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客户服务管理

2024-11-08

商业银行客户服务管理(共8篇)

1.商业银行客户服务管理 篇一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附件:

中国建设银行客户服务管理办法

(暂行)

目 录

总则

建行客户服务管理组织体系

总公司建行项目管理工作小组工作职责 客户服务中心服务职责与要求 客户服务监督考核 建行服务费用管理 附则

—1—

总公司项目领导小组与项目管理工作小组人员名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作好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保险经纪服务与服务管理工作,增强金诚国际的服务竞争力,在建行系统内树立金诚国际保险经纪服务品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建行客户服务管理组织体系

第二条 总公司成立建行项目领导小组

公司董事长担任组长,公司总裁任副组长,设立项目经理与副经理。小组职责:全面负责建行统保项目保险经纪服务的领导、指挥、部署、决策、协调与管理工作。

第三条 总公司成立建行项目管理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由市场开发中心、客户服务中心、机构发展中心、经纪技术中心、风险研究中心、计划财务中心、数据信息中心相关管理人员参与组成。

工作小组职责:在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建行统保项目的具体组织与实施,并负责保险期内客户服务的组织、管理、监督与考评工作。项目经理具体负责管理工作小组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 对应属于公司服务范围的建行各分行,各地客户服务中心成立建行项目小组

项目小组由1名负责人和1-2名服务专员组成,其中至少有1名服务人员持有保险经纪人资格证书。服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高

—2— 度的责任心与良好的敬业精神,能胜任客户的服务要求。

项目小组职责:在总公司建行项目管理工作小组的领导下,按照《中国建设银行固定资产保险经纪服务委托协议书》及本办法的要求为建行各级分行提供一流的保险经纪专业服务。

属于公司服务范围的分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大连、吉林、黑龙江、江苏、苏州、山东、青岛、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分行和总行本级。

第三章 总公司建行项目管理工作小组工作职责

第五条 根据《中国建设银行固定资产保险经纪服务委托协议书》的相关内容,公司建行项目管理工作小组的客户服务职责如下:

(一)制订保险手册

在建行总行与保险公司签署保险协议后,工作小组负责完成保险手册的制作,并在15日内组织各客户服务中心向建行各分支行提供。工作小组应向总行本部提供不少于20套保险手册。

(二)组织分行统保集中培训

在建行总行与保险公司签署保险协议后,根据总行的要求,工作小组负责完成一级、二级分行的统保集中培训。

(三)组织分行投保工作

根据建行总行与保险公司签署的保险协议,工作小组将在保险手册中明确投保、缴费操作流程,组织并指导各地客户服务中心协助建行各级分行完成投保工作。

(四)提供非常规案件索赔协助服务,包括:

1、协助各地客户服务中心进行重大索赔案件(非车险估损20万以

—3— 上,车险估损3万以上)的处理,包括对各地客户服务中心的索赔工作提供指导意见、提供索赔处理建议、参与现场的事故处理(必要时)、对索赔工作全程跟踪、协助与保险公司进行协调等,争取赔案的圆满解决。

2、协助各地客户服务中心进行各类疑难案件、通融赔付案件、久拖 未决案件的处理,包括对各地客户服务中心的索赔工作提供指导意见、提供索赔处理建议、协助与保险公司进行沟通协调,争取赔案的圆满解决。

(五)组织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定期组织风险工程师或风险管理专家对建行相关分行进行风险评估,提供风险评估报告和风险管理建议。

(六)定期向建行总行提供各类报告,包括:

1、每季度风险管理简报;

2、每季度保险管理简报,包括投保汇总和赔案汇总分析等;

3、统保半报告和报告。

(七)为建行总行提供保险咨询服务

及时告知可能对统保产生影响的保险市场资讯、相关法律及政策的变更,并提供相关建议;

就总行关心的各类保险事宜提供日常咨询服务。

(八)进行客户回访服务

根据经纪服务工作的开展,管理工作小组将对各一级分行提供不少于1次的回访服务,就经纪服务征询客户的意见或建议。

(九)组织客户满意度调查工作

根据经纪服务工作的开展,管理工作小组将组织不少于一次的面向各一级、二级分行的经纪服务满意度调查。

—4—

(十)组织安排建行总行和保险公司的各类会议

第六条 为了有效组织各地客户服务中心作好建行的保险经纪服务工作,建行项目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各地客户服务中心的服务管理工作,主要管理职责如下:

(一)制订与建行保险经纪服务相关的各类规章制度,指导各地客户服务中心切实作好服务工作。

(二)组织内部培训

组织各地客户服务中心项目小组成员进行建行统保保险经纪服务集中培训,明确服务内容、服务要求和标准。

(三)进行投保管理,包括:

1、对各地客户服务中心提交的各分行非车险保单进行汇总、审核,确保保单不存在错误与遗漏。

2、每月对各地客户服务中心提交的各分行车险承保清单进行汇总、审核,确保保单不存在错误与遗漏。

(四)进行索赔管理,包括:

1、对各级分行重大案件((非车险估损20万以上,车险估损3万以上)进行申报管理

2、每月对各地客户服务中心索赔协助案件的结案率、结案效率进行跟踪管理。

3、每月针对各地客户服务中心的保险索赔案件进行抽样电话回访,了解各地客户服务中心索赔服务情况,听取各级分行关于保险索赔服务方面的建议或意见。

(五)受理客户投诉

设立服务投诉热线,接受客户的投诉,并负责给予投诉反馈意见。

—5—

(六)进行月度服务考核

每月针对各地客户服务中心的建行服务情况进行考评。

(七)组织业务检查

项目管理工作小组将不定期对各地客户服务中心的服务工作进行现场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客户档案管理情况、费用管理情况等。

(八)及时组织建行保险经纪服务经验交流与推广

(九)组织工作考核

在月度考核的基础上,对各地客户服务中心的服务工作进行总体考核与奖惩。

第四章 客户服务中心项目小组服务职责与基本要求

第七条 根据《中国建设银行固定资产保险经纪服务委托协议书》的相关内容,客户服务中心项目小组的服务工作职责如下:

(一)提供各级分行保险手册

(二)投保协助服务

(三)保单维护服务

(四)索赔协助服务

(五)回访服务

(六)其他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1、组织培训服务

2、风险管理服务

3、个人关注服务

4、保险咨询与新业务开发

—6— 具体服务内容及要求详见考核细则。

第八条 根据公司建行项目管理工作小组的要求,各地客户服务中心负责配合做好内部的管理工作,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1、项目小组配备合格人员;

2、设立客户服务专线,接受本地建行分行的保险报案与咨询,项目小组服务人员移动电话保持24小时开通服务;

3、严格执行月度工作计划与总结制度;

4、严格执行业务登记制度;

5、做好客户档案管理工作;

6、作好服务费用支出帐目管理。具体工作内容及要求详见考核细则。第九条 其他基本要求

各地客户服务中心严格执行客户信息保密制度。除非经过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同意,任何人不得向客户和保险公司之外的第三方泄露客户的任何档案资料及相关信息。

第五章 客户服务监督考核

第十条 客户服务工作推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制度。公司建行项目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定期对各地客户服务中心的建行服务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评比,并将建行服务情况纳入到年终考核。

第十一条 公司建行项目管理工作小组专设考核办公室,设在公司客户服务中心。考核办公室逐月对各地客户服务中心的服务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市场开发中心、机构发展中心、财寿险经纪技术中心、风险研

—7— 究中心联合参与评分。具体考核评分细则请参见《中国建设银行保险经纪服务考核细则》。

第十二条 公司建行项目管理工作小组专设投诉电话,设在公司客户服务中心,负责受理客户投诉。

第十三条 公司客户服务中心负责对各地客户服务中心的客户服务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与指导,主要采用现场检查方式。

第十四条 公司客户服务中心负责定期组织各级分行客户服务反馈调查与分析。客户服务反馈调查包括现场调查(客户回访)和非现场调查(满意度问卷调查或电话调查)方式。

第十五条 客户服务人员在客户服务工作中出现工作失职、工作错误,并造成负面影响的,应根据负面影响的严重程度分别给予警告、记过、降职、降薪、换岗、开除等处分。

第六章 客户服务费用管理

第十六条 各地客户服务中心建行服务费用由总公司按月核发,每月核定的费用与考核分数直接挂钩。

第十七条 具体服务费用管理要求和服务费用标准参见《中国建设银行保险经纪服务费用管理办法(暂行)》

第七章 附 则

—8—

一、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行。

二、本规定由公司建行项目管理工作小组负责解释。

—9—

金诚国际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二00六年八月十四日

附件:

总公司项目领导小组与项目管理工作小组

项目领导小组

组长:王进 董事长

副组长:王震 总裁

小组成员:刘居

一、刘国松、李涛 总裁助理

项目管理工作小组

项目经理:刘居一

项目副经理:刘国松、李涛

项目组成员:庚申、张继英、南海、陈黎、徐健

—10—

2.商业银行客户服务管理 篇二

关键词:满意度,商业银行,客户关系,金融产品

随着我国银行业竞争的加剧, 客户已成为银行的一种战略性资源, 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 客户的满意度对银行而言至关重要, 拥有并保留住客户是银行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于是, 我国的商业银行纷纷通过实施客户关系管理, 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客户进行细分管理, 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全面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从而提高银行的竞争力。

一、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基础

20世纪60年代以来, 以“客户导向”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开始逐渐兴起, 以美国为代表的银行客户关系管理迅速兴起并成为一种主流的经营管理理念。

(一) 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含义

关于客户关系管理的含义, 有很多不同的表述, 如果从银行战略和管理机制这两个方面研究, 可以把客户关系管理定义为:客户关系管理是以客户为中心, 搜集、研究和使用各种客户信息, 以便建立积极的客户关系, 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增加客户对企业价值的一种管理策略, 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策略和机制。

1. 以客户为中心

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是指银行必须以客户为中心来开展经营管理活动, 客户需求的满意状态直接关系着银行的利润。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 可以使客户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进而提高忠诚度, 促使银行和客户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并能够长久地保持, 甚至还可以结成银企联盟, 构建更深层次的战略伙伴关系。

2. 核心是客户关怀

在银行与客户接触的环节中大都贯穿了客户关怀, 体现在银行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整个过程之中。通过客户关怀, 银行可以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 树立一个可信赖的形象, 使客户的满意度提高, 从而增加了客户的忠诚度。

3. 客户的差别化管理

不同的客户给银行带来的价值不同, 相关研究表明, 10%最有价值的客户给银行带来了30%~50%的利润, 在一般情况下, 银行90%的利润来源于的客户。目前银行客户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因此, 银行需要根据客户价值的不同, 提供不同层次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实行个性化和差别化管理, 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4. 客户知识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客户关系管理的本质是对银行与客户的互动信息和知识进行管理, 运用数据挖掘的技术对大量的客户信息与知识进行处理, 从中发现更有价值的客户知识, 以便能够提供满足高价值客户的个性化服务。由于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越来越重视对客户信息与知识的管理, 主要表现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具有的对客户信息与知识的强大搜集、传输、挖掘和共享等功能上。

(二) 客户关系管理对商业银行的意义

银行是一种典型的服务企业, 历来都非常重视对客户及客户关系的管理。作为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的新型管理机制, 客户关系管理在我国银行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

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机制, 客户关系管理的目的在于加强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它作用于与客户相关的业务活动, 如市场营销、客户服务与支持等, 与传统的银行管理模式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银行通过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可以掌握客户与银行之间进行的所有交互操作, 能够在动态运营中识别所有发生于客户与银行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之间的关系, 进而使银行与客户形成相互协调的全新关系实体, 在市场营销、客户服务与技术等方面形成长久的竞争优势, 促进银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2. 改变了银行与客户之间传统的关系模式

在传统的商业银行客户关系中, 由于金融市场是卖方市场, 银行在市场中处于主动地位, 等待客户自己上门, 银行和客户之间是单纯的交易和单向选择的关系。而客户关系管理所倡导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对客户的需求和体验更加尊重和重视, 客户在整个市场中处于主动地位, 银行不再坐等客户上门, 而主动采取各种措施去寻找客户, 银行和客户是种合作共赢的双向选择关系。

3. 使银行的赢利能力和赢利空间极大地拓展

由于客户关系管理非常重视客户份额, 因此为商业银行带来了较高的回报。商业银行在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时, 非常强调高价值客户在银行客户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这个比例越高, 银行的赢利能力就越强。同时, 还十分重视客户的长期价值, 这同样也会使银行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大增强。相关研究发现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带来的忠诚客户对银行利润有巨大的贡献, 银行的持续赢利能力和长期的客户关系之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

4. 构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商业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 把以客户为中心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营战略引入银行业, 促使银行组织结构和职能体系的变革, 重构了商业银行的价值链;在银行内部建立一个高效畅通的管理信息系统, 使银行开发、营销和创新金融产品的能力进一步加强, 提升银行整体的信息化水平、员工的综合能力;这些都将会为培育银行核心竞争力提供可靠保证。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满意度管理

(一) 银行客户满意度的内涵

客户满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 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大量企业发展的事实表明, 如何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使客户满意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合理的客户满意战略是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下获得竞争优势的制胜法宝。

客户满意度是客户对企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实际感受与其预期值进行比较的结果。若客户的实际感受低于其预期, 则客户就会感到满意;若实际感受大大超过其预期, 则客户就会比较满意;若实际感受低于其预期, 则客户就会不满意。企业特别是服务性企业 (如银行) 通过对客户满意度的调查, 可以了解客户的需求、企业存在的问题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从而有针对性改进服务工作, 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二) 客户满意度与客户关系管理的关系

银行客户满意度是综合评价银行信誉、实力和总体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就是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理念, 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来提供满足客户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来赢得客户的满意, 从而留住老客户, 吸引新客户, 进一步提高银行的市场份额, 增强竞争力。

实施客户关系管理, 可以使商业银行建立一套完整的客户信息系统, 可以随时了解客户的动态, 识别具有不同特征的客户,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提供不同的服务。但是不同的银行实施的客户关系管理具有不同的特点, 只有通过对客户满意度的调查, 从客户的真实经历和体会出发, 寻找出银行实际客户关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为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同时, 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实施的效果如何, 客户满意度则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检验指标和手段, 通过比较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前后银行的客户满意度的变化, 来对客户关系管理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如果客户满意度提高, 银行的效益增加, 则证明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是有效的, 反之则需要进行修正。

(三) 商业银行实施客户满意度度管理的重要性

1. 商业银行实施客户满意度管理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

客户通过多种方式如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宣传、广告媒体、人个经验和他人介绍等获取银行的产品和服务信息, 从而形成自己的期望价值, 然后做出购买决策和行动。所以, 银行必须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 所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与客户的期望相符, 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从而树立良好的形象, 使银行拥有忠诚的客户群体并不断地使这个群体的范围扩大。

2. 实施客户满意度管理可以使商业银行获取长久的利润

客户满意度与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相关, 而客户是银行利润的来源, 因此银行是否具有较高的客户满意度是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关键。商业银行营销实践表明:客户对银行业满意度每提高5%, 可以使客户忠诚度提高75%;而客户忠诚度每提高5%, 又可以使银行利润上涨85%。同时商业银行利润与客户满意度之间存在着线性因果关系, 而且商业银行利润与忠诚客户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大量实践表明, 在银行利润90%以上的来源中, 一般客户带来10%, 满意客户带来30%, 忠诚客户带来60%。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使客户满意来增加客户的忠诚度, 最终提高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

3. 实施客户满意度管理可以提高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

商业银行通过对客户满意度的定期调查, 可以了解银行当前客户满意度的现状、客户的期望, 发现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等;进而根据这些问题, 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以及为提高客户满意度, 制订相应的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措施;确立新的经营发展战略与目标, 明确为促使客户满意, 银行在今后必须做什么, 紧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

三、我国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顾客满意度管理理论的兴起, 我国各商业银行开始重视对客户满意度的管理, 树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经营理念, 以客户的需求为目标来提供个性化、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行服务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水平, 但是目前我国银行的客户满意度水平仍然很不理想, 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一) 没有真正地树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虽然客户关系管理理论被各商业银行普遍接受, 但只是在理论层面上得到重视, 在实际工作并没有得到实施。一些员工对以“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认识不够, 银行的核心价值观并没有牢固地树立起来, 没有真正形成服务理念, 在服务过程中主动性不强。由于部分员工素质不高, 对规范的执行力不够, 很难做到整齐划一的业务操作标准, 经常会出现差错和风险隐患, 导致客户投诉;另外, 缺乏对客户真正的认识和了解, 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性不够, 缺乏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金融产品和客户服务, 导致客户整体满意度不高。

(二) 缺乏有效的客户满意度评价和考核体系

客户满意度管理的基础是构建一个合理的评价和考核体系, 这是各银行提高客户满意度管理的前提, 只有通过具体的指标才能对银行的客户满意度水平进行评价和考核, 对银行客户满意度进行定量的分析,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客户满意度水平。但是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缺乏比较有效的评价和考核方法, 往往是进行定性的评价, 过多地依赖于人的判断, 降低了评价的准确性, 使对客户满意度的管理在一定程度成为一句空话, 不能充分发挥客户关系管理的作用, 使客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感受不能得到正确的反映, 很难获得对产品和服务的相关改进建议。

(三) 管理体制僵化, 信息沟通不畅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管理体制特征是层次多、部门多, 这就造成了了银行的信息沟通不通畅, 客户信息不能够得到及时和正确的反馈, 导致了银行不能及时地对客户及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做出反应, 影响了客户的满意度, 严重制约了银行自身价值的提升。

1. 多层次的管理体制使客户的服务效率不高

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行的是多层次等级管理, 这种管理体制下银行的管理层次过多, 信息在银行各管理层之间传递速度缓慢, 导致了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比较缓慢, 适应能力较差, 难以有效地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同时为了满足日益复杂多变的客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特别是关键客户的独特需求, 影响了市场开发, 导致关键客户的流失,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客户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使客户的满意度降低, 进一步降低了客户的忠诚度。

2. 多层次的管理体制使客户的交易成本大大增加

近年来, 我国各商业虽然纷纷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 但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协作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 银行各个完整的业务流程被各个职能部门人为地分割, 以职能为中心构建组织管理机构。这种管理体制使各个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 来设计产品或提供服务, 没有实现银行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整合与协调, 造成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能有效地满足客户需求, 影响客户的满意度;不能从银行整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没有对各部门的服务能力进行整合, 各个部门各自独立制定计划, 分散营销, 造成了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同时也无法为客户提供统一的金融服务, 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论严重相背离, 从而造成了客户对银行的整体满意度不高。

(四) 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同质现象比较明显

我国商业银行的同质化现象比较显著, 对银行来讲, 让客户满意就是在金融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的情况下, 提供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 赢得客户的满意, 但是我国各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特征并不显著。

1. 对客户需求实行无差别化管理, 不重视对关键客户需求的管理, 从而使关键客户资源流失

所谓关键客户是指在银行金融服务市场上, 被认为是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客户, 在银行业务中, 通常80%的新业务及现有业务收入来自20%的客户, 关键客户对银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关键客户, 银行需要提供极具个性化的优质服务。但是, 目前我国的各商业银行大多是在规模扩展方面比较注重, 对高端客户提供的优质服务还不是很完善, 在产品的个性化、多样化及服务方式的现代化、灵活性等方面做得显然不够, 不能使客户的收益达到最大, 并且不能够使这些关键客户成为银行的忠诚客户。

2. 市场定位模糊, 粗放经营

我国各商业银行普遍缺乏明确、科学而系统的市场细分策略, 目标市场定位不明确, 这就使得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 客户对各银行的服务和产品的认识存在趋同。对所有的客户各个银行提供几乎相同的服务和产品, 客户对银行的认知度比较低, 并且为了取得市场份额, 各个银行之间仅仅是通过扩大规模和改善环境来吸引客户, 这就造成银行的经济成本比较高昂。另外由于市场定位不准, 银行之间在互相竞争的过程中, 人为地去刺激客户的欲望, 造成银行之间无序竞争的局面。

四、我国商业银行提高客户满意度的主要措施

客户满意度管理是我国各商业银行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下的必然选择, 为了提高银行的持续竞争力, 各商业银行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满足客户需求, 增加客户的满意度水平, 进而促进银行竞争力的提高。

(一) 转变经营管理观念, 真正树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以客户为中心是指围绕着客户的需求开展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 客户需求的满足是银行利润的来源。客户满意度管理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进而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使银行与客户之间能够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关系, 并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因此, 我国各商业银行要改变过去的被动服务与服务方式的单一化, 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设计开发金融产品与服务, 提供不同的产品与服务组合。围绕客户的需求进行金融服务的设置与开发, 加强客户的交流和沟通, 建立深层次的客户关系。定期对客户进行调查分析, 了解到客户满意度的现实情况与实际需求, 进而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来调整银行的产品和服务。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 真正体现出“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服务理念, 拥有更多的高端客户, 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与水平, 增加其核心竞争能力。

(二) 建立合理的客户满意度评价与考核体系

商业银行建立合理的客户满意评价与考核体系, 有助于了解目前客户满意度的现状, 发现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途径。为了更好地提高商业银行的客户满意度水平, 各银行应从客户的角度来构建客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准确掌握客户的需求, 把客户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对影响客户满意度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建立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客户需求呈现出多变性的特点, 因此应连续跟踪研究客户期望和需求的变化, 掌握客户需求变化的趋势, 从而相应地调整客户满意度评价考核体系。

(三) 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

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效率低, 流程中信息传递的速度也比较缓慢, 通过对银行业务流程的再造, 可以促进银行的经营业务持续发展, 管理水平和工作绩效不断提高, 进而促使银行客户满意度的提高。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流程的再造主要包括对信息流程的再造、组织结构的再造与客户关系的再造。

1. 信息流程的再造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虽然都建立了基于各个部门的数据信息处理中心, 但是远远不能满足银行统一服务管理的发展需要, 需求建立一个集中的数据管理中心, 以此提高银行客户服务水平和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首先, 把数据源和数据通道进行整合, 利用先进的数据库管理技术, 把整个银行的数据汇集成一个集中统一的数据源;其次是信息标准与管理制度的有效整合, 银行要建立起统一的数据采集、信息服务与信息需求标准, 实现银行内部数据管理和服务的制度化和标准化;三是对银行内部各业务处理系统进行整合, 为了使银行各业务部门能够共享数据和信息, 银行的数据管理中心需要对各业务部门的信息系统进行集成, 能够提供一致的信息并能在各个部门之间共享。

2. 组织结构的再造

为了适应银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各商业银行应对现有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 适应银行发展的要求。首先, 要减少银行的管理层次, 建立起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使银行内部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其次, 建立起矩阵制的组织结构形式, 对银行内部机构进行调整, 重新设置各分支机构, 提供全方位的客户服务;最后建立一个标准化的管理平台, 建立统一的规章制度, 实现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

3. 客户关系的再造

商业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 就是利用这一重要工具来实现银行管理理念的变革, 对塑造银行品牌形象, 提高竞争优势是至关重要的。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 借助于银行进行管理思想变革的时机, 可以在银行的各个管理层次中真正落实这种先进的理念。各商业银行首先必须对现实和潜在的客户需求进行预测, 然后利用信息技术实施客户关系管理, 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对客户信息进行整理, 并存放于信息中心的服务器上, 使银行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共享信息。

(四) 根据客户的需求, 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银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是获得客户满意度的关键, 针对不同客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银行应加快对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银行需要不断完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 以客户为中心, 进行产品服务的设计与开发, 加强与客户之间的联系;通过调查分析, 了解客户的不同需求, 从而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增加客户的满意度。同时, 银行还应对客户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 对客户进行细分并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 针对不同的客户实施差异化战略, 不断进行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创新, 开发和设计出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不断客户的满意度水平, 增加商业的获得能力和水平.

五、本文总结

综上所述, 客户满意度管理是商业银行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内容, 对银行的经营和管理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客户满意度的管理, 银行可以了解客户的现实和潜在需求, 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提高客户的满意水平, 为银行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刘青峰.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研究综述[J].企业文化, 2012, (08) :35-36.

[2]礼海波.我国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对策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 2011, (02) :87-88.

[3]吕宝林, 张同键.我国商业银行CRM战略与银行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0, (05) , 25-26.

[4]卢海燕.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研究[J].学术论丛, 2008, (11) :78-79.

3.国有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解析 篇三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 客户关系管理

1.什么是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是企业与客户之间无形的联系,是从客户的需要出发,通过提供比其竞争对手更多的价值而赢得与客户之间密切的关系。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简称CRM)是指企业通过富有意义的交流和沟通, 理解并影响客户行为,最终实现同客户建立密切的客户关系,提高客户获取、客户保留、客户忠诚和客户创利的目标,通过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实现拓展市场、增加效益,全面提升银行竞争能力的最终目的。客户关系管理一般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C——服务渠道管理,即进行市场营销的综合性和互动性管理;R——关系营造,即建立在优质、高效、便捷服务基础上的真正的客户关系;M——对企业的一体化管理,即前台操作与后台操作的一体化。

客户关系管理包括如下三层内涵:

1.1客户关系管理作为一种企业战略,以客户为中心指导企业实施全方位的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培育企业更强的客户吸引和维持能力,最大化客户的收益率。

1.2客户关系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机制,实施于企业的营销、销售、客户服务与支持等领域,优化资源配置,倡导企业与客户建立学习型关系。

1.3客户关系管理作为软件技术和应用系统,侧重实现对营销、销售、客户服务与支持以及信息管理的自动化,提高企业效率。

2.国有商业银行客户管理的内涵

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就是指客户关系管理在银行经营中的运用。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客户是维持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对银行和客户间发生的关系要进行全面的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体现是客户关怀,它贯穿于与客户接触的所有环节,包含客户从购买前、购买中、购买后的客户体验的全部过程;作为客户关系管理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客户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客户的保持周期越长久,企业的相对投资回报就越高,从而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就越大;客户关系管理主张从客户的角度来对银行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主张以客户服务中心代替传统意义上的营销部门,并以工作流经理代替传统的销售经理,以团队协作代替原有的职能分割。

3.国有商业银行客户管理的功能

国有商业银行客户管理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银行运营功能的提高,增强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运营能力,主要体现在如下各个方面:

第一,客户关系管理能够使银行更好地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把握住客户需求的动态性变化,从而合理地调整自己的产品设计方案和市场营销方案。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供求格局的变化,买方市场的特征已经初步形成,了解客户是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

第二,客户关系管理能够使银行对优质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能够提高优质客户的保留率。未来银行业的竞争,不能仅以增加客户数量为目的,而应该通过客户价值细分,针对不同客户群体进行市场定位,實施一对一式的营销服务。一般而言,银行可以按照客户的贡献度将银行分为优质客户、主要客户、普通客户、限制客户和潜在客户。通过细分客户,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提高对客户的维护和营销能力。

第三,客户关系管理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客户满意度。国有商业银行基于所掌握的大量的、翔实的客户数据和客户信息,运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手段,为每一客户建立一套 科学 的个性化服务档案,并根据客户的各种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从而提高客户的整体满意度。

第四,客户关系管理可以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防范能力。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贷款的形成,既有体制方面的影响因素,也有业务运作方面的原因。信贷市场是一个高度信息不对称的市场,而相比于客户而言,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市场上处于信息弱势地位。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可以使银行及时了解客户信息的动态变化过程,从而提高信贷决策的质量。

第五,客户关系管理能够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产品开发能力。中间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未来业务 发展 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由于起步较晚,传统的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仅限于结算和代理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技术含量较高的资信调查、资产评估、个人理财、期货期权以及衍生工具类业务才刚起步,与外资银行丰富的业务品种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实施可以使银行准确地了解客户的当前需求和潜在需求,为产品开发和产品创新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第六,客户关系管理能够使国有商业银行充分挖掘客户的潜在价值。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利用数据仓库的分层功能,对银行的个人客户、法人客户做到按照存款贡献度、贷款贡献度、综合贡献度进行细分。在对客户分层以后,对于需要固化和升级的高端客户就可以度身定制 金融 产品,“一对一”主动进行产品营销。利用对客户余额和客户贡献度两个方面的综合信息,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将个人金融高端客户定位为贵宾型客户和富裕型客户。对贵宾型客户可以提供以资产管理为主的高度个性化、贵宾式私人银行业务,以期将这批强势客户集聚起来;对富裕型客户可在负债业务基础上,提供个人信用贷款、组合贷款和投资服务,使这类客户创造的价值不断扩大。

4.国有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

客户关系管理是在电子商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客户关系管理反映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要求 企业 通过与客户的密切联系与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实现客户的价值来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客户关系管理是指由客户获取到客户开发再到客户保留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过程,以求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作为一种技术,客户关系管理又是一套专门的电子商务系统和软件。由于企业和客户之间存在着多种沟通渠道,每个接触点上都存在着大量的数据交换,如果不借助于 计算 机技术,就无法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客户关系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存在着显着的“二八”原则,即商业银行80%的利润来源于20%客户的创造。麦肯锡公司的相关调查显示,在 中国 商业银行这个“二八”原则的分布可能更加极端,只有4%的客户为银行带来80%的收益。在公司银行业务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高端客户主要包括跨国公司、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向型企业、大型企业集团、高新技术企业;在个人业务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高端客户主要指那些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受过高等 教育 、个人理财愿望比较强的客户。

4.商业银行客户服务管理 篇四

关键词: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策略

1、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

银行客户关系管理主要是为银行保持已有的客户。吸引新的客户而设立的银行与客户的联系通道并进行渠道的管理,同时分析客户需要为银行决策提供支持。银行主要通过客户关系管理来加强和完善客户关系,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并提高客户服务效率,使银行能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客户的需求,赢得更多的客户,整体上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

2、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必然性

2.1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是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增强盈利能力的必然选择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将客户的需求挖掘出来,将银行的金融产品推销出去。并通过后台的协同工作,发挥银行整体优势,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客户有什么要求,银行就做什么业务,开发什么产品,商业银行正是这样在满足客户需要的过程中来不断进行服务创新,来赢得市场和客户,增强自己综合性的盈利能力。

2.2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是银行推行市场营销战略的必然选择

市场营销观念认为,只有通过一个完整、有效的体制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来挖掘、引导和满足客户的需要和需求。—个企业才能有效地达到其追求利润的目标。

2.3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是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进行金融服务制度创新的必然选择

客户关系管理的出现就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它要求银行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不再是“我有什么,你用什么”而应是“你需要什么,我为你设计什么”。这种服务理念上的更新,使银行的服务手段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从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客户的需求。

3、商业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作用

3.1客户关系管理能提高商业银行的销售收入

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本质是客户价值差别化管理,以及应对方法差别化管理。而客户关系管理能帮助银行识别客户价值的差别化和需求差别化,便于银行明确目标,采用最合适的方法对最具价值的客户和最具成长性的客户不断创收,开发一般客户和潜在客户,对低于边际成本的客户找到问题所在和原因。

3.2客户关系管理能改善银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客户关系管理强调服务是个性化的,能提高客户对银行满意度的。是银行整体营销的一个环节。客户评价银行服务质量不仅看其技术质量,也看其功能质量。

3.3为银行产品定位,市场决策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客户关系管理,银行可以快速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变化,并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客户的需求。从而使银行在产品定位和市场决策上能适应这种需求的变化,使银行能够提供客户最需要的业务和服务,从而达到引导客户消费和吸引客户的目的,不断巩固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现代金融业的竞争和发展已开始突破传统业务的框架,进入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变革时代,注重收集客户信息,并进行充分的数据挖掘、分析和创新服务,设计出高附加值,个性化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客户关系管理为银行提供了一个收集、分析和利用各种方式获得客户信息的系统,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经营战略和方法。它可以帮助银行充分利用它的客户关系资源扩展新的市场和业务渠道,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银行的盈利能力,使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和发展。

4、商业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面临的困难

4.1没有健全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中存在着管理链条长、市场反应慢、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不能适应市场和客户已发生深刻变化的要求。客户战略缺少明确的寻求方向,在处理与客户的关系方面,往往采取单向的促进方式,未对客户关系中多种制约因素采取持续和经常的协调管理,对区域经济文化趋势和重点客户、潜力客户的价值分析不深解少前瞻性的定位机制,造成客户不稳定。营销层次过低,在客户管理上存在大客户、小银行的现象,银行市场拓展体系与客户群体无法实现资源对等,在服务的量上、层次上、地域上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客户信息交流机制不畅,由于没有统一专门的软件和管理工具,客户档案资料收集不全不规范,系统内客户信息交流机制无法建立,信息获取滞后。

4.2对客户关系管理在认知上存在的问题

(1)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观念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传统的绎营模式和服务方式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国内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还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客户是银行生存的根基,以客户为中心是银行生存发展的需要,银行和客户的角色还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转化。因此,客户关系管理在国内商业银行的运用还没有建立起牢固的思想观念基础,缺乏推动客户关系管理的主动性。

(2)对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解有误区。由于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银行间对客户的竞争,人际关系起了主导作用,一个企业因为换了关键人物就转向其他银行的例子举不胜举。客户关系管理由此被片面的理解为人际关系,认为银行竞争客户有好的人际关系就行,只要与客户的关系好,就能开发客户、留住客户。

(3)对“客户就是上帝”的认识也存在片面性。传统的理念认为“客户就是上帝”。客户关系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发现并实现客户价值,追求客户价值的最大化。如果在客户关系管理中,把所有的客户都作为上帝,那么,银行就难以实施差别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一些只为优质客户才提供的服务也提供给普通客户,无疑将加大服务成本。客户关系管理体现出来的是“客户并非都是上帝”,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可以细分客户,甄别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大小。

5、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策略

5.1针对客户关系管理重组银行业务流程

客户关系管理要实施成功首先要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商业银行的客户关系管理涉及银行各层机构的岗位、职能的重新定位,要通过银行营销组织架构的重新设计,并最终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扁平化营销体系。这要求逐步整合信息渠道,获取全面、准确、及时的客户信息,通过有效分析客户的利润贡献率来制定相应的市场、销售和服务策略,并具此审视各项业务流程,对不合理、不科学的部分进行优化,以达到方便客户、减少客户等待时间,提高客户服务效率的目的。只有根据业务发展的要求对组织结构进行扁平化整合,按照市场细分后的不同客户群来重组新的内部职能部门,才能从组织实施上保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得以贯彻落实。

5.2调整和改进银行客户关系管理业务流程

由于客户关系管理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实施前应根据银行的需要,对实施方案进行总体规划,并从控制和使用新工具、新流程的业务人员角度出发,对项目需求进行细化,分阶段以渐进方式推进客户关系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要能够根据业务需求随时调整系统,而不至于偏离银行应用的目标可先开发局部应用模块,在特定部门、区域进行试验和质量测试,评估阶段成果并加以调整和改进,然后向系统添加功能或在更多部门部署。最后实现与其他应用系统的集成。

5.3明确市场定位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二八”法则其实质是本利对称,即商业银行80%的效益来自20%的优良客户。按照这一法则,界定和选择大客户是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首要问题。从关系营销角度看,市场定位实际上是银行与特定客户群体的关系定位,即确定与谁打交道,这种关系定位,不仅仅指银行与其产品消费即客户的关系定位,也包括与存在于银行特定市场环境中其他关系主体的关系定位。作为商业银行必须全面分析区域内的经济结构、趋势和同业情况按照成本收益法对现有客户进行分析、论证,找准自己的优劣势,确定自己的客户定位。在这过程中,要把维护现有客户、拓展潜在客户、挖掘潜在客户与客户定位结合起来,集中资源优势,有的放矢开展针对性的营销,提高客户的整体质量,提升经营效益。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在确定的经营重点和市场目标中寻找那些具有一定规模和需求潜力的客户作为优质客户。根据客户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从了解客户需耍什么转向为什么需要,从中发现市场机会。细分市场后,通过规模、业务量、信誉等指标将客户划分等级,建立客户分层策略:然后对产品或服务方式进行有效地整合,集中资源为特定的客户群提供优质与个性化的服务,并通过顾问式的服务,创造客户需求。

5.4处理好信息、流程、技术和人员的关系

为了取得客户关系管理实施的成功,银行应更多理解信息、流程、技术和人员这四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并积极管理这些要素的整合,以确保客户关系管理实施中各阶段上的信息、流程、技术和人员的完美组合。在客户关系管理实施的不同阶段,这四个要素的重要性不太一样。例如在建立项目团队时,人员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为了确定需求时,就希望能确一个结构化的流程来识别需求,并进行优先级排序。在考虑系统集成时,技术因素就非常重要了。

5.5实施差别化服务战略,建立和稳定优质客户群体

5.商业银行客户服务管理 篇五

本文试图通过对商业银行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和香港银行客户经理组织架构的分析,以期探索出商业银行如何选用客户经理的途径。

一、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人力资源的现状

目前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人员大都以大中专毕业生为主,人员结构相对合理,人员素质相对较高。客户经理制所体现的人力资源,不言而喻是客户经理。客户经理的整体素质决定了客户经理制的稳健运行和预期效益。

(一)人员选拔上的误区,体现了客户经理群体良莠不齐的现状

(二)客户经理的管理真空,体现客户经理制监督管理中的漏洞

(三)高薪背后的无奈,体现了银行客户经理经营理念的偏差

二、客户经理制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客户经理制中出现的种种现象,我们在今后的实施与实践中将如何改进,我们应该遵循客户经理制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应该明确客户经理的级别和职责。

(一)客户经理制对人力资源要求的原则

1.客户经理制对人力资源要求的一般原则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对人力资源要求的一般原则就是银行管理与开发人力资源的共性,其主要内容是:依据银行经营与管理的要求,提出人力资源的保证体系运用的内容及其模型,便于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比较和运用。

(1)追求服务质量。(2)社会道德。(3)信息沟通。(4)高效率工作。(5)相互信任。

2.客户经理制对人力资源要求的特殊原则

(1)人才结构优化的原则:商业银行的人才结构主要包括专业结构、能级结构和智能结构。专业结构指所需的有关专业人才的构成比例。客户经理之要求现代商业银行专业人才结构除了配置大量的金融财会人才外,还需要随着经济环境、经营环境的变化而进行适时的调整;能级结构是指各部门的高、中、低级三种不同专业能力的人才比例构成,在具体配置时应根据商业银行的机构层次、性质任务、服务对象的规模层次划定合理的比例;智能结构是指不同智能类的金融人才的比例构成。

(2)人力资源的外聘原则:对于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或大型的企业集团,如果银行现有的人力资源无法满足客户的服务要求,银行应及时采取外聘原则。当然该原则的运用应该是与客户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专业方面应是了解和精通的专业人才。

(二)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对人力资源素质结构的要求

客户经理制是银行企业组织中的新兴系统,是银行企业组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银行通过客户经理与客户建立一个全面、明确、稳定的服务对应关系,把简单的柜台服务延伸到市场中去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全方位的金融一体化服务。客户经理制的行为主体是客户经理人,构成客户经理的人力资源的素质的高低是客户经理制实施效果好坏的前提条件,客户经理的素质包括:

1.智力素质

2.能力素质

3.心理素质

4.经验水平

客户经理需要具有一定的从业经验积累,一般说来,客户经理的级别越高应该对应越高的从业经验年限,但对于一些特殊行业大型合资项目、基础建设项目而言,需要外聘专家担任。

(三)按客户经理的素质结构划分人力资源级别的要求

1.按主体经营机构划分

按商业银行的经营主体划分可分为:总行级客户经理、分行级客户经理、经办行客户经理。

(1)总行级客户经理:总行级客户经理面向的是行业或产业领域中全国性、集团性的客户群体,因此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对级别、素质要求最高。其主要侧重于对市场分析能力、客户预测能力、客户顾问能力和对相关产业、行业熟知程度等方面,对学历、经验水平的要求也相应较高。

(2)分行级客户经理:分行级客户经理服务对象是地区性企业,其人力资源配置在级别和素质上与总行级客户经理比较相对较低。其素质权重也向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素质方向倾斜。

(3)经办行客户经理:经办行客户经理面对的是客户较为具体的操作性需求,是金融产品的最终营销者。其综合素质较低但更加侧重公关能力和对银行岗位知识的掌握。

2.按客户经理等级划分

(1)资深级客户经理:资深级客户经理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从事信贷、结算、资金计划等相关业务工作十二年以上,从事过两个以上的银行专业工作岗位,或在高级客户经理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五年以上,有能力达到本级应有的目标业绩,具有很高的风险防范和识别能力、业务开拓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

(2)高级客户经理:高级客户经理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从事信贷、结算、资金计划等相关业务工作八年以上,从事过两个以上的银行专业工作岗位,或在中级客户经理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五年以上,有能力达到本级应有的目标业绩,具有较高的风险防范和识别能力、业务开拓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

(3)客户经理(中级):从事信贷、结算、资金计划等相关业务工作五年以上,从事过两个以上的银行专业工作岗位,或在中级客户经理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五年以上,有能力达到本级应有的目标业绩,具有一定的风险防范和识别能力、业务开拓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

(4)客户经理助理(初级):实习期满合格,有能力达到本级应有的目标业绩,具有一定的风险防范和识别能力、业务开拓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

三、建立客户经理制人力资源的运行制度

客户经理制作为一种新兴的制度,在运行和实施中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由于我国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有其特殊性,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国有商业银行也具有特殊的背景,有明显的时代的烙印,因而不能等同视之。

在客户经理制的实施过程中针对人力资源的配置、管理、考核等诸多问题都是日后在客户经理制实施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的规划和调配

客户经理制需要通过合理的调配和规划人力资源使其使用价值最大化,以期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1.人力资源的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分析商业银行在不同的情况下的人力需求,使各部门有充足的人力资源,确保有适当数量的合适人员,于某一时间内担任适当的职务,从而实现银行的长期或短期的目标。

(1)人力资源的规划是为了帮助并保留银行所需的适量的人才队伍;

(2)预先做好人力替换安排,以避免因管理者退休或发生意外而引起的经营或继承问题;

(3)帮助员工改进个人的工作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在的能力,满足员工个人的成就感。

(4)配合银行的其他政策及营运计划,提高员工长期的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力。

2.人力资源的调配

作为银行而言,除了要了解分析银行内部的人力资源的供求状况外,还要检查员工的能力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其能力是否适合工作要求。人力资源的调配就是促进人与事的配合,充分开发人力资源。

(1)人员的调配是人尽其才的手段,人的才能各异,只有把人放在最适合的岗位、职位上,人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2)人员的调配是激励员工的有效手段,人员的调配包括职务的升降和平行调动,由于内在的激励作用和面对新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的变化,可以使人产生应付挑战的亢奋,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利于挖掘潜能。

(3)人员的调配是实施人才资源计划的重要途径,通过调配,架构人力资源结构,使之趋于合理,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人力资源使用效益。

(二)客户经理制人力资源的岗位管理

客户经理是联结银行和客户的桥梁和纽带,客户经理制的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营销水平。银行需要通过制度来保证组织的相对稳定性,在有条不紊的运行中产生良好的功能和较高的效率。

1.客户经理的上岗管理

(1)资格审查制度:对各级客户经理的准入资格及审查认定的方法、步骤进行规定。

(2)竞争上岗制度:通过引入竞争机制,选拔优秀人才,带动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3)上岗培训制度:客户经理聘用前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岗前培训的内容应重点放在基本技能的培训上。应包括:金融基础理论、企业财务制度、银行基础知识等,同时对培训的结果进行考核,对于不合格的人员重新培训或实行淘汰。

2.客户经理在岗管理

(1)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要求:通过不断的提高客户经理的道德修养,加强职业行为规范化管理,是指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社会形象。

(2)依法对开展的业务进行管理:客户经理代表的是银行的形象,应加强对客户经理的业务的合规性、合法性的监督,避免因为个体性行为给银行带来负面的影响和损失。同时各级客户经理应在银行的授权范围内开展营销工作,在管理中应避免个人越权行为带来的经营风险。

(3)保密制度:对客户经理在开展业务过程中银行和客户的商业秘密的保管要有明确的规定。

(4)在岗培训制度:根据业务的发展、产品的创新和市场的变化,分阶段对客户经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客户经理的服务和营销水平,以不断满足客户在服务内容和层次上的需求。

(5)业绩考核制度:分阶段对客户经理的业绩情况进行考核,综合评价客户经理的工作绩效,并作为客户经理等级评定的重要依据。

(6)等级评定制度:对客户经理应根据业绩情况定期的对客户经理进行等级评定。

(7)岗位交流制度:在不影响业务正常开展的情况下,按照业务发展的需要及等级评定的情况对客户经理进行适当的交流。

3.客户经理的离岗制度

(1)淘汰制度:对经工作绩效综合评价认定不合格的客户经理实行淘汰,取消其客户经理的资格。

(2)离岗审计制度:对调离客户经理岗位的人员进行离岗审计。经审计发现有违法、法规行为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客户经理制人力资源的考核管理

建立健全客户经理制的人事管理制度,是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提高客户经理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日常考核、定期考核、晋升考核、新的客户经理的招收考核等制度的建立发现人才、合理使用人才、优化人才结构、提高客户经理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

人力资源考核的内容:

(1)品德:品德是客户经理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品德是一个人的灵魂,它决定一个人的行为。

(2)能力:能力是客户经理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本领,包括客户经理的动手操作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

(3)勤奋:勤奋是指客户经理的勤奋敬业精神,是客户经理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纪律性和出勤率等,客户经理制要求客户经理在工作中投入全部的体力、智力和全部的感情。

(4)绩效:绩效是指客户经理的工作业绩,包括工作完成的数量、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客户经理的考核过程中应对效益作为考核的重点。

6.银行客户经理管理考核办法 篇六

XX银行XXXX客户经理管理考核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强化市场营销机制,完善以“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服务理念,锻炼提升从业队伍,增强市场拓展能力,助推各项业务的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客户经理是指我行直接参与业务开拓与推广,为客户提供公司或个人金融服务的市场营销人员。客户经理的服务对象主要为与我行业务发展密切相关,对我行贡献额较大的优质或有发展潜力的公司法人客户、机构客户、事业单位客户和个人客户。

第三条 客户经理队伍管理坚持“招聘准入,动态管理,量化考核,相对稳定”总原则。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业务客户经理、小微客户经理和个人业务客户经理。

第二章 管理认定

第五条 根据分行实际,按客户经理的业绩贡献实行等级管理,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分别按客户经理总数的30%、50%、20%按相关程序认定。

第六条 基于X行现状,对各支行(含营业部、下同)现有客户经理给予六个月级别认定过渡期,即按考核办法连续6个月考核平均得分居前30%位次的客户经理认定为一级,居30%-80%位次的认定为二级,居后20%位次的认定为三级。以后新增人员一律按三级定级。分行客户经理承担管理、直营、辅导培训多重职能,认定为一级客户经理,从各支行客户经理中择优选拔。

第七条 为加速各支行客户经理快速成长,建立分行、1 支行客户经理定向辅导培训机制。

第八条 对既有级别客户经理按进行级别动态调整,次年继续按30%、50%、20%比例重新认定级别。

第九条 连续两年为一、二级客户经理的具有任用优先权。

第十条 为全面调动客户经理履职积极性,分行对一级、二级、三级客户经理每月增设1500元、1200元、900元履职绩效工资,其他待遇按总行规定执行。级别认定过渡期按1000元履职岗位工资执行。

第三章 考核规定

第十一条 客户经理考核方法及内容。

(一)考核方法:每月根据各支行客户经理业绩进行考核计算综合得分,并排名。

(二)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贷款、存款、中间业务。根据分行分类经营思路,划分为支行、分行个金业务、分行公司业务三类客户经理分别考核(具体考核内容见附件)。

(三)考核兑现:月度应得工资=履职绩效工资*考核得分。(四)考核规定:

1、客户经理管户户数以上年末户数为基数;

2、不良贷款占比计算基数以201X年9月末分行组建客户经理队伍后各客户经理发放贷款确定。

3、考核指标如当月超额完成任务的,计分最高以高限为限,不得延期计算。提前完成任务的,以后月度按满分计算,后期新增业务可在满分基础上继续计分,最高不得超出上限。

第十二条 为强化支行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客户经理的 2 管理、督促、指导,支行正、副行长、业务拓展部正、副总经理履职岗位工资10%与管辖客户经理平均考核得分挂钩。

第四章 组织保障

第十三条 客户经理队伍管理由分行统一实施,分行成立客户经理管理考评领导小组,由行长、分管副行长、业务XX部、XX管理部、XX管理部、XXX结算部、XXXXXX检查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组长由行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行长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XXXX部。职责为:

1、根据全行市场营销的发展战略与目标规划,对全辖客户经理工作进行政策指导和业务协调。

2、负责全行客户经理资格认定工作,负责对全辖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和管理工作;

3、负责组织客户经理的专业培训,组织客户经理例会和业务协调会议,及时处理客户经理反映的重大异常情况和问题。

各机构负责本单位客户经理的日常管理及业务营销推动工作。

第十四条 客户经理选拔条件原则按以下标准执行,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

1、素质良好,工作认真,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有较强的公关协调能力,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善于拓展公司、小微和个人类客户业务。两年以上银行柜面工作经历。

2、系统了解《银行法》、《票据法》、《合同法》等有关经济金融法规,能够撰写一定水平的综合分析报告。

3、熟悉银行业务的运作程序、风险控制和管理机制,能够处理存贷款等营销业务,熟悉电子银行等新兴业务,具 有一定的客户开发与管理经验,有较强的市场洞察力和分析预测能力,担任相关客户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第五章 准入退出

第十五条 客户经理实行公开竞聘、选拔、聘用,对应建立客户经理储备机制,每年一季度在全辖公开选拔、储备,由综合部组织实施。根据分行业务发展情况及队伍建设情况择优聘用。

第十六条 客户经理考核中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客户经理管理考评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后,取消客户经理资格:

1、工作失职,调查和提供信息不实,致使贷款决策失误,造成贷款损失的;

2、工作不主动,情况反映不及时,或未采取有力措施,致使我行债权不落实,资产受损,或重大业务流失的;

3、服务质量、工作效率低而造成客户1年投诉3次以上,经核实无误,影响较差的;

4、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规、违纪行为的。

5、新增不良连续3个月保持1%以上的。

6、考核12个月平均履职得分居后20%位次人员。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分行客户经理管理考评领导小组解释修订。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XXX起实行。4 附件1:各支行客户经理考核表: 类分

考核项 满分/高限 考核标准 别 值 放款户数 10/20 每新增1户计2.5分

放款金额 18/36 每新增4万元计1分 贷管户户数 6/12 管户增加1户计2分 4 款不良率为0计6分~低于0.5%计3分~低 0 类 不良占比于1%计1分~超出1%得零分~高限部分6 6/12 及风险金 分为风险基金平时不发~如年末无不良~全 额下发~否则用于扣收贷款或处罚。储蓄日均

15/30 每增加1万元计1分 存 净增 4 款 0 对公日均

类 25/50 每增加2万元计1分 净增

银行卡 3/6 每新增1张计0.2 中

代发工资 6/12 50人以下每户3分~50人以上6分 间 2个人网银 3/6 每新增1户0.3分 业 0 企业网银 4/8 每新增1户2分 务 POS 类 4/8 每增加1户1分 收单 5 附件2:XX行XXX业务客户经理考核表: 类

分值 考核项 满分/高值 考核标准 别

放款户数 10/20 每新增1户计1分

放款金额 28/56 每新增8万元计1分 贷管户客户数 16/32 管户增加1户计1分 款60 不良率为0计6分,低于0.5%计3分,低于类 1%计1分,超出1%得零分,高限部分6分为风

不良及风险金 6/12 险基金平时不发,如年末无不良,全额下发,否

则用于扣收贷款或处罚。存储蓄日均净增 10/20 每增加1万元计1分 款20 对公日均净增 10/20 每增加1万元计1分 类 银行卡 3/6 每新增1张计0.2 中

代发工资 6/12 50人以下每户3分,50人以上6分 间

业20 个人网银 3/6 每新增1户0.3分 务企业网银 4/8 每新增1户2分 类 POS收单 4/8 每增加1户1分 6 附件3:X行XX业务客户经理考核表: 类

分值 考核项 满分/高值 考核标准 别

放款户数 10/20 每新增1户计10分 放款金额 28/56 每新增40万元计1分 贷管户客户数 16/32 管户增加1户计16分 款60 不良率为0计6分,低于0.5%计3分,低于类 1%计1分,超出1%得零分,高限部分6分为风

风险金 6/12 险基金平时不发,如年末无不良,全额下发,否

则用于扣收贷款或罚款。存储蓄日均净增 5/10 每增加2万元计1分 款20 对公日均净增 15/30 每增加2万元计1分 类 银行卡 3/6 每新增1张计0.2 中

代发工资 6/12 50人以下每户3分,50人以上6分 间

7.加强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思考 篇七

一、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内涵

客户关系管理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 主要含义是通过对客户详细资料的深入分析,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提高客户满意程度, 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的一种手段。CRM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和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 主要实施于企业的市场营销、销售、服务和技术支持等与客户相关的领域, 使客户时刻感觉到企业的存在, 便于企业随时了解到客户的变化。这种思想将推动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与客户有关的资源, 实现企业从市场营销到销售再到最后的服务和技术支持的交叉立体管理。另一方面, 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来降低企业的成本。CRM既是一种理念, 也是一套管理软件和技术。客户关系管理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接触管理”, 至90年代初演变为包括电话服务中心与支援资料分析的“客户服务”, 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 目前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理论体系。CRM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 是因为它使企业从以产品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客户为中心, 企业把关注重点从单纯的产品市场份额转向关注有价值的客户份额上来。

二、商业银行对客户关系管理的运用

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 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经营货币并提供与货币相关服务的特殊企业, 其客户关系管理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地说, 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是指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 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功能与产品进行重新设计, 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再造, 从而为商业银行提供全方位的管理视角, 使其获得更加完善的客户交流能力, 实现最大化的客户收益率。其目标是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 增加收入, 寻找扩展业务所需要的新的市场和渠道以及提高客户的价值、满意度、忠诚度和赢利水平。从我国的情况看, 随着入世后金融业市场环境的变化, 各家银行都高度重视客户管理管理, 树立客户战略, 大力开展以关系营销为主的金融营销和以优质文明服务为主的服务支持与吸引活动, 积极构建和应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三、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面临的困难

第一, 对客户关系管理在认知上存在不足。目前, 各家银行能够认识到客户特别是优质客户是商业银行最为宝贵的战略资源, 但“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并未在真正确立, 以产品和自我为中心的经营观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一是多数银行只对产品进行管理, 不对客户进行管理, 部门设置和管理职能以业务为中心确立, 网点产品推销以自我为中心, 业务流程以业务处理为中心。二是差别化服务不到位。尽管积极推行客户差别化管理, 多数的机构网点都设置了VIP窗口, 也通过贵宾理财中心等专业机构对高端客户提供差别化的服务, 但推进力度仍存在明显不足, 没有专门研究客户结构和个性化需求, 客户价值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三是过于重视交易关系, 对客户关系重视程度不够。银行基层营业网点只强调服务态度, 片面地认为帮助客户办好业务, 使客户基本满意即可, 限于浅层次的普通服务, 主动吸引客户、深入挖掘客户多方面金融需求的意识不强。

第二, 客户服务架构层次多、部门多、效率低。从服务的角度看, 纵向上的多层分工体系降低了客户的服务效率, 对市场形势变化反应滞后、适应性差, 影响了竞争力的提高。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被消耗在内部协调和信息的上下传递上, 影响了优质客户市场开拓, 极易导致优质客户的流失;横向上的“业务中心型”组织架构增大了客户的交易成本。储蓄业务、个人住房按揭、银行卡、电子银行、个人外汇等各种个人银行业务被人为分割、分散、封闭在不同的专业管理部门, 以职能和业务为中心, 过于强调专业与管理优势的特征依然十分明显。缺乏统一的个人金融服务整体规划, 各个部门按产品或渠道分割自成体系, 设计、开发、推出产品或提供服务时仅从部门利益出发, 没能充分考虑与其他相关部门同类产品的衔接与整合。客户在购买不同的金融产品时, 需要与多个部门重复交易。这种服务架构降低了客户的感知价值, 影响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最终也对商业银行自身价值的提升形成了严重制约。

第三, 客户服务模式还不够精细。一是客户定位模糊。目标市场不清晰、市场定位不准确, 客户的分层次、个性化服务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模糊的客户定位和无差别的客户服务, 不但使优质客户享受不到优质服务, 而且由于经营资源的有限, 大量低端客户的流入极易导致网点有限服务资源的低效, 造成低端客户因自身“相互拥挤”而对银行服务质量不满、满意度下降。同时也必然对优质客户产生强烈的“挤出效应”, 导致优质客户忠诚度的下降与流失。二是网点定位模糊。尚未形成分层次的网点定位模式和清晰明确的网点服务模式。传统的有形物理网点尚未真正完成从交易核算型网点向营销服务型网点的转变, 经营模式严重滞后于优质客户的需要。综合性个人理财中心较少, 难以销售高端、复杂的金融产品, 无法为优质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三是渠道定位模糊。各家银行已经基本形成了网点、电子银行、自助设备、个人客户经理等综合化服务渠道, 但接触客户的各个渠道未得到有效的整合应用, 渠道应用水平较低, 各种渠道的功能和定位没有很好地加以研究, 特别是电子类金融不能形成系统的个人金融营销体系和强大的优质客户服务体系。四是信息资源分散。各种资源特别是客户信息资源始终处于分散扩散状态, 没有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起来, 难以形成强大的客户竞争与服务优势。

四、对商业银行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的思考

第一, 明确客户定位。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能将各种各样的客户信息集中和整理起来, 并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 为每一个客户, 尤其是优质客户建立一套个性化档案, 从而能根据客户的各种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从关系营销角度看, 市场定位实际上是银行与特定客户群体的关系定位, 即确定与谁打交道, 这种关系定位, 不仅仅指银行与其产品消费即客户的关系定位, 也包括存在于银行特定市场环境中其他关系主体的关系定位。作为商业银行必须全面分析区域内的经济结构、趋势和同业情况, 按照成本收益法对现有客户进行分析、论证, 找准自己的优劣势, 确定自己的客户定位。在这过程中, 要把维护现有客户、拓展潜在客户、挖掘潜在客户与客户定位结合起来, 集中资源优势, 有的放矢开展针对性的营销, 提高客户的整体质量, 提升经营效益。

第二, 把握客户真实需求。通过客户关系管理来加强和完善客户关系, 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并提高服务效率, 以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竞争中, 把握客户的需求, 赢得更多的客户, 整体上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客户关系管理能帮助银行识别客户价值的差别化和需求差别化, 便于银行明确目标, 采用最合适的方法对最具价值的客户和最具成长性的客户不断创收, 开发一般客户和潜在客户, 对低于边际成本的客户找到问题所在和原因。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可以快速了解客户的需求变化, 并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客户的需求。从而使银行在产品定位和市场决策上能适应这种需求的变化, 使银行能够提供客户最需要的业务和服务, 从而达到引导客户消费和吸引客户的目的, 不断巩固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第三, 实施差别化服务战略。客户的需求是分层次的, 不同阶段、不同情况的客户的核心需求是完全不同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供了有利的数据, 对客户进行分析, 从而为提供差别化服务奠定了基础。对个人客户、零售业务产品, 由于客户对服务的地域性要求比较强, 业务规模小、客户使用频繁, 可以推行“一站式”服务, 灵活、有效地抓住市场, 拓展业务。对系统性优质客户, 通过综合的理财优势和专业精良的服务, 为客户充当战略顾问, 对企业战略性的兼并、重组、收购、转型等提供前瞻性的研究, 为客户设计结构和期限恰当的财务企划书, 以及项目可行性论证、评估、投资方案筹划、资本运作、资信征集等各类高附加值服务。而对系统性一般客户, 除提供健全和完善的服务外, 还要把重点放在为客户提供先进的服务方式、服务手段上, 依托现代科技支撑, 开发安全便捷的业务品种和业务方式, 尽可能降低成本, 通过对外拓展, 增加规模来获取经营收益。

第四, 优化银行内部流程。要逐步整合信息渠道, 积极管理信息、流程、技术和人员等要素, 确保关系银行管理实施中各阶段上的信息、流程、技术和人员的完美组合。要获取全面、准确、及时的客户信息, 通过有效分析客户的利润贡献率来制定相应的市场、销售和服务策略, 并据此审视各项业务流程, 对不合理、不科学的部分进行优化, 以达到方便客户、减少客户等待时间, 提高客户服务效率的目的。只有根据业务发展的要求对组织结构进行扁平化整合, 按照市场细分后的不同客户群来重组新的内部职能部门, 才能从组织实施上保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得以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赵骅, 刘江鹏.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2]、李国峰.零售银行客户关系管理[M].企业管理出版社, 2011.

[3]、严明燕, 张同健.基于数据调查的国有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经验分析[J].改革与战略, 2009 (5) .

[4]、盛丽.我国银行导入CRM的战略思想[J].商业银行实务, 2002 (4) .

8.商业银行客户服务管理 篇八

【关键词】集团客户授信风险

一、A集团的基本情况

A集团所属企业共计30余家,主要生产经营食用植物油、各类人造纤维素、纤维素醚、淀粉醚、有机、无机肥等产品,主要产品有大豆油、花生油、棉籽油、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各类纤维素醚。旗下主要包括两大业务板块,一是油脂加工及副产品板块,二是精细化工板块。该集团成员企业中与我行信贷合作的客户是B公司和C公司。

二、从A集团风险事项中应汲取的教训

1.要强化对集团客户盲目扩张、主营业务不突出的风险把控

集团客户涉及领域较多,主营业务不突出,产业链复杂是造成银行信用风险的重大隐患。A集团自成立以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逐步成长为当地支柱企业之一,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实际控制人也连年任我市人大代表,政府也给予个人和企业种种荣誉。在此背景下,实际控制人产生了强烈的扩张欲望。无往不胜的过往经历,使得企业高管层形成自我崇拜和好大喜功,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和企业的实力,力求在多个领域额遍地开花。2009年A集团在传统的油脂加工企业基础上又上马了建材级纤维素醚项目,为了降低原材料成本,陆续又在新疆五家渠地区、喀什地区建立了生产基地和原材料供应基地。与此同时,在安徽、新疆、山东三地成立了贸易类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房地产企业、资本运营企业等一系列公司。盲目的进入了新领域,原来的主营业务逐渐被削落,仅仅依靠各家银行的信贷投入作为资本,跨行业的设立公司,过度负债形成的巨量短期资金被长期使用,最终资金链不堪重负断裂,导致整个企业帝国轰然倒塌。在对该客户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我行仅关注了B公司和C公司两大主营业务板块的经营发展,而对企业近年来跨业经营等扩张行为没有引起足够高的重视。

2.需要高度關注集团客户授信存在的“多头授信”和“授信过度”情况

A集团出现资金链风险的直接原因是受到媒体负面报道后部分股份制银行抽贷19亿元直接形成的。而整个集团及下属公司授信最高额度一度达到70亿元,远远超出了企业实际的资金需求。在2014年末A集团出现资金链断裂情况后,省、市金融办多次召集38家授信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召开化解流动性风险协调会议。2009年客户合作的银行仅限于当地三家银行,随着企业发展壮大,股份制银行纷纷介入,有的股份制银行为了提高效率、提高短期收益率,趋从于“羊群效应”,甚至借用他行的授信材料内容申报授信,试图搭便车以节约调查成本,在对客户调查不彻底和在对他行授信不了解的情况下,把对该集团进行授信作为抢占市场的营销手段,弱化了集团客户授信制度的风险控制方面的考虑,没有达到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以上的行为直接造成A集团“多头授信”、“过度授信”的问题,为企业盲目扩张提供了资金支持,助长了企业短贷长用行为。在经营过程中,经办行没有清醒的认识到过度授信对我行信贷资金安全的风险,出现股份制银行抽贷行为后,企业资金链在和短的时间内即断裂。

3.警惕涉及大宗商品交易的集团客户

A集团业务涉及大宗交易——大豆,而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大豆进口国,进口来源国主要是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在国际大豆市场上不具备发言权和影响力。在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大融合的背景下,中国大豆市场完全市场化,中国大豆进口企业也日益受到国际大豆市场的冲击,导致价格频繁波动。A集团每年需进口大豆20余船,120万吨左右。早期,该集团委托青岛代理商进行代理进口业务,为了降低成本,企业自己组建了团队进行点价,开展了自营进口业务,尽管企业为了防范风险,建立了套期保值机制,但是大豆进口大宗交易具有价格波动大、供需量和杠杆效应等特点,经营风险较普通的贸易要大的多,集团对经营的风险把控要求较高,一旦判断失误,定价过高,造成的损失较大。在对客户的日常管理中,我行对企业的定价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仅能依靠已签订的合同开立信用证,对远期大豆市场波动风险难以把控。

4.要警惕集团客户内部管理风险

集团客户尤其是民营集团客户,受到发展时间、发展环境以及管理者素养的制约,往往缺乏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内部管理混乱,缺乏风险意识,没有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框架。就A集团而言,该集团自1998年成立以来,经过16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小油坊发展成拥有3000余名员工,集油脂加工、精细化工、有机肥料、绿色食品、棉花生产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既是县支柱企业之一,也是市重点培植的百亿企业,国家级高新企业。企业在实际控制人拥有员工和中层更多的信任,而自己受到以前成功的鼓舞,错误的高估了自身的能力,在目标的制定、风险事项的识别及风险评估脱离实际,加之董事会、监事会对企业决策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事与愿违,企业风险逐步积累,最终爆发。

三、下一步对集团客户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

当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企业集团化趋势愈加明显,因其规模大、资产实力较强、资金业务需求量大,成为我行重点营销对象。但集团客户结构较为复杂,风险表现的较为隐蔽,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强风险防范刻不容缓。在下一步对集团客户的营销和贷款管理上,我行将深刻吸取A集团的教训,引以为戒,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认真做好对集团客户的尽职调查工作和客户评价工作

针对集团客户在贷前调查环节,应当把对集团客户的如下几个方面作为调查重点。第一,组织结构。应对集团客户的管理、组织和治理等方面的制度和结构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分析,避免出现忽略集团整体风险,而仅仅拿出集团中最优质成员企业进行分析评价。第二,财务指标的深化分析。应高度重视相关报表的审计,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均应经过具有我行认可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

2.对授信总量严加控制,对借款人结构进行合理安排

首先,应当对集团客户的授信总量合理评估并进行严加控制。坚决杜绝在不对集团客户的授信总额加以控制而对其成员企业进行分别授信的情况。其次,还应当对借款人结构进行合理安排。在办理集团客户授信业务过程中,不仅要核定和控制授信总额,还应当合理安排借款人结构,避免合同借款主体与实际用款、还款主体的错位。

3.不断提升贷后管理的层次和水平

由于集团客户较为特殊,在日常的贷后管理中除了对客户进行走访调查,还应当通过工商、税务等部门获取相关信息。加强对集团客户经营、交易行为的约束性条款限制。

4.针对大型集团客户,提倡银团贷款,实现信息共享

部分集团客户的信贷需求较大,单独一家银行可能难以满足其信贷需求,这种情况下建议采取银团贷款方式,一家牵头,多方参与,互相合作,协调配合。也可通过当地银监部门组建授信银行俱乐部形式,定期进行信息交流反馈,消除银行与银行之间的樊篱,提高信息共享的质量、效率和层次,建立银行信息共享合作机制,共同防范集团客户风险。

参考文献:

[1]《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2003 年第 5 号.

上一篇:领导专家评审会发言稿下一篇: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复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