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基础英语试卷(精选16篇)
1.北京外国语大学基础英语试卷 篇一
2010年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基础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只能选择1个答案)
1、屈原吸收楚地民间故事,并利用民间祭歌的形式写成的一组抒情诗是()。A、《招魂》 B、《九章》 C、《天问》 D、《九歌》
2、在元散曲作家中,()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A、白朴 B、关汉卿 C、马致远 D、张可久
3、近代“桐城派”散文家中集大成者是()。A、方苞 B、刘大櫆 C、姚鼐 D、张惠言
4、下列作品属于志怪小说的是()。A、《世说新语》 B、《搜神记》 C、《笑林》 D、《西京杂记》
5、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可以概括为()
A、沉郁顿挫B、潇洒飘逸C、想象奇特D、浅近直白
6.《国语》又被称为()A.《春秋外传》 B.《左氏春秋》. C.《春秋内传》 D.《春秋公羊传》 7.《春秋》作为史书其体例是()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8.《尚书》的语言风格特色是()A.估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9、王国维称之为“词中老杜”的北宋著名词人是()。A、周邦彦 B、秦观 C、苏轼 D、晏殊
10、《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指的是()A、斑固 B、张衡 C、左思 D、庾信
11,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A、李白 B、杜甫 C、韩愈 D、白居易 12.下列寓言出自《孟子》的是()A.庖丁解牛 B.买椟还珠 C.揠苗助长 D.唇亡齿寒
13、秦观词作内容绝大多数是()
A.儿女柔情 B.羁旅行役 C、家国兴亡 D.田园风光 14.南朝诗人谢灵运最著名的诗作属于()A.田园诗B.山水诗C.乐府诗D.宫体诗 15.西汉初期的散文主要是()A.表达人生感慨的议论文 B.为新朝歌功颂德的颂世文 C.抒发个人情感的抒情文 D.与治国安邦有关的政论文 16.贾谊《过秦论》归结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C.“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于戮杀者,正倾非也” D.“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17.《史记》所采用的几种体例中,作为全书纲领的是()A.本纪 B.世家C.列传 D.表
18.“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A.《高唐赋》 B.《赋篇》C.《登徒子好色赋》 D.《吊屈原赋》 19.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是()A.《归田赋》 B.《刺世疾邪赋》C.《穷鸟赋》 D.《鹦鹉赋》 20.《乐府诗集》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类别是()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21.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所代表的诗歌风格是()A.幽婉深沉 B.平淡自然C.慷慨激昂 D.豪放雄浑 22.南朝诗人徐陵最擅长的是()A.宫体诗 B.山水诗C.田园诗 D.乐府诗 23.“声律与风骨兼备”所标志的是()A.唐代近体诗的形成 B.盛唐诗风的形成 C.各种诗人群体的形成 D.各种诗歌之美的形成 24.李白乐府诗的特色是()A.语言简洁明快而蕴涵丰富 B.气势凌厉而悲中见豪 C.境界清新而内蕴俊逸风神 D.用古题写己怀而发兴无端 25.属于大历“十才子”的一组诗人是()A.韦应物、刘长卿、钱起 B.刘长卿、戴叔伦、李端 C.钱起、李端、卢纶 D.卢纶、李益、顾况 26.李贺诗中最具特色的作品是()A.气势高扬之作 B.感愤不遇之作C.揭露时弊之作 D.咏仙讽鬼之作 27.李商隐诗歌的风格是()A.峭健俊爽 B.深情绵邈C.清奇僻苦 D.正大高华 28.唐传奇标志着文言短篇小说的成熟,关键在于其()A.虚构和想象 B.情节和结构C.语言和形象 D.体裁和样式 29.具有鲜明的“士大夫之词”特征的词是()A.敦煌曲子词 B.早期文人词C.花间词 D.南唐词 30.“词为艳科”的局面始于()A.晚唐 B.五代 C.北宋 D.南宋
2分,共10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属于“唐宋八大家”的作家有()
A、范仲淹 B、欧阳修C、苏辙D、胡铨E、叶适 2.下列作品中,可信为屈原所作的是()A、《离骚》 B、《九歌》 C、《大招》 D、《天问》 E、《渔父》
3、以下关于汉赋的说法正确的是()。A、赋是汉代最为盛行的文学体裁。
B、枚乘的《七发》是汉大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C、汉赋的主要形式有骚体赋、大赋、抒情赋。
D、汉赋四大家指的是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扬雄。E、贾谊赋在辞赋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是楚辞发展到汉大赋的过渡。4.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有()
A、陈亮 B、辛弃疾 C、刘克庄 D、吴文英 E、姜夔 5.明代著名的诗歌流派有()
A、茶陵诗派 B、台阁体 C、公安派 D、江西诗派 E、阳湖派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我国文学的源头有远古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诗经》按体裁分,可分为三部分,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3、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是________。
4、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和。
5、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节衍化而来的长篇小说是《 》。
6、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历史小说是明初 写的。
7、我国古代神魔小说中最杰出的一部长篇巨制是《 》。
8、曾做《三都赋》,洛阳为之纸贵的西晋诗人是。
9、现存汉乐府诗多数保存在宋代人郭茂倩的《___________》。
10、明代文人 编撰了著名的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初刻拍案惊奇》。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古文运动
2、骈文
3、山水田园诗
4、初唐四杰: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九歌》艺术特色。
2、简述扬雄对汉大赋创作的新发展。
六、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试论杜甫诗歌的“诗史”性质。
2010年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基础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只能选择1个答案)
1、D2、C3、C4、B5、A6.A 7.C 8.A 9.A 10.C、11.C、l2.C13.A、14.B、l5.D l6.B 17.A l8.B l9.A 20.C 21.B 22.A 23.B 24.D 25.C 26.D 27.B 28.A 29.D 30.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1.BC 2.ABD
3、ABCE
4、ABC 5.ABC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神话、歌谣
2、《风》、《雅》、《颂》
3、谢灵运
4、白居易 元稹
5、《金瓶梅》
6、罗贯中 《三国演义》7.《西游记》
8、左思
9、《乐府诗集》
10、凌濛初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1)中唐出现的一场由骈体到散体的文体与文风的革新运动。(2分)(2)主张“文以明道”。(1分)(3)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及代表作家是韩愈、柳宗元。(2分)
2、骈文:又叫骈体文,(1分)与散文相当而言,特点是句法工整,讲究平仄声律,喜用典,南北朝时大盛,(2分)代表作,《恨赋》《别赋》《月赋》等。(2分)(3)以歌颂升平,吟咏山水,称道隐逸为诗歌主题,诗风平庸,成就不高。(2分)
3、答:山水田园诗,盛唐诗歌流派之一,(2分)以反映官场之外的田园生活和自然景物为主要题材,风格独特,(2分)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等。(1分)
4、答:初唐四杰:指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2分)他们的创作活动都基本集中在高宗和武后时期,以出众的文才盛名当时。(1分)他们的诗歌都充满进取精神,有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他们的创作给初唐诗坛吹进清新的空气,为变革齐梁以来的绮靡文风、开创唐诗的新局面起到重大作用。(2分)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答:(1)寄托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3分)(2)神灵的人格化。(3分)(3)具有奇特瑰丽、色彩斑斓的艺术境界。(4分)
2、答:(1)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1分)(2)进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1分)、(3)表现方法上的新变化:篇幅比以前的大赋缩短;描辜对象比较集中;“以美为讽”、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3分)
六、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答:(1)杜甫诗歌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4分)(2)以时事入诗,具有写实性质。(6分)(3)借记事以抒情,充满爱国忧民精神。(5分)注:论述不充分酌减1~5分。
五、简答题
1、简述九歌艺术特色
《九歌》是一组体制独特的抒情诗。它是在沅湘民间巫术祭歌的基础上,吸收了楚地民间艺术的精华。经屈原加工改编而成。其格调绮丽清新。玲珑剔透,充满宗教神话色彩,弥漫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艺术形象生动的感人,意象雄奇瑰丽。采用比兴写景述事,以抒发感情。语言精美,韵味隽永,不愧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古代抒情艺术珍品。
(1)寄托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2)神灵的人格化。(3)具有奇特瑰丽、色彩斑斓的艺术境界。(4)、拟人化的自然神形象;(5)、情景交融的意境;(6)、情味悠深的语言
2、简述杨雄对汉大赋创作的新发展(1)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
(2)进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
(3)表现方法上的新变化:篇幅比以前的大赋缩短;描辜对象比较集中;“以美为讽”、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
六、试论杜甫诗歌的史诗性质
杜甫诗歌多记录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不公平的现象,同情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贴近现实生活,用诗的语言为我们展现出一副现实生活的场景,具有历史的那种纪实性特点
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并不是客观的叙事,用诗体去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独特的风格表达出作者的心情。例如杜甫中年时期的两篇杰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北征》,里边有抒情,有叙事,有纪行,有说理,有对于自然的观察,有对社会矛盾的揭露,有内心的冲突,有政治的抱负和主张,有个人的遭遇和家庭的不幸,有国家与人民的灾难和对于将来的希望。这两首长诗包括这么多丰富的内容,作者的心情波澜起伏,语言纵横驰骋,证明他在这不幸的时代面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都敏锐地发生强烈的感应。
战争题材在杜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数量。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持不同的态度。他对于朝廷穷兵黩武,消耗人力物力,是反对的,杜甫的诗大部分涉及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有关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可是无处不浸透了诗人的真情实感。这样的诗是诗人生活和内心的自述,也是时代和社会的写真,个人的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二者在艺术上也达到高度的融合。(1)杜甫诗歌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2)以时事入诗,具有写实性质。
(3)借记事以抒情,充满爱国忧民精神。
2.北京外国语大学基础英语试卷 篇二
2010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英语试题凸显新课程理念,注重考查重点、主干知识,突出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力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关注社会和生活,注重交际运用,如选择题、词汇题的题干、完形填空及阅读的材料均能联系社会和生活,如:玉树地震、平安校园、电单车的利弊、上海世博会、人际间的宽容与理解、手机使用的礼貌等,体现以人为本,注重把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融入多样的题型之中,渗透德育,较好地发挥了中考的导向作用和选拔功能。
1. 考试目标与考试内容
2010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英语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内容依据《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初一至初三年级的教学要求,包括词汇、语法等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综合英语运用能力。
2. 试题主要特点
(1)在考查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试题结构着重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配合合理的题型设置,使考查目标、内容覆盖面及比例得到较好的体现。其中,考查语言运用能力的试题占全卷题量的70%以上,分离性测试语法和词汇知识试题占30%以下。(见表1)
(2)题型稳中有变,以基础题为主,各档题目难度适中,梯度设置合理,考点分布均衡,难度比例是7∶2∶1,试题难度、区分度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合格学生,有利于基础教育的进一步改革,较好地发挥了中考的导向作用和选拔功能。
整份试卷的难度为0.45,有75道题目的难度大于0.20,难度小于0.20的题目只有5小题。
整份试卷的区分度为0.45,有75道题目的区分度大于0.20,区分度差的题目为0.05。
(3)教师肯定对试卷的作用。2010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阅卷结束后,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对阅卷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试题和各大题反映考生水平的程度。其间发出问卷83份,收回80份,以下是对问卷的统计结果。
从教师问卷统计结果来看,绝大部分教师认为此试题能较好地测试出学生的真实英语水平。
二、题型简析
1. 听力:循序渐进模拟真实
第1~5小题是语言与图片相结合,第6~10小题是情景反应题,这种试题可减少心译的过程,考查学生用英语思考、快速反应的能力;第11~15小题是五个小对话,分别用不同的疑问词提问了人物、地点、方式、时间及事情,考查学生获取细节信息,加以分析甄别的能力;第16~20小题是听短文,考查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事件等细节内容进行综合判断或推理的能力。
各小题从不同角度设置不同话题,由短句到对话再到故事性语篇,通过创设真实情景考查学生对短句的反应能力和对话、语篇的理解能力。听力题的设计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从真实的语境入手,着重考查学生听的能力。题型适当,难度适中。
2. 单项选择:注重意义淡化形式
与前几年相比,本题型继续保持15小题的题量。考查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涵盖《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初中生应掌握的语言知识(如词法、时态、情态动词、不定代词、宾语从句等);另一类是考查学生的词义辨析能力及功能项目。试题的特点是将语言知识的考查放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每题的题干就是一个微型语篇,语言情境设置合理。这样的考查对中学的教与学有明确的指导意义:语言学习不是孤立的单词、语法或句子,一定要加强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在题目设置过程中注重检测双基,力图涵盖重点,做到面向全体,保证大多数考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该题的测试,又能体现一定的区分度。具体考查内容见下表:
由上表可见该题的主要特点是:(1)突出了对动词的考查。单项选择题中对动词的考查占了7题,占47%的分值。着重考查动词的时态、语态、情态动词、动词固定用法、非谓语动词以及词组辨析。(2)重视语境的设置,突出语言的交际性和实用性。基础知识考查均设计在有交际意义的情境中,避免了纯语法试题,较好地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社会功能。几乎每一道题都要求考生考虑语境来解题。考生只有通过上下文呼应,凭借基本知识和常识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选出最佳的答案。本题以对话形式设计的题较多,单项选择15个小题中有5个小题以交际对话的形式出现,如:第24、28、29、31、33小题。(3)设题内容新颖,关注社会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教育引导作用。选择题的题干(如23、26、27、34小题)包含玉树地震、电影《阿凡达》、拖欠工人工资、平安校园等,旨在引导关注社会、弘扬正气、热爱生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3. 完形填空:重视词块兼顾全面
完形填空题文章内容突出故事性和哲理性, 贴近学生生活, 通过“电单车上路的利弊”, 引发思考:“People have different ideas about the plan.What’s your idea?”让学生在解决英语问题提高能力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明白生活中的道理。此外,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考点分布较广。10个选项中,涉及到了8类词的用法,6种主要语法知识,达到了考查综合理解能力的目的。题目中干扰项设计严谨周密,词性都相同,且所选答案都在考纲词汇表范围内;题目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词语的含义、用法及搭配等多个因素,即通过上下文联系和整体文脉来设计选项。
具体考查内容见下表:
4. 阅读理解:选材适当关注细节
阅读理解是中考的重点题型之一。其考查目标为:(1)能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2)能归纳文章的主旨大意;(3)能推测文章中的隐含意义;(4)能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5)能运用阅读技能完成不同文体的阅读任务。
试题覆盖了《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全部考查内容。微技能“能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共10小题,占总题量的2/3,考查较低层次的理解;微技能“能归纳文章的主旨大意、猜词义、推理判断”共5小题,占1/3,侧重考查较深层次的理解。具体考查内容见下表:
5. 情景对话:情景烘托交际运用
该题通过笔试的形式间接达到英语口语测试的目的。主要考查学生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中将已学过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交流的能力。试卷中所选对话内容是关于暑假计划安排的。设题过程中,由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关注对话前后的连贯性,为考生答题留下必要的线索,让考生有线索可寻,同时还关注了对话前后的流畅性和所选答案的合理性,最终形成一个逻辑合理、真实可信的对话场景。
6. 词汇:突出语境词汇运用
该题分为两部分进行考查。A部分要求选用方框内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词的形式须改变;在考查点选择上,设置了名词(名词的复数)、代词、动词的固定搭配及介词等4类词的变化形式。B部分要求根据句子及首字母提示补全单词。在考查点选择上,设置了5个不同的语境,涉及3类词,即形容词,动词和名词。将单词置于有意义的语句中考查,不仅能全面考查学生英语词汇的储备知识,同时还可以考查其词汇理解、拼读及运用的能力,使学生重视词汇的学习。
7. 书面表达:超越直译拓展思维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分为“看图写话”和“书面表达”两部分,均属半开放性试题。A部分要求根据图画所给的情景及提示词,加上合理的想象,写出5句话。图片内容反映的是一家人晚餐后的活动情况,图示明晰,让考生有话可写。B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能力为目标,通过文字与图表提示,重点考查学生获取、理解、整合信息的能力,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将所提供的信息内容转化成文字信息,构思、组织出一篇通顺连贯、合情合理的短文。本题的A、B部分的题材均贴近当前社会生活,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历,能够考查学生书面表达的实际水平;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对主题进行合理的拓展延伸,也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写作能力与表达技巧。
三、考生考试结果情况
今年我省中考考试人数为123088人,满分人数为15人,零分人数为236人,平均分49.66分,优秀率为14.10%,及格率为30.99%,难度为0.45。具体详情见下表:
1. 试卷各分数段统计
2.各大题数据统计
从上表可以看出,这份试题难度为0.45,试题不算太难,但海南考生的考试结果却不够理想,相当部分考生的得分较低。高分段人数:105分以上2583人,100分以上人数4999人,90分以上17060人;低分段人数:20分以下4051人,40分以下62416人。上述数据表明,我省基础教育比较薄弱,且英语学习两极分化较大。
3. 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
从抽样试卷分析,目前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够扎实,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以下是今年考生在各个题型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
(1)听力测试。如何在情景对话和语篇中获取主要信息,并根据所听信息进行归纳判断的能力有待提高。
(2)单项填空。基础知识记忆不深,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词汇、语法知识的能力较弱。
(3)完形填空。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比较薄弱,对某些词的用法理解不透。
(4)阅读理解。考生能根据文段获取表层信息,但分析、归纳、综合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考生虽然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理解、推断生词的含义,但不能准确表达词义,不能准确理解文章意思。
(5)情景对话。部分考生不注重语境,答题前没有先读对话,而是就题论题,没有从上下文分析说话人的意图。
(6)单词拼写。词汇掌握不好,不能准确拼写;不注重单词正确形式的运用,比如名词复数形式或易混词的运用;有些考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7)书面表达。审题能力差,段落不清晰,观点不明确,用英语表达的能力较弱,出现很多“中国式”英语句子;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病句较多,单词拼写错误也多;平铺直叙,缺少句式灵活和表达生动。
四、对今后英语教学的几点启发
1.突出双基,强调运用。
必须从七年级甚至小学开始教给学生正确的单词发音和句子读音。归纳、区别、总结易混淆的单词发音, 读音规则。把双基作为重中之重, 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学习,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地去学习。
2.创设情景,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想方设法创设语言环境和交际情景,激发、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3.词汇教学应注意音、形、义、性的结合,注意词的各种形式在语境中的运用。
教师应教会学生英语学习方法,应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词汇教学原则。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毕业词汇教学的目标要求是达到5级。掌握1600个左右的常用词,200条左右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从近几年中考英语词汇题的命题特点是:(1)考查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2)考查在语境中应用单词的能力;(3)考查词汇变化的能力;(4)加大实词的考查,尤其是动词的考查。
4.阅读教学应从八年级开始强化阅读,培养语感。
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要多选用时代感强、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强的各种题材的阅读材料,通过大量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技巧。同时要注意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
5.写作教学应贯穿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写作训练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坚持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的训练程序,还可通过仿写训练、背诵课文、看图写话、记日记、课前两分钟自由谈等不同形式、不同方法去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注意:(1)中考常为一般提示性写作,因此写作训练选材以课本单元话题为主,不要盲目追求课外资料,增加学生学习负担;(2)应用文体必须让学生掌握,如:请假条,通知,招领启事,广告、书信、日记等;(3)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英语句子应该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同时注意英汉文化的差异性。
6. 讲究复习方法,提高应试技巧。
要在短时间内大面积提高复习质量,必须讲究复习方法,让学生在“纵、横”两个方面得到提高,在纵的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做到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明确重难点;在横的方面扩大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7. 情感态度不仅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在许多方面影响语言的学习。
积极向上的情感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克服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3.北京外国语大学基础英语试卷 篇三
【关键词】基础英语 问题 对策
基础英语课程作为大学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在学生四年的英语专业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基础英语》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它主要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逐步掌握系统的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言体系知识,话语知识和常用语知识,为学生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基础英语在英语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了。
笔者结合自己十年的基础英语教学经验和陕西省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基础英语课程学习的实际情况对新生在基础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并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缺乏正确的英语语言学习观。高考这根中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让教师和学生把英语学习的重点放在了考试技巧的训练上,忽略了学生正确的英语语言学习观的培养。长期的“试卷模式”的语言学习,让学生失去了获取语言学习策略的能力,失去了获取真正的语言思维的能力,失去了语言尝试的能力。学生除了考试和做题不知道该如何学习英语。在从中学学习到英语专业学习的转变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断层,即正确的英语语言学习观的缺乏。
2.缺少高质量的英语语言“输入”。中学阶段繁重的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迫使大多数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的数量上偏低,甚至没有。在笔者所带的两个班中,共有43名学生,其中有37名学生在访谈中表示自己在中学阶段没有时间或没有意识进行英语课外阅读。这种英语语言“输入”的严重不足导致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薄弱,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无法达到英语专业学生的要求标准。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仅仅停留在做题的准确率上。即使有作文要求,也只停留在所谓的“套话”和“模板套用”上。但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果还是没有语言质量上的提高,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3.缺失正确的英语语言学习方法。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基础英语课程的学习,笔者对所带的两个班的同学进行了一次名为“在基础英语课程学习中你觉得你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的调查。(这次调查中有42名同学把自己遇到的困难以书面问答的形式进行了表述)笔者对这些回答进行总结和整理,发现其中有35名同学都表示自己已经意识到自己现在的专业是英语语言学习,但并不清楚该如何学好基础英语这门课程。
二、对策
1.树立正确的语言学习观。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语言学习观。对语言学习的目标和性质有明确的了解。英语语言学习是对英语语言的表达技能的学习,对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国家的文化的了解。英语语言学习应该在文章中发现语言的魅力和寻找情感的共鸣。基础英语课程的学习应该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做几份考卷、背几个单词就是在学习英语。
2.增大高质量的英语语言“输入”。英语语言水平的提升必须以大量高质量的语言“输入”为前提,即广泛的、高质量的英语阅读材料的获取。学生在学好基础英语课程的教材的基础上,更应该选择一些和自己阅读水平和能力相当的英语阅读材料开展循序渐进的英语阅读计划,拓宽自身的英语语言视眼。大一的英语专业学生应该制定和自身英语水平相当的阅读计划,完成自身的语言信息量的积累和拓宽。笔者认为,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目前的大一新生不适合一进校就开始所谓的“名著阅读”。首先,学生的英语基础并不是特别扎实,“名著”的语言难度会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其次,长度太长的文章不利于学生阅读时间上的坚持和阅读习惯的养成。这就要求基础英语老师在学生的语言“输入”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最好能对文章和书籍给出具体的推荐和指导,如每天的阅读量和阅读时间的规定以及阅读后的反馈等。
3.培养正确的英语语言学习方法
(1)听力方面学生应该每天保证至少1个小时的听力专项训练时间。在听力材料的选取上,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的听力材料上,应根据自己的听力水平选取语速适当、发音清晰的材料进行补充训练。
(2)口语方面学生应该充分保证上课期间的参与度。积极参与课堂任务中的口语表达部分,不要担心语法错误和流利程度。课后也要自己创造英语表达和交流的机会。
(3)阅读方面学生不能只停留在基础英语课程的课文阅读,要尽可能多的选择更多的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文章进行补充阅读。第四,写作方面学生要定期进行英语写作训练,并及时和任课老师、同学进行沟通,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尽可能的避免诸如拼写、简单的语法错误等。第五,翻译方面学生要逐渐懂得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翻译技巧,从译的对逐渐向译的巧、译的好上面过度。
总之,基础英语课程的学习在大学英语专业的初级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高年级的其它英语专业课程和技能学习的重要基石。笔者分析了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英语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学习对策,期望能对学生的英语专业学习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程月芳,马广惠,董娟.大学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语言学习策略问题[J].外语界,2003.
[2]蒋满英,苏小河.农村高中生运用英语学习策略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0.
4.北京外国语大学基础英语试卷 篇四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在现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内容的诚信增加了新的内涵。从价值观念的角度看,诚信具有__的特性。
A.平均、平等
B.公正、不偏
C.无私、无欲
D.中庸、适度
2.保险公估从业人员应当根据事故原因和__,分析、确认事故的近因。
A.相关的调查结果
B.主观推测
C.出险人陈述
D.委托人的意见
3.《保险兼业代理人许可证》有效期____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4.国际上,__是保险经纪人制度成熟最早的国家。
A.德国
B.西班牙
C.英国
D.美国
5.关于定期寿险产品和终身寿险产品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__。
A.终身寿险产品包含储蓄成分,即现金价值
B.定期寿险产品通常为被保险人的终生提供保障
C.终身寿险产品仅提供保险保障
D.定期寿险产品通常允许投保人向保险人申请保单贷款
6.委托代理的授权委托书授权不明的,应当由__。
A.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被代理人不负责任
B.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不负责任
C.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D.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被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7.某投保人以价值6万元的财产向B两家财险公司投保火灾保险,A保险公司承保4万元,B保险公司承保6万元。如果发生实际损失5万元,以限额责任方式来分摊,A保险公司应赔付的金额为____ A:确定纯费率的基础
B:确定附加费率的基础
C:确定管理费用的基础
D:确定理赔费用的基础
8.投保人、被保险人未按约定维护保险标的安全的,保险人有权要求__或解除保险合同。
A.拒绝支付赔款
B.行业协会调查
C.保监会调查
D.增加保险费
9.当顾客询问某一商品的情况时,售货员拒不回答,这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__。
A.名誉权
B.了解权
C.申诉权
D.人格权
10.德国的保险公估人多属于__。
A.“专业型”保险公估人
B.“技术型”保险公估人
C.“综合型”保险公估人
D.“保险型”保险公估人
11.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可以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部门有()。
A.乡的监督检查部门
B.县的监督检查部门
C.不设区的市的监督检查部门
D.省的监督检查部门
E.设区的市的监督检查部门
12.是保险合同订立必要的法定程序。
A:申请与定约
B:要约与协议
C:公开与公平
D:要约与承诺
13.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协会不得从事的服务有()。
A.以牟利为目的推荐商品和服务
B.有偿调解消费者与经营者的矛盾
C.参与行政部门对商品的检查 D.向有关行政部门反映、建议
E.支持受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
14.某银行开展住房抵押贷款,向某贷款人贷出款额30万元,同时将抵押的房屋投保了30万元的1年期房屋火险。按照约定,贷款人半年后偿还了10万元。不久,该保险房屋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则银行可以得到的赔偿金额是__。
A.10万元
B.20万元
C.30万元
D.15万元
15.保险人利用风险损失__为被保险人提供经济保障。
A.预防机制
B.补偿机制
C.转移机制
D.分摊机制
16.在雇主责任保险中,下列各项中属于除外责任的是__。
A.雇员职业病
B.雇员传染病
C.下班途中车祸损失
D.出差期间车祸损失
17.一个国家社会保障提供给遗属的保障越高,则该国国民对商业死亡保险的需求越低,这体现了保险产品的____ A:市场领导者
B:市场挑战者
C:市场跟随者
D:市场拾遗补缺者
18.经纪人是在各种交易活动中为市场__沟通信息、撮合成交而提供各种相关服务的人和组织,包括个体、合伙企业、公司和其他法人组织。
A.交易双方
B.买方
C.卖方
D.供方
19.被保证人应权利人的要求向保险人投保自己信用的保险称为__。
A.保证保险
B.信用保险
C.责任保险
D.投资保险
20.保险防灾的检查应以所承保的单位和个人为主要对象,下列不是防灾检查具体做法的是__。
A.借助防灾主管部门的行政手段,对投保人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
B.配合行业的主管部门,根据该行业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检查
C.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对某些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投保单位进行重点防灾检查
D.保险人在接到重大保险事故通知时,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直接参与抢险救灾
21.《保险法》第七十条规定,申请设立保险公司,应当向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材料。下列不属于需提供的材料是__。
A.投资人的营业执照或者其他背景资料,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财务会计报告
B.投资人认可的筹备组负责人和拟任董事长、经理名单及本人认可证明
C.设立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拟设立的保险公司的名称、注册资本、业务范围等
D.申请人的详细资料
22.所谓近因,是指______。
A.时间上与损失最接近的原因
B.空间上与损失最接近的原因
C.造成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起主导性作用的原因
D.造成损失的第一个原因
23.以下关于变额寿险(投资连结保险)的陈述,不正确的是__。
A.设计变额寿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抗通货膨胀
B.变额寿险的现金价值每日或每月都会发生变化,但有最低保证
C.保险公司为经营变额寿险必须单独设置一系列投资账户,供投保人选择
D.变额寿险的投资风险由投保人承担
24.按照我国保险法的规定,财产保险的种类主要包括____ A:保险人
B:被保险人
C:投保人
D:受益人
25.保险人利用风险损失__为被保险人提供经济保障。
A.预防机制
B.补偿机制
C.转移机制
D.分摊机制
26.{单选26}
27.{单选27}
28.{单选28}
29.{单选29}
30.{单选30}
31.{单选31}
32.{单选32}
33.{单选33}
34.{单选34}
35.{单选35}
36.{单选36}
37.{单选37}
38.{单选38}
39.{单选39}
40.{单选40}
41.{单选41}
42.{单选42}
43.{单选43}
44.{单选44}
45.{单选45}
46.{单选46}
47.{单选47}
48.{单选48}
49.{单选49}
5.北京外国语大学基础英语试卷 篇五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甲、乙、丙三人等额出资组建 ABC 合伙企业,并签定买卖协议,每一个合伙人同意当某一合伙人死亡时,其余合伙人分别购买已故合伙人的一半权益。他们将 ABC 合伙企业的总价值确定为 3000 万元,并同意按相互购买法投保人寿保险,则每一个合伙人分别需要为其他合伙人购买多少人寿保险?__ A.500 万元
B.1000 万元
C.2000 万元
D.3000 万元
2.按照1997 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的规定,如果老王退休时其个人账户的累积存储额为24000 元,则其个人账户所给予的月养老金额度为__元。
A.960 B.200 C.2000 D.240
3.在企业年金市场上,保险公司具有别的金融机构没有的优势,如精算技术方面的优势。下列不属于精算技术优势的具体内容的是__。
A.企业年金产品开发设计优势
B. 费用利润的核算优势
C.偿付能力监管优势
D.账户管理优势
4.保险兼业务代理人未取得《保险兼业代理许可证》和《保险兼业代理委托书》非法从事保险代理业务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由中国保监会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____罚款。
A:5倍以上10倍以下
B:2倍以上5倍以下
C:2倍以上10倍以下
D: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5.相比于DB计划,尽管DC计划对精算的要求较低,但精算仍然在很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__。①确定养老金目标替代率和所需的缴费水平
②对不同加入年龄和工龄的职工确定公平的缴费水平③测算税优政策对缴费和给付的影响
④定期审核和检验缴费及其投资积累实现预期养老金目标的程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下列保险营销员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是__。
A.甲保险营销员为了使客户购买保险,向客户承诺购买保险后给予其10%的回扣
B.乙保险营销员私自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以外的保险信息介绍费
C.丙保险营销员为了使客户更加了解某个新的保险产品,该保险产品与原来的保险产品做了一个客观的、全面的比较
D.丁保险营销员在保险营销活动中未经保险公司同意,擅自将保险费率提高,从中谋取利益
7.市场营销调研的类型取决于特定的市场研究目的。下列选项中不是市场营销调研目的的是()。
A.发现问题
B.著作报告
C.描述状况
D.解释原因
8.既有利于保障健康保险被保险人的经济利益,解除其后顾之忧,又有利于保险人对医疗费用的控制。
A:免赔额条款
B:比例给付条款
C:给付限额条款
D:事先存在条件条款
9.寿险公司发生满期给付时,若保单尚有贷款本息未还清者,应将其未还清贷款本息从应支付的保险金中扣除。那么,扣除的贷款本金的会计处理为()。
A.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B.贷记“利息收入”科目
C.贷记“满期给付”科目
D.贷记“保户质押贷款”科目
10.下列哪种类型的重大疾病保险产品通常作为寿险的附约__ A.提前给付型
B.附加给付型
C.独立主险型
D.回购式选择型
11.投保人若错过保险费的支付期,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应在规定期限后的内支付,否则保险人可以中止合同。
A:15日
B:30 日 C:60 日
D:90日
1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__。
A.合理性
B.合法性
C.系统性
D.一致性
13.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之一是__。
A.避免
B.预防
C.抑制
D.自留风险
14.为了提高本企业员工福利计划的竞争性,一个小企业设计员工福利计划的时候,以下做法不太合理的是:__。
A.将自己的员工福利计划与产业内龙头企业相比较
B.将自己的员工福利计划与当地平均的水平相比较
C.明确自己的员工福利水平在产业内的排位
D.确定相对刚性的员工福利计划
15.学平险主要针对的是__年龄阶段的客户。
A.1-14岁
B.12-18岁
C.6-18岁
D.6-14岁
16.__有权向保险代理业务人员发放执业证书。
A.保险代理业务人员所在的保险代理机构
B.中国证监会
C.中国保监会
D.保险行业协会
17.企业的行业性质影响着企业的福利类型和水平。下列行业类型中,最有可能提供较高福利水平的是__行业。
A.完全垄断
B.寡头垄断
C.垄断竞争
D.完全竞争
18.根据我国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相关规定,我国中小保险公司只能通过委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股市,而不能自主操盘。__ A.对 B.错
19.是保险营销员接受保险公司委托,代表其从事保险营销活动的证明。
A:《资格证书》
B:《展业证》
C:《执业证书》
D:《授权证书》
20.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应当遵循__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A.公平
B.公正
C.公开
D.诚实信用
21.以下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立法目的的是__。
A.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B.保护销售者的所有权益
C.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D.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22.任何合同的订立,都应以合同当事人的诚信为基础。保险合同的最大诚信性主要是约束。
A:保险人和经纪人
B:被保险人和代理人
C:受益人和保险人
D:投保人和保险人
23.以下关于分红保险与传统人身保险的比较说法,__项有误。
A.传统保险的定价更为保守
B.分红保险的保单持有人可以参与盈余分配
C.分红保险由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共同承担投资风险
D.定价时都以预定死亡率、利率和费用率为主要依据
24.保险营销员代为办理保险业务,可以与__保险公司签订委托协议。
A.1家
B.2家
C.2家以上
D.数量不限
25.学平险主要针对的是__年龄阶段的客户。
A.1-14岁
B.12-18岁
C.6-18岁
D.6-14岁
26.{单选26}
27.{单选27}
28.{单选28}
29.{单选29}
30.{单选30}
31.{单选31}
32.{单选32}
33.{单选33}
34.{单选34}
35.{单选35}
36.{单选36}
37.{单选37}
38.{单选38}
39.{单选39}
40.{单选40}
41.{单选41}
42.{单选42}
43.{单选43}
44.{单选44}
45.{单选45}
46.{单选46}
47.{单选47}
48.{单选48}
49.{单选49}
6.北京外国语大学基础英语试卷 篇六
A.中老年人 B.濒老人 C.老年人 D.长寿老人 E.古稀老人 2.下列有关生理年龄的描述错误的是()。
A.表示个体生理功能实际发育程度 B.可预测个体寿命 C.又称生物学年龄 D.按日历计算的年龄 E.是根据正常人体推算出的年龄 3.执行气体交换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 B.运动系统 C.呼吸系统 D.泌尿系统 E.神经系统 4.老年期身体组成成分的变化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水分减少 B.细胞内液减少 C.脂肪减少 D.器官重量减少 E.体重减少 5.人体的下肢不包括()。
A.臀 B.腰 C.股 D.小腿 E.足 6.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运动全身 B.支持人体 C.保护内脏 D.可作为人体位置标志 E.产生分泌液起到免疫作用 7.下列有关半月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半月板外缘厚,内缘薄 B.内侧半月板呈O形 C.内侧半月板较小 D.半月板周缘附着于胫骨上 E.半月板的两端附着于股骨的外侧髁上 8.下列关于ABO血型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AB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 B.AB型血的红细胞上有A凝集原和B凝集原 C.A型血的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 D.B型血的血清中有抗A凝集素 E.O型血的红细胞上不含凝集原 9.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的正常值是()。
A.500万/L B.500万/ml C.5.O×l0711 D.5.O×l09/L E.500万/lll!Il3 10.嗜酸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杀灭细菌 B.减轻过敏 C.运输气体 D.参与过敏 E.体液免疫 11.单核细胞占白细胞的()。
A.1%~6% B.2%~7% C.3%~8% D.4%~9% E.5%~10% 12.血浆与血清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珠蛋白 D.血红蛋白 E.纤维蛋白原 13.心房与心室表面的分界标志是()。
A.冠状沟 B.前室间沟 C.后室间沟 D.心尖切迹 E.心耳 14.下列有关体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左心室射出血液经主动脉供全身各部分 B.经上、下腔静脉回流 C.静脉回流至左心房 D.体循环的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E.体循环的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 15.微循环是指()。
A.大动脉和大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B.毛细血管网中的血流 C.外周动脉和外周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D.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E.动一静脉吻合支中的血流 16.成年后心每搏输出量平均每年约下降()。
A.0.5% B.0.6% C.0.7% D.1% E.2% 17.健康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心率的正常范围是()。
A.50-70次/分 B.60-80次/分 C.70-100次/分 D.60-100次/分 E.50-90次/分 18.分泌表面活性物质的细胞是()。
A.I型肺泡细胞 B.Ⅱ型肺泡细胞 C.肺泡巨噬细胞 D.杯状细胞 E.小颗粒细胞 19.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A.吸气肌收缩 B.呼气肌收缩 C.胸膜腔密闭 D.胸廓扩张 E.呼吸道存在一定的阻力 20.决定气体交换方向的因素是()。
A.气体在血液中的溶解度 B.气体的分压差 C.气体的分子量 D.呼吸膜的通透性 E.气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 21.在下列哪一时相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A.吸气和呼气初 B.吸气末和呼气初 C.呼气初和呼气末 D.呼气末和吸气初 E.呼气末和吸气末 22.关于影响肺换气的因素,错误的是()。
A.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 B.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面积成正比 C.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有利于换气 D.通气/血流比值减小不利于换气 E.气体扩散速率与分压差成正比 23.消化管壁的组织结构由内向外为()。
A.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 B.黏膜、固有层、肌层、外膜 C.黏膜、肌层、固有层、外膜 D.黏膜、黏膜下层、外膜、肌层 E.黏膜、固有层、外膜、肌层 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消化管的是()。
A.食管 B.胃 C.十二指肠 D.肝 E.空肠 25.下列有关消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消化管进行 B.被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 C.通过消化管肌肉运动完成 D.通过消化液完成 E.小分子物质进入血液 26.老年人消化系统的功能变化不包括()。
A.唾液淀粉酶含量减少 B.肠消化酶分泌减少 C.胃蛋白酶原减少 D.胆汁减少而稀薄 E.肝合成蛋白的功能减退 27.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发生于()。
A.食道 B.胃 C.小肠 D.结肠 E.小肠和结肠 28.下列选项中,与肾脏的排泄功能无关的是()。
A.排出代谢废物 B.维持机体水和渗透压平衡 C.维持机体酸碱平衡 D.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 E.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29.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A.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 B.一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 C.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尿量 D.一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尿量 E.两侧肾脏每分钟的血浆流量 30.肾脏的功能不包括()。
A.生成尿液 B.排泄代谢废物 C.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 D.分泌胰岛素 E.参与调节水与电解质平衡 31.正常人每天尿量为()。
A.lOOmL以下 B.100~500mL C.1000~2000mL D.2000~2500mL E.2500mL以上 32.从功能解剖上肾小体包括()。
A.肾小球、肾小囊 B.肾小囊、肾小管 C.肾小球、肾小管 D.肾小球、肾小管、集合管 E.肾小管、集合管 33.皮肤的功能不包括()。
A.感觉 B.保护 C.调节体温 D.排泄 E.参与气体交换 34.仅存在于头部的感受器是()。
A.一般感受器 B.特殊感受器 C.内感受器 D.外感受器 E.本体感受器 35.下列有关神经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包括胞体和突起 B.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 C.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树突 D.树突的功能为接受刺激和传递冲动 E.感觉神经元是传入神经元 36.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是()。
A.屈肌反射 B.肌紧张反射 C.对侧伸肌反射 D.翻正反射 E.腱反射 37.下列选项中,不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是()。
A.皮质醇 B.醛固酮 C.性激素 D.肾上腺素 E.盐皮质激素 38.老年期垂体激素分泌的变化特点()。
A.促甲状腺激素减少 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 C.促卵泡激素减少 D.黄体生成素减少 E.催乳素减少 39.产生精子的生殖系统结构是()。
A.前列腺 B.睾丸 C.附睾 D.尿道球腺 E.阴囊 40.女性的内生殖器包括()。
A.前列腺 B.附睾 C.阴囊 D.卵巢 E.阴阜 二、名词解释(任选4题回答,每题5分,共20分)41.老龄化社会:指6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高的社会。通常采用老年人口系数这个指标来判断,老年人口系数=老年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42.椎间盘:指连接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分为髓核和纤维环。髓核为椎间盘的中央部位,是柔软而有弹性的胶状物。纤维环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构成,呈同心圆状排列。
43.血液循环:指心脏和血管组成机体的循环系统,血液在其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
44.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三个环节:肺通气和肺换气;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内呼吸。
45.吸收:消化形成的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7.北京外国语大学基础英语试卷 篇七
关键词: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基础英语是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门课程, 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奠定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上承担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任务。但是, 在民办大学中, 相当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表现为知识功底薄弱、学习方法不得当、效率低下、事倍功半。本文期望在参考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有效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研究目前基础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提出可行性较强的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理论基础
“有效教学 (Effective Teaching) ”的理念起源于西方20世纪上半叶的教学科学化运动, 到20世纪60年代, 国外学术界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已初具规模, 80年代达到高潮。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Mursell (1954) 的描述性定义和M.Dunkin&J.Biddle提出的流程式界定。早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有效教师的特征和品质, 80年代至今, 有效教学研究逐步完善, 形成体系, 对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教学模式、评价标准等各方面均有涉及。
在我国, “有效教学”的思想是与教学活动的诞生相伴而来的, 孔子提出要使学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显然就在关注教学的效率。其“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的思想无不是有效教学的策略。在当代, 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也很多。在众多的研究中, 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有崔允漷、钟启泉、姚利民等。其中崔允漷认为, “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他同时强调, 教学准备后的实施不是贯彻计划, 而是要根据课堂情境进行调整;导致调整的最重要因素是课上学生的反应。
二、民办大学基础英语学习现状
由于大学的持续扩招, 民办大学的学生英语水平较以往很更弱一些, 学习上自然存在不少问题。首先, 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薄弱, 如词汇积累量很少, 很多单词都是意思清楚, 可是一到拼写部分就出错, 语法知识掌握不够, 再加上在高中更多关注的是笔试成绩, 所以很多学生都存在语音语调的问题, 这样直接导致他们学习自信心不强, 上课不敢回答问题, 课堂参与度低。其次, 学习方法不科学, 学习效率低下。很多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用来查单词表里的单词, 却没有把它放在课文的具体语境中去理解, 结果发现到头来单词记得很吃力, 即使当时记下来了, 也不能灵活运用, 同时也不理解课文的主旨, 而且语法上也没有多大提高, 最终每次基础英语的学习就是查了一课又一课的单词, 机械地完成每课的练习, 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学习方法事倍功半, 长期下去就失去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只是被动学习, 最后学了一个学期感觉也只是在原地踏步走, 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 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大学比高中学习环境更加宽松, 使得这些学生学习态度十分松懈, 课下很少预习和复习, 从而上课效率十分低下。
三、提升基础英语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在本章, 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 探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旨在分享心得, 抛砖引玉。
1. 课堂内容多样化。
在平时课堂上, 教师可以不仅仅局限于课文内容。比如可以安排每次上课前5分钟由一位同学用英语做报告。内容不限, 只要与英语有关, 形式自选, 只要自己感兴趣即可, 可以自己完成, 也可以和同学搭档完成, 最后由教师打分并计入平时成绩。这种形式可以使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也考核了学生的平时表现。
2. 导入部分灵活化。
由于基础英语的题材多样化, 既有记叙文, 也有议论文、说明文等。这就意味着如果使用单一的导入形式, 势必让学生感到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为例, 在讲解课文Say Yes时, 可以设计一个游戏, 如让一个同学站在台上面对大家, 另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人的名字, 然后站在台上的同学问大家问题, 大家只能用Yes或No来给他提示, 通过这种方式让这位学生来猜到底是谁。这种活动既能够把大家全部调动起来,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 让学生在很轻松的氛围下开始了课文的学习。
又如, 在讲解课文Wisdom of Bear Wood时, 可以事先给学生几个跟课文内容有关的关键词, 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编一个包含这些词的故事,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既锻炼了口语与听力, 还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 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 经过对比后, 还能够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 另外, 对于文章的关键词提前也会有所了解, 在学习课文的时候, 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课文讲解生动化。
关于课文核心内容讲解部分, 传统教学法主张教师“填鸭式”教学, 而实际教学经验表明, 教师一味讲解并不能够带来理想的教学效果。在主张有效教学的当今, 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如在课文How Reading Changed My Life一文中, 涉及很多作者当时读到的书籍, 如果教师一略而过, 并不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 只会让学生觉得作者读了很多书, 但不会和作者有所共鸣。相反, 如果把对部分作品的讲解部分留给学生, 让学生课下查阅相关资料, 小组讨论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把该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 这样, 既能让学生课下主动查阅尽可能详尽的资料, 同时还会分工明确, 增加了团队的合作协调能力, 这样的方法不仅会调动讲解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能使其他同学对于该作品有了更深的印象, 从而会在业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 也达到了文章作者一直强调的主题———开卷有益。
又如在课文A Dill Pickle一文中有很多男女主人公的对话, 如果只是教师自己讲解, 就会显得很枯燥。如果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 可以让学生立体感受两人不同的人物性格, 对于之后的人物性格分析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同时, 在课下还可以让学生排练相关的话剧, 既提高了英语口语, 还锻炼了动手写剧本的能力。另外, 对于一些与现实联系密切的文章, 如Silent Spring一文, 主要讲的就是环境保护问题, 如果单纯讲课文的内容就会很单一, 这时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例子进行小组讨论, 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遇到生词教师可以进行补充, 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很多相关的词汇, 同时还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学生的能力是可以无限激发的, 他们不仅可以认真地查阅文章涉及的背景知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也可以讲解一些重点单词及词汇。在讲解的过程中, 可以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图解式等不同的方法。在此过程中, 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其分配相应的任务, 这样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才会避免太简单不重视, 或者太难而手足无措的情况。
4. 课后练习层次化。
基础英语一直都强调学生的基本功, 所以课后练习形式多样。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为例, 课后练习包括预习和复习两个部分, 题型还包括口语、词汇、语法、写作等。如果一味机械地讲解练习, 学生会觉得十分枯燥, 达不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但如果把班里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每个小组负责一种题型的讲解, 这样一来, 学生就不再被动地听课, 而是大家一起动起来。每个小组分工明确, 有的负责查生词, 有的负责查语法, 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任务分配, 有不同的意见时也可以互相讨论, 对练习中所涉及的重点和难点有所了解, 这样一来, 学生对文章所涉及的语法及语言点都会进行巩固复习。教师在课堂活动过程中要平衡自身辅助者和中介者的角色, 帮助学生进行主动性的知识建构。同时可以设立激励机制, 对那些积极准备、讲解全面的同学给予肯定, 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 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 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 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民办高校的基础英语课堂上提倡有效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才能使他们在课下有的放矢, 更好地学习该课程。
参考文献
[1]Chris Kyracon.Effective Teaching in Schools[M].England:Basil Black Well.Ltd, 1986.
[2]刘立明.再论国外有效教学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3.
8.北京外国语大学基础英语试卷 篇八
【关键词】 5C标准 ; 7项课堂教学要求 ;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165-02
基于国家战略需要,美国教育部于1996出台了一部国家级外语课程标准《外语学习标准:为21世纪做准备》(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Standards:Preparing for the 21st Century),为美国基础外语教学设立了一个框架。1999年对该标准进行修订,将其扩展至外语高等教育。美国的《外语学习标准:为21世纪做准备》即“5C”标准的出台, 提示我们要用国际化视野来审视我们现有的教育和人才培训标准; 同时也给我们了很好的对照和借鉴,使我们能够在国际教学的高度上,认识和研究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变革与发展[1]。
15C标准的内容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Standards:Preparing for the 21st Century提出了5大学习目标,分别是交际(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联系(Connections)、比较(Comparisons)和社团(Communities),由于标准的第一个字母都是C, 所以该标准简称5C。
1.1 交际。要求学生不仅使用英语,也可以使用其它语言进行交际。具体地说就是学生能够使用语言参与讨论各种话题,提供并获取信息,表达情感,阐述观点,以交换信息、观点和思想等。
1.2 文化。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即理解目标语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所表达观念之间的关系。
1.3联系。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外语和外国文化来增强和深入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
1.4 比较。要求学生能够比较自己母语和外语之间的差别,提高对语言的本质的认识。
1.5 社团。要求学生除在课堂上使用外语,且能在课后使用外语参加国内外多元文化的社团活动,在过程中获得乐趣,充实自我,成为终身的外语学习者。
2落实课堂教学的7项要求
确切的说,5C不是具体的外语教学的操作细则,而是一些方向性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并落实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更为具体和明确的要求被提了出来,拓宽和深化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这些要求有7项:语言系统; 文化知识;交际策略;严谨的思维能力; 学习策略;其它学科; 技术[2]。
2.1 语言系统。语言系统涉及词汇和语法的教学。首先,选取的词汇须具有真实性、功能性、主题性以及实用性。如果选取的词汇不具实用性,则无法满足实用交际需要。其次,词汇数量必须可控,太多不利于记忆和运用,太少则满足不了交际需要。再则,语法教学必须逻辑清晰、前后连接,便于学生学习及运用。简而言之,语言系统的学习必须在交际性这个大目标下进行。
2.2 文化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不可不学习文化。了解目标语文化有助于顺利交际。但由于文化不断演变,在教学中必须保证所学文化的时代性。此外,选取的文化需具有最广泛性。最后,还应鼓励学生通过对比不同文化,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2.3 交际策略。在使用目标语过程中,学生还需了解基本的交际策略,如:迂回表达;正确理解和使用肢体语言;提出和证实假设;进行推理和预测。同时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采取人际模式来强化直接的口头或书面交流。
2.4 严谨的思维能力。培养该能力是外语教育的目标之一,学生在学习上不应死记硬背,应该学习使用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例如分析、综合和评估来学习知识。
2.5 学习策略。学习者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获得成功。应根据学习者的类型来传授适合其的策略,使每个学生都取得成功。
2.6 其它学科。为了使学生有充分机会使用并掌握新语言,教师可从其它学科选取一些有趣且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参与分析。这样, 所学语言与其它学科内容可相互渗透,语言的运用能力和知识范围都得到提高和拓展。
2.7 技术。外语教材应该采用新技术来辅助教学,学生可以使用视频、音频进行交互式的练习和学习,或者通过访问互联网了解相关的语言学习内容。采用新的技术无疑使外语学习变的更有趣味和价值。
这7项要求是语言学习的内在要求,为学习者变成终身学习者提供了新的工具和理念。通过这7项要求,语言学习者最后不仅在语言能力上得以提高,更可以取得更大的个人的发展。
35C标准对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启示
我国曾在1999年颁布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但是该大纲关注的重点仅为基本知识与技能(词汇、语法、阅读、听力、口语、写作和翻译能力)。为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对人才的需要,2007年教育部网站公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 。该要求提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3]。鉴于此, 借鉴美国5C标准的内容将对我国大学英语教育起着积极有益的作用。
3.1 培养学生的文化批判能力
《教学要求》想通过大学英语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但局限于仅介绍目标语文化和提高文化交际能力,忽略了文化批判能力的培养。5C标准培养学生的文化批判能力,要求学生能吸收其它文化的思想精华,也要客观分析、认识其缺陷,同时学生还须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局限去看问题,并意识到本民族和文化与其它民族和文化的关系。这一点在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中还做的不够,很多教师习惯于灌输知识,而没有培养学生反思,提出质疑的能力。所以,我们应从培养文化批判能力入手,减少那些唯一性、绝对性的训练,增加没有标准答案的议题,通过集中分析和讨论,促使学生思考,表达自己的独立的见解。
3.2 语言教学和其它科目内容相互渗透
在美国的基础外语教育中,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沉浸式,另一种是普通模式。在沉浸式模式下,教师使用目标语教授语言、数学、社会学科等课程。学生完全通过目标语去学习其它科目知识,语言和知识能力得到双提高。在非“沉浸式”的学校,外语教师可从其它科目中选取一些有意思、具有挑战性的话题,学生可以围绕这些话题去搜集资料,在外语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讨论,同样是一个提高语言熟练程度,开展真实交际的机会。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仍旨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却无法保障学生达到熟练掌握并表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的程度,极大地束缚了有效深入的交际,语言的根本能力得不到提高。
3.3 语言内容的实用性
《教学要求》对现行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做了三个层次的区分,分别对学生的阅读、听力、口语、写作和翻译能力都做了要求。现行的大学英语课本也围绕一些主题进行相关训练。我注意到这些板块对话题的选取、交际所需的语言知识的设计还有不足。然而,根据5C原则,选取的语言知识必须具有真实性、功能性、主题性和实用性,是否满足这些要求成为重要的衡量标准。所以5C标准在这个方面也为我国教育者未来在课程涉及和课堂教学上都提出了有益的启示。
3.4 确认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策略
根据《教学要求》,“无论是主要基于计算机的课程,还是主要基于课堂教学的课程,其设置都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4]” 在这里,差异性教学思想得以体现,即给不同程度的学生设定不同难易程度的课题,最终使每个学生都最终掌握学习内容。我们注意到《教学要求》并未要求注重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由于学习者在认知能力、认知功能和个体态度、动机上存在差异性,统一的教学策略则无法满足每一个学习者的需求,教学效果自然也难以令人满意。这要求教师根据学习者不同类型,制定适合其的学习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结语
总之,美国5C外语目标将“文化”置于外语学习的中心地位,注重交际性、实用性,强调外语学习和其它学科知识相联系和渗透,从而推动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文化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这无疑给我国在新世纪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陆效用. 美国21世纪的“5C”外语教育 [J]. 外语界, (5)
[2] 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 [S]. Kansas: Allen Press Inc. 199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EB/OL]. http://202.205.178.7/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41/201001/xxgk_79348.html, 2007.
9.北京外国语大学基础英语试卷 篇九
A.客体论 . B.价值论 C.方法论 D.主体论 2.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首创的,对整个心理学带来了很大冲击。
A.冯特 B.弗洛伊德 C.格式塔 D.华生 3.教材所介绍的调查方法中,哪一种具体方法是与政治选举的预测一起发展起来的?()A.完全参与观察 B.半参与观察 C.非参与观察 D.抽样调查 4.创立了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民主主义思想家、教育家()。
A.夸美纽斯 B.培根 C.昆体良 D.赫尔巴特 5.()是介于经济学和教育学之间的,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并着重对教育进行经济分析的交叉学科。
A.教育政治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经济学 D.比较教育学 6.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
A.政治学、历史学 B.法学、新闻传播学 C.伦理学、人类学 D.语言学、考古学 7.发动了早期有组织的全球问题研究活动并陆续发表《增长的极限》、《回答未来的挑战——学无止境》等一系列著名的研究报告的学术团体是()。
A.罗马俱乐部 B.斯坦福国际问题研究所 C.兰德公司 D.赫德森研究所 8.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显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希望的时期是()。
A.“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 B.20年代 C.50年代 D.80年代之后 9.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后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0.“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
A.孔子 . B.老子 C.韩非子 D.庄子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语言与言语:索绪尔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13.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着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14.终身教育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发展需求。它的主要内容有全程教育、全域教育、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四个方面。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5.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
(4分)(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
(4分)(3)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
(4分)(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3分)16.20世纪下半叶现代心理学的三股新潮是什么? 答:一是在认识理论领域中,认知心理学取得重要进展;
(5分)二是在人格理论领域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
(5分)三是在情绪理论领域中,情绪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假说。(5分)四、论述题(本题目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但答案不求一致,尤其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分析和体会。共30分)17.以文理综合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潮流之一。请你结合实际,说说这场改革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关系。
答:(1)教育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深受科学文化思潮发展的直接影响。人类科学的发展,总是沿着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螺旋式路线前进。有分化才有综合,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才有较高水平的分化。20世纪下半叶,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不要让一个专业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理论的力量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的呼声日益强烈;
研究骨干通才化;
研究人员群体化:出现了文一文沟通,理一理沟通,文一理沟通,共同创造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可能性。当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这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文理综合。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综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物。(11分)(2)教育观念和科学文化思潮,说到底,都是社会实践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反映。文理综合的教育观念和倡导综合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同样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所谓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就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
所谓新的时代精神的召唤,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召唤。新的世纪,要求人类走出自然科技“指数增 长”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半个人的时代”;
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盟、交融;
10.北京小升初英语试卷真题及答案 篇十
8.happily 9.shopping 10.tired
二、11-15 BCDAB 16-20CDBCD 21-22AA
三、 23. Does 24.is going to visit 25.went 26.mending/tobe mended 27.flying 28.are watching
四、29-33BBCCB 34-38BBCCD
五、39.means, noise 40.best/most, or 41.Does, slower 42.along, take
43.took, drive 44.Doing, eyes 45.Were, parents
11.北京外国语大学基础英语试卷 篇十一
【关键词】翻转课堂 微课 大学英语
进入大学阶段后,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更多的是倾向于专业课程设置,其他课程的课时则相对较少,英语课程的课时也同样如此,然而目前英语能力的掌握对于大学生日后就业而言非常重要。为此,老师必须要在有限的课时内,促使学生英语应用水平最大限度提高,提升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英语教育人员必须转变角色,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更新教学手段,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一、微课、翻转课堂间两者的关联
1.微课为翻转课堂模式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指将知识内化、知识传授颠倒安排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需要通过课外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对于大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课外活动比较丰富,大部分学生都参加了各种社团,课外生活非常忙碌。为此,教学视频的时间设置不宜过长,否则会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加大,微课非常适用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知识。微课内容设置非常精炼,学生易于抓住其中的重点内容,有利于促使学习效率提升。另外,微课的时间不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大学生可以使用电脑、手机等设备观看,学习很便捷。微课中包含丰富的电影片段、图片、文字等内容,学生能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使其学习压力减轻。
2.翻转课堂可视为微课发展的载体。现阶段的微课还处于初级建设阶段,推广力度、范围较小,一般被应用于教师间的学习、观摩与交流中,在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微课的使用相对较少,并没有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翻转课堂的应用、推广则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微课的使用与发展。部分学校已经采用了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在该教育模式下,微课也取得了理想的应用,其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受到了高校的重视。
二、以微课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具体应用
1.微课的录制。要想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必须采用专业视频录制软件进行录制。可选用Adobe Captivatel,该软件具备录屏功能,它可实现交互性,在学生观看视频过程中,可插入自主练习题,便于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验,除此之外,还能够使学生思维得以激发。
2.上传英语学习资料。一般而言,需上传至网络的内容有两种,分别为文字材料、多媒体资源。其中多媒体资源包含较多的内容,例如音频资料、视频短片、课件等。文字资料包括常用句型、常用模板、导学设计等。若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则老师可收集一些基础训练题与资料提供给学生,改善学生的英语基础。
3.远程监督。尽管翻转课堂将英语知识的传授置于课外,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老师并不能够亲眼观察到他们的学习情况,不过可利用通讯设备,明确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监督他们学习。老师可以利用电脑、手机等工具,定时给学生发消息,叮嘱他们必须按时将学习任务完成。除此之外,在教育过程中,还要对学生的学习积极给予指导,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要进行整理,并及时给出答案,同时要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分析可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所遇到的都是普遍性问题,老师需统一安排时间,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可在线解答。
4.知识内化。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解答学生的疑问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将这一问题解决,才能够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值得注意的是,老师授课不可花费太长的时间,通常讲解时间在10至15min,完成讲授后,便可布置相应的任务。布置完任务之后,老师便可让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写作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老师需把控好全局,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观察。当发现问题后,要及时指出问题,若学生需寻求老师帮助,则可给予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在教育指导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习惯、学习水平给予指导,使学生才能得以挖掘,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结束语
翻转课堂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该模式侧重于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采用该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可增强老师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便于老师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有利于使英语教学效率提升。
参考文献:
[1]卢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04):33-36.
[2]汪晓东,张晨婧仔.“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08):11-16.
12.北京外国语大学基础英语试卷 篇十二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这些年来, 慕课 (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的推广和应用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技术专家们关注的热点。一些MOOC平台迅速的崛起, 为现代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国内外一些知名的大学, 也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MOOC课程。慕课以其广泛的教学资源, 优质的在线课程, 给我们的陈旧的教学方式, 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 受到了国内外教育专家的重点关注。大学英语教学, 作为大学的必修课程,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改善学生的学习热情, 将MOOC应用到教学中去, 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日常的英语教学着手, 利用学校网络信息资源搭建MOOC学习平台, 再讲MOOC平台与英语基础教学相结合, 对其进行跟踪研究, 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 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期望以此能进一步推动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和发展, 为同行提供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案例。
1 慕课与大学英语融合的可行性
在推行MOOC之初, 我们首先要考虑, MOOC作为国外新兴的一种学习方式, 相对于以往人们所熟悉的三大学习模式, 自主, 协作和探究学习模式, 是否能够相辅相成, 而大学英语教学是否适用MOOC呢?首先, 就教学模式的划分来说, MOOC也代表了一种教学模式, 它综合了人本化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程序教学等, 相对于以往的课堂来说, MOOC并没有实体的课堂, 他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来说, 跟以往的教学方式是有本质区别的, 包括学习者的学习主体, 交流的方式以及学习动机等等。慕课作为教育技术界的新兴的产物, 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推进学习, 以及学习效果的, 大学英语在大学中是作为基础课来讲授的,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去学习英语, 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该课程, 所以我觉得, 大学英语应该借助于MOOC去更好的完善自己的教学体系, 提高教学效果。在MOOC的整体观念下, 教师应该由以往的单纯的教授者, 变成教学计划的设计者, 编辑者, 学生成绩的监控者。要坚持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 改变自身角色, 变成学习的主导者, 让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 进行学习, 学生在学习的同时, 也对自身的角色进行转变, 从以往被动的接受知识, 转变成为主动学习, 自主学习, 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 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视频课程, 能够接触到更为专业的英语人士, 或者是母语为英语的一些外籍人士所讲授的课程, 这样能够开阔学生的见识, 老师在课堂上的任务则转变为讲授和答疑。
2 慕课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模式
MOOC在日常教学中, 应该怎么去想融合呢?我认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让慕课与课程进行研讨, 相互促进的一种混合教学模式, MOOC加课堂讨论, 这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 能够将传统的老师教, 跟MOOC的多媒体视频以及在线答疑和讨论结合起来, 这样就能够弥补以往教学中存在的枯燥单一的问题, 老师不再是让学生读文章, 背单词, 对疑难的句子进行讲解和分析, 而是由学生独立自主的选择学习的内容, 以及学习的方式, 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 灵活的调节自己的学习进度, 这样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老师讲, 学生问, 教师答疑, 这样一个过程, 学生进行了一个自我学习, 以及探究学习的过程, 大大的提升了教学的效果。
针对于英语课程的特点, 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常态录播教室, 对视频课程进行一个录制, 那么如何控制视频的长度, 和内容, 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因为视频长了, 容易让学生觉得乏味, 视频太短又打不到理想的效果, 所以我们一般讲视频录像控制在10分钟以内, 然后将其在课堂中进行穿插, 教师讲授15分钟, 视频播放10分钟, 学生在学习的工程中, 充分调动了自己的学习积极性, 依据视频, 让学习在课堂中, 提出问题, 进行互动, 在看的同时可以采用5个W的方式, 即why, who, what, where, when, 采用这种连续问答方式, 和对比的模式进行提问, 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大脑中形成形象思维。另外我们需要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在视频教材中充分的向学生展示, 在对学生口语的练习过程中,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通过这种朗读、提问、解答的, 有效的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3 慕课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徐州工程学院在大学外语课程的安排中, 充分的发挥了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 学生一周之内分别有4到6节课, 是利用雅信达网络教学平台, 以及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 进行网络英语学习, 充分的发挥多媒体语音教室, 以及常态录播教室的功能, 学校在网络教学平台中, 购买了多套题库以及各种教学视频, 几乎涵盖了大学英语所必须掌握的所有题库, 另外在日常教学中, 让教室充分利用录播教室, 进行视频课程的录制工作, 后期进行剪辑, 上传至数据库, 视频课程供学生在线浏览和学习, 充分的利用了学生的业余时间, 使其能够更为方便的进行学习。另外在线考核系统的上线, 也为MOOC授课的效果提供了一个考核的平台, 学生必须每周都完成固定的在线时间数, 完成考试要求, 每周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教师则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对学生的学校成绩进行评判, 对学生容易错的, 进行重点讲解, 跟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学生在这种自主学习的氛围内, 提高了自己学习的效率, 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依靠教师的指导, 学生能够迅速的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在视频的制作方面, 我们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4间常态录播教室的建成以及投入使用, 让我们在微视频以及微课程的录制和制作方面, 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从原来的利用简单的设备进行录制, 甚至利用手机或者小型摄像机进行录制, 后期几乎不进行制作, 现在利用常态录播教室, 可以随时对课程进行360度的录制, 大型的存储以及磁盘阵列, 足够满足4间教室, 一起录制的要求, 后期视频的制作, 则有专业的团队, 对教师的授课视频进行字幕的添加, 对视频长度进行剪辑等等, 都已经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另外, 我们也组织了教师对录播教室使用的培训工作, 对全校各部门都提出了教学要求, 各个学院必须安排教师来学习微课的录制以及各种设备的使用能力, 让教师能够更为熟练的使用各种设备, 利用自己录制好的课程, 让学习更好的参与到在线学习中去。在学期末, 定期召开各种学术研讨和总结会, 例如在视频制作以及个性化教案的实施基础上, 如果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是否需要另外一些更有效的激励手段介入其中, 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4 结语
MOOC所带来的教学创新是革命性的, 外语教师如何在新的教学形式下, 更好的利用现有的网络学习平台, 以及各种网络视频资源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授课, 是我们必须面临的一个考验和机遇。对于基础英语教学来说, 老师要有远瞻性, 要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来迎接这种新的MOOC平台, 创造好的学习环境, 更好的去备课, 有组织的教学, 从传授信息转变为传授学习方式, 这才是教师真正的使命, 这样才能提升教学质量, 达到一个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这些年来, 慕课 (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的推广和应用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技术专家们关注的热点。大学英语教学, 作为大学的必修课程,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改善学生的学习热情, 将MOOC应用到教学中去, 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慕课,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冰冰.MOOC课程模式的贡献和困境[J]外语电化教学, 2014 (3) .
13.北京外国语大学基础英语试卷 篇十三
第Ⅰ卷 听力测试(选择题20分)一、听句子,选择恰当的`答语。(共5分,每小题1分)
1.A.It‘s five o’clock. B.It‘s a fine day. C.It’s Monday today.
2.A.That‘s OK.B.Not at all. C.Oh,it’s over there.
3.A.How do you do? B.It doesn‘t matter. C.Yes,I am.
4.A.It’s too far! B.It‘s fine. C.No,Idon’t think so.
5.A.Here you are! B.Yes,please. C.That‘s very kind of you.
二、听句子,选择与所听句子意思一致的选项。(共5分,每小题1分)
6.Peter went to a ________ yesterday.
A.fruit shop B.cinema C.factory
7.Mr Zhang is a ________.
A.worker B.doctor C.teacher
8.A.My mother never eats fish.
B.My mother likes fish very much.
C.My mother doesn’t like fish at all.
9.A.Lucy does well in Chinese.
B.Lucy can‘t speak Chinese at all.
C.Lucy doesn’t study Chinese.
10.A.Alice has never been to New York.
B.Alice has lived in New York for five years.
C.Alice came here from New York five years ago.
三、听对话,回答问题。(共5分,每小题1分)
11.A.Mr Green. B.Mr King.C.Mr Read.
12.A.Tea.B.Bread. C.Milk.
13.A.In her room. B.In the garden. C.In the school.
14.A.On the farm. B.In the library. C.At the doctor‘s.
15.A.He wants to live in a quiet place.
B.The house here is too old.
C.He has to drop his shoes on the floor every night.
四、听短文,回答问题或完成句子。(共5分,每小题1分)
16.Who asked Robert to a dinner party?
A.A poor man. B.A rich man. C.A young woman.
17.What was Robert wearing at first?
A.Old clothes. B.A blue coat. C.Only a shirt.
18.Why did Robert go back home? He went back home to ________.
A.eat some good food
B.take off his fine coat
C.put on his best clothes
14.北京外国语大学基础英语试卷 篇十四
第I卷
一、听力测试(略)
二.下列各组单词中,有一个单词与其他三个单词的划线部分的读音不同,选出该单词。(共5分,每小题1分)
21. A. faceB. lake C. backD. game
22. A. nineB. rich C. swim D. film
23. A. gateB. page C. give D. grow
24. A. cheapB. team C. meal D. head
25.A. world B. work C. short D. word
三、从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的一项。(共16分,每小题1分)
26. There are many pictures _____ the wall.
A. from B. to C. aboutD. on
27. The room is not mine. It’s ______.
A. JimB. JimsC. Jim’sD. Jims’
28. I bought ____ yesterday.
A. three bottle of milk
15.北京外国语大学基础英语试卷 篇十五
本文以《基础英语综合》课程教学为例, 探索信息技术在当代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应用。本课程自2015年9月份开始尝试混合式教学, 旨在引入国外高等教育极力提倡推行的线上一小时线下三小时的学习模式, 培养学生课前课后的自学能力, 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 让学生能够脱离课堂的束缚, 利用网络, 通过手提电脑、智能手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 随时随地开展语言学习, 给学生创造语言环境, 让他们无时无刻不浸泡在真实的语料环境中, 潜移默化地渗透英语教学。
那么, 我们这门课程可以如何有效地把信息技术引入到学生的语言学习中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来把信息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改革结合在一起。
1. 混合式教学最重要的学习载体是课程网站的建设。在学校整个网络建设开发的大环境下网络课程的硬件条件基本已可以满足。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 特别是多媒体课件, 课程组老师制作的录屏讲解材料, 课外补充的音视频、文本材料上传到网络课程中, 使学生随时都能打来开进行自主学习。同时, 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来检验网络学习的状况, 并进行成绩的评定。
2. 目前学生几乎人手一个智能手机, 有人说智能手机是一个“魔鬼”, 里面有太多诱惑, 使学生不能专心致志地学习。学校也提出了上课时不准玩手机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但是如果我们能顺着学生的喜好去正确的引导他们借助手机来进行语言学习, 促进师生交流, 这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学生们除了可以在课堂上使用网上翻译软件查询课程中遇到的生词和表达, 师生还可以通过班级QQ群, 微信群进行课上课下的沟通测验。
3. 把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最大程度应用于英语学习还是要在课下来完成。语言学习是需要语料输入的, 有输入才会有产出。所以现代大学生随身不离的通讯设备-手机就成了有效的语言学习工具。当然网络上各种英语学习网站, APP应用程序, 音视频文件多如牛毛, 质量参差不齐, 这就需要教师身先士卒, 为学生筛选一些适合于学生观看收听学习的资源, 推荐给学生进行言语的渗透熏陶, 特别是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 国外的优秀情景剧、国内外制作精良的优秀播客, TED演讲等, 都是学生有兴趣去接触的真实语料, 只要教师加以正确引导, 辅以适时的面对面的交流, 会有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在《基础英语综合》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这两个月时间内, 笔者也在把文中所述的方法带入课堂内外, 检验笔者的预设是否能得到满意的生成。通过课堂观察和与学生的交谈, 结果还是令人振奋的。从课堂观察记录来看, 学生们对这种新颖的形式非常有兴趣, 所以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从网络课程翻转课堂第一次尝试情况来看, 学生们还没有真正适应完全自我线下学习的形式, 不过自学能力强的同学已能很好利用课余时间来实现课堂的解放, 当然笔者在检验学生自学效果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检验结果不尽如人意, 需要教师再适时的面对面引导;在对学生访谈的情况来看, 大多数学生对这样的尝试持肯定支持欢迎的积极态度, 而且他们觉得与老师通过微信等社交工具进行互动让他们觉得与老师的距离拉近了, 也能及时得到问题的解答。当然, 这样的互动对教师来说是更好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的方式, 但同时也是增加了无形的工作量, 所以这样的尝试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
总之,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 各种各样的教学形态会不断冲击传统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必将会不断地呈现并成熟起来。对信息技术在语言教学上的应用研究也必将不断地深入。
16.测试卷四 细胞的结构基础(2) 篇十六
1. 核苷酸分子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共同点是( )
A. 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B. 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C. 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D. 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2. 如下图所示,一悬挂的小铁球浸在用鲜南瓜制成的“容器”所盛的30%的蔗糖溶液中,开始时线所受的拉力大于零,则最能正确反映线所受拉力F在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内变化情况的曲线是( )
3. 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环状结构
B. 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C. 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蛋白质、D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穿过核膜进出细胞核
D. 核孔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
4. 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细胞核内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B.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
C. 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D. 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
5.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纤维素酶可以分解所有细胞的细胞壁
B. 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的细胞一般是低等植物细胞
C. 蓝藻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意义表现在它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
6. 关于线粒体的起源有多种观点,其中“内共生起源”学说被普遍接受(如图所示)。下列事实中,不支持线粒体“内共生起源”学说的是( )
A. 线粒体内含有DNA和RNA,在遗传上具有半自主性
B. 线粒体在细胞内可以运动,并大量集中在代谢旺盛部位
C. 线粒体的外膜成分与细胞的其他内膜系统相似,内膜与细菌的细胞膜相似
D. 吞噬现象普遍存在,如白细胞吞噬病菌
二、非选择题
【北京外国语大学基础英语试卷】推荐阅读:
北京迈得高外国语学校招聘英语教师08-14
北京外国语学校01-23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园开放日01-06
韩国希杰总裁访问北京外国语大学12-26
外国文学基础任务四11-07
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6月21日正式成立10-2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作业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