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户薪酬

2024-09-07

大客户薪酬(共10篇)

1.大客户薪酬 篇一

客户代表薪酬方案

客户代表工资结构:基本工资+个人提成+生活补助+派发DM单带顾客当日成交奖励+非自己小区带顾客当日成交提成。

一、基本工资:基本工资为1000元/月;考核工资300元/月(包括表格完整、质量、数量;商场打扫卫生干净情况;执行力、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拜访客户数量);转正后购四险,连续2个月未完成4万任务自动离职。

二、个人分小区销售量提成(S表示月顾客订单销售量)贵宾卡客户除外:

(1)客户代表提成为:按2万<S≤3万按1%提成;3万<S≤4万按1.5%;4<S≤6万按2%提成,6万<S≤10万按正价2.5%提成;特价按2.2%提成,S﹥10万(正价商品)按3%提成;特价按2.5%提成。

备注:顾客销售必须在日总结表和跟踪表之后成交(只限当月日总结表两次和跟踪表一次;必须有顾客的姓名电话或亲人姓名电话、地址);20减去本月时间得正数为参照上月天数;并电话回访顾客确认为客户代表小区多次拜访工作到商场而成交;才计入提成。

(2)正式客户代表每月完成4万以上奖励100元/月;每月完成5万以上奖励200元/月;每月完成6万以上奖励300元/月。

三、贵宾卡客户订货提成(S表示月顾客订单销售量):

正式和试用期客户代表提成为:按2万<S按1%提成;S﹥5万按1.5%。备注:顾客销售必须在日总结表和跟踪表之后成交(只限当月日总结表两次和跟踪表一次;必须有顾客的姓名电话或亲人姓名电话、地址);20减去本月时间得正数为参照上月天数;并电话回访顾客确认为业务代表小区多次拜访工作到商场而成交;才计入提成。备注:贵宾客户含装修公司、村长介绍、妇女主任介绍、干杂店介绍等介绍。

四、客户代表生活补助

工作时间在小区拓展业务,认真完成日报表或跟进表,每天交完表格早晚在工作的区域座机报道才补助10元/天(包括试用期员工),乡镇报销往返车票。派发DM单带顾客当日成交奖励:

五、正式和试用期员工派发DM单;主动为顾客讲解活动情况;带顾客到商场当日销售成交的按1%(县城内顾客)提成奖励(限三日内报销)。

六、非自己小区顾客成交提成:

带朋友、亲人、派发DM单认识的顾客、邻居、非自己小区的顾客当日成交或跟踪表和日总结表的顾客按1%提成(不计入个人小区销量计入总销售)。备注:顾客销售必须在日总结表和跟踪表之后成交(日总结表和跟踪表必须有顾客的姓名电话或亲人姓名电话)备注:试用期员工

七、此方案2014年2月1日执行;暂时薪酬方案;不合理处要调整。

2.薪酬管理:算好这本“薪酬账” 篇二

王总是内陆某三线城市的一家小型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在他20多年的管理经验中,他对“二八”定律颇为认定,对公司的“白骨精”们重赏重用,企业发展顺利。

但是,近期公司出现了一些问题,让王总颇为烦恼。首先,公司开发项目从一个增加到四个,急需招聘工程技术人员,但多次招聘未果,公司看中的几位有水平又有经验的人最终均转投其他公司,公司只得退而求其次,临时聘用一些不太满意的人员救急。其次,公司有几个不错的员工相继跳槽。第三,一些岗位人员流动频繁,从而影响了办事效率。尽管王总坚信“二八”定律,认为只要公司的中坚层稳定,就不会出现大问题,但是,人心的浮动还是令王总感到不安。

王总聘请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进行咨询。咨询小组分别与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进行了深度谈话,同时收集了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尤其是有关薪酬管理方面的资料,此外还对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

咨询人员了解到,公司成立后曾三次普调工资,都是在市场薪酬水平整体上涨后进行的,上调后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公司最后一次普调工资是在,此后没有再调整过。公司现有薪酬包含四部分:工资、奖金、福利和补助。当前各类人员的薪酬水平是:总经理年薪为55000元左右,副总一级工资大约在4-50000元之间;中层管理人员年薪大约在28000-30000元之间;普通员工(包括技术人员、业务人员和一般行政人员)的工资约每年21000元左右。此外,所有员工每年有大约1000元的福利。本科学历员工月工资为1700元,加上补助,为1800元。如果他不能晋升到管理者岗位,工资将停留在这一水平。补助是针对在工地工作的人员,以及在高温和危险场所工作的人员发放的。公司的奖金不高,而且比较平均,虽然公司每年都评选优秀员工,但优秀员工和普通员工的奖金差别只有2000元,无法体现优秀员工的真实付出和对公司的贡献,而那些优秀员工跳槽后,工资几乎翻了一倍。虽然工资水平不高,但是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同时也是技术骨干都有股份,每年的分红颇丰。

公司骨干对薪酬管理的意见集中于两方面:第一,虽然他们的总收入不低,但是他们认为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认可和体现。这主要反映在收入结构上,他们的收入分为两部分:其一为薪酬,其二为红利。薪酬为劳动所得,是他们为公司所做贡献的直接反映,红利为投资收益,是他们的投资所得。目前,在他们的总收入中体现的主要是资本收益而不是劳动收入。他们都是大学毕业就进入公司,十几年来不断打拼,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常常超负荷工作,既当管理者又当技术骨干和业务承担者,身兼数职,但是他们的工资低于同类公司的水平。骨干们认为公司不应混淆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的差异,他们的劳动付出在工资上应该有所体现,

第二,由于普通员工的收入较低,很难找到胜任的工作人员,招来的人员能力不足且工作热情不高,只能跑跑腿儿,做些程序性和事务性的工作,复杂一些的工作必须他们亲力亲为,工作量太大,长此下去难以承受。

基于了解到的情况,专家对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出了如下诊断:第一,公司奉行的工资追随策略已经不能保证人力资源的供给。工资追随策略适用于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以及财务状况不佳的公司。前些年,公司所在的二、三线城市尚处于房地产开发的初级阶段,经营者均为当地的中小型房地产公司,劳动力需求量小,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公司采用追随策略能保证招聘到合格人员,也能维持人员稳定,还能有效控制公司成本。但是,近几年劳动力供求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一线城市房地产发展空间压缩,竞争激烈,大型房地产公司纷纷涌入二、三线城市,导致公司所在城市的工程技术劳动力需求大增,市场竞争加剧,工资水平水涨船高。公司的薪酬已经缺乏吸引力,不仅招不到岗位胜任者,也导致现有员工人心思变,尤其是员工跳槽后的反馈信息对留守人员刺激很大。在市场局面发生逆转后,公司必须改变工资追随策略,采取工资持平或小幅领先策略。

第二,公司薪酬增长低于物价上涨,导致员工实际收入下降。自20下半年开始,物价不断上涨,尤其是后,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涨幅较大,但是公司的工资并没有追随物价上调,造成员工实际收入下降,说明公司的薪酬制度缺乏适应性。

第三,公司的薪酬制度造成员工工资缺乏上涨空间。公司实行严格的岗位工资制,只要岗位不变,员工的工资不会随资历和经验提升,只有晋升到管理职位才能突破岗位的工资限制。这种制度将员工都赶进了狭窄的行政管理通道中。但是,公司规模小,管理职位有限,公司现有的管理者业务精熟,位置稳固,这样,员工的晋升通道基本被堵死,因而工资也被限制在低水平上。另外,员工收入和公司获利状况以及个人绩效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年终奖金上,但奖金在总收入中占的比重小,而且优秀员工和一般员工之间的差距没有拉开,无法体现出贡献的差别,这实际上是对绩效良好者的一种惩罚。

咨询小组将诊断结果和公司高层管理者进行了交流并提出了解决方案。该方案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薪酬制度,咨询人员用要素计点法对公司的所有岗位进行了价值评估并分组,设计了薪酬等级表。将岗位价值评价的各组分配在薪酬等级表的相应位置上,并确定变动范围,每组大概包括六到九个薪等,以便根据职工的工龄、司龄、职级职等、工作状况(比如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可获得工资等级的晋升)等因素的变化进行调整,使员工即便职位没有提升也有相应的工资上涨空间。同时,在物价上涨时,可以通过调整薪点值提升员工工资,而无需改变整个工资结构。第二部分为奖励制度,将奖金和工作绩效紧密挂钩是激励员工的有效办法。咨询人员与公司方合作,设计了绩效评价制度,将工作绩效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各等级之间的奖励拉开差距。另外设置“总经理奖金”,由总经理对表现特别优异的员工实施特殊奖励。第三部分为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将公司员工分为三个系列:行政管理系列、专业技术系列、后勤支持系列。各系列分为多个职级,每一职级又划分为两到三个职等,并制定职等、职级的晋升条件,这样可以保证员工在工作岗位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由于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等的提高,获得职业发展并提高薪酬等级。

3.大客户薪酬 篇三

深圳博华咨询创始人、【蒋博士读经典】微信公众号主播有一些是妇孺皆知的常识,但是这些常识往往在变革过程中被遗忘,比如: 1薪酬的本质是对劳动贡献的回报,是对劳动者的职位价值、绩效贡献的回报, 因为我们倡导绩效贡献越多越好,上不封顶,所以薪酬回报也应该是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2薪酬没有绝对公平,只有相对公平,高层薪酬要考虑行业、竞争环境、职位价 值、中长期绩效贡献、公司市值等多要素,不能和基层员工薪酬做简单比较, 人和人之间没有可比性。

这些常识,正在被今天的国企高层限薪改革所践踏,限薪的制度恶狠狠的传递了一个反逻辑反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不管你职位多高、绩效贡献多大、不管你的努力让组织绩效提升多少倍,你的薪酬就是那么多了,只有那么多了。

让我们看看这个表面科学的制度:根据人社部相关负责人的说明,改革后的央企主要负责人薪酬结构将由基本年薪加绩效年薪调整为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加任期激励收入。基本年薪将根据上年度央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倍确定,绩效年薪不超过基本年薪的2倍,而任期激励收入则不超过年薪总水平的30%。据测算,改革后,央企主要负责人薪酬水平将不超过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7到8倍,负责人与职工薪酬差距将显著缩小。目前,央企主要负责人与职工薪酬差距在12倍左右。其中,国

资委监管央企高管平均年薪在60万到70万元之间,而非国资委监管金融类央企高管薪酬则普遍在百

万元以上。

央企高层的平均年薪60万到底高不高?从老百姓喜欢劫富济贫、仇视央企的角度看,当然是高了,所以狠狠下调也许可以平民愤。但是这样的下调无异变成了“打土豪、分田地”,要知道,央企高层不是土豪,就算打了他们,百姓也无法分到田地,所以一切改革面前要回归理性和冷静,让我们来思考几个基本问题:

一、央企高层的定位、他们是谁? 要解决薪酬问题,首先要理解你的付薪对象是谁,即央企高层是谁?这是一个首要问题。(薪酬改革

央企高层不是官员、不是乐于奉献的党员代表、不是焦裕禄,他们是代表董事会和国资委对央企绩效负责的职业经理人,他们的核心使命是通过职责履行、责任贡献和知识技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企业发展。虽然他们可以是党员代表、也可以成为不求回报的焦裕禄,但这只是他们的个体意愿和行为,从薪酬体系设计角度看,央企高层首先对应的不是人,而是他们的职位,这些职位就是董事长、总经理、书记、等等。

所以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这些职位的价值多大,而不是根据某个人什么背景和出身来决定应该给他多少,比如一个来自官员的央企董事长,他只要有效履行了这个董事长职位的职责,他就应该拿这个董事长职位的薪酬,这是天经地义的,这时他作为官员的薪酬和福利要取消,哪天他不做董事长了,他再回去做官,再拿他作为公务员的

薪酬和待遇,而这个董事长职位的薪酬也不是为这个人设计的,它的背后对应的是作为董事长所承担的独一无二的职责。

所以央企高层是谁?回答就是他们是职业经理人、职位、是责任。

二、央企高层的薪酬改革逻辑是什么? 知道了央企高层的本质是职位和责任,那我们就来思考如何为这个职位和责任来支付回报,这里面涉及到了薪酬的三个方面:基本工资、绩效奖金、中长期激励。

基本工资的本质对应的是职位的价值和个体能力。所以正确的做法是董事会的薪酬委员会应委托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对高层职位进行职位评估,从每个职位对应的知识技能的要求、解决问题的层次和要求、责任的宽度广度、组织的规模和标杆比较这四个方面进行评估,这四个要素决定了职位的起点,再通过和国际国内同类企业的高层薪酬进行对标,即可以确定工资的区间和范围了,这个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个体能力方面,也应首先建立作为高层的能力模型和标准,然后每年让干部述职,通过述职评估干部能力。

以上逻辑告诉我们:职位的价值决定了工资的高低区间、个体能力则决定了在这个区间内某个人具体拿多少工资。(薪酬改革

从对标的角度讲,比如中国移动的总经理薪酬可以和沃达丰、日本运营商、印度运营商、华为、中兴通讯对标,我们看到,中国移动的规模、管理难度和价值创造是远远大于以上公司的,作为中国移动的总经理,工资低于他们合适吗? 这时一种民间声音出现了,中国移动是垄断国企,谁做总经理都可以做好的,所以这个总经理的水平一定比华为高层水平低,薪酬也应该低。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偏颇 的流氓看法,其实不仅中国移动,哪怕更加垄断的国家电网,作为大型国企的高层都非一般凡人,他们一般都比民营企业负责人承担更大的企业压力和管理要求,也面对一堆婆婆妈妈的复杂管理,他们甚至承担国家使命和国家任务,可以说,他们如果跳槽,到民营企业也一定可以远远胜任高管的。所以薪酬体系的激励导向必须是认可他们的价值和承认他们的能力,而不能感情用事,不能让垄断成为他们限薪的理由,况于像中国移动之

类的诸多央企目前已不是完全垄断国企,他们已经面对全面竞争和高度市场化了。(薪酬改革

讲完基本工资来谈谈绩效奖金,这里的绩效奖金就是对应的绩效年薪部分。我们说奖金的问题本质是组织的年度绩效目标,年度绩效目标多高,奖金的区间就多宽,假如一边要提高绩效、一边还要限薪,那无疑就是违反常识了,这个常识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这可是市场经济基本价值观!所以合理的做法就是确定年度绩效目标和财务KPI,根据绩效完成情况拿走绩效奖金。同时,还应设立超额利润的分红奖,这个分红是跟着利润走的,必须是上不封顶的,让组织绩效的价值真正和央企高层的收入挂钩,激发央企高层的工作动力。(薪酬改革

以上的收入都是针对一个年度范围内的收入,作为高层,针对一个中长期任期内的薪酬设计是有必要的,这就涉及到了中长期激励。中长期激励的本质是对应企业的市值和净资产增长的回报,如果是上市公司,应给予央企高层股权或者期权,这已经是一般民营上市公司对职业经理人的普遍做法,对于未上市公司,应考核高层任期内净资产增长和现金流增长,中长期的收益应和年度收入基本同比例,所以在任期结束的时候,任期激励收入不应是年薪总水平的30%,而应该是100%,依然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基于以上分析,我无法说一个央企高层应该是员工平均收入的多少倍,我只能说,最少拿每月工资,最多不封顶,其实这不针对央企高层,对每个央企员工也应该是一样的,依然是上不封顶的,这是对国家队和国家队队员的基本尊重。(薪酬改革其实今天的国资委,不仅对高层限薪,还对央企的整体薪酬进行限制,按人头数量进行薪酬限制,这无疑也是反常识的:比如一个公司经过内部优化,员工少了,节省下来的薪酬为什么不能激励剩余员工呢?这种整体限薪的做法就是鼓励浪费、鼓励人多、鼓励低效。

同时,薪酬改革的一些配套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央企高层薪酬透明是重要的,让他们拿阳光薪酬;规范和减少职务消费也是薪酬改革的关键,要坚决审计审核职务消费,提高高层薪酬的同时减少职务消费,这才是薪酬改革的正道。

系统工程的思想告诉我们:央企高层的薪酬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这个背后必须有正确的理念和价值观、必须体现对劳动者和职业经理人的尊重、必须体现对职位价值的认可,否则,表面限制的是高层的薪,其实最后限制的一定是基层员工的薪;表面是国企的改革,最后吃亏的一定是民营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

一切的设计原理背后依然是常识和市场经济基本规则,改革的目的不是限制人,而是激发和提升活力,这对国企和民营企业都是一样的。

4.大客户薪酬 篇四

[论文摘要〕国有企业的薪酬设计存在很多问题,如薪酬水平底,薪酬体系不完善,缺乏规范化、定量化绩效考核体系等,导致国有企业薪酬不合理。对目前国有企业薪酬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优化国有企业薪酬设计,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薪酬,是维持和促进企业员工满意并因此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最重要激励手段之一,也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所在。企业薪酬设计不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战略执行与企业文化,甚至会影响到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国有企业在设计薪酬体系时,必须做到系统的思考、谨慎的权衡、科学的规划、严格的贯彻。

1.目前国有企业薪酬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职位工资不能正确反映职位价值的大小

在国有企业中,行政职务的大小、学历职称高低、工龄对工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对不同职位的价值性重视不够to。员工因为级别不同而获取不同的年底奖金,而级别评定只与学历、职称有关,导致能力强而学历低的核心骨干会从企业流失。

1.2缺乏规范化、定量化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

国有企业在绩效考核中仍沿用传统的以经验判断为主体的绩效考核手段。职工个人的收人与贡献大小联系不紧密,从而使企业的激励体系缺乏针对性、公平性、导向性,不能有效地促动员工围绕企业的战略与目标开展工作

1.3薪酬水平偏低

我国等级工资制的框架和工资水平从20世纪50年代确定之后,基本没做过大的调整,更没考虑过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率等因素。调整工资时没有实行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造成职工等级与实际技术等级不匹配。同时,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高就业”政策,只注重保障功能,忽视了工资的激励功能。而且为保障职工生活,企业承担多种福利保障责任,形成了“企业办社会”的局面

1.4薪酬体系不完善

现在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是以岗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但是目前我国只在基本薪酬方面建立了考核,而在辅助薪酬方面却没有一整套完善的考核机制,即使有考核也是偏资历而轻能力和工作业绩。

2.国有企业薪酬设计产生问题的原因探析

2.1传统薪酬设计都建立在严格的官僚等级基础之上

传统薪酬设计一般表现为职位越高,获得的工资、奖金、福利等报酬就裤多。对企业员工相对价值的定位上,就是以管理岗位或“官阶”大小判断员工对企业贡献的大小,企业内部的管理岗位自然就成为各级各类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在这种以官僚等级制为基础的薪酬制度下,人事大权实际上被职位高的领导者所独揽,导致不能消除在这种体制下所推行的身份界限、编制定额、论资排辈等弊端,不能形成开放的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自由流动,不利于企业与人才的双向互动。

2.2传统的薪酬激励导向不清

目前,国有企业实行的薪酬激励制度是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的工资分配制度。这种制度在国企改革初期确实对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促进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单一的薪酬激励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需要,如果针对不同的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科技研发人员、营销人员采用单一的岗位技能工资形式的薪酬激励制度显然是起不到有效的激励作用。

2.3企业没有完全的薪酬分配自主权

国有企业对薪酬没有分配的自主权,没有成为分配的主体,职工工资不随经济效益高低而浮动。目前国有企业大部分可供分配的薪酬总额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控制,企业不能按照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指导价格,自主决定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不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3.国有企业薪酬设计的改革

3.1根据现行劳动力市场价格重新判定岗位级别

劳动力市场价格,是由市场竞争和劳动力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工资率。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把工资纳人市场经济范畴管理,以劳动力市场价格体系及相关企业的劳动力价格体系作为参照标准,建立企业岗位职务基本工资标准,最大限度地调动劳动者这个最重要、最活跃的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促进职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引导劳动者合理流动及优化配置侧。这样.既可以留住劳动力市场上的紧缺人才,又可以根据市场劳动力价格支付劳动力价格低的职工工资,既降低了企业人工成本,又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其次,岗位工资的级差要实行不等额递进制,因为越高层次岗位的晋升条件越难,且能够晋升到更高层次岗位的员工总是比低层次岗位的人少,其骨干作用越来越明显。

3.2进行岗位分析,建立岗位级别体系

首先应该根据公司战略界定关键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确定岗位职责和关键绩效指标。企业战略能否得以实现需要有畅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作保证,企业要真正从生产需要、市场开发的实际出发逐步对业务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定义,对每一个环节中的每一个岗位定义,以致形成一个最简捷、没有断点的整体业务流程。其次,在准确表述岗位的基础上,评估岗位的相对价值,形成岗位级别体系。通过岗位分析,公司内部的各个岗位被客观的确定下来,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和绩效指标都有了明确的规范和说明。

3.3实行科学的绩效工资

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绩效工资,理论上是具有最大激励性的薪酬模式。既体现客观公平公正原则,又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员工之间的竞争。企业内部的工资管理应实行动态管理,以工作绩效为主要依据,将个人工资与劳动成果紧密结合。即按绩效付酬,按一岗一薪、同工同酬的原则,工作成果不同,薪酬亦不相同。对于岗位相同而绩效不同,则通过给予不同奖励的办法,实现报酬和绩效挂钩。绩效工资在现实操作中也应注意三方面的问题,首先确定比较公正地考察员工业绩和客观反映员工努力程度的考核体系;其次把个人奖励与团队奖励结合起来,发展以团队业绩为基础的工资体系,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信息共享,推动企业业绩的快速提升;最后,绩效工资体系应体现人才开发的理念,与晋升、培训等个人发展计划相互作用,推动员工素质的提高二

3.4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薪酬制度的改革,就是通过提高薪酬标准的同时,建立正常增资机制。企业在具体确定工资总额和工资增长率时,要讲求操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首先,进行薪酬调查,取得相关行业、企业的薪酬结构和薪酬水平的资料以及社会发展的状况和劳动能力状况的信息;其次进行岗位劳动评价,对岗位劳动四要素作比较系统的分析,严格实行全面考核,主要考核职工的技术、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以正确区分劳动差别;最后,综合以上的情况,对工资结构、工资标准、工资形式以及工资晋升条件等事项进行决策,决策前应征求企业工会、职代会及全体职工的意见。

3.5建立以职位工资制为主的薪酬体系

所谓职位工资制,是首先对职位本身的价值做出客观的评价,然后根据这种评估的结果赋予任职者与其职位价值相当的薪酬。建立以职位工资为主的薪酬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进行工作分析,它是薪酬管理的基础;其次,进行职位评价,职位评价是一套“因素提取”并给予评分的职位价值测量工具,旨在解决企业内部公平性问题;最后,建立适合于公司业务要求的内部薪酬结构,其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其职位等级;二是个人的技能和资历;三是个人绩效。

3.6推行股权激励机制

通过推行股权激励机制建立将企业长期发展与经营者利益相挂钩的利益共享机制,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的问题,使企业经营者以股东的心态来思考企业的发展问题,真正建立起企业领导承担风险、享受利益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而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7多样的福利待遇

福利在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劳动积极性方面有比直接增加工资的作用大得多,好的福利能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职工劳动生产率。企业在设计和考虑本企业的取口二福利时,可以针对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内容。没有充分的理由,不要轻易取消已存在的福利。以免挫伤员工积极性。

5.大客户薪酬 篇五

【牛津管理评论-讯】薪酬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薪酬泛指一切报酬,包括金钱报酬和非金钱报酬。金钱报酬又可分为间接金钱报酬和直接现金收入。间接金钱报酬包括员工福利、保障、事业平台、职业规划等;直接现金收入包括:固定薪酬、绩效薪酬、各种以现金发放的补贴。从员工的角度来看,各种补贴多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统一规定的,差别不太大;绩效薪酬是与企业效益密切相关,不能作为个人薪酬的评价标准;而固定薪酬才是直接现金收入的基本,是员工关注之点。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固定薪酬是吸引、保留核心员工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稳定的基本薪体系确定下来,员工才会放心,抱怨才会减少。

设计一个以固定薪酬为中心的、具有激励性和可操作性的薪酬体系对企业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也是目前企业最为关注的。

薪酬调研的内外部公平性

薪酬不但牵涉到公司绩效的分享是否公平的问题,而且对公司员工的士气也有很大影响。薪酬水平的高低还会决定和影响公司能招聘到的员工的素质。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薪酬的范围基本上在以企业创造的效益为上限、以员工生活费为下限的范围内。企业创造的效益是讨论薪酬的基础,只有创造的效益增加,薪酬才有可能增加。而要效益不断增加,必须能吸引和留住公司的核心员工,同时,员工能得到激励,能力得到不断开发。

因此,薪酬体系设计的目标为:一是吸引和保留企业核心员工;二是激励员工;三是使员工的能力不断得到开发。这意味着,设计的薪酬体系,对内要公平合理,不断提升员工的人力资源能力;对外要具有竞争力,同时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

对内公平合理是薪酬体系的主题。对内公平合理解决的是内部一致性问题,考虑的是员工的投入和产出。投入,是以员工为完成岗位工作所投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作为测量报酬的依据。产出,是依据员工对公司绩效的贡献和业绩状况支付报酬。

公司员工的能力资源是构成公司竞争能力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就是规划、确定实现公司战略所需要的战略能力,制定出行动方案以获取、发掘、发展这些能力。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奉行的必定是能力主义。反映在薪酬体系设计中,就是将员工具备的工作能力和与工作相关的能力、知识与薪资(主要是基本薪酬)挂钩,以促进、激励员工不断培育、开发自己的能力,拓展相关知识,为企业开展人才活用创造条件。

对外具有竞争力,是指公司本身的薪酬水平与市场或竞争者的薪酬水平的比较,解决的是外部公平的问题。从目前人力市场情况来看,公司薪酬水平(特别是基本薪酬)的高低,仍是决定公司能否吸引及保留住所需要的核心员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这意味着,公司只要将薪酬水平定在竞争对手之上,就能增强公司在吸引员工方面的竞争能力,就有可能吸引到公司需要的优秀人才。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公司要有此实力。换句话说,在公司企业人力资源成本范围内争取最佳员工。从国际上目前的趋势看,为了使自己的薪酬具有竞争力,大公司多会把薪酬调查所得的趋势线作为制定薪酬(主要是基本薪酬)水平的依据,使公司的薪酬水平不低于市场的薪酬水平。中小公司则会直接引用市场调查的资料来确定核心员工的基本薪酬。

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是任何一家公司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遵守国家的《劳动法》及其相关法规,既是对公司和员工的有关行为进行约束,同时也是对公司的正常运作、员工的正常生活提供保障。

二、员工薪酬的五大考量指标

根据对激励性薪酬体系设计目标的分析,可推出一个具有激励性,并能吸引、保留公司核心员工的薪酬体系,应是在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对内公平合理,对外具

有竞争力,并能鼓励员工不断提升人力资源能力。据此,可得出激励性薪酬体系设计要考虑的因素有:企业业绩、生活水平、市场供求关系、劳动关系。其中,前两个是决定因素,后两个是调整因素。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得到确定薪酬的五大指标:岗位工作的价值、员工的能力、相关岗位人力市场的需求情况、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

岗位工作的价值

岗位工作的价值,是指企业中每个岗位的工作价值,即每个岗位间的相对重要性,或每个岗位对公司业绩的相对贡献度。此处的工作价值,是一个相对价值,或“可比价值”,是将公平付薪建立在更为宽广的基础上,而不是将报酬公平与否的注意力仅放在相同的职位上。工作的价值,一般是通过工作评估或岗位评估来确定。

员工的能力

员工的能力,也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指员工具备的工作技能和与工作相关的知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员工的知识资本对公司业绩的贡献越来越受到关注。企业内部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以及信息化、流程重组带来的组织扁平化,中层管理工作的缩减,管理者的晋升计划减少,在薪酬体系中考虑员工的相对价值,更成为激励员工的切入点。员工的相对价值,通常根据员工的职务达成能力或职责掌握能力来确定,员工的相对价值确定的手段是绩效考核与技能鉴定。

相关岗位人力市场需求情况

对企业中不同岗位在当地人力市场的情况,主要是指人力市场上各职种的薪金水平情况。就目前而言,薪金(主要是基本薪酬)水平直接影响企业招聘计划的有效推行,市场薪金水平是通过薪酬调查确定的。

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规定了当地员工维持一定生活水平所需要的生活费。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都规定了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费,企业在考虑生活成本时,可将之作为一个参考。企业人力资源成本

企业的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一方面受到人力资本的投入产生的价值、带来的利益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决定员工的生产力、公司的资本结构、用于再投资金额、经济状况和竞争能力等。“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是很难下定义的,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到底多强,也是很难测算和富争论性的。因此,“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确定的问题,常常需要员工与公司管理层通过协商合作来解决。

6.薪酬福利 篇六

***********有限公司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

第一章零售部门人员

1.0月度工资构成月度薪酬收入=基本工资+行政绩效工资+福利待遇。2.0零售部门薪酬体系的各职位/职级薪资对应表:

3.0员工补贴标准如下:

有私家车补贴1000元/月(经理及以上职务),无车补贴100元/月交通费,福利(生日当月给予100元生日礼金)。

4.0零售部2014年目标任务为销售额1200万元,零售部必须保证≥30%毛利,按照零售部提成制度提成。若低于30%毛利,则参照工程部提成方式考核。5.0

第二章 工程部门人员

1.0月度工资构成月度薪酬收入=基本工资+行政绩效工资+福利待遇。2.0工程部门薪酬体系的各职位/职级薪资对应表:

3.0员工补贴标准如下:

有私家车补贴1000元/月(经理及以上职务),专员补贴500元/月交通费,内勤补贴100元/月交通费,福利(生日当月给予100元生日礼金)。

第三章 职能部门员工

1.0月度工资构成月度薪酬收入=基本工资+行政绩效工资+福利待遇。2.0职能部门人员薪酬范围

2.1适用对象:公司总经理、财务部、行政人事部、运营部的所有人员。

4.0员工补贴标准如下:

有私家车补贴1000元/月(主管及以上职务),无车补贴100元/月交通费,福利(生日当月给予100元生日礼金)。

第四章 签批权限

1.0员工薪酬级别确定的权限:

第五章薪酬管理

1.0工资发放与管理职责 1.1工资支付管理

1.1.1公司以转账或现金发放按月支付员工劳动报酬,并通过重庆农业银行将工资输入个人账户。

1.1.2每月应出勤天数为:双休员工每月22天,单休员工每月26(27)天。1.1.3中途任用、离职或退职的薪酬计算方法:按当月员工的实际出勤工作天数计算。员工病、事假等均以实际工作天数计算。1.1.4工资发放程序具体如下:

1.1.5本企业以月为支付周期,按员工的实际工作天数支付。若付薪日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提前在支付时间内支付。公司将在每月付薪日将薪酬转入以员工个人名义开立的银行账户内或者个人在财务领取现金。1.1.6下列规定各项可从每月工资中直接扣除:

 收入所得税;

 由个人承担的社会保险费部分;  因违反公司制度而应扣除的部分;

 其他法令规定或公司认为有必要扣除的部分;  所有扣款、代扣金额当月不足,次月补扣。2.0薪酬级别异动与计算

2.1本公司所有职能类员工试用期为三个月,到期未转正视为延长试用期。员工所属上级领导在《转正申请表》上填写延长试用期原因,员工进行签字确认,且延长试用期只有一次机会,第二次直接淘汰,董事长、总裁特批除外。2.2 本公司所有营销类员工试用期为三个月,到期自动转正。转正后享有正式员工的福利。

2.3新入职员工在试用期内工资标准按转正后工资标准的80%计算,营销类人员除外。

2.4如超过调薪范围,人力资源中心不予以申报。3.0员工薪酬级别调整时限 3.1员工转正、职务升降:以批准的转正、职务升降时间为准,若当月15日(含)及以前转正、职务升降的,其薪酬、福利则从当月开始变更;若当月15日(不含)以后转正、职务升降的,其薪酬、福利则从次月开始变更。

3.2人员调动:以调令的调动日期为准,若当月15日(含)及以前调动的,其当月的薪酬、福利(社保福利除外)按照调入部门的薪酬计发;若当月15日(不含)以后调动的,其当月的薪酬、福利按照调出部门薪酬计发。

3.3人员离职:员工通过正常手续办理完离职手续以后,以考勤截止日期为准。3.4 员工薪酬级别调整,有任命文件的,以任命文件下发日期为准;无任命文件的,以相关审批表批准生效日期为准。未经批准不得调整薪酬、交通津贴、。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调薪/转正/晋升/降免表》。

3.5新员工的薪酬级别以《应聘登记表》人资中心签批的级别为准。

3.6属员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或由于员工违反国家法律、企业劳动纪律而被辞退或开除,从单位下发正式通知次日起,停发工资,取消福利待遇。属双方协议解除劳动合同,按协议规定执行。

4.0考勤及病、事假薪酬管理规定见《重庆七笑商贸有限公司考勤管理制度》。

第六部分附则

1.0本制度为试行,在实施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2.0本制度由公司董事长、总裁授权,人力资源中心解释。

3.0在不与本制度冲突、不发生重复奖罚的前提下,其他制度可作为补充条例继

续执行。

4.0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有限公司

7.薪酬与福利 篇七

薪资构成员工的薪资由月薪及年终双薪(年终分红)构成。

月薪=标准工资+绩效

年终双薪=两个月标准工资

特殊津贴

饭费补贴 按每天20元计算三个月一结算

每月 打车+电话费≤500

级职

分为:普通员工-经理-总监-副总-正总-副总裁-总裁

超时工作

如有超过法定工作日的时间除节日外,都按照工作的时间置换倒休。但在节日期间有超时工作的以三薪来算。

月工资÷21天÷8小时=每小时工资

加班几小时*每小时工资*3=三薪

三薪发放于最近的工资结算日一般在月底。

薪资调整

根据公司在综合考虑经营情况、市场经济环境及个人工作表现等因素后,决定根据个人的职级对薪级、薪资做相应的调整。

月基本工资*涨幅额(按百分比)=涨幅金额

月度总额=原基本工资+涨幅金额+司领(按服务年份1年为100、2年为200„„)

HR将向每位员工以邮件方式(保密方式)发放薪资调整通知函以每位员工的回复邮件为确认。

如对薪资调整有异议则不回复邮件,并要及时向HR咨询提出疑问。

薪资发放时间

于本月底最后一天发放,加班费和特殊补贴都于最近月发放工资日发放。

年终奖于春节前5天发放。

试用期薪资

所有薪入职的员工均需经过三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员工指享受基本工资及福利津贴,薪资按批准职位的标准工资换算。试用期满,正式合格的员工,予以增加发放岗位工资。

员工如遇晋升、调职等人事变动,均需经过一个月试用期。试用期薪资同上。

员工如遇降职、工资调低等人事变动,如果调整职位对应薪资低于员工薪资的直接享受所调整的薪资。

假期薪资

病假

按正常薪资标准但从中扣除20元饭费补贴。

事假

如半天则按正常薪资标准,如一天或多天则按正常薪资从中扣除20元饭补。

如有加班记录可用于贴补请假按1:1小时计算如可以补贴一天则不扣除20元饭补。薪酬保密

公司实行薪金保密制度。

除公司指定管理人员知道员工薪水外,任何员工泄露薪酬秘密,严重者将受到开除的处分。

附加保密协议

公司的所有信息都要对外保密,如发现对外或对竞争对手有泄密的行为则以扣除半年工资和当年年终双薪发放,外加更具泄密程度对其罚款或以开除为最终处罚。

平时的工作中在薪酬福利方面遇到过的问题,其反映出单位的薪酬体系可能有哪些不当 工作很死板没有很难有劲升机会,所以导致工资薪酬只能根据年底的公司集体涨幅而变化。所以导致公司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果有些员工很努力的工作,也只能跟随公司的整体涨幅而变化薪资,最终导致公司留不住人才,白白的浪费很多时间去培训人力资源,而最终不能留住自己辛苦培训出来的人才。

对员工一年的工作没有任何总结,没有任何工作贡献加奖。这样慢慢一来导致员工对一年的努力工作没有人对其的认可表示不解,在来年的工作中可能会出现对工作的携带慢慢变得对公司的管理模式产生怀疑对公司的未来产生怀疑。最终的结局也将走向辞职的方向。

基于岗位的薪酬体系,顾名思义,是以岗位的价值作为支付工资的基础和依据,在岗位价值基础上构建的支付薪酬的方法和依据,即在确定员工的基本工资时,首先对岗位本身的价值作出客观的评价,然后再根据评价结果赋予承担这一岗位工作的人与该岗位价值相当的基本工资。通俗地讲就是在什么岗,拿什么钱。对岗不对人,对于员工而言,岗位更为客观、稳定。不足:如果一个员工长期得不到晋升,尽管本岗工作越来越出色,但其收入水平很难有较大的提高,也就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由于岗位导向的薪酬制度更看重内部岗位价值的公平性,在从市场上选聘比较稀缺的人才时,很可能由于企业内部的薪酬体系的内向性而满足不了稀缺人才的薪酬要求,也就吸引不到急需的人才。

基于绩效的薪酬体系是以员工的工作业绩为基础支付工资,支付的唯一根据或主要根据是工作成绩或劳动效率。将员工的绩效同制定的标准相比较以确定其绩效工资的额度,形式有计件(工时)工资制、佣金制、年薪制等等。绩效工资制适用于生产工人、管理人员、销售人员等。不足:员工收入在考虑个人绩效时,会造成部门或者团队内部成员的不良竞争,为取得好的个人绩效,员工可能会减少合作。因此,在需要团队协作制胜时,不应过分强调个人绩效对收入的作用。绩效评估往往很难做到客观准确。对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少有企业的绩效考核系统很完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就将收入和绩效挂钩,势必造成新的不公平,也就起不到绩效付酬的激励作用。绩效付酬假设金钱对员工的刺激作用大,长期使用后会产生不良的导向,在企业增长缓慢时,员工拿不到高的物质方面的报酬,对员工的激励力度下降,在企业困难时,很难做到“共渡难关”,而可能会选择离职或消极工作。

基于技能的薪酬体系是以员工所具备的能力/技能作为工资支付的根本基础,即以人的能力要素作为工资支付的直接对象。这种模式认为员工获得报酬的差异主要来自人本身能力水平的差异,而非职位等级的高低、职位价值的高低。基于技能的薪酬体系用通俗的说法就是有好的能力就有好的结果,这种薪酬体系适用于企业中的技术工人、技师、科技研发人员、专业管理者等。不足:做同样的工作,但由于两个人的技能不同而收入不同,容易造成不公平感。高技能的员工未必有高的产出,即技能工资的假设未必成立,这就要看员工是否投入工作。界定和评价技能不是一件容易作到的事情,管理成本高。员工着眼于提高自身技能,可能会忽视组织的整体需要和当前工作目标的完成。已达技能顶端的人才如何进一步的激励,这也是其弱点之一。

8.金融专员薪酬方案 篇八

一、考核目的:提高雷克萨斯金融渗透率,降低风险,提高工作积极性。

二、考核对象:金融专员

三、考核期间:2013年10月1日-2013年10月31日

四、考核方法:

1、车型:雷克萨斯全系车型

2、规则:当月核准并交车,该车奖励记入当月工资。

3、金融渗透率考核(核准/交车):

金融渗透率≥70%,每单奖励150元

金融渗透率≥65%,每单奖励 120元

金融渗透率≥60%,每单奖励 100元

金融渗透率<60%,每单奖励 80元

4、金融手续费考核

手续费≥30万,奖励金额=手续费*1.5%

手续费≥25万,奖励金额=手续费*1.3%

手续费≥20万,奖励金额=手续费*1.1%

手续费<20万,奖励金额=手续费*0.9%

自提车/手续到之日起,放款到账时间不得多于13天,否则每单扣取50元。

5、当日工作结束后,应与销售顾问确认当天做金融客户的信息并与客户积极沟通,确保手续在订车3日内准备齐全,如无特殊情况未在3日内进行申请,则扣除奖金50元/天。

6、客户自申请之日起,应及时将客户信息归档备案,未在规定限期内归档,扣取10元/条。

7、针对当天订车客户,当日未明确表明有贷款意向的,次日应进行沟通回访,如成功引导客户做金融的,则每单额外奖励200元。

五、考核标准:

1、服务:微笑服务,热情服务,准确服务,服务积极主动。

9.高管薪酬 篇九

对于这样的薪酬水平,有不同的看法。不少人认为太高了,但也有企业界的人士认为,经营资产规模数千亿元的大型企业,目前央企高管薪酬不算高。

“央企高管薪酬不能简单地说高或低。这一轮薪酬改革针对的是组织任命的央企高管,这部分群体的收入的确偏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 究所所长刘学民说。他介绍,目前副部级公务员的年平均薪酬水平大致是10多万元,而部分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的年薪达到100多万元,后者是前者的10多 倍,两者收入差距偏大。

“国有企业、特别是掌握国家重要资源的中央企业负责人,本质上属于国家公职人员、国家干部,尽管在企业任职,也不宜比同级别的公务员高出太 多。”刘学民表示。他说,这些负责人的“竞争对手”或“替代者”,往往不是国际、国内企业界的职业经理人,而是行政职务相当的公务员或其他国企高管,他们 的工资水平也就不宜与非公企业的高管进行参照,而是应以同级别的国家公务员薪酬作为参考。“考虑到在企业工作的特殊性,央企负责人薪酬可以高出同类公务员 一些,但不应高出太多。”

央企高管与职工的薪酬差距,通常被用来衡量高管薪酬的合理性。国资委的数据显示,2002年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全部高管平均薪酬与央企职工平均工资的倍数为9.85倍,到2010年扩大到13.39倍,之后在政府管控下趋于平缓,目前在12倍左右。人社部副部长邱小平表示,作为国有企业的负责 人,目前与职工的薪酬差距偏大。今后在测算央企负责人具体薪酬水准时,相对于职工平均工资的倍数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肯定会低于10倍。

央企高管薪酬水平整体的确偏高,这正是此次改革的一个原因。不过,国资委分配局的同志表示,一些围绕央企高管薪酬流传很广的说法存在误解。譬 如:“中海油、中石化在香港上市的高管薪酬上千万”——这样的薪酬水平的确曾出现在上市公司的公开资料中,但组织上任命的央企负责人实际薪酬还是国资委核 定的水平,上市公司给出的高额薪酬最终进入公共的基金中。再如:“央企负责人到处兼职,拿好几份工资”——央企集团高管在控股公司兼职的情况一直存在,但 国资委前几年已出台规定,兼职不得兼薪,薪水最终只能在一家企业领一份,此次《改革方案》也重申了这一点。

央企薪酬改革方案公布后,一些高管公开的薪酬引来关注。中集总裁2013年取酬869.7万元、中国平安董事长年薪曾创上市公司最高纪录……这 些高管的薪酬是不是都要大幅下调了?然而,在媒体向相关企业求证后,其中一些企业并未给出肯定答复。这让公众产生疑惑,哪些企业受改革方案调控?规范的是 哪些高管?

记者从人社部、国务院国资委了解到,新的改革方案适用范围是中央企业中由中央管理的负责人。这其中有两个关键限定语。一是中央企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航空工业……许多人常常一看“中国某某集团”,就认为是中央企业。事实上,大量股份制企业、非公企业名称以“中国”或“中”字开头,如中国平安等。具体到此次《改革方案》,涵盖的是由国务院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目前共72家。包括银行、保险、铁路等19家大型央 企,以及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责任的53家央企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移动等。

“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明明有110多家,怎么现在只管53家的薪酬?”有人提出疑问。据了解,在110多家央企中,有53家的主要负责人由中组部直接任命,其他的则由国资委任命。今后,国资委将参照《改革方案》的精神出台针对其他央企负责人薪酬的改革方案。

二是中央管理的企业负责人。企业副总经理及其以上的管理人员,通常被称作高管。但并非所有央企高管都直接受此次薪酬改革方案调整,只是由中央管 理的企业董事长、党委书记(党组书记)、总经理(总裁、行长等)、监事长(监事会主席)以及其他副职负责人适用改革方案,目前总计约200多人。其他高管 为什么不受《改革方案》约束?记者了解到,经过多年探索,中央企业股份制改革已取得很大成效。到2013年底,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及其所属子企业公司制 股份制改制面达到89%,央企60%以上的资产、80%以上的利润集中在上市公司。央企高管中既有政府任命的,也有市场化选聘的。国资委成立后,还曾多次 面向全球公开招聘央企高管。

这意味着央企高管薪酬将分为政府定价和市场调控两类,分类管理。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此次改革最大突破就在于此。过去,央企高管 薪酬怎么确定始终存在分歧,核心问题就是高管的身份难以明确——到底是企业家还是官员。如果是企业家,其薪酬就应交给市场;如果是国家雇员,其薪酬就应当 受到约束。《改革方案》出台后,明确了中央管理的央企负责人具有类似于国家干部的身份,而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则将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触及了政企 分开的问题。

《改革方案》实施后,多数中央管理的央企负责人薪酬将下降。据估算,原本年薪在百万以上的负责人薪酬至少会降三至四成,未来将明显低于同类型、同规模非公企业高管薪酬。这会不会影响这些企业负责人的积极性?激励机制如何体现?

国资委分配局的负责同志表示,央企负责人的身份既然已经明确,就不能完全比照同等规模的企业来定薪。此外,今后在对具体企业负责人定薪时会考虑到企业特点。其一,降薪后仍然明显高于同级别公务员。其二,仍然高于央企员工平均工资和社会平均工资数倍。

“与非国企高管相比,央企负责人的职业发展通道和社会地位等非物质激励强度大,即使薪酬下降、福利严格规范,其综合激励水平仍然是不低的。”刘 学民说。他介绍,由于央企的职责定位和极端重要性,其负责人往往等同于较高级别的公务员,与同级别公务员之间的身份转换也较为频繁,非物质激励整体上优于 非国有企业,成为年薪等现金激励的替代和补充。同时,央企负责人职业稳定性强,而职业经理人干不好不仅要降薪,还得走人。

未来,中央企业里的市场化高管薪酬由市场定价。但很多人担心,组织上任命的董事长、总经理年薪降下来了,还能允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总会计师的年薪比自己高出许多吗?如果薪酬不与市场接轨,又怎么能吸引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国资委分配局的负责同志认为,企业选人,薪酬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全部。大型央企规模大、影响力大、多数是行业领头羊,能给职业经理人提供很好的 施展才能的平台。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往往有着长期的、综合的职业规划,央企招人,薪酬一直不是最高的,但吸引力不小。这在以往的全球招录中已显现出来。

此外,有人产生这样的担心,一定程度上缘于目前央企董事会制度还不够健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 国企改革重点。随着改革的推进,国企产权将更加多元化,董事会制度将更加健全。大型央企的董事会将拥有更多的选人用人权,行政任命的高管逐步减少、市场化 选聘比例提高。届时,央企高管中的职业经理人,从选聘、定薪到退出机制,必将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市场行情来确定。

10.大客户薪酬 篇十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已经不用赘述,但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国内企业中的地位却没有像欧美国家一样,受到高层管理者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市场利好的情况下,财务指标是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重点,另一方面,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缺失,使得国内企业引入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制度成为纸上谈兵。

随着企业和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认知提高,和外资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卓有成效的工作结果体现,人力资源从业者逐年增加,在掌握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合适空间。薪酬福利自然是人力资源管理者考虑的首要因素,那么不同的行业和地区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薪酬差距有多少,不同的企业规模和性质的人力资源从业者薪酬状况到底如何,我们从北京众达朴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2011年人力资源管理者现状调研报告》中,可以找到一些数据。

一、人力资源角色定位仍需改善

近些年来,随着先进管理理念的引入和人才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人力资源职能开始发生转变,从原来的人事管理,到职能辅助,慢慢过渡到现在的业务伙伴,但达到企业战略支持和变革先锋的角色地位,仍然任重道远。

调研数据显示,只有16%的参与调研企业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定位在战略合作伙伴,外资企业该数值为75.4%;超过半数的企业把人力资源管理者定义为人事管理和职能辅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着将会面临着从事务性管理逐渐向真正的资源管理和战略支持角色过渡的挑战;随着企业招聘工作难度增加,培训需求的不断提高,直线部门管理者对人力资源工作逐渐重视,近三分之一的企业认为业务伙伴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角色定位,这一比例近三年以来不断提高。

二、内外资薪酬差距明显

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找到一个优秀的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是在这场人才竞争战中抢占先机的重要条件。目前,60%以上的具有行业资深经验、掌握丰富管理技能和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都选择在外资公司工作,较高的薪酬福利待遇是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薪酬水平的角度可以看到内外资企业对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不同态度。

调研数据显示,以一类城市为例,中国本土外资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总现金中位值为568042元,而民营企业该岗位的年薪中位值为 286884元,相对差距近2倍;内外资薪酬差距体现在各个层级上,人力资源经理外资与民营的年薪收入中位值分别为284534元和155342元,相对差距在1.8倍以上;此外,人力资源主管的内外资薪酬差距在2倍以上,可以看到,内资企业对于基层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定位很低。内外资企业对中高级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人才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缓和,所以这类人才的薪酬福利水平将持续增长。

三、金融行业人力资源领跑

调研数据显示,行业人力资源总监总现金金融行业独占鳌头,薪酬竞争优势明显。金融业是知识和智力密集型产业,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加速,人力资源已逐渐超过物质资源而成为现代金融业的核心资源;房地产行业具有投资风险大、专业性强,投资回报期长和工作关系复杂的特点,对人力资源工作要求很高,以金融行业人力资源平均总现金收入为基数,房地产的薪酬系数为0.72;互联网和软件开发行业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从业者有年轻、知识层次高、“个性鲜明”的特点,流动率居高不下。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是以互联网和软件开发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稀缺人才,薪酬系数分别是 0.74和0.71。

工程设计和建筑设计行业具有多项目人员配置和行业设计师人员流动率大的特点,人才严重不足,人力资源管理地位迅速上升,薪酬系数分别为0.7和 0.69。新能源行业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点行业,行业人才布局展开,人力资源从业者走俏,薪酬系数为0.66;近年来,医药行业整合并购加速,并购后的企业人力资源整合成为重要课题,人力资源从业者薪酬系数为0.64;酒店行业和零售百货行业,基层人员用工荒严重,考验着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业务能力,薪酬系数为分别为0.61和0.56。

物流行业有着区域分散、多层次化管理的特点,近年行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薪酬水平涨幅较高,与高薪酬行业差距缩小,薪酬系数为0.59;此外,快消、汽配、服装纺织的薪酬系数分别为0.58、0.55、0.53和0.52。

四、企业规模决定人力资源年薪收入

从企业规模的角度来分析,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人力资源总监的薪酬水平也在增加,一方面是由于人员规模大,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增加,无论是招聘,还是薪酬绩效管理,对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要求都很高,另一方面拥有大型公司管理经验的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严重不足,也是企业管理者挖角的重点对象。

调研数据显示,1000人以上的人力资源总监总现金中位值为387423元,75分位值年薪超过了60万;500-1000人规模企业,人力资源总监的中位值为255638元,在职能部门比较中也处于前列,与研发和销售部门的薪酬差距在缩小。200-500人与200人以下规模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年薪中位值分别为185634元和156782元,薪酬差距不明显。

五、上海地区人力资源薪酬水平具有竞争性

地区经济发展地位与薪酬水平呈线性关系,一线城市依然排名前四位。以北京地区人力资源经理薪酬水平为基数,上海、深圳和广州的薪酬系数分别为1.18、0.95和0.92。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较为先进,地区城市薪酬水平引领二线城市。以杭州、苏州和南京为例,薪酬系数分别为0.87、0.78和0.75;天津在华北地区薪酬水平处于前列,仅次于北京,薪酬系数为0.85,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往往从北京“挖角”;华中地区的武汉和郑州,薪酬系数分别为0.65和0.55。与华东和华北地区人力资源从业者薪酬差距明显;成都地区人力资源薪酬涨幅位于前列,薪酬系数为0.62,部分企业人力资源总监薪酬水平高于华中地区。东北地区薪酬水平较低,以沈阳和大连为例,人力资源从业者薪酬系数分别为0.48和0.6。

上一篇:以“海”结尾的成语及解释下一篇:体育传统项目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