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海洋世界教案

2024-10-21

认识海洋世界教案(精选12篇)

1.认识海洋世界教案 篇一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摘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同时强调认识改造主观世界与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以达到最大的效果。

关键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践、唯物辩证法、马克思

正文: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辨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的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的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达到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自觉地拿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在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地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矛盾,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建设一个人鱼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协调统一的和谐世界,为人类营造一个美好的家园。当然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保证改造的成功,错误的认识致使改造的失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告诉我们,正确的改造世界可以促进民众更为准确的认识世界。人类世界由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构成,人类主体总是受目的性和能动性的驱使,要求外部客观世界满足自身的需求,然而客观世界是按照固有规则运行的,不可能自动满足主体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也要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使主客观达到有机统一,正确解决两者的矛盾。

认识改造客观世界与认识改造主观世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只有对自身的主观世界做出正确的认识并进行合理改造后,才能使自己的主体性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使客观世界的认识改造高效完善,才能使社会整体达到和谐。而认识改造客观世界是认识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它认识改造主观世界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并能检验认识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理,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实际问题。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原理,要求我们十分注意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把握好事物的“度”。只有脚踏实地创造质变的条件,才能达于事物的飞跃;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必将事与愿违。事物发展是肯定和否定的矛盾运动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的,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这样才能经受困难和曲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社会的进步是这样,人生的道路也是如此。

辩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就要防止主观主义。

唯物辩证法从承认矛盾、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出发,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领域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在坚持唯物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的运行状况、形态和发展规律,进一步回答客观世界究竟“怎么样”的问题。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确定的。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的发展。实践使认识得以发生和发展。从根本来讲,实践使认识的唯一来源,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实践经验,并加以总结提高,推动认识的不断发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实践,离开了实践认识就不可能。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学说,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在马克认识思主义思想路线指引下,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武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正确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总之,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世界历史的打趋势,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

中国历史上长期不和谐、不团结、不稳定,给外国列强以可乘之机,中国人吃尽了苦头。建国后,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运动不断,社会也不和谐,人民吃苦头也不少。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目前存在一些有碍和谐和稳定的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社会变革过程中出现的暂时现象。只要党和政府重视,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同心同德,不和谐问题是完全可以逐步化解的。这也是中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认识海洋世界教案 篇二

一、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

作为21世纪初中国国际战略的新思维, 和谐世界理念最早是由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5年4月22日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首次提出的。胡锦涛主席在亚非峰会上发表了题为《与时俱进, 继往开来, 构筑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讲话, 代表中国首次提出了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 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倡议 (1) 。2005年7月1日, 胡锦涛主席出访俄罗斯, 在中俄两国共同签署的《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明确提到, “两国决心与其他有关国家共同不懈努力, 建设发展与和谐的世界, 成为安全的世界体系中重要的建设性力量” (2) 。和谐世界理念第一次被确认为大国之间的双边共识。2005年9月9日, 在上海举行的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通过的《上海宣言》, 重申了“通过法治构建国际和谐社会”这一主题, 呼吁所有国家通过增进互信合作, 共同缔造和谐的国际社会 (3) 。和谐世界理念第一次被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国际文件所接受, 标志着这一理念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2005年9月15日, 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演讲, 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代表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发出了“共同建设和谐世界”的倡议, 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2005年12月22日, 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用民主、和睦、公正、包容四个词语概括了和谐世界的内涵, 从国际政治、安全、发展和文明对话等不同角度, 提出了中国关于和谐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政策主张 (4) 。2006年6月15日, 胡锦涛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共创上海合作组织更加美好的明天》的讲话, 表示“面对机遇和挑战, 我们应该全面加强合作, 努力把本地区建设成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地区” (5) 。在此前后, 中国领导人在各种国际场合还相继提出了建设和谐亚洲 (6) 、和谐中东 (7) 、和谐东北亚 (8) 等各种建议和构想。2006年8月21日~23日, 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强调,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是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们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 (9) , 使“和谐世界”理念成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外交的总体指导思想。2007年10月15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主张, 各国人民携手努力,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0) 从而使和谐世界理念成为新时期中国国际战略的新指针。

二、和谐世界理念的主要内容

当前, 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主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科技革命加速推进, 全球和区域合作生机勃勃, 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 国际形势总体稳定。然而, 当今世界还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世界还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局部冲突、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并存, 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为共享发展机遇, 协同应对挑战, 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大业, 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并对和谐世界理念的深刻内涵进行了深入阐释。

和谐世界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内容。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也是对中国、印度等国在20世纪50年代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和发扬。它集中体现了现阶段以和平、发展、合作为旗帜的中国外交思想。

和谐世界理念把视角从人类社会本身延伸到“大地母亲”, 增加了生态文明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是对毛泽东和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一个重大发展。

和谐世界理念适应了时代的新特点新潮流, 并对时代难题提出了解决思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就是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 共同协商;经济上应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文化上应相互借鉴, 共同繁荣;安全上应相互信任, 共同维护。

第一, 政治上, 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实现和谐共处。和谐世界首先应是和平与安全的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前提。没有和平, 不仅新的建设无以推进, 而且以往的发展成果也会因战乱而毁灭。当前, 对话与交流、和平相处已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 各国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也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但国际关系民主化尚未实现,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为实现人类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和谐世界理念要求政治上各国必须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只有做到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才能有效地解决相互间的分歧和矛盾, 抑制冲突与战争, 才能使各国通力合作, 促进全球问题的解决。

第二, 经济上, 主张互利合作、优势互补, 实现普遍发展。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 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 世界难享太平。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支配下, 全球化使得南北差距越来越大, “数字鸿沟”日渐突出。与此同时, 发展的双刃剑特征也日益显现。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采取了不当的发展模式, 竞相争夺领土与资源, 引发了地区冲突和战争, 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构成了威胁。和谐世界的理念主张, 各国应加强对话与协作, 充分发挥互补优势, 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第三, 文化上, 倡导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实现进步繁荣。当今世界是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的发展史上, 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各种文明虽有历史长短之分, 却无高低优劣之别。存在差异, 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 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文明发展是人类摆脱战争困扰的希望与动力所在, 也是世界得以和谐的思想基础。没有文明间的沟通、对话和理解, 和平与发展将难以实现。只有对不同文明持包容和尊重态度, 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共同进步, 才能构建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四, 安全上, 强调彼此信任、加强合作, 实现共同安全。在安全上, 和谐世界理念强调坚持互信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安全威胁, 以实现共同安全。伴随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安全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 危及人类安全的因素突破了传统的政治、军事领域, 扩展至经济、文化等非传统领域, 形成了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同时, 各国自身的安全也受到国际社会系统安全的制约。面对这种新的安全特点, 为实现共同安全, 和谐世界理念强调:要摒弃冷战思维, 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坚持以和平的方式而非战争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 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第五, 环保上, 呼吁互帮互助、协力推进, 实现和谐发展。随着全球和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类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区域性的环境备受污染, 大规模的生态遭到破坏, 诸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森林锐减等全球性环境危机,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这些问题的解决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对内, 把保护环境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 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基本战略, 把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对外, 呼吁世界各国在环保上要相互帮助、协力推进, 以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人民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 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努力。”对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 必将引领中国以强烈的大国责任意识, 更加融入世界, 携手合作, 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和谐世界理念的重大意义

和谐世界理念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和”、“合”、“仁”、“中庸”、“和为贵”、“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 都被融入了和谐世界理念。

和谐世界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观上的新发展, 标志着中国外交哲学从强调“一分为二”和“对立统一”的“斗争哲学”到倡导“一分为多”、“多合为一”的“系统唯物主义哲学”的转变, 表明中国以“革命者”和“旁观者”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的时代已经结束, 开始以“参与者”和“局内人”的心态, 对国际体制表明自己的主张, 承担大国责任, 维护国际体制的稳定;表明中国将更多地以国际体系的建设者、国际规则制订的参与者和国际秩序的利益攸关者的身份建构国际关系。

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对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体现。中国,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 表明了中国的和平宣言。它既源于中华文明优秀传统中的“和”之精义, 又表达了中国政府对于当前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战略选择。它显示了中国政府努力和国际社会一道, 为国际社会建立起公平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将承担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更多的国际责任。

总之, 和谐世界是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系统观、整体观而提出的全球政治伦理、法律与国际关系建设的伟大理念, 尊重文化多样性, 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平等交往。因此, 中国的和谐世界理论, 不仅解决了中国发展道路问题, 也是建立全球国际政治伦理与国际秩序的指导原则, 是真正为世界政治体系建设服务的有效理论, 必将对全球秩序建设产生重大的指导意义。

第一, 和谐世界理念与中国的外交基本理念一脉相承。中国外交的根基是独立自主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谐世界的提法来源于这一根基, 同时又在此根基上有所发展。和谐世界要求各个国家、各种制度和各种文明之间不仅仅是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井水不犯河水, 还进一步发展为和谐共存, 增添了彼此尊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等一些新的内涵。换句话说, 增加了各类国家和各种力量之间积极互动的新要素。从和平共处到和谐共存, 体现了中国外交理念既与时俱进, 又一脉相承。

第二, 和谐世界理念是迄今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的重要延伸。建国以来, 尤其是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中国根据不同时期所处的国际环境, 以及维护我国根本利益的需要, 相继提出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解决和平与发展两大课题、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等一系列重大外交战略思想。和谐世界理念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这一理念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具有更鲜明的时代特征, 也涵盖了更多的普世价值, 体现了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的精神。这就使和谐世界理念能够获得外界更多的共识和共鸣, 也能够得到国际社会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第三, 和谐世界理念传承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深厚底蕴。中国文化或者东方文明的精髓之一, 就是重视和提倡“和”这个概念。和谐世界发出的第一个强烈信息, 就是“和”。所以说, 以“和”为核心的理念, 以及今后可能由此而逐渐发展完善的一个理论体系, 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国际关系理论数百年来的权威学说。和谐世界理念不仅使东方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了现代化意义, 也将为我国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国际关系理论开辟道路。

第四, 和谐世界理念初步勾画了有中国特色的新世界观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环保五个方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基本要素, 从而使和谐世界的理念实际上涵盖了我国迄今陆续提出的新秩序观、新安全观、新文明观以及新环境观, 尽管还只是一个框架, 可以说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世界观。

第五, 和谐世界理念全面启动了中国建设软实力的进程。任何一个世界强国地位的确立, 不仅仅需要硬实力, 也需要具备相应的软实力。我们国家发展到今天, 已经到了要下气力进一步增强软实力的新阶段, 或者说到了一个下力气来发掘我国软实力巨大潜力的新阶段。和谐世界理念提出之后, 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理解和接受, 这本身就反映了我国的影响力、感召力在不断扩展。

摘要:文章回顾了我国提出和谐世界理念的历史进程, 阐述了和谐世界理念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关键词:和谐世界理念,历史进程,主要内容,重大意义

注释

1 胡锦涛.与时俱进, 继往开来, 构筑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N].人民日报, 2005-04-23 (1) .

2 本报记者.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N].人民日报, 2005-07-02 (1) .

3 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通过《上海宣言》 (全文) [EB/OL].人民网, (2005-09-09) [2008-03-28].http://legal.people.com.cn/GB/42735/3682857.html.

4 张铁.和平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N].人民日报, 2005-12-23 (10) .

5 胡锦涛.共创上海合作组织更加美好的明天[N].人民日报, 2006-06-16 (1) .

6 胡锦涛.加强友好合作共创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 2005-11-18 (1) .

7 胡锦涛.促进中东和平建设和谐世界[N].人民日报, 2006-04-24 (1) .

8 吴仪.中国政府愿与各国共同构建繁荣和谐东北亚[EB/OL].中国政府网, (2006-09-02) [2008-02-18].http://www.gov.cn/ldhd/2006-09/02/content_376324.htm.

9 本报记者.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 2006-08-24 (1) .

3.如何认识有机世界 篇三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超有机新媒体艺术展的一部分,互动网络作品“同步对象”项目由弗赛斯舞团发起,并与众多的艺术家和科研人员共同创作,以影像、动画、互动装置等视觉形式来展现2000年的舞剧《一道平面,重制版》。舞者们以20张桌子组合成不同的舞台和景观,声势惊人。抽象并数据化后的影像,展示了编舞中各个组织系统之间的交错关系,并阐释了舞蹈与社会、身体与空间的关系——即每个人都是社会大社区里的一员,尤其在这个日益互联的时代里,彼此之间的交错关联愈发紧密,但每个人又都需要保持自己的小宇宙来维持独立性,这样也才能成为集体经验的贡献者。

该项目每到一个地方展出,就会邀请当地知名的舞蹈家和艺术家参与编舞和跳舞的环节,这是一种互动,也积累了更多的影像数据。它需要参与者全身心地投入,以完成自我是谁的认知。罗曼此次来到北京参展,跟记者探讨了一番传统舞的创新,“现代舞蹈打破了经典,强调一种不平衡、不协调的关系,同时又与时俱进地融入了更多的艺术和科学领域。”

“同步对象”创作团队除3位舞蹈家出身的创意大师之外,还有来自“艺术设计高级计算中心”的信息、哲学、设计、统计和建筑等各领域的研究人员。从舞蹈,到数据,再到实体,通过这种跨学科的细腻揭秘,我们看到《一道平面,重制版》具备如此复杂的舞蹈结构,在其造型和节奏设计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同时它也是一个舞蹈创作的源泉,可以从当代建筑、信息美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很多角度进行诠释。

除了在现场欣赏影像作品,观众还可通过网页来了解这一作品。“同步对象”项目网站自2009年4月建立至今已接受90多个国家超过10多万次的访问——其影响力是传统演出无法比拟的。

刚结束的中央美术学院的新媒体艺术展以“超有机/一个独特研究视角和实验”为泛主题,准备持续做成国内首个以学院为平台,呈现国际当代艺术的双年展。今年的展览上,49位(组)国内外艺术家以装置、影像、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阐释了超有机的含义。

我们的世界从来都是有机的,人类努力实现着自身价值并诠释着妄想,在渴望-幻想-实践的循环往复中,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已经让人类对于有机世界的认识边界不断扩大,呈现出一种“超有机”的局面。与之相应的艺术范畴也在不断扩大,比如今年已经扩大到超身体、超机器、超城市、生命政治等层面。而众多国内只闻其名却未曾见过的展品逐一复原,呈现了众多耳熟能详的知名艺术家如徐冰、黄永砯、隋建国、邱志杰、袁运生等重要的艺术作品。

有机意味着有容乃大和五味杂陈,超有机艺术展也在挑战着观众的想象空间。和几个月前中国美术馆的大型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的热闹互动不同的是,这次展览相对沉静很多,尤其一些年轻艺术家的另类想法很多,但实践过程明显还是幼稚,一目了然之后就缺少了思考的回旋。

即使是此次展览中最著名的大腕——来自纽约的艺术家凯文·克拉克,他那赫赫有名的基因肖像系列,也受到了不少普通观众的质疑。从事观念摄影的克拉克曾用了4年时间拍摄美国各色人等坐在同一个红沙发上的不同肖像,但他对这种陈词滥调的形式逐渐丧失兴趣。从上世纪80年代他开始对遗传学产生了兴趣,他从血液样本中取出艺术家或科学家的DNA序列,通过实验室加以分离和放大,再用基因排序机和激光读出需要的特殊序列,并创作出图形,由此作为一种隐喻,揭示了隐遁于拍摄对象基因内的无形之物。在他的自画像中,他自己的DNA符号在背景中隐隐出现,而中央的两个提面包篮子的妇女背影表现死亡讯号的远离。他说,因为当时得了急性阑尾炎,有差点死掉的感觉。他并不想像博伊斯那样表现重生,而是表现一种“离我远去”的感觉。

基因代表着一代代先辈的累积和演进,可以跨越时空。他还做过一些名人的肖像,例如白南准、博伊斯。白南准的肖像运用了照片反影和曝光效果的结合,由于白南准常常在喷泉旁驻足,喝泉水来自我治疗,所以他使用了喷泉的图示。克拉克在纽约库伯联盟艺术学院上学时,有机会接触很多著名艺术家,他所在学院与德国杜塞尔多夫学院有很好的交流,其中就包括博伊斯。毕业以后,克拉克去德国做博伊斯的助理。博伊斯去世多年后,他开始做博伊斯的肖像。他与德国柏林实验室合作,从博伊斯的指尖脂肪获得了DNA,在图像上他使用博伊斯曾在自己作品中使用的动物,如驴和兔子。他认为,这种象征性手法可以体现博伊斯的个人特质。但其实除了博伊斯外,克拉克受个人委托制作的DNA肖像并不与委托人的生活、工作或委托人自己的喜好相关,而是出于自己的感觉判断。

这种主观带来了个性,同时也来了观众的质疑——他在创作过程中使用的机器和高科技,就不能给我们来点儿新鲜玩意儿吗?譬如天才或大师们的基因是否真有异于常人的微观排序等等。虽然这纯属于遗传科学的范畴,但如果艺术家真的具备了基因科学的深厚学识,那么他的创作力量和想象空间,显然不会是现在这种对艺术和科学的简单叠加。

遗憾的是,克拉克还仅仅是一个没什么科学特长的艺术家,所以任何人的DNA在他那里都仅仅是基因符号而已,其余的都是艺术家凭借主观臆想的所谓“特点判断”。在一次艺术家高峰对话中,中国艺术家、超有机展学术指导徐冰就对克拉克直言不讳地发问:DNA肖像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图像到底与基因有何关系?言下之意,那些作品即使没有这些煞有介事的DNA排列,也没有什么影响。克拉克用自己去故宫观赏书画的体验来回答:书法是美的,但每个字都有其意义,而他的DNA图示有具体遗传学的字母存在。

在徐冰看来,如何看待概念艺术的弊病是当下最需要突破的问题,“双年展中很多作品看上去很枯燥,总需要用语言诠释。这说明它们还不具备艺术的力量。”

徐冰此次参展的作品是早在2004年就获得了当今艺术界最大的奖项――“ArtesMundi国际当代艺术奖”的《尘埃》,这也是第一次在国内展出。纽约遭遇9.11后,徐冰从曼哈顿世贸中心废墟附近收集了一些极细微的尘埃,在他的展览空间里以雾状的方式在空中喷撒,地面上有一行预先摆放的用PVC材料雕刻的中文“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经过24小时的沉降,展厅地板上一层薄薄的灰尘和那句话让人感慨。

2002年徐冰准备将这堆灰尘从纽约带到英国威尔士进行装置创作时,才发现人类世界早已严格禁止土壤、种子等物质在大陆之间转移,更何况是9.11之后的一包曼哈顿的尘土。徐冰利用这包尘土代替石膏,制作了一个玩具娃娃,然后以艺术家和作品的身份,他们得以进入英国。之后他再把它磨成粉末,吹到展厅——自此,如此携带这包灰尘的过程成为这件装置作品的一部分。“这个行为有些不轨,却涉及到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那就是人类太不正常的生存状态。”

徐冰1955年出生,中央美术学院硕士,旅美艺术家,当克拉克在美国读艺术学院时,徐冰正在下乡插队当农民。有人将他们之间的思维差异归结为东西方的思维方式,但这其实就是阅历造就的创作态度。此次展览上很多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过于突出新技术新形式的噱头,却缺乏思考的深度,除了浅显生涩,更多的是牵强附会。也正因如此,徐冰在谈及展览时说:“不要过分相信当代艺术,比起社会领域的创造,它是落后的。”

艺术从来就不是孤芳自赏的东西,当西方人在《尘埃》下看到那句禅宗著名偈语的英文版时,也会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打动。在徐冰看来,“在一个物体上聚集了太多人为意志的、超常的物质能量,它最终会被自身能量所摧毁——或者说是这能量被利用,进而转化为毁灭自身的力量。事件的起因往往是由于利益或政治关系的失衡,但更本源的失衡是对自然和人文生态的违背。9.11事件向人类提示着本质性的警觉,我希望通过这件作品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

未知博物馆的作品《漩涡》是此次展览中体量最大、材料最复杂的装置之一,它将几十个电扇安装在木结构走道中,周围凌乱地摆放着桌椅、梯子、鼓风机,空中拉着纤绳。在媒介高度发达的时代,艺术家要用五花八门的材料做成一件像样的艺术品,难度也更大。像《漩涡》这样的大型装置,要求艺术家是电工、木工和搬运工,或至少知道这些材料能被运用到什么程度。艺术家通过装置制造出一个运动的场域,一个开放但混乱的流体力学试验场,企图去探讨“漩涡”这个自然界中最为神秘的运动方式之一。

对于日新月异的技术工具,它们终究不止是玩具,一切艺术、个人的观照必须扩张到理性的境界内,才能形成最打动人的形式格局。比如我们观看“同步对象”时就会情不自禁地进入到舞蹈的神奇情景,而看到克拉克肖像时竟然会为如此幼稚的叠加而失笑。达·芬奇早在几百年前就深知,“艺术若成为人类热情的唯一表白,各种技术的智识不过是最有力的工具而已。”

4.对海洋生态的认识 篇四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海洋是地球上综合生产力最大的一个生态系统。我们只有对海洋生态系统及其作用有更深、更充分的了解与应用,同时保护好该系统,使它可持续发展,才能利用它为我们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对于海洋生态系统来说,生物群落如相互联系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是其中的生物成分,而非生物成分即是海洋环境:阳光、空气、海水、无机盐等。

海洋生态系统包括四个成员:无生命的海洋环境(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就是海藻等植物;消费者:不管是大鱼、小鱼、虾还是海瘙,它们都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质,而只能靠捕食为生;再就是分解者了,主要是微生物,它们是辛勤的“清道夫”,如果没有它们,海洋恐怕用不了多长时间会被动植物的排汇物或遗体填满了,在这个物质循环链中,缺少哪个环节都不行,机器就不会运转,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克相生。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就会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状态。因此,过渡的开采与捕捞海洋生物,就会导致一个环节生物量的减少,这也必然导致下一个相连环节生物数量的减少。海洋污染是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的一大“罪魁”。海洋污染时,首先受到危害的就是海洋动植物,而最终受损的还是人类自身利益。

海洋生物资源主要包括浅海生物资源、滩涂生物资源、药用生物资源。对人类而言,鱼类是经济价值最高的海洋生物,海洋鱼类是非常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中国海沿岸滩涂总面积为19660平方千米,生物种类为1544种,其中无脊椎动物1173种,占总种类73%,鱼类51种占3%,植物320种占21%(其中藻类占植物总种数的98%)。目前已知具有药用作用的海洋生物有1556种,其中动物1431种,藻类125种,它们分别隶属海洋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的各个门类。以海洋生物为基础原料,生产各种有用物质。随着海洋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可以肯定,还将有更多更新的海洋生物所独有的重要物质会被不断的开发利用。它包括:食品、药物、新材料、能源物质、海洋生物农药、肥料。

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指导下的宏观调控,对鱼类的过量捕捞,导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海洋资源开发中“无法、无序、无度、无偿”的问题仍很严重,各行业相互争夺,造成生物资源正在迅速丧失,沿海生境和生态系统遭受广泛而大规模的破坏。随着海洋捕捞长期失控,甚至是大量捕杀产卵群体和幼体,破坏了种群补充和资源再生,导致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特别是许多优质生物种类受到严重破坏和消失,无法继续利用。中国海域的重要经济鱼类资源近20多年来已出现衰退现象。如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以及其他经济鱼类资源出现全面衰退,使我国东海舟山一带几乎形不成渔汛。鲐鱼、梭鱼、鲈鱼等传统捕捞对象也相继受到破坏。潮间带贝类资源也因采捕过度严重和环境污染严重,许多种难以生存,破坏严重。养殖过度造成有机物污染和高营养化,使得甲藻大量繁殖,形成“赤潮”,造成大量海洋生物死亡,生物群落结构改变,造成养殖区域生物多样性下降。

特别是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各国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海洋受到了来自各方面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的污染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后果。国际社会也针对世界海洋污染制订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但是,海洋环境污染的形势还是非常严重。造成污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空气污染、躁音污染、淡水污染等。其中造成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船舶造成的污染。(1)船舶操作污染源,这种污染的产生主要是船舶工作人员的故意或过失造成的。(2)海上事故污染源,船舶由于发生海上事故,如:船舶碰撞、搁浅、触礁等事故使各种污染物质。(3)船舶倾倒污染源;这种污染源的产生,主要表现在,经由船舶故意的将陆地工厂生产所产生的生产废料、生活垃圾、清理被污染的航道河道所产生的带有污染物质的污泥污水,倾倒入海洋。

2、海洋石油开发对海洋造成的污染。1)生活废弃物、生产(工作)废弃物和含油污水排入海洋。(2)意外漏油、溢油、井喷等事故的发生。(3)人为过程中和自然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含油污水流入海洋中。

3、工厂对海洋的污染。(1)与海相通的河流两岸的造纸厂、化工厂等利用河道排放污水而流入海洋。(2)含有污染物质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倾倒河岸或河道,随河水或涨落潮流入海洋。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同时也导致了严峻的生态问题,因此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发展日显重要。我们唯有采取正确的措施,才能在保护好海洋生态系统的同时,更好的实现海洋的可利用价值,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开发海洋生物资源。以经济、生态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政策和法规的作用,强化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环境的综合管理,突出渔业资源保护和增值,逐步实现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农牧化、产业化和工程化。其次,全面贯彻“科技兴海”战略,加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含量。要加强海洋生物科学的研究与技术开发,积极推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3S一体化在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再次,保护海洋生物资源,防治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要大力增强海洋意识,增强对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意识;要严格控制过度捕捞,保护近海、浅海渔业资源,积极开发外海、深海渔业资源,稳步发展远洋渔业;还要加大海洋生物资源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最后,加强政策与法规的保障作用。建立健全海洋生物资源管理的法规,而且法律制定要有战略高度和实施的可操作性。

只有在了解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现状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制定一序列的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也才能更合理更科学地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

5.书,令我重新认识了世界 篇五

我看着别人在哪里看着书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我拿出一本书在售中慢慢的看了起来,我慢慢的沉侵在了书的世界,时间飞快。我看着书心里想着不过是一本小小的书却有着怎么大的魅力心里不由的惊奇。我发现我现在就想一个饥渴的人,而,书就是水。我想一只蜜蜂,书就是花,他等着去采蜜。这样我想起来了一个名人说过的一句话:“读书不必求多,而要求精。这是历来读书人的共同经验。”

——邓拓

我只读对子有益的书我选其中的对我有益的我并不是去粗略得看而是细细的去品慢慢的品,时就像是一杯浓浓的茶吸引着我们去喝,但是必须慢慢去品,品汇其中的韵味。

书让我知道了我的身边充满了乐趣我的身边的书籍他在我的心中沉淀就像一壶老酒越陈约好喝越老越耐人寻味。

6.认识海洋世界教案 篇六

课程高中信息技术

专业

姓名

2014年5月15日

《走进信息技术世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包括两大块:第一部分是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是铺垫性内容,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第二部分是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主要是描述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则从信息文化的角度来描述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和人性化,将技术的发展寓于信息文化的发展之中;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都会给人们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一块的内容是整本书教学重点,后两者的内容也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巩固对信息的含义和概念的掌握,能够列举出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

(2)掌握信息技术的含义和特征,并能举例说明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一般特征;(3)了解并能说出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2)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宏观上的了解,并形成整体认识,能将所学内容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够体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相关;

(2)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技术活动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有:掌握信息技术的概念和一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了解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必要性,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方法。了解信息技术是今后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对于初中一年的学生来说,他们以往对信息技术并没有很深的认识,让学生树立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认识至关重要,打好基础对于以后的学习十分关键。

四、教学难点

由于以往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让学生重新建立对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课型

这次课主要理论将授课,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提问法、引导法等。首先由教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讲授基本概念和知识,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感兴趣的话题和知识点进行讨论探究,最后教师总结提问。

七、教学手段(教具)

采用的教学手段有教师的语言、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板书、多媒体计算机以及投影设备等。

八、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7.认识海洋世界教案 篇七

一、中日两国对本国的认识

中国地大物博, 历史悠久, 在古代历史上, 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四大发明、万里长城、丝绸之路、隋唐盛世……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 中国文明为亚洲文明提供供给, 亦是亚洲文明的中心。古人很早就把中国看做是天下的中心, 把周边民族或国家称之夷、蛮、戎、狄, 产生了华夷思想。由于周边国家的臣服, 中国与邻国的关系常常是册封与被册封的隶属关系, 中国成为册封体制的中心, 外国使臣朝觐时都要跪拜磕头, 这就更强化了“皇皇中华, 四夷来朝”的思想。中国又很早形成了独立的文化体系, 并且成为文化输出国。对于中国人来说, 中国周围的地区, 往往是中国给予文化的地区。在中国古代, 虽然也有别国文化流入, 但它们不可能成为主流和改变原有文化的本质, 相反, 总要受到儒学的改造。所以, 古代中国人对自己的民族和文化具有强烈的优越感和自信心。久而久之, 这种优越感和自信心就蜕变为夜郎自大的观念, 对外国和外来文化总是不能正确对待和虚心学习。清末, 即使中国已经落后, 本土文化已经呈现保守, 但上述传统观念依然非常强烈。顽固者自不必说。显然, 传统文化观念模糊了中国统治者的视线阻碍了对世界文明的吸纳。

日本四面环海,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 处于相对孤立的环境。自古以来日本民族就有着很强烈的忧患意识, 为了生存和发展, 日本民族渴望了解外部世界, 吸收外部文化, 以打破孤立的倾向, 在知识方面的表现就是对外国的事物什么都想知道的求知欲。日本不是文化发源地, 在公元3世纪以前尚无文字, 在7世纪以前也没有系统的政治法律制度, 公元645年大化革新以后, 日本全面学习中国文化, 使自己的文化迅速地产生了飞跃。大化革新后, 日本的封建制度渐趋完善, 但其封建统治者并非中国的皇帝, 而是掌握军权的幕府将军。日本的“天皇”就不可能如中国的皇帝一样孤傲自赏, 夜郎自大的。他们不断地学习, 积蓄力量, 好奇一切新的事物。之后的明治维新就是其最好的证明。

二、中日两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中国人都是以“中国”与“四夷” (即四周世界) 相对称, 也就是用“中国中心”的世界坐标轴来认识世界, 世界知识非常狭隘。

首先在地理世界观方面, 中国人仍然认为“天圆地方”, “天处乎上, 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日中国, 居天地之偏者日四夷。四夷外也, 中国内也”, 认为中国人的世界就是中国, 而中国即天下。而他们心目中的世界仅限于中国的十几个省, 疆土四面环海, 旁无大国, 对中国以外的地区不甚明确, 往往以海洋表示。这种狭隘的世界地理观念极大限制了中国人对外部世界认识的视野。

其次, 在文化上是独放异彩的, 是世界唯一的文明之国与礼仪之邦,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形影相伴的“华夷观”。依照华夷之辩, “世界”是等差有序的, 整个世界划分为华夷两极。中国是居天下之中的“天朝”, 处于万方来朝的至尊地位。夷狄通过朝贡制度定期向“天朝”朝贡, 中国则负有教化恩典蛮夷的义务, 并且“内中夏而外夷狄”是不变的天理。这种畸变的世界观更加强化了中国传统的地理世界观, 形成了“华尊夷卑”的思想体系。[1]

虽然在历史上外来文化也曾对中国产生影响, 但终非主流, 久而久之, 中国上自统治者下至士大夫皆认为中国文化是天下最优秀的, 形成了体系化、理论化的对外观念, 这种模式的不断确认与推广, 最终又形成了中国人一元世界观的思维定势, 而不愿接受多国并存的多元世界观及国际观念。这种支配从中国统治者一直到普通人的思维定势, 对近代之初世界观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 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与中国文化的自创性特征相比较, 日本文化的确“不该骄傲”, 但与此同时却使其表现出了“周边性”与“摄取性”。[2]日本自古以来就作为文明古国中国的周边国家, 孤悬海外。直至公元前3世纪为止, 在漫长的8000年中, 日本一直处于缓慢的绳纹文化发展当中。“当我们的祖先聚居在日本列岛上, 长期停留在石器文化阶段而裹足不前时, 大陆的汉族却很早就迎来了金属文化时代, 建立了强大的国家。汉族向四周地区的扩展引人注目, 其部分势力也达到了日本列岛, 给日本带来了金属文化和农耕技术”[3]是大陆的中国文化给日本带来了飞跃的发展, 日本社会从采集文化转为农耕文化、从旧石器时代进入了铁器、青铜器与新石器并用的金石时代。日本民族喜爱与渴慕优秀外来文化。善于摄取外来文化。

在日本, “华夷”史观也有过发展, 但在近代, 攘夷运动失败以后, 轻视西方的思想从根本上受到批判与纠正, “开国论”支配了思想界。在中日华夷史观的演变中, 中国本来走在前面, 魏源的《海国图志》、《圣武记》输入日本, 对日本对外观的演变发生过很大的影响。[4]

明末清初西方传来的世界史地知识在中国长期被绝大多数士大夫排斥, 然而传到日本之后却广为流行。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世界史地知识水平反不如明朝末年, 而同时期的日本却推出了世界史地集大成的代表性著作, 水平明显高于中国。鸦片战争后, 两国先进思想家都致力于传播世界地理知识, 介绍西方政治历史概况, 探讨御侮自强之道。但是, 中国的研究从50年代后呈退潮趋势, 而日本的研究从鸦片战争后到50年代经历了两次高潮。从社会传播角度来看, 世界史地著作在日本社会流传和影响的程度都明显地高于中国。得益于此, 日本从统治者到普通百姓, 对世界有更为良好的认识, 对打破传统有利无弊。[5]

综上所述, 中日两国对当时世界及本国认识的不同, 使其后续发展的道路也不尽相同。当时, 中国故步自封, 日本却学以致用;中国唯我独尊, 日本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因此两个古老的东方国家接触西方文明相距仅十余年, 但迈向近代化的速度与结果的差异却是如此惊人的。中国直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 用了近70年, 才完成了近代化的一部分, 这期间, 中国丧权辱国, 走上沦为半殖民地的扭曲发展道路。日本则只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 就走完了欧美资本主义150—200年走过的道路, 20世纪初日显世界强国端倪。这固然也有当时中日两国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价值不同, 中国所遭到的殖民侵略的压力远大于日本的原因, 但其思想认识的不同产生历史的必然也带给我们深刻的教训, 值得我们好好地去思考。

摘要:鸦片战争之后中日两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受列强压迫的社会, 而日本却逐渐兴起成为亚洲列强, 这其中的原因很多, 文章旨在分析中日两国对当时的本国及世界的认识。

关键词:鸦片战争,中日,本国,世界

参考文献

[1]盛邦和.中日华夷史观及其演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6.

[2]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3]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M].商务印书馆, 1992.

[4]盛邦和.中日华夷史观及其演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6.

8.认识地球:探析世界海陆分布 篇八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世界海陆分布状况如何、有何规律是同学们要了解的问题。下面,让我们一起翻开世界地图,来深入探析世界海陆分布相关知识。

一、地表基本格局: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海洋,陆地只占一小部分。地表的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占地表总面积的70.8%,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占地表总面积的29.2%,也就是说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面积之比约为7:3,这种海陆分布状况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是独一无二的。

地表的海洋是相通的,形成了相连的世界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间没有天然的分界线,通常以水下的海岭或某条经线为界。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南北最大距离达1.72万千米,其面积占全球大洋总面积的一半,也是最深的大洋。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大陆与南北美洲之间,大致呈“s”型,面积和平均深度均居世界第二。印度洋是第三大洋,大部分位于热带和南温带海区。北冰洋位于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之间,大致以北极为中心,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水温最低的一个,海岸线曲折。

二、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

全球共分七个大陆,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大陆。亚洲和欧洲实际上是连在一起的整体,合称亚欧大陆。亚洲大陆与非洲大陆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北美和南美大陆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大洋洲和南极大陆各以自己的海岸线为界。

在地表面积中,海洋占有绝对的优势,除了北纬45°至北纬70°以及南纬70°的南极地区陆地面积略大于海洋面积之外,在其余纬度上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从南北半球来看,陆地面积的2/3集中在北半球,并在中、高纬度地带几乎连成一片,但即使在北半球海洋面积仍然大于陆地面积。海洋主要集中于南半球,在南纬60°附近三大洋更是连成一片。海陆分布的不均性还表现在北半球的极地是一片海洋,而南半球的极地却是一块大陆。

三、多数大陆南北对称分布。轮廓基本是北宽南窄

在世界地图上不难看出,除南极大陆外,其他大陆都南北对称分布:例如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欧洲大陆和非洲大陆、亚洲大陆和大洋洲大陆,在以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上,这一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下图)。每对大陆之间都是地壳断裂地带,断裂位置所在的海区深度比较大,具有众多的岛屿和峡谷,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每个大陆的轮廓基本上是北部比较宽广,向南逐渐变窄,呈倒置三角形,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美大陆和北美大陆都非常典型,大洋洲大陆也具有北部较宽的特点。这种现象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至今仍是个谜。

四、主要大陆轮廓非常相似,岛屿大多位于大洋酉岸

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轮廓非常相似,海岸线彼此几乎吻合;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在形态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如果把两个大陆拼接起来,平均误差很小;用同样的方法将南美、非洲、北美和格陵兰岛都拼接在一起,平均误差也不超过130千米。拼接的结果给人的印象是:某些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以后才分开,板块构造学说和大陆漂移学说的確立,已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肯定的答案。

世界海陆分布还表现出较大的岛屿大多位于大洋西岸。太平洋、大西洋西岸都有一连串的岛弧,如亚欧大陆东侧的阿留申群岛一千岛群岛一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一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岛弧外侧为一系列深海沟,如大西洋中的波多黎各群岛与外侧的波多黎各海沟。

9.认识海洋世界教案 篇九

教学内容: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认识算盘,了解珠算的计算方法。

2. 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3. 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教学重点:介绍数字键和运算键 教学难点: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教具准备:算盘,计算器。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谈话。

教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超市吗?当你们同家人在那买了生活和学习用品后,兴高采烈地去结帐时,结帐处的阿姨是怎样给你们算帐的呢?用计算器算帐有什么好处吗?想一想,什么土地方,哪些行业的人员会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呢?

2、了解学生调查的情况。(调查作业提前布置)教师:昨天让大家回家调查发结帐时所用到的工具。谁能给大家说说。算盘也是一种计算工具,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算盘的知识呢?

二、探究新知

1、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课件简单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

2、珠算(1)介绍珠算

用算盘作为工具进行计算的方法,叫做珠算。珠算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计算实践中,首创的一门科学的计算技术,是我国珍贵的历史产物之一。据记载,十五世纪初期,珠算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先后流传到朝鲜、日本、韩国等邻邦,成为东亚各国广泛使用的一种计算方法。

(2)认识算盘

认识算盘各部分名称:梁、档、框、顶珠、上珠、下珠、底珠。

3、算盘的计数方法。

算盘上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计数前先要确定某一档做个位,定位是有算盘计数的特殊要求,再从个位向左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等与整数的数位顺序一致。

使用算盘时,只有把算珠拨到靠梁时,才表示算盘上有数,算珠都靠框时,表示没有数。

说明:“5”一般不用5个下珠表示,而是用一个上珠表示,“10”一般不用一个上珠和五个下珠表示,也不用两个上珠表示,而用十位上的一个下珠表示,这一点与十进制计数法是一致的。

4、珠算拨珠方法 用拇指拨上1、2、3、4、用食指拨去世、2、3、4、用中指拨上5,拨去5 用拇指和中指联合拨上6、7、8、9,再有食指和中指同时拨去6、7、8、9。

5、了解计算器的知识(1)了解计算器的外观

10.小课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十

1. 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理解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把谁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谁的几分之一。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引出分数

1.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

结合学生交流,揭示: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叫“平均分”。

2.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多少?

学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3.如何用数学来表示“一半”。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揭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认识分数

1.我们把月饼平均分成了几份?“一半”是其中的几份?

结合学生交流,师揭示:“一半”可以用1/2表示。

2.这一份是月饼的1/2,那另一份呢?

小结: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设计意图:平均分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教师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是以平均分为基础的。]

3.读写1/2 写作:1/2先写“―”,再写“2”,最后写“1”,读作:二分之一

4.观察判断,拓展认识

下列图形中、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表示?

(1)学生交流,并说明判断理由。

(2)小结:只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才是它的1/2;没有平均分就不能产生分数。[设计意图:此题围绕本课重点,有效巩固了所学认识,进一步巩固对1/2意义的理解。]

5.把月饼分给4个人,该怎么分?能用一个什么分数来表示呢?

引出1/4的学习,并根据1/2的读写法引导学生自己能够真确读写1/4。

三.巩固分数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的认识

动手操作,深化认识(折长方形纸的1/2)

a.学生动手折长方形纸,并给其1/2画上斜线。

b.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

c.深究: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设计意图:1/2是分数认识的重点,由实物到图形并让学生动手操作,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强化就平均分的理解。通过动手折1/2,说出自己的折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直观的体验理解了1/2的意义。]

d.学生动手折正方形纸的1/4,并给其1/4画上斜线。[设计意图:由1/2到1/4,巩固对分数的理解。]

四.类比迁移,认识几分之一

1.通过把月饼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让同学认识几分之一。[设计意图:在充分认识1/2的基础上,扩展对几分之一这类分数的认识和理解。]

2.动手操作,用一张圆形纸折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设计意图: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直观的体验理解了几分之一的意义。]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六.练习

PPT

七.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1/2 读作:二分之一 1/4 读作;四分之一

写作:1/2 写作:1/4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非常重要,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进行平均分得到的,从而强调平均分。“半个”无法用整数表示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月饼的“一半”―分数。 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于是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练习题来巩固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的堂课上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具体问题如下:

1.在折纸的活动时,学生对“斜线表示”存在理解困难。

2.让学生自己说说怎样得到长方形纸的1/2和正方形纸的1/4时,学生只能讲到怎样折,而不能讲出这样折是为了把这张纸平均分,从而导致要不断的引导、强调

3.在一些细节方面注意的不到位,提问的方式有点过于局限。

总的来说,整堂课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环环相扣。

11.一起认识世界的二十年 篇十一

在那时候,我们没听说过互联网,更没有快捷、便利的信息传播和分享渠道,繁重的学习压力也导致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接触太多的课外书籍以及报纸电视。因而,每次打开半月一期的《世界知识》,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顿时跃然纸上,全面的综述、精妙的解读,夹杂着丰富、有趣的国际知识,以及设计巧妙的封面,每每让我急切地恨不得一口气读完,还会把感兴趣的文章反复阅读回味几遍。虽然从小以来知识面在同龄人中就算宽阔,但接触《世界知识》之后,我还是感觉到了进步和收获,特别是分析研究国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当时,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波诡云谲,我也经常把研究体验和感受,甚至是一些“预测”分享给同学们,后来在学校里成了知名的“杂家”。我还曾鼓足勇气给编辑部写信抒发有几分幼稚的情怀。《世界知识》是一座让人仰止的高山,“外交部街甲31号”俨然成了当年我心中的“圣地”。毫无疑问,这个时期的《世界知识》不仅帮我更全面地认识世界,更是培养了我的一种兴趣和习惯,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到北京上大学之后,我终于有了机会走近这块“圣地”,来到读者服务部,我看到了世界知识出版社琳琅满目的国际类图书。虽然那时还在学习工科,但我明白自己对于外部世界的渴望是越发强烈了。终于,我选择了远渡重洋,赴英留学,并把国际关系(当代亚太方向)作为我的研究生专业。当然,回国之后,因为种种机缘,我并没有从事原来期望的国际新闻报道工作,而是投身于更新锐的新媒体和社会舆情研究,但贯通中西的视野和思考角度仍然让我受益匪浅。现在,虽说新媒体高度发达,信息和观点的流动早已不再只依赖传统的纸质媒介,但每到年底,行政部门来询问订刊需求时,我仍会把《世界知识》作为必选之一。我深知,我今天的成绩与这本刊物长期的帮助和激励是分不开的。阅读《世界知识》不再仅仅是为了认识世界,而是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与80载的《世界知识》相比,将近不惑之年的我还不算老,可转眼间20年如白驹过隙,伴随着世界的变化,我也从懵懂的翩翩少年,变成了儿子的父亲和“90后”眼中的领导。然而,今天回顾与《世界知识》这段超过我生命一半时间的情缘,我又像孩子一样在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憧憬。在《世界知识》80年间的几代读者中,我虽平凡而渺小,但值此华诞之时,也想向当年胡愈之老先生那样会心地说声“祝福这小东西罢”,依旧年轻和充满活力的她必将继续帮助新世纪的一代去认识世界。

12.认识海洋世界教案 篇十二

一、要旨综述

要旨,特指事物的重要主旨。体育课教案的要旨即体育课教案设计的重要性、必要性、目标性。

(一)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年持续下滑趋势初步得到遏制。但现实中广泛存在的不写教案、教学质量低下、体育课和活动课时不足等诸多危机。体育教师能够在全国、省、地方举办的各级教案评比中获奖,表明其教案设计有功底,但并不代表教学就一定有能力,有可能获奖者教学质量水平趋于一般,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还可能处于较低水平。体育教师沦落到不写教案并且感受不到丝毫危机感,必然滋生典型的“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大面积出现任性肆意的“放羊”课堂,看似可直接断定当前最大危机是事业心、责任心不强而导致的不写教案,这是体育教师责任?

(二)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参加工作的体育教师,他们时常面临教研组长对撰写教案的严苛要求,他们耳边经常听到老组长的善意提醒,“把教案拿出来,让我看看质量如何?”,“请大家近期把教案准备好,下周学校要进行教案检查”,“提醒大家写教案千万不要虎头蛇尾。”等类似话语,即便三言两语,刚工作的年轻教师还是有着“被成长”的压力;在基层学校,体育课一旦遇到伤害事故,学校分管体育的主任会在第一时间向当事人索要体育课教案,查阅教案中有无安全预案;一位体育教师如无教案上课而屡发事故则很快会受到调离本单位的处置,但如果他的教案完整、齐全、规范,至少他会受到学校层面的隐性保护,体育课教案的重要性于此得到彰显。

(三)目的性

我们并非以道德要义绑架体育教师,更多意义上是让体育教师理解“少写或不写体育课教案行为与体育教师专业身份不相符”,同时,也让体育教师意识到不写教案可能面临危机四伏的生存压力和专业恐慌,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确定一些严格的规则以准确地规定我们应该如何行事”[1]。实际上,我们意欲言说撰写教案有着实践背后的更多设计乐趣。我们不妨自问,自己是否真正走进了撰写和设计教案这一事物内部探寻真相?

基于如上陈述和梳理,我们可以作出如下推断,重视研究体育课教案的撰写、修订和实施的地区和学校,该区域体育教学质量会有所保障;少写甚至不写体育课教案的体育教师会因实践理性缺乏致使教学实效性降低,故此,撰写教案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保障教学通畅运行和提升教学质量,而且长期撰写和设计教案会增强教师的实践智慧,其价值更不言自明地直指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教案事关体育教师成长和发展问题,不写教案是重要性和目的性认识不到位,而写不出操作性强的高质量教案则是在于专业能力。

二、要素诠释

要素是指构成一个客观事物的存在并维持其运动的必要的最小单位,是构成事物必不可少的因素,又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是系统产生、变化、发展的动因[2]。体育课教案设计的要素就是教案中必须具备的栏目,是构成教案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体育课教案上所呈现的每一栏目皆为教案的要素,它包括教案名称、教学信息、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练习次数与组数、练习时间、体育课密度、运动负荷、心率曲线、场地器材、课外作业、教学反思等。据此,撰写教案相当于体育教师提前在教案各要素的各板块间预先“行走”和往返“周旋”。从类别顺序上看,体育教案包含附着要素、目标要素、核心要素和反馈要素四大部分,它构成教案要素这个整体。

(一)附着要素

附着要素特指存在于教案中,列示教案中教学内容、主客体对象,标明时间、地点、人物、条件和情景等相关附着于教案中的必备信息,教案中缺少了附着要素偏让人难以识别教学实施的行为主客体。

1.教案名称

每一体育课教案的最上方最好以醒目字体呈现与教学内容特质相关的名称,让人一目了然获知教学内容信息。

如“水平五田径类模块跳跃单元第2课时—‘挺身式跳远腾空步’课时教案”;又如,“武术:五步拳第二课时教案:‘篮球定点投篮’课时教案”。显然,第一个教案名称明确、清晰。

2.教学信息

呈现执教者、上课班级、男女生人数、上课时间(上下午第几节)、上课地点等信息的交待,虽然是教案中的细节,但能体现教师备课态度,尤其是对外执教公开课,教学信息的交待非常重要,它是让看评课人员了解执教者姓名、上课班级的渠道。

值得说明的是,附着要素虽然不太重要但却必不可少,严谨的体育教师绝不会放弃附着要素的填写,因为,只要进入附着要素的填写便意味着课时计划的上位单元计划的存在,否则,胡乱地填写相当于告诉教案浏览者这是一份严谨缺失的用来应付的教案。

(二)目标要素

目标要素主要呈现学习内容(是什么?)、学习目标(达成什么?预计目标的达成路径。)、达成目标的必经节点——学习重点和难点,目标是关乎内容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是构成目标的一部分,目标要素内包含着目标引领内容的课程核心理念与要义。

1.学习内容

一般指所要学习的动作技能的名称或相关的技能组合;传统的体育课教案明确地规定了学生应该学什么项目,新课程改革以来的实践证明,学习内容是达成学习目标的手段和平台,除了学习内容的核心——动作技能本身之外,还有着诸多促进该动作技能掌握的技能与技能的链接和组合动作,这类有助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技能和相关组合也应列示于学习内容栏内。事实证明,不同的学练内容组合为每一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选择学习提供了可能。这是人们形成的对教案学习内容要素理解的新共识。

2.学习目标

体育课教案上的学习目标一般呈现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意目标等三大块,体育学习目标是学生所能达到的学习水平和程度,人人都学会的目标只是预设的理想之境,实际课堂中不同学生所达到的目标各不相同,在表述技能目标时遵循可操作、可观察和可评价的原则,呈现“课题”、“条件”和“标准”三个要素[3]。如“离墙3.6米的线后站立,做8次连续托球,每次命中墙上3米高处的某个目标”。单一的技能目标往往显得过于笼统和模糊,笔者撰写教案的技能目标时,针对学生的技能基础经常将技能目标分层预设,设计成二至三个难度递增的阶梯子目标。另外,学习目标表述的行为动词应当规范,可参阅现行课程标准解读相关文本,如认知目标的了解、认识、理解等,技能目标的掌握、巩固、运用等,情意目标的感知、感受、感悟等。

3.重点、难点、关键点

重点与难点要素的地位比较特别,寥寥数字涵盖特别内涵,重点、难点引领并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和教案中教学的程序,能否突破重点、难点关乎课堂学习目标的实现。当前,体育教师在撰写教案时面临的困难是重点定位不准,难点设计错位,对此务须谨记重难点制订简则:重点是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掌握的学练内容要素的共性特质,一般指向于本课所要学习动作技能的片断或全部;难点是在重点内容学练中学生面临自身体能素质不足或差异而形成的学习障碍。在课堂教学中,教学重点主要通过复习、观察对比、纠错、重复练习和相关动作技能的介入得以解决,而攻破难点则需要采用巡回指导、个别辅导、针对性的体能补偿等措施。案例研究发现,有体育教师把“关键点”作为体育课教案的要素,设计者旨在表明本节课教学内容如隶属于单调的教材,教师把关键点设定于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耐久跑、太极拳、武术套路等学练中客观存在的兴趣不浓问题,设计关键点意在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寻求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源。

(三)核心要素

核心要素亦称过程结构要素,它包括纵向要素、横向要素和附属要素。这一部分是教案的关键内核,核心要素决定着教案的可操作程度,它既反映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规律,又表达了体育教师的教学创新。一份设计严谨的教案摆在教师面前,首先看核心要素部分结构清晰、内容明了、活动条理、负荷适中,隐含于纵横要素间的亮点特质是以教师实践研究成果方式呈现于教案中,譬如,南通市教学研究室倪胜勇主持的教育部“九五”重点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研究”课题在过程结构部分对纵向要素进行了重点归纳和创新,即尝试性学练、准备性学练、渐进性学练、选择性学练和归纳性学练等五部分。纵向要素的归纳和提炼对横向要素的内容进行了合理的规定。

1.横向要素

一般包括教学结构、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练负荷(学练次数、组数、时间)等元素。事实上,体育教师在撰写教案过程中,其实是依据纵向要素进程的序列内容对横向要素板块的内容进行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合理化的预设过程。横向要素中,除过程结构、学习内容、学练负荷等趋于稳定,教与学的进程部分的要素有着多重表现,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组织、教法、要求”、“学法指导与学法”等不同的呈现方式,每种要素均有其存在的理由、价值和独特性。读者会质疑横向要素中为何没有学习评价环节?教案设计中要增设学习评价的环节吗?其实,学习评价是作为学练方法手段“嵌入”在学习内容中的,体育课教案推崇“评价介入过程”的设计,即把评价方式嵌入于学练内容、方法和手段予以综合设计。

2.纵向要素

纵向要素又指过程结构,即体育课堂教学过程结构,传统体育课的三(四)段式的(开始)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明示了体育课不同部分的学练内容、师生活动、任务和要求等横向要素的内容交错呈现。纵向要素的过程结构与课堂教学的模式密切相关,不同模式有着不同的过程结构,无论是情景转换式、任务驱动式,还是情趣引领式,抑或不划分部分的整体结构,都是允许的,一般情况下,体育教学过程划分以五段以内的结构划分偏于合理,过多的阶段划分给人以零乱感;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和实践研究均显示,当前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推崇体育课堂教学整体设计,整体设计能得到诸多学习与活动理论的积极支持,学生进入体育课即进入学习状态。

3.附属要素

附属要素是教师在撰写教案中根据不同课型的实施需要,为清楚诠释操作思路而对教案不同板块的栏目内容作出的选择性调配或取舍;文献显示,于素梅博士研究成果中出现的“新增要素”[4]其实属于教案的附属要素,即便新增了栏目也未必属新增了要素,它仅仅是教案撰写者视野中的要素,若新增的不是栏目而是栏目中的附属内容,那就属于增加解释说明文字。附属要素的出现受制于不同教师创造性、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等因素,附属要素决定体育教学过程结构的纵横要素的不同元素,其出现与否,体育教师有其自身的自定义权。其实,这也是体育教师在撰写教案过程中发现和把握实践规律、张扬实践理性和展现个性化教学风格的表现,应当鼓励和支持这种创新之举,但实践中倡导合理创新;体育教师可基于需要对横向要素中有诸多附属要素适度增减和调节,如考核课的组织调动相对较多,“教学组织”在教案中应予以明示。和本文所述的“附着要素”相比,附属要素的出现有着一定的自由度,而附着要素则是必备要素。附属要素一定程度上起到解释说明、表达体育教师教学想法的作用。

(四)反馈要素

反馈要素包括五个方面,即安卫教育方面:特指运动安全与卫生板块,包括可能的安全预案和课内安全要求,缺少了预案的教案万一遇到课内伤害事故必将面临本文所述的教学问责;运动负荷方面,包括练习密度、平均心率(运动密度、运动强度)、体育课密度方面,江苏省教研室明确地将体育课密度以45%写入了教学指导手册中,这是练习密度变化的新动向;平均心率过去以心率曲线表达,新课改后这方面有所弱化,很多体育课教案上已经不再出现心率曲线,直接用平均心率估算代替;场地器械方面,呈现体育课上课的场地位置和使用的场地器械分布与数量等;课外作业方面,体育教师在下课前布置学生在课外能够完成的学练内容;值得一提的是“教学反思”方面,这是为不少体育教师忽视的板块,本板块一般记述教学改进措施与手段、教学偶发事件处理、好人好事或教学遗憾等收获与得失感悟性文字。反馈要素留给体育教师的问题是,在参与不同规格的教学竞赛中提交的教案中,教学反思栏目是保持空白状态,还是填写体育教师预想的一些文字呢?

三、撰写要求

(一)教案设计推崇至简原则

建议体育课教案的设计篇幅崇尚一页A4纸设计,这是笔者设计体育教案的至简原则,体育课教案是用于操作的预案,超过1页A4纸设计,会大大降低教案的操作性,过多文字的堆积必然导致大量的信息冗余,进而干扰了人们的阅读,这也正是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撰写教案的至简却又实用理由。

(二)教学流程力求整体设计

现代学习理论警示我们,体育课堂教学设计需要从三部分(四部分)结构的特定时代科学合理性中走出,走出并非对传统事物的否定,而是对内容、手段、方法的序列重组,进而整体地设计能够更好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实践程序。区别于传统体育课准备部分,整体设计的教学过程,观摩者难以看到准备部分徒手操,转而代之的是准备部分时间直接进入学习状态,把本课主要学习动作技能的相关技能或技能组合以辅助学练手段予以前置学练,大量时间用于与基本部分动作技能学习相关技能的练习,这既起到准备活动的热身作用,又有效地贯彻了“为迁移而教”的理念。

(三)遵循学科专业原则规律

体育教师撰写教案设计教学务求遵循体育学科特有的原则和规律,通晓自觉积极性、直观性、因材施教、身体全面发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循序渐进和巩固提高等原则,合理把握并灵活运用认识事物的规律、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等规律;此外,体育教师还要合理借鉴其他学科教学原理和规律并“为我所用”,最终服务于本学科的设计与教学。

(四)创新教案格式呈现方式

不囿于某一固化的格式,不沉迷于形式层面的有无,置身于“形而上”的教学之“道”的境界去理解并撰写教案,方可把撰写教案当作乐事。无论文字、表格、图表、卡片等形式的教案均可纳入自己的视线,如欲在一张白纸展示流程,既需学生、教材和情景的合理匹配,又要有教与学的方法体系的整体架构,教案中,简笔画呈现的动作结构图点缀其间,运动负荷有量质描述,教学反思中灵动隽秀文字无不让教案彰显教学智慧和实践理性。

(五)以学习内容的逻辑顺序编排为重点

教学是内容的逻辑次序的严格和规范过程[5],学习内容的展开明确地表达着教学次序,而内容之间应当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从学习原理上看,设计序列内容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兴趣、夯实基础和为后续动作技能学习起到积极的铺垫作用,相关动作技能的介入设计旨在实现动作技能的正迁移。赋予内容、方法、手段间一定的逻辑关系并形成合理的教学次序,这是教案设计的难点,而如何将学习内容、方法和手段予以组织化和可操作化则是教案设计的关键。

综上,领悟体育课教案的要旨有利于洞察设计与教学行为的价值意义,揭示并探索体育教学的实践规律,而明确其要素与要求则决定着自身能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可能。虽然教案是形式层面构想的预案,但作为体育教师,须用心揣摩和想象即将操作的过程,怀揣“教学有目标、心中有学生”的朴素愿望,引导学生快乐学习,这何尝不是体育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并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

我们之所以乐此不疲且津津乐道地讨论作为形式存在的没有情感的教案要素,乃因为愿意为了上好课而对教案付诸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因此,体育教师对待教案应当专注于雕琢教案框架的操作元素和诸多信息,非常在乎教案存在的重要价值并着力比较并寻找想象与实施操作之间的差异。

参考文献

[1][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著.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2.

[2]http://baike.sogou.com/v3738915.htm?fromT itle=%E8%A6%81%E7%B4%A0.

[3]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于素梅.论体育教案核心结构要素的“取舍”问题[J].中国学校体育,2011,5.

[5]陶景飏,李晋裕.学校体育大辞典[M].湖北: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12.

上一篇:对经济学失业理论与我国就业问题探讨下一篇:美丽的灵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