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精选11篇)
1.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篇一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定性分析方法
城市总体规划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两类,分别是因果分析法和比较法,常用于城市总体规划中复杂问题的判断。
(1)因果分析法:城市总体规划分析中牵涉的因素繁多,为了全面考虑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先尽可能多排列出相关因素,发现主要因素,找出因果关系。例如在确定城市性质时城市特点的分析,确定城市发展方向时城市功能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等等。
(2)比较法: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还常常会碰到一些难以定量分析又必须量化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常常用比较法。例如新区或新城的各类用地指标的确定时常用参考相近的同类已建城市的指标。
2.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篇二
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
我国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时间较迟 (到80年代才在我国起步) , 先后组织开展了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但其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不完备, 因此规划制定水平低, 规划体系存在缺陷, 致使其可操作性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虽然在控制城市的发展规模与避免城市无规则蔓延上起重要作用, 但其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的指导思想, 由上而下编制, 规划中的主要用地指标也是由上而下分解, 没有充分考虑实际发展的用地需求, 脱离实际, 存在与城市总体规划、现状不一致等矛盾。
1.1 规划指标分解不合理。
有些地方的规划上下级规划脱节, 在逐级分解规划指标的过程中, 有的供求缺口偏大, 有的突破了上级规划指标;规划指标分解落实的主要依据———基础数据 (各地区历年用地情况统计、土地后备资源调查数据和产业发展规划等) 不真实、不准确;客观上社会发展、政策和战略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规划指标分解的准确性。
1.2 用地定位不明确。
根据土地用途管制的需要, 县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各类用地指标, 最终要通过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到具体地块, 但在一些地方乡级规划与这个要求有很大差距。有的规划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居民点、非农业建设用地没有落实用地范围, 农用地结构调整的具体范围多不落实, 尤其是对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未作充分调查研究, 定位落实较差。
1.3 规划文本和图件不够规范。
一是规划基数和基础图件采用不当。有的规划未按要求采用统一时间的详查变更数, 人为调减耕地基数, 增加建设用地面积, 并相应更改了现状图。二是土地分类和用途分区与新法规定不一致。新法对土地分类和用途分区作了规定, 但有的规划仍使用过去的分类和分区。三是内容不够完整。一些规划内容过分简略, 特别是重要指标, 如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等不全面或缺少分解指标, 有的缺少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规划图。
1.4 缺乏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
由于以上原因, 造成一些城市建设用地严重不足。例如汕头市, 根据2001年度土地变更详查数据, 2001年底全市建设用地总量为834743亩, 至2010年是76597亩的用地指标, 年均只有8511亩。更突出的问题是, 规划期内17.44万亩建设用地指标中, 只有5万亩是可以占用耕地的, 余者皆为非耕地, 这在平原地区中是不现实的。有些城市为满足建设的需要, 突破建设用地计划不乏存在, 使大量耕地被占用。
2 城市规划的编制有一整套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起步也较早,
更有一整套审批制度和实施办法
城市规划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 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 或直接对建设项目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因此规划实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城市总体规划是由地方政府主持规划, 政府方面热衷于建设大城市, 有任意扩大城市规模的倾向, 规划部门为迎合政府意图, 加上自身利益观念的驱使 (按规划面积计酬) , 也喜好做大规划。由于以上原因, 加上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经济的快速增长, 带来了新一轮的圈地热,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脆弱性也暴露无遗。1997年~2002年的六年间, 全国建设占用耕地1646万亩, 年均274万亩, 与1991年~1996年的年均440万亩相比, 下降了37%。2003年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之初对十个省市的统计, 在458.1万亩园区实际用地中, 未经依法批准的用地就有314.6万亩, 占68.7%。
3 协调处理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由于两个规划有着共同的规划对象和规划目标, 从本质看, 它们应该是相互协调和衔接的关系。城市总体规划除土地使用规划内容外, 还包括了城市体系规划、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等内容, 这应成为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 为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提供宏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 以促进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应树立耕地保护意识, 尤其是保护基本农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应在区域规划的指导下, 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 共同遵循发展区域社会和经济, 合理利用和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保护生态环境, 维持生态平衡,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发挥城市区域的竞争优势, 协调区域间、城镇间的矛盾。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应依法适时调整规划, 提高修编质量。调整规划要依法按程序进行, 严格界定调整范围。以下几种情况需要调整或修编规划:一是受自然灾害影响, 土地利用现状和使用条件发生变化并影响规划执行的;二是新提出的国家或省级重点项目, 符合独立选址条件的;三是在耕地等主要农用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情况下, 需要调整用地结构与布局的;四是行政区调整后, 影响规划执行的;五是主要用地规划定量或定位经核定确实有错误或遗漏的。
4 上级规划调整, 需要相应调整或修编下级规划
应正确处理好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用地计划的关系, 制定年度计划不能脱离城市总体规划, 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 根据近期用地需求来制定年度计划。城市建设过程严格执行年度用地计划, 政府不能背离年度计划随意批地。
除了遵循共同的原则外, 这两个规划还应在规划工作路线和规划技术方法、规划范围、统一用地的统计口径, 规划实施管理机制等方面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协调处理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也是协调好持续发展与城市经济建设的关系, 为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我们应总结以往实践经验, 做好新一轮的规划, 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办法, 使我们的家园按规划有条不紊地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3.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篇三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比较;协调
前言
我国现行的规划种类众多,由于受专业限制、价值取向或者沟通不畅等因素的影响,规划之间存在多种差异,譬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两规”)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两规”都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为目的,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作用重大。但是,由于在编制思路、规划范围、人口统计口径和土地分类体系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两规”在许多方面难以协调。然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成熟、严谨的规划,“两规”在某种程度上要为城市健康、和谐的发展保驾护航。因此,“两规”在实施中必须要进行衔接和协调。
1“两规”概述
1.1城市总体规划
为了指导城市有序发展并提高城市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编制城市规划,几经发展和完善,于1989 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上通过了《城市规划法》,从此,我国城市规划事业走进法律时代。2007 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通过了《城乡规划法》,废止了此前的《城市规划法》。城市总体规划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情况、资源条件和现状特点,并依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更快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科学使用城市土地,规划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时间内的安排和部署。
1.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为了经济目的和社会目的,对土地资源进行长期的或周期性的开发利用活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规划内,根据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编制,1986年颁布的《土地管理法》使我国的土地利用規划进入快速发展时代。而后,经过多方人士的努力,在不同层次进行探索、研究,最终基本建立了覆盖国家、省、市、县、镇(乡)的五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2“两规”分析比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协调,然而,“两规”在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分歧。
2.1编制思路不同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思路建立在城市的资源、经济、地理位置、产业政策、历史发展等因素之上,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提出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的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是根据上级下达的指标,对新增耕地面积、占用耕地面积和净增耕地面积进行规划和控制,从而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城市总体规划从需要出发, 着眼于发展,属于无制约规划;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在刚性控制,属于控制规划。
2.2规划范围不同
比较分析“两规”的规划范围,可以看出,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存在“点与面”、“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行政区域可以划分为全国、省、市、县、镇(乡)五级,可以规划和控制辖区内的全部土地,特别是耕地;而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区域主要是市区以及城市周边区域,不可能覆盖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
2.3人口统计口径不同
城市总体规划统计的人口主要包括建成区内的农业户籍人口、非农业户籍人口和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计的人口主要包括建成区范围内的农业户人口、非农业户人口和集体户人口,不包括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两规”中人口统计口径不一致,前者往往大于后者,这对两种规划的实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4土地分类体系不同
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全国土地分类》进行土地分类, 用地类型具体划分为3个Ⅰ类、10个Ⅱ类和52个Ⅲ类。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进行分类, 用地类型具体划分为10个大类、46个中类和73个小类。
3“两规”协调分析
3.1协调指导思想
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基本出发点,再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可确定“两规”统一的指导思想。例如祁连县在科学分析祁连县县情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两规”指导思想。
3.2协调规划范围
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条件建设区,故可调整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使“两规”确定的范围相协调。例如祁连县将农田划定为禁止建设区,同时提高“两规”空间布局指导性和约束力,维护生态安全。
3.3协调人口统计口径
以祁连县为例,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统计方法,将周期由半年改为一年,同时统一采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人口为统计对象,进行城市人口规模统计,顺利协调“两规”人口统计口径。
3.4协调用地分类标准
鉴于“两规”的用地分类标准不同,建议从“两规”中二选一,作为分类标准,调整和完善另一规划的用地分类,以便“两规”协调、统一。
4祁连县“两规”协调实例
祁连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机协调“两规”成果,引导人口、产业向交通干线沿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城镇集聚,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4.1祁连县总体格局
祁连县以乡镇为基本划分单元,结合一定的自然边界,将县域划分为农业生产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和城镇发展空间,形成统领县域发展全局的规划蓝图。
4.2协调重点
祁连县为提高“两规”的指导性和约束力,维护生态安全,通过编制思想衔接、空间管制分区衔接和用地分类衔接,进一步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最终实现城镇发展、农业生产、生态保护等多种导向并存的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孙施文.现代城市规划理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S].
2004.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S].
2007.
4.金华城市规划编制分析 篇四
为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更好地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市规划局委托浙江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浙中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浙中城市群的战略目标以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战略性机遇为契机,以融入长三角为依托,特色资源和产业为核心,发挥城市群整体合力,使浙中城市群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四省九地市的主要核心城市、浙江省中西部中心城市。根据以上战略目标的总体定位,可将战略目标分解为:金衢丽产业带核心区、浙江中西部地区交通信息枢纽区、浙江中西部地区商贸金融与现代物流集聚区、浙江中西部地区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区、浙江中部地区生态保护重点区和长三角外围的重要旅游区。
城市群空间结构“以交通轴为依托,产业带为基础,城市群形成为载体”构建浙中城市群空间规划框架:强化中心城市,内外圈层协调,强化组群整合,提升产业支撑,干道轴线放射,绿化走廊镶嵌,生态环境优化,推进城乡一体。
2、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
为进一步加快市区城乡各项要素集聚,扩大城市规模,强化市区的综合功能,引导两翼新城更快、更好发展,市规划局委托浙江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范围为婺城区、金东区行政区域,总面积2044平方公里。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为建立一个高度融合的城乡空间布局,形成区域综合体;建立便捷快速网络式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系统,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形成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网络。同时,该规划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发展规划,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资源保护利用与绿色空间布局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协调规划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3、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规
为了加快城市西翼的建设,保障婺城新区健康、合理、有序地发展,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婺城新区分区规划的指导下,开展了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规总用地15.9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东以二环路、桐溪为界;南以现状330国道为界;西以规划通江路、白沙溪为界;北以高速公路、铁路为界。
规划目标为以行政中心搬迁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动力加速发展,将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范围建设成为金华市的高教新区、人居生态新区、城市副中心、城西中心。空间布局结构延续“轴线贯通、绿楔分隔”的新区总体布局结构特色,形成“两轴两大功能组团”的`结构形式。两轴一为南北向复合功能轴,以南北向公共绿地、广场等城市开敞空间及其两侧公共设施、公交自行车干线、步行系统等元素共同构成;二为东西向滨江景观轴,以金华江以及滨江南北绿带、亲水广场、临江景观建筑等元素共同构成,是中心区的东西向自然景观轴。两大功能组团以金华江为界分南北两大片。北片为高教园区,以独立校区、共建共享的教育及生活设施共同组成。南片为中心综合区,以行政办公(区政府)、商业服务、金融贸易、文化教育、中心医院及生活居住区为主。
4、金东新区(二期用地)控规
为了适应金东新区的快速发展,拓展城市东翼的发展空间,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由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金东新区(二期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金东新区二期位于一期的东侧及南侧,规划用地11.04平方公里。用地范围东至金温铁路,西与一期规划范围、二环东路相接,南至南环路,北至规划的金含公路。规划充分利用并强化本区特有的“多湖”自然水环境,营造与“江、河、湖”和谐统一的生活居住空间,使之成为金华市21世纪宜人居住环境的典范,实现金东新区“世纪精品、绿水新城”的目标。
规划结构以义乌江为发展轴,形成江南、江北二大片用地。其中江南片以滨水环境为特色,形成设施齐全、环境宜人的生态休闲居住社区;江北片依托铁路南站,发展以物流、大型专业市场和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及滨江生活居住为特色的综合区。
5、金三角新城总规
为加快金三角的建设,保证金三角经济开发区健康、合理、有序地发展,由金华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金三角新城总体规划。金三角新城规划用地范围为东与义乌为界,南跨浙赣铁路至孝顺中心镇,西至山体,北接杭金衢高速公路。至城市规模控制在52.82平方公里,远景发展至80平方公里。
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新城的生态性、人文性和科学性。功能定位以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物流为依托,生态休闲为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新城。新城采用“一轴、一核、一圈、一带”的规划结构形式。“一轴”是新城复合主轴,呈南北走向,其功能主要为新城空间定位线、景观主轴、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主轴线。“一核”是占地4.18平方公里的绿色休闲生态核,是新城的绿肺。“一圈”是公共服务生活圈。“一带”是新城西部、北部和东部产业带。
6、湖海塘区块控规
5.城市环卫规划问题分析及实施措施 篇五
摘 要:城市环卫规划阶段所存在的矛盾可以作为设计所参照的依据,文章针对城市环卫规划所遇到的问题展开探讨,整理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将其应用在城市环卫规划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促进城市环卫规划更科学合理,提升规划建设项目的进行效率。
关键词:城市环卫规划;规划问题;实施措施
一、我国城市环卫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我国城市环卫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环卫设施更新速率不足,导致城市环境规划受到影响,基层工作开闸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环卫工作是城市建设的基础部分,也是十分重要的,虽然环卫设施建设已经得到了高度重视,但在基层中应用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垃圾分类工作处理不好,废弃物回收遇到了阻碍影响,城市垃圾得不到有效的回收利用,必然会引发资源浪费现象出现。城市人口基数大,所产生的垃圾数量也很多,基础设施数量明显不足,并且布置形式没有结合人口数量来进行分析计算,导致环卫设施的功能受到影响,很难在使用中发挥作用。老城区规划比较缓慢,导致环卫设施落实效率缓慢,建设阶段所遇到的各项问题也导致环卫设施布置形式频繁的更改,影响使用也造成了建设成本增大。
2.我国城市环卫设施存在问题的原因
引发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任务开展不及时,并不能实现基础环卫设施的整改,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直接导致基层工作人员自我约束能力不足,没能在岗位中严格要求自己,导致接下来的工作计划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其次是对环卫设施建设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将城市规划管理的重点放在建设阶段,基础的环卫工作却没能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资金。各规划管理部门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很难达到建设标准。最明显的原因是在规划项目落实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政府在环卫设施中投入的资金额定不能满足建设需求,虽然初期计划可以落实,但随着城市规划不断的深入,这种影响问题也更加的明显,规划进展也因此而减慢。
二、城市环卫规划实施
1.城市清扫与保洁规划
城市街道清理要及时,定期的审核现场工作完成情况,日常保洁要保障每日两次。环卫工人路面清洁工作时间至少要达到6小时,个别区域可以增加清洁工人数量,在规划区域内执行统一的标准。目前已经产生了能够代替人力的清扫车辆,将人工作业与清扫车作业相互结合,实现全面的清扫作业计划。街道清扫完成后要加强维护,保持清洁程度可以提升清扫的效率。
2.垃圾收集与清运规划设计
垃圾统一收集,在人口活动密集的区域增加垃圾桶数量,并标记好垃圾分类。市区内人口密集的区域垃圾桶间隔距离可以调整到50m,普通的道路上将间隔距离调整到100m即可。垃圾收集清运都是每日进行的,环卫设施的布置情况有一套完整的计算公式,需要调查的数据包括人口数量,基础设施数量以及现场的间隔距离情况,将数据代入到公式中。规划设计方案有了基础数据的支持,能够实现对现场的全面调节控制,规划设计方案是基础设施建设所参照的依据标准,在此期间所遇到的问题也要及时的优化处理,为接下来的建设任务打下基础,人口基数与建筑规划类型都是影响设计的重要指标,针对基层中常见的建设任务,要同时进行规划设计,以确保能够满足城市规划标准。
3.公共厕所规划设置
位置选择要符合使用现状,同时又要避免对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负面影响,车站等公共机构附近需要建设。景区也是人流密集的区域,作为公共厕所建立的位置要方便清洁打扫。针对原有公厕的改造工程,如在老城区设立的就公厕及设备质量低劣的公厕都需要重新规划并对有必要的部分进行拆除重建,保证新建公厕布局合理,设备优质,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环境及服务,促进城市和谐发展,有效发挥城市功能。
4.配置城市环境卫生车辆
城市环卫专用机动车数量可按城市人口每万人2辆配备,环卫职工人数可按城市人口的1.5~2.5‰配备,实现垃圾日产日清。环卫车专用车道宽不小于4m,通往工作点倒车距离不大于20m,回车场12m×12m。
5.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处置
居民生活燃气的日益普遍,使原来在垃圾中占很大比重的煤灰量逐年减少,纸类包装材料、塑料制品和金属、玻璃的比重有所增加。据统计2007年居民的生活垃圾中有机物成分已达90%,可燃物成分达10%以上,渣土物质5%左右,可回收利用物品的含量超过15%。我国主要采取的是卫生填埋法,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会采取堆肥法。针对乡镇企业排出的工业固体废物,环卫部门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相应措施;对可以回收的废物进行二次利用,对有害垃圾展开适当填埋方法,同时禁止运入垃圾填埋场;严格按照政府规定操作,或焚烧或深埋,保证居民不受其影响。当前我国环卫工程存在的现状是,基础设计不完善,由于城市经济基础不够殷实,缺乏技术投资及机械化设备投资,因此,通常采取卫生填埋的方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当经济条件发展成熟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垃圾采取分类收集的方式,建立并完善垃圾处理系统,将焚烧、堆肥及卫生填埋等方式综合有效的落实。根据垃圾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又单一处理方式转向多元化及资源化方式。对有利用价值的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及减量化要求,进而促进城市环卫事业的发展。
三、结语
环卫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环节,环卫设施建设是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环卫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编制具备科学、完善和可行的高质量的专项规划,通过合理布局、分步实施,才能逐步完善城市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保证环卫事业蓬勃发展,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助力,把我国的城市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完善,使人们的生活更显便捷和舒适。
参考文献:
6.国外规划建设宜居城市的典型案例 篇六
尽管宜居城市作为一个新的发展理念已经对国内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国内目前关于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而在国外,不管城市规模的大与小,都有一批宜居性建设较好的城市,值得我们借鉴。
温哥华:打造大城市宜居的典范
温哥华是加拿大西南的海滨城市,三面环山,一面傍海。人口的急剧增长曾给温哥华的城市发展带来结构上的转变,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城市地域的蔓延迅速而又稳定地增加了汽车的使用,交通拥挤和空气污染连续增加等。为此,温哥华在城市发展建设中遵循“精明增长”的理念,走发展紧凑型都市区之路。市政当局通过刺激中心城区的人口增长、促进就业岗位和住宅数量之间达到平衡以减少对机动车交通的需求。这不仅有助于形成更加紧凑的城市形态,而且避免了低密度的城市扩散。
具体而言,温哥华注重营造多中心、多级别的都市中心:运用“集中增长模式”,在划定范围内统一公共基础建设及其他城市服务;增加公共交通,鼓励人们改变出行方式,劝诫单独使用交通工具;减少土地消耗,防止低密度扩张,集约和“精明”地使用土地。为营造亲切宜人的城市氛围,温哥华城区的设计指导思想是,通过贯穿整个地段类型多样的开敞空间体系,将建成区分为若干独立规划的居住组团,合理布置低层和高层住宅,在保持人性化尺度的同时,实现居住高密度。
对于高密度的中心城区,温哥华的城市设计注重规划、比例和色彩等。城市用地生态空间富裕,建筑物以花草树木作为屏障,控制商店店面宽度以适应行人的要求,加设遮蔽设施以避免天气变化的干扰。建筑的底层部分道路红线取齐,以加强街道上的城市
气氛;所有的高层塔楼避免直接进入行人视觉范围,以提高街道的舒适宜人度,并保证街道上阳光充足,令现代化的城市设计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
可以说,温哥华是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创造了宜居和充满活力的空间,树立了打造宜居大城市的典范。
新加坡:完善的规划体制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保障
新加坡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热带城市岛国。新加坡发展最大的约束是土地资源,但城市的发展并未受其影响,其开发成功主要归因于有一个明确、清晰和强有力的政府控制体制。它依据坚实的政策环境,使专业规划者与企业很好地合作,它果断地执行了一些重大的政策和规划,才使新加坡有了今天的宜居环境。
新加坡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良好的绿化环境,这是基于三方面的原因。首先,规划部门精心编制了《绿色和蓝色规划》,这确保新加坡在城镇化进程飞速发展的同时,仍拥有绿色和清洁的环境;其次,新加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提出不同的绿化美化目标,保证与城市变化的方向相一致;此外,政府出台了诸如《公园与树木法令》、《公园与树木保护法令》等一批法律法规,要求所有部门都必须承担绿化责任,对损坏绿化的行为实行严厉处罚。
新加坡政府充分发挥其职能,实现“居者有其屋”。首先,政府设有建屋发展局,专门解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问题。新加坡的经济适用房称为“组屋”,政府对购买“组屋”人群的收入有一定限制。至于商品房,政府只根据政策批租土地。其次,为了让居民都能买得起房,新加坡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制定公积金制度;坚持“组屋”小户型、低房价原则;对居民购买“组屋”实行免税优惠措施等。另外,为了保证居民的生活质量,建屋发展局在“组屋”的地址选择、样式设计及配套设施建设上都颇
费心思。
此外,新加坡政府重视公共交通发展,制定和完善了城市交通总体规划,投入巨额资金,加快城市陆路交通网络的建设,并且通过将快速轨道系统延伸到新城镇和居住区中心,来获得一个整体有效的交通系统。
总之,新加坡政府完善的规划体制为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保障,并有效避免了城市发展中缺少控制的问题。管理机制能保证不同的规划和执行部门间的紧密合作,保证公众充分参与规划进程并及时提供反馈意见,从而获得一个可信而可行的规划。公私之间的紧密合作,是成功开发中整合意见和资源的一条值得世人借鉴的途径。
西雅图: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西雅图是美国太平洋西北海岸一个商业、文化和技术中心。西雅图在宜居城市建设方面,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它率先提出并贯彻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的西雅图”模式,具有强烈的整体意识、区域意识和社区意识,成为世界上众多城市效仿的对象。
首先,确立了弹性生长的规划框架,提出了独创新颖的规划模式——“都市集合”,制定了完善可行的规划策略,并建立了规划的法律和财政保障机制。其中“都市集合”的用地模式,主要是将西雅图都市区按建设密度从大到小分为“都市中心集合”、“核心型都市集合”、“居住型都市集合”和“社区中心点”四大类,每类按照各自的特点分别进行规划,充分体现了控制增长、节约土地资源、降低能源消耗、高效利用基础设施、保护环境、鼓励公众参与、提倡社会公平、改进生活品质、加强社区意识、保护地方特色及整体规划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交通规划中,力求缩短通勤和购物距离,鼓励公交、小巴、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并为其规划和设计完善的设施及环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节能、环保、高效、循环、多样以及区域性和社区性等综合特征。
社区规划则遵循自上而下、协调合作、平衡利益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规划要素上,界定了规划的总体原则和框架,设计了专门的规划程序和格式,以保证每个不同的社区在规划上的同一性。
7.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问题分析 篇七
1.1 生态城市规划的总体原则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的概念。旨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在该计划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五项总体原则: (1) 生态保护战略——包括自然保护、动植物及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 (2) 生态基础设施——即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 (3) 居民的生活标准; (4) 文化历史的保护; (5) 将自然融入城市。
1.2 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原则
根据上述五条总体原则, 结合实际提出我国生态城市规划的七条具体原则。
1.2.1 控制城市人口规模
我国是一个城市化水平不高的农业大国, 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决定大量农业人口会进入城市, 如不控制城市人口规模, 势必造成城市超负荷运行。确定城市人口容量时, 既要考虑人口规模的合理性, 又要满足未来人口增长的可能性。合理性与可能性的交叉点即是最佳人口规模。
1.2.2 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土地生态是城市生态的最基本内容, 它兼具自然生态与经济生态两重属性。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的30%, 合理使用和节约土地对于城市生态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必须科学制定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战略,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研究城市各地块的最佳利用功能, 合理规划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和其他用地, 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地支撑。
1.2.3 合理布局城镇体系
要按照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 进行以中心城市为基础的城镇布局, 确定区域内各城镇的规模、等级、地位、作用和职能分工, 以中心城市繁荣发展, 辐射带动区域内各城镇和广大农村的发展, 促进区域发展生态平衡。
1.2.4 实施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发展战略
生态城市要求城市主导产业应当是代表现代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因此要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形成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循环经济也就是生态经济。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之间的尖锐矛盾。
1.2.5 将自然融入城市
“绿色城市”、“山水城市”不等同生态城市, 但生态城市一定是“绿色城市”、“山水城市”。因为自然生态是城市生态的最基本层次, 自然山水与绿色是城市生态环境中最有生机的要素。
1.2.6 发展生态住宅小区
生态城市强调“以人为本”, 生态住宅小区是生态城市的最基本内容, 它用生态学原理去协调小区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关系, 为市民创造一个安全、清洁、美丽、舒适的居住环境。
1.2.7 建立以法规为核心的生态城市管理系统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社会管理工程, 法规要素在生态城市建设管理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生态城市管理系统应重点突出立法、守法和司法三个方面的管理。
2 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2.1 水污染问题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 大量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掉, 致使水环境严重污染。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 850多条受到污染, 在七大水系中, 辽河、海河、淮河污染严重, 全国78%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 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
2.2 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逐步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 将粉尘、硫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资排人大气层, 使大气层严重恶化, 导致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出现酸雨, 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2.3 垃圾泛滥成灾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废物, 全国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 不仅有碍雅观、侵占土地、传染疾病, 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强了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
2.4 噪声扰民现象普遍存在
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 噪声扰民的现象也很突出。
3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
如何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是当前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 而且要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同时在规划和设计实施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就是要建立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城市规划生态设计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 用科技创新改善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领域
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 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规划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 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 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 加强科研攻关, 加强技术集成, 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3.2 用绿化建设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 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 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 科学安排绿化布局, 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 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 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
推进城市绿化建设,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 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城市绿化要鼓励采用节水技术和废水利用技术, 尽可能减少绿地养护的水消耗。要坚决查处各种挤占城市绿地的行为, 增加城市绿化建设用地和资金投人, 尽快把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3.3 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要加快旧城有机更新。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交通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 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的项目, 清除违法违章建筑。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 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 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以通达、低污染、低能耗为目标, 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 推进现代通信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 积极促进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直接相关, 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 密切合作, 共同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建设和改善, 还要将文化精神、道德意识的建设和改善很好地结合起来, 互相促进, 协调发展。
3.4 推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
要用足用好政策, 运用市场规则, 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要加大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普及推广力度。以污水资源化为目标, 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 加强中水回用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应用, 处理好设施布局集中与分散的关系, 注重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 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
3.5 突出地方本土特色
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对于任何一个设计问题, 设计师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在什么地方?自然允许我们做什么?自然又能帮助我们做什么?我们所常常惊叹桃花源式的乡村布局及美不胜收的民居, 实际上它们多半不是设计师创造的, 而是当地居者在与场所的长期体验中, 在对自然深刻了解的基础上与自然过程相和谐的创造性设计。城市的形成源于“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 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3.6 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
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 即使是可再生资源, 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 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 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 居住区设计要坚持合理布局、节能低耗无污染、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和生活垃圾;通过增加居住区绿地, 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 河湖、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 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 居住区内必须设置集中公共绿地, 增加居住区文体设施。
3.7 以尊重自然而展现自然
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 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日趋隐形, 远山的天际线、脚下的地平线和水平线, 都快成为抽象的名词了。如同自然过程在传统设计中从大众眼中消失一样, 城市生活中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发电厂及变电站等都市生活支持系统被作为丑陋的对象而有意识地加以掩藏, 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 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
3.8 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合作
传统设计强调设计师的个人创造, 认为设计是一个纯粹的、高雅的艺术过程。而现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则强调人人皆为设计师, 因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对其生活和未来作决策, 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自己及其他人共同的未来。从交通方式到选择家具、装修材料、水的使用、食物的选购、垃圾的处理甚至于包装袋的使用, 都是一个生态的问题。因为它们都对整个杜区和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 每个人的决策选择都应成为生态规划设计的内容。所以, 从本质上讲, 城市生态规划设计包含在每个人的一切日常行为之中。对专业设计人员来说, 这意味着自己的没计必须走向大众, 走向社会, 融大众的知识于设计之中。同时, 使自己的生态设计理念和目标为大众所接受, 从而成为人人的设计和人人的行为。
摘要: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 分析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看法, 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可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38) :126-174.
8.城市排水规划中水资源利用分析 篇八
关键词排水规划;中水回收利用;雨水回收利用
中图分类号TU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51-0215-01
生产和生活用水,基本上都要求淡水。地球上全部地面和地下的淡水量总和仅占总水量的0.63%。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在不断上升。人类年用水量近4×1012m3,全球有60%陆地面积淡水供应不足,近20亿人饮用水出现短缺。因此如何综合利用城市水资源对于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1中水回收利用
常用的中水系统是指将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一定处理后用作城市杂用,或工业用的污水回用系统;是相对于给水(上水)和排水(下水)系统而言的,主要包括中水原水系统、中水处理设施和中水供水系统。
“中水”回用,一方面为城镇供水开辟了第二水源,可大幅度降低“上水”(自来水)的消耗量;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下水”(污水)对水源的污染问题。
根据目前城市中水回用技术的发展情况,城市中水回用的途径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用水,城市杂用水,工业用水,环境用水,补充水源水等。
1)农、林、牧、渔业用水包括农田灌溉,如种籽与育种、粮食与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灌溉用水;造林育苗,如种籽、苗木、苗圃、观赏植物种植用水;畜牧养殖,如畜牧、家畜、家禽养殖用水;水产养殖,如淡水养殖用水。农业灌溉需水量大、水质要求一般也不高,因此是中水回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城市污水经适当处理后回用于农灌,既解决了缺水问题又能有效利用污水的肥效(城市污水中氮、磷、有机物等),还可利用土壤一植物的自然净化功能减轻污染。城市中水用于农灌的典型处理流程为:二级处理出水→过滤→消毒→农业灌溉。当城市中水用于养殖时,则应该进一步考虑到污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毒、有害有机物等指标,防止有毒化學物质的积累。
2)城市杂用水包括城市绿化用水,如用于公共绿地、住宅小区绿化;冲厕用水,如用于厕所便器冲洗;道路清洗用水,如用于城市道路的冲洗及喷洒;车辆冲洗用水,如用于各种车辆的冲洗;建筑施工用水,如用于施工场地清洗、浇洒、灰尘抑制、混凝土制备与养护、施工中的混凝土构建和建筑物冲洗;消防用水,如用于消火栓、消防水炮。城市杂用水的水质要求相对较低,因此污水回用处理工艺也相对简单,一般通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操作就可满足水质要求,投资和运行成本都较低。
3)工业用水包括冷却用水,如直流式或循环式冷却用水;洗涤用水,如冲渣、冲灰、消烟除尘、清洗用水;锅炉用水,包括中压、低压锅炉的给水;工艺用水,如溶料、水浴、蒸煮、漂洗、水力开采、水力输送、增湿、稀释、搅拌、选矿、油田回注用水;产品用水,如浆料、化工制浆、涂料用水。在城市供水中,50%~80%是工业用水,而其中水质要求不太高的冷却用水要占到整个工业用水的60%以上,因此有大量城市中水回用于工业冷却用水。但城市中水回用于冷却水系统时一定要注意到系统的腐蚀、结垢和微生物粘泥等问题,因为如果回用技术选择不当,城市污水的使用会加大工业冷却水系统水质稳定处理的难度。
4)环境用水包括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如娱乐性景观河道、景观湖泊及水景用水;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如观赏性景观河道、景观湖泊及水景用水;湿地环境用水,如恢复自然湿地、营造人工湿地用水。城市中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关键技术在于对有机物和富营养物质的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人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再生水不应含有毒、有刺激性物质和病原微生物,这时通常要求再生水经过过滤和充分消毒后才一能应用。城市中水回用于湿地用水的研究目前国内外都还相对较少。
5)补充水水源包括补充于河流、湖泊的补充地表水和用于水源补给、防止海水入侵、防止地面沉降的补充地下水。城市中水用于补充地表水是指污水经过处理后直接排入地表水体,经过天然稀释后再进入水循环系统。城市中水回用补充地下水就是通常所说的地下水回灌。将城市污水二级出水再经深度处理,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后回灌于地下,水在流经一定距离后通过土壤的渗滤作用能获得进一步的处理,最后同原水源一起作为新的水源开发,这样既可以减少污水量,又可以减少原有水资源的开发量,充分体现了“无害化、资源化”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处理工艺如下:化学澄清→再碳酸化→活性炭吸咐→反渗透→加氯消毒的回用工艺对城市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灌地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雨水回收利用
雨水利用主要是指在城市范围内,有目的的采用各种措施对雨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主要包括收集、调蓄和净化后的直接利用;利用各种人工或自然水体、池塘、湿地或低洼地对雨水径流实施调蓄、净化和利用,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通过各种人工或自然渗透设施使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
雨水收集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土壤入渗系统、收集回用系统和洪峰调节系统。系统之间可任意组合利用。土壤入渗系统是把雨水转化为土壤水,其手段主要有地面入渗、埋地管渠入渗、渗水井池入渗。收集回用系统是对雨水进行收集、储存、水质净化,把雨水转化为产品水,替代自来水使用或用于观赏水景、回灌地下水等。洪峰调节系统是把雨水排放的流量峰值减缓、排放时间延长组合而成的雨水利用系统的可能型式主要有:土壤入渗、收集回用、洪峰调节、土壤入渗+收集回用、土壤入渗+洪峰调节。
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是一种新型的多目标综合性技术,其技术应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可实现节水、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水涝、减轻城市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负荷、减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标。具体包括下列方面:
1)雨水的集蓄利用,可以缓解目前城市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是一种开源节流的有效途径。对于合流制排水管道,可减轻污水处理厂的负荷和减少污水、溢流而造成环境污染。对于分流制排水管道,会减轻市政雨水管网的压力,减轻雨水对河流水体的污染,同时,也会减轻下游的洪涝灾害。
2)雨水的间接利用,可将雨水下渗回灌地下,补充涵养地下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地面沉降,减少水涝等。
3)雨水的综合利用包括以上两方面,还可能兼有其他方面的作用,如为城市提供更多的湿地,增加生物栖息环境,改善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等。
3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发展,许多城市而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中水、雨水是最经济的水资源,是自然界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对调节、补充地区水资源和改善及保护生态环境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中水回用、雨水利用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韩剑宏.中水回用技术及工程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9.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篇九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多学科集成的空间型信息系统.在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工程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给城市规划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并根据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并且对GIS的应用前景做出了详细的展望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城市规划系统应用注意问题 应用前景
一、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规划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反映人们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现势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征的属性,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显示和综合分析应用的技术系统。其主要应用功能为量算与统计、预测、监测、规划与管理、辅助决策,主要目标是资源管理、资源开发、宏观决策和资源信息服务。
地理信息系统是多学科集成的空间型信息系统,问世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发展和应用范围都非常有限。进人80年代,计算机技术得到发展和广泛使用,GIS开始在实际工作中推广使用。90年代以来,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建立和数字化信息产品在全世界的普及,GIS的应用和研究已深人到了与地理空间问题相关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工程等各个领域。城市是一个巨大信息系统,它作为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的汇聚中心,时刻进行着各种信息的交换、融合和派生。而城市规划是一门融社会、经济、地理、技术、艺术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学科。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收集、处理、分析、展示大量的与规划区地表空间位置相关的空间和属性信息.因此,随着GIS的广泛使用,GIS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城市规划领域。目前在国内不少大中型城市已经在城市规划中运用了GIS技术,并且创造了较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加强了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I.城市问题研究
由于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空间信息系统.通过GIS的有关应用程序,分别可以在一维、二维和三维空间里实现对各种研究对象的快速量算,为用户提供各种有用的数据。如不同年代的土地利用现状、管线现状、建筑物类型统;不同时期的海岸线长度、森林及沙漠面积的变化等等资料(数据)。并且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某种方法对未来的事务进行科学的分析、推测,以便在了解事物的过去和现状的前提下,对未来的行动及措施进行调整。
近几年,以信息高速公路与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社会交往与生活环境.这必将导致城市结构、交通结构、空间环境和社区关系的实质性改变,城市将向着未来的社会工作模式、城市环境、生态环境等更广阔的空间拓展。而这一切都需要新的规划设计理论与之适应。GIS引人城市规划领域可以更加准确、全面、深人地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和发展模式,城市社会空间演变规律,城市生态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同时能监控城市发展状况,及时调整、制订城市发展战略,使城市规划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2.城市规划管理
规划与管理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我国城市规划的实践,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含有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和数据库技术为核心的城市规划空间数据库,包括图形、影象库和关系数据库,以空间检索为基本要求。如地形库、综合地下管线图库、遥感影象图库。第二个层次是在空间数据库基础上的应用系统,开展基于GIS的辅助城市规划、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如总体与分区规划子系统、公共设施规划支持系统。第三个层次是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开展面向应用的各类专家系统(ES)、决策支持系统。如地下管线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在规划领域GIS最早用于政府规划管理部门。由于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具有严肃性、准确性、科学
性、规范化特征,规划管理中任何规定的确定和变更都需要完成大量的信息收集、分析、综合、决策、评估等工作。而GIS有着十分强大的管理空间信息的功能,并且可以把社会、经济、人口等属性信息与地表空间位置相连,以组成完整的规划信息数据库,方便查询、管理、分析、调用和显示。因此,规划管理部门可以方便地查询调用规划信息和城市其他相关信息以辅助规划管理决策。同时,城市发展变化的各类新信息又通过各个部门进人系统,以便更好地掌握实际情况。
3。城市规划评析
决策不是一种选择方案的瞬间行动,而是一个过程。虽然GIS本身不能完成规划和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但它是规划工作中非常有用和重要的工具。在规划设计过程中,GIS最主要的应用是利用其空间数据管理和展示功能及简单的空间分析对传统的前期辅助分析,进行直观的图形表达,以作为规划的依据。有些甚至在GIS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加人规划专业分析模块,以提高规划的合理性。还可利 用卫星遥感图像分析,并结合其他相关的社会经济信息,生成GIS的分析数据库,对规划项目进行GIS专题图亚加分析,提出多变种规划方案,确定预估各方案益损值的方法,找出评价方案的准则,列出各种可能出现的状态以及它们的发生概率。帮助设计人员选出最佳的规划设计方案,为各部门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辅助政府部门决策的制定。
4.城市规划公众参与
当今,规划过程中越来越强调公众的参与性,每一个城市居民都有权力对城市的发展和规划提出自己的意见。而网络GIS(GIS和GIS,3DGIS等)将在城市规划中得到实际应用,从而提高GI5城市规划应用的水平。(l)WebGIS
WebGIS是基于Internet平台进行信息发布、数据共享、交流协作。客户端应用软件采用WWW协议,实现GIS信息的在线查询和业务处理等功能。运行于因特网的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Internet技术来扩展和完善GIS的一项新技术,其核心是在GIS中嵌入HTTP和TCP/IP标准的应用体系,实现lnternet环境的空间信息管理。WebGIS是Internet技术应用于GIS开发的产物。GIS通过WWW功能得以扩展,真正成为一种大众使用的工具。从WWW的任意一个节点,Internet用户可以浏览WebGIS站点中的空间数据、制作专题图,以及进行各种空间检索和空间分析。
(2)3S集成技术
3S是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遥感
RS(Remote Sensing)和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简称。3S集成技术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直接的数拢服务,快速追踪、观测、分析和模拟被观测对象的动态变化.并高精度地定量描述这种变化。下种技术相辅相成,GPS获得的精确位置信息可帮助遥感航片的几何校正和镶嵌;GPS和RS为GIS空间数据的动态史新提供了基础,G15的应用也提高了遥感数据的提取和分析能力。随着高精度遥感技术的发展和GPS技术的不断深人,GIS,RS,GPS的结合将更加密切。
(3)VR技术与3DGIS,RS技术相结合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种逼真地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视觉、听觉、运动等行为的人机界面技术。在此基础上结合3DGIS,RS技术形成的几维虚拟城市仿真,将对城市规划产生巨大的影响。书要表现在:快速建模,几维场景合成一毛维实时渲染,真实模拟复杂多变的城市二维地形,将城、}了遥远的过去向未知的将来的演变进程生动、直观地反映.让规划师在交互式二维视景中进行实时的数据在询和可视化分析,考察、修改设计方案。同时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向公众展示规划设计方案。展现规划方案虚拟现实系统的沉浸感和h:动性小但能够给用户带来强烈、逼真的感官冲击,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还可以通过其数据接日在实时的虚拟环境中随时获取项日的数据资料,方便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投标、报批、管理,有利于设计与管理人员对各种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辅助设计与方案评审。
五、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城市规划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先进技术与多学科、跨系统的综合研究,加强与信息技术广泛的结合.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体现城市规划综合、系统、动态、生态的思想,拓展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GIS作为组织、管理、分析地理空间信息的技术系统为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提供了多专业、多层次和多目标的综合服务,为城市规划、设计、管理提供崭新思路。GIS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集成化、网络化、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实,这些将为城市规划与管理注入新的活力,我们相信GIS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将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参考书目:
1.顾朝林 李满春“数学城市”研究漫谈城市规划汇刊199.5
2.易智华 黄炳强当前规划系统建设GIS的几个误区城市规划汇刊2000.6
3.边馥苓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
4.周心铁 对地观测技术与数字城市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吴信才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Ml.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6.徐建刚 韩雪培等.城市规划信息技术开发及应用[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7.张雅琼 浅析GIS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 33
10.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篇十
探讨
作者: 张哲鹏
学号:1063110124
专业名称:10级建筑学一班
联系电话:***
2013年4月16日
现代城市新城区空间结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优化措施探讨
10级建筑学1班张哲鹏学号:1063110124引言
现代城市新城区是指位于城市边缘,受中心城市辐射较强的区域,是城市建设中变化最快、最活跃的地区。随着各地新城区大量的开发建设,新城区的空间结构规划设计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新城区的可持续发展。
尤其是我国正处于一个工业化进程加速发展、经济结构变化明显的时期,新城区面临着物质空间和人文空间的重新建构,因此,从区域整合和城市空间分析的角度来提出城市新区空间结构规划设计优化措施,对于实现新城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布局、引导村镇改造、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现代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动力分析
2.1中心城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随着城市中心城区经济的发展,中心城区的经济实力日益强大,对新城区的辐射力增强,从而带动新城区的发展。特别是许多城市实行“退二进三”的产业政策,调整原有的产业结构,优化其布局,把一些占地面积大且对人们生活有影响的企业纷纷外迁,而新城区由于其区位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中心城区产业外迁的承接地。
2.2交通的日益便捷和信息网络的日趋完善
交通的日益便捷,缩短了新城区产业外迁的承接地区对外联系的距离,提高了新城区对产业和人口的吸引力。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和日趋完善的通讯网络,一方面加强了新城区与更大区域的联系,使新城区在开展广泛的区域经济协作中处于有利位置,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新城区与中心城区和远郊乡村地带的便捷联系,扩大了城乡经济协作与经济交融的范围。交通的便捷与信息网络的完善为新城区空间结构的扩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3人们对优越的居住环境的向往
随着经济建设的逐步发展,人们对于城市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许多大城市面临着人口拥挤、布局混乱、土地配置效率低、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公共设施不足和名胜古迹遭受破坏等诸多问题。相比之下,新城区能为人们提供优越的居住环境,满足人们对美好居住生活的向往。
3新城区空间结构规划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城市空间布局混杂,区位组合效益偏低
许多城市新城区规划空间布局混乱、同构现象明显,空间发展缺乏长远考虑,缺乏对区域整体发展的思考,区位组合效益较差,新城区的规划经常滞后于开发建设。
新城区为了吸引投资,促进经济发展,一些工业项目的选址往往缺乏推敲,缺乏对职工居住问题和各项服务设施配套的考虑,经常依顺投资者的意愿,缺少统一规划,特别是工业用地布局分散,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集聚效益和区位组合效益的提升。
3.2土地资源经营粗放,空间集聚程度偏低
长期以来,由于新城区廉价地价的吸引和重规模轻效益粗放式经营的陋习,加之土地开发的投机心理,造成新城区用地规模扩展迅猛,出现了土地消费增长率超出城市人口增长率的情况。据统计,l986~l996年全国城市非农业人口增加59.7%,但城市用地却增长了106.8%,至1997年底全国征而未用的土地就有11.6万hm2。l99l~l996年全国设立各类新区4210个,新区闲置土地就达4.1万hm2,至2007年增加了10%~13%,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另外,在各项优惠政策的鼓励支持下,新城区的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但是也存在人为放大城市发展速度的情况,用地规模常常脱离实际,致使新城区空间集聚程度偏低。
3.3基础设施滞后于城市发展,投入比例较低
基础设施滞后、投入比例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聚集的总量,既影响城市经济增长,也影响城市的环境效益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新城区基础设施的短缺,使得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与城市中心区存在着很大差距。同时随着新城区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对基础设施的压力急剧加大,基础设施滞后于城市发展,已成为制约城市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例如湖南有些城市新城区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较低,表现在污水处理不达标,没有燃气管网;给水依靠自用管网;电力电讯线路走向杂乱;排水雨污不分,排量有限,经常导致内涝等等;公共设施的数量和质量都滞后于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的需求,这些因素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新城区的发展。
3.4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新区开始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在土地的经济效益被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因土地开发强度过大致使城市的自然要素被挤占或被破坏的情况。例如某市新城区1998年耕地减少l0.62hm2,年均耕地减少1.33hm2,2006年人均耕地面积0.0066hm2,大大低于人均耕地面积的危险点0.053hm2,人地矛盾非常突出。为了减轻人地矛盾,新城区建设大量侵占水面、湿地和林地,造成绿地系统不断被破坏,从而影响了新城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造成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新城区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是不能持久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4现代城市新城区空间结构规划设计的优化措施
从以上分析可知,新城区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不断进行优化升级。一个有历史的现代城市是时间和事件的自然积淀,在这个长久的过程中,城市因为各种自然、社会因素会形成其特有肌理。无论是自然发展的佛罗伦萨,还是最初就规划好的街道河网密布格局的苏州古城,在经历了城市和人的共同和谐发展后,都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特性和魅力,在这种特性的限制和魅力的感染下,任何的破坏行为都会被视为忽略城市的原有肌理,而良好清晰的城市空间环境肌理对于好的城市形态是必要的。
4.1新城区空间规划设计原则
当一个城市特有的肌理形成后,其中的建筑在保持这种肌理的前提下,必须体现出相互的协调关系。因此,城市新城区规划设计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4.1.1新城区空间与城市整体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全局的角度处理新城区公共空间与城市、建筑、景观的关系,实现人、建筑、城市、环境的总体和谐发展,倡导社会要保证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效果,以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4.1.2发掘地方文化,营造地域特色
中国各地的城市有其自身的历史和特点,其地域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应针对城市内在的特质,结合实际情况,以体现时代性的同时,在城市空间设计中也体现地域性和文化性。精心设计城市空间,营造城市形象,充分利用城市公共空间的空间、文化展示功能,全力打造“城市名片”。
4.1.3城市公共空间的共享性和开放性
新城区中的山、水、绿地等自然开放空间提供了自然、城市与人的最为密切的交流场所。政府要“以人为本”,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引导公共活动的自然性,真正做到开放城市空间的共享性,避免“圈地”现象的发生,提高城市空间的使用效率,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此外空间结构规划还应从与城市交通的关系、与城市开发的关系、与城市防灾的关系等
方面处理好新城区空间与城市规划的衔接问题。
4.2制定科学合理的空间结构规划
强调区域整体发展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新城区的空间布局。在新城区的规划中应明确不同阶段空间发展的主要方向,优先发展具有较大潜力的空间发展轴,并在中心城区和城市新区之间用绿带隔离,避免中心城区与城市新区连成一片,使城市新区形成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空间结构。在新城区的用地开发方面,应充分考虑今后发展的需求,要有区域整体发展的思想,规划预留未来的发展用地,保证新城区空间扩展的弹性。另外新城区应依据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地租规律理论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进行空间的合理布局,使新城区在规划的指导下发展成为区域增长极,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体规划设计优化措施如下:
4.2.1增加空间的层次性
在空间结构规划设计中,常常规划出各种级别的轴线、节点,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把各种空间有机结合起来。在设计上,可以把空间分成各种不同层次,节点空间、开敞空间、线形空间有机结合,相互穿插,空间感觉有开有合,错落有致。有空间变化引导行进方向,从而避免无方位性,就能正确地引导人流的活动。
其中节点空间是空间环境高潮的展现,它是形成空间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形成节点空间的方式很多,且中心可以具有不同的规模。在较大规模的节点如城市广场可设多个不同的节点,节点可以是标志建筑、广场等大空间。
4.2.2建立空间的标识性
城市空间虽然不是一种具象的实体,但它通过形成它的事物的表象表现出来,如四周的标志性建筑,公园等等,建筑的外形也就创造了空间的形。
强调用空间的形象来对城区空间进行标识,新城区空间结构规划中中,也可以创造空间形象。当空间有了标识性以后,也增加了城区的标志,使城市空间结构更具流动感,提高了空间的活力度。
4.3整合城市各类用地,建设紧凑新城区
针对新城区土地经营粗放、空间积聚程度偏低的问题,在新城区规划中应整合破碎、分散的各类用地功能。在空间布局上应体现适度分散、相对集中的原则,利用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开发,强调土地的混合使用和密集开发策略,集中紧凑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形成精明增长的城市发展模式。在新城区开发中应充分利用城市存量空间,加强对现有建成区的再开发,以减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成本,保护空地。此外,应通过限制新城区土地供给量,调控新城区土地的市场价格,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等政策手段,促进新城区用地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建设紧凑新城区,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益。
4.4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走经营城市之路
鉴于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引导、控制作用,今后新城区的发展应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例,加快城市道路建设的步伐,完善道路网系统,提高对内对外的交通能力;其次完善能源基础设施的改造,加快城市供水、供气、供热、信息网和电网改造,全面提升城市新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再次通过对城市建设资源的调整,合理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利用市场手段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再将这笔收益投人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当中,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经营城市的路子,形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实现新城区的可持续发展。
4.5营造良好生态空间网络系统
新城区绿色生态空间网络系统的建立,既可控制新城区的无序蔓延,又具有生态功能,有利于优化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促进新城区空间结构的优化。在新城区的规划中划定生态敏感地区等,如:湿地、河流、林地等生态景观价值优越的绿色空间,使其成为新城区的绿色开敞
空间。同时规划楔形绿带、环形绿带、绿轴、绿心,使其构成生态空间网络系统,抑止新城区空间无序蔓延,营造良好的城市形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空间格局,形成个性鲜明的城市形象。
4.6强化公众参与,营造有活力城市公共空间
4.6.1街道空间活力的营造
城市街道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城市的框架,同时,它也是展示城市地域文化的平台,与人们的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对于新城区来说,规划营造出街道空间的活力尤为重要。街道从表面字意上理解就是人们通行的通道,是聚集人流、人们行走活动的场所。它是居民在漫长历史中建造形成的,体现着人们对时间、空间的不同理解。街道空间活力性的营造关键在于创造具有场所感的各个空间,就要求“以人为本”,促使设计回到人们居住生活本身,从而发现使用者的需求。生活化的场所空间,才是具有无限生长力的城市空间。
4.6.2城市广场空间活力的营造
城市广场是以开敞的空间实体形式而存在的,并且这种形式是以周边的建筑为环境依托所形成。新城区城市广场从空间构成上来说具有四个特征:广场明晰的边界(建筑立面)、有序的封闭空间、明确的空间领域(地面铺装直至边界)、和谐统一的建筑群。由此,建筑、环境、色彩等也就成为了广场活力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1)建筑因素:建筑围合对于整个广场空间来说,它是广场空间的“底”,也形成了广场的边界,界定了广场的范围。不同建筑的体量给活动于此的人群所带来的建筑舒适感、空间尺度感是不同的,从而也会形成不同的城市广场活力空间。
2)环境因素:环境小品及广场绿化也是广场活力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小品丰富了广场空间的可识别性,也为在此购物、休闲、娱乐、活动、交往等等的各类人提供了必要的活动空间,丰富广场环境并活跃了气氛。绿化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空间构成,可对行走路径等进行引导及划分,能缓解人们的精神疲劳,同时也是纳凉避暑的场所,是活跃广场空间的要素。
3)城市色彩因素:不同性质的广场空间,具有不同的色彩特点,它是从所处区域的环境中生长出来的,周围环境及建筑的色彩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情及其活力性的调动。
此外,为使新城区空间结构更趋合理,在提高规划理念和水平的同时,尽可能增加人性化设计,引导城区居民参与公共空间活动,提升居民生态意识及自我意识,为新城区新面貌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
5结语
11.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规划 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213-01
看待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两者的关系问题时,不能将两者分割开看待,因为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就好比人类的左右手一样,缺一不可而又相互需要。城市规划能够为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方向和进行调控;而城市建设也能够给予城市规划的方案设计预见性和超前性。若想一座城市能够有良好的未来发展前景,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两者缺一不可。
1 城市规划对城市整体建设的调控作用分析
1.1 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作用
城市规划从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城市内土地资源的利用两大主要方面进行调控,以此来完成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作用。根据普遍情况进行区分,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主要可以分为短、中和远期三类。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调控作用的具体实施还要根据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来完成,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城市完成城市规划的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只需要较少的时间,因此调控多为短期的;相反,经济发展状况不佳的城市在实施起来则相对较慢,调控则多选择中期或者远期的。
1.2 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调控作用
今后,国家对土地征用的政策、法规将越来越严格,城市建设怎样才能继续做到有序、合理、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对土地的调控将起到较大的作用。
1.2.1 切实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严格控制城市规模
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统筹安排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要体现应有的整体性和战略性,重点加强和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以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切实体现量力而行的思想,注重现实性和可行性。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是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应贯彻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始终。
1.2.2 充分发挥城市规划职能,规范建设用地管理,促进土地的合理使用要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所有列入建设用地范围的土地,必须严格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进行建设。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要及时将近期拟开发建设区块的规划条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未按规划要求完成配套设施建设的住房,不得交付使用;房产部门不得办理房屋产权手续。
1.2.3 强化土地供应管理,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
要充分发挥土地供应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作用,坚持城市人民政府对土地的集中统一供应和管理,防止出现多头无序供地现象。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供应总量。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鼓励利用存量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建设,鼓励危旧住房的改造。要重点加强对经营性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供应管理,根据房地产市场供求状况,制定土地供应计划,逐步实现按计划用地。
2 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
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且起步较晚,而且在城市规划刚有起色的时期又迎来了信息化时代的到临,这使得我国城市规划总体水平一直不高,而且城市不重视和不遵守城市规划的进行城市建设的问题也是屡见不鲜,这也是由于城市规划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以及总体滞后而导致的不受人们“待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无论是城市人口比率,还是第二和第三产业比例都在急剧的上升,我国正在逐渐步入后工业化初期。这一时期城市化的发展逐渐向周边乡镇扩展,这是乡镇发展的机遇所在,同时也是我国城市化突破的关键所在。然而,我国的城市规划在进行时却往往忽略这一时期的城市化特点,规划时只重视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忽视了城市对周边乡镇的辐射作用,这就导致城市规划发展后期与实际状况严重的不适应,出现城市规划的严重滞后现象。这不止是城市建设后期单一的城市规划重做,还会严重阻碍城市的发展,甚至错失发展机遇。所以,城市规划一定要有充足的预见性和超前性,定好位、把好度,争取达到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目标。
3 新时期现代化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方向的思考
3.1 城市规划应将城郊、城镇纳入一体化统一规划开发建设
在越发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下,城市和乡镇以及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各方面交流越发频繁,此时的城市规划更多的体现出一个整体大局观即促使城乡结合,使得城市规划能够保证乡镇和城市获得共赢,各方面的城市和乡镇建设能够互补和配合。而都市型的现代农业产业就是最好的选择,其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将集中成片的耕地和冲垄整理成农业基地,发展苗木和种植业。②依托农村现有的畜牧养殖规模和技术,进一步发展牲猪和鸡禽养殖业。③依托现有的水塘水库发展渔业养殖。④依托农村内山体,改善和培养经济林等。拓展产业类型,发展各种经济产业,实现城市城郊农村整体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3.2 信息时代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应积极适当作出调整
信息化的时代的到临和科技产业的越发兴盛都给城市规划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如何应对这样新时期的挑战则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的主要课题之一。该研究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应对几点建议。
第一,必须修改一直使用的传统城市规划编制法,因为传统的城市规划编制法规具有极大的计划经济色彩,属于上世纪颁布的文案,跟现时代有极大的不适用性。所以,城市规划要试着在满足市场和居民需求的同时,也要去研究一下信息领域。第二,信息化浪潮中极大的缩小的城市各个功能区的功能差异,地理位置和地形差异都不再成为限制因素。城市中心区不再是单一的商业功能,而成为各种信息最集中的地方,集娱乐、办公商业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区,信息化的城市功能布局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空间上的流动。第三,信息化浪潮的到来极大的推动了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动,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极大的上升。这对城市功能结构的变动也有巨大的影响,信息化延伸出的服务相关产业数量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变动较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息化影响下,城市总体规划应充分考虑信息时代的特征及其带来的影响,并籍此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和城市定位,将城市建设提升至较高的水平。
4 结语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对城市未来的健康发展将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同时城市规划也将更为深刻的体现在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中。因此,必须站在发展的角度和时代的高度上做好城市规划,让其更具有预见性和超前性,充分利用和开发城市的人文和历史资源,打造一个充满特色和现代气息的城市。
参考文献
[1]彭震伟.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7).
[2]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8).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推荐阅读:
城市总体规划09-10
城市总体规划任务08-24
城市总体规划修改09-02
东营城市总体规划01-18
宣城总体城市规划11-11
城市总体规划动员大会06-24
城市夜景照明总体规划11-04
南充市城市总体规划10-23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12-20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