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诗歌简析

2024-12-23

《寒食》诗歌简析(共6篇)

1.《寒食》诗歌简析 篇一

一.作者简介:

王家新(男)(1957—)曾用笔名北新等,诗人,诗歌评论家,出生于湖北丹江口市,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并开始诗歌创作,1984年写出组诗《中国画》、《长江组诗》等,广受关注,先后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游动的悬崖》(1997)等;诗论集《人与世界的相遇》(1989)及随笔集《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1997),〈对隐秘的激情〉(1997);编造《叶芝文集》(三卷:1996),《中国当代试验诗选》等。自1990年写作《帕斯捷尔纳克》到后来旅欧期间写作《临海孤独的房子》、《卡夫卡》、《醒来》等,他在中国诗歌界的影响逐渐增大。王家新是在诗歌道路上变化较大和实现自我调整的诗人之一,他从“蒙胧诗”时期开始诗歌创作,前期的部分短诗如〈蝎子〉《空谷》等,具有冥想的气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一段时期,创作的《一个劈木柴过冬的人》《帕斯捷尔纳克》《卡夫卡》等作品,是他诗风转变的一个标志,这些作品是表达“承担”的经验的诗:借助吟咏的对象,描写一种社会转向作用作用于生命个人的难以承受的处境的体验。他同西川等人被认为是“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诗人。

二.作品简析

诗歌《帕斯捷尔纳克》是王家新第二时期(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作品,作者以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命名,不仅是对命运多舛的异域诗人的哀悼和追思,也是对自己亲历的时代的反思,更是王家新歌咏、倾诉、以期达到“一种灵魂上的无言的亲近”的对象。首先,我们要知道帕斯捷尔纳克这位诗人:帕斯捷尔纳克是一个注重自我内在体验的现代诗人,在苏联建国后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长期沉默后发表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获诺贝尔文学奖,不料再度受到国内的严厉批判,以至于不得不屈服这种专制的压力,直到死亡。作者通过异国诗魂悲剧命运来进行自我剖析,帕斯捷尔纳克的形象被王家新涂抹上了主观色彩,“以个人的睿智和忧伤体认了一个时代苦难者的形象,又确立了一种要求承担苦难并朝向灵魂的高贵的存在尺度”(陈思和语),从而达到了精神与他的相通和契合,是灵魂之间,历史之间的对话,在对话中:王家新又似乎在询问着自己和帕斯捷尔纳克的精神契合点在哪里?中俄大地间的共同命运又是什么?那些不解都在自我阐述里升华,转为诗人的灵感和思索,使帕斯捷尔纳克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而王家新则是这精神的承担者,正又是由于这种承担,个人才真正的成为了个人。所以“他将时代的遽变融入个人的思考过程,然后又将个人命运的苦难置于时代这个特殊的历史空间,从而成为真正有勇气承担起历史重量的诗人。”(引自《程光炜诗歌时评》,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177页)

诗开篇就以一种崇敬和低沉的情感表明创作意旨,把一个中国诗人的“一生的倾注”和“灵魂的颤栗”献给异国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及他的诗,在现实中虽然不能为他“献上一束花”,却穿透时间空间的距离,以精神穿越“几千里风雪”从而使“我”和“帕斯捷尔纳克”超越历史空间联系到了一起,而在历史的劫难与现实的劫难向前,王家新又反复思考“创作”与“真实生活”之间的关联,使得其在“终于能按照自己的内心创作了/却有不能按一个人的内心生活“背景下,在自我现实生活和帕斯捷尔纳克的历史命运之间游离,最终表明这一切的苦难不仅是他自己的,也是帕斯捷尔纳克的,而且这种苦难也是成就他们伟大和成长的“催化剂”,让他们在煎熬间饱受人间的折磨,从而成熟。

诗歌在艺术形式上呈现了一种“深度意向”。王家新对反复,通感,对比,夸张,拟人等修辞的运用及反问感叹跨段式的自如应用交替,既使这首诗语意繁复,意象丰满,又体现了诗人成熟的定型的艺术风格,而且诗歌的语言带有知识分子的气质的理性和思辨,使意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特别是某些句子也含有警世的力量,这也是他诗歌具有的绝对的力量。比如:“为了获得而放弃”“为了生你要求自己死,彻底的死”等。而且诗中的语词都用来营造了内心化的意向,即根本上的一种按照内心的写作。

在诗歌中作者用词最高的是“雪”,“雪”是他一开始写诗时便常用的词,而且在不同的时期里,不同的诗作中,作者的“雪‘的意向各有一种情感(王家新诗中的特色),在这首诗中,从“雪”到“风雪”到“雪的寒气”再到“冰雪”,这些意象见证的就是哀痛的劫难,痛楚;是无奈的承受和精神的坚强不屈。在另一面也暗示着“雪”是中俄诗人共同面临的风暴和劫难,因为共同承受,共同面对,所以雪成了王家新和诗人帕斯捷尔纳克的一种精神灵魂上的共通。从第一节的以“几千里风雪的穿越”到最后一句“需要以冰雪来充满我的一生”(其中第四节,第七节,第八节都有雪的意象),使得生命与冰雪连通,以此显示生命中痛苦与幸福的历程和承受冰雪的历程,在询问与体验间,王家新品味着人生的意韵,也在自我沉思与痛苦着。王家新从他所喜爱的大师的作品里汲取营养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文学目标定位在了对时代和社会历史的反思及批判的基础之上”,这是他的超越,也是他的别具一格诗歌的独特所在。

王家新属“沉思的诗人”,他的诗歌中,在诗意与思想之中浸透的是知识分子拥有的人文精神,也是理性规约下个人对历史时代的人文关怀精神。他把自己的命运与时代的命运与时代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既带有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的意识,同时也使他的诗歌具有俄罗斯诗歌精神中的苦难,深沉,高贵的美感。这也是中国当代诗歌在90年代重新显示出的一种思想契入后的美感。

2.《寒食》诗歌简析 篇二

一、文化背景及社会背景

大历年间是盛唐诗风向中唐诗风演变的过渡期。大历年间的大多数诗人, 他们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开元太平盛世度过, 受过盛唐时期自由开放文化的熏陶, 但又经过安史之乱的折腾, 心灵已经对时常更替的朝代不再敏感, 所剩的只是麻木感觉。有也仅是生不逢时之无奈, 对社会的无能为力, 诗人对自己的衰老感到悲哀, 意气消极, 已不再有盛唐士人昂扬的精神面貌。

屠隆在《唐诗类苑序》中曾说过:“初唐之政善, 其风庞, 诗葩而含;盛唐之政洽, 其风畅, 诗慰而藻;中唐之政衰, 其风降, 诗惋而弱;晚唐之政乱, 其风敝, 诗飒而悲;人代递迁, 其间率有名家者。”任何一种诗风的形成, 都有它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因素, 文学本身发展也受其特殊的发展规律影响和制约, 安史之乱是唐朝从繁华到衰落的历史转折点, 它使得唐王朝在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遭受到了极其沉重的破坏。

战争连年不断、经济萧条、外族侵扰、天灾频繁, 人们生活困苦不堪。相比起盛唐时期, 国力强盛, 人民安居乐业, 整个民族都有着很强的自信心、自豪感, 富有奋发向上的精神斗志, 人人都追求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 士人更有着建功立业的不平凡理想。安史之乱使这一切都付之东流, 幻化成了泡沫。举目望去, 到处都是烽火狼烟, 到处都是断壁残垣, 白骨累累, 哀鸿遍野。

史诗是人的心灵史, 大历诗歌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四十年内士人的思想情绪和心灵状态的表现。他们在心理上遭到了巨大的挫伤, 使得他们的诗多少都染上了感伤的情调, 诗歌的词语选择多受大历诗人的消沉心境和情绪支配, 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

二、诗歌的词语色彩

大历诗歌, 鲜明的特色点在于选取带有冷淡色调的词语, 使得诗的风格情调随之变得萧瑟、凄清。秋意萧瑟、日暮时分。在大历诗人刘长卿的诗作中, 秋风、日暮这样冷淡色调的词语, 可谓俯拾即是。

诸如“空洲夕烟敛, 望月秋江里。历历沙上人, 月中孤渡水。” (《江中对月》) ;秋江望月, 情归何处。“自古悲摇落, 谁人奈此何。夜蛩偏傍枕, 寒鸟数移柯。向老三年谪, 当秋百感多。家贫惟好月, 空愧子猷过。” (《月下呈章秀才 (八元) 》) ;惨遭贬谪, 在这样的秋意里, 百感交集。秋风、寒雨、孤舟, 充满萧索气息的画面。“夜月留同舍, 秋风在远乡。” (《送李员外使还苏州, 兼呈前袁州李使君, 赋得长字…从兄》) ;“摇落淮南叶, 秋风想越吟。邹枚入梁苑, 逸少在山阴。老鹤无衰貌, 寒松有本心。圣朝难税驾, 惆怅白云深。” (《寄会稽公徐侍郎 (公时在王傅) 》) ;秋风吟诵着诗人的惆怅。

在其他的大历诗人的作品当中, 冷色调词语、低沉的情感依然贯穿其中。如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今朝郡斋冷, 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 归来煮白石。欲恃一瓢酒, 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 何处寻行迹?”山水寄情, 淡淡行去, 有一种冷静、“清、淡”的诗意在其中, 而在这首诗中, “冷”为诗眼, 因冷而念、而慰、而落、而寻。有一种渺远悠长、难以言说的惆怅感觉寄寓其中, 在泠然中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前舟已眇眇, 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 楚雨连沧海。风波离思满, 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 广陵何处在。” (《淮上即事, 寄广陵亲故》) 诗的首联画出暮色中空荡荡的淮河, 诗人欲行而踟蹰的情态, 给人一种空旷孤寂之感。接下去, 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 远处山寺又传来一声接一声悠长的暮钟, 寂寞变成了凄怆, 羁旅之情更为深重。五六两句才轻轻点出“离思”二字, 像凄风偶然吹开帷幕的一角, 露出了诗人憔悴的面容。按说诗写到这里, 应直接抒写离思之情了, 然而没有。诗人还是隐到帷幕后面, 他只在迷蒙雨幕上添一只疾飞的伶仃小鸟。这小鸟, 从“独”字看, 是失群的;从“下”字看, 是归巢的;从“东南”二字看, 是飞往广陵方向去的。既是失群的小鸟, 你能睹物而不及人吗?既是归巢的小鸟, 你能不想到它尚且有一个温暖的窠巢, 而为诗人兴“断肠人在天涯”之叹吗?既是飞往广陵方向的小鸟, 你能不感到诗人的心也在跟着它飞翔吗?而且, 鸟归东南, 离巢愈近;人往西北, 去亲愈远。

三、诗歌词语色彩的映射

暗淡清冷的词语色彩, 使大历诗整体上给人以凄凉衰飒的风格印象。冷色调的词语, 在大历诗歌中, 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诗作中都会有出现“秋”, “秋”所具有的词语色彩是我们所熟知的, 如:秋意萧瑟、秋天的枯黄落叶、凄清、萧索、暗淡等等。

诗人有意识地选取这样的冷色调词语放在诗作中, 或许代表的就是自己的真实所想。凄清、萧索的秋之色调, 让人感到寒冷的暗淡秋光, 映照出诗人心灵中一个王朝的秋天。

夕阳西下、深秋暮色, 似乎也在暗示着国家前景岌岌可危。而对战争的控诉、亲人间的离别, 种种伤感的情调, 更是从侧面映射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厌恶、憎恨, 对和平盛世的渴求。

摘要:大历年间的文学氛围影响了诗人创作诗歌时的情绪, 从而造成诗人在创作时选取词语时, 会充分传达出诗人内心真实的想法。此篇论文将结合大历年间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 对大历年间的诗作中的词语进行色彩分析, 揭示词语色彩背后映射的信息。

关键词:大历诗歌,词语色彩

参考文献

[1]孙琴安.《唐诗与政治》[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陈文华.《唐诗史案》[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9

[3]王学太.《唐诗评选》[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1

[4]王步高.《唐宋诗词鉴赏》[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

3.《寒食》诗歌简析 篇三

一、李白诗中忧患意识的表现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产物,诗人的喜怒哀乐都在诗中流露,而李白的忧患意识在其诗中也在多个方面得到体现。

(一)对唐朝前途命运的忧虑与关注

李白主要生活在盛唐,但是在盛世之中诗人还是看到了其中的黑暗面。自身才华得不到施展,人民生活苦难重重,上层权贵却依旧骄奢淫逸,这些使得李白愈加不满,他在许多诗作中都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且在这种黑暗现实的基础上,深刻地思考了唐朝的命运,其愤怒担忧在许多作品中都得到体现。当时的唐玄宗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朝政乌烟瘴气,诗人就在《古朗月行》中,以一句“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加以讽刺。在《登金陵凤凰台》(人教版七下)中,李白发出了“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感慨。浮云蔽日,不见长安,暗示着皇帝被奸邪小人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故而心情沉痛。诗中所见所感与历史教训交织,表现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心情。除此之外,《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苏教版八下)中,“弃我去者今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种心情也有所体现。“表现出他的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2]上述诗句反映了李白深深担忧着由于上层的腐败而风雨飘摇的大唐,这是他诗歌中忧患意识的体现。

(二)对上层权贵荒淫享乐的不满和讥讽

安史之乱的爆发,对李白有着非常大的震动,使其愈加关注当时的政治,而上层权贵的荒淫享乐和人民的苦难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爱国忧民的诗人对此有着强烈的不满。为此他写了许多讽刺权贵的诗,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写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心中郁闷,“正缘权贵在朝,才使得万事全非,自己又岂能依附豪门,摧眉折腰以辱身降志呢?”[3]诗人写对名山仙境的美好向往,正是源于对权贵的不满和抗争,这种情绪是比较明显的,诗人蔑视权贵和坚持自我的信念在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切同情

李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十分关注民生,同情底层人民生活的苦难。随着玄宗后期开始拓宽疆域,频繁出兵,人民生活负担加重,到了“安史之乱”之后,民众生活十分困苦。这些都激发了李白匡扶社稷、关心人民的忧患意识,这在他的一些诗歌中也有充分体现。《古风》(人教版《语文读本》第三册)中“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就描写了安禄山攻破洛阳之后的凄惨情景,战乱之后的国家满目疮痍,李白正视和关切现实,忧患意识十分明显。在“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关山月》)等诗中,诗人清楚地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并且给予他们深切的关注与担忧。

(四)对封建社会压抑人才的不满

盛唐年间,玄宗励精图治,国家实行科举制选拔人才,读书人能够依靠才华进入仕途,这对文人是极大的鼓励。当时的李白像大多数人一样,满怀抱负,渴望建功立业。然而,诗人没有料到的是,后期玄宗耽于享乐,任人唯亲,官场风气变得污浊,有志之士难以被重用。诗人的满腹才华不能施展,很多士人怀才不遇,使他对压抑人才的社会现状十分不满。在《行路难》(苏教版九下)中有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种心情就有所体现。“这两句想象离开长安后渡过黄河与攀登太行山的情景,实际上是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难。”[4]诗句具有比兴意味,生动地写出了满怀壮志的诗人在遭遇“赐金放还”的打击之后的失望和不满。诸如此类的诗句还有许多,例如《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人教版语文读本第三册)中“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以及(《将进酒》(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些诗句都体现出诗人满腹才学却无人赏识的悲哀不满之情,因此这类诗歌都体现了他的忧患意识。

二、李白诗忧患意识的成因

人的情感并不是无端产生的,一种情感的出现是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李白的忧患意识也和他自身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儒道思想文化的影响

盛唐思想文化开放,李白更是将儒家、道家、佛家、游侠、纵横等多家思想集于一身,但对于李白影响最深的还是儒道两家的文化。道家思想在李白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狂傲不羁的性格,飘逸洒脱的气质,都来源于这样的思想基础。”[5]他对“不受约束的自由人生的向往,他的明朗、自信、壮大、奔放的感情,也基于这样的人生向往。”[6]所以李白在其诗歌中总是能够直言心中情感,他对自我的追求使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因而能理智清醒地看到玄宗统治后期的种种弊病,并且以一种不受约束的方式表现出来。

而李白对于种种现实问题的关心和忧虑,渴望参与朝政,正是因为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李白是个功名心很强的人,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7]即使李白清楚地看到了现实的黑暗,对朝廷失望,他也依旧希望建功立业,匡扶社稷,甚至曾在“安史之乱”中入永王李璘幕,从军报国。可以说李白积极入世,关心国家命运、人民疾苦的思想是贯穿其一生的。

儒道两家产生的不同影响,两家思想的交织,是李白诗中忧患意识的主要成因。

(二)盛唐时代环境因素

李白经历了由盛世走向衰颓的一个阶段,玄宗前期在前人统治的基础上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并且任人唯贤,使当时无论平民百姓还是才子贤人都渴望为国效力,所以当时的少年李白一心忧国为国。但是当他干谒失败,前去长安求仕后,他的所见所闻让他十分失望。他在长安看到了这个逐渐走向衰颓的朝廷的种种弊病,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他“看到的是官场的黑暗,心中充满愤慨与不平。”[8]《蜀道难》《行路难》等诗都体现了他的不满。曾经经历过那样一个清明繁华的年代,当玄宗后期社会问题逐渐爆发时,强烈的反差使得李白更加关心国家,所以在诗中表现了忧患意识。

(三)李白自身个性与性格使然

“李白人格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9]他诗文中的忧患意识与他自身的个性有着很大关系,他正义善良、直率天真,即使现实世俗十分黑暗,也不与之同流合污,反而更加清醒地保持自我的精神。清醒的认识使得他看清了大唐的衰颓,文人的历史使命感将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完全激发,他不满社会压抑人才,大胆讥讽当时权贵,同情人们群众的苦难。李白十分渴望天下海晏河清,渴望一匡天下,李白骨子里豪爽的个性让他在诗中直言忧患,铺陈时弊。其浪漫主义情怀也促使他不断探寻,企图找到一个解决目前困境的方法。

三、李白诗歌忧患意识的当代意义

前面我们分析了李白诗歌忧患意识的表现和成因,下面我们谈谈在当下研究李白诗歌忧患意识的积极意义。

(一)树立青年关心家国天下的意识

优秀的诗歌都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无论是苏教版还是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李白诗歌都极具抒情性,艺术风格豪迈飘逸,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这使得他的诗歌更能打动人心。心忧天下,忧民爱民的思想感情也渗透在他“一生欲报主,百代期荣亲”等诗歌中。当代青年与大学生通过阅读这些诗歌,可以体会到诗人当时一心报国的澎湃感情,自觉树立学习知识、关心国家、报效祖国的意识。

(二)培养积极入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盛唐人士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李白身上被理想化了。”乐观旷达已经成了李白诗的显著标志,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都体现出了李白想要参与朝堂政治,匡扶社稷,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态度,这对于当代青年具有激励和带动作用。尤其是即使诗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遭受打击,“但由于他始终向往着这样的理想,他又始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他把盛唐士人的入世进取的精神高度升华了”,这对于当代心理压力不断增大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养料,能够鼓励当今人们笑对人生,不轻易言败。

(三)有利于推崇旷达高远的可贵人格

李白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他的人生目标从来不是偏安一隅,随遇而安,而是能够成为一代贤臣,辅佐皇帝开创盛世。这种理想不是空中楼阁,李白才华横溢,既能够坚持报国之心,也能够清醒地看待时势,并渴望纠正时弊,建功立业。因此,表现忧患意识的诗歌体现出了他旷达高远的人生追求,对于当代人培养高洁的人格具有引导作用,当大多数人都追求安逸享乐时,正需要一股清正的力量来引导人们追求理想,而李白诗歌作为传统文学中的优秀作品,能给人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李白诗大多思想积极进取,在手法和内容上都有着鲜明的特色。但李白诗歌并不是浮于云端的浪漫主义,其诗歌中有着深切的忧患意识,这与其自身性格、所接受的文化及其时代背景都息息相关。但是他的入世思想、爱国情怀、乐观的人生态度,并不局限于当时,对于现在的我们仍有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诗仙李白的伟大思想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并散发着永恒的光辉。

(论文指导教师:王菊艳)

注释:

[1]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5页。

[2]《语文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版,第151页。

[3]《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44页。

[4]《语文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版,第108页。

[5][6][7][8][9]《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219页,第219页,第219页,第217页,第219页。

4.“寒食”“复活”总为春 篇四

东西方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有趣的是,在死而复活的神的信仰与民风上却有诸多相似之处。

中国节日总是和大吃大喝有关。惟独寒食节要以吃冷食物为主。“(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说寒食习俗起源于纪念介子推,可能是一种附会。也有人说是起于周代的禁火令,为的是保护森林。实际上可能起源于古代盛行的“改火”习俗。周时有禁烟之旧制,《周礼·秋官·司■氏》云“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注为“季春将出火也”。寒食在仲春之末,要改新火,必得断旧火,寒食的出现就不足为怪了。奇怪的是西方有个复活节,也有“改火”之习俗。

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后第3日复活,而复活节的具体日期却要和月圆相关。复活节时要举行篝火晚会活动,会前要熄灭全部的灯与火,然后钻木取新火点燃篝火,会后各家取篝火火种投入新的生活。这与中国寒食节时熄火再升新火竟不谋而合。

中国的各种民间节日大都伴有节日食品,以体现对祖先或神的敬重,更表现“民以食为天”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荆楚岁时记》记古代寒食节风俗云:“禁火三日,斗鸡,镂鸡子,斗鸡子,打球、秋千。”什么是“镂鸡子”与“斗鸡子”呢?原来镂鸡子就是把鸡蛋煮熟并给其染色、刻花。“斗鸡子”就是孩子们拿着这种“花鸡蛋”在地上滚着以为竞赛游戏。而西方人过复活节时也有染蛋的习俗,称为复活节彩蛋。蛋所以染色,是表示基督赎罪的血的痕迹。其做法是:将煮熟的蛋趁热用蜡笔在上面写字,再放到有颜料的水里煮,取出后,有字的地方为白色,其余为彩色,十分艳丽引人眼球。过复活节时,人们把彩蛋赠给朋友,同时各家各户还要将彩蛋藏起,让孩子们去找,找到了就是一种幸运,就像我们过春节吃饺子咬出“幸运钱”一样。据说,届时,美国总统都要邀请客人们带着孩子到白宫参加滚彩蛋游戏,这就更像中国寒食习俗“斗鸡子”了。

东西方文化在哲世观、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为什么同在春分左右却出现习俗相近的两个节日呢?这就是异文化间互相影响或不谋而合而产生相似性的一种表现,就在这种不谋而合中存在着一种“道”或者是“理”。

文明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文化的一种可见形式。作为生命形态的文明是指一个人类共同体所表现出的特定生活方式和信仰形态,或者说,文明是特定价值和思维样式的集合。在人类共同体的意义上,一种文明可以汲取甚至结构性地吸纳另一种文明的要素而不改变自己的同一性,甚至可以涵纳多种文明要素而不丧失其主体性。从古至今,各伟大的文明无不如此。所以,我们可以从持续到现在仍然活跃着的各种文明在历史上甚至目前仍然可以找到相互影响的很多痕迹。

中国文明通过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艉舵、水轮和水力轮式碾磨、拉式纺织机、水力冶金鼓风机以及其他发明创造,已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儒家思想及相应文化传播到日本、朝鲜和越南,成为其主流思想及文化;源于印度的记数方法和零概念经阿拉伯人转介,最终为全人类所采用,此即“阿拉伯数字”;印度佛教及印度文化传播到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对当地的文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乃至结构性的影响;两百年来,极富攻击性的西方更凭借其军事和经济优势,将其率先开出的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宪制民主制度、法制、科学实验与应用技术、商业和金融制度以及哲学、文学、艺术强行推向全世界,以图实现文化全球化。在地球村的现代,经济全球化已成大势所趋,文化全球化却不一定有那种必然。但是,现代信息化却的确使全球面貌为之一新,人类历史因之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却是不争的事实。

仔细分析起来,异文化间产生的相似性或趋同性似乎有着一种不谋而合的偶然性。但是这种偶然中却孕育着一种必然,因为人类作为同一个物种也一定有着共同发展和追求的思想基础。

我国的清明节后气温回升,万物复苏,农民准备农耕。在寒食前后熄旧火点新火,象征着“生命”的死而复苏,寄托着百姓祈求一年五谷丰登的新期望。而西方的复活节亦是源自对人世人生的复苏之望。

古代小亚细亚的弗里吉亚人的男性主神阿提斯是位裸露下体的俊美帅哥,原为丰产神。他在每年春耕时如谷种一样落地而死,但秋收时与成熟的庄稼一起复活。因而弗里吉亚人把每年春分前后定为节日,以纪念他的死后复生。这种崇拜仪式后传至希腊、罗马,并被基督教所吸收。罗马官方纪念阿提斯复生是在3月24日或25日。基督的被处死最初也被说成是3月25日。实际上,春分前后时节,整个北温带的自然面貌都表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机。出于人们度过寒冬和欢庆春季到来的心理,处于这一纬度上的欧亚各国可能都曾把这一时段作为某个神死而复活的日子。其实是在借共同的仪式行为表达共同的思维结构,以表达共通的内在信息。难怪在这一点上东西方文化表现出殊途同归。

中国的寒食节和西方的复活节食蛋习俗也同有源之水。“宇宙似卵”、“卵生英雄”、“英雄化万物”,这是全世界各民族在孩童时期产生的神话中最为普遍的话题之一。它反映了原始人类对宇宙模式、生命起源的朦胧、幼稚而又深刻和最为接近其真实的猜度与思考,而把这三者结合得最紧密的,当推古印度的梵天神话和中国的盘古神话。

在印度古文献《爱多列雅奥义书》中,创世者为“自我”或“神灵”,“彼遂以思虑凝集之,口遂分别而出焉,如卵,由卵化为万物。”在《摩奴法典》里,神灵先创造了水,水被放入种子而成为金卵,至高无上的神就住在这个金卵中。佛经中也采用了这种“宇宙卵”的神话来宣传教义。[后魏]菩提流支译《外道小乘涅■论》称,世间本无日、月、星辰、虚空及地,惟有大水。时大安荼(意为自我)生,形如鸡子,周匝金色。时熟破为二段,一段在上作天,一段在下作地。中生一梵天,复能生出一切有命无命之物,故梵天是生万物之主。此处的梵天创造万物,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中国盘古神话的文字记载出现较晚,直到三国时,吴人徐整的《三五历纪》中才有记录,因而在时间上大大地落后于梵天神话。但这并不等于盘古之说(口头)也出现这么晚。书中说盘古氏是一位开天辟地的人物,生于天地混沌之中,后来天地开辟,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他日长一丈,如此一万八千岁,天就极高,地就极低。所有日月、星辰、风云、山川、草木、金石都是他死后,由其身体各部变成。而茅盾先生则认为:“大概这盘古开辟天地的神话当时就流行在南方(假定在粤),到三国时才始传到东南的吴,如果这是北部和中部本有的神话,则秦汉之书不应毫无说及。”(《中国神话研究ABC》)。有学者认为,茅盾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在中国南方各少数民族中都普遍存在着“■瓠始祖”的传说,也就是说盘古即■瓠,因为其音相近。其实此说不妥。据笔者多年研究傩文化掌握的资料以为,什么是■瓠?“■”者大也,“瓠”是能吃的葫芦。“■瓠”应该来源于先民对葫芦——犬的傩崇拜,而与盘古没有关系。有些学者认为,盘古神话的来源很可能来自古代印度的“金卵”或者是存在于我国沿海地区卵生人祖的神话。此说还是有根据的。

在我国深受民间喜爱的具有浪漫色彩的英雄人物《西游记》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传说就生自石卵中。老百姓之所以喜欢这个神话人物,就是因为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在艰难困苦的生存环境中复苏再生的憧憬与希望。

卵生人的神话反映了人类在孩童时期对宇宙模式、生命起源的朦胧、幼稚而又深刻和最接近事物真实的猜度与思索。当然,今天人们不应该把它看得过实和神秘,而应给予它科学的诠释。并作为文化基因的一种遗传,它也会融化在民族的血液中,特别是在民俗民风上顽强地传承下去。在我国汉族地区,生小孩后要给亲友赠送红蛋;壮族地区以碰红蛋来选择佳偶;瑶族地区,以寻蛋来挑选女婿;水族地区以挑水投蛋来预测子嗣等等。这些民俗吃的是蛋,体现的是人们对婚恋生育以及生命及其复苏的强烈追求。

中国人是一个讲象征性的民族。象征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符号,这种符号中国人一看心里就明白,就喜欢,比如中医药、京剧、中餐、华服,而外国人就会坠入五里雾中。除了食卵民俗,中国民间还传流着不少象征性食节与食品,比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汤元,平日早餐喝馄饨。特别是馄饨,此物外皮里馅,汤肥馅香,滑溜入口,就吃得是个“浑沌以合和为貌”之形。您说这馄饨到底和盘古开天地以及卵生人的神话有无关系?不用说老外,就是中国人自己也囫囵不清。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表达了一种以人伦为主轴的文化系统,其形式表达的文化内涵,则要归于总的伦理系统之中,其基本立意是追求整个系统的和谐。这种和谐不仅是人与人的和谐,同时也包括个人内心的和谐和与自然的合谐,此之谓天人合一者也。

其实,中国人的天人合一观也好,西方的祈求人的复苏观也罢,包括它的外在形式吃彩蛋、吃复活餐以至吃馄饨吃汤元吃饺子,都是表现了人类追求春的复苏,以追求提高生存质量以繁衍后代的美好愿望。这就是中西文化的相似性,亦是一种文化的必然。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会一成不变地生活在纯民族文化中,只是在交流中不要丢掉了自己的优秀的民族文化之根。

5.《寒食》诗歌简析 篇五

济源寒食

作者:孟郊  朝代:唐 风巢袅袅春鸦鸦,无子老人仰面嗟。

柳弓苇箭觑不见,高红远绿劳相遮。

女婵童子黄短短,耳中闻人惜春晚。

逃蜂匿蝶踏地来,抛却斋糜一瓷碗。

一日踏春一百回,朝朝没脚走芳埃。

饥童饿马扫花喂,向晚饮溪三两杯。

莓苔井上空相忆,辘轳索断无消息。

酒人皆倚春发绿,病叟独藏秋发白。

长安落花飞上天,南风引至三殿前。

可怜春物亦朝谒,唯我孤吟渭水边。

枋口花间掣手归,嵩阳为我留红晖。

可怜踯躅千万尺,柱地柱天疑欲飞。

蜜蜂为主各磨牙,咬尽村中万木花。

6.寒食节吃“救娘饼” 篇六

次年是日,晋文公先在山下寒食一天,第二天素服徙步登山,行至坟前致哀,见那棵大柳树已经复活,就摘一根柳丝插在头上,后来慢慢演变成敬祖先的一种习俗。

苏州人寒食节有吃酒酿饼的习俗。传说元朝末年,张士诚因为误伤人命,官府要捉拿他,他带了老母逃出兴化,渡过长江,来到江南。他的老母饿得昏了过去,张士诚进村乞讨。那天正巧是寒食节,村里没有一家煮饭,最后他还是两手空空。张士诚看到奄奄一息的母亲,哭得泣不成声。一位老者见他这么孝顺母亲,十分同情,把家中仅有的几个酒酿饼给了张士诚。张士诚掰开了饼送到娘嘴边。娘终于得救了。张士诚忘不了这救娘的饼。

上一篇:农村合作银行自查报告下一篇:小老鼠吃蛋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