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关键词(14篇)
1.高中关键词 篇一
城巷镇陲,有人手执卷宗,歆享耳边回环着京剧唱腔的丝丝婉转;钢筋高楼,有人手持手机步行天下,自若穿梭于城市生态。这是一个气蕴深厚的中国,也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国。当世界目光齐步聚焦神州大地,必将见证其传统与创新相承的大国气象。
然而风起云涌,变化丛生,转型之路需步步为营。有人认为,经济创新迫在眉睫,文化发展需靠浑厚的经济底蕴;有人担忧,一味发展经济或许会导致浅薄物质,最终带来的是文化式微。然而,我认为,矛盾虽有,但民族传统与经济创新一直亲历着时代变迁,中华民族也从未停止在复兴与创造中并行,让文化与科技齐飞。
京剧,作为中华文明的国粹,是当之无愧的文化结晶,其跌宕酣畅的奇巧唱腔,行云流水的独特动作,皆表露出熔铸于华夏的刚柔并济、含蓄刚健的民族气质,满足长久以来中国人的精神诉求;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则作为新时代中国探索与创新的口号,以其高效率、体验感强的时代思维满足了国人的物质需要,迅速响彻九州,以从容自信的大国姿态携手世界探寻科技的答案。舒享与便捷,悠长与迅速,看似矛盾的双方实则交织出中国圆融大气,独立于世界民族的强国姿态,因此传承与发展的有机结合,才更应是中华的固有元素。
大国发展,从来是以文化为内核,科技为手段。就个人而言,民族的传统与精神奠定了个性的底色,而科技的自信与进步开拓了个性的可能;就国家而言,坚实的民族文化底蕴与雄厚的科技实力更使其成为民族的国家,而非时代的国家。也正因千年不改的传承与创新相承的民族性格,才铸就了中华文化千年的繁衍生息,华夏民族在世代更替中的行稳致远。君可见,白鹿原上的声声老腔,唱响了几代人的欢欣与泪水;共享单车的风行普及,让世界上多少目光停驻惊艳。曾经“高冷”神秘的故宫传统文物,也通过纪录片,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中再度叩响我们的心,让尘埃中的往事、岁月里的精神回归生活。
当然,我们同时承认发展中文化与科技天平的起伏不定,强国文化与科技的多重挑战。然而我相信中华有自信接纳时代的精华,同时展现出自己的精神与气象。站在时代分叉路的每一位中国公民,也比能承古启今,开拓未来的奋斗不屈。
世界进程,中国聚焦,历史前行,华夏勇进。且看今朝,中国以继承探索,铸大国气象。
2.高中关键词 篇二
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相比较,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法以及能力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 表现出对高中数学学习的不适应.如何处理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 已成为中学数学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 学习是积累性的, 在初中阶段就开始重视与高中数学的衔接, 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工作是有重要意义的.
本文在调查影响高中新生发展数学能力存在的多方因素后, 继续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进而剖析初中学生数学能力的结构, 反思现行初中数学教学中在数学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然后提出解决的策略以及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注意点.
一、初中生数学能力分析
在新课改背景下, 数学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年龄特征, 对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 强调了在学生的数学活动中, 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根据课标的要求, 我们可以把初中生的数学能力分为两个层面:数学基本能力和数学综合能力.前者指基本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基本应用能力;后者主要指应用代数知识、几何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运用基本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研究型、探索型、开放型问题的能力, 以及综合运用多种数学能力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的综合运用能力反映出一个人的数学素质.
二、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分析
初中生已经具备那么多的数学能力, 为什么到高中后还存在衔接问题呢?对比初、高中学段, 由于学生年龄段的不同, 课程标准要求不同, 再加上教材、教师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等外部条件的“突变”, 高中新生适应不了高中数学学习也是情理之中.具体来说, 可以把衔接问题归因于以下三个方面:
1.教材内容变化大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下, 初中阶段的教材为了适应义务教育的需要, 教材内容相对较少, 通俗易懂, 老教材中难度较大的知识, 例如十字相乘法、韦达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等都做了大幅删减, 而在高中数学中又离不开十字相乘法等知识;和高中内容衔接较为紧密的三角函数等知识的要求降低.高中内容受多方影响, 难度难以下降, 删减相对较少, 反而增加了一些初中老教材中较难的内容和现代实用性较强的知识,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 反而加大了初、高中数学内容的台阶, 从而对高中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使得初中生升入高中后感到数学难学, 甚至成绩下滑, 影响了数学能力的发展.
2.教学方法变化快
初中数学课堂, 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 每课时安排内容不多, 课堂教学速度慢, 教师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 鼓励学生积极讨论, 小组合作, 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可以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可以在一个时间较为从容的过程中进行.例如一位初中教师是这样教“函数”第一节课的:教师先营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
3.学生思维难跟上
根据认知心理发展规律, 初中学生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较低级的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 进入高中后马上开始理论型抽象思维, 并向辩证思维发展, 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例如在教“数列”时, 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能够直观归纳规律, 2006年一道中考题是这样的:用同样规格的黑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瓷砖按如图方式铺地板, 则第 (3) 个图形中有黑色瓷砖块, 第n个图形中需要黑色瓷砖块 (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
答:10;3n+1.
高中阶段则是先给出数列的定义:从函数的观点看, 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1, 2, 3, …, n}) 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 而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然后用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典型的例题是:已知数列{an}的第一项是1, 以后的各项由公式
高一新生入学后马上接触到的许多内容, 如集合、映射、数列与极限等都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这对于以前习惯于直观形象的新生来说还很不适应, 一下子提升数学能力必然遇到许多障碍.
另外, 初中阶段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不高, 不少学生已经思维定势为在平面图形中解决问题, 进入高中马上学习立体几何, 他们一时难以改变, 经常出现用平面图形的方法来处理立体图形, 这种思维上的负迁移, 极大地影响了立体几何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以上种种, 造成初、高中的数学衔接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三、加强能力培养的培养是解决衔接问题的关键
为了解决初、高中的数学衔接问题, 我们可以从初中和高中两个方面入手.根据笔者的认识和实践, 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 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乃是关键.
1.注重数学知识的灵活掌握, 杜绝思维定势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材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许多知识点仅仅是收录了中学数学体系主干线中的部分内容, 例如初中阶段对“数”的学习仅到实数为止, 没有介绍虚数的知识;三角函数只是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 钝角三角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没有提及, 初中阶段学的坐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等, 仅仅是解析几何的一点入门知识而已,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 初中数学的知识点系统性不强, 并且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
这种局限性如果在初中阶段处理不好, 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 那么必然影响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所以初中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 不要把知识教“死”, 而应该指导学生灵活掌握知识.
总之, 教师必须在初中阶段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学习, 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的同时, 为学生以后学习数学在能力上的衔接打下伏笔.
2.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阶段的数学课堂需要“轻松”的氛围, 但决不能成为一个低效的课堂.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数学课程需要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是教师面对基础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在教后进生时, 不能让优秀生停下来“等”;面向优秀生教学时, 不能让后进生变成“陪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持续保持积极思维状态非常重要.
教师对优秀生要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然后再尝试着自己去解决问题, 特别要强调学生在解题后的反思.
后进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观察、联想、对比、分析等思维活动, 重视“过程”的教学, 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课中只有让学生不停的思维起来, 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从而为学生进入快节奏的高中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础.
3.根据思维发展的规律, 循序渐进做好衔接工作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 教师有意识地加强和年龄相适应的数学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高中学习.
教师对七年级学生, 主要培养数学基本能力, 例如运算能力, 简单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抽象概括能力;进入八年级, 教师要开始对学生加强推理的训练, 发展形式思维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基本应用能力, 渗透一些初步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如数形结合, 分类讨论等;到了九年级以后教师要培养学生数学的综合运用能力, 运用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发展学生思维的预见性、反省性和独创性, 为以后进入高中阶段的理论型抽象思维的发展做准备.
在中考前夕的复习阶段, 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面对繁多的复习资料进行主动的选择性的自学, 对整个初中数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系统化, 对综合难题进行分解、化归等, 促使学生综合性的数学能力得以提升, 这将使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受益匪浅!
总之, 在初中阶段, 教师有意识地注意初、高中衔接教学中数学能力的提升, 使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思维发展和高中阶段的要求相适应, 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四、在衔接中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笔者教学实践中发现,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初、高中衔接的数学能力的教学过程中, 还要正确处理好以下的三个方面:
1.处理好高中衔接和初中生实际的关系
课标对初、高中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如果都以高中的能力标准来要求初中的学生, 则会人为拔高对初中生的要求, 增加初中生的负担, 所以教师要把握好“度”, 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 适时、有效、有度的进行相关能力的培养.
2.处理好优秀生和学困生的关系
从初中到高中, 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将分流到职业高中中去, 而本文中陈述的“高中”是指普通高中, 对于初中后进生来讲, 完成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已经相当费力了, 更高一级的要求显然很难落实, 所以教师做衔接的准备工作时, 要选择性的进行, 对于一些要求较高的数学能力的培养, 应该主要面对学有余力的初中生.
3.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关系
初中教材中的高中知识点往往是点到即止, 或者隐隐约约蕴含在教材中, 在初中课堂是很难讲透彻, 此时教师为了培养衔接高中数学的能力而不吝时间在课堂中讲解是不切实际的, 处理不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淡化教学重点.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把握好教学时机, 鼓励学生在课后作为兴趣活动进行提高.
初、高中两个学段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发展水平的不同, 使得在数学教学中解决衔接问题成为一个迫切的教学任务.解决这一任务的关键是在初中阶段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路海东.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 .
[2]朱成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导论[M].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1 (6) .
[3]伊红, 钟旭天, 陈士军.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12) .
[4]胡翠红.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浅议[J].陕西教育 (理论版) , 2006 (Z2) .
[5]叶锦义.对初中数学能力把握的几点认识[J].学科教育, 2000 (4) .
[6]谢益民.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与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比较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 2003 (1) .
3.高中关键词 篇三
一、关键词1:诵读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朗读是学生走进诗歌殿堂的一把钥匙。通过朗读,学生可体会诗歌所蕴涵的超越时空的喜、怒、哀、乐,在感情上与诗人产生共鸣。通过朗读,学生方可体会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激愤,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宏阔悲壮,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婉。反之,如果对于诗歌一味地进行语言拆解,则会诗味大减,因此,对于文采斐然、意象斑斓、情感起伏、韵律和谐的诗歌作品,是最适宜“朗诵欣赏”的。
笔者在诗歌课堂教学中,常以名家配乐朗诵作为新课的切入点,然后让学生模仿朗读,在朗读中激发学生赏析诗歌的兴趣。而诗歌又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因此,在赏析诗歌之后,笔者常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诵,以此将学生带人诗人的情感世界,使诗人的情感辐射到朗读者的情感之中,以达到“感之于外,受之于内”。当然,进行诵读方法指导也很重要,如引导学生注意诗歌中的“诗眼”,把握诗歌的节奏等等。总之,读是学习文本最直接的方式,诗的情感、诗的语境、诗的意象无一不是读出来的。
二、关键词2: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以意境的渲染和营造来凸显其独特的美与魅力,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我们不能对诗歌进行简单的拆解或是单纯的字词句的分析,而要重视引导学生体会诗文带来的情景交融的境界。但是,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特有的含蓄和意境,由文字感知上升到心灵的体味,与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呢?这确实是一个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面对诗歌的意境展示,一方面可用文学性的语言给学生设置一个特定的环境与氛围,以抓住学生心理,让学生走进诗歌;另一方面,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声与画的效果,以声传情,以形传意,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优化诗歌教学过程。如笔者在教学李白的《蜀道难》时,大部分同学对蜀道没有感性认识,也就更谈不上对“难”字的理解了,如果单纯靠教师的描述又过于单调与空洞。于是,笔者就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有关蜀道的介绍片,使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蜀道的难行,也为鉴赏理解诗歌打下了基础。
三、关键词3:整合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是散落于“必修”与“选修”之中的,因此,要想使学生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诗歌学习体系,增补与整合是必不可少的,借此,既让学生对诗人、诗歌有更全面的理解,又为高三总复习做了一定铺垫。
首先,通过“增、补”进行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解。主要是以语文必修教材为核心,适当增补学生熟悉的或是配套辅助练习中的相关内容,对诗歌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而加深学生对该类诗歌主要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如在学习了《诗经》之后,除了课本中的《氓》和《采薇》之外,笔者还补充了《蒹葭》、《木瓜》、《无衣》、《子衿》等诗,这些诗内容涉及婚恋、思乡、战争等各个层面,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块教学,让学生充分了解了《诗经》赋比兴的手法和现实主义风格。
其次,进行专题教学与探究。知人论诗,以诗知人。笔者常以课文选诗为主,结合诗人生平、思想和个性特点,开设诗人教学专题,让学生对诗人的生活和创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笔者先后开设了“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陆游”等诗人专题,让学生对诗人的生平与思想,创作内容与风格,都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诗歌。如在“苏轼”专题学习中,以《念奴娇》和《定风波》做基础,又增加了《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等诗词,加上其散文《赤壁赋》,将这些作品放入词人一生的历史沉浮中去感悟、去品读,感受到时代留在诗人身上浓重的烙印,以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
整个高中诗歌的学习就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而每一位诗人就是这棵大树上的一朵奇葩,我们以精英采撷的方式去体味这些传统文化,关注我们的语文教学,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我们要探索和丰富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古典诗歌的唯美精彩,为学生打下一个博大精深、熏陶灵魂的文化基础。
4.浅谈高中语文微课制作的关键要素 篇四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界对它的使用日益普及,互联网教学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者课堂教学。微课是其中发展较快的一种。短短几年,几乎所有的教育网站上都有了大量的微课资源,这不仅仅是对传统课堂的挑战,更为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就其制作成微课有哪些关键性的因素进行探析。关键词:高中语文
微课制作 关键要素
正文:微课(Mini course)是互联网下的产物,其最大的特点是“微”。发源并兴起于西方,其前身是互联网上的“视频公开课”和“网络在线课程”。随着进入中国并逐渐深入到高知圈子,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开始纷纷效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很多省市都要求学科教师依据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尝试制作微课,就目前学界对微课的定义来看,微课就是包含某一个既核心又精微的知识点的动态视频课程。那么,面对旁征博引,内容丰富的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如何实现微课制作的核心与精微呢?
一、新授课文的写作背景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中的主打学科,其中的人文性是任何一个学科所不具备的,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教材中的课文,而这些课文大多是出自名家之手。一篇文章能够被流传下来,除了作品本身的文学修养,和其创作背景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微课就可以将名篇写作的时代背景作为学生自主预习的一个知识点进行制作。高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每一篇的背后或是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或是有一些时代的特殊性,或是作者的创作轨迹耐人追寻,或是作家的创作故事饶有兴味。总之,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可以被教师拿来放大,运用讲故事、列图片、动画演示等方法制作成微课供学生们在预习的时候成为一个依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的形式也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正式进入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伏笔。
二、新授课文的思路梳理
新手课文的创作背景了解之后,就要进行课文内容的学习。高中语文的学习不同于初中之处在于,其更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一个个语文知识点会变成一串思维的轨迹串联起来,成为学生学习的思路。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对语文学习的内容主要停留在字词句篇、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上,其实,这些都是语文学习最表层的内容,要想将这些内容向更深层次挖掘,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点做成一个个幻灯片进行录屏,这是比较简单的方式;也可以用你动画的形式,做成题板,让学生进行丰富,挖掘文章深层次的意趣,促进学生从多角度认识文章的内涵,使语文教学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一定的创新,同时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语文专题的调查研究
语文表层的内容得到了解决,要想更加深入进行,就应该将语文知识进行组块化,按照一个一个的主题进行微课制作。每一个微课针对一个语文主题,主题的设定要针对语文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这对于教师个人的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文学修养上,是不是有能力将这些庞杂的内容整理成体系。比如高中三年的课文中,选取鲁迅的文章多达七篇以上,有杂文、有小说、有议论文等等,语文教师从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做成一个微课,比如针对体裁的、针对主题思想的、针对创作背景的、针对作者个人的等等。再有大量的诗歌可以从外国诗、中国诗的角度去区分;可以从田园诗、边塞诗的角度去划分、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时代的诗歌,也可以从前期、中期和后期进行区分。因此,我们说只有教师的文学功底深厚,才有可能从任何一个角度进行语文专题的构建与解读,微课制作的真正价值才能被发挥出来。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学情有所掌握,毕竟微课需要面对的对象是自己的学生,它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更加精巧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因此,制作的基础还是要脚踏实地,不能够过于照本宣科或是像新闻主持人在播音一样,这样一下子就和学生拉开了距离,反而得不偿失了。因此,教师一定要强练自身的内功,仔细揣摩文本,综合解读文本,才有可能发现有价值、有深度的主题,从中提炼出精华,制作成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实际效用的语文微课。
四、针对考点的微课制作
毋庸置疑,任何学科的学习,最终都要以考试为衡量标准。尤其是语文这样的重要基础性学科,在考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每年高考的作文也都会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被人们谈论许久。因此,针对语文考试的考点进行微课制作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首先教师要根据高考的题目去制作一些题型解读微课,还可以针对某些知识点进行微课制作,前提是教师要对这部分内容有大量的前期调研,搜集了至少五年以上各地的高考题目,才有可能制作出含金量较高的微课。再有,可以针对答题技巧、考前心态等等制作的微课,这样的微课比较实用,对于那些心理素质不太好的学生,常常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接受起来也比较浅显易懂。其实,任何一门微课都有它的价值所在,只看教师是怎么去挖掘出来的。
五、邀请学生积极参与微课制作
高中生的思想和认知都已经比较成熟与稳定,面对互联网,他们有更多的兴趣和发挥的空间。教师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到微课的制作中。有的时候,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对于知识点的讲解难免有一些匠气,这个时候,如果能让学生参与制作,无疑于打开了另一扇看待语文学科的门,说不定就另辟蹊径,点石成金了。而且,微课针对的人群恰恰是这些学生,与其让他们做一个被动的观看者,不如让他们做一个主动的参与者,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因此而大有提高。结语:语文微课的制作是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中的价值与奥秘是值得教育从业者进行深度挖掘的,因此,抓住几个关键因素,用好微课这一教学模式,对于语文教学未来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参考文献:
[1]杨晓萌.学讲计划下微课程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及开发[J].中学时代.2014(21)[2]吴玉祥.论高中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10)[3]蒋成杰.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1)[4]吕艳霞.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J].现代教育.2014(05)
5.高中关键词 篇五
一、情感方面
首先是情感方面的区别。在高中的时候,学校是不予许学生早恋的,因为身为一名高中生来说,一切都要以学业为主。到了大学就不同了,大学允许让学生自由恋爱,不过大部分都是异地恋,其实对于一部分学生还是可以接受的,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因为接受不了异地恋而分手的情况。
二、经济方面
然后是经济方面的区别。现在的高中生大部分都是需要住宿的,而且一般读的高中离家里也不是太远,只需要准备好生活用品,再加上一点生活费,那么一个学期就基本够用了。在大学里,不仅你吃饭要钱,跟同学吃饭也要钱,而且加入社团也要钱,参加活动也要钱,处处都需要钱,父母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大学里更好的发展,给孩子的生活费也会多一点预算。
但是相信在座的大学生都已经能自力更生了,如果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算自己做兼职也不能跟父母讨钱,各位懂我意思吧!在经济方面上,大学生理论上应该比高中生更懂事,从每个月的生活费就能看出来,所以这个区别也很关键。
三、时间方面
最后就是时间方面的区别。我们都知道高中的生活比较紧张,每一天都在努力的学习中度过,而且空闲的时间也比较少,就算有空余的时间,也会利用来学习,毕竟高中就是为了考到一个好大学。
那么到了大学,生活就会好起来了,大学的课程并不像高中一样每天都是满课,说不定运气好,还能遇到一整天都没有课的情况。大学的时间那么多,大学生就可以好好利用这些空余时间,学自己喜欢的知识,或者做个兼职赚点零花钱。
相信大家喜欢大学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大学里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也是跟高中生活的区别,同时也是很关键的一点。
本文编辑:小明
6.高中关键词 篇六
之前很少谈到关于关键词的想法,看过很多站长分享的经验,感觉很多都非常的有道理,但是对于如何快速提高网站关键词的排名这个问题,我想大家肯定还是很迷茫,其实我也是这样的,每次有站长朋友问到我这样的一个问题,我都无言以对,不是说自己心中一点办法都没有,而是因为自己心中没有形成系统的一种方法,一种概念。比如说要快速提升关键词排名具体的该如何操作?有没有什么诀窍?这些我之前是毫无头绪的,每天都只是知道做自己的事情,今天我就特意的花了一部分时间,细细的整理了一下自己做站的一些思路,总结了一套我自己用来快速提升网站关键词排名的方法,可能都是老生常谈,但也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有所感悟!
关键词的排名是优化效果的直接体现,更加靠前的排名能够让网站获得更高的流量,也更可能达到转化。要快速提高关键词的排名,最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对于关键词的选取,其中关键词的选取分为主关键词的选取,网络营销辅助关键词的选取以及长尾关键词的选取三个大的部分,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1、选取主关键词用“难中易”法 ―― 个人倾向:偏难一点
大家都知道,主关键词一般是我们获取流量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在选取主关键词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分析,合理的选取网站主关键词,让主关键词给网站做好定位。关于选取关键词有太多太多的说法,很多站长都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个人倾向于这篇文章《快速提高网站权重方法三:关键词制胜》里面提到的一些方法,而且里面有很多关联的文章,非常不错,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虚子雨在文章中说到主关键词的选取要符合“难中易”三个层次,这样利于网站的优化,这很符合我的想法,我一般是选取五个关键词,其中难的一个,中等的两个,容易的两个,这样对于网站的优化来说相对就非常合理了,当然这只供参考,大家可以自己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有的人说选取的关键词,既不要太热,也不要太冷,太热不利于优化,太冷没什么搜索量,转化不成流量。其实我的想法是:不需要这样瞻前顾后,怕这怕那,其实主关键词的选择我们完全不用理这些,挑一个热词又怎么样?不要认为难做就一定要避开!当然,有的词,例如“汽车”“足球”等这样的词就没必要了,你想做一般做起来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毕竟还有那么多的大站等着分食流量,你就别去凑什么热闹了,得不偿失!
2、选取辅助关键词要善于挖掘 ―― 个人建议:品牌词的挖掘
一般大家多的是谈主关键词的选取技巧,很少有站长在辅助关键词这一块来谈选取的一些技巧,网络推广我想可能是和这些关键词带来的流量不高有关,这里我有不同的想法。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很多的网站主关键词没有好的排名,但是依然流量滚滚而来,这些辅助的关键词功不可没。
辅助关键词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品牌关键词。品牌关键词有可能是公司的名字,有可能是网站特定的一个名字,有可能是网站的网址,总而言之,这样的关键词就是别人易于记住,并且访问的时候习惯用的一个词,这样的词一般竞争小,本来搜索量比较小,但是由于长期的推广优化,积少成多,慢慢就增长了搜索量,增加了网站的流量。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辅助关键词,大家可以自己发掘一下,重点优化,让它们为我们赚流量。
3、选取长尾关键词要积少成多 ―― 个人观点:积少成多
长尾关键词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因为长尾词不仅优化起来简单,而且一个好的长尾词能够给我们带来比主关键词还要多的流量。在这里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长尾关键词的选取经常容易被大家忽视,或者说大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甄别,这里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的一些小的经验。
7.高中关键词 篇七
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 学生对于题目的思考方式和技巧都是影响最终得分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独立计算出数学问题, 并引导他们能够对数学思想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能力, 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根据高中数学的教学课程, 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数学思维主要有: 数形结合的思维、分类讨论的思维以及转化与化归的思维. 学生能够充分地在高中阶段数学的各种题型中运用这些数学思维能力及思考方法, 那么他们基本上就已经开始懂得如何真正地学习高中数学. 下面, 作者将简单地介绍以上几种数学思维方式:
( 一) 转化与化归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的实质就是揭示问题和结果之间的联系, 实现从问题到结果之间的转化. 具体操作是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分析、联想和类比的过程, 运用合适的数学方法把问题进行交换, 化归为已经学习的知识范围内进行简单的解决.
( 二) 数形结合思维
这是在高中阶段较为重要的思考方式. 数, 是形的抽象概括; 形, 是数的直观表现. 数形结合思想多采用与几何图形的直观表示数问题和运用数量关系来研究几何图形的问题.
( 三) 分类讨论思维
该思想方法多采用于证明题或几何题. 把一个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分割成若干个小问题逐步解决, 从而达到解决整体问题的目的, 是较为常用且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
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 大部分学生在升入高中之后, 数学成绩明显下降. 这就说明了我国的现时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反复的计算、探索和证明解决实际的问题. 因此在教授新知识时普遍要求学生能掌握良好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培养一定的敏锐洞察力、逻辑辩证能力和综合分析归纳能力. 由于数学的部分知识较为抽象, 学生们只有学会深入仔细地对比、观察和验证才可以把难点重点简化. 以上说到的都需要学生和教师相互沟通, 有一定的互动, 但大部分学生都缺乏一种对数学的热情, 从而缺少对数学知识的主动构建的过程, 不能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
其次,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大多只有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 信息的传输过于单向, 欠缺灵活性, 同时教师和校方也没有为学生创造进行综合实践的机会, 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大多学生都高分低能, 适应应试教育后却无法发展最基本的数学发散性思维.
( 二) 教师的教学修养较为低下
部分教师尚未从“应试教学”的教学模式中跳出来, 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只重视最终成绩, 却未真正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教材的知识. 这就是教师的教学修养低下的表现之一. 教师的教学修养低下极有可能导致学生流失对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合作性.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对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等相关内容有一定的准备和度量, 不盲目、随意地对待教学工作, 为学生创造想、说、练的机会, 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系统和进行教材知识的运用, 逐渐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如何正确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 一) 正确选择教学方法
现时最为适合我国教育改革条件的教学方法就是情景教学法. 教师不妨把教材上的数学问题设置到一个较为复杂但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情景当中, 鼓励学生通过合作, 独立解决问题, 通过这个实践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 形成自主独立的学习能力, 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制定教学方案时, 教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思考事物, 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事前精心准备的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并进行认真的观察与分析, 最后得出结论.
( 二) 合理整合教材, 系统教学
高中的数学知识多且较为分散, 而难度相对初中也有所提高, 系统性差, 因此在日常教学时不少老师都感到学时非常紧, 学生们刚学完上一个单元知识, 还没能完全消化和巩固的时候, 他们就要赶着进度进行下一个单元的教学工作, 这样的学习过程和进度无疑是导致学生们学习效果较低的原因之一.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教学状态, 教师在备课时很有必要对教材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和整合. 通过全面地整合教材, 可以增加知识点的系统性, 令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变得紧凑,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教学所需的课时, 还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知识框架, 更容易、更系统地掌握教材上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 这样做的话教学效果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 三) 师生共同进行反思总结
在学生进行自主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应随时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建议,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而自己也进行反思, 使得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到升华, 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到学生的思考思路和意图, 令解决问题的方法变得更丰富多彩. 但在双方进行反思的时候, 不能曲解双方的思路和意图, 要对对方表达出一定的尊重, 并展开对话和交流, 时时对学生加以鼓励, 增加其对学习数学的激情.
四、结 言
8.浅谈高中物理审题的关键 篇八
我们应当清楚的认识到“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学生的解题习惯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老师的解题习惯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给与审题足够的重视.本文将分成三部分来讲解审题的三个关键步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以便学生在平时练习和考试中能把审题做好做到位,为解题提供保障.
1 充分发挥想象力还原物理过程
一道物理题,无论复杂还是简单都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物理过程或者物理现象,解题就是要我们去探究这个过程或者现象的结果和内在规律.但是,题目中给出的物理过程常常带有迷惑性以增加难度,并不是直接能看的出来的.因此,解题的第一步是要根据题意,发挥想象力,在脑海中描绘出一个完整的物理过程,在这个基础上,再去理清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例1 一铁球初速度为5 m/s,沿着光滑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为2 m/s2 ,求4 s内铁球的位移.
例2 有一水平传送带以2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现将一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上,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已知传送带左、右端间的距离为10 m,求传送带将该物体传送到传送带的右端所需的时间.
对于这两个例子,我们仔细分析,例1中的铁球在运动到最高点后又会沿着斜面滚下,而不是一直向上运动或停在斜面上;例2中的物体放上传送带后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而不是一开始就做匀速运动.能想象出这两个过程,一般解题的时候就不会出大的错误.
有些题目难度较大,往往隐藏了一些物理过程,不是直白的能看出来.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去想象,去分析,才能弄清楚完整的物理过程.
例3 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物体,在水平方向且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从倾角为θ的绝缘光滑足够长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求:此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
由题意我们可以分析它变化的过程是:当小物体沿斜面下滑时,除了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还受到垂直于斜面的洛伦兹力,随着速度的增大,洛伦兹力也随之增大,而支持力逐渐减小,当洛伦兹力和重力沿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相等时,物体即将离开斜面,在此之前,物体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对于这个过程,题目只描述了开头,而没有提及后面的变化过程,但这个变化的过程对于解题至关重要.因此,在想象和分析物理过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隐含的物理过程.
在想象和分析物理过程中,要对一些常见的关键字有足够的敏感度.比如,力学中的“恰好为零”、“刚好平衡”、“缓慢”;在机械能中“最大输出功率”“光滑无损失”;在运动学中“恰好追上”“最远距离”等等.这些关键的字眼往往决定了一个物理过程的性质,有这些字眼和没有这些字眼差别很大.因此,一定要重视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如果忽略了这些,那么想象出来的过程一定是有偏差的.
在这里建议学生在读题的时候,养成边审题边画草图的习惯.画草图能帮助我们想象、分析物理过程,并发现隐藏的条件和关系,特别是遇到复杂的题目.画草图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思考的过程,对下一步的分析很有帮助.草图主要包括:运动轨迹、受力情况、前后关系、简化电路图等.
2 找准研究对象
在完成了前面的步骤之后,我们已经对物理过程有了一个清晰的把握,下一步就要找到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不一定是题目描述的对象,可以是我们自己设定一个物体、一个整体,甚至一个运动过程.
例4 如图2,对于这个模型,一般情况下我们是根据题目的提问来确定研究对象.比如:“求木块b对斜面的压力或摩擦力”,在这里我们是可以直接把木块作为研究对象.但有些题目则需要根据我们的解题思路的不同选取整体或者部分来作为研究对象,或者题目给的研究对象不明确,我们就找那些已知条件最多,与题目的问题关系又密切的物体作为研究对象.比如:“求地面对三角木块a的摩擦力”,如果我们直接选取三角木块作为研究对象,解题需要做多次受力分析和正交分解,这样不简便.而选取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只需要用整体法做一次受力分析就可以完成.选择研究对象时,应注意“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灵活应用.
3 发现隐含条件
通过以上两个步骤可以完成大部分题目的审题,但一些难题,往往涵盖多个物理量,并且还有隐含条件.这些隐含条件可以隐藏于题目的每一个角落,如在已经条件中,在要求中,在过程中,在图象中以及在原理、规律自身的范围中.如果能发现这些隐含条件,不但能跨过“思维陷阱”,还能提高做题速度.下面例举几种常见的隐含条件.
3.1 物理概念中的隐含条件
物理概念本身就是解题的依据,题目当中没有说明的条件可以是隐含在概念中的条件.因此,可以从概念中寻找隐含条件.例如,“物体做匀速运动”就隐含着物体的合力为零这一条件.
3.2 物理过程和现象中的隐含条件
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往往包含了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临界条件,题目本身对于这些过程和现象通常不会提及,以此来迷惑学生.因此,要善于从物理过程和现象中发现隐含条件.例如“带电小球在重力场、电场、磁场等复合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必然有“重力和电场力平衡”这一隐含条件.
3.3 代数和几何关系中的隐含条件
光线图、轨迹图、受力分析图等示意图中涉及较多的数量關系和几何关系,从中发现题目的隐含条件也对解题很有帮助.例如,三力平衡中的特殊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这都需要我们做题时在作图和分析中去发现.
9.高中关键词 篇九
网站SEO优化之关键词与长尾关键词.很多新手站长,可能都只知道关键词,但不知道所谓的长尾关键词到底指的是什么?特别是总喜欢在自己的网站首页在标题里,在描述里堆积很多的关键词,恨不得把所有的关键词都写进去,这肯定是错误的,或许有些人看到这里感觉这个问题太基本了,老调重谈。但最近通过几个站长的咨询中了解,网站SEO基本功,很多人都打得不结实。
关键词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关键词,另一种是长尾关键词。网站主关键词是一个网站的内容的总结,告诉别人你这个网站是做什么的,也就是常说的主关键词。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有选择性的找一些流量比较大的关键词来做网站的主关键词。比如一个小说网,可以把免费小说定为主关键词,其他的例如免费玄幻小说,免费修真小说,免费网游小说等就可以当长尾关键词。而网页的标题,把是把主关键词和几个热门的长尾关键词组合下起来,
这样就非常清晰。
长尾关键词是主关键词的补充。并且每个页面都需要有这两者存在。并不是说主页的关键词是主关键词,而其他页面的关键词是长尾,这是个误区。也是大部分站长所忽略的。
主页的主关键词应该是最热门,最难竞争的,而其他二级页面,主关键词就可以结合用户体验和竞争程序来设定。例如厦门二手网,你可以把频道分为二手车,二手房等,把这些当成次页面的主关键词。
可能这样讲有些抽象,但为了避免AD嫌疑,所以我也不好把具体的站地址发上来。其实只要遵循这个思路:每个页面都有主和长尾关键词。把这个思路贯穿到全站去,OK,至少完成了整站优化的1/3,剩下的就是程序结构优化和内链。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下,很多站长都把主页的长尾关键词来作为频道页的主关键词,这点是错误的,得不偿失。再用小说网来距离吧。比如你网站主页标题为:“某某小说网,言情小说,玄幻小说,修真小说,网游小说等等”,然后每个该类型小说栏目,你再把“言情小说,玄幻小说,修真小说,网游小说等等”设置为改页面的主关键词。。。。
10.提取关键词 篇十
之提取关键词
“关键词”概说
关键词这一概念在撰写正规论文时经常涉及,指的是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紧要的词语。关键词又是网络中经常提及的词语,指的是人们输入搜索框中的文字,也就是让搜索引擎寻找的东西。可以说寻找关键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
提取关键词,说到底就是要善于提取“核心信息”,摘取恰当的词语来表达中心内容。它不仅仅是在语用题中考察,其实也关系到阅读和作文的审题,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提取关键词本质上是对语段关键、主要、核心信息的集中。
★提取关键词本质上是压缩的压缩,精练的精练,关键的关键。解题方法
一、核心话题法:抓语段核心话题词语
任何文体性质的语段都得围绕某个核心话题展开,这个话题词语在语段中出现的频率一般较多,承载语段核心话题的词语肯定是关键词之一。寻找中心话题小秘笈:
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叙述的对象(人、事)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中心论点或中心论题 以说明为主的文章——说明对象
以描写为主的文章——描写对象(景、物)以抒情为主的文章——情感倾向的词 解题基本流程:
明确话题—寻找谓语—连缀成句—提取关键词 例: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2005年高考全国卷)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1.明确陈述的话题(对象):“古籍”、“人才”
2.寻找与陈述对象(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寻找和明确与主要话题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如“修复”、“缺乏”就是对陈述的对象的陈述。3.将几个词语连缀成句(主谓结构)。话题和谓语等词句选定后,可将几个词语连缀成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馆藏)古籍(亟待)修复,(但这方面)人才(非常)缺乏。(一般可以表述为:“谁或什么怎么样了”这样一种主谓结构)。
4.筛选,提炼出关键词。
最后,我们把连缀成的句子放入文段中检验,如能基本表达出文段的中心内容,即可筛选并敲定关键词——古籍、修复、人才、缺乏(不足)。
二、关键语句法:筛选语段中的关键句
有的语段中会有针对核心话题的核心陈述句,有的语段中有或总领或总结的概括性中心句,这些句子,或提起下文,或总结上文,或承上启下,我们要特别关注。在筛选时,我们可抓住这个句子,顺藤摸瓜找到关键词。寻找中心句小秘笈:
除了段首句之外,还要留意文中的转折句、因果句、结论句,这些往往是作者有意强调的内容,关键词常常就隐含于其中。解题基本流程:
确定中心句——仔细琢磨——提取关键词
例: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2006年高考广东卷)
从甲骨文到草书、行书的各种书法艺术,间接地反映了现实某些方面的属性,将具体的形式集中概括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视觉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意象中体味到其间所蕴含的美。这也就是一些讲书法的文章里常说的“舍貌取神”——舍弃客观事物的具体现象特征,而摄取其神髓。
解析:最后一个句子就是本段的中心句,而“舍貌取神”又是这个句子的核心。只要我们抓住这个句子,找出“貌”“取”“神”三字的各自所指,就能轻易套牢其中的三个关键词——“意象”“体味”“神髓”。再用“话题法”,找出本语段的核心话题对象——“书法”,另一关键词也便找出来了。
三、结构层次法:任何语段都表现为一定的思路层次
每个语段的构成都有自身的特点,或总分,或分总,或并列,或偏正,或解证,或承接,等等。不同的构成,就意味着关键词的位置不同。比如,联合关系语段的关键词就常常分布在并列的各个层次中,而偏正关系语段的关键词一般是在正句之中,即“但”等转折连词所领起的后半部分。前面我们所讲的要寻找中心句,如何寻找,首先就必须分析语段的结构层次。如段落由一正一反两层意思组成,那么,被衬托的那层意思就是中心句;段落由总分关系的句子组成的,总句就是中心句;因果关系的段落,表果的句子往往是中心句;转折关系的段落,表转折的部分就是语义的中心所在。从构段关系找关键词小秘笈:
联合结构(包括并列、承接、递进、选择等):兼顾并存,切忌偏废 偏正结构(包括转折、因果、条件、假设等):以“正”为主,舍偏取正。例:提取下面一段文字的关键词,把它们组合成运用比喻手法的一句话,作为这段文字的标题,不超过12个字。
完全秉承商业电影模式的《指环王》成功地“加冕”了奥斯卡。商业电影,是当代流行的“快餐文化”的一种形式。听通俗歌曲、玩电子游戏、看美国大片、网上谈情说爱等都成了快餐文化的“经典”。快餐文化充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它对于面临工作压力和个人空间日益狭小的现代人,有缓解精神紧张、身心疲惫的作用,虚弱的江湖恩怨和匪夷所思的打斗场面,着实让处在生存压力下的现代人放松了一把。但是,快餐文化的文化含量稀薄,蓄意炒作、相互复制是其特征。粗糙低俗的快餐文化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引起的“精神沙化”已经显现:形形色色的文化赝品,大面积地侵占了我们的精神领域,把我们的精神文化空间堵塞得水泄不通,“繁华的荒芜”成为现代人的精神病根,人们在接受快餐文化的同时,逐渐失去了高雅的品位,导致价值取向的迷失。
从内容上看,这个语段前后两个层次是分别就“快餐文化”的优点和缺点作分析,但前后是一个转折关系,属偏正结构,表意自然在后半部分,而后半部分又以冒号为界分为两层。冒号后是具体列举“精神沙化”的表现。再结合话题“快餐文化”和题目中的“比喻手法”“一句话”“作标题”三个具体要求,就不难得出答案:快餐文化引起“精神沙化”。
四、注意用词频率
有时,词语出现的频率也可作为我们答题的一个参考依据,因为有些时候,作者要对重要的内容或反复强调,或多方论述,或全面介绍,这就必然导致相关词语出现的频率较高。所以我们要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这些多次出现的词语往往就是需要提炼的关键词。
例: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
“十五”期间,全国妇联与政府部门联手加强城乡妇女教育培训和推动妇女就业再就业工作,制定完成了三个目标,即培训200万下岗失业妇女,为200万妇女提供就业指导,多渠道帮助200万妇女实现再就业。同时建立了国家创业示范基地,组织了妇女创业师资培训班,发放了妇女创业循环资金,总结推广妇女创业孵化器、小额贷款助创业等经验,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妇女再就业信息指导中心,拓展了广大妇女的创业层次和创业领域。本段中“妇女”“就业”是两个高频词,极有可能是关键词,而事实上,它们的确是本语段的陈述话题。而语段的中心是介绍全国妇联与政府有关部门在“帮助”妇女就业方面所作的具体工作及产生的效果。当然,后两个关键词——“帮助”“拓展”,我们还得借助其他的方法,比如层次分析、语意概括等,才能捕捉得到。
强化演练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10年高考江苏卷)
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转辗奔向江河湖海。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 —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与水生植物体内。
吸碳 略施魔法 光合作用
2.下面是英国学者里基•特里维尔关于“战略环境评价”的经典性定义,请提取反映其主要信息的三个重要词语。(不超过15个字)(08年高考江苏)
战略环境评价是指对政策、计划、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提交的书面报告和把评价结果应用于决策之中。环境影响 评价结果(或“书面报告”)应用于决策(或“应用”、“应用于决策之中”)
3.阅读下面文段,从中提取出三个关键词(2008年福建卷)
美国卡地夫大学的科学家近日起程,前往调查大西注深处地壳失踪之谜。
通常情况下,地幔由数公里厚的地壳所覆盖,但科学家发现,在大西洋中部约有数千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壳似乎大面积失踪,地幔直接暴露在水下3000米左右的海底。卡地夫大学地球、海洋与行星科学学院的海洋地质学家克里斯认为,这有如发现了地球表面的伤口。他表示,该处虽不是地壳失踪的唯一之处,但可能是最有意义的一处。一般来说,当板块断裂后,地幔将涌出,形成岩浆。而这种通常的情况没有发生,说明一定存在某种原因。科学家希望了解该处的地壳是否从来就不存在,还是因为发生大规模地层断裂所致。如果事实果真如此,科学家希望搞清楚,这种现象是怎么形成的以及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克里斯将参加由特勒姆大学海洋地球物理系教授罗杰?塞尔所领导的研究小组,搭乘库克号科学考察船,前往佛得角群岛和加勒比之间的区域通行考察。科学家将利用声纳技术形成海底声纳图像,并利用海下机器人钻取岩芯样本。科学家认为,这次考察将为深入研究和了解地幔提供一个难得的机会,并可能加深对板块构造的理解。
地壳 失踪 考察(调查)
4.下面是一篇科技论文的摘要,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2009年四川卷)
本文针对直接法和二步法合成聚乳酸的共性,从单体纯度、催化剂选择到共沸脱水、微波辅助、超临界流体介质,以及到固相聚合、反应挤出、扩链等各个方面,对近年来聚乳酸合成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各种新方法、新技术的复合应用是提高聚乳酸分子量、降低其成本的关键。聚乳酸;合成;新进展;复合应用
5.请从下面论文简介中提取3个反应其主要信息的关键词语。(2009年天津卷)
11.高中关键词 篇十一
一、指导学的方法
在“先学后教”的原则下,先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我反思、归纳相结合。相比学生自己的反思、归纳,教师的先期指导是见效较快的一种途径。
如何指导学生对课文“先学”呢?笔者主要在概括(段意、材料)能力,理解(字、词、句与主旨)能力,鉴赏(技巧)能力这三个方面着力引导。比如教学《离骚》一文时,我先以问题引导学生去学习,让学生概括文章有几层意思、每个层次用了哪些材料?文章有哪些生难字与疑难句子?主旨是什么?文章局部或整体用了什么技巧?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回答了这几个问题后,文章基本上就弄懂了。这时,笔者再和学生一起总结:读懂一篇文章,主要是抓什么信息呢?首先通读全文,概括段意、材料,建立起整体语境;接着在语境的背景下,理解文中的难点,如字、词、句等;最后对文章运用的技巧进行辨析并鉴赏。请同学们以后按这一思路或从这几个方面去阅读文章,检索信息,能自己再设计一些题目(问题)更好。
如此,多次训练,指导“先学”的方法并充分地给予学生践行“先学”的时间,偶尔根据具体文章增添一些要求,做一些变化,丰富问题设置的方式与考查的知识点。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得到提高,“先学”的效果就能显而易见。
二、交流学的体会
学习方法的指导,毕竟侧重的是理论上的说教,倘若要转化成能力,少不了要靠实践来强化、甚至结合个人情况作出调整。学习方法是否落实、贯彻,影响着学习的效果,与之对应,学习效果又反映着学习方法的优劣与执行。为了让学习效果充分展现,使“后教”无死角,没有遗忘的角落,很有必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质疑、解答,在对学习结果的分析中反思、落实,甚至改进学习方法。
笔者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同学们学习《离骚》后,并没有立即进入教师“后教”的环节,而是让学生们讲,讲彼此答案不同的原因,讲个人解答问题的方法,然后比较优劣,谁的答案准确,谁的方法快捷而有效。比如,概括文章层意时,突出核心信息即可,最好简短,各概括的层意尽量用语整齐,前四句扣住出身,接着四句突出“嘉名”,下面四句围绕“修能”,下面八句凸显忧虑,末四句发出呼喊或者说希望。方便记忆并利于形成整体语境即可,不求统一,以免挫伤概括的兴趣与信心。在词语方面,通过取长补短、求异存同,汇集后主要集中在“苗裔、朕、皇、考、贞、陬、降、览、揆、肇、锡、纷、重、修、扈、辟、纫、汩、及、与、搴、阰、揽、忽、淹、代序、惟、零落、抚、秽、度、道、夫”等词语上面。至于疑难句子,一是“恐年岁之不吾与”的句式与翻译,一是“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的作用。
同学们热火朝天地交流,把独立学习引向深入,消化并巩固了学习方法,使学习效果倍增,也让老师的“后教”有了方向。
三、检查学的效果
没有检查的学习,其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学生交流活动既是学生之间的“教”,也是一种检查,借同伴的力量去督促。这里的检查,是教师主导下的检查,既是督促学生认真地去学,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为下一步的讲作准备,使“后教”具有针对性。
检查,最基本的是全班听写,除此之外,可以个别抽查,也就是讲解之前,对个别同学提问,或者请个别同学翻译、讲解课文;下课之后,再请部分同学上交学习的成果以便批阅,并了解学生的疑难处。当然,在教师进入“后教”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随时提问来检查同学们的“先学”情况。
《离骚》一文,笔者通过听写字词的形、音、义之外,还让大家默写。之后请同学串讲,碰到疑难可以随时向同学或老师求助。然后对本文的知识点与能力点作小结。检查之后,发现需要教师讲的地方很有限。比如标题“离骚”的含义,“皇览揆余初度兮”与“夕揽洲之宿莽”中“览”与“揽”的比较。至于讲解屈原首创的香草、美人等比喻或象征手法这一难点时,笔者通过对相关例句的分析,让同学们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可以说,检查的结果表明,同学们“先学”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是令人满意的。
笔者认为,“先学后教”如果把“先学”抓实了,就为教学的整个过程开了好头。“先学后教”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锻炼他们的能力,让他们学会方法,并且高效地吸收知识,大大改变了高中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教师吃力不讨好的现象。“教是为了不教!”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能让“不教”早日实现。
12.高中关键词 篇十二
随着我国高中教学改革的开展, 高中招生政策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比如其招生策略的调整, 招生规模的扩大, 其新生的入学门槛变得比较低, 这就导致了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能力层次的差异, 这种现象尤其发生在生物教学课堂。生物科目本身就是比较抽象的科目, 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必然导致不同的学习进度。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生物学科的教学性质。高中生物教学尤其需要进行分层教学, 避免一刀式的教学方法, 避免齐步走式的教学方式, 避免对全班实施同一种教学方式, 因为这种教学方式的确照顾了多数学生, 却不能照顾好另一部分的学生, 特别是班级里的尖子生与班级里面的后进生。因为过于中庸的教学方式, 会让耽误尖子生的拔高练习, 又会耽误后进生的前进。
通过对上述教学理念的分析, 可以得知高中生物教学比较适合于个别教学法, 也就是分层教学法, 这样就能够有效针对学生的个人素质进行教学。通过笔者的切身教学, 发现近几届学生的生物素质是比较差的, 这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 比如初中开始学生物的思想状态、学习状态不够好, 这就导致初入高中不能保证良好的学习状态。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 为了有效提升各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进行分层次教学调整是必要的。
二、分层教学体系内部环节的相互串联
1. 在分层教学体系中, 分层辅助模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实分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层辅导涉及到教学过程中的课前部分、课中部分及其课后部分。为了更好地进行课中教学, 进行课前辅导体系的健全是必要的。课中辅导则是排除学生学习进程中的困难, 课后辅导是巩固学生已经有的知识。通过对这三个阶段的教学任务的分析, 更有利于深入到分层辅导的客观步骤。通过对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上查缺补漏, 保证班级整体学习进度的提升。
在不同教学方法层次的应用过程中,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 其需要抓到日常辅导的重点。比如针对后进生的辅导频次要控制住频次, 可以多一些, 关键是要多多进行基础知识辅导及其心理辅导的应用, 帮助其进行学习目的的明确, 保证期学习态度的明确性, 从而帮助其克服自卑心态, 保证期自信心的树立。针对中等生的辅助就比较简单, 主要是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 强化他们的知识结构, 保证他们良好的心理状态, 进行学习方法及其思维活动的引导, 保证中游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及其自学能力, 在这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多多鼓励中游学生, 保证其向更高的学习层次进步。针对尖子生的学习, 教师可以多用开发式教学方法, 比如多多进行开放式问题的提出, 保证尖子生的探索、实践, 从而保证其实践能力及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2. 为了保证课堂良好的教学效益, 教师需要做好自身的工作, 比如抓到课堂的备课, 这是提升分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这个模块中, 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 进行分层次的备课。在备课过程中, 教师需要进行大纲的认真钻研, 保证教学目标的切实可行性。这需要教师进行教学目标的把握,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于中上层的学生, 可以指导他们做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习题。对于学习上的后进生, 引导他们掌握日常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在平常的教学设计模块中, 教师要注重重难点知识讲解的轻重缓急, 一般情况下需要以中游学生的认知能力作为教学的标准, 总的来说, 就是采取方法, 统筹兼顾, 提升高中生物的整体教学水平。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要明确一般性考试的作用, 这种类型的考试主要是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状况, 这种一般性的考试, 教师要把握好频率, 这样就为日后的更好教学决策奠定基础, 更有利于进行分层次教学, 更有利于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分阶段的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 方便整体教学。
通过对分层测试的分析, 可以得知通过对一个试卷, 三个层次题目的设定, 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这些不同层次的练习题, 都是其各个学习层次内力所能及的题目。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行思考性、开放性题目的设定。这一系列的题目, 可以作为课后练习题布置, 为的是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对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练习题的设定, 就保证了生物课堂整体的学习进度, 不仅有利于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有利于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 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升。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3.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可以采取学生互动学习的教学方法, 让尖子生帮助中等生, 让中等生帮助后进生, 让这三者形成一个有效的学习互动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注重到后进生在学习上是普遍缺乏自信的, 并且其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教师需要抓到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进行有重点的辅导, 保证中后游学生的优先发言、优先表演、优先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对后进生应用表扬评价, 寻找其闪光点, 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对中等生应用激励性评价, 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 促使他们积极向上, 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 坚持高标准, 严要求, 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 不断超越自己。
三、结语
通过笔者的长期实践, 发现分层教学更有利于进行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大大提升了多数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保证其自学能力的提升, 这样非常符合高中素质教育的需要, 更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创新性的人才, 满足将来的社会就业需要。
参考文献
[1]黄晓颖.国外分层教学的历史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4, (17) .
[2]孙闯, 王凤娥.对“分层次教学”的认知[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4, (03) .
13.论文关键词 篇十三
[论文摘要]:当代中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父母的养育之恩被遗失,教师、学校的培育之恩被淡化和社会的关爱之恩被冷落三个方面,这种缺失主要归因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存在不足。为此,在构建和谐校园的今天,进行感恩教育应成为当代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感恩是一种积极情绪,它促使受惠者为所获得的恩惠做出回报。近年来,中小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中的不少人在潜意识里形成了“人人为我”的思维定势,缺乏感恩之心,忘记了哪些帮助过、照亮过、关爱过自己的人,甚至伤害他们。给予、付出、回报、奉献的意识相对淡薄,感恩意识严重缺失。
[论文关键词]:感恩教育有效活动
一、中小学生缺乏感恩之心的主要表现
中小学生特殊的年龄阶段,家庭背景、社会生活环境、接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等因素导致当代中小学生缺乏感恩之心。就我校(山区学校)而言,具体表现在:
(一)对家庭感情淡漠。根据对我班学生的调查了解,90%的学生放假回家后没有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80%的学生在与父母进行沟通时态度生硬,没有礼貌用语;85%的学生对家长的教育不予接受;95%的学生都有乱花钱的不良习惯;98%的学生埋怨家庭的经济状况。
(二)对老师缺乏感恩之心。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重要表现,反映着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为了学生成人成才,学校老师付出了辛勤劳动。可在校园里,课间不擦黑板、上课不遵守
课堂纪律已不是个别现象;有些同学见了老师擦肩而过不打招呼,如同陌路人。有的学生把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完全归结为个人因素,对学校老师的工作不能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对社会缺乏感激之情。我校在灾后重建中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如今校园面貌已焕然一新。然而,有的学生却有意破坏学校公共设施设备,不爱护环境卫生。这既是不尊重劳动成果的表现,又是对社会各界关爱的冷漠。个别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自私,世故、没有社会责任感,回报意识弱。
二、中小学生缺乏感恩之心的原因
(一)家庭方面。农村家庭中,父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认识不够。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当,极易出现过分溺爱、过分期望、过分要求,往往会加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隔阂。个别家长存在抽烟、酗酒、赌博等恶习及暴躁的性情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思想和行为。
(二)学生方面。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值身心发育时期,思想意识模糊,接受的知识有限,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缺乏社会实践活动,不懂得感恩。
(三)学校方面。学校德育课程的开展次数不够,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且参与面有限,导致了部分学生进入情感疏导的荒漠带。
(四)社会方面。由于中小学生年龄的特殊性,好奇心甚强,极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如一些电视娱乐节目带来的负面因素,影响
力学生的认知;辨别是非的取向有误;物质化的社会现状淡化了学生的情感意识。
三、深入有效开展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
学校组织感恩主题教育月。研讨确定每学期的感恩教育月,并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在感恩教育月中时时进行感恩教育,处处进行感恩教育,开展各种大小型感恩教育活动。
(一)算一笔“感恩帐”。第一周,星期一以班为单位,在班主任的组织下,计算包括从小学到目前的所有花费、自己现在一年的花费、家庭一年的收入,对比一下自己的花费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反思自己平时是否有高消费、盲目消费、攀比、浪费等现象。通过算感恩帐,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理解父母的辛劳,触动他们的感恩之心。
星期二“一个馒头的故事”。早读我去教室,发现在教室的地上,有一个被扔掉的馒头,我拿起来看了一下,就是皮上有点土,还软软的有点余温。我就意识到这是学生把馒头掉在地上后不去捡的结果。我当时想发火,但又忍住了。想了想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怕去捡人家笑话,二是怕脏不吃了。我想,这正是对学生进行“节约教育和感恩教育”的好时机,我把馒头扒掉皮,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吃了那个馒头。当时,教室里静得吓人。吃完后,我问学生:“一个馒头有多重?”,下面有的同学就回答二两。我又问:“一亩地能收多少麦子?”来自农村的同学,对一亩地能产多少麦子还是有数的,说出了每亩八九百
斤,这还是在风调雨顺的条件下。我又从每斤麦子的钱谈到每学期的学杂费,让学生讨论一学期花费父母多少钱。应不应该浪费父母的血汗钱?浪费是不是对父母劳动的亵渎?经过一番讨论,最后全班都认为浪费不应该,以后坚决节约,并且付诸行动。从节约一度电(按时关灯),一滴水(关水管),一粒米做起。感恩教育胜过训斥教育,在“此时无声胜有声”中让学生懂得了节约和尊重他人的劳动和感恩父母。
(二)开一次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第二周,以班为单位,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全员参与交流“感恩帐”的心得体会。同时,推荐一名家庭贫困且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及参与的家务劳动情况,使其他同学自我反思。最后让每位同学回家后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返校后评比谁做得更多,更好。将其推举为班级“孝廉”,并进行全校型先进事迹表彰。
(三)给父母洗一次脚。第三周,在学校感恩教育之余,布置家庭作业----给父母洗一次脚。要求家长亲自与班主任联系报告学生完成作业情况。
星期天,我接到了数位家长的来电,纷纷向我讲述了孩子给他们洗脚的具体经过。其中有一位家长的讲述使我记忆深刻,她用幸福的语气对我说,孩子长大了,懂事了,谢谢老师的教导!言语之中,我明显地感觉到她发出的颤音。瞬间,我的眼前涌现了那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一种莫名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涌上心头。
(四)观看感恩影片。第四周,组织班级同学观看《妈妈再爱我一次》、《唐山大地震》两部影片,写观后感,并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出和表彰。
(五)给父母的一封信。在感恩教育月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让全班同学给父母写一封信,倾诉自己的心里话,亲自交到父母手上。让那些原有的隔阂通过一封封温暖的信件逐步消失。
青少年时期是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时期。对其进行有效的感恩实践活动教育,加以正确的引导,将感恩教育深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从小培养知恩、感恩、报恩的良好品质,回报父母、老师、社会。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智商与情商想结合的时代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玲.感动,班主任之友[J].2006,(2).
[2]林云霞.系列活动促感恩,班主任之友[J].2007,(2).
14.中国关键词 篇十四
当你游览完,神奇秀丽的泰山美景,站在山之巅,海之涯,你面对这雄奇的美景,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就是壮美之景的代言词,所以什么字眼能让你想起我们的新中国呢?我们是一带一路的缔造者,所以极富中华特色的美食邀你入门,“踏”上一带一路,走进中国代言!
当我提起21世纪走在世界前沿的国家,最“燃”的国家,大家不由自主的想起来的就是“中国”,当我提起21世纪最神奇的大路时,你又会想起来什么?对的就是,中国特色的“一带一路”,这不仅是我们中国最响亮的“时代歌剧”,也是中国最硬的时代标签。
当我们去访问来华留学生:你觉得中国的代言词是什么,以前是这样回答的“中华美食吧,带你扫遍人间美味,是长城,龙的传人……”现在的回答“一定是一带一路啊”,为什么?中国是一个讲求合作双赢的大国,是一个积极负责的大国,一带一路更多的是建立更多国家的合作,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21世纪特色“合作+创新”,汇集了世界各国的人文色彩,更多地让世界民族收益。说到这里下一个关键词“高铁”则展现了我们的有一个特色,他将华丽登场!
第二个中国代言词“高铁”,让我们回想起他的评价“中华民族,顽强克服技术难题,他们不负艰辛,将世界变得愈加辉煌,在自己突破极限以后,又将技术发展到顶峰,他们将高铁技术带向世界”对的这就是中国的代言词“高铁”,这也是来华留学生口中最为重量级的中国标签,也许就是这个标签,来华学生深受感动,“中国高铁技术发达,这其背后是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敬业情怀做基垫,结合21世纪的创新智慧,这么宏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来华学习的精髓啊!”。
中国技术的发达来自于中华民族自身实力的强硬,实力的强硬,来自于中华精神的滋养,我们将希望寄托于强大的精神支柱,努力突破自我,我们希望让世界看见一直自信顽强,行进于时代前沿的中华民族,中国,我们不负艰辛,攻破了一个个技术上的难关,当我们看见兄弟国家,同样遭受这样的困难,我们知晓要撑起时代重任帮助兄弟国,修建高铁,共同发展……这就是我们的高铁精神!这样的标签怎能不让人铭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