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科学上册教案

2024-09-29

一年级科学科学上册教案(精选12篇)

1.一年级科学科学上册教案 篇一

第1单元 走进科学

主备人:焦联群

单元目标:

1.能够像科学家与工程师那样去尝试做一些小的探究活动或是工程实践。

2.制定科学课的规则并自觉在活动中遵守。3.了解科学家与工程师的一些工作场景。

4.意识到科学家的研究与工程师制造对于我们来说相当重要。5.愿意去主动搜集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故事,并与同伴交流。

1、科学真有趣

教学目标:

1.认识到我们的生活处处有科学,能用实验的方法破解生活的奥秘,科学研究要从事观察、实验、考察、记录等实践活动。能剔除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并通过实验验证猜想和假设; 2.让小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发现的过程,意识到科学并不神秘,小孩子也能做科学。培养合作、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能体会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科学应用。3.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可以对自然现象作出很好的解释,但科学也不是万能的,一些问题至今仍没有找到答案。

4.科学研究、科学发现需要一个过程,许多问题的答案在今天仍没有找到,但不代表以后不会找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教学准备:

木条或磁性钓鱼竿若干,写有数字或式题的纸小鱼(上别有回形针)若干,鱼塘背景图一幅、小鱼缸若干、记录用纸和记录用笔。教学重点:能用实验的方法认识到科学真有趣。教学难点:探究实验要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设置悬念,提出问题

同学们看,这儿有两个相同各种形状的鱼,猜猜把它们同时放入水中会怎么样?(学生自由猜测)

师演示:大家看到了什么?

师提问:哪些小鱼能够被钓起来?(学生大胆猜测)2.揭开谜底,揭示课题

谜底:被钓起来的小鱼里面,有一个装有铁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钓鱼游戏真有趣(板书)

二、猜测实验,亲历探究 1.探究钓鱼现象

(1)提出问题:如果把材料盒里的小鱼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请各小组先猜测一下,把你认为钓得上来、钓不上来和不确定的小鱼在桌子上分开,并且要做好记录。(见实验记录表一)

(2)学生分组活动。哪个小组想汇报一下你们的猜测结果?(学生汇报)(3)同学们大胆地猜测,但是,怎样证明你的猜测是否科学? 生分组做实验,填好实验记录单,师巡回指导。(4)教师总结

2.探究取出水中曲别针方法(1)揭示要求

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发现,同样为纸小鱼,它们为什么有的能钓起来呢?那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捞取水中曲别针呢?能再做一次大胆的猜测吗?

我们怎样能知道曲别针应该怎样钓起来?

引导学生想到把手或工具放进水里,体会捞起感觉。学生用手把鱼缸里的水倒出来,体会拿出来的感觉。(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感受。)

学生交流实验感受,并说明道理。理解实验要求: A、不能把手或工具伸入水中。B、不能把水倒出来。

教师总结: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完成钓鱼游戏实验和取曲别针游戏实验,从而了解到,生活处处有科学。

(2)探究讨论,用心设计。小组内讨论一下,设计实验。

交流实验方案。(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提出注意问题)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做好实验记录(实验记录表二)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总结:科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科学真有趣。

三、拓展应用,延伸课外

走进科学教室,观察、实验、制作、测量,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走出科学教室,观察、实验、制作、测量,你又有什么新发现,谁能举例说明科学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2、袋子里面有什么

教学目标:

1、利用身边简单易寻的材料,体验生活实践。

2.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地观察、分类、比较、推断、排除、预测等。

3.积极参与活动,乐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发现。课前准备:小袋子若干、可食用水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察教材图片,说说图中有一些什么。思考:不打开袋子,能知道里面有什么吗?

学生初步接触不能打开的袋子,分辨袋子里是否有东西,并说说理由

师:这些暂时不能打开的袋子里有东西吗?请你们试一试。(学生自己操作)

师(指着学生认为装有东西的盒子):大家都认为这些盒子里面有东西,请说说你的理由。

幼:我听了听,感觉里面有声音,确定里面有东西。

师:你从声音方面确定里面有东西。是什么声音?能演示一下吗?

幼:我感觉重重的,说明里面有东西。

师:你从重量方面感觉到袋子里有东西,大家有这样的感觉吗?

师(小结):有些人是听到袋子里有声音发出来,所以确定里面有东西;有些人是感觉到袋子重重的,所以确定里面有东西……

(析:用问题引导学生感知袋子里是否有东西,并鼓励学生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如:从轻重上感觉到袋子里有东西,从声音上感觉到袋子里有东西等。)

二、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袋子里的物体都是一些什么?

1、听

2、闻

3、摸

三、打开袋子看一看,我们的观察对吗?

四、思考: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区别袋子里有什么?(尝)

温馨提示:不能随便品尝不了解的物品。可食用的才可以品尝。

五、小结:我们刚才观察物体时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呢?

(眼、耳、口、鼻……)

六、拓展应用,延伸课外

1、观察:哪个长,哪个短?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观察。

2、实验、测量、观察,引导认识科学在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相同和不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一组物体的色彩、图案等细节发现相同的物品,并将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2、能按教师的指令操作,并愿意边操作边讲述。

3、乐意参与观察实践活动。活动准备:

教具:图卡(颜色和装扮各不一样)贴在讲台桌面的小盒子里,准备一个特别大的水果盒(当作一个水果的家)。

学具:科学用书,彩笔一支,人手一个水果小篮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观察比较

1.观察这些水果,我们会有哪些发现?

比较之前要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水果,关注以下这些方面:样子、色彩、味道……

2.学生尝试说说它们都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二、问题解决

1、教师戴上贴有小熊标记的围裙,请学生找出和围裙上一样图案的小熊。

教师:“这是小熊的家,请你们找出一只和它一模一样的小熊。仔细看一看,比一比,它们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2、教师引导学生边送边说:“小熊,我送你回家。”

3、请学生在自己的水果篮中找出和围裙上相同的小熊并将小熊送回家,教师提醒学生边送边说:“小熊,我送你回家。”

三、实验:比一比,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1、观察一种水果,描述它的样子。

2、比较。比较之前让学生制定一个简单的计划,说说怎么去比,需要用到哪些器官或工具。

3、比较的方法可以多样,教师要尽可能地想到学生所想到的方法并准备好相应的工具。示范方法:按照相同点把它们分一分;

4、实验过后。教师回顾,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各自是根据物体的哪些相同点进行分类的?

5、结合活动手册,明辨图片上的这些做法,哪些做得对,哪些做得不对,我们应该怎样做?

四、单元回顾:我们借助哪些身体器官走近科学、走近科学实验?

五、延伸拓展,强调实验好习惯:

好的行为:交流声音很轻,人人有序操作,实验过程中注意材料轻拿轻放,实验过后及时清理桌面……

不好的行为:声音吵杂,不听指挥,互相争抢器材,搞得桌上到处是水、没有人人参与……

反思:在实验中遵守了哪些,还有哪些被忽视了,想想如果我们要是都遵守科学课的规则,那我们的实验效果会怎么样?

2.一年级科学科学上册教案 篇二

据报道, 新就业大学生平均月薪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2014年就业大学生的平均月薪只有2400元左右。受到就业形势的影响, 有相当一部分本科生从一入学就抱定了继续考研学习的目标, 但上了研究生之后, 便开始觉得未来很迷茫。有部分研究生在读研期间, 尚不能完全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及形成“自我同一性”, 而是处于心理的延缓偿付期 (psychological moratorium) , 用研究生阶段的时间合法地延缓在社会中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根据埃里克森的解释, “自我同一性”是指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时空中, 解决“自己是谁?”“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等对自我的主观感觉和意识。马西亚认为, 有两个因素影响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一个是“过去的危机”, 也就是理清各种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问题, 顺利渡过对诸如社会角色、职业、理想、信念等茫然或迷惑不解的时期;另一个是“现在的自我投入”, 是指为认识自己、实现自我并达到某一目标而倾注全力。而是否能够顺利形成自我同一性, 探索自己的人生目标, 实现人生价值, 对于研究生个体心理发展以及在学期间的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和生活状态, 对于学校开展更为有效的思想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二、样本基本情况及研究方法

本调查选取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新入学的一年级硕士生作为研究对象, 共发放757份调查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688份, 有效回收率为91%。其中男女比例约为1.65:1, 党员约占52%, 团员约占44%, 群众约占4%, 有宗教信仰的约占11%, 担任 (过) 学生干部的学生约占28.5%, 有过工作经历的学生约占18%。本研究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0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三、结果与分析

调查发现, 55.28%的同学攻读研究生的目的是继续深造, 33.99%的同学认为这样更好找工作, 3.14%的同学的目的在于转换专业, 3.30%的同学目标不明确, 属于随大流类型, 1.65%的同学是顺从父母期望, 2.64%选择其他。可以看出, 大多数同学攻读研究生都有着相对明确的目标, 但也有目标不明确就进入了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同学。从在学生活状态调查来看, 约76.97%的同学认为自己有目标且充满生气, 心情较为舒畅, 约23.03%的同学认为自己得过且过等文凭或心理压抑感觉无聊。进一步, 本研究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0进行单因素Anova分析, 不同入学动机的同学在0.001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p值为0.000。如果我们将积极生活状态值设为1, 消极生活状态值设为2, 值越大表明生活状态越消极, 生活体验越差。从统计数据来看, 比起其他入学动机, 目的为“随大流”的同学, 在学生活状态更为消极, 更倾向于“心情压抑, 无聊, 得过且过等文凭”, 均值为1.67, 其次为“父母期望”, 均值为1.40, 有其他入学动机的同学, 更倾向于积极的生活状态, 继续深造、更好找工作、想换专业的均值分别为1.13、1.22、1.21。方差分析均值图如下页。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有目标比没目标的同学, 生活状态要更积极。即使是“父母期望”这种并非出自自己, 而是“外加”的目标, 也比没有目标的同学生活更积极。本文尝试使用加藤厚对自我同一性问题的研究对此现象进行解释:选择“继续深造”、“更好找工作”及“想换专业”目标的学生, 通常处于“同一性形成地位”, 即在过去的经历中, 已经经历了关于对自己将来发展的迷茫期, 渡过了“危机”, 清晰了目标, 并且现在也努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因此处于更加积极的生活状态中。选择“父母期望”的同学, 通常处于“权威接纳地位”, 并没有很深刻地体验过对前进方向和价值观的迷茫期, 他们所进行的自我投入的方向和目标, 不是经过自己再三深思熟虑由自己亲自选择的, 大多是迎合或接纳父母或社会理念而得来的, 虽然不是自发的, 但仍然接纳了目标, 也有较高的投入和努力, 因此也有相对积极的生活体验, 而“随大流”的学生, 通常属于“同一性扩散地位”, 现在进行低水平的自我投入, 不管是否体验过迷茫期, 是否探索过前进的道路和价值观, 现在处于目标不清晰、未做出什么决定、无所向往的状态, 处于相对较为消极的生活状态。因此, 通过各种途径, 引导研究生探索自己的前进道路, 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对于改善“随大流”这种“同一性扩散”的研究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进一步来说, 根据期望理论, 在学期间的研究生的科研学习、生活态度, 取决于他的期望值的大小 (目标效价) 以及通过自己努力得到这一期望值的概率高低 (期望几率) 。作为教育机构及教育者, 重要的使命在于帮助研究生设置合理、合适的目标, 尤其是帮助那些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同学设置目标, 并帮助他们达成目标, 在研究生达成自己目标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以确保研究生的个人目标与教育机构的教育目标相一致。教育机构及教育者要形成这样一种信念, 即有效的教育者应该能够帮助研究生明确实现工作目标的途径, 并为研究生清理各项障碍, 使研究生达成目标的过程更为顺利。

四、讨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结论, 从学校教育角度来看, 应该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教育, 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思想教育, 建构自己的价值观, 建构所向往和所选择的生活方式, 同时努力投入实现之。从理论上讲, 这符合接纳与承诺疗法的核心思想。本文认为, 帮助研究生建构价值观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渠道来实现, 一是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 在研究生阶段, 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导师, 导师在指导学术科研的同时, 要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潜移默化地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且适合自身发展的价值观;二是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关心关爱学生,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模式;三是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心理咨询作为一种“一对一”的教育模式, 在探查学生内心需求, 帮助学生构建强大心理资源方面, 起着重要作用;四是提高思想教育等课程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通过引入丰富的案例和多种教学形式, 真正让研究生学有所得。

进一步来说, 鉴于研究生入学动机与在学状态有如此密切的关系, 为了使研究生入学之后有更好的状态, 应该从入学动机入手, 尽可能地从前端源头解决问题。根据中国考研网公布的统计数据, 2014年研究生计划招收人数为60.8万人, 如果按照调查得到的3.30%%的“随大流”比例, 那么就是约有2万的学生需要接受全面系统地指导, 根据调查结果, 还有3.14%, 按60.8万的研究生人数来算, 约1.9万想跨专业的学生, 这部分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专业也并不十分了解, 也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指导, 如果按照2014年报考人数172万来计算, 那么“随大流”和“转专业”的考生人数分别达到约5.7万和5.4万。因此, 在研究生报考学校和专业的阶段, 学校或相关教育机构应该通过多种渠道让考生了解尽可能多的信息。一种渠道是通过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的形式, 让志愿考研的研究生有选择性地到目标院校参加夏令营活动, 对目标院校有近距离接触和了解的机会。另一种渠道是建立更加系统和完善的教育信息网络共享平台, 一方面连接考生, 为志愿报考研究生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力求精确定位到推荐导师, 提供更开放、更公平的信息来源, 减少考研究生的盲目性, 另一方面连接各个高校各个专业中负责招生的老师、已经入学的在读研究生, 让这些有经验、有切身感受的人士为准备考研的学生提供一对一在线答疑, 为考研同学提供耐心细致的服务, 不仅仅就研究生考试本身进行解答, 还涵盖考取到校的学习模式、未来的发展路径及职业规划等方面, 进行全方位量体裁衣式的指导。

摘要: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工作, 探究研究生入学动机与在学状态的关系, 本研究针对全体2012级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硕士一年级研究生发放调查问卷, 共发放757份调查问卷, 收回688份有效问卷, 有效回收率为91%。采用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 发现:研究生入学动机与研究生在学状态显著相关, 可为高校开展研究生教育工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状况调查,入学动机,在学状态

参考文献

[1]2014年新就业大学生平均月薪2400元呈逐年下降走势[EB/OL].http://news.21cn.com/social/shixiang/a/2014/0907/11/28183685.shtml.

[2]张日昇.同一性与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J].心理科学, 2000, 23 (4) :430-434.

[3]张婍, 王淑娟, 祝卓宏.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心理病理模型和治疗模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 26 (5) :377-381.

[4]全国各高校2014年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EB/OL].http://www.chinakaoyan.com/info/article/id/37496.shtml.

3.一年级科学科学上册教案 篇三

顺应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

重视数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结合,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优良传统。马克思早在一八四四年就已经指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是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正象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自然科学往后也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这将是一门科学。”“人是自然科学的直接对象;……然而自然界却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的对象。”(《一八四四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82页)这是因为,人是自然界某一部分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人是通过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互作用的。因此研究人与人的关系的社会科学不能不包括自然科学,不能不与自然科学相结合。马克思在他的经济学研究中,深入探讨了工业、农业,讨论了机器、自然力与科学的应用,涉及大量的自然科学内容,以及科学的社会方面。一八七○年以后,他甚至在因病休息期间,还研究自然科学和数学。他十分重视数学的研究。他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参见拉法格:《马克思回忆录》)

恩格斯为了创建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写作《自然辩证法》,花了十多年时间研究自然科学。他是把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影响结合起来研究的先驱。今天,欧、美有不少科学史家转而研究科学社会史、国别科学史(或称外部科学史),有些科学哲学家重视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的结合。他们也承认这是受到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影响。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制订了《科学技术工作计划草案》,他要求把自然科学问题、技术科学问题与社会科学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参见维里克霍夫等编:《科学、技术与未来》(英文版),牛津,一九八○,4页)一九一八年,列宁倡议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科学院,“研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问题,进行社会科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探索,因为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是互有关联的。”(《苏联政府法令》,第11卷,莫斯科,一九五九年版,469页)一九二○年在列宁指导下,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制订的《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电气化计划》是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起来研究经济建设计划的一个重要尝试。列宁对此作了高度评价。

列宁早在一九一四年就指出:“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不仅在配第时代存在,在马克思时代也是存在的。在二十世纪,这个潮流是同样强大,甚至可说更加强大了。”(《列宁全集》第二十卷,中文版,189页)近几十年来,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潮流已经汇合成为滚滚洪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结合的趋势势不可挡。这突出地表现在:

(1)自然科学创造并首先应用的定量方法(数学方法)、模型方法、计算机技术等开始在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与社会学)中推广应用。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新兴学科的发展,为机器控制、动物行为、大脑思维与社会管理的研究提供了统一的方法。

(2)以科学技术为对象的哲学、社会科学蓬勃发展。诸如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技术经济学、科学技术法、科学伦理学等,都是近几十年来发展极快的学科,成了哲学、历史、社会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中的重要分支。

(3)心理学、人类学、地理科学、社会生态学、社会生物学这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发展很快,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工程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作为人改造自然界的理论工具,实质上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它们的巨大发展也是人们有目共睹的。

(4)人们日益运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来处理解决能源危机、材料资源匮乏、人口激增、粮食不足、环境污染、城市与农村建设、交通紧张、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等等当代重大社会问题。有些国家已经开始把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统一起来。这些都要求数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紧密协作。

现在,欧、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十分重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已于一九七七年开始设立名为“科学、技术与社会计划”的教学科研中心,并开设了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科学史(包括通史、断代史、学科史与国别史,包括苏联与现代中国的科学与社会)、技术史(也包括通史、断代史与国别史)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科学技术的组织等四十九门课程。许多别的大学也有类似的教学科研组织。苏联近年来也一再强调“知识的整体化”,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当然强调结合与综合,并不排斥分科深入与分析。综合与分析,整体化与分科深入总是相辅相成、结合进行的)。

4.关于一年级科学小草上册教案优秀 篇四

1、学会 4 个生字,认识“白字旁”。

2、认识 9 个字。

3、学会用“什么”提一个简单的问题,请小朋友回答。

4、知道“珍珠、泪滴”指的是露珠,太阳出来了,露珠蒸发了,是一种自然现 象。

教学重点:

学会用“什么”提一个简单的问题,请小朋友回答。

教学难点:

知道“珍珠、泪滴”指的是露珠,太阳出来了,露珠蒸发了,是一种自然现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知道“珍珠、泪滴”指的是露珠。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亮晶晶、羞答答”的意思。

课前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 2 个伙伴,快看他们来了:仔细听听, 他们在说什么呢?放课件 小鸟真是一个善学好问的好孩子,我们能不能也向它那样也来问问小草,问 问小花呢?[边说边贴出小草、小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12 课[边说边板书 “问]

二、新课

(一)初读课文

1、看拼音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听听字音读准了吗?

3、检查读音 出示生字卡片 出示词卡 自读 指名读。

4、现在我们把这些字词放到课文里,再小声读一读课文,看你能把它句子读通 顺吗?

(二)分析课文

1、读小草部分看,小草在向你招手,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吧。

(1)小声自由读。

(2)现在你的同桌就是小草,你快点问问他。(同桌对读)

(3)我想当小草(师戴上头饰),谁来问问我呀?(指名读)

(4)谁想当小草,谁来问问他?(指名读)

(5)揭示答案:问:小草挂的是什么呢?[根据回答可出示“露珠”一词]

(6)露珠什么样,你再读读书。什么叫亮晶晶吗?

(7)那你知道还有什么也是亮晶晶的吗?

(8)再读 听出小草挂的是什么。

2、读小花部分 小草挂着的一串串的,亮晶晶的是——露珠,那小花捧着的 又是什么呢?快去问问小花吧![课件]

(1) 自由读。

(2) 这回你的同桌变成小花了,你快点问问他。(同桌对读)

(3) 小花捧的是什么呀?

(4) 谁想当小花?谁来问问他?(指名读) [课中操]

3、学最后一部分 淘气的小露珠来找小草小花玩,好像一串串珍珠,又像一 颗颗的泪滴。这时,太阳公公升起来啦,快看,小草小花怎么了?

(1)(出示课件)你快小声读读吧!(自由读)

(2)谁能说一说,小草小花怎么了?(指名读)

(3)理解词语: 什么样子是“羞羞答答”? “藏”“抹”什么动作?

(4)那你能加上动作再读读吗?(自由读)

(5)指名读。

4、看,小鸟又飞来了,这次你们和小鸟一起再问问小草小花吧!(齐读课文)

三、练习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四、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问小草问小花,知道了什么?原来小草挂着的、小花 捧着的是露珠。

五、作业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2 问小花,问小草 珍珠 泪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 4 个生字,认识“白字旁”。认识 9 个字。

2、学会用“什么”提一个简单的问题,请小朋友回答。

教学重点:

学会 4 个生字。

教学难点:

学会用“什么”提一个简单的问题,请小朋友回答。

课前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学过了 12 课,谁来有语气的给大家读一读。这一课的生字大家 会写了吗?

二、新课

(一)学生字 读词语

1、看生字表 自读 指名 齐读音节 说一说 4 个字的笔顺 描 2 个 描第一 个,注意笔顺,描第二个,注意位置 。注意:的是白字旁 问是门字框(认真 看笔顺跟随表)

2、读词语 小花 小草 珍珠 泪滴 一串串 一颗颗 亮晶晶。

(二)用“什么”提一个简单的问题,请小朋友回答。

三、练习

朗读课文,指名读。

四、小结

写字一定要认真。

五、作业

5.一年级科学科学上册教案 篇五

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内容

1.我们知道的植物

备课时间

2017.8.26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植物,使学生初步具有研究植物的兴趣。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活动中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搜集资料能力。教材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学情分析学生对周围植物比较熟悉,上课兴趣浓厚。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资料,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教学难点怎样观察、描述植物。学法指导搜集整理法、交流法、观察法。

一、引入新课,认识书上图中的植物。

1、我们已经知道自然界中生长着许多植物。人类已经发现的植物约有30多万种。

2、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3、找找课本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4、塑料花是植物吗?

学生小组活动、讨论(全班、小组)交流

课 题

2、观察一棵植物

使用日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观察了解植物是由根、茎、叶等构成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植物构造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等科学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活动,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保护自然界中植物的情感。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资料,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教学难点怎样观察、描述植物构成。媒体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些植物图片、绿植等。教

程教学具体内容及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你家里栽培了哪些植物

1、让学生说一说

二、了解植物的构成。

1、聚焦:我们来观察一颗植物,怎样观察?

2、探索:(1)、出示图片观察:一株完整的植物是有哪些部分组成的?(2)、观察自己准备的植物,是否具有植物的这些部分。(3)、通过观察活动,你知道了什么

课堂小结通过学习,你说说你家里栽培了哪些植物作业布置将你观察到的植物画到《科学活动手册》上。板书设

2、观察一棵植物

一、你家里栽培了哪些植物

二、了解植物的构成。教学一得

检查建议

检查人:

日期:

2017~2018年第一学期 一 年级 科学 教案主备教师

王恒超

课 型

新授

第 2 课时

总第 4 课时课 题

2、观察一棵植物

使用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观察了解植物是由根、茎、叶等构成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植物构造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等科学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活动,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保护自然界中植物的情感。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资料,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教学难点怎样观察、描述植物构成。媒体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些植物图片、绿植等。教

程教学具体内容及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二、了解植物的构成。

3、画画这颗植物。

4、研讨:说说你观察到的植物。

三、拓展:观察一颗树,你有什么发现?你认为这节课谁值得你学习?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课堂小结这节课你通过学习认识了那些植物。作业布置将你观察到的植物画到《科学活动手册》上。板书设计

2、观察一棵植物一株完整植株由:根、茎、叶等构成教学一得

3《观察叶》教案教学目标

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3、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过程与方法:

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教学重点

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教学难点

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分组材料

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教学过程:

一、统计收集到的树叶

课前大家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是呀,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现在把树叶放在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二、观察比较树叶

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

2、讨论: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3、比较:同时观察所有完整的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吗?是呀,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

三、观察叶的生命特征

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思考: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是呀,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

2、描述:观察一种植物的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的生长阶段的树叶吗?(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等)能从几张叶的不同生长阶段去推测一片叶的生长过程吗? 板书

搜集树叶生命特征作业

寻找不同的树叶进行观察

课题

1.4这是谁的叶

课 时

第4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2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具有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2能用简单的图画描述叶的外部特征。3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科学态度目标1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的兴趣。2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植物的兴趣。3提高到室外开展活动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完成任务并表达。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教学难点】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冬青叶、牵牛叶、法国梧桐(悬铃木)叶、松树叶、月季叶等,或者校园中其他具有明显特征的植物的叶,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它们是哪些植物的叶“猜叶”的游戏。教师把课前收集的叶分类,选出有特点的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下,请同学们猜。还可以由学生出题,说出某一片叶的特征,邀请其他同学来猜。

二、到校园里去找一找1.在寻找前,组织学生适当交流并引导全班达成共识。即要到哪里去找?怎样才算是找到了?活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2.到教室附近的树木旁寻找, 只有手中的叶和教科书上的叶颜色、形状、边缘等特征匹配的时候才算是找到了。“寻找是哪种植物的叶”是本节课的主要探究活动,建议用15分钟及以上的时间。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醒学生,“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引导学生对手中的叶反复观察、比对。同一片叶,往往能够找到不止一棵或者一处的树木。这边找到了,可以追问其他地方还有吗?给学生在后面的交流环节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三、研讨围绕“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在哪里找到的?”两个问题进行,教师还可以补充“除了这个地方,找的过程中还在哪里也发现了这种植物?”请学生面向全体同学说,其他学生补充。

作业设计或典型错题记录分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要求手写,300字)

课 题1.5植物是“活”的吗课

时第5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说出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2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植物的特征及其变化。2通过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2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珍爱生命,爱护身边的植物。教 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植物是有生命的,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教学难点】证明植物是“活”的。教 学准 备为学生准备:学生自己种养的植物、学生活动手册,以及有关植物是“活”的的照片、图画等相关资料。教师准备:塑料花、植物、课件等。教 学 过 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一、聚焦1.用课件出示兔和蝴蝶的视频,据此提问:“兔和蝴蝶是‘活’的吗?”请学生说说理由。学生会从兔和蝴蝶会动、会吃等动物具有的活动能力方面进行解释。此时教师可以呈现一盆植物,提问:“这盆植物不会动,它是活的吗?”2.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教科书第15页所示的“班级记录表” 中。学生提出的理由可能会有:有叶、有根、有茎,会开花、会结果、会长大、会生病、会枯萎、会死亡,长在土里,需要阳光、水,要施肥等。

二、收集植物是“活”的的证据1.活动一:学生把自己在第1课种养的植物带到课堂上,结合自己1个月左右的观察记录找一找它是“活”的的证据。先让学生再次观察植物,回顾1个月中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自己是怎么照顾它的,然后让学生组内交流哪些现象说明植物是“活”的。接下来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植物并交流。最后,教师小结,把“绿色”“有茎”等不能作为证据的理由划掉。2.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教师可以准备带叶的枯枝或非绿叶植物,问学生:“这棵植物是‘活’的吗?它有叶吗?它是绿色的吗?”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活动,把“绿色”“长在泥土里”“有叶”等划去,帮助学生认识到“会长大”“要喝水”等说明植物是“活”的。3.活动二:出示春、夏、秋、冬四季樱花的变化的图片,指导学生按顺序依次观察图中的樱花,说说同一棵樱花在不同的季节分别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学生把四张图片联系在一起,认识这棵樱花一年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下一年中这棵樱花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又说明了什么,帮助学生认识到植物会生长变化,这说明它是“活”的。

三、研讨1.塑料花不是“活”的,让学生说说理由。2.我们为自己种的植物做了什么? 作业设计或典型错题记录分析 板书设计

6.一年级科学科学上册教案 篇六

单元分析:

本单元包括《我们的食物》、《我们的营养》、《饮食与健康》3课内容。

本单元从学生的饮食这一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切入,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知道人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会从合理、全面饮食方面设计食谱;养成科学饮食的好习惯。逐步从探究科学饮食的多种活动中意识到要珍爱生命;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本单元各课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我们的食物》是本单元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用观察和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一些食物,知道我们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大自然。《我们的营养》一课是让学生学习用简单的实验方法鉴别几种常见食物的主要营养,进一步收集资料,并作简单分析。《饮食与健康》主要阐述任何一种或一类食物都不能为人体提供全部所需的营养素,所以我们要学会从营养的角度认识食物的分类,合理地搭配日常的膳食。在对信息作进一步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认识到营养全面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3课时

1、我们的食物

教学目标:

1、了解食物的多样化及其主要来源。

2、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培养分类能力。

3、学习用简单的图表进行统计,培养学生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将上课前一天自己所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制成统一大小的卡片(教师课前适当指导记录和制作卡片的方法);搜集有关食物的资料和图片(或自带一些食物)。

2、教师准备:

实物投影仪、一天食物情况统计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平时你们都常吃些什么食物呢?(生答)

看来,同学们对食物都很感兴趣,那关于食物,还有哪些知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我们的食物”师并随机板书课题。

二、了解食物

1、我们的食物有哪些?

同学们,老师让你们记录了前一天自己所吃的食物,现在谁能说说你吃了些什么?(生答)

教师适时把学生的卡片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并总结板书:

馒头 米饭 面条 „„(面食)

白菜 豆角 西红柿„„(蔬菜)

鸡肉 鱼肉 猪肉„„(肉类)等。

大家还知道哪些不常见的食物呢?

(学生简单汇报)

从同学们的汇报中,老师看出大家很喜欢美食。是啊,因为我们的食物丰富多彩。那么,我们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

2、我们的食物从哪里来?

同学们,当你在尽情地品尝美味的时候,可曾想过制作它们的原料都来自于哪里吗?请大家结合课文插图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简单评价学生的讨论交流情况)

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是的,我们的食物,不论是肉食、素食,还是一些新型食品,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大自然。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食物。

3、我们来给食物分类。

同学们,来自大自然的食物如此丰富,大家能把这丰富的食物分类吗?

(学生根据想法简单汇报)

师:食物分类的方法很多很多,接下来每个小组就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给食物分类吧!

小组活动,学生将带来的食物、图片以及知道的食物进行分类,教师巡视,及时指导。

师:现在各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交流成果,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同学们要注意倾听其他小组发言的要点,以便与自己的交流结果相对照。

师总:通过小组交流,同学们总结出了许多分类方法。知道分类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按原料的来源分,可以按营养成分分,也可以按食用方式或者产地等来分类。

三、自由活动

1、争当美食小导游。

同学们,课前我们都收集了美食资料,谁的资料丰富,谁的解说最有诱惑力,最能吸引“食客”呢?让我们争当最佳美食小导游吧!

每个小组推荐一位代表当美食小导游,绘声绘色地介绍他们的美食,其他同学当“食客”兼裁判,最后选出最佳的美食小导游。

四、回顾全课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还有哪儿不满意?你觉得其他同学做得怎样?先想一想,再说一说。

五、拓展延伸

学生这节课之后同学们想做什么?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各种资料,调查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饮食习俗,并与同学们交流调查结果。

板书设计:

1、我们的食物

馒头 米饭 面条 „„(面食)

白菜 豆角 西红柿„„(蔬菜)

鸡肉 鱼肉 猪肉„„(肉类)等。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2、我们的营养

教学目标:

1、知道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营养素。

2、能借助资料设计探究食物营养成分的试验,借助简单的器材对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活动,并做好试验记录。

3、在探究过程中,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并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善待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通过简单的检测食物营养成分的试验,让学生认识到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素,同时知道维持人类健康的主要营养素。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各种水果和蔬菜、馒头、饼干、花生等。并查找有关食物营养的资料。

2、教师准备:酒精灯、火柴、碘酒、镊子、小刀、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发现并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能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吃哪些食物吗?(多名学生说)对于你们喜欢吃的这些食物,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2、学生们提出问题,教师归纳: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总起来都是想研究食物中含有哪些我们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同时板书课题:我们的营养)

3、让学生根据日常积累的知识和查找有关食物营养的资料说一说:食物中主要含有哪些我们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如果学生说的不全或不对,教师要及时

补充和纠正)

4、师问:食物中真的有这些营养素吗?(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二、计划与组织

1、教师展示课前准备好的食物:各种蔬菜和水果、馒头、饼干、花生、鸡蛋、肉等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准备研究教师展示的哪些食物?打算怎样研究?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教师参与到每个小组交流)

3、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的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看看在最短的时间内,哪个小组合作的好,发现的多。

三、事实与证据

1、教师让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到“食物超市”(材料区)选择想要研究的食物。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并把实验提示打在大屏幕上,供学生参考。

实验小提示

脂肪会在纸上留下油渍

淀粉有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

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烧焦头发的气味

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操作(比如:酒精灯的使用不正确等)。

四、表达与交流

1、教师示意实验的时间到,学生们把实验物品摆放整齐。

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并及时纠正或补充实验结论)

3、各小组汇报完后,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实验做的很认真,也很成功。通过看、闻、尝等很多方法发现:在纸上挤压花生米和肥肉时,会留下油渍,说明里面含有大量的脂肪;在馒头和饼干上滴上2-3滴碘酒后,它们变成了蓝色,说明里面含有大量的淀粉;蛋清和瘦肉在燃烧时会发出烧焦头发的味道,说明它们里面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除了这几种营养素外,食物中还含有矿物质、纤维素和维生素,关于这几种营养素的检验我们以后将继续学习。

五、总结评论

1、通过我们今天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你感觉自己表现如何?

2、教师小结:今天同学们都表现的不错,希望你们今后在饮食方面,一定要讲究营养卫生,保证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最好资本。

六、拓展延伸

课下,请同学们统计自己每天所吃的食物种类,分析你每天都获得了哪些营养成分?并适当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

板书设计:

2、我们的营养

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3、饮食与健康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密切联系,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关注自己与他人的健康。

2、通过调查活动,搜集资料,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资料、处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饮食与健康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节约粮食,不浪费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日常饮食注意科学、合理地搭配。

2、学会科学搭配自己的饮食。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外收集、整理饮食与健康方面的资料卡。

2、向父母、老师或身边的厨师、保健医生了解各种菜谱中的营养搭配技巧,设计一个一日三餐的食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碰到一件令人难过的事,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个学生(身上并无疾病)上体育课的时候,上到半节课,不知何故突然奇怪的晕倒了,你们猜猜他为什么会突然晕倒呢?

学生纷纷发言,最后一致认为他突然晕倒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缺乏锻炼,二是营养不良,教师趁机提出饮食与健康的话题,并板书课题:

3、饮食与健康

二、探究活动

1、交流饮食习惯

师:同学们,为了健康我们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是吃饭,那老师问一下你们会吃饭吗?生一定会笑着答会

师:既然都会吃,那么交流一下你们是怎么吃的,一日三餐吃了什么?

学生交流并汇报

师:现在,把你们的一日三餐的情况写在纸上,一会我们再来分析你们是不是会吃。

师出示食物结构金字塔,让学生说出金字塔给我们的信息,然后结合“资料卡”,分析自己的饮食结构,互相说说各自的饮食结构是否科学。

生再次交流讨论,并对照课本中的资料卡分析自己的饮食是否合理(有的可能缺少蔬菜或水果,也有的可能肉吃的太多等)

2、怎样搭配食物

师:接下来,我们通过收集的资料,参考食物结构金字塔,讨论怎样饮食更有益于我们的健康。因为每个人身高、体重、运动量等拜托,会产生饮食差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制定属于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

下面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和交流,自己设计自己的一日三餐。学生设计的比较好,展示给大家看。

师再根据专家建议,向学生提供营养餐:早餐:1杯牛奶﹢1个苹果;午餐:高蛋白食物为主﹢1份水果;晚餐:少油少调味为主﹢1份水果。师并板书

三、自由活动

师:科学健康饮食中,除了膳食结构要合理以外还有什么因素影响健康?

学生猜测,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师生小结:

1、合理分配三餐;

2、荤、素搭配;

3、不挑食、不偏食;

4、不暴饮暴食。

5、要选择无毒、无污染的食物。

6、注意不要食用不洁食物以及过期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7、不要边看书边吃饭。等等

四、拓展活动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今后将怎样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饮食?请同学们回家后对家里的饮食情况作一次调查,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编辑《营养与健康报》。

最后我把一首儿歌送给了同学们:

小学生,要记牢,科学饮食很重要。

一日三餐巧搭配,定时定量要做到。

五谷杂粮是主食,蔬菜水果不能少。

鸡鱼肉蛋宜适量,糖脂食物控制好。

饮食且要讲卫生,身强体健学习好。

板书设计

3、饮食与健康

早餐:1杯牛奶﹢1个苹果;

午餐:高蛋白食物为主﹢1份水果;

晚餐:少油少调味为主﹢1份水果。

第二单元

水里有什么四年级上册(2010-09-07 08:17:49)转载标签: 杂谈

第二单元

水里有什么

单元分析:

本单元由《水变咸了》、《怎样加快溶解》、《做一杯饮料》、《水里有什么》四课组成。

本单元课与课之间以“水的溶解”为主线串联为一体。《水变咸了》、《怎样加快溶解》主要是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特性以及加快溶解的方法,重点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征。《做一杯饮料》、《水里有什么》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逐步深化探究,了解到水不仅能溶解固体,还能溶解液体、气体物质,进而拓展到水的净化等方面的探究。

本单元在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借助生活经验,研究生活现象,应用于生活实践,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的多种资源进行学习,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摆脱了书本的束缚,使科学探究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丰富了学习经历,有利于学生学科学、用科学习惯的养成。

课时安排:4课时

4、水变咸了

教学目标:

1、能从身边常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性,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2、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水有溶解物质的特性;能定性地描述溶解变化;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观察材料,科学猜想

1、(出示白开水和食盐)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杯白开水和一汤匙食盐,请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食盐是白色颗粒状的固体,而白开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假如把食盐放入白开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回答:盐会不见了,水会变咸了,水位上升等)。(板书:水变咸了)

二、初步验证,产生问题

1、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猜想,想不想亲自做一做,验证我们的说法?(各小组学生亲自做实验,调制并品尝盐水,发现猜想正确,教师予以表扬,并板书:食盐——>不见了)。

2、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回答,如“食盐是怎样到水里的?”、“还有哪些物体放到水中,也像食盐一样看不见了?”、“食盐不见了与什么有关系?”、“怎样看到一种物体到水里的过程?”等问题)。

3、大家的问题真有趣,讨论一下这些问题的答案,好不好?

4、通过小组讨论,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出白糖、味精到水中也不见了,教师板书:白糖、味精也不见了。学生可以提出观察深颜色的物体在水中的变化)。

三、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1、(出示高锰酸钾)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种叫做高锰酸钾的药品,请看它与食盐有什么不同?(学生答出它是一种紫红色的固体粉末状颗粒)。

2、下面,我们观察把它放入水中后发生了哪些现象?(学生汇报观察结果为:高锰酸钾变成了一些微小的颗粒,烧杯中的水变成了均匀的紫红色,在杯子底部没有沉下的高锰酸钾。)

3、看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自由回答,如认为“高锰酸钾是均匀分散到水中的”“食盐、白糖、洗衣粉也是均匀地分散到水中的”等等。)

4、小结:像食盐、白糖、高锰酸钾一样,放入水中后变成了一些微小的颗粒,均匀地分散到水中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溶解。(教师板书:高锰酸钾——>溶解)让我们再看一下这个溶解过程(课件出示高锰酸钾分子由大变小,均匀分散到水中的过程)。

四、联系生活,自主探究

1、刚才,我们研究了高锰酸钾等物体在水中溶解的现象,研究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想法?(教师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问题,如“还有哪些物体能溶解到水中?是不是所有物体都能溶解到水中?小苏打、面粉、肥皂、石灰会不会在水中溶解?”)

2、问题提出来了,那你们想怎样研究?(学生回答,可以亲自做实验。)

3、下面,老师给大家充足的时间进行研究,看哪些物体能溶解到水中,哪些物体不能溶解到水中,把我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各小组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并做好记录。)

五、汇报交流,深度探究

1、我发现大家的研究热情很高,肯定有很多发现,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学生可以回答出:小苏打、洗衣粉、肥皂等溶解于水,石灰、粉笔末、石子、黏土等材料不溶解于水。再如:“发现有的材料溶于水,有的材料不溶于水。”、“水有溶解别的物质的性质。”、“石灰放入水中会沉淀到烧杯底部,它不能均匀分散到水中,可见石灰不溶于水”等。老师引导学生多方面汇报实验发现,并用鼓励性语言予以评价。教师板书:石灰、粉笔末、石子、黏土——>不溶解)

2、在研究中,大家还有没有重大发现,让我们分享一下?(学生可能发现“过多的可溶性物质放入水中,可能会出现沉淀现象”、“使用玻璃棒搅拌会加快溶解”。此时,老师引导学生围绕“过多的可溶性物质放入水中会怎样?”、“怎样加快溶解”让学生深度探究。学生实验探究,教师巡回各小组指导,学生将食盐不断放入,发现开始时食盐溶解了,后来食盐沉淀了,通过讨论可以得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由此可以想到“有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也是有限度的”。针对“怎样加快溶解”,由于时间问题,教师可放到下节课让学生去学习,因为下节课我们将学到《怎样加快溶解》。)

六、课堂评价,问题结课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课下请同学们了解一下溶解在生活中应用。

板书设计:

4水变咸了

食盐——>不见了

白糖、味精——﹥也不见了

高锰酸钾——>溶解

石灰、粉笔末、石子、黏土——>不溶解

5、怎样加快溶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探索“怎样加快溶解”的过程中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

2、引导学生在“哪一块食盐溶解得快”的活动中,经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过程,并认识影响物体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几个因素。

3、引导学生在研究活动中大胆设想,精心设计,并能控制实验条件,用对比法的原理进行科学的验证过程。

教学重点:

经历利用对比的方法验证肥皂溶解速度变化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明确实验中的变量和不变量,经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过程。

教学准备:

(小组用)筷子、玻璃杯、热水和冷水、小刀、糖块、肥皂、表、食盐、汤匙、水槽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探索。

1、出示一杯纯净水,请一位学生上来喝一喝,说说水的味道。

2、在纯净水中加入两个糖块,马上让这位学生再喝一喝,说说现在水的味道。

3、教师设问:加了两块糖,水为什么还不是很甜呢?

4、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5、教师提出探究的任务:你有什么办法能加快糖块在水中的溶解呢?师随机板书课题:怎样加快溶解

6、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法,教师板书:搅拌、加热(热水)、切碎、„„

二、探究哪块糖溶解得快

1、教师设问:你们提到的方法真的都能加快糖块溶解的速度吗?你有办法让人信服呢?

2、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

3、教师设问:如果把热水、搅拌和切碎几种方法综合起来实验,能说明每种方法都有加快糖溶解速度的作用吗?

4、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5、教师再设问:要看清每种方法是否加快了溶解,加快了多少时间?你们觉得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6、学生小组讨论。

7、学生交流,提出要用冷水与热水、搅拌与不搅拌、切碎与不切碎的对比方法。

8、引导学生注意对比实验中的注意点。

(1)、教师设问:比方冷水与热水的对比实验中,你们认为哪些条件要相同,哪些条件必须不同呢?

(2)、学生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设想。

(3)、教师再次设问:另外两个对比实验中,你们认为哪些条件要相同,哪些条件必须不同呢?

9、在选择基础上协调成4个组做搅拌与不搅拌的比较;4个组做切碎与不切碎的比较;4个组做热水与冷水的比较。教师巡回指导。

10、各小组交流研究结果。教师谈话小结。

三、研究怎样加快食盐的溶解。

1、教师谈话:你熟悉的可以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还有什么?

2、学生说说。

3、教师谈话:现在我们用食盐来进行一场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先把它完全溶解在水。你觉得怎样才能使比赛更公正?

4、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明确需要控制食盐的数量、水的多少、开始实验的时间等因素,而加快溶解的方法可以是不同的这的重要点。

5、各小组讨论加快溶解的方案。

6、各组比赛。

7、请速度快的小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速度快的经验是什么?

8、请速度慢的小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速度慢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四、体验与记录肥皂溶解的时间。

1、小结前面部分的活动。

2、教师谈话:以上这些加快溶解的方法是否也适合另外的物体比如肥皂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加以验证?没有比刚才更简便的方法呢?

3、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4、教师出示记录表,让学生研究表格,提出对这个本活动的注意点或建议。

5、学生推测结果,并说明理由。

6、分发肥皂片,实验。

7、交流结果。

五、生活中应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加快物体溶解的方法,那么在生活中,我们把这种方法应用在哪里了?

生讨论后答

(如:

1、妈妈洗衣服的时候,往水里倒洗衣服后,总是用手搅一搅;如果洗衣服结块了,一般倒入温水中,还把它弄碎。

2、冲咖啡的时候要用热水冲,并且一边冲还要一边等等。)

师:看来生活处处皆科学。

六、课后拓展

师:近年来,海水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课后请同学们调查一下海水被污染的原因,了解生活中溶解现象带来的危害,并想出防治措施。

板书设计

5、怎样加快溶解

搅拌、加热(热水)、切碎、„„

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 四年级上册(2010-09-07 08:22:11)转载标签: 杂谈

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

单元分析:

本单元由《植物的身体》、《植物的根》、《植物的叶

(一)》、《植物的叶

(二)》、《植物的茎》五个课题组成,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常见植物的基础上,对植物的各部分进行细致的研究。再加上学生对植物比较认识,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进行本单元的科学探究并不困难。本单元在整套教科书的总体编排上还体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本单元,能为后续研究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植物的一生、植物的繁殖等问题打下探究技能与知识的铺垫。

本单元课与课之间也有紧密联系。《植物的身体》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熟悉植物的六大器官,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后面几课通过细致观察、对比实验等方法对植物各个器官的作用进行了具体研究。本单元从整体上遵循了一般到特别、由整体到部分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课时安排:5课时

8、植物的身体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植物体(限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交流活动,让学生知道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教学难点:

学生准确的分析、总结植物的组成部分。

教学预备:

课件、凤仙花的挂图、凤仙花的分解图片(自制)、可供学生阅读有关植物的图书(如:《十万个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谈话:今天我想请各位同学当个画家,请给你在课前观察的植物画个像。(学生画画)

2.展示学生作品:

问:你画的是什么植物?你都画出了这棵植物的哪些部分?

你认为一棵完整的植物要由几部分组成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下面的研究活动。师板书:

8、植物的身体

二、学习新课

1.研究植物的组成

⑴讲述: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棵植物图片。(出示挂图)这是一棵完整的植物,它由几部分组成呢?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学生讨论研究的方法:看图、查阅资料、上网、问别人等等)

指出:你们可以自由结成研究小组,在讲台上我给大家预备了一些有关植物的书籍,你们可以查看,找出答案。

⑵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寻找答案。

(注: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找到答案。一定要给与学生充分讨论、观察、交流、思索的时间,让同组的每一个学生达到共识。同时让各组同学思索:用什么方式向其他同学介绍植物的组成部分。比如用表演的形式、用画画的形式等等。)

⑶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汇报研究结果:

(在汇报之前,要提醒学生注重倾听别人的发言。如果有什么不懂的或没有听明白的问题,可以向发言同学进行提问,让他帮你解答。)

问:我这有一些凤仙花各部分的图片,你能拼成完整的植物吗?(学生拼图,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组成)⑷谈话:刚才我们观察了凤仙花,现在我请大家再来看几幅图。(用实物投影机出示课本插图)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植物...问:我这有一些凤仙花各部分的图片,你能拼成完整的植物吗?

(学生拼图,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组成)

⑷谈话:刚才我们观察了凤仙花,现在我请大家再来看几幅图。(用实物投影机出示课本插图)

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植物?请你们小组继承研究这些植物的身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师引导学生继承研究,通过分析其他植物的组成,进而得出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5)小结: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构成了植物的“身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师板书: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构成了植物的“身体”

(6)问: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由这六部分组成的?你有办法来解决这道题吗?请你快速找出这道题的答案。(学生继续分组查阅图书资料,寻找答案。)

学生汇报答案。

讲述:由此可见,在植物世界中,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的。有的植物没有根、茎,或者不开花、不结果(如藻类植物海带、紫菜、海白菜、裙带菜等),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要学会注重观察四周的一切事物。

三、总结评论

通过我们今天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你感觉自己表现如何?

9、植物的根

教学目标:

1.能用简朴的工具对植物的根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利用简朴器具做根吸水的对比实验。

2.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快乐;意识到搞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

3.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按”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

带根的植物(根要多些)及相关的工具(小量筒、盛有水的水槽、棉花、橡皮泥、植物油、胶头滴管等。)

教学过程:

一、汇报交流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观察各种植物的根,你们观察了吗?有什么发现?

并且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生答自己的发现。(让学生把他们的发现尽可能的都表达出来,教师适时引导)

二、设置疑问,大胆预测

师:同学们课前观察的真不错,发现了这么多根的秘密,可是,听了同学们的汇报,老师有一个问题搞不懂了,同学们观察了很多植物,它们都有根,植物为什么要长根呢?根对于植物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植物的根。教师随机板书。

师出示在课文《高梁情》里也看过对高梁根的描述:高梁的根像鹰爪一样,它们强有力地抓住土地,仿佛擒拿一个庞大的活物,等到暴风雨来临时,高梁就能稳稳的站在土地上。

(生可能会答:

1、我认为植物的根能使植物很牢固的生长在土地上。

2、如果植物没有根,我们就能很轻松的把地上的草、庄稼、小树拔出来,大风也会把它们吹倒,甚至吹跑。)

师:看来,植物的根确实能使植物更牢固的生长在土地上。板书: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师:植物的根除了固定这个作用,还有其它作用吗?它有没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活动一:引导学生设计“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的实验

师:课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各种实验用品,现在同学们各小组先讨论一下,这个实验该怎么做,讨论出一个最佳方案后,再进行实验。(各小组均有一棵生命旺盛的植物幼苗、小量筒、盛有水的水槽、棉花、橡皮泥、...师:课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各种实验用品,现在同学们各小组先讨论一下,这个实验该怎么做,讨论出一个最佳方案后,再进行实验。(各小组均有一棵生命旺盛的植物幼苗、小量筒、盛有水的水槽、棉花、橡皮泥、植物油、胶头滴管等。)

小组讨论并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适时点拔。)

师: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法。

小组找代表汇报。

师:为什么要用橡皮泥封起来?

(不封起来,筒内的水会蒸发,水也会减少。)

教师适当点播:

1、可用橡皮泥封起来。

2、也可用两个量筒,一个量筒里放植物,另一个量筒里不放植物,让它们的水面相平,然后看看一段时间后水面是不是相平。

3、也可把这棵植物放在量筒里,倒进一些水并在水面处作一记号,然后又滴上一层植物油,最后用棉花把植物固定住,再来观察水面的情况。)

短时间内还看不出水位的变化,那就先把你们的装置放在向阳处,过一段时间再来看结果。

生把实验装置放在室内向阳处。(也可以放在室外,视情况而定。)

活动二:引导学生观察根

师:课前同学们观察了很多植物的根,发现了不少根的秘密,现在,我们借助一些工具,再来更细致的观察一些植物的根,看谁还能发现根的其他秘密。

师介绍桌上的材料,提示学生作好观察记录。

生借助工具对各种植物的根进行细致的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准备的植物有:葱、狗尾草、香菜、大豆、水草、野蒿等多种。培养皿里有:绿豆或豌豆的幼根。工具有:放大镜、直尺、镊子等。)

汇报观察结果

(发现不同植物的根外形不一样,但数量都很多。有的根还特别嫩,小根尖端有白色的绒毛。)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细致地观察了几种植物的根,发现它们的根都很多,事实上,植物的根还远不止这些,我们在挖取植物时,把很多小根都留在了土壤里,那么,一棵植物的根到底有多少呢?

投影资料卡,师进行简介。

师:这么多的根对植物体有什么意义呢?

1、可以使植物更牢固的生长在地上。

2、植物就会有很强的生命力。

3、就能吸收更多的水分、养分„„

师:根到底能不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呢?(生想起刚才的实验)去看看你们的实验吧!

生汇报实验结果:

实验发现水位下降了一点儿,说明根确实能吸收水分。师进一步讲解:根主要是靠根毛伸进土壤吸收水分。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师并板书: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发现,植物的根对植物体来说作用可真不小!

四、自由活动

师:植物的根还有其他用途吗?(投影:几种植物的根:甜菜、萝卜、胡萝卜、地瓜、人参等)

谁能根据图中植物的根,说一说它们的用途?

(1、甜菜、萝卜、胡萝卜、地瓜都能吃。

2、人参可以做药材。

3、地瓜能做淀粉。

4、甜菜能加工糖。„„)

师: 这节课你的收获多不多呢?(在课本“我的收获”栏里标出)

五、拓展活动

师:各小组把刚才根吸收水的实验装置放在一起,比一比,你能发现水位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吗?

生将装置放在一起观察,发现水位下降的幅度不同。

师:水位下降幅度不同,说明什么?

(1、说明根吸收水的多少不同。

2、说明不密封的量筒里的水也在蒸发。)

7.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篇七

一、科学技术渗透于生产力诸要素中, 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曾多次指出, “生产力中包括科学”。邓小平同志更加准确地指出, 历史上的生产资料, 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 历史上的劳动力, 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的人。

自80年代起, 随着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成果的日益推广与应用, 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成为生产力的主导要素, 并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从劳动工具来看, 智能化成为发展趋势。劳动工具的改革和创新, 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劳动工具的不断创新,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 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 以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智能系统, 逐步遍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日益成为主要的劳动工具, 把劳动生产率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水平。

从劳动者来看, 科技型劳动者逐步成为主体。劳动力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再取决于体力的大小, 而取决于智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全社会人才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 社会对技术型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大, 对体力型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小, 知识将取代体力成为社会的重要资源。在发达国家, 本世纪初工厂里90%的人充实着体力劳动, 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知识的创新、生产将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人才、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谁拥有了人才优势, 谁就拥有发展的优势, 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主动的地位, 获取成功的钥匙。目前, 我国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00多万人, 其中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是153.23万人, 仅占总人数的8.2%, 我国每百人口中从事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只有发达国家的1/10左右, 在人员层次方面我国高层次的人才都集中在大专院校中, 企业缺乏高层次的人才。这也是造成我国企业规模小、发展慢、竞争力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劳动对象来看, 新材料不断涌现, 范围不断扩大。人类活动是以材料为基础的,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劳动对象只是人们周围接触到的自然物, 而现在, 劳动已不仅仅以自然物作为对象, 更多的是用真正属于人类创造的全新材料或原料作为对象。据资料统计, 1880年人类认识的化合物为1200种, 1950年为100万种, 而现在已超过400万种。世界上新材料也在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 这样高的增长速度, 完全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在的新材料主要是从功能化, 尤其是智能化这些方面来发展。大量事实说明, 科学技术的发展, 放大了生产力的各要素, 科技渗透于生产力各个要素中, 推动生产力进而推动社会不断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主导要素, 是决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

二、现代科技带动产业大发展, 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客观依据

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 决定它的发展方向。一系列新兴的工具, 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科学技术带动产业发展, 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鲜明特色, 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的客观依据。

二十世纪, 航空、航天事业快速发展, 开辟了人类发展崭新空间。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又使信息产业迅速发展, 电子商务日益全球化。美国经济增长的1/4以上归功于信息技术, 电脑和电讯的增长速度是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比如运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等新成就, 发展起了生物技术, 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和食品工业等方面。生态遗传规律的揭示, 使育种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杂交水稻增长粮食200多亿斤,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成倍提高农业生产率。

正是看到了科学技术对生产的这种巨大推动作用, 才更加推动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研究和新技术的开发。近几年, 象海尔、海信等企业集团的发展, 无不是以应用和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科技产业化, 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的发现带动了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又刺激和推动技术的再进步和科学的新发现。

三、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高科技是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首先, 高科技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 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 也深刻改变了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蚌埠柠檬胶厂, 4年前连年亏损, 累计达1700万元, 负债5000万元。他们以科技为先导, 每年投入2—3%的营业额搞科研, 大搞技术创新, 研究应用高新技术, 生产经营迅速发展, 一跃成为亚洲同行业龙头老大, 居世界第6位, 产品95%以上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是发展高科技的结果。高科技的巨大作用, 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80年代以来, 重庆把摩托车、微型汽车列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品, 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展开大规模技术改造, 迅速形成批量生产, 产品走向全国范围。海尔每年要拿出营业额的3%以上投入科研, 目前海尔有8项国际领先技术, 有12项国际领先的新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要占全部产品的70%以上。正是凭借技术优势, 海尔产品名扬国内外。所以说, 高科技的作用, 从经济发展来讲是生产力, 从军事角度来讲是威慑力, 从政治上来看是影响力, 从社会发展而论是推动力。因此, 高科技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 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准。

四、重视科学技术, 走科教兴国之路, 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根本要求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因素。走科教兴国之路, 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根本要求。首先, 要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科技进步, 离不开人才。小平同志很早就讲过:“发展科学技术, 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实现不了现代化, 必须有知识, 有人才, 没有知识, 没有人才, 怎么上得去?”“中国是一个人才大国。”自古以来, 杰出人才辈出。从“四大发明”到万里长城, 无不显示出中国人民的智慧。改革开放几十年来, 有大批知识分子涌进沿海开放城市和乡镇企业。因为在这里知识和人才都能得到尊重, 因此, 发展科技, 就必须在全社会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社会机制, 能保护知识, 扶助人才, 能使每一个人才的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这样, 才能使各类人才成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其次, 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小平同志也说:“抓科技, 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 一直到中学、大学。”教育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只有重视教育,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才能富国强民。再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技投入力度是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 经济能否得到“第一生产力”推动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 我国的许多科技成果因得不到资金保证, 而得不到开发利用。据有关资料显示, 我国科研经费只有美国的3%, 由于经费不足, 导致技术产业规模小, 水平低, 我国大中型企业每年开发约6万项新产品, 但能达到国际水平的产品只有2.5%。从科技成果评比来看, 数量在减少, 水平也在滑坡。由此可见, 不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必将人为制约科研活动的进行, 也必将制约科技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8.消化系统科学大揭秘(一) 篇八

现在我们特聘医学专家金文泉教授,连载《消化系统科学大揭秘》,以通俗生动的语言,介绍当代科普知识。让读者在消化系统中“遨游”之后,懂得科学地吃。

◎人体中最古老的系统

消化系统是人体内最古老的系统。早在人胚第3~4周时,就形成了头尾方向的纵行“消化管”。第8周演变为前肠、中肠和后肠。其后,前肠演变成从口、咽、食管、胃,直到十二指肠的胆总管开口处,中肠最长,接前肠下端演变成空肠、回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右2/3,后肠演变成横结肠左1/3、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到肛管、肛门。

有趣的是胚胎发育中,肠生长很快,形成小肠曲,盘曲于腹腔之中,最后装满了整个腹腔。

◎人体最长最大的系统

有位医学专家说,肠与“长”、“常”三字同音。也许祖先在赋音时并无特意,可现实都将三者紧密联系。首先是“肠之冗长”足足有6米多(整个胃肠道加在一起,有9米多长),展开来之宽阔,几乎超过几个篮球场地,可谓人体内最长、最宽的器官;再就是“肠病之常见”,胃肠运动不佳可病,消化不好可病,吸收不良可病,排泄不畅可病……全身病可致胃肠病,胃口全无,胃肠病也可致全身病,营养不良。难怪有人说“一副正常的胃肠道,可比一个聪明的大脑更重要啊!”

其实,每天出入量最大的也数胃肠道,就以每人每天进食一斤粮,一斤蔬菜,一斤水果,喝1200毫升水、600毫升奶计,寿长80岁,一辈子大约要吃进30吨粮,30吨蔬菜,30吨水果,喝70立方米水和35立方米奶。如按体重120斤计算,这些食物总量将是体重的1000倍。人一辈子要吃进千倍于自己体重的食物,这是何等惊人!

为了满足中国13亿人的一张嘴,需要几亿农民和近1亿的餐饮人员,终年辛勤地劳动。

肠腔与腹腔是绝对分开的,如发生了肠胃穿孔,其内容物一旦进入腹腔,那是马上会致死的急症。

◎消化道是肚子里的体外走廊

毫无疑问,人可以享用各种精美的食品,但是,要是消毒牛奶不经口喝,改为肌肉注射,其后果会很严重,5毫升的牛奶足以使你高烧39℃,达三天三夜之久。如果把消毒牛奶静脉滴注,那就会立即死亡。这里表明一个深奥的道理,食物不经消化道消化,是不能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的。

生理解剖学家告诉我们,从口腔到肛门的消化道管腔虽然在体内,却是一个肚子里的体外走廊,消化道管腔完完全全属于外环境。

任何精美食物都不能直接注射到血液内环境当中来。吃进胃肠道的食物必须消化分解成小分子才能通过消化道管腔与内环境的屏障——黏膜上皮细胞,完完全全地被吸收进血液循环中。食物营养才能从体外进入体内,真正进入了人体内环境。

◎各种各样的食物都能被消化吸收

人类是杂食动物,可以吃一切可食的东西,并将其彻底消化吸收。人的消化能力是惊人的!如果把铁钉浸泡在人的胃液中,也能被慢慢地消化掉。

消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机械性消化,即通过消化道平滑肌的运动把食物磨碎、搅拌,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不断地把食物推送到消化道远端,最后把食物残渣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另一种是化学性消化,即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化学分解。消化液中有各种消化酶,能将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分别进行分解,使之成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及葡萄糖小分子。因此,不论你进食中餐或西餐,不管你吃进什么样的食物,其中所含的营养都会在几小时内被消化道彻彻底底地消化分解掉。

吸收是指食物被消化后的小分子产物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消化系统是供应血液营养最大的后勤基地

从上到下,胃、空肠、回肠、大肠都有丰富的血液供应,来自腹主动脉的三大支动脉,即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下动脉,将心输出量的1/3的血液都运送到胃肠道和消化腺,以维持消化系统的消化功能。其中,小肠的血供尤为充盈,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10~15支肠动脉,反复分支,相互吻合成动脉弓,再发出小动脉,进入肠管组织内,又穿过肌层,再三分支,管径越变越细,最后形成毛细血管网。这样,才能把消化了的小分子点点滴滴地吸收入血液循环之中。

因此,我们在餐后千万不能进行剧烈运动,也不能忙于脑力劳动,以防削减了胃肠的血供,从而影响消化与吸收。

人要是发生休克,胃肠血供立即会顿减2/3以上,消化系统的微循环立即发生障碍而停滞,其中,最为娇嫩、对缺血最为敏感的是胰腺。因此发生休克者,如不及时采取抢救措施,最后会死于胰腺的缺血性坏死。

血液循环就是要运输各种营养物质,满足全身60万亿的细胞所需。血液中的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各种营养小分子,全来自消化系统,通过胃肠道的吸收,源源不断地供应。消化系统是血液营养最大的后勤基地。

◎消化系统有自动调节的内脏脑

消化道的运动与分泌依靠神经体液调节。

中枢神经的内脏神经系统通过交感和副交感(主要是迷走神经)调节胃肠道功能。交感神经兴奋,往往使消化系统的分泌与运动功能都受到抑制。在剧烈运动或心情过分激动兴奋条件下,因交感神经兴奋,往往胃肠功能受抑制。发脾气、情绪激动时,人气得吃不下饭。迷走神经则相反,可以促进胃肠道的功能。

胃肠道内外,有丰富的神经丛、神经纤维。其神经细胞的总数以亿计,神经细胞和纤维组成丛、成网,而且有各种各样的神经递质,这就是内在神经系统。内在神经系统又称内脏脑,有相当大的自主性,它们不受人精神意志的调控。即使是植物人,胃肠依然可在内在神经系统调节下,自动完成消化功能,维持生命。

◎人体最大的内分泌系统

人们对肾上腺、甲状腺等内分泌系统比较熟悉,而对胃肠道的内分泌激素却了解甚少。其实,生理学上第一个被发现的激素——促胰液素正是从肠子中分离来的。

随着20世纪80年代的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化学的发展,目前已分离出并纯化了的胃肠道激素有40多种,如促胃液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等等,分散在整个消化系统,虽然很分散,但细胞数目之多,远远超出人体的“正牌”内分泌器官,所以,胃肠道号称人体最大的内分泌系统。

这些胃肠激素产生于胃肠的黏膜细胞,对胃肠道的运动、分泌功能自动调节,并对胃肠有营养作用。

中医的健脾胃功能,据现代研究表明,不仅对胃肠本身功能有保健与促进作用,而且对胃肠激素的分泌也有明显促进与调节作用。

◎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

胃肠道和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全身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进入胃肠道的食物,内含大量细菌、病毒及各种异体蛋白。这些“入侵者”如没有经过处理就入侵人体,是会致命的。胃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屏障是第一道防线。通过胃肠道周围淋巴结、淋巴组织及胃肠道黏膜内淋巴组织中的T细胞、B细胞及M细胞们奋勇杀敌于前。T细胞吞噬各种细菌与病毒,B细胞与M细胞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阻抑病原微生物、溶解细菌、中和毒素、排除异己的体外抗原。肝脏是第二道防线,进一步消灭残敌与漏网的“异己分子”,使整个胃肠道固若金汤。

通过消化道的免疫系统,阻止一切有害于人体的病原微生物及抗原物于人体之外。这个免疫系统一旦出了毛病,不仅会引起严重的炎症与感染,有时还会导致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红斑狼疮等等。

◎人体最辛苦、不怕脏、不怕臭的系统

消化系统是每天进出物质交换量最大的系统。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还有夜宵与零食。大量的食物、饮料不停地进入消化道。消化道的平滑肌活动虽十分缓慢,但持久地、耐心地整天无休止地在工作着。当主人深度入眠以后,消化道,特别是肝脏还在不停地辛苦工作着。

9.一年级科学科学上册教案 篇九

第一课 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教学过程】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

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的实地观察活动。)

3.评价: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4.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的树。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 校园的树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过程与方法: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教学准备】

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教学过程】

一、观察树木的方法

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

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

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

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这是树的果实。这是我的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1.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吗? 3.比较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交流:

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总结: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对总结的内容须得从学生实际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学生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就总结到什么程度,书上总结内容仅作样本供参考。)树的不同之处: 树冠有大小 树干有粗细

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 结的果实不一样 叶片不一样 …… 板书设计: 树的相同之处: 它们都长在泥土里 都需要阳光、水 都有树干、树皮 都有树叶、果实 …… 教学后记:

第三课 大树和小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过程与方法:

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教学过程】

一、认识常见的小草

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

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

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 樟树狗尾草 茎颜色 软硬 粗细 质地

叶颜色 形状 软硬 大小 气味

果实颜色 形状 大小 多少

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四、整理相同和不同

1.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2.全班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叉框内。(这是教学重点)

大树 小草

3.总结:从以上唯恩图的表达内容中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唯恩图的作用是梳理学生的观察比较结果,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比较相同点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植物生命体的特征,从而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对概念内涵的梳理还得从学生实际出发。)

10.一年级科学科学上册教案 篇十

【科学概念】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过程与方法: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

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

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导入:

经过进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天气信息,今天,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

探究内容: 统计天气信息

1、讨论统计方法

(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2)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

2、分组统计

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11.科学实验一颗子激活教学一盘棋 篇十一

一、设计新颖实验, 点燃兴趣之火

小学生年龄的特点、生活的经验, 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好学、好问、好动手, 喜欢实践, 求知欲强。但是, 这种求知欲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和扶植, 就会逐渐消失。想要保护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实验教学手段, 善于改变教材固有的实验方法, 为学生设计新颖有效的实验。这样才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自己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心理的满足。

如在教学《怎样认识物体———水》一课中, 可以设计蒙眼辨认物体的游戏。学生蒙住眼睛用舌头尝一尝, 用鼻子闻一闻, 根据味道不同的特点辨别盐水、糖水、淡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学生积极主动, 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因此, 作为教师就要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 精心设计, 积极扶植, 把学生引导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轨道上来。

二、指导学生实验, 培养实践能力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能自己动手做实验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事, 他们看得见, 摸得着, 手脑并用, 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在动手探索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古人也曾讲过:“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要金子, 不如要点石成金的手。”我们实验教学的目的不正是要给学生以“渔”, 教学生具备“点石成金的手”吗?因此, 实验教学应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实验程序”、“照方抓药”的教学方法, 要指导学生通过以往知识的积累、实验技能的积累, 在已有思维水平的基础上, 进行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充分准备, 合理地选择组合材料, 激发学生的灵感, 设计出好的实验方案。

例如:在《大气压力》一课水杯倒立不掉的实验中, 用纸板是否科学呢?如果只给学生提供纸板, 学生当然不会有这样的疑问, 而若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旧照片、医疗透视的废片等材料, 学生多次实验后会发现照片、废x光片效果要好一些。因为照片、光片表面光滑, 与杯口结合更紧密, 而且不易沾水, 可重复使用。提供多种材料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过程中选择材料的技能。

三、利用演示实验, 锻炼思维能力

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 配合教学内容而演示给全班同学看的实验。现在有些教师片面强调学生的自行探究, 从而忽略了演示实验的重要作用。记得美国有一位教授在给新生上第一节课时, 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使这难忘的第一课永远留在了学生的记忆中。教授把一杯液体放在桌子上, 要求大家认真观察他的动作, 然后模仿。只见教授把手指浸入液体中片刻, 然后放到嘴里尝了尝, 脸上露出了微笑。随后教授请那些似乎对老师不屑一顾的学生上来模仿, 每个人尝完后都作皱眉、恶心状。原来杯子里不是可口的饮料, 而是汽油。当教授再次演示时, 学生才恍然大悟, 原来聪明的教授浸入汽油的是中指而伸到嘴里的却是食指。学生们顿时羞愧万分。我想这次难忘的教训会指导学生的一生, 告诉他们怎样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环境。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也从另一方面看到演示实验的重要作用。

在演示实验过程中, 学生随教师的演示而观察, 但这种观察不是消极的感知过程, 而是积极地思维过程, 教师要通过观察思路的正面展示来引导学生, 使学生逐步按照实验特点来进行思维活动, 建立合理的思维结构模式。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观察的目的、内容以及观察的方法, 使教学真正起到引导学生思维方向, 保持思路畅通的作用。学生观察时要求他们手脑并用, 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多问几个为什么。

四、开展课外实验, 提高创造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 有很多实验简单易做, 取材容易, 但需较长时间才能得出结果, 我们可以布置学生课外完成。如《植物和环境》《生锈和防锈》《发霉和防霉》等实验可布置为课外实验。

另外还有一类课外实验, 是根据学生个人特性, 培养创造力的实验, 它是实验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我们可以在课外成立科技活动小组, 引导那些对科学感兴趣、有耐心、有毅力、有思想的孩子做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如“水中燃烧的蜡烛”:当蜡烛燃烧到水面以下后, 火焰把蜡烛烧成漏斗状, 而蜡烛在水面以下继续燃烧;“走走停停的火焰”:掐下火柴头, 在火柴梗的一头滴一滴万能胶, 立即放进水盆, 它就会在水里时走时停;“智取乒乓球”:可用瓶子高速转动把球带走, 还可以用管子用力吸气把球吸走……总之, 开展课外实验活动, 既满足了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心理, 丰富了实验材料, 又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 感受到动手实验的乐趣, 激发起学生积极创造的热情。

总而言之, 实验教学不仅能直观快捷地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这盘棋中一颗举足轻重的棋子, 下得准确, 下得及时, 会对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科学实验也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实验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动手实验的乐趣, 激发起学生积极创造的热情。

12.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篇十二

教学准备: 有关地球内部情况的资料(图片、课件、视频图像);熟鸡蛋、三种颜色的橡皮泥、搜集的资料。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谈话:上堂课我们了解了美丽的地球表面有山有水,风光无限,那么地球内部有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猜想地球内部有什么

谈话:根据你的知识经验,同学们猜想一下地球内部有什么? 学生猜测。(石油、矿产、水)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地球内部的录像想不想看?(教师播放火山、地震的录像资料。)

提问:看了刚才的录像,你认为这些现象的产生能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认为地震发生时、火山喷发的时候有什么特征?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这些事实说明地球内部并不像表面看到的一样平静,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运动,正是这样缓慢地运动造成了火山和地震。而且我们从这些现象里还可以知道地球内部的温度是很高的,连岩石都成了液体形态的岩浆了。活动二: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

谈话: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学生:通过钻探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特点,你怎么知道?--你还知道科学家通过地震波、磁力等信息来探知地球内部情况,看来查资料能帮我们了解很多科学知识。)活动三: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谈话:科学家通过这么多方法了解地球内部特点,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好多关于地球内部特点的资料,想不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想)首先在小组内把你们搜集的材料整理一下,过一会在班上交流一下,(学生小组内整理资料,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愿意起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2 .学生汇报。(交流:(1)哎,你们真是一个勇敢的小组,哦,你们小组发现地球内部分了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板书:地壳、地幔、地核)噢他们还搜集到一张地球内部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地球内部照片)

(2)你们小组知道了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幔大约有 2900多千米厚,地球中心的地核约厚 3473千米。)

(3)你们还发现,地球内部构造很像一个鸡蛋,哦,你说像荔枝,你说像桂圆,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想)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大家可以亲自动手研究一下。

(学生动手实验,并交流发现)

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有什么新发现,你说,噢,你发现了鸡蛋也分三层,鸡蛋壳相当于地壳是地球最坚硬的部分,而且各处的厚度不一样;鸡蛋清相当于地幔,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固态物质;鸡蛋黄相当于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我们知道了地壳下面的是部分是地幔,不过由于人类的技术限制,人们对地幔、地核的了解还是不够的。(板书:蛋壳、蛋清和蛋黄)

.小结:同学们真是不简单,通过自己的研究知道了地球内部结构特点,那么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呢?(想)。

三、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

1.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橡皮泥,根据刚才学到的知识,下面小组一起合作进行制作。2.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3.你觉得他们做得怎么样?----展示优秀作品,总结制作情况。

全课总结: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研究,相信你在研究的过程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当然你也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制作,把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

2火 山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模拟实验,会通过网络或其他信息源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2.通过分析火山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一些自然现象作出做出合理的解释;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合作与交流,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火山会给人类带来的不同影响。2.渗透科学自然观,体会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知识

1.认识火山的成因及地球的内部构造。2.了解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教学准备

教师:火山喷发的相关资料。

学生:酒精灯、番茄酱、土豆泥、火柴、三脚架、铁盒(或铜片)、火山喷发的相关资料。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风景图片,你们还想再看看吗?(播放课件,教师讲解)

2、问: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的风景,你们觉得怎么样?(很美)你们也许没有想到,这些美景都是自然的造化,是自然的力量造就了这样的美景,你们猜猜看是什么造就了这些美景呢?(生答:火山)

3、揭题:是啊,是火山造就了这些美景。(板书课题:火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火山。

二、新授 A、引入

1、问:你们听说过火山吗?那么,你们已经知道关于火山的哪些知识呢?请大家来说说吧!

2、自由交流:关于火山的知识

3、再问:同学们,关于火山的知识你们了解的还真不少,那么在这节课中,你们最想来了解火山的哪些知识呢?

4、学生提问,教师聆听

5、小结:你们想了解的知识还真多,可是短短的四十分钟也许不能一一满足大家的需要。有些问题我们和老师一起到课外去继续研究,好吗?另外有些问题可能在后面的共同学习中能一一获得答案,大家也不要着急。在课前老师已准备了一些材料,下面看看老师已准备了些什么?(出示课件,点击序号,出示内容)──

1、什么是火山

2、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3、火山喷发

4、火山的危害

5、火山的奉献

6、关于火山的其他知识。关于火山的其他知识,我们暂且把它作为一个秘密,老师先不告诉大家。下面,就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B、学习火山的成因(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1、导入:我们先来学习火山是怎样形成的。要认识火山的形成,我们先要了解地球的构造(出示课件)

2、认识地球的构造和火山的成因(1)、提问:从图中,你从中知道了些什么知识呢?(地球可分为三部分: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的厚度平均为60千米左右并且大部分为岩层;而地球的半径达6000千米左右,地壳只有薄薄的一层)(2)、讲解(课件):在地壳下地幔的温度很高达1600摄氏度,地核处的温度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达2000-3000摄氏度,其中地心处的温度达6000摄氏度,和太阳表面的温度相近。在高温高压下,由于特殊的作用地壳下有一种温度达1600摄氏度左右的液体状物质,这就是岩浆,岩浆其实就是熔融了的岩石,象烧融的玻璃一样。这些岩浆由于特殊的原因,就穿过岩层冲出了地表,就形成了火山。(3)、提问:同学们,地球的这种结构,大家想想看,我们身边有没有和地球的结构相近的物体呢?(4)、生答:鸡蛋、气球、花生、苹果┄┄

3、模拟火山形成的实验:吹鸡蛋、吹气球 a、吹鸡蛋(1)、解疑:是啊,看鸡蛋(出示鸡蛋)大家想,蛋壳象什么?(地壳)蛋白呢?(地幔)蛋黄呢?(地核)

(2)设问:下面我们来玩玩吹鸡蛋,你们会吹鸡蛋吗?(二年级已吹过)哦,下面就开始吧!(3)、学生活动:吹鸡蛋(4)、讨论:在刚才玩吹鸡蛋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呢?(觉得很吃力)你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蛋白和蛋黄吹出来了)它们是怎样吹出来的?(从另外一个洞里出来的)它们为什么会出来呢?(因为给它吹气,鸡蛋内的压力很大,蛋白和蛋黄就从蛋壳里出来了)b、吹气球(1)、激趣:刚才我们玩了吹鸡蛋,你们还想玩吹气球吗?(想)那,老师提个要求,你们要拼命吹,知道拼命吹是什么意思吗?(吹破气球)(2)、学生活动:吹气球

(3)交流:好了,真不忍心叫大家停下来,假如有时间,等会儿我们再来吹,好吗?刚才我们有的组真的把气球吹破了,你们又有什么体会呢?(觉得很害怕,吹吹好象没力气了,吹破它要用很多力┄┄)你们又有没有想过,气球是怎样破的呢?(薄的地方先破)破的时候有什么从气球里冲出来了?(空气)有的组有破气球,你们发现什么没有?(空气从破洞

里面冲出来)

c、联想:吹鸡蛋和吹气球与火山的形成又有什么联系呢?(1)、提问:其实刚才老师让大家吹鸡蛋与吹气球是有目的的,你们有没有想过,两次实验跟火山形成又有什么联系呢?老师提个醒,空气冲出来,蛋白蛋黄吹出来了,就如岩浆从地球内部冲出来。(2)、学生交流(3)、小结:在岩层下,由于特殊的作用,譬如地壳的运动,导致岩层断裂,岩层就产生了裂缝,岩浆由于高压的作用,就会拼命的从里面想冲出来,由于岩浆的温度很高,在上升的过程中,会把周围的岩层也熔融,这样岩层的裂缝会变大,岩层变薄了,岩浆就容易从里面冲出来,这样火山就形成了。

4、认识什么是火山(1)、设疑:那么什么是火山呢?(2)、讲解:(出示课件)火山是一种自然现象,岩浆从地底下喷出来形成火山。C、认识火山喷发

1、引入:岩浆从地底下喷出来,火山就喷发了。你们见过火山喷发吗?想亲眼见一见吗?我们就来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吧!你们想参与做吗?

2、激趣:只是老师要告诉大家,火山喷发很危险,你们还敢做吗?因为有危险,所以这个实验在上面做,老师要找个志愿者,谁来做呢?(邀请)

3、模拟火山喷发实验(1)、介绍实验方法:老师这儿有一套模拟装置,大家看一看,(指装置)这是塑料瓶里面装了沙土,就如地球的内部我们是看不见的。我们等会要观察的是三夹板的上面,夹板上面发生了什么?这就象地面上的情形,我们是看得见的。你呢,给瓶子吹气,大家想,就象给内部做了什么事?好,开始吹吧!大家注意看。(2)、学生实验:吹气,其余学生观察(3)、再激趣:接下来更危险的时刻到了。为了安全起见,老师带了手套,要换个装置,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带手套吗?(烫手)请同学们注意看,接下来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4)、学生继续实验

(5)思想教育渗透:实验结束了,谢谢你(指上台学生)这个勇敢者,你做了回英雄,其实做科学就需要这种精神!(6)、交流:两次实验,你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你现在解决了什么问题(疑问)?(沙土喷出,岩浆喷出,岩浆流动、凝固┄┄)(7)、设疑:(引入下阶段学习)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你觉得可怕吗?真正的火山喷发应该更可怕,那么你觉得可怕在哪里呢? D、认识火山的危害

1、导入:是啊,真正的火山喷发更可怕,因为它给人类带来了危害,也就是灾难,你认火山喷发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2、学生交流:谈自己的认识

3、小结:(出示课件)请大家再来回顾一下,看看火山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

1、污染空气

2、烧毁森林

3、毁坏农田

4、覆盖城市和村庄。

4、引入:火山喷发虽然可怕,难道只给我们带来灾难吗?它会不会带来好处呢?其实,上课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谁来说说看? E、认识火山的奉献

1、导入:是啊,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一些美景,那么,火山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2、学生交流

3、讲解: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来看看,(出示课件)虽然火山喷发十分危险,可是生活在火山旁的人还是不忍离开,就因为火山灰是最肥沃的土壤,人们不仅可以用它种庄稼,还用它种出了最美的花,最最甜美的水果。另外,火山还是个地下加工厂,每次火山喷发可以形成很多矿产,大家请看(课件)。同时火山地区,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你们认为有什么用呢?(先交流,后出示课件)

三、拓展创新

1、激趣:该是揭示秘密的时候了,看看老师在有关火山的其它知识里藏了些什么呢?

2、出示课件:火山的类型、火山的分布、科学家对火山的研究、一些网站的友情连接

3、讲解:(按课件)火山类型

4、讲解:(按课件)火山的分布

5、激励拓展:关于火山的知识,你也许还有很多问题想继续研究,其实科学家们也还在不断探索,你们课后有没想过怎样去研究呢?(学生交流)老师有个建议,把你们课上没解决的,或者又有了的新问题,到课外象科学家探究一样,到网上、电视、课外书等一些媒体去寻找答案,好吗?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小科学家!

第三课 地震 教学材料及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地震的资料,有关避震的小常识。教师准备:木棍,毛巾,(每组各一个)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火山,知道在火山喷发时常伴随有地震。(板书地震)关于地震,你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与地震有关的知识。

师:地震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我们人类有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地震的问题。

(二)探究过程:

活动一:交流搜集到的地震资料。

师:同学们搜集到了许多有关地震的资料,那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你们搜集到的资料。学生交流讨论 汇报交流

师播放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影像资料 师:看完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生:地震的破坏性太大了。

生:地震时太危险了,太可怕了。……

师:既然地震的危害性那么大,那么关于地震,你想研究或了解哪些问题? 生:地震是怎样产生的?

生:我想知道在地震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生:我想知道怎样把地震的破坏降到最低。

生:我想知道地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能不能避免? 生:我想知道人类能不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

活动二:探究地震的成因

师:地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同乡们你们猜一猜。(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生:我认为是地下的岩石发生了问题。

师:发生了什么问题?录像中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可能是岩石断了。……

师:我们的猜想如何呢?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大家的猜想呢? 生:做实验。

师:实验是我们研究科学的最好的方法。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木棍、毛巾等材料,你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证明你的猜想呢?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参与其中)汇报交流实验方案,师:哪个同学愿意把你们的实验设计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生:我们把毛巾当岩石平铺在桌面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生:我们认为岩层石有好多层,应该把毛巾叠成几层,才更好。生:用手握住木棒两端,用力压

师:大家设计的很好,不过在动手实验之前,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两点:安全最重要,别让木棍伤到了自己和同学,再就是小组要注意分工和合作。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汇报探究结果。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我们挤压毛巾,毛巾有的地方向上了,有的地方向下了,毛巾不平了,一褶一褶的。生:我们发现越是用力,毛巾褶皱的越厉害。

生:当我们用力压木棍时,木棍弯曲,越用力,木棍弯曲越厉害。师:再继续用力呢?试试看? 生:木棍断了。

师:断时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手感觉到有很大的力。

生:手感到了木棍的震动,手有麻的感觉。生:还听到了“啪”的一声。

师:大家的发现可真多,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想想看,在实验中,木棍,毛巾相当于地震中的什么?

生:是地下的岩石。

师:对,一层一层的岩石重叠起来就构成了地壳中的岩层。那么,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地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 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生:岩层在巨大的压力下,会变成一褶一褶的,压力继续增大,岩层就会断裂。生:断裂的时候,会像木棍一样有震动。生:震动来到地面,就是我们说的地震了。

师:分析的对,地球上绝大部分地震是由于岩层的断裂造成的,此外,还有因为火山爆发,大地陷落等原因造成的。

活动三:地震来了,我们怎么办? 阅读资料卡:避震小常识

思考:如果我们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发生了地震,应该怎么办? 如果我们正在家中睡觉,突然发生了地震,应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汇报交流

生:在教室里发生地震,应马上到空旷的操场上去。生:要有序,要避免踩踏。

生:在家中发生地震,应切断电源,天然气源。生:在家中,应躲在高大坚固家具的旁边。生:应躲到卫生间去。……

四、拓展活动:

师: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关于地震的预测以及地震的前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继续你们的探究。

第四课 做一块卵石 教学准备

1.水槽(水)、燃烧钳、酒精灯、岩石(板岩或页岩)、带盖的玻璃杯、碎砖

2.教师准备:能反映河道上、中、下游岩石分布情况的图片或录像;能反映上游山体风化现象的图片;三角洲图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课件展示卵石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卵石。

师:看到这些卵石你能猜一猜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吗?(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二)做一块卵石

师:同学们对卵石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你能自己做一块卵石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 带盖的玻璃杯、碎砖、锤子、水,你想怎么利用这些材料来做一块卵石。学生分组设计模拟实验方案 汇报交流实验方案 分组实验。(师进行适时地指导,提示学生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注意安全)汇报交流:

师:你们是怎么实验的,为什么这样做,实验的结果怎么样?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生:我们用锤子把砖块砸碎,发现砖块上有锋利的棱角,这时我们把这些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瓶中,把瓶盖拧紧,用力摇晃,发现碎砖块的棱角没有了,有的碎砖块便成了圆形的。生:我发现碎砖块在水的冲刷作用下,并且相互碰撞,棱角渐渐就变没有了。生: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石子在冲刷、摩擦、碰撞的过程中慢慢地失去了棱角。

(三)大自然中的卵石是怎么形成的?

师播放河道上、中、下游石头的变化录像。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资料,请你们互相交流一下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生:我发现河流上游石头大、不规则;下游个头小、偏圆;下游是沙滩。师:为什么河道各个部分的石头状态不一?

生:我认为这是水的搬运作用,河水从上游流向下游时有很大的力量,水的这种力量把石块

从上游搬到了下游。

师:那河道中的石头从哪里来的?请同学们大胆猜一猜。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猜测 学生汇报各种猜测结果。

师播放岩石风化现象的视频资料。

师:看到这些你想不想自己设计实验来知道冷热因素能否使岩石改变模样?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酒精灯、页岩、燃烧钳等材料,你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证明你的猜想,同学们可以先讨论一下。学生动手探究,教师指导 汇报探究结果。

生:先点燃酒精灯,用燃烧钳夹紧岩石,放在火焰的外焰加热。加热岩石后马上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并且反复做了几次。

生: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的一块块往下掉碎屑。

师小结:岩石破碎的原因,是因为温差、水、大气、生物等各种自然力对岩石的破坏作用--风化作用。在风化作用下,坚硬的岩石发生了变化,师:通过刚才的探究你认为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分组讨论,然后把你们的结果告诉大家.分组讨论

师播放卵石形成的视频资料。

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的认识海里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交流小结: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化,在重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来到了上游的河道中,流水又将岩石搬运到中游和下游。在河水的长距离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到达下游的岩石就变成了光滑圆溜的卵石

四、拓展活动 师:同学们对卵石有了全面的认识,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卵石吗?你还想把卵石用到什么地方?

第五课 各种各样的矿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以及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2、了解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3、认识能源与人类的关系。

4、意识到合理开发、利用能源矿产的重要性。

5、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好处。德育目标:

提高学生合理开发、利用矿产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以及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了解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煤、石油、天然气开采图片或制成的课件、录像;煤、石油提炼物的图片制成的课件;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课件;能生产“石油”的植物图片。学生准备: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来煮饭、烧水呢?

(学生根据经验交流。)

师小结: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都需要能量。煤、煤气、柴火、天然气等在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

提问:开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什么呢?(学生根据经验交流。)

师小结:汽油、柴油燃烧时也能提供能量,它们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像煤、天然气、汽油等等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我们把它们都叫作能源。人们的生活、生产、科研都离不开能源。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能源矿产方面的知识。

2、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师:关于能源矿产,你想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 生1: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 生2:能源矿产怎样开采? 生3:能源矿产能不能采完?

生4:煤、石油、天然气有没有其他的用途? ……

(2)指导学生认识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①教师引导谈话:人类之所以是“万物之灵”,最重要的是因为人类懂得运用工具,因为人类懂得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能够运用智慧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那么人类是怎样利用智慧和力量开采煤炭的呢?请随着图片和文字来一次“地下之旅”吧!②学生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分组进行研究。③汇报研究结果,小组之间相互补充。④教师播放课件:

井底下的昨天:马拉车运煤图和《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古法开采图以及宋代的开采工具--木制勺子等。

井底下的今天:现代煤矿开采的图片,配有解说词。⑤看到井底下的昨天与今天,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想法?(3)指导学生认识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①教师播放煤的形成示意图的课件。②小组讨论煤是怎样形成的.③汇报要求:重点说说煤形成的大约时间,煤是由什么变成的,经过怎样的变化。④小结。

⑤根据煤的成因,推想石油和天然气是如何形成的。⑥煤、石油和天然气在形成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点?

⑦小结:它们形成的时间长,在短期内不可再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4)指导学生认识能源矿产的重要性。①认识煤、石油的全身都是宝。

提问:煤、石油除了可做燃料外,还能干什么?从石油中又能提炼出什么呢?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并进行总结。②教师结合制作的课件时行总结。

③讨论: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对煤炭、石油的需求量大,我们该怎样办? 生1:节约作用,不浪费。生2:不让小煤矿乱采煤。生3:开发新能源。

④小结:播放课件介绍几种能生产石油的植物以及本世纪将被人类广泛应用的新能源--潮汐能、可燃冰、煤成气、微生物、绿藻。(5)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知识方面的或其他方面的都可以谈谈。

3、课外探究活动:

写一份倡议书或办一份小报,倡导保护能源矿产。板书设计:

7.各种各样的矿物 金属矿产

矿产:非金属矿产 能源矿产 煤的形成

第六课 地表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面对地表改变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2.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3.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4.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并能根据化石判断相关的环境信息。德育目标:

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并能根据化石判断相关的环境信息。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相关课件或图片: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风景图(包括对生物化石的特写),非洲、拉丁美洲板块图,火山、地震、三角洲,石蘑菇及风蚀蘑菇,石灰岩溶洞和石笋,海蚀、冰蚀等地貌景观以及山峡工程、三北防护林、开山修路、乱砍森林、人类填海造陆、开挖河道、修建水库、过度放牧、沙尘暴、地质塌陷、荒漠化、蓄水发电等图像资料。

2、学生准备

搜集自然力量和人为力量对地表形态影响的相关资料; 实验材料:喷壶、沙盘。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一些火山、地震、海啸、山崩或雪崩、山洪和泥石流等视频资料以及不易被人们觉察,如湖泊沉积作用,地表的沉陷,海岸的变迁,河流的冲刷等方面的图片资料或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看,让学生进行“比一比,有什么发现”

(二)新授:

教师通过课件出示一个6500万年前和现在地球海陆分布图,让学生观察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情况。问学生:地球表面是一成不变的吗?猜想它以前会是个什么样的?并由此看能发现地表演变过程。

讨论:你们知道“沧海桑田的故事吗?传说中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多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你认为沧海能变成桑田吗?你能提供出证据吗?提出化石的概念。请思考这几个问题:

1.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

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反映了此地带在过去是什么状况?

总结:这些事实说明今天的地表形态,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变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以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区和台湾海峡的海陆变迁的实例引入。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的情景,这两个例子比较生动、鲜明,对学生来说又比较新奇,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地表变化的感性认识,还可使学生由好奇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最后引导学生阅读生物进化的地质年代表,认识化石在地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也可补充一些资料,让学生对地表变化有更多的了解。如北宋时期,沈括(1031-1095)在他的《梦溪笔谈》中阐述了有关地球演变的精辟见解,他考察雁荡山时,注意到地质作用的存在,认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惟巨石岿然挺立耳。“指出河流对地表的巨大改造作用。他还根据太行山麓岩石中所含的螺蚌化石,判断这里曾经是大海之滨,后来才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迁;在西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曾对侵蚀、搬运、沉积做了动人的描述,不过他比沈括晚了约400年,他在多次考察阿尔卑斯山后指出,砾石是河流挖掘作用的产物,山是水作用于地表形成的,从山上冲刷下来的泥土被河流搬运到海中,会使海底升高,海水退却,海陆的轮廓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最后,引导学生获得认知:地表地球表面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展示搜集的有关图片或播放视频资料。通过研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破坏着自然环境。如,人为破坏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大规模施工等对地表的破坏,为沙尘暴发生提供了细沙和尘土;矿山过度开采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塌陷,使一些农户房屋墙壁严重开裂,部分水田不能耕种,饮水也成了问题……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效的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方法看待人类对地表的改变作用,认识到人类生产活动的两面性,意识到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自由活动:

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面对我国地表现状,你们有什么想法?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一份保护地表的倡议书或办一份保护地表的手抄报。拓展活动:

此项活动可结合研究性学习,作为学生课外调查实践活动。建议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可以将学生分成活动小组,也可以自由组合,选好小组长,活动时注意交通安全,把活动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活动结束后,举行一次交流会。板书设计: 地表的变化

地球表面不是一成不变 化石

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建议合理开发地球

第七课 声音的产生 教学目标:

一、探究目标:

1、大胆质疑,通过观察和实验,乐于提出关于声音的问题。

2、能够利用各种感官和辅助工具观察物体发声的现象。

二、情感目标:

乐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能体验自主探究的快乐。

三、认知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教具准备:

各种声音的录音带、瓶子、钢尺、鼓、鼓棍、锣、小黄豆、系着线的泡沫小球。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室里摆放九个小组的桌子,桌子上放有号码牌,学生进教室后分小组坐在座位上。)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乐章。(教师播放录音)

2、引导学生谈谈听后感受(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听到了什么)

3、学生模仿大自然中听到的各种声音。

4、引导学生提出有关声音的疑问。

5、揭示课题:声音的产生(板书)

二、自主探究

(一)学生展示带来的发声材料,设计实验。

1、师:大家说说看,鼓、锣、瓶子等物体,你不动它,它能自己发出声音吗?怎样做就能使它们发出声音呢?

2、分组实验。(学生对物体分别进行敲、打、吹……)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教师小结:任何物体在静止的状态下,都不能自行发出声音。当给它们一定作用的力时就能发出声音。

(二)学生根据课前制定的实验计划开展探究,根据探究的问题,选择实验材料,研究实验方法,将讨论的结果记在”小组实验方案表中“。

实验1:在鼓面上撒些小黄豆,敲击鼓面时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2:把用系着线的小泡沫球靠近敲打后的锣面,观察小泡沫球发生的变化。实验3:在桌子边上压住钢尺的一端,拨动钢尺的另一端,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实验方案表 小组共同探究的问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小组内共同选择的实验材料(在选 择的材料序号前打”√“)(1)队鼓(上面撒有小黄豆)、鼓棍。(2)锣、系着线的小泡沫球。(3)钢尺

小组内口头研究的实验方法或 实验步骤

小组内对研究的问题进行

归纳分析得出的研究结论

(教师倾听、观看,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在观察物体发出声音时,发生什么现象?重点引导学生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把不明显的现象表现出来)

1、汇报探究成果,交流信息。(1)指名小组汇报。(两人演示,一人讲解)

(2)小组互相讨论实验得出的结论。

(3)展示仪出示其中一个小组的方案表,教师以一个实验例子反馈学生的实验方案。(4)师生总结。(适时引导学生用”振动“这个词描述物体发声的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三)研究物体停止振动的现象,是否能听到声音。

1、谈话: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如果物体停止振动又会怎样?下面大家设法使振动着的鼓、锣立即停止,看能不能再听到声音,说说为什么?

2、指导小组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教师巡视观看。

3、汇报实验结果。

4、师生总结:只要物体产生振动,就能发出声音。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停止了。又一次的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拓展活动

1、引导学生拨动钢尺时观察钢尺的运动轨迹(教师加以解释什么是运动轨迹),并把它画出来。

2、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轨迹图。

3、教师分析尺子的运动轨迹图,加深学生对物体振动的理解。

四、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明白了声音产生的一些规律和原理。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观察。

课后感受:本节课,学生乐于与人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了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都能了解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第八课 谁能传播声音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是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向四面八方的,知道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准备:

1、大鼓、4个背后吊着一个小泡沫球的纸屏。

2、水槽、水、闹钟、塑料袋、扎线、长木条、木板、两根金属棒。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谈话:大自然奇妙无穷,各种声音交错在一起,遥相呼应,如同一曲曲交响乐,使世界充满生机。这里所指的”交响乐“是由哪些声音组成的?它们来自何方?

2、学生讨论、汇报。

3、师生小结:这些来自天上、地下、水中、工厂等四面八方的声音是怎样传入我们耳朵里的呢?(板书课题)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探讨声音传播的途径。

(1)提问:每天上课铃一响,校园各个角落的同学都能听到。挂在高处的喇叭一响,全山村都能听到。树上的鸟鸣,人在树下的四周较远处也能听到......这是为什么呢?想想看声音是在哪里传播的,传播的方向又是怎样的。(2)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可适时提示:如树上的鸟鸣,树周围和人之间充满着什么物体,说明声音可以在什么物体中传播,四周都能听见,说明声音是向哪个方向传播的)(3)小结: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推想:声音是通过空气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引导学生研究声音传播的形式。

(1)提问:将石子投入水中,水面上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一圈圈向外传的水波和听到石子落水声)

(2)实验:一名学生在教室中间敲大鼓,其他同学围绕四周观察鼓周围立的纸屏及纸屏背后的小泡沫球有什么现象?(3)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击鼓使鼓面振动发出声音,会引起周围空气也跟着振动,就形成了声波,像水波可以向远处传播一样,声波也可以向远处传播。

(5)讨论:纸屏上的小球为什么会振动?为什么各个方向的小球都会振动?鼓声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6)小结:随着鼓声我们看到纸屏上的小球振动,这是由于击鼓产生的声波从鼓面通过空气传向四周的纸屏,引起纸屏和小球振动。当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又引起耳朵里的鼓膜振动,我们才听到了声音。

3、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1)提问:声音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吗?(2)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根据所给实验材料设计实验程序,并提醒不可把闹钟不加防水措施放入水中)

(3)汇报实验结果。

(4)师生总结:通过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课后感受:学生都能了解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第九课

怎样听到声音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怎样听到声音提出假设。能够想办法验证假设。知识与技能

知道耳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认识声音在耳朵中的传播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关爱听力有障碍的人。教学重难点

知道耳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认识声音在耳朵中的传播途径。能够对怎样听到声音提出假设。能够想办法验证假设。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耳的模型或用不干胶做的耳的各部分图形,铝箔。学生准备:制作”人工耳“的用品,制作”听诊器"的用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效果分析 介绍人耳的内部结构和原声音的原理 做一个听诊器

关心听力有障碍的人把铝箔靠近音箱,调节音量 出示耳的模型和耳的各部分图形,介绍耳的各部分名称,指出其中耳朵里鼓膜振动的原理和铝箔振动的原理是一样的

讲解听诊器的制法 耳廓有什么作用呢?

如果人听不见声音会怎样呢?试一试,在没有声音的环境下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听力有障碍的人呢?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试着说一说,声音在耳朵里是怎样传播的 自制听诊器,试一试管用吗?

学生发言,根据听诊器的原理说一说

学生尝试不通过任何声音来传播自己的信息

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想法铝箔振动,随着声音增大,振动也加大 学生能明白是外界的振动经过鼓膜的振动传播到最后听神经处 知道听诊器的原理和耳廓的原理是一样的 使学生感受到听力障碍者的困难

上一篇:去图书馆读书的感受下一篇:信用卡分期如何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