房地产业、旅游服务业、交通运输、邮政通讯业,降幅分别为-68.54%、-11.57%、-5.09%、-1.49%。
二、重点税源依然是地税部门的征管重点。
根据《元至6月全县重点纳税户收入进度表》显示,上半年纳入我县重点税源的218个纳税户,共累计缴纳地方各税3173.1
4万元,比上年同期1573.83万元增长了1599.31万元(《通报》中去年同期重点税收入库2559.97万元、同比增长302.20%数字有误),增幅达到101.6%,占同期整个地方税收的55%,户均实现地方税收14.56万元。重点税源仍然是地方税收的“重点”:其一是覆盖面宽,218户重点纳税户分布在15个大行业,几乎把全县所有行业类别都囊括了进去;其二是占全部税收比重大,无论是从财政收入的角度还是从地税的角度看,重点税源占比都超过了50%,一多半的地方税收要靠重点税源来完成;其三是涉及面广,218户重点税源不仅包含了固定税源,也包含了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及一些重大的临时性税源。重点税源入库进度的快慢,直接左右着地方税收的入库进度:重点税源入库情况好,那么全县地税收入状况就良好;反之,当重点税源尤其是支柱性税源短收的时候,地税收入情况就显得相当吃紧。
三、地税征管存在薄弱环节,征管漏洞依然存在。
仔细研读了《财政收入通报》后发现,虽然近几年来地方税收的块头在不断增大,地税的征管水平在不断增强,但仍然存在着征管上的薄弱环节。纳入《全县重点纳税户税收入库进度表》中的218个重点纳税户中,有43户纳税户上半年地方税收实现为零,占全部重点税源的19.7%,其中:去年同期有地方税收而今年没有的,有8户,这8户纳税人去年同期实现地方税收为1001.12万元,主要是县公路工程公司短收986.73万元;本同期有国税税收,而地方税收为零的有11户,这11户纳税人上半年共实
现国税收入364.98万元,其分布情况是机械行业3户,建材行业4户,轻纺行业2户,电力行业1户,医化行业1户。国税以增值税为主要税种,缴纳了增值税,原则上应该同时入库相应附征的城建、教育附加等地税小税种,而实际上地方税收为零,问题值得深思。这同时反映出地税征管与国税相比,还存在差距。尤其是门古森飞食品厂,今年上半年国税入库税收27.41万元,而在地方税收方面,已经两年没有反映收入!作为我县食品饮料行业龙头的绿源食品公司,今年上半年国税入库税收11.17万元,地方税收为零,而去年同期实现地税为1.56万元,征管的漏洞依然可见。
四、征管措施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面对目前的征管现实,我们不能仅仅把“精细化”喊在嘴上、写在纸上,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地税部门每一名管理员的具体工作细节中,通过自已的努力工作,不断地把重点税源乃至全部所有税源管精管细。
1、加强重点管理。在重点税源的管理方面,我局已经探索取得了成功经验,比如车辆税收实行“税警联管”,房地产税收实行“部门共管”,对建筑安装业税收实行“源头控管”,对城区饮食业税收实行“行业专管”等等,重点税源的差异化管理对地方税收的增长功不可没。重点税源在现在、乃至今后都将是地税部门征管的重点,管好了重点税源,才能胸中有数,临阵不慌。要继续发扬好的传统和经验,同时探索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的管
理手段,尤其是探索和总结对县公路建设税收等重大项目的管理办法,不能依靠半年“双过半”或者年底“结总账”的时候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出面协调解决该项税收问题。要不断把地税重点税源管好管细。
2、加强日常巡察。根据“两个一律”的要求,管理员在每月的10日前不得下户,在办公室进行税费核心征管系统的信息维护,10日后开展下户工作。这就要求管理员,不仅要熟悉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更要将纳税人的信息变动、数据文件及时输入到核心征管系统中,通过纳税评估发现问题。巡察不仅仅只是下户看看资料、翻翻账簿,更要将数据资料进行对比,不断充实和丰富信息,使其充分发挥服务征管、指导征管的强大作用。
3、加强三方比对。虽然我们经常在开展涉税信息的“三方比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通过《财政收入通报》,还是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的信息比对大多集中在个体纳税人,对企业尤其是对重点税源的信息比对还不够细,有的企业只缴纳国税而没有缴纳地税,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没有被发觉,这说明了我们的信息交换和比对工作还没有做深做细,三方比对工作还需要更进一步加强。
6.财政收入预测分析(0613) 篇六
(2017年6月13日)
一、元至五月收入完成情况
元至5月,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83190万元,占年初计划186450万元的44.6%,增长26%;总税收完成70318万元,占年初计划157150万元的44.8%,增长2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2281万元,占年初计划119500万元的43.8%,增长14%。分部门:国税部门完成17361万元,占年初计划40000万元的43.4%,增长235.1%;地税部门完成23710万元,占年初计划54000万元的43.9%,下降21.4%;财政部门完成11210万元,占年初计划25500万元的44%,增长6.4%。
二、双过半任务分解落实
二季度,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65742万元,占年初计划119500万元的55%,增长5%。分部门:国税部门完成22000万元,占年初计划40000万元的55%,增长134.8%;地税部门完成27000万元,占年初计划54000万元的50%,下降20.8%;财政部门完成16742万元,占年初计划25500万元的65.7%,下降12.6%。
三、全年收入任务分解落实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9500万元,占年初计划119500万元的100%,增长12.3%。分部门:国税部门完成40000万元,占年初计划40000万元的100%,增长42.7%;地税部门完成54000万元,占年初计划54000万元的100%,下降3.2%;财
政部门完成25500万元,占年初计划25500万元的100%,增长13.2%。
四、全年增收因素预测
(一)营改增行业税收增长。一是政策影响,改征增值税链接对税收管控要求严格,行业税负不增但行业规模总额增大,导致税收增长;二是地方项目投资聚集在春节结算开票,导致税收增长。
(二)投资项目促进税收增长。为促进经济发展,我区加快了项目建设步伐,2017年将启动葛洲坝遗址公园、老干部活动中心、泉水大道(西段)、新台东路、5个城乡农贸市场改造、集镇道路、亮化工程及国土综合治理项目等基础设施及工程项目建设,以此增加我区建安营业税及附加税。
(三)汇算清缴成效显著。今年,国税部门及早布署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利用国税微信公众平台,QQ群持续宣传小微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扩围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等新政,让纳税人及早晓政策,及早备案减免税事项。二是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发放资料、集中授课、上门辅导等形式进行汇缴培训,提高汇算申报质量。三是开展汇算清缴分析。国地税部门联合开展了汇算清缴深度分析,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消化历史包袱沉重。东宝区税收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况,为了完成高基数、高增长的收入目标,除了挖潜堵漏、2
应收尽收外,不得不采取一定的调控收入措施。其中国税部门2016年调度收入4704万元;地税部门调度收入4137万元,这将直接减少本年的税收。
(二)税收结构依赖性强。一是严重依赖投资。2016年,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共入库税收25568万元,占总税收的37.3%,税收对投资型行业依赖严重,潜在风险大。二是依赖土地流转税收。2016年入库耕地占用税9140万元,土地受让环节征收契税入库2847万元,这种即征即返的财税政策,抬高了基数,并未对我区财力带来积极影响。
(三)重点税源增收乏力。一是华能荆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今年受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影响,国家电网对该厂发电量额度核定为17.96亿千瓦时,比2016年减少5.72亿千瓦时,下降24.16%。同时,煤炭价格持续上升,贷款资金成本偏高,总成本将大幅度增加,预计2017年该企业将亏损约1亿元,全年将无企业所得税实现,比上年减少企业所得税收入2748万元。二是葛洲坝荆门水泥有限公司受国家去产能政策影响,水泥产量下降,预计全年减少税收650万元。可见,重点企业税收完成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东宝区的税收完成情况,形成了严重依赖主要大型企业的税收风险。
(四)政策性增长因素消退。一是营改增前,营业税由地税实行以票控税,7个附税同时缴纳。自全面营改增后,7个附税得不到有效牵制,导致税收减少5400万元,下降18%;二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化肥行业去产能的要求,取消中小化肥生产优惠电价、铁路运价等优惠政策,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3
同时,推动化肥使用量2020年零增长方案,化肥生产企业的产销量将会逐年下降,因此,2017年化肥行业增值税预计下降30%,减收税收2000多万元。
六、下阶段工作措施
(一)以目标责任为抓手,切实提高收入质量。全面落实组织收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组织收入时间任务进度表,层层分解任务,按月督办考核,确保任务完成正常进度;严格执行组织收入纪律,加强对组织收入工作监督检查;杜绝有税不收和收过头税等现象,加大全区征管部门、乡镇(街办)绩效考核力度,确保圆满完成年度收入目标任务。
(二)以收入分析为平台,找准税收征管的着力点。组建财政、税收、国土、住建等部门联合收入分析团队,以税收收入分析例会为平台,积极开展重点税源分析、行业税负分析、收入进度分析、收入增减因素分析和收入预测预警分析,找准征管薄弱环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征管措施,堵塞漏洞。
(三)以税收清查为动力,规范税收征纳秩序。制定税收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专项检查小组,积极开展对内对外税收清查活动。对内加强执法监督,促进税收执法权规范运行;对外加强征收管理,降低征纳双方税收风险。通过清理漏征漏管户、清查个体户定额核定情况、疑点数据核查、减免税清算调查、未按规定开具发票行为专项整治,规范税收秩序。
(四)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充分挖掘新增税源。积极协调税务、住建、国土等相关部门,加强报验类项目建设管理,建立项目建设登记台帐,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加强资金结算控 4
管,充分挖掘新增税收。今年,东宝辖区内预计投资4亿元左右,启动城区西外环项目和“两路一河”等基础项目建设,以投资新项目带来机遇性税收增长。
(五)以税收控管为重点,全面推进税收共治。一是充分利用国土、城建及其他部门对房产、土地、日常交易行为税收的管理,有力堵塞税收漏洞。二是搭建税务、财政、工商、住建等税收共治共享平台,实现涉税信息全域共享,开展税务登记信息比对、数据分析和绩效评价,实现动态监控和预测,力争短期内将涉税信息变成控制税源、组织收入的依据,转化为税收成果,防止税款流失。
七、相关工作建议
7.财政收入调研报告 篇七
1 至7月全省财政收入同比增幅,比1 至6月全省同期收入同比增幅高了0.5个百分点;另外1 至7月全省税收收入,则比1 至6月全省税收收入同比增幅提高了1.36个百分点。显示出全省的财政收入及税收增幅正在逐渐稳健提高。
6 月份,全省财政收入共有5个城市为同比负增长,但到了7月份,负增长的城市数量降低到了2个。另外,6 月份,全省21个地市中,有8个地市的财政支出呈现同比负增长;但到了7月份,负增长的只剩下汕头市,其他城市在此方面均呈现同比正增长。
对此广东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从包括财政收支等数据反馈回来的信息可以看到,广东经济已先于全国出现筑底回稳迹象,且这种势头有望延续下去。该负责人表示,7月份广东的CPI同比上涨1.9%,创下30个月以来的新低,加上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IPI) 降幅扩大,和货币政策微调,国家陆续出台的结构性减税政策以及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等因素影响,省内经济的回稳也正在带动各地市财政收入的回升。
8.财政收入将走“U字阵”? 篇八
近日,财政部长金人庆表示,非典对中国财政的影响已初步显现,这种影响还会进一步显现出来。考虑到非典对财政的影响有一个滞后期,随着抗击非典财税优惠政策的逐步落实到位,尤其是今后非典疫情和洪涝灾情的发展变化尚难准确预测,其对财政的影响也相应具有不确定性。
经济专家董志勇认为,随着非典疫情的解除,经济的逐步恢复和长期增长的惯性,今年中国的财政收入,可能出现前高、中低、后回升的发展态势。
今年1到5月,全国财政收入9039.98亿元人民币,已完成预算约44%,比去年同期增长28%。但全国财政收入增幅明显回落,4、5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分别比一季度平均增幅低21.2和1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全国财政支出增长加快。4、5月份,全国财政支出分别较一季度平均增幅高5.7和15.6个百分点。
目前,随着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受损严重的行业正在逐步恢复正常,非典的影响将是阶段性的,是短暂的,不会伤及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趋势。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非典并没有阻止中国经济的增长。即使在疫情最严重的5月,中国经济也有不俗表现。消费、需求、投资、外贸均保持快速增长。进入6月,中国经济秩序走入正轨。上月下旬各地出现“井喷式”消费热潮后,受非典影响最严重的服务业也将很快走出低谷。
此外,此次非典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山西、内蒙、河北、天津等省市,而对拉动税收收入增长起重要作用的一些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大部分地区非典较轻,中西部地区非典影响也较小。随着疫情被控制,大部分地区将很快能从不利局面中摆脱出来。
考虑到非典对中国经济的滞后影响主要集中在6到9月,政府的各项减免税费政策实施期间也在6到9月,因此非典对财政收入的负面影响也主要集中在6到9月。今年第三季度以后,国家信息中心预计经济将恢复往日繁华,政府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也将终止,与此相应,财政收入将会出现恢复性增长。
9.财政收入调研报告 篇九
从财政预算法规体系构成的现状看,有国家公共预算法规、国资经营预算法规和社保资金预算法规三个层次,这是以静态的角度考察。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是一个动态变迁的过程,它既要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又要不断更新改革自身的体系结构。在国家经济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下,财政预算管理的透明化和规范化趋势越加明显,从技术角度看,预算管理要依靠细化财政收入支出预算编制和审批的程序、落实预算执行和监督的政策措施等手段,不断完善自我以助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管理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的财政预算法规政策体系,受财政体制变迁、财政改革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完善影响,必然体现透明化操作和规范化运行的趋势特征和要求。
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财政预算制度法规政策体系有三个层次:一是《预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犹如财政预算管理领域的“宪法”,它规范事业单位收入取得、使用、分配管理的宏观方向性财政预算管理原则。《预算法》第45条规定事业单位的“预算收入必须全部纳入统一核算管理,及时、全额入账”。就是要严格按政策法规正确划分行政执法收入和经营服务收入,并正确使用收费票据,正确进行账户存缴和核算管理。属于行政执法的“预算外资金”,纳入“应缴预算款”核算;属于经营服务性质的收入,纳入“事业收入”核算,并按规范要求统一监督管理。事业单位应得的投资企业利润分配收入或相关收入,要及时收缴和正确核算。可见《预算法》对预算收入的核算原则、核算内容、涉及会计科目等作出了规定。二是在此基础上,按照财政改革时间顺序,1999年财政改革以前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和《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规范单位非财政预算收入管理。1999年后,伴随执行部门预算编制、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集中采购、收支两条线制度等财政体制改革,国家制定相关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具体规范事业单位非财政预算收入的使用分配管理,如收支两条线制度就对事业单位利用国资经营取得的收益作出必须纳入单位统一核算的规定。三是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衍生出关于各部门、各地区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的具体条文规定,或者是针对具体工作中遇见的难题颁布的有针对性的处理办法和意见。这一部分法规在遵循前两个层次法规的前提下,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处理。
三、1999年大力推进四项财政改革以前对事业单位非财政预算收入的管理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理顺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1999年后启动的部门预算编制、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收支两条线制度改革等从财政收入支出管理的角度规范、巩固分税制改革的成效。上述制度变迁,对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的取得、分配、使用、积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1999年财政改革以前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和《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对事业单位非财政预算收入管理的规定
《决定》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意思是明确区分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范畴,严禁将预算内资金划作预算外使用;第二层意思是明确要求将部分政府性基金等预算外资金纳入国库统一管理。《决定》指出: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通过市场取得的不体现政府职能的经营、服务性收入,不作为预算外资金管理,收入可不上缴财政专户,但必须依法纳税,并纳入单位财务收支计划,实行收支统一核算。
(二)对事业单位非财政预算收入管理产生的影响
一是明确本研究中的非财政预算收入不属于预算外资金的性质,从另一个角度界定了非财政预算收入概念的核心,即事业单位通过市场取得的不体现政府职能的经营、服务性收入及其他收入。一方面,《决定》指出取得非财政预算收入的合法性前提;另一方面,《决定》详细界定了预算外资金的范围,相应地可以界定非财政预算收入的范围。二是明确要求这部分资金虽然不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但要公开、透明地纳入单位财务管理范围,为今后加强和细化非财政预算收入的管理制度规章奠定了指导性原则。
四、1999年后广泛推进的财政改革对事业单位非财政预算收入的管理
(一)部门预算编制改革
1.对事业单位非财政预算收入管理的要求
对事业单位提出了收支统一管理的要求,事业单位所有的收支活动都必须归口到单位财务部门,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管理对象的范围按照《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四条)不包括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2.对事业单位非财政预算收入管理产生的影响
一是按事业单位收支统一管理的要求,非财政预算收入不纳入财政预算,但把它纳入到单位预算统管范畴内。形成部门大收支的管理理念后,以前的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管理概念更新为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项目,非财政预算资金分解在这些项目中,反映在部门预算编制内,改变以前财务管理与资金管理脱节状况,使单位组织的收入得到充分合理使用。二是要求划清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事业收入中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中应当上缴财政专户资金等,预算指标进一步细化,加强了对财政资金支出的控制力度。这种控制下,对以前有一部分属于非财政预算资金范围的收入纳入了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而对重新划分归类的非财政预算资金尚未确定具体的管理方案。三是由于自收自支单位可以排除在部门预算制度的管理范围之外,因而非财政预算资金在全额预算单位、差额预算单位和自收自支单位之间就存在管理尺度上的差别。
(二)国库集中管理制度
1.对事业单位非财政预算收入管理的要求
国库集中管理制度要求事业单位所有财政性资金均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收入缴国库,支出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方式直接支付。国库单一账户的设置,是针对财政性资金而言的,对于非财政性资金,国库没有管理的职能。对非财政预算资金是否集中纳入国库管理,尚未形成硬性的法规规定。
2.对林业事业单位非财政预算收入管理产生的影响
一是从共性上看,财政资金的国库集中支付,把资金的直接支付改为财政直接或授权支付,弱化林业事业单位现金管理职能。二是针对不同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财政资金的管理要求是相同的,但对非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影响不同。假设没有区别资金来源和单位类型进行管理,对于经营服务收入占较大比重的单位,其资金收支比较分散,财政资金占比不高,集中支付的管理形式会影响其正常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开展,可能会提高公共产品的效率。在这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可以采取分散管理的形式。而对于经营服务收入很少,主要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采取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相应地,对这部分单位非财政预算资金就应该采取集中管理形式。三是针对单位有差异的工作性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财政资金的管理要求是相同的,但对非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影响不同。部分林业事业单位常年有工程建设投资项目,周期长,集中支付不利于单位事业发展,在这类单位可以采取分散的资金管理形式。所以这类单位的财政资金与应采取集中支付制度,而非财政预算资金可以采取非集中管理形式。四是微观之处涉及到对国资处置收入的具体处理的差异,改革以前国资处置收入在“其他收入”科目核算,改革后,这部分收入统一纳入财政专户储存。
(三)政府采购制度
1.对事业单位非财政预算收入管理的要求
我国开始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该制度的目标是规范财政支出管理,强化预算约束。《政府采购法》明确指出,政府采购涵盖行政事业单位,采购资金是财政性资金。
国家林业局8月颁布的《国家林业局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第2条规定“各采购单位按照政府采购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规定的方式和程序,使用财政性资金(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和预算外资金)和与之配套的自筹资金。”这里的自筹资金,是指采购人按照政府采购项目的资金要求,按规定由采购人分担并自行筹措的资金。
2.对事业单位非财政预算收入管理产生的影响
根据政府采购法规的规定,采购项目的资金一般通过财政部门开设的“政府采购专户”直接支付给供应商,但具体操作有差异。对于资金的范围,我国现行地方立法规定各不相同,本文比较了一些地区的政府采购资金管理办法发现,有的地区包含单位非财政预算资金(如河南省、大庆市、厦门市),有的地区不包含这一部分收入(如吉林省延边州)。在支付管理原则上视采购的形式,假如采取拼盘方式,采购资金由预算内资金和单位预算外资金或非财政预算资金共同分担而进行的物资、服务采购,则单位应在采购前一定时间将资金采购划入政府采购专户。属于自筹的非财政预算资金单独采购的,由财政部门审核确认资金来源的合法和合规性后,由采购单位自行采购、自行结算,即采取所谓的“单一账户,先存后支、专款专用”。
(四)收支两条线制度
1.对事业单位非财政预算收入管理的要求
“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主要着力目标,一是规范非税收入财政专户的管理,二是对国资收益和产权处置作出规范。20《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中央级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属于国家所有,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和财政国库收缴管理的规定上缴中央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2.对事业单位非财政预算收入管理产生的影响
10.高中政治 财政收入与支出教案 篇十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含义,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种类。
2、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如何正确使用财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3、运用财政图表、数字分析领会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教学重点、难点 财政支出问题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收支平衡 ★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鸟瞰三峡大坝壮美景色”等大工程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提出问题,如此庞大的资金从哪里来呢? 生:国家投资。
师:那么国家的资金又从哪里来呢?由此引出本框题内容。
(二)进行新课
第八课
国家收入的分配
一、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1)财政
○定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
探究:
●小李在利源公司上班,11月20日,从公司领取工资5000元
●高一1班两位同学,在上周因忘带钱借老师300元参加了去中山的社会实践 ●顺达出租车公司2004年上半年,共盈利1800万圆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不是财政?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财政的主体是国家。不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都不属于财政!
(2)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计划在批准前称预算草案。)上一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也就是说,上一财政收支的实际情况称作国家决算。)
预算的主体:各级人民政府
预算的监督和审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生效后的预算方案:具有法律效力,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
国家预算一般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中央预算和各级地方预算就构成了国家预算的体系。
(3)财政收入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形式(根据国家取得收入的具体渠道)::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简而言之即税、利、债、费。在谈论财政收入的来源时,大家一定要注意,我们说财政收入有税、利、债、费四种来源,是从学术理论规范上讲的;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说的财政收入不包括债务收放。我们平时看到的政府工作报告及许多统计公报,所说的财政收入都是指非债务收入;大家平时喜欢说的税收占财政收入的90%,是针对非债务收入而言的。在财政学中,一般把税、利、费称作经常收入。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财政发挥着巨大作用,为了使财政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是增加财政收入,即增加资金的总量。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4)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正所谓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因而,要保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就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
财政规模的大小,归根到底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但经济发展水平只是形成财政收入的基础,是一种可能性。在社会财富中,最终有多少能成为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要通过现实的分配过程,所以,财政收入要受到分配政策的制约。(分配政策主要指决定财政集中资金的比例的财政分配政策)
分配政策的影响(课件展示)
那么,什么样财政分配才是合理的?这就必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综合考虑。必须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基础上,使企业生产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2、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的含义: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2)财政支出的种类:财政支出按具体的用途,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居于财政支出的首位,而从课本P74下方的图表又可以看出,在全部经济建设支出中,基本建设和支持农业的支出又占其绝大部分),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财政支出是政府实现职能的物质条件,财政支出的状况反映了政府的政策。例如,财政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就是科教兴国战略的体现。
试一试:从温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中看我国的财政支出
2005中央安排150亿元,增加对产粮大县和财政困难县乡的转移支付。——推进相关改革。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新开工10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总投资800亿元。(经济建设支出)
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补助资金144亿元;中央财政用于养老保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524亿元;中央财政再就业支出安排109亿元。(社会保障支出)2005年中央财政安排教、科、卫、文、计生、公检法司等支出1297.09亿元;(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支出与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3)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 ①财政收支关系:
显然,财政收支状况有三种情况:收大于支,有节余;支大于收,有赤字;收支相等。如何准确理解财政收支状况。这里要注意的是财政收支的度量问题。这个问题由于受前面讲的“财政收入包括税、利、债、费”的影响,不少人认为度量财政收支是否平衡时也包括债务收入及债务还本支出。其实,财政收支是否平衡是就经常收入与经常支出而言的。
思考:
在预算及其执行过程中什么是最理想的状态?为什么?它可能实现吗?
收入和支出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它表明国家筹集的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反过来讲,如果财政收入年年有节余,则意味着社会有一部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年年赤字则政府要为钱而伤脑筋,影响政府功能的正常发挥。
由于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在动态过程中实现的,具体情况不断发生变化,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
②财政收支平衡
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正如我们刚才提到的,财政收支平衡中财政收入不含债务收入,财政支出不含债务还本。
③财政赤字
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要正确认识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具体分析,不能笼统地说有害还是无害。一般来说,出现赤字,意味着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持,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但在一定条件下,国家通过一定的财政赤字对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实现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幻灯片放映举例说明:近几年,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了当前的经济增长,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加快了经济调整步伐,增强了经济增长后劲。
11.影响我国财政收入因素的计量分析 篇十一
1.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从国民经济部门结构看,财政收入总额表现为来自各经济部门的收入。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本文选取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和就业人口总数(万人)作为影响财政收入的经济变量,所使用的数据为1978-2010年的年度数据,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文中为了消除物价因素的影响,使用零售商品价格指数对我国财政收入、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四组数据进行了价格指数处理,得到我国实际财政收入、第一产业实际增加值、第二产业实际增加值、第三产业实际增加值,同时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对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变换后不影响原序列的相关性。分别用LnGSH,LnPI, LnSI,LnTI和LnEmp,表示取自然对数后的实际财政收入、第一产业实际增加值、第二产业实际增加值、第三产业实际增加值和实际就业人口总数。
由逐步回归过程可知,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实际增加值、第三产业实际增加值和实际就业人口总数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财政收入,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对其影响最大,关联度最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升,对GDP的贡献率基本上在60%以上,个别年份达到70%。第三产业的比重逐年增加。综合分析可以发现,第二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和税收收入的增加起主要拉动作用。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对经济增长和税收收入的贡献度还相当有限。因此得出以下结论:
1.由回归过程和具体数值来看,第二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值和关联度明显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我国财政收入对第二产业部门有很大的依赖性。但由于我国工业仍然存在传统工业比重较大,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等不足,将可能对我国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构成潜在制约。因此,第二产业的发展及其内部结构调整对增加我国财政收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浅谈财政收入及其影响因素 篇十二
一、财政收入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
财政收入, 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也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 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财政收入的重要意义如下。首先, 财政收入作为财政支出的前提, 其收入数量和质量决定着财政支出的规模, 收入多才能支出多。所以加快经济发展, 提高国内生产总值, 才能为更多的财政支出打下好的基础。其次, 财政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重要财力保证。一个国家具有雄厚的财政基础, 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 强化军事等。第三, 财政收入是确保正确处理各方面物质利益关系的重要方式。财政收入的取得不仅仅是资金的聚集, 其操作过程, 操作方法和收入数量, 关系到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影响财政收入的相关因素
根据经济理论对财政收入的解释研究并对实践的观察,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有总税收、国内生产总值、企业所得税及就业人数等。
总税收为国家各年的总税收收入, 其中包括工商税收、农业税和关税、企业所得税等。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核心指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财政收入也会跟着增长, 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对财政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企业所得税的主要缴纳人是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每年上缴的企业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而影响财政收入的其他因素是指: (1)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 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努力发展经济, 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2) 政府职能范围。要把握政府职能部门的内涵, 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为建设经济大局服务, 提高财政收入; (3) 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分配政策是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的具体贯彻和实施, 如利润分配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住房分配政策等等。
三、提高我国财政收入质量的相关建议及对策
(一) 合理制定财政收入目标任务, 完善政绩考核机制
财政收入目标任务要合理科学制定, 应从各地区实际的财源出发, 不要追求过高的财政收入指标, 而脱离现实。且要强调征收过程的合法, 并将财政收入的质量放入考核范围内, 在进行财政工作目标管理及公共财源建设考核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摒弃陈旧的以是否完成财政收入目标任务为单纯标准的管理办法。重视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其考核内容应着重在收入征管的加强和收入质量的提升上, 不要根据收入数字进行唯一的考核标准, 要综合其工作表现和群众评价进行系统、全面的考核。
(二) 政府职能的转变要加快
我们要遵循公共产品的受益原则, 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要合理划分。在依据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基础上, 可以采取集权与分权结合的方式, 下放一些税收管理权限。中央的税收管理权限应集中在一些中央税、共享税及全国统一开征会对国家宏观经济造成影响的地方税种。这样可以保证中央权力的集中和全国税收政策的统一。而一些对全国统一开征但对统一市场影响不大的地方税种, 可由中央行使立法权, 地方掌握管理权的方式进行掌控。而一些收入较小, 带有明显地区经济特点, 不是全国统一开征的税种, 所有税收管理权限都可以下放地方政府。
(三) 优化机构设置, 减低税收成本
我们应优化机构设置, 从而有效减低税收成本, 方便纳税人的纳税申报并提高税收效率。在机构的设置上我们应遵守属地原则, 以经济繁荣的地区为税收中心, 打破行政区域所带来的闲置, 按经济区域对基层征收部门进行划分。还要遵循高效高质的服务原则, 成立方便纳税人进行纳税申报的服务大厅或是交税程序, 建立数据库, 对税收目标的完成进行动态监控, 防止税收流失, 从而减少检查次数。
(四) 扩展财政监督的内容并完善财政收入质量监督机制
不断健全和完善财政收入的质量监督体系和机制可以有效保证财政收入质量, 因此我们一定要给予监督环节一定的重视, 在今后的工作开展中, 对于财政监督的内容, 包括我国财政收入征收部门及国库征收、划分、留解户退付等各个内容和环节的工作进行一定的扩展, 要系统完整地对财政收入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 无论是事前、事中还是事后, 无论是财政收入部门的领导还是下层员工, 都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综上所述, 分析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 并落实解决存在问题, 有效提高财政收入的质量对于政府实施宏观调控, 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 一定要建立科学的财政收入目标任务, 并有效地打击贪污腐败, 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提高人民致富创造性和纳税性和积极性。财政支出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 能有效缓解社会矛盾, 实现财政收入的最大利用化, 最终使财政收入持续健康快速增长。
摘要:财政收入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文章系统地分析了影响财政收入的相关因素, 并提出了提高我国财政收入质量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财政收入,影响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3.2015年大理州财政收入情况 篇十三
2015年,全州各级财政1至12月,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81015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0.7%,增长3.7%;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774670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8.5%,增长13.9%。
我州紧紧抓住财政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战略机遇,争取到上级对我州的各项补助1595700万元,增长32%。深化债务管理改革,争取到地方政府债券额度704000万元。争取到剑川县沙溪镇列入云南省2014年至2016年国家级建制镇示范试点三个乡镇之一,中央财政每年给予补助2000万元。在洱海保护治理方面,争取到省财政厅从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中补助我州资金5000万元。2015年我州向上争取的各项资金近200亿元,这些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州对下转移支付补助,缓解了基层财政困难,保障了基层各项建设,落实了配套和还偿资金需求。
紧扣“稳增长”主题,全力支持经济发展。年内通过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经济发展,提出争取省财政以产业基金方式增资资本金5000万元做强州级融资担保公司,推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127个,拟投资8088500万元。切实加快支出进度,通过压缩财政资金滞留时间,达到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目的。2015年预算安排38414万元,整合资金544051万元,有效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预算安排39700万元,整合资金1157087万元,切实保障了重大项目资金需要;预算安排23706万元,整合资金175202万元,支持了城乡统筹发展。节约善用财力,保障正常运转和民生支出。继续厉行节约,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化支出结构,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2015年全州“三公”经费支出27636万元,减少1483万元,减幅5.09%。支持民生事业发展,全州在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农林水事务方面的支出累计达168061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
14.四项措施推动财政收入上台阶 篇十四
1.灌南:四项措施推动财政收入上台阶
一是及时分解目标任务。县财政局及时将全年收入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征收部门、各乡镇,做到早安排,早行动,早见效,确保实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征收目标。
二是建立健全综合治税网络。成立县、部门、乡镇三级综合治税领导小组,逐步形成“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信息化支撑”的社会综合治税体系,以依法治税促进财政增收。
三是兑现奖励激励机制。及时召开全县财税工作会议,对在组织财政收入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税收贡献大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奖励,极大的调动了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积极性。
四是注重培育基础财源。县财政局灵活运用财税政策,支持规模以上企业做大做强。以服务发展年活动为契机,关注和支持招商引资企业发展。加大科技和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力度,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大力支持全民创业工程,不断增强全县经济活力。
2.阳泉市财政局采取四项措施抓财政收入
今年以来,由于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财政面临收入 难增、支出难保、收支难平的严峻形势。为此,阳泉市财政局采取四项措施抓财政收入。
一是加强财税协调联动。协调县(区)和国地两税,及时报送收入计划,按照一旬一报,每月汇总的要求,随时把握收入进度,并及时报送有关领导。
二是加强财政运行分析。加大对财税收入结构走向的运行分析,适时监控总结财税收入的变化特点,充分把握经济运行走势。
三是严格考核,加强督查指导。充分运用领导包片、包县区、目标责任制考核、纳税评估,所得税清缴,纳税辅导等征管手段,加大对重点行业的稽查和清欠力度,确保财税收入的应收尽收。
四是强化征管,堵漏增收。坚持依法治税、依法征管,加大税收稽查力度,清理恶意欠税;严格非税收入管理,坚决纠正以非税收入弥补征收缺口、加重企业单位负担等行为。
3.泰和县四举措促财政收入创历史新高
截止9月23日,泰和县财政总收入完成8.23亿元,同比增加22912万元,增长38.6%,比上年全年增加950万元,创泰和县财政总收入历史新高。
一是强攻工业,不断壮大园区经济。坚持不懈地强抓招商引资,主攻工业,把做强工业经济作为保持财税增长的最重要途径。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该县财政投入5亿元搭建工业发展平台,工业园区保持持续发展态势,企业纳税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液晶电子、冶金机械和新能源新材料新兴产业正在崛起的新型工业化格局,涌现南方水泥、合力泰、半边天、盛泰鞋业、新界机电等一批纳税大户,沿溪纸业城、温岭产业园也正逐步成长为财政增收的新亮点。1-8月,工业园区企业完成税收1907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450万元,增长1.21倍。
二是加大帮扶力度,积极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采取单位挂点服务、财政贴息、银行信贷扶持等多种手段,帮助一批重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1-8月全县93户重点税源企业纳税情况来看,共完成税收39412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52.6%,比上年同期增加17112万元,增长68.5%。其中:税收入库超100万元的有52家,同比增加10家;完成500万元以上的有21家,同比增加8家;完成1000万元以上的有14家,同比增加9家;完成2000万元以上的有4家,同比增加2家。1-8月,完成税收4846.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612.1万元,增长1.2倍,三是强力推进城镇建设,夯实基础财源。先后实施泰和公园、人民广场改造、澄江休闲广场、经三经四路、官溪路、上解放路改造、县城防洪堤外移等一大批城市基础工程,启动总投资超20亿元的滨江片区、龙江片区建设,县城规模不断增加,品位不断提高,大大繁荣县城经济,夯实基础财源。以县城框架拉大、人口增多为有利契机,有效撬动房地产市场,今年1-8月,房地产业共实现税收4300万元。
四是有效利用交通区域优势,大力发展了汽车货运等第三产业。借鉴兄弟县市先进经验,着力发展汽车货运业,培育宏标公司、金田公司、鹏辉公司、信达公司等多家大规模的汽车货运企业。交通运输业税收连续多年保持稳步增长,1-8月,全县货运公司完成税收2418万元,同比增加1060万元,增长72.9%。(陈章彪
刘珊)
3.义马市四举措促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今年以来,受经济增速放缓、资源产品量价齐跌、国家减税政策推行以及义煤集团所属煤矿限产整顿的影响,义马市重点企业效益下滑。面对困难,义马市牢固树立“抓收入的中心意识”,多措并举强化税收征管。一是严格管理,加强协调。每月初召开协调会,总结分析上月收入、安排当月预算、明确重点,实现均衡入库。二是充分发挥骨干财源的支撑作用。对煤炭、建筑、化工等重点税源建立监控体系,确保应收尽收。三是加大稽查和征管力度,确保主要税种增收。今年上半年,房产开发项目增多,由此产生的建筑营业税出现 增收势头。四是开展疑点数据核查专项行动,查补税收。
4.武乡县财政四项措施抓财政收入
一是积极支持煤炭支柱产业生产和销售。认真落实“煤炭二十条”,减免企业的部分费用支出,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吨煤成本可降低45元/吨。县政府帮助企业与山东最大的氧化铝企业签订了长期的产销合同,打开了山东市场,以促进煤炭产销,努力实现财政收入。
二是加强企业税费监管,确保应缴尽缴。武乡适时开展对纳税大户进行摸底调查、税负测算、重点检查活动,对煤炭企业、电力、金融、商贸、房地产等行业进行税费检查,清欠税款7000万元,查补税款538万元。
三是高度重视小税种税收征收。坚持抓大不放小,确保各项税收收入应收尽收。
四是加快项目建设。通过加快项目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的税源增长点。
5.连云港市四举措力保财政收入首季“开门红”
今年以来,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严峻形势,市财政咬定目标,强化征管,创新思路,全力聚财增收,力保首季“开门红”目标顺利实现。一是科学研判全市财税预期。每月定期召开全市财税形势分析会,认真研究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准确把握和运用我市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针对财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分析和解决,确保每一次分析会解决一至两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二是完善税收征收管理机制。切实加强税源管理,分析重点税种、税源变化,结合“双千双百”工程,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充分发挥主体税种的支撑作用,提高主体税种增收贡献。动态掌握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的生产经营、现金流量和上缴完成等情况,为财政增收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三是大力推进综合治税。在主抓实体税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综合治税,推进市、县、区协税护税联网,健全“政府主导、财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协税护税机制,加强数据风险分析比对,堵塞“跑冒滴漏”现象,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
四是多措并举狠抓非税收入。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重点抓好土地、资产出租、罚没等非税收入,促进非税收入精细化、规范化管理。
6.县财政局“四举措”全力冲刺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
今年以来,县财政局以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快中保好”主基调,充分发 挥财税职能,攻坚克难,强化收入征管,狠抓责任落实,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14年1—11月,我县财政收入完成35,67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24万元,增长6.97%。
面对收入基数大、时间少和一次性、政策性减收等严峻的经济形势,县财政局继续围绕目标任务,坚持以抢抓收入为中心,以强化支出管理、做好服务为重点,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措施,全力冲刺最后一个月。
一是发挥财政资金在促进产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采取贴息、奖励的办法,加大对中铝钟山公司、桂华成等重点纳税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扩大生产,增加财政收入。
二是强化税收征管,堵塞税收漏洞。扎实推进行业纳税评估和税源清查工作,开展收入稽查和专项检查,强化对房地产开发、矿产资源、沙石、花岗岩开采和加工、红砖和木材加工的税收征管力度,确保应收尽收。
三是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等非税收入,做到及时足额缴库。在努力提高收入质量前提下,弥补收入缺口。
四是做好税源的缺位补充,使总体税源得到均衡发展,切实做到“长税不足短税补、国税不足地税补、地税不足财政补”,确保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顺利完成年初制定的财政收入目标任务。
年终将至,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到了最后冲刺阶段,石河子财税部门将紧扣全年收入目标,不辱使命、敢于担当、强化责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措施,圆满完成210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任务。
一是按照师市党委、师市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影响收入增长的诸多不利因素,迎难而上,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收入征管,分解收入任务,分税种细化各项收入指标;认真落实收入目标考核责任制,做好财税库衔接配合,充分调动各部门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千方百计挖掘增收潜力,努力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二是继续实施财税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间协调和合作,在组织收入上形成合力;三是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零散税收征管,同时大力清缴欠税,确保应收尽收;四是进一步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拓宽增收渠道,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征收入库。预计2015年石河子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60.81亿元,同比增长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0.22亿元,同比增长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6.4亿元,同比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3.74亿元,同比增长10.5%。
香屯街道采取“四项措施”,全面冲刺全年财政收入预定目标。截止10月,已完成财政总收入10220.21万元,占全年 任务总数11800万元的86.61%。
一是科学研判,挖掘潜力。对辖区所有税源进行全面梳理,建立预征税收图解,了解掌握全街道税源情况,千方百计寻找税收增长点。
二是倒排节点,细化任务。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进行细化分解,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全力全速推进工作开展。
三是紧盯重点,扶持骨干。对街道重点、重大税源企业由专人跟进,主动协调,确保收入均衡入库,为收入任务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四是加大稽查,应收尽收。积极联合国税、地税等相关部门,开展税收稽查活动,做好清欠、予征工作以及重点税源和零散税源的监控管理工作,防止税收流失。
财政局四举措确保收入任务圆满完成
一是分解目标任务。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年初就把任务细化、量化,层层分解到部门,细化到科室,落实到人头,压死责任,把握住了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二是抓死重点税源。加强了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税源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了应收尽收。三是强化综合治税。今年以来,国、地、财三部门紧密结合,以综合治税为抓手,全面加强了综合治税平台建设和信息共享机制,重视信息管理和分析运用,协调部门联动,用法律手段确保了各项收入。四是加强分析调度。对收入入库情况实行及时分析,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了收入及时入库。
南城县四举措力促财政收入首季“开门红”
一是分解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下达的财政收入目标,及时将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开门红”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确保财政收入实现“开门红”。
二是完善财税制度。进一步加强财税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征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对纳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行实时监控,及时把握税源动态,科学均衡地组织收入,确保均衡入库、稳定增长。
三是加强非税征管。大力挖掘非税收入潜力,加强与执收单位对接,坚持“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原则,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征收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依法执收、依法结算、及时入库。
四是严格考核奖惩。进一步强化督办意识,加强过程监管,及时掌握收入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定期通报,对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工作不落实而导致目标任务未完成的予以通报批评。通山县四举措力促首季度财政收入“开门红”
为确保完成年度收入任务,通山县财政局采取四项措施,力促首季度财政收入“开门红”。截止3月31日,通山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960万元,占年任务的33.4%,超平均进度8.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72.8%,完成进度和增幅均居全市第一名。
一是努力培植财源。积极支持发展工业经济,不断壮大主体财源;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巩固机遇性财源;大力扶植发展第三产业,培育后续财源。
二是健全征管方式。按照“旬保月,月保季,季保年”的要求,认真研究收入结构,明确收入组织重点,健全财税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将收入任务分解到单位,落实到个人,同时强化督查考核,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一线征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应收尽收。
三是加强税源监控。加强对重点税源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进行调查和税源监控,摸清摸透辖区内的税源情况,掌握影响税收收入变化的因素,做到对税源大户重点监控、一般税源联合监控、零散税源密集监控。
四是强化票据管理。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票据的保管、发放、购领、使用等日常管理,严把票据使用核销关,对往来票据进行严格审核,及时纠正票据使用中的违规行为,切 实发挥非税票据源头控管作用,力争非税收入颗粒归仓。
乔木乡四措并举实现上半年财政收入全县第一的好成绩
今年以来,乔木乡在抓好增收节支的同时,不断加大财税征管力度,既堵漏挖潜,又涵养税源,通过四举措,实现了财政收入的大突破。1至6月份实现财政收入2299万元,占全年任务的61.3%,排名全县第一,比去年同期增收923万元,增收额排名全县第一,同比增长67 %,增长率排名全县第一。
一是加大重点税源监控力度。根据年初制定的税收任务,进一步建立健全税源动态监管机制,重点加强工业企业等重点税源、重点建设项目的跟踪监控,坚持大小税源一齐管,严防跑冒滴漏,确保应收尽收。
二是深入企业调查税收。由乡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加强财政、税务和企业间的联系。同时定期召开税收协调会,采取多种措施保收入、促增长。
三是培植税源夯实税源基础。全力培植工业财源,把能够牵动全乡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利税大户,作为培植地方财源的突破口。同时做好招商引资落户企业的服务工作,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产生效益。四是完善财税领导联系制度。财税部门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定期分析掌握全乡经济运行情况和财税收入情况,进而量化目标,把握进度,发现问题并及时研究解决,做到底数清晰、情况明了、决策有据、征管有力。
高新区采取四项措施确保完成财政收入目标任务
为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在认真分析全区经济和财税工作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四项工作措施。
一是密切关注财政经济形势,加强调查研究。深入重点企业开展调查摸底,完善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开展收入分析,查找增减原因,研究制定对策,增强组织收入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二是强化分管领导包联部门责任制。实行分管局长及股室负责人抓收入制度,两名分管领导和两个股室分别包联国税、地税部门,促使其加大征收力度,加快入库进度。三是要求税务部门切实加强征管。完善税源预测监控机制,强化房地业、建筑安装业税源管理,掌握税收主动权,积极开展纳税评估,及时发现征管漏洞,减少税款流失,做到应收尽收。四是报告分析制度。每旬报告财政收入进度和财政、国税、地税完成情况,每月详细分析财政收支完成情况,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完成财政收入目标任务。
我县多措并举抓好第四季度财政收入工作
前三季度,受宏观经济持续下行,主体产业整体下滑的影响,财政收入形势不容乐观。四季度,我县及时调整工作措施,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强化税收控管,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努力确保财政收入工作平稳运行。
一是强化基础财源。加强部门协调配合,高度关注稀土等国家产业政策变化,尽可能增加稀土分离环节税收;突出部门引导,目前,晶环科技正加快研发锆业相关产品,部分产品已试产,要促使其相关产品尽快达标生产,扩充税收来源。在电子行业方面,订单相对比较充足,主要困难是招工不足,要充分利用就业培训等平台,为企业提拱多层次用工人才,同时完善相关科技创新奖励办法,支持企业向产品研发、自主创新发展,转变依靠劳动密集型拉动数量扩张从而增加税收收入的局面。
二是强化项目推进。目前,广研光电、大成科技、松岩化工等一批重点企业还处于试产或项目建设阶段,华星氟化铝二期受市场价格因素还未批量生产,相关引进部门应加强项目跟踪力度,加快项目建设推进,促成企业尽快生产,切实增加税收来源。
三是强化企业服务。解决好企业融资难问题,目前企业 融资还相当困难,要建全金融机构财政性资金存款与企业放贷相挂钩的机制,促进金融机构多向优势企业放贷,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大力实施财园信贷通、“小微”信贷通工作,缓解企业资金困难;继续实施产业转移奖励政策,注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扶持,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加大引进总部经济力度,采取“一事一议”的扶助方式,做大做优总部经济;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对重点企业实行“一个企业,一个领导,一个部门,一抓到底”,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
四是强化政策对接。加强项目开发,紧紧抓住苏区振兴发展、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加强、国际国内产业梯度转移一系列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项目的挖掘、筛选、评估、论证,努力增加电力、交通和深加工型企业等项目的投入;继续实施项目驱动战略,以“三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地建设为中心,批准上报的项目为重点,引导企业争取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工业平台建设等项目资金,以项目的拉动推动财源建设。
五是强化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后续财源建设的主推力,严格招商引资目标考评制度,采取驻点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广、综合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发挥商务部、国开行对口支援优势,引入中企业或大中型企业来县投资,推动财源建设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继续把工业园区作为财源 建设的主阵地,引导优势企业、优势项目向园区集中,加强上下游关联企业衔接,形成电子、稀土、萤石产业集群,孵化产业,涵养税源。
六是强化税收征管。加大重点项目税收征管,对全县所有项目(包括工矿企业)建设进行梳理,健全税收台账,实施动态管理,避免出现税收征管中的盲点;健全国地税联合办税机制,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完善代征代扣协调互动机制,确保税收不流失;加强税收稽查,强化重点税源企业纳税评估,堵塞税收漏洞,切实做到应收尽收。(罗胜杰 刘绍文)
今年以来,东营区以提高收入质量和优化收入结构为中心,把培植壮大财源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生财聚财机制,推动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健康增长。
一是投资驱动。以“项目服务年”为统领,多渠道筹措资金,全力支持50项重点工程和12件利民实事建设,推动投资持续有力增长,向加快发展要财源。
二是产业升级。整合全区产业发展资金,集中财力支持骨干财源和高效财源发展,对投资规模大、财税效益好的产业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研究确定激励政策。
三是优化布局。探索“板块经济”发展思路,支持强镇、示范镇、生态镇、文化镇等区域经济发展,推动胜利经济开发区、东营商贸园等园区板块提档升级,支持村居拆迁改造、旧城片区改造等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四是多元投入。做好财银结合文章,通过构建石油装备产业投资基金平台,完善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激励、信用担保、世界银行gef赠款项目配套管理等机制,撬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努力放大财政资金效应。
上犹县“五举措”加强一季度财政收入征管
今年一季度财政收入征管形势严峻,为确保收入平稳运行,上犹县着力采取五项措施加强收入征管。
一是增强主体责任意识。高度重视财政收入征管,认清组织收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站在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高度,强化大局观念和担当意识,主动作为,切实把一季度财政收入征管工作落到实处,为实现全年收入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完善收入征管体系。围绕全年收入目标任务,进一步落实收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完善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等税收征管体系,完善收入增长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部门组织收入征管的积极性。
三是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加强重点领域、主要行业的税收监控,对全县重点税收企业实行专人跟踪促收制度,确保税收申报入库准确及时;逐步建立对园区内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税收贡献、社会贡献的综合考核机制,促进园区经济良 性发展,加强业务沟通与培训,加强对税源的日常监控,努力做到应收尽收。
四是开展税源调查、税收稽查。坚持抓大不放小,全面掌握全县税源情况,落实“十二五”期间税源建设规划,对旧欠税收进行调查核实,采取强硬措施予以清收。加大稽查办案力度,对违反税法规定擅自减免税,特别是县重点工程拖欠、偷漏税收行为,加大稽查办案力度,切实防止应收税收流失。
五是做好收入执行分析预判。加强对收入的预判和分析,对各类税源、征管信息提早谋划、主动靠前,加强协调,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影响纳税等各种困难和问题,增强企业纳税意识,主动服务财税增收。认真落实“财、税、库、银”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分工协作,加强信息沟通,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凝聚征收合力。
达州市五举措确保财政收入“开门红”
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结构优化,大力培植新税源;将投资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大力促进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强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二是对收入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相关单位,形成指标量化、目标具体、责任明确的工作运行机制。三是切实加强收入征管,最大限度实现应收尽收;及时了解、掌握、培育新的税源增长点,为实现增收提供税源保障。四是加强重点税收的征管,在实现重点行业、重点税源跟踪管理的同时,加大税收稽查力度,堵塞管理漏洞,大力挖掘增收潜力。在保证收入总量的前提下,提高收入质量,缓解财政压力。五是加强财政科学管理和预算编制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提升信息化对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保障能力。
重庆市渝中区四举措促财政收支协调增长
今年上半年,渝中区财政部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了上半年财政收入与全区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财政收支协调增长,总体运行情况好于年初预期。
一是抓税源
渝中区抓紧出台《渝中区促进楼宇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规范财税优惠政策,集中力量将政策和资金的着力点放到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营造良好财政环境上来。建立和完善协税护税的激励机制,聚集合力应收尽收,应缴尽缴,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的跟踪研判和优质服务。
二是抓筹资
坚持公共财政方向,优先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民生支出。围绕全区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在支持深化社会管理创新,促进教育 均衡发展,招商引资,投融资体制改革等领域,发挥财政的支撑保障作用。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控制投融资成本,规范融资行为。加大对上争取工作力度,努力争取有利于渝中区科学长远发展的政策和资金。
三是抓绩效
将全面落实区委、渝中区政府《关于推进绩效预算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率先将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项目以及关联度、延续性强的项目纳入预算绩效管理。下半年将对4.2亿元财政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评价。同时将不断总结经验,丰富、细化评价指标,建立共性、个性相结合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不断建立和完善涵盖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引入专家和第三方中介机构评价,将评价结果和预算安排相结合。
四是抓管理
不断健全公共财政预算体系,把所有政府收入纳入全部预算管理,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完整、结构优化、有机衔接和公开透明的财政预算体系。
高阳县财政局强化四项措施确保财政收入开门红
强化重点税源征管。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等税源的动态监管,确保主体税源稳定增长;针对税收征管的难点、盲点和薄弱点,加强中小户型、零散税源税收管理,强化新办企业、房地产等行业税收监管,努力挖潜增收。强化非税收入征管。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深入推进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改革,建立健全非税收入征管机制,切实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征管。
强化目标考核。实行收入督导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收入任务和工作责任落到实处。财政部门内部,把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继续加强对国税、地税组织收入工作的督促和指导,帮助排查税源,协调征收难题,跟踪入库进度。
【财政收入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认真组织非税收入(财政局调查报告)07-08
财政收入预算09-09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11-09
财政收入论文题目06-09
财政补助收入包括11-07
乡镇财政收入和预算执行情况汇报07-21
财政供养人员(担保人)收入证明10-31
农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08-09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09-15
2024年度税收收入分析报告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