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泡泡(精选8篇)
1.幼儿园大班科学泡泡 篇一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吹泡泡》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有目的的进行验证的能力,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吹泡泡,发现只有是镂空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体验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知识和本领的愉悦情感,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吹泡泡》含反思教案吧。
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吹泡泡,发现只有是镂空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
2、培养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有目的的进行验证的能力。
3、体验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知识和本领的愉悦情感。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准备:
记录卡、幼儿用笔吸管、筷子、花片、积木、漏勺、勺子、肥皂水视平转换仪磁带录音机
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在《吹泡泡》的音乐中,一起进入活动室。
师:我们都很喜欢吹泡泡,那可爱的泡泡们在阳光下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真漂亮呀!
今天,我们一起来玩吹泡泡吧!
2、出示各种材料,并讨论。
(1)师:平时,我们都是用吹泡器来吹泡泡的,可是今天,大家一起来看看,我给你们准备了什么呀?
(2)出示记录卡,幼儿猜想。
师:老师还带来了一张记录卡,并把这些材料画在了卡上,请大家一起来猜猜,你觉得可以吹出泡泡的,就在“猜一猜”这一个格子里打上勾勾,觉得不可以的就打上叉叉。
3、幼儿猜测,教师巡回指导。
4、讨论、介绍幼儿想法。
(1)师:谁来介绍自己的猜想?请一到两名幼儿上台介绍。
(2)师:你为什么这么想呢?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猜想?
(3)师生共同讨论,并统计在教师的记录卡上。
师:我们一起来侃侃,你认为吸管可以吹出泡泡的请举手。(依次统计各个材料)
二、幼儿操作。
师:小朋友的猜想都不一样,那到底对不对呢?老师也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自己去试试!
1、请大家拿着你的记录卡,把每一样材料都去试一试,并且马上把结果记录在“试一试“这一格内。
2、幼儿操作尝试,教师指导。(重点指导花片和漏勺)
3、比较猜测和尝试后的结果。
(1)师: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你操作后的结果?
有没有不一样的结果?
请有持不同意见的幼儿上来再次操作比较。
(2)师生再次讨论,统计在教师记录卡上。
师:在我们小朋友操作了过后,你觉得吸管可以吹出泡泡的请举手。(依次统计各个材料)
三、总结
1、谁来告诉我,你发现在这些材料中,那些可以吹出泡泡呢?他们有什么特点吗?
教师总结:这些有可以吹出泡泡的材料都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它们都有洞洞,这些有洞洞的材料有个名字,我们叫它“镂空”。因为它镂空,所以可以吹出泡泡来。
2、结束部分。
师:我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大家看看它们能吹出泡泡吗?为什么?
想知道它们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么?我们一起到户外去试试看吧!
在音乐《吹泡泡》中跳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本文扩展阅读:吹泡泡,是一种儿童玩的游戏。是一种很流行的游戏。玩这种游戏的通常是小孩子。
2.幼儿园大班科学泡泡 篇二
有科学研究表明, 幼儿期是人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该阶段幼儿的脑细胞处于非常活跃的时期, 并且精力充沛, 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都非常强, 同时赋予想象力, 所以幼儿期是培养探索精神的最佳时期, 大班幼儿教育应该充分把握这一时机, 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 充分培养和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
二、大班幼儿科学探索精神培养方法
(一) 教师要做幼儿探索过程的启迪者
与其他类型的教育一样, 幼儿教育也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不是单方面的将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幼儿, 而是努力使自己成为幼儿探索过程的启迪着和带路人, 积极从多方面培养和启发幼儿的探索精神。
1.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幼儿的探索精神
要想促进和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首先必须培养创造型的教师, 具有创新特征的幼儿教师可以为幼儿营造一种轻松、活泼且极具启迪性的氛围, 积极探索和使用各类创新方法, 在日常活动中发现和捕捉幼儿对知识的探索精神。
2.注重随机教育
在日常活动中, 幼儿教师要积极发现并刻意制造一些偶发性的科学活动, 抓住幼儿瞬间迸发出的探索精神火花, 及时引导, 从而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水到渠成。例如, 幼儿教师可以将装有蝌蚪和小青蛙的容器刻意放在“幼儿角”, 等到幼儿早晨入园后会突然发现小蝌蚪变了, 正在变成小青蛙, 这会一下子激发出幼儿的学习和探索积极性, 进而进行更认真仔细的观察, 即通过日常活动的随机教育使幼儿快乐的学习和体验到知识的乐趣和探索的乐趣。
(二) 重视对幼儿进行科学训练, 培养其主动探索意识
1.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 激发探索愿望
幼儿的探索活动是从身边事物开始的, 所以要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对知识的兴趣, 必须从日常生活开始, 同时, 幼儿教师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引导, 例如在“有趣的魔术”活动中, 先让幼儿用米汤在白纸上画画, 等干了之后什么也看不见了, 然后再用碘酒喷洒, 原来的画又显现出来。在进行这个游戏的过程中, 幼儿会有很多很多问题, 幼儿教师先不要急着否定孩子们的问题, 可以允许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思路先试一试, 在尝试失败后再告诉孩子们是怎么回事, 这样便可以充分激发出幼儿的学习和探索积极性。
2.设计问题, 引导幼儿进行思维探索
我们对知识的探求是从质疑开始的, 提出疑问的过程, 其实就是幼儿积极思索问题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提问者会就问题进行思索和积极的探索。例如, 幼儿都很喜欢给花浇水的活动, 可是有的孩子会浇了一遍又一遍, 还会问:水倒下去就不见了, 水上哪儿去了呢?这时候千万不能批评孩子, 或者轻视嘲笑, 一定要耐心、热情的回答和讲解, 要以此为契机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激发其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好奇心, 因为好奇心是幼儿探求知识的原动力, 幼儿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发明”很多益智游戏, 例如找到一些容易吸水的东西, 让幼儿在探求欲望的驱使下, 主动探索和发现“水不见”的原因。
(三)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作用不容忽视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非常重视对幼儿的家庭教育, 这种观念和想法本无可厚非, 但是很多家长不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 采用的逼迫式的教育方法, 忽视了对幼儿学习积极性的开发和主动性的培养。所以, 要想促进幼儿探索精神的培养, 首先必须加强对家长的教育, 使其能够转变教育方式, 讲求方式方法。
另外, 给孩子更多自由空间,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应该鼓励幼儿的一些发掘创造性的活动, 尊重和培养孩子的个性需要, 对其好奇心应该表示赞同和肯定。例如有些幼儿可能喜欢拆玩具、自己瞎捣鼓, 家长看见后可能会很生气, 训斥批评孩子, 但就是因为这一顿训斥, 可能会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和对知识的探求。
(四) 教师的指导和幼儿的探索活动相结合
教师的指导艺术在于要充分把握时机, 激发幼儿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和热情, 教师的指导千万不能代替或者阻碍了幼儿更好的进行科学探索, 例如, 在制作风铃的游戏中, 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的材料, 鼓励幼儿自己动手, 并通过制作过程发现哪种材料最适合做风铃, 制作结束后可以就风铃的制作过程和步骤进行讨论, 这样既开发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又能激发其对知识的探索精神, 一举两得。所以说, 幼儿教师不是简单的将科学知识从自己的脑袋里转移到幼儿的脑袋里, 而是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活动和过程激发幼儿自身的探索和思考, 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结束语
在对大班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过程中, 切忌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 使幼儿成为被动的接受者, 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各种灵活的教授方式, 指导和开发幼儿自身的动脑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达到“爱科学, 学科学, 用科学”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丽.让科学走近孩子——浅谈培养幼儿科学探索意识的途径[J].青年文学家, 2012年17期.
3.大班社会活动:小小泡泡糖 篇三
泡泡糖,无论是大人、小孩都喜欢吃,但是吃过之后,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很多麻烦,它的特点是很黏,如弄到地上一块块乌黑脏兮兮,如弄到头发上、衣服上,很难清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又影响环境卫生。我园正开展研究《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课题,为此,我就以泡泡糖为主题,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泡泡糖的性质特点,通过观看图片,懂得乱扔泡泡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麻烦。
2.讨论、探索用什么方法可以清除泡泡糖,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洗衣粉、肥皂、洗洁精、蛋清、泡泡糖、粘上泡泡糖的手绢、图片、若干星星标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好,我是泡泡糖老师,你们喜欢吃泡泡糖吗?为什么呢?”
师:“你们吃过泡泡糖之后都放在哪儿了呢?”
二、探讨泡泡糖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不便
(一)出示图片
1.教师提问:“这些图片都是泡泡糖老师在我们幼儿园用相机拍的,你们看看是怎么回事?”
2.幼儿分组讨论。
小结:小朋友乱吐乱扔泡泡糖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也造成了环境的不美观。
(二)启发幼儿讨论:吃完泡泡糖应怎么办?
三、怎样清除泡泡糖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讨论。
四、幼儿实验
(一)幼儿根据自己的讨论完成表格
师:“我给小朋友准备了一张表格。你认为用什么可以清除泡泡糖,就把你想的结果填在对应的空格上。(如上表格)”
(二)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和方法,引导幼儿积极探索用什么方法可以清除掉粘在衣物上的泡泡糖。
实验步骤和方法:首先把粘有泡泡糖的手帕弄湿,然后分别把洗衣粉、肥皂、洗洁精、鸡蛋清放在粘有泡泡糖的地方,用双手使劲揉,再用清水洗干净。如果不能清除再换另一种实验物品,直到洗净为止。
(三)实验结束后,引导幼儿把探索结果填入 表格。
小结:用蛋清可以清除掉粘在衣物上的泡 泡糖。
五、活动延伸
我们可以做到不乱吐乱扔泡泡糖了,那别人不知道该怎么办?启发幼儿争做环保小卫士,不但自己不乱吐乱扔,还监督身边的人也来保护环境 卫生。
活动反思:
4.大班科学吹泡泡教学设计 篇四
龙台小学幼儿园 王文静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知道有洞、有缝隙的工具都能吹出圆圆的泡泡。
2、学会用语言表达猜想的操作结果,发展学习的自主性。
3、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吹泡泡器,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各类带孔的塑料玩具、吸管、正方形孔、三角形孔、长方形孔、圆形孔玩具、鞋刷、漏勺、梳子、牙刷、硬卡纸、树叶、苍蝇拍、剪刀、光盘、泡泡液、盆、托盘、泡泡机等。
2.前期知识准备:幼儿已玩过各类吹泡泡的游戏。
3.教师电教准备:用于猜想、实验、记录的ppt、吹泡泡的音乐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活动,知道有洞有缝隙的工具都能吹出圆圆的泡泡。
难点:能运用操作材料自主探索,并尝试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
四、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
(1)、师与幼儿听《吹泡泡》音乐进入活动室,追赶活动室内的泡泡。
(2)、谈话活动引出吹泡器。
2.动手实验
(一),猜想并验证,只要有洞、缝隙的物体都可以吹出泡泡。
(1)、猜想环节
出示漏勺、吸管、多形状孔的玩具,引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在记录表上分组记录猜测结果。
(2)、动手验证
师提出操作要求:四人一组取出准备材料试一试,可以相互交换试一试。在记录纸上进行验证记录,分组展示记录结果。
温馨提示:吹泡泡时,嘴巴不要碰泡泡液,不要对准同伴的脸吹泡泡,幼儿操作尝试,教师全面观察,及时给予支持与帮助。
(3)、分享交流
探索发现:只要有洞、缝隙的材料都能吹出的泡泡。(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3.动手操作,自己制作泡泡器。
(1)、出示小电线、小树叶、硬卡纸、彩带等没有直接吹出泡泡的材料。
(2)、引导幼儿将学会的经验加以运用,把这些不能吹出泡泡的东西变成能吹出泡泡的吹泡器。
(3)、动手制作、交流分享,体验成功的乐趣。
4.动手实验
(二),猜想并验证,任何形状的镂空物体都可以吹出圆泡泡。
(1)、猜想环节
出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铝丝引发幼儿探究它们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幼儿大胆猜测、在记录表上记录猜测结果。)
(2)、动手验证:
幼儿操作尝试,教师全面观察,及时给予支持与帮助.探索发现:任何形状的材料都能吹出圆形的泡泡。(3)、师幼共同总结:这些有洞洞或者有缝隙的材料都能吹出圆形的泡泡。
5.和幼儿玩“吹泡泡”游戏。
教师与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随音乐转圈,使大泡泡变成若干小泡泡、小泡泡又合成大泡泡,培养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
五、活动延伸:
5.幼儿园大班科学泡泡 篇五
活动目标:
1、练习洗方巾、袜子等小物品。
2、提供各种材料,启发幼儿探索能将物品洗干净的洗涤用品。
3、学习按顺序清洗小件物品,能想办法完成自己的事情。
活动准备:
1、准备一些脏的小毛巾、手帕、袜子和肥皂等。
2、准备电视广告,如介绍洗衣粉的广告;收集相关广告语。
重点难点:
幼儿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在探索的过程中需要反复不断的探索才能正确的完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启发幼儿练习洗袜子、手帕等,感受洗涤衣服的顺序和方法。
1、教师启发幼儿看看自己的衣服是否干净,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干净的东西。
2、教师提供一些较脏的手帕、毛巾和袜子等小件物品,请幼儿说说用什么材料才能将这些物品清洗干净。
3、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准备材料,让幼儿分组练习清洗小件物品。
4、教师引导幼儿逐一使用各种材料,看看能否将手帕洗干净。
5、在幼儿清洗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清洗的顺序和方法,适时给予指导。
二、师幼讨论正确的洗涤顺序和方法。
1、师幼展示清洗过的小物件,引导幼儿一边看一边说哪件最干净,哪件最不干净,并说明理由。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正确的清洗顺序和方法:按照从上到下或者从左到右的顺序,每一片都要洗。将衣物浸湿后擦上肥皂,来回搓洗,直到上面的污垢没有为止;接着用清水漂洗几遍,直到没有肥皂沫;最后拧干,整理好后晾起来。
3、教师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清洗小件物品的顺序和方法,让幼儿重新清洗,进一步巩固正确的顺序和方法。
6.幼儿园大班科学泡泡 篇六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连接的方法塑造立体小泥熊。
2、通过观看泥塑过程图片、讨论、尝试等方法学习镶嵌连接的方法。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a.已经掌握分泥、搓条、压扁等基本泥工技能,有进行平面泥贴画的经验。
b认识并了解熊的外部特征。
2、物质材料准备:
a.材料包。
b.面人工艺品一个,教师自制小泥熊若干,小泥熊制作步骤图。
c.民间艺人捏面人的视频。
活动过程:
1、欣赏面人工艺品,鼓励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进行讨论,激发幼儿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件神奇的礼物。;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出示面人)瞧,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
2、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捏面人这一传统民间工艺。
教师:漂亮的小面人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视频幼儿观看)
3、欣赏教师自制作品,讨论小泥熊的制作方法。
(1)师:这是老师做的小泥熊,漂亮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知不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2)展示小泥熊制作步骤图,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制作泥塑小熊的方法。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泥熊身体各部分是怎样连接组合的,帮助幼儿了解小熊是怎样站在木棒上的。
4、介绍操作材料,尝试捏塑小熊,巩固学习连接的方法。
(1)师:这里有两种颜色的纸黏土、木棒,还有活动眼睛,谁愿意来试一试?
(2)师:先将一种颜色的纸黏土分成两份,团圆,分别插入木棒中,做小熊的身体和头;再从另一种颜色的泥土中揪出一小部分做成小熊的两只耳朵和鼻子、尾巴,分别贴在头上的两边和下方中间;剩下的泥分成四份,分别错长条,做小熊的四肢;最后把活动眼睛压贴在小熊脸上,可爱的小泥熊就做好了。
5、幼儿自由进行立体泥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根据小熊身体各部分的大小,进行分泥。
(2)提醒幼儿不要将小熊的四肢搓的过长过细,并能尝试比较适合的连接方法。
(3)在进行造型时,建议幼儿将小熊的四肢摆出各种各样的姿态。
6、展览欣赏与评价结束活动。
(1)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小泥熊,给自己的小熊取名字并试着说说它在做什么。
(2)欣赏同伴的小熊,有自己的小熊和它们的小熊游戏一起创编故事。
活动延伸:
请幼儿把制作好的小熊带回家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并制作出小熊的一家,装饰成一件泥塑工艺品,带到幼儿园的手工展展览。
反思
泥塑活动应注重幼儿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通过相互交流,孩子可以从同伴那里得到许多新信息、新经验;通过交流可以将自己的经验进行综合、丰富和充实,同伴的好办法可以完善自己的想法或构建新观点。
7.幼儿园大班科学泡泡 篇七
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帮助幼儿学会解决问题。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实验的内容应来自于幼儿常见的生活问题,并让幼儿学会用实验中获取的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有益于幼儿真正理解科学、热爱科学。本次活动以生活情境问题“怎样帮小兔家的灯泡亮起来”引入,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探索怎样操作电池和缠着灯泡的电线才能使灯泡亮起来,因为置身于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中,所以幼儿的兴趣特别高,都想为小兔子解决问题。第一个问题的解决让幼儿有了使灯泡亮起来的基本经验,教师在此基础上设置第二个既有趣味性又具真实性的问题情境:“老鼠咬断了一截电线,用什么材料来替代连接通电呢?”引导幼儿运用刚获得的经验继续深入探究并解决新的问题,同时又获得了新的经验———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导电。活动中的两个问题既有联系又有层次性,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特别在通过自身实验并成功使小兔家的灯泡亮起来的时候,幼儿的兴奋度达到了最高点,他们在享受成功的同时获得了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二、创设宽松的探究环境,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发现。
宽松的探究氛围是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它能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和欲望。首先,要为幼儿创造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创造自由选择实验材料的环境,满足幼儿自主探究的需求。教师将实验材料分类摆放在教室前方,在猜想“什么材料能导电”之后,幼儿就根据自己的猜想自主选择所需材料开展操作和验证,给他们提供了极大的自主选择材料探究的空间,从而摈弃了以往教师高控制地为每个幼儿准备一样的材料进行统一操作带来的弊端。其次,要为幼儿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教师应成为幼儿的伙伴,给幼儿及时的支持与帮助。由于受思维方式与原有经验的影响,幼儿在实验活动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教师应该明确教育活动的目的不是追求实验结果,而是要观察实验过程中幼儿的真实表现并给予帮助。如在第一次实验“怎样让灯泡亮起来”中,刚开始大部分幼儿都在用电线在电池上或缠绕,或按压,没两下就向老师汇报结果说:“不会亮,不成功。”有想放弃的念头,教师此时就要提出辅助性问题:“可以想想电线和灯泡要放在电池的什么地方?”支持幼儿继续探究,一段时间后一个幼儿成功了,就引来了同伴的围观,一下子大家的实验都成功了,全体幼儿顿时热情高涨,他们体验到了自我发现和成功的乐趣。
三、提出明确的实验要求与问题,提高幼儿的实验水平。
1. 以条理化的实验要求引导幼儿有序开展实验。
实验必定会有规则与要求,但很多教师在讲解实验要求时不是太过于啰唆无重点,就是太过于简单不明确,导致幼儿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怎样让幼儿更清晰实验要求,更明确实验步骤,那就需要教师在实验活动前,针对各环节的重点设计简约明确的要求,在介绍时有条不紊地进行讲解,如:在第一次实验教师讲解“操作步骤与方法”环节,教师根据幼儿实验的操作步骤,边有条理地演示实验过程边简要讲解实验要求:“两个人一盘材料,请你们合作进行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试一试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听到信号放好材料回到位子上,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的小灯泡亮了吗,你是怎么做的?”幼儿在形象的演示与明确的要求下,都能有序开展实验活动,解决了因不了解实验要求而带来不必要的干扰的问题。
2. 以开放性的探索问题引导幼儿关注实验过程与结果。
实验活动中蕴涵着许多科学知识,它需要幼儿在亲历探究、实验和操作的过程中去发现并获得相关经验。怎样让幼儿关注到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呢?在第一次实验中,教师提出问题:“你的小灯泡亮了吗?你是怎么做的?”第二次实验,教师提出问题:“你用的是什么材料?你是怎么做的?灯泡亮了吗?”这两个开放性的探索问题既简单明了又具有目的性,给幼儿的自主探索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幼儿自主性,同时以此引导幼儿关注“怎样做让灯泡亮起来”的实验过程。幼儿在实验中能围绕探索问题,关注自己和同伴的实验步骤与方法,并在表述实验过程中逐渐明晰和构建科学知识与经验体系,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
四、多形式呈现实验结果,帮助幼儿梳理探索经验。
幼儿在亲历实验活动之后,常以记录或语言表达等形式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实验发现,教师则要帮助幼儿对零散经验加以归纳与梳理,呈现出本次实验的知识点。这些在幼儿自我建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实验结果是幼儿自主探索得出的而非教师灌输的,能有效地提高实验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实验活动中可采用直观形象图梳理法,如在第一次实验结果梳理环节,教师运用彩印出来的电池与灯泡图卡配上真实的电线就能很具体生动地呈现出电线连接电池使灯泡亮起来的不同方法,为幼儿的学习理解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教师还可采用猜想验证图梳理法,如在第二次实验结果梳理环节,幼儿通过操作后验证猜想图上的想法,并逐步确认或修改猜想结果,最终形成一张正确的实验结果图,帮助幼儿形象地了解到什么材料能导电,什么材料不能导电,有效地帮助幼儿加深对实验过程与结果的认识。
五、精心设计实验记录表,帮助教师有效实施个别教育。
实验活动中记录表的用处大抵是让幼儿记录下自己的实验结果,并依据记录表上的记录情况进行表达,记录表也常是在实验后被张贴在前面的展示板上,不便于教师了解全班所有幼儿的实验情况。为了使记录表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教师能通过记录表一目了然地了解每个幼儿的实验情况,并及时纠错,本次活动设计的记录表分为黄色和粉色两种,黄色记录表上画的都是能导电的材料,粉色的则是不能导电的材料。幼儿在选取相应材料做完实验后,就在记录表上打钩或打叉,随后将材料能导电的记录纸贴在显示“亮”的板上,反之贴在不亮的板上,也就是说贴在“亮”板上的记录纸应该都是黄色的可导电材料的记录纸,“不亮”板上的都应该贴粉色的不可导电材料的记录纸。颜色分明的两种记录纸贴在展示板上,使教师能一眼就判断出幼儿探索的结果的对与错,进而有针对性地帮助个别幼儿纠错,在试误和验证的过程中加深幼儿对科学经验的正确理解。
8.幼儿园大班科学泡泡 篇八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93-02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离不开对事物或科学现象的观察,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基本方式,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让他们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采用的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我国心理研究工作者姚平子发现:5~6岁的幼儿,也就是幼儿园大班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持续性、逻辑性也逐渐提高。由此可见,大班是培养和发展幼儿观察能力的最佳阶段。在教学中笔者总结了提高幼儿观察能力的四点经验。
一、耐心等待,自主观察
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创始人马拉古奇说过:“教师必须尽可能减少介入,介入得以一个有效的方式重新开始意见的交流并恢复幼儿的信心。因此,介入前必须衡量清楚,不可过度介入,不可推翻幼儿正在进行的事物。与其牵着幼儿的手,倒不如让他们靠自己的双脚站立着。”在幼儿科学探索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用敏锐的双眼去分辨什么时候需要教师介入引导幼儿观察,什么时候需要教师让幼儿自主观察。
在“有趣的指纹”活动中,幼儿乐乐按老师的要求将十个指头的指纹印上印泥,并按顺序印到纸上,然后用放大镜开始观察。她先观察左手中指的指纹,发现中指的指纹是“弓形”的,于是很高兴地在记录表“弓形”一栏写上“1”,接着开始观察食指指纹,看了一会就自言自语地说:“咦,也是弓形的。”她就把刚才记好的“1”擦掉,写成“2”,在接下来的观察中,她都是随机、无序地观察,她把左手中指指纹观察了两次,却忽略了小拇指,并不停地更改记录表上的数字,总是数不清三种指纹的数量,显然她缺乏有序的观察经验。观察了一会,乐乐丢下放大镜,开始左右张望。教师从乐乐紧皱的眉头中发现了她的着急和无奈,却不急着给乐乐提示,而是向她指指旁边的幼儿小小。乐乐看到旁边的小小在边观察边念念有词:“一个箕型,两个箕型,三个箕型……”乐乐专心致志地观察着小小的行为,看到她从左到右按顺序把十个指头都观察完了才在记录表“箕形”那一栏填上数字,接着又开始重新从左到右用放大镜寻找“斗型”的指纹。乐乐看到这里,马上拿起放大镜模仿小小的方法先观察左手的指纹,边观察边数数,很顺利地就把“箕型”和“斗型”的指纹找出来并做好了记录。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没有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急于介入,而是不动声色地观察幼儿的行为,给幼儿提供足够的观察时间,让幼儿自己掌握有序的观察方法。如果教师当时就将操作方法告诉幼儿,或许幼儿会更早更顺利地完成任务,但失去了通过自己的观察获得经验的机会。由此可见,教师的静默观察不是袖手旁观,而是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用足够的耐心等待幼儿在探索中主动观察、发现,从而使幼儿获得直接的体验,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
二、了解需求,支持观察
幼儿的个体经验、发展水平、个性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幼儿的观察能力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行为作出正确的解读,并以恰当的方式支持幼儿的观察活动。
在“有趣的指纹”活动中,幼儿睿睿拿着两个放大镜翻来覆去地观察,一会儿重叠在一起,一会儿又分开。教师好奇地问:“你在做什么?”睿睿说想看看两个放大镜重叠在一起会不会看得更清楚。教师鼓励睿睿试一试。在反复观察和比较的过程中,睿睿发现两个放大镜重叠在一起并不能使观察物无限放大,只有将放大镜放在适当的距离,才能最清晰地观察物体。同样,在这次的操作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阿哲的记录表是空白的,于是小声地询问:“你观察自己的指纹了吗?有哪些形状呢?”阿哲指着他印在纸上的指纹摇摇头说他没有指纹。教师仔细一看,发现他印的指纹都糊成一团了,根本观察不到指纹的形状。这是因为沾印泥的时候沾得太多了,所以印在纸上的指纹才会糊成一团。于是教师示范印了一个指纹,让他观察教师的动作。通过观察比较,阿哲发现沾印泥的时候要轻一些,印在纸上的时候要将指肚正面朝下用力压印,这样才能保证观察到的指纹是清晰完整的。当教师重新给阿哲一张纸时,他尝试印了一个指纹,发现效果很好,于是信心十足地将十个手指的指纹都印下来,并兴致勃勃地开始观察指纹的类型。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幼儿往往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或做法,当教师发现幼儿的观察行为超乎预料时,不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武断地进行阻止,而要通过询问等方式与幼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和需要,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三、巧妙点拨,促进观察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要在细致观察幼儿活动的基础上,根据幼儿观察的过程捕捉有利的时机,对幼儿的疑惑进行巧妙的点拨,鼓励幼儿进一步观察,从而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与经验。
在“会黏的水”活动中,幼儿康康在两块光滑的塑料板中间滴上水,发现两块塑料板就紧紧地黏在了一起,一不小心将沾了水的塑料板放到桌面上,塑料板和桌面也黏在了一起。偶然的发现让他特别兴奋。看到这种情况,教师顺势提问:“塑料板滴上水和桌面能紧紧地黏在一起,那是不是塑料板沾上水和所有的东西都能紧紧地黏在一起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康康拿着沾了水的塑料板到处试,在试的过程中观察到塑料板可以和黑板、玻璃、椅面等紧紧地黏在一起,而与粗糙的墙面、表面有颗粒的地垫等无法黏合。教师继续引导幼儿观察:“为什么有的东西会紧紧地黏在一起,有的却无法黏合呢?它们有什么不同吗?”幼儿通过观察、触摸和比较,获得了“只有在两块光滑面中间滴上水,它们才会紧紧地黏在一起”的科学认识。可见,教师顺势引导观察的方式能让幼儿体验成功,又能激发幼儿对感兴趣的现象进行深入的观察。
四、梳理验证,深入观察
在科学探索活动过程中,幼儿由于操作时出现的一些问题或偏差,造成不同的观察结果,对比,教师不要急于去更正或告知正确的做法,而应顺着错误的原因,引导幼儿在交流验证过程中进一步观察,从中发现错误的原因。这比直接告诉幼儿“正确答案”更有意义。
在“会黏的水”第二课时的操作活动中,在幼儿已经获得“水是有黏附力的,在两块光滑面之间滴上水,它们就会紧紧地黏在一起”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提供了砂纸、草席、铁片、电光纸、塑料片、光滑板等材料,让幼儿进一步感知水的黏附力。在交流的时候,大家发现有的操作结果是不一样的。幼儿小雨在“光滑板和铁片”那一栏的实验结果是“X”,大家都说他的记录结果是错误的,认为光滑铁片和塑料板是能黏在一起的。为什么相同的材料会有不一样的实验结果呢?教师请小雨再次进行操作,并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小雨先在铁片上滴上一滴水,将铁片和塑料板合在一起,但是拿起塑料板后铁片就掉了下来。这时,有孩子马上说:“水太少了黏不住。”“哦,是这样吗?”教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请小雨再次操作。这次小雨多滴了些水,并将铁片和塑料板压一压,然后拿起塑料板。没想到塑料板一立起来铁片就滑了下去。这时又有幼儿细心地观察到了小雨的手是抓在塑料板上的,马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铁片太重了,很容易掉下来,手要抓在铁片上,塑料板就会黏住了。”教师请他试了一下,塑料板真的紧紧地黏在了铁片上。幼儿在交流过程中还观察到了小片的电光纸沾上水无论和什么材料都能黏在一起。通过不断地操作、观察、思考、交流和概括,幼儿进一步掌握了水的黏附力与用水量的多少及物体的大小、轻重、质地等知识。
著名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的座右铭是“观察、观察、再观察”,观察是一切科学成就的开端,观察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一种基本的能力,贯穿于整个科学活动的灵魂。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教师应该把这一目标渗透到各种探索操作活动中,并在这些活动中提供行之有效的支持策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泡泡】推荐阅读:
幼儿园大班游戏活动《追泡泡》06-12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及教学反思08-11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方案06-26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声音08-24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捉泥鳅》07-29
幼儿园大班科学《旋转玩具》教案08-02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冬季取暖10-05
大班幼儿科学活动教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