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会课说课稿(共11篇)
1.小学班会课说课稿 篇一
主题理念:
当前我们的学生中大部分已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独生子女的各方面条件不断提高,被叫“小皇帝”“公主”“小祖宗”已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不少学生在一定程度存在着心胸狭窄,依赖性强;只能人人为我,不能我为人人。这次都是当前青少年成长中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一年级学生已有集体生活的体验,同学间交往增多,很有必要进行心中要想着别人,要谦让,要关心帮助同学的教育。
教学目标:
认知要求:知道同学之间友爱互助的故事。
行为要求:见同学、伙伴有困难能关心、帮助。
情感要求:愿意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教学重点:
初步养成你帮我、我帮你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让孩子们能真正做到团结、友爱,相互帮助。
教学设想:
本节主题班会课在深入浅出的教法及灵活多变的学法下,将本次班会的认知、情感乃至行为目标通过教师一步一步地“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学”、“思”、“议”、“辨”,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地领会。根据班会课一般的教学结构,我设计了“游戏导入明确主题→情景表演,辨析导行→运用观点,行为指导→榜样示范,拓展延伸→谈话总结,歌声升华”这五个基本环节。
第一个环节,通过“盲人过马路”的游戏,让正常儿童了解残疾人的不幸,激发他们的同情心。不仅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还能让他们在活动中产生的同情心逐步内化为一种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责任感,进而达到从小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
第二个环节,创设情景表演教学,学生通过一个个很熟悉的学习生活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明白同学之间遇到不愉快的事要正确对待,要团结友爱;当别人有困难时要伸出援助之手,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第三个环节,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是低段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增强了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想一想、辨一辨,采用角色换位方式,使学生设身处地地运用观点解决问题,设置这一题的目的是了解学生运用观点的能力。让学生想一想,帮一帮,激发学生运用观点解决问题的兴趣,享受成功的快乐。在各组员积极动脑想办法帮助他人时,从中也明白了遇到这样的事情将如何去处理,深化了本课主题。
第四个环节,抓住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通过学生夸夸我们班曾经能主动帮助同学的学生和学生讲一讲在家主动帮父母做事,从而知道了平时哪些同学乐于助人,大力表扬同学们身边的活雷锋,使他们成为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自觉地去学习,无论在校,还是在家都要去帮助他人,在关心他人。
第五个环节,通过提问谈话,总结回顾本次班会的主题思想,并在一首与主题相关的歌曲中进一步升华主题内涵。
在教学设计中各环节连接紧密,过渡自然,层次清楚,各环节目的性明确。整体教学过程完整,教学力求体现思想性与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地统一,遵循学生认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课堂,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调控,矫正学生言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明确主题:
同学们,我们来做个“盲人过马路”的游戏,好吗?
师找个学生做盲人,蒙上眼睛,准备过马路。
当你被蒙住双眼成了盲人时,你觉得怎么样?这时你最需要什么?通过谈话,引出今天活动的课题:请让我来帮助你。
二、情景表演,辨析导行:
1、出示班上叶子青的画,看他的画多好呀,可是,他缺少一支红色的笔。所以,太阳没有涂上颜色。哪个小朋友愿意借给他一枝红色的笔呢?
愿意的同学,请给太阳涂上颜色,等他涂好后,让他说说他愿意帮助叶子青的理由。
2、小品表演
①课间两个小朋友追跑,一个同学不小心摔倒了。另一个小朋友一边说不是我撞的,就跑走了。
看完请学生说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师小结:同学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我们要学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板书:团结友爱)
②写字时发现铅笔断了,问同桌借,可同桌不肯借给他。
看完请学生说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师小结:在学习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板书:互相帮助)
三、运用观点,行为指导:
如果你是他们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请你开动脑筋帮他们一下好吗?我们采取各小组竞赛出点子,看哪组同学想的办法好,想的办法多,就评为“金点子”小组。
(1)学下课了在草坪上乱跑乱跳。
(2)美术课做手工,小明做了一个精致的火箭,可是桌子却布满了小明扔下的废纸屑。
(3)小红不爱吃青菜,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她吗?
(4)洋洋不会写作业,你有什么办法帮助他吗?
(5)涛涛爱打架,别人都不愿理他,你有什么办法帮助他吗?
四、榜样示范,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夸夸我们班曾经能主动帮助同学的学生。
2、小朋友,看着你们的笑脸,我想你们的爸爸、妈妈也一定在为你们高兴,那么你能说说你在家里怎么帮助大人做事的。集体背《新三字经》。
五、谈话总结,歌声升华:
今天这堂课,使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是呀,只要我们都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相互帮助,团结友爱,我们就会收获、很多的快乐、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美丽。
让我们全班同学深情地齐唱《请让我来帮助你》这首歌吧!
2.小学班会课说课稿 篇二
多媒体的优越性不仅在于它的信息传递效率高、形象直观,便于视听和接受等,更重要的是现代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有效地使学生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寻求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
一、视觉冲击,启发思维,激发探究欲望
背景一:
教师在课的开头就开门见山:“地球上哪儿有水?”学生说到“海洋、湖泊、河流……”等地方有水,教师抓住时机播放课件中的图片,并着重指出“冰川和地下暗河也有大量的水”。
分析:书本上水分布的图片比较少,只有三、四幅图片,内容不够丰富,而地下暗河和冰川也是学生鲜少接触的地方,这些都和现代孩子的认知需求有差距。课件中提供大量地球上水的图片,除了记录和补充学生思维的作用外,也提供巨大的信息量和强烈的视觉冲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地球上水分布知识的理解。
背景二:
在学生为水的美丽和实用而惊叹的时候,教师适时提出问题:“那我们缺水吗?”这个问题的提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不缺,有的学生说缺。在学生存在争论之时,教师展示干旱的大地、干涸的河床、干枯的生命等色彩清晰、充满震撼力的大幅图片。
分析:这些色彩清晰、充满震撼力的图片顿时给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一扇窗,图片的启发作用比语言的提示更直观、快捷、震撼力和认知程度更强、更深。是啊,我们缺水,为什么?地球上大部分是咸的海水,而我们需要的是淡水。
二、创设情景,增大容量,突破难点重点
背景:
在认识淡水资源匮乏这一环节,教师连续提出了三个问题:
问题一,那淡水到底少到什么程度?先让学生猜一猜。然后告知海洋和咸水湖中的水占地球上水的97%,淡水只占3%。而3%是多少?播放课件中的图例(圆分成100份,只取其中三份),帮助学生建立了3%的概念。
问题二,那3%的淡水都能利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有的学生想到冰川,说离我们很远,有的说只有3%了还不能利用吗?……讨论后,教师播放了短片《珍贵的淡水资源》,打一个比喻“如果地球上的水相当于一杯水的话,淡水只相当于一勺水,而我们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只相当于一滴。”并用滴管将一滴水轻轻地滴在每个学生的手心里。
问题三,这一滴水就能完全利用吗?我们的身边有水污染吗?学生们在充分讨论交流后,播放短片《水污染的危害和成因》。
分析:这个环节中教师大量运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用得到位、很恰当。
(1)“3”%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没有清晰的概念。教师从学生的比喻中可以看出他对此的理解。然后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性和直观性帮助学生建立了3%的概念。
(2)通过《珍贵的淡水资源》短片,教师创造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详细地了解到冰川和深层地下水占了所有淡水的绝大部分,这些是我们难以开发利用的。而我们目前能够开发利用的淡水只有浅层地下水、河流、湖泊等的水,占所有的13%都不到。而淡水只占地球上水的3%。这些数据的出现显然让学生对“地球上的水”、“淡水”、“可开发利用的水”三者之间的数量差距感到震惊,他们没有料到可利用的淡水会少到这种程度。节约用水、珍惜水的情感油然而生。教师再用一个比喻加强这种情感,加深对水资源匮乏的理解,当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看着手里的水滴时,那种宝贝式的呵护不言而喻。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也迎刃而解。
(3)三个问题层层递进,学生的心灵不断受到震撼,当了解到“‘一滴水’也被不同程度地污染了”,水资源尤其是淡水资源的匮乏在孩子们心中无限扩大。《水污染的危害和成因》的短片,利用多媒体课件强大的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大课堂容量。活灵活现的生活现象,丰富的信息量,让学生充分认识水污染的危害及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人类污染水的行为。从内心深处感到水的珍贵和稀少,产生节水护水的情感。
3.小学写字课说课稿 篇三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从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书写能力来看,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虽说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但因为书法本身是一件枯燥的事,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形象生动的多媒体,展示学生正确书写的姿势画面,让学生直观地掌握书写必须要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离桌面一尺、胸离桌边一拳。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不同于西方的拼音文字结构,汉字属于方块字,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不同的笔画构成,特别使用率比较高的合体字。因此,要使学生写好汉字,首先得让他们学会识别每个汉字的结构特点。所以在学习本节课的9个汉字书写前,我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总结字体结构,如: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等。再出示小黑板中本节课要学习的9个汉字,让学生来回答,检验学生对字体结构掌握的情况。要想写好一个汉字,不仅要掌握字体结构,还得把握在书写过程中,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分配好每一部分的间架比例。如本节课中,“驳、缸、肘”属于左右相等型;“斑”属于左右宽中间窄型;“孙”属于左窄右宽型;“替、剪”属于上宽下窄型;“玄”属于上窄下宽型,在讲解汉字书写要领时,我还在黑板进行示范书写,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书写要领。
在课堂的巩固阶段,我要求学生打开字帖,按要求对9个汉字结构先观察再临摹,老师在这个时候下到学生群中进行巡视辅导,对学生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完成后,我把前后每四个学生分成一个小组,要求他们互相交换作品进行交流,并相互评价,指出其优缺点。通过这一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书写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学习能力。在学生讨论完成后,老师巡视抽取书写优秀的作品,在全班同学前进行点评,给予鼓励,是激发学生写字兴趣最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有成就感,他们就愿意去写字,写好字。在课堂最后再进行小结书写要领,并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
4.小学体育优质课说课稿 篇四
课题:《立定跳远》
一、说教材
立定跳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人体活动,也是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之一。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
(二),激发学生兴趣,发展下肢力量、协调性及灵敏性的要求,选择《立定跳远》为本节课内容。立定跳远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同时也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能、运动技巧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技巧。(2)能力目标:
1、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2、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坚忍不拔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3、发展学生的反应、躲闪及奔跑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
动作的连贯性、准确性和灵活性。
四、教学难点:
动作标准、优美大方、连贯性强。
五、说对象
农村小学五年级学生年龄都在11岁左右,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精神不易集中;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对于讲解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六、说教法
讲授法,直观教学法, 集体练习法。
七、教学原则: 符合生理特征的原则,适应学生心理的原则,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八、教学过程: 儿童的心理特征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兴趣和爱好非常广泛,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 散,对单调持久的动作容易感到疫劳和厌倦,因此为了把这节课上的更好,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听哨声辩方向、找朋友、反口令等游戏进行教学。下面我通过八部分来加以说明这节课的内容。
第一部分: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节课内容,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是否带钥匙、小刀等危险物品及场地是否有安全隐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以便更好的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此部分的实施目标是检查安全隐患保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这部分时间为2分钟。
第二部分:集中注意力练习,教师讲解练习要求和注意安全要求后学生排成一路纵队在直径15米的圆外慢跑,慢跑中进行“听哨声辩方向”和“找朋友”练习(提示学生转身时注意安全)。此部分的实施目标是:在准备活动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上体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部分时间为3分钟。
第三部分:徒手操:学生成广播体操队形站立,教师示范要求学生自己喊口令做。通过扩胸、腹背、腿部、膝关节、踝腕关节运动使学生充分把身体各个关节活动开,为进入下一步分做好准备。这部分时间为3分钟。
第四部分:复习队列:学生按照广播体操队形站立,复习立正、稍息、三面转法。再进行反口令练习。通过复习立正、稍息、三面转法和反口令练习,增强了学生的整体意思同时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做了准备。这部分时间为2分钟。
第五部分:学习立定跳远:我采用先示范后讲解,先分解讲解再完整讲解的原则进行教学,通过学生看挂图上立定跳远的分解动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在练习时我采用先集体练习后分组练习再集体练习的的方法进行练习,学生练习的同时我巡回指导。在分组练习后我集中学生找两名学生做示范,先让其余学生来评价两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然后我在评价两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最后学生再练习,这样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这部分的实施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时间为18分钟。
第六部分:素质练习:在学生掌握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的基础上进行素质练习,通过“单足跳跑接力”和“双脚跳绳接力”及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学生的腿部力量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跳跃能力。这部分时间为6分钟。
第七部分:游戏:二不成三(贴膏药)我先讲解游戏规则并提出具体要求在游戏中注意安全。把男女生分开,分别在两个直径为15米的圆上进行游戏。通过游戏提高了学生的的奔跑能力和躲闪能力,使学生得到了全面的锻炼。这部分时间为6分钟。
第八部分:结束部分:学生在剧烈运动后,做好放松运动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放松运动可以使身体由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渐过渡到比较安静的状态,使心跳逐渐缓慢下来,呼吸渐渐恢复正常紧张的肌肉得以放松。我安排了“放松操”和“拍打腿”练习,这样有利于消 除身体的疲劳,防止产生不良的影响。最后我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布置课外练习作业宣布下课。
九、场地器材:
1、两个直径15米的圆
2、立定跳远分解动作挂图
5.小学心理健康课说课稿2 篇五
一、主体的选定:
自我校“心灵小屋”开办以来,有许多学生通过书信、询问、交流等方式抒发内心的感受,我发现小学生成长到中年级,其自我意识逐步觉醒,独立性增强。不仅体现在和父母的交往上,还体现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同甘”但不能共苦,当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或是和同学发生矛盾时,很少能过主动分担,友善相处。从发展的角度看,引导小学中年级学生接纳人际交往的基本法则,搞好同学关系能为今后与他人和睦相处、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与同学友善相处、共同进退的前提就是能够体察、感受对方,进而“以心换心”,传递彼此的理解和关怀。所以,确定“换位细考”这一活动主题既是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现实问题的引导,也是为他们社会性成长奠基。
二、目标的解读:
基于该阶段学生与同伴的交往进入一个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仍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心理特点,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以下三点:
1、创设情景,尝试换个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
2、引导学生接纳“换位思考,以心换心”的人际交往法则;
3、学会积极乐观的看待和思考问题,学会宽容,欣赏他人,做一个快乐的儿童。
三、方案设计: 在教学中,根据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具体特点,我注重营造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和情感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四、教学环节:
小学中年级心理健康活动对形式的趣味性相对低年级要求略低,但对于活动的参与性、情感性的要求更高,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班级特点、开展活动的环境条件等。本节课,我还考虑了学生之间的交往现状这一因素,课前深入学生生活,留心观察,分层了解学生的情况,积累了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突出问题-----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不懂得理解、关怀他人。为了帮助学生克服交际困难,学会交往,我设计了活动过程四部曲:
1、情景导入,心有所动;
2、参与体验,互换角色;
3、情感分享,结交朋友;
4、拓展互动,共建快乐。
下面,我具体说说我是怎样教学这一课的:
一、情景导入,心有所动:
本节课上,我由一封信引发学生对类似感受的体验,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产生共鸣。听完了这封信,教室里格外的安静,我说“:同学们,相信大家也曾遇到过类似的烦恼,有谁想和老师、同学们说一说你当时的心情?”我记得其中有名学生这样说:“老师一次课上我想上厕所,但又怕耽误学习,我的身子接不自觉的左右搬动,老师看见了却狠狠地批评了我,说我不遵守课堂纪律,当时我又委屈有难过。”这样通过几个同学的发言进一步呈现里在学校生活中与老师、与同学间的种种烦恼和内心的感受,此时倾诉自己的苦脑和传递彼此的理解关怀,就成为大家共同的愿望。
二、参与体验,互换角色;
“是啊,当我们感到苦恼、感到孤独的时候,多么希望得到朋友的支持和鼓励。老师知道还有很多同学在校园生活中遇到过这样不开心的事,现在你们可以在小组中尽情的倾诉,小组的同学会非常的欢迎你们!”听了我的活,孩子们消除了心中的顾虑,敞开心扉尽情的倾诉,在进一步激发小组合作后,我请同学们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你是他们,你希望身边的同学怎样做?是一句最真诚的话语、一个最有感染力的动作、还是一幅最漂亮的图画?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关心和理解传递给彼此,同时感受集体的温暖。”伴着大家熟悉的歌曲《朋友》,孩子们第一次真正尝试了换个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
三、情感分享,结交朋友: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我提供了充足的时间,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我通过巡视监控、个别辅导、参与其中来发现典型案例,以便情感分享。在我参与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向我说出了心中的故事,我们彼此换位,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刚才我真希望有一个摄像机,把大家传的理解和关怀的动人场面拍摄下来,因为老师看到了每一位同学脸上真诚的微笑,你们到底做了什么?是什么感动着你们呢?”在学生的自由发言中,我感受到他们的思维是那样的灵活,那样的富有创造力。我记得我们班的孩子用了好多表达关怀和理解的方法:有真诚的话语、富有感情的动作、讲笑话、唱歌、亲手绘制图片、倾听心声等等。当时我真的被他们打动了,并及时的做了小节:“同学们,一句温馨的话语会像春天灿烂的阳光,驱散内心的阴霾;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动作传递着无言的理解和鼓励;一幅亲手绘制的图画包含着多少关心和爱。”这样,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纳了人际交往的法则“换位思考”。
四、拓展互动,共建快乐:
6.小学班会课说课稿 篇六
微型课说课稿
微型课就是比正常课时间长度短、教学容量小的课。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六》微型课说课稿,欢迎阅读。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铁五小学的李晓昱老师。我的授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识字6》。
这篇课文选自本教材第六单元。本组以“关爱他人”为专题,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知社会生活,培养爱心,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
《识字六》通过对对子的形式,在识字学词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带有强烈感情对比的词语,使学生知道美和丑、爱和恨、冷漠与热忱、索取与奉献,从而,在学生的心里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根据XX版语文课标对第一学段的目标要求,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暖、饥、饱”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发现对联的特点,初步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下面,我来谈谈教学过程:
对联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小礼物,看看,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对联。
我问学生在哪里见过对联。学生可能会说过年时,家家户户门上会贴。
我简单介绍对联相关知识:对联也叫对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联是浓缩的小诗。在古代,有的读书人会因为写了一幅好对联在朝廷做上大官呢!
然后,指导对联的朗读:对联要从右边的上联向左边的下联读。请一位学生朗读对联内容,说说已经知道的其他对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个简单的对子。
最后,出示并板书课题:识字6,进入课堂的第二环节: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首先,请学生看投影,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
此处强调“诚”是后鼻音,“忱、贫”是前鼻音。
3.接着,去掉拼音,同桌互相朗读,检查字音。
4.最后,指名朗读,逐步达到正确、通顺、流利的朗读目标,并进入第三环节:创境理解,深究字词。
创境理解,深究字词:
1.幻灯片出示课后“我会读”词语:冷漠、虚假、索取、奉献、人间、真诚、爱心、永远、助人为乐、雪中送炭。向学生说:“词语宝宝跑出来了,让我们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送它们回家吧。”指名朗读。
2.读完词语后,投影出示生字:恨、漠、奉、永、炭,指名朗读、开火车读,并交流记字方法。
3.请学生齐读课文,并提醒学生思考: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
读完后,学生会纷纷回答说,课文中有很多反义词。
我会告诉他们,课文中每一组对子,都是由这些反义词组成的。你都发现了哪些反义词?
让学生先在文中独立找文,然后四人一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预设一:
当学生回答“贫—富”时,我想教会学生用组词解释词义的方法,我会问:谁能用“贫”来组词?学生会回答“贫困、贫穷”。我会及时给他们鼓励性评价,并提醒他们:组词解释词义是一种好方法。
学生的认识规律是从形象到抽象。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并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字理教学是非常适合的。于是,我这样讲解:“贫”就是没有钱或者钱很少不够用。古人用贝壳当作钱,把钱分出去,越分越少,最后,钱不够用,就是“贫”。
“富”就是“富有”。在古代,“富”是这样写的,上面的部分像一所房子,下面是酒缸。意思是:一户人家不仅有房子住,还有粮食吃,他们用吃不完的粮食酿酒喝。像这样有房子住、有吃的、有喝的,生活很富裕,就叫“富”。现在,“富”的写法有变化,我们可以这样记:一个人住一间大房子,还有许多田地。最后,用“富”组词。
预设二:
学生答到“冷—暖”时,我启发他们:谁能用“暖”组词?我问:“暖”为什么是日字旁?
接着,请学生仔细观察,写“暖”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我在表扬他们观察仔细的同时,总结:“暖”在书写时不要把右边写成“爱心”的“爱”,将“爱”的秃宝盖变为短横,就成为了“暖”的右边,并且上横短,下横长。
随后,师生共同书写,边写边强调:“暖”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右边不要写成“爱”。
最后,请全班在课本104页的田字格里,自己描一个,写两个。在学生书写时,我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握笔姿势。同时,关注书写薄弱的学生,找出他们的优点,及时鼓励、表扬。
预设三:
当学生回答“真诚——虚假”是一对反义词时,我贴板书。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词句意思,因此我采用联系生活理解词义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真诚”。
我问:哪些行为是真诚的?你有没有真诚地帮助过别人?
学生联系生活感受到,人们都喜欢真诚的人。如果我们对别人不真诚,就叫“虚假”。
预设四:
教学“冷漠—热忱”时,教会学生理解词义的另一种方法:找近义词。
我会问学生:谁能给“热忱”找个近义词?学生会回答“热情、热心”。我会说:“找近义词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接着,采用情景教学法,深化对“热忱”的感悟。
“叮咚——”老师来你们家做客了,你热忱地接待老师,该怎么做呀?学生表演。我会做出及时评价,如:“谢谢你,你真是个热忱的孩子”,“老师感受到了你的热忱”。
预设五:
讲解“饥寒—温饱”时,我教给学生第四种理解词语的办法,即:拆字组词,理解词义。
我会这样讲:“饥”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饥饿”。“寒”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寒冷”。“饥寒”就是“饥饿、寒冷”。像这样,把一个词中的两个字拆开分别组词,也是解释词义的好方法。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用相同的方法解释“温饱”。
随后,仔细观察,“饥、饱”两个字该怎么记?
课标要求在书写汉字时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因此,在指导书写“饥”时,我重点强调“食”字旁的书写。
一笔撇,二笔横钩,横钩的横不能长,三笔竖提,竖提的起笔处应该离横钩远一点。“饥”右半部分是“几”。
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写完“饥”,学生独立写“饱”,注意“食”字旁写法。在此过程中,我鼓励、表扬比第一次书写有进步的学生。
预设六:索取——奉献
新课标还要求学生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在讲解“索取——奉献”时,我想教会学生这种方法。
我问学生“奉献”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有一句话解释了,找找看。学生会找出“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然后我解释,“奉献”就是把我们的爱心或拥有的其他物品送给别人,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它的反义词“索取”就是把别人的东西拿来当成自己的。
找完文中的反义词,理解了词义,课堂将进入第四部分。
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根据课标要求,我这样设计诵读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到对子歌语言的优美。
1.请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体会对子的短小精辟和节奏特点。
2.接着,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拍手方式读出课文。可以像老师这样,还可以个跟同桌拍手读。
3.在熟读基础上,比一比谁背课文最快。请学生先看着屏幕,跟同桌,一人读前半句,一人读括号里没写出来的后半句。准备好后,向其他同学展示。
4.接下来,全班抢答:老师读前面,全班同学接后面。比一比,谁接得最快。
课堂第五环节是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
1.我会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对对子的规律?学生可能会说字数相等,简短,意思相对。
2.接着,我引导学生自己对对子: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都喜欢对对子。大家想不想试试?看屏幕,你能接下来吗?
最后,进入课堂的结尾部分。
结尾:
课文中还有两个四字词语,它们是什么意思?你还知道课外的哪些对子?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关爱他人,奉献自己的爱心?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以上是我授课全过程。板书设计如下:
板书的好处:1.采用爱心形状的粉红色词卡,不仅和本单元、本课爱心主题相呼应,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板书内容强调了重点词语写字指导,体现了低年级语文课以识字、写字为重点的特点。
本节课教学特点有:
字词教学方面,教会了学生多种理解词义的方法,有:组词理解、拆字理解、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生字教学采用字理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培养了学生对汉字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课文内容方面,从对子入手,引导学生感受到了汉语的魅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对子也帮助学生扎实地巩固、掌握了反义词。
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7.历史19课说课稿 篇七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第19课《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本课主要讲述了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司马迁与《史记》、秦兵马俑和马王堆帛画三部分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说出《史记》的作者和体例;列举古代绘画、雕塑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分析司马迁完成《史记》的主观因素,感知司马迁写《史记》的背景和《史记》的体例,了解《史记》在史学上的影响,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2、方法与过程:感知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时间,调查佛教和道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会社会调查及处理调查结果的方法。,学会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价值观:了解司马迁忍辱写《史记》,学习他坚强的意志,增强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打下基础。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佛教广泛流传和道教兴起的2、司马迁与《史记》
3、秦兵马俑和马王堆帛画 难点
1、佛教广泛流传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原因
2、司马迁与《史记》 四,教法和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课前的引入、师生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与过程。学生课前预习,通过师生对课文内容的交流学习后,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内容并在课堂上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我提供有关资料,并给学生以直观简单的感受,从而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此课内容的印象.五,课堂流程
1、课前引入
(1)上节课我们所学课文的标题叫什么?
(2)上节课我们所学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什么?什么时候出现的?谁改进了造纸术?他是哪个时期的人物?
(3)东汉时期成书的反映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书是什么?
(4)东汉时期最著名的医生是哪两位?他们各有什么重要成就?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和指出其中的不足。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第19课 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2、检查学案
由各组长负责检查及汇报本组完成情况。教师对完成情况进行相应的奖惩。
3、讲授新课(师生合作交流)(1)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2)司马迁与《史记》
(3)秦兵马俑和马王堆帛画
4、合作探究并展示
通过师生对课文内容的交流学习后进入到学案中的合作探究部分,以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讨论并对其进行展示。
(1)说一说佛教起源于那里?是何人何时传入我国的?
(2)佛教主要宣扬什么?
(3)道教兴起那个时期?宣扬的思想是什么?
(4)《史记》由谁所作?并简述一下《史记》的有关知识点。
(5)对照司马迁忍辱写《史记》的事例,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6)列举秦汉时期史学和艺术方面的成就。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其他各组认真听取,可以质疑,可以对质疑进行补充。为了激励学生,在这个环节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的给予鼓励或加分。
5、课堂小检测
以学案上最后的7个选择题为检测目标,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记忆。
6、归纳反馈:
先由学生自主归纳自己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然后教师再进行补充,加深学生的知识巩固。
7、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列举秦汉时期史学和艺术方面的突出成就(2)实地了解一下,我们附近有没有佛教寺院和道教胜地?想一想,现实生活中人人有哪些思想观念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同时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8.体操技巧课说课稿 篇八
一、教材分析
体操技巧对学生平衡、协调、心理健康、柔韧素质、身体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均具有较好的帮助;动作难度适中,对学生力量、灵敏、协调素质要求不高。基于此,我们学院在自编教材当中把体操技巧列为教学内容之一。根据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将体操技巧纳入教学内容有力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我院人才培养方案对体操技巧教学要求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基本掌握体操技巧动作技术,促进学生柔韧、灵敏等素质的发展;科学认知动作的力学原理,练习与保护的方法;消除对体操技巧的恐惧心理,锻炼良好心理素质。
二、学情分析
我院学生接触体操技巧技术较少,大部分学生有抵触心理,个别学生还存在恐惧心理;教学对象以女同学为主,她们身体柔韧素质好,这为学好体操技巧提供了身体素质方面的保障;同时,体操技巧观赏性、趣味性强,容易激发学生主动的欲望,通过课前对学情了解,大部分学生有好奇、探究的心理。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理解动作技术的力学原理,科学认知体操技巧并不可怕,进而消除学生畏惧心理,并能丰富人体生物力学知识。
2.技能目标:使85--90%的学生学会体操技巧技术,100%学会保护与帮助方法,练习的步骤与方法。
3.情感目标:消除畏惧心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熟练掌握练习步骤与方法,以及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科学认知动作的力学原理,消除畏惧心理。
五、教法、学法
1、教法
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围绕教学难点、重点,通过微课视频、云班教学资源等,启发诱导学生主动探索、参与讨论;通过视频展示、教师近距示范动作技术,运用“讲解示范法”,让学生科学认知动作的运动力学原理、技术要求,最大程度消除心理畏惧;为化解动作的难度,通过设计的四个练习步骤,运用“由易到难法”进行技术教学;为提高课堂效率,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运用“预防与纠错法”对课堂当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错。
2、学法
围绕教学任务与目标,根据“实践——认知---再实践”的认知规律,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模仿练习法”、“重复练习法”等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索动作原理、精准模仿动作技术、反复进行巩固练习。
七、教学流程 1.导入
通过手机云班教学资源共享视频,组织学生课前观看体操技巧相关视频,并在课前提问、讨论,导入教学内容与任务。
2.基本部分
围绕教学目标与难点重点,基本部分的任务是完成三项任务:(1)第一项任务:通过示范讲解,让学生科学认知技术动作的力学原理,并进行心理疏导,进而消除学生心理畏惧;
(2)第二项任务:由易到难设计练习步骤。降低难度子老师帮助下完成——正常难度在老师帮助下完成——降低难度同学之间相互保护完成——自主独立练习。
(3)第三项任务:解决好练习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纠错的方法。根据教学经验、教材、学情分析,预计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纠错步骤与方法。
八、回顾与小结
9.队课说课稿(杨秀萍) 篇九
说 课 稿
工作单位:泾源三小
姓名:杨秀萍
性别:女
联系方式:***
队课《宏扬身边文化 从我做起》说课稿
泾源三小
杨秀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泾源三小的杨秀萍老师,现担任四二阳光中队的辅导员,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身边的传统文化》。下面我将从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活动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的丰富的人生智慧,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所处的地域环境不同,民族不同,因此,各地的文化也就异彩纷呈。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一名少先队员都应该牢记我们的历史,传承和发扬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的文化。彰显我国传统文化魅力,并深深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基础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西方文化的涌入,传统文化在现代人尤其是孩童的意识中被逐渐淡化。他们或许把《弟子规》《三字经》倒背如流,或许把中秋节的月饼春节的饺子吃的津津有味,可是仍有如此多的孩子衣来伸手、铺张浪费、任性自私、缺乏民族爱国意识。这就在潜意识中削弱了国家的综合实力,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二、活动目标
根据四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我确立了以下四个活动目标: 1.使得学生发现认识优秀传统文化就在我们回乡——泾源,就在自己身边。
2.注重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3.通过探访二龙河、六盘山革命根据地、以及老龙潭文化长廊等优秀传统文化所在地。培养学生调查记录、搜索整理资料的能力,并使学生们了解到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景象。
4.提升学生对历史传统文化的领悟,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存在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就要保护并弘扬我国文化,领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美。
三、活动准备
了解到四年级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阶段,又对周围事情充满好奇,比较适应更直观的活动方式。于是课前我让学生提前做好了准备。
1、搜集我们地方的旅游胜地、传统节日习俗、饮食文化及小故事、诗歌等。
2、爱心便利贴。
3、多媒体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出旗
(二)激趣导入,感知中国文化。
一座山、一池水,一个节日、一句方言,他就是文化。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源远流长、异彩纷呈的中国文化。
活动伊始,出示图片,并用猜谜语,唱歌曲,读古诗等方式让学生猜一猜是中国的哪个节日,哪处名胜,哪首古诗?并以“我们身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回乡——泾源,你知道在我们身边都有哪些传统文化呢?(旅游、传统节日、饮食文化),风景名胜有什么特点及有哪些相关的故事?这些节日是怎么来的,又有什么习俗吗?饮食上有哪些特色?”这个问题来引入到第二个环节。
(三)畅聊身边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之情。
1、各小分队间任选一个话题,结合探访、调查、自己的亲身经历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讨论交流。
2、汇报交流,提示汇报的方式,如:介绍风景名胜,以“小小导游员”,的方式介绍,各小分队排代表进行总结讲述。针对学生的各种回答我会及时给予鼓励和评价,以增强学生敢发言爱动脑的信心。
3、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补充,使学生知道传统文化就在身边,体会中华之情。例如说到开斋节,学生们会想到跟随大人们相互开斋享受美味佳肴的美好场景。引导学生明白走亲访友、相互开斋寓意着团圆和相聚。圣纪节预示着和平之意,此刻,我们回族特有的饮食文化——香喷喷的油香、酥脆爽口的馓子及色、香、味俱全的圣纪菜也显露了出来。这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想还在远方不能团聚的亲人,我再用多媒体呈现边防战士的图片,让学生想想这些为了守护我们祖国而不能回家的人。并试着让学生说一说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身边的幸福,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当学生提到我们泾源的“踏脚”时,会随即播放有关音频与视频,简单介绍回族“踏脚”,进而激发学生作为泾源人的自豪感。
(四)放飞理想,书写文化彩墙。
通过交流,观看图片及展示实物,学生有了不少新的感触,本着学生是活动主体的教育理念,所以我让学生通过自评,学生互评的形式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和感想,之后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写到彩色便利贴上,同学们一起将其贴在教室墙壁上的“许愿树”上和“幸福一家人”每一张灿烂笑脸的旁边。放飞自己的梦,放飞中国的梦。五彩的墙记录着每个孩子对祖国、对家乡纯情的热爱,承载着文化永代相传的希望。
(五)总结:
一处名胜,就像一个故事,美妙动人;一个节日,就是一种文化,绚丽多姿;一种饮食,代表一方水土,令人回味无穷。那就让我们每一名少先队员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传承身边的文化,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少年。中华传统节日依托自然规律的变化,连接起来就是一幅丰富而浪漫的历史文化长卷。老师们,少先队员们,更应该手牵手,心连心,把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永远的传承下去。
(六)退旗。
六、反思:
1、本课通过说、演、讲、观、写等形式,达到了活动目标,让学生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了爱家乡的自豪感,进行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2、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的意识。
3、鲜明的主题,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10.数学公开课说课稿 篇十
本节知识的教学,我尝试让学生自己做,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流程:
复习题设计了填表与计算,让学生回忆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注意让全体学生参与,动手、动脑,做到全体学生都掌握这部分旧知识。
强调:求近似值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积的近似值,跟小数乘法一样,小数除法除得的商也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值。下面我们学习求商的近似值。板书课题:求商的近似值。
让学生尝试做例6。
提问:要求保留两位小数,应除到小数点后面第几位?
要求保留一位小数,应除到小数点后面第几位?
要求保留三位小数呢?
……
小结:算出的小数位数要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注意书写时用约等于符号。
让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尝试,通过尝试法探索新知。
巩固求商的近似值方法,并能准确地求出商的近似值,练习设计注意围绕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注意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提问:求积的近似值和商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讨论后总结:
相同点:方法相同,都是用“四舍五入法”;不同点:求积的近似值要求出积的精确值,再取近似值;求商的近似值只要算到比要保留的位数多一位即可。
教师小结:教师指导学生看书,然后学生质疑,解疑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求商的近似值应注意什么。
通过积的近似值和商的近似值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能区分积的近似值、商的近似值,再次巩固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培养学生区别一事物与另一事物,善于从很相似的事物中找出不同之处,发现它们的本质属性的这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两题是属于拓展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向学生着重讲明“进一法”、“去尾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1.PEP小学英语三下语音课说课稿 篇十一
我教学的内容是三年级下册U1和U2语音和书写,其中U1字母a的发音为复习,U2字母e的发音为新授。本节课要求掌握四会单词ten, pen, red and leg,了解字母e在闭音节中的发音,这是重点,亦是难点。
针对三年级孩子的爱玩好动的特点,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第一步,热身,用简单熟悉的ABCSONG导入,活跃课堂气氛,缓解紧张氛围。
第二步,简单的free talk引入主人公小猫Tom,小猫钓鱼钓起d,p,t第字母,简单教授字母发音。
课堂效果:
第三步,小猫钓起钢笔,引出pen,一起数钓起了10支红色钢笔,既引出ten和red,,一起数one pen, two pens等为chant 做铺垫,再由十只钢笔组成一只螃蟹,开始小猫煮螃蟹的故事。通过螃蟹的故事把pen, ten, red ,leg紧密结合起来。
设计意图:把四个单词贯穿到螃蟹故事中,融于情境中,让语音课有了载体,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是语音课不再那么枯燥。
课堂效果:
第四步,吃螃蟹环节,制作一个螃蟹,左边四条腿是书本上听力题,右边四条腿是对书本第三题的改编,身体部分则是对直拼法的课外拓展。把蟹腿撕下来,让答对的同学吃,同样是为了增加趣味性。
课堂效果:
第五步,目标词汇只给出字母e,让学生通过回忆,输出句子,最后来一个趣味性收尾,原来吃到的蟹腿是支钢笔。
课堂效果:
第六步,A,E对照单词表,课外拓展,让学生更好地区分a,e在单词中的发音。
备课中遇到的难题与感悟: 1.第一次接触语音课,在备课时看似简单的四个单词,两个元音却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从何下手。后然凌老师给我指了方向,让我知道点线面结合的关键性,如果把看似零散的知识点贯穿起来,给孩子们展现一个情景,教学的效果会更好。2.第二个难题是区分a,e的发音,我的嘴型示范可能太够到位,孩子们念起来总有点别扭。
课堂中遇到的难点:
【小学班会课说课稿】推荐阅读:
尊重主题班会课说课稿10-11
初中班会说课稿07-12
《友善谦恭在我心》主题班会说课稿07-05
小学语文《浪花》说课稿06-20
小学科学《杠杆》说课稿09-03
《跳绳》小学说课稿10-04
小学班会垃圾分类06-17
小学创新主题班会08-05
小学美术《爱书、藏书》说课稿07-05
小学快乐足球说课稿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