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2024-09-12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精选12篇)

1.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篇一

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家法律制度的逐渐健全。人民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医疗护理需求就更高,病人在医疗服务中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意识日益增强,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一旦发生,其负面影响不能低估,再完善的纠纷处理办法也不如防患于未然,由此对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障护理质量,防范护理纠纷,切实维护病人、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护理管理制度,规范护理行为,确保护理安全,护理人员只有加强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做好各方面护理工作。特制定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

1、开展优质化服务,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实施换位思考的服务意识,由被动服务变主动服务,护理人员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并贯穿于护理过程的始终。为了使护士从思想、观念、行动上,做到处处为患者着想。应换位思考“假如我是患者或家属角度”,体会就诊时焦虑的心理和迫切的希望得到诊治的心情,注意加强护患沟通,互相理解,自觉地为患者提供周到的护理服务。

2、按章办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到职责分明,各尽其责,各司其职,相互协作。不允许有离岗、脱岗、窜岗现象存在,凡是由于不在岗而引起的护理纠纷,责任后果自负。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交接班,做到床头、书面、—7—

口头交清、接请,特别是危重病人。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治疗、发药、处置要坚持“三查”、“八对”、“一注意”工作、医嘱必须坚持每日一小查,每周二次大查(护士长亲自查),并做到每班查对,下班查上班,把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5、严格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规定巡视、观察病人,作好记。

6、加强监护病人的管理工作,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及时、准确、稳妥、护理做到五及时:(巡视病房及时、发观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抡救处理及时、危重护理记录及时):四无:„无褥疮、口腔炎、烫伤、坠床);四有:(有护理计划、危重护理记录、护理措施,意识不清者有安全防范措施),杜绝护理并发疟发生,确保病人安全。

7、严格“三基三严”的训练,提高护理业务水平,严格实施护理操作的安全性。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危重病人护理常规,保证监护仪使用个的有效性,透析管路、呼吸机管路消毒灭菌的可靠性。

8、严格加强院感管理工作,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一切灭菌物品合格率达到l00%,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带,出院病人做好终末消毒,重点科室必须每日用三氧消毒机消毒,按规定进行各种监测工作,作好医疗废物约分类管理和处置二作,防止医疗废物外流。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标准预防,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6—

9、加强药品管理:高危药品有明显标志(红色)毒、床、限制药品严格管理(专人、加锁)。无过期、失效、变质药品。

10、护理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保持良好的心态,严防注意力转移,情绪影响,环境干扰,经验错觉等不良心态带入岗位,护士长发观有上述情况要及时提醒。做好思想工作。

11、认真执行新的病历书写规范:按新的病历书写规范书写好护理文件,保证及时性、准确性、仔细性、完整性、科学性、逻辑性,特别是所交病情、时间与医生相吻合(时间具体到分钟)决不允许伪造病历和伪记病情,否则后果自负。

12、护理人员必须晓知病人的七知道,特别是病人的病情,心理状态,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防止发生非医疗意外事故(坠床、跌倒、自杀等)。

13、病人一旦入院,应对病人的安全负责,认真作好入院宣传,入院须知,该交待的必须告知给病人交代清楚,(特别防纠纷的注意事项)签字手续要完善,不允许病人随便离开病房,必须离开时,一定要向主管医生、值班的护士请假,根据病情同意批假并留有依据。

14、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范,护理人员必须懂得法律法规,增强维权意识、必须自觉地以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实际工作中一定做到“四要”。即解释病情要科学,执行制度、规程要严格,签字手续要完善,说话办事要谨慎,对各项治疗、护理、—7—

医嘱、操作规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15、加强对实习、进修生的管理,做到放手不放眼,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操作,不允许独立操作。

科 二O一二年一月八日

—6—

2012年儿科护理人员继续教育计划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及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业务要不断提高,护理知识要不断更新,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按照医务人员规范培训的要求,加强继续教育,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特制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计划:

一、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有高度的质量意识,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工作,积极参加医学继续教育。

二、护士长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制订好继续教育计划,并认真落实到实处。

三、科室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及护理业务查房,提高科室整体业务水平。

四、加强护理技术操作训练: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的基本功,是保障护理质量,为病人提高优质服务的基本保证,所以必须严格训练,人人过关,特别是年轻护士,做到准确、正规、及对、安全、节力、省时、省物。

五、加强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儿科是专科性较强的科室,护理对外特殊,任务重、难度大,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更高。因此科室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六、加强对年轻护士的培训工作和业务管理,培养年轻护士的应急应变能力,对新上岗护士要进行岗前培训,加强职业道德、—7—

职业礼仪、法规法纪、各项制度、护理安全、院内感染控制等教育。

七、鼓励护理人员走自学成才之路,积极参加成人电大、函大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八、认真落实本护理工作计划和质控措施,加强护理工作质量管理和工作考核。强化“三基、三严”的训练。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一次,每季度理论考试一次,每月护理查房一次,每月对每个护士进行技术操作考核一次。

九、全科护理人员必须积极参加远程网络教育及院科组织的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学分数每年不得低于25分,达不到学分的不能执业再注册,不能报名参加职称考试。

科 二O一二年一月五日

—6—

二O一二年护理质量控制措施

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护理质量是医院护理工作好坏的体观,护理质量控制是医院护理管理的核心,应始终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要使护理质量管理达到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使护理服务工作达到优质、高效、安全、满意,特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措施:

一、护理质量管理目标:’

2012年是医疗质量管理继续年,是医院“二甲医院”成果巩固年,也是创建“三级乙等医院”的起步年,必须深化以病人为个心,以护理安全为重点,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护理先行,突出抓好护理服务质量,努力实现护患关系零距离,护理质量零差错,护理技术零缺陷、护理服务零投诉的目标要求。

二、质量控制标准:

严格按照《四川省医院管理规范、医院护理质量标准与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以及《四川省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lO)》中的护理质量标准执行,并按照我院护理质量考核评分细则施行,每周进行环节检查,每月重点项目检查,每季全面质量检查,使护理质量不断提局。

三、护理质量控制指标:

1、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

2、基础护理合格率>90%。

—7—

3、特级、一级护理合格率>90%。

4、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90%。

5、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95%。

6、急救物品完好率为100%。

7、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l00%。

8、年褥疮发生率为0。

9、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l00%。L0、病房管理合格率90%。

四、质控办法

(一)、加强质量意识教育,通过全面质量教育,岗前教育,个别强化教育,使每个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质量意识,把质量视为生命,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和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使全体护理人员按质量考核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贯彻执行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质量监控。如自我控制、同级控制,逐级控制,超级控制,预防性控制,反馈性控制,以及社会监督等方法形成人人参与质量管理、以保障护理安全。

(三)、严格检查考核:

1、考核内容:

(1)、护士长管理质量:行政管理、做到有:年计划、月计划、日有重点、周有安排、周讲评、年终有总结、会议记录、会议传达

—6—

执行情况、护士长手册、护理人员行为规范执行情况、医德医风教育、工休会、科室大事的处理、好人好事、业务管理、护理质量检查考核、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新业务、新技术开展、危重病人的抢救、观察护理情况、急救药品器材的管理、病房规范化管理,各类物资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岗位责任制、交接班、查对、查房、消毒隔离、差错事故管理制度等,整体护理情况。

(2)、新生儿室管理质量。(3)、基础护理。

(4)、特级、一级护理的情况。(5)、急救药品、器材的管理。(6)、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7)、五种护理表格的书写。(8)、优质化护理情况。

(9)、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的管理。(10)、护理人员“三基”水平。

(11)、服务质量、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

2、考核时间及方法:每月进行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科室质控小组每月对本科进行全面护理质量检查考核一次。

3、实行质量考核数据化,采取量化考核检查,百分制,规定一定分数为合格,用分数的多少来进行质量评价,使护理质量达到要求指标。

4、考核评价及利用:

—7—

护理质量检查后进行评价,并根据各项检查的情况,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存在问题认真分析、查找原因,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科 二O一二年一月八日

—6—

平昌县人民医院

二O一二年儿科护理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2年是医疗质量管理继续年,是医院“二甲医院”成果巩固年,也是创建“三级乙等医院”的起步年,我科护理工作将在护理部的领导下,遵循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护理安全为目标,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核心,以防范护理缺陷、护理纠纷为重点,加强科室护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强化优质护理。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贯彻落实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做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正规化。

2、进一步加强护理队伍自身建设及“三基三严”培训,强化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3、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改进服务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服务。

4、按评审专家提出的问题,逐条整改,达到质量持续改进。

三、计划指标

1、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考试,平均80分。

2、基础护理、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90%。

—7—

3、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5%。

4、危重病人写护理计划达100%。

5、急救器械完好率为100%。

6、常规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7、年褥疮发生率为0。

8、年护理重大差错事故发生次数为0。

9、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执行率为100%。

10、各科年底在地市以上学术会议或刊物发表论文≥2篇。

11、病员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满意率≥95%。

12、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

13、院内各类监测达标率≥90%,疾控中心监测达标率≥87%,重点部门监测合格率达100%。

四、保证措施

(一)严格依法执业:

护理人员在临床的护理活动中一定要遵循与具备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护理规程和常规,未注册护士必须在注册护士的指导下工作,杜绝非法执业,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二)转变护理服务理念,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1、要求护理人员树立以“以人为本,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观念,把病人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病人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更好的提供优质服务,彻底杜绝“生、硬、顶、推”

—6— 的现象发生,更不允许索取病人的钱、财、物的事件发生,绝不允许任何护理人员与病人、病人家属发生非技术性冲突,真正做到接待热情,解释耐心,护理精心,接受 意见虚心。要求科室护士做到“八个一”:一张真诚的笑脸,一个亲切的称呼,一张整洁的病床,一壶新鲜的开水,一次周到耐心的入院介绍,一个准确规范的健康评估,每一次用药的宣教,精心细致做好每一次治疗,签字手续齐全,实现护患关系零距离。

(三)狠抓护理队伍的职业形象,积极开展职业礼仪培训和职业行为的教育,对新进人员进行岗前礼仪培训,要求每名护士以饱满的热情,振奋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之中,并且做到着装规范、语言规范、行为规范,体现白衣天使的神圣形象。

(四)进一步强化制度管理,用制度约束人:全科护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并认真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特别是核心的、关键性护理工作制度如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抢救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护理质量管理及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科室必须按制度办事,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运行,互相衔接,坚决纠正管理中偏宽、偏软现象,要钢柔结合,既体现人性化管理,又要坚持原则,若护士长管理不逗硬,不坚持原则,与护士长的资金、津贴挂钩,若护士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造成护理纠纷或事故者,由当事人自己负责。

(五)加强护理管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1、充分发挥好护士长的管理效能、协调、综合运筹能力。

—7—

一个科室护理工作管理得好与差,质量高与低,与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很大关系,要求每个护士长认真履行好管理职能,行使好管理权,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好自己的科室,必须做到有年计划,月计划,日重点,周讲评,周安排,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各项工作有标准,有实施措施,整改措施,有考评记录,特别是质量考评和院感考评记录,并规范各项记录本,记录详细,真实,格式化,充分发挥科室人,财,物,时间,信息的作用,认真按“七化”(管理制度化,工作程序化,陈设规范化,清洁卫生经常化,护理服务优质化,质量控制经营化,各项工作协调化),“八字”(整洁、安静、安全、舒适)的要求进行大胆管理。

2、科室护士长要增强经营管理意识,与科主任一道共同动脑盘,想办法,挖掘潜力,改变科室收入结构和分配结构,开源节流,增收节支,使科室的医疗成本既合理又科学,既低耗又有效,既减轻病人负担,又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加强科室和病人物质管理,特别是科室重点物质、科室设备(空调、电脑、电视机等)的管理,防丢失。

(六)狠抓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人人重视护理安全,人人落实护理安全,人人负责护理安全,把好护理质量关,严防护理纠纷和事故的发生。护士长作好护理安全管理,坚持毒、麻、限居药品,抢救药品、高危药品及抢救用物,标记醒目,班班交接清楚,抢救仪器随时保持备用状态,使完好率达100%,切实抓好四个重要环节的监控工作。

—6—

(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新毕业,进修,实习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或家庭发生不幸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管理,重点查房,特别是现阶段年轻的新护士较多,综合运筹能力和应急应变能力相对较差,谈不上有什么工作经验,更要严格管理,重点监控。

(2)病人的环节监控,对新入,新转,危重,疑难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要求护士多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正确处置。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疲劳时间,夜班交接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科室护士长不定时查房。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各种过敏试验、特殊用药,虽然是日常工作,但如果一旦出现问题,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应作护理管理监控的重点。

(七)进一步强化护理质量管理,确保病人安全,全体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服务意识,主动参与质量管理,把好质量关,对存在问题要认真分析,查找原因,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八)进一步强化病房管理,病房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质量,因此,必须进行规范化管理,病房保持三条线(床,床头柜,床旁用物),三不放(床上,床下,窗台,功能带上不准乱塔,乱挂),床上用物亦应规范化。治疗室,办公室,抢救室,监护室物品器械,药物放置有序,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定期消毒灭菌)。保持病区整洁

—7—

有序,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九)狠抓基础护理和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严格执行基础护理服务规范,杜绝护理并发症。对危重病人做到班班交接清楚,班班工作落实,严格检查,考核,做到三短(头发,胡须,指(趾)甲短),六洁(头发,口腔,指(趾)甲,皮肤,会阴部清洁),三有(有护理计划,危重护理记录,危重,昏迷,精神异常,小儿,老人等特殊病人有安全防护措施)。五及时(巡视病房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抢救处理及理,记录病情及时),四无(无褥疮,口腔炎,烫伤,坠床),坚决杜绝护理不当而发生的护理并发症,确保护理质量,达到年褥疮发生率为0,基础护理合格率≥90%。

(十)、加大医院感染控制力度,按评审专家建议和院感工作计划贯彻执行。新生儿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工作,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每日作好物表、空气的消毒工作,暖箱、蓝光箱使用中、使用后作好消毒及终末处理。各项院感措施均有记录。

(十一)、高度重视、狠抓护理文件书写,使其达到规范化要求。各科必须按新的《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认真书写,非注册护士书写记录必须由注册护士签名,严格守“客观、真实、准确、完整、符合逻辑”的原则,做到项目齐全、字迹工整、记录真实、详细完善、内容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医学术语准确,对象顾重病人的观察,做到随时病情有变化,随时记录,谁观察、谁签名,并注意护

—6—

理记录与医疗文件的同步性。

二O一二年一月七日

—7—

2.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篇二

由于很多患者, 认为人去了医院出了问题就得归医院负责, 对护理的期望值要求过高, 同时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存在着社会偏见等因素, 很容易产生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冲突。当然有的时候也是护理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 如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不佳、思想上不是积极进取、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思薄弱法制观念不强、还有的是因为护理人员自身的责任心不强所导致。

1.1 患者对医院的偏见

很多患者来到医院就认为所有的一切都交给了医院, 医院要为其所有的问题负责。哪怕是在医院, 由于自身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 出现骨折。这样的事情就责怪医院, 说是医院导致的。还有的患者进到医院的时候, 本已难完全治愈, 跟其进行了详细解释说手术后的效果不会很理想, 将来手术后的效果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 都进行了明确告知, 由于患者对医生的认识不够全面, 以为医院就是妙手丹青、能起死回生的地方, 对医院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手术完后, 尽管手术后的效果医生已经很认真负责的对待了, 也尽了最大的努力, 但是由于确实没有回天之术, 只能到那种结果。而患者很难接收现实, 也把责任推卸给院方, 导致产生不和谐的音符, 出现医患纠纷。对于诸如此类的许多现象, 主要责任都是由于患者对医院存在的偏见, 从而表现出对医护人员的不满, 导致医患纠纷的出现。这时作为护理人员就需要做好患者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使得在处理纠纷时有据可查。当然除了患者的偏见之外, 作为医护人员的我们, 也要尽职尽责, 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 给予其适当的体贴和安慰。

1.2 护理人员思想上的偏差

由于护理人员素质本身就有参差不齐的现象, 再加上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又大、收入在医疗队伍中也属于比较低的阶层, 其接收继续教育、培养的机会和晋升职位的机会也不多, 再加上社会上对护理人员存在的偏见, 很容易影响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因此在思想上就会开小差。再加上对业务的学习也不甚感兴趣, 护理的知识也比较贫乏, 技能也不是很娴熟, 护理的操作也不熟练, 常常就会出现护理不到位, 对患者的病情观察缺乏预见性判断, 应急能力也比较差了。

2 护理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

2.1 培养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培养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首先要加强其护理人员的医德教育修养等方面内容的培养, 在思想上树立医者父母心,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 心中处处想着患者, 一切行为和言行以满足患者要求为准则。在护理人员的脑海中,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使之自觉的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 始终从患者的利益出发, 尽心尽责、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在思想认识上得以提高后, 还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娴熟的操作技能和对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预见性, 根据所学、所见和所具备的能力来判断患者并且的发展趋势, 具有一定的应急能力, 能为患者做到优质的服务, 自然可以降低医患之间的矛盾, 使得手术安全问题也能得以解决。因此, 对护理人员也要进行岗前培训、对在职护理人员按工种、分层次、分阶段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并对护理人员的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 对于表现优秀的人员加以鼓励, 在全院进行表扬, 树立典型、模范, 激发全体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不思进取、懒惰恶劳者适当的时候给予警告, 以示改过、屡教不改者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都建立一定的刺激措施, 使得护理人员有着明确的目标, 自然学习的动力也足了。

2.2 在医院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要想让全体医护人员, 携手共进建立良好的医疗队伍, 其工作氛围十分重要。院里的领导、科室的主任、医院的主治医生都要意识到, 护理人员的工作是介于医生和患者之间重要的桥梁, 不能忽视或冷漠对待他们。对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帮助解决, 对其生活中的困难要给予适当的关怀, 让其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来。

2.3 培养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

岗前培训期间要求护理人员对《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规范》、以及新《刑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能记忆牢固, 强化其法律观念, 明确其医患关系的敏感性, 注意自己在医患之间的重要角色, 认真执行相关规定, 按照要求合理操作各项设备, 避免医护之间的纠纷发生。

参考文献

[1]金娥, 尹文, 余厚友, 刘健, 等.浅谈新形势下急诊医护安全及防范措施[A].第17届世界灾难及急救医学学术会议暨第14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

[2]王燕利.脑肿瘤患者手术期间的安全护理与防范措施[A].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 2011.

[3]王巧丽, 郭瑞萍, 李金娜.结核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1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

3.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篇三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226-01

1 精神科护理中常见安全隐患的分析

1.1 患者情况分析:患有精神疾病的的病人自身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这些隐患来自病人的精神症状。有些病人不受控制,在病态的思维下进行活动,潜意识中不受支配,这就会产生很多状况,比如说,幻听幻觉、被控制感而出现的自杀、妄想症、伤人、摧毁财物等怪异的行为。一般有精神病的病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有病,且拒绝住院治疗,而且精神病人都会想的特别多,以至于造成思想顾虑隐患。有很多正在康复期的病人,回忆失去的东西,惦念家里的杂物或者工作,害怕没有人来接出院等顾虑,自然而然加剧了病情,或者因产生自卑感而自杀的隐患。再者就是精神病人自身躯体方面的安全隐患。人体的结构复杂,有时候很多病症是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的,病人无法及时正常反应,医护人员也无法了解,因此得到延误治疗[1] 还有就是那些老年人,因为体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失去自我安全防范能力,这很容易让病人受伤。

1.2 护理人员情况分析:因为精神病人是特殊疾病,病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有时会失去理智拒绝治疗和护理人员发生矛盾,相比较其他科室,精神科护理人员面对突发事件多,更为辛苦。同时护理人员也存安全隐患,如工作没有够强的责任心,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这些隐患不仅会影响病人还会导致医院风气恶劣。所以,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严格遵守或执行各项操作流程和制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1.3 医院管理情况分析:其实很多隐患都和医院管理有联系,比如,医院缺乏对新上任的人员的培训,不给新人一些必要的安全实践。由于精神病人不受大脑控制,总是做一些奇怪的事,如,伤人、毁坏财物、逃跑、自杀等行为。由此可以得出[2],在护理过程中,当班人员不仅要坚守岗位,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对于医院来说,医护人员的观察能力和应急能力不足,无疑是最大的不利因素。另外,护士在精神病院工作,每天要面对各种危险事件,夜班频繁,待遇较低,这无疑会给护理人员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社会上对护理这行的评价也不好,护理人员又受到思想上的影响,导致护士频频离开医院,进而导致剩下的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再者,医院的封闭式管理模式也是一大弊端。目前很多专科医院还是采取封闭式管理模式,虽然这种管理模式给那些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病人提供了更系统的观察和治疗,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常常会使病人感到生活无趣、单调,想早点脱离这个环境,从而更容易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

2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

2.1 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及整体素质

2.1.1 要提高整体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要加强医院的医德教育,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尽量去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为患者排解。护理人员应平常注重业务技术训练,强化训练,医院要经常进行应急预备案的实战演练,这样能很好地提升护理人员的应急抢救能力,以此保障病人安全。

2.1.2 加强护士安全管理和教育,安全管理是对护理人员保护的基础,也是对病人优质服务的关键,同时也是减少和防范医疗事故的重要环节。医院应有规划的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风险管理理论,然后进行各种演练,在演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及时进行分析和解决。尽量提高护士对风险的识别与防范能力,要做到预防为主,事情发生之前控制事态。

2.1.3 对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自我保护意识要极其重视。医院要为医护人员提供法律讲堂,在医院图书室里多增加些关于法律方面的书,以便让护理人员更好的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更好的明白自己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要真实客观、全面完整的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

2.2 分工明确,规范护理流程:要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尽量平均工作量,严格执行和遵守护理的工作流程。在医疗上,护理人员要完成很大一部分工作,如,治疗护理、生活服务等工作,所以要给护理人员分工明确,不然超负荷劳动会出现事故,还会影响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

2.3 完善病房設施条件,加强环境的安全管理:对于精神科这种特殊科室,加强环境安全管理是很必要的。比如说,医院里发现门、窗、锁等设备不能正常使用时,要及时报备然后进行修复。再者就是对那些重要设备用完之后要锁上,做安全检查,不要让病人有接触钥匙的机会,以防以防病人趁机夺走或用私藏的工具撬锁。同时,对病人的刻意讨好、刻意接近不要排斥,但要警惕。

2.4 加强规章制度的管理及完善,注意环节控制:作为精神科护理人员,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爱心和耐心都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在那些没有封闭式管理病房,护理人员要认真交接班,对特殊患者要根据情况特别进行交接,护理人员一定要看着病人吃到肚里面,然后到半个小时后才能离开护士的视线。再者就是,医院要针对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问题的隐患,结合医院的的实际情况来改善护理安全措施[3],医院要制定《护理安全事故防范措施》、《交接班制度》等,规范工作的各个流程环节,特别加强夜间查房的工作,系统观察护士的自律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是护理精神障碍病人的关键,而护理人员的安全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领导要积极支持护理工作,多为护理提供发展机会,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因为精神障碍病人因受症状支配,经常出现冲动、伤人、毁坏财物等特殊行为,在这情况下,护理人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意外,甚至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所以,护理人员的危险性很高,因此,护理人员应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做好护理安全,不仅能保障病人的安全,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医疗技术,值得临床一起探讨。

参考文献

[1] 闫成美,李丽,李妮.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护理安全隐患[J].中华护理杂志,2003,3(34):274.

[2] 穆娜新,燕云,李丽红.等.我国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08,7(8):20-21.

[3] 胡启华,王海霞.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管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04,10(30):689-690.

4.输血安全护理措施 篇四

1、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

2、全血及红细胞应在离开2-6℃的贮存温度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4小时之内完成全程输注

3、选择理想的血管或静脉导管,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建立静脉通路。

4、输血(血制品)前遵医嘱用药。

5、先慢速滴注15min,观察患者的反应。

6、输注顺序:几种血制品同时输注时优先输血小板和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

7、输注速度: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血小板、冷沉淀、纤维蛋白酶原复合物)应以患者能耐受的速度尽可能快地输入(60-100滴/分)。1个治疗量血小板应在20分钟之内完成全程输注。200ml病毒灭活血浆应在20分钟内完成全程输注。1个单位的冷沉淀应在10分钟内完成全程输注。

8、观察输血(血制品)过程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①皮肤过敏反应

②寒战、发热

③腰痛、血尿

④四肢抽搐

⑤其他

9、并发症的处理流程:

停止输血(血制品)→无菌封存血液制品→更换输液管→立即报告医生、通知输血科→根据医嘱用药、处理→按要求填写不良反应报告单→上报医务质控部

10、输血完毕,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冲管。

11、准确记录输血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以及有无输血反应。

12、输血后24小时内将血袋及输血反应报告单送返输血科。

备注:《输血安全护理记录单》输血前评估栏、知情同意书栏每次输血至少填写一次。

5.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 篇五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涌现,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而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能部门,是为患者通过外科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因此,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但是,手术室护理还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有可能造成病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等许多医疗事故。

一、存在问题

1、制度不健全 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

2、技术方面 手术室护士所承担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任务,知识范围要广,业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要快,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的开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3、环境方面 手术室内噪声源,如:吸引器、监护仪、麻醉呼吸机、电凝器等,不仅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降低其适应性,而且使医护人员因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

4、操作方面 手术体位安置方向有误,体位安置不当导致压伤。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压迫。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电凝器不能直接与病人皮肤相接触,也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以免造成电灼伤。

5、接错病人 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

6、清点物品有误 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

7、用药有误 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手术病人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给日后医疗纠纷埋下了一根导火线。

二、防范措施、制度保障 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加强业务学习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及学术交流,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及时、默契

配合。

3、消除或减弱噪声源,营造安静、严谨手术环境 手术室工作是一项细致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思想集中是手术安全的关键,制定并实施消除或减弱噪声源,如定期对科室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普查、检修,吸引器不用时及时关闭电源,手机不能带入手术间等,营造一个安静、严谨的手术环境。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

4、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 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病人制度,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即接病人时查(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前用药及过敏性情况);病人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等;四到位即: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 对科室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等变化,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学习医疗相关的法律知识。总之,手术室护理安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是保证护理质量的根本,我们贯彻预防为主的精神,每一个人行动起来不断吸收经验,更新观念,提高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急诊手术;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不同于择期手术,急诊手术风险大,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均高,尤其是遇到多台手术同时抢救,时间紧,病情重,工作人员少的情况,易使工作出现漏洞,轻者影响治疗,延误手术时间;重者使患者致残、致死。因此,我科针对急诊手术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取得满意效果,一、安全隐患

1、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加大了对患者的保护力度。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漠,工作中易忽视患者的合法权益。手术患者除全身麻醉外,一般均处于清醒状态,而且有些全麻患者在某种程度上听力依然存在(术中知晓)。患者对手术的进展情况,尤其对术中医护人员语言的交流十分关注。医护人员术中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这些不当的语言,将引起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怀疑,对医疗服务的不满;术后一旦出现身体恢复不良,患者很可能将术中这些不规范的言语作为日后纠纷和投诉的证据。

2、查对不全面

急诊手术患者详细病情无从了解,常遇到一台以上危重手术患者抢救,无形中使护理工作量及压力的增加,影响了工作质量。易出现以下隐患:①接错患者,摆错手术体位;②输血查对不清或输错血;③手术标本未及时送检或丢弃;④患者坠床。

3、急救仪器设备操作不熟练及业务知识不全面 急诊手术的并发症及术中常会发生的意外术前难以作出全面估计,使术中所需物品准备不齐全而延误手术时间。抢救仪器的使用及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能迅速有效地配合实施抢救而影响抢救的最好时机。

4、手术护理记录不完善

已有很多关于如何规范书写手术护理记录单的报导,在急诊手术过程中就更易出现以下问题:①漏项、记录不全面;②记录不一致,入室及抢救时间记录不准确,与麻醉单、医疗记录单相矛盾;③叙述模糊不清;④术中特殊情况未注明,要求记录的内容未能体现,使手术记录单缺乏说服力;⑤代签字,使手术记录单缺乏真实性。

5、院内感染机率增加

患者术前准备不全,物品准备不完善,巡回护士频繁出入手术间,手术间门开闭次数增加,手术室空气净化效果减弱,影响了空气的洁净度[4]。急诊手术患者未做术前常规检查,在术中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在术中也极易被锐器损伤,已有资料显示,因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针刺损伤占80%。常见的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传播的效率最高,且1次即可感染,也增加了院内交叉感染机会。

二、防范措施

1、加强职道德法律意识

手术室护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慎独”修养,端正工作态度,术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并要提高法律意识,定期组织学习《刑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法》等相关知识,知法、懂法,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必要时约束自己的行为。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认真核对每台手术,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始终把安全医疗放在首位。例如手术患者的十二查对;主刀医生、巡回护士、麻醉医生三方再次确定手术部位;术中切下的组织标本按规定程序来执行,做到每一项都要有签名,责任到人。

3、强化专业知识技能培训

外科手术的迅速发展,新的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对手术室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应及时更新充电以适应手术发展的需要。

4、严格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文字反映,作为客观病历资料,具有法律效力。手术室护士应高度重视手术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术语要规范,字迹要清楚,数据要统一,术中抢救及更改手术等特殊情况记录应及时、客观,巡回和洗手护士核对器械、敷料无误后签全名。

5、减少院内感染

急诊手术的特殊原因,会增加感染的机会,针对这种情况,总结以下几点防范措施:

5.1 加强手术人员管理

按规范严格要求入室的人员的数量及着装,手术间固定存放常规一次性物品,充分准备特殊物品,减少巡回护士频繁出入手术间次数。

5.2 加强患者的管理

将由绿色通道直接送到手术室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在术前接受室进行初步处理,包括换上手术衣裤,备好局部毛发,包括脑外递头;对术中患者的呕吐物、肠内容物等及时清除,封闭后入袋,减少对手术间空气的污染。

5.3 加强手术室环境及用物的管理

对急诊手术患者尽量安排在离手术室入口较近处,建议有条件医院设置正负压层流装置,门口设缓冲室。

5.4 加强自我防护

6.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篇六

摘要: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临床实践中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妇产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健康、保持健康的服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律观念日益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防范措施

妇产科是医疗事故与纠纷的高发区,关系着母婴两代人的生命安全,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妇产科护理安全愈来愈受到大家的重视。如何加强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纠纷及事故。由于妇产科服务对象是女性,特别是孕产妇患者,涉及母婴两条生命的安全,往往病情复杂,变化快,易发生安全隐患,因此对护理技能要求高。现就笔者在临床工作实践经验,结合我院妇产科管理工作,分析并对存在问题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应对防范措施。影响妇产科护理工作安全的因素

1.1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在产妇住院期间护士只注意解决母婴健康问题,忙于处理急症,而忽视了潜在的法律问题,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了产妇的知情权,不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随便谈论患者婚姻、非法生育、未婚先孕等而造成护患纠纷的发生。①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增强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易产生问题原因:护理人员对产妇的权利了解少,缺乏证据意识,对具有法律效率的护理证据重视不够,陈述不正确,法律责任模糊,主要护理文件书写字迹不清;②护理人员随意涂改护理记录内容,与医生病程记录相矛盾;③不了解患者享受知情权,未能履行详细的告知义务;④护理人员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和应急措施,在护理过程中忽视危机因素和潜在的隐患,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患者权益尊重,引发护患之间冲突和护理纠纷时有发生。

1.2医院管理者、护理质能部门管理缺欠 由于过去医院领导及护理质能部门对妇产科工作不够重视,护理人员编制不足,护士夜班频繁,工作量繁重。夜班护士一人要照顾整个病区的患者、产妇、待产产妇及新生儿,一个护士承担多种角色。往往工作量极大,而且夜班频繁,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这也是导致护理不安全隐患的因素。

1.3护士的服务态度有欠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加上产科急症多,病情变化快,预见性差,容易造成工作忙而乱,护士语言简单,态度生硬,沟通不到位,护患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稍有照顾不周,就会造成误解而引起护理纠纷的发生。

1.4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 护理记录表述不清楚,字迹潦草,随意更改;新生儿性别或出生时间记录错误;记录的相关内容与病房、产房、医生不符,或互相矛盾。

1.5违反护理操作规范 规范操作是降低护理风险的基石,违反操作引发护理安全问题屡见不鲜,尤其是对产妇产后出血造成的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护理人员不能掌握抢救规程,静脉穿刺技术不熟练,往往失去了抢救的机会。特别是助产士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母婴安全,如不能正确评估胎位是否正常、胎儿的大小、产程进展情况、产后宫缩情况及难产的判断等。所以护理业务技术不熟练,给妇产科护理安全埋下隐患。

1.6患者因素 有的孕妇、家属不遵守相关医院规章制度。有的高危产妇私自离院,导致胎膜早破、胎盘早剥或摔伤;部分家属不遵守陪护制度,导致产妇院内感染。部分患者对医护人员正常的护理要求产生心里逆反,不按时换药、服药,导致病情发展。多数患者对医务工作人员产生防范心理,而且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不了解,对医务人员误解而产生纠纷。患者预后不佳,对医生的不信任,将自身疾病潜在风险和对医生的不满意转嫁给护理人员,引发护理纠纷的发生。防范措施

2.1规范文件书写 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护理人员需认真学习《病历书写规范》及医院自行制定的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细则,理解其重要性,做到记录及时、详细、完整、准确、真实,并保证与产房、手术室、病房、医生记录符合。

2.2强化法制观念的学习,加强沟通交流 妇产科护理属于一种高风险行业,应加强患者的护理安全教育,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在日常护理中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保证护理安全,降低护理失误发生率,不断增强护理质量。增强尊重孕产妇隐私权意识。对态度不好的患者及家属,应耐心解释、安慰,以行动感动患者,防止纠纷。

2.3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 要求每位护士严格查对制度,严格遵守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急救技术等的培训、考核,锻炼和提高护理队伍的急救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妇产科护理专业性强,要求妇产科护士业务素质更高,应急能力更强。

2.4提高护患沟通技巧,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目前我科每月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及时开展健康教育,规范入院、疾病指导、出院指导制度。对所有病房落实责任护士并分组进行健康宣教,任沟通能力较强的护士为组长,对刚入院的患者进行入院宣教,介绍病区环境、责任医生、责任护士、遵守作息时间,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对新人院无法评估的患者,责任护士通过与患者交谈,收集有效资料信息,进行健康宣教。手术后未排气的患者,鼓励多下床活动,以促进排气,防止切口粘连。定期培训新上岗护士的沟通技巧,与患者沟通时态度要和蔼可亲,语言要贴切,目光要真诚。熟练掌握沟通能力,通过有效的沟通给患者更多的关爱,了解其心理活动,以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使患者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

2.5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 只有增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对护理人员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减少社会对护理人员的偏见,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护患双方相互理解、体谅,才能达成和谐的护患关系。结论

我院妇产科通过制定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妇产科护理人员提高了法律意识,增强了主动为患者服务意识,使护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7.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篇七

1 手术室护理常见安全隐患

1.1 部分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强

医护工作人员因其服务对象是患者, 所以需要具有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 以免手术中出现任何意外。 (1) 对患者认识不清, 特别是患者手术前心情紧张和应用镇静剂后以及小儿, 有时不能正确回答问话, 易发生接错患者或者将患者错放手术间等。 (2) 碰伤、摔伤或者坠床, 患者躺在手术床上时无人告知其注意事项, 无人给患者上约束带;搬运过程中不注意对患者肢体的保护, 导致肢体碰伤、挤压伤。 (3) 因术前未标识, 安置体位前未仔细核对病历、X线片、CT、MRI结果等, 而导致手术部位安置方向错误。 (4) 对药物或者患者血型认识不清, 从而给错药物或者输入错误的血液。 (5) 手术体位摆放不当所致的神经肌肉损伤、压疮或者气压止血带使用不当所致的压疮和损伤。 (6) 手术过程中出现错误, 导致将手术器械遗留在患者体内。 (7) 手术开始后突然发现相关的手术器械没有准备齐全, 导致手术失败。

1.2 手术室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可是目前手术室管理制度还有一些缺陷。 (1) 当前医院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年轻护士越来越多而大部分护士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践经验较少, 缺乏相关的临床实践技能。 (2) 医院管理制度建立之后的执行力度不强, 有些医院没有应用科学的管理制度而是依据经验进行管理, 这样的制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3) 护理人员没有进行严格的训练, 从而出现手术失败。 (4) 手术物品的设备检测不及时, 手术质量得不到保障。

1.3 手术室环境问题有待改善

和谐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特别压抑的环境将会导致其中的人员也过于压抑, 从而产生心理压力, 工作自然不会做好。手术室的环境氛围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 手术室的地位比较特殊, 所以护士的工作心理压力很大, 很难有轻松的时候。 (2) 手术室需要定期进行消毒, 也经常使用一些麻醉药物, 这些化学药品对人员伤害也较大, 医护人员经常处于这样一种环境, 身体自然不会太好。 (3) 手术室中的清扫措施如果不彻底的话, 手术过程中的药品就会导致空气污染, 从而也会出现手术感染。 (4) 由于手术器械的特殊性, 工作人员也会偶尔出现伤害。

2 防范解决措施

针对手术室的相关护理安全隐患, 应该采取预防措施, 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 为病患恢复健康提供充足保障, 具体如下。

2.1 严格审查手术患者, 仔细核对手术部位。

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 需要手术室护士和病房护士进行认真核对人名、性别等基本信息, 防止发生病患错误。进入手术室之前, 也要和巡视护士进行核对, 以免患者临时调换出现错误。进入手术室之后要和麻醉医生核对。开始手术时, 手术医生要进行认真查看, 开刀之前确定手术部位。

2.2 增强法律意识, 规范护理行为,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科内不定期组织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学习, 增强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 强化护士责任心。

2.3 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制度。

手术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医疗器械工具, 比如纱布、缝针、缝线等, 护士要确保这些医疗器械数目不发生错误, 所以应该认真查点, 防止器械丢失。开始进行手术前、关闭患者体腔之前、完全关闭之后、缝合患者的皮肤之后, 护士应认真清点, 不能随便更改, 如果临时要添加工具, 需要护士亲自拿来然后进行相应的记录。

2.4

护送患者时站在患者头部, 防止患者摔伤、碰伤, 防止各种管道脱落, 术中情况和患者的其他物品分别与病房护士交接清楚。

2.5

摆放体位时, 应使患者安全、舒适, 手术野充分暴露, 身下中单保持平整无皱褶, 骨突及受压部位垫海绵垫, 双上肢处于功能位, 防止过度牵拉、外展, 避免损伤血管、神经、肌肉。

2.6 仔细给药、细致输血及输液:

为了防止某些患者对药物的过敏反应, 在手术当中, 巡回护士应该在用药时对医嘱进行仔细核对, 并进行过敏试验, 与麻醉师合作才能最终确定药物的给予。遇到病患需要输血的时候, 护士到血库去取血时, 一定与血库的医护人员仔细核对, 确保一切信息正确之后, 才能签名然后回到手术室, 再与麻醉师和医生进行核对, 然后再次签名才能进行输血。

2.7 定期培训医护人员。

对护士定期进行培训, 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使得护士的专业技能不断更新, 确保护理安全。同时, 制定详细科学的规章制度与操作规范, 使得护士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来进行, 比如手术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规范中都应该有详细的记录, 护士可以按照其进行, 并做好相应的操作记录。

3 总结

8.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篇八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545-01

门诊输液室是门诊患者诊疗后的静脉输液治疗处,存在着患者密度相对集中、病员复杂、工作量大、随机性强等特点,容易发生护理安全问题。如何规范护理人员的服务行为,给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是当前门诊输液室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集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所在,是反应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认真分析护理安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的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1 护理安全问题

1.1 违反护理操作常规

不严格执行各种制度和操作规程,特别是核心制度,是造成不安全的严重隐患。如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巡视制度等,致多用、少用、漏用及错用药物,未及时观察到病情变化等。

1.2 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

个别护士缺乏同情心和责任心,服务理念滞后,服务态度简单、生硬。对病人提出的问题,没耐心解答,病人感觉护士不关心自己。不主动向病人及家属告知,致使病人及家属迫切想了解的信息缺乏,患者往往处于被动接受或盲从状态,易引起医疗纠纷。

1.3 业务部熟练

有的护士平常不注重学习,理论知识匮乏,如对病人病情观察无法作出准确判断,从而缺乏预见性和主动性。对药品作用、浓度、滴速不了解,造成用药安全问题等。技术操作水平差,如静脉输液不能一针见血;对新技术、新仪器使用不熟练,致使护理工作质量滞后,影响医疗效果。

1.4 人员分配不合理

门诊输液室患者密度集中、工作量大,人员配备少,存在超负荷工作状态。又以年轻护士具多,缺乏临场经验及处理突发、紧急事件的能力。再有,过度工作和劳累同样会引起注意力和警惕性的下降,工作质量下降,导致错误的增加。

2 防范措施

2.1 完善规章制度,严格认真执行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只有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才能使护理质量与安全得以保障。因此,我们修订门诊输液护理规范,制定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标准,门诊输液室紧急风险护理预案,并修改完善了门诊护理工作质量检查标准等。从而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一名合格的临床护士,工作中需要认真学习相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并以其为护士执业的准则,自觉规范护理行为。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及岗位职责,不要随意简化操作程序,不可凭主观经验估计行事。增加查对环节,采用两人查对,严格执行每次查对。各班之间严格按照交接流程交接班,做到交接清楚,责任名确。

2.2 加强护患沟通,取得相互理解和满意

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首先, 良好的护患沟通会使患者及患者家属感到关心备至,沁人心脾,从而大幅度提高满意度。其次,要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质量,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在工作中我们重视强化护理告知。门诊输液室人流量大,为保持井然有序的工作和就医环境,护理告知显得尤为重要。告知的内容,(1)接诊告知:接诊病人时,首诊护士要负责病房安排及流程的告知,让病人尽快了解就医环境,减少陌生感。(2)护理操作告知:进行护理操作时,可对病人进行指导和观察评估,如操作时的配合,注意事项,药品的副作用,输液滴速等的要求。(3)治疗毕告知:告知病人相关的蛾注意事项,如拔针按压的注意事项,针对病情的健康宣教。

门诊输液室更适合口头告知。口头告知是指病人诊疗期间,除书面告知以外的内容,如一般护理操作的注意事项,药物可能的副作用,输液滴速的要求,解答病人提出的疑问等。与病人沟通时要注意病人知识水平,个体差异,情绪状态等具体情况,把握沟通的技巧、时机,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和方法,使用准确、通俗、易理解的语言进行告知,是病人真正理解高接受告知。

2.3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及操作技能培训

有计划的专业知识及技术培训是保障治疗安全的基础。 定期进行护理知识讲座,强化“三基三严”的训练和考核,选送部分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鼓励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渠道扩大知识面,不断获得新知识,新动态,新观念,提高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组织专项技术讨论,我们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居多,静脉穿刺难度大,为此组织对相关文献学习和护士经验的交流,切实了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血管的利用率,,做到患者满意。

各种警示标示的应用,加强用药安全管理。加强用药的安全管理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之一,首先要求护士对门诊输液室常用药做到“五了解”:了解药物性质、主要作用、常用剂量、不良反应、中毒症状及中毒解救方法。对输液速度有严格要求的药品,如单硝酸异山梨酯,在输液瓶明显处贴红色“限时药物”的标示,提醒护士及病人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对高危药品要单独存放,分类管理,贴黄色“高危药品”标示等。通过护理警示标示的应用,增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护理风险意识,提醒护理人员应当遵循操作程序。大大提高了用药安全,明显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

2.4 合理配备护理人力资源

合理而充足的护理人力配备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要对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性格、职称高低、临床经验等全面掌握,充分发挥护士的积极性,增加责任感。合理排班,是各项工作紧密配合,有分工,有合作,既要满足工作的需要,又不能忽略护理人员的需求,避免因人力不足而造成差错或投诉事件的发生,避免因人力安排不当出现护理薄弱环节或超负荷工作状态,应保证个班护理质量。

9.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篇九

摘要: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对病患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首先从住院病人的特点入手,分析其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然后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旨在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关键词:神经内科病患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388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241-02

在接受护理的整个过程中,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是护理安全管理的目的之一。重点是要学会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神经内科的病人逐渐增多,这是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而产生的。神经内科患者大多为老年人,由于经常伴有意识、精神等方面的障碍,所以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很大。针对病患特点,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减少事故发生。

1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分析

1.1意外受伤。

(1)跌倒。老年人体弱不说,加上感官功能退化,运动等障碍常常导致行走不便。一些活动受限的患者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不愿求助他人,常突发抽搐与晕厥;鞋底光滑,地面有积水、有障碍物或是灯光较昏暗等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跌倒。

(2)坠床。疾病可能会导致神经内科病患出现癫痫发作、神志不清等情况,加上不愿意配合医生的治疗,特别容易发生坠床事件。另外护士的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也是促使坠床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陪护病人时,护士没有认识到使用床栏、约束带的重要性,对病人病情评估不足,没有及时给予使用床栏,以上行为都有可能导致坠床。

(3)烫伤。受疾病的影响,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存在一些感觉上的障碍,对痛觉、温觉不敏感,病人极容易发生烫伤。

1.2走失。走失通常发生在有精神病状的患者身上,还有可能伤害别人。这时护士应该为患者营造温馨的住院环境。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是最直接的方式。患者敞开心胸,愿意主动配合治疗才能康复得更快。不要将患者安排在单人房间,限制其活动空间。应尽量满足患者的兴趣爱好和合理要求,鼓励其参加集体活动,适当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让患者外出。

1.3窒息、吸入性肺炎。神经系统可能带来多种负面反应。比如进食时容易发生呛咳还有咳嗽反射减弱等容易造成窒息,甚至造成死亡,其后果相当严重。有些患者由于食物没有嚼碎留置胃管的时间太长,从而引发吸入性肺炎。

1.4其他。还有一些其他安全隐患,比如压疮。由于偏瘫,自行翻身困难,导致患者长时间一个卧位一个方向,加上感觉营养障碍,皮肤软组织新陈代谢率低,很容易发生压疮。其次还有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下肢抬高,早期被动活动患侧下肢;使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裤,促进静脉回流;避免在患侧下肢输液,引起静脉血栓。化学性损伤也要注意。由于药物使用不当,具体表现为剂量过大或是次数过多等甚至用错药物都能引起化学性损伤。另外药物配伍不当也是引起化学性损伤的原因之一。最后是心理性损伤,这一点也是不可忽略的。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情绪不稳定、精神受到打击而引起。如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患者与周围人群的情感交流、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行为和态度等均可影响患者的心理,甚至会导致患者心理损伤的发生。

2防范措施

2.1法律应该处于首要地位。通过组织护士学习法律知识来增强其法律意识。确立护理安全理念,将护理常规作为首要原则,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于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要有防范意识,发现之后要及时处理。要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不能事故发生之后再来解决,防患于未然更加重要。

2.2应急处理预案和完善的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是必备的。针对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做好准备并积极应对是可以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的。

2.3加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是解决患者护理安全隐患问题的良好途径。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只有了解患者及家属的需求,耐心地向他们解除疑惑,才能做好改进工作,使护患关系和谐。

为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是护理的关键所在。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减少探视。保持地面整洁干燥,增设防滑垫,以免病人不留神踩到水以致摔倒。仪器摆放整齐;正确指导患者及家属使用呼叫器,同时加强护理查房和日常巡逻。

床栏、约束带的使用。床边加床栏、约束带并且约束带松紧应适宜。交接班时应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约束处的皮肤情况。要让患者家属知道使用床栏、约束带的重要性并加对其正确使用加以指导。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德医风问题是社会关心的热点。提高依法行医的自律意识是首要的。将医院和自身形象联系在一起,营造以敬业奉献为荣的良好工作氛围。护理人员应该抵制行业不正之风,使行业风貌焕然一新。

2.4正确评估危险因素。对于高危病人,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注意警示标记的使用,做好预见性防护措施。

3总结

总之,护理安全与病患的生命密切相关。护理安全管理可以弥补护理质量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护理水平。时刻提高护士安全意识,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必须加以重视。只有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才能减少病患的痛苦,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董爱珠.护理人员对安全管理认识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4

[2]常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策略.护理研究,2007,21(2):450-451

[3]刘红.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当代护士,2006;(3):83~84

10.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及措施 篇十

当今社会 经济 快速 发展 以及 科学 技术不断提高,患者的 法律 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护理安全与医疗纠纷已成为当前密切关注的问题。医疗护理安全成为 医院 发展重中之重[1]。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患者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护理人员稍不留意,就可引发病人不满和投诉,造成医疗纠纷。一旦引起纠纷,就可能对医院的发展带来困扰,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规范护理行为,满足病人被尊重的需求,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这样才能将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护理纠纷[2]。

【关键词】 护理管理;护理安全

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

1.1 多元角色行为因素

护士是一个多元化、多角色的个体,有着特定的职业内容、规范和行为标准。护理是一项繁重工作,重复性的夜班,多重角色负担,以及一些科室岗位设置不合理,超负荷工作,使少数护士身心疲惫,产生厌烦心理,有畏难情绪,轻视护士工作,希望脱离护理岗位,以逃避辛苦的夜班,因此,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对患者态度粗暴,无端发脾气,导致发生护患纠纷,给患者身心带来不安全的结果或不安全感。

1.2 护理技术因素

护理技术管理是指对护理技术工作和建设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达到准确、及时、安全、有效,不断提高效益和技术水平的活动过程。护士业务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下或不熟练,与他人配合较差,不重视学习和业务技术培训,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将导致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而发生护理缺陷和事故。

1.3 环境因素

病人所处的医疗环境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护理质量。护理设施数量不足、质量不好,都会影响护理技术的正常发挥,影响护理效果,形成护理不安全的因素。环境方面主要包括:(1)设施及布局: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备和布局不当也潜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如地面过滑导致跌伤;床旁无护栏造成坠床;热水瓶放置不当导致烫伤等。(2)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所致的不安全因素,常见于消毒隔离不严导致的院内交叉感染等。(3)危险品管理;医用危险品管理及使用不当,如氧气、煤气、蒸汽锅炉等潜在不安全因素。(4)病区治安:如防火、防盗、防止犯罪活动等。

1.4 患者行为因素

患者管理是指对那些在躯体上被确定患有疾病个体的管理,而个体因疾病原因而发生的身心变化,与对疾病的认知成正比。护理工作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配合及支持,若患者心理承受力差,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就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烦意乱、忧心忡忡的心理现象,不信任医生,怀疑医生诊断有误,偏听偏信江湖游医,以及家庭经济原因,担心费用太高而拒绝服从 治疗,并出现不遵医行为,导致患者人为的护理不安全。

1.5 其他因素

由于护理工作属于服务性质的工作,在护理过程中有很多其他因素会在护理过程中给病人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危害。病人家属有时也会成为影响护理工作的一大因素,例如,有些病人家属对护士的工作不配合,这就给护士的护理工作带来麻烦。所以护理是项复杂的工作,它需要病人家属和护理人员之间良好的合作,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护理效果。

加强护理安全性的措施

2.1 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加强法律 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1.护理纠纷原因及防范措施 篇十一

护理纠纷:是对未定性或已定性的护理问题,医院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发生纠葛,对过失有不同看法,在未作出结论之前称为护理纠纷。

纠纷发生的原因:①患者及其家属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提高,是出现纠纷的首要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加之新闻媒体对医疗纠纷的曝光和社会舆论的作用,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上帝观念”更加强烈,患者到了医院,就像找到了“救星”,想立即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如:输液时护士在患者身上反复找血管,属动作拖拉,要进行投诉;输液过程中针头脱出,液体渗漏责怪护士技术差,服务质量不好,如处理不当,则激发矛盾引起护患纠纷。这种现象说明了病人对医院各方面的高标准、严要求。②法律意识不强,诱发护患纠纷。有的护理人员不分场合或当着病人及家属面议论病人的治疗护理方面的问题,甚至说些不负责任的话,一旦病情有变化,病人及家属就认为是医生或护士造成的,从而引发纠纷。③护患之间缺乏沟通,个别护士态度冷漠是出现护患纠纷的诱因。患者有病求医,到了医院以后希望解除,最想得到医生和护士的问候与关心以及及时的医疗服务。如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不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不知怎样与病人沟通,显得拘谨和生硬;有的性格内向,怕与病人沟通,造成病人对护士不信任。④工作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医院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如个别护士工作不够认真,不按护理常规进行工作,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操作不熟练或不当,出现发错药、打错针等现象。另外新毕业护士、实习护士对病房工作不熟悉,也是造成护患纠纷的原因。⑤健康教育不到位,告知不清。⑥其他因素:如: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其他工作不满,无处发泄,就在护士身上出气,引发纠纷;打架病人,交通肇事等情况下,都可能把气出在护士身上。护士人力不足,工作不到位也易引发纠纷。

防范措施:①从思想教育入手,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改变服务理念,切实改善服务态度,在护理过程中,主动、热情、平等地关心每一位患者,对病人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解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赢得病人的信任、理解和支持。②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强化法律意识,是杜绝差错事故,防范纠纷发生的有效措施,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医疗安全教育的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医疗事故案例分析讨论,提高应对处理能力。③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在实际工作要善于观察和了解患者的心理,说话时尊重病人,交谈时话语要有针对性,因势利导,使用恰当的语气、言语。在周到细致的服务中将纠纷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④完善规章制度,强化质量管理。认真落实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做到上班时对重危病人、新入院病人、大手术病人的病情了如指掌,对急、重危病人实行床头交接,同时要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做好详细护理记录,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对重点和薄弱环节加强管理和监督,严把质量关,对新上岗护士、实习护士加强培训,专人带教,经过考核后方能上岗。⑤加强健康教育落实力度,提高病人满意度,对新入院病人要做好入院介绍,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对特殊治疗和操作要告知清楚,讲明目的,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配合、理解和支持。从而化解矛盾,减少纠纷发生。⑥做好后勤服务,合理收费,让病人满意。合理配置护士,减轻护士其他工作,尽可能让护士将时间用在治疗护理中。

12.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篇十二

1 安全隐患

1.1 疾病方面

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感觉障碍, 病情重、变化快, 安全隐患多。 (1) 跌倒。肢体的活动不方便是神经内科患者常见的现象, 很容易因平衡失调而导致患者跌倒。特别对于老年患者, 自理能力不强, 行动比较迟缓, 常出现抽搐等现象, 多在晨起及午夜如厕下床时出现跌倒的现象[1]; (2) 走失。神经内科患者多伴有认知、记忆力障碍或老年痴呆等症状, 如看护措施不到位, 容易导致走失; (3) 自伤、伤人。神经内科患者多伴有精神异常, 常不自主地做出自伤或伤人的事情。如抑郁型患者易出现自杀倾向, 躁狂型患者易毁物打人, 癫痫患者抽搐发作时易发生舌咬伤; (4) 烫、冻伤。神经内科患者多存在感觉障碍, 痛温觉不敏感。冬天使用热水袋时, 常因未掌握局部热敷的温度及使用方法而易致烫伤或冻伤; (5) 窒息。神经内科患者多伴有吞咽困难, 吞咽反射弱, 进食易发生呛咳而导致窒息。咳嗽反射弱的患者因短时间内大量痰液积聚而导致窒息。鼻饲患者常因家属或护理人员鼻饲方法不正确而导致患者窒息, 从而发生严重的后果。

1.2 技术方面

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 新技术和新仪器的大量引进, 护理工作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护理技术风险增加, 易造成护理安全隐患[2]。特别是部分刚进入医疗系统的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不足, 对患者的病情不能做出正确的评估, 未能及时向值班医师汇报, 错失最佳救治时间。部分护理人员专业技术不过硬, 缺乏与患者的交流沟通, 在照顾患者饮食和日常生活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1.3 环境方面

神经内科患者普遍存在住院时间长, 病情复杂等特点, 患者常会对病房产生依赖感, 若病房环境不舒适, 如床位过多、活动空间狭小、地面湿滑、厕所无扶手、墙壁颜色单调、灯光亮度不合适、室外噪音大等, 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情绪, 从而加重病情, 造成安全隐患。

1.4 管理方面

护理人员分配不合理, 人员少, 常出现一位护理人员同时照顾几位患者, 不能保证患者的基本需要, 特别是护理人员单独值班时, 易出现因照顾不周全而来不及抢救的状况, 造成安全隐患。部分护理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 身心疲惫, 工作中缺乏责任感, 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 不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 给患者带来不信任感, 在护理工作中造成安全隐患。

2 防范措施

2.1 评估安全隐患、确立高危人群

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情况, 对病情复杂、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做好记录, 重点观察。针对患者的病情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 将易出现的危险因素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家属, 使他们能从正确的角度了解病情, 积极地配合治疗。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提前做好应对方案, 如易出现眩晕或者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患者, 醒来以后要等一会儿才能起床, 起床后站立一会儿再行走, 防止晕厥发生;对于意识障碍、精神异常、高龄老年人、痴呆等患者, 要警惕出现跌倒、烫伤、走失等意外;对于轻度吞咽困难的患者, 应半卧进食或者以半流食为主, 少吃多餐;对于鼻饲的患者, 进食前要洗干净痰液, 身体半卧, 确认胃管在胃内后方才可以进行鼻饲。定期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安全评估, 重新筛选高危险患者, 做好针对性护理工作, 防止意外发生[3]。

2.2 加强技能学习、提高护理质量

提高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对护理人员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定期进行技术考核;对典型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讨论、交流、总结经验, 拓展知识面;护理人员需熟悉了解神经内科患者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 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应急的处理能力, 当神经内科患者出现突发性事件时才能在镇定自若, 沉着应对, 提供有效的安全护理。

2.3 创造优质环境、改善医患关系

给神经内科患者创造舒适而且安全的病房环境。如病房内尽可能地留出足够患者活动的空间;地板要防滑, 同时需保持地面的干燥;洗漱间增设防滑垫;墙壁应尽可能避免单调的白色, 换用柔和的壁纸;病房要远离喧闹的地方, 给患者安静祥和的环境;通风设施完备;在病房、走廊等活动场所安装扶手;在病区设置警示牌和指示牌, 避免意外的发生, 降低安全隐患。

2.4 加强护理管理、减少医疗隐患

对护理人员进行分流管理, 机动操作, 力争做到一位护理人员全面照顾一位患者, 保证患者的基本需要;特别是晚上突发事件高峰期, 要避免护理人员单独值班;患者常因病住院长给得身体和经济上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 情绪容易波动, 对医院和医护人员产生排斥感, 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身体的同时还要增进交流, 缓解患者的情绪;护理人员做好健康教育, 在做各种操作、医疗检查前与患者及其亲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及告知, 必要时给予签字;及时了解整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不断改进;对存在的疑问用温柔的语气给予耐心的解释, 减少医患纠纷, 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繁荣昌盛和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 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而医疗安全成为患者选择就医的重要标准, 同时也决定并影响着医院的长远发展和声誉。传统的护理工作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 人员分配不合理, 对潜在的护理问题缺乏预见性, 而护理安全和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 导致护理工作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神经内科患者多存在意识、行为等障碍, 是意外事件发生的高发科室[4], 因而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技术含量高、工作强度大, 任何微小的疏忽都可能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而带来终生遗憾。神经内科的护理人员必须正确评估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安全管理, 熟练掌握防范措施, 将潜在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才能确保护理安全, 提高护理质量, 提高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俞爱红, 袁婉欢, 兰丽梅, 等.住院脑卒中病人的安全隐患分析与护理对策[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0, 32 (2) :280-281.

[2]王群.新时期护理安全管理策略探讨[J].中国医院, 2006, 10 (2) :47.

[3]沈卫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与防护措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 30 (18) :2297.

上一篇:农田水利项目建议书下一篇: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