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观摩教学有感(13篇)
1.初中英语观摩教学有感 篇一
观“全国初中英语教学观摩课”有感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在生机盎然的初春,我们有幸参加了全国初中英语教学现场观摩课大赛的观摩活动。在两天半的时间里听了16节理念新,质量高的英语课。
三千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知名教研专家齐聚青岛。本次观摩课,授课现场是青岛大学的体育馆内。授课场面是空前壮观,令人震撼!偌大一个体育馆内座无虚席,在教师授课期间,全场听课教师、专家听课态度之认真、专注,令人感叹!场上,各位来自五湖四海的精英教师们各展风采,张扬个性,那流利地道的口语发音,授课时的热情与激情,不时地赢得大家情不自禁地喝彩与掌声!
本次观摩课分为上课和利用课间15分钟,教师与专家马上现场评课互动两个环节,在互动环节中,教师现场与专家交流、回答专家的提问。以及,晚上七点到九点半是观摩教师与上课展示教师的互动活动。这次的观摩让我们每个听课教师亲临了最高层次的授课,并与他们作了近距离的沟通与切磋,获益颇丰。我们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体会:
一、授课教师个人专业素质令人赞叹!
每个授课教师流利的口语,地道的发音,亲切、自然的教态等扎实的英语教师的基本功,让每个听课教师感受到课堂是一种享受,一个舞台,一个真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最大程度收获的地方,教师的语调抑扬顿挫,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这不仅让我们反思: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精彩表现的背后凝聚着他们的努力,他们的教学基本功之扎实,来自于他们平时每节课的磨练。比如,来自山西省西安工业大学附中的英语老师张登峰。他的幽默的个人魅力,地道流利的美音英语口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凭借着特有的幽默感,巧妙的自我介绍和导课,迅速消除了学生与自己的陌生感,瞬间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从而,达到了学生亲其师,信其教的目的!而且整堂课,学生们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成功地完成了学习任务。着实的令人赞叹!所以做为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锤炼教学基本功,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互动。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使自己如灿烂的阳光一般,照亮课堂,给学生如沐春风一样的感觉!
二、教学理念
本次观摩课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最新的教学理念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及任务型教学、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从各个角度来刺激学生的感观,多媒体的运用不只是浮于表面,而真正起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为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服务,体现了新课标,新课改。如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实验中学的李倩老师。她教授的Module 5 My hometown and country.Unit 1 Shanghai is bigger than Hong Kong.教师运用最新的教学理念导入巧妙。首先,她运用多媒体展现了2020年申奥的各个国家,并附带问题“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Olympic host cities?”并设立了四个小组进行PK活动。从奥林匹克的精神,higher , faster,stronger,导入让他们为自己所代表的城市想出口号,并陈述在自己所代表的城市举办奥林匹克的原因,即自己所代表城市的优点,巧妙地为同学们运用本课重点,难点设定了恰当的场景,和发挥他们的想象空间,开拓了孩子们的思绪,并进而引导学生的热爱自己城市、国家的热情。由于教学设计理念新,积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其才能的空间,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新精神
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创新,创新渗透到各个领域,课堂更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吸引学生,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本次观摩课充分展现了教师们的创新才能,比如重庆市巴蜀中学的周静娟老师在教授新目标英语Unit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的时候,她善于从各个方面挖掘教学内容,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大胆创新。她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呈现了语法:一般将来时的导入。她讲述了“Mr.Going –to –do”的前半部分故事,引入将来时“ be going to do.”。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语言结构的具体运用。通过一个选择题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故事的后半部由学生来续,学生从感知过度到运用。在此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技巧和理解能力。她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并激励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动脑,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多么厚重而充实的日子,多么难得的学习、交流、研讨的机会。为了不辜负校长给我们这么难得的机会,这些天,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听课,评课,互动研讨等浓浓的学习氛围中,我们不约而同的放弃了逛街赏景的诱惑,痴迷地学习更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此次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更激发了我们提升自己业务水平的欲望。
2010.4.26
2.初中英语观摩教学有感 篇二
一、写作题材的选择能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做到听说读写的训练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真实的交际行为,贴近有目的综合运用英语的活动。教师在设计写的任务时,要尽可能地选择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又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有意识地将教材内容向学生的实际生活延伸,写作一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就会乐于参与其中,变要我写为我为写,写作就会真正成为学生精神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在选择和确定写作题材时,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选择一些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内容来写,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兴趣,使作文课不再是枯燥的语法和句法课,而是表达情感,抒发内心感受的写作课。在本次大赛中,不管是“My trip plan”、“Write a letter”、“Traveling in seasons”、“My favorite sports”还是“It's cold in winter”,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会讨论,比较熟悉又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教师把它们带入课堂,就是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意识地将课本内容向学生的实际生活延伸,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建构自己的知识。
二、话题的引入能与现实紧密相连,紧扣时事
当代的孩子与现实的接触是多渠道的,他们关心时事与关心身边的游戏一样多。因此,脱离现实生活的传授就像开水一样白而无味,而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导入却能更快找到学生英语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引领学生从生活走进文本。像奥运这样的主题自然成为老师们竞相运用的手段之一。
【片段1】教师A执教课题为“My trip plan”的内容时,在引入阶段就以孩子们所喜爱的福娃呈现在动画视频上。例如:
T:Who are they?S:They are Fuwa.T:Where are they?S:They're in Zhongshan.T:I like Zhongshan.Nini likes Zhongshan,too.If you were Nini.Where do you want to go?When do you want to go?Who do you want to go with?福娃的出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大家不禁要关注:福娃到底要去中山的什么地方旅游。
【片段2】教师B执教“My favorite sports”内容时,因为话题讲述的就是运动,所以请奥运吉祥物来做开场白就再合适不过了。
三、写作前的指导能将课堂生活化
新知识需要借助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变成自己的知识。英语课要关照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经验。在英语课中要扩大学生的知识接触面,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英语语言知识学习。建构主义教学论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将课堂生活化,就是因为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有助于他们理解文本,获得新的知识体系。在写作教学中,创设生动的生活化情景不仅能够营造氛围,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直观情景,并在瞬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热情。
【片段3】教师A就是凭借学生都熟悉的四个市内风景点,让同学们小组讨论选择其一,以此操练本课的句型,为写作做好语言的铺垫。例如:
T: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places in Zhongshan.Where do you want to go?What do you want to do?What do you need?
回忆起那些熟悉而又亲切的风景点,孩子们头脑中的图画通过语言的表达越来越清晰,写作也就水到渠成。
【片段4】教师B同样将人人耳熟能详的公众人物、体育明星带入课堂,出现了诸如姚明、刘翔等孩子们的偶像,以他们的语气将教师要传授的语言知识一一呈现。
【片段5】教师C执教的内容是“Traveling in seasons”,在季节这一话题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如天气、活动、衣服等,就宛如和同伴们在聊天,把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直接经验以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间接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徐徐道来,就成了一篇篇小短文。
四、能提供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阅读辅助资料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写作与阅读密不可分。大量的阅读不仅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等。教师在批阅学生作文的时候,包括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口头表达,经常会出现一些让人忍俊不禁而又颇感头痛的“中式英语现象”。
摘要:本文结合课堂实例分析了某次小学英语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优点和缺点,以期对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研讨有所启示。
关键词:写作,学生生活,话题
参考文献
[1]岳蔚.新课程小学英语评课的理论与实践[M].宁波出版社,2005.[2]钱希洁.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应关注什么?[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
3.教学《牛津初中英语》有感 篇三
关键词:初中;英语;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365-01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大背景下,新的英语课程标准颁布了,新的教材也踏着坚实的步伐,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首先在苏州地区和南京市区进行了使用,一轮下来,教材在2012年在原有基础上又一次进行了调整,继而在全省全面铺开。作为教改实验区的老师,面对新课标和新教材,要准备的事情可真不少:要改变以往已成习惯的教学模式;要采取师生互动和讨论的形式上课;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不均衡发展等。
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2012版到目前为止已经使用完整的一轮了,从当初的激动难抑,有些束手无策,到今天的静如止水。对新教材的评价应该说是客观、公正、理性了。翻开新教材,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进入了一个绚烂多彩的英语世界,这里有精美的卡通漫画,有主题鲜明的单元文章,还有独具特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这一切均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新发挥领域。相比以前的教材,这一套书她一改过去的沉重和单调,有追求,更有创新,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一、轻松自由的教学
新教材前五册各设了八个单元,在数量上较以前增加了两个单元,在9年级下册还是开设四个单元,每个单元按有各不相同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使教师能够避免传统的说教。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时,每位施教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地把教学顺序进行自主的调整。比如,在八年级下册的教学时,因为Unit 1,Unit 2和 Unit 3的语法都是讲现在完成时,我就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先把三个单元的语法进行了整合,从易到难,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进行专门系统的学习,让学生对一个全新的语法结构进行消化理解,从而更好地吸收并以有效学习呈现。这样的改动纯粹是个人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自由了许多,不必拘泥于形式了。
二、文章话题的生活化
《牛津初中英语》的单元内容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尤其是这些话题符合学生年龄及其心理特征。通过学习,学生学会了如何介绍自己;理解一些中西方国家不同的节日,比如西方的万圣节和中国的农历春节;了解了当今学生感兴趣的时尚话题:时装表演、自己做时装设计师等;还有当今全球各国都在关注的环境保护这一话题,学生对于这些不同知识的学习非常感兴趣,这些内容也充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学习“Good manners”这一单元时,学生学到了很多在英国的一些礼仪如就餐礼仪等,真正贴近了学生的生活。
三、心旷神怡的活动
《牛津初中英语》每一册的每一个单元均有一个Integrated Skills(综合技能)和Task(任务板块),讲听、说、读、写揉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训练,每次活动都给学生良好的实践机会。如“This is me!”是学生认识了很多同学,也更了解了自己;“Sunshine for all”&“International charities”帮助学生学会关心和爱护社会上的其他落实群体,积极投身到一些慈善活动中去,特别是为像希望工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捐献爱心,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Friends”是学生清楚朋友之间应当坦诚相待,要相互帮助,拥有一些好的个人品质。这些活动学生都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他们在活动中主动地合作学习,学到了英语知识,加强了使用英语的能力,锻炼了口语交际,培养了探索精神,充实了写作内容,体会到了无穷的乐趣。
四、真实美好的情感
新教材强调学生要有感而发,要勇于抒发真情,让学生真正走入课堂,勇于把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并且与大家共享,于是他们觉得上英语课真实、美好。比如在教学Reading“ORBIS”后,我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加入你作为一名非常出色的眼科医生,你会放弃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丰厚的待遇去投身“ORBIS”吗?你是怎么看的?学生围绕课文内容,结合社会现实,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表示人活着处理追求物质需要外,更需要精神支柱,社会的进步要每一个社会人尽自己的力量,这样的活动进一步净化了学生的心灵。新教材强调师生互动、协作,通过与学生民主、平等的交流,师生间心理距离拉近了,教师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化为和谐相处的益友,教师平等、主动地参与到学生之间,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这就建立起一个相互接纳、宽容的课堂气氛,达到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觉得学习是快乐的,课堂是美好的,成功是可望也可及的。
4.校外初中历史课堂竞赛观摩有感 篇四
先说说。从合肥38吴燕妮老师的讲座给了我很多灵感。说课的内容不仅表示好,而且表现不错,无论设计如何好,如果没有好的表现,法官也不会被认出,吴老师的课件简洁,清晰,但丰富而又丰富生动。通过课件展示课程,教材分析,学习分析和重重困难。吴老师专注于讲话的过程,链接是互锁的。而且找到了很多新材料,虽然由于时间问题,这些材料不是一一展示的,但我们说的材料在课上,你可以看到老师准备的这个课程是非常充分的,老师的设计支持。说话不是纯粹说话,只是谈论自己怎么样,而没有表现出他们真实的内容,而且缺乏。也说链接应该是完整的,喜欢 教学反思,黑板设计或尽可能展示。
在课堂上有学生,我认为有这么少的亮点值得学习。
首先,姚帮助老师的进口链接。姚老师对秦团结,其他老师一般都是视频或回顾历史的方式。姚老师让学生说几句话,让姚猜猜老师有什么意思。最后导致中国不同语言,但文字是一样的,这对于中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帝国奠定了基础,那么谁是统一帝国的时候呢?要导入此课程。这个导入,我想有这么少的功能,第一次接地,非常接近与xx学生的距离;第二,刺激学生的兴趣,一个好的学生的注意力更靠近教室;这个课程的收敛非常好。我们通常进口,过分强调趋同,而忽视对刺激学生的兴趣,这是需要反思的问题。
二,赵晨老师的材料。关于历史和历史的结合。赵老师从千年变化,到顺势和变化,所有的链接都是一手历史的历史数据,努力是。所有的技能都可以学习,但收集历史数据的能力不是学习。感谢通常的积累,非常 高的历史素质,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加强积累。
三,安庆老师的教科书。老师在纸上写了皇帝和部长之间的对话,分为四个角色。学生在舞台上表演,玩得很好。我认为老师的线条写得很好,只有学生会有一个好的玩。
5.初中英语观摩教学有感 篇五
2012年10月8日至12日,在郯城县教育局教研室陈永青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赶赴济南观摩了这次全省初中美术优质课评选活动。活动地点设在济南十四中学,参加评选的课题共50节,分A组和B组同时进行,观摩的教师可以根据相应的教材版本自行调整听课。通过此次活动,深刻体会到一节高质量的美术课堂,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分析,都会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能够激发观者的热情,触动人的心灵,吸引台下的观众去看,去听,去思考。根据观摩情况,现将自己的几点感悟总结一下,希望对大家的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一、心中有课堂、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材
通过观摩,我深深地感受到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施,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借鉴与创新。实际上,一节高质量的美术课堂教学,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为此付出多少劳动,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更直观的感受到艰辛的劳作所展现的丰硕成果,是我们可以直接欣赏和感悟的最有力的依据。在整个教学流程中,也不同程度地体会着一节完美课堂所带来的成功感。教师研究教学,可以做出多次调整、完善,甚至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得以修正,不过,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将是尽可能完美的一面。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每一节美术课,对学生而言,总是满怀欣喜盼望着老师的到来,憧憬着美术课堂的精彩。作为美术教师,更应该肩负使命,不负众望。听参评教师的课,赏心悦目,使得现场观摩教师们赞叹不已,简单地说,他们(参评教师)已经首先做到了心中有课堂、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材。
二、完美课件展示、教学情节设置、教师组织课堂,三者有机结合 教学活动中,多媒体的使用,即发挥了课件和其他效果的展示,又能够为课堂带来鲜明的时代特征。观摩中,能够看得出参评教师的课件设计已经做到了“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根据课业类型和教学设计的不同,教学情节的展现千变万化,有条不紊,总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惊喜。师生互动环节较为突出,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也得以很好的发挥。
三、个性体现、地方资源、展现时代特征
潍坊市潍城区教研室的范云老师讲授的是《剪纸的意蕴》,她的剪纸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曾获得国际金奖;日照经济开发区中学的刘方玲老师的课《线的魅力》将自然与人文、音乐与创作紧密结合,同时,展现了中国特色的艺术——飞天。东营市广饶县实验中学的王考老师的《壶中日月》但从材料的准备上,既能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又能很好的把我课堂,同时展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致胜一筹。青岛市崂山区第十一中学的张倩老师的《新媒体艺术》,从课件的设计制作上,突显时代变迁,课堂内容相当丰富,有条不紊,体现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课堂组织和驾驭的能力。还有潍坊第十三中学的李阿林老师的《结意寓心愿》中的中国结;临沂十中的张永霞老师的《黑白装饰画的美感》中的巧妙的导入;山东省泰安市第六中学的杨波老师的《格尔尼卡》的个性设计——走进传奇、解读传奇、续写传奇;崂山中学的张乃月老师的《城乡美术考察》中浓郁的乡土文化展现;滨州市邹平一中初中部的徐秀娟老师的《会动的画》中手影戏和皮影戏导入以及示范和作业展示中的皮影戏设备的使用,为她的课堂增添了光彩。临沂市临沭县第一初级中学的胡怀庆老师声音洪亮,激情澎湃,使得《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这一课更富于节奏感和时代特征。
6.初中英语观摩教学有感 篇六
丰惠镇中学
李银红 2013年3月28日至30日,“卡西欧杯”第八届全国初中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选活动在杭州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本次活动主要是录像课展示与参赛者自述。参评老师把一节完整的录像课做适当的剪辑,教师边自述边放视频,用自述阐明视频中设计的构想及所要达到的目标。虽然这种形式让观摩者不能体会到原汁原味的课堂氛围也看不清老师在课堂上设计的个别例题,但是能更明白设计者的思路与想法,也能听到专家独具慧眼的点评以及课后参会老师与参评老师、专家精彩的交流对话。这种别具一格的观摩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以下几点感受颇深。
1、重视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为了引出特定的数学对象,我们常常选取某种生活现象所呈现的问题(情境问题)作为培植数学概念的论域;为了将情境问题引向数学内部,就需要在生活现象与数学领域之间建立一座桥或一条河,找准生活与数学的联结点,从而把情境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所有参赛选手都非常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把许多数学问题分解为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生产中的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创设数学情境,把生活中的问题上升到数学问题,再以数学方法加以探究,找出规律。这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到非常亲切、非常熟悉,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动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如青海省参赛选手李生生通过通过欣赏图片,提出问题两个情境问题:
1、想知道一锅汤的味道怎么办?
2、考察某批炮弹的杀伤半径,我们应该一个一个试吗?来引出新课题《抽样调查》。通过学生熟悉的例子出发,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与全面调查的不同,为下一环节归纳新知作铺垫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比较与表达能力。如河北省承德市民族中学王志宇老师在执教冀教版《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中,借助手中的汽车模具进行运动过程模拟,体会两车的运动情况,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相吻合,有利于探索活动的展开并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通过动手操作验证,感受这个过程,使学生兴趣盎然,创设了良好情境。
2、重视数学实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课的内容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而数学实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货的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过程。
这次观摩活动中,我发现所有参赛选手的教学过程中都通过一系列经过精心安排的“数学实验”来完成。几何课,普遍采用“操作感知——观察认知——归纳、猜想——实验验证——推理论证”的教学。如重庆外国语学校的汪蓉老师在执教《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学生利用手中的三角形纸片拼图,并充分展示。通过拼图和展示,首先总结出能够说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的两类方法;再引导学生观察拼图中多出的线与原三角形的边特殊的位置关系,顺利的从拼图中得出辅助线的作法并加以证明,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证明中,将三角形内角和问题转化为平角或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的问题来解决,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学生通过拼图、观察、思考、验证等活动,真正地能够在“做”
中学数学,在“做”中享受数学的乐趣,参与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为后面独立完成另外两种证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如哈尔滨第49中学的寇维冬老师的《三角形的边》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能够借助于教师提供的学具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在完善归纳定义时,学生通过尝试拼接三角形,列举了各种反例,有三条线段连接不能构成三角形的情况,有三条线段首尾相接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还有其它各种情况,从而在做中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凝练总结归纳出三角形的准确定义,在探究三条线段构成三角形条件的活动中,教师提供了各种不同长度的彩条,学生动手操作拼接三角形,不仅找出了判断的方法,同时更加惊奇的发现,有一些特殊的三角形,此时适时的引导学生,不仅寻求了分类标准,而且在每一个标准下能够有效的分类,适时的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3、重视数学思想,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处理数学问题的知道思想和基本策略,使数学的灵魂。因此引导学生学生领悟和掌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数学思想方法,是由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力的桥梁,是使学生提高思维水平,真正懂得数学的价值,建立科学的数学观念,从而发展数学、运用数学的重要保证,是现代教学思想与传统教学思想的根本区别之一。
在本次观摩活动中我发现参赛选手在设计过程中都很重视对数学思想的渗透。如大连34中学的张杰老师在执教《菱形》一课时,通过问题串的形式让学生通过类比研究三角形、特殊三角形的基本思路,知道研究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思路;通过类比平行四边形的研究方法,探索菱形的性质;既为矩形、正方形、梯形的学习起到引领的作用,又为学生的学习积累了经验.在对菱形的概念、性质及研究策略、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的总结过程中,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在这次观摩活动后,我感觉自身有太多的不足,平时的教学方式还是比较传统。虽然我能认识到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组织者,但认识并不深刻,因此在执教过程中往往为了赶进程、提高分数而导致理念都流于形式。我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能以开放式的课堂形式组织教学,把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在学习活动中调动、启发、引导学生有意识的主动的去观察、比较、分类、归纳,在学生积极思考和教师的精心设计下,相信学生会学得轻松、学出信心、学有所成。
7.初中英语观摩教学有感 篇七
从总体上来讲, 这次参赛的每位教师的课都“各具特色、精彩纷呈”, 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素质教育观念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基本功更显扎实。参赛选手的教学设计周密细致, 问题设置和引导到位, 教态大方沉稳, 给在场观摩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参赛选手从材料的补充、教材的研究、课程理念的体现、教学设计、辅助手段的使用等方面都做了精心准备。在比赛现场, 笔者欣赏到了每个教师制作的精美课件, 看到了好几位教师富有亲和力的微笑, 聆听了他们凝练、干净利落的语言, 这些都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思维开阔活跃,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授课过程中, 参赛教师都能够倾听学生的声音, 及时地评价、鼓励和引导学生, 所有这些都说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历史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二是导入设计别出心裁。一个精彩的开头能起到先声夺人的功效, 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又能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强烈欲望。有创意的开讲, 可以点燃学生的激情, 让他们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很快投入对问题的思考。如有位选手从张謇大生纱厂的《厂儆图》入手, 娓娓道来, 既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同时又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理解张謇创办企业的举步维艰。还有位选手利用孝文帝改革的视频导入新课, 让学生了解孝文帝善于学习、遇事果断、挑战挫折的高贵品质,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为主要教学方式。新课改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这一点在本次比赛的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生命课堂的展示, 使古板的历史课堂绽放出人性、生命的光芒。现在的历史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满堂灌的过程, 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下进行的。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教师只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真正实现了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变化。在本次比赛中, 各位参赛选手始终以一个合作者、伙伴、朋友的角色引领学生走进课堂进行学习。教师富有亲和力的教态、丰富的表情、灵动的眼神, 都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给学生一种亲切感, 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这使历史课堂更显生机盎然、活色生香。
在受益匪浅的同时, 笔者也另有感触, 感觉有些选手的课堂设计仍有值得商榷之处。
一是教师要牢固树立生本理念, 真正关注学生需要什么, 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 在历史课堂上学生应该学些什么。相信教师对这些都很明白, 但实际操作中却南辕北辙, 为什么?教师的设计思路与学生的思维不同步, 教师在课堂中“站”得太高了!有时教师的课堂设计没有给学生留足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时间, 学生整节课都在翻课本找答案, 都在迎合老师的“表演秀”,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即使有所收获, 也无非是老师“填鸭式”地给他们的“鱼”。他们缺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 没有参与相关的活动、没有亲身体验, 其兴趣能力、发展从何而来呢?因此作为一线教师设计课堂活动时, 虽然目标定位要高, 但是起点要低。要真正俯下身子听听学生到底需要什么, 既不能让学生感觉活动流于形式, 又不能让学生感觉所要的东西可望不可及。
二是少数课堂给人“花架子”的感觉。少数选手在课堂设计时只重形式, 忽视了对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和长远发展的考量。比如有位教师整堂课都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对此笔者有些疑惑:这些是学生需要知道的问题吗?集体讨论对于全体学生都适用吗?没有自我思考的讨论有价值吗?另外, 有个别选手用情景剧来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可是学生的表现背离了课堂的主题和教师的预设, 让人啼笑皆非, 这些都很容易让人产生“花架子”的感觉。如今不少地区开展“洗课”活动, 强调本色教学。笔者由此回想起两年前研究过的一个微型课题“关于初中历史“本”“真”教学的思考和探究”, 撰写了论文《“本”“真”教学, 还初中历史课堂“庐山真面目”!》并发表于《中学课程资源杂志》。近几年, 江苏如皋一直在搞“活动单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其内涵和真谛就是让刻板的教学活动化, 让机械、生硬的知识灵动起来, 让过去的“听众”“观众”主动走上舞台, 逐步成为出色的 “演员”。但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而忽略了本质, 否则大家都会在“活动”中迷失了自我。笔者曾刊发过论文《问渠哪得清如许?小组合作活水来》以及 《合作学习, 切莫歧路无为》。
三是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历史是凝重的, 作为历史教师, 我们的知识储备也应该是厚重的。初中学生已不像小学生一样爱展现, 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他们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是我们历史教师应该研究的问题。上课时,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反应做出迅速判断并找到相应的策略。比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没人回答 (或学生根本不知道从哪回答) , 此时教师应该怎么做?很明显, 应该反思自己所设置的问题是否合适, 如何改进。但有些教师选择听之任之或一味旁敲侧击地“引导”, 导致把问题复杂化, 有时甚至使学生没有了方向, 听得稀里糊涂, 如同雾里看花。
当然在这次活动中, 还有很多值得笔者学习的。笔者作为初中一线历史教师, 要不断学习, 不断反思, 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 学习他们对细微之处独具匠心的设计, 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 笔者将会更好地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将生活和历史紧密联系起来, 培养学生的历史体验意识。历史与现实是连体婴儿, 彼此依存, 我们要以史为鉴。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记住历史, 更是理解历史对今天生活的借鉴和影响。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 既要尽量从学生生活中选取内容, 又要将抽象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让学生逐步形成论从史出的能力, 真正促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二是培养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看问题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尽管史实是不会变化的, 但是历史观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 又要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比如可以通过“如何正确看待岳飞抗金?”“如何正确看待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各项成就?”引导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使学生形成主流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一节课的优劣很难用一把尺子来衡量,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但是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 我们必须从学生终身发展和可持续成长的高度出发, 牢牢把握课程标准, 明白学生到底需要什么, 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让我们自己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真正把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根本性转变。只有这样, 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才会不断革故鼎新, 不断与时俱进。
摘要:文章以作者参加2015年南通市初中历史评优课为起点, 从参赛选手课堂教学的亮点、不足以及自己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参加活动的深刻感悟。
8.观摩“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感 篇八
镇泉小学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留意观察生活,让他们从生活中去发现,去体会,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放飞心灵,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爱上习作,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孩子们徜徉其中,快乐其中,获益其中。
上一次,我有幸观摩了重庆市举办的“小学语文习作课堂教学”赛课活动,让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此次习作课堂教学赛课活动分为习作指到与习作讲评两部分进行。
这几堂习作教学课,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习作指导中,教师 都紧紧围绕习作题目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孩子们表达的欲望,让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畅所欲言,为写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相机进行引导,然后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根据习作要求进行写作。
习作讲评是习作课堂教学的第二次指导过程,是师生互动,积极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不断开放与生成的过程。在习作讲评中,教师紧扣学生习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以及对作文修改过程等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目标的评价,不断积累习作的情感,提高习作能力。“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鲁迅先生说过:“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教师鼓励学生在自读、互读、集体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正确欣赏、借鉴并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铜梁县第一实验小学刘洪老师所执教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单元习作指导《漫画的味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8年,是所有中国人为之激动,为之骄傲的一年,刘洪老师就抓住了奥运这个主题。在上课前,他给大家出示了体育明星小罗纳尔多、刘翔、姚明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他们的认识。然后再展示了关于这三位体育明星的漫画,让学生在初步理解漫画的基础上,给姚明、刘翔在2008年的奥运会中提出希望,并说说自己对即将举行的奥运会有些什么期望。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改变了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所谓读书之道,让学生学会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奥运。接着,让学生说说对即将上课的刘老师有些什么期望,一下子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上课伊始,刘老师要求学生齐读漫画的概念,在学生初步感知漫画的概念后,出示了一幅漫画。漫画的内容是:一个孩子坐在电视机前,让妈妈给他倒水,让爸爸给他拿苹果,让奶奶给他洗脚,让爷爷给他捶背。学生欣赏完漫画后,根据提示要求说说漫画的内容,再说说漫画作家的用意。由于这一幅漫画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大家都敞开了话匣子,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刘老师让学生画出漫画的续画,这就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接着,刘老师出示了一道算式:“溺爱+依赖=?”同学们众说纷纭,答案精彩纷呈,让我记忆最为深刻的应该是: “溺爱+依赖=一事无成”。紧接着,刘老师让孩子们讨论:要怎样做才能成材,给了孩子们自由发言的空间,让他们大胆地说,尽情地说,说出心中所想、心中所感、心中所悟。在习作课堂教学指导课最后,刘老师总结了漫画习作的方法:那就是要看懂漫画,体会漫画作家的意图,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升华情感。在习作讲评中,刘老师运用了多种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比如:生生互改,集体修改,让学生明白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习作课,刘老师将漫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漫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懂得了:要上好习作课,就要注重学生的积累与运用。大部分学生怕写作文,厌写作文,他们往往为了应付了事,总是随意编造,不是抄抄摘摘,就是胡乱拼凑,写出来的文章语病甚多,不合事理,笑话连连,老师的评价自然好不到哪儿去,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写作提不起兴趣,即使老师的引导很出色,还是激发不起学生的习作热情,致使写作训练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在每学年16次左右的习作练习中,我发现有些习作题目学生完成得不错,这是因为学生胸中有这方面的积累,命题的内容是学生经历过的,由于题目出到了学生的心坎上,所以人人都有话说,写出了真情实感。鲁迅先生说得好“文章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或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由此可见,要想学生作文写得好的最直接的途径是多积累、多动笔、多修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善于积累学习中学到的知识,积累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常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课内知识的积累。教材本身就是学生习作的典型范例。如果学生能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积累,这无疑是一笔很丰富的财富。因为精选到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名篇佳作,文质兼美,都有其独特的一面。譬如:文章精彩的、细腻的景物描写,作者独具匠心的材料安排,都值得学生学习借鉴、运用。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注重学生的积累应用。作者遣词造句都有其内在的含义,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掌握、运用,就一定要在教学中注重这方面的训练。教师对学生要有具体的要求和指导,使之真正地为学生以后的习作打下基础,而不是蜻蜓点水,稍纵即逝,成为过场。
2、注重课外的延伸。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选择读物,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主”,以优秀课外读物为“辅”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其次,让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写作、听说相结合。教师可以经常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做适当地摘抄,也可以用日记、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大量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背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助写。第三,为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教师还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展览、评比等活动,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或者开展小小故事会,把在课外书中看到的精彩片段讲给同学听;或者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保证读有所获;或者举行班级演讲比赛,为学生搭建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读书的成功与喜悦。
3、加强学生的阅读感悟。朗读的作用不仅在于增强记忆,更有助于理解,要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唯有多读感悟。宋代理学家朱熹就曾强调“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当学生的感悟能力提高时,在习作中就会把心中所想的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从古至今,许多有成就的文学家哪一个不在“读”字上下功夫?把阅读培养成一种习惯,一种促使人向上奋进的能力,这也是我们积累到的一笔最大的财富。
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就像一座塔的塔基,它的每一个部分都应该扎扎实实,越发到了顶端才越发神奇诱人。所以,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指点学生掌握和运用学过的知识,使之转化为一种能力,一种在习作中应用自如的能力,达到真正的写作要求。
通过这次学习,还让我懂得了:求真,是小学习作教学的灵魂。习作教学必须从现实生活入手,写真实的事物,体现孩子们纯真的特点,抒发他们的真情,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或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一、真实——根植于生活的沃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有的文章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来,反映真实生活的,小学生习作也一样,它真正的本源是现实生活。因此,习作教学要与小学生实实在在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习作训练要扎扎实实地建立在孩子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首先要引导孩子参与生活,观察生活。与孩子家庭联系,转变观念,让家长把孩子带入多彩的生活之中,让他们积极参与生活。学校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借助各种形式体验生活。让孩子们了解人生百态,让孩子尝到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窥视生活的真实面目,使他们对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对人生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有了丰富的生活基础,也就有了丰富的写作材料资源。特别是丰富的生活给了孩子们多姿多彩的精神体验,这都为习作打下情感基础和动力基础。第二是思想的积累,情感的积累。让孩子们学会记日记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在记日记的同时让孩子进行适当的思维,发表对事物的看法,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参与生活,体验真情,不但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孩子,使孩子的身心得到教育,思想趋向成熟。最后把习作建立在生活这个坚实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才能写出我们期望的文章来。
二、纯真——放飞儿童的天性。少年儿童有着非常烂漫的天性,无比纯真的思想以及非常活跃丰富的想象力。这些都是进行习作教学有利的先决条件和非常可贵的习作资源。写作是个性化很强的创造性活动,因此我们的习作教学要千方百计地利用孩子的特点,开发他们的灵性,张扬他们的个性,使习作充满童真、童心、童趣,抒发孩子们纯真的情感,通过这次的习作课堂教学证明,顺应了童心,让孩子真诚坦言,就能引爆孩子们藏在内心深处纯真的情感,就能使习作训练焕发出生命的光华,这才真正体现了“习作追求真、善、美”的宗旨。
三、真情——不拘泥于呆板的事实。习作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心智活动,作文是孩子们的精神产物。《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作文要求“感情真实”,表达“真情实感”。但是简单的事实不一定能等同于真情。我们在习作教学时,不但要保护孩子纯洁心灵的独白,还应当鼓励,让他们千方百计地用多种手段表达自己最真实的,心灵里最真切的情感,让学生在习作中具有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的作品更具有灵性。
9.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观摩培训有感 篇九
邹茂鹏
2011年6月25~27日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的学习活动,期间我们观摩了山东的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参观了上述学校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情况,认真听取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精彩报告,对我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改革增添了榜样的力量。概括而言,要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追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从昌乐二中的经验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观念更新是课改成功的前提和关键
首先是学校领导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对学校持续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领会新课程的理念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和要求,深入课堂第一线指导和实践高效课堂教学活动。
其次,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素质,建立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和教师工作评价方案,强势推进和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昌乐二中] ① ② ③ ④ 没有高升学率不是好学校,而只有高升学率不一定是好学校。学校是一本书,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也是一本书。教学就是老师教着学生自己去
“满堂灌”、“填鸭式”传统课堂是我们教育的顽疾,学生精力的流失,主要原因来自老师简单机械、生硬、霸道的灌输。
⑤ 把每一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办学目标。
⑥ 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一座教育的丰碑。教师要做三种人,会学习的人、快乐工作的人、善于反思的人,他们说要追求幸福,就必须我工作、我辛苦、我进步、我快乐、所以我幸福。
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先学后教,自主合作探究”。
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71”模式的内涵:
①学习内容方面: 20%的知识——自学能会 70%的知识——合作学会 10%的知识——老师教会
②学生组成方面: 20%学生——特优生 70%学生——优秀生 10%学生——待优生
③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
20%(约10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70%(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 10%(约5分钟)——学生自结、巩固、检测 ☆“271”模式的五个步骤: 学生自学,自主探究; 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271高效课堂”的关键:让“学习小组”成为动车组,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形式。小组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成,即各组总体水平一样,每组又由优、中、差生组成,即:AA、BB、CC结构组成。这样能使各小组之间公平竞争和评比,又有利于分层次教学,实行生生互帮制度。让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学生成功欲望的满足,小组集体荣誉的实现,课堂分组展示竞争成为课堂高效推进的驱动力。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各班都有合理的评价标准和奖励机制。
昌乐二中模式中的自主学习时间由原来在课上现在变成了主要是课前,课上自主学习的时间长度决定于学生课前学案完成的情况,要求教师课前(课前一天晚自习交上)对学案全批全改,课后要对学生修改和完善后的学案进行再批改。
学案的格式学校有统一的要求。学案的编写必须有利于学生学——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而不是利于老师教。
学案内容要分层设计(A-B-C),年级部严格审查和控制学案的质量和发放数量。老师只用学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的两本资料老师不做处理。
课堂上学生的展示和点评是由老师分层安排的:B或C层展示,A层点评,教师适时点拨,其他小组的同学设疑对抗,课堂气氛积极活跃,最后学生的课堂总结和评价非常精彩到位。值得注意的是,“好的经验是奶,不是油”,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加水”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东西才是最有效的。
高效课堂应该是快乐和谐的学堂,让学生参与体验,品味成功的快乐,课堂的高效,让教师同时体验了丰收的快乐。高效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每一个师生都成为幸福快乐的人。
三、深厚优雅的校园文化
我们所参观学习昌乐二中,文化氛围浓厚,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如画的校园风光,如诗的文化内容令人心旷神怡。丰富充实的走廊文化,墙壁文化,班级文化让四面的墙缝说话,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精神鼓舞。真是草木含情,墙壁有声。1.学校的走廊文化、墙壁文化、班级文化,有一共同点就是把整个校园建设成精神特区,使广大教职工、学生每天生活在激励中,提醒中,生活在时刻被熏陶被鼓舞的文化氛围中。如昌乐二中的学校办公楼前,形似一本书的大理石上书有“故事从这里开始„„,求是创新,至善唯真”,大标语是诗一般的忠告:“将规范锻炼成一种习惯,把认真内化为性格”;走廊里牌上是“李阳英语100句名言攻克语法”的双语内容:中文名言、英文诠释,注有语法解析,集知识思想教育于一身;教室门上方有特色的班名,如“超越五班”、“龙腾十七”、“奥巴马班”、“先锋班”、“和谐之家”,门上面有特色班训班规,如“自强不息、拼搏争先”等,教室内黑板周围有:“积极展示,踊跃发言”、“展示与思考同在,质疑秘探索同行”等,还统一贴有第几周温馨提示,如第五周温馨提示。:
(1)积极参与高效课堂,加强自己合作学习,展示高效,讨论积极,争取达标过关。(2)加强自我管理,提高综合素质,努力提升个人文明素养,做一个乐学、善学,不断进取的学生!教室内外墙报内容既美观又实用,如教室外墙壁上有“学法指导专题”具体内容如优秀学生规范化的答卷;有优秀的小组名单与合影;有周末假期自主学习优胜小组名单及合影等;有本周德育千分制扣分情况一览表。教室内墙壁上主要记录班级文化,有学生展示的豪言壮语、点滴体会,有班内制度,小组成员情况、小组考核计分细则、小组内的组员目标计划、常规检查量化检查记录等。
以上文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用艺术的形式、怡目的色彩书写着学生的成长记录,成长的足迹。我想这丰厚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一定能够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生活的内驱力,促使学生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
2.校园风光美,楼、路、园、石寓意深刻,均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一砖一瓦,一叶一花一石都渗透着教育的智慧,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就浸润在无处不在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日久天长,百炼一定成钢。楼名:敏学楼 唯真楼 笃学楼 纳海楼
路名:追梦路 励志路 求索路
园名: 逸春园 夏韵园 秋实园 傲雪园 奋生园 望越园 遐思园 怡心园 石名: 天、地、人石 励石 淑石 谦石 慎独石 瞬石 问天石 健石 憩石
四、感悟和反思
10.初中英语观摩教学有感 篇十
通过反复研磨黄老师的讲课视频, 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总结了本堂课的亮点。
1.确立明确的三维教学目标, 循序渐进完成有效的课堂教学。本节课的任务是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或他人习惯的作文。围绕该任务, 在写作前, 黄老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做了非常充分的铺垫。首先, 黄老师从自己的生活方式引入到教材中女主人公的生活方式, 让学生自己找出课文中描述人物习惯的短语词组, 并进行分类, 区分好习惯与坏习惯。随后由教材中的主人公联想到学生本身, 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尽可能多的写出自己的好习惯与坏习惯。至此, 写作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已大体复习和掌握。其次, 在老师的引导写, 学生自己动脑完成一张表示因果、转折和并列关系关联词的表格, 并运用填写流行歌曲歌词的方式加以巩固。至此, 写作相关的知识储备已大体完成。接下来, 进行技巧方法的引导讲解。黄老师用形象的“汉堡理论”解释了文章的一般结构:汉堡第一层为文章开头第一段, 第二层是文章内容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主体部分, 第三层则是文章的结尾。用完整的“汉堡理论”分析教材中的文本。至此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主要的写作技能和方法。与此同时, 在整个的铺垫过程中, 时刻透漏着情感态度的熏陶。小组合作探究, 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头脑风暴环节, 有同学写“never wash face”或“never do homework”, 黄老师采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读出声来, 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情感的升华。
2.采用丰富多样的教法学法, 大胆创新, 活用教材。本堂课主要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 从收集写作素材, 分析教材的篇章结构, 到最后文章展示, 是一个完整的从输入到输出的学习过程。黄老师善于运用比喻, 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成大家喜闻乐见的, 容易理解的知识。比如, 在讲到关联词时, 黄老师把之前收集的词组短语比喻成一颗颗珍珠, 要想把珍珠串成漂亮的项链, 必须有一根线, 而这根重要的线就是我们作文中要用到的关联词, 如此让学生能够“乐中学, 乐中用, 乐中求进步”。最后总结部分, 黄老师大胆创新, 改编神曲“小苹果”, 换上写作技巧的歌词, 学生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 更是能够大声唱出来,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把基本的写作要领掌握于心。整节课中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学习, 并且能够通过小组内合作, 小组间竞争, 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和学习热情, 学生能够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 在老师的引导下, 有梯度的掌握写作的步骤和技巧。
3 . 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 点燃学生学习热情。整堂课中, 黄老师始终热情洋溢、激情澎湃,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 在愉快欢乐的学习氛围中, 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本节课从幽默诙谐的师生问好开始 (“ladies and gentlemen” and“sir”) , 该老师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义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黄老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小组活动当中, 认真及时的解答学生的疑惑, 对于表现极好的小组适当的给予物质的奖励和表扬。此外, 黄老师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夸奖之词, 除了“very good, excellent, good girl...”, 老师还用到 “I think you have really wonderful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当同学们发挥想象完成文章的结尾时, 老师用了这样的话 “Ladies and gentlemen, you are really impressed me.”虽然黄老师在课堂中表现的极为随和亲切, 但是当学生问, 能否用汉语回答问题时, 黄老师极为坚定的回答“Try to speak in English, OK? Just a English word!”其实课堂中老师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坚持, 如果老师坚持使用英语, 那么学生也会跟着使用英语, 久而久之, 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会潜移默化的提高。
二、本节课的不足
虽然这是一堂成功的写作课, 但是同样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就像是本堂课要写的作文, 每个人都会有好习惯和坏习惯一样。
首先, “抛物线”似的导入过于冗杂。本单元的主题是“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本节课围绕“good habits and bad habits”的主题开展的一堂写作课。上课伊始, 黄老师展示了两张自己9年前和4年前的照片, 并且让同学们描述其变化, 然后猜测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整个过程的目的即引出“habit”一词。这个导入有一些冗长, 类似一条抛物线, 抛出去两张照片让同学们各抒己见, 大部分同学们的猜测是“handsome, naughty, knowledgeable, …”这些词与主题词“habit”相差甚远, 直到最后有同学从“heavy”一词引出了“habit”, 导入活动到此结束。该导入可以直接表明写作的主题, 可以让同学们用“头脑风暴”或“思维导图”的方式写出或者说出与“habit”有关的内容, 然后根据这些引出有关写作的相关内容, 最后写一篇文章。
其次, 写关于Grace姐姐的一篇文章, 通过学生最后的作文展示可以看出,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非常了解Grace的生活习惯, 所以很多学生存在胡编乱造的可能。
三、总结
总之, 没有任何一节课堂是完美无瑕的, 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黄老师的这节写作课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环节的展开实施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是非常成功的, 基本能够达到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教学实施的规范性。笔者在今后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中, 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摘要:通过观看第十届全国初中英语教学大赛的课堂视频, 笔者获益匪浅。其中, 来自湖南长沙市长郡实验中学的黄湘峰老师的写作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将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对黄老师的课进行客观评价。
11.有感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篇十一
有感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文/杨春艳
新版课标中明确指出,五级课外阅读量应达到15万单词。由此我对英语阅读教学有了新的感悟。
一、课前预习,培养能力
预习时,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拼读部分生词、词组,扫清阅读障碍。(2)浏览全文,找出各自然段的主题句,或说出段落大意。(3)画出语言难点,并提出独立见解。(4)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供堂上进行回答。
二、注重阅读技巧训练
为了加强阅读教学,我特别注重每一节阅读课的阅读技巧训练。引导学生注重对标题、插图的理解、把握,通过标题帮助理解猜测文章内容,比如A Bus Driver and somg Pasengers Saved an Old Man,学生根据标题、插图对文章内容做了很好的`猜测。
引导学生运用略读(Skimming)、查读(scanning)等阅读技巧,快速抓住关键信息,从而培养他们越过生词障碍。
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构词法及上下文猜测词意,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有些学过的单词会忘记,而学生的特点是有一个生词不认识就读不下去,我就鼓励他们猜测,此办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同时也学会了更多单词。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如,学习A Bus Driver and somg Pasengers Saved an Old Man时,引导学生Which word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topic?学生回答“save”,在黑板上写下这个词之后,让学生说出每一段的内容,写出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帮助理解。
引导学生分析语篇,善于识别信号词first,secondly,third,then,after,before,next,last,afterward,finally;表示列举的有:and,also, in addition,for example;表示比较对比的有:although,however,but, otherwise,on the other hand,on the contrary,表示因果关系的有:as a result,as,since,so,because,therefore,etc.
总之,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词汇是基础,多读是关键。
(作者单位 吉林省双辽市服先镇中学)
12.参加第八届阅读教学观摩课有感 篇十二
石嘴山市惠农区简泉小学蔡军
2010年10月19日——21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宁夏银川体育馆举行的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观摩课。活动从10月19日上午9:10分正式开始,21日中午12点结束。共听了来自全国17个不同省份的优秀教师的17节课。这17位教师的课各有特色、各有风格,但在课堂上不变的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线,以把握大纲和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堂质量工程的五项标准为设计依据。同时,我还感受到了“活”的语文课堂,感受到了有“生命”的语文课堂,也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巨大魅力和深广的学文。总的来说听了他们的课我受益匪浅,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深厚底蕴,如果细心挖掘一定能品味出、体会到语文教学的独特艺术性。无论是他们的引课、授课、评价语言、教学基本功,还是他们幽默的教学艺术、作业设计等都将指导着我,成为一面照耀我成长的镜子,对于指导今后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授课、学生能力培养等多方面都启示着我努力的方向。下面我将主要围绕新课导入设计为话题,谈谈我的一些认识和看法与大家共鸣。
导入新课在许多教师看来可有可无,或者说对于指导学生帮助学习效果不 是很明显,过去有时我也有过这样的误区。参加全国第八届教师观摩活动,我意识到自己先前犯了一个错误,实际上课前导课十分关键,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尽早进入角色,利于教师了解学情。而且导入的到位对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参与的积极性能起到极大地帮助作用。课前十分钟设计的巧妙、新颖、以旧迎新、有特色对于帮助教学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巧妙地设计有时能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时能起到铺路架桥的作用;有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时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有时还能起到以旧引新、循序导入的作用等。
一、话家常、在轻松氛围中导入新课。
课前和学生话话家常、聊聊平时的学习、爱好、生活,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感受到学习语文的轻松、自在。同时和学生进行沟通,还可以增进彼此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新接触一个班的同学,不进行课前谈话,直奔主题进行授课,学生还没有准备好进行上课效果是不佳的。有的老师在这方面就给我们起到了好的效果。课前十分钟和同学们聊天,和学生谈学习、谈生活、谈爱好学生其实也喜欢,学生愿意和老师进行交流,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老师。巧妙地把谈话内容引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题上来,既和学生拉了家常又和学生初步探究了与学习课文相关的知识,真所谓教学有道。重庆市珊瑚实验小学郭蕾老师在《小兵张嘎》一课,课前十分钟谈话上明显体现了这样的设计。老师先是说了一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紧接着说“我想死你们了”,然后很自然地介绍了重庆的饮食文化、地形,又让听课的同学介绍自己地区的方言和特点,又用重庆方言和同学交流,简单让同学们感受方言的味道,先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又让班级里几个同学说了自己地方的方言,然后渐渐导入嘎子的声音,随机播放《小兵张嘎》片尾歌曲引出新课。在和同学们聊天的同时,了解学生的学情,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由兴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轻松的氛围中谈到学习的主题“嘎子”,从而导入新课《小兵张嘎》,同时老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嘎子的什么吸引了你?”这样在轻松谈话中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简单的认识和了解。这样对于帮助学生学习课文起到了带路的作用。在郭老师正式授课的时候,我就明显能感觉到学生的积极和主动,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证明了老师课前谈话的有效性。
二、展示地方景点、说地方风俗,在交谈中导入新课。
不同省份的地方景点不同,在导入新课时,就有教师抓住这一点为契机,在课前十分钟和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中一边欣赏美景,一边以朋友的身份和同学聊天,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特点有全面的了解,增加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另一方面可以在谈话中,更多的了解一个班学生的学情,让学生对新接触的老师有更多的了解。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小学毕雪燕老师在设计《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前十分钟时,老师先是清唱歌曲《五十六个民族》,然后告诉同学们“我来自于云南,云南有二十几个民族,猜猜看老师是哪个民族的?”接着向同学们介绍云南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介绍完后顺势用大屏幕展示云南风光图片,使学生一目了然就能欣赏到云南的风景、感受到云南的风情。欣赏完后毕老师紧接着问“同学们,你们这有什么出名的景点或者是好玩的地方?”同学们开始争先恐后的抢着说。接着毕老师又用云南方言教同学们说“欢迎来到云南。”同学们的兴趣又一次被调动了起来,有同学用银川的家乡话介绍地方特色食品、旅游景点。就这样在轻松地谈话中,老师和学生彼此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生也对新接触的老师产生了好感,这样老师在进行新课时就会轻松许多。接着毕巧妙地由云南风景图片转移到欣赏父子图片,向同学们展示了许多父子亲情的图片,让同学们感受“父子情深、父爱伟大、父爱无疆、亲情伟大”,然后引出新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可以说毕老师一连串的设计,既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快乐,又巧妙导入新课,同时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可谓“一箭三雕”。青海省西宁市北大街小学彭娟老师在设计《“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给了我们新的招数。彭老师先是进行自我介绍,向同学们说了自己的爱好、习惯。然后询问学生“你们有什么兴趣、爱好?”然后老师问“我们班谁朗读好?谁书写比较好?”接着请朗读和书写好的同学进行展示,老师也做了评价。又和同学们聊
了聊身边表扬和批评的事,然后导入新课。整个环节的设计不但联系紧密、氛围轻松,而且实效明显。还有几个老师大体采取了同样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课件上欣赏家乡的风貌特点,很多同学只是听过,没有亲自看过,通过课件的展示清楚的了解自己家乡的特点。从心底油然而生对家乡景色的赞美,从内心感受到自己家乡的美丽和对家乡的热爱。通过不同方式了解风俗、方言,在轻松谈话中导入新课,确实在上课的过程中,已经证实了效果。
三、猜谜语,练习学生听、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安徽省淮北市黎苑小学,张文花老师在讲授《数星星的孩子》一课,为了在课前就能提前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张衡从小就喜欢观察和思考,课前十分钟她是这样设计的,“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个谜语,同学们猜猜看。”紧接着老师又补充了这样一句“会听的的小朋友、会思考的小朋友才能猜得出来。”紧接着老师用大屏幕展示了三个谜语分别是猜“太阳、月亮、星星”,三个谜语出示后,确实认真听的同学就敏捷的猜出了答案。接着老师又有猜谜语猜出星星后,用大屏幕打出星星的美丽图片,满天的星星在夜空中闪烁着,非常美丽。张老师又说“这么美丽的星星在天空中闪烁着,越闪越多,越闪也越美丽并深深的吸引了一个孩子,猜猜他是谁,他在干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是“张衡。”接着张老师介绍到“张衡出生在1900多年前,他从小就善于观察、喜欢动脑,最后成为了一名科学家。”就这样张老师很自然以猜谜语为主题导入了新课,同时间接地告诉了同学们,张衡从小就喜欢观察,而且还爱思考,也只有爱观察、会思考的孩子才会成为科学家。从张老师的引课我们发现,巧妙地设计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调动起学生从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没有正式学新课的时候,就能感受到探索的乐趣,这样进入状态学习课文时,他们就会目的明确的学习。确实,整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维也较敏捷,看得
出他们愿意探讨科学家张衡的故事。
参加了三天的活动确实感受很深,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学生的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对学生的责罚越来越少,爱意越来越多。想一想以前自己和学生的课堂,成功的课堂很少,确实感到很惭愧。虽然自己从事语文教学有12年了,但是对语文教学的领会还是太浅薄了。语文教学博大精深,需要我们揣摩的地方有许多。在参与这次活动,我感受到教师们在设计上的特色,单从他们在课前十分钟的谈话上,我看出了他们对学生的爱,一种似“父爱”或“母爱”,显示出了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前,每当早晨检查家庭作业时;批改学生作业他们书写不工整时;课堂上他们启而不发时;辅导作文效果不明显时等情况,不会进行过多的了解对学生就是批评,好像这一切的错都是他们,与我没有一点关系(因为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我的确很尽心),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还是因为自己没有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理解语文真正的内涵,没有把学生当作是活的生命体来看待,只是单单认为学生天生的责任就是读书、写字、学习。一味的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学习情趣的培养。我们应关心学生的爱好、追求、理想,还应和他们沟通、交流,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有意无意的就要和他们拉进关系,增进彼此的了解。语文教学是一名艺术,我觉得这门艺术里面包含着师爱,一种不计名利、不记得失,简单、平实、朴素的爱。
总之,语文教学知识包罗万象,内容丰富,让我们做爱研究的学习者,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学习方法,让自己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形式,让更多的人和团体认可,得到社会的认可。
参加第八届阅读教学观摩课有感
石嘴山市惠农区简泉小学
13.初中英语观摩教学有感 篇十三
运动参与是学生习得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 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 形成积极的体育行为和乐观开朗人生态度的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引导、刺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教学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关键, 只有充分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欲望, 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在练习中提高技能, 在思考中掌握知识, 在合作中发展能力。课堂上, 夏老师通过积极的评价、鼓励, 有效地利用肢体动作和口头语言, 学生不仅仅是身体能跟着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 他们的眼睛始终看着老师, 全然不顾周边密密麻麻的观摩教师……学生参与的欲望很高, 参与的主动性很强, 参与的效果很明显。让孩子们能主动参与、积极参与、全面参与、全员参与, 这是特级教师的个人魅力, 更是一种修炼、一种沉积。参与度是检验“人本教育”理念和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中, 提高参与度需要我们关注每一个孩子:关注他们的行为习惯, 关注他们的差异发展, 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
1.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夏老师的课堂中, 除了积极地表扬式评价, 还不时地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及时提醒或制止。比如, 在练习中, 后排的个别小男孩稍有违规, 夏老师马上对其进行提示, 并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另外, 对有些孩子的不安全行为, 也在第一时间进行制止, 使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得到规范教育, 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 其实是成就教育的大事。
2.关注孩子的差异发展。关注个体差异, 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是课程理念之一。因材施教, 尊重差异, 每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我们的精心栽培与呵护。夏老师的课上, 我看到的师生关系随时在转换, 很多时候, 教师就像是孩子的奶奶一样, 亲切和蔼, 带着他们开展游戏, 而这个奶奶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小组或孩子会给予更多地“照顾”, 使他们原本比较脆弱的心灵得到呵护, 重建学习的信心。
3.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低年级孩子的心理起伏较大, 对教学任务的开展会有较大影响。夏老师设计的合作走充分符合孩子的心理变化规律, 由简到难, 引导孩子们从小团队的合作, 到大团队的合作, 从小成功走向大成功, 在体验游戏的快乐, 技能的掌握, 更发展了合作中相互信任、相互包容、学会帮助、学会学习的品质和能力。
二、高效体育教学应追求课堂 的”自然度”
夏老师从事一线体育教育教学工作37年, 始终坚持“立足课堂, 追求体育本色”的教育理念, 将生活、生存、生命教育融入现代体育课程中。在她的课上, 我们看到的是:没有繁杂的场地布置、没有花哨的教学道具, 呈现的是自然的、原生态的、流畅的教学情形, 像是绢绢细流, 渗透每个角落、滋润每个生命。
1.自然、流畅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中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 通过讲解模仿、重难点分解、尝试体验、纠错练习、完整展示、评价激励等多种教学形式, 在尝试—引导—实践—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分层次、反复地练习, 以小组合作学练为主线, 充分激扬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在“模仿体验—实践尝试—互助互评—改进完善”中得到全面发展。
2.自然、亲和的教学语言。教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教师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对孩子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体育教师不仅仅要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善用肢体语言的能力。夏老师的课堂为我们作了典型的范例, 她的口头语言亲切、自然, 像长辈对晚辈的谆谆教导, 又像是朋友间的平等交流, 让人感受到温暖的同时, 又不得不信服与听从。她的肢体语言自然、优美、大方, 已经五十多的年龄, 展示出来的肢体语言, 不但不逊于青年教师, 甚至于要远远超过青年教师, 让在场的年轻教师大为震惊。
3.自然、及时的评价形式。课堂需要评价、需要鼓励、需要引导, 自然及时的评价能让孩子更好、更快地学习知识, 掌握技能, 巩固习惯。经常在观摩课中看到教师为了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刺激孩子们的兴趣, 用“小贴纸”等奖给学生, 一堂课下来, 有些孩子得到很多, 有的则很少, 甚至没有, 这种刻意、牵强的评价形式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可也从另一方面伤害了部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心。而在夏老师的课堂中, 没有贴纸、没有奖品, 仅仅通过一个小小的手势、一声真诚地表扬、一次善意的提醒, 加上一次严格而不伤人心的制止, 使孩子们快乐、主动地沉浸在课堂中。这种自然的, 润物而无声的评价形式的背后体现出的是特级教师对孩子真挚的爱, 这种让孩子真正能感受到的爱。
三、高效体育教学应追求课堂的 “整合度”
1.场地器材的整合。高效的体育课堂应该是用最简单的场地、器材, 完成最佳的教学效果。夏老师的这堂展示课, 只利用了一块篮球场大小的场地, 教具也是自行设计制作的一只正背面印有红、绿灯标志的手套, 可以说无论到什么地方, 无论什么时候就可以带孩子们开展体育游戏, 这么优化的教学资源整合无不带给与会者一个信号—体育教学要追求务实、追求高效, 应该从简化、优化场地器材入手。
【初中英语观摩教学有感】推荐阅读: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浅尝10-03
初中英语如何教学11-21
初中英语写作有效教学06-25
初中英语教学现状07-02
英语的教学反思初中07-07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07-14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探析08-04
初中英语教学方案09-12
浙江初中英语教学10-15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