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方案及开展

2024-09-21

教研活动方案及开展(精选8篇)

1.教研活动方案及开展 篇一

校园及周边卫生环境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为贯彻市里有关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创建一个优美、整洁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和谐、文明、卫生、优美”的校园环境为奋斗目标,提高师生员工的环境卫生意识,创建一个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成立领导小组

切实加强对校园环境卫生治理的组织,保障活动的顺利实施,特成立以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及各班班主任

由卫生组长***负责校园环境卫生治理工作。

三、治理活动时间

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为重点治理时间;之后,进入长久治理时间。

四、环境卫生要求

各班包片责任区环境卫生治理工作,要严格按照要求,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工作。

1、校园环境卫生:地面和楼面无垃圾、无污渍;墙壁无乱贴、乱涂、乱画;教室、宿舍、功能室(办公室、会议室、图书室、实验室、多媒体室、等)卫生清洁,陈设整齐,无乱堆乱放;校园内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放养家禽与家畜,无垃圾广告;水沟畅通、干净。

2、厕所卫生:厕所要有班级定期管理,要做到干净,无浓重异味、无纸屑、杂物。

3、校园周边环境:校(园)门口清洁卫生、无乱停乱放,无流动摊点,校园周边无广告垃圾,确保校园周边卫生。

五、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

(1)召开校教职工大会,学习凯里市教育和科技局党组有关会议精神。

(2)在校周会上宣传环境整治的重要性。

(3)张贴标语、出墙报等。

2、具体措施

(1)学校成立卫生督查小组,并把校园环境分成责任区,并落实给每位责任人员。

(2)实行每天上下午两小扫,每周一、四大扫,保持校园环境清洁、卫生。

(3)各班设立卫生督查岗,负责对本班的责任区进行督查。

(4)结合学校的五项竞赛活动,每月进行一次大评比,每周进行一次小结评比公布。

(5)教职工宿舍环境卫生:房前屋后没有垃圾,没有柴火、杂物乱堆乱放现象。确保房前屋后卫生干净整洁。

六、具体职责

1、学校每位师生员工都有打扫、监督学校环境卫生的权利和义务。

2、学校卫生检查组对学校环境治理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3、值日领导和卫生监检员及值周教师对学校每天的环境卫生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4、各班主任是所属责任区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组织学生进行卫生扫除并保持卫生区整天的干净清洁。

七、责任追究

各班包干区卫生检查中全期有三次以上不达标的,向学校检查组写出书面检查;全期有十次以上不达标的责任人,除向检查组写出书面检查外,当年考核不评优。如果有一次被县有关领导来校检查或被暗访组检查不合格的责任人,除向有关方面写出书面检查外,当年考核不评优。

XX镇中心小学

2021年1月5日

END

2.教研活动方案及开展 篇二

一、长征及长征体育

长征是由于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在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把主要军事力量从城市转向偏远的山区,与敌人进行长期战斗。

“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终”,它预示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长征用铁的事实表明,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坚强的生命力,他们是国内外任何反动势力所不可战胜的。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战略转移,跳出国民党中央军及其他派系军队的联合包围圈,成功地将中共中央从江西瑞金转移到了陕北延安,保住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圣火,为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下了先决条件;第二,确立领导核心,长征过程中,基本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影响,从根本上确立并巩固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核心的领导地位;第三,指导思想得到升华,长征使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在中国军事上得到了充分的实践验证,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第四,锻炼了革命队伍,长征为后来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提供了大批优秀的指战员,为无产阶级革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长征体育即红军在长征的路途利用纪念日和行军休整间隙进行的体育活动[1]34,它继承了革命根据地开展体育活动的优良传统。红军长征路途遥远,困境重重,强健的体魄是这场战役的基础,长征体育的开展,保证了士兵良好的身体素质。

二、长征体育活动的开展

长征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对战士们的生理心理方面有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也拉近了士兵与领导人之间的距离,因此,在长征途中开展体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红一方面军体育活动的开展。

红一方面军体育活动的开展,主要是指红军从离开苏区至长征结束期间所开展的体育活动。在遵义会议之前,大家搬家式的战略西征,损失惨重,因此,没有机会进行体育活动。遵义会议之后,大量体育活动开始涌现,彰显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精神和高昂的革命斗志。

1935年1月12日,红一方面军率先进入黔北重镇遵义,红军总政治部在当时的遵义三中的操场上召开了万人大会,随后台上宣布遵义的学生与红军进行篮球比赛,在激烈的比赛气氛中,无论是红军战士还是学生和观看比赛的群众,无不激情高涨、内心澎湃,把整个比赛场渲染得热闹纷繁,既鼓舞了红军士兵士气,也拉近了战士们与当地学生和百姓的关系。这是红军离开苏区以来举行的第一场篮球赛,虽然比赛条件艰苦,但比赛的激情却丝毫不减。1935年6月23日上午,在抢渡金沙江后为庆祝与红四方面军的胜利会师,“太阳”篮球队与四方面军篮球队举行友谊比赛,战士们虽然长征途中受尽艰辛,身心疲惫,身手也大不如前,但在比赛中依然活跃,生气勃勃。1935年7月1日,在川西,红一方面军司令部与政治部再一次简陋地举行篮球赛,最终的结果是政治部大败于司令部。1935年10月19日,红一方面军主力胜利抵达吴起镇,11月5日在此处红一军团与直属队举行了运动大会,直属队获得了本次运动会第一。在1935年12月8日,为庆贺红一方面军取得直罗镇战役胜利,在小园举行综合运动大会,此次运动会所开设的运动项目有赛跑、跳高、跳远、爬绳、掷手榴弹等等,这天天气格外的冷,但却没有冻住战士们高涨的比赛热情,各种比赛项目进行得热火朝天。

2. 红四方面军体育活动的开展。

红四方面军在川陕根据地期间,在体育运动方面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成立了赤色体育会,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建立红场,各级苏区政府工作人员行动军事化,规定时间去红场进行体育操练,与此同时,红场也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军事训练场所。

红四方面军在长征途中的体育活动,也是对川陕根据地体育活动的继承和发展。1936年4月,经朱德同志的提议,“红场委员会”全体会议决议,为了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促进部队体育活动的开展,将于5月1日在川西北高原的炉霍举行一次运动大会,检验全军的锻炼效果[2]12。消息一传出,全军激情满满,尽管条件艰苦,但大家都竭尽全力地练习,争取得到一个好成绩。5月1日上午,大家期盼已久的运动大会在炉霍寿宁寺西南方向的一块大草坪上召开了,这次运动会内容十分丰富,有球类、赛跑、跳高、跳远、跨越障碍、刺杀、投弹、识图、测距、识别和利用地形地物;还有搭帐篷、画地图、识别敌军和我军番号、烧牛粪等比赛,运动会举行三天,不少女战士也积极参与,并取得了好名次,如陶万荣在男女混合赛马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比赛中,有的项目缺乏器材和场地,指战员们就亲手制作,如跨越障碍就用草皮摞起来作障碍物,跳高赛就在地上挖个坑,填上沙土作垫子,篮球赛就在一根木杆子上端绑一个大铁圈作篮架,用皮子缝成一个球状的袋子,里面塞满羊毛作球,虽然这样的球弹性不好,打起来甚是费劲儿,但比赛时大家仍打得有板有眼,进行得很是激烈;5月3日下午举行的最后一个项目是烧牛粪比赛,这是朱总司令提议增设的一个项目,因为部队不久就要进入草地了,朱总司令根据自己的经验,得知茫茫草地不但没有粮食,有时连柴火都难找到,只能用牛马粪作燃料来烧水做饭,但点燃牛粪也是一门技术活,举行此项比赛,让更多的人能掌握该技术。同年5月30至31日,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在炉霍地区又召开运动会,演习打骑兵、班的队形变换,学习刺枪、各种射击姿势、抛手榴弹、打拳、扛架、跳高、跳远以及连的攻防等。

三、长征体育活动的特征及功能

1. 长征体育活动的特征。

(1)简易性。长征本来就是一场条件艰苦、路途遥远的艰险过程,在战争年代,我国体育的发展并不乐观,长征经过的都是环境艰险的边远地区,要想在这些地方开展体育,不得不就地取材,自制器械,由于战争的原因,比赛时间也没有具体的规定,只要有休整时间,就可以有体育活动,所以具有简易性。如红四方面军行军至泸霍县境内停下,进行的短暂休整,一天,一连在喇嘛寺驻地后面小平山出操,朱总司令看了一会儿便向连长和指导员提议,可以把这里搞个运动场,供年轻人打打球、练练跑跳等,不仅能锻炼战士们的身体,还能给艰苦的生活增加许多色彩。随后,红军指战员们便手拿锄头、铁铲等工具,很快就把小平山建成了一个平整的运动场。篮球架是用几根树条栽立起来的,尽管它不规则也不是很稳固,但是很实用,大家都非常珍惜。篮球是采用野兽皮缝制而成,并在里面塞满干草,虽然用起来很费劲,弹性也不怎么好,但大家都热情高涨,每天早晚都去运动场锻炼。当时,由于很多项目缺乏必需器械和规则场地,指战员们就开动脑筋自己动手制作,如比赛篮球时,他们用牛皮缝成一个球状的套子里面塞满羊毛,制成篮球,并在一根木杆上端绑一个大铁圈作篮架;比赛跨越障碍时,他们就把草皮摞起来当作障碍;比赛跳高时,他们就在地上挖个坑,里面填满沙土以当作垫子,这些自制的体育设施和比赛用品尽管用起来费劲又不规则,但依然减弱不了他们对运动会比赛的热情。

(2)军事性。红军长征体育是在战斗期间举行的,开展体育运动的目的也都与战争的实际需要有关。红军长征,没有车马相助,全靠一双脚进行征程,路途遥远,行程艰辛,不仅要面对敌人的突击,还要面对大自然的挑战,强健的体魄是胜利之根本,因而,在长征途中他们不失时机地进行体育活动,举行体育活动的内容也紧密结合实际作战需求,为军事斗争服务,体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开展的体育运动具有较强的军事性。如红军在运动中的赛马、跨越障碍、刺杀、识图、测距、识别和利用地形地物、搭帐篷等项目的比赛,都是为战场服务的,具有较强的军事色彩。军事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展,既强健了体格,又提高部队的军事技能,丰富了在艰苦环境下的长征途中红军的文化生活,进一步密切联系了军民关系、干部和群众关系。体育与军事的有机结合,切实把体育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本质功能和竞技体育顽强拼搏的精神与吃苦耐劳的长征精神紧密结合,培育出红军战士艰苦作战、勇敢顽强地同各种困难作斗争的革命意志。

(3)科学性。1936年春夏之交,朱德总司令率红四方面军来到炉霍、道孚一带。由于历尽千辛,几经磨难,此时的红军指战员,个个都面黄肌瘦,精疲力竭。为了革命力量的延续和发展,增强部队战斗力和红军指战员们的体质,朱总司令决定在此地进行短期的休整,采取各种措施来鼓舞指战员的斗志。在此期间,朱德同志用了很大的精力来抓部队的体育活动,为更好地领导部队开展体育活动,红四方面军专门建立了我党历史上较早的红色体育组织之一的“红场委员会”。1936年5月1日在川西北高原的炉霍召开了运动大会,此次运动会开设了众多体育项目,大部分项目设置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如球类运动项目和田径运动项目的设置除了能增强体质外还能娱乐丰富其部队生活;军事体育活动刺杀、投弹、识图、测距、识别和利用地形地物、搭帐篷和烧牛粪等项目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和增强红军战士的作战技能。在本次运动会上,朱德总司令还担任裁判指导工作,在各个项目上专门安排了裁判员,使比赛既规范又正式,为我国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长征体育活动的功能。

(1)增强体质,提高技能。在军事设备并不齐全的战争年代,强健的体魄便是第一战斗力,在长征途中的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等途中,无一不需要体力的支撑,而体育活动是增强战士体质,使他们在长征过程中与恶劣环境进行艰苦奋斗,为革命取得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在长征中开展的体育活动,有为了顺利过草地而开设的生存技能,也有增强体质的各项田径运动,是提高全军战斗力的有效手段。

(2)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在长征年代,我国的经济和综合国力都非常落后,加之长征之路又是沿边远的山区长途跋涉,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而长征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没有一种激励战士们的方式,试想还有多少人能始终坚定信念而不松懈呢?体育活动的开展既简单又实用,场地和器材只需就地取材,稍加改造就可成为体育场地,而体育用品则是战士们亲手制作的,不会因经济条件的不足而影响其开展体育活动。长征途中开展体育活动,是坚定战士们为革命取得胜利而奋斗的信念、磨砺部队顽强作战意志的重要途径。同时,许多体育项目都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比赛过程中还得接受规则的制约,所以它对培养合作精神和较强的组织纪律性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正好与部队培养人才的目标如出一辙、相辅相成。把严肃而艰苦的训练与体育活动结合起来进行训练[3]171,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兴趣,还能坚定其信念和磨炼其意志,培养他们英勇顽强、艰苦奋斗坚强拼搏的革命精神,服务于长征。

(3)调节气氛,丰富生活。军营生活严肃而紧张,缺少生气,尤其是在条件艰苦的长征时期,物质条件严重缺乏,生活单调而枯燥,战士们的身心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一定的压力,每天还要应对途中随时遇到的艰难险阻,紧张的情绪得不到释放,体育活动成为缓解这一严重问题的有效途径。当时的领导人组织作战员们因陋就简地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以活跃和调节紧张的气氛,使部队生活变得丰富而多彩。

四、长征体育活动对当代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长征的年代虽已逝去,但长征精神会永葆青春,长征体育文化活动对我们当代的体育事业发展仍然影响深远。

1. 领导人重视并参与,引导体育和谐发展。

长征途中涌现出大量的体育活动与领导人对体育的重视和积极参与有莫大的关系。在长征期间,朱德总司令提议并组织了许许多多的体育活动,为了更好地领导部队开展文体活动,四方面军还专门建立了“红场委员会”,该组织中还设有体育组,组长徐以新专管军中体育活动。1935年5月,红四方面军曾多次举行运动会,朱总司令积极倡导并参与其中,还亲自为体育比赛当裁判。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依然未减,并且逐步加深。“十二五”时期,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当前推出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筹办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推动了冬季运动的发展,体育产业、体育消费等成为发展重点。除了颁发一系列重视体育的文件外,领导人也纷纷参与体育,习近平总书记深夜看世界杯,对我国足球寄予厚望;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乒乓球男子团体赛决赛时,总理李克强亲临观众席为中国健儿加油助威。现今,体育产业的发展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结构中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不论是长征时期还是现在,领导人们对体育依然重视,引导我国现代体育事业和谐发展。

2. 勤俭办赛,倡导体育健康发展。

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成长壮大、成就伟业,是靠勤俭节约发展事业、建设国家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也是万里长征留给后人的重要启示。在长征路上开展体育运动的过程中,红军没有任何器械,只有靠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就地取材地去创造,如红四方面军开展篮球运动时,用野兽皮里面塞满干草缝制的篮球,开运动会建设的土跳马、木质单杠,利用一块天然草坪建成了运动场,用木杆铁圈制成的篮球架,用草皮摞起来当做障碍物等等,这些都是红军智慧的结晶,他们勇于打破传统思维的精神,给当今的创新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长征时期举办的体育活动几乎没有花费一分一毫,体现了我国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在长征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体育活动,更是中国体育史上辉煌的一页,它向后人展示了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中国人都不会被压倒,给后人强大的信心去面对一切困难,对提高国人思想政治觉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得到了国际社会和全球人民的认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提出推动我国群众体育的快速发展,国民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也相应提高,民间各地也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体育赛事,组织一场赛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如服装、鞋子和体育器材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在此情况下,我们应该提倡勤俭办赛的理念,使我国体育事业得到永久健康发展。

3. 科学规范,指导体育持续发展。

长征时期体育活动的开展虽然场地器材简陋粗糙,但具有较高的科学规范性,当时还建立了专门的文体组织“红场委员会”,其中还设置了体育组,从组织到竞赛首先要经过“红场委员会”全体会议开会决定,比赛项目的选取密切联系了长征的实际,将作战技能融合于体育活动之中,达到体育效益最大化优势,比赛过程中还安排了裁判,这些工作对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有很多借鉴之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在生活中的地位,我国经常举办很多的大型体育赛事,每一场赛事的开展都需要制定竞赛规程、安排专业的裁判,还有专门负责的管理人员。为做到公平公正比赛,还要进行兴奋剂检测,检查运动员是否服用兴奋剂,一经查出,立即取消比赛资格。长征时期体育办赛的科学规范性,指导着我国现代体育事业持续发展。

红军在长征这种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体育活动在我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当时的体育活动具有简易性、军事性、科学性等特点,它对增强部队士兵的体质、磨砺意志、丰富生活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它为当时的长征服务,促进了红军长征的胜利,体现了红军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对我国体育事业尤其是军事体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指导和推动着我国体育事业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安葆.长征路上的体育活动[J].福建党史月刊,2002(2).

[2]张大杰,姜海洋.红军长征中的“五一”运动会[J].国防,1996(9).

3.教研活动方案及开展 篇三

关键词:博物馆 地理课外活动

在湖南省博物馆内,珍藏着三幅绘在帛上的地图:一幅西汉初期长沙国南部地形图、一幅长沙国南部驻军图和一幅城邑图。它们距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不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以实测为基础绘制的地图。我校将省博物馆资源引入教学机制,充分运用博物馆丰富的文物资源开展地理课外活动,不仅能增加地理教学的文化韵味,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教学目标

①通过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的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2100年前汉初南部驻军及地形情况和“长沙国”城邑的分布情况,感受我国汉代高超的地图制作技术。②通过读图、填图和绘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动手能力。③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

2 教学准备

①长沙国南部驻军图(翻制)及空白图、长沙国南部地形图(翻制)、绘图纸。②西汉长沙国背景资料、西汉战争场面影视片段、汉城图片(复古)。

3 教学活动

参观湖南省博物馆;运用地图基本知识,根据西汉时期长沙国三幅地图和相关的文字资料,绘制长沙国南部驻军图、绘制长沙国首府——临湘(今长沙城)平面图或景观图。讨论复古建筑的价值。

4 教学程序

第一板块:参观湖南省博物馆

第二板块:复活长沙国南部驻军图

感知:①登录湖南省博物馆网站数字博物馆,再次欣赏三幅珍贵的历史地图,从文字介绍、声像等方面立体感知三幅地图的魅力。②阅读文字材料,了解历史背景。材料:西汉高后末年,割据岭南的南越王赵佗向长沙国南部发起进攻,朝廷及长沙国随即派兵征剿。《驻军图》是汉文帝初期,为防范南越赵佗再次出兵阳山关,侵扰长沙国岭南桂阳县及九嶷山地区,长沙王派出三个集团军,在九嶷山与南岭之间的沱水源流区驻防设阵图。该图长98厘米,宽78厘米,主区比例尺约为四万五千分之一到五万分之一。③阅读长沙国南部驻军图(翻制)。图例说明:四方框表示的是县城;不规则形状表示兵营;三角形表示各驻军的指挥中心;深色线条表示驻军营地防区前线;浅色线条表示河流、山脉;虚线表示道路。④讨论:a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b地图三要素中,长沙国南部驻军图(翻制)缺少哪一个要素?其方向的表示与现代地图有什么不同?c图中地名中有很多“里”,用散落的圆圈表示,猜一猜,“里”相当于现在的什么?⑤分组活动:a三人一组,将长沙国南部驻军图(翻制)的地理事物,填注在长沙国南部驻军图(翻制)空白图上(填注内容:县城:深平城、桂阳城、徐都蔚军、周都蔚军、司马得军三支驻军的9个分布点;主要河流:大深水、深水、资水、湛水、条水、智水、满水、延水等)。b讨论:图中徐都蔚军、周都蔚军和司马得军分别主要驻守在什么区域?根据布防,猜一猜,哪支军队是主力?

图中的村落有什么分布特点?

第三板块:复活长沙国首府——临湘(今长沙城)平面图或景观图

①观看汉城图片(复古)及相关的视频,欣赏汉代建筑,领略汉代建筑的风格及特点。②阅读长沙国首府——临湘(今长沙城)的文字资料。材料:西汉时长沙古城墙的范围:东在黄兴路和蔡锷路之间,南到坡子街一带,西临下河街,北在五一路与中山路之间,面积大约是1.5平方公里。活动:三人一组,根据文字资料,发挥想象力,绘制长沙国首府——临湘(今长沙城)的平面分布图或街景景观图。③作品展示及说明。④讨论: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展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很多地方投资兴建古城,如开封拟兴建宋城,你认为在长沙兴建一座“汉城”是否也有必要?说出你的理由。

5 教学延伸

教师介绍世界地图制作发展的现状,使学生感受人类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雪莲.地理课外活动可以辅助人文地理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2).

[2]彭花明,郭福生,夏菲,潘家永,张雷雷.东华理工大学博物馆江山实习基地展区及其教学服务功能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3]黄书华.第二课堂促全面发展——论博物馆教育对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9(10).

作者简介:

4.教研活动方案及开展 篇四

为了认真贯彻县局《关于开展管理年活动安排意见》(xx发[20xx]3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电力营销基础管理,规范经营行为,落实“打基础、抓管理、谋发展、树形象”总体要求,完善本部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全面加强和规范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促发展,特制定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和相关考核办法。

一、指导思想:以集团公司、县局20xx年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加强管理、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为目标,全面推行管理精细化、经营预算化、流程科学化、评价制度化,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经营效益稳步提高。

二、总体目标: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优质服务、提高效益。使营销管理和供电所管理向精细化、规范化逐步转变,真正使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促进管理效能明显好转。

三、具体措施:

1、落实营销科管理职责。紧紧围绕站所管理、服务客户、发展客户开展工作,依法保证客户用电需求,推行“客户经理”服务制度,落实客户联系和定期回访制度,制订经济指标、技术指标和管理指标三位一体的指标考核体系,把经营业绩与收入分配和所长选拔任用有效结合起来。做好全县用电管理、市场开发、负荷预测、增供扩销、用电接洽咨询工作。搞好供电所营销管理,编制县局年、季、月度用电量、售电平均单价、线损计划并检查、分析、考核完成情况。做好用电客户报装接电、业务扩充工作。加强电费收缴、电能计量管理。定期开展行风监督和用电检查工作。做好供电所营销人员业务培训工作。同时,对本部门各管理岗位和供电所各个岗位任务目标进行细化,加强用电营销各个环节工作的监督考核。

2、加强供电所管理。监督各供电所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电力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电价政策,搞好农村电费、电价管理。做好农村低压电网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管理。以良好的服务及时办理客户的业扩报装申请、变更用电及临时用电等用电业务。做好每月的抄表、审核、电费票据管理和电费收缴、合同管理和农村电力市场开拓。搞好计量装置的安装、更换、维护和管理及低压配电台区的线损管理。搞好农村供用电优质服务,认真履行供电服务承诺,树行业新风,搞好两个文明建设。搞好农村用电检查,宣传普及安全用电常识,指导客户安全用电、节约用电、依法用电,维护农村供用电秩序。按照规范化供电所标准,建立和完善所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基础资料,搞好综合管理,并按规定及时、准确地填报有关业务报表。积极完成县局下达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其他工作任务。

3、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县局颁发的规章制度;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制定工作目标,监督供电所各个岗位安全责任制的落实,监督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措施、反事故措施的落实。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的各种技术资料、台账、记录,按规定及时编报反事故措施计划、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设备大修和更新改造计划。严格界定设备的产权分界点,依产权归属明确供用电双方的安全责任。按有关规程的要求,责成各站所对供电区域内配电线路及设备设置明显的标志;严格执行”两票“、”三制“,监督供电所对工作票、操作票按月统计,妥善保管。”两票“合格率、执行率达到100。搞好安全活动,分析安全形势,研究安全工作,落实安全管理办法,认真开展安全考核。组织对10kV及以下电力设施进行定期安全巡视检查,搞好劳动保护和安全工器具的管理,按”择优选购、按需配备、登记造册、定期检验、坏的封修、缺的补齐、正确使用、妥善保管“的三十二字原则,搞好安全工器具和施工工具的配备、检验、使用和保管。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参与事故调查,并做好事故的调查、统计和上报工作。组织季节性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事故隐患,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详细做好记录,向领导汇报。责成供电所做好分级漏电保护装置的检测和维护管理。依法保护供电区域内的电力设施,做好交通、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按时、准确填报安全报表。

4、做好设备管理。监督各供电所加强农村电力设备的日常巡视检查工作,定期巡视配电室、变压器、线路、接地装置、漏电保护装置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对电力设施进行周期性维护和有针对性维护,按照设备的检修试验周期,编制检修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组织对供电设备的测量检查,做好线路对地距离、交叉跨越距离的测试,认真做好记录。做好供电设备的缺陷管理及消缺工作,做好详细记录,并进行分类处理。提高设备完好率,完成供电可靠性指标。责成各供电所建立健全供电设施资产台账,加强备品备件管理,按规定建立备品备件管理制度,定期对备品备件进行检查、修复、补充,满足事故抢修的需要。按时、准确地填报有关业务报表。做好农村安全用电的宣传,普及安全用电常识,做好漏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管理工作;指导客户安全用电、节约用电、依法用电,维护农村供用电秩序。

5、搞好经营管理。认真贯彻执行电价政策,加强电费电价管理和客户的电费、电价查询工作。做好电费发票的领取与管理,监督各供电所负责组织按时进行抄、核、收,加强对供电所抄表卡、电费结算单、电费票据、应收电费清单的审核与传递,建立健全客户电费台帐资料,并编制应(实)收电费月报表,按时完成电费回收任务。搞好供电所用电营业工作中的”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的执行情况的监督工作,杜绝农村用电中的”三乱“和”三电“现象。按月对售电量、平均单价、抄表率、电费回收率、客户用电的波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监督供电所相关费用的收支管理。监督各供电所,按照定期抄表制度,在规定的日期和周期对电能表进行实抄,提高抄、核、收的工作效率,计费电能表实抄率达到100,确保电量、电价、电费正确无误,确保电费回收率、上解率达到100。

同时,认真执行有关业扩报装政策与规定,严格按照业扩报装流程和服务承诺,为客户办理业扩报装及相关手续。监督各供电所建立客户台账资料,做好接待客户有关业扩报装及用电业务的咨询和服务。做好负荷预测以及农村电力发展规划和电力需求预测管理工作。

6、加强计量管理。监督计量所、供电所认真执行《计量法》和有关电能计量装置管理方面的规定,加强计量装置的检查、检定和维护管理工作,做好电能计量装置的定期检修、校验和轮换工作,并根据客户的报装容量、负荷性质和负荷变化情况,科学合理地配置、安装计量装置,并建立计量管理档案,记录客户计量装置的新装、暂停、迁址、轮换等相关资料。加强客户表计和用电数据的管理,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台账。及时编制计量装置的定期轮换和计量器具的送检计划。

7、加强线损管理。按年度、月度编制10kV及低压线损管理的工作计划和指标分解方案,做好线损考核和奖惩,切实完成线损指标。落实供电区域内的电网结构优化、无功补偿配置,改善电压质量及其他降损节能的.技术措施。按时对供电区域内的电压质量、线路功率因数和负荷分布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定期组织营业普查。查处违约用电,打击窃电行为,堵塞管理漏洞,对用电量波动异常的客户,及时调查分析。定期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向局领导提供各种分析资料,制定并落实降损措施。

8、搞好优质服务。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改善服务态度,拓展服务空间,提高服务质量,坚持主动、及时、热情服务;树立“客户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观念,自觉做到服务态度端正、服务行为规范、服务纪律严明、服务语言文明,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做到严格、公正、文明。弘扬求真务实、尽责服务、踏实苦干的优良作风,做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务实高效、作风清廉;进一步搞好营业服务环境,做到窗明几净、整洁有序、服务设施完善、服务内容清晰、让客户满意,不断提高电力服务品牌的影响力。一是要在营业厅醒目位置标识营业时间、事故的报修电话、投诉电话、监督电话,设置客户投诉箱。二是上墙公布业务流程、现行电价及收费标准、供电服务承诺内容。三是要在营业厅摆放业务、宣传资料(用电业务服务指南、用电常识、用电申请表等)及客户意见簿。四是要对外公布电力紧急服务电话,配备抢修队伍、通信和交通工具以及足够的备品、备件和抢修工器具,满足电力紧急服务的需要。接到工作通知后,要立即组织人员赴现场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及时反馈。到达客户现场时间按对外服务承诺执行。五是按照省公司制定的《供电营业职工文明服务行为规范》,对供电所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进行规范,提高供电所整体形象。供电所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牢固树立”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要具有热爱电业、忠于职守的品质、勤奋学习、精通业务的技能,遵章守纪、廉洁自律的纪律,整洁得体的着装,自然端庄的仪容,礼貌精神的举止。六是要从客户的需要出发,科学、规范地做好接待和服务工作,赢得客户的满意和信赖,接待热情真诚,言谈诚恳谦虚,服务快捷周到,沟通冷静理智。

9、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体系,坚持“打基础、强素质、严管理、抓规范、促建设、创一流”的主导思想,落实创建任务。一是培养职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道德风尚,开展文明服务窗口,文明示范窗口创建活动,注重塑造行业形象,使用供电服务文明用语,提高服务质量。二是继续开展“创佳评差”活动,以“创佳评差”活动为龙头,继续开展创建“文明科室”、“文明供电所”、“青年文明号”、“治安模范单位”等活动,抓好文明示范供电所建设,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三是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活跃供电所职工文化生活。四是明确责任,落实供电所24小时值班制度,抓好综合治理。五是继续抓好规范化供电所建设。按照《规范化供电所必备条件》中规定的具体要求,采取“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办法,全面提升供电所的规范化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对规范化供电所创建工作实行动态管理,从所长、营业员、技安员抓起,从营业资料入手,从硬件设施投入,从人员素质提高,全面实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推进管理创新,切实促进供电所的规范化管理。在巩固目前已创建的14个规范化供电所的基础上,两年内完成全县平原地区规范化供电所的创建工作。

10、工作考核。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任务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等四个方面,制定考核标准,按月进行考核考评。一是积极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大考核力度,经常深入基层站所,跟踪管理,定期分析经营现状;二是坚持开展春秋两季营业普查和联审,查漏补缺,做到抄表到位、核算正确、收费合理。三是以电价、电费、维管费为重点,严肃查处收费运行和量值传递工作中的不规范行为和违章违纪行为;四是加大对营业资料标准化、临时用电程序化、计量管理准确化、线损管理科学化、电费回收合理化的检查考核力度,切实规范站所管理。五是是引入“刚柔相济”、“严爱相融”的管理理念,建立刚性的管理制度,实施人性化管理,营造宽松融洽的环境,通过刚性的考核,调动供电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经营目标。具体考核考评标准见附表《凤翔县电力局供电所月度综合考评评分表》(按一千分进行考评打分,其中安全生产占400分,经营管理占400分,工作任务落实占100分,精神文明建设100分)。

11、电费管理工作与考核。

(1)供电所电费管理人员要认真贯彻执行县局《财务费用管理若干规定》,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加强电费管理,确保电费安全、及时地足额回收上解。

(2)供电所收费员兼任出纳,营业员兼任会计,要互相协作,互相监督,按照县局规定,按时正确收费、记账、核算,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账目清楚,日清月结,按期报账,并经常互相核对帐务资料,时常保证帐帐相符、帐款相符。

(3)所收电费要按月全额上交县局电费专户,任何人不得借支、挪用。

(4)电费管理必须严格遵守现金管理制度,分清收支两条线,严禁坐支现金。凡借支100元以上,须报营销科批准方可借予,并要注明归还时限,否则,以挪用资金论处。

(5)严格执行现金支付范围,100元以下开支,须经所长、副所长、收费员、营业员共同签名方可指出,超过100元的现金支出必须通过银行结算,库存现金不得超过100元限额。

(6)所收用户的预交电费必须设立专户,按户建立预收电费专账,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名义支用,待用户解除用电合同后方可抵顶电费。

(7)供电所其他收入必须进账,严禁私设小金库,否则,以贪污论处。

(8)凡当月电费,必须在规定时限内结清上解,凡台区收费人员当月欠费500元以内,扣发当月工资,连带考核所长100元;500元以上,予以停岗,所长降职;超过1000元,予以解聘,所欠电费全额追清。

(9)收费员现金短库,无论多少视为挪用。短库500元以内,扣发当月工资,500元以上,予以停岗,超过1000元,予以解聘,所挪用电费全额追清,供电所所长免职。

(10)供电所费用项目开支,必须上报审批,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财务制度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严禁未经报批和先支后批等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

(11)供电所的业务结算,必须严格遵守现金管理制度,分清收支两条线,严禁坐支现金。严格执行现金支付范围,超范围的现金必须通过银行结算,库存现金不得超过限额。

(12)应上缴的资金,必须按时上缴。单独核算的资金未经上级批准,不得借给任何单位或个人,供电所不得作贷款担保单位。应收往来款项要及时清理回收。各种经营占用所有资金应从严掌握。

(13)电费发票和各种收据应视为现金管理,严格按照票据管理办法执行,一切收支必须使用正式票据。凡属经营性收入,应到税务部门购领票据。供电所购领的空白票据,应由专人保管,登记销号,不得转让,如有丢失,不得以白条作为收支凭证。

(14)上述条款与前期制定的相关管理办法有抵制时,以本条款为准。

5.教研活动方案及开展 篇五

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提高我区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参与意识和环境道德素质,进一步加强社区环境管理,提高“绿色家庭”的创建水平,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根据天津市五委办局《关于在全市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的通知》(津环保宣[2005]21号)精神和“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的总体要求,围绕我区环保“双创双建”中心工作,结合创建区级“绿色社区”和“绿色家庭”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市级“绿色社区”和“绿色家庭”创建活动,深化我区环境保护细胞工程,逐步建立起规范的社区环境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参与意识和环境道德素质,引导公众形成绿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

二、领导机构及职责

1、成立汉沽区“绿色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市级“绿色社区”、“绿色家庭”活动的组织和协调,监督检查各责任单位工作落实情况。

牵头单位:汉沽区环保局。

成员单位:汉沽区妇女联合会;汉沽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汉沽区民政局;共青团汉沽区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区环保局。

2、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区环保局:负责根据本实施方案、《天津市“绿色社区”评估标准》和《天津市“绿色家庭”评估标准》,对申报社区和申报家庭进行具体指导,并做好动的组织、协调及舆论宣传工作。依靠我区环保志愿者协会,开展好环保志愿活动,增强公众关心环保、参与环保的自觉性。

区妇联:负责组织家庭参加社区各种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创建“绿色家庭”。

区文明办:负责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创建市级“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的积极性,形成创建合力,共同开展好创建活动。

区民政局:负责推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按照创建标准进行规划并督促落实。

团区委:负责组织青少年参加社区各种环境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创建的良好氛围。

三、创建范围

我区区级“绿色社区”和“绿色家庭”。

四、创建步骤

1、建立机构

成立汉沽区“绿色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市级“绿色社区”、“绿色家庭”日常工作及申报和推荐工作。

2、制定计划

区级“绿色社区”主管社区居委会和物业管理机构及区级“绿色家庭”制定相应的创建计划,明确创建目标。

3、开展宣传

利用各种媒体对“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创建工作进度、经验等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参与“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创建的良好氛围。

4、开展创建活动

各社区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达到创建目的。“绿色家庭”要积极参与到“绿色社区”的创建活动中来,以点带面,以面促点,共同提高。各项创建活动要记录建档,作为验收考评的依据。

5、组织培训

每年组织“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创建工作负责人和相关人员按照上级培训计划参加绿色创建培训班。

6、申报

填写《天津市“绿色社区”申报表》、《天津市“绿色家庭”申报表》及《“绿色社区”创建活动自评报告》,经区“绿色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审查、考评、验收后,报市“绿色社区”创建工作小组办公室。

7、检查验收

市“绿色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创建标准和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对申报的社区和家庭进行考核验收。

8、命名表彰

市“绿色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符合创建标准的社区和家庭进行表彰,授予“市级绿色社区”和“市级绿色家庭”称号,有效期为两年。

9、复查

市“绿色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已获得市级“绿色社区”和市级“绿色家庭”的社区和家庭每两年复查一次,对不符合创建标准的社区和家庭限期整改,如仍不达标,将取消其荣誉称号。

五、时间安排1、2005年3月下旬,我区“绿色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自查的基础上,申报首批市级“绿色社区”和“绿色家庭”。

2、2005年3月底,我区参加天津市举办的“绿色社区”创建工作环境教育培训班暨天津市“绿色社区”创建工作现场推动会。

3、2005年4月中旬至5月,市“绿色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评审情况,对我区申报社区及家庭进行现场验收。

4、2005年6月命名表彰首批市级“绿色社区”和市级“绿色家庭”。

六、保障措施

1、区“绿色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把创建市级“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制定工作目标和措施,明确责任,加强管理,推动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2、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广泛宣传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的必要性和典型经验,不断提高“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创建质量,共同推进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社会化。

6.教研活动方案及开展 篇六

为切实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创建一个优美、整洁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根据玉东科教文体发[2013]33号《关于开展美丽玉东.清洁乡村.清洁校园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自治区爱卫会关于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春夏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美丽玉林.清洁乡村”活动的指示和有关要求,按照《转发玉林市爱卫会文件的通知》(玉市教函[2013]113号)的部署,结合我校实际,认真抓好学校校园及周边卫生环境的专项整治,创建整洁、美观、有序的学校卫生环境,营造师生生活、饮食良好的卫生条件和卫生文明的育人环境,更好地配合“美丽玉东”的建设。

二、成立领导小组

切实加强对校园卫生环境整治的组织,保障活动的顺利实施,特成立以下领导小组。

组 长:曾宪军

副组长: 李丽勤 王春凤 成 员:李广森 及全体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教师办公室,由大队辅导员王春凤任主任,工会主席李广森任副主任,各班主任、安全协管员等任成员

三、整治活动时间

2013年5月10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为重点治理时间;之后,进入长久整治时间。

四、整治主要内容及要求

(一)健全学校卫生工作机构和管理制度,卫生工作有序开展。学校将进一步健全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机构,职责明确,措施落实;结合班主任绩效考 核制定和完善涉及学生学习、生活、饮食、身心健康的卫生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为校园及周边卫生环境整治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

(二)广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卫生宣传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美丽玉东”建设的卫生政策要求、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低碳生活、心理卫生、拒绝黄赌毒、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

(三)校园环境卫生:要做到地面和楼面无垃圾、无污渍;墙壁无乱贴、乱涂、乱画;教室、宿舍、功能室(办公室、会议室、图书室、实验室、多媒体室、等)卫生清洁,陈设整齐,无乱堆乱放;校园内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放养家禽与家畜,无垃圾广告;水沟畅通、干净;厕所要有班级定期管理,要做到干净,无浓重异味、无纸屑、杂物。

(四)校园周边环境:要做到校(园)门口清洁卫生、无乱停乱放,无流动摊点,校园周边无广告垃圾,确保校园周边卫生。

五、实施步骤

本次校园及周边卫生环境整治活动分四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2013年5月)

1、召开校教职工大会, 学习玉东科教文体发[2013]33号文精神和学校实施方案。

2、各班级召开班会,宣传环境整治的重要性。

3、挂横幅、显示标语、出墙报、手抄报评比等。

(二)组织实施(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上旬)

各部门、科组、班级等要积极部署,周密安排,参照本方案的整治内容,扎实开展学校卫生环境整治工作。

1、学校成立卫生督查小组,并把校园环境分成责任区,并落实给每位责任人员。

2、品德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卫生教育作为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他教师也要在其他课程中积极渗透卫生教育内容。注重培育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心健康。

3、在广大学生中开展一次“争做一名‘美丽玉东.清洁乡村.清洁校园’卫生文明小公民”主题活动。由语文组、综合组组织学生通过、演讲、讲故事、文艺汇演等活动,进行卫生文明的自我教育。

4、通过校园广播、学习园地、宣传栏、宣传标语、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5、在确保师生人身安全的条件下,由校办和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周边环境卫生公益性社区服务和宣传活动。

6、由卫生组组织人力对校内草坪和花卉绿植进行浇灌修剪美化,消除杂草丛生、杂乱无章的现象。

7、由校办室安排外工对校园道路和公共活动场地坑洼地带进行平整硬实,消除尘土飞扬、坑洼、积水现象。

8、安全协管员要把好校门关,禁止牲畜、家禽、宠物等进入校园内,以免影响卫生。

9、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进行大扫除,相关人员要对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进行卫生清洁。要做到学校普通教室、功能教室、公共用房等经常保持卫生整洁;教学楼墙壁、课桌椅等完好无损,没有乱涂乱划乱刻的痕迹;教学仪器设备管理规范,存放有序,完好无损,没有灰尘。

10、做好公共卫生安全防控工作。李广森老师要配合学校抓好诸如甲型流感、手足口病、等公共卫生疾病的宣传和防控工作;成立学校公共卫生防控机构,制定应急预案。

11、由教导处组织人力对农村中小学校循环使用教材进行消毒杀菌。

12、各班级要实行每天上下午两小扫,每周五一大扫,保持校园环境清洁、卫生。

13、各班设立卫生督查岗,负责对本班的责任区进行督查。

14、由校办室、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广大师生对学校围墙外围、校门附近进行卫生清洁工作,清除乱堆乱放,清扫垃圾死角,清除围墙牛皮广告,做到学校周边卫生整洁和美观大方。

15、学校要积极联合工商、卫生、城建等主管部门,联手开展学校周边卫生整治活动,制止校门附近的“三无”食品小摊贩等,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

16、结合课题实验,积极与学生家长联系,促成家校教育统一。

(三)自查整改(2014年3月至10月)

各部门、科组、班级等要对卫生环境整治情况和效果进行全面自我检查,进行“回头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做到卫生不留死角,卫生状况都有大改观。

(四)检查评比(2014年10月至12月)

学校将组织检查组,对各部门、科组、班级、家庭开展卫生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评比。并将卫生环境整治情况进行通报,对活动开展好的,成绩显著的,进行表彰奖励;对活动开展不力,验收不过关的,限期整改,并纳入绩效考核。

六、具体职责

1、学校每位师生员工都有打扫、监督学校环境卫生的权利和义务。

2、学校卫生检查组对学校环境治理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3、值周领导和卫生监检员及值日教师对学校每天的环境卫生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4、各班主任是所属责任区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组织学生进行卫生扫除并保持卫生区整天的干净清洁。

7.教研活动方案及开展 篇七

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第五次我国学生健康监测反映了, 尽管青少年的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耐力、速度、力量指标持续下滑的现状, 学生肥胖比例逐年攀升的趋势, 城市肥胖和超重青少年比例明显增加, 健康水平不断下降的现状。尽管青少年的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 但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20年来持续下降;超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 城市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了1/4;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了2/3, 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高达83%。在2005年高校招生中, 有85%的考生专业受限;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 有63.7%的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

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 第四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 主题为“阳光体育与健康同行”活动, 总结过去三年阳光体育系列活动的经验, 数以千计的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到冬季长跑活动中, 通过长跑锻炼了身体、培养了意志, 提高了学习效率, 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后, 也在2010年11月12日进行了全国启动仪式。

2 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开展的现状分析

2.1 青少年广泛参加体育运动的局面初步形成

2008年开始, 全国共计6000多万大中小学生参与到了阳光体育冬季长跑中来, 而且每年参与阳光体育冬季长跑的学生人数比例逐年上升。学校保障体制逐步完善, 保障体育课课时、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时间, 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 湖北省把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列入了作息时间表。经过三年的扎实工作, “每天锻炼一小时”已经深入人心。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 从“要我锻炼”转变为了“我要锻炼”。

2.2 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2008年, 全国近9万所学校的测试结果表明, 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及以上标准的学生占85.94%, 总体情况好于2007年。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开展证明, 运动时间的增加并没有影响学习, 学生的求知欲更加旺盛, 学习持续性明显增强, 课堂反应速度也有了较大提升。根据团中央有关机构对15所学校的调查结果, 有93.56%的学生感觉现在的长跑能力比以前进步明显;对冬季长跑活动带来的益处, 有91.95%的学生认为能够强健体魄, 84.32%的学生认为能培养意志力, 7 2%的学生认为能缓解压力。

2.3 阳光体育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创新

在大力推行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开展的同时, 各个大中小学校中的体育教研员不断深入学习, 大胆尝试, 积极探索, 创造了一大批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学手段, 给学生创造了积极的体育活动环境, 为学校体育模式改革研究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在很多地方, 学校把体育活动“制度化”, 这不仅完善了学校的管理体制, 也帮助学生培养起了锻炼的良好习惯。

2.4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共识初步形成

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正确决策的领导下, “健康第一”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每天锻炼一小时”更加的深入人心, 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行为, 成为了社会共同的任务。通过学校和家庭的沟通, 社会媒体的广泛宣传, 阳光体育的推进情况十分可喜。

3 参加阳光体育冬季长跑学生情况的调查结果

本文以大悟县第一中学参加冬季长跑的同学为例进行了调查, 分别从三个年级的学生中随机每个年级抽取100人, 共300人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生150人, 女生150人。共发放问卷300份 (每年级发出100份) , 回收294份, 回收率98%。具体数据显示, 36%的学生认为自己参加长跑是缓解学习紧张, 而33%的学生认为参加长跑是增强体质的, 只排在第二位。由于参与目的不同, 决定了学生在参加长跑时所投入的精力、体力和注意力等方面的不同。虽然大部分学生已认识到了长跑的价值和功能, 但在参加长跑中, 如果只是停留在缓解学习紧张的层面上, 就对改善体质的帮助不大, 许多学生还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影响学生参加冬季长跑的主要因素是学习任务紧张, 所占比例为50%, 其次是学生缺乏兴趣占25.2%, 这两点严重制约了学生参加冬季长跑的积极性。这两点应该是很多学校都共有的“老生常谈”的问题, 解决难度可想而知。排在第三位的因素是缺乏组织指导, 在我校经常有学生因为缺乏指导和点拨, 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 导致锻炼效果不佳。

4 阳光体育冬季长跑面临争议的思考

4.1 关于根据学制制定长度和强度而不根据年龄实际的合理化讨论

在阳光体育冬季长跑开展的过去的三年里, 活动策划中都规定了每个学制学生每天需要进行多少公里长度的跑步。小学五六年级学生每天需要跑1公里, 初中生每天需要跑1.5公里, 高中生和大学生每天需要跑2公里。但是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初一和高一学生出现了部分难以适应该规定距离和强度的长跑, 出现了体力不支现象。小学六年级学生和初一学生的年龄相对差距较小, 按照规定学制的跑步距离和强度对于低年级学生是否适应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旦学生因强度过大而失去对锻炼的兴趣出现了厌恶情绪, 则对我们培养学生长期保持锻炼习惯十分不利。

4.2 紧迫的升学压力下长跑对于学习的消极影响探讨

在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 但是不能排除仍然有部分“体弱多病”的学生, 不能参加大强度运动, 此类学生自尊心强, 不愿意向老师及时交流并反应自己的身体状况, 强行参加长跑活动, 从而导致体力不支, 严重影响了学习的效率和身体发育。同时, 在应试条件下, 学生学习的时间往往是分秒必争的, 以至于要加班加点。很多老师和家长思想落后, 给学生出示假病例等类似情况, 不愿学生花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也出现了学生学业压力过大, 产生对学习的厌恶, 影响学习效率的状况。

4.3 锻炼方法是否根据学生兴趣态度进行定向的科学性分析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 阳光体育活动的精神从上级单位通知到下级单位再到学校的时候, 学校领悟活动精神难免出现偏差, 从而导致了过分重视长跑活动, 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加长跑的行为, 有悖于科学发展观重要指导思想。而过分强调必须要求学生参加跑步而不考虑学生兴趣爱好和参与积极性是不科学的。保证高质量完成“两操一课”仍然是现代学校体育的工作重点, 学校体育的发展正处于摸索阶段, 而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的形式还有很多。

4.4 场地的选择和安全性考虑

在中学, 条件相对于落后的学校场地不足, 长跑活动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将所有学生的队伍同时一起长跑, 学生人数多, 长跑队伍组织混乱, 这必然给教师的组织管理带来困难。如果选择在校外进行长跑活动, 存在着相当大的安全隐患, 学校的人力资源有限, 在组织和管理过程中难免出现遗漏的死角, 校外人流量大, 车水马龙, 道路情况复杂, 学生自觉性差, 安全意识薄弱, 容易出现不可预计的意外。非但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也会对学生身心造成较大的伤害。

5 建议

上级行政部门统一部署, 下级单位统筹灵活安排。三部委应着力提高全社会对体育的重视程度, 研究长效机制, 结合冬季长跑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深化改革。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学校场地建设, 加强学校场地建设监管力度, 对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予以切实保证, 这是保障学校体育开展的物质基础。面对场地等因素应因地制宜, 根据分时段, 分场地进行各年级的长跑活动充分利用时间和场地。允许不同层次的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长跑活动, 确保“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持续发展并发挥实效。

8.教研活动方案及开展 篇八

关键词: 中学 大课间体育活动 实践

针对教育中课间操枯燥化、单一化的现状,教育部推出了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这一举措,这种新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发展自课间操,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形成了形势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大课体育活动,对增强学生锻炼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意义重大。

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构成

综合看来,目前众多中学都在上午第二节课后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结合运动场地不足等现状,笔者设计的活动内容及结构大致如下:首先应当坚持四个结合:规定项目与自选项目相结合、体育与艺术相结合、活动内容与季节变化相结合及形式与内容相结合。

对于活动内容安排方面,笔者认为应当在晴天开展:(1)传统广播体操;(2)舞蹈;(3)跳绳;(4)气功(黄鹤功);(5)游戏;(6)球类活动;(7)素质操;(8)韵律操;(9)自编小型团体操;(10)武术操。阴雨天的时候,活动项目有:(1)室内游戏;(2)室内健身健脑操(自编)[1]。

对于上述活动项目内容及组成,教师应当结合天气状况及学生成长需求在每次活动中任选一二,继而结合起来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

二、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具体实践

(一)完善场地设施,并建立课题管理组织。

具体实施中应着手一系列准备工作,完善对场地的改建,增添相关活动设备,发动宣传,制订研究计划,另外,应当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具体以校长为组长,以体艺组全体教师为成员,明确人员分配。

(二)探索开发大课间活动内容及实施方法。

首先是对活动内容的创新,分晴天和阴雨天,阴雨天可进行室内游戏和室内健身健脑操,晴天则是搭配游戏、球类活动、素质操等;其次,则是活动规则制定,在活动开展中应当注重学生全员参与,使活动开展活而不乱、有序进行,所以应当制订活动安排表,对有限的活动场地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并统一口令和指挥,确保在统一口令的指挥下进行大课间活动集合至结束的每一个环节,在具体实施中,可用录音形式将口令按活动时间及进程录下来,在具体实践中将录音播放出来即可;再次则是构建活动模式,经研究分析,笔者认为晴天可以开展四种模式活动:(1)韵律操——黄鹤功——游戏;(2)武术操——舞蹈——游戏;(3)广播操——跳绳——球类活动;(4)素质操——球类活动——游戏,而与此对应的阴雨天则有两种活动模式:(1)室内游戏;(2)健身健脑操。

(三)加强活动管理,提高活动质量。

在大课间活动管理方面,应当将其纳入学校制度和学校工作计划,在具体作息时间表里排入具体时间及项目,并在学校整体教学评估方面纳入此内容,制定评估量化标准,从而形成对大课间活动开展方面的制度保障。此外,应落实管理职责,具体实施中,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三级负责制开展工作:分别为领导、班主任及体育教师负责制三级,具体活动开展中,校长亲自挂帅,领导学校的主要领导到场参与,对大课间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应及时了解并解决,对于这项活动要有高度重视,然后是班主任这一环节的责任制,为确保出勤率,班主任应当积极组织本班学生按时参与,正确引导学生,逐渐培养起学生的体育兴趣,亲身实践鼓励学生参与。最后是体育教师负责制,应完善对相应乐曲的选择,确保内容安排必须符合季节特点,对学生在40分钟内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用音乐控制,在活动场地的进退场方面应当维持秩序[2-3]。

(四)开展活动评价。

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后,应当对参与学生和班级进行合理评价,具体实施中,应当遵循抓两头的原则,将差的典型和优秀的典型抓好,或表扬或鼓励,并将此环节内容加入学生个人操行评定中等。另外,就是对参与班级的评价,应当将制定的考核内容加入文明班级、优秀班级的评比条件中。最后,对班主任及体育教师的评价,应当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作为评定优秀教师的指标,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整体性评价,具体评价内容有出勤人数、参与质量及进退场秩序等,通过领导抽查、值日生检查等方式进行评价[4]。

三、结论与思考

经实践证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对以往课间操的重大变革,虽然具体实践中需要一些设备和细化安排,遇到困难在所难免,但就思想认识方面看,我校领导及学生已达成一致,此活动开展形式深受学生喜爱,成为未来素质教育中我们勇于创新和改革的信心所在。随着在活动开展中不断改进和提高,愈发使我们认识到必须周密地考虑各个环节、各个措施,且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多样化开展促进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使中学校园文化生活更趋于丰富化、创新化,积极向上的学风推动文化课教学的有效进步。

经过本次大课间体育活动改革和实施,我们得出大课间活动的开放和灵活开展势必提高对组织管理的要求,派生出一些潜在的问题,怎样灵活多变地管理才能实现学生的自主自创及自律自控,显然这将是中学教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须解决的问题,另外,活动内容的科学安排方面,更应兼顾到大课间活动中学生个性特长的发生,怎样实现运动量的合理掌握等,这显然是未来大课间体育活动实践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任伟霞.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5:130-130.

[2]吴桂兵.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运动,2013:9-9.

[3]洪一杏.让“阳光体育”在大课间活动中舞动起来——“阳光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89-90.

上一篇:小学生经典成语故事下一篇:澳洲留学的签证介绍与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