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2024-07-06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12篇)

1.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篇一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对称图形》例1《轴对称图形》。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8、29页第三单元《对称图形》例1《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称的现象并不太熟悉,因此教材在编写时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采用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将主题图蝴蝶、蜻蜓、树叶、部分建筑物图案揉合贯穿于每个环节中。用千手观音节目这样生动、振奋人心的场面来导入新课,依据从具体到抽像的认知规律,以及儿童心理特征,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实物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判断出哪些东西是对称的,并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学会画对称轴。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画面的引入,渗透爱国教育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4、评价目标:用评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是: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对称的图片,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接下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注重丰富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认知,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景,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获得知识。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议一议,剪一剪,折一折,说一说,画一画,拼一拼等一系列活动中感知对称的特征。

我是这样设计教案的:

第一个环节:设景激趣,导放新课

先播放一段录像——千手观音的震撼表演。接着用课件演示将千手观音几个造型图案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这几幅图的左边与右边,形状大小怎样。通过观察估计学生能够发现舞蹈造型的左边与右边形状大小一样。从而自然的引出课题:(板书对称),通过播放录像,设置情景,自然的导入新课,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另一方面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生活,达到课使趣生的效果。接下来,就给学生展示了一组美丽的对称图形,让学生首先喜欢对称形,进而产生研究对称图形的愿望。学生通过观察,一定会发现这些图形的共同点,即图形的左右两边完全一样,从而进入新课。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认识对称。

了解对称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动手操作来发现对称的特征。把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开始上课,我出示对折的图形(拿出大蝴蝶),当学生猜出是蝴蝶时,我将它打开并贴在黑板上。并告诉学生老师还将它制作成小书签要送给表现较好的同学。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鼓励学生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二是将小书签作为后面认识对称轴的学具。

接下来我会说: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由许许多美丽的物体组成的,一片碧绿的树叶,一只漂亮的蝴蝶,都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图片的特点,学生讨论后汇报:左右两边都一样,大小一样,通过对折,使左右两边完全重合。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归纳出对称的概念并进行板书(板书:对折——完全重合——)。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在一起的图形,我们就叫它对称图形。

2、认识对称轴

在这环节中我结合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特征,选择贴近生活中的蝴蝶做成小书签,作为认识对称轴的学具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的乐此不疲。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在教学对称轴之前我现对刚才表现出来的积极性给予肯定,并奖励某学生蝴蝶小书签,学生通过观察能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痕,我会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赞许,并告诉学生中间这条折痕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板书:折痕:对称轴)。接着我示范画对称轴。拿出准备好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引导学生在这三种图形上画出它们对称轴,在小组内互相评一评谁画的准确,并相互纠正错误。设计这个环节时,我对知识进行了拓展,不仅会画对称轴,而且让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分别有多少条对称轴,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自己探索结果。这样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对对称轴的认识也有帮助作用。

第三个环节:动手做对称图形

(①点出剪一剪)接着让他们在小组中互相交流怎样剪才是一个对称图形。(②点出说一说)学生们在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当发现学生懂得先对折再剪时我请他把剪好的图形进行展示,并说一说是怎样剪的。

(③点出折一折)接着我再引导学生把剪好的图形再对折一下看看,发现了什么,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直观感受对称的特点——左右或上下两边可以完全重合。帮助学生建立轴的概念。

(④点出辩一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已经知道什么是对称的。我再利用课件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来辨别哪些图形对称的,安排的顺序是形象的生活图案到抽象的图形。第四个环节: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我设计以下几组练习题,第1题下面那些事对称图形?这一道题是先让学生判断出哪些图形是对称的,然后指出他们的对称轴。第2题是看看那些事对称图形画出他们的对称轴,通过折一折找出一条到多条对称轴,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再利用课件进行演示。再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说出生活中所见到的对称的现象,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最后是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请大家一起来欣赏。(播放课件)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对称的美,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第五个环节:全课小结,交流评价 本节课感受了千手观音的对称美,看到许多对称美的建筑物,学习了几种平面图形的对称及找画对称轴。请你根据本节课你的表现为自己评定星星等级。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对称

对折——完全重合——轴对称 折痕:对称轴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说课人:刘燕

2.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篇二

1. 会认“恨”“漠”等九个字, 会写“丑”“永”等八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 陶冶美的情操, 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初步感受对子的韵律。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了解“冷漠、热诚、真诚、虚假、索取、雪中送炭”等词的大概意思。

【教学难点】

感受对子的韵律美, 感受词语的情感色彩。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激起阅读期待

师:同学们, 上课前, 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我说一个字, 你们说出和它意思相反的字。

师:上。

生:下。

师:热。

生:冷。

……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识字6》里, 也藏了好多意思相反的字和词语呢!快快读一读吧。

(评析:此环节, 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用游戏方法导入, 意在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新词

1. 自由读文, 要求放声读3遍以上。

2.圈出文中生字新词。

3.学习生字新词。

(1) 课件出示:

丑恨贫冷虚假冷漠饥寒索取

美爱富暖真诚热忱温饱奉献

雪中送炭助人为乐

(2) 读准字音, 可采用指名读、去拼音读、教师领读、小老师带读、全班齐读等方法。

(3) 识记生字:

(1) 换偏旁记字。

示例:“很”去掉双人旁, 换成竖心旁变成“恨”

(2) 加偏旁记字。

示例:山加灰组成“炭”, 分加贝组成“贫”。

(3) 形象记字。

示例:漠, 长期没有水的地方会形成沙漠。

饥, 只吃了几粒米饭, 自然感到饥饿。

富, 一个人住一间大房子, 还有许多田地。

贫, 家里穷的只剩一分钱了。

(4) 联系生活记字。出示图片, 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 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如:沙漠、煤炭、索道……

(5) 词中记字。让学生用生字组词, 看谁组得多, 看谁记得快。

(4) 了解词义:

示例1:雪中送炭

师:在一个寒冷的冬天, 突然又下起了鹅毛大雪, 你最需要什么?

生:棉被、衣服、火、空调……

师:如果此时, 别人给你送来一盆烧得旺旺的炭火, 你会觉得怎么样?

生:真暖和, 我会感谢他。

师:是啊, 在寒冷的冬天, 在我们最需要温暖的时候, 别人送来一盆炭火;或者说在我们困难的时候, 别人给了我们帮助和支持, 这就叫——

生:雪中送炭。

示例2:助人为乐

师:你在平时的生活中帮助过别人吗?说说你是怎样帮助别人的。 (学生交流)

师:别人得到了你的帮助一定很开心吧!你帮助了别人你开心吗? (学生交流)

师:是啊, 帮助了别人, 自己还很开心, 这就叫做——

生:助人为乐

……

(5) 发现识字规律:

师:让我们再读课件中的词语。老师请男同学读第一行的词语, 女同学读第二行的词语, 老师读第三行的词语。边读边想象, 你发现了什么?

(生读词语, 师指名回答发现的规律)

生:我发现了第一行和第二行的词语意思都相反。

师:让我们再读这些反义词, 认真想想, 第一行和第二行、第三行在表达的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行表示批评、讨厌等, 第二、三行表示赞扬、喜欢等)

师:让我们带着不同的情感, 再读这些词语。

师:我们生活中接触的反义词可多了, 谁能说说看。

生:上下、前后、左右……

(6) 积累运用:

师:现在老师要考一考你们是不是真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了。

课件出示示

(1) 我们对待朋友要真诚, 不能 () 。

(2) 我们现在生活富了, 不再 () 了。

(3) 夏天热, 冬天 () 。

(4) 外表丑没有关系, 关键是心灵要 () 。

(5) 爱和 () 是一对反义词。

(6) 对待敌人要冷漠, 对待朋友要 () 。

(7) 今天美术课, 我忘记带水彩笔了, 同桌小明借给了我, 这真是 () 啊!

(8) 别人有困难我们要帮助别人, 做一个 () 好学生。

通过同桌讨论, 探究, 指名学生完成填空。

(评析:字词教学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是重中之重。本板块, 教师采用多种形式, 不断复现生字和词语, 意在体现生字识记的坡度, 在反复与生字见面的过程中, 识记生字, 了解字词意思, 积累词语, 习得方法, 融语言的迁移与运用为一体, 环环相扣, 步步深入, 立体推进, 可谓一石多鸟。)

三、再读文, 感受对子的韵律美

1. 自由读文。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边读边想, 今天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2. 启发学生发现对子的规律。

师: (齐读课文后) 今天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生:这篇课文共有8个“对”字;

生:每个“对”字的前面和后面的一个词是反义词。

师:是啊, 对子又叫对联,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形式有多种多样, 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今天我们课文中的对联都是反对。请同桌之间一个说对子的上半句, 一个接下半句。

3. 以课文为例, 同桌互相练习对对子。

4. 师生合作读课文, 读出对子的韵律美、对仗美。

5.用本学期所学的字词练习对对子。

师:同学们, 本学期我们也学了很多意思相反的词语, 来练习一下, 老师说上半句, 你们接下半句。

师:“硬”对—— (生:软) ;“浅”——对 (生:深) ;“容易”——对 (生:困难) ……

(评析:课标说:“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学生在与文本反复对话中发现了课文内在的规律, 尝试着运用, 可具体感受祖国语言的艺术与博大精深, 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品读课文, 感受语言的情感

1.读文, 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 你们一定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白了词语的主要意思。你最喜欢哪些词语?用横线画出来。

2.汇报交流。

3.课件出示。

美爱富暖真诚热忱温饱奉献雪中送炭助人为乐

师:听了你们的发言, 老师感到大家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爱, 同时也非常愿意去爱护别人, 关心他人。让我们带着爱的情感再读这些词语。

师:让我们把对词语的感觉放在课文中, 齐读《识字6》。

4.播放视频《爱的奉献》。

五、总结升华, 拓展延伸

1.师板书: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屏示搜集的简单对子, 共同欣赏。

六、指导书写, 表现汉字的美

1.课件出示:饥饱温暖

2.引导学生发现书写的规律和要点。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四个字, 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师:我们来看“饥、饱”这两个字 (写的时候重点放在“食”字旁的书写上) 。写好“食”字旁应注意两点:一是横沟的横不能长;二是竖提的起笔处应该离横钩远一点。

师:写“暖”字的时候注意, 右边不是“爱”字。

3.学生描红、仿写。

4. 交流反馈。

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篇三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课《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二、学情分析

本课人文性比较强,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低年级孩子对大自然、小动物等充满着无言的爱,在他们内心里世界万物都是美好的象征,真、善、美是他们的全部。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文语言的优美,让学生在读中积累,并学以致用,应该利用课文中的空白,满足学生表达的愿望,让学生在表达中悟情、明理,让学生的情、作者的情与教者的情相互交融,达到一致的境地。

三、设计理念

首先,由小作者的美好愿望入手,通过重点字词的理解,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运用朗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喜读、爱学。接着,通过角色转换,感悟真爱,引导学生向往和追求美好事物,培养审美意识,进行小练笔,学写诗歌,发挥孩子的想象。最后小结,想象是美好的,但现实中却不能实现太多的愿望,这需要孩子从身边做起,关爱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那么我们的大自然会更美,小动物们的生活会更好,一些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疾病也会远离。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良、缩”等9个生字,会写“寻、哭”等8个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感悟。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

五、教学重难点

认识9个生字,能背誦课文,渗透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思想。

六、课前准备

收集《神笔马良》的故事。

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有用相机拍过照吗?假如,现在给你一个照相机,你最想拍什么呢?

师:孩子们,虽然只是假如(师板假如),可都是你们美好的心愿呀!

(出示题目:假如)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

2.分节检查课文,正音。教师指导读准“缩着身子”、“遥远”、“寻食”、“哭泣”、“健康”、“操场”等难读的词语。

3.学习最后一段。

4.生自由读课文:书上的小朋友用这枝神笔给谁画什么了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愿望用心读一读。

2.交流(以下教学依情况而定):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小树在冬天里是怎样的?

现在你就是冬天里的小树,你站在寒冷的冬天里,你最想要什么?

自由读第一小节,理解“缩”、“缩着身子”并做做动作。

3.说说“缩”的反义词,并积累词语“伸缩”。重点落在: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4.带着自己的感情读第一小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小朋友,小鸟在家里等待,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指名说。

(2)理解“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鸟妈妈还在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只能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五个小时过去了,鸟妈妈还在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只能呆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天黑了,饿呀,怕呀,鸟妈妈还在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只能呆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重点落在: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这上面。

(3)带着感受去读第二小节(自由读、男女生读)。

八、教后反思

1.紧抓训练主线。通过紧抓文中重点字词的理解,以读为主,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课文,运用角色转换的方法,通过有太阳和没太阳、有食物和没食物、健康与不幸的比较,让孩子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从情出发,喷发爱心。诵读课文这一环节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增长知识,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淀语感经验。

2.重视学生个性培养。通过故事的形式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挖掘孩子的内心,朗读这首诗时,孩子产生许多共鸣,小鸟挨饿的痛苦,鸟妈妈寻食的艰辛,很容易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为孩子无私奉献的感情。孩子对大自然、对小动物、对自己的朋友有种无言的感情,由此自己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

4.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篇四

圆 任课教师与班级 602

本课课题 P59轴对称图形 第2课时/共8课时

教学目标

及设置依据 1、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圆也是轴对称图形,且有无数条对称轴。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亲手操作,让学生会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和操作水平。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说一说你是如何用对折的方法找出一个圆的圆心的。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我们以前学过对称图形和对称轴,长方形、正方形等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称轴。

我们学过的图形中还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圆也是轴对称图形。

(1)圆对折以后,两边完全重合,所以圆也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实际就是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

(2)让学生分别画出两个不同的圆的对称轴,能画出几条?

小结:圆也是轴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P59做一做第1题。说说哪些图形的对称轴只有一条,哪些不止一条。

(等腰梯形只有一条对称轴,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五条对称轴…………)

2、P59做一做第2题。

先说一说对称图形的特点,再画出对称图形。

3、说说下列图形有几条对称轴,并画出对称轴。

、、

四、分课小结,提高认识

圆也是轴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圆也是轴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只有一条对称轴,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五条对称轴…………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或设计 ⒈P61练习十四第5~9题

(1)一堆沙子,第一次运走总数的,第二次运走35吨,两次共运走总数的,还剩下多少吨没运走?

(2)修一条水渠,已修全长的,剩下的比已修的多210米,这条水渠全长多少米?

课后反思:

教后整体反思

单元主题 圆 任课教师与班级 602

本课课题 P62~64圆的周长 第3课时/共8课时

教学目标

及设置依据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周长、直径变化时圆周率保持不变(即:圆的周长÷直径=π)的探索,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4、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圆的周长的计算。

建立圆周率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几倍?用什么公式表示?

2、“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3、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它们的周长公式各是什么?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看书P62图:骑自行车绕花坛一周大约有多少米?

以前所学的求直线形的周长都是求几条线段长度的和,那么,圆这闭合曲线的周长怎样求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2、圆周长的意义。

请学生拿出学具圆,跟教师摸教具、学具的圆一周,请学生试说一说什么叫做圆的周长。

教师概括: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可用字母“C”来表示。

3、圆周率的意义。

要想知道圆的周长是多少?那么可以怎样做?

(1)出示一铁圈。

要想求这个圆的周长,我们可以把它剪开拉直,量出它的周长。

(2)出示一圆片。

要想求这个圆的周长,我们可以怎样做?

用双面胶布绕圆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在黑板上滚动一周,让胶布贴在黑板上,然后量这胶布的长度(由曲转化为直来测量。)

问:你能用直尺测量圆的周长吗?试量一量你手中硬币的直径和周长。

学生按书本上的方法,量出圆形的直径和周长。填写在课本的表格中。

物品名称 周长 直径 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填写完后,引导学生观察小结出: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就是说它们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

“π”是多少呢?约15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发现了圆周率应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他得出这样精确值的时间比外国数学家早了一千年,现在人们已经用计算机算出它的小数点后面上亿位。但是,在计算时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π=3.14。

4、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因为:圆的周长=直径的3倍多一些。

所以: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即:C=πd或C=2πr

5、圆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

出示P64例1。www.xkb1.com

(1)学生自主完成。π取两位小数3.14,已作为一般数值处理,计算结果不必用“≈”表示。但在判断“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时仍应说是“π”倍,而不是“3.14倍”。

(2)学生完成第二问后,引导学生发现:花坛周长和车轮周长的比值就是花坛直径和车轮直径的比值。

(3)计算完后,让学生根据“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鼓励学生通过估算,来检验计算的结果是否合理。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1)P64做一做。

(2)判断:

①任何一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14倍。…………………()

②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这个圆的周长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

④π=3.14…………………………()

四、分课小结,提高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圆的周长随着直径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它们的比值是个固定不变的数,这个比值叫做圆周率,用π表示。为此,要求一个圆的周长时,只要知道直径或半径,我们就能直接运用C=πd或C=2πr来计算。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化曲为直

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

因为:圆的周长=直径的3倍多一些。

所以: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即:C=πd或C=2πr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或设计 ⒈P65练习十五第1、3~5题。

⒉☆1、一个直径是12米的半圆形花坛,计划在花坛的周围围上一圈铁栏杆,铁栏杆要围多长?

2、计算下图阴影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6分米

8分米

3、甲仓有粮食100吨,乙仓有粮食80吨,从甲仓取出多少吨放入乙仓就会使甲乙两仓粮食吨数的比是7:11? 课后反思:

5.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56~61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并熟练判断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感受现实生活、自然世界中丰富的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试一试的图形学生四人小组一份。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体会对称现象

1.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猜猜谁来了?(蜻蜓按八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出示)

老师没有出示完整的图你怎么猜到的?

指出:仔细观察一半想象另一半,所以猜到了。(板书:观察、想象)打开看看猜的对吗?

2.这个呢?(三叶草按八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出示)你又是怎么猜到的?

指出:据说三叶草每片叶子都代表美好的祝福,得到三叶草的人就会一生幸福。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幸福。

3.你们发现蜻蜓、三叶草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指出:像这样两边一样的物体,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板书:对称)

二、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1.(出示天安门、飞机、奖杯图片)李老师还带来了三样物体,把这些物体画下来,看这三个图形对称吗?为什么?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 2.拿出这些图形,同桌合作,把这三个图形对折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1)你愿意把你的发现说一说吗?

预设:① 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都是一样的。哪里看出两边一样?

②两边重叠在一起。李老师这也有一个图形,对折后两边也重合了。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

指出:象这样不多不少全部重合在一起的我们可以说成是完全重合。(2)飞机、奖杯是不是完全重合?为什么? 李老师也把奖杯对折了一下(上下)你觉得呢?

指出:奖杯不能上下对折,只能左右对折才会完全重合。看来要完全重合,怎样折也是很重要的。

3.指出:像这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边说边电脑演示3个图形分别对折完全重合的过程,板书:轴对称图形)

现在你能说说为什么天安门是轴对称图形吗? 奖杯、飞机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同桌相互说一说。4.中间折痕所在直线,我们称它是对称轴。(板书:对称轴)自己指一指其它两张图的对称轴。(课件演示)

三、识别轴对称图形

1.试一试。(添个普通三角形)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研究与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轴对称图形。这儿有几个平面图形,猜猜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

(2)要想知道对不对有什么办法验证?(3)验证一下你的猜想?

①追问:几号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

②追问:5号是不是?同样都是三角形为什么不是了?折一折给大家看看? 指出:看来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具有怎样特点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来研究。

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

(如有提到剪,则剪出来看看,旋转看看,而轴对称是对折后完全重合)2.第1题。

(1)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轴对称图形。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打开课本自己先找一找。

(2)找一个你最喜欢的跟大家说一说 竖琴:这是什么?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钥匙:钥匙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 汽车:它是不是? 五角星:这个呢?

铁锚:铁锚是轴对称图形吗?

科技:这个标志你认识吗?那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农行:这又是什么标志?是不是?

紫荆花:这个标志你知道吗?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外面的圆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里面的花纹是不是也完全重合呢?为了看得清楚我们单独把花瓣来对折一下)

指出:判断轴对称图形不但看形状,还要考虑里面的图案呢。3.第3题。

轴对称图形大家已经能很准确地判断了,那你会不会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呢?(1)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变成一个轴对称图形吗?(2)想象一下第一幅图右边应该是什么形状?第二个幅图的另一半呢?(3)那就根据你的想象画一画吧(4)校对:

第一个:你是怎么画的?在画时你觉得最重要的是找到什么?(如回答中提到:他觉得画时最重要的是找到这个点。)

指出:这个点就是那个点的对称点。怎么来找这个对称点?

第二个:A.出现错误的。这个画得对吗?为什么?(用教具演示)那错在哪里呢?(教具演示平移后重合)他画的是平移后的另一半。

B.出现正确的。这个对吗?那画出这半边最关键的是什么?怎么找?

指出: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关键是先根据对称轴找准对称点,再用线连起来。

三、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你有什么收获?李老师还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善于观察,勇于想象,发现了许多数学中的生活的数学奥秘。

四、拓展 1.判断。

(1)除了图形,有很多字母也是轴对称的。只看一半,想象一下这些是什么字母呢?(电脑出示:M、E、I、H、A、O)

(2)拼一拼这些字母组成了什么词语?

谈话:是啊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各种各样的对称现象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的如此精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欣赏。

(课件播放:动物、植物、建筑、窗花)3.作用。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对称还有很大的作用呢!人们把闹钟制造成对称形状保证了走时的均匀性;飞机的对称使飞机能在空中保持平衡;眼睛的对称使人观看物体能够更加准确;双耳的对称能使所听到的声音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确定声源的位置;双手、双脚的对称能保持人体的平衡。除此之外人们还利用对称现象来装饰、美化环境呢!

4.创作。

(1)原来对称有这么多的作用,还有装修作用的。你看这些漂亮的窗花就是人们创造出来装饰用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设计师?想想怎样剪才能保证两边完全对称呢?

6.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篇六

1、会认7个生字,会写“艺”“丝”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到事情要善于思考,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小朋友的创意。

难点: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谜语:你们猜猜它是谁?看不见,摸不着,小树见它弯腰,小花见它点头。(板书出示:风)

2、风我们能听到吗?(能),我们能感受到风吗?(能),我们能听的到风,能感受的到风,那风能画出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画画风。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小朋友,我们来认识下他们(PPT出示),知道他们的名字吗?带拼音自己读一下。

2、去掉拼音,全班齐读

3、与三位小朋友打招呼

4、出示生字,开火车读

注意: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三、理解课文,朗读指导

1、指名分段朗读(朗读后学生评议,并引导学生概括出本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宋涛、陈丹、赵小艺在一起画风)

2、默读课文(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句子画出来)

3、(1)赵小艺(板书:旗子飘 风车转)

师:他是怎么把风画出来的?(在飘动的旗子里,在转动的风车里。)请你来读读这几句话好吗?(指名读)

课件出示句子:“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师:自己读读这两句话,把风来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互相评价,从他的朗读中,你感受到风了吗?从哪个词感受到的?(飘、呼呼地转)是啊,风把风车吹得都呼呼地转动起来了,多形象,多有趣啊!(分男女生读)

(2)师:赵小艺最先想到画风的办法,她是怎样的心情?(兴奋、自豪)

师:是啊,多么兴奋,多么自豪!一起来读读这两段话,不仅把风的感觉读出来,还要读出自豪、兴奋的语气。(齐读)

(3)今天老师带来一首诗歌,想不想听。出示: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转动的风车里。(齐读)

4、(1)宋涛和陈丹他们是怎么画风的呢?从哪感觉到风?到课文中去找找相关的词句,圈一圈,再读一读。等会可以选你喜欢的小朋友,做做宋涛或陈丹,把你是怎么画风的告诉大家。

【同样的问题,通过角色的转换,学生的语言表达发生了转变,将课文的语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来进行表述,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陈丹:(板书:小树弯)

师:你是?你画了?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画的?(从弯弯的小树中告诉我们风来了,点击弯弯的小树)这时候你是怎样的心情?是啊,调皮的风把小树吹弯了腰,多有趣啊。请喜欢陈丹的小朋友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句子:陈丹说:“我也会画风了。”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2)仿照给赵小艺的画写的诗,给陈丹的画做诗

4、宋涛(板书:雨丝斜)

师:你是怎么画风的呢?你也能画风了,你是怎样的心情?请喜欢宋涛的一起来读读这句话,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们的朗读里(男女生读)

课件出示句子: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5、师:宋涛、陈丹、赵小艺用各自的方法画出了有趣的风。你们喜欢这三个小朋友吗?为什么呢?

6、师:介绍得真好,看来你们确实很喜欢这三个小朋友。现在,就请你们来做做这三个小伙伴,分角色有感情地来读读整篇课文,好吗?(师读旁白,三小组各扮演一个角色)四、学写“艺”“丝”二字

1、观察结构

2、生汇报那些字易写错

3、师范写

5、生学写生字,教师相机指导

6、评议,展示

五、板书设计

15 画风

赵小艺 风车转 旗子飘

陈丹 小树弯

宋涛 雨丝斜

六、作业设计

自己画一画风,并用上本节课新学的诗歌形式,把你的风描述出来。

-----------------------

《画风》教学反思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五课。课文主要讲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本文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简单朴实。在教学实践中,我遵循以下理念。

一、加强读书实践“以读为本”,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教学。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阅读,在读中理解、体验,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例如:在教学4-8自然段时,设计问题“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呢?”学生带着问题多样式的读,争当文中小朋友。接着我通过飘动的旗子、弯弯的小树、斜斜的雨丝。利用学生的肢体语言去感悟风的存在,找到风的影子。随后相机指导朗读,带着兴奋的心情,自信的口气读。在多次阅读中。让学生理解宋涛、陈丹、赵小艺动脑筋学画风的过程。认识到风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学会合作、勇于创新。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

二、学科整合、读写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在拓展延伸、启发联想环节,我把绘画引入语文教学之中,以此激情、领悟、延伸、拓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想风、说风、画风、写风,把文章的理解想象与写话融为一体,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独立见解,从而达到学用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同时在愉快的气氛中,他们求新求异的思维得以发展。

当然,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这节课也不例外。首先自己的语言不够精练和精确,教师说的太多,应该反过来,让学生说,把课堂还给学生,其次,在教学时间上未把握好,写字环节时间太少,收尾比较仓促。

以上就是这节课给我的点滴启示,教学是需要老师用心一点一滴的去学习积累的,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拓展启发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促动学生主动发展。让课堂生动、精彩。今后我会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

7.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1、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通过拼图,折纸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

3、理解对称轴的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操作活动认识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

难点:识别轴对称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各种平面图形

学生准备: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么?

生:喜欢

师:这节课我们就做拼图游戏。

二、探究新知

(一)让学生拼图游戏,感知对称图形

1、拖动拼接,不改变图形大小

2、思考、为什么选择这个图片?

(1)学生描述选择拼图答案的理由。

(2)师板书描述中的关键词(大小相等,形状相同)

3、让我们设想一下,若将这种图形对折的话会发生什么情况?

4、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就叫做对称图形.

(二)、举例

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对称图形或对称物体?

生:人体、昆虫、房屋、衣服……

(三)、剪

1、小组讨论怎么剪。

2、总结剪的步骤:折--画--剪

3、动手操作。挑选作品粘贴。

(四)、对称轴的定义。

师:把剪出的图形为例,贴在黑板上。

问:你们剪出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

生:有一条折痕

师: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在图上)

师:在自己剪的作品上画出对称轴

三、巩固概念

1、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如果是,请说说对称轴在哪里。

2、折一折、画一画、数一数。

小组合作,数一数有几条对称轴

3、欣赏,感受对称美。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如何评价自己的表现?

8.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八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实验教材的实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二、班级情况分析

我二(1)班总共有32个孩子,女生15,男生17,大部分同学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他们聪明好学。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同学基础较差,个别同学头脑不够聪明,反映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的学习,使他们逐步赶上大部队。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春天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热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热爱自然,了解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四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字词的一些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宽带网──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以获取更多的知识。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00个。这两种不同要求的字分别在课后练习里标明。除了识字课和课文安排了识字任务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四、教学措施

1、继续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继续加强识字教学,坚持在语言环境识字。重视写字的指导,提高学生写字的技能。培养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能力。

3、充分利用插图,各种文字材料,各项作业,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

4、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借助字典独立识字、阅读的能力。

5、知道学生用好《课外阅读补充材料》等课外书籍,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量,不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9.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篇九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教学设计篇1

教材简说:

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本文的课题呼唤着我们——找春天去吧!我们到校园里找一找,到野外去找一找。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孩子们找到春天了吗?从哪里找到的?怎样找到的?激发学生多读书吧。读着这些语句,领会其中的情与趣,我们会感到回味无究。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古诗引入

出示古诗《早春》,老师范读或由会读的同学朗读,再说说早春的特点。

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自读或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四)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教师与学生一起的轻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课文。

1、交流自已课后找春天的情况。

2、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再带着这个问题读“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体会作者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感悟“冲出、奔向”等词语。

3、.你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

4.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5.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二、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找找说说”

1.重点指导“溪、摇、躲、解”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2.采取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三、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兔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然后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或段落。

3.练习背诵课文。

四、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1.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

2.齐唱《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在想象中结束教学。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于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教学准备】

1、歌曲磁带。

2、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激趣揭题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随机板书:春天。

随着乐曲,师生回顾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词句。

2、揭示课题:

找春天。

师: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就和这几个新朋友一起去找春天。

二、感知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在小组交流自学生字的方法。

3、出示句子,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⑴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⑵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⑶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⑷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⑸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读通句子,检查生字读音情况。

相机指导书写:探、躲。

再读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三、朗读课文,感悟积累

师:春天真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我们赶快和这几个小朋友一起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吧!

1、学生读课文,结合图,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全班交流,读通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再读给同位听。

3、指名读喜欢的句子,相机指导朗读,感悟积累。

⑴“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读读演演: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读懂这一句,理解“害羞”。

⑵4~7自然段:

①指名读句子,相机出示填空题:

(),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②师: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吗?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不是春天的眼睛呢?再读四个句子,有什么疑问,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讨论。(感受语言的准确,想象的丰富。)

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口语训练,例:

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③多种形式的朗读,积累背诵。

引读、表演读等。

⑶、第8自然段:

我们继续去找春天,她还会在哪里呢?

朗读第3句。“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由这几句话,老师想到一些古诗: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你们也能像老师一样说几句春天的诗出来吗?

感受了诗情画意,再来读读第8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多媒体画面演示春天五彩斑斓、百鸟争鸣的美景,伴随优美的轻音乐,学生自由根据画面背诵有关段落。

五、走进校园,寻找春天

春天来了,让我们到校园里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触摸春天的脚步吧。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喜好,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六、课外拓展,迁移运用

出示朱自清《春》中有关段落,让学生阅读: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还眨呀眨的。

这是怎样的一幅山花烂漫,百鸟争鸣的美景啊,只要大家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美好的事物就在我们身边。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教学设计篇3

教学设计思路

课前,最好能够带学生去走近自然,当然时节最好是春天。让学生产生对于春天的喜爱和热爱之情。在课堂上,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自己去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生字,并能够合作学习,更好的交流学习方法。课后,能够鼓励学生自学他们所感兴趣的知识,从小培养他们对于学习的热爱,培养自学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对于春天的很多花草类、动物类等的学习。

教具准备

整篇课文的PPT;幻灯片生字格;生字相关图片。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美的境地,让学生进入主动建构知识的状态。

2、学会生字,新词,让学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重点难点

在关注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能够自觉主动地读准字音,学会生字,读通句子。能够灵活并能很好地采用记忆和学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春天在哪里》,如果会唱的可以跟着我们的录音机唱哦:

昨天放学后老师带你们去公园逛了一圈,你们有什么发现吗,或者你们看到了什么?

2、同学们都讲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也讲了感受,那来看看你们书中的小伙伴们发现了什么,你们的发现和他们的有什么不同吗?

二、进入识字阶段

1、初读课文,找出生字。

2、同桌合作,不会的生字互相教一下。

3、巩固读生字,开火车游戏。

课堂故障:要是哪一个小组的成员开错了,可以自己主动发出求救信号:如我的车厢出故障了,谁可以帮忙啊?在这样的情境中,可以消除学生的上课的紧张感。也可以培养同学们互助的精神。

4、识字方法交流:

老师知道肯定有很多同学以前就学会了这些生字,那你们愿意交流一下自己的识字方法吗,最好说出你所采取的记忆方法。等一部分自告奋勇的同学说完后,再让那些刚接触这些生字的同学说一下自己的看法,能想出与他们不同的方法吗。然后让学生自己挑选记忆方法。并让同学们知道方法无所谓好坏,只要适合自己的就可以(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比较密切的)。

5、联系字意,巩固认字:(表演)

挑选几个同学当演员,把生字中表示动作的生字表演出来。如躲、遮遮掩掩、探、触的动作是怎么样的,还有害羞的表情。图片展示喜鹊,符号,嫩绿的小草等。总之,让同学们合作表演,合作猜字,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6、出示词语搭配连线的PPT。

7、回到课文中,再次默读课文,指导写字,让比较有把握的同学上来到田字格写字,让同学们自己评论,(如按照结构归类),当然,老师要加以指导。

三、布置作业

1、布置学生把生字放到课文背景中去理解,读通课文。

2、拓展课外知识:

同学们还想知道关于春天的景物、动物吗?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去查阅资料。最好能把班级里的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把查阅到的资料组合起来。看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资料多。当然,可以多渠道找哦,问问长辈,去查阅书籍,上网找资料等。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春天的美景。

【重点】

会认生字,会写生字,感情诵读。

【难点】

体会春天美景。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孩子们,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你们看(播放春天部分景色)

2、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春姑娘给我们带了美丽的鲜花,嫩绿的小草,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我们一块儿到课文中去找春天吧。

4、板书课题:

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2、请小朋友们想想办法,怎样记住生字,和它们交上朋友。

3、刚才小朋友们学得可真棒呀,好,请看看屏幕,看你和生字交上朋友没有?(出示生字)

4、你最会学哪个字?怎样记住它?

5、教师演示“躲”拿一朵小花藏在身后,让学生猜一猜。

6、真棒,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呀!现在请几位小老师再教教大家认认这些生字。

三、细读课文,感知发现

1、春天你在什么地方呢?

你们听──(师范读)

2、孩子们找到的春天多美啊!

请大家再读读,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3、齐读课文,教师评价。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读中悟文

1、过渡句:同学们,通过我们留心观察,发现春天来了,大自然有很大的变化,你认为课文中的哪句话让你知道春天真的来了。

2、“探出头来”是什么样的呢?

3、多可爱的小草呀!谁再来读读(点2~3人读)

4、不错,把疑问的语气都读出来了!一起来试试。

5、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吗?请找出来,小组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6、谁来表演(出示4~7自然段)

7、真棒,让我们来夸夸他。

8、那么多的同学想表演,让我们一起来表演。

二、强化感受,升华情感

1、是呀,美丽的春天来了,百花盛开,百鸟争鸣,泉水叮咚,花香扑鼻,柳枝柔柔,溪水凉凉。春天无处不在呀!

2、歌曲《春天在哪里》,请小朋友把你找到的春天向你的小伙伴介绍。

3、请一位小朋友上台展示。

4、适当地与课文联系。

5、孩子们,你们找到的.春天可真美呀!

三、小结

1、播放轻音乐,教师领着学生试背课文。

2、孩子们,你们是多么的喜爱春天呀,让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春天好吗?

四、板书设计

找春天

(学生作品展示)

画 写话 画 写话

五、练习设计

1、课前收集有关春天的资料。

2、随堂练习设计:

画一画你眼中的春天,写一写你心中的春天。

【课后小记】

小学二年级仍是好动的群体,他们喜欢新鲜的,新奇的事物,他们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这节课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多方面展示自己的才能,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春天的动态美,另外《找春天》是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的美文,应该多引导学生积累,欣赏。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教学设计篇5

[教材简析]

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美丽,活泼,呼唤着我们去找春天。课文的语言优美、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观察春天、热爱春天。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打牢基础

1.提示难点。本课难读的有“触”、“嫩”二字,提示学生“触”是翘舌音,“嫩”的韵母是“en”不是“un”。

2.巧记生字。采用以下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教师或学生做动作演示,识记“遮”、“掩”、“躲”、“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记住“羞”、“嫩”:运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识记“躲”、“触”、“鹊”。

3.写字指导。9个要求会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除“野、解”二字外,其余的又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把它们集中在一起,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再指导临写。教师提示学生写“躲”字时,第七笔撇不出头。

(二)初读课文

读通读准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三)再读课文

感知发现

1.自由读或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提问: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

3.哪些内容反映了春天的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小草、野花、嫩芽、小溪的句子,让学生分别读。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或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初春的特点。

(四)结合生活,模仿句式出示句子: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那是春天的?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观察,模仿句式说一说。

(五)品读课文,拓展练习

1.作者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2.找出后,让学生多读几遍,说说写得好在哪里。

3.以“她在”的形式,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春天。

(六)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读后的体会。

2.引导学生看着画面背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

3、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春天的生机勃勃。培养审美情趣,渗透观察方法。

【教学目标】

1、教学重点:

学会字词,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词汇与典型句式。

2、教学难点:

感悟春天的美与勃勃生机。句式的仿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唱歌儿──活动肢体 调动感官

VCD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跟着节奏自由唱啊,跳啊。

《春天在哪里》是一首动听的歌,也是一首优美的诗,学生在唱唱跳跳中领略了美丽的春景,感知了生动的语言。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拓展了课外知识,拉近了学生与教材、与语言文字的距离。

二、说词语──调动积累 导入新课

1、说词:

师:我们跟着春天的节奏唱啊,跳啊,多快乐呀!那有关春天的词语你一定知道得不少吧?

(指名学生说)

2、读词:

读老师搜集的有关春天的词儿。

课件出示词语(冰消雪融鸟语花香莺歌燕舞花红柳绿万紫千红春雨绵绵生机勃勃春回大地)

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词语,感受春天的气息,充实学生的词汇库,增加积累。通过课前相关信息的搜集,使课内外自然衔接,利用课外积累的词语帮助学生主体在课内感受春天,在课内互动交流感受中积累词语,增大课堂容量,引向课外。

3、读句“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由词语联想感受春天的气息,学生个体不同,感受亦不同,朗读表达自然也各异。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悟美感

1、听范读,谈感受。

2、自主读,习字词:

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多读几遍,找找春天在哪儿呢?

3、师生交流:

你从哪儿找到了春天?

随机指导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词组。

理解“解冻”“音符”,并书写“解冻”。

四、品句子──联动合作 感悟内化

1、理解:

⑴师:在你们的眼里,春天的小草是怎样的?

(适当引导:去闻一闻,摸一摸,仔细看一看。)

反馈,引出句子“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朗读此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⑵引读:

出示后三句并结合课件画面初步理解意思。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2、感悟:

自己好好读读这四句话,你感觉这是个怎样的春天呢?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反馈:

──美丽的春天,有绿油油的小草,各种颜色的野花……

──香喷喷的春天,野花的淡香,小草的清香……

──会弹琴会唱歌的春天。

──害羞的春天,小草才探出头来,还没有把整个身体探出来,野花才开了一朵两朵,树木吐出点点嫩芽,还只是嫩嫩的芽,不是整片的叶子,小溪才刚刚解冻。

──顽皮的春天,小草是探出头来,探头探脑,东张西望;树木吐出嫩芽,像小朋友吹泡泡糖一样。

──彩色的春天;爱打扮的春天;可爱的;充满活力的;生机勃勃的……

《新课标》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字面联想感知,在不同个体眼中,春天宛如不同个性的人,或顽皮或害羞,或五彩缤纷或才艺俱佳。

如诗如画的语言给予了学生丰富的联想,也启动了学生丰富的课外积累,或联系有关春天的词句,或比较印象中的春天,课内外阅读在此汇合、碰撞,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感知与表达。

3、朗读:

怎样读好这几句话呢?带着自己的感觉细细地读,你觉得怎样好听就怎样读,还可以与周围的小伙伴一起琢磨着读读。

指名读:一个人两个人多个人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就能赋予作品与学生更强大的生命力。带着自己的体验,读出自己的感受,阅读实践始终就是个性化的,伴随着丰富的个人情感。

五、写句子──拓展延伸 展示体验

1、出示图片。

(竹笋柳条蝌蚪蝴蝶蜜蜂燕子小朋友春游等)

2、生搜寻记忆:

还可以在哪儿找到春天?

引导学生将句子说得美。

课堂里学生找到了春天,小草、野花、嫩芽、小溪……此时,提供图片把学生视野带出课堂,带进广阔的大自然,同时激起内存,激发探究欲望,去寻找更多的“春天”。

3、学生创作,交流:

笋芽儿从泥土里冒出来,那是春天的手臂吧?

柳条儿随风摇摆,那是春天新编的长辫吧?

粉红的桃花一簇两簇,那是春天的胭脂吧?

小朋友春游去了,那是春天的小火车吧?

成群的小蝌蚪甩着长尾巴游来游去,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那是春天的舞蹈吧?

燕子在空中吱吱喳喳,那是春天的歌声吧?

醒来的青蛙呱呱呱地叫,那是春天的笑声吧?

同学们将课外丰富的知识积累与课文内容有机交融在一起,升腾出了发自内心的理解与赞叹。他们在开放的思维空间里将课内外的信息有机融合,放松地表现自己,发挥着自己的潜能,经历了由读到写,由积累到运用的全过程。

第二课时

一、连词语──复习引入增加积累

野芽树草桃

枝柳花嫩

二、读重点──调动感官能动内化

1、师: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还是个顽皮的小朋友,蹦蹦跳跳,说说笑笑。

(课件出现句子)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2、朗读。

3、想象:

边听朗读边想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触摸到了什么?

三、仿句式──利用补白 想象创作

春天还在哪儿干什么呢?

四、诗拓展──联系古诗 积累运用

1、老师想到了一些古诗:

(课件出现诗句及画面)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你们也能像老师一样说出几句有关春天的诗句吗?

(生生交流)

3、改写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从这首古诗中你找到春天了吗?学着课文的样子“……那是……吧?”或者“春天在……”来说一说。(师生、生生交流)

桃花两枝三枝,那是春天的胭脂吧?

鸭子在江水里嬉戏,那是春天的舞伴吧?

江水变暖了,那是春姑娘喝的茶吧?

江水绿莹莹的,那是春姑娘的镜子吧?

春天在江水里游戏,在鸭子的叫声里。

在《学习:内在的财富》一文中提到:学习过程可以是而且也应当是一次发现并展示埋藏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最富足的才华过程。对课外阅读的积累正是埋藏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等待开发的最富足的才华。在课堂教学中,调动了学生积累的古诗,让学生在课外的古诗与课文内容有机融合相互映衬中领悟语言的魅力、感悟春天的生机。用“……,那是……吧”“春天在……”这两句式来表达古诗句,这是语言的转换,诗意的理解,想象的放飞。典型的句式在积累中创新运用,并在迁移运用中又进一步得到积累。

五、绘春景──学科融合 表达升华

小组合作绘画,派代表介绍。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学设计

2.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教学设计范文

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找春天》教学设计

4.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教学反思

5.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学反思

6.《找春天》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7.二年级语文《找春天》教学设计

8.二年级语文找春天教学设计

10.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篇十

李正茂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轴对称》是学生研究平面图形运动(对称、平移、旋转)三种形式的其中一种。《轴对称》这一教学内容在学生已有的对称的知识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本课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要求,目的是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引进,让学生在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好事物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初步感知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但没有理解什么是轴对称,经常把平行四边形看成轴对称图形(把可以分成两个全等图形的平面图形看成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形成轴对称的本质特征。2.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学会运用对称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3.在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过程中,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

探索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及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教学难点]

在作图中探索轴对称的本质特征。[设计思路]

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进一步探索图形轴对称的本质特征。

在二年级时学生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初步概念,并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这里通过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概念,探索轴对称的本质特征,并进一步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对称,增强空间观念。

本节课不仅设计了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而且注意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方格纸、剪刀、白色纸张。[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欣赏轴对称图形。

在我们生活中,有这样一些美丽的图形,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播放轴对称图形)

2、学生观察欣赏

3、你们知道它的对称轴在哪里吗?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4、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哪大家想不想把这么美的图形画下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学习“轴对称”。

5、(板书揭题:轴对称)【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各种轴对称图案、平面图形,激发学习兴趣,复习了旧知,为新课的学习进行铺垫。通过动画演示对称轴,对把两边的图形对折,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沿着对称轴左右两边完全重合,引入新课的探究。】

二、自主探究,掌握新知 1.猜一猜

课件出示轴对称图的一半,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图形。你能猜出另一半是什么吗?为什么这样想?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2.数一数

、把图形标上几个点,它们和对称轴有没有什么关系?你们看一看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A , A’、B , B’、C , C’)

②、先在小组内和同桌说一说。③、汇报交流:

A、点A和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2小格,点B和B’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点C和点C’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5小格。

B、点A和点A’连起来和对称轴是垂直关系,点B和点B’连起来点C和点C’连起来都和对称轴是垂直关系。④、小结:

a、点A、B、C在数学上叫它原点,点A’、B’、C’叫它对应点。

b、原点和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它们的连线和对称轴成垂直关系。3.画一画

A、拿出方格纸,动手画一画。

B、小结方法:首先,要先标好原点,再找出原点的对应点。再画出连线。

【设计意图:先通过让学生尝试画,再引导学生画,最后总结画法,形成技能,并让学生在画图中体会轴对称。】 4.剪一剪

动手剪一剪课本P4的做一做,小组同学合作,先猜一猜,再剪一剪,看谁剪得又快又好。【设计意图:通过操作让学和加深体会,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5、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我们猜一猜、数一数、画一画、剪一剪,学习了什么知识呢?

三、巩固新知,提升知识

1、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让学生辨认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

着重让学生辨析平行四边形,并画图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加深理解轴对称的平面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 2、拿出方格纸,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A、动手设计。

B、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并说一说你是如何设计?(把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设计意图:应用轴对称的知识,创造、体会数学的美】

四、总结提高,延伸感受

轴对称图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存在,如果你们是一个有心人,定能发现许多。学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呀?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的生活化。】

五、作业设计

用轴对称知识设计一幅题为“美丽的房子”的作品。板书设计: 轴 对 称

1.标出原点

找出对应点 2.连线画图

形成作品 3.仔细检查

11.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篇十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8—40页锐角和钝角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能在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能力目标:经历找角、分角、造角、画角、欣赏角和摆角等活动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3、情感目标:通过师生评价、交流体会的活动,建立自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初步感知锐角和钝角的含义,正确辨认锐角和钝角。教学难点:能清晰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征。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师准备:课件、三角板、活动角

学生准备:三角板、一些角的图片、两根小棒、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情境激趣:小精灵聪聪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角。

2、指名学生说说角的组成。

3、聪聪要带领大家到游乐园里去找角。(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新课开始创设情境,引入小精灵聪聪,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了和谐的氛围,使各类学生不仅回顾了旧知识,而且快速的进入到学习中。】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操作体验,初步感知直角、锐角和钝角(1)组织学生分组活动:

A、拿出老师准备的角,学生进行分类 B、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辅导(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2、引导学生明确锐角和钝角的含义

3、揭示课题:锐角和钝角

4、组织讨论:怎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锐角或钝角?

5、回顾梳理,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印象

6、即时练习:“你能说出我的名字吗?”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鼓励各层次的学生都参加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内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各个层面上的学生都真正融入到学习中。与此同时,同桌合作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交流氛围,使学生学会倾听、交流;教师适当的鼓励性评价,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你能把他们送回家吗?

2、表演家:请用四肢或你身边的物品表示出直角、锐角和钝角。

3、发明家:折一折,用纸张折出一个锐角或一个钝角。

4、小画家:画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并写上它们的名字。

5、教师:说一说有哪些角?

6、博士:同桌合作,用两个三角板的角拼成一个锐角或一个钝角。【设计意图:本环节中,把课后练习转化成活动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做角、折角、拼角、画角一系列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既避免了学生的疲劳感,又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创造能力及合作意识。】

四、欣赏生活中的角

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运用了角的知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生活中的角吧!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欣赏角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对角的认识,更使学生感受到“角”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这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交了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呢?你知道什么是锐角,什么是钝角吗?

2、作业:当个小小发现家

请你仔细寻找身边的锐角和钝角,再和同学们说说你的发现吧!

【设计意图:把本课的知识融入到生动有趣的画面中,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放飞学生的想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设计说明』 《锐角和钝角》这个部分内容是在上册认识了角和直角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并达到会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根据教学内容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因素,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课堂:

一、让学生在富有童趣的生活中自主建立锐角和钝角的表象 儿童学习概念一般都要经过直观感知——形成表象——抽象特征——内化成概念这一过程。开始我就从学生的旧知入手,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且富有童趣的生活情境---游乐园,让学生找出游乐园中的角,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下感受不同的角。

二、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也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通过让学生自己在游乐园里找角,找到了你就可以到那里去玩了等童稚话的语言环境让孩子轻松愉快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辨别中了解角,在巩固中画角,做角等一系列的交流、延伸性实践和策略性引导等措施,扩大学生的知识来源,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中绽放自己的精彩。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他们的各种潜能可以被充分激活,眼睛更加敏锐,手脚更加灵活,思维的触角也会自由伸展。这样的数学课堂,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喜欢。

三、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相互评价、携手共同发展。

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互相质疑、互相欣赏、互相帮助。当然,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说驾驭课堂方面、学生活动效果方面等等,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12.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篇十二

空间与图形

第一课时 对称

教学设计说明

对称是大自然的结构模式之一,它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小让学生认识对称现象,感受对称图形的美,理解对称图形的性质,并利用对称性质画出美丽的图形的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对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仅限于轴对称图形。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因此,设计本课时,在教学方法上我力求体现:从生活情境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多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欣赏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了解生活中轴对称现象。

2.过程和方法:使学生理解对称、对称轴的含义,并能判断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事物及相应图形的欣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理解对称轴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认识这些平面图形吗?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你们记得可真清楚!)

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再认识一种新的平面图形。(板书:图形)认识新图形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剪纸:课件(剪纸)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也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

看完了这组剪纸图案,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让我们一起为了不起的中国人鼓掌吧!

同学们喜欢剪纸吗?

那老师给你们一点时间,用小剪子和自己喜欢的彩色纸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看谁建得又快又好。

展示:(对折、随意、画好)

汇报: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剪的。

说明:这些剪纸图案有的是对折以后再剪的,有的是没对折就剪的,你们能给黑板上的图案分分类吗?

请同学们观察这组图案,看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两边的大小一样、形状一样、中间有一条折痕

老师任意拿一个图案演示再对折一次,能看到什么?(只能看到图案的一半)

那另一半呢?

借助手中的图片说明:只能看见图案的一半,这说明图案的边沿完全重合了。

我们再一起看一看。(老师演示对折、重合的过程)边沿完全重合了吗?

揭示课题

像这样左边和右边对折或者上边、下边对折以后边沿完全重合了的图形,我们叫它对称图形。板书:对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和学习对称图形。

对称图形中间这条折痕叫对称轴 板书:对称轴

我们还可以沿着这条折痕画一条线来表示图形的对称轴。演示

你能找到这些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吗?老师辅助画出来

你们觉得对称轴有什么作用吗?

请这些同学(任意剪的、画好后剪的)检查一下自己剪的图案是不是对称图形

同学们真的了不起,剪出了这么多对称图形。

二、练习:

1.看图判断:

2.判断手中的图形是否对称

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对称图形看看吗?

课件:

第一类:自然美(很多动物、植物都有自己的对称形式)

植物、动物

第二类:艺术美(对称也是艺术家们创造的重要准则)

剪纸、脸谱、建筑

第三类:均衡美:(对称不仅美观,还能使物体保持平衡)汽车、飞机

设来说说你对对称图形的感受?

板书:美

三、小结

你能说一说周围有哪些物体是对称图形吗?

上一篇:公司财务工作总结xx年下一篇:《天津市供电用电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