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诚信问题

2024-06-22

关于会计诚信问题(共10篇)(共10篇)

1.关于会计诚信问题 篇一

会计诚信问题探析

摘要:近些年来,“会计诚信”这个词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新闻媒体以及各种学术期刊中。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化、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问题日益严重,如不及时治理将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会计诚信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会计诚信的含义极其必要性

(一)、会计诚信的含义和内容

什么是诚信?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简而言之,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人在社会生活中,总要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而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有章必循,有承诺必实践;否则,个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运行之规.而会计诚信是指会计人员要坚持诚信原则,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如实记录、计量、确认和报告企业日常活动中每一项经济业务,遵守国家的《会计法》和财政部制定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忠实的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真实的会计资料,使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能够依据完整的财务信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做出正确的预测,实施有效地监督,从而实现整个企业乃至社会的最优经济效益.(二)、会计诚信的必要性

1、会计诚信是社会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的灵魂。

2、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即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在保障交易正常进行中具有重要作用。放眼望去那些成功的企业无不是把诚信作为 必备的品质之一,以诚信为本而发展壮大的。只有坦诚的信息披露才能取信于市场,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至于不败之地,拓展广阔的发展空间。

3、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之本。

在市场经济之下。“立信,乃会计之本”,信用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诚信不仅是一种资源,而且与重大利益相关。守信者会得到利益,而失信者必将付出代阶。

4、会计诚信缺失会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会计不诚信引发的会计信息失真也会侵害会计资料使用者的利益,有损会计队伍的自身形象和危及经营主体的自身生存。

二、会计诚信的现状和失信的危害

(一)会计诚信的现状

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最根本的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会计人员和相关机构安身立命之本,所以诚信是会计的生命。然而,近几年国外的安然事件、施乐公司事件,国内资本市场出现的银广夏、蓝田等事件,足以说明社会经济市场信用问题出现了严重危机。一些会计从业人员把“诚信”当作可以获得经济利益的“产品”,从而引发了严重的会计诚信危机

据相关资料显示,部分中国企业因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高达5855亿元之多,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而一些公司的业绩骗局让人不得不多几声叹息。如2003年山西某上市公司所属发电厂违反国家规定,累计计提3965.8万元“地方电力建设基金”计入生产成本。年末发电厂以“能源基金”的名义将资金全额上缴给该上市公司,公司直接将这些资金在“其他应付款”科目上挂账,造成多计2003生产成本3965.8万元;有人把这些被揭露的业绩骗局比喻为冰山一角,而那些没有被揭露出来的估计亦不在少数。上市公司不断的恶性造假,非上市公司的假帐现象屡见不鲜,会计师事务所假审计、假评估日渐增多,这些弊端引发了我国会计诚信的严重危机,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会计造假现象使人们对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产生了极大的疑虑,从而引发了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面对会计诚信严重缺失的现实,朱熔基在考察北京会计学院时强调“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这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和反思。虽然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从各个角度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应对措施,但就总体而言,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会计诚信失信的危害

1、危害市场的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如果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直接影响国家税收,使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民经济政策与实际偏离,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2、危害会计资料使用者的利益。

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失真,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而国家作为最大的投资者,损失将更为严重。

3、危害企业

失真的会计信息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形象,降低企业在投资者债权人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甚至危及企业生存。

4、危害会计人员自身,有损会计人员自身的形象

会计从业人员的不诚信,不仅仅是不道德的行为,轻者将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5、阻碍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的综合财力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应用于发展真正具有潜力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上,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但由于会计造假行为,常常导致政府发展经济的决策失误,宏观经济决策的实施,干扰了政府对社会经济的调控。

6、为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打开方便之门。从我国目前公布的信息看,一大批被查处的特大案例,无一不与会计人员做假账有关。因此,普遍的会计信用丧失现象已成为制约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阻碍了反腐败“政治工程”的进程。

三、当前会计诚信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会计诚信存在的问题

1.会计造假现象严重 许多研究和调查表明,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已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2002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中,在被抽查的159家企业中,资产不

实的147户,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利润不实157户,虚增利润14.72亿元,虚减利润19.43亿元.同时,造假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造假账几乎成了一个完整的“作业链”,达到了专业水平。从不同的造假需求开始,有咨询机构的整体策划,有假凭证供应,有银行和税务部门的“配合”,有会计人员的“技术创新”,有投资机构的炒作,有政府官员的默许,有律师的法律支援,会计造假牵连甚广,有愈演愈烈之势。.2、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基础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会计核算不按照规范操作程序进行,混岗、无证上岗在一些单位存在;无视国家财经法规,没有严格按财务制度对经营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听凭单位领导指挥。

3、利用现行会计法规不配套、不完善,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调整,以达到偷漏国家税收,获取不义“经济利益”。主要表现为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和关联交易价格等规定,对不同时期会计财务信息进行处理,偷漏税收较为普遍,利润波动人为操纵,制造虚假业绩。

4、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任意弄虚作假。主要表现为有些会计人员墨守成规,不求上进,缺乏钻研业务,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中存在较强主观随意性,不严格按制度处理经济业务,极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5、会计监管体系不完善、不完备。主要表现为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各不统一,各自为政,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而且处罚力度不大,使得违反会计法规的成本低廉且能给违法者带来超过成本的利益,一定程度助长了造假的气焰。

基本上是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建议关注下近年来赴美上市公司陆续被摘牌退市的情况,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财务诚信缺失现象特别严重。

6、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会计核算不真实、不完整。主要表现为截留隐瞒收入,乱挤乱摊成本、费用,使用虚假发票,编造和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私设小金库等,严重造成会计核算不真实、不完整,会计信息失真普遍严重。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1、会计制度本身的缺陷

会计制度制定机构的不合理性极其所制定的会计制度本身的有效性是会计诚信形成的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会计诚信”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承诺——诚实、信用,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现行会计制度的安排(正式或非正式)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将决定会计诚信,这就涉及到会计制度本身的有效性问题。因为合理、有效的会计制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会计诚信程度的高低。既定制度安排下,只有诚信对谋取利益有助的情况下,诚信才能真正为本。这对会计制度安排的要求就是以利益导向基础,即当遵守会计法规时,不但诚信可以提高,从而提高其自身的无形资产价值,使得不遵守法律所带来的利益小于遵守法规带来的收益。

2、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会计信誉度低的根本原因是目前我国公司制度缺陷。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企改制而来的,由于改制不彻底,上市公司未能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因此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股权结构不合理。管理当局成为国有企业事实上的控制者,企业会计行为的价值取向直接受制于管理当局的价值偏好,企业会计行为不是以企业这个会计主体为核心,也不是以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核心。而是以管理当局利益

为核心。甚至会计不在是为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系统,而成为管理当局直接操纵以实现自身意图的工具。

(2)、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机构、业务上没有真正分开,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不规范,从而造成控股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利益。

(3)、股东大会形同虚设。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使得公司的实际最终控制权往往要么被形式上代表国有产权的法人股东和管理当局共同掌握,要么完全被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所控制,股东大会形同虚设。此外,在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董事会成员和经理层

3、利益驱动是会计失信的动力。

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直接目的是利益的驱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当非诚信行为的收益超过成本时,非诚信行为就会增加,投资者从中获取投资收益,管理人员从中获取薪金,政府从中获取税金。由于企业存在着严重的“内部人控制”,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内部成员,接受企业经营者领导,反应企业经济活动,其工资、待遇、福利都由企业经营者的影响与控制,会计很难发挥其监督和制约的作用。

4、会计自身的特点及缺陷是会计失信的条件。

(1)、会计原则为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操作空间。如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费用,会计信息提供者就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再制造虚假业绩等。

(2)、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越来越宽的选择范围,会计信息提供者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或其他目的的会计政策。

(3)、会计人员没有独立地位,他们的工作行为都是处在经营者的控制之下,有时作假帐也无可奈何。

(4)、会计工作内容需要凭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进行,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针对同一经济事项,会计人员可能有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做出不同的估计,如果会计人员处于特定的目的,不能排除利益的干扰,而有意识的采取某种方法,就违背了客观性原则。

四、解决会计诚信问题的措施

1、强化对会计人员的外部监管。借鉴国际现进管理经验,开展同业互查,建立和推广真正意义的“同业互查”制度,完善有关工作规划和目标,对于提高会计行业的整体服务质量,防范会计诚信缺失很有帮助。可以考虑吸引在国内设有分支机构的国外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国内事务所的同业互查,这样,不仅能加强互查的效果,而且国内会计事务所在互查业务中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和互查程序。

2、完善对会计行业的监管。首先,要明确对行业的监管权限与职责,加强财政部门和协会的监管力度,同时避免一些地方部门不适当的干预;其次,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让行业监管有法可依;第三,四、应尽快建立行业协会调查委员会、惩戒委员会等自律性决策组织,并且建立起会计事务所评价和跟踪体系,进一步完善独立审计技术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等审计规范,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审计规范体系。

3、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并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

度二者并行是中国会计转轨过程中的一种特有现象。在将来,以准则取代制度应是我国会计规范的一种发展趋势,这样所有的企业都执行统一的会计准则,肯定会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真实性,也便于传统体制的会计人员尽块接受新的会计核算规范,减少因二者差异而进行报表虚假陈述的调节空间。

4、优化社会环境,提高会计诚信。各级政府应通过制度建设,严厉打击各类造假等不诚信行为。同时,应完善使用档案体系,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信用档案评估发展模式,加快信用档案评估人才的培养。第三,加快社会诚信教育。要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既不诚信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

5、从企业内部来看,应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监管制度。第一,应提高监事会的地位,使其从现在的与董事会平级上升到比董事会高一级,直接向股东大会负责,一切开支直接从公司利润中单列变为由股东大会直接发放。第二,健全监事的任命制度,对监事的任命程序、资格人员等进行细致的规定,避免大股东、董事会及经理层对监事的直接任命从而使得监事会成为他们的附庸。

6、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现在模糊的产权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产权主体独立化和边界明晰化,要求产权经营的资本化和高效化,要求改革现行的具有凝滞性和低效益的产权制度。

五、结论

会计信息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会计信用危机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市场经济需要会计诚信,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会计诚信。会计诚信不仅是一种自我约束,也是一种社会评价,同时还是法律规范。必须加强会计诚信教育,实施诚信工程,提高会计失信成本,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一是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提倡诚信伦理,增强自我约束力,形成“人人崇尚诚信,人人讲究诚信”的良好风气。二是执法机关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不断地加强执法力度,打消市场主体的侥幸心理,同时应加强和完善“会计诚信”的立法工作,有效杜绝失信获利的可能性,三是加快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有效约束和威慑“信用缺失”行为,让失信者毫无立足之地,受到全社会的鄙视和唾弃。

文献资料

《经济生活文摘》

《商业现代化》

《中国集体经济》

《金融经济》

王红云:《会计规范》机械工业出版社

2.关于会计诚信问题 篇二

当前, 诚信危机已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特别是从国外资本市场发生的如美国的安然事件后, 紧接着著名的施乐公司的财务虚报案等, 而我国从活力28到三九药业, 从黎明服装到麦科特等, 一份份虚假财务报告的曝光, 显示出了会计诚信问题的严重性。1999年12月, 财政部开展了对社会审计过的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的调查, 此次调查的企业近百家, 抽查的结果显示, 企业资产数据造假的有八十一家, 其中造假资产总额近四十亿元, 而企业的收益数据不实的有八十三家, 虚列的权益数据近三十亿元。2001年, 从证券市场上连续不断的琼民源、红光实业等股份企业分析, 我国会计的诚信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和谐发展。会计信息的缺失往往会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现阶段会计的诚信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阻碍, 2001年朱镕基总理在一所会计院校的视察中, 给学校提了“不做假账”的校训, 作为重要的国家领导, 对会计诚信的现状敲醒了警钟, 因此加强会计领域的诚信建设, 已成为政府、企业界与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二、会计诚信问题缺失原因分析

现阶段宏观的市场环境是会计诚信缺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法律环境方面的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会计的业务方面多, 涉及到的范围广, 需要较高的专业素质, 当会计立法方面不能做到科学合理, 就很难保证会计工作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而且会让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2、在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方面对于会计信息正确性的要求和标准还不明确, 如果操作性不强, 虚假会计信息就会乘虚而入。3、许多企业的管理者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识, 官本位的观念严重, 不注重企业的会计工作, 严重影响到了会计诚信状况的良性发展和会计信息的质量。4、在违反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处罚不严, 处罚力度不够, 导致守信者未得到有效保护, 失信者未得到严厉制裁。经济环境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市场经济形成了会计诚信的制度, 如果市场经济体制不能做到合理和完善, 就会影响会计诚信的形成。随着市场竞争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财务会计所处的环境与条件已经发生了改变, 但是市场经济的公平的原则没有改变, 如果不能及时的提高会计诚信的相关的管理和规定, 就容易发生会计诚信缺失的现象。

宏观的市场环境是会计诚信缺失存在的基础, 而微观的环境则加快了会计工作的诚信缺失。一是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虚假信息的前提。由于会计信息的制造者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 掌握企业的各种信息。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投资人) 由于多数不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 仅靠会计提供的信息了解经营状况, 造成会计信息制造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依主观意愿向使用者提供虚假信息。二是处罚不到位造成了会计人员对于会计诚信不重视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对于会计造假的行为, 主要侧重于经济处罚, 主要进行的是对单位的处罚, 而没有重点的针对个人。在处罚时一般都是内部处理, 没有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导致一些会计人员冲破道德底线进行造假。三是因屈从领导压力而被动做假账。会计人员一般和企业的管理者是上下级的从属管理, 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会计管理人员具有控制权和领导权, 由于这种上下级关系的存在, 做假账往往并不是会计人员的主观愿望, 会计人员不愿仅为了遵守职业道德而失去工作。

三、推进会计诚信建设的主要措施

1、完善教育机制, 增强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

不断的提高会计诚信的氛围, 保持会计人员职业素养, 是目前企业会计教育的重点。目前市场上关于各种各样的教育很多, 但是对于会计诚信方面的教育则很少, 严重的影响到了会计诚信教育的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于会计诚信的教育, 将会计的诚信教育作为会计工作的重点, 不断的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素养和敬业精神的灌输,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 也要将会计的诚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 不断的提高会计人员的诚信观念和意识, 从而将诚信作为自身素质提高的基础要求。

2、完善监管机制, 强化司法和政府部门的作用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为了能够提高会计诚信管理体系水平, 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健全会计诚信方面的法律和规定, 通过制定管理的方式来加强会计工作的诚信管理。同时要进一步的进行政府管理部门、会计监督部门在会计诚信方面的职责和责任的划分。同时要建立健全会计诚信的监督和举报体制, 对于出现的诚信缺失的现象, 要坚决的予以严惩。并负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提高会计造假者的风险和成本, 从法律上杜绝造假之源, 从行政上清除造假之根。

3、完善会计的评价机制, 将会计的工作逐渐的转到市场化的运作中

会计的诚信度的提升, 首先要做好会计的中介工作, 会计中介工作在诚信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在我国会计中介工作存在着许多缺点, 例如会计中介工作的责任心不强, 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 因此应当完善会计的评价机制, 不断的改革创新, 严格会计中介组织信用等级的评价制度, 对于会计诚信工作做得好, 信用度高的组织给予相应的信用等级。而对于一些会计严重失信的中介组织, 要坚决的予以处罚和管理。

4、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强化内部管理

通过在企业内部提高会计诚信管理的水平, 可以有效的提高会计诚信的信用等级。企业在进行各项投资经营活动, 进行重大决策时, 需要获得企业各项真实的信息。通过提高企业会计诚信内控管理水平, 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 进而为企业的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因此需要建立严格的诚信控制内部控制制度, 从而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同时可以有效的防止会计造假现象的发生, 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对于那些会计诚信记录不良的企业, 要及时的发现, 及时在各企业的客户管理中将该企业删除, 使其没有市场活动的机会和空间, 提升企业会计诚信管理的水平。

摘要:在当今社会, 会计诚信问题已经成本为目前会计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通常说的会计诚信, 是指会计及其相关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诚实, 讲信用。具体说, 会计诚信就是行为人既要在进行会计处理工作时态度诚实, 又要在提供会计信息时信守承诺, 遵守会计法及相关准则。会计诚信是会计对社会做出的基本承诺, 它的作用不仅是提供真实的信息, 更在于向社会传递行为人的信用和声誉。

3.关于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研究 篇三

关键词:会计诚信 缺失 原因 对策

1 会计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

1.1 职业态度方面 目前在会计行业队伍中,有些会计人员对其从事的职业没有足够的认识,他们不把会计看作是自己追求的职业,而是仅仅把其看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他们对待会计职业的态度是消极的,认为会计职业收入不高,而且工作量比较大,并且没有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结果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更多地表现为采取应付式工作态度。

1.2 职业良心方面 会计人员从事的工作对象就是大量的资金,因此有些会计人员可能会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各种违法行为进行套取单位的公共资金,比如会计人员利用虚假发票进行报账、利用模仿单位主管笔迹等将自己个人的消费拿到单位进行报销等。这些会计人员的良心已经被金钱所“污染”,他们在工作的时候已经不拿职业道德作为会计行为准则。

1.3 职业原则方面 会计人员的诚信缺失后,他们就会为了迎合单位的管理者,采取虚假手段对单位的财务信息进行弄虚作假,给外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帮助单位管理者实现其个人经济利益或者帮助单位管理者掩饰非法经济活动等。会计职业原则丧失对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

1.4 职业纪律方面 会计人员一般都掌握着单位的财务,他们具有一定的调配单位财务的权利,因此会计人员在工作的时候,他们不执行会计规则制度,将单位的公共资金挪为它用,比如有的会计人员将单位的资金用于购买股票或者期货等,他们挪用公款的目的并不是以占有为目的,而是借助公款实现盈利,在盈利以后再归还单位。

2 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会计诚信缺失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其主要表现在:

2.1 导致国家经济决策出现失误 虚假的会计信息一旦被国家经济决策部门应用后,其所制定的经济决策是不符合实际市场经济发展的,那么其所做出的决策就没有任何意义,甚至会产生巨大的消极作用。

2.2 危害投资者个人利益 真实的会计信息是投资者进行投资行为的前提,会计诚信缺失后,其会计信息也就存在不真实,而一旦投资者选择了不真实的会计信息后,那么其投资行为就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保护,他们的个人利益就会受到危害。

2.3 危害企业自身利益 虽然企业通过虚假会计行为可以获得经济利益,但是此种收益是短期的,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是没有任何好处的,会计诚信的缺失必然会导致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地位越来越低,并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并且一旦企业的虚假信息被市场所揭穿后就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3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3.1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是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虚假会计行为,都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那么其在处理各种会计事务中,他们就会不按照职业道德要求进行,而是为了实现某些非法目的,进行虚假的会计信息。

3.2 经济利益驱动是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 企业为了获得外界的支持,他们就会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粉饰,虚报企业的经济利润,以此获得金融机构、社会投资者的支持,而企业员工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他们也会采取虚报账目,以此从企业支取资金用于发放福利等。

3.3 监督机制不健全 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没有发挥功能,企业的内部监督机构往往成为一种摆设;国家外部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能落实不到位,对会计监督没有形成常态化监督机制,很难形成全面监督体系。

4 解决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4.1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会计诚信的构建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首先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应该贯穿会计人员的接受教育培训的过程,因此要教育会计人员不要做假账,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其次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职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不仅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需要会计人员在具体的会计实务中去实现。

4.2 建立完善会计信用制度 首先在全社会加强对诚信的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诚信意识,让人们知道诚信的重要性,让市场经济环境中形成重视诚信的氛围。其次积极构建诚信档案。加快建立企业、中介以及个人的诚信档案制度,对于出现诚信缺失的要记录在案,保证人们可以随时查阅其信用程度,以此约束其行为,并且使其承担失信的后果。最后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行诚信保险制度。

4.3 强化会计监督机制,实现会计监督体系创新 强化会计监督机制,需要从企业的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两方面入手:在企业内,应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建立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系统,加强对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的漏洞和隐患,并及时修正或改进控制政策,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违规必罚、以罚促纠,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期更好地完成内部控制目标。在企业外,要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充分发挥社会审计的公正作用。同时明确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审查鉴证的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王静.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及提高会计诚信的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9).

[2]公茂霞.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及伦理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3).

4.关于提升会计诚信水平对策的思考 篇四

-------------------------

编辑整理: 转账支票填写 编辑:aiyimingba 文章来源:新浪

5.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开题报告 篇五

学生姓名:吴珺滨

学号:1109022117

指导教师:王经海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研究目标与内容(包括基本内容、方案论证、设计思路等)

研究目标:诚信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会计诚信是社会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会计诚信非常重要,但现实中会计诚信缺失,会计做假账的情况时有发生,失真的会计信息,会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发生决策失误,发生会计信息使用者违背真实意愿的交易行为,严重侵害会计服务对象的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会计诚信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成为阻碍我国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巨大障碍。维护会计诚信原则,提高会计诚信水平,建设会计诚信体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研究内容: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

在会计工作中,会计诚信居首位,是我们工作的基础,是我们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取得双赢结果的重要基础条件。只有会计做到诚信,才构成企业之间互相信任的基础,诚信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所以我们必须了解和深入的认识会计诚信,并无论如何做到会计诚信。

然而面对如今会计诚信在我国的现状,分析问题的所在和加强会计诚信的建设是我们在会计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而要做到会计诚信就必须知道什么事会计诚信,并了解会计诚信的重要性,以及会计诚信所面临的一系列的问题,找到问题的原因才能知道如何去改进。在市场经济中,会计在整个经济运行和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会计诚信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有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更是会计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因此,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诚实守信。为此,我们必须切实抓紧抓好诚信建设,以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发展。会计诚信重要性

(一)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之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立信,乃会计之本”,信用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诚信不仅是一种资源,而且与重大利益相关。守信者会得到利益,而失信者必将付出代价。

(二)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在保障交易正常进行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会计诚信出现缺失的原因

在现实中,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利益的驱动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 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优胜劣汰,最终加剧贫富悬殊,少数人获得较大利润而使多数人走进困境。在竞争中处于弱势的人群,他们为了生存或者改善竞争地位而不被淘汰,只有采用不诚信的方法,才能摆脱困境。

(二)监督约束体制的不健全和不到位是会计失信的主要原因 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是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因素。

(三)会计人员缺乏诚信,少数人员业务素质差

会计信息是在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因而免不了要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判断和推理,一些素质较差的会计人员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使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使会计信息出现不实。

(四)失信成本低是会计失信的内在动力。

目前我国对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

三、维护和提高会计诚信水平的措施

从会计诚信缺失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要维护会计诚信,一要靠人,而人应该有信誉之人;二要靠法规制度。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惩处机制。

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定时期法律环境的具体情况。

(二)、强化会计监督体系。

会计监督体系包括内部会计监督体系、社会监督体系、政府监督体系三个层次。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使会计信息在质量上无技术性差错。对全体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

四、结语

会计诚信缺失及其所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使会计行业本身深受其害,危害会计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规范体系,使内控系统秩序失控,会计秩序混乱,滋生腐败和犯罪。因此,要加强会计诚信仅靠会计自身是做不到的,这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朝夕就能完成的。但本人相信,在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在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努力下,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认真的做到诚信待人,诚实做事,我相信会计诚信必将回归会计的本源。文章纲要: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由于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市场体系不健全、信用制度不完善、法规体系不完备等原因,导致目前社会普遍信用不足,而信用缺失已经成为制约企业生存发展、经济高效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只有以诚信为本,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强化契约理性,健全全市体系,建立有效的会计诚信约束机制、会计诚信保证机制,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才能更大地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会计的诚信问题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不管是在国际上,还是在我国国内,会计的诚信度一直都经受着各种各样的考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计诚信的高低所带来的问题更加显著。在以诚信为根本的市场经济下,究竟该如何审视会计的诚信不诚信,如何应对会计不诚信带来的问题,如何更好的解决这类问题,都值得每一个人关注和思考。

毕业 论文(设计)工作 安排 计划

时间安排: 1、2014年11月3日,班级公布论文题目。及师生确定论文题目 2、2014年11月13日,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3、2014年11月13日,开题报告。4、2014年11月14日至2015年1月11日,提交并讨论修改开题报告,任务书和文献综述。5、2015年1月11日4月5日,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及正稿和期中检查。其中1月14日——3月8日为中期检查时间。6、2015年5月上旬,指导教师评定成绩。7、2015年5月11日至17日,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8、2015年6月上旬,推荐优秀毕业论文。学生签字:指导教师签字:

2015年 1月 12日

2014年1月13日

院系 审核 意见

6.关于诚信问题的研究 篇六

研究课题名称:中学生考试作弊的诱因分析 拟解决的问题:什么是诚信?怎样做到诚信?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工具书查找法,查阅期刊、电脑检索、引文查找法等)

研究发现:有58.71%的同学有过考试作弊的行为,28.40%的同学认为每次考试都有人作弊,而作弊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考高分或及格,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语就有“人无信不立”的说法。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多元观念的冲击,诚信危机也逐渐渗透到中学校园:如考试作弊、抄袭作业、欺瞒师长、言行不

一、弄虚作假、不守信用、见风使舵、见利忘义等现象时有所现。

研究结论:大部分同学是重视或关心诚信问题的,对待诚信的态度是积极的,但也有极少部分同学没有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及诚信缺失对个人、对社会带来的危害,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提出建议:

1、正本清源

2、惩罚作弊

3、鼓励读书

内容提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诚信,这一在我国绵延了数千年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如今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和标志。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学生心里的成熟,考试作弊现象可谓屡见不鲜、作弊的诱因有的是出于虚荣心理、有的是外界压力或父母所给予的利益驱使等。面对这些,社会必须予以关注,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提高中学生的诚信素质,感悟中华文化丰富的内涵,体验诚信的力量,感悟人生的真谛。

正文: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而中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恰恰违背了这一做人的原则。作弊的诱因:

1.虚荣心理,由于自己的功课做得不够,怕考不好,而自己面子上过不去,所以要作弊,保证所有的考试都有高的分数,即使自己知道是假的,也没关系。

2.恐惧心理,家长的期待很高,而自己的学习不理想,害怕父母责怪,所以要作弊,蒙混过关。

3.利益驱使,升学考试和会考、高考这样的关系到学生重大利益的考试,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觉得作弊能得更高的分,冒险也是值得的,所以作弊。这类在重大考试会作弊的学生,多半是在平时的考试和测验都会作弊的。作弊容易成为一种习惯。

4.被动作弊,有的学生是为了帮助自己的好朋友而协助作弊,是一种过度的“义气”行为,这类学生一般自己能自律,而且都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但为了“帮助”自己的朋友会做出这种“助纣为虐”的行为,甚至导致自己也发展成作弊。解决方案:

1.明晰学习的目的,老师应该多在平时的教育中让学生树立考试只是为了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的概念,为了准确检测应该保持考试的真实性,不要作弊。

2.解决后顾之忧,老师要多跟学生家长沟通,确保家长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孩子的成绩,不要跟孩子太大的考分压力,逼迫孩子铤而走险。

3.强抓考试纪律,考试加大监督力度,抓住考试作弊的学生,不要姑息迁就,按照校纪校规严格执行处罚,形成约束。

4.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在开展班会时,让学生讨论诚信、责任等问题,让学生形成诚信意识,从根本上去除作弊想法。5.弱化成绩排名观念,一般不需要列成绩排名的考试,尽量不要排名,以一种更隐秘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知道成绩的好坏,过度强调排名观念,会让学生形成心理压力,从而导致作弊。

除此之外,还发现有的学校用协议书把守考生诚信的“前门”,有的学校用加修课把守学生诚信的“后门”。无论是为诚信守“前门还是守“后门”,从高考到普通考试,都把考纪问题提升到思想品德的高度对待,这向我们发出一个重要的信息:教育开始把诚信摆上显要的位置并予以重视。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乱。诚信是中华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石和根本标志。

在以市场经济为趋向的社会大变革过程中,由于旧的、落后的管理体制和思想首选

体系已被冲破,新的、先进的管理体制和思想首选体系尚未健全,为了追求名利、追求享乐,有的人弄虚作假、欺人瞒下、尔虞我诈;有的人坑、蒙、拐、骗、制假售假。这些严重失信的不良现象和丑恶行为,就像魔鬼一样,从潘多拉的魔盒里蜂拥而出,四处兴风作浪。它不仅增加了社会和经济运行的成本,干扰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还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甚至引发了局部的社会不安。如果任其长此下去,经济将出现危机,社会将出现动荡,我们的国家将出现混乱。

近几年,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人们关于诚信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诚信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党史和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要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加强诚实守信的首选教育。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整肃信用秩序,建立严格的信用制度。”这标志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新阶段,增强信用意识、建立信用制度、发展信用经济已经成为时代的共同呼声。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的“共铸诚信”活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行动。

7.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篇七

一、目前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主观原因, 也有客观原因。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相关各方面职业道德缺失和作风败坏等方面, 客观原因主要表现在市场体系、会计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等方面。

(一) 获取信息不对称是会计失信的前提

由于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一般是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 控制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而会计信息使用者由于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 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结果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能出现“道德风险”或进行逆向选择, 违反诚信原则, 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其次, 在不同的会计个体之间, 存在三种选择:一个会计主体选择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则该会计主体可能获得好处;两个会计主体都选择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则可能都受到严厉的处罚;两个会计主体都选择提供真实会计信息, 则什么益处都没有, 由于信息不对称, 结果都选择了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同样在会计人员中, 也存在同样的三种选择。结果是制造虚假信息者获得好处的机会大, 导致会计信息制造者竞相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二) 市场体系不健全

目前, 诚信不足、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第一原因是市场体系不健全, 人们的荣辱观念不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市场透明度低导致诚信激励机制不足。我国目前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很不健全, 市场信息传导机制不畅, 导致信息缺乏、市场信息传播速度缓慢, 市场主体各自拥有的信息不对称, 致使好的商誉难以得到广泛而迅速的传播, 失信者不能及时地被曝光和发现, 并得到应有的惩罚。现阶段我国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市场本身不具备诚信保证机制, 没有能力对违规交易者给予足够的惩罚, 并使市场主体自发形成诚信约束机制和道德规范。社会化诚信机制尚未形成, 缺乏有效的诚信监督机制。

(三) 信用制度不健全

诚信不单是一种契约, 更是制度的反映和体现, 诚信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信用关系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一个有序的信用体系是建立在有效市场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的。目前, 我国还没有完全确立起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有效监管的市场制度;金融制度、财税制度、投融资制度还很不完善, 使信用活动缺乏制度约束, 其中最根本的是有效的产权制度。产权明晰是达成一切交易的必要条件, 也是形成正常信用关系不可或缺的条件。产权界定不清, 将使行为主体无法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准确的预见, 增加交易费用与信用活动的不确定性, 造成社会福利大幅度下降;财产权利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就会造成行为主体缺乏遵守信用的内在动力, 产生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从而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四) 执法不严

处罚力度不大, 缺乏威慑力, 导致会计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产生。

首先, 目前我国经济立法滞后。现有法律虽然对部分不诚信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 但还不能涵盖全部不诚信或者道德失范的行为, 使信用活动缺乏法律支撑, 道德失范者逃之夭夭。

其次, 法律监督机制不健全, 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监督组织不完善, 监督内容不完备, 致使法律监督力度不够, 不能对企业形成有效监督机制。权利缺乏有效的法制监督, 行政权利干预执法, 致使腐败现象屡禁不止, 严重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和社会经济秩序。

二、以诚信为本,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树立荣辱观的意义

会计诚信, 具有信任和真实的双重涵义。前者是指一种特定的诚实, 强调守约重诺;后者即提供真实会计信息, 如实反映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计工作担负着向社会提供真实会计信息、如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结果的一种责任。会计诚信作为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重要一面, 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会计做到诚信, 才能构建企业之间互相信任的基础。企业的诚信是建立在对具体的企业和企业所提供的种种信息的基础之上的, 被别的企业信任是企业声誉的表现, 代表了其他企业对本企业过去行为与人格的肯定。

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看, 不做假账是对会计人员的基本的道德要求。对会计行业而言, 诚信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正如中国现代会计大师、上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创始人潘序伦先生说的那样:“立信, 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 也就没有会计。”

三、建立会计诚信的对策

(一)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教育, 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能力

在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 必须大力加强会计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是一切会计工作的出发点。另一方面, 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 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要树立自己职业的形象和人格的尊严, 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 符合职业道德的要求。

(二) 完善行业会计机构的组织形式和内部运行机制, 构建行业发展的微观基础

建立会计诚信的内控机制, 强化企业内部的会计诚信管理建设。企业内部加强会计诚信管理, 是提高我国市场交易信用程度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通过制定严格的企业内部会计诚信控制制度, 对会计、统计和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做出较为合理的规定, 防止会计造假和舞弊, 提高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信息资料的可靠性,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使信用记录不良的企业在各企业的客户管理中被筛选掉, 使其没有市场活动的机会和空间。

(三) 建立和完善会计信用激励制约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

导致企业会计造假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段去惩罚会计失信行为。因此, 要加快会计信用制度建设, 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建立起有效的会计信用激励约束机制, 另一方面还要有严格的会计失信惩戒机制。这样, 政府通过加强对会计信用的监督和管理, 才能够有效地发挥法律和市场对会计信用的激励约束和对失信行为惩戒的双重作用。同时, 应该切实对那些财务信誉高的企业, 给予较高的信用评价等级, 使它们在社会上得以广泛的认可;而对于那些财务信誉低的企业, 应当给予严厉的处罚, 以至逐出市场, 从而净化会计市场环境。如果政府和市场能够真正地建立起这种切实可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 会计造假等失信行为就会大大降低。

综上所述, 只有全面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提高整个会计行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 并且建立完善的诚信体制才能保证中国会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会计诚信具有信任和真实的双重涵义, 是一种特定的诚实, 强调守约重诺, 提供真实会计信息, 如实反映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计工作担负着向社会提供真实会计信息、如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结果的责任。高度认识会计城信的重要性, 深刻分析会计诚信缺失的复杂原因, 不断提高会计人员执业水平, 全面建设会计行业诚信体系, 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应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会计诚信,职业道德,会计信息,对策

参考文献

[1]项怀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2]宋伟宏.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对策[J].经济师, 2007 (5) .

[3]国家会计学院《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不做假账”与会计诚信的现实思考[J].会计研究, 2003.

8.关于会计诚信问题 篇八

[关键词] 会计 诚信 教育

1992年我国爆发了第一起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事件——深圳原野,随之几年又有一系列的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被曝光,此时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不是单个的上市公司的造假,而是一场大面积的会计诚信危机。如果是单个公司造假,那是个别现象,但当出现上市公司大面积会计造假时,人们就不再关注个别主体的特殊性,而是开始认真地反思:是制度的因素还是道德文化的丢失?有人认为当今社会经济利益主导人们的心灵,传统的诚信道德几乎沦丧,于是大声疾呼加强教育;也有人认为道德约束在经济利益的诱惑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应该加强立法,从重处罚。在这十多年中,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会计行为加以约束,同时呼吁会计诚信教育,但无实质性的措施。国家和公众都呼吁会计诚信教育,但是多年来会计诚信教育并未有实质性的进展,那么会计诚信教育在会计诚信问题中的定位或作用究竟如何?我们该怎样实施会计诚信教育?在分析之前,本文首先对会计诚信问题作一下简要地分析。

一、会计诚信问题简析

1.会计诚信问题的含义:诚信是指诚实守信,不欺诈,会计诚信是指人为造成的会计信息所表达的内容与实际经济活动是否相符。会计诚信问题的含义则要复杂一些,以往的研究并未对此有专门的讨论,本文认为会计诚信问题至少要包括三个方面:(1)会计诚信问题是已经存在的一种会计诚信缺失的现象;(2)这种现象已经对社会造成了相当程度的麻烦,是急待解决的矛盾;(3)会计诚信问题不只是故意造成会计信息所表达的内容与实际经济活动不相符这一簡单结果,而是这个问题从其产生可能性到最终形成的一系列的过程以及该过程所涉及的事务的总和。

2.会计诚信问题的发展与现状分析:诚信是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从春秋时代到先秦儒学再到宋明理学对于诚信道德都很重视。但我国古代重农轻商,所以在商业方面诚信制度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相反却出现了“无商不奸”的说法。即使在今天的社会,虽然不再认为“无商不奸”,但伦理道德中的诚信观念和经济领域里的诚信制度也仍然还未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会计诚信教育在会计诚信问题中的定位

1.会计诚信教育定位的意义:国家会计学院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曾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的可信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仅有2.51%的总会计师认为财务报告可信,可见上市公司会计诚信问题的严重程度。如此严重的会计诚信问题,单靠立法、处罚,能治理得了吗?回答是否定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会计诚信教育肯定是起作用的,但会计诚信教育在会计诚信问题中的地位究竟如何以及在该地为下会计诚信教育如何实施,却是一个应该值得明确的问题,只有明确了它,才能真正地实施好会计诚信教育。

2.会计诚信教育在会计诚信问题中的定位:道德文化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不同,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能在短时期内更迭或变迁,而道德文化的改变却是一个逐渐的,漫长的过程。但道德文化一旦为个体所接受,并内化于个体的身心,形成一种信念,便对个体的行为有极强的,长期的约束力。也正是如此,才决定诚信道德对个体行为的约束是基础的,深远的。会计诚信道德是诚信道德中的一部分,它要随着诚信道德的大环境的发展而发展,不可能单个的突飞猛进。道德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靠教育,所以这也决定了会计诚信教育在会计诚信问题中的定位:从纵向讲,会计诚信教育不能起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的作用却是基础的,深远的;从横向讲,会计诚信教育要随着诚信道德的大环境的发展而进行,不可能抛开大环境而唯独让它超然卓越。

三、会计诚信教育的实施

会计诚信教育在会计诚信问题中的作用是基础的,深远的,所以会计诚信教育应该是势在必行,常抓不懈;会计诚信教育不能脱离诚信道德的大环境,故此会计诚信教育要与其他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具体来讲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诚信教育要选定正确的范围。近些年,很多人对会计诚信及会计诚信教育进行分析,其重点是强调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无论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还是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其立足点都是会计人员,也就是说会计教育的范围限定在会计人员。这表面上看很顺理成章,但深究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却觉得将教育范围限定在会计人员,不但范围过于狭窄,而且也未必能起到真正的作用。本文认为要清楚地认识会计诚信教育的范围,就应该透过事情的表面,识别出会计诚信缺失的真正主使者。

通过对近些年会计诚信缺失案例和有关会计诚信实证研究的分析可以看出:会计诚信缺失的真正主使者是公司的管理层或决策者,而会计人员往往是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工具,在此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并非会计人员。再者,在较大的公司集团里,管理层或决策者往往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运作虚假会计信息,作为普通的会计人员很可能都不能洞悉其中的缘由。如此情况下,我们把会计诚信教育的范围限定在会计人员,这不但是范围狭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此教育不会起到真正的作用。假如把公司的管理层或决策者纳入会计诚信教育的范围,让他们懂得会计知识,接受诚信观念,树立法律意识,这不但有利于会计诚信,也对公司的经营有益无害。另一方面,无知者无畏,如果让管理层或决策者有所知,即有法律意识,有诚信观念,那势必对他们构成一种约束。曾经有一个学者做过这样一个实证分析:他把公司管理层的文化程度与公司诚信问题做相关性研究,其结论是文化程度越高,诚信的可能性越大。这一点从侧面证明了把公司的管理层或决策者纳入会计诚信教育的范围的必要性。所以本文认为会计诚信教育范围除了会计人员还应包括公司的决策者及其他相关人员。

2.会计诚信教育要有一个有力的实施者。目前,我国会计诚信教育主要是一些会计职业团体对团体成员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教育,其覆盖面并不广泛,除此之外还有部分的高校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会计诚信方面的教育,其形式也多是空洞的说教。其实会计诚信教育已经呼吁了很多年,但会计诚信教育的现实状况却是零散、不系统的,似乎是并未有效的正真实施过,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一个有力的实施者。如此一来,就是有好的会计诚信教育的方法或内容,但也不能在实践中得到实施。所以国家必须确定一个有效的会计诚信教育机构来指导会计诚信教育,并有能力把会计诚信教育对象约束到会计诚信教育的范围内。

3.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该切合实际,不能流于形式。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新问题的不断涌现而必然会相应的有所变换。所以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应与社会的现状相符合,应该切合实际。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优秀的道德传统,但目前是伦理道德中的诚信观念与经济领域里的诚信制度未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以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应重点放在传统伦理道德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应加强会计诚信观念与个人荣辱观的融合;而不是死记硬背会计职业道德中的条条框框。

会计诚信教育的方法应该行之有效,避免空洞的说教。现在有很多人认为过去过于注重会计技能教育而忽视了诚信道德教育。其实会计技能教育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割裂开来,双方应该结合在一起进行教育。抛开了会计职业道德,单纯进行会计技能教育,那会使会计变成了数字游戏,不会发挥出会计事业的真正作用;离开会计技能,单纯的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那只能是一种空洞的说教。会计技能与会计职业道德应该融合在一起,在会计技能与方法中应贯穿着会计职业道德的思想,某些会计职业道德可以融入到会计原则之中,去判断会计方法的恰当与否,使会计技能真正的为会计事业服务

4.会计诚信教育要立足诚信道德的大环境,积极寻求其他方式的配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都在与周围的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会计诚信也是如此,它不能脱离大的环境而孤立地存在,孤立地就会计诚信而进行会计诚信教育,这本身就陷入了哲学中所说的孤立的、片面的、机械论的观点。通俗点说就是不可能单纯通过会计诚信教育而达到“举世皆混,维会计诚信独清”。所以会计诚信教育应与其他方面的诚信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会计诚信教育要重视法律知识的传播和法律处罚。只有会计诚信教育对象具有法律意识,法律才能在事前对他们起到约束作用,另外法律知识和法律处罚虽然不是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但是处罚的结果却对会计诚信教育有深远的影响,因为这种惩恶扬善的氛围非常有利于会计诚信教育的进行。会计诚信教育还要积极利用舆论宣传的配合。会计诚信教育机构的教育虽然是系统的、有计划、有步骤的,但他的覆盖面并不十分广泛,舆论宣传不但范围广而且易于营造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对会计诚信教育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参考文献:

[1]胡霞:对我国会计诚信问题缺失的思考.经济师,2003(12)

[2]国家会计学院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会计诚信及会计诚信教育.财会通讯,2004(4)

[3]卜华赵斐程芳:会计诚信教育为先.事业财会,2005(2)

9.关于小学生诚信问题调查报告 篇九

关键词:小学生 诚信问题 教育对策

一、调查活动的背景

(一)社会方面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但是,最近媒体上频频出现的一些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失信现象,这些社会的非诚信行为令学生还未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混乱,这是影响青少年诚信意识形成的重要原因。

(二)家庭方面

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大多数为留守儿童,而留守儿童中又以爷爷奶奶带居多。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爷爷奶奶过分保护,娇宠溺爱,事事代劳的现象十分普遍,孩子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对学习、对家庭、对社会诚实守信的意识非常淡薄。

(三)学校方面

由于长期以来,学校教育表面喊的是素质教育,实际抓的却是应试教育,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教育、良好道德习惯、诚信意识的培养与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并缺乏切实可行的系统的教育内容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如有的学生家庭作业未完成时,他们往往会说:“我把本子忘家里了”,而老师因为要赶时间上课,就只是简单的批评几句,并没有耐心的去调查,去教育。久而久之学生便形成了在错误面前不诚实,抱着能躲过老师的批评和处理的侥幸心理。

二、调查活动的目标

1、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讲诚信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2、通过调查研究活动,分析小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研究提高小学生诚信意识的教育对策。

三、调查活动的过程

(一)用问卷调查“小学生诚信问题”

10月中旬——11月中旬,我们调查小组人员,对部分在校中高段小学生开展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收回96份,无无效问卷,占总数的96%。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同学们对“诚信”的认识,我们还对接受问卷调查的同学进行了面对面地交谈。

问卷详见“小学生诚信问卷调查”

(二)调查后的具体分析

从调查情况来看,小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如下:

1、家庭原因的影响

一部分家长只顾赚钱,对孩子全让不顾。一部分家长只会把社会负面影响带回来,“瞧瞧,小孩子扶摔跤的老奶奶,都被讹诈了,以后遇到摔跤的老人,可千万不能扶啊”。一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衣食住行,忽视或缺失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也有的家长不会教育孩子,孩子做了错事主动承认错误,结果会被打一顿,而撒谎却不会挨打,这样孩子以后犯了错误肯定要撒谎了。

2、学校方面的影响

我国长期以来,德育在实践中过于简单化、缺乏实效性。在德育方式上,重灌输轻启发,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思想品德课形同虚设;语文课文中有一些诚信方面的好教材,但课文上过之后也就过去了,对学生灵魂的触及不够深刻,不够持久;数学课堂上其实也有一些教育素材,但也没有被好好利用。总之,学校在诚信教育方面重视不够。

3、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诚实守信的美德都被个人利益所取代。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假新闻、假广告层出不穷;贪污腐败随处可见;这些现象都对小学生的诚信造成负面影响。

四、调查后的思考与对策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活动,作为第一线教育工作者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有必要对诚信教育进行反思,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采取对策。只有教育好小学生,祖国未来才有希望。

(一)家庭方面,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榜样

1、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小学生诚信的重要性。一方面,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在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不单单是经常性的诚信理念教育,更应是表里如一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在家庭教育方面也要树立德育为先的观念。要把培养孩子的诚信、文明的行为习惯等各种非智力因素与开发孩子的智力相提并论,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适应目前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2、在研究过程中,多和家长沟通,以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

(二)教师方面,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

作为教师一定要为人师表,答应学生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只有教师信守承诺,学生才会自觉自愿的接受你的教育思想。。教师诚信待学生,学生也会耳濡目染的学习,渐渐内化为自己的品质

(三)学校方面

1、正面教育,营造氛围

a、诚信每一天。

诚信每一天是诚信教育环节中的一小部分,让学生们搜集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或者阅读相关的小故事,每天在黑板上写一条诚信名言,或者是课前讲一个诚信小故事,同学听了故事有什么感想可以说一说、写一写。还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助于诚信品德培养的书籍,指导学生经常阅读,让他们了解伟大人物诚信的形成过程和高尚品德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开阔他们的思想境界,激发他们培养“诚信”品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b 、与语文课程的课堂教育紧密联系。

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中,有很多是可以作为诚信教育的素材的,在进行课堂教授的同时,把握好的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

c、与课后诚信活动整合。

理论的东西讲的再多,学生也不见得会懂,要在具体的事情当中让学生亲身体验、理解诚信的含义与意义。 如值日生不擦黑板、不打扫卫生、抄袭作业、不交作业、上课无故迟到、考试作弊行为等等,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绝不能言而无信。

2、建立个人信用档案

给学生建立个人信用档案是很有必要的,这种信用档案包括为人处世、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比如,小到舞弊、破坏公共设施、对师生不尊重,大到偷、拿、骗甚至暴力事件,都应当作为诚信档案的内容。

总之,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引导小学生深刻认识“民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的道理,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一定要将讲诚信贯穿于生活学习之中,提高小学生在面临个人利益与诚信行为矛盾时的道德水平。

附 :小学生诚信问卷调查

同学们: 你们好!出于研究的需要,请大家帮忙回答下列问题。请注意,这不是考试,也不记分,也不需要写姓名,我们将对你们的回答内容绝对保密。因此, 请大家在题目选项中选出最接近自己真实想法和真实行为的选项。

1、你父母对你的要求很严格吗?( ) A、非常严格 B、一般 C、不严格

2、如果你做错事了,你父母会骂你吗?( ) A、不会 B、有时会 C、经常会

3、你父母答应你的事都做到了吗? A、很少或从来没有 B、大部分 C、基本上

4、如果你做错事了,你父母会打你吗? A、不会 B、有时会 C、经常会

5、你父母对你的学校生活最关心的是: A、思想品德 B、与师生的关系 C、老师的表扬 D、考试成绩

6、运动会上你班出现了冒名顶替的现象,有个同学向学校如实作了反映,你对他 的态度是: A、很赞赏 B、有点喜欢 C、无所谓 D、很讨厌

7、考试时,有人偷看了人家的答卷,并因而获得了高分,你会觉得: A、觉得他很有本事 B、没什么感觉 C、替他感到羞愧

8、老师改卷时多给了你 3 分,你将: A、这不是我的错,不用改了 B、等老师或同学发现了再改不迟 C、找老师改过来

9、你有没有在背后说过同学坏话吗? A、从未 B、偶尔 C、经常

10、班上的同学平时会互相抄袭作业吗? A、经常会 B、有时会 C、从不抄

11、考场上看到同学在抄袭时,你将: A、举报 B、别人的事,不用管 C、自己也抄,这样才不吃亏

12、考试时,有一个好朋友想看一下你的答卷,你一般会: A、不给他看 B、推说自

己也不会做 C、给他看

13、假如你不小心弄坏了同学的钢笔,当同学追问时,你会: A、告诉他实情并道歉甚至赔偿 B、假装不知道坏了 C、找理由推脱责任

14、你知道你的一个好朋友犯了错误,当老师或学校向你调查时,你将: A、如实说出 B、略去重要情节 C、推托不知道

15、你在教室擦玻璃时,不小心打破了一块,但并没有人看见,老师将玻璃装好 后,老师也没有去追究是谁做的,事后,你将: A、向老师说明实情 B、想告诉老师,但又有所顾虑 C、隐瞒实情

16、假如你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一个钱包,里面装有一些现金和证件,你会怎么处 置它呢? A、捡起来交还失主或交公 B、当作没看见,不捡 C、捡起来,有人找就还,没人找就留着

10.关于会计诚信问题 篇十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缺失严重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完善体制不足,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关键词:市场经济诚信缺失诚信机制道德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摆脱了计划经济,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然而,现实中诚信缺失现象正严重阻碍着社会经济发展,并影响到我国的对外开放形象。

1我国经济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当前,我国的经济诚信缺失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小到个人,大到一个企业,都存在诚信缺失问题。就个人来讲,开具假发票进行报销,个体工商户偷税漏税,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销售较冒伪劣产品,欺诈他人财物等现象时有发生。在经济活动中,企业不讲诚信的现象更为突出,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相互之间拖欠货款,利用合同进行欺诈,队伍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普遍存在。据统计,中国企业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5855 亿元,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此至少减少两个百分点。诚信的缺失严重影响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同时也影响了我国企业近一步发展的机会。据统计,在国际贸易中我国现汇交易达到80%,信用交易方式仅占20%左右。落后的结算方式严重阻碍了贸易的扩大和企业的发展,也使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减弱。另外,由于我国一些企业和个人制假贩假,使得一些国家的企业和消费者对我国商品心存疑虑予以抵制,也极大地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曾尖锐地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诚然,经济诚信的缺失令人痛心,这是企业的悲哀,是全社会的不幸。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反思,为何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经济诚信问题,恐怕这不仅仅是社会道德的退步造成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的原因,也有管理教育的原因;既有外部环境的原因,也有个人自身的原因。

1.1 我国经济制度的局限性

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市场还很不成熟。由于市场经济活动数量大、变化快,加之信息的公开公正和迅速有效传递尚未实现,使交易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给失信和欺诈提供了可趁之机;因为社会流动性加大和市场交易的不确定,也使失信者有了从事欺诈而逃避打击处罚的社会环境。诚然,不成熟、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为暗箱操作造假行骗提供了更多空隙。市场经济关系要靠契约维系,而遵守契约离不开诚实守信。这就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秩序,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1.2 受经济利益的驱动

诚信缺失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人理性有关,是市场经济对利益的过度强调使人们失去了诚信。利益最大化成为人们遵循的最高原则和追求的最大目标。于是许多企业铤而走险,做假账,公布虚假财务报表,偷税漏税,赖账逃账,搞假冒伪劣,等,因为这些都能使之降低成本,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较高的利润。由此产生了利益最大化原则与道德观念的矛盾和冲突,使经济诚信受到冲击。

1.3 道德教育的虚化

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思想都把诚信看得非常重要,但却仅仅或主要停留在道德层面上,仅仅或主要局限在强调注重个人自觉自省上,对实践层面和社会约束方面的要求和设计不足,从而导致了诚信教育的苍白无力。当今包括诚信在内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经济领域内的诚信道德教育,很多时候也还是局限于泛泛而谈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容,缺乏针对性,缺少有力和有效措施。特别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和内容与实践严重脱节,教育者说的和做的不相一致,致使被教育者不以为然,大大地削弱了道德教育的效果。

1.4 法律不健全

对失信者打击不力 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弱,守信收益小,失信成本低,以致劣币驱逐良币、李鬼打败李逵的现象时有发生。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市场经济立法方面做了大量努力,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还不够完善和具体,特别是对于社会失信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不够,使得失信者敢于违法。

综上,要有一个井然的市场秩序,光靠模糊的道德观念远远不够。关键就在于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市场诚信机制,改进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诚信缺失、尔虞我诈的现象才能得到根本上的遏制。

就个人诚信制度而言,时至当下,中国依旧没有一套完整的个人信用机制。然而,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该机制已经存在并发展、完善了150余年。因此,借鉴西方国家的个人诚信制度,对完善我国的诚信制度是大有帮助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个人诚信制度运行机制

诚信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关系和良好的道德风尚状态。在西方发达国家,诚信的形成首先是从作为一种基本经济活动规则的个人信用发展起来的。因此,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就在现实层面和逻辑关系上构成了整个社会诚信的基础和前提。

西方的个人信用制度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个人信用体系发展得非常完善。个人信用状况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数据、证据和事实来说明的,个人可以通过信用方式获得支付能力而进行消费、投资和经营。在美国,公民都有属于自己的社会保障号,在欧洲国家,公民则有社会信用号,与之相应的是,每个公民的个人信用状况都可以通过资信机构做出的信用报告而得到评估。这种报告为金融机构和国家管理部门的资金借贷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个人信用依据,同时也将能够终生地制约一个人的行为。有过失信记录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将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特别是美国,在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方面,不仅有完善的个人信用档案登记机制、规范的个人信用评估机制、严密而灵敏的个人信用风险预警、管理及转嫁机制,而且还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信用方面的法律体系。这一切使得信用意识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个人信用成为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而社会信用成为了市场经济的基石。个人信用制度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基本的社会管理制度之一。信用档案被西方人看作第二身份证。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对于西方形成诚信的社会道德规范,以及建立信用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1个人信用制度的运行机制与实施环境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个人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它的出现,不仅要求具有相应的、保障其有效实施的基础和环境,更必须具有一系列具体的运行机制。个人信用制度的实施环境,主要包括发达的市场环境和健全的法律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信用消费法律体系、规范的金融环境、便捷的信息网络化系统。而这些正是个人信用消费得以健全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个人信用制度的具体运作机制则包括:个人信用登记机制、个人信用评估机制、个人信用风险机制。

2.1.1个人信用登记机制

个人信用登记是开展个人信用业务活动的基础。在西方国家,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或私营企业主发放个人贷款之前,都需要向有关机构查询该借款者的资信情况,而提供这类服务的机构往往是专业的个人资信档案登记机构。例如美国的信用署和信用报告署,其拥有的信息十分完备,可以向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提供关于消费者的信用种类及贷款余额、以往使用情况、偿还历史等各种信息。通过涵盖全国每个企业、每个成人经济活动、资信情况的电子信息系统,可以随时为各种金融机构提供即时的、历史的和全面的资料。个人资信档案登记机制由两个部分组成:(1)取得与借款有关的信用资料。个人资信档案中的信息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借款人在银行所要求填写的贷款申请表上反映出的关于其在就业、收入、居住和婚姻状况、资产拥有及未偿债务等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一些信用管理机构还可以提供与借款人信用历史有关的资料,包括未偿债务的清单、按时付款的记录等。(2)在获得资信材料后应该对其进行调查和核实,如通过借款人的雇主了解其收入情况;对借款人提供的抵押资产进行法律调查,以确定有没有人在此前曾根据有关规定对这些资产提出过所有权要求,或对提供的不动产和个人财产进行估价等。

2.1.2.个人资信评估机制

个人资信评估机制是对资信档案登记机制的进一步延续和深化。在建立个人资信档案系统的基础上,对每一位客户的受信内容进行科学、准确的信用风险评级,为各金融机构提供的信用业务进行辅助决策。消费信贷的评估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即判断分析法和信贷统计评分法。

(1)判断分析法。分析的关键是具体地确定借款人偿还贷款的资金渠道。借款人的工资收入通常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这就要求银行对借款人目前工作的稳定性、债务负担以及基本的生活费用等情况有一个基本的评估。一般银行都规定,借款人的债务与收入的比率不能超过40%。如果涉及到大笔金额的信用额度贷款,借款人的毛收入必须相当于银行向其提供的信用额度的两倍或两倍以上,判断分析主要依赖银行信贷人员的工作经验和判断事物的能力,以对借款人还款能力和意愿做出准确评估。

(2)信贷统计评分法。这种方法是把贷款申请人在每一个信用特征上获得的分值全部加总,然后与银行事先设定的分数线进行比较,凡是总分低于分数线的申请人将不能获得贷款。

2.1.3.个人信用风险机制

个人信用风险机制包括更具体一些的内容:个人信用风险预警机制、个人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个人信用风险转嫁机制。

(1)个人信用风险预警。银行在发放个人信用贷款之后,预警机制的构建将成为控制风险的关键一步,如果预防风险得当,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银行后续的风险管理难度。风险预警措施具体为严格实行贷后风险监测,跟踪信贷资金流向。

(2)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各大金融机构对个人信用风险管理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制订相关法规和契约,依法约束信用借款人的行为;二是,加强银行自身风险管理措施,其遵循的基本方针是“系统管理”。三是,运用尖端技术防范风险,这一点在防止信用卡的伪造和冒用方面尤其突出。

(3)个人信用风险转嫁。具体措施是利用抵押贷款担保、信贷保险和个人信用保险来转嫁部分风险。

2.2个人信用体系的主要模式

当前国际上在个人信用体制方面,主要有三种比较成熟的模式:

1、市场化模式。这种模式以美国、英国为代表。征信企业或公司可依法自由经营信用调查和信用管理业务,政府推动信用管理相关立法的出台,强制有关部门及社会有关方面将征信数据以商业化或义务化形式贡献出来,向社会开放。

2、中央信贷登记模式。这种模式以欧洲大陆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比利时等国为代表。这种体系是以中央银行建立的银行信贷登记为主体的征信管理体系。信贷登记系统的内容包括企业信贷信息和个人消费信贷信息。其特点表现于,信用信息服务机构是中央银行的一个部门,银行依法向信用信息局提供相关信用信息。

3、以银行协会建立的会员制征信机构与商业性征信机构共同组成国家的社会信用管理模式。如日本,银行协会建立了非营利的银行会员制机构——日本个人信用信息中心,负责消费者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会员银行共享信息。该中心在收集信息时要付费,而在提供信息服务时要收费,以保持中心的发展,但这种收费并不以营利为目的。

除去个人诚信制度,同样亟待健全的还有企业诚信机制。我国已经加入WTO融入经济全球化,在国内外市场上我国企业将面临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企业诚信制度的构建势在必行,而且是刻不容缓。构建我国企业诚信制度的必要举措

3.1 通过立法和严格执法建立企业失信惩罚机制。

企业诚信建设必须立法先行,完备的诚信管理法律体系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稳定和约束企业失信行为发生的前提。我国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法律制度,制定出一套完整、规范的企业诚信管理法律体系,以法律手段对企业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对失信企业及企业管理人员和直接责任人进行严厉的处罚,构成犯罪的必须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另一方面,在立法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坚持公正严格执法、加大执行力度,使得法律真正成为维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追究债务人违约侵权责任的有力武器。

3.2加强政府及职能部门的诚信建设。

诚信建设应当“从上做起”,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在诚信建设中应起表率作用,加强自身诚信、廉正建设,取信于民。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彻底实现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要真正转移到社会宏观调控和为企业诚信建设提供服务上来,不能以行政手段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第二,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应按诚信原则公正行事,并对企业诚信建设加强监管与指导;第三,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要提高政务和社会信息的透明度,保证公共信息向社会平等开放,为企业公平竞争、诚信经营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第四,应当加强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所有公职人员的廉正建设,树立廉洁奉公的公务人员形象。

3.3加快我国企业诚信信息系统建设。

企业诚信信息资料的建立、开放可以为企业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我们应依照WIC〕的基本规则和国际通行惯例,借鉴发达国家不同形式的信用征集模式,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实现企业与银行、工商、税务、质检、公安、司法、海关、证监等职能部门和各类行业组织、协会及商会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加快我国企业诚信信息系统的建立与企业征信数据的开放,并通过网络技术随时跟踪企业的经营动态,及时将各企业诚信资料向整个社会公开披露,让诚信经营的企业畅行天下,让失信的企业无立足之地。

3.4引导企业加强信用管理。

企业的信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对应收帐款和商品销售的管理,对与企业发生业务往来的重要客户、大客户信用状况的调查、征信和管理,它是企业正确筛选客户、合作对象的有力保证。现在发达国家的企业对信用管理非常重视,在企业管理十几项内容中,赊销与信用管理排在企业管理的第一位,然后才是战略目标管理、生产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目前我国及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引导企业重视并开展信用管理,首先要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的信用风险意识;其次要引导、帮助企业建立由信用管理决策机构、信用管理专业部门和信用管理专业人员组成的完整的信用管理系统,在经营过程中依靠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加强信用管理、防范信用风险。

3.5 发展社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

社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包括信用调查、征集、评价、担保、咨询等公司的健康发展。可以对企业的失信行为形成有效约束。我国应总结信用体系试点和示范经验,借鉴国外信用

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经验,大力推进和规范发展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同时,美国信用危机也提醒我们,政府应该加强对各类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另一方面,社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必须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为社会各界和市场交易提供信用调查、征集、评价、担保及咨询等信用服务。

3.6 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诚信价值观

企业诚信建设问题虽然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但企业失信行为的产生,从行为人角度来看就是一种道德缺失的表现。因此,要进行企业诚信建设,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在所有公民中倡导以“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的社会价值观。目前,我们应该通过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进行公民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培育公民诚实守信的思想观念,使诚实守信成为每个人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诚信价值观,可以为企业诚信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总结

正确认识诚信缺失的原因,可以澄清一些认识误区,并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真正解决诚信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4.1 形成有效的博弈规则

构建诚信的制度基础。市场经济发展史表明,在本来不相识的人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关系是交易范围扩大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交易规则的形成是建立和维持信任关系的关键。这种博弈规则的有效制度安排必须体现:当事人履行契约比不履行契约更有利可图,人们为实现交易带来的长远利益能抵挡短期机会主义行为的诱惑。为此,①要建立稳定的连续的交易关系;②要有公开、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包括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交换制度等;③要有严格的产品责任和惩罚机制,市场主体的明示和默示担保(承诺)都必须承担责任。

4.2 加速道德文化建设

增强全民信用意识 法律和道德都是约束人的行为的。社会道德的约束是法律约束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只有具有道德约束的品质修养,才能自觉遵守法律的约束。在经济发达、法制健全的社会,经济诚信显得至关重要。因此,要深入进行以诚实守信为重要内容的道德文化教育,唤起全民的信用意识,逐步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

4.3健全法制法规,加大惩处力度

防范和治理失信,一定要重视建立一个系统的监管体系,在发挥道德准则的规范作用同时,还必须坚持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法规的监督作用。只有这样,市场诚信才能有法可依,纳入正常的法制轨道,形成健全的监督体制和有序的市场秩序。法律法规在坚持发挥自身监督作用的同时,其所起到的惩戒作用更能使市场诚信原则切实可行。

总之,我们呼吁社会诚信,更呼吁经济诚信。因为经济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经济诚信的缺失,损害的不是行业形象,而是整个国家诚信的形象。市场经济必须以法治为规范,诚信是是社会价值体系的根本,是市场经济充满活力的根基,拥有良好诚信资源的市场经济,是健康的市场经济,是有秩序的市场经济。在这种状态下,社会运行成本降低,各方面的信任度提高,社会关系和谐。在我们整治目前突出问题的时候,还要从长远着手,建立起良好的诚信机制,使市场经济秩序能持久、健康地运行。

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校辅导员面试技巧下一篇:《西门豹》第二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