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经济发展局

2025-01-18

晋江市经济发展局(8篇)

1.晋江市经济发展局 篇一

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关于晋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习近平

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锐意改革、大胆创新,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平均三年再造一个新晋江。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年均增长率达到26.16%;1978年,晋江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45亿元,到2001年已达到303.5亿元,22年中经济总量翻了七番之多,平均三年翻一番,等于每三年就在已有基础上再造一个晋江。1978年晋江的财政收入仅为1476万元,2001年达到16.1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2.6%。

———经济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跃入全国十强县(市)行列,而且位次不断前移。1991年,在全国首次公布的百强县(市)名单中,晋江市排名第五十五位,1994年上升到第十五位,2001年又跃入百强县(市)前10名行列。1994年以后,晋江市一直名列福建经济实力“十强”县(市)之首。2001年,晋江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1/14。

———工业化进程加快,在全省率先进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前,晋江的工业化水平很低,197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只有0.51亿元。改革开放后,晋江大力发展工业,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产值超千万元的规模企业达537家,超亿元的55家;形成了制鞋、纺织服装、建材陶瓷、纸制品、食品和玩具等支柱产业,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许多产品在全国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并出口到世界各地。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素质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前,晋江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1978年三次产业的比例结构为38.6∶35.1∶26.3。改革开放后,晋江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2001年调整为3.5∶55∶40.5。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使晋江的经济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发展后劲和抵抗外部环境影响的能力明显增强。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外向型经济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充分利用侨乡和沿海对外开放的优势,不断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截至2001年底,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43.3亿美元,累计批准三资企业2850家,三资企业总产值达到264.8亿元,全社会商品出口总值完成17.85亿美元。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环境不断改善。200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40元,比1978年的107元增加了56.4倍,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也有显著增加;全市累计有12个镇和317个村基本实现宽裕型小康目标,分别占镇、村总数的80%和82.6%。与此同时,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高等级公路连接所有乡镇,镇镇建有11万伏输变电站,电话普及率达70%。

晋江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除了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导、改革开放的时代环境和党中央、国务院及上级的正确领导等重要因素外,就其自身而言,关键在于晋江的广大干部群众勇于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市场经济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道路。有关专家称之为“晋江模式”。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后,经济发展要实现新跨越,再上新台阶,就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深入研究晋江经验,给我们以下几点深刻启示。

启示之一: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晋江的干部群众就积极走“市场—原材料—技术”和“原材料—市场—技术”的经营路子,把几万名农民引入市场,形成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抢先开辟了国内市场。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国家对经济进行治理整顿时,晋江的干部群众又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拓展晋江产品的国际市场,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九五”期间,针对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晋江市通过积极培育一批辐射面较广的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先后在全国70多个大中型城市建立6000多个常设专柜和销售点,成功举办4届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3届全国糖酒食品博览会和两届全国陶瓷石材博览会,开通中国晋江企业网和鞋业、陶瓷石材、食品、汽车等网站,并成功举办晋江国际鞋业和中国陶瓷石材网上博览会等举措,有力地拓展了国内外市场。晋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深入把握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大力加强市场体系和机制建设,不断提高拓展国内外市场的能力,才能在新世纪中推动国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启示之二: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晋江人民在历史上就敢拼、爱拼、善拼,敢为天下先。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的干部群众和企业家们正是凭着这种“爱拼才会赢”的顽强拼搏精神,硬是把纺织服装、陶瓷建材、制鞋、食品等传统产业发展成为晋江的支柱产业,集“中国鞋都”、“全国食品工业强市”、全国陶瓷建材和玩具生产基地等称号于一身,并有多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由此可见,要在新世纪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像晋江人民那样,坚持振奋精神勇于拼搏,百折不挠顽强拼搏,发挥优势善于拼搏,在拼搏中取胜、在拼搏中发展。

启示之三:始终坚持以诚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晋江

曾发生过闻名全国的“假药案”,使自身形象受到了极大损害。晋江的干部群众和企业家们由此深刻认识到诚信是市场主体的立身处世之本,决不能以诚信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他们认真汲取教训,以诚信为本,事事处处讲诚信,重新赢得了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在全国树立了讲诚信的良好形象。晋江经验昭示了一条真理,即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只有坚持事事处处讲诚信,大力倡导信用文化,塑造信用社会,才能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启示之四: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晋江的广大干部群众利用侨乡闲房、闲资、闲散劳动力多的“三闲”优势,选择股份合作制的形式联户集资兴办乡镇企业,找到一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路子。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晋江人民又充分发挥侨乡海外华侨多的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吸引外资创办“三资”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企业技术、生产和管理水平,推动了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党的十四大后,晋江人民又将目光转向了“提高”和“创新”上,积极探索走“三个提高”(提高经济质量、提高全民素质、提高城市品位)、“四大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的发展路子。晋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立足本地优势,不断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才能走出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启示之五: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服务。改革开放初期,当陈埭镇群众开始联户集资创办股份合作制企业时,晋江县委、县政府及时推广他们的经验,在晋江形成了一股兴办乡镇企业的热潮。“九五”期间,当企业发展面临更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晋江市委、市政府又及时引导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实施名牌战略,做大做强企业,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在为市场主体服务方面,通过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为企业家举办专题讲座,组织企业到外地举办晋江产品展销会、设立产品专柜和举办产品博览会,以及转变机关作风,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能,为市场主体发展经济提供了有效服务。晋江的经验充分说明,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各级政府只有通过及时引导、优质服务和辅以有效管理,做到既不“越位”,又不“缺位”、“错位”或“不到位”,才能履行好领导经济工作的历史责任。

《人民日报》(2002年08月20日第十一版)

2.晋江市经济发展局 篇二

是否简单地把农民组织起来, 建立一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民就能增收, 而且是持续地增收?调查中发现, 镇江地区的农民平均每人拥有一亩地左右, 原来种粮:一般上半年种一季水稻, 下半年种小麦。水稻的单产1000多斤, 小麦的单产不足1000斤。以大数来估算:稻谷的单价是0.9元左右, 小麦的单价是每斤0.8元左右。而种一亩水稻或小麦, 平均使用的农药、化肥和其它生产资料的投入成本是350元左右。由此一个农民种一亩地, 一年的收入就是 (0.9*1 0 0 0-3 5 0) + (0.8*1000-300) =1000元。而镇江地区一个农民工一个月的收入就达到1000元左右。这是农民收入低的真实写照。怎么办?一种途径是:继续种粮, 但扩大种植规模, 譬如一个农民种20亩地, 这样一年的收入就可达到20*1000元=2万元左右, 可以超过一个农民工一年的收入1000*12=12000元左右, 或者与其相当。但是这种途径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一些农民种植的土地规模大了, 必然会使其它的农民没有地种, 其它的农民必须要从土地上转移出去。这就涉及到土地规模经营与发展城市化、城镇化, 让部份农民有序转移的协调配套问题, 即实施积极的城镇化战略问题;另一种途径, 也是本课题关注的问题, 就是农民从原来种粮改为种其它经济作物, 或者在种粮的基础上, 再种经济作物 (只要农民的时间许可或其能够承受这样的劳动强度) , 这样就可以提高农民收入。譬如, 种葡萄, 一斤葡萄的平均售价5元左右, 大大高于粮食的售价。但是伴随着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 越来越多的农民种葡萄, 葡萄的供给数量大大增加, 导致葡萄的市场售价降低, 譬如一斤只有2元, 从5元钱降到2元钱, 这时候问题出现了:如亩产2000斤, 原来一亩收入是1万元, 现在是4000元, 这不但没有增收反而变成了降收。当然这种现象可以从理论上加以解释:伴随着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 带动的农民越来越多, 在合作经济组织中建立起有序的分工协作制度, 譬如“五统一”或“六统一”等较先进的生产方式, 于是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幅度减轻, 劳动时间大幅度减少,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劳动价值由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时间的减少带来劳动价值即收入的降低。所以, 简单地把农民组织起来, 建立一个合作组织, 短期来看, 即相对于原来种粮来讲, 农民是增收了, 但是从长远来看, 伴随着农产品规模的增加, 价格的下降, 农民的收入不增反降。因此, 农民合作组织自身的建设、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成为当下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分布与构成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界定: (1) 最广泛含义的理解认为, 具有合作经济的某些特征的各种组织, 主要有农村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合作公益事业、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股份合作企业、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供销合作社等。 (2) 狭义的理解认为农村合作经济只包括农民兴办和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3) 更狭义的理解则认为农村合作经济仅仅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它包括农产品行业协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 (4) 最狭义的理解认为农村合作经济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指农民专业合作社, 它真正以农民为主体, 按照自愿、民主、平等、互利的原则兴办, 组织制度安排更符合真正的合作经济。本文研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指第三种情况。

据统计目前镇江市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243家, 其中合作社157家, 农产品协会144家。成员总数5.7万人, 其中农民成员2 3 5 7 1人, 企业等团体成员1030个, 带动农户数14.8万户。按照其创建模式, 主要有以下几类: (1) 农民自发型:即农业大户或农村能人围绕某一产业或产品, 自发组建创办“合作社 (协会) +农户+基地”为合作模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其特点是:利用各自的土地种植或养殖同一品种, 采取以土地、劳力、资金入股, 按股份多少分红, 实现决策民主化和利益、风险共享共担的紧密合作组织。这种合作经济组织完全体现出了“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办社原则。占比60%。 (2) 龙头企业型:即龙头企业 (公司) 牵头发起, 创建“企业 (公司) +合作社 (协会) +农户+基地”为合作模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其特点是:充分利用龙头企业 (公司) 的优势, 发挥合作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连接基地、农户与市场的多种服务功能, 结成紧密的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 合作组织挂靠龙头企业 (公司) 。占比9%。 (3) 官民联办型:即由政府有关部门发起创建的“部门+合作社 (协会) +农户+基地”为合作模式的专业合作组织。其特点是:政府领导或部门领导兼任理事长、有关部门参加, 以利用部门技术人才、场地、设备优势和管理经验, 充分利用专业大户的销售网点优势, 合作组织挂靠行政部门。供销社领办的合作经济组织属于这种形式, 大多数合作社理事长由乡镇供销社领导或乡镇领导担任。占比19%。 (4) 能人大户创办型:即农业大户参加, 农民中的能人牵头而创建“能人大户+合作社 (协会) +农户+基地”为合作模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其特点是:由政府牵线搭桥, 依托能人大户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及资金、销售网点优势, 合作组织挂靠某一能人大户。这种合作经济组织所占比重较大。占比12%。 (见表一)

三、经营状况分析

至2008年10月, 镇江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有资产7893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净值4104万元, 总收入54620.57万元, 盈余8395.76万元, 税金150万元, 提留公益金、公积金585万元, 提留风险金313万元, 盈余返还2075.4万元。注册商标数43个。经营的规范程度和绩效有待提高。 (见表二)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 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比单个农民在市场经营方面有一定优势, 但是, 由于处于发展初期, 面临着复杂多样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大体可归为两类:一是内部环境, 二是外部环境。

(一) 内部环境分析

1、组织内部管理不规范

一是有的合作经济组织没有登记注册、没有章程, 有的有章程但也不规范;二是制度不健全, 缺乏具体的管理制度, 如议事制度、监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三是组织机构不健全, 一些专业合作组织未设财务管理机构和监事机构;四是许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重大项目和活动中决策不民主, 带来社员很少参与决策和管理, 许多成员认为合作社 (协会) 是领导的事, 不太关心组织的发展, 合作意识不强, 只愿利益共享, 不愿风险共担。

2、缺乏对农产品市场的有效开拓

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是致力于提高农产品生产和流通, 缺乏对农产品市场营销的深刻认识。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与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等学者都强调了市场营销在流通领域独一无二的作用和地位。由此, 农产品市场营销本应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 并运用其完善成熟的理论体系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实践和发展。但遗憾的是, 一方面, 为解决农产品市场营销问题而生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在其发展的战略思考中似乎还没有市场营销的踪影。另一方面, 在合作社、协会和农民企业家如火如荼开展的农产品市场销售实践中, 也极度缺乏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指导。

3、市场组织化程度低

提供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信息、农产品技术开发与服务、制订和实施技术标准、市场开拓、市场价格及进出口价格协调、反倾销反补贴起诉和应诉、贸易纠纷处理、行业损害调查、行业管理等, 这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该尽的职责和理应提供的功能服务, 但是, 由于组织化程度低, 现在这方面普遍存在很大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绝大多数规模小, 自身经济实力不强, 服务功能较弱, 有的仅起到单一的生产合作作用, 难以实现“产供销、农工贸、产学研”一体化的目的, 也谈不上按照国际、国家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组织生产, 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 更达不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要求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力十分有限。大多不注重农产品的市场调研与预测分析工作, 合作社和协会的功能主要局限于浅层次的指导生产、运销农产品, 提供国内局部地区的二手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和农资供应消息。在引进新品种, 协调区域价格等方面, 服务面窄, 服务水平低, 功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如今国内外农产品消费需求的趋势已向高层次、高质量、高安全性、多样化发展, 而我市的农产品仍多以初级产品行销市场, 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程度也不高。

4、品牌意识薄弱

品牌意识薄弱, 直接导致农村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产品优势。大部分行业协会不注重农产品商标注册, 不重视品牌效应, 在引导农民树立精品意识, 发展精、深加工, 增创精品品牌方面没有具体的措施和办法。产品老化问题也十分严重, 不分级选等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场价格。如何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 农产品行业协会发挥的作用严重不足。

5、组织者的素质不高

受教育水平和历史条件的限制, 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的组织者、管理者都存在综合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等问题, 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缺乏, 造成现代农业技术、生物技术、新品种的种、养、加模式技术缺乏, 从而导致对政府及政府部门的依赖性增强,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创新和发展。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专业协会甚至不懂管理、营销和生产技术, 只能带领会员从事简单的农产品买卖活动和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对话活动, 在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的形势分析、购销策略的制定、进出口调控措施的协调中几乎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二) 外部环境分析

1、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由于政府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在实践中比较注重龙头企业的发展。积极主动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组织意识不强, 措施不够, 引导和服务不够, 支持力度不够, 政策扶持不到位, 一般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税收优惠, 项目申报方面, 远远无法和龙头企业相比。《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虽已实施, 但合作社法上规定的相关部门的配套政策尚未出台, 目前享受到政策扶持的合作社为数不多。同时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弱势群体”创办的“弱势组织”, 自身经济实力普遍较弱, 急需资金项目扶持。而目前, 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财政真正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资金少之又少, 优惠政策没有落实到位。

2、农产品竞争激烈

一方面由于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己捕捉信息、决策的能力差, 从众心理和随大流意识较强, 因此生产上难免出现“趋同性”, 农业生产的同步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收益造成冲击。另一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 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市场竞争最薄弱的环节是市场主体实力弱, 组织化程度低, 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同时中国加入WTO后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面对实力强大的国外竞争者, 竞争实力的悬殊对比使其处于不利地位。

3、诚信建设亟待加强

在“企业 (公司) +合作社 (协会) +农户+基地”为合作模式的合作经济组织中, 农民和企业的诚信状况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小农经济意识常常驱使部分农民产生趋利行为, 在利益驱使下, 诚信差的农民不按合同或订单办事, 往往给合同双方都带来损失, 既不利于订单农业的发展, 也影响了专业合作组织的正常活动。同样, 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因为外部市场变化和自身主观诚信素养低下等因素, 违反合同或订单的约定, 停止或压价收购农产品, 也严重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四、对策及建议

1、找准发展方向, 实施高效农业规模化

高效农业规模化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收的有效途径。从许多县市农民收入的构成情况看, 农民来自一产的收入占25%左右, 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收入, 发展高效农业势在必行。要进一步提高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 就必须在扩大规模上下功夫。通过农业结构调整, 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专业生产基地集中, 形成规模优势, 产生更强的示范、带动、辐射效应, 促进农民来自一产的收入得到较快增长。

如何推进镇江的高效农业规模化要找准发力点:一是在理清思路, 科学规划方面下更大的力气。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 必须理清发展思路, 科学确定发展目标, 建议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为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依托。镇江农村近几年高效农业发展已有新亮点, 但镇江发展高效农业空间还非常大, 无论是在面积上、在效益上, 还是在规模上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二是政府立项引导, 市场机制带动.镇江的高效规模农业尚属起始阶段, 很多农业结构调整项目虽然有些“亮点”, 却还是农民自发的多, 零散的多, 向前再走一步, 形成规模, 必须由政府组织, 抓项目, 抓投入。三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 集聚资源、技术、信息和项目资金等优势, 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开发之路, 把产业发展到乡、基地建设到村、增收效益到户;在投资主体上想足办法, 在兴办农业企业上下功夫。首先要高度重视引导工商资本的投入。实践证明, 凡是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得好的地方, 都有大量的工商企业投入农业。其次要鼓励龙头企业加大投入。重点扶持壮大龙头企业, 对其进行扩能改造, 发展产业化基地。再次要务实高效地招商引资。认真抓好项目的包装, 真正拿出项目的具体品种、面积、政策, 让投资者选择, 紧紧扣住高效农业规模化这一主题开展和客商对接。党员干部带头、大户引路、农民参与、整村推进、规模发展, 更大力气地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2、完善组织内部治理机制, 形成内在制度优势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 必须完善组织内部治理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营的风险既来自于外部, 也来自于内部。人们往往注重外部风险, 而对内部风险认识不足。实际上, 从一定角度看, 来自内部的风险可能更大一些。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发展, 我们应该逐步认识到, 内部治理机制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发展、和谐发展的“黏合剂”, 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防范风险、控制舞弊的“防火墙”。如果管理混乱、内控乏力、治理无方, 很难想象它能可持续发展, 并给农民带来收益。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和加强内控标准体系建设, 无论从宏观社会层面, 还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微观个体层面,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机制是一整套赖以指导、监管和控制合作社运作的制度和方法。仿照公司治理结构框架, 合作社也设立理事会、监事会及各专业委员会等机构。但如果在实践中难以发挥作用, 治理结构就会成为空架子。为了避免这一情况, 就要形成互相制约的机制, 并对管理人员形成有效激励以达到业绩目标, 推动整个合作社经营状况良性发展。建立健全的合作社的治理体系, 不仅包括“机构设置完整”, 还包括“功能到位”:一要尊重社员权利和按照章程办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立后, 其成员管理、财务管理、合并与分立、解散与清算及正常业务的开展都按照法定程序办理;二要实施经营透明和信息披露;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合作组织内部要求实行独立会计核算, 并定期向社 (会) 员公布收支情况, 接受社 (会) 员的监督, 实行民主理财, 不搞暗箱操作, 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明处, 让社员明白放心, 防止腐败形成, 对事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三要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 这是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搞得好不好、有没有凝聚力、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关键。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组织应对成员实行“二次返利”, 并建立风险保障机制, 以正确处理合作组织与其成员、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3、实施有效竞争战略, 提高市场竞争力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企业组织竞争力理论, 企业竞争优势是由产业结构决定的, 是由一个产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 (即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的议价能力、供应方的议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 所决定的。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 决定了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 从而决定了产业最终的获利潜力。要对抗这些竞争力量, 企业就要采取相应的竞争战略, 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借鉴企业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的理论与实践,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有市场竞争力, 必须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的产品行业竞争态势分析为切入点, 选择正确的竞争战略。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用的竞争战略是: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型战略。低成本战略是指在提供相同的产品或服务时, 成本或费用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主要竞争对手的竞争战略。低成本战略的意义是通过成本优势使组织在相同的规模经济下, 取得更大的盈利, 或积累更多的发展基金, 或在不利的经营环境中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差异化战略是指组织通过向用户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的服务的竞争战略。这种战略是要求组织在产品设计、品牌设计、生产技术、顾客服务、销售渠道等增加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战略。这种战略不仅可以带来高于同行竞争对手的利润率, 同时, 也避开了激烈的价格竞争, 由于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 增加了对顾客的吸引力, 减少了顾客对价格的敏感性。集中型战略指组织的某一经营领域主攻某个狭窄的特殊顾客群, 某一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范围或一个地区市场, 在这个狭窄的领域内或实施低成本, 或实施差异化, 或是二者兼而有之的竞争战略。组织只有在其经营领域内选择上述三种战略的一种, 组织才能发展, 才能在竞争中获胜。

4、加大政策扶持, 加强指导服务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己的组织, 各级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是为农民、帮农民、富农民, 因此, 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优惠和扶持就是对农民的优惠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相关的扶持政策作了专门规定, 有关部门要保证这些政策的全面落实。一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行税收优惠。对已登记注册成立的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和劳务所得等收入实行税收减免优惠。二要落实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资金扶持。政府要向支持合作社, 要想使有限的资金支持达到最佳的效果, 必须转变思路, 运用贷款的方法而不是直接补贴的方法, 带有约束性和激励性的贷款比直接拨款补贴更有效。作为政府一方面, 必须让银行有动力为合作社贷款, 而且在贷款过程中, 银行必须感觉有收益且风险较小。另一方面, 必须让合作社有能力、有资格获得银行的贷款。政府在其中扮演的是一种中介的角色, 目的是促进银行和合作社之间的信息交流, 并设计一种机制, 满足银社双方的需求和愿望。解决银社合作的一种方式是政府运用贴息的方法, 为合作社获得贷款提供帮助。

3.枝江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动态评价 篇三

摘要:区域竞争力研究的对象选择往往从大处着手,较小单位的竞争力研究则受到忽略。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选取了适合枝江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和模型,结合相关数据,对枝江市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

关键词:枝江市;县域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动态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7.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0-0018-02

近年,枝江市经济发展迅速。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考核中,枝江市2005年、2006年均名列第7,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1]。为了更好地应对发展机遇和挑战,通过对现行的三大主流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比较,文章选取了福建行政学院王秉安教授提出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为指标,从7个方面对枝江市进行评价:3个直接性竞争力,农业竞争力、工业竞争力和服务业竞争力;3个间接性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科技教育竞争力和城市化水平,和同时具有基础性和产出性的经济实力竞争力。与该模型相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有1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2]。该指标内容全面,涵盖了经济发展的总体,工、农、服务三大产业发展状况,国民素质,科技教育和城市化水平七大方面,二级指标也能够较好地反映一级指标。此外,该指标体系较适合枝江市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对枝江市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纵向比较操作性更强。

1数据描述

文章选取枝江市1999~2002、2005~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率,农作物播种面积,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率,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规模以上企业平均产值,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批发零售贸易业总额,餐饮业,住宅竣工面积,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最终消费,万人医院数,万人医院床位数,教育事业费,中学教师数,中学学生数,小学教师数,小学学生数,市镇人口,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公路通车里程,百人电话机数[2]。(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故数据表略去,详见2003年枝江市统计局枝江普查与统计资料和2007年枝江市统计局枝江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

2动态评价

2.1评价方法及说明

根据以上指标体系,采用以下步骤对枝江市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计量:①对原始数据进行无纲量化。设X为该年份实际值,X0为相应的基期值(文中以1999年为基期),计算公式为:当X为正指标时, I=X0/X;当X为负指标(仅“规模企业亏损面”一项)时,I=X/X0[3]。②计算各项对应的三级指标的权重,将无纲量化后的数值与三级指标的权重相乘。③将三级指标以二级指标为区分分别进行加总后与二级指标的相对权重相乘,得到每个年份所对应的七个二级指标值。④将每个年份的7个二级指标进行汇总得到各年份的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最终结果。

关于该计量过程的两点说明:①由于缺乏各年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故计量过程中去掉了该指标的计量,因此三级指标由40个变为39个,所对应的二级指标“工业竞争力”的权重不变。②数据未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因此计量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2.2评价结果

经过多次的计算与核对,1999~2007年枝江市县域经济竞争力变化结果如表1。

3结果分析与原因探讨

3.1结果分析

经过以上的定量分析可见,近几年来枝江市的县域经济竞争力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总量上来讲,以1999年为基期,枝江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由1999年的1.00提高到2007年的2.776,增幅达到177.622%,增幅较大。其中,1999~2001年,枝江市县域经济竞争力呈现稳定增长状态,平均增幅为17.72%。2005~2007年三年间的平均增幅达到了144.031%,县域经济竞争力相对于1999~2002年提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7个二级指标的大体趋势都在逐渐上升,但是变化幅度较大的是经济实力竞争力、工业竞争力和服务业竞争力三项,农业竞争力和城市化水平的变化程度居中,科技教育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变化较慢。1999~2002年各项指标均呈现缓慢增长的状态,2005~2007年各项指标的增幅都大于1999~2002年,且“经济实力竞争力”、“工业竞争力”、“服务业竞争力”的增幅迅速上升,成为拉动枝江市县域经济竞争力变化的主要力量。

3.2原因探讨

从计量结果可以看出,枝江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水平在2005~2007年间相对1999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得到了大幅的提升。究其县域经济竞争力大幅提高的原因,文章认为主要在于枝江市成功地由传统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型,促成这一成功转型的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①实行县域经济民营化,增强产权的明晰程度,促进大批企业扭亏为盈。1997年开始,面对亏损严重的重点工业企业,枝江市对全市412家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进行了真正触及产权的民营化改革,将包括枝江酒业等一批效益好的国有骨干企业实行了民营化。

②立足农业优势,开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农业推动工业化进程。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枝江市找到了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变的可行路径:立足全市丰富的农业资源进行新型工业化,把丰富的农产品变为工业的原材料,使农业产业化成为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变的支撑力量和推动源泉。

③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引进外资,为全市工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随着国家产业布局由东部向中部的转移,枝江市依托宜昌三峡和枝江大曲的知名度,利用水电资源、交通优势和优惠政策大力招商引资。2007年完成投资45亿元,其中对枝江经济开发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8亿元。

4建 议

崛起的枝江市经过艰难的改革和大力招商引资,迈出完成了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市转变中关键的一步,基于前文对枝江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计量分析,就枝江市接下来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①进一步夯实工业基础,以获得经济的持续发展。枝江市的工业基础原本较为薄弱,虽然近几年通过引进外资获得了发展,但想要获得持续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夯实工业基础,进一步增强企业之间的联动性,延长产业链条。农产品加工业聚集程度仍然较小,需要集聚相关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②适当调整信贷政策,放宽金融贷款限制,缓和企业资金不足的困境。在国有商业银行现行信贷管理体制限制下,各大银行普遍存在“宁愿不放款,也不放错款”的原则,存在惜贷现象[4]。根据表2可知,枝江市存款余额不断上升,贷款余额则相反逐年下降,存贷款余额的缺口逐年上升,缺口由最初的1.26亿元增大到38.3亿元,扩大了29倍。

由此建议各商业银行适当调整贷款审批权限,适当放宽审批条件,给与县级金融机构一定的信贷自主权。同时与企业加强沟通,对诚信度高的民营企业加大贷款力度,补充企业流动资金不足。

③在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适当增加对公共设施的投入。近几年来枝江经济发展较快,但是相对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政府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增长幅度较小,市容变化较小,与枝江市经济快速增长不相协调。如1999年枝江市万人医院床位数为23.13,2007年这一指标反而降为19.1,反映了枝江市医疗服务水平没有得到较好的提升。

④招商引资严格把关,在引进的同时应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枝江市的发展得益于长江这条母亲河,枝江在接受馈赠并好好利用的同时不应该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在招商引资的同时应该严格把关,应重视引入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好、集聚度高的企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进入枝江市,以防止在工业竞争力增强的同时引起国民生活质量的下降。

参考文献:

[1] 主城区总体规划摘要[N].三峡枝江网,2007-12-26.

[2] 王秉安,洪文生.县域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以福建为例[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

[3] 夏智伦.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4.吴江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篇四

一、加大传统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坚持走规模化集聚化道路。大力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加快培育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完善区域综合配套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吴江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业、盛泽丝绸纺织业、汾湖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优势,力争今年吴江经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提升至1100亿元,盛泽镇工业总产值提升至650亿元,汾湖经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提升至400亿元,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3100亿元。进一步加大对彩钢板、羊毛衫、缝纫机等产业集群培育,提升产业基地竞争力。立足为产业链补缺,培育一批注重为大企业配套“高、精、专、特”的中小企业。争取至2012年,培育壮大10个苏州市特色产业基地,形成6个以上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和6个以上省级特色产业基地,5条以上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重点产业链,重点培育产业链优势企业达到45家左右。

二是进一步提高产业形态,坚持走高端化品牌化道路。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加快产业链向高端环节突破延伸。今年重点是抓好恒力集团65万吨聚合纺丝瓶片项目、盛虹10万吨功能性纤维项目、亨通光棒和特种光缆项目、新民科技纺织园及通鼎光纤项目等重大项目,争取在电子信息、丝绸纺织、光电缆和装备制造等产业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制约因素,打开一片新领域。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以国家品牌为龙头、省级品牌为重点、市级品牌为基础的品牌集群,支持企业开展境内外商标注册及专利申请,扩大具有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鼓励有条件企业收购、兼并、参股国际品牌。力争今年全市再增10个以上国家级品牌、商标,30个以上省级品牌、商标。同时鼓励企业不断丰富品牌内涵,增强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争取省级以上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增长10%以上。

三是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坚持走科技自主创新道路。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争今年全市企业研发投入超10亿元,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7家,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引领产业发展趋势。鼓励和扶持企业购买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开展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鼓励企业加大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资金投入,以工业研发设计、生产过程、企业管理、产品流通、人力资源为切入点,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步伐,提高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鼓励社会资本投向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力争今年再建成1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同时,引导现有9个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提升,特别要强化技术创新服务,为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是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坚持走大投入大产出道路。鼓励企业加大工业投入,积极开展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装备和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力争今年启动一批超亿元民资项目和一批超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实现工业投入超200亿元,以增量发展加快实现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做强做大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集团,力争今年培育4个以上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和8个以上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以大企业的示范、大项目的带动,推进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

二、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为发展腾出发展空间

淘汰落后产能是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我市濒临太湖,全市处于太湖流域保护区,部分地区处于一级和二级保护区,产业发展的环境敏感度比较高。同时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土地资源严重紧缺。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发展空间,发展先进制造业,可有效降低环境容量和土地余量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化工专项整治工作。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深入开展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0〕9号)和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苏发〔2009〕40号)精神,结合太湖流域污水防治条例的相关规定,决定在2009年已关停并转138家化工企业的基础上,自找差距,自加压力,用两年时间再关闭小化工企业40家,接近保留企业的20%,为优势产业腾出发展空间。

二是加快印染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我市纺织产业历史悠久,规模较大,占全市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印染产业是我市纺织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工艺环节,这几年由于受到设备工艺、技术水平和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发展速度与我市织造能力显著不匹配,落差明显,也严重影响了我市纺织产业的做强做大。面对国际国内纺织行业技术和设备更新势头迅猛、周边地区印染更新步伐的加快趋势,我市印染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内生动力的形势十分迫切。为此,按照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要求,结合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的有关精神,我市先后出台了印染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工作意见和淘汰落后设备实施办法,提出了“提升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的工作要求,力争用三年时间,淘汰落后印染设备1400台(套),占全部印染设备的20%,确保全市印染企业实际排污量减少10%以上。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三年3000万元用于淘汰设备补助和引进设备奖励。而对于未完成淘汰目标的企业,环保等部门将加大核查力度,严肃查处,并取消企业各种优惠政策。争取通过以上措施,逐步实现印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压力进一步减轻的“双赢”目标。

三是尽快制定水泥企业市场退出机制。我市作为苏州地区水泥企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水泥行业结构调整难度很大,前期也出现了一些反复和矛盾。按照苏州市整体规划,我市现有7家水泥企业中4家企业将面临淘汰出局的命运。如何利用市场手段和行政措施来推进这项工作,既完成工作目标、又维护社会稳定,我市已在研究制定相应的退出机制。

四是强化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节能减排。要健全全市节能目标考核体系和节能工作部门联动机制,突出抓好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加强能源统计和预测分析,重点推动建设和改造完善印染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系统,争取2010年GDP能耗下降4.5%。同时,继续推进能源审计,启动对年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争取完成能源审计企业20家,进一步做好节能挖潜工作;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工作,确保今年30家以上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争取8家以上企业获得苏州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三、加快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

5.晋江市经济发展局 篇五

分析

【摘 要】目的:分析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麻疹疫情流行病特征,寻找导致麻疹发生的原因,探讨消除麻疹的对策。方法:采取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麻疹确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共报告麻疹12例,报告发病率为0.2/10万。5-7月为麻疹发病高峰,共10例;<8岁病例占病例总数83%;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分别占病例总数的66%和25%;48小时内完成个案调查100%。样本采集率91%,麻疹IgM抗体阳性11例,阳性率为90%。结论: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麻疹疫情以暴发为主,以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为主要原因。加强麻疹接种,预防和控制暴发是减少麻疹发病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特征;加强麻疹接种;减少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118-01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口腔溃疡、黏膜及皮肤出疹。麻疹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应用麻疹疫苗后,麻疹发病逐年下降。但近几年来,全国麻疹疫情有上升的趋势,尤其在2013年,湛江市就发生麻疹暴发疫情,全市确诊病例有996例,开发区麻疹12例,占全市发病的1%。为了探讨控制及消除麻疹的策略,现将2013年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麻疹流行特征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麻疹数据来自湛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信息科。按照《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1]的要求,符合卫生部《全国麻疹监测方案》[2]定义的麻疹实验室诊断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确诊为麻疹病例。

1.2麻疹抗体监测方法 依据《麻疹诊断技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麻疹IgM抗体阳性11例;1例未采集血标本,临床诊断1例,共报告12例。结果

2.1流行病学特征

2.1.1 麻疹发病分布 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二个街道办,每个街道办有6个社区,其中有五个社区为城中村,总人口约6万人。流动人口比较多,约7000多人。从2011年9月份起,湛江市卫生局将开发区划分归湛江农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负责预防接种和传染病疫情控制工作。开发区2011-2012年均无发生麻疹病例,2013年全市五县四区都出现麻疹暴发疫情共有996例,发病例数之多位广东省前三位。开发区报告12例,其中乐华街道办4例,占发病的33%,泉庄街道办8例,占发病的66%;6例属城中村,6例属城市社区;有2例是一个家庭姐弟患病,占发病例数的16%,有明显的密切接触发病风险。

2.1.2 年龄分布 麻疹病例20岁以上2例,占16%。发病年龄分析,以<8岁以下儿童为主共10例,占83%;有2例为成人麻疹,也是这次麻疹的特征之一。

2.1.3 时间分布 1月1例,2月1例,5月4例,6月4例,7月2例,以5-7月为发病高峰,报告病例数10例,占全部病例数的83%。

2.1.4 免疫史 有麻疹或麻风免疫史的仅1例,占8%,无免疫史的8例占66%,免疫史不详3例占25%;8例无免疫史中有5例是因年龄<8月龄,不符合接种年龄,有3例是9-11月龄符合接种年龄但未及时接种麻疹疫苗;3例免疫史不详中有2例是20岁以上成年人,1例是3周岁流动儿童,均无法提供证明接种过麻疹疫苗。讨论

3.1 2013年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麻疹疫情为散发和爆发并存,以爆发为主。分析原因,一方面是我们管辖的地段存在免疫薄弱点和对流动人口儿童信息掌握不准确,致使麻疹免疫空白的易感人群随年累计;另一方面是全市麻疹爆发疫情严重,传播机会增加,据调查有10例都是患病前到过医院或诊所治疗感冒,和麻疹患者一起接触过而被感染。早期传染源的发现和隔离病人对控制麻疹疫情扩大有重大作用。

3.2 2013年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 全年共报告麻疹12例,报告发病率为0.2/10万,以5-7月为麻疹发病高峰,共10例;发病年龄有向大年龄组发展的趋势,成人发病2例占发病的16%,可能与过去初免时所用疫苗剂量及冷链条件影响效价稳定性和免疫成功率,使其成为易感人群。这部分人群又因缺乏母传抗体而使新生儿成为易感人群。出现麻疹爆发疫情可考虑对大年龄组人群接种麻疹疫苗。无免疫史的8例占60%,免疫史不详的3例占25%,说明麻疹的基础免疫还存在相当严重问题,亟需加强对适龄儿童及时接种麻疹疫苗。麻疹具有高度传染性,即使接种率达到较高水平,一旦有麻疹病毒介入,未接种麻疹的儿童和免疫失败的儿童仍会感染发病,因此必须加强常规免疫,提高接种的及时性,并保证接种质量,是控制麻疹的关键措施之一。

3.3 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控制麻疹的策略 :

3.3.1 进一步加强对适龄儿童麻疹疫苗的基础接种,提高麻疹的免疫覆盖率和有效接种率。尤其重视流动人口儿童的免疫工作,接种单位要定期到管辖的街道办、社区调查,及时掌握儿童的信息,消除免疫空白人群。

3.3.2 针对35岁以下无麻疹免疫史的成人,重点是农村入城务工的农民、初、高中学生等给予接种麻疹疫苗,预防成年人麻疹发病。

3.3.3 加强麻疹监测工作,做到对麻疹病例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切实做好医院感染的防控和患者的隔离,防止医源性感染病例的发生。

3.3.4 积极开展麻疹防控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主动配合我们做好麻疹的防控。

参考文献: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s]2013-04-08

6.晋江市经济发展局 篇六

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面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十二五”时期,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实现到2020年建成气象现代化体系奋斗目标的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进一步强化公共气象服务引领,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和深化各项改革的攻坚时期。近期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气象灾害防御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紧迫性。本规划是广东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阳江市“十二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的情况及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1、完成阳江大气探测基地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辅助项目、阳春、阳西远程工作站建设,实现多普勒雷达图像资源的实时共享。

2、建设GPS遥感探测仪站。在阳春、阳西建设GPS遥测站,其中阳西站是与国土部门联合建设、资源共享。

3、闸坡海洋观象台建设初具规模。完成了观测场建设及仪器安装,配备强风型超声风速仪并投入业务使用,开展地波雷达试验,建设了三个海岛自动站、二个海岸自动站和一个70米梯度测风塔。

4、每个镇建成一个自动气象站,全市建成了46个。能自动进行每10分钟一次的观测,能及时提供每个镇的降雨量、大风、温度等气象资料。

5、完成了阳江闪电定位仪、大气能见度仪建设;

6、完成阳江市气象影视中心建设;建设完成图像、声讯和数据高速通信网络;

7、完成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升级改造;

8、完成阳江市气象决策服务系统完善和升级;

9、开展阳江市气候资源分析和研究。

10、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11、建设完成阳江市防雷中心雷电环境评估系统,开展阳江市雷电风险评估业务。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基本实现,重点任务如期完成,为“十二五”时期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和自动站网的建设,大大增强了我市的气象预报服务能力,在防御台风、暴雨、干旱、高温、寒冷等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服务以及人工增雨作业中起到了显著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我市气象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气象事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与国内先进水平比较,我市气象事业在现代化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管理体制、人才素质和资金投入等方面仍有很大差距,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的需求,同时,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尚未形成,气象事业的投入与发展需求不相匹配,体制和机制障碍短期内难以解决等瓶颈问题仍将制约气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

天气预报时效和精细程度都亟待提高。暴雨特别是特大暴雨的定时定点预报能力亟待增强,强对流(雷雨大风、冰雹)、大雾等特殊天气的预报远不能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气象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的总体水平、能力及服务内容还不能满足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现有的气象服务模式和方式尚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台风海啸预警服务、雷电灾害监测预警防御、专业化城市大气灰霾、大雾监测预警等都缺乏足够的现代化手段。

2、气象事业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

阳江市气象事业起步晚,阳江市气象局于1989年从县级气象站升格为地市级局,经费投入与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造成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技术装备科技含量不高,观测项目有限,存在探测盲区,海洋探测尤其薄弱;现有的专业气象观测网在探测范围、精度、分辨率等方面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专业服务的需求,观测项目存在诸多空白,闪电定位、风廓线、GPS/MET水汽总量探测、大气化学成分监测等尚属空白,海上、交通干线和高山上等地区的观测资料十分缺乏;信息网络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能力不能满足预报业务服务的需求,部门之间资源整合、资源共享不够,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突发气象灾害信息传递,尤其是农村、山区、海上等偏远地区,服务能力仍然存在“最后一公里”瓶颈。

3、高层次、高素质人才队伍不足

我市气象队伍受人员编制制约,能适应气象事业跨越式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人才不足;掌握现代化装备和技术的一线高素质人才不足,具备多学科交叉研究和业务能力的人才更为缺乏。人才匮乏是造成气象事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4、广大市民防灾减灾意识有待提高

气象防灾减灾技术指导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充实稳定;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市气象局主要在“3.23世界气象日”、“科技活动周”等活动中向公众宣传和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科普展示的内容少、科技含量较低、表现手段落后、活动时间短,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仍较薄弱。面向基层乡村社区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有待进一步深入。

5、应对气象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不强

重大突发灾害性天气的公共安全管理机制还有待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还有待加强,灾害救援机制不完善,气象灾害应急能力亟待提高,应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现场监测和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基本还没有建立。气象灾害管理和应急工作亟待加强。气象灾害综合协调机制、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减灾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气象灾害灾情监测、采集和评估体系建设滞后,气象灾害风险综合调查评估等方面工作尚未开展。

(三)我市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1、防灾减灾对气象事业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极端气象灾害增多,台风、暴雨及其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公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多次就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气象工作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

2、应对气候变化对气象事业提出了新挑战

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人类生存、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广东省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计划》都明确指出,不仅要加强气候观测系统建设、气候变化监测预估,还要开展气候变化对各行业、各领域的影响评估,开发气候变化减缓和和适应技术,提供气候变化决策咨询,这对气象事业提出了新挑战。

3、新农村建设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需求

农村仍然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农业仍然是最易受天气气候影响的脆弱行业,农民仍然是最需要提供气象服务的弱势群体。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新经济,规划选址建设新村镇,气象科技下乡培育新农民,健康旅游追求新生活,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新需求,农村防灾减灾和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将进入发展新阶段。

4、科技创新将为气象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全国科技大会、全国气象科技大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科学技术大会、广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都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地球系统科学、可持续发展科学以及相关高新技术领域的创新和跨越,将推进气象事业在关键科学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气象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面对上述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必须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谋划气象事业发展,加速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实现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粤西地区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牢固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理念,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求,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建设具有“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为阳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阳江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树立“减灾也是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营造敢闯敢试,鼓励创新,科学谋划,率先发展的宽松环境,充分发挥气象事业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和现实性作用。

2、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保障人民福祉安康,维护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气象事业的首要任务,把改善民生贯穿于气象事业发展的始终,把发展气象事业的目的真正落实到富民、为民、安民上,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努力实现城乡气象服务均等化。

3、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立足当前狠抓公共气象服务,强化服务能力,丰富服务产品,拓宽服务领域,完善服务体系。还要着眼长远,夯实基础,强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增强发展后劲。

4、衔接规划,协调发展。做好与阳江市经济社会“十二五”总体发展规划、广东省气象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广东省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等的衔接,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与协调。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以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报预测、综合气象观测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切实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使阳江的气象现代化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同级城市气象部门的先进水平,实现气象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2、主要指标

——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95%以上,中小尺度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85%以上;台风和区域性暴雨等中小尺度灾害天气预报时效达到3天,短期预报质量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突发小尺度气象灾害预警时效1小时以上,准确率达90%。

——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影响。年季旱涝、冷暖气候预测水平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5%,开展气候变化对敏感区域和敏感行业的定量影响评价,开发相应的适应技术,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气候变化决策服务报告。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人工增雨作业区作业期间雨量增加20%以上,完成全市风资源评估,开展海上风资源调查评估,显著提高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量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

——气象为农服务。明显提高气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能力,提升农村防灾减灾、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新村镇规划、新农民培育的气象服务能力。

——海洋气象业务。明显提升海洋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和服务能力,海洋气象服务时效延长到10天,基本满足海上国防、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运输等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气象服务。气象预报警报公众覆盖率达到90%,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达85%以上,初步实现对农业、水利、交通、电力、环境、地质等行业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提高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

加强由天气雷达、地面和高空气象站、自动站网组成的以地球表面为观测平台的地基探测系统;加强大风、大浪、海雾和风暴潮等海洋气象灾害监测;加强农业、交通、电力等高影响行业特种气象观测;加强山区、水域、城市、偏远村镇、灾害脆弱区和易发频发区气象监测,建设气象多灾种综合监测平台,充分发挥综合观测网的效益。

(二)完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

加快建设阳江市海洋气象台,综合运用多种观测资料,优化临近预报、短时预报、中期预报、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加强数值天气预报及其解释应用;强化延伸期预报和区域气候模式的本地化应用工作;建立强对流天气中小尺度综合分析系统;努力实现“定时、定点、定量”的精细气象灾害预报,进一步提高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的预报水平,加强高敏感、高影响行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实现对多种灾害预警防御的统一协调、指挥和调度,提高防御重大气象灾害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三)完善气象灾害公共服务系统,提高气象灾害信息服务的覆盖面和公众满意度

加强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建设,突出增强为各级党政领导防灾减灾服务的针对性、主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丰富公众服务产品,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加快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做到第一时间、第一发布,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实现气象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事业、进学校”,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各部门综合应急联动机制。建立高敏感、高影响行业气象灾害服务平台,提高为各行业、各领域、重大社会活动、重大社会事件、重大工程的气象服务能力,建立气象灾害灾情监测、采集、评估系统,加强人工影响天气,提高雷电防御的科学性。

(四)强化信息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提高气象灾害监测信息的快速、安全处理和发布能力

进一步整合现有气象通信系统,采用先进的IT应用技术,逐步实现气象信息的“更快”传输、有效的发布,逐步满足气象灾害监测数据快速、准确、安全、可靠地传输。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体系,建设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保障大数据量的灾害监测和预警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快速处理。

四、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05亿元)

(一)大气科学综合试验基地

——项目内容概述:在成功举办国际探空比对试验基础上,建设国内外永久大气科学试验基地,提高阳江气象影响力和科技服务水平。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际大气科学试验标准,对基建、通信、供电、供水等进行改造。

2、增加设备投入。对雷达、探空、地面和信息通信装备进行更新升级,提高设备性能。

3、加强人员培训。对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外语、服务等技能培训,增强承接大型国际活动能力。4.建设气象公园。对探测基地所在的髻山进行综合规划,建设气象科技综合大楼、参天台、24节气长廊、气象名人长廊、人与自然长廊、书法艺术长廊、小小气象站等,充分体现“气象·环境·人”主题。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

(二)海洋气象观测工程

——项目内容概述: 1.完善海陵岛海洋气象综合探测基地。基地在近两年的台风天气中监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发挥基地的功能,拟补充部分设备。2.新建2个海洋气象观测站。我市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在东平、上洋再增加1个海洋气象观测站。3.近海浮标观测系统。目前,我省海洋上的探测资料非常缺乏,项目计划建设1个近海10m浮标观测点。4.海洋自动气象观测站。目前海上气象实况资料缺乏,严重限制了海洋气象的服务能力。在海岛增加布设2个海洋自动气象站。5.布设GPS/MET水汽监测站。6.建设高频地波雷达,探测海洋表面流场、风场、浪场等多种海洋动力学参数。

——总投资:2000万元

——建设时间: 2011-2015年

(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工程

——项目内容概述:项目由灾害性天气综合信息数据平台、中小尺度数值预报技术支撑平台和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系统运行平台等三大部分组成。灾害性天气综合信息数据平台主要由预报预测系统实时业务数据库、历史资料拯救和气候系统数据库、卫星遥测资料分析应用数据库、数据质量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中小尺度数值预报技术支撑平台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数值模式的多种资料质量控制系统。2.实时天气的快速再现分析及诊断系统。3.短时天气快速预报循环及精细化模式预报系统。4.数值预报产品快速生成系统。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系统运行平台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海洋气象台建设。2.暴雨业务系统和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3.台风预报业务系统。4.海浪与风暴潮监测预报系统。5.火险预报系统。6.地质灾害预报系统。7.短期气候预测系统。8.气候可行性论证系统。9.气候资源开发保障系统。10.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系统。11.雷电监测预警系统。12.海洋气象灾害评估系统。

——总投资:2000万元

——建设时间:2011-2015年

(四)灾害预警服务产品发布系统工程

--项目内容概述:本项目主要由1.灾害预警服务产品发布系统。主要由灾害预警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库、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发布系统、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发布系统和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发布系统组成。2.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建设,主要是进行增加和扩充,提高各种发送手段的信息接收终端的覆盖率,实现预警信息服务的均等化。3.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平台。主要包括:气象灾害灾情收集上报和信息管理系统、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气象灾害灾情预评估系统、气象灾害灾中跟踪评估系统与气象灾害灾后快速评估系统。

――总投资:700万元

――建设时间:2011-2015年

――建设时间:2011-2015年

(五)信息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工程

--项目内容概述:对现有信息网络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建立一套高速、宽带的通信网络系统;完善并增强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满足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信息服务系统,逐步实现气象信息的“更快”传输、有效的发布,逐步满足气象灾害监测数据快速、准确、安全、可靠地传输。

――总投资:500万元

――建设时间:2011-2015年

(六)人工影响天气工程

——项目内容概述:建设市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把人工增雨从抗旱救急提高到缓解水资源短缺、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高度,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决策水平和有效应对能力,提高作业效益,逐步开展人工防雹、人工消雾、消云、消雨等作业。

——总投资:300万元。

――建设时间:2011-2015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

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绩效评估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行政领导责任制落到实处。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协调联动,建立市应急办指挥部与成员单位、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气象防灾减灾的制度和机制。逐步形成“政府领导、气象预警、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害体系和机制。全面提高区域和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和谐阳江建设。

(二)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的资金投入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气象事业“坚持气象部门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把增强气象能力建设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按照气象部门“工作在当地、服务在当地、效益也在当地”的特点,将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要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和渠道,落实规划项目资金,建立项目维持经费落实的长效机制,确保已有的建设项目和气象仪器设备能发挥最大效益。

(三)加强气象灾害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加快气象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气象灾害发生机理、预报和防御等科学技术研究,着力提升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数据平台建设,并把共享和整合作为重点,推进网络化气象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体系和机制建设,加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与机制建设。

(四)努力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范意识

7.晋江市经济发展局 篇七

江苏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强省, 其GDP总量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镇江市是该省的地级市, 1978年—2011年, 按当年价格计算, 镇江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2.18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311.45亿元。经过30多年的发展, 镇江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527元增加到2011年的73981元,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从1978年的2.465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226.94亿元。据初步核算, 2011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7.73%, 生产总值突破2311.45亿元, 比2010年增长16.29%;其中, 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23.60%、13.54%和19.45%。但是, 与此同时, 镇江市就业增长却较为缓慢, 由1991年末的157.73万人增长到2011年末的190.26万人, 根据镇江市2012年统计年鉴, 可以得到镇江市1991年—2011年期间三大产业就业人数与就业增长率情况,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1991年, 镇江市的第一产业增长率基本上都是负值, 说明随着镇江市经济的增长, 第一产业吸纳就业作用基本消失, 甚至在不断的挤出就业, 由1991年的56.33万人减少为2011年的25.64万人;第二产业大多数年份都在吸纳就业, 从1991年到2011年间, 只在1996年-2001年这六年间就业人数有所下降, 这主要是受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率一直都是正值并呈稳步上升趋势, 说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作用不断显现, 年均就业增长率达到了4.62%。

二、镇江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镇江市经济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1991年以来, 镇江市逐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产业不断优化与升级, 三大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发生了巨大变化 (如图1、图2所示) 。从图1和图2可知, 自1991年以来镇江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1. 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

根据图1, 我们可以得到镇江市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分布。从中可以看出, 镇江市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由1991年的21.5%下降为2011年的5.8%, 年平均下降0.77%;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明显呈现出一个“M”型曲线变化, 在1991年-2011年间,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有升有降, 但总体上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第三产业整体上处于稳步增长的局面, 从1991年的28.9%提升到2011年的43.1%, 年均增长率为0.63%, 在三大产业中是增长最快的。由此可知, 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趋势非常明显, 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比重并有所提高, 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 所占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2. 就业结构的演变特征

根据图2, 我们可以得到镇江市就业人数的产业分布情况。从中可以看出, 从1991年到2011年间, 镇江市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 从1991年的56.3%到2011年的21.0%, 年平均下降比重达到了1.7%, 下降趋势十分显著;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一直维持平稳状态, 出现了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于稳定增长的局面, 1991-1995年, 从28.7%提升到32.1%, 此后虽略有下降, 但仍长期维持在30%-31%左右的水平。从2000年开始,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开始缓慢上升, 在2011年已经达到42.1%;与2011年第二产业产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相比明显偏低, 说明镇江市第二产业的GDP增加值并没有带来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的对应上升, 吸纳就业的作用没有完全显现;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都呈稳步上升的趋势, 从1991年的15%增加到2011年的36.9%, 上升了21.9%, 年均增长率达1.04%, 高于同时期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增加速度, 说明镇江市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作用强烈。从中可以看出, 第三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镇江市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有效地吸收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转移过来的劳动力, 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新的途径。总体而言, 镇江市第二产业的稳步发展、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 使劳动力资源在三大产业中的就业比重经历了从第一产业为主到第二产业为主的发展转变。

三、镇江市GDP总量对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回归分析

通过查阅2012年镇江市统计年鉴资料, 运用Eviews5.0对1991年-2011年期间镇江市地区生产总值和三大产业就业人数分别进行回归分析, 得到了GDP与各产业就业人数的回归模型。 (L1、L2、L3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

GDP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回归模型如下:

从回归方程显示的结果看, 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不但没有带来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的增加, 反而使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在不断地被挤出。这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 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与生产工具的采用, 以及农民劳动积极性的提高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 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已经逐渐饱和并开始呈现过剩的状态, 这就迫使剩余劳动力逐渐转向二、三产业, 或者表现为隐性失业。

GDP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回归模型如下:

由回归方程显示的结果来看, 在经济增长与第二产业就业关系方面, 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083, 表明国民生产总值每增长1%, 便可以带动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相应增加0.083%。说明第二产业对就业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但就业效应不是很明显。

GDP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回归模型如下:

从回归方程显示的经济增长与第三产业就业关系来看, 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约为0.15, 表明国民生产总值每增长1%, 就带动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相应增加0.15%。说明相对于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较高, 随着国家政策不断向第三产业进行倾斜, 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就业的吸纳作用逐渐增大, 增加就业的潜力逐渐增强。

通过对国民生产总值与各产业就业人数的相关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从结果可以发现, 经济增长对各产业就业增加的作用并不相同。经济增长对第三产业就业增加的作用最大, 其次是第二产业, 经济增长对第一产业就业增加的作用最小。各产业的就业弹性表明,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对第一产业就业增加的作用不太明显, 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可以有效促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增加。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要比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高, 表明了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是最强的。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在保证镇江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下, 相关部门应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通过加强职业教育来全面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 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积极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在当前高通货膨胀的背景下, 镇江市更要注重劳动者的就业问题, 努力降低失业率, 保持就业率增长, 提高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有效性, 充分发挥相关政策对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的作用。只有这样, 镇江市的经济才能取得稳定发展, 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1. 加强职业教育, 全面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

第一, 健全职业培训体制

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是劳动者实现再就业的基础, 实施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计划, 贯通技能劳动者成长通道, 构建劳动者终身培训体系可以有效的促进劳动者技能和素质的提升。同时创新职业培训模式, 推动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与促进就业有机结合。

第二, 实施分类培训模式

一方面需要密切跟随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的经济结构的变化, 科学设置相关专业的培训, 积极适应社会对技能紧缺型人才的培训需求。另一方面需要贴近市场、贴近企业, 实现培训与生产的有机结合, 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建立比较稳定的培训协作关系, 大力开展订单、定向式培训, 促进培训后直接就业比例的提高。同时, 改进培训服务形式, 下移培训重心, 深入基层、贴近街道、乡镇、社区 (村) 展开培训辅导。

2. 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扩大就业容量

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扩大就业容量是避免镇江市出现“增长型失业”的有效途径。随着镇江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和企业的劳动者就业比重将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第三产业和企业的就业人数将出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 镇江市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更应该把握机遇, 迎难而上,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 应协调发展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和企业, 从而使得国民经济的发展具备足够竞争力, 同时又能够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相应的就业增长, 兼顾更多的劳动者就业问题。

3. 积极发展中小企业, 创造就业机会

镇江市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 大型企业虽然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但是其数量较小, 吸纳就业的作用并不大。而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 特别是处于成长初期的中小企业, 由于劳动力需求较大, 吸纳就业的作用非常显著。因此, 必须发挥镇江市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 努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扶持, 从而创造就业机会, 扩大就业范围。

4.深入推进国家级创业创新型城市建设, 以创业带动就业

第一, 优化创业扶持政策

实施创业集成激励政策和创业投入优先保证政策, 同时完善并落实贷款贴息、税收优惠、场地保障、创业补贴等扶持政策。建立创业贷款“绿色通道”, 奖励基层平台扶持创业, 将创业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政策拓展到农民群体, 将平台奖励等政策延伸到农村地区。

第二, 实施创业重点工作

推进京口大学生创业示范区建设。以驻镇高校为中心, 按照专业化、集聚化、规模化的要求, 建设文化创意社区、归国博士园、学府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促进创业项目的积极转化, 建立市、县两级创业项目库, 完善项目实施审查机制, 有效促进扶助重点创业项目的进行, 帮助创业者成功转化一批重点创业项目成果。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统计局网站.江苏统计年鉴2011[EB/OL].2011, http://w ww.jssb.gov.cn/tjxxgk/tjsj/tjnq/2011/inde x_212.html.

[2]李从容, 祝翠华等.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弹性影响研究——以中国为例的经验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0 (9) :1429-1434.

[3]王忠平, 史常亮.江苏省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的动态关系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 (11) :115-117.

8.浅析九江市服务业发展对策 篇八

改革不断深入,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地方政府更是更是大力发展其服务业。九江做为中西部地区的重要枢纽,不断发展旅游业和物流业,但是发展的脚步不能停止。通过对九江地区进行调研,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针对九江的地理优势及发展现状,给出了九江地区服务业发展的策略。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地方政府更是不断开拓创新,特别是以轻工业和旅游业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城市,更是大力发展其服务业。九江做为中西部地区的重要枢纽,多年来,依靠旅游业和物流业的发展,已经在江西省内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并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不能仅仅停留在此,还需要不断地深入发展。依据本人对收集的资料及数据进行分析,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九江市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一、重视商业文化,大力发展高素质的商业文明

九江地处长江中下游,物产丰富。自古以来,人们就善于经商,有较浓郁的商业气息。但是近些年来,商业的发展比起邻近的武汉和南昌,以及黄石、安庆等地都有一定的差距。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九江的商业规模很小,许多小商贩仍局限于小打小闹的商业模式:一个人,一个门面,死死守住,不求日后的改进。有些甚至服务态度也不是很好,难以吸引回头客,商业的流动性太大,没有那种完全发展商业的思想。如此发展下去,只是一种商业的投机行为,没有多少的可持续性。所以九江的商业发展,只有在企业形成规模经营,同时注重服务意识,才能建立起真正完整的商业机制,发展可持续性的商业。

而商业环境的建设,笔者希望能从根本上得到整治。当前社会,人们的道德已经在不断地滑坡,其思想觉悟性,已经不如改革开放之初了,所以需要对整个的商业文明进行引导和约束。综观人类历史上,真正通过商业贸易发展起来的城市或国家,无一不是有着一大批高素质的从商者贯穿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诸如19世纪的英国,二战后的日本,与20世纪50-80年代的香港,那些高素质的商人都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只有从商者真正地恪守道德水准,做到以诚待人,诚信对待每一位顾客,拥有服务顾客的意识,那么商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保障。当然,这也需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从商者的风气,不能因一种传统的思想来丑化商人的形象。九江市未来商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天如此众多的经商者,需要社会的良好道德引导,更需要他们的自我约束。

二、加大旅游业

九江背靠庐山,长江流过,内有鄱阳湖,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按照经济发展的环境因素来看,没有理由会落后的。因此我们要清晰自己的思路,不断地转变思路,发展好旅游业。开发好庐山旅游资源,做好庐山的旅游宣传工作。如在庐山举办会议,并邀请知名人士参加会议;请国际性机构来到庐山考察,形成一种品牌效应,带来强劲的动力支撑;同时也可以尝试生态旅游业的开发,重视天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当然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旅游资源,不能一味地求发展、求效益,而看不到发展背后的成本。

三、大区域物流业的发展

通过物流业的发展,提升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水陆运输,将九江与武汉、南京和上海等地连通起来,这是九江可以做到,并可以作好的。近年来,九江港积极实施“大物流”战略,特别是在2005年上海港运集团注资3500万元九江港运集团对老港区进行扩建改造。扩改堤外码头,提升港口年通过散货能力至60万吨。并对集装箱码头场地进行扩改,集装箱堆场实行全封闭管理,配备了现场监控设备,加强集装箱内部管理。同时配备了集装箱管理软件,打通了集装箱码头运输通道,实现了集装箱10万TEU年通过能力。

四、积极发展外贸经济,吸引外资和拓展出口渠道

曾经有很多人提出过九江要重点发展旅游和物流产业,但是,针对多年发展的效果来看,这两个产业并没有得到较快的发展,其根本原因还是当地政府未能充分吸引资本的进入。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外贸产业,能更好地带动物流产业的发展。九江市的大企业中,其中涉及到外贸内的企业出口额度的还是比较低。大力发展外贸型的企业,鼓励公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加大出口导向型产业的投资。只有不断转变思想,瞄准国外市场,回收资本,才能获得高回报。服务业也随之带动起来,因此需要政府招商部门意识的转变。

五、发展教育事业,吸引高素质人才服务九江

发展教育事业可以更好地促进本地服务业的发展。九江地区有四所高校,其中以九江学院为最大,在校生规模为45000人,在中部地区,规模还是比较大的。如此之多的高校生本身就为地方带来一定的经济效应。同时要办好教育,也需要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育本身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九江的地方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我们不能只培养人才,而留不住人才。如果我们连人才都留不住,又如何要求相关政府领导持续性地留在此发展地方经济。这都需要我们创建一个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一个安定的人才生活环境,这一切对于地方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吸引人才,更需要留住人才。

九江市自古就是通都大邑,人流和物流中心城市,是长江中游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只要把握好服务业发展的脉络,就能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

[1]郑四华,龚志文.江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企业经济,2008(12).

上一篇:跆拳道馆家长会下一篇:国际软法作用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