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泥巴村

2024-09-23

红泥巴村(16篇)

1.红泥巴村 篇一

小班音乐:钻泥巴

小班音乐:钻泥巴?

一、设计意图:

孩子们都在自然角里种下了一颗小种子,每天早上来园都要撅着小屁股,仔细观察自己的种子宝宝有没有发芽,需不需要喝水。终于„„在几个星期后,小种子们终于陆陆续续长出了小芽,孩子们喜悦的心情洋溢在每张天真的笑脸上。看着他们的对小种子的兴趣,我就想到可以设计一个歌唱韵律活动,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现小芽发芽的动态。初步想法出来了,但却遇到了实际的问题。他们观察到的种子发芽只是它发出来的在地面上的一种状态。其实真正的种子发芽过程都在泥土下进行的。为了让宝宝能更直观的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我到网上搜索了一个种子发芽的视频。,并寻找了一个合适的音乐。我以种子发芽的过程:先长根、再长茎、最后长叶子为线索,引导宝宝用动作来表现。因此进一步感受春天植物生长的生命力。于是我就设计了以下的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手指游戏等形式感知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等生长过程。

2、尝试用手指跟随音乐有节奏地在同伴的手掌间穿插,体验同伴间互相交流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种子发芽过程视频、歌曲VCD(两只老虎伴奏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观看豆子发芽过程视频,直观感受“豆芽钻泥巴”的过程。

师出示豆子:“小豆子种在泥巴里会怎样呢?”

幼:“会发芽。”

师:“豆子发的芽叫什么?”

幼:“豆芽。

师:“小豆子发芽后是躲在泥巴里还是钻到泥巴外面呢?”

幼:“是钻到泥巴外面的。”

师:“让我们来看看豆子是怎样钻泥巴的。钻出泥巴后又变成什么了?”观看豆子发芽的视频。

(二)手指游戏。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种子发芽过程。

师:“小豆芽是怎样钻泥巴的?让我们来用小手学一学小豆芽钻泥巴的样子好吗?”“开花花结瓜瓜可以怎样表示?”

1、教师提炼幼儿动作并完整示范,2、教幼儿边念儿歌边学习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能否随着儿歌的不断变换,作出手指与手掌间穿插、手指顶手掌上下移动、开花、结瓜等动作。)

(三)学习歌曲

1、倾听教师范唱。

师:“有一首好听的歌,名字就叫钻泥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第一遍清唱范唱,提问:“你听到歌曲中唱了什么?”

(结合幼儿回答出示歌曲图谱)

“我们再听一遍,仔细听听你刚才没听清的地方。”

2、幼儿学唱。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玩。

提醒幼儿一人当“豆芽”,另一人“泥巴”,两人合作进行游戏。

附:手指游戏:钻泥巴(配乐:两只老虎)

小豆芽芽,钻钻泥巴,(一只手的食指当豆芽,按节奏在另一只手〈当泥巴〉的手指缝间穿插)

钻一下,动一下。(食指在另一只手的掌心里转动,当泥巴的那只手晃动)

钻呀钻呀钻呀,(手指顶手掌按节奏上下移动。)

钻呀钻呀钻呀,(手指顶手掌按节奏上下移动。)

开花花,(两手掌心相对,掌根相靠,手指自然弯曲做开花状)

结瓜瓜。(两手指交叉互相握住)

2.红泥巴村 篇二

去年12月31日,我又收到一份礼物,不用打开我就知道是什么,这已经是我收到的第四双袜子啦!

三年前,七年级的一次美术课,王龙同学在课堂上违反纪律,前后左右的同学都避而远之。在接触这个班之前,王龙的大名已经在七年级的办公室传遍,他几乎和所有的任课老师都闹过。我假装看不见他的小动作,继续上课,等到学生练习的时候,我走到他身边,看着他随意在作业本上乱画,我真想好好教训他一顿。我控制烦躁的情绪,问他:“这是你的作品?”他很不屑地看着我,点了一下头,我随口说了一句:“还不错,线条如此流畅,随手一画就有大师风采。”他很吃惊地看着我,我摸了一下他的头:“老师看出你的潜质,好好试一试,很期待你的作品。”接下来他一直没有闹,很认真地完成作品。课后我表扬了他,并把他的作品挂在美术室。第二天中午,我辅导学生做陶艺,王龙过来悄悄说自己也想学做陶艺,我答应了他的要求,并且和他约法三章,让他每天中午按时过来,从最基本的制作方法开始做起。

在和王龙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单纯的孩子,单亲家庭,母亲长期在外打工,严重缺少家庭的关爱,之所以在课堂上犯些小错误,就是为了能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而母亲对他要求非常严格,经常打骂他,母子之间缺少沟通。了解到这些信息,我格外的心疼这个孩子,有时间就和他聊聊天,让他主动给妈妈打电话,我经常给他妈妈发短信,给他们建立沟通的纽带。慢慢的,老师们都发现了他的转变,都夸奖他像变了一个样子。

元旦前一天,他悄悄地塞给我一份礼物,告诉我天气凉注意保暖,打开盒子,里面掉出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段话,他说:“感谢老师,您是第一个表扬我的人,让我发现自己也可以和别人一样……这是我卖废品的钱,给您买的羊毛袜子,天气冷,注意身体!”看了纸条,我热泪盈眶,我为他的转变高兴,如果当初我和其他老师一样,批评他,会是什么结果?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更多的是维护自己的形象,一切为了教学服务,忽略自己的语言对学生的伤害,吝啬一个小小的表扬。他也给我好好上了一课,从那一刻开始,我非常注重自己的语言,因为我知道,可能我的一句话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

转眼间,王龙要毕业了,因为文化底子薄,他和我商量,准备学兽医,将来开一家宠物医院,看到他对未来充满憧憬,我由衷高兴。

二、特别的生日蛋糕

玩泥巴是一件苦差事,用本地的红土做陶艺,非常粘手,为此我和孩子们想了很多办法。因为没有练泥机,孩子们需要反复揉泥才能做出一件作品,但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孩子们玩泥巴的热情,孩子们的奇思妙想经常会让我刮目相看。

午后和孩子们一起玩泥巴,对我来说是最惬意的事情。已经揉了三天泥巴,终于可以动手做作品,我计划今天的主题是《南瓜房子》。大家都开始做了,燕子一直在磨蹭,她这学期很腼腆,不太愿意和同学交流,我知道燕子家庭情况特殊,去年家里发生火灾,妈妈为了救她,被房顶横梁砸死。燕子一直很内疚,总是静静地一个人,原本快乐的她从此关上了心门。但是燕子特别喜欢做陶艺,从来不怕苦,每天坚持,做陶艺速度一直很快,今天到底怎么啦?我在她身边转了几圈,她小声问我:“老师,我可以做个蛋糕吗?”我点点头,难道今天是燕子的生日吗?看到我疑问的目光,她点点头。我把学生召集起来,希望大家能够为燕子做一个特别的生日蛋糕。孩子们很高兴,跃跃欲试,迅速分工。大家为了能够做出奶油的效果,想了很多办法,一次一次的尝试,还是郑宇同学有高招,他把塑料袋子装满泥浆,用针在袋子上打孔,挤出奶油的感觉。虽然泥浆弄得满脸都是,但他仍不厌其烦的尝试。燕子拿毛巾让郑宇擦擦脸,一直忙前忙后。女生做花朵,男生做小动物,很快蛋糕雏形出来了,大家希望她今后事事如意,和我商量把蛋糕做了四层,装点上漂亮的花朵和小动物,还做了十四根小蜡烛,一个特殊的蛋糕做成了。当蛋糕在转台上旋转,孩子们为燕子唱生日歌的时候,燕子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下午的大课间,我悄悄为燕子买了蛋糕,把孩子们叫到一块,为燕子点燃生日的蜡烛。从那以后燕子慢慢的变了,在陶艺馆经常能够听到燕子的笑声,看到燕子和同学一起嬉戏的身影。

3.美妙的泥巴 篇三

食土癖或者说食土嗜好是一个存在已久的现象。在动物世界,鹦鹉喜欢啄食一些特定的黏土,而鹿总是不辞辛苦地长途跋涉到固定的取食点舔食泥土。在南非,牛时常与白蚁联系在一起,白蚁堆上有许多磨得很光滑的小坑,那就是牛不断舔食的结果,其中的秘密是白蚁堆的泥土里丰富的微量元素。

为什么有些动物喜食泥土呢?最有可能的解释是泥土中所含的盐或者说氯化钠的诱惑——动物需要摄入足够的盐来维护体内的电解质平衡,而氯离子又是构成胃酸的最主要成分。来自南非的有关专家发现,动物们需要不断吸收铁、钙、镁以及数量多达65种的微量元素,才能保证身体的正常所需。

因此,对于一些动物或者人来说,吞食泥土就如同获取维生素。比如,牧场主需要经常给自己的牲畜投放食盐和矿物质,而人则需要通过食用一些药丸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更有意义的是,黏土还是非常出色的驱虫剂,一当它进入人或者动物的胃肠道,就能吸引住寄生虫,因为寄生虫也会因为黏土的诱惑而“中计”,最后被黏土粘住、包裹着被清除掉。

人类社会存在的吃土现象也是一个众所周知、由来已久的事实,但在一些不发达的国家至今仍然把它视为一种典型的人体混乱现象,称之为“异食癖”。患有异食癖的人有非同一般的强烈愿望,难以抑制地渴望吃一些稀奇古怪的、常人不认为是食品的东西。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吃土是一种太正常不过的现象。

在美国夏威夷瓦胡岛上,有一片叫卡瓦留依的湿地,在当地流传已久的传说中,这片湿地富有非常神秘的色彩。人们将这片湿地泥土称为“Lipo ai' ia”,认为它含有特殊的营养物质。这种稠密的、果冻状的泥土看起来很像山芋,有着奶酪般的色泽,但布满其上的层层纹理又让它看起来更像布丁。关于Lipo ai ia的种种神奇只流传于古老的口头说唱中,这更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至今还保留在夏威夷首府檀香山毕索普博物馆中的相关资料告诉我们,传说卡瓦留依这片泥土最初是由11世纪的一位叫名库路·阿库勒那的英雄,从美国大岛屿上的火山口中提取,历经千辛万苦带回来放到卡瓦留依的一个池塘里的。

毫无疑问,这片池塘是极为严格的禁区,任何人不得随意接近,因为在当地它被看作精神的源泉。据说,挖掘者进入湖心采泥时,守候在岸边的人不能发出一点声音,哪怕是只言片语,否则采泥人将被那些劣质的泥土窒息而死。在檀香山民间传说中,还记载了一次曾经发生于1795年的围困事件,被围困者是曾经显赫一时的卡米哈米哈一世国王。这位强势国王在位期间征战夏威夷南北,最后成功统一了诸岛。但是,在征战之初,卡米哈米哈一世国王曾遭遇“铁滑卢”——在1795年的一次战斗中,他的军队弹尽粮绝,被围困在瓦胡岛上,最后他不得不命令自己手下吃“Lipo ai' la”。然而奇迹发生了,“Lipoai' ia”给了国王的部队无穷的力量,使之起死回生,最后赢得了胜利。 其实,从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与其说“Lipo ai' ia”神力无边,倒不如说它是泥土和细菌造就的产物,这就像牛奶和细菌模造出酸奶一样。这一理论得到了一直在基里巴斯共和国长期从事水生生物研究的生物学家埃里克·比·冈萨的发扬光大,基里巴斯是一个位于西南太平洋中的岛国。

冈萨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曾经写到,在大饥荒时代,瓦胡岛上的居民就是靠一些淡水或者淡盐水湖泊底部的一层黏稠的凝脂状泥土躲过了劫难。人们把这层泥土挖起来专门种植一种形似山芋、被当地人称为“巴贝”的东西,巴贝在当时成了岛上居民赖以度日的主粮。这种黏滑的块状物在当地的圣诞节环珊瑚礁岛上非常常见,它们喜欢生长在一些坑洼处。现在研究发现,这种果冻状的东西其实是藏匿于一种蓝绿色海藻中的软泥,而蓝绿色的海藻自然也成了巴贝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淡黄色的软泥块漂浮在蓝绿色的海藻中,看上去就像是美国人喜欢吃的吉露果子冻上点缀的红樱,诱人、润滑。

艾马拉人是南美印第安人的一个古老分支,他们生活在安第斯山位于秘鲁境内的高山地带。在艾马拉人每天的膳食中,黏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安第斯山是土豆的故乡,正是依赖于这种可靠的食物来源,许多世纪以来艾马拉人才得以生存繁衍至今。根据人们的经验,皮发绿的土豆不能食用,即使是稍稍有一点发绿。因为在发芽期间产生的生物碱具有一定的毒性,能引起腹泻、呕吐和神经紊乱,对人类来讲甚至是致命的。但是,艾马拉人食用的许多种类的半野生土豆甚至根本不等发绿已经就具有足以产生危害的毒素。

那么,艾马拉人是如何应对这一问题的呢?答案就在当地的一种特定的黏土中,艾马拉人要么在烹饪前将土豆与黏土一起浸泡足够的时间,要么就将土豆与黏土一起烹饪,然后弄干净后食用。奇妙的是,这样做出的土豆不仅安全而且味美。

的确,在艾马拉人烹饪土豆的过程中,黏土扮演了吸附剂的作用,吸收掉了绝大多数有毒生物碱,使余下的毒素在经过人体时不足以产生毒害。

对于聚居于美国北加尼福利亚海岸山脉中的美洲土著人——波莫族人来说,黏土在他们原生态的生活中也扮演着非同一般的角色。波莫人在用由橡树果制成的浆栎粉做面包时,喜欢在里面搀上一些黏土,这样烤出的面包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还能去掉橡树粉中丹宁酸产生的微苦的味道,同时还更利于消化。其中的奥秘在于黏土粒子能粘附住丹宁酸分子,与之中和。同时,因为黏土颗粒非常细小,类似于滑石粉颗粒,因此面包也不会变得坚硬难咽。

在许多非洲国家,怀孕的妇女习惯吞食一种白色的黏土来缓解清晨起床时的不适;古希腊人早在公元前40年就已在用黏土悬浮液来治疗晕船和恶心;古罗马的产科医生、妇科医生也经常使用一些特殊的黏土作为药物给病人治疗。

在陶瓷界具有极高地位、独产于中国的高岭土,因能烧制出精美绝伦的瓷器而闻名于世。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高岭土至今在医药中运用还非常普遍,因为其中含有的一些成分,比如高果胶酸盐、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功效非常独特。在人的肠胃中,微小的高岭土粒子所含的负电荷可以彻底地吸附胃液中的毒素阳离子,阻止毒素渗透过内肠壁而进入血液。裹挟成块,毒素最后通过肾脏或者肠胃系统排出体外,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同时,因为高岭土呈碱性,有助于中和胃出现紊乱时产生的过多的酸性物质。一旦通过胃进入肠,高岭土粒子还能吸收水分迅速膨胀,这有利于减少肠痉挛和腹泻症状,同时细小的黏土粒子还能包覆于肠内壁上,保护肠壁免受更多的伤害。

无论是像吃干药丸一样咀嚼,还是像饮料一样喝下去,黏土对缓解孕妇怀孕早期的不适来说都非常有效,它能帮助怀孕妇女有效地调整机体以适应怀孕带来的种种变化,比如,少量尝试可以减少恶心。更重要的是,一些独特的黏土能够非常好地补充钙质,因为黏土里的钙更容易被身体吸收。随着怀孕的进一步发展,孕妇体内迅速生长的胎儿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尤其是钙。如果没有足够的补充,胎儿就会快速地从妈妈体内掠夺钙,用不了多久,怀孕妇女的牙齿就可能松动甚至脱落。同时,因为钙的流失将造成下颚骨的侵蚀。在英国就有这样一句很形象的谚语:“一颗牙,一个孩”。有学者对尼日利亚妇女在怀孕期间选用的黏土进行过科学分析,发现每日服用不超过500毫克的黏土,可以满足怀孕妇女将近80%的钙质需求。同时,它的解毒功能还能保护胎儿,避免由于母亲不慎摄入的植物毒素产生畸形。

考古研究发现,在古代,一些所谓“圣地”的泥土也常常被赋予神奇的色彩。

考古学家在世界各地发现了一些属于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小坑,这种被称为“杯形坑”的小坑通常为5厘米宽、1厘米多深。考古学家认为,它们是一些宗教符号。这些小坑常常出现在一些古老的石刻上,在德国、瑞典、法国、瑞士、英国古老的教堂和墓碑上也经常有它们的踪影。在纳米比亚年代久远的彩色岩画上,在复活节岛人像的两旁,在希腊狮身翼怪斯芬克司身上,甚至在墨西哥西南部曾经有过高度文明的奥尔麦克人留下的奥尔麦克石头像的顶上,人们同样发现了许多这样的小坑。通过调查这些地区的民间传说证实,当时的人们坚信从这些有着神秘色彩的石头上取下的泥土具有治疗关节炎和不孕症的神奇功效。巫师们用锤子从岩石上敲下一些细小的粉末,收集起来散发给那些急切希望生儿育女的妇女。

4.泥巴 篇四

在风景优美的八一公园旁,有一家名叫”哈哈泥”的捏泥店,店面不大,装修的却很时兴。小朋友们可以穿着漂亮的小围裙在店里捏泥巴。店里最有趣的还要算橱窗里摆放的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有形态逼真的小白兔、憨态可掬的“功夫熊猫”……真不敢相信这些作品竟是出自小朋友之手。

这天,妈妈带着我和姐姐就来到这家店里捏泥巴。我们围着橱柜里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小玩意儿,不知道选哪个才好。最后,我们选中了一个小烟盒。看!姐姐在做烟盒的底板,只见她学着老师的样子把黄色胚泥摔在布上,然后拿起来,又摔,这样来回摔了好几次,终于把一团圆圆的泥打成一块薄薄的“饼”,烟盒的底板做成了。我们开始做烟盒的身子,它是用各色彩泥搓成小球做成的,老师要求我们把小球尽量搓圆,大小均等。然后,这些搓好的小球还得整齐地固定在烟盒的底板。一层一层地堆砌起来。别小看这些步骤,这可是非常关键的,稍不注意,堆砌好的小球很容易塌陷。我和姐姐小心翼翼地将小烟盒做好了,老师还用剩下的泥巴做了一只小牛,立在烟盒底部。看着自己辛苦的劳动成果,我们开心地笑了。

捏泥巴,不光能让我们的小手更加灵巧,还开发我们的大脑发挥了想象,最重要的是美化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5.踩泥巴小学作文 篇五

夏日的暴雨来的快,去的也快。刚还 在奏乐的暴雨,不知为什么又匆匆离去了。不过也好。可心出去透透气了。

刚经过了一场暴雨,又迎来了一片晴朗的天。不远外的公园飘来了一阵阵花香。花香拉着我,我拉着伙伴走向了公园。

伙伴与我边走边聊,就这样聊着聊着,突然“吧唧”一声,溅起了无数棕色的泥点,又马上落下。是谁?低头一看,原来是我。望着满脚的泥巴,也只能无奈的笑笑。而朋友叫我回家洗洗。心想,回家被发现岂不是要受一顿训?倒不如来个痛快。伙伴看着我在泥里踩来踩去,脸上显出了一脸疑惑,顿时却又一笑,脱一下了鞋与我一同踩。我也脱一下了鞋,在泥里留下一个个脚印。

多么柔软的泥土啊!云也不过如此吧?泥从我的脚指头缝里钻出来,朝我笑笑。还 冒着一个个气泡。向我问好。

啊!多么奢侈的享受!我享受着泥土的柔软。伙伴与我不停的踩,用力的踩。这时,我突然停了下来。因为我感受到了一种年迈的.欢乐。正如父母口中的欢乐,爷爷一奶一一奶一们的欢乐。我常常央求着他们讲讲那时的乐趣,而我却永远不了解。甚至怀疑那是乐趣吗?那种乐趣会让你受伤,会让你弄得狼狈不堪。而如今,我体会到了,正是那种淳朴的乐趣,让父母的童年如此一精一彩!

6.红泥巴村 篇六

关键词:胆囊结石,碳酸钙,胆泥,红外光谱

胆石病是世界上一个普遍而棘手的健康问题。胆石病在欧美地区发病率为10%~15%,在美国每年超过70万患者接受胆囊切除术并造成约65亿美元的经济负担[1]。在中国胆石病的发病率同样在上升,并成为一个主要的健康问题,据估计中国的胆石病发病率已经从1989年的4.3%上升到2012年的12.1%[2]。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胆囊结石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对于泥巴样胆囊结石的研究较少。本研究观察2009年11月 -2013年7月在我院普外科行保胆取石术的38例胆囊结石患者,其外观呈泥巴样,颜色呈白色、黄色、绿色、黑色,与常见的胆固醇型、胆色素型、混合型等胆囊结石外观不同,并对此38例泥巴样胆囊结石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定性分析和光镜下微观形态分析,以探讨其结石成分及形成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一般资料:38例泥巴样结石标本来自2009年11月 -2013年7月在我院普外科行保胆取石术的38例胆囊结石患者,术前超声检查显示为胆囊结石、胆泥或泥沙样结石。男性患者25例,年龄32~61岁,平均(43.32±7.61)岁;女性患者13例,年龄22~57岁,平均(39.54±11.84)岁。

1.2 诊断标准

胆泥:主要是一种超声诊断,超声表现为胆囊有一层回声样物质而无声影,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由胆固醇结晶、胆红素钙以及其他钙盐组成,主要是胆固醇单水结晶和胆红素颗粒嵌入黏液胶状物形成的一种沉淀物[3]。

泥沙样结石:超声表现为胆囊后壁沉积的较强回声带,后方伴淡声影,改变体位可观察到结石的移动[4]。泥沙样结石外观细小,呈黑色、棕褐色沙粒样,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由胆红素钙组成,含有少量的其他钙盐、胆固醇。

泥巴样结石: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为胆囊结石、胆泥或泥沙样结石的超声表现,肉眼外观为白色、黄色、绿色、黑色烂泥巴样,质地湿软,干燥后质地坚硬,呈泥土样。

1.3 材料

仪器与试剂:光学显微镜(奥林巴斯BX51,日本);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BRUKER TENSOR27,德国);标准品胆固醇、胆红素、碳酸钙、硬脂酸钙试剂均购自Sigma公司。

1.4 方法

1.4.1红外光谱法(FTIR)检测泥巴样结石成分结石经破碎后称取2 mg,与KBr粉末按1∶150 mg的比例混匀研磨,压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检测,得到红外光谱图。将所得红外光谱图与胆固醇、胆红素、碳酸钙、硬脂酸钙等各种标准样品的谱图进行比较,根据红外光谱图特征吸收峰的位置、形状、强度,并参考相关文献[5,6],从而判断结石类型。

1.4.2泥巴样结石的光镜检查结石标本经干燥箱37℃进行干燥、研碎后直接称取约10 mg,加200μl生理盐水,用研钵研磨结石标本,260目尼龙纱过滤后,涂成大小约1.5 cm×1.5 cm薄片3~4张,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采集图片。

2 结果

2.1 泥巴样胆囊结石患者的 B 超检查结果及结石颜色

38例患者进行B超检查,结果显示:30例为胆囊结石(78.95%),6例为胆泥(15.79%),2例为泥沙样结石(5.26%)。38例结石的外观分别为白色陶土样、黄色泥巴样、绿色泥巴样、黑色泥巴样。B超显示为胆囊结石的30例患者结石,其外观颜色有15例黄色,8例白色,7例绿色。B超显示为胆泥的6例患者胆石中2例绿色,2例白色,1例黄色,1例黑色。B超显示为泥沙样结石的2例患者结石,其颜色均为绿色。见表1和图1。

A:白色陶土样;B:淡黄色泥巴样;C:黄色泥巴样;D:棕黄色泥巴样;E:绿色泥巴样;F:墨绿色泥巴样;G:黑色泥巴样

2.2 泥巴胆囊样结石的 FTIR 定性分析结果

38例泥巴样结石的FTIR定性分析结果均为碳酸钙型结石,包括方解石型、文石型、混合型(方解石- 文石混合型)三种类型。其中,文石型碳酸钙占绝大多数(73.68%),而方解石型(15.79%)、混合型碳酸钙(10.53%)则较少见。见表2和图2。

2.3 泥巴样结石的光镜检查结果

结石光镜镜检主要由碳酸钙晶体组成,见少量胆红素颗粒及黏液样物质。碳酸钙晶体呈现多种形态,包括纺锤样、哑铃样、圆球样、年轮样、团块样、针杆样等结晶形态,以纺锤样、哑铃样、针杆样结晶为多见。见图3,光镜下观察泥巴样胆囊结石的微观形态时发现,38例泥巴样胆囊结石中15例检出华支睾吸虫卵,检出率为39.47%。在各种颜色泥巴样胆石中,绿色结石的虫卵检出率最高(63.64%);其次为白色结石(40.00%);黄色结石(25.00%);黑色结石仅有1例,未检出华支睾吸虫卵。在碳酸钙结石类型中 , 文石型结 石的华支 睾吸虫卵 检出率为42.86%,方解石型的虫卵检出率为33.33%,混合型碳酸钙结石虫卵检出率为25.00%。因例数偏少,三种碳酸钙型结石的华支睾吸虫卵检出率未作统计学比较。见表3、4,图4。

注:“混合型”指结石标本在 FTIR 谱图中同时具有很强的方解石型和文石型碳酸钙特征吸收峰。

A:碳酸钙标准品,特征吸收峰为 1 422 cm-1,875 cm-1,712 cm-1;B:方解石型碳酸钙结石,特征吸收峰为 1 419~1 497 cm-1之间有一个很强且宽的吸收峰,875 cm-1,712 cm-1;C:文石型碳酸钙结石,特征吸收峰为 1 419~1 497 cm-1之间有一个很强且宽的吸收峰,855 cm-1,712cm-1,699 cm-1;D:方解石 - 文石混合型碳酸钙结石,同时有方解石、文石的特征吸收峰

A:纺锤样;B:哑铃样;C:圆球样;D:年轮样;E:团块样;F:针杆样;G:针杆样

红色箭头所指为华支睾吸虫卵,呈芝麻形状,大小约 29μm×17μm,虫卵表面黏附有胆红素、黏液等物质

注:“混合型”指结石标本在 FTIR 谱图中同时具有很强的方解石型和文石型碳酸钙特征吸收峰

3 讨论

关于胆石的发病机理已经有许多理论和假说被提出来,但胆石的形成和生长情况仍未被全部了解[7]。泥巴样胆囊结石是比较少见的一种胆结石,其泥巴样的外观形态容易与胆泥的概念混淆。根据文献[3]报道,胆泥是一种超声诊断,超声检查时胆泥表现为胆囊有一层回声样物质而无声影,由胆固醇结晶、胆红素钙以及其他钙盐组成,主要是胆固醇单水结晶和胆红素颗粒嵌入黏液胶状物形成的一种沉淀物。而本研究的泥巴样结石B超检查显示大部分有声影,是已成形的胆囊结石,与文献报道的胆泥不同。

FTIR作为测定人体胆结石成分的主要分析手段之一,非常敏感而且具有特异性,能快速可靠地为胆石成分分析提供重要的定性、定量信息[8,9,10,11]。本研究38例泥巴样胆囊结石经FTIR定性分析,全部判定为碳酸钙型结石。本研究的16例黄色泥巴样结石FTIR定性分析结果显示,有4例为方解石型碳酸钙,9例为文石型碳酸钙,3例为方解石 - 文石混合型碳酸钙,均为碳酸钙型结石,而曾繁清[12]报道的3例黄泥样结石为硬脂酸钙结石。为进一步分析泥巴样胆囊结石的微观形态,将结石标本作涂片进行光镜观察,发现38例结石在光镜下主要由大量各种形状的碳酸钙结晶组成,可见少量的胆红素颗粒、黏液,与FTIR成分分析判定为碳酸钙结石的结果相符,其中15例结石检出华支睾吸虫卵,光镜下可见华支睾吸虫卵与碳酸钙晶体、胆红素颗粒及黏液样物质相互黏附。

7.哈巴村的哭声 篇七

哈巴村是中国少有的世界闻名的小山村。这得益于其身后的哈巴雪山,尽管海拔高度仅5396米,在高山险岭环伺的西部根本排不上号,但却因山不高而冰雪恶,成为初级登山者的训练峰,专业登山者的热身峰,每到5月和10月两个登山的黄金季,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客就会云集于此。

我曾经两次爬哈巴雪山。第一次到哈巴雪山,是2002年国庆假期,正赶上秋雨连绵。

哈巴村坐落在谷底,有着横断山区典型的焚风气候特征,越近谷底河岸,越干旱炎热,常常寸草不生,由河谷望山岭,则逐渐湿润翠绿,这是中国独有的反地带性景观。从哈巴村一路登高,大约四个小时的攀登才到达4500的大本营。

山下的小雨到这里成了漫天飘扬的雪花,近200名登山客和登山协助都拥挤于此。夜深了,山谷风裹挟着雪涛自山上席卷而下,就像突击营地般寒冷和难眠。

坏天气持续了两天,第三天难得的阳光明媚。早饭后开始向突击营地进发,一路上不时的雨雪冰雹。高山下的下降风很凶猛,时常把登山客阻滞在山崖。所有的高山活动都要求下午三点必须进入营地。

突击营地的一夜都是在狂风的嘶啸中或醒着或迷迷糊糊地入睡,5个人挤在平时的双人帐篷里,谁也不能平躺着,只能背顶着帐篷,围坐着等天亮。

登顶很顺利。沿着风积的雪刃脊缓慢上升,修路队铺设的绳索可以有效地防止滑坠事故。在山上你绝不能忽视任何安全细节,许多山难都发生在轻视或者大意的时候。

2010年五一放假,我又一次来登这座雪山。

在哈巴村停宿一夜,次日早就由哈巴村向大本营攀爬。下午一点多山上传来噩耗,前夜登顶的自由山友发生滑坠。他们是在网络上相约而来,事前没有任何培训,甚至连服装都是在当地找登山助理借来的。素不相识的5人临时组队登顶。像路绳、上升器、冰爪、冰镐基本都没有使用过。非接受过训练的人基本不知道如何分配体力,不要说像专业队员那样,保留三分之二的体能下山。就连三分之一的保命线也会突破。哈巴虽不算高。可那段大胳膊肘的冰溜面,就连专业登山家也不敢小看。

大凡高山冰川,都是就地势从山巅沿山坡向坡脚流动,哈巴冰川也是如此,只是在半道突兀的岩体而出现接近直角的转弯,登山者就管这段叫大胳膊肘。登顶后下撤的山客,本就疲惫不堪,到此段,如果没有铺设路绳没有使用下降器材,就非常容易出现滑坠。韩国的著名女登山家就因为轻视恶劣天气,下降到大胳膊肘处发生意外的滑坠而牺牲。

登山者难免发生滑坠,如果使用了绳索和阻降技术。像这样高度的山峰,即使滑坠也是脚先着地,一般不会出现山难事故。而自然滑坠肯定是头部先冲向岩体。当我们的专业助理快速登到现场施救,但头部的严重碰伤,根本没有救生的可能。遇难者的尸体抬回大本营,就摆在我们帐篷门口,等待哈巴村的支援。所有的山友都被此灾难震惊了。

深夜11点,山风逐渐微弱,月亮也开始露头,准备登顶的队员反复检查自己的装备后出发了,次日上午10点陆续登顶,然后下撤。最后的队友也赶在下午三点下降风到来前安全回到了大本营。完成了登顶的队友没有一个像往次登顶成功那样兴奋。昨天遇难的两个山友才不满三十岁。

下山的路格外长,看见哈巴村隐隐约约的灯火已近深夜11点。山村格外安静,就连平常夜吠的村犬也默不作声。一声又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声好像让一切都沉默了,那是遇难者亲人的哭声,这哭声好像一夜没有停歇过。

8.玩泥巴作文600字 篇八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玩泥巴作文600字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玩泥巴作文600字 篇1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晚上吃完饭,我和姐姐一块来到小广场里玩。那里的人不算很多,但我们玩得却很开心。因为我们玩的是我最喜欢玩的游戏——玩泥巴。

在广场的一角,有一个土堆,因为上午刚下过雨,那里的土就变成了泥,软软的,粘粘的,我们突发奇想:可以用它来做泥人啊!于是我们开始动手,先挖出一些泥巴,然后像和面一样,把泥巴揉成大块,接着分成六小块,分别又做成不同的形状:圆形、椭圆形、半圆形等制作成小泥人的头、身体、手脚等部位。不一会,一个活波可爱的小泥人就做好了。

看着活泼可爱的小泥人,我突然想到:我完全可以用泥巴做一个子弹头“和谐号”呀!想到就做,我立刻动起手来,先把泥巴摔成长方形,再把一端从上面抹掉一些,抹成子弹头的样子,接着把一个个长方形接上变成一节节火车厢,这样一列“和谐号”就可以出发了!看着我的作品,我心里美滋滋的。

就在这时,我们听见“啪”的一声,原来是我姨夫也悄悄参加了我们的游戏,只见地上的泥巴被摔出了一个大窟窿,我们又惊奇又疑惑,便好奇地问姨父:“这是什么啊?为什么会有窟窿呢?”姨夫说这叫“凹屋”,我们听着这名字都觉得好笑,我和姐姐你一声我一声的叫“凹屋”,都变成二重唱了,姨夫不理睬我们的.二重唱,拿起泥巴又开始做。

只见他把泥巴捏成小碗状,底薄边厚,然后举得高高的猛地一摔,只听“啪”的一声响,底部便成了一个窟窿,看到这儿,我们也跃跃欲试,用同样的方法做,可我们却摔不响,我们不明白姨夫做的为什么这么响会摔烂?经过我们的再三追问,姨夫终于告诉我们:一要高、而要快,这样才能利用空气压缩使较薄的底部爆裂,便会发出剧烈的响声。这时我们才发现:原来泥巴里也有这么大的学问呀!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上11点,我们真舍不得离开,想再做一些,但实在太晚了,回家的路上,我和姐姐又唱起了“凹屋”二重唱……

玩泥巴作文600字 篇2

星期日,我从辅导班出来,妈妈去医院检查也回来了,而且没什么问题,我们很高兴,就去了乡下奶奶家。

到了奶奶家,我兴奋极了,在奶奶家的小院里到处撒欢,尽情地玩耍。在院子的一侧,奶奶摆放着几盆花,开得很茂盛。忽然,我发现有一个花盆里边只有土,却没有花苗。我喜欢玩泥巴,所以我用手撮弄着土玩着,不小心我的脚把地面上的的一盆水给踢洒了。看着流淌在地面上的水,一个鬼点子便产生了。

我戴上了脸盆架上放着的一副胶手套,把盆子里剩余下来的水倒进了这个没有苗的花盆里,用戴着手套的手和起了泥巴。开始时,泥和水没有融到一起,我用手揉着,尽里让水和泥融和到一起,直到把泥巴揉到软软的,就开始捏了起来。

捏个什么呢?我看见了奶奶花盆下的盘子。对,就捏个盘子吧,给奶奶垫花盆用。把抓起一些泥巴,揉成一个球,然后用力的按,使它变成一个扁平的圆形,再拿起来,想加工一下盘子的边沿。可是一拿起来,盘子就破了。我试了好几次,都不行。我想,是因为盘子太大了,泥巴也薄,所以容易破裂。捏个盘子不行,就换成小一点的碗吧,也许可以。

我又揉了一个球,稍微压一压,把它捏成类似碗的形状,再用中指在泥巴的中间扎了一个洞,向周围扩一扩,又向里面洒了一些水,用手轻轻地压压里面的四围,使它的里面的表层光滑一些。为了让它快速成形,最后我把它放到了土堆里滚了滚,又捏了捏,放到了太阳底下晒着。

端详了一会儿,我又突发奇想:可不可以在碗上刻几个字呀?刻什么呢?泥巴碗?不好。黑沙瓷碗,赵英博制。可碗太小了,刻不下这么多字。算了,还是不要刻了,万一刻不好,再毁了碗就糟了。

妈妈叫我回家时,我特意嘱咐奶奶照顾好我的碗,下雨时一定要收回去。等干了以后,要放在屋里,等我下次再来。

我坐在回家的车上,心里还想着我用泥巴做的“艺术品”呢。

玩泥巴作文600字 篇3

广阔的田野上,总是立着几座白皑皑的蔬菜大棚;万里无云的天空中,偶尔“叽叽喳喳”飞过几只麻雀……我却喜欢这宁静的田野和遍地的泥土,几乎整天都宅在“田野妈妈”的怀抱里,玩泥巴。

背上我的玩耍工具,踏上我的“小毛驴”(滑板车),顺着昨日的足迹,一路哼着小曲儿,一会儿就“到站”了。

坐下来,用小铁锹往泥土里使劲一插,然后用足力一撬,铁锹上面的泥土,就与下面的泥土分开了,再把泥土轻轻放在脚旁。重复着这一连串动作,一会儿工夫,一个小坑就搞定了。接着,打一桶水,倒入小坑。准备好了!可是,我左看看,右看看,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对了!是“馅料”,做泥巴团子怎么可以少了它呢!

我抓起剪刀,挎着竹篮,顺着路边,挑野菜。想要团子做得好吃,那得挑新鲜的野菜。左一束,右一把,没费多大功夫,就满满一篮了。别看现在满满一篮,洗起来就不然了。一场“冷水澡”后,似乎很冷似的,野菜全都挤在了一起,“缩”成一团。

哈,准备工作总算做好了!我回到小坑旁,先把野菜馅料放在一边,然后系上围裙,撸起袖子,那样子跟爸爸下厨时,没多大区别。我先抓起一把泥土,泡在小坑里,等它完全浸湿,费劲儿掏出来时,原本松散的泥土,转眼变成一坨软塌塌的烂泥,趴在我的手心。嘿,要的就是这个模样!最后,我把泥巴压扁,放上洗好的野菜馅料,搓成圆,洒点儿水,不一会儿,一个黑黝黝的泥巴团子就大功告成了!

我小心翼翼地捧着我的“杰作”,向大家展示。小青姨妈看见了笑着说,她小时候,就喜欢和我妈妈一起做泥巴团子。

9.玩泥巴作文500字 篇九

我问他们,有什么事情么?他们说:“昨天下过雨了,今天田地里面的泥土比较湿,我们一起去玩泥巴吧。”我想了想,决定和他们一起去玩泥巴。于是,我们带上家里面的工具来到了田间,由于田里面的积水比较多我,我们就挖了许多的土,然后到一块比较干净而且平坦的地方玩耍起来。我拿起一小块的泥土,大概有一个拳头的大小。然后,我将泥土猛地摔在地面上,一直到泥土被我摔得十分结实了之后,我再将泥土搓成一个圆球的形状,最后捏成一只碗的形状。当我将这只碗平放在手心上的时候,然后用力将碗摔到地面上,碗发出了“啪啪”的声音。于是,我向小伙伴们提议,可以比赛谁的泥巴摔的响,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的同意。于是,我们就每一个人都拿了一小块泥巴,每个人都向地面上摔泥巴,一直到手没有泥巴为之,比赛就结束了。最后的时候看谁的手里面的泥巴剩的比较多,谁就获得了胜利。

就这样,比赛便开始了。我们一直进行了很久,到了最后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退出了,退出比赛的人就在一边看着我们进行比赛。最后虽然没有获得胜利,但是我一直坚持到了最后。

10.父亲是一块泥巴 篇十

那一年,我的学费如同一座山,压得父亲喘不过气。为了早日帮我凑齐学费,父亲开始夜以继日地制作笤帚。开学的前一天,父亲拍拍我的肩膀说:“先去上学吧,跟老师说爸爸晚几天去交学费。”

那是第一次,我在上学的途中显得如此惶恐。我的脚步仿佛失去了重量。我自然没有勇气将父亲的话转达给老师,到学校后忙埋头看起书来。

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傍晚放学的时候,老师把未交学费的同学的名字点了一遍。当他念到我的名字时,我顿时觉得耳根发热,我知道,我那时的脸肯定已经成了猪肝红。

回到家里,我在父亲面前号啕大哭起来。他拍拍我的肩膀说:“你先去睡觉吧,我晚上一定把你的学费赶出来。”

那一夜,我在父亲猫着的背影里入睡。第二天醒来时,父亲已经从集市回来。他咧着嘴说:“终于凑齐学费了。”

当时,我对父亲居然没有丝毫的心疼,接过他手中的钱便兴奋地朝学校跑去。

我昂首挺胸地走进学校的大门,直奔老师的办公室,全然没有头一天的窘迫。

老师接过钱,走到验钞机旁。突然,他问我:“这钱是你父亲给你的?”我点了点头。“这张是假钱,你拿回去,叫你父亲以后别搞这种伎俩。”我怔住了,仿佛头顶的天空突然压了下来。走出办公室时,泪水早已漫出我的眼眶。

回家后,我紧紧地捏着手中的钱,不知道怎么对父亲开口。我要如何告诉他,他连续几日的辛劳换来的却是一张假币。他嘴角上扬,问我:“臭小子,这回老师没点你名了吧?”

听闻此言,我内心的委屈突然喷薄而出。父亲接过我手中的钱,喃喃道:“没想到辛苦这么久,居然拿回一张假币。”他痛苦地抽噎着,双手不停地拍打着脑门。

那个夜晚,父亲没有在家里制作笤帚,只是叫我早些上床睡觉。第二天一早,父亲便走到我的床前说:“孩子,爸借到钱了,起来,爸陪你去上学。”

原来那个晚上,父亲走了十多里山路,到姑姑家借钱去了。不知道父亲是怎样走过了伸手不见五指的漫漫山路,也不知道他怎样克服独自疾走山路的恐惧。因为走得急,他还在路上栽了个跟头。

父亲拉着我走进办公室,把钱递给了老师。老师验了钱,给父亲开了一张发票。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从办公室走出来时,父亲低声说:“好好读书,我就算卖了房也会供你读书的。”他说得铿锵有力,以致多年以后,我似乎还隐隐能听到他当年的话语。

交了学费后,我的心情一如窗外明媚的阳光,可是对于父亲来说,却开始了一段更为艰苦的跋涉。然而这些,当年的我都不曾体悟,只是没心没肺地沉浸在自己的快乐里。

长大后我才明白,父亲是一块柔软而坚强的泥巴,总是一马当先、义无反顾地为我填堵生活的缺口。

11.大班玩泥巴活动反思 篇十一

在一次户外游戏时,我发现孩子们对泥非常感兴趣。针对农村孩子的特点,我选择了这次玩泥巴活动。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掌握泥工最基本的技能,团圆、搓条、压扁等方法。

2、通过幼儿探索与尝试,改变泥块原有的特性,捏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形象,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1、使幼儿掌握泥工最基本的技能,团圆、搓条、压扁等方法。

2、通过幼儿探索与尝试,改变泥块原有的特性,捏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形象,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生泥、竹签、泥塑盘等、火柴棒若干、叶子等装饰材料。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生共唱《饼干歌》。

2、出示泥工作品,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3、提醒幼儿在玩时应注意什么?

二、动手操作

(幼儿自由选择泥块玩泥。)

1、鼓励幼儿尝试泥的玩法,引导他们团圆、搓条、压扁。

2、引导幼儿捏出自己喜欢的造型。(根据老师提供的模型试着去捏。)

三、成果展示,分享快乐

1、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捏的是什么?怎样捏的?向全班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经验。

2、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12.泥巴_五年级作文 篇十二

我呆呆地站在原地,思绪又飘回了几年前。

没有笑声的童年,哪里叫童年。

那个时候,乡下的孩子每天都会聚在一起疯玩儿。尤其到下雨天时,孩子们就会穿着各种样式的雨衣,找到一个有泥巴有水坑的地方在那里玩打泥仗。

我们每人找一块泥巴地,用一个小塑料盒装满雨水,再把泥巴地挖一个大坑,把水倒进去,一盒又一盒,直到把水坑装满为止,孩子们持之以恒,非常认真。大雨毫不留情,哗啦啦地下着,风婆婆扯开放风的.大口袋,不停地吹着。可小孩子一点也不在乎。悠闲自在地把泥坑填满后,再用泥巴盖上,找来一根树枝和面似的,搅来搅去,有的孩子动作熟练,马上就完成了。但是都起了坏心眼,趁着对方不注意,用手拿着泥巴,“啪”的一声,打在了对方的背上,再用余下的一点泥巴抹在了对方的脸上,对方的脸瞬间便成了黑白相间的颜色,像一只小花狗。

旁观的小孩便捧腹大笑,眼睛眯成了一条风缝。虽然寒风刺骨,但是孩子们的脸都是通红通红的,“受害者”眉头紧皱,噘着个小嘴,眼里充满了恼怒,趁我得意洋洋时,“受害者”反击了。“啊!救―命―啊―!”“受害者”用自己做的“战利品”啪的一声打到了每个人的身上,我们几个人欲哭无泪了。

孩子们在村里快乐地玩着,家长在家里却想孩子有没有摔倒,有没有觉得冷,要不要家长送外套……可是孩子们正在开心地玩着,并不在乎各种困难。“哈,哈哈哈……”欢声笑语传遍了整个村庄。

我凝望着眼前的泥巴堆和水坑,沉浸在童年的快乐里,脑子里装着满满的回忆,仿佛当时的那个画面就在眼前,如此真实。

但我深深的知道,不会再有那时的画面了,也不会再有那时无所顾忌的快乐了……

13.大家一起玩泥巴等 篇十三

如果你准备好了,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了。

风和日丽的下午,小守带着新买的渔具来到海边一隅,架好了渔具,小守望着蓝天,今天的阳光亮而不烫,微风夹着海的味道带来一丝凉意。小守忽然想起了不久前电视报道说在海里发现怪兽的新闻,要是真能见到怪兽就好了,那就可以在小道他们面前炫耀一番了,小守正这样想着,他的鱼竿晃动了一下……

最意料之外酌结局

(青冈县第三中学思琪)

小守用力拉起钓竿,钓钩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钓上来。忽然水中的一些动静引起了小守的注意。那是一条奇形怪状的鱼,但说鱼还不能算是鱼,因为它不仅有鱼的鱼鳍还有蛙类的腿,它先是在岩石周围不停地蹦跳了一会儿,接着就迅速地跳入水中,不见了踪影。小守忽然意识到,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鱼怪,“不能捉到,拍到照片也好啊。”这样想着,小守沿着岸边岩石跑了起来,一边跑一边留意着水里的动静。忽然,小守脚下一滑,向海中跌去。“哎呀!”小守大叫一声,醒了过来。

戴戴:看到最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孩子梦游。

梅子:有鱼的鱼鳍和蛙类的腿……莫非是蝌蚪要变青蛙了?!

最重视环保的结局

(延寿县寿山中学海桐)

小守迅速提起钓竿,是一条小鱼,“这么小,还是放掉它吧。”小守从鱼竿上把鱼解下来,重新放回了大海。

丁儿:再一次倡议,重视环保,热爱我们的地球!

留言板

望奎县敏三乡中学奇军

编辑老师你们舒,每一期《轫中生学习》我都仔细地看,这本杂志很好,我很喜欢它,希望各位编辑老师把我的留言也发表在留言板上,谢谢!

我祝白雪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学业有成,越来越漂亮!希望你不要再贪玩了,现在把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吧!我为你加油!

哈尔滨市松雷中学 淼歌

尽管我们分班了,但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记得这3年发生的一切,想想我们当时的幼稚与无知,我们现在已经长大了,现在我们正站在人生的岔口,走向哪一条路都决定我们的未来,希望我们班同学都不要在人生的岔路口谜路。

跳蚤市场开张了~~~

你有想转手的物品吗?你想和别人交换书籍或饰物吗?来这里发布你的信息吧,竭诚为你服务哦——(p.s本市场只发布信息,不做中转交易。)

14.聂梦玲《玩泥巴》教学反思 篇十四

明德小学聂梦玲

玩泥巴是当今城市孩子很少接触到的,学习本课对于他们充满了好奇感。记得当我在前一节课布置孩子下节课要带紫砂泥这种材料的时候,好多孩子表示的是皱着眉,然后说好脏啊。听到这个后让我有点犯难了,怎么样把孩子的这种想法消除而要让他们爱上这个玩泥巴呢。于是我就说这个泥巴可不是小朋友平时走路踩在脚下的泥巴哦,而是专门用来做漂亮泥娃娃的,当然脏了还可以洗吗。这时小朋友才大概明白了一点。不过还是有点让我担心。于是在学习本课的第一课时时,我先给孩子们看了一段用泥巴做的会跳舞的泥人,然后我鼓励孩子们胆子大一点,勇于创新,尝试多种玩泥巴的方法。小朋友似乎已经忘记“脏”这个词了,整节课融入一个轻松的玩的氛围,比赛谁最会玩,玩泥巴的方法最多、最新。看来孩子们天性就喜欢玩,对于一年级孩子而言,把教学的重难点放到游戏中,让孩子在玩中不知不觉地解决的方法,是一个符合低年级孩子心理特点的教学途径。同时,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也放松了心情和手脚,投入游戏,大胆创造。

15.捏泥巴说课稿 篇十五

君召乡胥店小学

2013年11月

《捏泥巴》说课稿

《捏泥巴》是人美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第九课,属于美术教学中的“造型?表现”领域。其实一看题目就好象已经注入了活动的趣味性,不光是孩子们就连我们自己都觉得捏泥巴是一件很快活的事情。因此把捏泥巴作为本课的学习内容,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孩子们天生爱玩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初步掌握陶艺的制作方法,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当然游戏和趣味性并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通过这节课,我重点要让孩子们学到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同时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在制作过程中,针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则是这节课的难点。

总之,在这节美术课的设计中,我将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活泼有趣的教学手段,创

设出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孩子们能投入较大的热情大胆想象,创造出更多富有创意和情趣的泥塑作品。篇二:人美版美术三上《捏泥巴》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小学美术第五册第九课《捏泥巴》.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捏泥巴》是小学美术第五册第九课的内容。一看课题就好象已经注入了活动的趣味性,不光是孩子们就连我们自己都觉得捏泥巴是一件很快活的事情。因此把泥巴作为本课的学习内容,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孩子们天生爱玩爱动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泥塑制作的方法,陶冶审美情操,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我想这将会成为孩子们难忘的一堂课。

2、说学情

作为第九小学的孩子,泥巴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对泥土的可塑性及用途有一些了解,所以我课前就布置学生多留意这节课想捏出什么样子的作品。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学生游戏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情感目标:通过听、说、制作、交流,丰富学生对泥巴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通过对玩泥巴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二、说教学理念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3-4年级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三、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智”、“趣”、“乐”的学习氛围,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本课运用了综合艺术教学法,以泥巴作品的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将《泥娃娃》的音乐贯穿整堂课,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再加上“摸一摸”“揉一揉”“听一听”“做一做”“评一评”等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使其步入“情”与“趣”的泥塑世界。

四、说教学流程

1、欣赏泥塑,激发情趣

在教学中我先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美观的泥塑作品,学生有探索作品的秘密的时候,引出《捏泥巴》新课。

2、触摸泥巴,总结方法

首先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揉一揉,亲身触摸泥巴,体验对泥巴的感觉,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综合.探索”这一学习领域的要求,然后我徒手捏出小猪,让学生观察,概括出有压、揉、搓、捏等捏泥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3、亲近泥巴,大胆创作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动手制作泥塑,我给学生出示一些主题:如水果、蔬菜、玩具、点心等,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技法大胆想象,明确主题,构思制作出新颖而又别致的泥塑作品,教师可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体验成功

展示学生制作的每一幅作品,不管最终的效果如何我都给予鼓励。然后让他们自评、互评或师生共同评价,特别是让学生对自己制作比较精美、有创意的作品谈谈制作的过程,方法和体会。目的是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5、展开联想,升华主题

此环节我主要从泥巴与水、泥巴与植物、泥巴与环境的关系,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和体验。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泥巴的情感,逐步认知泥土与人类的关系,因势利导地渗入环保教育。

五、说教学评价

在这堂美术教学课的设计中,我能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活泼有趣的教学手段,创设出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孩子们能投入较大的热情大胆想象,根据老师教给的方法创造出许多富有创意和情趣的泥塑作品。这样一堂美术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让学生掌握捏泥的基本技法,更能给学生能带来快乐。篇三:泥巴真听话 说课稿

泥巴真听话 说课稿

打古小学 邱小芹

时光流逝,童年已悄然过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童年都是美好的,它天真无暇,充满乐趣,出于对童年的怀念,我又和我的孩子们一起玩起了泥巴。你在童年的时候玩过泥巴吗?你手中的泥巴会听你的话吗?所以把课题定为《泥巴真听话》!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第一册第4课的内容。一看课题就好象已经注入了活动的趣味性,不光是孩子们就连我们自己都很想知道泥巴怎么会听话呢?因此把泥巴作为本课的学习内容,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孩子们天生爱玩爱动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泥塑制作的方法,陶冶审美情操,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我想这将会成为孩子们难忘的一堂课。

2、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他们对玩沙玩泥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作为生活在山区的孩子,泥巴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对泥土的可塑性及用途有一些了解,所以我课前就布置学生在家亲自动手用水和泥巴先尝试玩泥巴的感觉。

3、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摸、捏、听、做等游戏活动,丰富学生对泥巴的感知,初步掌握玩泥巴的几种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听、说、制作、交流,丰富学生对泥巴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玩泥巴的游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感知发现泥加多少水泥巴才会听话,初步掌握泥塑制作的方法:捏、搓、压、团等。

难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主动探究意识。

二、说教学理念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阶段的美术学习强调的是感受、体验和游戏性,将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打破了学科门类的界线。所以本课的教学理念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体验玩泥巴的乐趣,鼓励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能从中感悟到泥土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要珍惜每一寸土地。

三、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智”、“趣”、“乐”的学习氛围,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本课运用了综合艺术教学法,以泥巴作品的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将《泥娃娃》的音乐贯穿整堂课,让学生自由创编捏泥巴的舞蹈动作,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再加上“摸一摸”“揉一揉”“听一听”“做一做”“评一评”等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使其步入“情”与“趣”的泥塑世界。

四、说教学流程

1、欣赏泥塑,激发情趣 在教学中我先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美观的泥塑作品,使学生知道泥塑是由什么做成,并让学生在欣赏中开眼界、激情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望。然后教师现场制作泥塑,把一块普通而又平凡的泥巴变成一个可爱的小动物,以“这泥巴可真听老师的话”来引出新课。

2、触摸泥巴,了解特性

首先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揉一揉,亲身触摸泥巴,体验对泥巴的感觉,然后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泥巴的特点,并探究出水放多了泥巴会沾手,水放少了泥巴就太硬的特性。

3、创编动作,掌握技法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综合.探索”这一学习领域的要求,我在这一环节当中用夸张的方法教给学生一些捏泥巴的舞蹈动作,比如:捏、搓、压、团等,使其与音乐整合。在学生自由创编动作,学跳泥巴舞的同时让学生掌握捏泥巴的基本技法。再把技法溶入到舞蹈当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4、亲近泥巴,大胆创作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动手制作泥塑,我给学生出示一些主题:如水果、蔬菜、玩具、点心等,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技法大胆想象,明确主题,构思制作出新颖而又别致的泥塑作品,教师可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体验成功

展示学生制作的每一幅作品,不管最终的效果如何我都给予鼓励。然后让他们自评、互评或师生共同评价,特别是让学生对自己制作比较精美、有创意的作品谈谈制作的过程,方法和体会。目的是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6、展开联想,升华主题

此环节我主要从泥巴与水、泥巴与植物、泥巴与环境的关系,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和体验。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泥巴的情感,逐步认知泥土与人类的关系,因势利导地渗入环保教育,再利用拟人的方法,表现各种与泥巴有关的自然灾害。比如: 1)水多了,泥巴会哭泣;水没了,泥巴的嗓子会干得裂开来; 2)泥和水发疯了,河水会变浊,荒滩、沙漠、泥石流也就多了; 3)我们都希望青山绿水永远是我们的好朋友。

五、说教学评价

在这堂美术教学课的设计中,我能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活泼有趣的教学手段,创设出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提供给孩子许多说的机会、演的机会、操作的机会。所以孩子们能投入较大的热情大胆想象,根据老师教给的方法创造出许多富有创意和情趣的泥塑作品。这样一堂美术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让学生掌握捏泥的基本技法,更能给学生能带来快乐。2009.09.22篇四:美术教研组说课 捏泥巴 王瑾 篇五:泥巴真好玩说课稿

大班《泥巴真好玩》说课稿

老师好,我的名字叫缪雯彦。时光流逝,童年已悄然过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童年都是美好的,它天真无暇,充满乐趣,出于对童年的怀念,今天我说课的题目就是《泥巴真好玩》。

一、说教材

一看课题就好象已经注入了活动的趣味性,不光是孩子们就连我们自己都很想知道泥巴到底怎么好玩呢?因此把泥巴作为本课的学习内容,不但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满足孩子们天生爱玩爱动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幼儿初步掌握活泥巴的方法,陶冶审美情操,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我想这将会成为孩子们难忘的一堂课。

再来说说学情,孩字们对玩沙玩泥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作为生活在山区的孩子,泥巴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在大城市里的孩子,对泥巴就有很大的新鲜感了。

二、说目标

1、根据幼儿园大班的孩子的年龄特点,我把目标定在一下几个方面:

(1)认知目标:通过做、捏、摸、比较等游戏活动,丰富学生对泥巴的感知,初步掌握玩泥巴的几种基本方法。

(2)情感目标:通过听、说、制作、交流,丰富学生对泥巴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能力目标:通过玩泥巴的游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通过对自己作品的叙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教学重、难点

这堂课的重点是引导幼儿感知发现泥加多少水,泥巴才会软硬适中,发挥想象力,用泥巴捏出自己喜欢的东西。

难点在于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主动探究意识。2)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玩中学,做中学”的氛围,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本课运用了综合艺术教学法,以音乐激发兴趣,将《捏泥巴》的音乐作为引子,让幼儿对泥巴有兴趣。再加上“看一看”“猜一猜”“捏一捏”“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

等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使其步入“情”与“趣”的泥巴世界。

本堂课我主要运用到的教法有:观察思考法,操作探索法以及讨论法。

1、观察思考法:

先让儿童观察黄土,思考如何才能将黄土和水变成泥巴呢?对于大班的孩子,这点应该是轻而易举的,我希望从这个方法中,让幼儿有更多的思考。

2、操作探索法:

通过亲手实践,捏一捏,做一做,摸索一下如何才能做到软硬适中的泥巴。再发挥一下想象力,捏出自己最喜欢的东西。这个对于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通过自己动手实践,以最直观的触觉感受,通过最直接的操作,让幼儿掌握活泥巴的正确方法。

3、讨论法 : 5、6岁是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他们不但能系统地叙述生活中的见闻,而且能生动有感情地描述事物。让幼儿通过对自己作品的描述,对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会有明显的效果。

四、说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我引导幼儿运用多通道感知法,在操作中学习,使幼儿真正成学习的主人。

幼儿先用猜测的方式,脑力激荡,对于“观”“捏”“做”“说”的功用有了切身的体会。之后,幼儿在实际操作,通过多通道感知,对自己的五官和四肢功用产生积极正面的认知,做的好,说的好也能增强幼儿的成就感。经过这样的活动过程,幼儿了解自己可以充分运用各种感知器官了解外界环境,与环境互动,掌握多通道感知的学习方法。

五、说程序

首先是准备环节,我的准备环节主要是 1)将准备好的一次性围兜和袖套帮小朋友们穿戴好以免玩泥巴是弄脏衣服。2)桌上先放好事先准备好的黄土、水、盆若干。3)将cd调至需要的曲目——《捏泥巴》

其次根据大班孩子的特点,我主要讲课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听音乐,激发情趣

在教学中我先利用音乐《捏泥巴》,诱发学生的兴趣,在歌曲过程中,不断引发他们思考。并让他们认识黄土,激发他们对泥巴的兴趣。

2、亲手实践,了解制泥巴的过程

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亲身活泥巴,体验活泥巴的感觉,然后引导学生了解泥巴的特点,并探究出水放多了泥巴会沾手,水放少了泥巴就太硬的特性,制作出软硬适中的泥巴。

3、亲近泥巴,大胆创作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动手制作泥塑,要求幼儿大胆想象,构思制作出自己喜欢的泥塑作品,教师可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体验成功

展示幼儿制作的每一项作品,不管最终的效果如何我都给予鼓励。然后让他们自己说一说,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作品来,谈谈制作的过程,方法和体会,并放入活动角,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5、展开联想,增添色彩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是希望幼儿可以为自己的作品上色,培养幼儿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六、说教学评价

16.快乐的黄泥巴 篇十六

儿子听见我的喊声,乐颠颠地跑过来把玩具汽车接在了手里,可他只看了一眼,就“啪”的一声扔在了一边。我十分奇怪,问他:“怎么扔了?”

“不喜欢!我都有好几辆这样的小汽车了,一点都不好玩。”儿子一副不高兴的样子说。

我顿时泄了气,本想花大价钱买的玩具儿子会很喜欢,没想到却是这个结果。给儿子买玩具,越来越让我伤脑筋了,如今的“超市玩具”就那几个花样,儿子基本上都玩过了。想给他买新玩具,找不到有新意的,价格贵不说,还无法打动儿子。我无奈地拿起被儿子扔到一边的小汽车,想跟儿子介绍一下它的强大功能,可儿子不屑地说:“只要不装上翅膀,它就是个玩具小汽车,功能再强大它也飞不起来,只能在地上跑。”一席话说得我哑口无言。

正不知如何安慰儿子,小家伙对我发问了:“爸爸,你小的时候都玩什么玩具呀?”

我一下子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心情也顿时舒畅多了,我说:“我小时候玩的东西可就多了,比如用木头刻手枪,打弹弓,推铁环,拍三角,那是一种用纸折的儿童玩具,不过我和小伙伴在一起玩得最多的,还是黄泥巴。”儿子听了很吃惊,疑惑地问:“黄泥巴?黄泥巴也能玩?咋玩呢?”

我告诉他,我们小时候没有现在的孩子经常玩的这些高档玩具,就经常从水沟边上挖块黄泥巴,然后用泥巴做“枪”捏“炮”,当然也做“小汽车”,有时候还用黄泥巴做哨子,晾干了一吹啾啾地响……

儿子听了,无限向往地说:“黄泥巴能有那么好玩啊!爸爸,你弄一块黄泥巴让我玩吧。”难得儿子对黄泥巴这么感兴趣,我爽快地答应了,领着他出了家门。

我们住的小区隔壁不远,有个建筑工地,挖地基翻出来好多新土,黄澄澄的,加上刚下过一场小雨,土比较湿,正是最理想的黄泥巴。我带儿子直奔目的地,然后跟儿子一起动手,一人挖了好大一块黄泥巴。

一回到家,儿子便迫不及待地问我:“爸爸快说,咱们怎么玩。”我带儿子来到阳台,把黄泥巴放到地上,说:“别着急,你看我的。”说着,我拧下一小块黄泥巴,在手里揉揉,搓搓,捏捏,很快,那块黄泥巴就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公鸡,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儿子一看,立刻热情高涨,学着我的样子也拧下一小块黄泥巴,然后揉揉,搓搓,他也想捏成小鸡的模样,无奈手艺不精,捏出来的更像一个立体的英文字母Z。我便手把手地指导他,嘴巴如何捏,尾巴如何捏。儿子认真地学,认真地捏,很快,他手里的黄泥巴也变成了一只惟妙惟肖的小公鸡。

儿子看着自己手里的作品,简直高兴坏了,急不可待地问我:“爸爸,还能捏什么吗?你都教教我吧。”我说:“只要开动脑筋,什么都可以捏,很简单的,不用爸爸教你也能做到。”

儿子便歪着脑袋想了想,似乎一下子有了创作的灵感。他迅速揪下一小块黄泥巴揉搓起来,三下两下,一条小蛇出现了。为了让小蛇更逼真,他还别出心裁地用牙签给蛇刻画了眼睛,细致地在蛇身上轻轻刻上了鳞片,然后把蛇身盘起来,让小蛇昂起头。我不由自主地对儿子的创意鼓起了掌,夸奖道:“这个创意太好了!儿子,这可是你亲手捏的第一件泥塑作品,而且很成功,一定要保存起来。”儿子一听十分开心。我告诉儿子,有的人专门用比较特殊的泥巴做艺术品,做得好的,还能成为艺术家呢!儿子听了,“创作”激情高涨,说:“那我也要当一个捏泥巴的艺术家,我要用黄泥巴捏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建一座动物园!”

儿子能这么快爱上黄泥巴,而且有这么远大的志向,我十分欣慰。

不久,儿子的“动物园”里便有了不少成员:蛇、鸡、小狗、黑熊、长颈鹿……全是用黄泥巴捏出来的。这些动物虽然有些捏得很粗糙,但儿子捏每件作品时都很用心,也都很开心。

如今,儿子用黄泥巴建一座动物园的梦想还在继续,而且他还给自己制定了下一步的目标——动物园建成后他要用黄泥巴捏出飞机、大炮,捏出各种枪,建一座“兵工厂”,再将来,他要捏出高楼大厦,捏出立交桥,建一座城市……

有了黄泥巴,那些死气沉沉的塑料玩具再也引不起儿子的兴趣了。

我不禁感慨,一块普普通通的黄泥巴,竟然“打败”了那些花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买来的“超市玩具”,黄泥巴还给孩子带来了如此多的快乐,让孩子充满了创造的激情!

【红泥巴村】推荐阅读:

上一篇:关于感恩的作文初中下一篇:电厂消防演练方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