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总结(共17篇)(共17篇)
1.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总结 篇一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1年8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景洪市嘎栋小学教师教
育技术能力培训学习。经过认真学习八个模块的内容,无论在教学和学习的理论水平、计算机操作水平、教育教学的理念、教学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及评价等方面都有了重要的转变,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对现在和今后的教育教学有较大的指导和帮助。现总结如下:
1、提高了信息技术的素养,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教育信息技术的整合,同时,我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信息技,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新的问题。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直观形象,学生明白易懂,特别是教学流程图让教学过程更加明朗化,为我的教学增添了光彩,使我对课程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2、掌握了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知识、研究方法,教学媒体选择和使用方法,学习媒体素材的加工和获取方法,掌握了信息检索加工利用方法、授导型和探究型教学设计的模式、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资源、确立步骤、分析评价),教学资源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基本概念,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等。
3、具备了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及教学条件有效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具备了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加以优化教学环境的能力,具备了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学习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力。
4、本次培训采用网络学习、小组合作的形式,时间空间灵活,给人轻松自由的选择学习时间带来了方便,特别适合边工作边学习的人。通过在线讨论的方式进行,这一点也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线讨论中,不但解决了老师布置任务,而且解决了平时教学中的困惑,以及大家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同小组的互相沟通,互相帮助,最后经过小组互评,共同完成这次培训,小组成员也可以在全班讨论区发表个人意见,这样提高了小组成员的参与度。
5、学习内容非常实用,从计算机基础操作,如文档编辑,数据的统计处理,演示文稿制作,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加工方法等,如何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设计基本方法等基本技能开始培训,并结合大量中小学实际教学案例,特别是教学各环节的具体设计与处理,word中的修订功能用于电子作业的批改,excel中公式与函数用于成绩统计与分析,上网查找资源和一些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又为教师深入开展教科研、更多的获取资料、展示成果提供了帮助。
6、矫正了观念的偏颇。以前一提到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就把它同信息技术培训等同起来,经过这次培训明白了教育技术是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首先致力
于以科学观来考察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设计教学策略,力求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来获得尽可能理想的教学效益。
通过培训我深深地了解到一名优秀的教师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计算机在教学软件的控制下,打出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课件,部分承担了教师的职责,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从“被灌输”状态转向“自主学习”的状态。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对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学科整合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也促使自己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积极运用,使之发挥最大的能量,帮助我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学生,报效祖国。
通过此次培训,我对多媒体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本学科课程整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课件资源开发的思路和方法及整个过程都有了亲身的体验,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以及教学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实践,这是一次实用性非常强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优秀的案例给了我示范,坚实的理论给我教学的动力,把这次培训所学到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带到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提高
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我培训的目的和收获。本次培训使我真正领会到了新的教育技术理念,也发现了自己身上许许多多欠缺的地方。学习虽然完成了,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我们一定会在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真让教育技术为提高教育教学服务。
2.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总结 篇二
一、教育技术培训平台的教学设计
1、确定培训目标与培训内容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专题培训平台的建设目标确定主要依据两项内容:一是, 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二是, 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其中, 《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平台建设的根本宗旨, 是确定培训内容与培训教材主要考虑的对象, 学校要从知识与技能、态度与意识、创新、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来进一步细化标准中的要求。教师的实际需求是平台建设的落脚点, 开放平台的最终目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教师的学习与工作效率, 因此, 单一、硬性的目标就不适合全体教师, 一个科技程度高的智能平台应当能够依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内容与方式的调整, 适应教师实际需求, 这样方能使培训效率最大化。
2、选取平台内容与资源
平台内容与资源的确定需要紧密围绕教师的特点以及培训目标来进行。内容的选取一定要符合中小学教师的岗位需求、授课内容的发展以及认知的一般规律。根据认知发展理论, 人的认知是由感性逐渐认识上升为理性认知的, 进而才能够具有辨别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于成年的中小学教师而言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平台内容进行组织时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浅表到深层的原则进行。在确定内容与资源的呈现方式时, 设计方可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基础的互联网传输形式, 也可引入虚拟现实等新形式。
3、设计平台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即内容与资源的组织形式, 结构是否层次分明、是否具有逻辑性与规律性将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应用与评价。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专题培训平台的知识结构应当以各科教师、专家的教学实践成果与研究成果为基础, 综合考虑中小学教材的发展等因素。结构设计应当包括所有知识点的连接以及各层次知识点的说明等等, 并尽量配以图片形式的说明, 使学员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整个知识的框架结构, 选择自己要开始的节点。
4、构建多元化平台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不仅是对教师培训成果的检测要件, 还是整个平台合理性的试金石。一般来讲, 评价体系应当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 培训效果评价。培训效果评价应当能够及时发现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以及培训结业后存在的问题, 并能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学习方案与学习重点, 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体系。这部分最好采用达标检测或形成性试卷形式, 以便学员下载使用。二是, 平台运行评价。设计方要不断对平台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查、调整, 这就需要平台动态评价系统。该系统应当能够定期或不定期收集平台使用数据等信息, 并对相关功能模块进行多方面、多维度、长期性、阶段性的评价与修改。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专题培训平台的系统设计
1、培训平台的结构与功能设计
1) 培训平台前台结构设计
前台设计主要用于满足学员的基本需求。根据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特点来看, “培训内容—视频欣赏—案例分析—学习资源—交流互动—效果评价”的结构设计最为符合广大教师的学习意愿。为此, 笔者将前台结构设计为9 大模块, 即“培训简介”“培训目标”“范例欣赏”“培训内容”“资源中心”“实践园地”“互动空间”“评价系统”“拓展训练”。这9 大模块基本符合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以及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阶段性演进, 如“培训简介”模块对应学习准备阶段, “培训目标”对应目标确定阶段, “培训内容”“资源中心”对应学习支持阶段, “实践园地”对应内容理解、运用阶段。
2) 培训平台后台管理结构设计
后台是前台数据更新、资料添加、会员管理、平台检查等工作正常运行的操控中心, 也是整个平台的服务系统, 只有后台管理结构设计合理, 前台的模块运行才能更加流畅。通常, 后台的管理功能与服务形式要由前台的功能模块决定, 即前台需要后台提供什么, 后台就提供什么。具体来讲,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专题培训平台的后台结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更新与取消简介”“编辑、更新、删除”“分类上传”“查看与删除信息”“编辑与更新”“删除用户”“删除与提交调查”“主题与选项”。其中, “更新与取消简介”对应前台“培训简介”, “编辑、更新、删除”对应前台“培训内容”, “分类上传”对应“作品欣赏”“案例分析”“模拟考试”, “查看与删除信息”对应“互动空间”, “删除用户”对应“会员管理”。
3) 学员平台结构与功能设计
为了方便学员自主学习, 平台当中应赋予学员一定权限, 使他们能够在不通过后台的情况下对培训平台的部分信息进行管理, 如学员可以具有上传与下载扩展资料的权限等。笔者通过对中小学教师学习习惯的分析, 提出了七大板块的学员平台结构:培训内容、作品欣赏、案例分析、模拟考试、互动空间、资源库、学术动态。同时, 开发出“介绍与下载”“查看与添加留言”“分类下载”“显示信息”四项功能, 其中“介绍与下载”功能对应前四层结构, “查看与添加留言”对应“互动空间”, “分类下载”对应“资源库”。
2、规划屏幕画面
屏幕的画面效果直接影响到平台使用者的情绪与学习效果。随着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 互联网界面设计日益成熟, 各种各样图文并茂的页面形式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激发了人们进一步阅读、理解、参与的兴趣。在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专题培训平台的屏幕界面进行规划时, 设计方要考虑到学习性网站的特点, 尽量选择简洁、大方的版式对画面信息进行组织, 并遵循此多彼少的原则, 合理分配视觉表现力较强的符号在页面中的位置。
3、设计导航系统
导航系统是帮助学员快速适应平台学习的重要工具, 尤其是对于初学者而言, 导航系统能够帮助他们尽可能地少浪费时间在寻找模块与功能上。通常, 设计方要综合考虑导航的使用对象、提供对象以及网站的复杂程度对其进行设计, 尽量采用简单的结构, 以满足各层级学习者的使用需求。如可将导航系统安排在页面左侧或右侧, 以菜单或目录的形式出现, 或采用树状文件夹的形式对其进行编辑, 方便学员第一时间找到自己要使用的模块。
三、结语
3.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总结 篇三
关键词: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22-0016-03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进一步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并专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这是新一轮国家级、强制性并涉及上千万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1]
从2005年开始,辽宁、江苏、河南、海南、广西、四川、重庆、宁夏、云南九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作为试点率先展开了培训工作。[2] 2006年初,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了包括河南师范大学在内的五个省级培训机构,于2006年夏开始实施了四批培训,共计培训了近一千名省级骨干培训者。按照计划,这一千名来自全省各地的培训者将再对各地市的中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并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等级考试。
在河南省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还处于初始、试点阶段,即将全面铺开的时候,及时获取培训进展和实施效果情况,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可以迅速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确切依据,从而避免“培训工程轰轰烈烈,培训效果荡然无存”的局面,避免造成令人心痛的严重浪费,避免给广大教师的精神、时间、资金等多方面造成极大压力。
在积极探索参与式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对该培训模式的培训效果做了较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3]我们以《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主要依据,自制了调查问卷,对在河南师范大学培训基地接受培训的部分结业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86份,被调查的对象由语文、数学、英语等十几学科的教师组成,年龄分布从20岁~46岁以上,教龄分布从1年~20年以上。从样本分布来看,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
本调查共回收186份有效问卷,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1. 您所教的是什么学科?
2.您的年龄是?
3. 您教龄多久了?
4. 您接受过新课程培训吗?
5.你所讲授的课程使用的是新教材吗?
6.贵校有如下信息技术教学设施吗?(可选择多项)
7. 您怎么理解教育技术?
8. 您对互联网的认识是?
9. 您是否经常使用电子邮件与学生、老师、同学、朋友或家人等进行信息交流?
10. 您是否经常使用搜索引擎?
11. 如果条件允许,您会在将来的教学工作中使用上述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媒体与方法吗?
12. 如果您将来在课堂上使用教学媒体的话,那么您会根据什么来选择具体的媒体形式(如声音、动画、图片、视频,或者是电视录像、录音广播、计算机等)?(可选择多项)
13. 您现在会使用下列哪种软件?(可选择多项)
14. 您现在会使用下列哪种设备?(可选择多项)
15. 您认为以上提到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可选择多项)
16. 您认为现代教师是否需要学习、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方法?
17. 您认为合理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可选择多项)
18. 您认为教学设计是:(可选择多项)
19. 您认为教案中教学目标的作用是什么?(可选择多项)
20. 您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是如何编写的?(可选择多项)
21. 您使用过下列哪些教学模式?(可选择多项)
22. 您认为自己还需要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可选择多项)
23. 您认为下列哪些说法有道理?(可选择多项)
三、结论
从调查的结果看,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整体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育技术具有正确的认识。大多数教师没有只从计算机、投影仪、幻灯机、电视等硬件角度去理解教育技术,而是把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效率的过程与方法等软件技术也包括在教育技术范畴中,这是运用教育技术促进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说明培训具有明显效果。
2.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作用具有正确的认识。这对于促进教学由经验型向科学化转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对常见的软件和硬件设备掌握和使用较好。如绝大多数教师会使用搜索引擎(占95.2%)、Word(占98.39%)、Powerpoint(占79.57%)、Excel(占78.49%)、照相机(占80.65%)、VCD或DVD(占81.18%)等。
4.对一些重要的新的理念有清晰、正确的认识。如“教师应认识到技术是个双刃剑,尽量防止对教学、对学生不利的一面”(占77.96%);“运用网络资源应注意尊重原作者的劳动,尽可能注明出处”(占76.34%);“不利用技术手段传播不正确、不健康的内容”(占74.73%);“教师应自觉向学生示范并传授与技术运用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和伦理道德观念”(占87.10%)。
5.对师生关系也有正确的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占97.85%)”;“平等、协商的关系 (占70.43%)”。
然而,通过此次调查也发现了一些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具体情况如下:
首先,还有部分老师对于一些重要理念不够清楚。如有5.4%的教师仍把教育技术局限在物化的技术手段上;66.70%的教师只看到了互联网的优点,而不能全面认识到它也具有两面性;还有20.97%的教师认为只要是教学用途就无需注明网络资源的出处等。这说明培训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对新型教学模式(合作、探究式教学)了解的教师不足30%;能够经常使用电子邮件的教师还不足一半。
其次,仍然有25%的教师没有接受过新课程培训。需要强调的是,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基于新课程培训和信息技术培训基础上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另外,从今年起,全国绝大多数省市都要实施新课程,如果没有接受新课程培训,不要说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效果要打折扣,恐怕更重要的是会严重阻碍新课程的推行。
第三,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如45.16%的教师所在学校没有建成校园网,41.94%的教师没有电子备课室。
以上问题和不足有些是培训中可以加以改进的,但是还有些问题是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以协调,学校自身加强建设和管理才能够解决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正确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11):20-21.
[2]刘玉.九省首批培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N].中国教育报, 2005-07-21(1).
4.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总结 篇四
这次的培训课程主要是分为了八个模块,每一模块的学习都使我受益匪浅。其中第四模块和第六模块的学习使我印象最为深刻。第四模块设计研究性学习,这一模块主要是在单元设计中设计一堂研究性学习的课。通过学习这一模块,让我学习到如何更好的设计一堂研究性学习的课。这也是我以前在教学过程中的弱点。通过学习我也分析出了我的研究型课堂不成功的原因,首先我应该把一些准备的任务放在课前让学生进行;再次就是在课堂中我应该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如果我再讲一些东西肯定会影响学生设计的时间;最后就是我没有注意我这堂课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知道了这些原因我想在我以后的课堂中加以改进肯定会有好的效果。第六个模块设计单元学习评价。评价对于我们的课堂来说是必不可上的,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如何设计课堂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了这一模块我也认识了更多的有关信息化教学评价的方法,如:电子档案袋、量规、概念图等,其中让我最喜欢的就数“量规”了。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将量规与作业分析等评价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可以有效降低评价的主观随意性。应用量规,可以由教师评价学生,也可以学生自评或互评。如果事先公布量规,对学生学习还会起到导向作用。
在培训中,明白了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可以改变陈旧的教材观和教学观,改变教学环境、手段和方法,变革教学模式,也有利于面向全体同学,有利于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更快,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通过这次培训,不仅学到很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和其他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大家坐在一起畅所欲言,互相讨论,交流,把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让老师来帮助解决,这样使得相互之间都得到了学习,巩固知识的机会,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也希望今后能多举办一些这样的培训,因为计算机知识更新是很快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把工作做得更好。在工作中,我要利用所学到的计算机知识,设计课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成绩。
5.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总结 篇五
篇一
xxxx年x月xx日至xx日,我有幸参加了xxxx年x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培训地点是在xx进修学校里。通过6天的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我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听了培训老师的指导后,我感触最深的是Flash课件制作技巧与白板的使用与管理。培训中,老师一方面要求我们以超脱姿态,踏实前行,坚持遵循教育规律,研究教育手段新思路;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自觉培养自学发展意识,力求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促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上新的台阶。通过深入学习,下面谈一谈这次培训学习的一些感悟。
一、深入掌握Flash课件制作技巧
通过两天学习Flash,使我对Flash的动画制作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了解动画原理,了解帧与层的概念,通过多个简单的动画制作实例,为我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我原先学会了一些简单的Flash知识,制作过作品参加比赛评比,但制作出的作品不理想,技术含量不高,此次培训,老师从浅入深,从基本的概念理解开始,以实例入手,给我印象深刻的知识点是音乐的播放与停止、遮罩层的使用、动画制作等技巧。这些技巧的应用,将大大提高我今后制作课件的水平及效率,学就能用,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二、初步学会电子白板的使用与管理
原来我对电子白板的认识几乎无从下手,其中一个原因是我校并没有这些设备,但通过这次学习,我才明白:交互式电子白板就是集传统的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新兴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就是要学习好电子白板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才能学以致用,真正地发挥它强大的功能。
通过专业教师的讲解,以下几点是我的小小收获:
1、利用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可以省去许多传统的教学工具,如粉笔、刻度尺、三角板,圆规、挂图、电视(DVD)等。
2、恰当地选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来创造教学的丰富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教学知识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一方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3、政府教育部门应加大财力投入,尽快普及白板教学,作为教师,人人应会用巧用白板进行上课,这样的教学手段才能创设出高效的课堂。
三、认识了新的课程——微课
在一天老师的讲解下,我初步认识了“微课”这一门新的课程。他们指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
通过学习,本人从别人的身上学习到一些有关微课设计的知识。一节微课能否设计得好、教学效果佳,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我首先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尝试做到如下几点:
1、知识点尽量选择教学的重点、难点。
2、知识点的选择要细,十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
3、知识点要准确无误,不允许有文字、语言、图片上的知识性错误或误导性的描述。
4、要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
四、初步认识“思维导图”
老师重点讲授21世纪全球革命性思维工具、学习工具——思维导图,介绍思维导图的由来与思想方法,展示典型的思维导图范例,介绍思维导图软件工具用法及其特点,并利用思维导图解决实际问题。
制作思维导图的流程大致为以下几点:
1.将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本单位一图文的形式放到中间。
2.围绕基本单位来做放射性的思维发散。
3.将放射线思维标注关键词。
4.对关键词再做进一步的发射型分解。
5.对最后得出的词进行连线。
6.当找到最终多次出现的词汇时,可以以此词汇作为基本单位来在做一个思维导图。
7.对所用的导图要有主次之分,字体,整洁,清晰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8.如果能以图像形式作图,效果更佳。
作为一名初学者,通过此次培训的学习,我基本上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在工作中把握重点、精炼想法,让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师能人。
总之,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使我受益匪浅,其感触非一言能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的优秀教师。
篇二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活动即将结束。在这段时间里,我克服了工作和学习之间的时间冲突,合理安排时间,按时登录平台学习,聆听专业教师耐心的解惑和真诚的传授,使我特别的感动。
这次培训给我的感觉是全新的:足不出户,就能聆听专家的讲授,与同行交流讨论。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走到了我们身边,认识到课堂上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教学之
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我体会到教育对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次培训中学习的都是现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技术,如翻转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微课的设计和应用等等。在培训微课时,老师讲解非常明了、清晰,认识了新的课程——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
通过学习,本人从别人的身上学习到一些有关微课设计的知识。一节微课能否设计得好、教学效果佳,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我首先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培训者有时间去观看,就能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即使一下看不明白,可以反复地去看,直至自己学会为止,这符合了微课的设计理念。这样的培训方法既让我们学得了技术又可以在教学中边学习边实践,让我们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真是两全其美。
培训内容既充满新鲜和实用感,又有一种挑战性。因此我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是充满了乐趣,充满了兴趣。所以当这些课程留下让自己动手操作实践的作业的时候,我都感到很兴奋。我每次都认认真真的完成作业,有时作业做的不好,就一次次的回看视频教学以及专家的讲座,争取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
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使我受益匪浅,其感触非一言能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把这次所学的内容和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提
高教育质量,让学生快乐成长。
篇三
美好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活动已经结束。在这段时间里,我克服了工作和学习之间的时间冲突,合理安排时间,按时登录平台学习,积极参加YY的答疑活动,感受省管老师工作的真诚,感受授课教师的风采,聆听他们耐心的解惑和真诚的传授,使我特别的感动。
这次国培给我的感觉是全新的:足不出户,就能聆听专家的讲授,与同行交流讨论。这段研修的历程,有压力,更有收获。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走到了我们身边,认识到课堂上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教学之
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我体会到教育对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次国培中学习的都是现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技术,如翻转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微课的设计和应用,以及office2010的技术等等。培训内容既充满新鲜和实用感,又有一种挑战性。因此我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是充满了乐趣,充满了兴趣。所以当这些课程留下让自己动手操作实践的作业的时候,我都感到很兴奋。我每次都认认真真的完成作业,有时作业做的不好,就一次次的回看视频教学以及专家的讲座,争取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
在培训微课时,老师讲解非常明了、清晰,只要培训者有时间去观看,就能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即使一下了看不明白,可以反复地去看,直至自己学会为止,这符合了微课的设计理念。在国培中我是李XX老师坊的学员,能够在这个坊里的学员都是幸运的,我们可可以通过QQ群平台以及QQ好友等方式与李教师进行互动,李老师又不厌其烦进行一一地解答,在李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都顺利的完成了任务,而且也产生了学员与老师互动,学员与学员互动的培训模式。这样的培训方法既让我们学得了技术又可以在教学中边学习边实践,让我们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真是两全其美。
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使我受益匪浅,其感触非一言能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
学行为,并把这次所学的内容和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提
高教育质量,让学生快乐成长。
篇四
xxxx年xx月xx日至xx日,在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天门xx名一线教师来到了湖北省奥林匹克中心,参加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骨干教师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6天,但给我观念带来的冲击、思想带来的变革、能力带来的变化却是无与伦比的。
近年来,我大大小小参加过多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了,从最早的幻灯机、录音机、电影机等当时名为电教设备使用的信息技术培训,到xxxx年的网络初识培训,再到xxxx年的真正意义上的电脑使用技术培训,再到xxxx年的因特尔培训,及至xxxx年的微软助学培训,可以说,每次的培训,都见证着课堂教学中信息化设备的变化、课堂教学的变革。这次,我又一次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所接触的内容,又一次见证了课堂教学信息设备的革新、教学方法的革新,也使我的信息化教学理念产生了再一次的变革,更使我感觉到了身上担子之重。
1、理解了为什么这个时候教育部、省教育厅开展这次培训。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现在,我所在农村学校都普及了班班通,教学点也完成了“教学点数字全覆盖项目”建设,所有学校的数字化设备已基本追上了城市学校,这为农村偏远学校实现信息化教学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看看外边的世界,现在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使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技术变革高速时段,网络已进入人们日常生活各方面,许多学生都已可以熟练“玩”电脑,然而作为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却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教学方式上,许多教师根本就不能用、不敢用、不会用这些数字化设备,更别说利用网络或数字资源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了。现在开展这次培训,无疑就是让大家不与社会脱轨,不与时代脱轨,能够迅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改变大家对数字化、信息化设备和资源的认知,让大家由“怕”变为“爱”,由“疏”变为“亲”,让大家由习惯书本和粉笔变为习惯屏幕和鼠标,由习惯黑板变为习惯白板。充分利用好“三通一平台”,让优质资源效率最大化,让每们学生享有平等的教育。
2、更新了众多的信息理念。通过xxx老师的《政策解读》,我了解了国家现在对教育信息化的高度重视,更了解了传统与现代的差距,知道了自己现在的工作社会需要的差距。通过xx老师的《技术引发的教育变革主题报告》及xx老师《新技术、新媒体、社会性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等在教学中等应用》等,使我的信息理念彻底得到了转变,可以说,这是我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
3、掌握了新技能。通过xx老师的《信息化环境的运行和维护》的学习,使我对信息化环境的运行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使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过去,我从来没有在这方面作过思考,但通过本次学习,我才发现,信息化环境原来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它的运行与维护,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作为一个新的兴趣点去钻研它,争取有所收获。
4、巩固和提升了过去有的技能。回想起xxxx年参加全省教育装备干部培训时厂家介绍电子白板,自己还觉得很遥远,与自己不相干的东西,却在短短的两年后就来到了身边,进入了平常课堂中,忽然心里有种害怕的感觉。时代发展太快,自己被世界扔开得原来这么容易!电子白板安装后,由于没有认真、系统地学习,在电子白板的使用上,只能自己按照图标或者说明上说的基本功能去乱摸索,浪费了许多时间,掌握的功能却少之又少,只有许多基本功能投入使用。通过xx老师的《电子白板应用技巧与维护》的讲解,使我对目前学校班班通设备中的投影式电子白板及教学点电子白板功能电视的应用技能上了一个大台阶。相信回去后,我一定能使电子白板的作用发挥得更好、更大。当上到xx老师的《PPT制作
与美化》课时,忽然就有了亲切感。从OFFICE97到OFFICE2010,我都接触使用,使用得最得心应手的莫过于xxxx,由于工作需要,做了许多PPT,现在再重新面对,而且是自己不是太喜欢的2010,倒也有了全新的感触和认识。看到孙老师制作的优美的PPT,忽然才发现,PPT依然强大,如果用心,它并不比FLASH差,甚至更牛!
5、找到了终身学习、自我提升的突破口。一直以来,总是叹息自己没有机会亲临各位优秀教师身边,聆听他们的教诲。通过xx老师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才发现自己原来学习走进了一个误区,其实,现在网络这么发达,设备这么齐全,只需身边连一线,何必千里求一信!只要一根线,就可以很容易把各位专家教授请到身边来,想怎么听,想听多久,都非常容易。说起来,只在于自己想不想学,而不是能不能学啊!
6、感觉到了身上担子之重。这次集中培训时间很短,只有5天,但5天时间,对于一个中小学教师对于学习来说,已经是很奢华的。全省几十万教师,能选多少人来参加培训。全省素质提高工程,每年2万人,做了十年,只做了20万人。而现在要在4年时间完成50万人的培训,那么,大部分的教师只能通过网络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来参加这个培训,是万分幸运的人。幸运就意味着责任,做为种子老师,在我们身上,还有肩负有讲授的重任,我们回去后要传帮带,给其他教师讲座,培训。我能完成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吗?心里真是没底!
另外,非常感谢上级领导对参培人员的关爱,使我们不仅有着舒适的居住环境,食宿非常方便,而且培训地点就在住的地方,这对人生地不熟的我们来说,真是太好了!
不管如何,培训后回去,我将一是不是断加强自我学习,努力继续提升自己;二是积极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探索提升设备与资源应用的途径与方式;三是扎实开展培训,努力让身边的同事都迅速成为信息化设备应用高手,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教学效益更加显著!
篇五
今年寒假我有幸参加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远程培训的学习。通过学习,我明白了网上学习的重要和快捷。在培训学习中,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厚实文化底蕴、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学习理念、丰富了专业理论,现总结如下:
6.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总结 篇六
培训研修总结
我有幸作为学校管理员参加了2017年榆林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通过第一期十多天的培训和学习,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现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我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收获颇多,现将一期培训总结如下:
一、树立了新的理念
1、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者培训,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天的时间,但是每一天紧张有序的培训都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在平时我都停流在基本应用上,然而通过此培训,才真正的认识到自我在专业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业务提升方面还有大量的知识要学习,只有这样随时为自我更新,补充新识,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
2、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 备素质之一,如果信息技术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教师。
二、提升了专业知识
1、通过聆听专家教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解读”、“信息化教学环境”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信息技术老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发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2、通过聆听专家们对“资源检索与获取”、“多媒体素材的处理”、“办公软件综合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微课设计与制作,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太落后与不足。如听黄威荣教授对“办公软件综合应用”的解析和许亮老师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设计”深入仔细的分析与演示操作,使我真正的知道了什么是办公软件强大的功能,平时我只会对办公软件进行简单的应用,没有更进一步去学习,听了黄教授和许老师的解析与演示操作,深刻的认识到什么专业知识,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来丰富自我专业知识。
三、开阔了交流空间
1、远程研修教育不再局限在课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媒体通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薄弱环节强化学习,直到完全巩固.更加便于对每个知识内容的融 会贯通,使原来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成为现实。
2、通过这个平台,与全国教育专家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聆听他们的辅导讲座、鲜活的案例和丰富 的知识内涵,让我开阔了视野。专业方面,通过论坛与同仁们的谈化学、探迷惑,使我在思想、专业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这种平台,使我们的距离变得更近、更方便交流。
3、通过看视频,视频答疑让我们有了一次与专家学者进行近距离探讨问题的机会。在答疑过程中,专家们的建议和意见对我们今后更好地驾驭课堂,更好的解决课堂突发事件提供了 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专家学者们奉献了他们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水平,让我们收获了知识的同时,也让我们增长了见识。通过观看答疑,我得到了很大启发,学会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窍门,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来说感觉受益匪浅!与专家老师交流,在班级论坛中发帖、回贴,进行论坛研讨等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并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四、注重了细节渗透
本次培训中,专家教授们都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们通过专题讲与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和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一些学科常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真正的学有所获。
五、更新了教学方法
1、此次远程教育培训,教育观念有所更新,教学方法更新,让我们农村教师也充分享受了运用远程教育培训的成果。结合专家讲座、作业练习、教师间相互交流等学习方式,更新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
2、本次培训让我在研修项目:工作坊研修中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收获颇多:学校管理员的自责,校级工作坊的创建、管理;学员的管理以及学员的基本任务。这将对知识更新,能力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在基于网络的学习的平台,是我们学习的真正平台,我们可以畅所欲言,不拘一格,这样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六、增进了老师的友谊
1、通过远程教育培训,在学习的同时,在班级论坛学习交流时与县内县外相识或不相识的同行朋友进行网上探讨。学到了许多新的教育观念,也通过同行的帮助,解除了自己在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中的许多困惑。“发帖、回帖”充分交流阐述自己在教育教学的感想、心得、体会,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真挚交流,增长了教师的见识,增进了我们老师之间的友谊。
2、在培训的整个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在学怎样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我学到了一些原来自己也不是太清楚的知识,巩固和升级了自己的知识库,这一点是非常有价值的。在本次培训过程中,通过完成专家推荐的作业,我发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深深感到自身的不足,感到加强学习的重要性。很多老师的作业中提供了精彩的案例,优秀的教学设计,完美的教学策略„„这些都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3、培训是短暂的,效益是明显的,收获是充实的。远程研修平台上的老师都在努力地学习,积极地参与互动,发表文章和评论,指导老师几乎每天深夜十一二点都在网上批阅我们的作业,与我们互动。像他们这样孜孜不倦的精神真是值得我学习。
4、这一次培训活动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课后经常撰写教学反思,以便今后上课进一步提高。
这次研修,使我耳目一新。通过深入学习,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才能适应社会,适应学生。这次培训我感觉增强了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只有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树立新的教学观,转变教学方法,才能讲出好课,才能讲出学生喜欢的课。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是一本教科书,一本教案就是教学的全部,往往在教学中教师千言万语,学生无动于衷,根本没有兴趣听老师在前面大讲理论,在实践中根本无法运用,这些理论应该由实践来支撑。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往往我们考虑到的只是“我该如何教”,而忽视了 “学生如何去学”的问题。有人说过:讲好一节课,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更是一个心灵交汇的心理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只是平平淡淡,没有激情,那么学生的情绪也不会特别高涨。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自我的情感体现是非常重要的。
7.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总结 篇七
博耶尔 (Ernest L.Boyer) 认为学习共同体 (learning community) 是一个由教师 (本文指被培训者) 、培训者以及其他人员组成的组织。在学习共同体中, 成员有清晰的奋斗目标, 可以面对面的沟通与互动。①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中是为完成真实任务, 解决实际问题而与其他人相互交流和协作, 这促进了教师对知识的理解与获得, 也促进了知识和情感的分享。②因此, 笔者认为作为学习共同体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有共同体的学习目标; (2) 作为相互关系系统的一部分, 彼此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 (3) 人员之间坦率的相互沟通, 交换角色; (4) 共享资源和成果, 共同解决难题。
本文中的学习共同体由培训者和被培训者以及管理人员构成, 成员角色可以根据其自身的优势自由确定, 比如当某一被培训者熟知某方面的培训内容时, 则这个被培训者可以充当培训者的角色。共同体成员以“分享 (资源、技术、经验、价值观等) 、合作”为核心, 以共同目标为纽带联结在一起, 互相交流和共同学习的组织。作为一种学习方式, 学习共同体可以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进成员之间的协作及信息交流, 使个体在团队的互动中获益并培养个体与他人有效协作能力。
二、 培训模式构建
为基于学习共同体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 (如图1) 。
(一) 培训模式关键要素分析
1.培训情境
培训情境是培训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培训者根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被培训者的特点来创设培训情境。被培训者则是培训情境中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和解决者;在学习共同体的培训情境中, 实行“主导——主体”的教学方式, 强调“双主”地位的充分发挥, 即以培训者为主导, 被培训者为主体, 被培训者是学习任务的主动探究者;培训者是指导者, 鼓励被培训者自主质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培训者、被培训者与发展
在培训活动中, 成员间通过交流学习、分享学习资源等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因而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同时, 他们能及时发现自己在知识、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方面的不足, 以便及时补充修改, 从而完善培训活动, 因此, 整个培训过程是个发展的过程。
3.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是整个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它对整个培训有着调控和指导作用。在此模式中, 以达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培训目标, 提高教师教育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培训者和被培训者以及他们之间可以通过交流协商, 在总体目标确定的前提下, 根据自己的内在需求, 分层次、分阶段的确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
4.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是由培训者和被培训者相互了解、相互沟通、在交流协商的基础上共同开发和设计的。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技术综合能力, 培训内容应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
5.评价体系和修改更新
评价体系和修改更新环节贯穿培训的整个过程, 是有效实施培训的基本保障。本文采用的评价方式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共同体成员随时进行评价以调整某些要素, 适应具体的培训要求。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评价体系侧重成员的交流沟通、协作能力, 注重被培训者共同体能力的发展, 应坚持积极观念, 多给被培训者以自信和正向的评判。
6.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是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协调、管理以及配备人员, 使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行政机构。该机构通过了解模式中人员的需求、培训内容, 培训情境等情况, 以便对培训机构中存在的不足及时给予补充, 保证培训活动按规章制度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二) 培训模式的特点
1.该培训模式包含十个要素, 包括培训情境、培训者、被培训者、培训内容、培训目的以及评价体系等。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安排没有起点和终点, 表明设计的非线性和弹性。
2.培训情境位于该模式的核心位置, 培训情境周围的培训者、被培训者、培训目的和培训内容四个要素, 用环线连接, 并通过双箭头分别与培训情境连接, 表明在具体的教学培训中, 要素间是相互关联的, 并通过培训情境相互作用的。
3.环境是开放性的, 处在模式的最外围, 指社会大环境及其设施。本模式强调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并且培训情境在环境中创设的, 培训活动的设计和流程始终要以环境为基础。
三、培训策略
(一) 课题带动培训策略
课题小组可以由培训者和若干个被培训者构成, 在这个小型的共同体中, 成员间进行合理分工, 然后依据自己的研究任务创设情境、查找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为及时了解成员间的研究状况, 一段时期后, 可组织面对面的交流, 结合成员间的当前成果, 作出适当的调整。同时, 将教学科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促进了教师的教学从经验型向研究型、专家型发展。
(二) 自选式培训策略
培训者事先设计几种培训方案, 由被培训者自主选择。在培训目标和总培训内容都不变的情况下, 被培训者根据自己某一阶段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特定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相同的被培训者可以组成一个小型的学习共同体, 由对这方面知识掌握比较扎实的被培训者带领同伴共同研究、共同进步。当学习达到某个阶段时, 被培训者也可以要求培训者进行适当的集中授课, 以解答疑问。同时, 共同体成员间可以通过当面交谈, 及时了解成员间的学习情况, 当被培训者修满某一级培训方案所规定的学分, 可以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
(三) 综合实践活动互动培训策略
综合实践课的实施需要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与协调。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理论知识为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 实践活动也促进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设计课件《桂林山水歌》来检查对教学设计理论的理解, 前提是被培训者已经学习了这方面的理论, 且对被培训者进行分组 (注意校与校之间成员的搭配和专业搭配) 形成学习共同体。成员按照习得的教学设计理论知识, 通过交流、集体备课、辩论等形式达成共识, 对课件进行设计、开发、试行、评价, 最后得出最终结果。该培训策略把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应用, 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摘要:无论哪个学科的教师, 在必须具备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素养的同时, 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本文分析了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并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构建基于学习共同体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模式, 同时对培训模式进行分析, 最后提出相应培训策略, 从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并把教育技术知识应用于教学, 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8.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总结 篇八
摘 要: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中小学教师要成功地把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同时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已成为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本文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项目的基础上,以学科教师教学设计的需要为出发点,探析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内容框架。
关键词:信息技术能力;资源整合;MindManager;培训内容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6-0082-04
中小学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信息社会的基本生存手段,也成为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时代赋予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责任,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如何选择适合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内容对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搞好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青海省城西区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项目和“利用网络环境建立城乡互动教师专业化能力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项目中对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小学教师、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中小学教师以及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实际培训,拟从培训内容的角度出发,探析培训内容框架,希望对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现状分析
综观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现状,很多培训仅局限于教师的信息技术基本操作,例如演示型的课件制作,机械地照搬国外的一些培训模式,真正把信息技术应用融入到教与学全过程中的培训少之甚少,因没有得到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能力依然很弱。有些培训虽然贯彻了课程改革的思想,深入到教学与课堂的新课程政策,但培训内容过于笼统,不能有条理、有层次地规划培训内容,使接受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很难把握培训的真正目标,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提高不大。
笔者在青海省城西区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虽说已经参加过多次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但是因为没有一个系统化、框架化的培训内容作指导,培训时大家兴趣高涨,学完了却不知用到哪儿,一段时间后也就忘记了。鉴于此,在利用网络环境建立城乡互动教师专业化能力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项目启动之始,笔者和其他研究者就一起探析了一个自下而上、层级递进式的适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框架。
二、培训内容框架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是指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高效地获取教育信息、批判性地评价教育信息、高效地应用教育信息并创造性地利用信息不断改进教学,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创新教学结构和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中小学生具备较强信息能力并形成中小学生良好的信息心理和高尚的信息道德品质的综合素质。[1] 通俗地解释,就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上好一堂课。
笔者探析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内容框架正是基于帮助学科教师上好一堂课的目的,将信息技术能力拆分为中小学教师要掌握的由低到高的几种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学习信息技术。如以地理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备《澳大利亚》(人教版地理初一上学期第八章第四节)这节课为例:首先,教师要规划教学资源的存放位置,这就需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其次,获取一些资源,这些资源的获取途径有网络、光盘等;再次,对获取的资源进行处理,然后整合处理后的资源;最后,进行综合运用。我们将这一系列的操作过程需要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划分为以下五种能力,如图1所示。
1.基本操作能力
基本操作能力是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最基本的能力,它指的是中小学教师能够利用计算机管理各种类型资源的能力。具备基本操作能力需掌握以下内容:
⑴认识计算机中资源管理和组织方式;
⑵浏览文件与文件夹;
⑶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那么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资源呢?下面从教学应用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和逐步熟悉计算机中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并考虑如何有效地管理教学资源。
例如,王老师在制作《澳大利亚》(人教版地理初一上学期第八章第四节)课件时,收集了很多资源,包括图片、文档、Flash课件、压缩文件和网页等。由于资料比较多,她在备课时找某一文件感觉非常吃力,常常需要进行搜索才能获得需要的文件。显而易见,当收集的资料越来越多的时候,如果不进行分类管理,很难及时找到所需要的文件。用计算机的两大管家(“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来管理资源,就不会有这些困难。下面是我们为王老师规划的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资源管理的内容,具体细化框架如图2所示。
2.资源获取能力
资源获取能力是指教师具备的在教学准备阶段利用各种工具搜集、获取教学资源的能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时,需要丰富的资源支撑,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资源获取能力。在信息时代,教师必须掌握从网络中获得资源,这包括资源检索与收集,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熟悉一些获取工具,针对教学目标和需求收集相应资源。
例如王老师为了制作《澳大利亚》的课件,在获取资源部分需要完成两个任务:其一,在网上搜索有关澳大利亚的相关资源,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其二,对手头已经拥有的资料进行二次捕获,这些资料包括课件、文档、光盘中的图片及视频等。为了掌握这些技能,我们为王老师设计的学习内容如下,具体细化框架如图3所示:
⑴IE浏览器的使用;
⑵搜索引擎的使用;
⑶网络下载工具的使用;
⑷图像捕获工具的使用;
⑸视频捕获工具的使用。
3.资源处理能力
当教师掌握了获取资源的能力,就能够利用网络或者采取其他方式获取第一手的资料。然而当使用这些收集到的资源进行辅助教学时,有些原始资料不能够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所以必须经过二次加工、处理才能适合教师的教学需求。我们把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称为资源处理能力,主要包括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的处理与加工能力,中小学教师具备这些能力需要掌握如下内容:
(1)图片素材简单加工与处理工具——画图;
(2)图片素材加工与处理的工具——PhotoShop;
(3)音频、视频素材简单加工与处理的工具——会声会影。
在《澳大利亚》这节课中,王老师为课件的制作下载了一些图片和视频。她想对其中的一些图片进行简单处理,如缩小或者放大;对另外一些图片要进行高级处理,如截图等操作。在视频的处理上,则需要把下载的视频片段中的其中一段视频截取下来,然后将这些视频合成一整段反映澳大利亚风情的完整视频,并配以背景音乐和文字说明。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王老师需要学习的具体细化内容见图4。
4.资源整合能力
资源整合能力是在对教学内容做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将收集处理好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中小学教师要达到这个能力需要掌握如下内容:
(1)使用MindManager规划教学内容;
(2)使用PowerPoint整合教学资源;
(3)使用PowerPoint模板制作课件。
教师收集、处理好所有的资源后,正式进入备课阶段。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可利用特定的技术平台进行整合。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资源的整合能力呢?
在王老师的备课阶段,教学内容的规划方面我们选择了MindManager,这个软件既是一种表达知识的网络图形化技术,又是思维可视化的表征工具,更是一种优秀的计划规划软件。笔者认为用MindManager软件进行备课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呈现资源的平台最终还是定为广大中小学教师较熟悉的PowerPoint软件。然而,这里的学习不再是从最初的插入幻灯片、背景设置等基础开始,因为大部分一线教师经过多次培训,已初步掌握了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会使用PowerPoint工具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因此,在这块知识的学习中,我们主要让王老师制作更加漂亮、美观的教学课件,并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超链接和使用模板等高级操作,具体内容框架如图5。
5.综合应用能力
随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的形成,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中小学学科教师需要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有机整合,综合应用能力就是这些能力的集合体。在中小学教学中,构建数字化教学环境、优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创设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学习方式都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面临的新任务,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构建基于学科的专题学习网站。
在为王老师设计的学习课程中,先是为她铺垫了专题学习网站的理论知识,如专题学习网站的构成、原则等。然后介绍了制作专题学习网站的工具——DotNetNuke,DotNetNuke是一个功能十分强大的开源门户网站框架,它提供了制作网站的基础框架,包括权限管理和内容管理等功能。详细内容框架如下,具体内容如图6所示。
⑴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
⑵DotNetNuke平台的使用。
三、结论
为了更好地满足和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需要,我们以一个学科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内容为例,详细探析了在信息时代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内容框架。在探析整个框架的过程中,我们以前期教师培训工作经验为出发点,以整合各种资源优化课堂结构为核心,力争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形成框架式培训内容,使培训者明确整合不仅仅是表现为策略或内容上的交叉、渗透、组合、综合,更重要的是表达一种新思想的教育理念。
当然,在撰写此文之前,我们探析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内容框架已经指导“利用网络环境建立城乡互动教师专业化能力协同发展的模式研究”项目组完成了该项目的成果之一——《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教程》的编写。在该教程被运用到项目中进行培训时,笔者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确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修岩.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及培养[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2004,(2).
9.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总结 篇九
培训研修新得
今年九月下旬,我和同事一起,有幸参加了湖北省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学习。从一开始,我们的学习就得到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技术支持和精神鼓励,从未间断。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专门成立了的领导班子,省、县、校都创建了信息技术提升项目培训QQ群,我以校级管理员、校级辅导员和学员三重身份参与了学习,由于没有经验,每天都要向上级辅导员请教,向学员解答在培训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通报学校和个人学情,鼓励学员积极学习;竹溪县教育局的领导也多次在网上通报项目学情。白天搞好教学,晚上解答学员的问题、批改学员作业、组织学习、通报学情,常到十二点以后才能休息。全乡56人参训,原有两人参与省里管理员、辅导员培训,回校后中心学校领导班子调整,参训的原周校长调离,全乡的管理辅导工作固只有我一人担任,好在中心学校各位校长通力配合,全乡学员的积极刻苦学习,在规定时间内,我乡所有学员全部合格。为此我感到十分欣慰。
通过为期60天的培训和学习,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了我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收获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树立了新的理念
1、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者培训,虽然只有短短60天的时间,但是每一天紧张有序的培训都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在平时我都停流在基本应用上,然而通过此培训,才真正的认识到自我在专业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业务提升方面还有大量的知识要学习,只有这样随时自我更新,补充新识,更新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
2、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 备素质之一,如果信息技术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教师。
二、提升了专业知识
1、通过聆听专家教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解读”、“信息化教学环境”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信息技术老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发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2、通过聆听专家们对“资源检索与获取”、“多媒体素材的处理”、“办公软件综合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微课设计与制作,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识到从前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落后与不足。如听专家教授对“办公软件综合应用”的解析和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设计”深入仔细的分析与演示操作,使我真正的知道了什么是办公软件强大的功能,平时我只会对办公软件进行简单的应用,没有更进一步去学习,听了教授老师的解析与演示操作,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是专业知识,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来丰富自我专业知识。
三、开阔了交流空间
1、远程研修教育不再局限在课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媒体通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薄弱环节强数学习,直到完全巩固.更加便于对每个知识内容的融 会贯通,把原来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成为现实。
2、通过这个平台,与全国教育专家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聆听他们的辅导讲座、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让我开阔了视野。专业方面,通过论坛与同仁们的谈教学、探迷惑,使我在思想、专业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这种平台,使我们的距离变得更近、更方便交流。
3、通过看视频,视频答疑让我们有了一次与专家学者进行近距离探讨问题的机会。在答疑过程中,专家们的建议和意见对我们今后更好地驾驭课堂,更好的解决课堂突发事件提供了 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专家学者们奉献了他们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水平,让我们收获了知识的同时,也让我们增长了见识。通过观看答疑,我得到了很大启发,学会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窍门,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来说受益匪浅!通过与专家老师交流,在班级论坛中发帖、回贴,进行论坛研讨等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并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了细节渗透
本次培训中,专家教授们都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们通过专题讲与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和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一些学科常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真正的学有所获。
五、更新了教学方法
1、此次远程教育培训,使我们来了一次彻底的洗脑,教育观念、教学方法都有所更新,让我们农村教师也充分享受了运用远程教育培训的成果。结合专家讲座、作业练习、教师间相互交流等学习方式,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
2、本次培训让我在模块2:教师工作坊研修中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收获颇多:一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虚拟实验工具的策略;二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三是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四是对小学数学拓展教材资源提高教学效益和策略。这将对知识更新,能力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数学实验、关注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参与、关注课堂效益和质量。使我认识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的数学活动创造条件,“数学实验”则是学生数学活动的重要媒介,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用好“数学实验”,学生便有了“做”数学的机会,用好这些“数学实验”学生将有机会体验数学、经历数学。
六、增进了老师的友谊
通过远程教育培训,在学习的同时,在班级论坛学习交流时与县内县外相识或不相识的同行朋友进行网上探讨。通过同行的帮助,解除 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许多困惑。“发帖、回帖”充分交流阐述自己在教育教学的感想、心得、体会,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真挚交流,增长了教师的见识,增进了我们老师之间的友谊。
10.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总结 篇十
本次参加重庆市中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很快就结束了,历时虽然一个月多一点,又是利用业余时间,感到时间仓促而紧张,但是,通过认真的学习,我还是感到收获颇丰,现将总结如下:
一、转变了教育观念
通过这次网络培训学习,我接触到了专家学者们的教育新理念,同时也学习到了不少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通过视频学习,专家讲解,在线研讨,提交作业,同学点评,专家指导等,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原来的教育都是采用授导型的教育方式,都是老师的一言堂,在对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上还比较欠缺,通过远程培训,使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教师更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性格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的学习的需求。追求以人为本的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从案例与理念、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和分析,教学上要将授导型与探究型相集合,教学上逐渐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探究型的学习活动,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在以前的教学中,不太重视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学习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的争强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次培训后,我的教育观念上有了一个较大的转变。
二、提升了自己的认识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近些年发展得很快,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走在时代的前面,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消除职业倦怠。由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其次要明确自己今后所要研究追求的目标: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渗透的自觉研究;在案例中反思——基于教学事例的进行思索;在行动中研究——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案。最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施,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多积累为今后的课题研究准备好科学依据,把每一节课或平时的教学所思所得及时记录,进行积累为今后的科研准备实践材料,找准自己教科研的切入点,注重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培训,我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无论是对教育教学的定位,还是教学方法的实施,都得到了升华。我边学习边回顾自己的教学行为,更新观念,用以指导今后的教育实践。
三、重视了反思和总结
通过学习我感悟到在教学中,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教师的教学都不是完美无瑕的,或多或少都有缺陷的和不足的,只有不断的通过自己对自己教学的评价,教师之间的互相评价,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找出自己教学上的不足,通过自己不断反思和总结,一步一步的向高标准靠拢,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才能适应教学不断发展的需要,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教师的要求。
11.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总结 篇十一
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受长期农村生活环境影响,音乐教师在新课程新技术的实施上有严重的“视障”,手段较单一,大多采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音乐课堂上教师就是单纯的让学生学学唱歌,演奏简单的乐器,教一些当地流行民歌,对音乐鉴赏与基本的音乐乐理知识讲解根本无从谈起。此外,因农村地区条件与资金投入均有限,不少音乐教师均未接受过音乐教学相关技能培训,教师不懂音乐教育学与心理学,音乐理论素养相当低,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均无法满足音乐课程需求,种种现象均不利于农村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需引起高度重视。
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创新能力培训策略
1. 音乐教师方面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应有计划、有目的,需通过多样化培训模式与教学形式相结合,方可达到培训目标。因此,培训机构的培训模式不可仅局限在传统的短期培训中,也不可完全照搬城市培训模式,培训的方法应满足农村实际情况,拓宽思路,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取长补短,结合音乐教师现有教学水平,通过培训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还可通过各种大型教师文艺晚会、歌唱比赛等活动的开展,提高他们的音乐涵养。
2. 培训内容方面
(1)注重课堂的动中寻乐,提高学生音乐知识学习积极性
爱动为学生天性,中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更好动,那么在培训的过程中就应让音乐教师结合这一特性引导学生在音乐课上动起来,以达到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如在音乐课堂上进行歌唱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边打拍子,边念节奏,让学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再演唱此曲。部分节奏感较强,较活泼的曲子,还可让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演唱,包括“打铜鼓、吹喇叭”等动作,这些音乐器械都较常见,也更满足农村地区音乐教学实际,还可渲染音乐课堂气氛,学生自然也就融入到音乐知识学习中。
(2)鼓励音乐教师转变教育模式,通过现代化教育手段完成教学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营造一种和谐、自由、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与师生关系,学生将教师视为自己的朋友,才能在遇到问题后敢于询问教师,进而喜欢上音乐课。此外,教师还应有民主意识,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音乐学习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另外,培训机构还应鼓励教师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增强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包括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让学生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观赏音乐歌曲,或让学生一边听歌曲,一边看风光片,边听边看,更能让学生沉浸在如诗如画的美好情境中,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感受音乐作品艺术情境,还能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但这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部门还应强化农村地区网络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网络覆盖面,让农村学校尽快实现全面现代化教学。
(3)采用“鼓励-鼓励—再鼓励”教育观念,让学生感受成功乐趣
受条件、环境等多因素影响,农村地区家长与学校对音乐课教学均不够重视,因此,在培训的过程中应加大宣传,让农村地区音乐教师认识到让学生学好音乐,促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不可抱着“混混时间”“打发时间”的心态来教学,将其与语文、数学教学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来衡量,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多鼓励学生、欣赏学生,才能让学生更有学习动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的赏识,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增强音乐学习兴趣。教师应明白21世纪的课堂教学,教师已不再是权威代表,学生才是课堂主体,教师仅能作为学生创造力的支持者,知识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课堂知识学习的重要伙伴。
(4)灵活应对,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音乐课堂教学中,总会遇到调皮捣蛋的学生在课堂上搞怪,学生的“恶作剧”让教师情绪瞬间低落,便展现出师道尊严的面孔,但21世纪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灵活应对课堂上的一些小尴尬,此时教师即可让学生演唱一些节拍较欢快的歌,来调整自身心态,缓和糟糕的心情,让自己进入和颜悦色状态。课堂上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否也就决定了音乐课堂教学是如愿的、理想的完成还是失败。因此,教师应创新思路,增长见识,灵活应对各种小尴尬,通过创新性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而增强自身的执教能力。
责任编辑 黄日暖
12.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总结 篇十二
(一)教师自身的信息化意识不够高
一些教师,尤其是一些老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基于教材大纲和教材的教学活动,从内心上对新的教学方式有抵触,认为信息技术是可有可无,不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不会影响教学效果,反而信息技术的引入会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分散,最终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由于认识上的误区,致使一些老师在参加信息技术就是走过场,拿个培训合格证,而对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上没有一点进步,也就更谈不上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了。
(二)教师陷入“信息化”误区
很多教师误以为,只要把多媒体引入课堂,运用课件教学就算达到了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殊不知,教师点击课件的频率过高,或者课件的内容单一,学生对课件内容根本无任何兴趣及印象,就更谈不上理解内容,提高学习的效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再高,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无法接受也是没用的,教师做的就是无用功。在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教学方式只是将以往的“教师灌输”,变成了“机器灌输”。实属换汤不换药。
(三)教育经费的缺乏
大多数中小学由于缺乏教育经费,没有能力购置大量适合现代化教学需要的计算机设备,教师教学过程中没有充足的信息设备,这就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的兴趣。另外,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小学教师不愿意从主观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即便教师有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在教育经费缺乏的学校也没有用武之地。
(四)缺少交流的机会
先前由于中小学校领导不重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等原因,教师缺少参加研讨会,听取专题讲座,以及出校与其他学校教师进行交流的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
二、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培训出现的问题
(一)培训等同技术培训,脱离学科内容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主要目标体现在技能培训(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和理念培训(具有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两个层次。而现有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在内容设计上,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主要以学习硬件的操作和软件的使用为主,忽视了如何将软件的使用方法与具体的学科联系起来,忽视了使用信息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观念。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丰富,更是整个教学观念的更新。接受过培训的教师需要重新考虑如何安排教学程序,如何开展教学活动。因此仅仅依靠在操作和技术上的培训并不能保证提高受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把他们所学的东西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参加培训之后,虽然掌握了软件的基本操作,但仍不能充分地把所学的软件整合到实际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发挥它们的特点,使教学准备更充分,教学过程更完善,教学评价更准确。
(二)培训的对象不分层次,脱离教学实际。
由于教师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差异导致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教师已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有的教师计算机知识一片空白。这需要我们针对实际情况认真研究, 按不同情况组织培训方案。但是,一些组织部门在安排培训内容时, 没有全面考查、分析教师的实际水平和需求, 将不同水平的培训教师组织在一起, 机械化地进行千篇一律的培训, 使得培训班中部分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学员“吃不消”, 而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学员又“吃不饱”。
三、当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对策思考
提高信息素养,改变教师观念。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改变教师观念要贯穿培训的始终。要注意做好教学观念的更新与转变,使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掌握先进的、与信息技术相适应的教育科学理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让中小学教师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优越性。从而使受训教师喜欢上信息技术的学习,由被动接受的培训转变为教师主动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
培训和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需要把技术知识和教师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向教师演示如何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使用技术。培训内容的选择应该结合教师教学实际需要,力争做到学以致用,一切为教学服务。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信息技术培训应面向基础教育,研究和服务于中小学,尽可能采取多种方式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层面的教师需要。
重视对培训的评价。评价对培训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监督作用,评价的目标体系、方式、方法等都直接影响培训目标的实现。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使评价环节贯穿培训始终。
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具体可通过专家讲座、读书研讨、互相听课评课、优秀教案的示范研讨等形式,结合课改深入课堂教学,形成互相切磋交流的机制,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和学校实际的最佳结合。
13.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 篇十三
中水中学陈勇
现在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不学习点有关知识,真跟过去的文盲一样了。
从今天起,我们学校开始对《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我的年龄虽不是太大,但也已经感到力不从心了。不管怎样,我还是有信心学好这门功课的。下面,我就谈点初步的体会:
我仔细的把这本书研究了一番,本书分十二个专题,每个专题都安排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工作联系紧密,不但能促进工作,而且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技术是指应用各种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目的在于优化教学。教学媒体、教学资源、学习环境属于教育技术中的有形的物化技术。教育的作用是:
1、能够支持现代教育思想的实现。
2、能够支持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3、能够丰富教材的形式与课程内容。
14.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总结 篇十四
1、学初学校就成立了信息中心小组,形成由校长主管、教导处分管,信息中心小组教师具体贯彻实施的管理网络和运行机制,确保了我校运用信息技术应用管理在组织上、技术上、资金上得到保证和支持。
信息中心小组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二)中心小组
负责人 葛增利 负责资源库建设的制度、计划制定,目录架构、分类整理等;
成 员 夏亚峰 负责教师各类网络教研活动;
各备课组长 负责本备课组教学资源上传内容的审核;
各处室主任 负责本处室管理信息资源的上传。
2、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在学校资源库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下,结合《2012年眉县实验小学资源库建设实施方案》和县室《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的安排》的精神,并从我校远程教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制定了我校本学期《资源库建设工作计划》,为我们的资源库建设确定了目标和方向。
二、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1、为了实现资源库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我们结合我校《方案》要求,进一步完善了资源库管理制度,制定了资源库建设激励办法,对领导成员、资源库建设技术人员及全体参与资源库建设的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责任要求,为资源库建设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2、在制定一系列制度的基础上,强化管理,要求每位领导和资源建设人员必须明确责任,按期完成工作目标,并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一切照制度办事,一切按制度管理,真正向管理要质量。
三、发动宣传,全员参加
1、开学初,召开资源库建设专题会议,明确了工作重点、意义、任务,并具体明确了每一位教师收集、整理、上传资源的任务。
2、开展资源库建设的大力宣传工作。
①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广泛征求各方建议。
我们在召开学校资源库建设专题会议上,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的安排》,以及我校的《2012年资源库建设实施方案》,然后以各中心组为单位展开大讨论,就资源建设的意义和要求进行宣传,同时就如何开展我校资源库建设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许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都发了言,表示支持和欢迎学校资源库建设,许多教师还提出了不少具体实施建议,好的建议我们立即采纳,通过这次宣传动员会,对我校资源库建设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②征求各方建议,完善学校资源库框架。我们在进行一系列宣传学习活动之后,再次召开专题会议,向大家宣传建设资源库对教师和教学的帮助,使教师加深了认识,从而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许多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对资源库建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最后,我们对学校资源库框架进行了“去繁存简,去糙存精”,形成了清晰的目录框架图,增加搜索引擎功能,并将资源库资源分类情况公布给教师,以供学习。我们号召大家多提宝贵建议,许多老师甚至于有的学生都积极发表意见,这使我们对学校资源库建设更加树立了信心。
四、齐心协力,共创资源
1、领导重视,加大投入,为资源库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资源库建设,亲自统筹规划,帮助信息中心出谋划策,经领导小组开会决议,划拨一定资金加大投入,保证了资源库建设所需设备及时到位,投入工作,并亲临现场检查督导工作,使资源库建设人员倍感信心十足,以更热忱的工作态度投入工作中。
2、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培训,加强对资源库建设技术人员和学科带头人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导与提高,并全面加强对全体教师的普及培训,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1)、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本学期,我校资源库信息中心负责人和技术员,参加了“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的安排”会议,学习了有关学校资源库建设的相关要求,强调了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这次会议为我们加强学校资源库建设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组织好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
①依据资源库建设需要,我们本学期开展了两次对资源库技术人员和学科中心组带头人的集中培训,主要学习有关资源库建设的要求和对资源信息的整理与审核发布,使他们能掌握一些专业方法,以便在工作中指导教师正确上传资源和信息的方法。经过培训,他们熟练掌握的工作技能,效果明显,使我们的工作顺利地开展起来。
②认真开展对教师的全员培训2次,就资源库内容结构和项目设置展开了学习和讨论,并学习了资源库建设的资源格式要求,以便在今后上传资源中,能够按正确方法上传,提高上传资源和信息的质量。经过一个学期的培训,教师进步很大,基本上掌握了上传资源的分类与方法,使他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3、积极与教学科研和学校远程教育工作相结合,开展资源库建设的教学研讨活动。教师通过撰写教育博客和实小qq群进行教学研讨和反思,“如何开发和利用远程及网络资源”展开了大讨论,教师通过研讨与探索,认识到学校资源库的建立对教育教学和教师本身的重要性。认识提高了,投入也更有积极性了。
4、全体教师通过多种途径积极上传资源
各教师利用互联网、教育专网、县域教育资源库、资源应用手册、远教资源下载、整合、二次加工、或原创等多种形式上传教学资源,信息中心将购置的光盘资源、和下载整合的网上资源上传到素材资源和学科资源,各办公室将自己的本学期做过的所有工作已电子稿的形式上传到管理信息资源,总之学校从领导到教师,从教学一线人员到后勤人员,从快退休的老师到刚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都参与到了资源库的建设工作中,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资源库建设现已达到了475g的容量,可以满足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实现了资源共享,基本实现了教育教学信息化。
我校能容纳80名学生的微机室和能容纳120人以上的新型多媒体教室正在建设中,电脑连投影机的多媒体手段下学期开学就要进入教室,这些设施的到位会更大的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不但资源库的建设会更完善,而且教学资源的应用会常态化,频率可达95%以上。
15.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总结 篇十五
1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环境现状
我国有两亿多中小学生, 而80%分布在农村地区, 在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 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小学生能够感受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变化, 让更多的教师能够利用到更多的教育资源, 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以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接收点、计算机教室作为三种实施模式的面向农村中小学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开展, 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学校教育的信息技术环境, 但是由于地区的差异, 城乡之间的差异, 学校之间的差异导致在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方面存在有很多的问题。而在还没有实施农远工程的学校, 信息技术的环境则比较落后, 教师没有机会也没有条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有的人认为利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学就是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这是一个片面的看法。何克抗教授曾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同于计算机辅助教学”。 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 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 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充分地发挥出来, 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 从而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3 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训体系讨论
教师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之一。结合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特点, 对这类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培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组织方面
中小学学校领导和负责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部门要高度重视, 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指导, 提供培训条件的保障, 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和条件。比如小学领导为小学老师提供在职培训的机会, 并对培训根据效果进行奖惩, 促使小学教师努力去提高自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这方面的工作应是基础性的, 极其重要, 因为没有硬件平台环境的建设, 其他的工作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3.2 观念要实现转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包括常规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这种趋势下, 我们有的教师不能够积极投入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工作中来, 甚至有的教师固执的认为, 基于讲授的传统型教学方法就是非常有效的, 不能做出转变。尤其是在我们广大的农村地区, 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以及周围学校的影响,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工作更是落后。
要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训首先要在认识上实现以下转变:教育观念从传统教学观向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育观转变;教学方式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方式向新型的老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教学目标从学科本位向综合课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转变;评价从传统只注重识记的结果性评价向新型的关注高级思维发展的过程性评价。
3.3 教师个人能力方面
3.3.1 信息技术方面
信息传递技术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信息快速、可靠、安全的转移。各种通信技术都属于这个范畴。由于存储、记录可以看成是从“现在”向“未来”或从“过去”向“现在”传递信息的一种活动, 因而也可将它看作是信息传递技术的一种。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信息处理包括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等。
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熟练掌握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 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对于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 由于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弱, 如何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的能力是头等重要的工作。
3.3.2 理论知识方面
在这个方面, 重点要向这些教师进行新课程相关知识的培训, 深刻理解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 深刻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概念, 熟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合模式理论指导实践, 只有我们的老师掌握了相关理论, 才可能在实践教学中完美结合信息技术与具体的学科课程, 实现课程整合。
3.3.3 教学设计方面
对于很多农村地区的教师, 即使进行优秀的传统教学设计也是很困难的, 而要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就必须在结合信息技术, 依照教学设计的原则要求, 把信息技术的因素适当地表现在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设计中。
3.3.4 教学实施方面
在教学中, 倡导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结构, 能合理的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 并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样的效果。
3.3.5 经验方面
在很多的时候,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对于我们这些教师是比较空洞的, 而通过让他们利用诸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所提供的教育资源, 观摩优秀案例以及进行理论学习。并在学校公开课中, 让老师去进行反思, 树立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观念。
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 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在初期, 教师的工作量是巨大的, 教师需要完成角色的转变和技能的形成, 并且需要其他的组织机构予以配合, 并制定激励机制, 提供足够的软硬件设备, 并有教学辅助人员的全力, 在农村地区一定可以实现以教育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 实现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杭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改革专辑 (内部资料) [Z].2003.
[2]刘世清, 关伟.基于绩效技术的高校教师绩效开发与考核方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5 (4) .
[3]王丽珍, 马存根, 林海.关于高师院校开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 2007 (11) .
[4]张基成.一个运用EPSS环境进行与学习ISD的专案本位学习系统[EB/OL].台湾淡江大学.
[5]陈捷.“Intel未来教育”教师培训教材之建构主义思想[J].中国电化教育, 2001 (5) .
[6]谢忠新, 卫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培训的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 2003 (2) .
16.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总结 篇十六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使我们学到了知识,提升了能力。集中培训阶段,我们在教授们的讲解与引领下进行了“走进培训项目”、“研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规划主题单元”、“设计研究性学习”、“创建并利用主题资源”、“设计单元学习评价”、“设计并反思单元实施过程”、“展示成果与反思培训项目”八个模块的学习。学会了如何规划主题单元,学习了如何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初步掌握了创建并利用主题资源的方法,整体感知了远程培训的三个模块及自学要求。我们不但明白了诸如教学系统、课程要素、中观设计等概念,还辨析了授导型与研究型学习、单元设计与课时设计等概念的不同之处。我们学会了使用思维导图,使教学直观化。分散培训阶段,我们认真阅读每一个模块,精心组织每一份作业,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充实了自我。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使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深入反思:对于传统教学,我们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既要看到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一面,也要看到其中不足的方面。
17.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篇十七
余杰 宣汉县芭蕉镇中心校
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的时代,其实质是人才、教育的竞争。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变革越来越依仗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接班人,基本的教学技能是必须具备的,通过这次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现将自己这段时间来的所学所思总结如下:
一、学习内容
这次培训一共有八个模块的内容,分别是准备模块、教学目标和学习者分析、媒体选择与教学方法选择、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收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加工、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培训的总结与提高。
二、学习收获
1、在初识教育技术的案例中,我感受到了教育技术的作用与魅力所在。在小学语文《比尾巴》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讨论“松鼠的尾巴像什么”,和在小学数学课《快乐的星期六》上课片断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很高,课堂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就掌握了知识,这确实是我们值得借鉴的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2、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等正在发生变化,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 中,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认知加工和情感交流的工具。
3、学习中我还了解了教学资源,信息化资源的概念、特性及新特点,知道了今后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时要注意的四条原则,我觉得,科学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其实也就是一种综合性学习,它主要体现在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观察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配合协作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而在这其中,更应该强调的是学生的合作精神,需要培养的是学生的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4、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下,要进行有效地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除了对教师的自身素质大大提高外,还需要其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学生的积极配合.总之,这次培训目标明确,培训内容翔实,时间安排合理。自己通过培训树立了最新的教育理念,提高了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提高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我将把这次培训所学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实际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总结】推荐阅读:
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总结10-26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研修总结275024106-23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心得体会09-15
国培计划(2014)”-四川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远程培训研修总结08-03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培训体会10-06
中小学教师研修培训总结08-24
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总结10-20
中小学教师教研课发言——培训总结08-10
肇庆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个人总结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