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

2024-09-18

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精选12篇)

1.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 篇一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防治为重点,以开展重点流域、区域和行业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生态强乡战略,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观念,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精心守护**的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为“十三五”开局奠定了较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一、推进绿色发展

充分发挥乡党委、政府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牵头抓总的作用,成立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不断理顺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督查考核、责任追究、应急管理等工作制度。各村(居)相应地成立了环保工作队,壮大充实了全乡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工作力量。强化规划引领,在编制全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全乡总体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时,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环保工作新格局初步形成。

二、突出污染治理

以创“国家卫生乡镇”“省级安全社区”为契机,全面开展空气、土壤、水“三大战役”环保行动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强力治理环境污染源头。采取集中转运、就地掩埋的方式清理垃圾堆码点2处;新购垃圾箱70余个、垃圾收集三轮车3辆,场镇设置车载垃圾箱2个,实现生活垃圾“乡收集、区处理”;场镇污水处理站即将投入使用,将有效解决场镇、印山坪聚居点、寨子包村等地生活排污问题;全面整治黑化场镇道路,有效降低尘土污染;新建客运站公厕,改造乡政府机关公厕并对外开放。结合“四好村”创建,全面推进门前“五清”治理行动,常态开展环境卫生大打扫,有效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庭院形象。我乡顺利通过“国家卫生乡镇”技术评估。

三、开展生态建设

结合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20全乡退耕还林兑现857亩、1150户,完成古楼山村退耕还林后续产业100亩及何家坪、古楼山村森林抚育729亩,全面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7637亩。加强辖区寒溪寺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护工作,增设安全防护网700米,新增警示标语、标牌15处,清理周边畜牧养殖2处。**乡荣获“年全省环境优美示范乡镇”荣誉称号。印山坪村荣获“巴中市美丽乡村”,寨子包、王家院、方山雁、何家坪、古楼山、印山坪村获得“2016年四川省卫生村”荣誉称号,乡卫生院、**小学获得“2016年四川省无烟单位”荣誉称号。

四、加强监督管理

严格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由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与,成立环境专项督查工作组,对辖区采石场扬尘、噪声污染源进行集中整治,强制企业进行降尘降噪处理。对辖区涉及环保评价手续不齐的1起市重项目要求停工整改,立即依法办理环保评价及其他环保相关手续。对辖区1家养猪场,通过政府性投入方式建立沼气池,既解决排污达标问题,又生产清洁能源。根据时节,对辖区秸秆焚烧行为及时制止并开展警示教育,对腌制品熏制的进行有效规范,严格禁止随意燃放烟花爆竹,减少空气污染。2016年以来,全乡综合开展扬尘、水源、垃圾和秸秆焚烧等环境保护专项检查26次,发现问题31起,限期整改到位。近年来,我乡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环境污染事件。

五、强化宣传引导

组织召开各类环保工作会议,及时传达省、市、区环保工作要求,结合本乡实际,安排部署环保宣传工作。充分利用会议、板报、标语、广播、LED滚动屏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利用各村(居)文化阵地,制作生态建设及环保教育宣传专栏10个,先后共向发放环境整治宣传资料1000余份,制作展板20余张、悬挂标语30余幅。有效提升全乡干部群众环保意识、卫生意识,增强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自觉性,营造全民动手开展整治的良好氛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乡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我们倍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鼎力支持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信心在“十三五”期间抓住环境质量改善的窗口期,打好环境保护的攻坚战和持久战,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

2.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 篇二

一, 传统文化的生态滋养与环境伦理制度规范。

刘福森教授提出, 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生态伦理学, 必须超越西方文化的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 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放德而行, 循道而趋”、“顺乎自然”的哲学精神;必须以中国文化的“中道”精神取代西方文化的两极对立思维方式, 超越西方理性主义的、“知识论”范式的生态伦理, 把生态伦理学建立在中国哲学“境界论”的基础上。卢风教授指出, 文化自觉运动 (自觉、自强、自信) 植根于文化传统, 中华文化是可持续的, 而西方文明是不可持续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两个架构了西方制度, 宗教信仰被物质主义所侵蚀, 宗教信仰仅仅成为一个工具。应由市场经济+民主法治+超越了的物质主义的文化等三部分组成社会制度。杨通进研究员认为, 工业文明有两个制度成就值得借鉴:一是公民社会的健康成长。公民社会的健康与强大使得西方发达国家公民能够及时发现政府和市场在环保等方面的失效, 迫使政府和企业认真对待公民的环保诉求。二是民主宪政的完善。民主宪政的完善为西方发达国家环保事业提供重要制度保障。叶平教授提出要开拓环境哲学研究的新局面, 为此在理论上, 要研究环境哲学本体论, 深入挖掘中国古代儒道天人存在论和古希腊关于外部世界的思想源流, 接通环境哲学与正统哲学的对话联系。在实践上迎接和主动进入环保实践, 研究一些重大环境实践问题。王国聘教授指出, 人类道德培育规律和城市化进程中传统伦理控制力的失效, 要求我们把社会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提升为制度乃至法律规定, 借助制度的强制将人们的行为统一到有益于社会秩序的规范上来。环境伦理制度化主要有环境伦理自身的制度化和环境伦理渗透到社会制度中的制度化两条路径。杨涯人副教授提出要研究元伦理学内在逻辑问题, 这涉及环境伦理学的文化源流和哲学根据的追究。没有与传统文化的关联, 没有与传统哲学的联姻, 环境伦理学就不可能立足。

二, 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向与环境治理制度安排。

卢风教授认为, 学界关于工业发展前途的分歧是关于现代性的分歧, 现代性思想的核心是独断理性主义或科学主义。独断理性主义和极端现代主义所形塑的文明就是正在全球扩展的现代工业文明。独断理性主义是站不住脚的, 现代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必须走向生态文明, 为此必须促成科技的生态学转向。对此, 包庆德教授从技术与能源维度指出, 一方面应有效提升科技的生态含量研究及其科学发展水平、深度开发节能技术的潜质及其广阔应用前景、深入研究生态技术的实质及其有机构成层次, 从而积极推动绿色适用技术、环保技术以及可享受体系的生态化进程;另一方面深入探讨由不可再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移递进, 甚至转换替代直至有序发展成为生态能源的过程, 进而自觉推动能源结构转变及其多样化, 当代过渡能源及其再生化, 理想生态能源及其规模化进程。丁宪浩教授认为, 人类文明进步与相应产业发展相伴随, 即将到来的生态文明社会须有自己特征的产业来支撑, 这个产业就是正在形成中的“生态业”。黄爱宝教授认为, 在环境治理的制度安排中, 存在着是以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法制还是以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德制为制度目标的选择问题。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道德制度即德制是一种实现服务精神的制度, 是服务精神的物化成果。其常规内容应当主要表现为各种引导性而不是强制性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郇庆治教授认为,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主义向度可以大致理解为:城市生活交往功能而不再是工商业功能的强化、绿色可持续生存与生活方式的创新和推广、城市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遗产的保持和恢复, 而这三重意义上的生态主义内涵在城市规划和政府监管过程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责权体现。

三, 环境哲学的理论研讨与发展理念范式转换。

曹孟勤教授探讨生态自由意志的可能性及其现实性, 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如果生态自由意志得以证成, 不仅为改造自然实践活动的合理性提供合法性理由, 也为生态伦理存在的合理性提供合法性理由。更重要的是, 证成生态自由意志的存在就为探讨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前景。徐海红副教授提出生态劳动概念, 认为生态劳动是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良性物质变换的基础上实现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本质统一的活动。劳动不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单向利用关系, 而是人与自然的双向养育关系。谢阳举教授指出, 在大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就是要促进人文学科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绿色化并将其贯穿到大学教研中去。包括揭示传统人文学科通向环境问题的路径和结合点;研究实现传统人文学科绿色化的基础与原则, 总结发达国家环境教育利弊得失;制定典型的人文学科绿色化教学模式, 实现环境教育与人文学科的深度融合;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 广泛吸收亲自然、亲生态、亲环境的文献资料, 制定文学、历史学、哲学、宗教、政治学、教育学、人类学等人文和社科学科绿色化的课程体系和施教途径。曲红梅博士指出, 近年来有关发展研究受到人们关注。通过对众多有关“发展理论”文献进行整理分析, 我们发现关于人类发展范式的研究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 不厘清各种范式之间的区别就无法在真正的意义上讨论发展主题本身, 更无法理解这一主题背后所展现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

四, 生态危机的根源探讨与摆脱困境制度建设。

3.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 篇三

[关键词]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策略

一、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1.当前我国所处的发展程度和阶段仍旧沿用以往旧有的模式,造成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环境压力。总体上,我国仍然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以及不断发展的制造业,电力、水泥、钢铁等行业产生的所需大量的原材料,因此产生的能源消耗是比较巨大的。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会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消耗。而且我国政府当前主要采取的还是高投入、高速度、运动员型的发展模式,根本没有考虑到对于环境成本的影响,全国上下各地区之间存在的激烈的经济竞争,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环境污染也随之加剧。因此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不断加剧,对于人群的影响也更加的广泛,所以也就引发了比较强烈的社会关注度。

2.现如今,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导致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属于是复合效应型的,对于这种类型的环境问题,处理起来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再加上受到后发优势比较严重的影响,在工业化进程上,后发国家的时间被高度压缩,的由于我国特定发展模式的作用比较大,因此长期的高速发展在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环境问题的集中式爆发,各种问题出现交互叠加的情形。我们的环境已经从天到地、从海洋到陆地的出现了各种问题。这就跟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具有比较严峻的形势。这样的局面也就造成我国的环境空间上回旋余地非常的有限,我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意识储备去解决各种环境问题,其产生的资源分配不均问题也无法有效地治理环境问题。

3.区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不平衡的发展形势导致当前的环境压力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转移。由于环境问题的转移继而造成了新的问题的存在,从当前全国的发展形势上来看,部分环境污染的数据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环境治理的效果也相对较为明显。但是从数据构成上看,其他的一些指标比如工业烟尘排放、工业废水排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氮氧化物排放达标率等在我国东北部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仍旧是居于前列的。我國在环境治理问题上出现了重视城市轻视农村的情形,环境污染也随之出现了朝着农村转移的严重趋势。也就是说,从整体上看当前的环境数据压力是比较大的,而且分布人群也更加的广泛了,因此居民对于环境质量的感受也越来越差。

二、造成我国当前存在环境问题的原因

1.当下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对于环境造成的破坏越发的巨大。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不断增长,在各种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非常不加节制的,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环境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不断推进的阶段,不断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因此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的生态破坏。

2.人口数量的持续不断增长,对于生态环境而言也产生了较大的压力。当前我国的人口出生率虽然较之以往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较大,以往过猛的增长速度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比较大的压力。迫于生存压力,人们围湖造田、毁林开荒,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植被的破坏,人类很多不合理的行为和活动均给大自然的支持系统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其承载力不足也造成了环境的崩坏。

3.环境保护部门执法力度不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并协调,各种矛盾日益突出,轻环境保护,重视经济发展的模式在很多地方依然存在着,有一些甚至还存在着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状况。滞后的环境保护直接导致社会发展中各种状况监管不利,矛盾丛生。

三、落实我国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

1.构建完善的政策制度,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有理论依据。环境的破坏与保护应当坚持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对于产生污水的企业,需要其支付污水处理的费用,综合运用金融、财税以及价格等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对于以往环境无价以及资源低价的行为加以改善,构建合理的补偿机制,最终切实改善环境发展与保护中的诸多问题。

2.加强对环境保护中的监管,完善各种技术手段和制度,开展绩效考核和评级,建立并实行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以及企业的生产者责任制。当务之急是要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对于有些企业排污超标的行为,应当加大处罚力度,对于違法的环境问题应当严惩不贷。

3.重视立法,严格执法,确保环境保护能够走上一条法制化的轨道。环境立法工作是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环境保护体系,确保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处于一种良性的循环之中。对于各种违法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当务之急在于构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生态环保执法机制,诸如调整环境监管体制、加重处罚力度。

4.不断实施科技的创新,对于自然资源加以合理化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深化研究和推广各种先进的、可循环的适用技术,对于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应不断提升。落实节水、节能、清洁生产的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通过不断的教育培训和分类指导,建立新型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促进环保适用技术的应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环境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若对其不加重视,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而且面临着我国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和日益减少的能源资源,更加需要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来环节环境压力,这对于后期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和谐均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将环境保护落实到每一步上,对于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将是一件造福的事。因此,我们呼吁,不论是相关的环保部门,还是居民个人,都要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人人参与。

参考文献:

[1]孙静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成效和未来展望[J].农业展望,2015(16):227-229.

[2]金惠兰.关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探析[J].环境保护,2016(12):131-133.

[3]刘华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从可持续发展到生态现代化[J].社会科学家,2015(22):309-311.

[4]周世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5(27):192-194.

4.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 篇四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4日上午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习近平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习近平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习近平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要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习近平强调,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习近平强调,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

5.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环境保护 篇五

——周林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与自然以及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运用科学方法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人与自然同行、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理念价值形态。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活动中,让我们联想到绿色环境,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民消极的对待自然,不是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的能动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使之更 1 好的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思想上,应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结构的意识,将环境保护作为新阶段推进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政策上,应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在发展政策上,抓紧拟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采取总体制度一次性设计、分步实施到位的办法,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在发展布局上,遵循自然规律,开展全国生态 功能区划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在发展规划上,进一步优化重化工业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在措施上,应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包括建设完善的法律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培养专业的执法队伍,采取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等。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严惩。核心要求是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任何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个人和单位都要补偿环境损失。

在行动上,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环境。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 动一切积极因素,齐心协力保护环境。一是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二是加强部门协作。环境保护部门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总体设计部”,其他有关部门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共同建设者。要加强环境保护部门的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体制。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四是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机制。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形成国家、地方政府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的监控、预警技术体系,带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理性借鉴其它地区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五是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六是加强基层社会单元的环保工作。把环境保护 作为社区、村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环保工作,使每个公民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

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普及和发展的基础,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个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发开,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在全球气候对经济发展的挑战中,我们感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其实生态文明与低碳经济相互依存,互为转化。发展低碳经济基本途径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努力降解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把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最小的程度。从而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低碳方式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全球性变革。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的综合高效利 用,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以及人类衣食住行的各个环节。如能源的使用、饮食的安全卫生、房屋的材料装饰、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垃圾处理等。

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其一是有效投资,拉动效应。能过发展新能源产业自身的大规模投资,可以创造产业值带动就业;其二是清洁能源供给效应,能源供给效应是新能源可以为其它产业提供替代性能源,弥补可能出现的能源供应缺口,使能源可持续发展;其三是科技进步效应,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整体技术创新,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结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开展社会经济发展碳排放强度评价,指导和引领政府、企业、居民的行动方向和行为方式。第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高度重视研发工作,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理顺企业风险投融资体制,鼓励企业开发低碳等先进技术;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第三,开征碳税和推行碳 交易被认为是有效的经济政策手段,应充分利用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政策协同关系,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支持低碳经济的市场体系和政策体系。第四,先行试点示范,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先行试点,作为中国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同时,积极构建“低碳经济发展区”,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国家重点能

环境保护又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

包括;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涉及的范围广、综合性强,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环境保护它包含至少三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防止自然环境的恶化。包括:对青山、绿水、蓝天、大海的保护。这里就涉及到了不能私采(矿)滥伐(树)、不能乱排(污水)乱放(污气)、不能过度放牧、不能过度开荒、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不能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等等。这个层面属于宏观的,主要依靠各级政府行使自己的职能、进行调控,才能够解决。

第二:对人类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使之更适合人类工作和劳动的需要。这就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科学、卫生、健康、绿色的要求。这个层面属于微观的,既要靠公民的自觉行动,又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法规作保证,依靠社区的组织教育来引导,要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齐抓共管,才能解决。

第三:对地球生物的保护,物种的保全,植物植被的养护,动物的回归,生物多样性,转基因的合理、慎用,濒临灭绝生物的特别、特殊保护,灭绝物种的恢复,栖息地的扩大,人类与生物的和谐共处,不欺负其他物种等等。

6.保护生态文明作文字 篇六

这就是自然界新的一天。我们与动物,微生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我们与自然也是生生相息的,没有大自然,就不会有我们的存在。我们应该与大自然成为好朋友,但是,我们却伤害了它太多。

三百年前,人类发现了大自然丰富的宝藏,于是开始了工业文明,工业文明是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的。世界工业的发展使人类征服自然的目的达到极致,可是随即到来的是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中国从东北的松花江到南方的珠江,许多河流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湖泊的面积缩小,森林或草原破坏,沙漠化为土地达12万平方公里;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被誉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在春夏之际再次干涸,波光粼粼的水面和亭亭净植的荷花从此不见,白洋淀底黄沙朝天。这种人为造成的后果,怎不叫人痛惜?在对大自然的索取与探索中,作为“征服者”的人类,还未来得及欢庆自己的胜利,大自然就已经作出无情的报复。地球已经吃不消了,如果还继续发展工业,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现在到我们保护大自然的时候了,也就是要建立“生态文明”。

要建立生态文明,就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首先我们要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少用电器;还要节约用水,关紧水龙头,不要浪费;郊游外出不要乱扔垃圾;每年植树一次;回收废电池,不乱扔电池;不浪费纸张……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一个响亮口号,去年的会议,各国首脑再次呼吁人们注意: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再也不要让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水土遭流失。地球,人们美好的家园,谁不想让那蔚蓝色的海风化为雨水,重新滋润那片干涸的湖泊和干裂的土地;谁不想让那清新的空气迎面吹拂,叠翠的山峦、明净的河水、蔚蓝的天空永远向人类展示勃勃的生机啊!

7.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 篇七

(一)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在1971年10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正式提出,一经提出,这种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城市发展模式就受到全球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在众多的研究中,生态城市至今还没有受到普遍认可和支持的定义,需要更多的学者对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索。

前苏联生态学家Yani Lsky提出:“生态城市要求把建设城市的技术、自然完全融合,强调人在城市生态中的重要性,民众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环境的质量都要得到一定的保护,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元素,产生一个理想的城市模型。”

中国的黄光宇教授(1989)也撰文指出:“生态城市在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综合研究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复合型生态系统,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

从国内外研究的现阶段成果中可以发现,生态城市的内涵可以界定为: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人、自然和人和自然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用生态平衡等原理推进城市的建设。

(二)生态文明城市

自概念提出以来,国内众多学者对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覃玲玲(2011)提出:“生态文明城市要求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系统达到一种良性循环,强调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王家贵(2012)撰文指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要求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为基准,以全面提升居民持久的生活品质为目标,大力提升各类自然资源维护和利用效能,进而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持续促进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

目前国外学者对生态文明城市这一概念并没有太多的研究,总结国内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为:考虑生态系统自身的承受能力,改变以索取自然为主的城市建设方法,寻求适合本地环境和自然的城市建设路径,挖掘城市资源和潜力进行城市建设。

(三)水生态文明城市

水生态文明城市是近年兴起的新兴概念,国内外的研究都比较缺乏。

王沛芳等学者(2003)在分析城市水生态系统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城市水生态建设模式,表明水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黄红(2013)在《广州水生态城市建设构想》阐述了从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防洪潮减灾体系、水生态系统健康调控体系、水景观与水文化体系等方面建设水城的构想。

综合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为:人类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自觉保护水生态系统、实现人水和谐发展方面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水”,紧扣城市水系统进行生态建设,从一个新的视角推进。

二、区别与联系

(一)概念相互关系

1.生态文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与根本

生态城市强调了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状态,只有达到了生态文明的状态之后才能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城市建设,即遵循生态文明本质和要求的基础上正确地处理城市建设和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城市资源潜力之间的关系,以崭新的面貌和长远的发展眼光全面发展。

传统城市建设观单纯地把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索取的对象,生态城市建设中必须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解决好平衡问题,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态文明城市是生态城市发展的阶段成果

建设生态城市需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前提,而生态文明城市是生态城市良好、健康发展后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建设生态城市,首先需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就成了当下城市建设的重要实践。生态文明是生态城市的重要内涵,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最终实践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阶段成果。

3.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子系统

水生态文明要求尊重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要以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发展为基础进行人力活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十分重要的子系统。其主要包括水的综合利用、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护和修护水生态系统,水系统的保护机制、法律法规,水文化的积淀与弘扬等方面内容。

生态文明城市中的子系统水生态文明城市具有自身的特色和特殊点,以城市水系为骨架、与城市的水资源相匹配的新型城市产业布局,改善居民的水使用情况、水保护思想,使人们融入爱水、节水、亲水的大环境中。

(二)概念区别

1.经济学角度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有与城市生态系统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资源结构以及工业布局,用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合理的方式进行发展建设,既要符合自然环境资源的要求,又可以满足城市社会发展的需要,保证物质和经济的高效性,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城市系统。而生态文明城市是将人、自然和人和自然的关系这几个不同方面纳入城市建设的考虑中,在追求人和社会发展、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减少甚至禁止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珍惜和开发资源,提高城市资源的使用效率,以达到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发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强调在全国水资源紧缺的大环境之下,使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保证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城市水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水生态退化三大水问题,推进城市建设。

2.社会学角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利用,而且要求人类生态化,将科学技术、城市文化、道德法律等元素融入生态城市建设,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提供一个可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城市社会。而生态文明城市将人和自然融到一起,明确人们的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及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在合理和珍惜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共同发展。目前,我国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刚刚起步,其建设路径的科学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开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在现有的城市水生态循环理论、水生态工程理论、水生态护坡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和总结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路径,寻求最大限度适合人类生活的“人水和谐”城市建设方法,为整个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总结

生态城市、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生态文明城市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其侧重于城市建设的不同方面与不同发展状态,生态城市建设是以生态学理论和技术为核心,综合研究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需要使用多种技术从自然中获取资源进而改善城市生活。而生态文明城市在挖掘城市内外资源潜力的基础上,在建设城市的时候,既要考虑社会和城市的需要,也要考虑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保护和珍惜自然环境。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核心在于水的重要性,即在建设和发展城市的过程中以保护水生态体系、水生态系统为主,实现人水和谐方能保证城市的迅速稳定发展。三者在经济学、社会学意义上面均有不同,是不能混淆的概念。

摘要:生态城市的概念被提出以后,我国大部分城市和地区主动推进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然而无论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还是实践都仍处在研究和探索阶段,存在很多问题;随后衍生出的生态文明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等名词也面临着概念划分不清、区分度低,概念滥用、乱用等情况。通过分析生态城市、生态文明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及不同角度的概念使用和发展情况,浅析这三个概念并明确其区别与联系,规范概念的使用情况。

8.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 篇八

[关键词]生态文明;农业生态保护;外部性理论;国家责任制度;专家监督制度

[中图分类号]DF4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08)03-0062-04

一、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农业生态保护的时代契机

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带来了科技的巨大进步,推动了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当人们还陶醉于工业化的繁荣与成就时,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已经不期而至,并随着工业化的深入而加剧,逐步发展为全球性公害。长期以来,人们以过度牺牲环境资源的发展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日渐恶化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酸雨、臭氧层破坏和全球变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森林锐减、草地荒漠化、耕地破坏等问题也不容乐观。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整个国际社会都开始反思已有的发展模式,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这种背景下,我国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理论境界一生态文明理念。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新的奋斗目标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观的发展和升华,它的提出是人们价值观的一场革命,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同样是自然的客体,是自然的一部分。生态文明的实质就是要摆正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只有在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和幸福。生态文明建设中要以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人类的和谐、永续发展为着眼点,着力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和谐共生。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在生态文明理念下,为我国农业生态保护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时代契机,我们对农业生态问题的关注也应随之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首先应改变传统的为保护而保护的环保理念,过去往往是在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时被动地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现在我们更应加强对农业生态的积极保护,预防农业生态问题的出现。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对农业生态保护的成本投入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付出,从更为长远的眼光来看更是一种投资,是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投资。我们应该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契机,加强我国农业生态保护建设,并通过对我国农业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研究使具体的生态保护措施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外部性理论分析:我国农业生态保护的必要性研究

19世纪初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分析个别厂商和行业经济运行时首创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这一对概念。其后,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阿瑟·庇古首次从福利经济学角度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外部性问题,在马歇尔提出的“外部经济”概念的基础上扩充了“外部不经济”的概念和内容,将外部性问题的研究从外部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效果转向企业或居民对其他企业或居民的影响效果。此后,尤其是近年来,外部性理论不断发展,众多的学者将外部性理论引入自己的探讨领域,并从不同的角度去透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外部性。具体而言,外部性(externality)是某种经济交易所产生的成本或利益,这种成本或利益落在第三方身上而交易者并没有考虑到。按道格拉斯·诺斯的观点就是:“个人收益或成本与社会收益或成本之间的差异,意味着有第三方或者更多方在没有他们许可的情况下获得或者承担一些收益或者成本,这就是外部性。”从中可以看出,外部性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经济,即在没有成本付出的情况下,有某种利益落在第三方身上;另一种是外在不经济,亦称负外部性,也就是在没有任何利益获得的情况下,却有某种成本需要第三方来负担。

农业生态保护的最早提出是因为农业生态问题的产生,而农业生态问题和农业生态保护本身恰好体现了这两种外部性:一方面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另一方面农业生态保护本身又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通过对农业生态问题的负外部性解读和农业生态保护的正外部性探讨可以明确我国农业生态保护的必要性。

(一)农业生态问题:负外部性解读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膨胀,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农业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等大范围的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并且已经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往往也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农业生态环境更是如此,比如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加重、水源枯竭、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等等。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研究结果显示,1986年全国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为831.4亿元;“八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破坏加剧,1994年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4201.6亿元,接近同年GDP的10%。可以说,“外部性”问题最具意义的就是环境污染。当然,这里主要是指的是负外部性,即坏的消极的影响。

在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中,负外部性就是人们因受生态环境污染或破坏所承担的外在成本。造成环境污染的各方在决定和进行其经济活动时,并没有考虑到其行为将给社会带来的不利的外部效果。所以从表面上双方以及多方达到的供需平衡能够给交易的各方带来最大的收益,但是由于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行为所造成的污染是一种外部成本,交易的双方本身不必承担,却由整个社会去替他们承担这个成本,例如耕地污染,不仅直接导致农民失去土地,而且还会给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隐患,同时也容易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将因此而受到严重损害和挑战。

因此,从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分析中,可以得出农业生态保护的必要性,就是要通过农业生态保护,解决农业生态问题,并消除其带来的负外部性影响。同时,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影响也决定了农业生态保护法律制度架构的必要性,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农业生态保护法律制度,才能使保护措施得到切实贯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二)农业生态保护:正外部性探讨

在欧美发达国家,虽然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

比重并不大,但他们一直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尤其重视对农业生态的保护。在对农业生态的保护方面,各国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消极保护,而更多的是主动对农业生态采取保护措施,不仅对显性的农业生态问题进行保护,同时也对隐性的、潜在的农业生态问题进行预防性保护,比如鼓励休耕等。这主要是基于对农业生态保护正外部性效果的考虑。因为耕地保护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它不仅能给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能够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较强的“积极的”或“正的”外部性。

农业生态保护的正外部性就是农业生态保护的边际私人成本或边际收益与边际社会成本或边际社会收益相偏离,个人对农业生态保护所带来的收益可以被其他社会成员分享。农民对农业进行的生态保护,可以给无关的他方带来收益。农业生态保护是种正外部性很强的公共物品,农民受收入较低和短视性的影响,往往不会主动为农业生态保护进行付出,从而造成了农业生态保护这种公共物品的生产严重不足,有时甚至会出现供给为零的局面。

通过农业生态保护本身的正外部性分析,农业生态保护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是全社会都可以享有的,要使农业生态保护长期进行,必须要靠国家的投入,而不能单纯依靠农民的保护投入。同时在对农业生态保护进行法律制度架构时,也要明确国家的农业生态保护责任。

三、法律制度回应:我国农业生态保护法律制度体系的架构

(一)基本原则:我国农业生态保护法律制度架构的基石

1.目标性原则:协调发展

我国农业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的目标性原则是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原则的具体内容是指农业生态保护要与人口的增长规模、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容量和承载能力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在农业生态保护上也并不是投入越多就越好,成本的投入量要达到一个合适的水平,农业生态保护不是一项孤立的计划,要考虑社会经济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因素,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相适应。

2.基础性原则:预防为主

农业生态保护的根本在于预防,法律制度的基础性原则就是以预防为主。在农业生态问题产生后,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一种治理,而非保护。所以,农业生态保护更应该把防止产生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放在首位,事前采取防范措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同时,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负外部性,这种负外部性会损害社会的整体公共利益,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很多其他负面的影响,因此,在预防阶段的投入会实现以较小的成本换取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的目标。

3.关键性原则:公众参与

农业生态保护的关键是公众参与,在法律制度中应建立公众参与原则。农业生态保护是以整个社会的利益及后世利益的实现为出发点的,既涉及现实的、当代人的利益,也涉及潜在的、后代人的利益,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扩大公众的知情权,使农业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并使公众对具体制度规划的实施情况有所了解,才能真正获得公众对农业生态保护措施的支持。农业生态保护可以带来的经济、环境等多方面效益,有的并不是能及时显现,因此应该保证公众都能够参与其中,加强对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的了解,对各项具体措施予以监督,以提高成本投入的效果。

(二)具体制度:我国农业生态保护法律制度体系的内涵

1.基本前提:国家责任制度

在农业生态保护过程中,国家要承担起主导作用。国家责任的明确是我国农业生态保护的基本前提。第一,农业生态保护也是全球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各国农业生态保护构成一个完整的保护体系,国家应该承担起农业生态保护责任,发挥主导作用。第二,农业生态问题具有负外部性影响,基于人们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短视性,农业生态保护必须由国家来予以引导,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这也要求在法律制度中体现出国家责任。第三,这也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和农民收入相对较低的客观要求。虽然农业生态保护主要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进行的,但由于农业生态保护具有正外部性效果,农业生态保护所产生的环境、社会效益是全社会都可以享受到的,因而不能将农业生态保护的责任全部转移到农村、转嫁给农民,国家应在其中承担主要责任。

2.逻辑起点:规划和影响评价制度

在农业生态保护的法律制度中,要以规划和影响评价制度为逻辑起点。农业生态保护只有以合理的规划和影响评价为起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适的保护措施,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保护效益。农业生态保护规划,是指根据国家或各地区的具体农业生态条件、自然资源状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一定时期内所要实现的农业生态目标及采取措施的总体安排。不同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往往需要不同的规划,例如我国北方的旱地和南方的水田的生态保护规划就应该针对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通过以法律化的形式将农业生态保护规划制度固定下来,可以对这些制度予以有力保障,不但能使农业生态保护的相关措施具有实际可操作性,而且也可以避免因规划不当导致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带来的负外部性影响。农业生态保护影响评价制度是农业生态保护影响评价的法定化,是指通过农业生态保护的影响评价,对某项可能影响农业生态保护措施的人为活动的环境影响、可行性等提出报告,依法定程序予以监管的法律制度。农业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前、实施过程中以及实施后,应该及时对已经或者可能造成的农业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以确保农业生态保护的有效性。

3.核心目标:综合利用制度

农业生态保护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各种农业自然资源之间的综合利用。农业生态体系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环境系统,各种资源之间的关系具有特定性,而所谓的综合利用,就是要根据各种资源的不同特性、功能、贮存形式以及具体分布情况,通过适宜的保护措施进行符合实际的合理保护。根据综合利用的要求,不但要考虑各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的差异性,更要考虑各种资源问的互生、共存关系,在此基础上予以相应的农业生态保护,否则不但会造成成本投入的浪费,更有可能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所以,加强法律引导,实现农业生态保护综合利用制度的法定化,可以更好地针对农业生态系统中各种不同的农业生态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避免保护成本的不当增加。

4.重要保障:专家监督制度

农业生态保护是针对不同的资源进行不同利用的综合规划,其效果的显现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并不是可以即时显现的,因此对具体措施的监督有一定的技术性要求,这就需要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农业生态专家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相关的调研、考察,以此得出农业生态保护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因而将相关专家的这种定期对各项措施的实施情况予以评价,并根据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来指导进行新的规划措施的实施等不同的监督形式以法律化的方式予以固定和规范是很有必要的。专家监督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农业生态保护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

5.关键内容:利益分享制度

在农业生态保护中,关键内容是建立合适的利益分享制度,实现农业生态保护利益的协调分配。农业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对这种社会公共产品的保护会带来社会整体利益的增加,同时也存在利益分享问题。比如,在河流上游的人们为农业生态保护付出了成本,却由下游未付出成本的人们享受收益,这显然是不公平的。这也是农业生态保护的正外部性效应,农业生态保护不仅能给保护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能够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会给其他无关的社会主体带来效益。这其中就会对相应的社会主体产生一种不当激励,即农业生态环境利益分享主体在无环境利益成本的约束下尽可能获取自身环境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架构利益分享制度时,要切实保障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者的利益,从公平原则出发,在法律制度中要求收益者根据自己的收益情况承担相应的保护成本,以弥补保护者的成本投入,这样,不但有利于社会公平,更有利于激发保护者的积极性,以使农业生态保护能长久实施。

6.和谐运行:纠纷解决制度

在农业生态保护的过程中,各方主体围绕利益分享、成本分担等问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纠纷,如何及时解决纠纷是保障农业生态保护和谐运行的基础。在纠纷解决制度中,首先应划清各方应承担的责任,再根据各方承担责任的大小、付出成本的多少来享有收益;其次要注重保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在制度方面予以适当的倾斜。在具体的纠纷处理方式中,应以和解为主,兼采其他方式,力争使各方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平息纷争,化解矛盾,促使争议得到公正、彻底解决。这不但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生态保护的和谐运行,而且对维护社会稳定,缓和社会矛盾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四、展望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契机下,我们要勇于突破传统思想,站在一个更新、更广、更高的视角下探究我国的农业生态保护问题,通过农业生态保护外部性分析以及我国农业生态保护法律制度体系的研究,不但可以使人们更加理解进行农业生态保护,并加强法律保障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农业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促进我国农业生态保护措施得到真正贯彻。

9.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 篇九

我的家乡是一个甲级开放城市位于贵州省安顺市。

这里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色彩斑斓和风格各异的城市建筑。是黔中文化的发祥地,由此留下了许多有地方民族文化的特点。但是近几年来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差,从而造成了环境的大量污染。还有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导致泥石流的发生,大量排放污水和废气以及各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安顺还包括普定县、西秀区、平坝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但这些地方的环境都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镇宁的穿城河,那浅浅乌黑的水使人们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潜入心底。穿城河啊穿城河多少年来上您养育了镇宁祖祖辈辈的儿女。您默默贡献自己的一切,如果没有您,人们的生活就像没有阳光:没有您,人们就像婴儿离开了母亲,这样一天一天您就是流向大海还是黄土地呢?从前,无论春夏秋冬,河边总是有人在洗衣,洗脸,嬉戏玩耍。可如今,一切都没有了,您随着日子一天天流向那去呢?您为听不到孩子们的笑声而苦恼,再也没有人来这里玩耍了,现在这里死气沉沉的……

大自然所赋予人们的伟大力量就这样消失了!我大声呼喊:“是谁,是谁把这伟大的力量给毁了!”

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很差,需要大家的齐心协力来共同把环境搞好。让我们一起保护好这美丽的世界吧!现在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生,应该做好一些保护环境的方法。如:不随地吐痰,不乱仍果皮,不排放污水。总之,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想如果人人都自觉保护好环境,那么我们生活的城市和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不就会变得更美好吗?在说保护环境也是“绿色奥运”的象征,大家团结奋进共同把环境保护好,做一个环保小小宣传员。人人为“绿色奥运”贡献一份力所能及的力。一句话:“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珍爱生命,保护环境。”

10.保护生态文明倡议书 篇十

为全面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精神,以倡导环保行为、普及低碳理念,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使广大家长朋友成为绿色社会的播种者、建设者,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实践者,环境保护的宣传者、监督者。我们向家长朋友们提出以下倡议:

一、积极响应号召,争做生态文明的宣传员。

让我们自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推动形成“我为建设绿色家园尽责,我以奉献生态文明为荣”的良好风尚。

二、积极主动参与,争做绿色家园的践行者。

自觉参与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快推进绿色家园和生态文明建设。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城乡绿化工程,倡导多种方式履行植树义务,支持栽植“希望树”、“青春树”、“友谊树”,建设“青年林”、“巾帼林”、“成长纪念林”、“结婚纪念林”、“幸福家庭林”等,逐步形成以树寄情、以树铭志、奉献绿色的良好社会时尚。

三、坚持从我做起,争做一位爱绿护绿的带头人。

践行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珍惜生态绿化建设成果,爱护花草树木,争做绿色家园的守护人,争做一位爱绿护绿的先进和模范,切实保护好造林绿化成果。

用热情植下一棵树,用爱心呵护一片绿。建设生态彭水、绿色彭水,我们义不容辞!创建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我们重任在肩!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当积极营造优美人居环境的创造者,为共建绿色家园,共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倡议人:xxx

11.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 篇十一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文明;设计要点

工业文明使得科学技术有了迅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便利,但同时对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更多的满足生态文明的需求,并且通过艺术作品,宣传生态文明。人类已经由工业文明跨入了生态文明,这要求我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大的环境背景,做好相关设计工作。

1 生态文明简介

人类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工业文明之后,逐步进入了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有着广阔的含义,首先生态文明的基础是对自然的充分尊重和保护,严格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建议一种稳定的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注重人与自然的融合,要求人们主动地去遵守和维护自然规律,和自然和谐相处,在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生态文明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工业文明存在问题的解决,对人类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2 生态文明和环境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新兴的艺术种类。作为艺术的一种,环境艺术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综合性。其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几乎涵盖了广告设计、平面设计以外的所有艺术设计,包括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等。

环境艺术设计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能使环境给人的视觉带来强烈的冲击。环境艺术设计的宗旨是将“情”与“景”进行有效的结合,其中“景”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还广泛的包括人文景观。环境艺术设计是以美术为基础的,并且在建筑上得到了展现。然而,不论在何种建筑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对环境造成了破坏。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宗旨就是在设计建筑时,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达到一种稳定的和谐状态,使自然与人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美,这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审美需求。所以,在这种本质上来讲,生态文明与环境艺术设计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

3 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要想做好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必须有科学的理论和正确有效的方法作为指导,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一些原则。

3.1 以自然为根基,努力做到回归自然

工业文明给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促进了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但是对于物质的过度追求,使得人们的精神文明发面极度匮乏,更不幸的是由于人们对物质的盲目追求,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人们的生活面临着危机。在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强,人们越来越想回归到自然之中,在这种生态环境观念极强的背景下,需要我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更多地使用自然化的发法,努力做到回归自然,当人们看到设计品后,会立刻融入自然中去。例如,北欧的一些设计流派,它们在设计的过程广泛的应用天然材料和自然中存在的色彩,在设计住宅时,多采用一些欧洲田园风格,为人们创造一种回到自然的感觉。在设计的艺术上,十分注重整体的一致性,还适当地添加某种功能,来增强设计的自然性。整体的设计以环保为主,更多地使用一些环保材料,将各种自然圆形进行搭配结合,从整体上创造一种自然的感觉。

3.2 人文气息在生态化环境艺术中的融入

强调文化精神的生态化环境艺术设计最能唤起人们共识的就是作品本身中蕴含的人文气息,作品同时也是设计师情感的流露。一个优秀的作品,能够充分的反映出设计师对人文环境的重视。可是,在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不是很注重对设计师人文情感的表达,更多的是一种肤浅的形式模仿,缺乏艺术的创新,作品没有自己的特点,枯燥单调,很难充分发挥环境艺术作品应有的作用,此外,很多作品都是为了满足商业的要求,其出发点是经济效益而不是人文效益,致使一些艺术性较低的作品通过商业宣传而被人们认为是真正的艺术,这扭曲了人们的审美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要努力做到文化精神的生态化,这就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开拓思路,不断创新,努力吸收各种思想,在广阔的中华文化中,选择优秀的传统文化,将这种文化气息,在设计作品中得到完美展现,努力完善自身的审美观,吸收国外的先进设计理念,强化自身的文化知识,提高作品的艺术品位和人文气息。通过作品向人们传递正能量,改变人们的低级审美趣味,给人们带来真正的美学享受。

4 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要坚持“和谐”的发展道路。努力做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只有达到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才能是我们的自然环境得到改善,人类才能得到更好的延续和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将人和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将二者进行结合,并找到二者共同协调发展的结合点,引导人们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学会重视环境,保护环境,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于所在生存环境的要求,做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方面。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生态文明的强调等,都体现了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心。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有利于帮助环境艺术设计朝着正确的道路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为环境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和挑战:要通过环境艺术设计,满足生态文明的需要,同时在设计时要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的要求。

5 总结

以上就是对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要点的简单分析,要努力做到会对自然,同时做到文化精神的生态化。并且对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帮助相关的设计师,做好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设计工作。由于本人能力的有限,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充分,还需要更多的学者进行进一步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梅红.论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3(16):112-114.

[2] 庞永红,屈健.当代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J].文艺研究,2011(2):62-66.

[3] 符浩彬.论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才智,2013(13):118-120.

[4] 王淮梁.生态视野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展望[J].美术研究,2008(1):23-26.

12.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 篇十二

一、“环境道德”的内涵

道德, 原本是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一般情况下, 道德被认为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约束。随着社会的发展, 在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迫切的今天, 有必要把传统的道德约束力, 延伸到自然环境的保护领域, 促使人们建立起环境道德体系, 以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

所谓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环境道德规范的核心主要是人类应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共同发展。环境道德的建立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 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中去, 从人类能动性的角度出发, 倡导人们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它是新形势下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

环境道德观念要求遵守两条环境道德原则: (1) 平等互爱, 即地球上所有生物都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 保证健康自下而上和持续发展的权利; (2) 保持互利, 人类每一个成员都应保护生存环境, 保证地球上所有成员的和谐共处, 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环境道德的本质, 就是人们在生存发展过程中, 在感知自然界和他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权利后, 自觉约束自己的物质贪欲, 善待自然环境, 协调人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关系, 达到人与社会环境及人与自然环境长久共生共荣的一种道德良知和伦理道德规范。

二、环境道德建设现状及保障体系的建立

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共同物质基础。一个地区、一家企业乃至一个人, 如果只图眼前局部的经济利益, 只图个人的某些方便, 而不注重环境保护, 尽管只是单方面的行为, 但集中起来, 就会增大对环境的破坏力, 损害环境有限的承载能力, 制约可持续发展。

(一) 环境道德建设现状

环境道德中的环境道德规范有如下几条:

(1) 自觉防止和消除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损害, 采取有利于环境的行为; (2) 从局部入手, 自觉服从全局对环境保护的需要; (3) 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 自觉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行动; (4) 支持和维护有利于环境的公共行为, 批评和抑制破坏环境的言论和行为。

可惜的是, 这种环境道德观念, 在近些年不但没有得到强化, 反而在不少人的头脑里荡然无存了。为了一些眼前的利益, 把好端端的环境弄得满目疮痍, 破败不堪。市民在街道和公共场所乱扔垃圾 ;大排挡、小摊点占道经营, 污水随地泼洒;小商店店主在路边乱烧废纸和塑料包装袋, 怪味刺鼻难闻;收获时节焚烧秸秆, 烟雾弥漫……种种危害生活环境的陋习在城镇随处可见。有些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念令人担忧, “白天不排, 晚上排;晴天不排, 雨天排;检查不排, 事后排。”这样的谚语便是目前企业对待环境态度的生动写照。 排污企业在对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有所了解的情况下, 与环保部门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我们姑且不去谈论其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 但不能不令人掂量这些企业的环境道德水准。这些年各地都在加快经济建设, 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这是求发展的大好事。但是, 就有部分地方惟GDP为上, 一些企业惟经济利益为上, 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 以后再拿钱来补环境破坏之“火”, 于是置国家法律于不顾, 肆意排污, 环境建设出现了“寅吃卯粮”的现象。这些年, 不少地方都走过“为了银子污染环境, 花费金子治理污染”的弯路, 这样的教训值得世人警醒。

(二) 构建环境道德保障体系

环境道德是企业或个人必须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环境道德要求企业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 树立新的行为准则。企业和个人在经营和社会生活中, 要摒弃“重利轻义”的义利观, 树立“以义取利, 义利并重”的义利观, 在谋取自己利益的同时, 要考虑他人关系及社会的综合效益;在追求企业效率的同时, 要多考虑经济行为的实际影响和对环境的损害程度;在追求家庭和个人生活质量的同时, 要顾及周围环境和公众的利益。从环境道德角度讲, 企业不排放废水、废气和废渣, 个人不随地吐痰、不乱抛瓜皮果壳、不乱倒垃圾等, 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1.企业的环境道德建设始终是环境道德体系建设的主体。

一方面, 任何企业都存在着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能, 而污染治理又需要成本甚至是高成本, 这就导致环保执法刚性不足、手段不硬。企业这种逐利的本能在急欲摆脱贫困的背景下, 得到了放大。企业粗放经营和肆意排污, 将环境成本社会化, 让公众和企业周边居民忍受和承担污染, 这就缺乏起码的环境道德责任。

另一方面, 企业始终是环境保护的主体, 控制污染必须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最熟悉生产工艺, 最明白自身环保的软肋在哪里, 什么地方存在大的环境隐患, 采用什么方法最能解决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环境监管和执法中, 一方面强调企业的环保责任, 同时也要注意调动企业实施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我们要充分肯定和维护企业的环境道德, 倡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自觉承担环境责任。

2.消费者的环保素质高低, 是企业等社会组织环保素质的基础。

公民或者说普通消费者的“环境道德”, 能通过消费关系, 直接的影响或匡正一些企业的“环境道德”, 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一旦企业的某些认识偏离了消费者的道德和社会企盼, 那么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消费的形式, 通过市场行为的方式予以惩罚。任何一个企业, 如果不能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如果不能正视其责任, 而一味地钻在钱眼里, 那么也必将得不到社会大众和消费者信赖, 也就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3.广大市民应当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 树立一种努力改善和爱护环境的信念和责任心。

加强环境道德建设必须大力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逐步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讲环境道德的大环境。同时, 还要引导公众把环保意识自觉融入到自己日常的生活当中,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做起,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 保护人类自身, 克服破坏环境的陋习, 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加强环境道德教育, 促进环境道德建设

要将环境道德观付诸实践, 环境道德教育是一个首要和必要的有效途径。要把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而提出的环境道德标准, 普及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内化为每个人的“良心”, 内化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从娃娃抓起, 从领导抓起, 确立信念, 培养习惯。努力把保护、改造、建设宜人的环境形成社会舆论, 变成大家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

1.树立全新的道德价值观念

道德对象从人与人扩展到人与自然, 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大大拓展了传统价值观的内涵。首先要向人们揭示自然的内在价值, 使人们能够将自然视为人类的伙伴, 并产生一种尊重自然的态度, 产生对自然的亲近感情和关怀。其次引导当代人要自觉维护下一代的发展权利, 学会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子孙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 从而在平等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2.树立合理的利益理念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道德与利益是统一的。正确对待利益问题也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环境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 其基本原则就是生态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在利用和改进自然引导各种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 要注重自然界各个要素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培育环境道德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精神游戏。人类应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 以生态优先的原则重新定位一些产业。这就要求我们抛弃一些物质理想, 即我们的生活应达到一定的水准以及为了维持这种水准应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环境道德作为人类道德整体的一部分, 从表面上看, 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 着重强调人对自然界的态度, 实际效果却是对人类的保护。现代社会需要培育环境道德, 这不仅是道德自身的要求,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支持。人们应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了解自然, 与自然为友;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 才有可能正确利用规律, 满足人类自身需求, 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4.建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念

在消费中考虑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应作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必须考虑它们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即使可以再生, 也必须给它以喘息的机会, 让其能够休养生息, 否则人就在吃子孙饭、断自己后代的生路。我们应大力宣传和引导人们购买那些生产使用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 培育绿色消费的情感和市场, 从根本上杜绝一次性的消费。

环境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首先是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其次是在处理自然关系时, 引发的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和关系。对这些矛盾和关系, 无疑要用法律来规范, 但是大量的矛盾和关系不能用法律, 而需要用道德来规范。这就是说, 在处理环境问题时, 要讲究“环境道德”, 要建立“环境道德体系”, 用“环境道德”来为人类建立一个宜人环境的目的服务。当前, 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是提高全社会的环境道德意识。要通过大量的道德活动, 形成人人都能接受的道德认识、道德理想、道德情感, 使“环保”不再被视为单纯的技术问题, 不再是单纯的生产活动, 甚至也不再是单纯的政府行为。只有建立了一个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新文明, 我们的居住地, 我们的地球, 我们的家园, 我们的环境才会更安全、更美丽、更繁荣, 我们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马桂新.环境道德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2]徐冬青.环境问题:21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J].学海, 2002, (5) , 184-187.

[3]曾建平.试论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J].道德与文明, 2003, (3) , 60-63.

上一篇:2023女工工作总结下一篇:关于开展群众观点群众立场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