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地区民俗文化(10篇)
1.岳阳楼地区民俗文化 篇一
文章是思想的载体、艺术的表现。我向来主张文章为思想而写,为美而写。当然,读文章也应从这两方面来读。如果让我在古今文章中选一篇最好的,只须忍痛选一篇,那就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千百年来,中国知识界流传一句话:不读《出师表》不知何为忠;不读《陈情表》,不知何为孝。忠孝是封建道德标准。随着历史进入现代社会,这两《表》的影响力,已在逐渐减弱,特别是《陈情表》,已鲜为人知。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样产生于封建时代的《岳阳楼记》却丝毫没有因历史的变迁而被冷落、淘汰,相反,它如一棵千年古槐,经岁月的沧桑,愈显其旺盛的生命力。北宋之后,论朝代,已经南宋、元、明、清、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六代的更迭;论社会形态,也经封建、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三世的冲击。但它穿云破雾,历久弥新。呜呼,以一文之力能抗六代之易、三世之变,靠什么?靠它的思想含量:艺术思想、人格思想和政治思想、。它以传统的文字,能表达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思想,上下千年,唯此一文。
《岳阳楼记》已经成为一分独特的历史遗产。从《古文观止》到解放以后历届的中学课本,常选不衰;从政界要人、学者教授到中小学生,无人不读,不背,这说明它仍有现实意义。归纳起来有三条,一是教我们怎样写文章;二是教我们怎样做人;三是教我们怎样做官。
一、我们该怎样做文章---文章达到的“三境之美”
1、一文、二为、三境、五诀
在中国古代,文章是官员政治素质的一部分。“立功、立德、立言”三者缺一不可。古今有三种文章,一是官场应景,空话、套话,人们很快忘记;二是有一点思想内容,但行文不美(如大量的奏折、记、表等),人们也已经忘记;三就是以《岳阳楼记》为代表的既有内容又有思想,而且都达到了极致。
《岳阳楼记》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在下评语前,我们不妨先探究一下好文章的标准。概括地说可以叫做“一文、二为、三境、五诀”。
一文是指文采。首先你要明白,你是在做文章,不是写应用文、写公文。文者,纹也,花纹之谓,章者,章法。文章是以一门以文字为对象的形式艺术,它要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并通过这个法则表达作者的精神美。中国古代文、言相分,说话可以随便点,既要落成文字,就要讲究美。诏书、奏折、书信等文件、应用文字也一样求美。古代是把文件写成美文,而我们现在是把美文改成了文件。都一个面孔。
“二为”是写文章的目的,一为思想而写,二为美而写。既要有思想,又要有美感。文章有“思”无美则枯,有美无“思”则浮。
“三境”是指文章要达到三个层次的美,或曰三个境界。古人论诗词就有境界之说。我现在把文章的境界细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景物之美,描绘出逼真的形象,让人如临其境,谓之“形境”,类似绘画的写生;二是情感之美,创造一种精神氛围叫人留恋体味,谓之“情境”,类似绘画的写意,如徐渭(青藤);三是哲理之美,说出一个你不得不信的道理,让你口服心服,谓之“理境”,类似绘画的抽象,是毕加索。这三个境界一个比一个高。
“五诀”是指要达到这三境的方法,我把它叫做“文章五诀”,即“形、事、情、理、典”。文中必有具体形象,有可叙之事,有真挚的情感、有深刻的道理,还有可借用的典故知识。这一切,又都得用优美的文字来表达。这就是“一文、二为、三境、五诀”之法。
以这个标准来分析“岳阳楼记”,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它原来暗合作文和审美的规律,所以成了一篇千古不朽的范文。
请看全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
第一段叙写这件事的缘起。以事起兴,作一个引子,用“事”字诀。
第二段描写洞庭湖的气象,铺垫出一个宏大的背景。借山川豪气写忠臣志士之志,用“形”字诀。
第三、四段作者借景抒情
2.岳阳楼地区民俗文化 篇二
1 岳阳地区零售药店概况
1.1 药店总数
据统计, 到2011年12月止, 岳阳地区共有零售药店1 383家, 其中连锁药店的门店90个, 具体分布数据见表1。
1.2 人均药店数
据统计, 岳阳地区人口总数为548.34万, 平均每3 965人拥有1家药店, 远高于发达国家每6 000人拥有1家药店的国际标准水平。[1]人均拥有药店数是判断一个城市药店数量饱和度的指标, 故岳阳地区药品零售市场已经趋于饱和, 其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2 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店面规模小, 盈利能力不强
近几年, 岳阳市市区和周边地区零售药店数目持续增加, 经营成本也一路飙升, 而利润却不断下滑, 本来就竞争激烈的药品零售行业竞争空前激烈。零售药店要想降低采购成本, 提高价格竞争优势, 就必须扩大规模。此外, 医药公司在零售药店设专柜, 并向其缴纳管理费, 已经成为目前很多业绩较好的零售药店重要的收入来源。而医药公司是否在某药店开设专柜, 取决于该店的客流量和影响力。面积较小的零售药店客流量和影响力都十分有限, 无法吸引医药公司专柜的入驻, 而缺少专柜的影响力, 反过来又会影响门店的效益。
岳阳地区零售药店主要为社区便利型药店 (连锁药店的大多数门店也都属此类) , 其次为平价药店、保健品复合药店、超市店中店、药妆店等。经调查, 经营面积在120m2以上的少于20%, 规模普遍偏小。面积较小的药店, 虽然经营成本下降, 但缺少影响力和客流量, 与医药公司双赢的机会也随之减少, 有很多在激烈的竞争中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目前, 在笔者调查的25家零售药店中, 盈利的占20%, 保本的占40%, 亏损的占40%, 整体上盈利能力较差。
2.2 缺乏文化内涵, 没有特色和创新
岳阳地区大部分私人药店, 规模小, 人员少, 服务不到位, 更谈不上文化内涵。甚至一些较大的医药商场或者连锁药店, 也是如此:仅仅注重外在的、形式的统一, 而忽视内在的、基础的建设。顾客评价药店的标准往往是感觉, 没有文化内涵的零售药店, 对顾客不会有吸引力。
除“益丰”、“海王星辰”等全国知名的连锁企业的门店, 岳阳地区的大部分药店从门店招牌到内部装潢, 从药品种类到陈列方式都较为相似, 没有自己的特色。很少有药店做市场调查, 针对不同消费者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在经营手段上, 喜欢模仿他人, 如与其他药店打价格战, 结果导致药品利润越来越低, 甚至难以维持自身生存;或是盲目搞多元化经营, 把药店办成了“超市”, 但却没有“超市”的人气, 还使患者对其经营行为产生质疑;还有大量发行会员卡, 由于未有制定或执行合理有效的会员制度, 最终有效会员数量很少, 既不利于留住一些忠实的老顾客, 也无法培养优质、稳定的新顾客。
2.3 员工业务水平整体偏低, 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 我国零售药店的药学服务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 整体水平相对较低, 服务范围狭窄, 缺乏深度和广度, 药店的药学服务水平和意识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2]。
岳阳地区药店从业人员大部分都未形成良好的服务意识, 与患者交流较少, 为患者提供的信息不够丰富, 主要就是适应证及用法用量。在药品推荐方面, 专业知识的深度也不够, 不能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品。虽然常见的感冒、发热等轻微疾病由患者在零售药店自行购药十分方便, 而且价格比在医院便宜, 但药店若不能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患者仍会选择去医院。
个别零售药店还存在药师证空挂和药师不在岗的现象, 有些是药师年龄大、身体弱, 药学及法规知识陈旧, 执业技能较差, 无法正常履行驻店药师的职责;有的中药师看不懂西药处方, 也有的西药专业药师看不懂中药处方等, 造成“有名无实”的虚岗, 无法保证药师的药学服务质量[3]。
2.4 品牌意识不强, 缺乏宣传力度
据调查显示, 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 对品牌的重视率达79%, 认为应该相信品牌的达66%, 与其他产品品牌不同的是药店品牌实际上是一种服务品牌, 是潜在无形的[4]。要建立一个成功的品牌, 最主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定位, 一个好的企业核心理念往往能使消费者产生共鸣。要力争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到某某药店能购买到安全、有效的药”的形象。 岳阳地区大部分零售药店的品牌意识还不强, 药店老板对自身的发展没有准确的定位, 有的只注重眼前利益, 缺乏把企业做成“老字号”的长远眼光。岳阳本土的连锁药店大都知名度不高, 此外, 宣传力度也不够, 目前主要的宣传方式有派发DM单, 以及在店门口与医药公司合作的“买赠”促销活动等, 影响范围极为有限。由于缺乏宣传力度, 岳阳本土的零售药店品牌知晓率普遍很低。
2.5 竞争方式落后, 导致患者用药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岳阳地区零售药店竞争激烈, 药店老板被迫绞尽脑汁与同行争夺顾客, 同时设法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目前, 最主要的方式有打价格战, 和增加高毛利商品的销量等。 打价格战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赢取市场, 但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整个行业的毛利水平[5]。在价格战中, 某些厂商生产的药品零售价格被极度压低, 已经让零售商无利可图, 除去店面运营成本, 有些药品甚至属于亏本销售。而药品是特殊商品, 患者对其的需求不会因为降价而增加。
为了和其他同行竞争, 很多老板一边打价格战, 一边设法增加高毛利商品的销售。营业人员在推荐药品过程中, 并不是从患者的病情、实际的需要来考虑, 而是单纯用药品毛利率来选择“首推”药品, 对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名牌产品进行低价招客, 或者撤柜下架, 以高毛利商品取而代之[6]。很多高毛利产品成本低、疗效差, 而价格却与名牌产品相差不大。顾客对药品生产行业不熟悉, 经常在店员重点推荐下购买此类药品。此外, 部分店员把保健食品当成药品出售, 过度夸大其功效。还有一些药品的生产厂家未经GMP认证。以上这些现象都会导致患者用药存在安全隐患。
3 对策及建议
3.1 扩大药店规模 增加宣传力度
要提高药店的盈利能力, 就必须增加客流量。而药店规模大小是客流量多少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连锁药店, 规模大小直接决定其影响力。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 药店要勇于扩大自身规模, 积极与医药公司及各药企开展深度合作, 实现共赢。 要扩大药店的知名度, 必须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活动, 如社区的免费体检活动, 在社区宣传栏开辟疾病防治专栏, 或是举办家庭药箱过期药回收并赠新药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 让更多的社区居民知道该药店的存在, 为他们走进药店创造机会。
3.2 加强学习
药品是特殊商品, 虽然非处方药的销售不需要处方, 但顾客对药学知识熟知程度不一, 在选购药品时, 店内员工有必要对其提供不同程度的药学服务。药店员工应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 能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专业的服务。如果员工专业知识不扎实, 加上没有较好的销售技巧, 极有可能导致顾客出现逆反心理, 拒绝购买被推荐的药品, 甚至永远不再光顾此药店。因此药店应定期对员工进行业务知识培训, 并且对店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
任何一个不满意的顾客, 都可能对药店来之不易的良好口碑进行反面宣传。顾客对药店是否满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提供药学服务的员工是否满意。员工除了要有扎实的业务水平, 还应该具有主动、热情的服务态度。要想调动每一个员工的工作激情, 让其自愿、主动地把工作做好, 药店老板或者店长要关心、理解员工, 实行人性化管理, 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若每个员工都能快乐地工作, 顾客自然会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3.3 突出药店特色
零售药店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要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不能盲目跟风, 模仿他人的营销方法, 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药店不必照搬多元化经营的模式, 反而可以考虑将某一类药品做全、做精、做出水平。如在店内开设糖尿病专柜、或者老年人专柜等等, 在专柜边摆放一些相关的健康手册和资料, 并在店内提供一系列针对该专柜的相关检查, 让顾客体验到专业的“一站式”服务。
此外, 药店应该从细节上给予顾客更多的人文关怀。如在药店内设置休息处, 备好开水, 为病人服药提供方便。还可以提供一些便民措施, 如为顾客免费粉碎阿胶块等药品, 为顾客免费送药上门, 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免费赠药。这些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会让顾客对该药店产生依赖。药店还要设计一些较为合理的会员卡制度, 对部分客户发放会员卡, 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 可极大地提高这些人群对该药店的忠诚度。
4 结语
岳阳地处中国中南部地区, 和很多中小型城市一样, 零售药店数量多, 饱和程度高, 而且在经营的过程中, 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当前, 很多大型连锁药店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张, 本土药店与这些外来的强劲对手相比, 竞争力十分弱。在医药零售业的利润不断萎缩、竞争日益剧烈的形势下, 如何发挥自身优势, 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品牌、吸引更多顾客, 在竞争中不被淘汰出局, 是每个医药零售企业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2009年度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发展蓝皮书[R].广州: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标点集团, 2010.
[2]浦昭骞, 景浩.我国连锁药店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综述[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13 (2) :163-165.
[3]蒋晧, 倪永兵.新医改背景下推进零售药店药学服务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5 (4) :292-294.
[4]石继霞.树立药店品牌, 提高美誉度[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2 (2) :22-23.
[5]吴海侠.广州市药品零售市场发展状况调查[J].中国药房, 2011, 22 (9) :862-864.
3.岳阳楼地区民俗文化 篇三
李细田(长沙市惟楚競才教育培训学校教研室总部明城国际大厦6楼)
日前,《中国纪检监察报》载了题为《无论你是谁,莫做“腐败亚文化”信徒》的评论。文章指出了“腐败亚文化”折射的社会思维,比如“办事先送礼,平事先拿钱”,“不跑不送、降职使用,只跑 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章子不如条子,条子不如面子”,“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情面看钱面”等都是因“腐败亚文化”衍生的潜规则。
这篇文章因与反腐大背景相契合而走红网络。而“腐败亚文化”一词也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围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腐败亚文化”古已有之。绵延5000年的中华文化,核心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维”,引导人向善向上,形成和留下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公生明,廉生威”等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示范。但是,“官本位”的封建意识,“封妻荫子”的特权思想,“千里为官只为财”的官场陋习,“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败之道,这些文化糟粕也一并流传至今。
“这些年,一些潜规则侵入党内,并逐渐流行起来,有的人甚至以深谙其道为荣,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总书记指出,这些潜规则看起来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听起来悖情悖理,却可畅通无阻,成为腐蚀党员和干部、败坏党的风气的沉疴毒瘤。“如果任其大行其道,我们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又谈何好转?”
众所周知,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高压持续。落马者警示各级官员,不管是嗡嗡作响的苍蝇,还是叽叽喳喳的麻雀,抑或是戴着獠牙面具的老虎,都逃不过这反腐新常态的铜墙铁壁。这让群众拍手称快。不过,细细思量,“打老虎拍苍蝇”更多带着政风色彩,而“腐败亚文化”可能更多带着民风色彩。后者会让人将视角移向日常生活并联想到两个词汇:潜规则和找关系。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碰到与潜规则和找关系相关的事。比如说,为了拿奖学金,别人在找老师“关照”,自己要不要求照顾;找工作,别人在找关系,自己要不要拼爹拼妈;做生意,不少人和官员走得很近,自己要不要有所表示;孩子上学,别的家长都在向老师表达“意思”,自己要不要随波逐流„„这些生活疑问正与“腐败亚文化”有关。久而久之,“是服从潜规则还是坚守内心的正义”也就成了不少人心中的困惑。这也说明,祛除腐败亚文化可能并非易事,因为它深入到了一些人的思维习惯里。
在我看来,反腐不能只靠中纪委,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腐败的制造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痛恨腐败,但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寻找腐败的机会。我们一方面痛骂贪官大吃大喝,另一方面又巴不得贪官们天天到自己的店里公款大吃大喝。一旦我们遇到了诸如小孩择校、旅游不想买门票等利益关联问题时,个个都想找个关系走个后门批个条条。就连进寺庙拜神求佛,“发财”、“升官”、“长寿”、“消灾”乃永恒的主题,人人都想贿赂鬼神不劳而获。有需求就有市场,广大民众这种通过对腐败机会的追逐获得利益的寻租陋习,无形中给贪腐的官员制造了大大小小权力寻租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腐败的源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腐败的温床。“腐败盛行,人人有责”。要从根本上消除腐败,我们每一个人得先从自身反起。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遵纪守法讲规矩,贪腐才会失去生存的土壤。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过这种办什么事都需要“求人”的生活。唯有改革,才能把职能部门摆正位置,让百姓突破关系藩篱。让生活更轻松更美好,这就是改革带给我们的最大获得感。
4.岳阳楼地区民俗文化 篇四
摘要:群众文化建设是当今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是新时代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途径。加快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各族人民增长和开发智慧,提升大家认知新事物的能力;对增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维护民族之间的团结,构建和谐美好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和谐;社会
我国历史悠久,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各个民族共同进步发展,相互依附生存,互相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多种少数民族文化协调发展的多姿多彩的中华文明。现阶段是我国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影响和作用,深入探讨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
一、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开展现状
1.文化基础资源丰富,没有深入研究
我国的少数民族种类繁多,随着历史的发展,渐渐形成了具有特殊地域的民族文化,内容独特并且丰富多彩,民族文化的覆盖非常广泛,包括了建筑、音乐、舞蹈、语言、节日和风俗习惯等等,尤其是建筑风格与文化是相结合的,歌舞也蕴含了极强的民族特色,非常具有艺术内涵,虽然这些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但是群众文化活动,没有对其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挖掘,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比较单一,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民族文化不能快速地进入群众生活中,不能有效地被利用,群众的热情不高,参与人数比较少,缺乏宣传和倡导群众文化工作的专业人才,严重阻碍了民族文化的发展,进度缓慢。
2.缺乏对民族群众文化开展的重视
民族文化是衡量一个民族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民族地区文化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价值方面,也应该体现在社会价值上,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在不断创新和改革,很多的地方过于重视发挥民族文化的经济作用,对于文化旅游发展过于重视,民族文化的商业经济性相对突出,然而民族文化本身特有的许多特色的东西渐渐被忽略,导致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工作的展开缓慢,并且陷入了误区,由于过分地追求民族文化的经济效果,导致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工作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民族文化的发展始终不尽人意。
3.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工作人才相对缺乏
发展群众文化的根本在于民族、群众、文化的相结合,现阶段,我国的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均衡,高低快慢都不等,有的地方相对落后,发展民族地区群众文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发展起来相对困难较大,没有一支文化高、能力强的群众文化工作队伍,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工作人才匮乏,不能够带领群众建设民族文化,是制约地区群众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因素。
二、民族地区开展群众文化的有效对策
1.重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
大多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比较欠发达,各级政府部门要重视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扶持民族地区搞好群众文化生活,调动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才能提高当地的文化建设,同时要鼓励民营资本参与群众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增强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活力。
2.合理开发与利用民族文化
目前,我国大力传扬和发展传统文化,然而民族地区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要加以保护和发扬光大,这也是开展地区群众文化的必经之路,必须要加以重视。在当前的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前提下,作为一个文化的传播倡导人,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并且时刻提高警惕,保持清醒的大脑,对于民族地区群众文化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不断地挖掘自身的潜能,将民族文化合理的融入广大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在弘扬民族地区文化的同时,不断地丰富群众的文化种类和形式,提高群众的文化热情,不断的参与到文化建设中,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健康的发展,另外,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突出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文化有效的结合,让群众文化更能融入日常生活中去,从而不断的增强民族地方群众文化的吸引力,扶持地方群众文化的发展,鼓励民族地方文化走出去、引进来。
3.积极培养民族地区群众文化人才
开展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工作,必然离不开艺术骨干和艺术家门的文化工作人才的推广和支持,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应该在保证民族文化的权益基础上,发展公益性的文化活动,不断地壮大公共文化的服务范围,不仅需要加强文化管理人才和业务人才的培养工作,还应该集中培养一批基层群众文化骨干,这支队伍的人群必须要有号召力、有魄力,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服务中来,对于文化人才的缺乏,要不断地采取物质吸引,要不定期地进行组织培训,对于高素质的群众文化人要重点培养,保障群众文化队伍的高质量,队伍日益壮大起来,只有培养了坚实的后盾,才能不断地提升群众文化工作的品质;各级政府部门要鼓励文艺骨干到民族地区工作,在工资和住房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强民族地区的文化工作力量,民族地区也要根据自己民族文化特色来培养文艺骨干,这样能够更加受到当地群众的认同,加快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
结束语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认识到自身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不足,同时也要认识到群众文化持续开展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在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抓住机遇、集中财力。从解决各类突出问题着手,以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以培养人才、创新模式为手段,全面落实群众文化发展的基础,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若青.以和谐文化引领各民族共同发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
[2]张喜萍,陈坚良.民族地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探新[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03)
[3]罗晓辉.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黄河之声,(16)
5.岳阳楼地区民俗文化 篇五
一、本文题目
民族地区民俗文化节日保护及立法研究——热贡少数民族为例
二、本论题的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节日一直是反映当地传统和历史一面镜子,在人类学、宗教学乃至民俗学学科研究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保护民俗文化节日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怎么保护、保护措施是什么又在文本上模棱两可、界限模糊。笔者认为,通过对民俗文化节日保护及立法的研究,可以丰富法学在民俗文化保护上的一些观点,为立法的可能提供一些依据。
2、现实意义:通过对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节日的重要性的剖析,可以明确立法在保护民俗文化节日方面的必要性,以减轻民俗文化节日不被重视的状况。(1)我国民族众多,除了现有的56个民族,还有尚未纳入少数民族体系的民族,都具有大相径庭的民族风俗,是我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节日则是代表当地传统历史和文化特征的一个外显,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标签。(2)民俗文化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值得重视。通过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分析和解构,少数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乃至于服饰、语言都能得到有效的传承,保证中国文化的多元及深度。
(3)民俗文化节日的保护,在西方节日相继进入中国后受到巨大冲击,其整体性难以为继,呈现出碎片化状态。考虑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节日还带有宗教及社会性功能,民俗文化节日的保护必须被重视,而通过国家法律的强制性给予一定的保护则是不可或缺的。
三、文献综述
1、对传统文化保护的相关研究
基于中华民族众多、文化多元的现状,保护民俗文化就显得急不可待,学者们从各个方面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必要性做了阐释,其中就包含了通过立法来保护的设想。
蔡丰明在其《体制、立法、政策:上海民俗保护三策》里就提到,民俗的保护不应只是一项事务性工作,应当通过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立法制度以及专项政策等综合性方面去治理;孔维刚通过对海洋民俗文化是否应当赋予其知识产权的探讨提出了应结合海洋民俗文化自身的特点,设计出一套专门的法律体系来对其进行保护的设想;赵冬菊认为应当在条件趋于成熟时制定独立的《民族民俗文物保护法》或《民族民俗文物保护条例》,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中的民族民俗文物法律保护;高新天则借鉴了韩国《文化财保护法》,将文化分为有形财(富)和无形财(富),通过立法进行了保护;刘明阁认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部门、教育文化界、社区群众等齐心合力,才能把民俗类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落到实处;余淑红在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丢失与保护——从传统节日法定化说起》一文中提出,中国传统节日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然而传统节日文化却有式微之态,这种传统文化日受冷落和消失的状态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不仅仅是停留在法定节假日上;王旭以蒙古族传统节日保护为视角,阐述了文化变迁与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法律保护,认为把少数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规定为法定假日,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法律保护方式;周真刚则以贵州世居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入手,认为传统节日的产业化是其自我保护的重要举措。凌锋认为,立法机关应当以立法的形式为传统节日的发展提供更为人性化的广阔空间;陈静梅、文永辉认为应当从非遗项目对传承人“效用”的角度,细分出传承人传承民族文化的不同动力,推行针对性的传承人分类保护方案,对不同的传承人分别采取市场化保护、扶持性保护和半体制化保护等策略,用相对较小的成本,达成各类非遗文化的永续传承;文永辉、卫力思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权利主体不明确的情况下,传承人作为某项传承项目的“代表”,存在着知识产权落到其身上的可能性;余澜、朱祥贵、杨春娥以利益平衡为目标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知识产权的权利性质、权利主体、权利内容等方面进行比较法分析,为我国立法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及制度借鉴;韩小兵在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权——一种超越知识产权的新型民事权利》一文中重点论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权与现有民事权利中最为近似的知识产权的差异,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应界定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权利的主张;严永和认为我国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只能为这些文化遗产提供极为有限的保护。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可以根据宪法等相关法律的授权,制定有关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对这些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加以保护。保护条例应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财产价值为政策目标,以集体性、传统性、智慧性、平衡性等为基本原则,并建构权利客体、权利主体、保护标准、权利内容、权利限制、保护期限、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等主要规则。郭玉军和唐海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人权保护在人权评判标准的确立和保护机制的完善上还面临较大的困境。这些困境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人权保护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既有必要从理论上解决国际人权标准的分歧,采用一种以尊重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人权评判标准,也有必要从制度上完善国际人权保护的运行机制,建立对话协商和动态审查机制,采用“对情况作恰度评估”原则,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人权保护摆脱困境、获得长足发展。刘晓亮认为民俗与立法的关系既存在共融又存在矛盾。民俗既属于法律调整的范围,又对法律的形成起到了“本土资源”的源泉和素材作用。因此,在立法的时候应当正视民俗、尊重民俗,借鉴民俗的有益之处。而民俗的发展也应借鉴立法成果,进而丰富民俗的内容,促使民俗与社会的更好交融。
2、对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保护的研究
对热贡地区民俗文化节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当地两个重要节日六月会以及於菟的描述上,学者们研究的更多的是在大范围内的热贡地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传承。
杨自沿、仲新春在其《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问题探析》一文中,提出应加快推进热贡文化保护实验区建设,应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打造精品,尽快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实现文化、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共建;孟心然以热贡唐卡为例,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特色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祈进玉从“热贡艺术”为个案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可行性思路;索南旺杰认为热贡作为多元文化共存、多种宗教信仰共生的特殊区域,无疑有着推进“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最理想的文化土壤;宋增文、周建明、所萌、王茜在其合作的文章里以热贡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为例,阐述了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的模式和建议;吕霞结合田野调查资料,探讨了文化生态与艺术传承的连续性。先巴从宗教学角度讨论了六月会的民间信仰功能;方利山通过比较的方法探讨了徽州与热贡在文化生态保护方面的异同,并对我国“非遗”保护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启示。
四、国内研究现状
张栋洋认为,我国民俗节日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既是必要的,也是急迫的。目前对民俗节日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国内立法主要是宪法和著作权法。我们应确立政府在保护中的主导地位,增强民众对民俗节日法律保护的意识,建立有偿使用制度,实现制度创新,以保护我国民俗节日的知识产权。罗澍以“火把节”为例,认为形成知识财产联盟、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民俗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的表现,也是该模式成功的保障因素。民俗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保护民俗,需借助知识产权在制度和政策上的体现,保护和重视传统知识产权,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产权的保护是针对于外界的挪用、仿冒以及伪造,但是面对我国民俗文化节日逐渐被遗忘、破坏甚至走向消亡,知识产权却没有做出清晰的说明。
五、文献资料
1、著作类
[1]知识产权法[M].武汉大学出版社 , 徐亮译, 2003 [2]中国文化史导论[M].商务印书馆 , 钱穆著, 1994 [3]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 , 钟敬文主编, 1998 [4]文化遗产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云霞, 20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释义[M].法律出版社 , 信春鹰, 2011 [6]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韩小兵, 2011 [7]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 , 吴汉东,胡开忠著, 2001
2、期刊
[1]完善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思考[J].罗澍.理论月刊.2011(03)[2]论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为对象[J].吴汉东.中国法学.2010(01)[3]经济法之于知识产权的作为与底线[J].宁立志.经济法论丛.2018(01)[4]民俗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传统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以剑河县大稿午苗族水鼓舞为例[J].吴一文.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05)265 [5]畲族民俗文化保护的基本法律问题——以福建宁德畲族聚居地为考察对象[J].方金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6]中国民俗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J].赵文广.社科纵横.2006(02)[7]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困境与对策[J].郭海霞.特区经济.2010(06)[8]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别权利保护模式[J].黄玉烨.法学.2009(08)[9]加强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意义及法律保护现状[J].张术麟.前沿.2004(04)[10]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基本思考[J].费安玲.江西社会科学.2006(05)[11] 知识产权视角下我国海洋民俗文化保护路径研究[J].张平,孔维刚.学术探索.2016(02)[12]浅析民俗节日的知识产权保护[J].张栋洋.公民与法(法学版).2015(09)[13]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分类保护——基于贵州的田野调查[J].陈静梅,文永辉.广西民族研究.2012(04)
[14]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的比较法评析[J].余澜,朱祥贵,杨春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
[15]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以贵州为例[J].文永辉,卫力思.贵州民族研究.2012(01)
[16]非物质文化遗产权——一种超越知识产权的新型民事权利[J].韩小兵.法学杂志.2011(01)
3、硕博论文
[1]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D].李依霖.中央民族大学 2013 [2]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D].吴磊.中央民族大学 2012 [3]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保护问题研究[D].黄燕妮.中央民族大学.2013 [4]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探讨[D].盛静.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 [5]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的私权性研究[D].刘杰.湖南大学 2007
[6]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和特别权利保护研究[D].李梅.中国政法大学 2006
六、本论题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包括引言在内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导论
导论部分提出了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论证思路及研究方法本文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为下文的研究提供良好的思路。
第二部分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节日的保护措施及重要性
本部分主要论述热贡地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所具有的特殊性及重要性,选择以该地为例研究民俗文化节日保护具有非典型性。
第三部分 基于《知识产权法》的立法保护的必要性
本部分重要论述基于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对于热贡民俗文化节日保护在丰富知识产权立法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部分 结论及建议
本部分通过对上文的总结,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七、本论题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一)重点
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通过对现阶段民俗文化保护研究阐述立法对于保护民俗文节日文化的必要性。
(二)难点 本文在研究中的难点有以下几点:1.学界对于民俗文化的解释均来自于人类学、民俗学与宗教学的解读,作为法学的解释缺少可参考文献;2.民俗文化节日的保护一直都以法定节假日的施行而得到承认,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立法缺乏依据,对本文的展开有一定的影响。
(三)创新点
本文就民俗文化节日的保护和立法进行研究,以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采用田野调查法,通过对现有政策和制度的分析找出立法保护民俗文化节日的必要性。
八、本论题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通过相关的文献的检索与收集,总结和分析各界学者对于民俗文化保护的理论和阐述,明确民俗文化节日保护的重要性和立法依据。
2、田野调查法:通过田野调查方法,明确热贡文化生态实验区的文化保护政策和实际执行力度,对立法提供可行建议和意见。
3、非结构访谈法:通过对当地居民和保护者的访谈获取一手资料,结合本文,得出结论。
九、本论题拟写作提纲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文献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田野调查法
三、非结构访谈法
第四节 本文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重难点
二、创新点
第二章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节日的保护现状及重要性 第一节 热贡地区的特殊性
一、热贡地区简介
二、热贡地区民俗文化节日简介
三、热贡地区民俗文化节日保护重要性 第二节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节日保护现状
一、热贡民俗文化节日保护现行政策与制度
6.岳阳楼 篇六
中国是诗的国度,岳阳楼文化积淀最丰富的还有诗词。清代道光五年《洞庭湖志》选录诗词 950 多首,其中绝大部分是写岳阳楼的。岳阳市文化局 1983 年编纂《岳阳楼志》,选录诗词 598 首。1998 年,方授楚编著《岳阳楼历代名家诗词注评》,录有 230 多首诗词,涉及作者 92 位。“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历代诗人登上岳阳楼,首先看到的是浩淼的洞庭湖与湖中缥渺的君山,岳阳楼诗词几乎离不开“一分山色九分湖”。在这里选择自唐代以来的数位诗词名家佳作,以管窥豹,可略见一斑。(摘自:《诗词楹联赞名楼》陈湘源)
临洞庭上张丞相
唐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禄诗,即请人引荐自己去为国家做事的诗。诗的前4句写洞庭湖的浩瀚和气势。其中“涵”、“混”、“蒸”、“撼”数字,将广大而充满活力的洞庭湖描摹得淋漓尽致。后4句写托请之情委婉含蓄十分得体。其中化用《淮南子·说林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古语另翻新意,请托之心寓于诗中,又不太露痕迹。“端居耻圣明”,表现了作者不愿闲居,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强烈要求。
登岳阳楼
唐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在贫病交加到“老病有孤舟”之际,为之一哭的仍是“戎马关山北”处于战乱中的人民,充分表现了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崇高品质。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虽说忧患意识是岳阳楼诗词的主流,但是面对巴陵胜状的万千气象,各种咏景抒怀的佳构,同样是百花齐放、各显风流。此诗是李白在乾元二年(759)遇赦后到岳州写的,其超脱豁达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既写出了岳阳楼在诗人心目中的份量和赞叹的心情,又以拟人的手法赋予景物以生命来表达诗人重获自由的喜悦。全诗赞美岳阳楼高峻雄伟,但不作直接描写,皆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自然浑成,巧夺天工。
岳阳楼宴别王八员外
唐 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这是一首情韵别致的送别诗,是迁谪之人送迁谪人,可谓贬谪者之歌。前两句叙事以最易引发离愁别绪的“柳絮”、“梅花”点明季节,春去春来不到一年的时间,人事沧桑,宛若梦境。后两句抒情,以“世情”比“浮云”变幻莫测,“离恨”比“江水”悠悠绵长。贬谪之人的愁苦心境无可复言。
岳阳馆中望洞庭湖
唐 刘长卿
万古巴丘戍,平湖此望长。问人何淼淼,愁暮更苍苍。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孤舟有归客,早晚达潇湘。首联总写洞庭湖的古老与广阔。自古巴丘即为重镇,而作为重镇的原因是其控扼于广阔无垠的洞庭湖口。旅人愁思由一“问”而加深。着一“何”字,惊奇之意自见。颈联是历代传诵的名句:“叠浪”则“元气”浮动,天水混茫;“中流”沉没“太阳”,则包含了整个天地。洞庭湖的浩瀚无际,波涛壮阔,尽囊括于这10个字中。
题岳阳楼
唐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栏。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此诗通过对登楼所见景物的清幽和洞庭湖烟波浩淼的热情赞美,含蓄地吐露了诗人对朝廷的眷恋心情。可谓不作痕迹,入木三分。
岳阳楼
唐 元稹
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首联写景比喻生动,色彩绚丽;尾联写情含蓄蕴藉,惜春、怀友与思乡的心情似江水悠然无尽。
岳阳楼
唐 李商隐
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此诗题为“岳阳楼”,却没有正面去描写它,但我们能从诗人登楼时的喜悦、庆幸的心情中,深刻感受到湖光山色消结化郁和怡情悦性的妙处,足见此诗功力。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其一)
北宋 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身入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诗人辗转远谪六年,处蛮荒“万死”之境得以召还而获新生,面对壮丽山川,其喜悦之情跃然纸上。全诗自然清新,不假雕饰,一气呵成,感人肺腑。
读〈岳阳楼记〉
南宋 王十朋 先忧后乐范文正,此志此言高孟轲。暇日登临固宜乐,其如天下有忧何!
此诗是诗人对“先忧后乐”的体会,并对之作了崇高的评价。自此,吟咏岳阳楼的诗则多与忧乐情怀联系,使岳阳楼文化中的忧患意识得以不断积淀和升华,也使岳阳楼物化为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象征,名垂千秋。
城上晚思
宋 陈与义
独凭危堞望苍梧,落日君山如画图。无数柳花飞满岸,晚风吹过洞庭湖。
顾题思义,全诗皆写情。诗人登城遥望苍梧,联系君山二妃思舜的故事发感慨,思绪像柳絮一样随着晚风飞过洞庭,寄深情于君山,故而落日下的君山像画图一样的美丽。全诗描写傍晚的洞庭风光,构图新颖,城高、人孤、夕照、君山、柳花、春风、古岸、清流,有画笔难摩之妙。
岳阳楼上再赋一绝
南宋 陆游 江风吹雨濯征尘,百尺阑干爽气新。不向岳阳楼上醉,定知未可作诗人。
面对这“气象果然吞八表,神仙岂止醉三回”(袁枚语)的湖山佳境,诗人们的精神必然为之振奋,灵感诗情自然一触即发。壮丽山川,楼阁胜景,可谓诗人墨客吟咏的赛场。你的诗能否荣登榜上,便是你能否取得“诗人”这个美誉的鉴证。陆放翁能放过这个机会? 岳阳楼
元 虞集
落絮飞花点鬓丝,清江春晚独归时。我来不为湖山好,只欠岳阳楼上诗。这首诗与陆游的诗作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可以看出历代诗人,将能否在岳阳楼上题诗视作生平一件大事。诗人口里虽说“我来不为湖山好”,但实际上却也是为壮美湖山而来。
登岳阳楼
明
黎淳
独立烟波万顷间,心知胜景隔尘寰。天当尽头疑无地,水到中心却有山。孤棹风云来远域,层楼鼓角壮雄关。诸侯事业如今古,不见仙人跨鹤还。
黎淳,湖南华容人,明代诗人,状元出身。诗中颈联写得雄浑豪壮,尾联则暗藏一丝怀古伤今之情,含而不露,是状元手笔。
岳阳楼
清
陈玉桓
湖山与我最多情,每到登临眼独明。骇浪飞花衡岳雨,孤云落日鼎州晴。高吟适有潜鱼跃,静坐如闻奏乐声。堪惜忠魂无处奠,却教羽客踞华楹。
陈玉桓,清代巴陵(今岳阳)县令。此诗前三联平淡无奇,但尾联却蕴涵了丰富的思想性和独特见解。岳阳楼第三层供奉着吕洞宾,他主张应该供奉屈原,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在有篇文章中提到他很赞同这个主张。由此可见,诗词文章最重要的不是形式工巧,而是要言之有物才能取得共鸣。
临江仙·巴陵
北宋 滕子京
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此词上下阕结尾,用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和钱起《湘灵鼓瑟》诗的原句,但浑然天成不着痕迹,以表现作者对湖山胜景的赞美和忧国忧民之心。
卖花声·题岳阳楼
宋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张舜民,陕西彬县人,曾官吏部侍郎,此词是他元丰六年(1083)贬郴州时经岳阳作。满纸离愁别恨,声可裂石。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南宋 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
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
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张孝祥为南宋绍兴二十四年宋高宗钦点状元,因为他在考场将主考官推荐的秦桧之孙秦埙比下去了,秦桧怀恨在心,累累为难他。秦桧死后,经张浚力荐才得重用,可谓历经宦海波澜。此词登楼览胜,吊古伤今,情词激切,气韵豪雄。
满庭芳
南宋 徐君宝妻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
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楼舞榭,风卷落花愁。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都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
7.登岳阳楼教案 篇七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例
这首五言律诗写于作者逝世前一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他又有何想、有何感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登岳阳楼》,感受诗人那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投影文字及图片: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杜甫出生于一个有着文学传统的家庭中,他的爷爷杜审言也是唐朝(武则天时期)著名的诗人,所以他7岁开始学诗,15岁时就已扬名。杜甫的诗歌现存1400多首,它们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情况,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同时,这些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作者个人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诗歌被后代称为“诗史”。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杜甫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傅,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对后来元白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中《杜工部集》。
三、诵读、整体感知
(一)疏解字词
板书:坼chè
乾坤qián kūn
戎马róng mǎ
轩xuān
涕泗tì sì 解释:
坼:分裂
乾坤:指天地
戎马:代指战争
轩:窗户
涕泗:眼泪、鼻涕
(二)请学生听读,要求闭目静听,潜心感受。可以播放朗读材料,也可以教师配乐范读。
(三)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尽量读出感情。
(四)指名学生朗读,师生点评(指导学生从节奏、咬字、重音、感情等方面来评价)。
(五)朗读的节奏及重音处理: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六)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出感情,感知形象。
四、研读赏析
(一)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1.从这句诗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诗人对洞庭水大概是久闻大名,今日终于来到。运用的是记叙的表达方式,没有形容,没有夸张,不见抒情。
2.似乎不见抒情,是否此句真的是大白话,不含真情?
文字的朴素无华,并不代表情感的苍白。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今天登上湖边的岳阳楼,俯仰江山。首联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了基础。杜甫少时就有壮游名山大川的雄心,曾先东游吴越,后北游齐赵。岳阳楼是千古名胜,诗人早有尽兴一游的夙愿,无奈战乱频仍,身世漂荡,难以如愿。今日流落至此,方得以一饱眼福。
3.用自己的话说说,首联中内敛的情感是怎样的? 是尽兴一游洞庭湖的夙愿得以实现的喜悦,还是历经漂泊流落于此的苦痛?这是需要仔细揣摩的,从文字的表面乍看之下,很容易从人之常情推测出诗人此时有着登楼的喜悦,清人仇兆鳌就认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杜诗详注》)但仅这样理解,就把杜诗原来的意境领会得太浅了。这里并不是写登临的喜悦,而是在这平平的叙述中,寄寓着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沧海桑田的许许多多的感触。从作者简介的环节中,我们知道,杜甫在当时的政治生活是坎坷的,不得意的,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哪里想到一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泡影!诗里的“昔””今”两字自有其深深的媚力。
4.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读这两句诗脑子中浮现的画面。
萧瑟秋风,吹起洞庭湖层层波涛。远天无日,低空断云,冷雾凝霜,枯草横陈。岳阳楼上,一位老者凭栏而立。他鬓发如霜,衣衫破旧,但两只眼睛却深深地凝望着洞庭深处。岳阳楼上已无昔日的繁闹,冷冷清清。老人独立在岳阳楼上,周围没有一个人陪伴。他是谁?没人晓得。
(二)颔联: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1.简要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吴楚”,春秋时代的吴国和楚国。今湖北、湖南及安徽、江西的部分地区古属楚地;今江苏、浙江及江西的部分地区古属吴国。“坼”,分裂。诗的颔联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中一样。
2.用了什么修辞,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动用想象,达到了这样宏伟和辽阔的精神空间。一个“浮”字,不着痕迹地把苍茫大地变得轻了,也把洞庭湖反衬的极目无垠而且深沉浑厚了。写出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含自己长期飘泊无归的感情。宋代刘辰翁说,此联“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
3.用自己的话描述读到这样的诗句会涌起怎样的想象?
眼前这不可透视的浩瀚之中究竟隐藏着什么深沉的秘密呢?试想那不可思议的、开天辟地的一刻吧:或许只是由于造物者莫名其妙的偶然一念,两手轻轻一擘,于是就像是佛所预言的劫数陡然降临,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刹那间乾坤摇动、洪水滔天、天崩地解!(“坼”在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惊天动地地断裂)尘埃落定之后,南中国的这片辽阔的疆土便成为今天遥遥相望的“吴越”和“荆楚”,两大板块之间的这条宽广近千里的巨大“地缝”,后来被人们称为八百里洞庭。
这就是“吴楚东南坼”所传达出的言者的惊悸和敬畏!面对这无边的浩淼,他嗒然若丧其所守,仿佛一时丧失了灵智,惟一所能朦胧知觉到的只有“动荡”(浮)——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动荡!””我”所能意识到的一切和意识本身都被“动荡”所浮载、所淹没消融。久久的沉溺和困惑之后,诗人终于省悟到:这种不可思议的“动荡”其实就是“宇宙”本身——“乾坤日夜浮!”
(三)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四流。
1.清代黄生《杜说》云:“前半写景,如此阔大;五六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上下联中内容反差大,如何理解这样的反差? 五、六句,转到自己身上。杜甫从760年开始,就度着“漂泊大西南”的艰苦岁月,在现在已整整八年了。从四川经湖北到湖南,漂泊的生活使他和亲朋的书信来往完全断绝;加上一身多病,正如随处漂泊的孤舟一样,自己一路上只有以舟为生,如今看到这样开阔的天地,就不能徒然想起自己。天地是如此广阔,可是自己的处境却狭窄到这种地步,两相对比更为难堪。这是诗人此时的实际感受,所以上面写得极开阔,这里写得极黯淡,前后映衬,越显得两者矛盾。而诗人的无穷感慨,也就不难从这里看的出来。
诗写到这里,要想收束是极不易的,难道还要为个人的境遇埋怨下去吗?不,杜甫是一个始终关心祖国安危人民疾苦的伟大诗人,就是在这种境况下,他还是没有忘记国家大局。这一年(768)年吐番进犯,祖国的西北边正处在多事之秋。“戎马关山北”指得正是这事。然而通过这一句,我们却猛然感觉到诗人的“凭轩涕泗流”不仅不是为个人身世悲恸,而且上面的“亲朋„„”两句,也并非是单纯的个人流落的感叹,正因为国家多难,诗人却引起国家身世的重重感触而老泪交流了。“戎马关山北”五字绾上结下,在这里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描述诗人“涕泗流”时内心的活动。参考:
他凝望洞庭的眼睛湿润了。他多年浪迹天涯,怀才不遇,饱尝尽世间冷暖。他失去过亲人,失去过家园,甚至差一点失去自己的国家。自己人生坎坷,现在又多病无医,连一个朋友也没有„„湿润的眼中流下的泪,是对人生的苦楚,是对命运的怨恨,是对亲人的眷恋,是对朋友的怀念。想自己空负经天纬地之才,却落得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眼见国土沦陷却回天乏术,不由得不痛上心头。山河破碎身如风飘之絮,身世浮沉恰若雨打之萍;天下之大却无容身之地,孤寂之苦却无可诉之人!
眼望关山只见雄关漫道,远眺长安唯睹战火硝烟。自己经历过的一幕幕惨剧又在眼前萦绕。新安道上抓丁差吏的凶狠,石壕村中夜半老妇的哀求,潼关城下筑城民工的辛苦;新婚诀别,垂老离家,无家贱子;千里饿殍,白骨现道,暴尸堆叠,哀鸿遍野„„老者无法想下去。人民受难,百姓遭殃,自己却无能为力。眼见一个又一个生命的终结,自己又无法挽救,老者陷入深深的自责„„
老人凭栏失声,这哭声中包含着苦,包含着怨,包含着恨,包含着愁„„ 小结:
杜甫的诗堪称“诗史”,加之诗人深广的爱国情怀,高超的文字功力,使他的诗作,尤其是晚期律诗,更具一种沉郁顿挫,一唱三叹之特点,极耐开掘。《登岳阳楼》是杜甫的代表诗作之一,这首著名的诗作,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起被镌刻在江南三大文化名楼之首的岳阳楼上,自唐以来,一直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神主流穿越千年而永不漫泯。
课堂总结
8.《登岳阳楼》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朗诵诗歌,品味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联系作者的生平,分析诗中蕴含的忧国忧民及嗟叹个人命运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朗诵诗歌,品味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联系作者的生平,分析诗中蕴含的忧国忧民及嗟叹个人命运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品读诗歌
1、请学生朗读这首诗,前四句是什么描写? 景物描写,描写的是洞庭湖。
2、用一个词语描绘你所想象的诗人笔下的洞庭湖的景色?
水势浩瀚、雄伟壮阔、水天一色、气势磅礴等词语。
3、前四句诗中,哪两个字反映洞庭湖的景色特点?
“坼”描写洞庭湖的千层巨浪冲裂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显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描写洞庭湖主宰着天地万物的沉浮,显示洞庭湖的壮阔。
4、诗人登临岳阳楼时的人生境遇如何?从诗中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 “老病有孤舟”、“亲朋无一字”
根据掌握的杜甫生平资料,可以发现这两首诗均写于杜甫漂泊西南时期。诗人弃官,辗转到了成都,寄居草堂,饥不得食,寒不得衣,后好友严武去世,诗人更无所依傍,遂买舟漂泊四川、湖北、湖南各地,公元770年,诗人于贫病交迫中,逝于舟中。而这两首诗是诗人辞世前两三年的作品。写作《登高》时,正值767年的重阳节,诗人寓居长江畔的夔州,患有多种疾病,生活也很困顿。768年诗人离开夔州,漂泊在湘江一带,暮冬流寓岳州,登临岳阳楼而作《登岳阳楼》。
5、为何“凭轩涕泗流”?
感叹自己的人生境遇,年老多病,报国无门。
四、课堂总结
这首诗以宏伟壮丽的景象来寄托诗人的情感,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在表现手法上,诗人娴熟地运用映衬和对比手法,使读者收到强烈的感染。如颔联与颈联,一开阔,一狭窄;一豪壮,一黯淡,两相对比,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9.岳阳楼的随笔 篇九
知道岳阳楼是从范仲淹的那篇《岳阳楼记》开始的,那还是上小学时,我读的第一篇古文就是范仲淹写的这篇《岳阳楼记》,这篇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绝唱,对于我们这些当时还只是上小学的半大孩子也只是似懂非懂。由于作品较短,读起来又琅琅上口,加上我也非常喜欢这样的文章,读的遍数多了,兴味也浓厚了一些,对文中描绘的:“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万千气象”,也多少能领悟一点,从此岳阳楼,这个千古名胜便在我儿时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着年龄逐渐增大,听到一些关于岳阳楼的传说,也看到一些岳阳楼的图片,特别是偶然读到一些关于岳阳楼的诗词文章,于是,对古往今来久负盛名的岳阳楼就心驰神往起来,总想一睹为快。所以后来每次到得岳阳楼,总是要站在楼前的平台上仰望、端祥岳阳楼的全貌,总感到这岳阳楼气势雄伟,构筑精巧,整座主楼是纯木结构建成,没用一颗铁钉。整座楼宇,飞角重檐,雄伟壮观。不由得不从心里赞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卓越。
岳阳楼的高厅大堂里,那紫檀木雕刻的《岳阳楼记》全文的大屏,隽刻于廊柱及壁板上的历代诗人、书法大家题咏岳阳楼的诗词、对联,竟境深远,字体遒劲,不由人不从心里感叹祖国文化宝库的无比丰富。
登上岳阳楼顶层,凭拦远望,碧波滔天的洞庭湖正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述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遥望洞庭湖,千帆意发,一望无际,一派繁荣景象。这时不由得从心底里赞美祖国山河是何等壮丽。
至此,我对于岳阳楼登上中国邮票倍感理所当然,对邮票题名《中国历代名楼》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10.岳阳楼地区民俗文化 篇十
卖花声・题岳阳楼
作者:张舜民朝代:北宋体裁:词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阑,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杠尽处,应是长安。 【赏析】词的上阕,“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是从屈原的《楚辞・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转化而来。短短两句呈现的是一幅箫疏的景象:洞庭湖,秋水与长天一色,茫茫无际;秋风里,万木凋零,树叶在君山之上纷纷飘落。君山,是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又名洞庭山,相传虞舜之妃湘君曾游此,故名。作者立于岳阳楼上鸟瞰君山历历在目,但未必能看到片片落叶,这很可能是作者当时正处于失意中的一种感觉,他把自己的处境与落叶联想到一起。如是,这景语也就是情语了。
“十分斟酒敛芳颜”,这时作者已从楼前转到了室内。一位歌女正满满地斟上一杯酒,收敛起笑容,打算为客人唱一曲送别的名曲《阳关三叠》。但是作者没有同意,“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我不是当年王维在渭城送别西出阳关的元二,而是即将南下的迁客,不唱也罢。这看是一句表面话,但其中却饱含着作者的无奈、辛酸和悲痛。
词的下阕,“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这是酒后作者带着几分醉意再次来到楼前,他扶着高楼上的栏杆,放眼远眺,只见淡远的天空,白云在悠闲地飘动。作者的思绪随着这飘动的白云不由猛然惊起:“何人此路得生还?”古时岭南一带素称蛮荒绝域,成了历代贬官的流放之地。唐代宰相李德裕被贬海南时曾有诗:“一去一千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这时的作者一定是想到了前辈文人的命运,也想到了自己的命运,这才发出了如此令人震撼的悲叹。词的末两句,“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这是从白居易的`《题岳阳楼》诗:“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的化用。长安是借指宋朝的汴京。作者因回首夕阳而念及家国,这既有难言的愤懑,也有无限的眷恋。语意双关,耐人寻味。
【岳阳楼地区民俗文化】推荐阅读:
《岳阳楼记》主题09-03
岳阳楼记艺术鉴赏09-09
《岳阳楼记》直译及赏析09-02
岳阳楼简介和导游词08-29
岳阳楼记的艺术手法?10-12
岳阳楼记第三课时学案06-29
岳阳楼记教学实例分析与思考08-08
岳阳楼记的课堂教学实录08-12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阅读答案06-23
岳阳文庙调研报告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