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作文语文园地复习

2024-09-30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作文语文园地复习(精选5篇)

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作文语文园地复习 篇一

班级 姓名 成绩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3分)

lǜ tiào lì jǐnshèn xián

过()()望 瓦()()()疑

二、下列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肃立 高朝 预定 次序

B、灰烬 豪迈 敬仰 歧途

C、收获 爱慕 鼓厉 捕捞

D、盗窃 即使 废水 灵魄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括号里。(5分)

毫不犹()风欺()压 不()争辩 众志()城

安然无()满腔()火 一如既()励精图()

这个玻璃盘很坚固,从桌面上掉了下来,仍(),没有裂缝。

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3分)

坚决 坚强 坚毅 坚信

1.妈妈说:“孩子,你要()点,不要被困难吓到。”

2.无论别人如何反对,他都()自己的决策没有错。

3.在这次拔河比赛前,同学们都()表示,一定要取得胜利。

五、给句子中加横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怪:A感到奇怪 B奇怪 C 责备;怨 D很;非常

1.让它荒着怪可惜的,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2.请你不要怪他,这一切都是我的错。()

3.不要大惊小怪,这都是她努力的结果。()

4.这种花只在夜间开放,真是怪事。()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必再提了。(修改病句)

2.我们吃的穿的,每一样都不能离开群众的支持。(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意思)

七、用线把左右两边的内容连起来,再根据要求填空。(2+4分)

读书破万卷 不在于饰貌

宝剑锋从磨砺出 春生江上几人还

孝在于质实 梅花香自苦寒来

家在梦中何日到 下笔如有神

1.在《七律?长征》中,最能体现红军不怕困难的诗句是:

2.请写出课外积累的一句表达思乡情感的诗句:

九、语文实践。(3分)

在《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中,你们班或者你们小组开展了那些活动,有什么收获?请你简单说一说,向大家汇报:。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2分)

圆明园中,有金碧()的殿堂,也有玲珑()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留恋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______、元、______、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我能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2分)

“剔”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2.请把短文第一句中的两个词语补充完整,填在括号里。(2分)

3.我能在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朝代名称。(2分)

4.判断题,请在正确说法的句子后面括号里打“√”(3分)

(1)“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句话在文中起过渡作用。()

(2)“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说明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圆明园没有什么特点。()

5.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请把最正确的答案序号写在().(3分)

A因为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我们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B因为想告诉我们如要重建圆明园,就要记住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的样子。

C因为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就能更加吸引大家去了解圆明园,并要保护好圆明园遗址。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8分)

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就非常伤心:“啊,我的妈妈,竟然不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自在街上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不生气,还()地问:“孩子,你哭什么?”

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

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的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你应该珍惜才对!”“那------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惊奇地问。

老人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明亮的眼睛,让你去观察世界;给了你耳朵,让你去倾听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去走遍世界;给了。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陷入了深思。

老人又说:“ 孩子,最重要的,妈妈还给了你一颗充满()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吧!”

1.给短文拟个题目,写在短文上面的横线上。(3分)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珍爱——()悲痛——()

3.发挥你的想象,在文中横线上补充完整句子。(3分)

4.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3分)

5.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你认为他倾诉什么呢?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分)

7.阅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把感想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第三部分:习作(40分)

根据下列提示与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40分)

提示: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或者一本书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影响过你的成长,请把他(她)或它对你的影响写下来。

要求:1.题目自拟,并抄正在作文格上。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3.有一定的条理,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2.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作文语文园地复习 篇二

一、根据课文特点选择确定

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 原本并不作为教学而创作, 而是作为一种社会阅读客体存在的。读者阅读它们, 其目的或者是为了获得事实信息, 或者是为了获得思想感情的信息, 总之, 都是为了获得信息。文章一旦编入教材, 就不再是一篇社会阅读的客体了, 而是语文教学的材料, 是教学的一种凭借。课文是教具, 掌握教具不是目的, 目的是通过课文的学习掌握语文知识、语文方法, 形成语文能力。被编入教材的课文除了有原本传播的信息价值, 同时又增加了一种新的价值, 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 这种“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即我们所谓的“教学价值”。课文教学中, 学生掌握课文的主旨并不是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 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 是通过掌握课文主旨的过程掌握课文的教学价值, 即掌握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 也就是言语智慧, 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通过课文教学让学生不但掌握课文说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掌握课文怎么说及怎么读 (写) 这一类文体, 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通过课文教学得意、得言、得法。

一篇课文的语文知识在具体的教学点上是由教学的整体需要及整个教材的价值体系决定的, 我们应该根据课文所处教材的位置、编者意图、学段目标、单元专题要求, 尤其是课文本身特点确定这一篇课文特有的具体的语文知识, 让学生通过课文教学获得新的读法、写法和学法, 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例如《鲸》一文被收入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第一篇精读课文, 该组专题的内容是“学习说明性文章”, 专题的学法是“要抓住课文的要点, 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并试着加以运用”。再结合《鲸》的用词准确、表达形象这一突出的写作特点, 确定该课的语文知识为:学习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准确地用词, 形象地介绍事物, 通过练笔学习和运用作者的说明方法及准确、形象地表达的方法。

二、结合具体语境学习领悟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拼音、标点、生字新词、句子段落、篇章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知识和技能。这些属于教材的言语形式, 而内容与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所以语文知识的学习必须在学习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必须经历一个来回。即通过阅读文本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并在进一步充分理解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以课文的思想情感内容为背景, 通过课文里的典型语例, 学习领会言语形式, 因为离开了具体的语境, 所谓的言语形式是不存在的。再说, 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抽象讲解语文知识得到的只是模糊的概念, 对发展学生实际的语用能力并无多大用处。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语文知识要经历以下两个环节。

1. 以掌握课文的思想感情为基础

在课文教学中, 掌握文本的思想感情是达成语文课程目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学生必须通过阅读课文, 在与课文的语言材料的直接接触中, 得到最初的最真实的感受, 获得审美体验, 受到情感熏陶。在处理此环节教学时, 教师有意识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自学课文, 自主理解教材文本的意义。因为,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阅读理解是一项学生能够自发形成的技能, 是一种不需要刻意培养的技能。只要给予充分的时间, 学生就能自发形成阅读理解的技能。在教学中, 这个环节一般让学生通过预习初读课文, 教师只需花少量的时间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和初读课文的感受。如前所述《鲸》一文的教学, 学生通过自读课文, 了解鲸的形体特点 (大) , 鲸的进化过程, 鲸一般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以及鲸怎样进食、用肺呼吸、如何睡觉、鲸的生长特点等生活习性。通过阅读, 学生了解了有关鲸的科学知识, 唤起他们探索自然和科学奥秘的兴趣, 并受到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熏陶。

2. 在课文的思想情感背景中掌握语文知识

上述在预习或初读课文环节中的做法, 只是让学生作为阅读的客体, 获得一般读者所获取的信息。在课文教学中, 要在学生获得信息后, 重点引导学生学会领悟文本语言信息的处理, 这也是语文智能的本质内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以课文的思想情感内容为背景, 学习和领悟课文言语形式及表达效果, 掌握文本特有的语文知识, 具体安排如下。

(1) 典型示范, 领悟语文知识。首先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思考:课文是怎样说明鲸“大”的特点?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 品味并分析说明鲸“大”的方法,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接着出示“我国发现过一头很重的、很长的鲸”与文中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 约十七米长, 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作比较, 通过比较在具体的语境里感悟作者运用“近四万公斤”“约十七米”等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及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文知识。

(2) 实践运用, 内化语文知识。让学生找出课文第2至7自然段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句, 读读议议, 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在实践运用中, 内化了本文特有的语文知识。

这样, 学生在感受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感悟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文知识, 体会语言形式的表达作用。通过比较、评析等, 领悟作者的言语智慧, 在掌握教材的原生价值中掌握教材的教学价值, 积淀内化学生的语文知识, 不断丰富学生个体的言语形式, 为迁移运用打下基础。

三、通过变式训练迁移运用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领悟语文知识, 获得的只是陈述性知识, 理解的是知识的表征, 这时理解的只是一种抽象概念, 这类知识最大的特点是易学易忘。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因此, 学生获得的陈述性知识必须通过实践, 通过必要的变式训练实践操作, 在新的语境中运用, 在运用中上升为程序性知识, 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同时, 要在不同的语境中不断运用, 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鲸》一文的教学, 在学生学习领悟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文知识后, 让学生补充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鲸的资料, 也可以为学生展示白鲸、虎鲸、蓝鲸、座头鲸等不同种类的鲸的图片及相关资料;然后让学生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短文, 注意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及准确用词、形象表达的方法。这样, 在实践中学生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语文知识,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运用中加深理解所学的语文知识, 另一方面能够为学生在其他语境中迁移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积累经验, 增强语文运用的意识。

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作文语文园地复习 篇三

一、近义词

饥饿(饥渴)惧怕(害怕)鼓励(鼓舞)智慧(才智)急切(着急)知趣(懂事)随便(随意)采访(访问)兴趣(兴致)赶紧(赶忙)建议(意见)选择(选取)环绕(包围)周游(环游)继续(持续)似乎(仿佛)程度(层面)亲切(亲热)恰似(好象)助威(加油)爱好(热爱)遭遇(境遇)报偿(补偿)缕缕(丝丝)飘泊(飘流)偶尔(偶然)慈祥(慈爱)训斥(批评)撩乱(吹乱)姿态(姿势)尤其(特别)点缀(装饰)干涸(干枯)柔软(柔顺)环绕(缠绕)灌溉(浇灌)浮现(出现)判断(判定)捕获(捕捉)格外(特别)乖巧(灵巧)警惕(警觉)惹恼(恼怒)错杂(复杂)通常(平常)陈列(陈设)急促(急切)采用(利用)问世(出现)对付(应付)面临(面对)飘忽(飘浮)柔和(温和)依附(依靠)逃脱(摆脱)欣赏(观看)和蔼(和气)假如(如果)教导(教诲)居然(竟然)收获(收取)吩咐(告诉)可惜(惋惜)难得(不易)舒适(舒服)异常(特殊)轰动(震动)欣赏(赏识)调查(了解)造诣(成就)感触(感受)愉悦(愉快)安顿(安排)混乱(纷乱)昔日(往日)阻挡(阻拦)绝望(失望)坚定(坚决)噪音(噪声)周围(四围)耽搁(耽误)忍心(狠心)鼓励(鼓舞)歧途(歧路)接触(触摸)打蔫(萎靡)愣住(怔住)锻炼(磨练)指导(指点)损失(损耗)仿照(模仿)名胜(圣地)散步(漫步)根据(依据)地形(地势)掩护(保护)停泊(停留)郊外(郊区)重新(重来)真挚(真诚)崇高(高尚)湿润(潮湿)

二、反义词

贪婪(无私)充足(缺乏)支撑(摧毁)困难(容易)喜欢(讨厌)可靠(质疑)通顺(阻塞)培养(摧残)熟悉(陌生)结束(开始)犹豫(果断)忽略(重视)特殊(一般)扩展(缩小)吸引(排斥)唯独(大多)玷污(纯洁)爱惜(破坏)宝贵(廉价)寒冷(温暖)担心(放心)凉爽(炎热)丑陋(漂亮)舒服(难受)倾斜(竖直)退化(进化)敏捷(迟钝)警觉(大意)锐利(呆滞)细腻(粗糙)自动(被动)重要(普通)集中(分散)严寒(酷暑)分裂(团结)削弱(增强)单调(多彩)折射(直射)得意(失意)清楚(模糊)严格(宽松)简单(复杂)素净(艳丽)巧妙(拙劣)爱慕(厌恶)便宜(昂贵)成熟(生涩)答应(拒绝)可贵(无用)冷清(热闹)舒展(收缩)僵硬(柔软)飘浮(下沉)散发(收集)避免(参与)肯定(否定)陷入(突出)开辟(开拓)忙碌(悠闲)瘦小(高大)放肆(庄重)得意(失意)滚烫(冰凉)挣开(束缚)独立(联合)熟悉(陌生)损失(获得)幻想(现实)精华(糟粕)掠走(送回)珍贵(低廉)沉着(惊慌)坚强(脆弱)胜利(失败)简单(复杂)熟练(生疏)严肃(活泼)强烈(微弱)千篇一律(独树一帜)

七、日积月累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读书破(突破、磨破、识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文采)。(杜甫)*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愚笨)。(刘向)*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晚了)。(颜真卿)

规定(规则)附近(近处)开辟(开拓)奇怪(奇特)创造(创新)从来(向来)瞬间(刹那)环绕(缠绕)依托(依靠)偷偷(公开)欣赏(讨厌)离别(相聚)宽敞(狭窄)珍贵(低廉)剧烈(微弱)消失(出现)深夜(黎明)瞬间(长久)精彩(糟糕)热情(冷漠)崎岖(平坦)宽敞(狭窄)1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到)。(杜甫)*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明月有请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袁枚)

*家在梦中何(什么时候)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回家)?(卢纶)*江南几度(几次)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斑白)。(刘著)*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欲(想要)要看究竟(清楚、明白),处处细留心。*虚心万事能成(成功),自满十事九空(落空)。*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功夫)到自然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从)苦寒来。*兄弟敦(崇尚)和睦,朋友笃(注重)诚信。*孝在于质(质朴)实(实在),不在于饰貌。

*爱亲者,不敢恶(厌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怠慢)于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实现)远。

*奋发图强、励精图治、豪情壮志、再接再厉、任重道远、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临危不惧、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大义凛然、前仆后继、披荆斩棘、舍生取义、力挽狂澜、中流砥柱 *

四时之风

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

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飕飕不绝声,落叶悠悠舞。

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东风似虎狂,书斋皆掩窗。

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整日呼呼响,鸟雀尽潜藏。*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丽)。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告诉)。待(等到)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三、句子专项

缩句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2、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

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

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7、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8、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于线。

9、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10、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11、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12、汉丞相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四、修改病句

1、这是一个快乐、愉快、欢乐的班会。

2、老师渐渐放慢了进度。

3、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4、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却不该错过。

5、只有社会主义,就能救中国。

6、看了这次展览,使我有很多感想。

7、这场球赛的输赢,不仅关系到球队的名声,关系到学校的荣誉。

8、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9、小强和小明赛跑,他比他跑得快。

10、他那亲切的话语,慈祥的面容,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11、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改变句式

1、直接引述改成间接转述

2、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可是„„

„„但是„„

2.假设关系

如果„„就„„

要是„„那么

无论„„都„„

不管„也„„ 倘若„„就......要是„„就„„

3.并列关系

一边„„一边„„

即使„„也„„

是„„是„„

既„„又„„ 4.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

5.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

是„„还是„„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6.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因此„„ 7.条件关系

只要„„就„„

只有„„才„„)在句子中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1、()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他,他()不认真学习。

2、小晴()学习成绩好,()思想品德好。

3、()从哪个角度欣赏这件工艺品,()那么美丽。

4、我问小刚:“你()参加美术小姐,()能加航模小组?

5、做任何事情,()你勤奋努力、有恒心,()一定会成功。

6、做题目不掌握方法,()你做再多的题目,()是无济于事。

7、()你到了这里,()安心地在这里工作吧。

8、小军()刻苦锻炼,()考上了警校。

9、写完了作业,()玩耍,()看看课外书,多增长自己的知识。

11、()明天刮风,还是下雨,你()要去学校。

12、这里的泉水()清澈,()甘甜。

13、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认真复习,()能考出好成绩。

三、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

1、天气很冷。

爷爷要坚持早锻炼。

2、我们现在不努力学习。

将来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3、困难有多大。

我们能克服。

4、他热情地为同学们服务。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5、你答应找小兰一起去看画展。

应该准时去找他。

6、刘胡兰牺牲自己的生命。

说出党的秘密。

7、同学们走着。

谈论着。

8、王老师关心我们的学习。

关心我们的身体。

9、他遇到刮风下雨。

他坚持上班。

10、小江喜欢唱歌。小江喜欢跳舞。

3、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4、改为双重否定句

5、改为把字句,改为被字句

6、改为拟人句或比喻句 修辞手法

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要掌握几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3、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

4、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

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6、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排列起来,就是排比。

九、重点课文背诵并默写

第1课《窃读记》第3、4、10自然段。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第7、8自然段。第5课《古诗词三首》。第6课《梅花魂》第13自然段。

第13课《钓鱼的启示》第10自然段。第15课《落花生》第10、12、13自然段。

第9课《鲸》和第11课《新型玻璃》掌握有关知识点和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常用的说明方法。

《有趣的汉字》中的谐音歇后语。《我爱你,汉字》中汉字的演变,赞汉字。第19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17自然段。

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第3、4自然段。第22课《狼牙山五壮士》第6、7、8、9自然段。第25课《七律·长征》。第26课《开国大典》第7自然段。

一、词语解释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倾盆大雨: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饥肠辘辘:饿得肚子直叫。

滚瓜烂熟:形容朗读、背诵得熟练流利。

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很坚决果断。流光溢彩:流动的光彩,满溢的色彩。形容色彩明丽。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天长日久:形容长久。

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浮想联翩: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文中指作者读书进入意境,产生联想。

悲欢离合: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牵肠挂肚:牵,拉。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黯然神伤:心情不愉快,无精打采的样子。

第二单元

一、词语解释

泊:船靠岸,停船。

间:本课指间隔。

绿:本课用作动词,吹绿。秋思:秋天的思绪。

欲作:想写。

复恐:又怕。

临发:即将出发。聒:声音嘈杂。

幽芳:形容香味清淡而芬芳。

颇:很。颇负盛名,就是名气很大。古玩:可供玩赏的古代器物。

玷污:弄脏。

大抵:大多;大都。

骨气:坚强不屈的气节。折节:屈服。无所谓:谈不上,说不上。

隆冬:冬季最寒冷的时候,深冬。眷恋:怀念,留恋。

指指点点:①指出来使人知道,点明;②在旁边挑剔毛病。姿态:姿势。

潺潺:指流水的声音。婀娜:形容姿态轻柔美好。粼粼:形容水很清澈的样子。

干涸:本文指小溪枯竭。点缀:衬托、装饰,使更好看。

第三单元

一、词语解释

寿命:生存的年限。比喻使用的存在的期限。

乖巧:合人心意,计人喜欢;机灵,灵巧。驯良:和顺善良。矫健:强壮有力。

玲珑:精巧细致。

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警觉: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感觉。企图:图谋,打算。嫌疑:被怀疑有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庞然大物:指高大笨重的东西。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庞然:高大的样子。生息:生活;生存。

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第四单元

一、词语解释 涟漪:细小的波纹。

小心翼翼:非常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翕动:翕,收敛。(嘴唇)一张一合。皎洁:(月亮)明亮而洁白。乞求:请求(对方)答应。不容争辩:不允许争论、辩解。诱惑:吸引。抉择:挑选,选择。

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星罗棋布:像天上的群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罗列分布。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环抱:围绕,多用于自然景物,如“群山环抱”。

大喜过望:望,希望。所得超过了原来的期望,因而特别高兴。心灵手巧:心思灵敏,手艺精巧。挑拨:搬弄是非,引起纠纷。

络绎不绝:络绎,往来不断,前后相继。形容过往的人或车辆连接不断。开辟:开拓发展。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分辨:辨别。

体面:(相貌、样子或穿着)好看;有气派。深幽:深而幽静。

斑斑驳驳:指一种颜色中夹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也指阳光透过物体的缝隙照射下来,形成许多不规则的光点,明明暗暗的。本文指吊兰的叶子在阳光下明明暗暗,颜色不一,相互交错。生意葱茏:文中形容草木生长旺盛,充满生命活力。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流泻:迅速流出。本文指作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感受从一下子从笔端流淌出来。信赖:信任并依靠。

第六单元

一、词语解释

昔日:指往,从前。

疾步:快步行走。

绝望:毫无希望。破烂不堪:形容很破烂。

颤抖:物体振动、抖动。失魂落魄:形容极度惊慌,行动失常的样子。震耳欲聋:耳朵都震得快要聋了。形容声音很大。腼腆:本课指因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得意扬扬: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的样子。迫不及待:迫,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一如既往:跟过去一样。

灵感: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想法。

源泉: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歧途:错误的道路。

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喋喋不休:说话没完没了。

雪上加霜:比喻由于另外的原因使祸事加深。

按图索骥: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求好马。本文是说照样子做。艰涩:本文是艰难缓慢的意思。忐忑不安:心神不定,心中不安。毫无疑义:一点不怀疑。

第七单元

一、词语解释

众星拱月:拱,环绕。众星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诗情画意:富有诗画的意境。天南海北:形容地区各不相同。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使透空明晰。玲珑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漫游:不受拘束,随意游玩。奇珍异宝:奇异的珍宝。瑰宝:珍奇的宝物。

全神贯注: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乱七八糟的样子。

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毫不犹豫。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

惊天动地:是指声音很大,惊动了天地。

气壮山河:勇敢有气节。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真挚:感情真诚恳切,发自内心。

光复:收复。

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脊梁: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日积月累里的词语解释:

同仇敌忾:大家一致地对敌人抱着无比的忿恨和愤怒。临危不惧:遇到危难毫不畏惧。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

前仆后继:前边的倒下了,后边 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力挽狂澜:比喻用力控制住凶猛的恶势力,使局势转危为安。

中流砥柱:形容人很坚强,不屈不挠,像砥柱在激流中屹立一样。也比喻在动荡艰难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大义凛然:坚持正义,不顾敌人威逼利诱,始终保持不可侵犯的态度。豪情壮志:指有远大的情怀和志向。

不屈不挠:形容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意志十分坚强。

披荆斩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披:拨开。奋发图强:振作精神,努力奋斗,谋求强盛。励精图治:努力振奋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牺牲生命。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经过长期艰苦奋斗。再接再厉: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

第八单元

一、词语解释

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细浪:小浪花。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尽开颜:全都是喜笑颜开。

开国大典:开,创建。典,典礼。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擎:举。

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来势凶猛,力量强大。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

瞻仰:恭敬地看。

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

4.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作文语文园地复习 篇四

一、重点课文内容:

1.《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首先介绍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接着介绍了圆明园众星拱月般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风格、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最后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本文首尾呼应,表达了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2.《狼牙山五壮士》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3.《难忘的一课》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4.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二、生字词

1.易错音

不可估量(liáng)灰烬(jìn)瑰(guī)宝

玲珑(lóng)剔(tī)透 绷(běng)得紧紧的

嗖(sōu)磨(mò)盘 坠(zhuì)入 骨髓(suǐ)

沉着(zhuó)豪迈(mài)

2.易错字

玲珑剔透 蓬莱 宏伟 侵入 瑰宝 眺望 崎岖

3.多音字

绷 磨 量 佛

三、重点词句

1.重点词:

不可估量(二声):“估量”是推算、计算的意思。“不可估量”是说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使透空明晰。“玲珑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

2.重点句: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作者直抒胸臆,写出了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是说损失巨大,无法计算。圆明园不论在布局上和建筑上,还是它所收藏的历史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数量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所以说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2)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这段话出现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之后。“凡是”“统统”说明他们已经把圆明园洗劫一空。“任意”则写出了他们的疯狂、野蛮。这段话生动地表现了英法联军的贪婪,激起了读者的强烈愤慨,增强了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结做这类题的方法:先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再结合文章内容谈感受。

①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的深切的爱,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的精神。“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这里,没有写其他战士的语言,只写他们的内心状态(“热血沸腾”)和动作(“紧跟”)。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

②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③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种恨与爱,是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是党所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们的力量之源,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四、课后习题

1.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2.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一痛击敌人一引上绝路一顶峰歼敌一跳下悬崖。

五、补充练习

1.形近字组词:

玲()珑()瑰()瑶()篷()

铃()拢()槐()谣()蓬()

2.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损失

()的皇家原林

()的殿堂

()的境界

()的亭台楼阁

园林艺术的()

建筑艺术的(3.近义词:

珍贵——

4.反义词:

毁灭——

5.积累四字词语:()腔(()高(()烈()

饱览()

销毁——

笼罩——

损失——

热闹——)火

()钉()下

()身()迈

()天(宏伟——

5.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作文语文园地复习 篇五

主题:胜似亲人

要求:

1、看图写话,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可以用“胜似亲人”做题目,也可以根据习作的具体内容自拟题目。

2、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要把事情经过写清楚,最好还能写出自己的感受。提示:

1、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注意图中人物的服饰,想一想她们可能是谁,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再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2、如果不想写这幅图,可以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所写的事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听到的或见到的。

3、写完后读给大家听,集体评议,修改习作。

范文一

胜似亲人

在一个苗族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老奶奶。她无儿无女,生活十分地清苦。老奶奶经常围着黑色的头巾,耳朵上戴着银耳环,身上穿着特有的苗族服装,独自去田里照看农活。

老奶奶家的隔壁住着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名字叫桃桃,小姑娘长的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粉红的小脸蛋,就像是春天刚刚绽放的桃花一样,可爱极了。她经常去奶奶家玩,也会帮着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老奶奶总是会拿出一些烧好的地瓜给她吃。一老一少有说有笑的,那个亲热劲还真的像是祖孙俩呢。

一天晚上放学回家,桃桃放下书包就跑进了老奶奶家的小屋子。喊了两声,却没见奶奶走出来,桃桃进里屋一看,老奶奶正虚弱的躺在床上。原来奶奶生病了。

从这一天起,桃桃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老奶奶家为她端水喂药。看到衣服脏了,还捲起袖子帮奶奶洗衣服。过了几天,老奶奶的病终于痊愈了。这多亏了小桃桃的细心照料,老奶奶一手搂着她的脖子,一后亲切地抚摸着桃桃红扑扑的小脸蛋,激动地说:“奶奶幸亏有你的照顾了,你就是奶奶唯一的亲人啊!”桃桃低着头小声说:“奶奶,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您也很疼我呀,以后就把我当做您的亲孙女吧!”

村庄里的人都感叹的说:“她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啊!”

简评:这篇看图作文能够认真观察图中的每一个细节,对人物的外貌及穿着描写比较细致,语言连贯流畅,故事情节的设计贴近生活,感觉真实。而且准确的反映出了图中所有表达的思想情感。

范文二

胜似亲人

在一个朝鲜族的村庄里,生活着一位老奶奶和小姑娘,在小姑娘六岁那年,她的父母劳累成疾,相继死去,使她成为了一个孤儿。一位老奶奶无儿无女,她在一天夜里听到一个女孩的哭声,便穿上衣服,到屋外寻找,谁家的孩子在哭泣?

她顺着哭声一路找到了她——那位身遭不幸的小姑娘,心中升出做母亲的喜悦,把小姑娘抱回了家。老奶奶为小姑娘换上一件干净、漂亮的衣服,为她洗干净身体,站在老奶奶面

前的不再是原来那个脏脏的小姑娘了,站在她面前的简直就是一个美丽的天使呀!现在的小姑娘面色红润,亭亭玉立,就连荷花看见也会觉得自己一点都不漂亮!

自从小姑娘来到老奶奶家里之后,一间小小的茅屋顿时变得生机勃勃,不象原来那么死

气沉沉,老奶奶为她交钱上学,小姑娘不仅在学校认真完成作业,还为老奶奶洗衣、做饭、整理房屋。冬天,为老奶奶暖被;夏天,为老奶奶扇扇子!在老奶奶生病的时候,喂老奶奶吃药,给老奶奶说笑话,让奶奶每天都过的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小姑娘门门功课都是100分,她考上了一所重点初中,这个消息传来时,老奶奶高兴极了,可是她却为小姑娘的学费感到担忧,不过她四处借钱终于把她送进了初中,她一想到要离开老奶奶,心里很伤心,她和老奶奶紧紧拥抱,并许诺一定好好学习,将来让老奶奶的生活有所改变,十年后,她做到了,她把老奶奶接到城市里过上了幸福生活,她望着养她的老奶奶的小茅屋,不禁再次拥抱了老奶奶„„

是啊,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但现在的人们都被金钱所迷住了,感情却麻木了,我多么希望人们不要再金钱迷住了,让人们的感情再次恢复知觉吧!

简评: 本习作能够在看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使整个故事更具有情节性

和逻辑性,不是丰富了图中要表达的内容,并且准确的体现了文题要表达的思想。

范文三

我感到轻松

记得那是一个周三下午,我去参加英语班,当天妈妈有事,不能送我。临走前,妈妈千叮咛

万嘱咐说:“坐车一定要小心,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以防上当受骗„„”听了妈妈的一番话,我提心吊胆地走向车站,边走边想,社会上坏人真多,我得小心点。

刚一上车,一位叔叔热情地站起来说:“小朋友,你年龄小,坐我这吧!”这时,妈妈的话回响在我耳边,我头都没抬,更不敢说话,叔叔又说:“来吧,坐这吧”。售票员阿姨也说:“小朋友,坐吧!”一听售票员阿姨也让坐,这我才敢坐,坐下后偷偷看了看那位叔叔,叔叔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一点都不像坏人,我真为我刚才的行为感到不好意思。这时,车又停了,上来一位老奶奶,售票员阿姨马上挽住老奶奶,把自己的位子让给了老奶奶,看到这一幕幕,我感到妈妈的话说的不对,社会上还是好人多,我的心情也一下轻松起来。

简评:这件小事,反映了社会一个现象,家长总是放不开孩子,为孩子的成长设了许多

障碍,孩子年龄虽小,但却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家长应大胆放手,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在感受中成长,这篇作文,描写真实。

范文四

关爱

我是一个幸福而快乐的孩子,我虽然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疼爱,但我有一个关心呵护我的邻家奶奶,依晰记得,在我年幼的时候,邻家奶奶常抱着我,嘴里不停的念叨着:“没妈疼的娃好可怜!我这老太婆要对得起大人的托负,就算拼了老骨头也不能让这娃受一点苦呀!”奶奶每天早出晚归耕田、打柴,精心地照顾我,我幸福得像花儿一样,十年来奶奶对我的爱从来没有减少过,在奶奶百般呵护下我渐渐长大了。

奶奶由于多年的过度劳累患上了一身疾病,看着奶奶每天托着疲倦的身躯为我操劳,我知道该到我报答奶奶的时候了。我每天早晨悄悄起床,亲手为奶奶做上一顿热乎乎的饭菜,我翻出奶奶藏起来的脏衣服,一件件洗净、晒好,我要把奶奶打扮得干净利落,只要有空闲我就给奶奶梳头,和奶奶唠贴心话。每逢阴雨天奶奶的腿便不舒服,常常痛的睡不着觉,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我下决心多打柴,买钱给奶奶治病。我外出打柴时,奶奶总是站在巷口四处张望,盼我回来,有时天气不好,奶奶会拄着拐杖走出很远迎我回家。

奶奶常常把我搂在怀里说:“好孙女、我懂事的好孙女呀!”奶奶说完脸上还会洋溢幸福的笑。而我也会因为有这样一位像亲人一样照顾我的奶奶而高兴!是您让我尝到了关爱的温暖、生活的幸福,谢谢您——胜似亲人的奶奶。

简评: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就是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习作内容比画面反映的内容更

完整、具体、生动,并且通过描写祖孙两人互相关爱照顾,让人感受到了爱的力量。

胜似亲人

小雯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一天,小雯妈妈对小雯说:“好小孩,妈妈要出差,一个

多月后才能回来,你帮妈妈照顾一下隔壁家的凤奶奶。”“知道了,妈妈,你就放心地去吧,有我呢!”小雯懂事地说。小雯的话就象给妈妈吃了一颗定心丸,妈妈放心地走了。

每天放学,小雯顾不上吃一口饭,就直奔凤奶奶家,照顾凤奶奶去了。凤奶奶为什么

需要别人的照顾呢?原来,凤奶奶的儿子刚王是个军人,部队的纪律使得他不可能常常回来照顾年迈的母亲,小雯的妈妈是个善良的人,看见凤奶奶一个人怪可怜孤独的,就常常来照顾凤奶奶。小雯来到凤奶奶家,一口一个“奶奶”叫得凤奶奶心里那个了啊,她还勤快地帮凤奶奶洗衣服,做其他的家务活,凤奶奶逢人边说:“小雯这个乖小孩„„”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凤奶奶心情好极了,她想自己干点活,于是就拿起一件脏衣服

到河边洗。突然,一阵很急的河水冲过来,把凤奶奶的那件衣服卷走了,小雯刚好买菜回来,看见凤奶奶的衣服被冲走了,不顾一切地跳进水里,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衣服捞了回来,自己的衣服却湿透了。凤奶奶看着这个可爱的小姑娘,怜爱地抱着小雯:“小孩,衣服都湿了,快来奶奶家换衣服,吃些点心。”

她们虽不是亲人,但,却胜似亲人!这个充满爱心的故事,必将一代代地相传。

点评:本文的小作者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跳出画面的静态,把图画中的人物想象成自己

生活中的故事,文中对故事的描述生动有趣,对华细节写的十分精彩。结尾画龙点睛,升华了文章的意境。

胜似亲人

村里有一位王奶奶,她是苗族人,今年七十多岁了,唯一的儿子长年在外工作,家里的家务就全落在她一个人身上了。同村还有个乖巧的小女孩叫凤儿,经常来帮她做家务。今天是星期天,凤儿一大早又悄悄地来到王奶奶家。她发现王奶奶还没有起床,走进堂屋里,看到地上有好多脏衣服。凤儿心想:“今天就帮王奶奶洗衣服吧!”说干就干,她找来一条围裙系在腰间,拿出木盆,坐在凳子上洗起来。

“嚓嚓„„”,这有节奏的声音惊醒了王奶奶。她戴上头巾,拄着拐杖来到堂屋,映入

她眼帘的这一切让她的眼睛顿时湿润了,嘴角抽动着,半天没说出话来。凤儿洗得正起劲,竟然没有发现王奶奶。过了一会儿,衣服洗好了,她在起身晾衣服的时候才发现了王奶奶站

在她身后。

王奶奶走过来,一把把凤儿揽入怀中,用她满是皱纹的脸贴在凤儿的脸上,粗糙的手不

停地抚摸着凤儿那苹果似的脸,心疼地说:“多好的孩子,谢谢你„„”凤儿有点不好意思了,低下头,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红着脸说:“王奶奶,看你说的„„”

这时,几只小鸟唧唧喳喳地落在屋外的大树上。它们看到屋里的情景,也唱起了欢快的歌„„

点评:这篇习作,对图画的内容进行大胆的想象和细腻地描述。全文好像是在讲述一个

感人的故事。文中关于洗衣服的一段描述,十分京寨,生活细节描写的十分逼真传神,具体表现了人间亲情。文章结尾特别,新颖采用了象征性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主题。

胜似亲人

我们村寨有十几户人家,大多是苗族,只有我家是汉族。我的邻居有一位老奶奶,快

80岁了,可身体还算硬朗。她有个女儿在县城教书,难得回来一次。一年到头,出来进去总是她一个人。老奶奶经济上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没有人手。她毕竟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该买的不能出去买,该做的不能及时做。

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总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有时给她缝缝洗

洗,有时替她买米买盐。妈妈常对我说:“放学回来,你也该帮助老奶奶做点儿事。少先队员应该懂得尊敬老人,照顾老人。”我一直记着妈妈的话。那时我还小,只能帮老奶奶擦擦

桌子扫扫地,别的事干不了,她也不让我干。现在,我长大了,可以帮老奶奶多做些事了。今天是星期日,我吃过午饭,做完功课,想起老奶奶前两天换下来的床单和衣服还放在那里,我便悄悄地背起竹篓,拿上脸盆,到河边把衣物洗干净,然后又悄悄地回到院里。我正在晾衣服,老奶奶高兴地从屋里走出来,把拐棍立在一旁,双手捧着我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我的脸,笑眯眯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该怎么谢你们呢!”听了老奶奶的话,我实在有些不好意思,忙说:“您说哪里去了,帮您做点儿事是应该的。以后,我还要帮您做更多的事呢。”

这不是胜似亲人吗?

点评: 这篇习作生动感人,文章虽然很短,写老奶奶“双手捧着我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我的脸,笑眯眯地说”与画面相吻合。从老人的动作、神态上可以看出她对小姑娘特别感激。“你真是个好孩子”“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是老人善良情感的真实流露,是作者观察画面时的想象,很真实,很准确。小姑娘的言行,表现了她勤劳、淳朴、爱老助老的美好品性。母女俩与老奶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这是邻里之间尊老爱老、和睦相处的典范。

胜似亲人

有一位小姑娘叫晶莹。她住在苗族的某个村里,她是汉族人,她的脸色红润,好像涂了

胭脂似的,头上经常戴着小花。村里大多是苗族人。其中有一位苗族老婆婆,她的儿女都外出工作了,每年都很少能回家。她经常头戴黑色头巾,耳朵上戴着银耳环,身上穿着苗族特有的服装。

年迈的老婆婆,虽然手挺巧,可干起粗活儿来并不方便。于是,晶莹每天放学回来都帮

老婆婆干活。

以前,晶莹还小,只能帮老婆婆洗洗碗,擦擦桌。可是现在晶莹长大了,不仅能帮老婆

婆洗碗、擦桌子,而且还能帮老婆婆捶背、洗衣、拖地板、煮饭„„每天忙到很迟才回家写作业。

今天又是周末,晶莹赶紧写完作业,去帮老婆婆洗衣服。一进屋,她就围上围裙、卷好

袖子,开始洗起衣服来。桶里的衣服洗完了,挂在晾衣架上晾。晶莹又帮老婆婆洗被子、床单等。

老婆婆进屋一看,晶莹的手冻得通红。她激动地走过来,右手搂住晶莹的脖子,左手抚

摸着她的脸,头贴着晶莹的头小声和蔼地说:“莹莹,你真是个好孩子,你这样照顾我,帮

助我,真比我亲儿女还亲,我真不知该怎么感谢你!”晶莹小声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后来,全村的人都赞美晶莹有颗高尚的心。

点评:小作者以第三人称的口气,具体地描述了图画上面的内容,开头先具体观察人物的衣着、外貌,交代了老婆婆为什么身边没有亲人。中间叙述了意见事情,能够合理想象人物的对话,动作描写也比较生动。全文描述了层次分明,语言亲切自然得体。

胜似亲人

在一个小村庄里,有许多苗族人,只有我是汉族的。

有一天,我走在上学的路上,再次发现了这个满面愁容的老奶奶,因为我每天上学时都

会看到这位老奶奶,所以就觉得很奇怪,就想上去问问那个老奶奶的来历。原来,那位老奶奶七十多岁了,她有一个女儿出国留学了,要好几年才能回家一次。我心想,老奶奶一个人多孤独呀,要不要我给她做点什么呀?我终于这样决定了。

从那以后,我有空时就去给老奶奶做些家务什么的。在一个星期日,我写完作业再次来

到老奶奶家,见这位老奶奶睡的正香,当时我没有打扰她的美梦,看到床边背篓里有许多衣服和床单还没有洗,于是我就背起背篓到河边一丝不苟地去洗。当我把洗好的衣物去晾的时候,老奶奶已经拄着拐杖出来迎接我了。老奶奶把她那布满皱纹的脸紧紧地贴在我的脸上,笑眯眯地对我说:“谢谢你小朋友,你真比我的亲人还要亲呀,叫我该如何去感谢你呀!”我不好意思地涨红了脸,喃喃地说:“奶奶,不用了,是我自愿为您做的,你不用感谢我。”这时,旁边的王大叔看到了说:“虽然不是亲人,但比亲人还亲啊”!

点评:这篇习作,对图画的内容进行的具体的描述。文章先是大胆设想了老奶奶的家庭

人物,然后具体描述星期天的一件事情,写出图画的中心意思。最后借用文中人物王大叔的口点名题意,是画龙点睛地一笔。

亲人

我们村寨有十几户人家,大多是苗族,只有我家是汉族。

我的邻居有一位老奶奶,快80岁了,可身体还算硬朗。她有个女儿在县城教书,难得

回来一次。一年到头,出来进去总是她一个人。老奶奶经济上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没有人手。她毕竟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该买的不能出去买,该做的不能及时做。

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总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有时给她缝缝洗

洗,有时替她买米买盐。妈妈常对我说:“放学回来,你也该帮助老奶奶做点儿事。少先队员应该懂得尊敬老人,照顾老人。”我一直记着妈妈的话。那时我还小,只能帮老奶奶擦擦桌子扫扫地,别的事干不了,她也不让我干。现在,我长大了,可以帮老奶奶多做些事了。今天是星期日,我吃过午饭,做完功课,想起老奶奶前两天换下来的床单和衣服还放在那里,我便悄悄地背起竹篓,拿上脸盆,到河边把衣物洗干净,然后又悄悄地回到院里。我正在晾

衣服,老奶奶高兴地从屋里走出来,把拐棍立在一旁,双手捧着我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我的脸,笑眯眯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该怎么谢你们呢!”

听了老奶奶的话,我实在有些不好意思,忙说:“您说哪里去了,帮您做点儿事是应该的。以后,我还要帮您做更多的事呢。”

点评:习作生动感人,例如,写老奶奶“双手捧着我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我的脸,笑眯眯地说”与画面相吻合。从老人的动作、神态上可以看出她对小姑娘特别感激。“你真是个好孩子”“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是老人善良情感的真实流露,是作者观察画面时的想像,很真实,很准确。小姑娘的言行,表现了她勤劳、淳朴、爱老助老的美好品性。母女俩与老奶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这是邻里之间尊老爱老、和睦相处的典范。

【知识链接】

怎样看图作文?

看图作文就是把画面的意思用文字表达出来,它是作文训练的一种好形式,它能培养你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有条理的思维能力。

看图作文有单幅图和多幅图,但看是写的前提。看图要有顺序边看边想,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中间到四周;或从人到景,从景到人。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一件什么事物,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再细看画面,了解事情发生的环境、地点,从景物和人物的衣着,还可以分析出事情发生的时间;细看人物的穿戴和身材,想一想人物的身份,年龄和职业;细看人物的动作,想一想他们在干什么,是怎样干的;细看人物的表情,想一想人物的思想感情。然后想一想整幅图画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作者画这幅画的目的是什么。最后,按图意列出提纲进行写作。

叙事的单幅图只展示了一件事的部分内容,除了前面所说的那些方法外,我们还要学会从一幅图的内容,想象出以前会怎么样,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重视写好开头和结尾。

如果是多幅图,要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要着重观察前一幅中没有出现的事物,如出现了哪些新的人物,地点有什么变化等。即使是相同的画面,也要特别注意画面的细微变化,如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天气的变化等。从而了解事情的发展变化。逐幅看完后,再连贯起来重看一遍,使画面上事物的发生,发展的经过和结果,在自己头脑中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然后按每幅图的主要意思列出提纲,突出重点,注意详略,不要每幅图都平均使用力气。每幅图的叙述描写要注意连贯,互相衔接,不要变成图意的说明。

上一篇:面试自我介绍中英文下一篇:关于描写鸟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