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精选13篇)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 篇一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摘要: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影响或支配着其他制约因素。转移能力的增强能够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一定程度克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阻力,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因而,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是决定城市化进程快慢的主导要素。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转移能力;城市化;欠发达地区
一、问题的提出
城乡协调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前途的两大问题,而有效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重要途径。关于如何推进城市化,探寻其中所存在的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阻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有助于揭示我国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的机制,并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城市化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出发点,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与城市化的关系予以全面剖析,并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进行实证分析,试图证明 转移能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性作用及程度,进而揭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的内在约束机制。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与城市化关系
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农村劳动力转移涉及到产业和空间的双重转移。在产业方面,农村劳动力表现为向非农产业转移;在空间方面,农村劳动力主要表现为向城市(镇)转移,这是由于非农产业的区位绝大部分在城市(镇)的缘故。显而已见,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引起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城镇的集聚就直接推进了城市化。因此,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取决于多个因素。在国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经典的模式包括刘易斯(W,A.Lewis)的二元经济模式、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式(Fei Ranis)、乔根森(Dalew.Jorgenson)模式,以及托达罗(M.P.Todro)人口流动模式。这些模式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特点及机制。他们提出的观点对人们认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无疑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些人口流动理论都是建立在城乡具有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与城市对劳动力具有无限吸纳力的基础之上,这显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近年来,我国广大学者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广泛探讨。陈吉元、胡必亮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拉模式;李勋来、李国平进一步建立了包含有制度因素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景普秋、陈甬军等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概括为:来自农村的排斥力、来自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动力以及来自转移过程的摩擦力。
显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多因素综合影响的过程。一般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越多、劳动力的转移动力和转移能力越强、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越大以及转移的制度性障碍越小,就越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转移的因素应当包括:(1)供给数
量。用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表示。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变化快慢,反映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释放”的数量大小和速度,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的源泉;(2)转移动力。用从事非农劳动的预期收入表示。期望获得更高的收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动力,预期收入越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机越强;(3)转移能力。用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表示。二者能近似反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力,前者是文化和知识能力,后者是物质能力;(4)转移空间。用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表示。这两个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的大小。这是因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既取决于二、三产业的经济规模,又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5)制度因素。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制度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设定市场化分配资源比重、市场化指数、非国有化率和劳动力自由流动度作为测定制度因素的指标。在上述5方面的因素中,用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2个指标来度量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力”居于核心地位,也就是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力应当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和规模,从而影响城市化进程快慢的主导因素。这是因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提高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
第一,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就业空间)。这主要是人力资本存量增加所起的作用。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等质量因素之和,是开发和培训人力资源的结果。它具体表现为劳动者所受的文化教育水平、技能培训和有经济含义的经历特征等,农村人力资本状况是农民数量和质量状况的综合反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越高,其在城镇中的就业空间往往也就越大。众所周知,农村劳动力能否顺利实现转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在城镇找到工作机会。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主要在那些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进入“门槛”较低的行业或部门工作,如建筑业、服装和玩具制造、电器组装、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以及部分社会服务业等。因而,不难理解,从静态的角度看,素质高的农村劳动力在城镇能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而从动态的角度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低“门槛”的就业空间将会越来越狭小,而技术含量高的技能型岗位的比重却会显著增加。这样,如果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保持不变或提高缓慢,那么其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必然会受到制约;反之,如果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能快速提升,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能进入更多的行业工作,获得更大的就业空间,从而极大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第二,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基本决定力量是比较转移成本和利益的理性经济考虑。因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必须支付各种必要的流动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和风险成本;只有转移后所获得的各种收益能弥补转移成本,且实际收入水平超过农业生产纯收入,才会使作为“经济人”、以脱贫致富为目标的农村劳动力具有做出转移决策的愿望和动力。从这个方面讲,伴随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必然会增强。因为,文化素质高,具有较高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能够找到更合适的岗位,对自己有较高的迁移预期收入,其迁移的动机和意愿就会更强烈。此外,农村劳动力是否迁移也与其获取信息和做出决策的能力有关。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农村劳动力能更为有效地对劳动力市场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判断,他们有更为广泛的现代信息获取渠道,其获取的信息质量高、数量多,决策的正确程度较高,正面强化了其向城镇转移的动机和意愿。
第三,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我国欠发达地区,近年来第一产业生产率增长滞缓的重要原因,一是劳动力素质偏低,二是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形成的以农户为单位的购买力较低。而农村劳动力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升,即转移能力的提高,可以从两方面提升第一产
业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扩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一方面,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使得更多的劳动力懂得科学种田,并有利用现代工具进行农业生产的强烈意愿;另一方面,农民人均收入的提高也使得更多的农户有能力购买农业机械设备投入生产以降低体力消耗。这样,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会从第一产业中“释放”出来。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http://第四,克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阻力。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阻力一直存在。尽管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推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城乡之间的篱笆已有所降低,但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阻力仍然不可小视。不过,从改革的具体内容上看,对转移能力强的农村劳动力而言,其向城镇转移的阻力确实是大幅度降低了。如,多数地区都逐步降低了外来从业人员进城落户的限制条件,许多欠发达地区的城镇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显然,素质高的农村劳动力在城镇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从而获得稳定职业与收入;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则反映了农民转移至城镇就业的“支付能力”。农民人均纯收入越高,他们就越有条件和能力在城镇购买或租借房屋,从而获得合法固定住所,进而在城镇落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所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提高,能一定程度克服转移过程中的制度阻力。
第五,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农村劳动力及其供养人口只有稳定地转移到城镇并安家落户,才能真正提升城市化水平。我国许多欠发达地区尽管在形式上进入城镇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数量规模很大,但真正转化为城镇居民的却比较少,因此城市化进程也就比较慢。这种状况仍然是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力有关。一方面,许多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在城镇找到工作的难度较大,即使找到工作,也都为临时性、季节性工作,很不稳定,容易“回流”。另一方面,我国劳务市场目前尚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与文化素质高的劳动者相比,素质低的劳动者的权益更易受到雇主的侵害,素质低的劳动者也更易重返农村。
综上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制于5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供给数量(源泉)、转移动力、转移能力、转移空间与制度阻力。这其中,“转移能力”又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它影响或支配着其他4方面的因素,即转移能力的增强能够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就业空间)、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一定程度克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阻力、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因而,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成为决定城市化进
程快慢的主导要素。
三、结论与建议
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引起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城镇的集聚直接推进了城市化。因此,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制于5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供给数量(源泉)、转移动力、转移能力、转移空间与制度阻力。这其中,“转移能力”又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它影响或支配着其他4方面的因素,即转移能力的增强能够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就业空间)、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一定程度克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阻力、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因而,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成为决定城市化进程快慢的主导要素。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要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体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2个指标,即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弹性系数最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也最大。这就说明,影响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并决定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力”,从而支持了上述结论。这为加快河南乃至我国落后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政策启示。
第一,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在体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2个指标中,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素质能力”。随着现代化产业的加快发展,知识、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这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农村劳动力要想顺利实现转移,必须达到现代化产业发展所必需的素质要求,否则就会出现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供给与城镇高素质的劳动力需求之间的矛盾,形成城市就业的“素质门槛”与城乡人力资本鸿沟,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阻碍城市化进程。换言之,增强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是加快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基本保证。
为此,应继续改革农村教育投资体制,将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由“以县为主”转变为“以省为主”,由省级财政统筹解决。同时,应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农民技能培训的财政投入,加大对中西部落后地区农村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教育经费的按时投入和农村教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此外,要制定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总体规划和劳动力培训与转移的协调机构,按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组建职业培训基地,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结合各地实际展开特色培训,结合市场需求展开对口培训,从而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转移能力。
第二,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储备“支付能力”。如果仅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动机”角度看,似乎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也越大,越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事实上真正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是“动机”,而是劳动力的“能力”,仅有转移动机不足以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客观事实。如果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相对低收入的农村劳动力就难以支付高昂的转移成本,反而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农民收入,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储备“支付能力”。具体来说,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加快农村科技发展和成果转化,以资金投入、技术创新助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快速转变。
参考文献:
[1] 王梦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大难题: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J].农业经济问题,2004(2):10-16.[2]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78.[3] 薛凤旋,杨春.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J].地理学报,1997(3):193-206.[4] 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1998(5):470-477.[5] 刘传江.论城市化的生成机制[J].经济评论,1998(5): 56-61.[6] 段杰,李江.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动力机制及发展前景[J].经济地理,1999(6):79-83.[7] 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1999(2):106-115.[8] 路永忠.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05(4):506-514.[9] 刘耀彬,李仁东.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动及动力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1):8-12.[10]李郇.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因素[J].地理研究,2005(3):421-434.[11]袁海.包含制度因素的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实证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报,2004(2):52-56.[12]李娟文,刘耀彬.湖北省城市化水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03(6):782-785.[13]彭荣胜.第三产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10):54-58.[14]惠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述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32-37.[15]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经济研究,1994(4):14-22.[16]李勋来,李国平.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及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5(6):80-85.[17]景普秋,陈甬军.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J].东南学术,2004(4):24-28.[18]陈宗胜等.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9]金玉国.宏观制度变迁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财经科学,2001(2):12-17.[20]樊刚,王小鲁.中国市场化指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 篇二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况以及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提出
(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众多。据统计,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近8亿, 占总人口的64%, 农村劳动力近5亿, 进入乡镇企业的1亿, 进城打工的约0.8亿。农村劳动力约3.2亿, 农业剩余劳动力大约1.5~2亿。而按笔者的理解, 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 因为我国已具备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的条件, 比如说, 按全村有1000人左右, 有1000多亩农田, 而5~10人就能管理一个村庄的农耕田, 那么劳动力剩余率达到99%。实际上, 由于种种原因, 农民离不开土地, 于是均摊在土地上做着效率低、甚至无用的劳动, 本来少数人就可以耕作的农田, 却要均摊到很多人身上, 相应的收入也均摊到很多人身上。也就是说, 随着我国由农业大国转变到工业大国,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明显过剩。
(二) 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提出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导致农村收入水平低, 生活质量差, 农村劳动力就要涌向城市。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原因是由于农村从事农业人口过多。威廉·阿瑟·刘易斯认为, 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比较多, 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 劳动生产率很低, 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 农民的报酬极低。
农业人口过多导致农民贫困。农业人口过多从两方面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一是有限的农业收入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 导致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二是有限的农业资源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 造成农民就业不足。
另外, 加入WTO使我国农业劳动力就业格局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入世后, 从国外进口优质低价的大宗农产品, 使我国农产品价格和质量都无法与国际市场上的农产品竞争, 不仅影响农民收入, 而且影响农村就业, 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则是农业效益低下, 提高农业生产力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其实质就是解决农村人口的收入问题, 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必须把人口从农业里分离出来才能提高农业生产力, 才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也就是说减少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 把农村的相当大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或地方其他产业, 降低从事农业的人口, 减少分摊, 降低农业成本, 使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使农村人均收入提高。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是贫富差距加大造成的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由意大利经济学家于1922年提出。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 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 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 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 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 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按照国际惯例, 基尼系数在0.2以下, 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 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 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 同时,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 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例如, 依据全国城市住户调查收入分组资料, 计算出的基尼系数1978年为0.16。1998年为0.23, 2000年为0.32, 说明1978年我国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不大, 过于平均;1978年以后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已经开始拉开, 到2000年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我国的城市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发展, 而农村经济经过土地改革为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 虽然有所发展, 但其速度根本无法与城市相比, 从而造成贫富差距的严重扩大, 农村收入水平更无法与城市相比, 造成贫富分化严重, 收入的不均导致教育机会、医疗保险机会等诸多条件不平等。使城市与农村加大分裂, 城乡矛盾进一步演化, 在局部甚至锐化, 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害社会治安, 国家要建设和谐社会, 首先就要缓解这些不平等问题, 从根本上还需要政府这只宏观的大手, 把资金等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去, 国家多年来把资金投到城市使得城市发展迅速, 现在需要做的是把资金和、设备、人才、技术等发展要素想办法转移到农村, 使得农村经济也能赶上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到非农产业, 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赚到钱。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制约的原因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把农村的相当大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城市, 降低从事农业的人口, 就能使农村人均收入提高。但城市的容量是有限的, 农村劳动力涌进城市, 使城市就业形势加剧, 当地政府为了缓解城市居民的就业压力, 就要在政策上约束农村劳动力进城。这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制约的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 城市居民大多可以享受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还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据有关统计资料, 目前我国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仅占农村总人口的9.6%左右。这样城乡社会保障差距较原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更大。
城乡受教育机会不均等是导致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关键因素。我国的教育存在“重城市, 轻农村”的倾向。城乡在基础教育投入上的差别是相当大的。2003年, 在每10万人口中, 城镇拥有中学7.16所 (其中高中2.16所) , 农村拥有中学5.11所 (其中高中0.13所) ;每万人中, 城镇拥有中学教师54.13人, 而农村仅为2.21人。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列入县乡财政支出范围的相关资金;二是农村教育费附加;三是农村教育集资。在教育领域, 尽管教育水平对收入提高有帮助, 例如小学毕业人均工资约每月815元, 而高中毕业的人均工资有1268元, 但是教育机会在农村和城市的分布极为不平等。国家统计局2005年的统计表明, 目前全国高校的学费约5000元, 但同期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仅2936元, 农民家庭无法负担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城乡之间收入的差距, 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涌进城市,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收入低的问题, 就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四、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状况
2005年外出务工劳动力达到1.25亿人, 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5%。但从长期来看, 劳动力回流严重, 相关调查表明回流劳动力仅平均外出过2.9年。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城市用工制度、子女教育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所构成的制度体系对于农村劳动力进城仍然起着制约作用, 城市结构二元化使得城市与农村割裂开来, 而且很多制度都是当地政府制订的, 带有歧视性的。农村劳动力进城所从事的主要是一些边缘工作, 即城市人不大乐意干的脏、累、苦、险等工作。如建筑、饮食服务、废品回收、环境卫生、小商小贩等这些城市人退出或自动放弃的工作岗位, 而且受到诸多不平等待遇。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根据我国农村人口多, 转移到城镇有一定困难等现状, 提出以下几条参考对策:
(一) 加大农业技术含量, 国家扶植农业技术
免费下乡并运用到农业中去, 发展科技含量高的集约化农业, 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二) 城乡劳务机构、技校、用人单位三方合
作, 让农民免费学到技术, 给农民介绍工作, 签订劳务合同, 保障他们的权益, 使农村劳动力有秩序地转移。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应充分重视和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三) 向国外输出劳动力。我国人口过多, 在国
际上, 有些国家和地区则是劳动力短缺, 政府不妨大批培训和向国际输出劳动力, 并保障他们的安全和权益。对于想出国为我国外汇做贡献的人, 政府负责检查身体、培训考试等, 把劳动力大批输出国外, 一方面可以为我国外汇做贡献, 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我国人口的压力。
(四) 继续放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限
制, 并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对其进行重点教育和培训。笔者认为政府应该设立这样的机构:免费接待、培训、安置外来人员, 并且对“外来户”受到不平等待遇时, 也就是权益受到侵害时为他们讨公道。另外, 长期在当地工作的, 要积极办理相关证件使其成为当地居民。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也使得外来人员得到保障, 也便于外来人员的管理, 从而既解决了外来人员难管理的问题, 又维护了国家的安定团结。
(五)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必
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利用政策给农村招商, 政府需要制订这样的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 乡村规划合格的企业, 在农村投资的要为他们一路开绿灯, 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比如减税免税, 等等。另外, 国家给农村的教育事业, 医疗保险事业等投资, 使农村的教育机会、医疗保险等机会与城市平等。农村经济建设好, 就彻底解决了劳动力转移问题, 人口流动造成的种种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唐茂华.代际转移: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径[N].中国经济时报, 2006-12-29.
[2]刘克崮, 张桂文.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 2003, (5) .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 篇三
[关键词]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一、三峡库区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必要性
1.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构建和谐三峡库区的必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三峡工程淹没了库区的大量良田沃土,本来严峻的人地矛盾与就业形势变得更加突出。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也有利于解决库区的人地矛盾,最终实现社会稳定、人民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2.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就建不成新农村。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一些农民“三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三个月耍钱、三个月游闲”,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对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民的发展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才能使村村谋发展、户户思创业,才能提高经营现代农业的水平,推进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
3.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是提高库区劳动者的转移就业能力和素质的有效途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初对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及中西部地区主要城市用工意向调查表明:招用新农民工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建筑施工、机械电子等行业;餐饮服务、食品加工、物业管理、物流配送等行业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也较强;80%以上的岗位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6%以上的岗位要求达到初级工以上水平,近60%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转移速度和层次成正比关系,一般劳动力素质高的地区,转移速度要快于劳动力素质低的地区,同时转移劳动力就业层次也高。
4.解决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迫切需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三峡库区在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特殊战略地位,客观上要求三峡库区大批企业“关、停、并、转”,使三峡库区出现了“到处是新房,很少见厂房;只有交通线,缺少生产线”的产业“空心化”局面。因此,三峡库区就业容量小,压力大,城镇失业问题已经非常突出,更无力承载和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通过转移培训提高劳动力就业和择业能
力,有利于劳动力的对外输出和转移。
二、三峡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及问题
三峡库区范围涉及渝、鄂两省19个县市,面积5.4万Km2。区内山地占67.8%,丘陵地占29.5%,相当部分耕地处于25度左右的斜坡上,且土质较差。库区拥有1966.44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461.06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959.77万人,占农村人口的66.7%;农村从业劳动力827.32万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86.2%。库区现有耕地978.47万亩,人均耕地0.68亩,每个劳动力平均只耕1.18亩。若按每个劳动力耕种4.5亩计算,只需217.44万人;若按每个劳动力耕种6亩计算,只需163.08万人。三峡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至少超过500万人,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长期以来,由于三峡库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国家投入不足、文化教育落后、农民思想保守等综合因素影响,库区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技能缺乏。在库区腹地重庆市万州区2003年底已转移的31.36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初中文化占71.2%,小学文盲半文盲占8%,高中及以上仅占20.8%。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盲半文盲占49.7%,初中文化占35.2%,高中及以上仅占15.1%。缺乏知识与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三多二不稳定”现象:即外出打工者多、干体力活多、收入低者多;就业岗位不稳定,经济收入不稳定。
近年来,由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2005年中央财政和市级财政加大了对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支持力度,主办“阳光百劳工程”培训项目,全区共由26个培训机构承担,到位补助金308万元,学员人均295元,全区共培训劳动力11580人,超额完成15.8%,结业并颁发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重庆市“百劳工程”职业结业证书11017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2855人,其中获初级职业技能鉴定证1805人,获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证950人,转移输出9886人,转移率达89.7%,其中区外转移5267人占53.3%,区内转移4617人占46.7%,并打造了“三峡服装”、“三峡保安”、“三峡电焊”三个劳务品牌,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工的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了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使参训农民择业渠道变宽,就业容易且就业后相对稳定,不少沿海企业年前就签订了下一年的用工合同。
目前,三峡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体制不顺、统筹协调不力。三峡库区现有的培训管理体制属于部门办学,部门管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情况较为突出。农民扫盲、扫盲后教育以及农村实用文化技术培训,乡镇企业职工的培训,初、高中毕业生的职业技术培训由各类培训学校负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职业技术等级的考核、鉴定、发证等工作,主要由各级政府的劳动就业部门管理;社会力量培训的审批和业务管理,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技术等级的考核认定则主要由劳动就业部门管理。这种条块分割体制对调动部门、行业培训的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导致一些部门与行业追逐自己利益,出现争任务、争生源,培训任务不饱和,培训资源浪费等问题;有些培训部门考、教不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很难做到客观公正;除了用工单位自办或托办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外,其他培训由于教、学、用之间的沟通衔接不够,不同程度存在着学非所用等问题。
2.培训工作开展不平衡。由于不同地区经济社会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差异,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不同岗位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不同,以及领导者、受培者、用人者對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认识不同,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在地区、行业、部门以及个人间发展很不平衡。从调查的情况看,城镇郊区的转移培训总体好于农村,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比无组织的劳务输出转移培训工作要抓得紧、抓得实,劳务输入地(主要是用工单位)的培训一般要好于劳务输出地的培训,针对特定产业、特定岗位开展的培训,培训效果一般也好于泛泛的职业技能和社会知识培训,文化程度高的比文化程度低的培训效果要好。培训基地的发展也呈现不平衡现象。在万州区,2005年中标的26个培训单位,绝大多数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质保量完成全年培训任务。但仍有少数承培学校只能勉强完成了培训任务或未能完成培训任务。还有一些地方的转移培训工作根本没有得以真正开展。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 篇四
一、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1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大,转移就业任务重………………………1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与企业用工需求存在矛盾………………… 2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局限性和盲目性 …………………………3
(四)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3
二、开平市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的原因…………………………4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缺乏职业技能………………4
(二)培训机构不够完善………………………………………………5
(三)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展滞后…………………………………5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存在缺陷………………………………6
三、加快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7
(一)加强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7
(二)建立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8
(三)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9
5.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对策 篇五
【摘要】农民工培训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把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与转移就业结合起来,才能破解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徘徊不前的根本问题。因为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素质、竞争力、创新力和现代化水平,所以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培训,而科学的培训又能促进农民工的有效转移。研究解决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问题,关系“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也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民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的首要问题。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为转折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进行,在利益驱动下,农村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和沿海地区,走上了异地转移道路。随着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日趋活跃。要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就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
一、近些年来,虽然在政府的扶植、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以及农民们自己的努力下,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有了一定发展,但至今依然存在种种问题
1.参加培训的农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且整体素质较低
在培训中,他们普遍反映学习吃力,因此造成培训质量不高,转移成功率相对较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培训的效果,尤其是技能培训。文化素质低下的农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能力可想而知,接受新知识的难度也会增大。
2.转移培训的宣传力度不够
虽然通过电视、宣传资料、标语等形式取得了一些宣传效果,但宣传面和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很多农民对培训政策缺乏了解,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一些优惠政策持怀疑态度,对培训操作办法更是知之甚少。很多地方往往只侧重于短时间的引导性培训,因此培训效果也不明显。
3.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意识淡薄
农民工分布比较多的企业往往为民营、外资企业。其中有不少企业,他们仅仅重视农民工每天按时按量完成生产任务就行,而对农民工技能升级和有关思想道德、安全、维权等方面的培训热情不大。因此,不少农民工只能长期从事低级体力或简单熟练的工种。加上农民工教育培训具有层次不齐、时间较长、流动性大、约束力不强等特点,这使企业不愿也不敢送农民工去培训深造。
4.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财政资金补助额度较低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尽管当前各级政府都拿出了一部分资金对农民工培训进行补助,但远远不能弥补培训支出的需要。就当前的收入水平而言,大多数农民工都难以承受较高的培训费用。农民工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不仅需要3一5个月或更长的时间,而且还要一定的经费保障。由于经费短缺,一些地方只开展一些零散的、短期的引导性培训,农民工学不到一技之长。
5.各地培训工作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达地区培训工作力度较大,农民参训意识较强。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不仅参训意识较弱,而且自我封闭、保守,培训工作也相对滞后,转移难的现象突出。一些培训学校之间的培训质量差异也很大。有些学校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工作随意性大,培训程序、方式不规范,不注重培训质量,擅自缩短培训的时间等等原因,造成农民培训收效甚微。
二、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寻求解决的对策
1.改革农村教育制度
要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知识和技能含量,建立起城乡统一公平的人力资源教育开发制度。变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体制为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起国民义务教育的责任,同时完善好各级政府间财权与事权的合理分担。保证城乡学龄青少年得以完成高中阶段教育,实现城乡十二年制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源上解决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的状况,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
2.转变农民工观念,大力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宣传的同时,要使农民工有意愿主动接受培训
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意义重大,关乎社会的稳定,社会的发展。要想尽一切办法使农民工来接受和参加培训,要教育和吸引农民工认识到接受培训的好处,激发其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热情,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把培训、劳务输出、信息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在专业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上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使农民工培训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通过对转移培训和就业相关的一切信息更好的掌握,调动农民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了解、接受、参加培训。
3.企业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意识
针对培训对象和层次的不同进行因材施教。对于知识文化水平稍高的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要求稍高、难度较大、精密技术工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而对于文化水平中等的大多数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要求不太高的、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技术工种和规范化管理操作方面的系统培训,使农民工由纯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对于少数文化水平偏低,没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工,可以把他们培养成要求较低、难度不大、容易操作的技术工。企业在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过程中,培训内容要实用化。始终本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随机应变、因人施教;故事案例、提问解疑等。使农民工的培训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前培训的重点有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家装、制造等行业的企业职业技能培训。
4.政府部门要转变过去职业培训的观念和模式
政府对农民工的免费培训投入是有限的,针对每个农民工只能是一次性免费培训,而对于那些有一定技能,生活基本稳定还有技能升级需求的农民工,培训就可收取一定费用。或者,对有一定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先免费招聘和培训,合格上岗后,在其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从农民工的每月收入中逐步扣除。政府除了拿出了一部分资金对农民工培训进行补助外,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在强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力市场“通行证”的就业准入制度的管理方面尽快出台政策,逐步建立培训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制度。政府应根据一些行业农民工季节性、分散性、流动性以及工作时间长、不固定的特点,采取课堂授课与课后自学结合,长训与短训结合的办法,分阶段教学,方便有一定文化基础和能力的农民工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完成学业并颁发证书。同时,为激励农民工学习知识,学习技能的积极性,有关部门定期组织举办农民工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对农民工进行技能等级考核认定,并颁发证书。只有这样,培训才有吸引力,培训后的农民工在就业中才具有竞争力。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工培训事业,加强管理。各有关部门协调工作,立足自身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政策指导、督促检查以及各项服务工作。农民工培训工作要统筹计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开展。把农民工培训作为长期重要任务来抓。
5.培训农民工要做到因地制宜、按需施教、注重实效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坚持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做好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区分不同培训对象,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要求,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使各地培训工作进展在趋于平衡的同时能够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6.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篇六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我国农业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存在和移动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与二元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程度、规模、速度都呈下降趋势.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把人口数量优势变为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找出合理转移及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
作 者:周慧秋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4)分类号:F1关键词:
7.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 篇七
1.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2004年,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 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 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 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现在有的地方搞城市化, 却没有适当的产业支持, 民间戏称为“一条大马路, 两行卷帘门”。这样的城市化恰如当年形式主义的大办开发区, 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一个城市在产业选择上应当有利于劳动力转移。按照发展经济学家W·A·刘易斯的看法, 所谓发展就是把传统部门即农村的无限供给剩余劳动力通过发展现代部门不断予以转移。以实践来看, 这种供给必须是有效供给, 所谓有效供给就是选择的产业层次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与转移出来的人员的素质相适应, 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因此, 目前我国有些地方特别是西部的一些省份在产业选择上无视本地地域偏远、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多但素质不高的特点, 非常时髦地选择高新技术产业作支柱产业。这样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不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
2.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 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入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
3.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 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 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较大差异, 缺乏技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人数庞大, 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高达3亿, 占农村人口的20.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8%;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5%。
4.城市失业率增高。近年来, 伴随城市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 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政府机构的精简, 城市失业率剧增, 据相关资料表明, 90年代以来, 城市下岗职工剧增, 出现突发性失业高峰, 城市高失业率的存在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或流动渠道受阻。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最新统计资料可以看出近年输出地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比同期减少了很多。
5.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 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 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 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 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 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 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 影响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
进入21世纪后, 我国农村劳动力将处于新的供给高峰。据预测, 2001年—2010年全国农村将新增劳动力6350万左右。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 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 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针对以上情况, 本人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空间
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正如上文所述, 农业领域容纳劳动力出现了绝对量下降的新情况, 许多人以此判断农业内部已无扩张就业空间。例如, 当前极需强化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就可以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我国农业发展相对落后, 土地产出率低, 水资源浪费严重, 贫困地区多等均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密不可分, 路网、电网、水网, 网网不畅, 农业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日趋明显。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因经济实力弱, 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的能力也较差。而这些地区正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密集地。当前以政府为主导, 结合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既符合国家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 又符合加入WTO的“绿箱”规则。
二、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 加快培育和发展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一开始就是通过市场化途径, 它是劳动力市场中最活跃的一部分。它的进一步发展和规范化, 无疑还需要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但实际上, 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是被分割的。造成这种分割的关键因素是不合理限制、社会保险与户籍制度。它们从根本上阻止了农民向非农民的转换, 或使这种转移具有很高的成本, 使农村劳动力转移长期处于亦工亦农状态, 使农民工一直处于不稳定的流动状态。为此, 一是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当前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仍受到很多不合理的限制。一些大中城市为了保证城市居民就业都规定了限制农民进入的行业和工种。一些地方存在简单粗暴清退进城务工农民的做法。现在许多城市面临就业压力, 对农民进城务工进行严格控制。实际上, 农民进入城市后, 与城镇劳动力就业的互补性远远大于竞争性。针对上述问题, 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 清理对农民进城务工不合理限制政策和乱收费, 维护和保障进城务工农民的各项合法权益。二是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步伐。目前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正在全面推开, 个别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也有了较大的动作。事实表明, 放开户口后并没有产生消极影响。要进一步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大中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 可以从城市的实际承受能力出发, 赋予各市更大的自主权。三是社会保险要覆盖全社会, 将转移到城市的民工纳入社会保险体系。加入WTO后, 我们应贯彻WTO国民待遇原则,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政策, 给予农民工社会保险方面的同等国民待遇。对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 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 推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 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三、加快城市化进程, 扩大就业需求
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 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 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 产业门类较多, 聚集效应强, 消费水平较高, 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 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 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 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 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 经济发展空间较大, 吸纳就业能力较强, 农民进镇成本低, 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现实需求。还要看到, 多数农民是在搞好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兼营二、三产业, 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完全具备离开土地进入离家很远的大、中城市的条件。小城镇具有与农村联系紧密的区位优势, 便于直接发挥辐射和带动功能, 促进水利、道路、环保、农电和通讯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 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体现特色, 注重质量, 逐步完善, 把扩大就业需求, 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优先目标。为此, 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 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 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根据小城镇特点, 立足本地资源优势, 以产业为依托, 培育龙头企业,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小城镇的投融资、用地、户籍、购房、发展二、三产业等相关政策, 大力扶持小城镇发展, 拓宽小城镇投融资渠道, 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企业、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 发展小城镇的各项公益事业。在保护耕地和农民合法权益的况下, 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四、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障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 这种状况不能适应加入WTO后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要真正解决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亦工亦农的不稳定状态, 使其顺利实现转移, 就需要进一步引导农村劳动力稳定的职业化转移, 这当然需长期努力才可以达到, 其中, 大力发展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一) 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实行免费学习, 吸引适龄青年来就读。 (二) 要大力推广适用技术, 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教育。 (三) 要搞好上岗前培训, 培养一批有文化, 有技术的合格劳动者。
参考文献
8.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对策 篇八
关键词 劳动力 转移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国13亿人口中,9.1亿生活在农村,现有18.5亿亩耕地,农村现有劳动力为4.8亿。按我国农村现有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1.7亿劳动力在农村就足以保证农产品的供给,这种人口众多,耕地较少的国情,导致现有的劳动力要素不能得到合理而有效的利用,使得极为有限的耕地承载着过多的农业劳动力,导致农业生产率始终得不到提高,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致使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民生活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现阶段,“三农”问题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方法之一应将大量滞留在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并缩小不断扩大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乃至农村内部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基于趋利行为,这些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较少,到经济发达地区居多。
首先,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由于受经费、交通、通讯、农村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求职务工的信息不通畅等因素的制约,还处在“亲帮亲”、“友帮友”的自发无序的流动状态,流动性大且不易管理,供求关系不易衔接,盲目性比较大。
其次,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我国农村劳动力主要来自于县及县以下地区,在这些地区的人口中,具有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1%,而只有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却达到了58%,因此,虽然农村流动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普遍高于流出地的人口,但却低于流入地的人口,随着城市就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日益提升,普遍偏低的综合素质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
再次,机会成本与非农就职风险,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进城的另一重要因素。目前城镇工作人员是以职称、职务为标准来领取工资和报酬的。而农民通常在其所居住的村子里有住房,他们进城后必须从市场购买或租赁房子,这样他们便要付出购买房子或租赁房子的实际支出成本和放弃原有住房的机会成本。同时,由于目前我国的劳动合同、保险制度的不健全和一些私营企业的风险道德问题,导致对他们的工资兑现、因工致伤致残的医疗及保障方面还存在有许多问题,这又成为制约农村富余人员进城的另一重要因素。最主要的是中国实行了几十年的城乡分割式的管理制度,他们虽然己经流入了城市,但严格的户籍制度使其户口还留在农村,没有能够获得城市户口,而是作為一个长期往返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特殊群体而存在,也即形成了人们常说的“农民工”或者说“流动人口”。
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着力解决农民进城就业、居住问题,不断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1、完善就业信息管理体系,为农民外出就业搞好信息服务
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利用服务资源,发挥网络和就业信息联络员的作用,及时向农民宣传相关就业政策,发布招聘求职信息,使农民能够通过更多方式快速找到满意的工作。同时应将劳动中介组织应向乡镇延伸。建立县、镇、乡3层劳动中介组织,可以充分发挥劳动中介组织的作用,为农民提供更多准确的就业信息,减少城乡就业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2、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培养新型农民
从长远来看,要加大对农村教育资金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同时针对进城农民学历低、技能差的现状,劳动就业部门应发挥优势,依托各级劳动就业中心、技工学校、职业学校等培训机构,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合理设置培训项目及培训层次,提高农民整体技能水平,努力培养一大批掌握新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劳动者。
3、加大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步伐,为农民进城居住创造条件
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调控房价,目前城市房价开始松动,但相对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来说依然比较高,他们买房难度比较大,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创新住房管理制度,落实房价调控政策,采取制定优惠政策,提供更多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方式保障农民进城居住。
4、消灭城乡差别,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针对进城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险制度不规范的问题,劳动保障部门应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保障制度,同时加大监管力度,监督和强制用工单位为就业农民提供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使进城农民得到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周萍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特区经济,2006,(12).
[2]蒙丹.建立现代农业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矛盾及破解[J].特区经济,2007,(6).
9.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 篇九
【摘要】:探讨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值得注意的四个问题,如重新审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防范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防范农村内部产业结构失衡;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防范“农户+小块土地分割承包”经营模式的复归;并在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中图分类号:C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08(2008)0910145-02
一、前言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之一。近些年来,我国在此方面不仅达成了理论上的共识,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但相比较而言,对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可能诱发的一些新问题还认识不足。因此,为了有效做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作,尽可能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社会成本,很有必要对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高度重视。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重新审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是首要问题
据统计,我国农民工人数去年接近两亿,已成为工业和服务业真正的主力军。这些农民工面对的基本上都是私营企业,由于是典型的劳资关系,造成了一些企业随意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有的企业任意加大劳动强度,体罚农民工,甚至拘禁农民工;还有些企业强制农民工加班加点工作,而且不付或少付加班报酬。再加上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对农民工没有在方方面面一视同仁,以及一些地区站在狭隘的地域观念上不能公正处理农民工遭受的不法侵害,使得农民工的生存和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在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农民工劳资纠纷不断,而且维权、讨薪之路异常艰辛,一些农民工便不愿再外出打工了。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逐步升级造成了农民工供求结构不对称,这就使得民工潮演变成了部分地区的民工荒。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 是中国从乡村型农业社会向城市型工业社会这一历史转型期最为突出的特征, 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劳动力供求进入年轻劳动力有限供给阶段,为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环境带来机遇。短缺与剩余并存,农村仍有1亿多富余劳动力,进城农民工转移尚在中途。
影响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有制度因素、供给因素和经济因素, 针对中国目前二元经济的特殊性, 应强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推动工作, 加快城镇化、农村工业化进程, 健全农村劳动力培养培训机制, 建立良好的劳务输出服务体制等, 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防范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主要表现为农业劳动力人口中业已存在的知识结构。从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口的实际来看,这种知识结构又与他们的年龄结构存在着一种较为特殊的对应关系,即拥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的农业劳动力人口往往是青壮年劳动力人口,而除此之外的都属于文化科学知识相对贫乏的中老年劳动力人口。在这种供给结构中,青壮年劳动力人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我国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的状况,取决于其中的青壮年农业劳动力人口的变动状况。
西方经济学在提出剩余劳动力概念时暗含了一个重要假设,即所有劳动力都不存在诸如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原则性差异。在此条件下,转移其中的剩余劳动力不会影响留守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从而也不会影响他们的生产绩效。然而,这一假设并不符合我国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实际,所以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有可能从农业中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并非通常意义的边际过剩人口,而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青壮年劳动力。一旦这样的劳动力人口转移达到某种规模,就会导致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进而降低农业总产出,损害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支撑作用。不仅如此,我国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人口还存在“跳出农门”的强烈冲动,而且这种冲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已经进入一浪高过一浪的释放期。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何举措,都有可能激励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以更大的规模和速度流出农业领域,导致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严重失衡。因此,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与防范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有机结合起来,才会更加有效。
3.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防范农村内部产业结构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内部的产业结构状况虽有比较大的改善,但由于受到仍然脆弱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产业结构协调发展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主要表现为农村内部第一产业即种植业基本上是粗放经营,增长乏力;第二产业即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新的增长点;第三产业即各种服务业的发展尚不完善,存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残缺不全,法律、科技等咨询服务体系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等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内部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固然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但更为重要的因素仍取决于农村内部第一产业的发展水平。而要使农村内部第一产业的发展水平在已有的基础上迈上一个新台阶,调动青壮年农业劳动力人口的务农积极性就显得尤为迫切。在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同时调动起一部分青壮年农业劳动力人口从事第一产业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即使第一产业发展在一定时期内会表现出某种效率(例如人均产出增加),也会很快消失。其原因在于:(1)青壮年农业劳动力人口的大规模转移,会恶化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供给结构,使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不利于第一产业产出水平的继续提高和结构调整。(2)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空间的扩大,第一产业的现有制度水平难以经受住社会化大市场的冲击,难以抓住由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具有挑战性的机遇。(3)第一产业的人均收入水平不可能随时间推移而可持续增长。在此情况下,农村内部第一产业很快就会进入边际生产力的递减阶段。更重要的是,缺乏青壮年劳动力的第一产业的某种发展,并非真正意义的发展,因而也就不可能为农村内部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应有的产业基础,最终会导致农村内部产业结构失衡。因此,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与防范农村内部产业结构失衡有机结合起来,才可能更加有效。
4.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防范“农户+小块土地分割承包”经营模式的复归
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是以塑造“农户+小块土地分割承包”的经营模式为开端的。当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拉开序幕,政府严格控制农资销售价格,同时又上调农产品收购价格,使这种经营模式在推行之初表现出良好的绩效。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和价格体系有序放开,这种经营模式原有的绩效基础逐渐失去,客观上提出了转换农业经营模式的迫切要求,“农户+公司”和“职工+公司”等经营模式就是适应这种时代要求而先后产生的。
就“农户+公司”经营模式而言,它成功地解决了单个农户不足以进入社会化大市场的难题,合理地避开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将会碰到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空白,农业经营的社会化程度得到一定提高。但是,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农户与公司并非纵向一体化单位,而是两个分别独立的经济主体。农户是独立的生产主体,公司是农户产品的购买和销售主体。“农户+公司”的实质是“农户+小块土地分割承包+公司”,并没有实现经营模式的真正转换。就“职工+公司”经营模式而言,农民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而成为公司的内部职工,职工与公司纵向一体化了,成功地摆脱了“农户+小块土地分割承包”的经营模式。然而,“职工+公司”的经营模式的形成需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要有具有战略眼光的经营农业的投资家;二是经营的农产品要有较高的市场回报率。从我国的现实情况而言,该模式没有可能在我国农村中全面铺开。于是,转换“农户+小块土地分割承包”经营模式的重任还得依靠农村中的那部分青壮年劳动力人口的创造力,因为他们最了解农村、农业和农民的要求,他们最具有转换经营模式的偏好与能力。只要政策得当,善于引导,热情支持,假以时日,他们完全有可能创造出适合我国农村经济实际的新的经营模式。而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程中,如果忽视农业经营模式转换的人才储备与培养,就有可能导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户+小块土地分割承包”经营模式的复归。因此,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与防范“农户+小块土地分割承包”经营模式的复归有机结合起来,才可能更加有效。
三、结论与建议
我国劳动力供求的阶段性变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新的问题,一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问题也要放在新的背景下来认识。年轻劳动力出现短缺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大的变化,而农村中年以上的富余劳动力难以就业,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以及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1.劳动力供求的阶段性变化为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环境提供了机遇,社会各方面要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一代农民工对进城就业的基本要求和追求。
2.不仅要重视牟轻劳动力,而且要开发中年以上劳动力资源,农民工稳定就业和市民化成为社会课题。
3.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有限供给阶段,他们顺利转移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加大农业投入,推进农业的变革和技术进步,否则,转移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停滞。
4.为中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以及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逐步让农村大量中年以上富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农民的农业剩余劳动时间在兼业中得到充分利用。
5.过分依靠廉价劳动力的经济增长方式要改变。应当看到,从目前到2032年,中国仍处于人口总抚养比率低的人口黄金期和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需要继续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是,中国劳动力供给已发生微妙变化,经济发展不能仅靠廉价劳动力,而要越来越倚重技术进步、营销管理的改善,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参考文献
10.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初探 篇十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就业规模与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组合形式及与人口总量变化相关联。但由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等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的作用,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劳动力过剩。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是转移到非农产业,流向收入水平高或预期收入高的部门。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有四个方面。一是乡镇企业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主渠道。从1998年到2006年,乡镇企业从业人数逐年增加,并于2006年达到1.468亿人。二是农民向城镇转移。我国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积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有效地吸引了部分农民向城镇转移。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到5.77亿。三是农村异地转移和跨区域流动。随着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逐步放开,部分农民纷纷外出就业,劳务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四是农业产业化拓展了农业就业空间。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而且吸引农民由产中向产前、产后转移,解决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出路。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一)流向分布:省内城市和东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我国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高额工资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调查显示,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有41.2%的人在省内城市打工,其中在省城打工的占19.6%,在省内其他城市打工的占21.6%。此外,分别有20.9%、11.6%和11.9%的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打工。与2005年相比,到环渤海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上升了5.6个百分点,到长三角地区、闽东南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分别下降了1.9和1.0个百分点。
(二)行业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
外出务工劳动力受文化水平和技能的限制,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些行业所需技术不高、投资少、风险少,比较适合文化程度不高,但能吃苦耐劳的农村打工者。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从业较为集中的行业及其所占比重分别为:建筑施工业16.3%、电子电器业13.5%、制衣制鞋业11.7%、住宿餐饮业9.4%,在以上四个行业就业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比重为50.9%。除上述行业外,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比重较高的行业还有:机械制造业6.2%、商务服务业6%、食品制造业4.9%、交通运输业4.3%、居民服务业4%等。
(三)就业途径:亲友介绍 许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经商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已在城里定居的老乡介绍找到工作。根据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2007年的一项调查,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所找到的工作由定居本地的亲属、朋友介绍的占28.20%,由同样在外务工经商的同乡、亲友介绍的占25.99%,自荐到用工单位工作的占10.51%。另外,还有部分农民工是通过自主就业、招工广告、包工头或老板招募、劳务市场、招聘会、报纸等媒体找到工作,分别占7.94%、7.38%、5.15%、3.85%、2.46%和2.05%。
(四)务工模式: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
长期以来,农民外出务工大概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摆钟式”流动,即农民外出务工以年为周期在城乡和地区之间往来;“兼业式”流动,即农村劳动力利益农闲时间季节性地外出打工。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课题组的调查,常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率平均为18.1%,其中东部的劳动力转移率最高(为23.55%)。这表明转入非农产业的全部农村劳动力中,已经有接近40%的属于常年在外从事非农业。举家外出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平均为5.29%,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举家外出率最低(为4.71%),而西部地区举家外出率最高(为6.61%),外出劳动力中的三分之一已经实现了举家外出。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正在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就业兼业性减弱;由“候鸟式”流动向“迁徙式”流动转变,转移稳定性增强;由城乡间双向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在城镇定居的农民工逐渐增多。
(五)发展规模:外出务工队伍不断扩大
农业生产效率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的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就业压力迅速增大,这些都构成了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的直接动因。近几年,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人数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外出从业时间不断增加。根据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总体上仍然供大于求。目前农村有1.5亿剩余劳动力,随着20世纪8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劳动力供给总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另外,工业化、城市化加剧发展,也对劳动力将持续产生较大需求,对农民外出务工产生巨大拉力。我国耕地资源少,承载农业劳动力有限,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形成巨大推力;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城市现代文明的呼唤,也对农民进程就业具有巨大引力。这预示着农民工规模将会继续扩大。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一)现行土地制度的双重功能与农业剩余劳动转移存在着矛盾
现行土地制度既有经济功能,也有保障功能。尽管目前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速度有所减缓,甚至在许多农民中存在农业生产的消极懈怠性,但土地经济功能的减弱并没有因此削弱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土地的保障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土地的流转和集中,从而制约了土地经济功能效率的提高。这就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然面临两难困境,既想成为非农业劳动力,又不想放弃户口农业。一方面,土地由于细碎化经营而效率低下,剩余劳动力必须转移出去才是农户合理配置其劳动力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转移劳动力又不敢轻易放弃土地承包权,在转移中始终与土地保持着松散或紧密的联系。
(二)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过程中,会遇到一个现实的户籍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真正的转移。于是便出现了这样一个矛盾:改革开放后,虽然将自主择业的权力交给了农民,但农民进城后却因户籍问题而无法实现身份的转变,从而严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另外,户籍制度还造成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难以取得城市户口,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有关待遇,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后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转为市场,传统的户籍制度与新体制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户籍制度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
(三)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
尽管经过新中国50年的努力,我国文盲率已大幅下降,农民文化程度逐步提高,但目前的整体文化素质仍普遍偏低(如图1)。2006年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的份额只有1%,初中程度所占的份额最大。我国农村劳动力初中和初中以下学历的劳动力仍占多数,文盲、半文盲还占有相当比重。这就使得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其创新能力较差,通常只滞留于依靠传统经验的有限领域,很难开拓新的就业门路和工作机会。
四、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一)坚持农业的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的重要作用。挖掘农业内部就业空间,增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开发,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化和一体化进程,尽可能地吸纳农村劳动力。
(二)依靠工业化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通过工业化的推进,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一系列产业都会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从而为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工业化总体模式的目标应该是在城乡工业一体化背景下达到劳动力就业一体化。在工业化过程中既要协调好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又要解决好各产业间发展层次和发展顺序的问题。
(三)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和布局
大力发展小城镇,进一步扩大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和能力。从产业结构上看,要特别强调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逐步理顺产业结构,以改变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结构上的趋同现象;从地区布局上看,我国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应重点扶植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促进其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由此增强乡镇企业进一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使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适度集中,改变其布局分散,外部不经济和规模效益低下的状况,通过关联企业的乘数效应使现有乡镇企业的小城镇就业容量扩大。
(四)调整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通过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和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实现适度的规模经济,增强土地的经济功能,并实现由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与跨越。政府要积极地、渐进式地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合法地、自由地迁入到城市中,这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来说,具有战略作用。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方面,需要逐渐将进城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从根本上改变城市下岗职工与农民工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另外,在子女入学、税收、购买住房方面给予其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规范政府行为,禁止和取消政府机关对外地劳工的一切收费。
(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扩展职业教育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1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 篇十一
一、农民参与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
1.参培率较低
以我镇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例,2011年、2012年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人数分别为716人、833人,培训人数占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1.8%、2.2%。数据显示,这两年劳动力转移培训人数虽呈增长态势,但参培率仍低得可怜,绝大部分农民未接受任何职业技能培训就直接转移就业。
2.主动性缺失
目前,农民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主动性普遍缺失,但对有关转移政策又表示出一定程度地欢迎和拥护。从每年参训人员口中得知,他们往往是在村干部或培训教师的劝说下才同意参加,主动到定点培训机构参与培训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3.思想顾虑重
受历史、地域、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诸多顾虑。以我镇为例,2012年主观不愿意参加转移培训的人数占从业人员的10.8%,认为补贴标准偏低、缺少吸引力的占26.4%,觉得不培训也能顺利就业的占38.7%,认为培训时间难以保证的占13.6%,怕培训后就业困难、没有积极性的占8.3%。以上数据表明,虽然大部分农民有参与转移培训的主观愿望,但思想顾虑多,因而主动参与的人数也就寥寥无几。
二、转移培训叫好不叫座原因分析
1.农民培训意识普遍淡薄
受历史、地域、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现有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文化程度偏低,造成自我发展能力受限。因为在农民自己看来不存在像中小学生那样的学习必然性,必要性,也看不到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学习的的紧迫性以及智力投资的重要性,因而培训自觉意识淡薄。同时,一部分农民对政策了解不深、不透,更舍不得自己拿出钱来进行培训,只把培训当成政府要求参加的行为,被动接受,培训主动性自然不高。
2.培训补贴标准明显偏低
由于受区域经济、办学实力等因素的影响,我镇对前来成人教育中心校参与培训的农民,学校仅能给予10-20元的务工补助,培训项目仅限于玩具、服装加工等非热门项目,农民要想参加诸如餐饮服务、机械操作、出国劳务等热门培训必须到市区,按政策规定他们虽可享受一定的培训补贴,但由于标准偏低,加上还需支付一笔数量可观的交通、食宿费用,部分农民经济上有些吃不消,有些项目培训时间较长,补贴费用仅占培训费用的极小份额,农民还需大掏腰包,因而参训积极性不高。
3.培训时间难以得到保证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时间一般为15天左右,但部分参与培训的农民因害怕耽误自己生产时间造成经济损失,连基本的时间都无法保证,培训单位只能简单地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农民无法学精、学透专业技术。
4.就业准入制度执行不严
近几年,企业用工难现象有愈演愈烈趋势。本镇企业为了生产的需要,相应降低了就业门槛,有无培训照样上岗,农民外出务工寻找就业岗位也相对容易,培训后就业的与未培训就业的工资水平差距不大,种种表象使一部分农民认为参与培训又费时,又误工,还影响收入,因而导致对转移培训的有效需求减少,参训的积极性也相对减弱。
5.服务保障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多停留在培训层面上,培训后促进转移就业的服务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能及时向全体参训人员提供各种就业信息;二是没有与用工企业签订定向培训协议,推荐就业岗位,以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三是对培训后因失业而返乡的农民未能提供免费的二次培训,促其再就业;四是对转移就业的农民缺少必要的后续跟踪服务,如权益保护、法律援助等等。
三、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积极性对策
1.加大舆论宣传,着力提高农民思想认识
可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网络、招生广告等媒体,面向农民,面向农村,广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实施的目的、意义、作用和要求,扩大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使广大农民及时理解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精神实质,积极主动参加培训。同时注重宣传那些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外出创业中的典型人物事迹,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表彰奖励活动,扩大社会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农民接受培训的持续动力。
2.提高补贴标准,切实减轻农民培训负担
地方政府应落实好相应的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并纳入财政年度预算。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用人单位与农民共同投入的费用分担机制,在保证政府投入的前提下,引导企业加大培训投入,鼓励民间捐资,切实降低农民参训费用,促进农民广泛参与。简化农村劳动力转移补贴环节,完善补贴方式,将培训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培训农民手中,让农民切切实实感受到培训的实惠。
3.创新培训形式,不断提升农民就业技能
整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资源,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吸纳本地优势教育资源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培训机构的品牌效应吸引农民参与培训。从农民愿望出发,从企业的需求出发,从市场的发展出发,科学设置培训专业,采取位点下移、就近培训,就地转移等培训模式,让农民不出远门就能参与培训。逐步建立起订单培训、企业参与的机制,走先培训后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的路子,以培训促输出,提高农民就业率。
4.强化政策引导,逐步实施就业准入制度
逐步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的配套政策,建立先培训再就业的制度,使培训成为农民个人的自觉行为。逐步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和劳动力预备制度,严格实施持证上岗制度,提高用人单位使用合格劳务人员的意识,规范用工行为。要不断强化政策引导力度,使每位农民知晓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并不是人为阻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而是引导农村劳动力自觉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从而更好地实现转移就业。
5.完善服务职能,促进农民高效有序转移
1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 篇十二
1.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较差
长期以来,农民的就业状况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而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隐性失业状况严重。同时,国家也没有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纳入就业体系之中,导致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之间在就业待遇上往往不平等,无法保证同工同酬。国家针对城镇居民的就业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登记,为其建立起了培训机制以及市场服务机制,并且逐步完善劳动用工合同、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一些基本待遇制度。但是,国家并没有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纳入这些基本的就业服务体制之中,使得他们无法获得国家给予的就业资源,以及享受一些基本政策待遇,这也就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除此之外,国家也没有建立专门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的就业服务机制,很多的政策也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近年来,虽然我国出台了很多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也把保障农民工的权益放在了特别重要的位置。但是,因为很多政策没有进行落实,在农民工进行实际就业时,仍然会受到数量上、工种上等方面的限制。同时,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农民工仍然享受不了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待遇,并且工资被拖欠而无法追回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虽然有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合同的内容大多是限制农民工的权力,而不是约束用人单位的行为,造成了农民工的就业权益得不到根本性的保障。
1.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形势严峻
近年来,我国的劳动力不断增多,造成了很大的就业压力。并且,我国正在大规模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这一时期,特别多的下岗职工已经注定成为长期的失业者。 在我国资本快速优化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新的劳动力的使用数量逐渐下降。正因为这些原因,使得就业中剩余劳动力的刚性供给与结构性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除此之外,近年来,高校的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它们不断地涌入就业市场也造成了市场的拥挤,还有很多退伍军人、城镇新增的劳动力及下岗的职工来争夺劳动力市场,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就业过程中面对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加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难度。
1.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成本高、效益低
在农民工就业成本方面包括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两部分。有很多农民工进城务工时,因为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找工作困难,甚至经过长期寻找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一些单位也没有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培训以及一些就业信息方面的服务。同时,农民工的子女伴随其进城上学,因为政府不能将农民工子女的档案归入当地的义务教育系统中,使得农民工子女存在上学难、教育成本高等问题。农民工从事的大多是一些比较累、工作环境比较差的工作,他们工作时间较长,但是工资却很低,还会受到很多人的歧视,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的质量比较差。
2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行有效转移就业的对策
2.1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提高就业人员的技能素质
为了更好地优化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应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也纳入到国家的就业体系之中,加快对建立城乡平等就业机制途径的探索。同时还要改革户籍制度,将户籍与就业平等权、劳动与社会保障权、教育权以及福利待遇等权利剥离开,建立起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的待遇制度。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要积极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市场准入机制、劳动与社会保障机制、政府投入机制、管理与运营机制等,优化转移就业环境,减少就业市场障碍,更好地带动城乡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同时,要加大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的基本技能以及素质的培训,根据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对转移就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专业性的技能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和基本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从而为实现高质量的转移就业奠定基础。
2.2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加快建立城乡平等的教育机制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教育, 加快建立起城乡平等的教育机制,从而使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教育能够协调发展。而目前最为重要的工作是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保证农村孩子义务教育的有效落实,使孩子能享受到与城市学生同等的教育资源。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落实、有效推进国家义务教育政策,让农村的中小学生能够真正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时,政府也要根据农民大批规模化进城的现状,制定科学政策,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权益,使他们不至于因贫辍学,从而提高农民下一代子女的文化水平,使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有质的保证。
2.3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机制
要想有效扩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一是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地区可以因地制宜,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利用当地地理条件及资源优势,发展自己的特色农业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农业产业, 同时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最大程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地区内部实行有效的转移就业。同时,还可以将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流程紧密连接起来,形成成熟的生产链,推动区域农业的集中化、一体化发展, 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获得有效利用的同时,促进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二是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农村私营企业发展。在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带动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近年来,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都进入了周边乡镇企业之中,进城农民返乡就业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因此,可以通过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政策支持、技术支持,提升乡镇企业的数量与质量,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就业,这样不仅可以保障日常农业生产不受影响,而且还能够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此外,政府部门还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可以在税收、贷款等方面为私营企业提供便利条件; 或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以此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有一些省市建立了农民商贸街,吸引农民进城经商,从而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总而言之,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就业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较差的就业环境、严峻的就业形势、较高的就业成本以及相对较低的就业技能与素质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效率与质量。因此, 政府部门一定要持续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加大教育投入,扩宽转移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从而有效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质量,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摘要: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有效转移,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率,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13.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的调查论文 篇十三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特定国家,特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即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的多余。具体定义又是指边际收益为零甚至为负数的那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及使不增减投入也不至于影响哪个农业产品的总量。
一.原因与现状
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人均耕地面积少,工业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化结构突出,这是我国的一个基本特征。
目前,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8%,剩余劳动达到1.2亿,而且每年增加1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比重达,是农民增收的潜力。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实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8%提高到目前的37%,但与工业化水平相比,仍然落后了10多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低和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存在遏制了城市工业对劳动的需求,也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规模,最终将制约城乡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结合调查实际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安于现状,不满足于当前传统农业经营带来的微力,在家乡又找不到脱穷致富的路子,因此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农民越来越多。根据调查--小区劳动力的转移越来越多,越来越突出。据调查该小区以苗圃为主,人均苗圃栽培面积为一分地。面临我国基本国情人多田少的问题,因而有大量的劳动力剩余,为解决农民基本的生活问题,大量剩余劳动力不得不外出谋生。
该小区劳动力结构现状。根据农村住户调查,2010年全镇劳动力为30万,该小区占总劳动力的3%,该小区总劳动力有9000人而剩余劳动力就有其三分之一的比重。从性别结构看:男劳动力占54.85%,女劳动力占45.15%;从所从事的行业看:第一产业占50.71%,第二产业占14.76%,第三产业占24.53%;从受教育程度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1.7%,小学文化程度占17.90%,初中文化程度占49.37%,高中文化程度占25.34%,中专文化程度占4.3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3%;从结构上可以看出:该小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较丰富,性别结构较合理,劳动力水平较低。
该小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农村“人多田少”现象的日趋严重,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了转移已成为一股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全小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3000人,其中省外2000人,省内1000人。上半年新增0.5%,其中女性50人。在新增成员中有100人接受了职业培训。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转移有以下特点:1.农民工自主创业,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实行个体户经营,成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之一;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广东沿海地带或武汉地区;3.二,三产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主要行业。
三.存在问题及影响
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时,也存在一些阻碍因素
农村剩余劳动素质受观念制约。一是自身因素,取决于劳动力本身素质和就业能力。文化素质的是适应性强,能胜任多种角色,较容易转移就业;文化素质低的又不具备专业技能,使得农村转移劳动的就业空间狭小,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因而难以转移就业。二是观念因素,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思想保守,小农意识根深蒂固,仍受封建自然经济制度的影响,怕冒风险,小安即富,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不愿转移。常年巴望政府救济金和救济粮,不愿改变现状。一部分地区出现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大量劳动力向广东沿海一带转移,促使广东一带劳动出现饱和状态或剩余状态,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就会影响广东地区的治安问题阻碍城市发展;而在一些偏远地区青年劳动力不足,家庭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导致农业生产难以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外出劳动工文化素质差,法律意识淡薄,就会常出现侵害农民工权益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民工进城。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在当今技术创新,科技进步的21世纪,农民工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劳动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基本技能是不能
适应社会的需求,不能及时适应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不利于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城市,农村的影响。
(一)1.对城市的有利影响:(1)有利于及时补充城市缺乏的劳动力,给城市建设注入一股充足的活力。(2)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稳定社会发展。(3)有利于带动城乡发展,促进二者的有效结合。(4)有利于带动城市的消费能力,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2.对城市的不利影响:(1)加重了城市就业和管理的负担,大量农村人口的涌入城市,使得本来不够宽敞的城市显得更加拥堵,城市人口压力就越大,交通负担加重,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管理成本大大加大。(2)加重城市住房问题的负担,农民工大量进城会给城市带来巨大压力,是城市周边出现“贫民窟”,影响城市整体发展。(3)不利于城市社会秩序的有效建设,农民工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在与经营者发生纠纷时得不到保护,会铤而走险等,甚至水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1.对农村的有利影响:(1)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了农业劳动效率。(2)增加了农村收入,为农村发展注入了资金,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3)劳动力外流转移的稳定性,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调整。(4)有利于加快农村人口实现城市化的进程,缓解农村劳动的就业压力,为农村的社会稳定提供保障。(5)有利于农村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沟通城乡关系。(6)有助于调整农业的不合理结构,加快农村非农业的发展。2.对农村的不利影响:(1)大量劳动力流失,使农村农动供给失衡,影响农村的稳定。
(2)过剩转移,有可能使大量的良田荒凉,不利于土地的充分利用。(3)城镇的繁荣吸引大量年轻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村失去一支年轻,富有朝气的建设队伍。
(4)农村年轻人外出,农村老年人口比例明显上升,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
四.转移措施
(一)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制约农村劳动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增强市场竞争意识,提高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水平。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大力发展服务业,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三)压缩劳动力的供给,维护和扩大耕地面积,减少农村外出务工人员。
(四)实行农业多种经营,加大市场需求力度。政府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发挥其优势特长,挖掘地方和个人潜能达到转移就业,提高地方经济的吸纳能力,加强县城和中心建设,推进乡镇企业的结合调整和体制创新,还可大力发展私营经济。
(五)开辟多渠道的转移路径,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那些延伸;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调整乡镇企业活动,增强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吸纳能力。进一步扩大国际劳务输出,用农村人力资源换国外土地,能源等资源。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五.启示
(一)加大力度扶持和壮大农业产业化企业,实现“双赢”,依托资源建基地,面向市场求发展,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向。
(二)科学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收,发展本地经济的有利前提。
(三)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适时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农产品的质量。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推荐阅读:
象山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11-0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11-0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浅探07-01
定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对策10-27
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及对策研究10-13
十堰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08-27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07-01
各具特色的国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10-10
乡镇201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01-20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