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究优秀论文(精选12篇)
1.工程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究优秀论文 篇一
“供热工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对学生的学习和就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教好这门课一些学者一直在做着努力,对它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应该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进行适当的改革,争取寻求一种对学生最有利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供热工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以下特点:
1在理论课部分,在授课时往往采用单一的板书或多媒体形式
现在对于很多课程而言,往往采用的授课形式要么是以板书的形式,要么是以多媒体的形式。而采用这样单一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供热工程”这门课也是如此,采用单一的授课形式是不适合这门课的特点的。这门课的每一章都有各自的特点:如第一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这一章的特点是以计算为主。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计算的详细过程,在授课时应以板书的形式为好。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KF(tn-tw′)aq′——基本耗热量,W;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F——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tn——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w′——供暖室外计算温度,℃;a——温差修正系数。要理解这个计算公式,首先要清楚公式中每个参数的含义,这个部分也是这一章的重点,所以板书就是最好的方式。首先在黑板上将公式写出,然后让学生跟着老师的笔迹再分析这个公式的具体含义,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的集中注意力,方便对知识的理解。所以依据这一章的特点,应以板书形式效果最好。再如第二章,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其中有一节是讲散热器,包括散热器的种类、要求等等。这一部分如果用板书就很难讲解,最好的方式就是借助多媒体,通过多媒体可以把不同种类的散热器以及它们的特点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方便学生的理解。所以,综合这门课的整体的一个特点,如果采用单一的板书或多媒体来授课都是有欠缺的,不足以体现这门课的特点。要想使这门课更加生动,又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应将这两种方式进行更好的结合。
2成绩给定方式过于单一
“供热工程”这门课以两种方式存在,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而言它是考试课,最后成绩给定的方式是考试成绩加上平时成绩。而对于安全工程之类的专业,这门课是以考查课的形式存在,课程最后没有考试,只能依据学生的平时表现给出成绩。不管是哪种形式,都包括了学生的平时成绩,而这部分成绩往往是最灵活的,其中可能参杂了授课老师的主观思想,这样对于某些学生是不公平的。学生的平时成绩最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主要考虑学生的出勤情况,也是为了督促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另一部分是课堂表现,如回答问题情况、注意听讲情况等。这样给出的成绩有了一定的随机性,同时也不够全面,不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助长部分学生投机取巧的心理。所以成绩应如何给出应设立明确的规定,既公平又合理。以作为考查课为例,最终的成绩给定方式可以包括平时成绩、测验成绩和课程实习成绩:平时成绩占30%,测验成绩占30%,实习成绩占40%。这样的比例设置也是依据了这门课程的特点,实习成绩所占比例最多,是因为这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测验成绩是为了督促学生的学习,同时也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弥补了考查课没有考试的缺点。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听课情况等,哪一项不合格扣去相应的分数,这样相对比较公平和公正。
3在课程实习部分有些学生得不到收获
现在的课程实习主要采用“大帮哄”的方式,一名老师讲,其余同学围一圈。对于三本学生而言,学习的自主性没有那么强,那么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实习就像逛市场一样,溜达一圈就回去了。并且对于在校外相对宽阔的场合,老师也没办法进行统一管理。所以这样的实习方式对课程的学习是不利的。
4课程设计方面没有“真实性”
课程设计是“供热工程”这门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对这门课有更深的理解,并且对今后的就业也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传统的做课程设计的方法是老师将底图给学生,学生在底图的基础上进行室内采暖的设计。针对于安全工程这类的专业,这些学生对建筑的概念没有那么明确,所以对底图的认识也没有特别清晰,通过老师的讲解也不会有特别感性的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完成的设计学生也是一知半解的,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要想做设计首先要认清这张平面底图,如门、窗、柱子、外墙、内墙等。老师只是简单的告诉学生每个部分是什么,学生也不是非常清楚,并不能真切的认识到,那么整个设计过程学生就都处在似懂非懂的状态里。(如图1所示)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学生的底图可以结合一栋真实的建筑,学生可以根据真实的建筑物来分析这张底图。所做的设计也可以结合这栋建筑物,如立管不能在窗下,可以让学生看一下实物,如果在窗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必定会加深学生的记忆。所以,这些传统的“供热工程”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尽量改善,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爽 冉春雨 曹兴 王杨洋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2.工程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究优秀论文 篇二
1工程经济学的重要性
工程经济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经济知识课程, 主要结合了我国经济建设及工程经济学发展成果的实际情况, 对相关的经济现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在国外, 工程经济分析早已被广泛采用, 是项目投资和企业经营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经验证明, 经过工程经济分析的项目, 一般成功的多、失误的少, 另外, 进行工程经济分析, 可以及早发现技术方案的经济合理性问题, 从而纠正错误, 发现问题越早, 经济损失就越小。1978年后, 工程经济学的运用和研究真正受到国家重视, 各地高校也将工程经济学列为一些专业的必修课。国家计委要求重视投资前期工作, 明确规定把项目可行性研究纳入基本程序。尤其是大型特大型工程的出现, 如三峡水利工程、国家体育馆鸟巢、跨海大桥等, 无不体现着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的复杂性、综合性和集成性, 各类投资主体更加关注投资建设的投入产出效果以及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成功率。因此, 这些现代工程要求参与建设的工作人员都应具有技术、经济、管理与法律的综合知识和能力。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必须掌握适当的工程经济学知识, 才能适应现代工程建设与管理发展的需要。而工程经济学主要培养的是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的经济意识, 以及增强经济观念, 并能够将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认识和分析运用到工程项目的经济性问题。
2工程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特点
“工程经济学”课程确实在一定意义上提高了学生的经济意识, 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经济评价理论和方法, 为工程实践活动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在教学内容上还需有所创新, 在教学方法上应更突显以学生为主。
目前, 国内的工程经济学教材种类繁多, 各具特色。但是, 有些教材缺乏针对性, 在知识点的应用上与本专业毫无关联, 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同时章节之间连接不够紧密, 学生反映知识点比较凌乱。有些教材则对经济学原理过分详细介绍, 但对于经济学在工程应用方面的内容则很少涉及, 不适应工程领域的发展需求。较为理想的教材, 应该是难易结合, 有一定的理论性, 并能够突出重点, 各章节之间既有系统性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同时还要有实用性,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又能便于教师备课及讲授, 在一定程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 工程经济学的教材修订进展缓慢, 其内容也常常显得滞后。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工程经济学应该将工程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及时给学生进行讲解, 尽量做到教材不滞后、少滞后。如果有条件可以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及所关注问题的具体情况进行教材及大纲的编写工作, 这样能够更加有利于本校学生的学习, 以保证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新颖性。
由于理工科的学生 (即使是工程实践人员) 很少接触相关的经济、管理和财务知识, 所以对许多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财务和税收的基本概念、原则、原理等较难准确理解与把握。所以, 必须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当然, 由于工程经济学课时有限, 在选择相关理论知识尤其是选择案例时应注意既简单明了又能反映问题, 以利于讲析和学生自学。
目前, 大多数工程经济学的教学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 加上工科学生重工轻文的思想, 自然在学习情绪上就有不少抵触心理, 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以致用。因此需要在教学方法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革, 教师要改变以往在课堂上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主动参与, 这样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多提问, 鼓励学生进行回答, 甚至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讨论, 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本院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部分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建筑设计院等单位的走访调研, 普遍反映土木工程技术人员缺乏经济意识, 在具体工作中不会运用工程经济分析方法对投资、运行进行经济论证和成本分析, 在施工方案上缺少经济比选, 对项目风险识别和评估不够, 当风险来临时缺乏足够的应对措施。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很少开设经济类课程, 工程经济学一般是作为选修课, 所以大多数学生都不够重视, 觉得可有可无, 认为对找工作以及以后的工作产生不了什么影响, 所以即使开设有经济类的课程也还是形同虚设。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 学生被动地接受,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没有起到树立学生的经济意识的作用。当前三本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 学习氛围不浓, 又缺乏实践体验, 尤其在经济、金融、财务方面的认知比较少。导致在“工程经济学”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比较困难, 学生课后又不及时补充知识内容, 学习兴趣受到很大影响。由于处在三线城市, 学生外出实践的机会很少, 对经济方面的运作几乎没接触过。针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课堂讨论往往效果比较差, 学生思考的角度和深度不够。由此, 大量只懂得技术而不懂得经济的工科毕业生在被培养后即可参与工作, 但是因为缺少专业的经济知识, 因而不关心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经济问题, 因此在进行工程图纸的设计中就会对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考虑不周全。
4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和创新
针对以上问题, 重新制定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规定了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也就是学生获得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有哪些, 掌握程度如何。因此, 教学大纲既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人才培养要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还要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审视、编排, 开篇设置完整的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案例, 让学生对本课程有概略性认识。按照工程经济的逻辑关系和工程经济分析方法设计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资源, 整个课程教学都设置了土木工程案例。首先是介绍工程经济基本理论, 然后再安排工程经济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最后是财务评价和费用效益评价。改变了传统教材中只见“经济”, 却不见“工程”的问题。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 从而重视课程教学。教材中还编入了较多的执业资格考试的案例分析题, 为学生今后的执业资格考试打好基础。由于工程经济学涉及的相关学科比较多, 在教材里通过“课外知识”的形式补充了相关内容。此外, 教材中还增加了Excel在经济分析和计算中的运用, 为大量数据处理和正确计算提供了方便。并精心制作了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课件, 建立了丰富的题库, 包含了大量的习题和案例分析题。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贯彻执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经济意识。
5结束语
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总的指导思想下, 对工程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 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材的编排上如能有若干工程项目贯穿始终, 使教材内容相互衔接, 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上更完整。还需不断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教师应教会学生掌握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 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往往能更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廖学东.《工程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0 (2) :70-72.
[2]张西平.基于工程素质培养的“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J].四川教材, 2012 (01) :223-226.
3.工程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究优秀论文 篇三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一)学生高中知识基础较差在高考招生中,独立学院为本科第三批,总分相对较低,并可以适当降分录取。这就导致独立学院的学生高中知识基础较差,特别经济学类的专业大多招收的是文科生,数学基础相对更差,而在宏观经济学里面有很多公式的推导,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基础知识较差的原因大多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问题,这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改正,所以很多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感觉难跟上,听不懂。
(二)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学习新生事物能力较强独立学院的收费较高,所以能上的学生大多家庭条件较好,家长一般对教育比较重视,学生思想活跃,情商高,兴趣广泛,大多有文艺特长,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非常熟悉,善于利用现代技术学习。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很强的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讨厌刻板的理论学习。
(三)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欠缺,缺乏刻苦精神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自控能力较差,在大学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学习习惯很难改正,导致学习事半功倍,学习效果不显著;学习方法也缺乏灵活性,由于习惯了高中的填鸭式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不会自己总结和解决问题,严重依赖教师。此外,由于家庭条件较好,学习上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往往不愿深究,考试前临时抱佛脚。
二、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
针对以上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扎实基础、加强课程教学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精神。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独立学院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畏难态度,使学生真正把宏观经济学学好
(一)扎实基础知识
主要体现在数学和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程上,在大一的高等数学的学习中应该拿出相当的时间复习高中的数学知识,另外,在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还要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打实基础。在经济学原理的学习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手段,例如案例教学、实际问题分析等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二)加强案例教学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因为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源于历代经济学学家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和经济问题的解决。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将经济理论和历史或现在的经济现象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和独立学院的学生注重实用性的特点是想符合的,通过形象的各种实际案例可以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现实问题,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建立起正确的经济学思维模式
(三)创新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也不能单一的利用教授法,这样难免使学生感到枯燥,失去学习兴趣。而应该充分理由学生知识面广、才艺突出、对计算机和因特网的熟悉来创新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通货膨胀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去采访自己的亲朋好友的通货膨胀经历,然后用小品的方式呈现出来,既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对失业问题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查找典型国家的失业率指标,然后用PPT的方式进行演讲;而对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这样理论性比较强的章节,就可以通过课程提问的方式互动,多做练习,多多激励和表扬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总之,不能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要根据不同章节的特点,相应的选取合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感到枯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完善激励制约机制
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自制能力较差,逃课现象比较突出,上课不专心听讲。对于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也同样如此,因此,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上面也要在制度上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制约。例如,在上课时,对积极互动发言的同学加平时学分,对上课玩手机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和迟到旷课的学生减平时学分,对旷课严重的学生给予退课处理等。通过奖惩两方面的作用,从外部起到激励和制约的作用,并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
三、总结
4.工程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究优秀论文 篇四
摘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高校电子商务和国际经济类人才培养迎合此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当前国际经济类课程的教学现状,设计在跨境电商发展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明确融入跨境电商内容的课程教学框架,变革教学方式和考核形式。
关键词:跨境电商;教学改革;国际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3-0097-02
跨境电子商务是将不同关境的交易方,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支付和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把商品送达,以此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实现的是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的高度融合。近几年来传统国际贸易发展态势疲软,进出口贸易额持续下滑,2016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进出口分别下降2.2%和5.6%;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4.9%。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跨境电商作为拓展海外营销渠道、提升品牌国际形象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正在改变外贸企业传统经营方式,得到世界各国和企业的关注,并在全球范围异军突起。作为电子商务新兴国家,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生机勃勃,表现抢眼,根据艾瑞咨询《2016―2017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进出口跨境电商(含零售及B2B)整体交易规模达到6.3万亿,同比增长23.5%。2017年中国进出口跨境电商整体交易规模预计将达到7.5万亿,预计至2018年,此数据将达到8.8万亿。跨境电商发展态势异常迅猛,随着国家跨境电商利好政策先后出台,行业参与者积极推动行业产业链的逐渐完善。我国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外贸企业已超过200万家,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超过4万余家,这些企业构建了ESSC(电商―供应商―服务商―消费者)的商业流通新模式。大量本土品牌和传统外贸企业蓄势待发,准备进入跨境电子商务领域。跨境电子商务正在颠覆传统的进出口模式,初步形成新业态模式,这既为我国贸易方式提供了新抓手,为“中国制造”出口提供了新通道,也对传统贸易下的政府、企业、外贸人才提出新要求和新挑战。
一、应用型高校国际经济类课程急需改革
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专业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责无旁贷要为产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高端应用性人才。高校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所涉及的课程体系较为复杂,主要有传统国际贸易专业的一些主干课程,如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还有电子商务相关的主干课程,如网络营销、数据挖掘等课程。在培养高层次、具有前瞻性国际视野的跨境人才方面,国际经济类课程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课程,能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现代国际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规范,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现代国际经济思维能力。目前授课方式主要使用几何图形进行理论模型分析,严重偏向理论,缺乏特色的教学内容,很难吸引电商专业的学生专心在课堂上学习。高度抽象后的理论模型,没有最流行的跨境实践和案例的辅助教学,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些脱离实际、晦涩难懂,学习热情自然大大下降,课程体系急需改革。
二、从学生实践和企业项目入手,为改革创造优越条件
1.跨境电商企业分层分梯队合作。近几年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使得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与地方性电商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明显增多。因对跨境人才的迫切需求,使得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高校这一人才集聚地。我校电商专业目前已与多家跨境电商代表性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项目,共建实习和就业基地,积累了一批如江北甜蜜时空、保税区正正电商等颇具影响力的跨境电商企业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引入多层次、多梯队的合作模式,把合作企业分为深度合作单位、一般合作单位和潜力合作单位等。深度合作企业和一般合作企业都可以孵化出课程改革所需要的跨境电商相关案例,并且随着合作深入开展,学生参与度提高,还可以把相关案例深入分析,进一步实现后续跟踪,转化为学生论文成果。深度合作企业高管人员被聘请为临时教师,可以参与课堂教学,增强实践型内容,目前已经逐步得到实现。从合作的经验来看,企业人员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很高,并且还主动为教学活动提供其他方面的支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更符合企业和社会对跨境人才的需求。
2.学生实践项目转化。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下,已经展现出参与企业实践活动人数多、参与程度深等特征。多人次在全国和省级电商竞赛中获得佳绩,自主创业率一直位居学校前列,学生对各?电商实践项目参与度高,企业反馈评价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发展势头迅猛,跨境电商企业求贤若渴,跨境电商实践合作项目增多,参与到跨境电商项目的学生人数增速明显。已经毕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从事跨境电商领域工作、选择跨境电商项目创业的人数也相当可观。因此,国际经济类课程教学改革中让学生作为主要的参与方,参与编写案例与课程教学,实现教学主体多元化的改革特征。
三、跨境电商背景下的课程综合改革
1.编写跨境电商案例提升课程内容时效性。理论课程教材理论模型讲解详细,知识点扎实,但是时效性相对较弱。跨境电商发展日新月异,3―5个月为一个更新周期。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就需要对教材进行重新定位和编辑补充,增强时效性,用热门话题案例及时抓取学生注意力。改革中我们结合现有国际经济教材知识点,利用企业真实素材和学生实践项目,编写系列案例辅助教学。除了必要的理论介绍,运用图表等具体形式加以说明,同时,在授课过程中,通过真实场景还原的案例引导整个知识点学习。教学效果显示,结合学生参与的具体的跨境电商实践项目,大大增加课程新颖性和趣味性,学生参与度越高,效果越显著。由此可以进一步邀请学生参与教学案例的编写工作,以引起学生最大程度共鸣。
5.工程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究优秀论文 篇五
探究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作者
冯兴吾 芮加清 杨仕田
内容摘要:
民营经济已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分析了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民营经济 问题 对策
民营经济从所有制性质上讲,是以非国有经济为基本构成的一个庞大的群体。本文认为,民营经济应包括以下类型:①个体经济,主要是指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个体工商户;②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私营经济;③外资经济,即外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我国大陆投资兴办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等“三资”企业;④民营科技企业,即由科学技术人员下海创办的企业;⑤乡镇企业;⑥股份合作制企业;⑦国有民营企业,即国有企业的所有制不变,由私人或民间组织经营。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国策为正在迅速成长的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截止1999年底,我国私营企业将近151万户,从业人员2020多万人,注册资本共人民币10287亿元,创造价值人民币7688亿元;全国个体工商户达3160.06万户,从业人员6240.91万人,注册资本人民币3439.22亿元。进入新世纪的中国私营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私营经济年鉴2000-2001年》统计显示,截止2001年底,全国个体工商户2433万户,注册资金达人民币3436亿元;全国私营企业达到202.85万元,注册资本逾人 1
民币18211亿元。全国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金总额达人民币21648亿元。实践证明,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肌体中最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一个亮点,已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民营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民营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拟分析制约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起步水平不高,初始积累不足
民营企业的初期发展主要依靠创业者敏锐的洞察力和富有经验的判断力,普遍存在着低水平重复投资初始积累不足的问题。全国私营企业平均每户雇工不超过十三、四人,注册资本不足百万元,设备大部分是大企业替换下来的,产品比较落后,难以适应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仅凭个人的经验和能力难以应付多变的市场。有的民营企业片面追求目标短期化,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不惜以造假、损害环境获取近期利益;有的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低,模仿别人的技术和进行低技术含量的产品生产。
2、产权关系不明晰
企业在初创时,为求“红帽子”,自找婆婆,寻挂靠单位。发展起来后,有的与主管部门关系不清,出现权属之争;有的无形资产归属不明,形成隐患;有的虽通过兼并、联营、承包、股份制改造,但产权的归属却没有界定。大多数民营企业选择个体业主制、合伙制或股份合作制等产权制度形式,没有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导致投资者对经营负无限责任,投资风险大,使民营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受到妨碍。
3、管理不科学
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式经营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依靠家族的凝聚力来同舟共济,克服了创业的种种困难,适应了初创的需要却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的民营企业是家长制个人决策;有的民营企业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圈定接班人,造成“近亲繁殖”;有的民营企业的产权是家族的,既没有外界的参股,又没有产权的多元化。这时,家族式的管理体制又成为改革的障碍。连经济发达地区的上海市90%的私营企业还停留在家族式经营管理上,与建立真正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还有很大差距。据有关资料,民营企业“一年合伙,两年冒烟,三
年散伙”是很常见的现象。
4、经营者自身素质不全面
民营企业中高素质的经营者是少数,大多数的经营者在政治觉悟、知识水平、管理能力、人格素养、法律意识及道德修养方面都存在不足。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主文化程度低,不注重学习,缺乏经营现代企业的知识;少数民营企业主的产业与权钱分不开,一些钻营者与一些腐败的官员相互勾结,侵吞国有资产,从银行获得巨额贷款,再进行反复抵押融资操作,利用“滚雪球”的方式将巨额社会财富据为已有。这不仅践踏了社会公德和市场秩序,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基本价值,也直接危害到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安全。
5、法制不健全
我国现行调整企业法律关系的法律法规没有摆脱传统思想,仍然按照所有制投资主体、组织形式、投资区域等原则制定。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确定民营企业的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但在一些具体的立法中,民营企业仍不被重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对民营企业的规定显然带有歧视性。民营企业承担双重税赋,除了要缴纳33%的企业所得税外,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国务院2000年颁布了《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规定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得征收企业所得税,只征收个人所得税。这虽然初步解决了个人独资企业双重征税问题,为个人独资企业与其他企业公平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政策并不代表法律。
除此之外,我国调整民营经济的法律只有少数单行的法规,如1988年6月2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等。这些法规只是规范某些民营经济的组织和活动,仅对某类具体的活动加以局部调整,没有从国家宏观调控的高度对民营经济加以认知和立法,致使民营经济缺少专门的法律。
6、政策不公平
我国《宪法》修正案中,虽然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修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些效益好、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却禁止、限制民营企业的进入。这是不公平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格格不入的。我国有一个不准私人经营的行业表,包括银行、铁路、电信、批发网、高速公路等30个行业。还有一个限制私人经营的行业表,包括汽车制造,化纤、旅游业等20多个行业。近
几年来,虽开放了一些领域允许民营企业投资入股,但不能控股。某些限制性行业甚至允许外国私人投资经营(投资、控股皆可),却不允许本国的民营企业投资入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11条第2款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2条第2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辽宁省工商联于2003年3月对辽宁省工商联执委以上的委员企业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家认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完善的法律制度、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各级领导的重视和良好的政府服务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将公平的竞争环境列为第一。
7、融资渠道不规范
一是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民营企业贷款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银行方面说,首先是金融机构往往注重内部监控,防范金融风险,不敢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其次是由于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银行可放贷能力减弱;第三是信贷授权授信制度与责任追究制使基层行丧失了放贷的积极性;第四是机构网点收编导致信贷辐射面减少,造成信贷区域下降。如我市某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贷款类型上,表现为固定资产贷款越来越少,流动资金贷款期限越来越短。
二是民营企业间接融资难。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为尽量避免资本市场的风险,保护资本市场的稳健运营,对民营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债券限制较多;能够进入证券市场的多是国有企业,民营和中小企业的上市困难重重。
三是不正常的融资加大了民营企业的风险。有的民营企业靠供应商、代理商为其融资,形成一定程度的利益共同体,但资金成本高、风险大,并且这种方式存在法律上的障碍。首先是民营企业之间不能相互拆借。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贷款通则》第61条规定:“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其次是民营企业向个人借贷有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之嫌疑。
二、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
1、放开经营领域,实行项目带动
一是引导民营经济沿着有利于国民经济全局的方向发展。把发展民营经济与搞活国有经济结合起来,鼓励民
营经济吸纳国有企业分流人员,支持民营经济以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结构优化,把发展民营经济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投资大农业开发,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高科技产业、出口创汇产业、环保产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结构层次。同时,引导民营企业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鼓励民营企业扩大再生产,加速技术改造,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二是给予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平等地创业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取消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限制性、歧视性规定;降低民间投资的产业门槛,简化工商登记手续,制止乱摊派、乱收费、乱集资;破除地区分割、行业壁垒,在税收、土地使用、企业开办、进出口等方面,取消一切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限制。
凡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允许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凡允许外商经营的,都向民营开放;凡有审批权的部门,都要为民营经济创造条件。结合我市实际,本文认为,除去极少数的领域外,其他限制民营经济进入的领域部门要放开。只有极少数的重要产品、重大项目、重要领域由国家和政府审批,其他的全部对民营企业放开,谁投资谁受益,谁决策谁负责、谁承担风险。各部门要打破行业垄断,打破所有制界限,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和保障本部门、本系统、本地区之外的各类投资主体,平等参与投资经营,不得人为设置障碍。
放开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投资经营。如道路、桥梁、隧道、电力、环保、城市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旧城改造;放开市政公用事业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通过竞标取得经营权,包括公共客运、出租车、车站、垃圾处理厂以及市政设施、路政维护保养、道路环卫、路灯等方面的经营权;放开文教卫体等社会事业领域,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经营学校、影剧院、医院、体育场所等项目。我省蚌埠市的一家民营企业--三星投资公司出资人民币5.28亿元购买了蚌宁(蚌埠-南京)高速公路安徽段20%的股份,开创了我省民营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参与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的先例,标志着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商品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鼓励投资制造业,尤其是有利于壮大电子、化工、机械三大工业支柱产业链的项目;鼓励投资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旅游业、物流业、商贸业等现代服务业以及家政、托老等社区服务业等。
三是要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放宽市场准入,为民营经济发展拓宽空间。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先行办理经营许可证、资格审查和专项审批的行业和商品外,其他一律不得作为工商登记办照的前置条件,实行“先
办照、后办证”,但所需许可证应在规定时间内办结。依法降低公司制企业的注册资本要求,不能一次到位的,允许先行注册,分期注入,限期补足。允许人力资本、智力成果等无形资产作为注册资本,比例由全体股东约定。四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各部门要根据项目带动战略的要求,创新项目生成机制、推介机制、管理机制、投融资机制和协调机制。特别是要按照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建立和完善投资项目储备库,通过报刊、网络、推介会的形式,发布项目招商信息和相关投资促进政策,吸引、集聚和引导民资民力。要以项目为载体,灵活确定与民营经济的投资经营方式相配套的支持政策,促进投资增长,带动资本聚集,推动产业壮大。
2、实行科学管理,追求持续发展
一是学习新的游戏规则,重视培养人才,提高素质。中国加入WTO后,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不仅要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开放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等义务,而且还要掌握不公平贸易投诉等应有的权利,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与“狼”共舞。同时,民营企业必须招纳一批高层次的科技精英,努力提高企业科技含量,培养精通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的人才,努力提高素质,努力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
6.工程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究优秀论文 篇六
关键词:自主探究,工程制图,教学改革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专业知识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其内在建构是以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方式为中介,在不同情境中,它们需要被重新建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1,2]。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可充分发掘教材的内部动因,精心创设学习情境,使教学过程最富有创造性和活力。
1 自主探究模式的教学内容
1.1 自主研究教学的实施基础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3],教育学家布鲁巴克曾经这样指出过。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永远是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的基础和心脏。在探究自主性学习机制的建立过程中,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兴趣和向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此为锲机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著名教育学家、数学家希尔伯特曾提出“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4]。现实的教育方式中,如果仅仅把教学内容简化为一种模型或者一种类比方式,那么学生的理解方式往往也将用这些简单划一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不同的情景、方法和问题的脉络。
类似于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应该以开放式的学习来促进对于问题的探究,从而激发学生在对问题探究过程中对几何物体多角度多方位的学习和不间断的兴趣。主观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也一直是社会认知理论强调的主题因素。
在《工程制图》的自主探究性教学研究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原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优化和改进,在注重传统制图内容的条例化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将诸如CAD等软件作为绘图教学平台,通过加强学生绘图能力的训练,也强化学生对于工程、机械构造等领域的识图、读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发现能力和多角度解决能力,以此来让学生真正掌握基本知识,并能贯通运用于各绘图软件,同时也通过引导学生参加诸如绘图员中级证书的考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更早的进行专业岗位的相关训练,使之能早日适应工作以后的需要。
1.2 主体性发展是实施自主探究教学的关键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5],提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具有很高的价值。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如果教师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定会事半功倍。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这种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性。自主探究教学要在学生的学习工程中培养以下意识内容[6,7]:
(1)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强调较好的阅读习惯;
(2)培养自主探究思维习惯,形成质疑反思的思考方式;
(3)开展教学实验,促进知识网络构建;
(4)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反思习惯;
(5)阶段性复习中,培养学生总结归纳习惯。
1.3 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实施自主探究教学的基础
《工程制图》是工科专业一门强实践性强的课程,同时也是工科学生所必修的基础性课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基本以老师的教授为主,穿插于提问和回答,而学生的主动学习主要体现在课后的练习。而在授课过程中学生的被动学习,往往造成学生思维的固定化和模式化,学生的各体思维习惯和认知差异就这样被掩盖和僵化,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对问题的探究钻研。这种教学模式在绘图方法和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已不再适应。
在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指导下,要将学生的思考和反究作为教学的中心,而教师就是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和知识的指引者,通过设计场景、情节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变化的过程中,参与、思索、提问、主动寻找答案,并与老师一起研究所发现的问题和解决不了的困惑。一种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是通过双方的交流实现的,而学生在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能实现知识的接受、消化和转化。
2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实施自主探究教学的手段
目前,工程制图的教学基本采用的是平面挂图教学和简单模型演示为主要的教学工具,采用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灌鸭式授课方法,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新的教学改革体系中,应有针对性的突出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专业教育原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环节中的心理特点,加大引进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以多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所有教学环节,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专业教师要真正起到“导学”的作用,需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主动思考反问和教师的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从而体现出在教学环节的方法多样性和灵活性。
2.1 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和项目法教学的引入
2.1.1 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作为专业基础课,工程制图的学习必须是在学生具备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展。例如土木类学生对于建筑构造的了解和掌握,机械类学生对机械设备构造的了解和掌握,化工类对化工设备基本结构和流程的了解。但在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工程制图课程的设置往往在专业课之前开设,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在思考过程中建立几何模型,形成了学习上的困难。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普及可以通过实景照片或专业相关课件,让学生及早了解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从而在制图课程学习中有了形象的基础认识。
2.1.2 项目法教学
依据教学目标,开发设计实训项目,所有实训项目取材于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变教学过程为工作过程,变被动学习为带任务工作。比如,在实验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生基本的方法,让学生针对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流程。通过这一实际项目的训练,学生不但掌握了绘图方法与技巧,加深了对知识和项目运行的理解,而且培养起了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职业素养。学生反映这样的学习方法实用性强,觉得收获很大,兴致很高。教师在对每一个实训项目进行设计时,努力促使学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力求简单、容易理解,同时,项目的成果必须是职业工作过程中的作业结果,从而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项目导向的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让学习者通过完成项目,达到一定的目标,来促使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保证了课程目标的落实。
2.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工程制图》课程实践性强,靠单纯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采取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识图能力的教学中,以开工建设的一幢教学楼的建筑施工图纸,安排学生到正在施工的工地现场,观察工程图纸实例,目的是让学生在真情实境中体验图纸表达的内容,让学生深切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增加感性认识。
2.3 灵活采用模型演示与虚拟动画的教学方法
在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研究中,把简单的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模式彻底打破,让学生在学习、思考后也能上台进行问题的启发和探究,在课堂上实现“教、学、做”真正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
例如:投影原理的讲解是课程的重点也是课程的难点,该知识点的掌握需要学生具有空间想象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教师可采用模型演示与虚拟动画相结合的方法展开教学。模型演示是传统的几何作图教学的主要方法。教学时通过给学生展示模型,分析模型的形体结构,加强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设计和制作虚拟动画,对模型形体进行剖析,使抽象的理论变的直观、形象,容易理解,增强了学生空间想象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3 “自主探究”教学成果研究
(1)在工程制图的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中,要真正的体现出对教学实效性的重视。通过对问题的提出和归纳,使得课堂教学充满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让所讲授的课程在探究的氛围中有针对性的延伸和讨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具有个体特征和活力,从而在学生创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的认个品质等都得到极大的提高。在教学改革研究中,通过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对实践的认识程度,有机的调整教材授课顺序。另外通过提取教材中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资源应用于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阶段,不仅符合教学改革的方向,也丰富了了教学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强调教学的组织形式多元化。作为教与学的统一过程,教学过程应该始终贯穿着教师与学生的“反馈—调控”的处理过程。学生的主体性或者教师的主导性始终是主线和旋律。作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信息化教学的理念,一方面及时收集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反馈的一切信息,包括来自学生的,来自同行的,另外一方面收集来自外界的信息,例如不同绘图软件的更新迭代、专业知识的发展研究等,同时要根据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过时的内容进行采取必要的补充和更新,对发展的前沿进行探讨与研究,也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另外通过收集的各种反馈信息,也积极弥补知识缺陷,不断进行自我改进和学习。
(3) 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制图的自主“发现”过程,共同探讨,合作交流,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真正体会快乐学习的内涵,触摸到人文关怀的内涵,把枯燥的学习转化为快乐的探索过程。
(4)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中,通过多媒体模拟试验流程的制图学习环节深受学生欢迎,它可以深化学生对于课程的感性认识,教学效果评价很高,但对于抽象几何模型的建立和画法规律的掌握表现较弱,对于学生学习掌握挖掘课程内部知识的动力和信心有较大阻力和困难,这也将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莱斯利.P.斯特弗著,高文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王秀平,孙亮,隋仲坤.构主义学习观对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1(7):87-89.
[3]王吉良.建构主义语言学习环境建设与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04(2):8-12.
[4]约翰.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维果茨基著,余震球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6]李晓东,张炳松.成就目标、社会目标、自我效能及学习成绩与学业求助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1,24(1):54-58.
7.信息安全工程经济模型研究的论文 篇七
一、引言
现今信息安全的理论研究范畴主要集中在技术和制度建设方面,如加密理论和技术、带宽资源分配、入侵检测与取证、网络监控以及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等,从经济学角度开展的信息安全理论研究甚为少见。事实上,作为一种需要详尽评估成本和收益的工程体系,一个组织信息安全系统的决策和实施并不仅仅取决于其技术的先进性和有效性,更大程度上是决策者和实施者在收益和代价间进行权衡的过程。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社会如何有效管理和分配稀缺资源现代经济学理论更多的是研究人们如何决定自己的行为,使得在给定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偏好。
为此,经济学家们建立发一整套完整而深入的工具和理论体系对各种资源配置和行为策略模式进行研究,从而在各种复杂而变化多端的社会形态下寻求具有最优或比较优势的解决方案。一般来说,组织机构在实施信息安全时主要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保护信息免受非授权用问访问;
(2)使得授权用户在给定权限范围内访问信息;
(3)保护信息免受系统内部疏漏的损害;
(4)对外来入侵进行侦测以及在必要时恢复受损信息。进行安全研究时一般都假定没有任何信息系统能够完全避免外来侵害,也没有一种措施能够完全保护系统安全。
二、最优模型
(一)收益最大化决策
假定一个组织机构的信息安全的强度可以通过安全级别加以度量,显然若安全级别为零,即完全不设置安全措施,组织付出的安全成本为最低,同时得到的收益(即企业由于采取安全措施减少的损失量)亦为零,随着机构采取的安全强度增加,抵御信息侵害的能力增强,由于减少了信息侵害导致的损失,从而对应的收益增长,但同时为此支付费用也会不断增加,亦即成本增加。[3]这一变化可以用图1所示的曲线表示。图1表示了机构选择不同安全级别的成本收益变化,横轴表示从0开始增强的安全级别,纵轴表示成本或收益的货币数量刻度。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安全级别的增加,机构付出的成本会不断增长,但由此减少的损失亦即收益并不会无限制地增长,而是会趋近于一个常数,因此收益曲线会由向上增长而逐渐变为水平。假定机构采纳不同信息安全级别S的总收益为变量B,总成本为C,两条曲线相交的部分为净收益G=B-C(G0),机构最优安全级别的选择方案是使得B-C的差达到最大的一点,亦即图1中的S′处,其形式化描述为:为使得G(S)=B(S)-C(S)最大,则dGdS=dBdS-dCdS=0(1)也可记为:dBdS=dCdS亦即: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二)成本最小化决策
以上最优模型考虑的是机构从信息安全中获取的收益最大化。另外一种研究方式是考察机构为信息安全所付出的代价。这一方式下的最优模型是使得实施信息安全项目的成本加上与之对应安全级别措施缺失时导致的损失数为最小。[4](P15-43)图2显示了这一研究形式的曲线表达。随着机构信息安全措施级别的增强,机构由于信息安全问题导致的损失L不断减少,直至趋近于零,相应地用于信息安全建设的开支E也不断增长,因此,机构的总成本C=L+E会经历一个由下降到上升的过程,机构采纳信息安全级别的最优方案是使得C最小化,亦即图中曲线C到达最低点S′处。
三、净现值NPV模型
以上的经济学最优越模型的讨论为计划进行信息安全项目的决策者提供了一种清晰的分析方法,即如何在付出与回报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但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分析工具,它建立在决策者对未来所有数据、包括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实施各种安全级别的成本收益等都能够明确获取和估算的基础之上。但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存在的,决策者并不都能准确计算未来会发生什么情况,相应情况下的损益数据也很难准确得出,大多数情况只能是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即先投资建立一些基本的安全措施,然后在此基础上评估进一步投资的可行性,即通过计算项目投资实施的时间段内,在给定贴现率下机构的净现值能否实现预期水平来判断。净现值模型就是这一情形下的投资决策的分析工具。该模型也经常被用于各种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中。设变量B和C分别为机构信息安全的收益和成本,K为贴现率,i为未来年份,则未来n年后的净现值为:NPV=∑ni=1(Bi-Ci)/(1+k)i(2)公式(2)给出的净现值计算模型可以将未来若干一段时间收益和成本的不确定性因素加以计算,从而判断是否值得进一步,若NPV>0,说明方案的投资收益率不仅可以达到预期贴现率下的效益水平,而且还有盈余;若NPV<0,则说明方案投资收益达不到预计的效益水平;若NPV=0,表明投资收益刚好能达到预计的效益水准,包括偿还预期贷款、员工报酬和风险报酬等。因此,NPV≥0,则项目方案可行;NPV<0则项目方案不可行。净现值模型的关键是通过引入贴现率k这一变量对未来的不确定因素(亦即风险因素)对的影响加以调整,它不单纯是计算计算收益与成本之差,而是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通过将未来若干年的收益状况,用贴现的方式转化为现值,以便全面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通过选定恰当的贴现率,净现值模型可以对未来一段时间因素进行量化计算,从而判断项目可行性。
四、信息安全经济模型中的变量数据的获取
以上经济学模型应用于信息安全分析时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获取相关变量的量化数值,包括安全措施等级的确定、安全项目成本与收益的计算方法,这些数据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当量计算方法,只能通过经验方式获取。为此,决策者应当采集以下数据作为分析依据:
(一)各种信息安全问题发生的频度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各种形式计算机病毒、木马程序、间谍程序的`层出不穷,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发生的频度越来越高,因此决策者应当根据企业业务特征,收集信息系统在一个时间段内发生针对不同内容的安全问题的频度,如病毒爆发、数据损害、硬件故障率、隐私机密泄漏等,以作为未来安全事件发生几率的经验推导参考值。
(二)信息安全事故的损失
现在还没有一个标准计算由于信息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决策者只能以各自标准来统计在实施不同级别安全措施的相应时间段内由于信息安全信息事故造成企业的各种显性和隐性损失数额。由于现代企事业单位的业务流程对信息系统的高度依赖,安全事故损失的计量方法已成为信息安全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三)实施信息安全项目的投资
这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数据源,针对不同种类和不同强度的安全应对方案,可以计算出各种费用开支的数据,包括设备、人员、贷款利息等。
五、结语
8.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研究论文 篇八
完善相关制度体系有助于提升工程经济管理水平。首先,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每一项开支与收入进行严格监督,从而实现对成本的准确控制,提升资金的管理水平,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企业需要加强对人才的.选用与培养,为企业扩大规模提供有力的支持,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实力,例如,企业可以针对员工岗位建立必要的岗位激励制度,将经济管理效果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工程的整体效率,确保工程进度。最后,企业可以建立严谨的监督体制,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方位监管,并通过目标管理与成本控制,为进一步实现管理目标奠定基础。
3.2加强对经济管理的重视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对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视。首先,管理人员应该树立基本的经济管理意识与成本控理念,通过加强预算控制,提升管理水平与施工能力。同时,财务人员在预算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因素,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掌握设计方案的基本要求,实现对全部项目的准确预算,并将预算目标分配到各个部门,使其能够落实到施工的各个细节中,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经济管理意识,使工程成本能够准确控制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其次,企业需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根据目标管理书的具体条例对其进行监管,将奖惩制度落实到工程的各个环节中,使经济管理工作与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以提升其对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最后,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具有基本的经济管理意识,需要针对材料的报价、预算以及费用等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双方利益都能够得到维护。若在工程开展过程中发现合同不合理之处,施工单位应该积极、及时与对方进行沟通,维护企业利益,提升工程经济管理水平。
3.3加强招标工作管理
企业招投标环节也会对工程经济管理水平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投标的报价控制。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项目的技术进行全方位了解,掌握预算的额度范围,并按照合同的具体条例进行有效落实,同时针对工程的主要特征,对设计图纸进行改进与完善,以进一步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另外,工作人员还应该加强对施工技术与质量的有效监管,尤其对于设计方案中的不足应该及时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与处理,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方案加以改进与完善。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应该在企业可接受的范围内对工程成本进行准确预算,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合理的报价拿下项目的承包权,不仅能够提高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还能有效降低经济管理的风险。
3.4明确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的经济管理包括多方面的内容,通过高效的经济管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成本,还能够提升工程质量,因此,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工程各环节的成本控制与监管,明确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以提升经济管理水平。在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主要包括4方面的内容与措施。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工程过程管理,了解经济管理的计划、落实、监管以及效果等多方面的内容,具体掌握其应用情况,及时获知工程的具体进度,并对项目进行不断细化,使经济管理能够准确落实到各个环节中,实现全方位的成本控制,确保工程的规范化与合理性,以最大程度地提升经济管理水平。
4结语
经济管理对于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因此,企业需要加强经济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实力,并通过推动相关制度体系在工程各个环节中的落实,进一步控制工程成本,从而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乔晓娇.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J].城市建筑,(14).
9.工程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究优秀论文 篇九
优秀成果奖励办法
第一条根据国家、教育部、江苏省和江苏省教育厅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的规定,为了表彰我校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推动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开展,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条 研究成果必须是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的优秀成果,符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要求。
基础研究类成果应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在学术上有所创新,填补了本学科的某些空白,推动了学科建设和理论发展,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应用研究类成果应在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上有所突破,为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决策咨询意见和建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四条参评的成果形式包括:公开出版、发表的著作、论文、译著、工具书、考古发掘报告、古籍整理等,以及被实际工作部门采用的研究咨询报告类成果。
第五条 优秀成果奖按所奖励项目的学术水平、对推动本学科建设和理论发展作用的大小、产生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分为三个奖励等级:奖励等级荣誉奖奖金
特等奖本校人文社科奖励证书3000元一等奖本校人文社科奖励证书1000元二等奖本校人文社科奖励证书300元
第六条 评审标准:
特等奖:对解决较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有创造性贡献,对两个文明建设有较重大推动作用,产生较重大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学术上有创新,在国内有重大影响,对本学科的创建、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得到学术界和社会上的高度评价。
一等奖:对解决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作出较大贡献,对两个文明建设有较大推动作用,取得明显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学术上有独到见解;得到学术界和社会上的较高评价。
二等奖:对解决一般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作出贡献,对两个文明建设有一定推动作用,取得较好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得到学术界和社会上的重视。
第七条 评审组织
校学术委员会负责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评审工作,其办事机构为科研开发处,负责日常工作。
第八条申报程序
凡符合本办法第三条的成果,均可申报。由成果完成单位或个人填写申报书,经院(部)学术委员会初评后,由院(部)填写初评意见及初评等级,汇总后报科研开发科,经校学术委员会评定后,报学校批准后授奖。
第九条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每年评审一次。严格按照评审标准评审,宁缺毋滥。
第十条 申报材料
凡申请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项目,应填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申报书》,并附有下列有关文件或材料:
1.公开出版、发表的专著、论文、译著、工具书、考古发掘报告、古籍整理等,以及被实际工作部门采用的研究咨询报告类成果;
2.同行专家(两位)评审意见;
3.研究咨询报告类成果被有关部门采纳的证明;
4.由有关部门出具的社会效益证明或财务部门核准的经济效益证明,说明计算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及所用计算指标的依据。
5.成果被引用转载情况证明和社会评价证明。
全套材料按序装订成册,同时报送校档案室一份存档。
第十一条 申报的有关规定
1.凡申报本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项目,其第一完成单位及第一完成人必须是本校的单位或个人。
2.与外单位合作完成的项目,在我校申报奖励后,不得再申报其他同级奖励。
3.本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主要完成人规定如下:
特等奖的主要完成人可署7名,如确系项目重大,合作单位和参加人员较多,需增加主要完成人时,申报者可在申请的同时提出书面申请,报科研开发处,由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批准。
一等奖的主要完成人可署5名。
二等奖的主要完成人可署3名。
4.凡申报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项目,必须在课题结题后申报。同一课题的成果不得分别以个人名义单独申报。
第十二条 申报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受理:
1.成果形式为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等;
2.阶段性成果,需继续列题研究的;
3.著作权存在争议,尚未妥当处理的;
4.同行专家评议意见分歧较大,难以定论的。
5.已获同级及其以上奖励的;
6.研究咨询报告类成果无有关部门采纳证明的;
7.未经本人授权提出申请的成果。
第十三条 经评审通过的拟获奖项目,自公布之日起一周内,如有异议,由该项目所在单位提出处理意见,报科研开发处呈校领导和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裁决。如申报单位或成果完成人因奖励等级偏低而不愿受奖者,允许撤回其申报项目,以后如无新的进展不得再次申报。
第十四条 获得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员的事迹,应记入本人档案,作为考核、晋升、评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第十五条 获奖项目的奖金,按参加人员的贡献大小,合理分配,不搞平均主义。
第十六条 获得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项目,如发现有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者,一经查实,撤消奖励,并按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或处分。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科研开发处负责解释。
10.工程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究优秀论文 篇十
[摘要] 从“多普勒效应”的课题引入,说明探究性学习中问题设置的重要性。通过课堂教学的实际案例,说明 “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应具有原始性、冲突性、可行性、拓展性。
[关键词]给火车配音 探究性学习的问题设置 原始性 冲突性 可行性 拓展性
1“给火车配音”的启示
这是“多普勒效应”一节课的课题引入。
屏幕上出现了一群假日郊游的学生,铁道上一列火车正从远处驶来,正当火车拉响汽笛的一瞬间,播音器中的声音突然消失了,火车快速地驶过。
正当学生疑惑时,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哪位同学能给高速驶过的火车配一下音?”老师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思考,接着,前后左右的学生开始小声的讨论起来。
“给火车配音”这个非常有创意的问题,一下子把学生以前生活中的经验调动了起来。怎么样给火车配音?学生一面搜寻着生活的记忆,一面整合起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当他们尝试着给火车配音时,不自觉的完成了“已有知识经验”和新知识之间的对接,而这个过程正好是知识建构过程中关键的一步。由此,成功地揭开了探究“多普勒效应”现象的序幕。“给火车配音”这个问题的设置成为整个探究活动成功的关键,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可见,设置“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在探究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并不是对知识被动接纳的过程,而是在他们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建构,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认知结构,当内部认知结构和外部知识结构相匹配时,学生的学习才能获得成功。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和“主动建构”对学习的成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探究性学习中,问题的设置就是要帮助学习者找到学习过程中“已有知识经验”和“新知识”之间的缺口,促使调整自己的内部认知结构,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主动建构”。
所以,如何设置“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中一个重要的课题。2探究性学习中“问题”设置的实例分析 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有探究价值的。
什么样的问题是真正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只有学习者头脑记忆中的知识经验与行动目标之间出现空缺时,学生才会处于问题情境之中,问题情境的呈现,可激发学生在认知结构中搜寻可填补空缺的知识经验,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问题就成为引发学生思维和实践的关键因素。
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四个要素:1.目标:在某个情景下想要干什么;2.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具备哪些有关知识技能;3.障碍:需要解决的因素;4.方法:可用于解决问题的程序、步骤、策略等。
在实际选题时,“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应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原始性;冲突性;可行性;拓展性。下面是探究性学习中“问题”设置的实例分析。2.1原始性
问题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中的情景。
原始性的问题与物理习题的最大的区别,是问题中包含的信息不同。物理习题中包含的信息是学生已经熟知的、能够熟练解决的问题情景,表面上看习题中包含了大量信息,而这些信息在激发学生创造的动力的效果几乎为零,所以物理习题携带的是大量的“空壳信息”。原始性的问题包含的信息,具有情景性——来源于生活的实际,具有条件与结论的不确定性,因而研究的过程必定具有开放性,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挖掘条件,构建出合理的物理模型,因而有助于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动力。对学生而言,原始性的问题包
含了更为有效的信息资源。原始性的问题与物理习题在激发学生创造动力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案例1]分子直径的估测
“分子”是非常小的微粒,分子直径的估测相对说比较抽象,如何帮助学生处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实际教学中,笔者采用了迂回的策略:准备一小方盒油菜籽,让学生尝试估测油菜籽的直径。
“估测油菜籽的直径”这样一个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中的问题情景,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起他们探究的问题的热情。
许多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测量方案:
方案1:把50粒菜籽紧密排成一排,用刻度尺量其长度,再求直径; 方案2:用量筒量出适量粒菜籽的体积,点出菜籽的颗数,先求出一粒菜籽的体积,再求出菜籽的直径;
方案3:用量筒量出一定体积(V)的菜籽,把菜籽紧密地平摊成一层菜籽的矩形,再利用刻度测出其面积(S),最后由d=V/S算出菜籽的厚度,即菜籽的直径。
课堂上,分组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案进行测量。
结果马上出现了问题。
方案1:由于油菜籽太小,且极易滚动,因此排成一列非常困难。方案2:由于油菜籽太小,点出油菜籽个数,也颇费周折。
方案3: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方案,操作也很方便,所以很快得到了测量的结果。通过这一模拟实验,再提出如何估测分子直径这个问题时,对估测分子直径的教学变得水到渠成。
案例1的成功之处,是把抽象的问题转化成了真实的生活中的问题。
2.2冲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错误,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客观层面上的,也有主观层面上的。学习是依赖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它当然也包括以往学习中形成的不规范、不系统的知识以及对一些问题的片面看法.这些已有知识和看法常常与所要学习的知识不一致时,出现“冲突”或“断裂”,正是这些“冲突性的问题”在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案例2]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
“自由落体”的研究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经典的范例。在教学设计中,对“自由落体”研究过程的思想方法的讨论和历史过程的再现,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如何吸引学生真正地参与到问题的研究、方法的探索中来,是笔者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前苦苦思索的问题。
后来决定,在人类认识“自由落体”过程中,两个代表性的观点冲突的背景下,提出探究的问题。在课前,布置了二组探究性学习的课题:
一:1.亚里斯多德的落体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3.你知道伽利略是如何驳斥亚里斯多德的这种观点的?从伽利略的推理,能否得出,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快慢都是相同的结论?
二:4.你认为造成地面上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证明你的观点? 5.要严格地证明你的猜想,你有什么更好的实验设计? 课上,进行了分组交流,各小组上台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第一组同学交流:
1.亚里斯多德的落体定律:物体下落的快慢决定于它的重量,物体的重量越大下落越快。这种现点来源于日常生活的经验,石头、铁球等重量大的物体下落快,而重量较小的树叶、纸片、羽毛则下落较慢。
2.上述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重量很小的小石子比重量大的树叶下落更快。所以,亚里斯多德在总结落体定律时,实际上混淆了重量和密度的概念。他实际想表达的是:密度越大的物体下落越快。
3.亚里斯多德的落体定律遭到了伽利略驳斥。伽利略设想将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捆在一起,按照亚里斯多德落体定律,大铁球下落较快小铁球下落较慢,大铁球对小铁球将作用一个向下的拉力,而小铁球对大铁球将作用一个向上的拉力,这样整体的下落速度比大铁球慢而比小铁球快,而整体的重量大于大铁球,这就得到了自相矛盾的结论。
但由此得出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快慢都是相同的结论是草率的,因为,物理规律必须得到实验的验证。
第二组同学交流:
4.经过研究发现,造成地面上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受到空气阻力。在老师的启发下,我们做了纸片在不同情况下与钱币下落的对比实验。(边讲边实验演示如右图)(1)纸片平放落下时,由于纸片受到的阻力较大,所以,纸片下落速度明显小于钱币下落速度;(2)纸片竖直落下时,由于纸片受到的阻力较小,所以,纸片下落速度与钱币下落速度几何相同;(3)纸片团成纸团落下时,由于纸片受到的阻力较小,所以,纸片下落速度与钱币下落也速度几何相同。
我们的结论是:当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足够小时,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这时下面有学生提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铁球与羽毛是否同时落地? 台上学生犹豫了一下,回答:是。
老师在旁边提问:你们是否考虑过,能不能用实验证明你们的结论? 第三组同学交流:
我们认为可以到月球表面完成这个实验。
下面学生反驳,到月球表面完成这个实验是否太昂贵了。
台上的学生说,我们可以在地球表面创造出一个局部真空的空间。下面学生提问:如何创造出一个局部真空的空间? 立即有学生设计出了与毛钱管实验类似的实验装置。
这时,笔者拿出了毛钱管实验装置,进行了抽成真空前后的实验对比.得到的结论是:当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足够小时,物体下落的快慢几何相同。
推论:如果物体不受到空气阻力,物体下落的快慢完全相同。接着,播放了1971年,阿波罗飞船登上无大气的月球后,宇航员特地做的真空环境下的落体运动的实验录像。当堂表扬了第三组同学,能想到月球表面完成这个实验其实是非常有气魄的想法,科学就是在许多科学家的大胆猜想中不断向前推进的。
这是笔者感到非常享受的一节课,学生在相互交锋中迸发出来的思想火花让人感受到心灵的震撼。2.3可行性:“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问题的切口要小,便于深入挖掘。大而空的问题,或者问题的研究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能力,都会失去探究价值。如果教学过程中碰到较大的问题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原课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这样就便于操作,问题的研究反而更能落到实处。
[案例3]测定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如何测定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开始提出这个问题时,学生一时找不准问题的切口,根据实际,把问题设计下面更容易研究的形式,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问题如下: 利用现有的器材: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秒表、沙桶与沙。有人设计了下面三种实验方案:(1)增减沙桶内的沙,使木块看起来做匀速运动,并测出木块、沙与沙桶的重量;(2)用力F把木板从木块下面向左拉出,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称出木块的重量;(3)让木块从木板顶端加速滑到底端,并测出下滑时间及相应长度,再测出木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
这三个实验的操作正确无误,请你利用现有知识对每个方案作出简要分析、评价。方案(1):增减沙桶内的沙,使木块匀速运动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μmg等于沙及桶的重力Mg,有μ=Mm,此方案要眼看来确定木块是否做匀速运动,不准确,误差大。
方案(2):用力F拉出木板时,木块受摩擦力作用,该力f可直接由弹簧测力计测出,则μ=G,且木板是不是匀速拉动不影响实验结果,简便,易操作,但是由于用手拿住弹簧秤,会使弹簧秤读数不稳定。
方案(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θ-μmgcosθ=ma和运动学公式s=2at2。得:μ=tgθ-2Sgtcos2f1,由此看出其实验的测量量多,因测量带来的误差大。
由于本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体现在实验条件的优化上,故探究过程渗透了多种物理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尽管问题切口较小,但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创造能力有很好的作用。所以,问题的提出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小切口,深挖掘。
2.4拓展性:“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往往是开放性的问题,给课堂教学更大拓展的空间,也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展现提供了更加宽阔的舞台。成功的探究性课堂教学能给人一种留下值得思考的东西,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物理思想的内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案例4] “寻找磁单极子”
“寻找磁单极子”是“电磁感应”这一章后面的阅读材料。1931年,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从理论上预言了存在着只有一个磁极的粒子——磁单极子.根据磁单极子的理论,电和磁之间的相似将更加完美.理论的动人前景,吸引了一批物理学家,用各种方法去寻找磁单极子.1982年,美国物理学家卡布莱设计了一个寻找磁单极子的实验,他设想,如果有一个的磁单极子从上而下穿过(如图2所示)的超导线圈,可以检测到超导线圈上的电流,也证明了“磁单极子”的存在。
为什么超导线圈检测到电流就可以证明发现了“磁单极子”呢?如果“磁单极子”穿过超导线圈,超导线圈中电流应该怎样变化呢?
这个问题的探究,涉及到了相当多的物理学的知识,需要对电磁感应现象有深刻的理解,而且,由于问题的开放性,留给学生更多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在课堂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已见,提出了各种假设以及问题探究的方案,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3高中物理新课程给我们的启发
高中物理新课程将科学探究贯穿于整个教材,在新课程的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对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的设计的过程是对教材再
11.工程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究优秀论文 篇十一
本文针对概预算课程具有实用性强、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的特点,提出了突出理论环节和实践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学、软件应用等教学手段等改革措施,以达到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作 者:魏显峰 李前进 陈建国 作者单位:魏显峰,陈建国(石家庄铁道学院土木分院,河北,石家庄,050043)
李前进(石家庄铁道学院经管分院,河北,石家庄,050043)
刊 名:教师 英文刊名:TEACHER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概预算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12.工程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究优秀论文 篇十二
关键词:微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辅助作用
0引言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逐渐走进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辅助工具,出现了微信、微博等信息化工具,步入微时代,在教育界也开启了微时代的大门。伴随着“可汗学院”走进生活,微课便成了潮流。本文通过实际的教学经验积累,将微课运用到实际的专业课教学中,经过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尝试,使得微课越来越成熟。
1微课的含义与兴起
1.1微课的含义
微课是基于独有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通过使用多媒体手段可以使得教师在一个短时间内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讲解。一般以教学视频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并针对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或是一个教学环节来设计一种在线的网络精短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微课所呈现的是一种碎片式的教学内容,具体的知识点可以是对教材的精细解读,也可以是题型的精细讲解,还可以是对考点的一般总结。所以,有部分专家学者对微课给予了这样的定义,微课就是一种微型课程,一般在10分钟时间范围内,有明确的教学任务,虽然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小,但是可以集中的讲解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1.2微课的兴起
【工程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究优秀论文】推荐阅读: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论文12-16
道路工程经济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10-26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探究论文09-10
国际经济法价值探究的论文10-22
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探究的论文12-07
工程经济学课教案09-19
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究的论文11-18
工程经济学学习心得体会01-03
2194-工程经济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