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学教学计划

2024-10-04

旅游经济学教学计划(精选8篇)

1.旅游经济学教学计划 篇一

适应辽宁经济转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论文

面对辽宁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实现旅游强省的目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辽宁省旅游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旅游人才,因此,各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从实践教学体系与模式建设、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实训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等方面,构建适应辽宁旅游业发展需要的高职旅游教育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经济转型时期对旅游业从业人员的要求

随着国务院新一轮支持东北振兴计划的出台,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辽宁省经济面临着转型和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出台的《辽宁省关于促进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在“新常态”下发展旅游产业,对稳定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民生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繁荣文化、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到,把旅游产业发展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使辽宁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基本实现旅游强省的目标;全省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以上。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旅游消费已占到60%-70%,我国占28%,而辽宁省的旅游消费只占到15%-20%左右,这已经成为发展的“短板”。旅游已经成为新常态下各类社会资本追逐的投资热点领域。据统计,辽宁省旅游业的发展将为550多万人提供就业岗位。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区域性,决定了它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将扮演重要角色。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大批掌握技术技能的高素质旅游人才,不仅是辽宁省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缓解就业压力,促区域经济和谐、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体系构建中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旅游管理专业既具有较高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又强调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和全面性,因此对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旅游行业的发展,旅游人才需求较大,因此大部分高职院校均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与此同时,很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体系建设中对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重视不够,缺少具体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还有的院校在课程体系中一味重视导游资格证考试,教学中理论性知识偏多,实践性知识偏少:基础性知识偏多,技能性知识偏少,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虽然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践,但缺少具体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实践等同于学生就业,缺乏对学生实践的指导和教育,实践的内容与理论教学脱钩,学生不能及时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理解,也难有效地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教师缺乏实践教学能力

目前来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大部分是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或研究生毕业,或本校跨专业教师,高职院校很难招聘到企业或行业专业人员,即使聘用兼职教师,由于待遇或时间的原因,也很少有企业人员愿意长时间上课。而本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意识不足,或由于自身实践能力不够,难以在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同时由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要求顶岗必须有充足的时间,而且要持续一段时间,这样才能真正进行实践操作,掌握企业各岗位的操作技巧和方法。但一方面由于学校教学工作,或学校教师培养制度的限制,很难让教师有大块时间进行顶岗实践,另一方面旅游企业也缺乏与学校合作培养教师的意愿。致使教师顶岗成为一种形式,很难真正起到培养教师时间能力的作用。

(三)实践教学条件不足

各高职院校由于资金、场地等条件限制,在校内实训室建设上往往重视不够或投入不足,以我校为例,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建有导游模拟室、模拟旅行社等旅行社实训场所,硬件条件均能满足教学要求,但由于软件建设投入大、周期长,与企业结合紧密度不够等问题,使得实训室缺少企业氛围,只能为个别课程提供基本的实践操作训练,难以进行综合性的、仿真性的练习和操作,对学生只能进行简单动手能力的培养,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不明显。

(四)校企合作流于表面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是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必由之路。但有的院校把校企合作仅仅看作解决学生实习实训的一种途径,合作的形式和内容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紧密型深度合作不够,大部分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对行业标准、职业岗位要求缺乏深入了解,缺乏人才培养的系统设计与实施,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因此导致一些所谓的订单培养流于形式,仅仅停留在签订一份合作协议上。在校企双方产教融合、深度合作方面缺乏机制和动力,普遍缺乏校企共同论证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研讨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内容更新、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技能大师进课堂、企业文化进校园、教师为企业开展服务与咨询等校企深度合作的内容。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一)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在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在进行充分的社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邀请企业人员,总结提炼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参照职业岗位任务要求,引入行业操作标准,制定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准确把握岗位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充分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对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学校培养的学生能适应企业的需求。

同时,应对实践教学提出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明确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采取灵活的教学模式,如参观调研、见习、情景模拟、顶岗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真正融入到企业环境中,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上,可以按照企业的需求,灵活安排学生的实践,如“淡进旺出”、分阶段实践等模式,打破固有的“2+1”模式,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有目标、有计划的`进行实践,提高实践教学效率。

(二)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教师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导因素,因此培养一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对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意义重大。教师要有意识的主动参与企业实践,切实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学校要制定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帮助教师联系顶岗实践企业,对于参与顶岗实践的教师按定岗时间折合相应的教学工作量予以鼓励,并将教师顶岗实践作为考核、晋升的条件进行明确规定。此外,要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组成高质量的兼职教师队伍,制定相应的政策,颁发聘书,保证兼职教师队伍的稳定。通过座谈、讲座、授课等方式,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整合、学生实习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弥补专任教师在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上的不足。

(三)建设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校内实训场所

学校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仿真实训场所,让学生在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适应企业氛围、熟悉企业环境、掌握实践技能。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实训管理制度,保证实践教学的规范性,及时跟踪行业最新发展动态,适时调整实训设备和实操软件,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有条件的学校应与企业共同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引进企业的设备或人才实现企业与学校在实训基地上的共建和共享,并将企业的工作环境、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引进校园,严格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来完成相关的任务。学校根据实训基地人员要求安排学生进行轮岗,把课堂搬进企业,把教学与生产进行融合,真正实现“学中做”和“做中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生产性实训基地又可以帮助企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四)改革校企合作模式

改变原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变“松散型”合作为“紧密型”合作,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由于行业人才需求量大,学校建立实习基地并不难,但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实习基地都属于“松散型”的合作模式,既学校把学生送到企业,企业将学生作为员工进行管理,在实习过程中,学校无法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学校也不能干预企业对学生的岗位安排,除了实习,学校和企业再无任何联系。这种实习模式导致学生实习既是工作,企业仅从自身角度考虑学生的岗位安排和培训,没有兼顾学校对学生顶岗实践教学的要求和目标,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因此,学校要和企业建立“紧密型”的合作模式,校企之间的联系不仅仅是学生实习这一种方式,学校和企业要从专业发展、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实现校企之间的“师资共陪、学生共育”的目标。

总之,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要以培养适应区域旅游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对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等方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2.旅游经济学教学计划 篇二

一、存在问题

《旅游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 涉及内容众多, 在若干问题上学术界的争议仍未取得一致, 因此对于教与学来说, 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教材建设的滞后。

目前, 《旅游经济学》的教材各种版本有数十种之多, 但作为教师授课的教科书存在某些不足。由于我国对旅游人才的迫切要求, 使得中国旅游经济研究走了不同于标准意义的“论文—专著—教科书”的发展路径, 而是先从教材建设来切入的。未按常规研究模式产生的教材, 其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必然存在不足。

2. 课程内容与先行后续课程重复较多。

从本门课程的主流教材来看涉及的研究内容主要有“旅游活动的商品化过程开始, 进而研究旅游商品 (产品) 的行程规律;研究旅游产品内在矛盾所引起的外在形式, 即旅游供求、旅游市场及旅游价格等;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结果和影响, 包括旅游消费、旅游收入及分配、旅游经济效益等, 最后从国民经济的宏观分析角度研究旅游产业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等内容”。就不同版本的《旅游经济学》教材内容体系而言, 不少版本的内容设置过于宽泛, 导致《旅游经济学》与旅游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企业管理等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大量重复。重复内容会使学生失去对课程的兴趣, 也使教学逻辑性、深度广度均受到影响。因此对本门课程内容的掌控, 除了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外, 还需要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 明确各门课程的重点。

3. 教学方式单一。

《旅游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课程, 常规教学模式主要以讲授为主。以书本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 采用讲授灌输的方式, 忽视学生的参与, 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形成思维惰性, 不会思考。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引入实践环节非常必要, 但对《旅游经济学》的实践又难以实施。目前没有一所大学为本门课程设置实践课时, 由于缺乏实践, 学生缺乏发挥主动性的条件, 本门课程的教学就只能以讲授为主。如果学生在《旅游经济学》的课程学习中没有进行专业思维能力的锻炼, 进入顶岗实习后, 就不能从宏观角度思考问题, 埋头在一线工作, 甚至在掌握工作技能之前, 就失去了对本专业的热情。

二、明确《旅游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

由于《旅游经济学》与多门课程的交叉重复, 有学者认为应该进行课程课时的减少甚至干脆与西方经济学课程合并。对这一观点, 笔者并不赞同。《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虽然是经济体系中的一部分, 但是旅游经济又有自己的独特性, 简单地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并不能深入地解析旅游经济现象。比如旅游供求矛盾的成因, 如果忽略国家或地区特殊的文化、体制、政策、转轨方式、发展战略等制度性因素的影响, 是无法用一般商品的供求规律得到答案的。

三、《旅游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的偏差

《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经济现象、分析旅游经济问题、探索旅游运行规律的一门学科。在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时, 应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但在实践中, 往往会有教师不自觉地偏离这个方向, 在《旅游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去研究《旅游营销学》的内容, 或者涉及《旅游社经营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内容。本门课程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知其然, 在课程设置的每一个环节, 教师都要时刻明确《旅游经济学》的教学方向和重点, 对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内容要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内容确定以后, 如何使用教学方法, 是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在《旅游经济学》的教学中应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达到这一目标, 在教学中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以达到在《旅游经济学》教学中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笔者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有以下教学模式的总结。

1. 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可以教师提供案例和学生收集案例两种方式进行。这里的案例教学主要是以教师提供为主, 学生提供的案例主要在学生主讲模式中体现。在《旅游经济学》的教学中, 教师提供案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材料证明某一理论命题。这是在教学中随时可见的一种形式。在案例教学模式中, 可以尝试采用教师的旅游经历或旅游感悟作为案例素材, 由于来源于亲身体会, 学生易于接受。

2. 学生主讲模式。

在《旅游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 学生主讲模式主要运用于两方面:一种是随机旅游信息收集。在每次课前学生汇报信息。教师要运用旅游经济学理论进行阐释。在这个信息分享的过程中, 简单的信息播报给学生的可能是凌乱的, 必须经过教师对信息的提炼, 才能达到启迪学生进行专业思考的作用。二是旅游专题讲授, 旅游业中的热点问题很多。如, 在笔者提供的十多个旅游热点专题中, 有一个小组的同学选择了旅游业团购这一专题。讲解的同学在介绍了旅游产品运用团购平台进行销售的情况后, 就没有下文了。究竟旅游业为什么参与团购, 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采用团购后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经济效果则需要老师做补充。通过教师的补充讲解后, 同学们对这一专题的理解就非常深入了。

3. 实地调研模式。

《旅游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由于课程涉及宏中微观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中要得到直观的素材以及对问题的深入分析, 光靠教师提供的材料案例肯定不够, 必须要亲自走进实践。《旅游经济学》实践涉及的内容比较抽象, 必须通过多方面的调查访问、观察等方式才能了解到。比如在市场部分, 可以让学生调研旅游企业, 了解本地区旅游企业的数目、规模、竞争情况等。实地调研中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 不能放羊式完成。教师事先确定调研范围、调研对象。掌握好调研难易度, 以免调研无法完成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地调研后的资料处理很重要。

总之, 《旅游经济学》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掌握课程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基础上, 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贴近行业实践, 在人才培养中起到工程师的作用。

摘要:由于教材建设的不完善、课程内容的重复交叉等给《旅游经济学》的教学增加了难度。本文在明确了《旅游经济学》的教学重点基础上, 将自己实践的适合该门课程的教学模式做了总结。

关键词:旅游经济学,教学,探索

参考文献

[1]罗明义.现代旅游经济[M].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1.

[2]厉新建.《旅游经济学》批判与框架构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4) :6-13.

[3]汪季清.《旅游经济学》, 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科技信息, 2010, (21) :519-520.

[4]甘永萍.《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探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09 (26) :105-109.

3.旅游经济学教学计划 篇三

关键词:旅游经济学;案例教学;制度安排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35-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不仅需要研究旅游业发展的理论专家,更需要应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因此,旅游管理类专业的相关课程不仅要注重理论教学,更应注重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旅游经济学》作为旅游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虽然学到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能力低下、素质得不到提升。案例教学是将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现象作为个案,让学生去分析思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高校《旅游经济学》课程适时采用案例教学有其必要性。

一、《旅游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1.着眼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范畴,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主要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智力素质、劳动技能等。《旅游经济学》是用西方经济理论分析旅游经济现象的一门学科,其理论性、实践性都非常强,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旅游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就问题做出判断。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能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能提高胆量,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等。学生越充分展现自我就越能提高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案例教学的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这不仅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而且能学以致用,符合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深入思考中得到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知识传播和素质能力培养达到有机结合,这也正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要求。

2.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我国正处在一个崇尚创新的伟大时代,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成果不断涌现。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接班人的高校学生,培养其创新思维是当下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相对于过去“填鸭式”的教学而言,案例式教学是一种引导性、启发式教学。它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参与意识增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旅游经济学》的授课过程中适时适当地提供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供学生思考,能使学生的头脑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在对案例分析和讨论过程中,由于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答案,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种思想火花和思维方式相互碰撞,教师的肯定带来学生思考的成就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得到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

3.着眼于师生互动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达到教学相长。案例教学过程是一个依据教学内容要求、以案例作为材料、以讨论分析为主要方式的师生互动教学过程。由于打破过去“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同学们以主体身份参与其中,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得到激发,这就很大程度上达到了师生互动交流的目的,有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诚然,《旅游经济学》的授课要使用案例教学,教师就必须从教学案例库中精挑细选,需要不断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案例,在授课前要准备充分、在授课进程中要精心组织、在课后还要反思改善。对教师自身而言,这些过程其实是一次次自我充实过程,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二、《旅游经济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案例的数量不足质量偏低[1]。案例是案例教学的物质基础,教学中案例数量不足质量偏低犹如“巧妇之于无米之炊”。教学案例来源的主要渠道有:(1)采用现成案例,即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国内外教材或案例库的案例;(2)开发教学案例,即根据教学内容通过一定渠道(网络等)自行编写。对《旅游经济学》这门课程来说,当前,高校和教师都开始重视教学案例的积累,然而教学案例还是缺乏。案例教材少,国内《旅游经济学》案例库建设严重滞后,教师编写案例的积极性和能力不高。虽然国外教材或案例库的案例较多质量也较高,但采用符合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的案例,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然而《旅游经济学》教学案例本土化进程滞后,因语言、思维、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使用其案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过多引用非本土化的国外案例进行案例教学,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将大打折扣。

2.教师对传统教学的依赖和案例教学能力不强。案例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但现行的教学评价仍然是以学生的结果指标(如期末成绩)为主,在《旅游经济学》教学中成功地运用案例教学,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教学的结果也可能得不到肯定。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能会对过去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产生依赖,甚至心底里排斥案例教学。由于依赖性和排斥性,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掌握是不够的,在案例教学中案例准备往往不充分,分析讨论的时候教师不注重其引导作用和对学生的循循善诱,也不注重总结经验并加以改善,教师案例教学能力不强且得不到提升。

3.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传统的应试教育极大地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案例教学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性,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旅游经济学》的案例教学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刺激作用却有限:首先,《旅游经济学》的教学案例数量不足、质量偏低,限制其教学效果的发挥;其次,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不强,学生不知该如何深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讨论的积极性也不高。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兴趣下降,课堂气氛也就变得相对沉闷,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提升《旅游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的对策

1.教学案例库建设:提升《旅游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的前提。《旅游经济学》课程使用案例教学会收到比传统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摆脱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依赖,在教学活动中适时运用案例教学,学校可以通过教改项目等方式鼓励教师运用案例教学。针对案例数量不足质量低下的现状,专任教师理应积极参与教学案例建设,然而由于案例建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而很多高校的教学改革的鼓励政策不足,教师参与教学案例建设的积极性并不高。学校可以通过设置相关课题、重视教学过程和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鼓励专任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案例建设。

2.提高教师案例教学能力:提升《旅游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的基础。扎实的专业理论、一定的实践经验、较强的驾驭和应变能力等是从事《旅游经济学》教学的工作者所必须的。案例教学则对教师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要在《旅游经济学》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首先,教师要具备刻苦钻研精神,通过自我学习等方式不断扩宽知识面和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其次,教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自学考研等不断丰富相关的实践经验。再次,教师要提高课堂驾驭能力,通过教师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

3.重视案例教学过程:提升《旅游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犹如传统教学,案例教学也要求教师在开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周全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做好充分准备,在各教学案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按照阅读案例(使学生了解案例事实)—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总结(肯定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具体实施过程教师应精心组织好每次案例教学。在课上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要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学习者,通过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以提升案例教学的效果。在每次案例教学结束后,教师要作系统的总结分析。分析案例选用是否得当、学生积极参与程度如何、通过案例教学的效果怎么样等,反思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找出原因并加以改进,实现教学相长。

4.完善相关制度安排:提升《旅游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的保障。顺利深入开展案例教学离不开相关一系列的制度安排:(1)对教师来说,应尊重案例教学的教师劳动,对案例教学进行科学的评价,包括对案例教学实施阶段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3],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给案例教学的教师以适当的物质和精神鼓励,鼓励《旅游经济学》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案例建设和提升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2)对学生而言,应强调学习过程,构建以能力考查为主的考核机制,教师应依据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将之纳入《旅游经济学》课程总评成绩,提升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4]。(3)对学校来说,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并保证开展案例教学所需的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妙,胡宇橙.欧美MBA案例教学法对我国旅游管理教学的启示[J].旅游学刊,2005,(7).

[2]刘志迎,程瑶.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7,(6):82-84.

[3]林晓丹.案例教学法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旅游纵览,2011,(2).

[4]瞿华.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5):85-87.

4.旅游经济学作业一 篇四

《旅游经济学》第一次作业

一、试述国内外旅游经济学研究概况

(一)国外概况

1.早期阶段:19世纪后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899年,意大利政府统计局的鲍德奥发表了题为《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的移动机器消费的金钱》的文章,是目前可查的最早的研究旅游经济现象的文献资料。

20世纪以后,意大利的尼切佛罗和贝尼尼分别在1923年和1926年发表了题为《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的移动》和《关于游客的移动计算方法的改良》的两篇论文,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旅游过程中的一些现象的描述和计量方法的改进

一战结束后,欧洲经济逐渐恢复。

1927年,罗马大学的马里奥德,出版了《旅游经济》一书,将旅游经济活动的过程分为“旅游的经济”和“旅居的经济”两部分,并且认为旅游活动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现象。对以后想当长时期的学术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28年,马里奥德出版了《旅游经济》一书的续篇,对旅游经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讲授。

1935年,柏林商业大学旅游研究所长格吕克斯曼发表了《一般旅游论》,从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研究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1942年,瑞士的克拉蒲·芬扎伊卡从经济学和社会学两个方面对旅游进行了研究。但是,在这个时期中,人们对旅游经济活动的研究始终没有深入到其本质和规律。

2.初步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80年代

这一时期的研究工作不仅有许多专家学者的参与,而且有不少旅游企业集团、旅游行业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分别从业务的发展和对工作的指导角度开展了研究。

(1)关于旅游业性质与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特点的研究,专家们认为旅游业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产业。代表作如下:1969年,美国的迈克尔·彼得斯:《国际旅游业》。1974年,英国的伯卡特:《旅游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980年,美国的唐纳德·伦德伯格:《旅游业》。1984年,美国夏威夷大学朱卓任教授:《旅游业》。日本田中喜一等人所著的《旅游事业论》

(2)关于旅游供需关于与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方面,学者们研究了需求预测的方法,探索了旅游市场营销的战略和策略、旅游产品的定价原则以及宣传推销的手段和途径。代表作有罗伯特·门克因托希与夏希肯特·古普塔所著的《旅游的原理、实践与哲学》、布赖恩·阿切尔所著的《旅游需求预测》、彼得·格雷所著的《国际旅游贸易》以及瓦汉·克拉蓬与罗思菲尔德所著的《旅游市场营销》。

(3)旅游业经济效益方面,主要研究了旅游投资与收益的比较、旅游宏观经济效益与旅游微观经济效益,以及游客消费支出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和社会产生的影响等问题。

主要著作如下:1955年,意大利的特罗伊西所著的《旅游及旅游收入的经济理论》。1978年南斯拉夫的翁科维奇所著的《旅游经济学》。英国布赖恩·阿切尔所著的《发展中国家的旅游业:某些经济考虑》以及《旅游增值:目前研究水平》。1974年,澳大利亚工业局出版的《澳大利亚旅游业的经济意义》。1983年,亚太经济社会理事会政府间旅游发展会议的文件:《亚太经济社会理事会地区旅游业的经济作用研究回顾》与《旅游经济作用分析:方法论》。

(4)旅游规划与资源开发的研究主要由各国政府的有关部门进行,形成了许

多旅游规划及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了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内容、制定规划所需要的信息、对旅游资源的测量与评优以及规划的实施。

主要包括:1981年,美国商业部经济发展局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的:《通过发展旅游业创造经济增长与就业》的报告。1983年,亚太经济社理事会政府间旅游发展会议的文件:《旅游工程建设中优先次序的确定》与《通过标准分析促进旅游工程建设与实施》。1978年,凯泽·赫尔伯所著的《旅游规划与发展》。朱卓任所著的《度假地开发与管理》。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的道格拉斯与皮斯所著的《旅游开发》。世界旅游组织特约顾问爱德华·因斯克普和马克·科伦伯格所著的《旅游度假区的综合开发模式》以及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蒂芬·史密斯所著的《旅游决策与分析方法》

3.研究扩展:20世纪80年代至今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对旅游国际收支、旅游就业、旅游收入乘数效应、政府旅游政策等进行研究。而在引起的非经济因素研究方面,主要集中于旅游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方面,从旅游人类学、旅游环境学等多学科角度研究旅游经济学。

(二)国内概况

1.产生:20世纪80年代

1980年,旅游经济座谈会认为旅游业是带有浓厚文化性质的经济工作,也是带有浓厚经济性质的文化工作。

1983年,第三次旅游经济理论会议上讨论了旅游业经济效益问题。

1991年,徐晓歌根据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学家组织会议报告,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评价旅游的经济影响方面的应用。

1999年,闰敏通过详实的数据论证了旅游发展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侧面反映旅游业的产业带动作用。

2.发展:20世纪90年代

傅京燕在《论旅游消费和经济增长》中提出旅游业将会成为经济的增长点,认为旅游业正在成为中国最强劲、最有潜力的经济增长点。“黄金周”制度的推行使旅游快速发展,进一步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1980年,沈杰飞、吴志宏合写的《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旅游经济学科》。1982年,王立纲、刘世杰合著出版了《中国旅游经济学》。1990年,黄辉实和张汝昌分别出版了《旅游经济学》。1994年罗明义出版了《现代旅游经济》。1987年,著名经济学家孙尚清主持了《中国旅游发展战略研究》的重大课题,把中国旅游经济的研究从理论推向实践。1993年,魏小安与冯宗苏主编的《中国旅游业:产业政策与协调发展》一书

3.大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旅游经济的研究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各种经济学著作和论文如雨后春笋般不断问世。为迅速发展的旅游教育和旅游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推动了旅游经济学的成熟和发展。

二、试述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1.内容

主要是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与经济规律。

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这一内在矛盾,其外在表现是旅游业中旅游这、旅游产品经营者和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政府三者之间利益上的矛盾。三者的利益技能相互制约又互相依存,如果三者的最大利益均能较好的实现,旅游业便

会良性协调发展。任何一方的利益得不到实现或者受到损害,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就要出现不畅,所以,旅游经济学在研究旅游经济活动运行内在矛盾的同时,还要研究旅游业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在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及其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充分借鉴了经济学,旅游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原理]方法和经验,有着独具特色的旅游经济研究对象。

2.表现

(1)研究旅游经济学的形成过程以及规律。

旅游经济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是分析旅游经济的形成条件和过程,揭示旅

游活动商品化过程的客观规律性,以及旅游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2)研究旅游经济运行的机制及实现条件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应以分许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形成、变化及其矛盾运动入手,揭示旅游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分析旅游供求平衡的实现条件,为旅游经济有效运行和顺利实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成果及实现状况

简而言之就是旅游经济活动的效益。这个效益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旅游经济活动是否满足了旅游者的需求,从而需要对旅游者的消费进行分析和研究。第二,旅游经济活动是否满足了旅游经营者的需求,从而需要对旅游经营者的收入和分配进行研究。第三,旅游经济活动是否满足了旅游目的国的需求,从而要求对旅游经济活动的宏观效益和微观效益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4)研究旅游经济的地位及其发展条件

必须研究旅游经济与社会经济各产业、部门间的互相联系,从整个社会的角度为旅游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以促进旅游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地发展。

(二)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任何学科都必须遵守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方法,也是研究旅游经济学必须遵守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方法。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理论带有普遍性,对实际具有指导意义。

一方面,实际需要理论的指导,运用经济学有关原理去分析旅游经济活动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解释旅游经济中的有关经济问题;

另一方面,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会呈现出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需要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在经济学有关原理的指导下根据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实际,对其进行科学的总结,并将其上升为理论,再回到实际中进行检验,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观察法、个案法、模拟分析法、社会调查与统计法。

2.系统分析的方法

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基础之上的系统分析方法,是一种新型的、综合型的研究方法。强调从系统、综合的角度研究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性,从而克服研究问题中的狭隘、片面、孤立、静止以及封闭的观点和方法。但是,在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坚持全面的分析方法、坚持历史的观点和方法、对旅游经济进行动态的分析。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任何事物都既有质的规定性,又有量的规定性,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一方面,对旅游经济学中的许多范畴应具有质的规定性,才能区别各种不同的旅游经济现象;另一方面,旅游经济的许多范畴同时又具有量的规定性。

通过定量分析,揭示各种旅游现象之间的变动关系及发展趋势,为定性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定性分析,准确界定事物的本质和属性,为定量分析提供指导。从而达到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促进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这种分析方法包括:抽象法、演绎法和归纳法、数学方法

4.学科内外知识相结合的方法

坚持运用多学科知识的方法是因为旅游经济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经济活动,其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生产的诸多方面,所以旅游经济的研究必然要涉及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会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要扩宽思路,开阔眼界,注意学习和了解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及发展,并趁分运用其他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旅游经济的研究水平和对实践的指导性。

5.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实证分析研究的是“是什么”的问题,是人类所面临的实际经济问题“是如何解决”的问题。该分析不涉及价值判断,只描述旅游经济活动和旅游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客观过程,目的是揭示旅游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揭示有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规范分析研究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者说是人类所面临的实际经济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的问题。必须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确定遵守旅游经济理论的前提,一般不能用事实、证据,或者从逻辑上加以证实或者证伪。

这个分析较之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是两类不同的范畴,不能混淆。

6.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要分析其一般特征,目的是揭示各变量本身的相互依存关系,称为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是指引入时间等变量,分析的结果随时间等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旅游经济的运行时静态结构与动态过程的统一。

7.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微观分析是指对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分析,宏观分析师只对旅游经济整体运行状况的分析。在对旅游经济内部各要素进行研究需要运用微观分析方法才能有利于我们去把握其特点,才能进行有的放矢的具体决策研究。

5.西方经济学解释旅游业发展 篇五

西方经济学主要是研究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对于旅游业而言,首先要找准该旅游项目的定位和定向。西方经济学的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都是以假设对方的完全实现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因此,在对旅游业前景的分析上就要从假设出发。

当然,宏观经济政策是调控大局,微观经济政策是基础,因此,确定旅游项目的目标就尤为重要了,在此基础上,配合国家(或国际)的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尽量完善的调控计划,便是旅游业的出路。

当然,就中国旅游业来讲,是典型的凯恩斯的以需求为中心的国民收决定理论起指导作用。毕竟,中国本身的总体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都不完善,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就需要在刺激人们需求的焦点上寻找出口。

我对中国旅游业发展并不十分在行,但可以肯定的是,刺激国内的旅游需要性远比吸引外国旅游群体更为有发展前景。且不说人口的众多,在国内,“全民旅游”的概念是完全不存在的,因此,激发国内人民旅游兴趣便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回答到此吧,我的见解非常有限,但希望对LZ有所帮助。

经济学中的劳动供给曲线很清晰地描述出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后的行为变化:我们将工资率的提高分成两个阶段,首轮的提高是对劳动的激励,人们以劳动代替闲暇,以获得更多的收入;再度的提高则是对劳动的奖励,人们以闲暇代替劳动,用较高的收入来消费闲暇,所以,提高工资最终会带给人们消费和休闲的需求。旅游是新型的消费品,能同时满足人们这两种需求,同时,旅游业具有“一业带百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因而可以成为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本文即以财政的眼光来审视旅游业,盯住的是旅游业资源配置的效应,重点研究在财政资源配置的优化中旅游业的贡献。

一、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分析

(一)资源配置的概念及评价

资源配置及其相关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资源配置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以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标,也就是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构的问题。①

西方经济学为描述资源配置的“理论”状态及如何实现这种状态提供了理论依据,即一般均衡理论;又为衡量资源配置的效率提供了尺度,即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效率。一般均衡理论研究经济体系如何将所有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在同一时间调节相等,当所有的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时,无数决策者做出的不同最优化决策都可以和谐并存,即达到了一般均衡这一“理论”的经济状态。帕累托效率是评价资源配置的基本标准,它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经济状况:即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同时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这样,每一种资源都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使用方向上,资源配置达到了帕累托效率。②

(二)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财政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源于资源的稀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财政应受到效率和公平原则的约束。

1.财政资源配置的效率准则。首先,应正确处理政府与经济的关系。这是当代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市场应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力量,政府不可介入市场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财政只能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间接纠正“市场失灵”。其次,应考虑资源的稀缺性。即以单位资源耗费实现最大的效

益(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因此,财政应尽可能地将资源配置到高节约和高效益的领域。

2.财政资源配置的公平准则。公平准则要求财政资源配置符合就业创造标准。即财政应尽可能地估计现有资源能够创造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并将资源配置到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领域,这有助于彻底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因为税收和转移支付只能对收入分配不公加以缓解,而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增加就业,进而增加贫困者的收入。

3.财政资源配置的内容。在效率和公平准则的约束下,财政一般在产业资源、人力资源、地区资源和国际资源等方面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规定了财政资源配置的内容,其中包括加强农业投入、加大科技投入、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建设、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援等。但是,在我国效率和公平准则没能充分约束财政行为,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还有待优化,“缺位”、“越位”、“不到位”的现象比较严重。具体表现是在总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财政资金过多地投向竞争性领域,对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科教文卫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从而无法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地成长,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实际上,在很多竞争性领域政府可以完全退出,将经济实体推向市场,在竞争中磨练。

二、旅游业优化资源配置的效应分析

旅游业集行、游、吃、住、购、娱等多种活动为一体,具有“一业带百业”的作用和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乘数效应,它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成本和技术含量较低,财政投入只限于先期公共品的供给。从这些特点来看,旅游业符合财政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准则要求,对其配置相对多的资源能够促进财政资源配置的优化。此外,旅游业本身还具有资源配置的效应,可以使这种促进作用得到增强,使财政与旅游业之间的联系得到深化。

旅游业资源配置的效应,是指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在资源配置方面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其资源配置效应会越来越强,本文将对旅游业在产业资源、人力资源、国际资源和地区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效应进行分析。

(一)产业资源配置效应分析

由于具有技术含量低、对资本的需求少、高度关联和辐射带动等特点,旅游业容易带动起相关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繁荣,并吸引包括资金、技术、信息、人力等多种资源的大量流入,促使产业资源配置优化并发挥资源配置的乘数效应。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旅游业的经济乘数效应远高于其他行业,旅游业每收入l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增加4.3元。旅游业的消费乘数更大,国际上该乘数为7,即旅游者每消费l元钱,可以带动7元社会消费,而在中国该乘数大约为5.③

此外,旅游业对工、农业的拉动作用可以通过“工业旅游”和“观光农业”等特色旅游来体现。目前欧洲的“工业旅游”已相当红火,如法国的“雷诺”、“标致”、“雪铁龙”等汽车企业年接待游客都超过20万人次,我国青岛市海尔、青啤等9家工业旅游示范点的旅游收入也相当可观,对相应工业有较大的拉动作用。

(二)人力资源配置效应分析

旅游业创造就业的空间较大,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首先,旅游业本身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直接提供很多岗位,其工资水平较高,能够对人力资源形成强有力的吸引;其次,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度高,可以间接扩大相关产业的就业。

旅游业具有就业的“乘数效应”,据测算,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④据国家旅游局统计,目前,我国有近600万人直接从事旅游业,按照乘数计算将带动社会就业3000多万人,这不但解决了就业压力,还能连带解决与失业相关的许多社会问题。2003年,我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649万,间接从业人员3244万,从业总人数达3893万,⑤世界旅行旅游理事会(WITC)主席让。克劳德。鲍姆加腾指出,中国旅游业在吸收剩余劳动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国际资源配置效应分析

发展旅游业,能够吸引国际闲置资金,优化国际间的资源配置,同时,引导外资投向资金需求大的旅游业和旅游地区,以弥补旅游基础建设资金的不足,引进先进的旅游接待设备和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可以增强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并提高外资的利用效率。

此外,发展旅游业可以改善对外经济关系,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被称为“无形出口”的旅游业,其创汇能力强,换汇成本低,不受各国税制限制,已经成为各国创?[的重要手段。据统计,中国改革开放26年来,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21%,⑥近年增长尤为迅速,对我国增加外汇收入和平衡国际收支做出了贡献。

(四)地区资源配置效应分析

国家及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是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发展旅游业是缩小地区差别,使落后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办法。在偏僻闭塞、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护较好的地区发展旅游业,不仅会推动当地的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会因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而提升当地的产出水平,进而吸引多方投资并提高当地居民的消费总额和收入水平,实现地区间的资源配置优化。

自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为旅游业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旅游业集中了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和潜在后发优势,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鲍姆加腾说,旅游业被视为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催化剂,有助于吸引投资和消费,对缩小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也将起到很大作用。

三、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优化和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我们已经分析过,财政具有资源配置的职能,旅游业具有资源配置的效应,财政和旅游业之间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着交集,这就为我们研究旅游业对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的贡献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一)产业资源配置方面

财政对产业的支持是其资源配置职能的一个重要体现,旅游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财政的资源配置。首先,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依赖于财政对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的先期投资;其次,旅游业的过度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外部不经济的现象需要财政力量进行纠正;第三,对旅游业自身资源配置中产生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等问题,需要依靠财政的力量加以引导,进行资源与产品的互补式开发。

然而,由于具有产业资源配置效应,旅游业自身也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甚至有余力帮助财政缓解资金困难。首先,在对旅游进行投资和消费时能够引起各种产业资源的自动整合与配置,使财政可以节省资

金用于其他方面;其次,旅游业发展通过“乘数效应”拉动经济,进而带动财政收入的增加,为财政履行资源配置职能提供财力支持。

(二)人力资源配置方面

财政人力资源配置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调控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其二是创造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人口。人力资源会自发流向效益好、工资高、有前景的行业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这会导致行业、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的扩大,需要财政进行收入再分配的调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增加失业人口,进而加大社会不稳定因素,这需要财政既要创造就业机会又要稳定治安。但财政资金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产业自身能够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将会有效缓解财政压力。

旅游业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旅游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就业还没有达到饱和,自身就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其次,旅游业具有就业的“乘数效应”,而相关产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间接就业机会增多;再次,旅游业的发展能将部分高素质人才引向贫困地区,提升当地的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当然,如果旅游业过度发展,也会引起旅游行业的人力资源供给过剩,需要财政出面进行再配置。

(三)国际资源配置方面

财政对国际资源的配置是间接的,例如,用增加基础设施的供给、设立税收优惠等方法来吸引外资,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来增加出口等,这些财政调节的成本不菲,但效果有时并不明显。

旅游业对国际资源的配置是直接的。首先,旅游业对资本成本和技术含量要求较低,只要投资环境良好,容易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其次,国外游客入境旅游在国内进行的各种消费,直接增加外汇收入,换汇成本低;再次,国内游客出境旅游,对国际商品和劳务的供求平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并有助于改善国际经济关系和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可见,旅游业的国际资源配置效应是财政国际资源配置职能最好的补充。

(四)地区资源配置方面

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容易引发居民收入、居民受教育程度、医疗卫生条件和社会保障程度等一系列失衡问题。有限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至多能改善基础设施的状况,对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

发展落后地区的旅游业能够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扩大就业,并逐渐解决该地区的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许多从前须由财政解决的问题。此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发达地区的开发空间会逐渐缩小,开发落后地区的旅游资源是投资者较好的选择。旅游业的发展会促使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资源在地区之间实现优化配置,进而,节约了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或提高了该资金的利用效率。“总之,财政资源配置职能和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体现。发展旅游业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多种资源配置,这实际上是市场的选择,其效率较高,但旅游业的发展又面临着很多市场失灵问题,例如季节时令、突发事件等,这时只能依靠财政调节。因此,市场和财政应共同起作用,在市场有效的领域财政应该退出,并转向市场失灵的领域,这正是财政资源配置职能实现的前提。

四、适度发展旅游业,充分发挥财政资源配置职能

对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优化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后,我们发现,旅游业的发展对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在财政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准则的指导下,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加大旅游业公共品投入。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条件是在基础设施方面有充足的准备。目前,我国与旅游业相关的公共品供给明显不足,在旅游旺季,交通、住宿拥挤屡见不鲜,旅游景区的通讯不畅也司空见惯,这种状况严重打击了旅游者出游的热情。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而消除这一瓶颈只能依靠财政的力量。当前除了急需加大财政对公共品的投入以外,还需要加大对旅游业收益前景的宣传,吸引各方投融资。

2.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旅游业具有资源配置的效应,但旅游资源的配置却不能依靠旅游业自身的力量来完成。目前,我国旅游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较低,既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浪费也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旅游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市场是无能为力的,只能通过财政手段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调控和引导,具体可以采取的办法有:限制同类景观的开发,学习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引进高级管理和专业人才,开设旅游特色化的服务等。

3.规范旅游业税费征收。旅游业的地域性很强,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享有较大的权利,不规范收费现象比较普遍,给旅游企业造成沉重的负担。旅游企业除了要应对工商、城建、交通、环境等相关部门的收费外,还要应对诸如防洪基金、副食品基金、人员暂住费、劳动力安置费等概念不清、权责不明的收费项目,如果将这些负担转嫁到旅游消费者的身上,便会影响客源,阻碍旅游业的发展。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对不合理收费给予取消,有留存必要的费改为税,由财政部门监督各地的执行情况,并鼓励社会各界共同监督,对违规行为的举报实行奖励等。

4.加强税收政策支持力度。对旅游业的税收政策支持需要保持合理的力度,要有针对性,否则会削弱税法的权威性和公平性,也容易造成旅游业的过度发展,最终导致整个产业结构的失调。

当前,我国对旅游业的税收优惠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其优点和不足已然暴露。因此,应该保留对旅游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项目,取消容易造成旅游业依赖性的项目,作用不明显的项目或者取消或者调整,最终确定的政策体系并非保持长期不变,而是要根据经济形势进行短期调整。

5.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旅游业相对于制造业来说原本属于环保产业,但从其近期的发展看,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某些行为却产生了一系列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后果,这对旅游业乃至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不良的影响。当前急需对这些行为进行纠正,可以采取说服、教育、引导的方式,以避免生态环境严重被破坏而耗费大量的财政治理资金。

除此之外,我国当前对旅游业扶持的政策措施依然是科学的,关键是视其发展,把握尺度。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对旅游业扶持的重心会随着具体目标的转换而发生变动,但是要保持并加强旅游业资源配置的效应,财政行为不影响市场的调节始终是不变的初衷。

五、结论

本文介绍了财政资源配置职能,分析了旅游业优化资源配置的效应及其与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关系,并通过二者相互作用的实例分析,得出3点结论:第一,旅游业的发展具有资源配置的效应,可以作为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补充或一定程度上的替代;第二,因为旅游业具有资源配置效应,使得财政有限的资金可以进行更大范围的资源配置,从而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得到加强;第三,旅游业发展不足或发展过度会减弱

6.中级经济师旅游经济重点考点 篇六

考试内容

(一)旅行社服务质量的管理

影响旅行社服务质量的因素,旅行社服务质量的评价标准与

方法,旅行社质量管理的内容。

(二)旅行社的风险管理

旅行社风险的类型,旅行社经营风险的识别方法与损失的界定,旅行社经营风险的评价,旅行社风险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三)旅游保险

旅游保险的主要险种、保险责任、保险期间;旅游保险的办理程序。

旅行社的经营核算与资产管理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旅行社经营核算、成本控制和资产管理等财务管理方法,并能够进行旅行社成本控制和资产管理。

考试内容

(一)旅行社的经营核算

旅行社经营核算的方面和内容,旅行社经营核算的审核方法。

(二)旅行社的成本控制

旅行社成本的构成,旅行社成本费用控制的内容。

(三)旅行社的资产管理

旅行社资产的构成特点,旅行社资产的主要类型,旅行社资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旅行社财务危机的管理。

7.旅游经济学教学计划 篇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旅游产业近几年得到了迅猛发展, 需要大量的既掌握了基本知识技能、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为了满足这一需求, 以梧州学院为代表的新办地方性本科院校纷纷加强对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 开设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不过, 由于起步比较晚, 不少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念和培养方式上还存在不少误区, 比如,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忽略了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基本要求;在相关课程教学仍然沿袭传统的“讲授式”模式等。笔者这几年长期从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这门专门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利用问题的课程, 理论性很强, 要用到大量的图形和数学论证, 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学、不易理解、难以掌握。为此, 本人特结合自身的实践和思考, 尝试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希望能够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西方经济学在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的八门核心课程之一。近年来, 随着经济学的应用日趋广泛, 不少非财经类专业如旅游管理、行政管理甚至工科类专业也开设了该课程。西方经济学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有:

(一) 可以为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西方经济学课程由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组成。微观经济学以价格理论为核心, 研究单个的消费者和生产者, 主要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等。宏观经济学以国民收入理论为核心, 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 主要包括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总需求和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可见, 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丰富, 包含了较多的基础理论, 与数学、统计学、金融学、财政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 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既能够培养学生基本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又是后续学习旅游经济学、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景区景点经营等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基础与支撑。学生只有具备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才能够清晰地去理解研究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 从而对于所从事的工作具有独立的、综合的处理能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 基础扎实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而西方经济学课程正好有利于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 可以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示范与桥梁作用

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 学生具有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第一位的。而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与现实联系紧密, 系统地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 恰好可以为他们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生动示范与桥梁作用。西方经济学是一门致用的学问, 一方面强调运用基本原理去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 另一面又通过对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展开描述和分析揭示解决经济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体现出了较强的应用性特征, 堪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典范。基于西方经济学的这一特点,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 通过尝试运用经济理论去解释各种经济现象、再用观察到的事实去检验理论, 以及构建经济模型预测经济主体的行为, 可以系统而又深刻地体验和感知理论联系实际的奥妙。这样的体验和感知显然是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

(三) 可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将有助于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自从古典经济学开始, 西方经济学就逐渐形成了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比如经济模型、经济观察、均衡分析、边际分析、比较分析等。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既实现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有机结合, 又实现了抽象分析与具体描述的有机结合;既实现了边际分析与均衡分析的有机结合, 又实现了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的有机结合;既实现了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的有机结合, 又实现了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有机结合。这些方法是我们观察、分析、解释和预测现实世界的有力工具, 是进行正确决策的必备技能。学会这些方法不仅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展理论研究工作有利, 而且对他们将来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也会大有裨益。这也正是西方经济学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所起重要作用的生动体现。

三、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不适应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表现

笔者已经在梧州学院连续承担了三届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日常教学工作中, 发现西方经济学课程正在陷入“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尴尬境地。通过对广西区内其他高校的进一步调查发现, 在近几年新升格的本科院校中, 旅游管理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普遍存在着如下不适应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表现:

(一) 实践教学环节不足, 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

西方经济学是一种纯理论经济学。每一个经济理论都存在着各种假定条件, 并不像我们直观想象那样直接与现实生活紧密接轨, 再加上这些理论大多是基于国外的经济发展现象, 现实中缺少应用型教学的直观场景。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西方经济学开展实践教学的难度。于是, 在旅游管理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活动, 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 尤其是忽视经济思维能力培养的倾向。由于实践教学环节不足, 学生就只能机械地去记忆那些抽象的经济学理论、不那么直观的图像和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 经济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锻炼。不少学生是越往后学, 就越觉得理论和现实脱节, 不知道学习西方经济学到底有什么用处。

(二) 教学内容“贪大求全”, 缺乏针对性

西方经济学内容十分丰富, 但多数高校教学计划中的学时数只有54学时, 最多也不超过72学时。各大高校并没有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设计, 与经济类专业的教学内容并无多大区别。笔者在广西了解发现, 不少高校都是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教材, 按照该教材设计教学内容。虽然该教材内容体系十分完善, 是一本难得的高质量教材, 但是, 该教材案例较少, 讲解有一定深度, 比较注重理论体系的讲述, 与中国现实中的经济现象联系得不够密切, 可能更适合作为经济学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材。对于旅游管理这一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而言, 数学基础不太好, 学习该课程的难度显而易见, 而且应用型人才并不需要具有高深的经济理论水平, 因此, 西方经济学课程应该避免“贪大求全”地介绍繁多的经济理论、庞杂的知识体系和深奥的经济学模型。

(三) 教学方法单一, 缺乏吸引力

当前, 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已经在各大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一般来讲, 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表、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种信息资源高度集成于教学中, 不仅大大丰富了课堂的信息量, 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但现实却是不少学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并没有因为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而增添多少吸引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除了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老师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能有待提高之外, 更主要的是因为老师在教学中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 一味地把教材和教案中的内容全部“搬到”投影屏幕上, 将过去的“照本宣科”转换成了现在的“照屏宣科”, 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讲授来获取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本质上仍然属于具有“填鸭式”特征的传统教学方法。在这样的课堂上, 教师不停地讲, 学生则不停地记笔记,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系统的知识, 但是忽视了学生主动思维能力尤其是经济思维能力的培养, 只是机械地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已。这样长久下去, 学生将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 进而会丧失将经济学知识活学活用于生活的能力与兴趣。

(四) 课程考核方法比较片面

关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 一般采用闭卷考试。考试的试题通常侧重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识记, 重视考核学生对名词解释、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较少注重对学生运用基本经济理论知识综合分析解释识记问题能力的考查。而后者恰恰是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重点所在。此外, 面对这样的考核方式, 那些擅长死记硬背的学生可能成绩优秀, 而真正善于思考的学生可能得不了高分。这样势必又会进一步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见, 这种考核方式既不能够完全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 又无法科学地检验学生学习目的的实现情况。

四、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针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与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的种种表现表现, 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 加强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的本体思维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其中, 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各种基本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实践教学则可以促进学生灵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 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鉴于实践教学环节不足, 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的现状, 我们必须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 努力提高学生的本体思维能力。尽管西方经济学课程无法像工科类课程那样建设专门的实验室来开展实践教学, 缺少应用型教学的直观场景,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开展合理的教学设计来达到目标。

具体来讲, 可以采取的途径有: (1) 开展社会调查。社会调查可以有效弥补课程讲授的不足。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 安排学生带着问题到企业、市场、农村等地方开展调查, 努力发现问题, 并尝试寻找问题的答案, 并撰写调查报告。在调查过程中, 学生可以通过思考怎么观察、怎么提问、怎么撰写等环节有效地锻炼本体思维能力。[1] (2) 将辩论引入西方经济学课堂。辩论是立场对立的双方, 针对存在争议的问题, 提出自己的见解, 并努力揭示对方的矛盾和谬误, 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的活动。辩论是思维的短兵相接, 将其引入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过, 采用辩论式教学, 教师必须把握好辩题选择、课堂辩论和总结点评三个关键性环节。[2] (3) 撰写课程小论文。组织学生针对西方经济学的重要问题, 或者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撰写课程小论文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过,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一般是在大一学年开设, 学生对于文献检索、论文选题、格式规范等要求还缺乏认知, 教师必须事先对他们进行精心辅导, 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 基于“少而管用”原则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所谓“少而管用”原则, 就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 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取舍, 尽可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具有较高使用价值、并与未来工作密切相关的经济学知识。[3]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数学基础一般比较差, 不必拘泥于对经济理论进行严格的数学证明, 也可以减少对各种经济学模型的讲解, 而是直白地阐述清楚经济学模型的理论涵义就行了。在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上, 笔者建议可以重点放在供求定理、效用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通货膨胀与失业、利率的决定, 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上。在教学内容选择上, 还需要强调两点:一是在教材选择上尽可能与经济学类专业相区别, 或者说尽可能选择适合非经济学专业的教材。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组织相关老师针对旅游管理培养目标, 编写出具有创新、注重实践、有水平、有特色的教材。二是尽量运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案例来辅助进行教学。比如, 可以先用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引出经济学基础理论,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然后再运用理论去剖析现实, 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前面的论述中, 其实已经包含了辩论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这里强调灵活运用的多种教学方法, 还包括启发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 主要是希望教师能够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将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运用中, 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 出现新式的“照本宣科”。其实, 多媒体教学方法也只是西方经济学诸多教学法中的一种, 在肯定它的优点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它的不足, 不应该用它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 往往会涉及到大量的图形分析和数学推理, 而单纯利用多媒体课件是很难讲清楚这些分析和推理的过程的, 也不易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消化, 如果配合使用板书等传统教学方式则可以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 建立“三位一体”的成绩评价体系

为进一步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积极改变过去的单一的基于标准试卷的考核方式, 建立“三位一体”的成绩评价体系。所谓“三位一体”成绩评价体系, 即指该将学生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试成绩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其中, 课堂表现可以从上课出勤率、参与课堂讨论、回答教师提问等方面进行考核。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的考核则可以针对学生的课程小论文等作业完成情况进行, 以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可以提高学生查阅资料、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最后, 期末考试应该减少考查死记硬背能力的题型, 比如填空、名词解释等, 增加案例分析题型的比重, 侧重了解学生的经济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和灵活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志太, 王军等.微观经济学课程改革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 (6) :64-65.

[2]郑连成.高职院校经济学辩论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教育探索, 2009, (6) :132-133.

8.旅游经济力拔头筹 篇八

据国家旅游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国内游客超过17亿人次,2009年则有望达到20亿人次,实现收入1.2万亿。

这足以证明,中国旅游业正逐步迈入黄金时代。

在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的进程中,中国旅游业将凭借其自身独有的功能与优势,成为最为重要的领头军之一,并有望带动或促进相关行业、乃至全球旅游的逐步复苏。

堪当复苏大任?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以金融、房地产、制造业等为代表的全球经济陷入低迷,中国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也非常沉重。在此背景下,中国旅游业能否率先恢复,从而发挥其巨大的关联带动作用和重要的影响力,带动或促进国内相关行业、乃至全球旅游业复苏,意义极为重大。

对此,专家指出,首先,旅游业自身具有率先复苏的独特优势。危机一般爆发于生产领域,进而影响消费;而复苏往往起始于消费领域,进而回暖生产。因此,启动复苏的最先力量必然是对终端消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

其次,旅游消费不仅是一种综合消费、热点消费,更是一种终端消费,具有起效快、关联高、带动广的特点,因而旅游业是撬开“寒冰”、启动复苏的最佳选择之一。

再者,旅游业虽易受各类经济波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但与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具有“刹车快、起步快”的特点,往往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市场,具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因而旅游业也是最有可能率先复苏的行业之一。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以来,各地采取多种形式扩大旅游消费,对保持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据统计,目前,中国旅游业增加值已占到GDP的4%以上,与旅游业相关的行业超过110个。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的贡献率超过40%。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其次,旅游消费和旅游业发展还能缓解目前突出的就业问题。

如今,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外贸拉动,消费不足、服务业比重过低,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仅为48.6%,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低于64%的世界平均水平,还低于印度50%左右的水平。因此,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将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获得充裕的发展空间。

跃升战略高度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五大政策措施:

放宽旅游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和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参与;

优化旅游消费环境:

推动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发展;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及旅游市场监管:

推进节能环保。

业界认为,这将有利于国有大型旅游企业改制并进行更加市场化的运作,也给了有实力的外资旅行社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在接受《新经济导刊》专访时,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石培华告诉记者,该《意见》提出了宏伟的发展目标,为企业展示了巨大发展前景。到2015年,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将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达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旅游消费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明显,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

石培华认为,这五项意见中暗藏了很多机会,其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放宽市场准入。

而放宽市场准入是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在实施的,新《旅行社条例》2009年5月1日起施行后,大大降低了旅行社行业的准入门槛,其中删除了“外商投资旅行社注册资本最低400万元”的条件,还取消了关于外商投资旅行社不得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这不仅鼓舞了外资进入中国旅游市场的信心,也使更多民间资本有机会进入市场。

部分已在华设立独资旅行社的外资旅游企业则表示,非常期待未来中国市场可对外资业者开放出境游,这将是外资业者在华最大的商机。

石培华指出,中国旅游行业应该趁这次《意见》出台的东风,尽快优化发展的新环境,争取新的政策支持。他认为,《意见》已经明确提出坚持改革开放,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出要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地区壁垒,简化审批手续,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

此外,《意见》也提出了一系列需要完善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其中包括:加大对旅游企业的金融支持,进一步优化企业的融资环境。对符合旅游市场准入条件和信贷原则的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要加大多种形式的融资授信支持,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可享受中小企业贷款优惠政策。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但暂时经营困难的旅游企业,金融机构要按规定积极给予信贷支持。

与此同时,要完善旅游企业融资担保等信用增强体系,加大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担保力度。拓宽旅游企业融资渠道,金融机构对商业性开发景区可以开办依托景区经营权和门票收入等质押贷款业务。鼓励中小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户以互助联保方式实现小额融资。

还有,要鼓励消费金融公司在试点过程中积极提供旅游消费信贷服务。积极推进金融机构和旅游企业开展多种方式的业务合作,探索开发适合旅游消费需要的金融产品,增强银行卡的旅游服务功能。

石培华认为,相关企业应该充分争取这些政策扶持,尽快走上良性发展道路,使行业发展能够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旅企历史机遇

关于旅游业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石培华认为,企业自身要创造新发展空间,抓住新的投资热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现有的景区中多数为观光旅游景区,具有休闲度假功能的旅游区严重不足。

二是会展商务、体育旅游、医疗健康旅游、邮轮游艇旅游、高尔夫旅游等高端旅游。要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旅游装备和用品制造业。文件提出把旅游房车、邮轮游艇、景区索道、游乐设施和数字导览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大力培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休闲、登山、滑雪、潜水、露营、探险、高尔夫等各类户外活动用品及宾馆饭

店专用产品。

四是旅游购物。要提高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

五是旅游科技服务。文件提出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旅游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全面提升旅游企业、景区和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

六是乡村旅游。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建设特色景观旅游村镇,规范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等旅游产品。

七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商机。《意见》提出,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重点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工程。实施旅游厕所改扩建工程,加强主要景区连接交通干线的旅游公路建设,规划建设水路客运码头要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需求。加快推进中西部支线机场建设,完善旅游航线网络,确保景区和交通沿线通信顺畅。加强重点城市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力争通过五年达到全国所有A级景区旅游交通基本畅通,旅游标识系统基本完善,旅游厕所基本达标,景区停车场基本满足需要。

八是旅游节能节水减排。提出支持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经营户和其他旅游经营单位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高效照明改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企业。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倡导低碳旅游方式。

石培华强调,旅游企业最重要的是能够抓住这次机遇,推进商业新变革,创新产业价值模式。

他认为,首先,要提高旅游企业的组织化程度,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文件提出推进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支持民营和中小旅游企业发展,支持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其次,要提高旅游产业开放水平,积极引进外资旅游企业。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对外商投资旅行社开放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走出去”。

还有,是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推进建设旅游产业集聚区。四是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旅游开发建设要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深挖文化内涵,普及科学知识。旅游商品要提高文化创意水平,旅游餐饮要突出文化特色,旅游经营服务要体现人文特质。

最后,要提高旅游业资本化和证券化水平,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

担当内需来源

有心者会发现,2009年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大举发放旅游消费券,这足以凸显旅游业对拉动内需的作用。石培华称,将旅游作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战略产业和优先突破口,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这一全新提法将旅游业的地位更凸显了出来。他表示,“此次提高旅游业的地位,短期能起到拉动消费宏观调控的作用,长期看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口和着力点。”

实践表明,法国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两次经济危机中,居民出游率仍保持增长:美国1981~1982年连续17个月经济衰退,旅游消费也未受大的影响:中国旅游业多次遭遇突发性事件,亦均在事后不久迅速恢复。

石培华表示,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调整日益紧迫,传统消费热点压力突显,住房、汽车等新的消费热点培育成本较高、时间较长,迫切需要培育旅游这样的新消费热点。考虑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更需要旅游业在解决就业方面发挥作用。

“当前,扩大旅游消费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应将发展旅游与促进消费、扩大就业、促进农村发展等紧密结合起来,在国家战略层面制订措施加以扶持引导。”石培华说。

旅游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与100多个行业有直接或间接联系,此次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对各个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目前,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这是世界旅游界公认的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中国刚刚实现每年人均出游1次的目标,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美、日、韩人均出游均在7次以上。

在此形势下,发展旅游业成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

上一篇:初中生平安夜的作文600字下一篇:UG在玩具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