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考察心得体会

2024-08-23

德国考察心得体会(8篇)

1.德国考察心得体会 篇一

德国数控企业考察报告

本人于2010年1月28日至2月5日参加了由德马吉公司组织的开放参观日活动,德马吉公司总部设在德国德克尔马豪弗朗顿,我们一行参观学习了德国数控先进生产解决方案、生产工艺和技术、刀具系统、相关数控软件和辅助设备的展示,现场观摩了五十五台先进数控机床的演示,同时了解了以双元制为主体的德国先进的教育制度、教学方法、职业教育概况、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在国际职业教育中享有盛誉的行为导向教学法;了解了数控最新领域的发展,参观学习数控设备的操作、CNC编程。通过此次考察学习,了解了德国先进数控制造的能力,理解了德国的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使我对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提高了自身创新使用和改进教学方法的能力。现将参观学习内容简要总结如下:

一、德国数控发展概况

我们参观的德国德马吉是欧洲最大的机床设备制造企业。其机床产品以精度高、技术全面、刚性强、性能佳而闻名,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模具、轻工机械等领域,多年来雄踞欧洲机床行业榜首。德马吉公司的发展,和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德国政府一贯重视机床工业的重要战略地位,在多方面大力扶植。特别讲究“实际”与“实效”,坚持“以人为本”,师徒相传,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在发展大量大批生产自动化的基础上,于1956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后,一直坚持实事求是,讲求科学精神,不断稳步前进。德国特别注重科学试验,理论与

实际相结合,基础科研与应用技术科研并重。企业与大学科研部门紧密合作,对用户产品、加工工艺、机床布局结构、数控机床的共性和特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德国的数控机床质量及性能良好、先进实用、货真价实,出口遍及世界,尤其是大型、重型、精密数控机床。德国特别重视数控机床主机及配套件之先进实用性,其机、电、液、气、光、刀具、测量、数控系统、各种功能部件,在质量、性能上居世界前列。如西门子公司之数控系统和海得汉公司之精密光栅,均为世界闻名,竞相采用。

二、最新数控技术发展动态

通过考察学习,我们了解到数控领域发展水平是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现在最新的数控机床都具有较高切削功率,主轴回转精度可达μm级,德马吉公司五轴加工中心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多项技术专利。操作系统集开放性和灵活性于一身,操作、编程和显示具有统一的新型结构,即我们所谓的“所见即所得”。当然,机床内置DNC接口,可以方便融入网络,实现最佳的路径控制能力,包括高速切削,从而获得较高表面加工质量。采用直接驱动技术的线性轴,从而不再考虑磨损件和其他机械传动件,实现了稳定的高精度,从而节约能耗,使工件加工时间减少。采用多通道操作面板,使编辑、同步、仿真和试运行更为舒适,能借助动画组件进行图形编程,加工复杂零件。采用矿物铸件床身,使床身拥有最佳的动态性能、热稳定和生态特性,以及较高的集成度和配合性,利于机床自身的稳定。同时装夹系统采用全密封动力卡盘和夹具,这样工件不容易在加工中轻易移动和变位。在加工中,采用多工位,自动上下料,工件自动对

中,能完成批量和大批量生产,为适应5轴加工发展,带特种NSK润滑脂的密封型精密轴承可有延长润滑脂的寿命,使组装变得简单,可以同时提高主轴性能。其设计的机床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高、换刀时间短、响应频率快,机床设计结构符合人机工程学,大量应用在汽车、航天、制造、能源、军工各个行业。在整个参观中,我们都被德国的数控技术实力所折服。

三、双元制职教体系

在工厂进行参观时,我们看到很多学生在工厂里进行相关技能培训,通过了解,德国采用的是双元制教学方式。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德国工业经济腾飞的致胜法宝。所谓“双元制”,是指学生在职业培训时采用企业培训和学校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一般情况下,初中毕业的学生有75%通过职业导向,选择一项职业,然后通过自己或劳动信息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这种教育一般持续四年,前三年半的时间是三天在职业学校学习,两天在企业中实习,到后半年是一天在职业学校学习,四天在企业中度过,这种模式下的学生具备双重身份:在职业学校是学员,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在企业是学徒工,学习操作技能。在制订学习计划时,企业和职业学校要做好合作,职业学校根据企业需要,确定学习的内容,同时企业也要根据学校所计划的时间来安排学生到学校学习的时间。

同时双元制的有效实施与企业有着直接的关系,德国的法律中明确规定,企业有接纳学徒的义务,并且国家也为企业提供相应的经济补贴,所以企业必须接受学徒工,也愿意接受学徒工,并为学徒工提供相应的实习条件和费用。近年来,又出现了另一种培训形式,即跨企业培训。学生在接受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的同时,每年抽出一定时间,到跨企业培训中心接受集中培训,这种形式对双元制教育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四、德国企业管理机制

德国企业管理机制核心是理性主义管理方式,以技术管理为基础,重视员工素质的提高。德国是世界上进行职业培训教育最好的国家之一,具有完善的职业培训和员工广泛参与管理机制。其法律规定的职业培训有三项:一是带职到高等学校学习;二是企业内部进修;三是由劳动总署组织并付费的专项职业技能培训。在德国要成功谋职,除了必备的文凭外,没有经过必要的专业职业教育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一个传统经营农业生产的家庭农场,如果其子女没有经过专业农业训练教育,也不可能继承祖业来从事农业生产,这使得每个德国家庭都非常重视教育培训。除了成年人在上岗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外,就是对口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被企业录用后,也首先得进行三年的双轨制教育培训:通常每周三天半到四天在企业学习实际操作技巧,一天到两天去职业培训机构学习理论知识,这三年的培训费用和工资一般由企业负担。

德国是比较民主的国家,完善的服务机构根本见不到有人去管理,也见不到有什么摄像头在监督,但在我们参观的每一个地方,根本见不到

有违章现象的发生,是不是德国人天生就守章呢?我们说不是的,原因在于在德国有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大家相互之间互相影响,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当你违反了管理制度时,没有什么情面可言,唯一做的是按章办事。在与德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最大的感觉是德国人做事严谨,工作务实,讲究实事求是,在单位、企业里根本不存在领导和员工的关系,所有的人在一起都是员工,都有建议和被建议的权利,并且也不存在着什么人情,所有的一切让人感到工作是特别的舒心。

五、体会

通过将近十天的考察学习和参观,此次参观活动专业性高、沟通针对性强,针对机械产业的特殊性与专业性。我们认为,德国在数控技术研制、生产、管理及后续人才培养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很多经验值得我们研究,通过学习这些好的东西,可以使我们在数控化发展和职业教育中少走弯路,可以更加有效的加强对我们数控教育领域管理,使我校数控技术专业发展有明确目标。

总之,德国数控企业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健全的法律制度是成功的基础,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成功的前提,严格的管理制度是成功的保障,对产品的精益求精是成功的积累。通过将近十天参观学习,留给我们的思考是长远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怎样结合我校实际,将德国成功的经验和范例应用到我们的职业教育中去,使我校的职业教育不断焕发生机,是我们要不断探索的主题。

2.德国考察心得体会 篇二

一、德国物流园区发展概况

德方专家把物流园区 (Logistik Park, 简称LP) 和货运中心 (Guterverkehrszentren, 简称GVZ) 看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物流园区的服务对象是某一行业或企业, 具有专业性和特定性;而货运中心服务的客户是所有的企业, 具有通用性和社会性。按照我们的思维习惯, 也为了表述的方便, 本文把这两个概念统称为物流园区。

(一) 德国物流园区发展历程

德国是物流发展最好的欧洲国家, 在物流园区建设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德国的物流园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建立, 到现在全德已有33个物流园区。

1984年, 德国第一个物流园区——不莱梅物流园区建立。1992年, 当时的联邦铁道部和过去东德铁路局合作, 提出了物流园区建设的总体规划。1993年, 德国货运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D G G) (即德国物流园区协会) 在不莱梅成立。1994年, 德国邮政在园区内建立了邮件处理中心, 随后铁路公司也在园区内设立了货运中心。2001年, DGG参与制定了联邦政府交通部对物流园区建设的一些相应法规。2002年, 物流园区的规划并入德国交通网络规划。

(二) 德国物流园区发展模式

在物流园区的建设和经营上, 德国一般采取联邦政府统筹规划, 州、市政府扶持建设, 组建发展公司企业化管理, 入驻企业自主经营的发展模式。德国现有33个物流园区中, 有11个物流园区的公铁联运中转站是德国联邦铁路投资修建的, 政府资助最高可达80%。

州及地方市政府主导前期规划论证及基础设施建设。由当地政府出面, 组织企业、协会与开发商等, 共同开展需求调研及可行性分析。政府与土地拥有者进行谈判, 先期投资购买土地, 完成“熟地”建设, 每平方米前期费用约为120欧元 (含30~40欧元的地价) ;然后, 按照每平方米80欧元的价格卖给物流企业;垫付的价差, 政府通过以后的税收收回。

(三) 德国物流园区功能定位

德国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是根据物流需求来确定的。物流需求主要来自当地居民消费需求、生产需求和中转需求三个方面。从德国发现的规律来看, 为满足居民消费的物流需求, 一般50万人口应该有1个物流园区;生产需求和中转需求数据, 可分别从当地生产企业和港口等处取得。如不莱梅50万人口设1个物流园区, 占地1.7平方公里;柏林350万人口, 设3个物流园区。德国许多物流园区的面积都超过200公顷。

德国物流园区选址, 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转运方便;二是交通便利;三是经济合理;四是生态环保。

(四) 德国物流园区管理体制

由入驻企业共同组建非盈利的发展公司 (类似于协会组织) , 负责物流园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发展公司运转所需费用, 政府负担25%, 其余部分由入驻企业分担。

德国货运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对德国货运中心提供服务。其目标是将货运中心在地方和区域等级产生的积极影响转变至国家及欧洲等级。主要服务领域有:促进货运中心之间的多式联运, 组织货运中心的业务合作;制定货运中心的服务标准, 主持货运中心的考核评价;承接全国与国际研究和咨询项目, 推动货运中心可持续发展;参与欧洲货运中心协会的工作, 扩展欧洲及全世界物流平台。

(五) 德国物流园区的绿色环保措施

运输方面的节能环保措施。运营车辆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使用节能环保设备, 政府给予补贴;对驾驶员进行节能驾驶培训, 经过培训可以节油10~20%, 节约成本的一半奖励司机;运用信息化手段, 优化运输组织, 对不同物流企业的货物重新组合, 增加满载, 减少空驶;对多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 超过3 0 0公里运距, 就要考虑铁路或水运;采用甩挂运输, 用四个拖车就可以完成100多个集装箱的移动工作;大量使用带支架的桥式集装箱, 移动时收起支架拖走, 到位后放下支架可当临时仓库, 减少了多次搬倒;在公路集装箱运输中, 大量使用中置轴挂车列车, 一台拖车可同时牵引两个集装箱或两个汽车商品车挂车, 运输效率成倍提高, 碳排放量显著减少。

物流园区的节能环保措施。建设物流园区必须按照1∶1的比例, 在园区外购买绿地, 园区内还要留出25~30%的绿地。绿地不仅是景观, 而且充当吸纳雨水的作用, 使雨水能够渗入地下。利用仓库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 所发电力进入统一电网。我们在奥格斯堡一家物流企业了解到, 企业入网电价高于用电价格。这家企业100万欧元的发电设备, 利用发电和用电价差, 大约10年可收回投资。

德国的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到2020年, 在保证物流量直线上升的同时, 温室气体排放要比1990年降低40%, 高于欧盟设定的指标。目前, 德国的大货车普遍适用欧Ⅳ排放标准, 开始研究是否采用欧Ⅴ、欧Ⅵ标准。有8个实验区正在研究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为汽车充电。园区的规划建设, 执行噪声控制标准, 并注重风景视觉效果。

(六) 德国物流园区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贡献

物流园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近年来, 物流业是德国增长最快的产业, 增速超过了G D P的增长, 排在汽车产业、医药健康产业之后, 超过机械制造业位列第三。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和高效运行的物流园区, 带动了海运业特别是集装箱运量的增长。物流业不仅增加了当地税收, 减轻了政府负担, 而且帮助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优化物流系统, 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效应。

物流园区对社会的贡献。有资料显示, 不少于1200家企业在物流园区设立了办事机构, 提供了40000多个就业岗位。

二、德国物流园区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虽然中德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自然环境、资源秉赋、经济体制不尽相同, 物流发展模式也有很大区别, 但德国物流园区的发展经验, 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一) 物流园区的设立要以需求为基础

物流是生产性服务业。物流园区一定要以需求为基础, 以产业为依托。我们参观的勒沃库森化工物流园区占地11平方公里, 70多家公司的100个生产车间及研发机构分布在三个厂区, 来自50多个国家的45000名员工在这里工作。我们在另外一个城市, 还参观了一家与工业园区配套的物流园区。上世纪90年代初期规划80公顷土地, 到现在只开发出24公顷, 主人指给我们看的还是白纸上的蓝图和绿色的田野。这家园区独家ONLY

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是缺乏足够的有效物流需求量。通过对比分析, 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 物流需求的规模、结构、特点, 是物流园区设立的重要基础和首要条件。离开了对物流需求的分析和把握, 就失去了物流园区建设的基础和条件。中国是这样, 德国是这样, 其他国家也是这样。

(二) 物流园区的运作应贯彻供应链管理理念

德国专家把物流园区看作是供应链的中心环节。通过园区, 实现海港与内陆的连接, 远程运输与城市配送的连接, 生产企业上下游之间的连接, 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的连接, 直至生产者与最终消费者的连接。大企业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把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 物流园区因此成为物流外包的良好载体。由于无缝连接的硬件设施和高效可控的信息系统, 使得精益化物流成为可能, 大大提高了供应链运行的效率。

(三) 物流园区应是多式联运的枢纽

多式联运是德国物流园区的显著特点, 每个园区至少有两种运输方式连接。我们参观的科隆物流园区, 内河、铁路和公路三种运输方式构成了多式联运体系。一部大型吊车, 横跨三条线路, 可以很方便地直接换装。

近年来, 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超常规发展, 特别是线路建设突飞猛进。但相应的节点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节点与线路不配套, 各类节点不连接, 多种运输方式无法实现有效衔接。

(四) 物流园区在绿色环保方面大有作为

物流业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 物流园区在绿色环保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物流园区的多式联运功能, 优化了交通布局, 可以把公路运输转移到铁路或者航运, 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我们应该学习借鉴德国经验, 从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入手, 推动我国绿色物流体系建设。

(五) 物流园区的管理须体现合作协同精神

物流园区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坚持合作协同的精神。奥格斯堡物流园区的占地, 分属三个行政区域管辖, 由三家政府出面组成一个委员会, 统筹协调规划和建设问题。这在我们看来, 这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德国的行业协会在与各有关方面的协调、协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组织行业培训、会议研讨、代表企业与联邦铁路部门沟通, 参加联邦以至于欧洲协会的活动。

(六) 政府应明确在物流园区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德国政府在物流园区发展中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统筹布局。二是规划设计。三是投资赞助。四是营造环境。政府不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企业按照市场的需要, 依法经营, 照章纳税。

三、对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的建议

12年前, 在深圳出现了第一家叫做“物流基地”的基础设施。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物流园区 (基地) 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2009年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把物流园区列入九大工程之一, 各地掀起了新一轮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的热潮。但总体来看, 我国物流园区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促进我国物流园区健康发展, 参照德国物流园区发展的做法与经验, 我们提出以下关于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的建议。

(一) 从转变发展方式的角度支持物流园区发展

我们要充分认识物流园区的基础性和公益性。物流园区和供电、供水、供气及公交系统一样, 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创造的价值, 主要体现在产业链的整体优化, 对其他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上。物流条件也是投资环境的有机构成, 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物流业高效有序运作, 同时也会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物流业的发展, 有利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我们要按照《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 构建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园区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 资源的有效整合, 业务的流程优化, 能够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降低物流成本, 减轻能源和环境的压力, 是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枢纽性设施。

建议采取多种措施, 支持物流园区发展。中央政府层面, 应抓紧制定物流园区发展专项规划, 尽快确定全国物流园区的基本布局。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把物流园区纳入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政府应该像投资其他基础设施那样, 支持物流园区建设。物流园区产生的自身效益比较低, 不宜笼统地按照亩均投资、亩均税收等标准设置准入门槛。由于这些项目投资大、回报慢, 不宜收取过高的土地费用, 并要拓宽物流园区建设的投融资渠道。

(二) 研究制定我国物流园区设立的标准和条件

当前, 各地建设物流园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再加上我国土地资源紧缺, 增值预期强烈, 各类企业积极要求参与建设, 物流园区规划占地规模迅速膨胀。如控制不好, 有可能出现盲目投资和圈占土地的问题。

我们建议, 应在做好现有仓储类物流设施 (物流园区、配送中心、货运场站、各种仓库等) 情况调查的基础上, 抓紧建立符合我国国情需要的物流园区设立标准和条件。要明确多么大的需求量, 设立多么大的物流园区;要设置居民消费、生产配套和中转物流量的核算标准;要有多种运输方式衔接配套的硬性规定;要有节能环保的具体要求;把这些标准和条件, 作为规划布局, 批准立项的依据。

(三) 务实构建我国物流园区的考核评价体系

我们建议, 借鉴德国的做法, 结合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特征, 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减少城市交通压力、优化城市布局、促进资源整合、减少环境污染等各项指标, 建立社会化的物流园区评价体系和方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深入开展物流园区综合评价工作, 从行业自律层面强化对物流园区的管理, 引导物流园区健康发展。

(四) 积极推进我国绿色物流园区建设

在绿色物流方面, 我们与德国相比差距较大。全面推进, 困难较大, 但有几项工作可以先做起来。如, 选用节能环保车辆, 加大对企业更换车辆的补贴力度, 限期淘汰老旧汽车;开展驾驶员节油培训, 拿出节约部分奖励驾驶员;加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优化运输组织, 减少空驶浪费;制定桥式集装箱行业标准, 积极推广甩挂运输;允许中置轴挂车列车在高速公路行驶, 提高货车运行效率;研究提出仓库屋顶太阳能发电进入统一电网的可行性, 制定优惠政策, 促使企业自发地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探讨入驻物流园区的企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交易碳减排量, 而获得节能减排收入及政府补贴;加强物流园区和企业的绿色物流检查与评价, 运用政策杠杆, 调动企业节能环保的积极性;随着铁路建设进度加快, 客货分线快速推进, 铁路运能紧张问题得以缓解, 要抓紧研究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分流的问题;扩大铁路和水路运量, 发挥公路集疏运与城市配送的功能;加强联运转运设施的规划建设、信息系统的对接和管理体制的协调, 促进多式联运发展。

(五) 加强地区和部门间物流园区的合作与协调

我们建议, 中央政府层面, 应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牵头, 吸收相关部门参加, 制定有关的规划与政策, 加强对物流园区发展的指导、协调和宏观管理。各级各类物流园区应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重要节点城市的物流园区应该纳入全国统一规划。地方政府要服从于全国统一规划, 指定专业职能部门分管物流业及物流园区相关工作。要加强物流园区规划、立项及专项资金投入的后评价工作, 对于改变土地用途, 挪用专项资金的, 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六) 与德国有关方面建立物流园区联系机制

3.德国考察心得体会 篇三

一、德国、奥地利垃圾焚烧和垃圾处理现状

(一)柏林市垃圾焚烧厂建于1968年,废气排放标准非常严格

考察组参观了柏林市垃圾焚烧发电厂,这个发电厂建于1968年,有8条焚烧线,年处理生活垃圾52万吨,柏林市59%的生活垃圾都在该厂处理。柏林市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境很好,厂区内没有臭味,场内工作井然有序。该焚烧厂可为10万户家庭供电、3万户家庭供热,同时也向周围的工厂供电、供热。焚烧厂的气体排放标准很高,有害气体排放量是欧盟标准的十分之一。目前,柏林市有54%的垃圾以焚烧的方式处理,生化处理占23%,填埋占23%。柏林市正在制定垃圾处理五年规划,如果规划通过,将来要关闭所有填埋场,到2020年生活垃圾将实现零填埋。届时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将用来处理建筑垃圾。

为让市民支持垃圾焚烧,柏林市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加强正面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向公众说明焚烧处理技术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并将垃圾焚烧烟气排放数据向市民公示,做到公开透明。二是制定相关的劳动保护法律和垃圾处理工作流程,确保行之有效。三是做好选址工作,一般选在工业用地周边,离居民区有一定距离。四是让居民参与垃圾设施管理,接受公众监督。五是对焚烧厂员工定期进行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以事实证明垃圾焚烧的安全性。

按照欧洲法律,柏林市对垃圾进行分类。欧盟要求,分类过程中金属、玻璃要完全分出来,建筑垃圾要回收重新利用。因此,德国政府在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利用上采取了很多措施,投入较大,社区内、大街上、高速路休息点都设有分类垃圾桶,市民、游客也能较好地按垃圾分类要求正确投放垃圾,垃圾回收利用效果明显。1992年柏林市进入到垃圾场的垃圾是232.5万吨,到2008年只有93.4万吨,除垃圾产生量本身下降外,垃圾回收利用对垃圾的减量化贡献很大。

(二)慕尼黑垃圾焚烧厂与高档别墅区仅一墙之隔

德国慕尼黑市现有两个垃圾焚烧厂,考察组考察的垃圾焚烧厂与高档别墅住宅区仅一墙之隔。该厂建于1968年,日处理生活垃圾1600吨,由进料仓、搅拌仓、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发电系统、供热系统组成,可向周边的社区、工厂供热、供电。考察组专程采访了周围社区的居民,该小区于1968年焚烧厂建设之前建成,由于焚烧厂从建设到运行都不存在扰民、臭味污染等问题,社区居民从未提过反对意见,其健康问题也无负面报道。

(三)维也纳焚烧厂建在市中心,周边环境干净整洁

维也纳有4个垃圾焚烧发电厂,3个是生活垃圾焚烧厂,1个是危险垃圾焚烧厂。维也纳市的4个垃圾焚烧厂供热管线总长度达到了1100公里。考察组参观考察了施比特劳生活垃圾焚烧厂,该厂位于市中心,建于1970年,1987年进行了装修改造,日处理生活垃圾1600吨。

该厂外形奇特,造型美观,厂区周边无异味,很难想象它是一个垃圾处理厂。紧邻该厂的有警察局、园林局等政府部门和一所学校及居民区,孩子们每天都在垃圾焚烧厂前穿梭,市政厅距离该厂也仅几分钟的路程。

该厂采用电子过滤、高压方式除尘,采用钠溶液、石灰水、氨溶液等液体净化方式对焚烧气体进行净化处理,采用催化技术脱氮、脱毒。实施每天检测制度,实时公布烟气排放信息,政府对二恶英每年进行四次检测,并对外公布。

维也纳现有居民170万人,年产生垃圾100万吨,其中生活垃圾62万吨,由政府负责处理。废纸13万吨,生物质垃圾13万吨,金属1.7万吨,玻璃2.5万吨,这些垃圾已通过回收系统进行回收利用。另外,电池、打印机墨盒等危险垃圾通过移动式垃圾回收车运输送至43个回收站点。

维也纳市政部门和垃圾处理公司做了大量的垃圾焚烧知识普及宣传教育工作,市民对垃圾焚烧的认知程度较高,普遍认为垃圾焚烧是目前垃圾处理的最好方式,有利于环境。欧洲法律规定,生活垃圾不准填埋,垃圾焚烧符合欧洲法律要求,这也为维也纳居民认同垃圾焚烧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夏天还可以制冷,资源得到了循环利用,对城市低碳环保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德国、奥地利垃圾焚烧和垃圾处理特点

(一)垃圾焚烧厂已转变为资源再利用支柱产业

考察组在德国、奥地利考察时发现,这些城市的垃圾焚烧厂一般与居民区较近,究其原因主要是垃圾焚烧发电厂无气味、无污染,能够被附近的居民接受,垃圾焚烧厂已经成为环境教育基地。同时在这些城市垃圾焚烧厂不仅仅用来处理垃圾,还担负供电、供热任务。若距离用户太远,会增加供热成本。近几年,垃圾焚烧在德国的角色已经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垃圾热处理设施从公众眼中的喷射污染物质的技术怪物,已经转变为资源再利用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二)欧盟生活垃圾已经演变为可交易的商品

2008年欧盟通过了一项法律,规定可将焚烧垃圾作为可再生能源,进一步促进了垃圾焚烧设施的发展,但同时也对设施能源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现有设施必须达到60%,新建设施必须达到65%。根据规定,用于生产能源的垃圾可以作为商品,在欧盟范围内自由交易,这将有利于运营商获得原料。德国由于垃圾焚烧产生的能源减少了化石燃料生产,每年可以减少400多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政府对垃圾焚烧厂排放指标实施严格监管并及时公示

对于垃圾焚烧所产生的碳化物、硫化物、氮化物、二英等有害气体和污染物,德国政府和奥地利政府采取了严格的监管措施。维也纳市规定垃圾焚烧厂每天要向市政厅报告废弃物排放数据,年终企业要向政府报告全年情况。如排放数据超标,政府要对企业进行罚款处理,严重的吊扣运营执照,市政府还定期组织专家对垃圾焚烧设施进行评估。

维也纳施比特劳垃圾焚烧厂每天都将烟气排放情况上网公示,同时向市民公布了交流信箱,真正做到了及时透明。该厂还自办了垃圾处理报,向周边2.5公里范围内居民发放,主要宣传垃圾焚烧知识,公布废弃排放相关数据,与市民交流互动等。

(四)生活垃圾消纳处理向居民收费

德国和奥德利垃圾消纳均向市民收费,维也纳市规定居民消纳生活垃圾要付费,每桶(120L)收取消纳费4欧元。

(五)垃圾运输有规定的时间和行驶路线

为防止扰民,政府对垃圾运输时间有严格的要求,垃圾运输单位要按政府规定的时间、行驶路线运输垃圾。一般要求上午9点至10点,下午1点至2点为垃圾回收时间。对运输车辆也有严格的要求,并对运输过程的遗撒问题进行严格的监控,如发现遗撒要进行处罚。

(六)垃圾焚烧厂建设艺术化

维也纳市政厅对垃圾焚烧设施的基本理念是集艺术、文化、公益事业于一身,维也纳施皮特劳垃圾焚烧厂外观设计独特,由著名艺术家佛登斯列·亨德华沙(百水)精心设计的,运行无污染、无臭味,已经成为市民、学生、游客参观教育基地,每天对外开放。

(七)垃圾分类从幼儿园抓起

据维也纳市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垃圾分类的意识从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培养,一直延续到中小学,市民成年工作后还可参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垃圾分类的讨论等,一生都会接受垃圾分类的教育。如在维也纳,施彼特劳垃圾焚烧厂已经成为中小学参观教育基地,家誉户晓。

(八)垃圾焚烧再利用技术不断发展

当前德国境内的垃圾焚烧设施中,用于回收垃圾中金属物质的电磁分离装置已成为标准组件。用于回收垃圾中的铝、铜和镀铬件等高价值非铁类金属的涡流分拣装置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超过80%的炉渣和过滤后的粉尘用于建筑和道路建设。

三、北京垃圾焚烧处理可借鉴的经验

(一)从学生开始普及垃圾焚烧知识

德国的柏林、慕尼黑和奥地利维也纳的垃圾焚烧厂均建在市区,附近的居民能够认同垃圾焚烧厂,其原因之一是对垃圾焚烧知识较为了解,认为这是垃圾处理非常环保的方式。因此,推进垃圾焚烧处理,居民意识的提高是第一步。北京市应加紧制订近期、中期、远期宣传战略计划和行动方案,从小学生开始普及垃圾焚烧知识,推动全社会对垃圾焚烧的共识,为垃圾焚烧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在部分垃圾处理设施对居民开放的基础上,可继续扩大开放范围,主动安排中小学生与市民参观。并将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作为中小学环保教育基地常年开放。

(二)建立政府、企业与市民的沟通机制

维也纳施比特劳垃圾焚烧厂为争取周边居民的支持,自办垃圾焚烧报,每天向厂周边2.5公里范围内的市民发放,及时公布垃圾焚烧相关指标和数据,同时在相关的网站上公布有关信息,建立起与居民及社会各界的沟通机制。同时,为加强市民对垃圾焚烧厂的监督,通过企业网站和信箱及时将市民的意见反馈到企业,并有专人对周边居民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北京市应建立信息公布和沟通机制,增加已建焚烧厂对垃圾焚烧排放指标信息的对外公布力度,在目前公众显示屏公布排放指标的基础上,企业可采取自建网站、自办报纸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排放指标等信息,进一步增加透明度,接受广大居民的监督。

(三)加大政府对垃圾焚烧企业和垃圾处理企业的监管

维也纳市政府不但要求垃圾焚烧厂每天将有关数据报给市政府管理部门,同时组织专家定期对垃圾焚烧厂进行评估。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对违规操作,排放指标达不到要求的企业进行罚款、停业等处理,保证了垃圾焚烧厂的规范运行。

政府是垃圾焚烧处理企业的第一监管人,严格的监管源于日常的监控。第一,要建立日报告制度。每日向实施政府监管的部门及时报告当日各项排放指标;第二,按北京市规定的焚烧企业排放指标标准实施严格的监控,并制定奖惩制度;第三,由政府监管部门随时或定期向社会公布监管信息。

(四)加强对垃圾运输车辆的监管

柏林、维也纳等市为防止生活垃圾在运输过程中出现遗撒、噪声扰民等问题,不但对运输车辆密闭性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对生活垃圾运输时间、车辆的行驶路线有严格的规定,一旦违反规定这些运输企业将受到严肃处理。

目前,北京市生活、渣土垃圾产生量大,各类垃圾、渣土运输车辆较多,应进一步加强对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管理。一是要制定垃圾运输车辆防遗漏、遗撒的技术标准和运输操作规范。二是按照市、区、街道(乡镇)所属垃圾、渣土运输车辆,制定各自固定的运输线路和运行的时间段,严格按规定上路运营。考虑到北京市交通压力较大的状况,严禁在交通高峰时段作业。三是有关部门要严格对各类垃圾、渣土运输车辆的运行管理,防止夜间运输车辆不按规定线路和时段穿行居民密集地区和敏感地区、重要路段拉运垃圾、渣土。

(五)积极采用最先进垃圾焚烧技术

在慕尼黑市,考察组与马丁兄弟公司进行了座谈,该公司目前已经为德国、法国、瑞典、荷兰等很多欧洲国家建设了垃圾焚烧厂。其最新研究的垃圾焚烧反推新技术引起了考察组的关注,该技术可将焚烧炉内的垃圾进行逆向推进翻转,燃烧更加充分、均匀、快速,不但提高了垃圾焚烧效率,而且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将会大量减少。特别是德国阿恩施塔特市KBI公司新研制的高温炉燃烧技术,垃圾焚烧温度可达2300摄氏度,垃圾焚烧非常充分,不存在二英问题(摄氏800度以上二英会被完全分解),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比目前的欧盟标准更加环保,而且该高温焚烧技术实施垃圾混烧。北京市应关注目前一些发达城市所使用的世界上最新、最先进技术,并积极吸纳或采用,以推动垃圾焚烧更加科学更加环保。

(执笔人:王清文)

4.德国教育考察报告(最终版) 篇四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 蓝杰

2011年10月9日—16日,随浙江省培训者培训主题考察团赴德国巴伐利亚州的迪林根教师培训与人事管理学院对德国教师教育情况进行了短期的考察学习。

考察过程概况

考察团共有5人,其中翻译1人,团员4人。10月9日下午,全体团员集中到浙江省师干训中心,经过短暂的行前教育后,前往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搭乘国航CA961班机至北京转机,于10月11日到达德国慕尼黑,12:30入住雷根斯瓦格纳招待所。当日下午2:00(柏林时间)参观访问迪林根教师培训与人事管理学院,听取了保尔·奥尔布列希博士对迪林根教师培训与人事管理学院的介绍及路德维希·海林教授就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学制、教师教育及培训的讲座,并参观了学院的设施、设备。访问期间,考察团成员先后访问了迪林根县的相关小学、主体中学、完全中学、职业学校及促进学校,还参加了“学前儿童护理”、“媒体教育技术”培训班 的旁听,访问了慕尼黑国家教育质量与教学研究所,听取研究所同志对工作的介绍,了解了巴伐利亚州的教育评价及学校评估的方法。考察期间,团员们还与有关的校长、教师、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与讨论,就中德两国教育制度、教师教育及培训、学校管理及督导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德国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的认识和了解。整个访问过程内容丰富多样,行程紧凑而有效。德国的教师培训的经验和学校评估的做法也引起了团员们对我国的教师教育及学校评估的一些思考。

一、收获

(一)德国校长与教师培训

迪林根教师进修与人事管理学院是巴伐利亚州唯一的隶属州文教部的一级教师培训学院,成立于1971年,前身是一所建立于1549年的一所宗教大学。

1.校长培训。

迪林根教师培训与人事管理学院主要针对有兴趣担任校长的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分三个阶段,先是对有志于成为校长的教师的定位阶段,参加这一阶段培训的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管理工作经验和经历,主要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考试、案例分析等进行培训。第二个阶段,新校长接受为期三周的校长培训,培训内容有:我怎样当校长?我怎样与政府、教师打交道?如何制订课程表?学习相关的法律、财政预决算的知识、怎样听课、怎样与教师及同事对话等知识。第三阶段,着重针对校长日常工作要碰到的一些难点和关键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案例讨论等。

2.教师培训。

德国教师培训机构注意兼顾教师的需求意愿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他们认为,比较理想的教师培训是建立在对教师需求的调查基础上,提供多项主题培训的菜单供教师选择。迪林根教师进修学院每年要针对3万多教师印发相关的调查问卷,用来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教师培训要做到三个面向,即面向培训的学员、面向教育教学实践、面向教师今后的工作要求。他们认为,教师培训中最困难的不是专业知识和理论方法的问题,而是如何真正促进师生的改变。因此,培训的关键是要创造条件,让学员不断表达自己真实的观点和看法,让学员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交流与对话中,不断理清自己的思路,检讨自己的行为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思想观念,并在这一过程中,致力于能力的提高和方法的掌握。同时提出,千万不要把参加培训的教师当作一无所知的人,而把自己当作万能的专家,采取单一的知识灌输方式;培训教师要尽可能采取“后退”的姿态,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灵活掌握教学过程,在平等对话、合作互助、动态生成中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德国教师培训任务,35%的由州一级进行集中培训;65%通过地方级培训和校本培训来完成。集中培训的组班方式有固定式和开放式二种。前者针对特定的对象,培训对象固定;后者教师可以根据培训机构所提供的培训菜单和计划,教师可自由选择。此外,德国还十分重视校本培训,因为学校的改变主要是在学校内部完成的。

在巴伐利亚州,教师接受培训不是政府计划也不是靠行政命名。而是来自广大教师对对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创新自己的教学风格的欲望,积极主动、自觉参与培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巴伐利亚州注重教育学院的建设和教师培训工作。迪林根教育学院主要负责巴伐利亚州各类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全州共有各类学校教师10万多名,每年接受培

训的教师有2万多人,培训经费均由教育部直接负责拨付到教育学院。学院每年举办1000多个培训班,平均每个班培训时间两天半左右,学院有250个房间,所有培训班是免费的,来回路费政府提供。

巴伐利亚州教师培训工作工作可分为四个层次:(1)州级教师培训:由迪林根教师进修学院总负责,主要是针对培训者的培训;(2)地区教师培训:由地区政府和部派专员负责;(3)县乡级教师培训:由有关县乡教育局负责;(4)校内教师培训:由各学校自行组织。

迪林根教师进修学院有30位组班教师,他们都是从各类学校中挑选出来的优秀教师,在迪林根教育学院工作5年后必须调离。这样的轮换机制,可以保证组班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水准,以确保教师培训的高质量。

迪林根教师进修学院的进修培训工作主要是举办教师短期培训班。学院每半年编制一本培训班计划,散发到各学校。教师根据此计划安排自己的进修计划。除了校长的上岗和在岗培训和其他进修培训层次的辅导教师外,一般教师都以自愿原则参加进修。目前学院在培训项目的管理上正逐步转向网络化,组班教师的班级计划在网上提交,参加培训的教师在网上选课。并有10%的培训内容借助于网络进行培训,而这个比例正在逐年增加,主要是为了解决工学之间的矛盾。但是网络培训并不是完全取代现场培训,迪林根教师进修学院所倡导的是网络与现场相结合的培训,网络培训主要负责理论方面的学习,现场主要是体验活动和交流讨论。

(二)德国的教育研究机构

慕尼黑国家教育质量与教学研究所是隶属于巴伐利亚州文教部的一个教育研究机构,成立于1966年,现有155名工作人员。下设完全中学处、实科中学处、小学与主体中学处、特殊学校处、职业学校处、质量管理处、基本教育处和所长办公室。除处长工作可以不变外,其他工作人员主要来自教学第一线,且一般要求每五年轮换一次。学校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所是州文教部的思想库,其主要的职能有二:一是利用大学的最新科研成果,提炼教学实践中先进经验并将之推广到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二是扮演好思想先行者和反

思者的角色,为州文教部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教育体系的决策提供咨询和帮助。其主要任务是:为各类学校在学校教育、教学、教学方法方面的工作给予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撑;为各类学校编写教学大纲和教学辅助资料;参加统一考试的试题命题工作(3-

4、8-9要实行州统考,还有毕业升学考);给州文教部提供咨询和建议,明确教育改革行动模式的目的和意义;与教师培训机构密切合作,对教师培训提供建议,参与教师培训活动;推动教学实验的开展,推广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支持学校内部发展;连续搜集统计州教育领域的数据与状况,通过地域覆盖式的观测以保证州学校的教育质量。

(三)德国的学校评估

评估是全面了解学校情况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工具,是学校发展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办学成效的重要依据。

德国巴伐利亚州,现有4000多所普通学校和1450所职业学校,总共约有175万的学生。具体负责评估组织工作的是州学校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所下面的质量监督处。质量监督处成立于2003年,主要有三大任务,一是进行比较研究,二是通过对各种类型学校的各项评估,提交相关研究评估报告;三是设立顾问团,邀请有关知名教授对学校教育的内容、方法、技术手段和工具等提供咨询建议。

具体的评估工作情况如下:

1.评估学校的选择。评估学校的确定,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学校自愿申请,二是督学提出评估学校和建议名单,三是由质量监督处随机抽取评估学校。学校选择确定后,就通知督学、专家、学校和评估小组成员。

2.评估小组的构成。评估组一般由内部专家和外部专家两部分组成。内部专家由教师、校长和培训者组成,外部专家有家长、社会界代表等,一般由3名内部专家和1名外部专家组成一个评估小组。每年需要对1000所学校进行评估。

3.评估的内容和工具。学校评估主要针对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校办学条件,物质、环境、资金等情况;二是学校行政管理和日常运行过程质量;三是学校整体教育质量;四是学校的取得的。课堂教学评估的观测点主要有十个方面:教师的班级管理、教学气氛、动机的激发、课堂教学结构、目标针对性、因材施教、自主学习、教学形式多样性、学习结果巩固等。评估的手段主要有四种:一是提问,对教师、学生、家长提出同样的问题;二是分析学校档案材料,三是课堂教学观察;四是个别访谈。通过上述四种手段,针对前面四方面的内容,对学校的发展情况作出综合优劣判断。

4.评估程序。第一步,学校选择。提前3个月,确定要评估的学校,并开介绍会。第二步,数据调查。提前8周,学校提供相关数据。第三步,有组织会谈。评估小组要提前2周与学校见面。第四步,学校考察。进行为期3天的学校现场考察,听20节课,与各种人员访谈。第五步,随后的一个月,评估小组草拟评估报告。评估报告15页,内容包括定义、过程、内容、分数、建议等。第六步,3周后,提交正式报告。第七步,评估结束后,要有目标协定活动。督学要与学校校长协商,包括目标描述、协定原因、达成目标的手段等内容,找出不足与长处,并就今后发展方向达成共识。

三、感悟

之前早就听说德国的教师培训的理念如何先进,办事严谨。通过这次短暂的德国之行,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依然是深有感悟的,尤其是巴伐利亚州的教师培训工作和教育科研工作上一些独到之处。

1.教师培训内容来自实际,丰富实用。迪林根教师进修学院的教师培训项目中其中有一半是学科类的培训,主要是为解决学科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学院每年从3万多份教师培训调查问卷中选取相关的问题,组织相关培训,针对性比较强。教师都是积极主动、自觉参与培训,而不是“被培训”。这点和国内的教师培训有很大的不同。再者迪林根教师进修学院的组班教师要求定期轮换,五年之后回到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线,这就比较好地解决了培训者对培训内容和培训要求了解不深、把握不准、定位不当、脱离实践的问题。只有这样,培训者才能及时地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研究和设计,采用符合学员需要和工作需求的培训方式,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才能得到保障。海林教授对我们说过的一句话,让我们记忆深刻:什么是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学校就是教师愿意参加培训,愿意为学校的发展亲力亲为的学校。

2.培训是教师的一种真正的福利。虽然大部分的教师在内心是渴望参加培训的,培训的主动性也很强。但在我们国内,往往会因为工学矛盾和培训经费的问题,让很多老师无法参加想要的培训。而在巴伐利亚州,教师参加培训是完全免费的。迪林根教师进修学院,每年担负起3万多名教师的培训,这些培训大多是半周的脱产培训(也有一周时间的脱产培训),而参加培训的教师都是来自全州各地的。不仅培训费用是全免,而且来回的路费也是政府承担,并且包括了培训期间的住宿费用。我们看到学院内为参训教师准备的宿舍设施齐全且清洁卫生,不亚于三星级宾馆。教师来参加培训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哪怕在学院内日夜连轴转的培训,都是认真完成的。

5.德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考察报告 篇五

为了学习借鉴德国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经验,加快推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应德国巴伐利亚洲经济、交通和科技部的邀请,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和国际合作中心组团,部分省市发展改革委及一些物流企业的代表共19人,于2007年11月赴德国进行现代物流业的培训考察。在德期间,听取了慕尼黑高等专科学校和柏林科技大学对物流领域最新理论进展和在德国成功应用等情况的介绍,访问了德国联邦交通建设部和巴伐利亚州经济、基础设施、交通和科技部,考察了汉堡港、纽伦堡港、不来梅物流园区以及奥迪汽车物流、德莎物流公司、BLG物流中心等有关企业,对德国物流业发展的状况有了进一步认识。现将有关情况及建议报告如下:

一、德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德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较快,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现代物流业已成为德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德国现代物流业从服务于制造业和国际贸易起步,依托高度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设施和先进的信息技术,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立的复合型服务产业,近年来保持了年均3%-7%的增长速度,远高于GDP年均1.3%的增速。目前物流业规模仅次于贸易和汽车工业,居第三位,产值达到2897亿欧元,企业数量达到6万家,吸纳就业人口500万,占就业人口的七分之一,并形成了DHL、德莎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产业构成也由传统的运输、仓储管理,发展到涵盖物流信息处理及软件开发、物流流程设计和物流咨询服务的众多领域,成为德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德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一是进一步巩固了德国作为制造业和贸易强国的地位。德国是传统的制造业强国和世界最大的贸易出口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改造业务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巩固了制造业和国际贸易保持强国的地位。二是进一步增强了德国在欧盟的影响力。随着欧盟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德国作为欧洲的区位中心,通过发展物流业,承担了促进区域内商品顺畅流动、连通东西欧经贸交往的角色,在欧盟地区的影响力和主导地位显著增强。

(二)以物流园区为核心推动物流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德国高度重视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发展物流园区,促进物流企业集聚,提高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德国的物流园区与周边交通干线连接,由统一的园区管理中心提供服务,吸引大量的物流企业和相关的贸易、制造业企业以及报关、维修、餐饮等配套服务企业进驻,为物流企业创造了良好的运营环境。如德国最早兴建的不来梅物流园区,集中建设了现代化的公路、铁路、水路(以下简称公、铁、水)联运和集装箱中转等设施,并为物流企业提供通讯、加油、维修、代理危险品检验等综合后勤服务,促进了一大批从事多式联运、统一配送和中转运输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欧洲重要的物流中转基地。又如在德国第一大港口汉堡港附近,专门开辟了面积相当于港口面积两倍的物流园区,集中了各类物流企业,通过提供 1

统一的铁路和公路中转设施,满足各类企业中转和配送需要。同时,园区内物流企业提供的中转和拼箱等增值服务,也促进了汉堡港海运优势的充分发挥。

物流园区的发展,一是有利于物流企业充分竞争、加强协作,促进了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提高了规模效益。二是充分发挥物流公共基础设施的功能,避免了重复建设,节约了土地、资金等社会资源。三是提高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转换效率,促使公路运输逐步转移到铁路或航运,减少了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货物运输的集中也有利于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大幅减少了交通拥挤和汽车尾气排放对居民的影响。

(三)多种运输方式实现无缝衔接

德国高度重视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在物流园区普遍建设两种以上运输方式连接和转运设施,形成将传统的分散、独立的公、铁、水等运输资源有效整合的系统,实现铁路与港口、码头及公路场站的无缝对接,方便了货物的转运,降低了不同运输方式转换的成本和运营风险,为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灵活性创造了条件。如德国南部最大的铁、公、水联运综合物流园区纽伦堡物流园区,建有5300米水运岸线,与具有2000吨级船舶通航能力的莱茵河和多瑙河相连,拥有35公里铁路专用线,每天开行6趟专列直达汉堡港,具备公、铁、水转运的条件。每年由铁路到公路的集装箱转运量15.5 万箱,铁路到水运的集装箱转运量3.5万箱,园区年吞吐货物1000万吨左右。园区开辟专门的转运作业区域,采用龙门吊、铁路搬道器等设施,实行货物分类定点高效管理,使货物搬倒转运平均只需10分钟左右,大大提高了物流中转效率。

(四)物流产业定位与分工更趋明确

德国物流业伴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经历了从分散到集中,再到专业化的发展过程,逐步从流通和制造业中分离外包,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传统的交通、仓储资源,形成独立产业类型,专业物流以及物流咨询与增值服务等多个物流行业已经初具规模。

在为制造业服务的专业物流领域,德国第三大物流公司德莎物流集团公司在全球设立了265个分公司或办事处,通过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为全球性生产商的产品和原料供应提供第三方服务。德莎公司2006年总产值31亿欧元,拥有仓储面积100万平方米,车辆7300辆,员工人数15000人。只要客户提出需求信息,德莎公司即可完成从车间、发货港口、航运、终点港口、中转仓库、分拣、仓储、分箱陆运、用户的全程一条龙服务。

在为商贸业服务的专业物流领域,德国著名的销售连锁商TCHIBO公司将物流业务外包,由BLG公司通过在全国5个物流园区设立的配送分拨中心,承担TCHIBO公司在全德的商品配送和产品回收业务。BLG公司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采用多种物流数控设备,为TCHIBO公司的分销网点和订货用户提供门对门的货物配送服务。一个分拨中心可以满足半径200公里范围内地区的配送需要,一般24小时就可将客户所订购货物送达。

(五)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德国将物流业定位为高技术产业,高度重视物流技术创新和物流基础研究,鼓励将JIT(Just In Time)、JIS(Just In Sequence)、SMI(Suppler Managed Inventory)、精细物流、闭环物流等先进方法论运用于生产,在大型建筑等项目中创新和应用新的物流方法,支持物流流程设计和物流管理咨询服务等专业管理服务发展。

如在德国柏林的波兹坦广场建设中,通过充分运用物流规划和策略管理,成功的解决了城市中心开展大型基建工程影响交通和环境的问题,同时加强了对建设物资的监控和管理,满足了复杂、多变的施工物流需要,大大提高了建设速度,原计划13年建成的项目仅用7年时间就完成。

(六)物流标准化、信息化水平高

德国重视推广物流标准化、信息化。物品无论是进入工厂、商店、建筑工地或仓库、码头、配送中心,都是通过集装单元、托盘和各种装卸搬运、输送机械,以及专用车辆等实现,由于标准统一,这些工具和设施在欧洲大部分地区都可以通用,加上配备了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物流效率显著提高,物流费用大幅降低。如德莎公司通过按照欧洲标准设置货架和托盘,统一纳入德莎总部的计算机管理,应用无限射频技术对托盘条形码扫描,在欧洲甚至全球任何地方都可以随时查询客户委托货物的准确位置和所处状态。

二、德国政府扶持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规划引导

德国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将物流业与汽车制造、生物与基因技术等产业一同定位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从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市政府都分别在制定本地区的物流发展规划。目前联邦交通部设立了货运与物流局,正在制订德国物流总体规划方案(Master Plan),计划于2008年夏季提交德国议会讨论后发布,规划提出进一步增强德国作为生产和物流基地地位、提高物流系统总体效益的发展目标,提出加快发展信息与通信技术、加强物流培训与资格认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场环境等任务,提出加大经济资助、环境保护、推进市场化等措施。德国各州政府从1992年开始研究提出物流园区规划,在全国先后规划了44个物流中心及转运中心,目前已有35个投入运营。合理的规划使物流中心形成网络,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围绕着规划中的物流中心,积极做好选址、征地工作,并负责物流中心地面以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连通物流中心的道路、铁路的建设;同时通过政策调整引导企业从事专业物流业务,为物流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

(二)多种方式加大投入

德国政府采取各种方式加大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投入,加强公路、铁路、港口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在物流基础设施的网络化。政府对一些重要的园区周边铁路和公路干线进行投资建设,执行免费通行政策;政府资助园区建立公铁联运中转站,资助比例可高达投资总额的80%;园区内的水、电、排水设施等建设也

可获得政府资助,资助比例达到物流园区建设资金的10%到13%。如不来梅物流园区,联邦和州政府共投资6.5亿欧元,建设8公里高速公路直接连接邻近的交通主干线;政府还重点资助园区内铁路专用线、集装箱等多式联运节点项目。又如汉堡港,汉堡市政府从1986年至2005年,投资约9亿欧元开展港口公共性基础设施建设。

(三)提供土地政策支持

德国联邦州政府加强对规划确定的物流园区的土地支持,促进对土地资源的集约化使用,减少物流业分散发展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德国政府对一些重要物流园区的土地无偿提供,如巴伐利亚州纽伦堡物流园区,州政府一次性无偿划拨800万平方米土地给港口集团公司,在限定用途的前提下,划拨土地由公司实行自主经营,逐步开发,吸引了本地区各类物流企业集中经营发展。再如不来梅物流园区,由不来梅州政府和当地市政府通过提供土地参股物流园区开发公司,并主导整体规划和分期开发。

(四)积极推广先进物流技术

德国政府高度重视推广最先进的理论和技术,积极推进信息化和标准化发展。政府对物流研究和咨询给予扶持,资助重大研究项目,支持企业、科研院所研发适用的物流技术和装备。如联合奥地利政府,对火车重载滚装运输进行研究和扶持。同时,政府还积极推进物流设施的标准化。针对基础设施、装备制定基础性和通用性标准,例如统一托盘标准、车辆承载标准、物品条形码标准等,保证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针对安全和环境制定的强制性标准,如清洁空气法、综合环境责任法等;支持行业协会对各种物流作业和服务制定相关行业标准,指定物流用语标准、物流从业人员资格标准等。

(五)重视物流人才培养

德国高度重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很多高等专科大学开设了物流专业,培养专门的物流管理技术人才。如在柏林科技大学设立物流专业,在每年培养250名物流专业毕业生的同时,还为物流企业在职人员提供供应链管理、先进物流技术等方面的物流培训。德国政府注重加强物流教育推广工作,如组织物流企业向公众的开放日活动(Open Days),鼓励建立普及物流知识的网站等。

三、对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几点启示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

作为崛起中的国际制造业中心和国际贸易大国,我国社会各界对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物流业发展严重滞后,较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难以满足制造业、商贸业和国际贸易领域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要积极学习德国等先进国家将物流业定位为国民经济基础性服务产业,借鉴建立专门管理机构的做法,重视并加快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

(二)加强发展规划的制定

现代物流业规划是指导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各级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防止一哄而上和重复建设,国家要抓紧编制下发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各省要根据本省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实际需要尽快编制本省的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共同推动物流业发展。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进一步完善现代物流业发展投融资政策以及土地、价格、税收政策,研究运用财政和信贷手段加大对一些重要物流项目的资金支持,带动整个物流业的发展。对于列入国家和地方规划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鼓励其通过银行贷款、股票上市、增资扩股、企业兼并、中外合资等途径筹集建设资金。对于涉及全国性、区域性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中央和地方政府要适当安排投资,以财政补助、资本金注入、土地入股或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支持,由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

(四)重视物流园区发展

我国的物流设施普遍由物流企业分头建设,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园区,规模小、能力不足,而且严重浪费土地和运输资源。要重视物流园区发展,充分发挥园区在节约土地、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利用效率方面的作用,合理规划,理性发展。各省市政府要制定本地区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在重要 物流节点城市、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建设一批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的物流园区,吸引分散的物流企业进驻,发挥产业集聚的规模效益。

(五)加快多式联运发展

我国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由于行业管理体制分割等原因,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普遍,运输资源浪费严重。要加快现有港口、铁路公路货站、机场等交通运输设施间的联运设施建设,选择重点地区和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中转设施和连接两种运输方式以上的转运设施,解决货运过程中多次搬倒、拆装等问题,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连接,促进物流设施配套运行,提高物流效率。

(六)提高物流技术和标准化水平

要加大对物流新技术、装备等领域基础性研究的投入,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提高物流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强国际交流,把握国际物流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加大物流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物流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推动我国物流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加快对现有仓储、转运设施和运输工具的标准化改造,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设施和设备。推广托盘国家标准,支持专业化企业在全国建设托盘共用系统,开展托盘的租赁回收业务,鼓励生产、商贸企业使用标准化托盘。鼓励企业采用集装单元、射频识别、货物跟踪、自动分拣、立体仓库等物流新技术,提高物流运作管理水平。

6.德国考察心得体会 篇六

在中国-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办公室(以下简称项目办公室)、德国ICON咨询公司的协调下,2004年4月18日至5月2日,民政部组团赴德国、瑞典和法国进行了考察。这次考察是中国-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活动的组成部分,也是自该项目执行近3年来,中国派出的第一个赴欧洲考察的团(组)。代表团成员的选定是民政部与项目办公室协商进行的,具有多样性。民政部内既有项目业务主管部门的代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也有教育培训业务主管部门的代表(人事教育司),还有具体实施项目单位的代表(民政部培训中心);地方上既有试点省的代表(辽宁、云南),也有非试点省的代表(贵州、青海)。项目办公室对这次考察活动,给予了应有的重视。代表团启程前,项目办公室专门安排一天会议时间(4月16日),介绍欧共体、欧洲联盟等国际组织的有关知识;介绍德国地方政府的体制及其运作程序,向代表团成员提供了一些介绍法国、瑞典国情的中文材料,从而为在欧洲考察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帮助。在欧洲期间,除了旅途时间外,我们先后在德国工作了3天,在瑞典工作了5天,在法国工作了3天,最后又从法国返回德国进行总结和评估。在德国,我们参观了波恩附近的Swistal-Miel农场,向农场主详细了解他参与社区事务及其农业生产的情况;观摩了北莱茵-威斯特~州所属波恩市的社会民主党党内提名波恩市市长候选人的提名大会;访问了座落在北莱茵-威斯特~州布吕尔市的联邦公共行政管理学校,了解了德国公务员的培训情况;访问了北莱茵-威斯特~州内政部,听取有关德国联邦制、地方自治运作情况的介绍;访问了特罗斯多夫市,与市长候选人、党派领袖等见面,了解该市即将开始的选举程序、选举组织管理等情况。在瑞典,我们听取了瑞典地方政府联合会国际发展部负责人关于“瑞典基层治理体制”的介绍;听取了中央政府前文化部长关于“瑞典民主”理念的讲演;参观了瑞典议会大厅,并听取议会运作规则介绍;拜访了瑞典选举事务局,听取关于选举制度、选举方法、选举管理等情况的介绍;参观了斯德哥尔摩市政会议大厅,并了解议会运作情况;听取瑞典地方政府联合会高级官员关于地方政府联合会演变发展历史及其地位作用的情况介绍;听取中央政府公共调查官制度的介绍;到乌浦索拉市(Uppsala)听取该市市政会议组织结构、具体运作以及城市规划情况介绍;旁听乌浦索拉市市政会议有关问题的讨论;实地考察乌浦索拉市一所社会福利院,听取他们关于老人、残疾人照料情况的介绍;参观乌浦索拉市市政会议自己决定上马的垃圾转化为沼气的工厂。在法国,我们听取了法国最高行政法官Jean-LouisDUFEIGNEUX先生关于法国行政建制的介绍;听取了最高行政法官Didier-pETETIN先生关于地方政府选举制度和市镇政治生活运作情况的介绍;参观考察了圣德尼市,并听取该市市长、副市长关于市镇合作和地方参与式民主情况介绍;参观了圣希莱•圣美满市(Saint Hilaire Saint Mesmin),听取有关市镇间合作、市镇联合体的情况介绍。总的来说,虽然在每一个国家停留的时间并不长,但由于具体接待单位的精心安排,加上我们自身的刻苦努力,使考察活动达到了的预期目的。每一位参加考察的同志都认为这次考察有许多积极的影响,都对这次学习考察印象深刻,感受很多,收获很大。第一,大家认为,这次考察的内容丰富,加深了我们对部分欧盟国家地方自治、基层民主和人员培训情况的理解和了解。所到的三个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民主规则的运用各有不同。就国家结构形式而言,德国是联邦制国家,瑞典是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法国是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在国内时,我们对它们的情况多少也知道一些,但不具体。这次,通过听、看、问,增进了认识,对三个国家地方自治、基层民主等情况的历史由来、发展演变、运作规则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为我们今后借鉴基层治理中的他山之石,提供了帮助。有关专业考察报告,请参阅附件。第二,参加考察的所有同志,都能遵守纪律,认真听取介绍,主动提问,赢得了国外专家学者的尊敬。这次考察中,向我们介绍情况的三个国家,不管是官方机构的人员,还是非官方机构的人员,他们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都很高,对我们的问题百问不烦。我们参加考察的同志,也非常珍视这次难得的机会,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有的同志还录了长达十多个小时的音像资料。每次情况介绍会都超过规定的时间。这次考察,虽然整个日程安排非常紧张(包括星期六在内都安排有公务活动),但我们很快克服了时差等困难,每次活动,大家都准时、整齐参加。我们谦虚、认真的态度,赢得了各方的好评。瑞典的接待方――瑞典地方政府联合会国际发展局(SALAIDA)的官员说,他们接待过不少国家的访问团组,但像我们中国这样认真考察的团组还不多见。法国国家行政学院的教授们评价说,我们这个代表团的不仅讨论问题积极,而且提出的问题都很有水平。第三,这次考察活动为今后执行好项目在欧洲的其它学习培训活动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根据中国-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的财政协议文件,今后还会有几个包括师资、省以下有关人员参加大培训考察活动将要在欧洲举办。由于本次考察活动是项目第一次组织的海外活动,所以有关经验十分珍贵。我们就下一步培训考察在内容安排、考察重点、交通保障、翻译以及地陪人员的支持等方面,都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在从法国返回德国科隆市进行考察小结会上,考察团已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了为中国-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是具体协调组织这次考察活动的德国ICON公司的代表Susannc Ludwig小姐。希望我们的意见能为ICON公司改进工作提供帮助。

7.德国税收法律制度的考察与借鉴 篇七

(一) 德国的税收立法权高度集中统一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 由16个州组成。在税收立法上, 联邦享有高度集中的税收立法权, 大约有95%的联邦税收法律是由联邦议会立法制定, 其中宪法和税收基本法等确立税收法律制度的主要法律条文或法律由联邦议会立法, 专属联邦收入的税种, 如关税、保险税、特种消费税 (矿物油品、烟草、咖啡、茶、糖、盐酒等税) 等税法由联邦议会立法;联邦与地方共享的税种如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法也由联邦负责立法。仅有约5%的税收法律由州或市议会立法, 其中由州立法的税种包括:遗产税、自动车辆税、不动产转让税、啤酒税、博彩税和防火税等税法, 其余的一些小税种则是由市议会立法, 如狗税。同时, 法律还规定联邦立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州及州以下所立法的法律效力, 州及州以下的税收立法不得超越联邦立法精神。

(二) 税收立法体系严密、结构完整

从宪法、基本法到一般的税收法规, 从税收法律体系确立的基本原则到具体的税收法律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 从税收法律规范主体体系到与税收相关的法律规范体系, 德国形成了一个非常严密完整的税收法律制度体系:

德国的宪法对税收的立法、征管等权限在联邦和地方之间的划分作了明确规定。宪法对税收的立法和征管权力进行划分, 不仅是对税权的一种最具法律效力的配置, 同时, 也是一种最具法律效力的授权, 保障整个税收法律体系建立在一个可靠的效力渊源之上。

德国的税收基本法主要是由于德国没有独立于财政部的、以税务命名的税务机构体系。我国的学者将这一法典按通行的惯例称之为税收基本法。这是一部语义明确、内容详细 (法律规范不仅详尽的规定了税收行政执法的职权和程序, 还移植了民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 、操作性极强的综合性税收法典, 是德国税收法律体系得以健康运转的基本制度, 同时也充分反映了成文法思想所形成的严格的法定主义倾向对德国税收法律制度的影响。

二、德国税务机关的执法和司法情况

德国的税收执法任务分别由联邦税务机关、州税务机关和市税务机关完成。尽管德国的税收收入也被划分为中央 (联邦) 税、中央 (联邦) 地方 (州、市) 共享税和地方 (州、市) 税, 但在联邦德国没有分设国、地税两套征管机构, 而只是在联邦、州、市之间对税收的执法权限作了划分。其中, 联邦的税务机关负责关税、专属联邦的税种的征管, 负责由联邦管理的特种消费税包括进口交易税的征管, 负责欧盟要求征收的税种的征管。州税务机关负责联邦和市税务机关管理之外的所有税收的征管。市税务机关则负责由市立法的税收的征管。州税务机关是联邦德国税收执法的主要力量。

三、学习与借鉴

德国的法律制度包括税收法律制度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本国法律制度的范式, 它对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法制现代化建设影响较大, 清末以后对我国的法律制度建设也产生过一定程度的影响。当前, 从世界上主要法系比较来看, 联邦德国严格的法典式税收法律体系, 强调税收广泛的经济调节、社会职能以及税收经济发展动力等思想比较符合我国税收法制建设的要求和税收杠杆运用的价值取向。因此, 学习和借鉴德国的税收法律制度对推进我国税收法制化建设是非常有益的。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我国的税收立法体系, 为依法治税提供法律规范基础。与德国的税收立法体系相比较, 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建设显得非常薄弱, 已经成为税收法治化的障碍。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当前需要注意这样一些立法努力, 以完善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

在德国, 所有共享的税收征收主要由州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 税收执法没有因税收收入受到影响, 其原因在于上下一贯地坚持税收法律至上, 法律是决定税务机关执法行为的唯一根据。因此, 我国在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过程中, 应当坚持税收法定主义思想, 尽快取消收入计划, 用法制的思维看待税收征管中的“超收”和“欠收”现象。税务机关、税务人员要严格按法治的要求, 形成主要对税法负责的管理和执法行为机制。

德国虽然税法体系庞大复杂, 但整个执法过程高效运转、秩序井然, 除了高度法制化之外, 税收执法过程中科学的专业化分工、独立的税收行政诉讼体系和坚强有力的税收刑事侦查体系等因素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因为税收制度的复杂性和法律制度的高度程序性决定了税收执法过程中科学的专业化工、独立的税收行政诉讼体系和独立的坚强有力的阁上刑事侦查体系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因此, 我国税收法制建设过程中, 应借鉴德国的做法, 进一步深化改革, 完善税收征管格局和系统内的专业化分工, 成立独立的税收行政诉讼体系, 赋予税务机关独立的税务刑事侦查权。

8.德国考察心得体会 篇八

一、德国、瑞典、法国基层选举制度及其运作

(一)选举机构选举机构是保证选举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组织载体。在瑞典、德国和法国的基层选举中,一般都设有非常设的选举机构。瑞典设有专门的国家选举机构,负责组织4年1次的选举工作,并负责省和市镇议会选举的辅导和培训。在市镇设有非常任的负责选举工作的组织,在选举前1年每个市镇有2人专门负责选举工作。在德国,地方设有选举局(隶属于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选举工作,其主要工作是制作所有有选举权的选民名单、印制选票、确定投票点、通知选民投票、负责信件选举等,以保证选举正常进行。

(二)选民登记在选举开始前,各国都依法对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进行登记,一般在选举日前年满18周岁即享有选举权。选民登记并经相应机构确认后,都要通过各种途径如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公布选民名单,以便于查验和监督。

(三)候选人的产生西方国家的选举一般是建立在政党政治基础之上的,候选人一般由党派提出。当然,在一些小的市镇,选举的党派倾向不是很强烈,有的国家也允许以个人名义参加选举,但从总体上讲,其制度设计还是以政党政治为基础的。每一个政党在提名候选人的同时,内部也有一个排序名单,作为分配议席的顺序。

(四)竞选宣传在选举之前,参加选举的各个党派或候选人一般都要进行竞选,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宣传画等宣传政党的纲领、政策和候选人的情况等,候选人更是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竞争演说或自我介绍,以提高选民对本党候选人的信任,得到选民更多的支持。竞选的宣传费用一般由政党或个人负责。

(五)选举选举日投票是选举工作的重要和核心环节,因此,各国对选举日的选举工作都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了充分准备、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在选举投票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主要有宣传投票选举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公布投票时间和投票站地点;办理委托投票和信件投票手续,解决不能到投票站投票而又不愿放弃选举权的选民的选举投票问题;印制选票;建立秘密写票间;培训选举工作人员;准备投票用品等。在选举期间,要做好引导、说明和监督工作。如瑞典市镇议会选举中,每个选举站不少于4名工作人员。德国市镇议会选举中,每个政党都派一名代表进行现场监督。

(六)计票和议席分配根据得票情况和一定的规则分配议席和确定当选人,是选举工作的最重要的环节。在这方面,瑞典、德国、法国的当选规则各有特点,是选举环节中差异较大的地方。

1、瑞典。在市镇议会选举中,先根据各个政党在每个选区中所得选票进行分配,获得总票数3%以上的政党才能取得分配席位的资格。市镇议会的选举采取比例代表制,应选席位的分配方法是:首先把1.4作为第一除数,获得相对多数票的政党获得第一个席位,之后,这个政党的总票数除以3后再与其它政党的得票比较,当这个政党获得第二个席位后则除以5,获得第3个席位后除以7,这种方法被称为奇数法。根据这种计算方法,B党获得3个议席,A、E、G党各获得1个议席。(材料来自瑞典国家选举委员会 election in Sweden2002年)确定市镇议会具体人员时,在每个政党所获得的议席数内,个人得票率超过5%且得票超过50票的候选人,可依得票多少顺序自动当选。未达到上述要求的候选人,如果该党还有议席,则根据该党预先排好的名单依次分配,而不再完全看其得票数量。

2、德国。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其市镇议会的选举办法,各州也不尽相同。以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特罗斯多夫市为例。该市有7万5千人,有选举权的约5万人。该市议会共设50个议席(市镇议员一般非全职,一般每月开一次会),根据选举办法,选举时划分为25各选区。在选举中,党派可以提名候选人,个人也可以报名参选,个人参选需征得一定数量得公民签名。每一个公民投一张选票,在25个选区中,每个选区谁的得票多,就进入议会;另外25个议席,则根据各党派所的选票,按比例进行分配。

3、法国。市镇议会有两种不同的选举方式。在3500人以下市镇以两轮多数选举制产生,在3500人口以上的市镇采取多数制(给予第二轮获多数名单半数席位)与比例制(剩下的一半席位按各参选名单获票多少进行比例分配)相结合的混合选举制选举产生。人口在3500以下的市镇议会选举中,选举不侧重党派,选举人将票投给某一候选人名单,并可以修改候选人名单,选票的计票按候选人进行,第一论得票率

超过50%的候选人直接当选。如果议席尚有空缺,则进入第二轮选举,在此期间候选人名单可以改动。第二轮选举后,按得票多少的顺序确定当选人(得票率不必一定超过50%)。人口多于3500的市镇,则必须选择名单,选举人不能改变候选人名单。第一轮选举中低于5%得票率的不能进入第二轮,得票率在5%-10%的可与其它名单合并。在第二率选举中,得票率列第一位的奖励总席位的50%,剩下的一半席位按参选名单得票多少进行比例分配(示例见下表,共60个议席)。

二、瑞典、德国、法国基层选举制度的主要特点瑞典、德国、法国三个国家体制不同,其基层治理和选举制度也各有特色,从选用的模式和方式都不尽相同。但是,上述三国同处于欧洲,政治制度相同,文化理念相近,因此,其基层选举制度也呈现了一些共同的特点。

(一)政党政治仍然是地方自治组织选举的基础。政党政治在西方国家有较长的历史,特别是选举中,政党更是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离开政党的参与、配合、领导,选举将很难开展。瑞典在地方选举中,选民必须把选票投给某个政党的成员;法国在地方选举中,则是把选票投给某个政党提出的名单;德国在地方选举中,选票上注明了候选人的党派,以作为另一半席位分配的依据。虽然在市镇选举特别是一些人口较少的市镇选举中,政党的色彩不如国家选举或大的市镇选举那幺突出,但其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一般而言,大部分候选人都是由政党提名的,当选的也主要是政党提名的候选人。

(二)注意培养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在这次访问中,我们所接触的人无论是政府官员、市镇议员还是普通公民,绝大多数都对市镇议会选举比较关注,对其民主体制比较推崇,不少人甚至感到自豪。在参加选举并非义务的情况下,市镇议会选举的参选率都是比较高的。究其原因,一是市镇等基层组织与公众的联系更为直接和广泛,与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二是社会注意培养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这种意识是积极和正确行使选择权的基础。在培养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方面,这些国家的做法有的是有意识的,有的则是潜移默化的。主要有:(1)重视青少年民主和参与意识的培养。有意识地组织青少年参观国家议会和地方议会,使其了解国家和地方的权利运行,了解国家和公民(公众)的关系,使其增强对民主及权利义务的理解。(2)通过宣传和竞选强化公众的参与意识。在选举之前都要进行大量的宣传和动员。参加竞争的政党或候选人更是通过各种形式和机会向公众展示其见解和主张,提高选民对其的信任和支持。(3)通过议会的公开辩论,强化选民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上述国家,议会讨论或辩论都是公开进行的,特别是市镇议会开会,都允许公众旁听,有条件的甚至进行广播或电视直播,使公众能直观地了解其选举的代表如何和能否代表其意愿。由于选举与公众有较强的利益关切度,加之长期民主意识的培养和熏陶,公众的民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比较强。

(三)比较重视选举工作的组织和设计。上述三个国家的法律都比较健全,选举工作根据宪法或选举法进行。同时,在选举的组织、时间、过程、经费、计票、监督、申诉等方面也有比较完备的制度和程序。在选举过程中,一般体现了如下原则:一是便民原则。在投票点的设置上尽量方便选民投票。二是普遍原则。为无法到投票点投票的选民和外地选民设计投票方案。三是简便原则。选票及规则的设计尽量简便易懂,不使选民发生误解。四是经济原则。在保证选举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控制选举的费用。如瑞典的选举把国家、省和市镇议会的选举安排的同一时间,以节约人力、物力和费用。五是秘密投票原则。即要准备秘密写票间,并在秘密写票间中无记名做出自己的选择。如瑞典的选举程序为:(1)选民持选民卡到投票站;(2)核对选民卡后进入投票间;(3)投票间的桌子上清楚地放着不同颜色的选票(分别代表国家、省和市镇),选民领取选票后到秘密写票间;(4)在秘密写票间中填写选票,并分别装入信封;(5)再次核实身份并在选民名册上注明,同时把选票交工作人员;(6)选民监督工作人员把选票投入票箱;(7)离开投票站。以上程序被印制成图示提前发给选民(间附图)。

上一篇:学生会演讲稿下一篇:一年级班主任老师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