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篇)
1.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测量、猜想等学习活动,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说出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并正确能读写小数;
3、在合作与交流中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炼,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
1、从生活中了解小数,明确要用小数表示的必要性。
2、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理解、抽象小数的意义。
3、通过观察、测量,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
4、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广泛运用,体验数学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乐趣。
教学学法:
1、学会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创设“5.1”假期情景 ,使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念相吻合
1、在假期里你买了什么物品?花了多少钱?
2、老师买了一本书,同学们猜一猜要多少元?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归纳出不能用整元数表示的这种数,要用小数表示。引入课题。
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从而进入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明确目标 探索新知
同学们都知道小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那么同学们想了解小数的什么?
我预设学生的提问(预设)
1、小数是怎么来的。(怎么产生的)
2、什么叫小数?(小数的意义)
3、小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
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师生分析问题
1、师生小结小数的意义
(1)象“0.1、0.3、0.9”这些小数叫1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1位小数。1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象“0.01、0.04、0.18”这些小数叫2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2位小数。2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象“0.001、0.015、0.219”这些小数叫3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3位小数。3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学习小数的写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考考你”;(练一练)第1题
2、用米做单位测量同桌的高度;
3、菜市场买菜统计表。
【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小结
1、了解小数的历史。(小资料)
【了解小数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学了小数这节课,能谈谈你知道了些什么吗?
五、作业布置
1、从生活中记录一些小数,明天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2、完成《作业本》
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及笔算方法。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估算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渗透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正确笔算,提高一次计算的正确率。
2、能够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15×6= 140×3= 29×2=
56×10= 17×30= 80×5=
140×6= 240×2= 5×24=
2、笔算下面各题。
629×53= 408×75= 1200×40=
注意:为防止丢进位数,在没有达到熟练之前可以标出进位数的方法,但必须在练习中逐渐锻炼用自己的脑子记住进位数。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在学习中更容易出错,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在订正时可以增加对比。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要问清学生,为什么可以把0甩出去进行简便运算。以1200×40为例,可以这样理解。
1200=12×100 40=4×10
所以1200×40=12×4×100×10
这就是”因数末尾有0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的道理。
二、综合练习。36页第1题。
30×6 16×7 12×30 50×60
300×6 16×70 12×300 500×60
1、比一比谁算得快。
48×23 72×12 4102×15 56×456
603×3 425×11 2460×18 35×440
2、不计算,判断对错。
58×18=4534( ) 88×34=318( )
150×40=600( ) 350×70=2450( )
三、课堂作业设计
36页第4题、5题、6题。
板书设计:
体育场
3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2.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二
我校一直着力于打造简约、高效、自主的数学课堂, 鼓励数学老师们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 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数学思想的形成.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背景下, 我尝试“放手”, 将课堂还给学生, 真正让孩子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我执教了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一课, 通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激发学生对数学探索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在引导组织学生学习百分数时, 跳出了教材、课堂这个狭小的空间, 发动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 (如商标中、新闻联播中介绍的百分数) , 关注在课堂学习中新生成的百分数, 使“单纯从书本中学数学”变为“密切联系生活做数学”.
这节课中, 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生成中研究探索数学知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我尝试用心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在学习中自主生成“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百分数有什么用处”“在什么情况下用到百分数”“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样一系列问题, 为学生的探索发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于学习方式的转变, 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 从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到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通过让学生调查寻找的丰富教材, 组织学生之间有效的交流讨论, 提升了对百分数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案例描述及评析】
一、我的课堂我做主, 学习内容我来定
在上这节课之前, 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前准备: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 可以摘抄, 也可以拍照或将实物带来.
于是, 课堂伊始, 我就提问:“你在生活中找到百分数了吗? ”
生:“我在餐巾纸的包装袋上找到了百分数, 100%纯木浆. ”
生:“我在牛奶盒上找到了百分数, 100%纯牛奶. ”
生:“我在衣服的标签上找到了百分数, 85%山羊绒. ”
……
师:“百分数好找吗? 为什么那么好找? ”
生:“因为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见到百分数. ”
师:“这就说明大家都非常喜欢使用百分数.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话题值得我们研究吗? 除了这个问题, 你还能想到哪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
小组讨论中列举出本节课学生期望研究的问题: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的用处、优势, 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案例评析:课堂伊始, 我就请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关于百分数, 你想知道什么? 想研究哪些问题? 学生在小组中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 畅所欲言, 学习积极性相当浓厚. 在全班汇报的过程中, 我根据学生的汇报, 着重引导出几个重要的问题:如百分数的意义、用途、好处、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等板书在黑板上, 极大力度地发散学生的思维, 这样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 感觉在老师和大家讨论我提出的问题. 一节灵动的课, 如果光有老师不停地讲学, 那绝对是不完美的, 因为这样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剥夺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的权利. 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生成的资源, 围绕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 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给课堂以最真实的本色,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我的问题我分析, 学习方法由我选
根据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 我征求孩子们的意见, 自己制定学习方法, 逐一解决.
师:“我们通过激烈的讨论列举这几个颇为关键的、继续解决的问题, 那么你们是想我来逐一告诉你们, 还是想自己研究呢? ”
生:“当然想自己研究! ”
师:“好, 那我们就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百分数的意义, 自己看书, 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 结合刚才我们找到的百分数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出来. ”
生:“85%山羊绒中的百分数表示山羊绒占整件毛衣的85%. ”
生:“100%纯木浆, 如果把整袋餐巾纸看作100份, 那么里面的木浆就占100份, 说明全是木浆, 没有其他物质. ”
生:“蛋白质28%, 牛奶盒上的这个百分数指的是蛋白质占整盒牛奶的28%. ”……
出示豆奶的营养成分:蛋白质34.5%, 糖20.5%, 脂肪10.67%, 矿物质28.5%, 维生素5.83%, 提问:“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很自然地利用表中的百分数去比较各种营养物质的多少.
师:“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豆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 为什么这么容易发现? ”
通过我的追问, 自然就过渡到第二个问题的研究———百分数的好处和用途.
结合刚才学生的比较结果, 我进行了小结:正是因为都把一个整体看成100份, 所以百分数非常便于比较, 人们在统计、调查、分析、比较的时候往往选择使用百分数来呈现研究结果.
师:“我这里有三袋纯度不同的牛奶:100%, 75%, 90%, 如果是你, 会选择哪种牛奶? ”
生:“我会选择纯度是100%的, 这样比较营养, 毫无添加. ”
生:“我要选纯度是90%的, 添加一点食用香料味道会更佳, 我就比较喜欢麦香味的. ”
案例评析: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我通过让学生在课前找百分数、课中交流、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文化特点.同时, 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 自己解决问题,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生活中的百分数, 恰恰说明了他们对于百分数意义的真正内化. 接下来的练习中, 通过一个开放式的提问“你有什么想说的”, 很自然地引起了学生的仔细观察, 同时应用刚掌握的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这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得出了各种物质间的大小关系. 我恰到好处地引导:“为什么这么容易发现? ”立刻过渡到学生对于百分数优点的研究上.最后的三袋纯度不同的牛奶, 正是考验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灵活应用, 学生在牛奶纯度问题上的表达, 引来了全班学生的一阵笑声, 但恰恰是这有趣的谈话, 足以证明他们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是透彻的.
三、我的疑问我解决, 学习效果你来测
此时还剩最后一个问题: 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我开展了小组竞赛, 比一比哪组找到的最多, 借此引导学生发现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各种不同点:读写方式不同;表示的意义不同;百分数的分母看成100, 分数分母不唯一;分数可以表示分率或带单位表示具体数量, 百分数只能表示分率, 又叫作百分比或百分率;百分数便于比较, 分数则要通分;分数单位不同……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 我们找到了百分数和分数间的区别与联系, 下面就请你们读一读这两句话, 判断这些分母是100的分数都能改写成百分数吗? ”
生:“一根绳子93/100米, 用去了它的37/100. 第一个分数不能改写成百分数形式, 因为93/100有单位, 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第二个分数可以写成37%, 把一根绳子看成100份, 用去了37份. ”
生:“23/100千克相当于46/100千克的50/100. 前两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 不能改写成百分数形式, 而最后一个分数可以, 改写成50%, 表示百分率, 是数量之间的关系. ”
师:“我这里还有一些百分数:1%, 18%, 50%, 89%, 100%, 125%, 7.5%, 0.03%, 300%. 选择你喜欢的读一读, 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 ”
生:“我最喜欢100%, 因为100%就表示全部, 非常圆满. ”
生:“我喜欢50%, 这个数和0.5, 1/2一样, 也能表示一半. ”
生:“我喜欢300%, 这个数是100%的3倍, 比1还要大, 说明超额完成任务. ”
生:“125%也比100%多, 比1要大. ”
生:“我喜欢0.03%, 因为这个百分数中还有小数, 很有意思.”
师追问:“那你们觉得0.03%这个数大还是小? ”
生:“很小, 因为如果把总数看成100份的话, 才占0.03份, 太少了. ”
案例评析:数学练习的价值, 不仅在于巩固知识, 反馈信息, 更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 形成技能, 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 拥有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 能够自主探索和创新, 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因此, 通过最后的几道练习, 能够很好测试出学生对于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 特别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百分数这个设计, 在测量对百分数意义理解的同时, 也打开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激发他们自主联系实际, 思考这些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和使用场景, 为后续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案例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活动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 还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 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 更需要不断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意识, 实现自我, 完善自我. 在教学活动中, 我们把催生数学思想看成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把学生的自我发展当作教学的至尊追求.
“百分数的意义”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整数、小数, 特别是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实际应用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 这节概念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联系生活, 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对于百分数,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并不陌生, 因此在教学中完全可以“放手”一点, 给学生创造参与学习活动、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机会、空间和余地, 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 从学会到会学, 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自我调控, 获得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 享受自主的权利和快乐.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其实教师只需要在关键时给予点拨、评价, 在课堂中, 教师扮演的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的角色. 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如通过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可使学生学会多种思考方法;通过解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耐心细致、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特别是那些需要经过周密思考, 反复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摘要:“百分数的意义”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整数、小数, 特别是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实际应用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这节概念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联系生活, 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对于百分数,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并不陌生, 因此在教学中完全可以“放手”一点,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生成“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百分数有什么用处”“在什么情况下用到百分数”“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样一系列问题, 为学生的探索发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放手”, 给学生创造参与学习活动、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机会、空间和余地, 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 从学会到会学, 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自我调控, 获得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 享受自主的权利和快乐.
关键词:放手,自主探究,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史宁中.教育与数学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三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是从认数里抽取出来单独设置的,这样的教材编排充分体现了“分与合”这部分内容在本阶段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它是学习10以内加减法的前提。在学习10以内数分与合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帮助学生建构10以内加减法的算法,这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和探索的过程。
第二,它是认识20以内数的思想基础。学生习惯于从“分”与“合”的角度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例如:12里面有1个十和2个一,19可以分成10和9等等,这些都是“分”与“合”的思想。
第三,它为进一步学习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做铺垫。进位加中需要将一个加数“分一分”再和另一个加数“合一合”凑成十,退位减中需要将被减数或者减数“分一分”再进行计算。
2学情分析。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并且已经积累了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部分学生甚至有了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经验,可以通过计算直接得出分与合的结果。但是他们大都是对计算结果的提取,如果提及方法或过程他们则难以完满回答。
本单元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就是“分”与“合”的思想,在生活中这种思想还是比较普遍的。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算理,会比较容易。
3重难点分析。
能够识记、理解、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基本知识要求,也是教学的重点,虽然教材的安排大致分为7以内的分与合和8~10的分与合这两个阶段进行,但其实在教学每个数的分与合时,都有各自其侧重点的不同,这种不同并不在于知识结果本身。而在于过程目标的差异。
4、5的组成重点是理解“分”与“合”的思想;6、7的组成侧重引导学生体会“有序”:8、9的组成要求学生运用“有序”的思考方式进行探索;10的组成则要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探索、推想。
本单元教学,操作是主要的教学策略,其教学难点在于数学思想的渗透、思维方式的转变。如何将“分”与“合”的思想内化为学生认识数、进行计算的基本思想方法,如何引导、帮助学生养成“有序、有条理”的思维习惯,这些都是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典型课例设计分析
教学内容:2~5的分与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探索和掌握2~5的分与合,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2-5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分”“合”的思想。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桃子图片,猴子图片,圆片。
教学设计:
(一)教学4的分与合
师:猴妈妈有两个猴宝宝,出示两个猴宝宝图片(贴有名字:多多和乐乐)。一天猴妈妈拿来4只桃子分给她的两个猴宝宝吃。
课件展示:第一次分完,多多就大叫:我不同意我不同意。
师:猜猜看,第一次猴妈妈是怎么分的?可以用桃子图片摆一摆。
学生用桃子图片摆一摆,并汇报:多多分到1个,乐乐分到3个。多多分到的比乐乐少,所以多多不同意。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思考把4个桃子怎样分,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趣味性,又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片段2:
课件展示:
乐乐说:那怎么办呢?
4.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四
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对神奇的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印象中,冬天是一个万物萧条的季节,大地冰封,树木凋零,我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这时候,我们都向往南方春天般的温暖,然而,很多人都在这严寒的冬季,赶往我国北方松花江畔的江城——吉林,这时的吉林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20-30摄氏度,是什么吸引着八方来客?
生:在这样的冰天雪地中有一种奇观——雾凇。
2、雾凇很美,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称为我国四大自然奇观,让我们一起走进吉林,感受这美丽奇特的雾凇吧!(播放录像)
它,像盎然怒放的银花,晶莹闪烁。
它,像高山上的雪莲,韵味浓郁。它,似梨花攀枝,洁白高雅,壮丽多娇。
它,像气势磅礴的落雪,把江城点缀得繁花似锦。
三九严寒,北国大地万木萧条,当走进祖国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二、探究成因
1、吉林雾凇的景观很美,它们争奇斗艳,独具魅力的风姿,是神州大地北国风光的景中之绝,看到这美丽的雾凇,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
生: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生:雾凇有什么特点?
生:雾凇是什么样子的?
生:为什么说雾凇是闻名全国的奇观?
生:我们这个地方是不是具备形成雾凇的条件?
师:看来大家有很多问题,很多同学想知道这么美的雾凇是如何形成的,可能还想知道在我们这个地方能不能形成雾凇,是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雾凇形成需要的条件?(课件显示问题)
2、你们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说,雾淞是怎样形成的?
课件显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从这句话中你能发现雾凇形成的条件吗?(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
(1)、吉林有“过于饱和的水汽”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
课件显示:“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松花江上的水汽是从哪里来的?
生:(读文中相关句子)
师: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照常理来说江面会怎么样?
生:结冰。
师:甚至有些地方冰很厚,能在上面开车。
师:为什么这一段反而不会结冰呢?(解释:虽然一年四季地表温度变化很大,但是地下或水下的温度一直是恒定的。无论冬夏始终保持在4摄氏度左右。)从水电站排出的水温度在四摄氏度左右,会不会结冰?
生:不会。
师:水库的水在四摄氏度,所以水流经市区的时候——
生: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2)、我们说过,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让我们来欣赏这夜晚的雾吧。
课件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
师:水电站流出的水很多,那么水汽也应该很多了。哪些词能说明?
生:笼罩。
师:为什么?
生:十里长堤都被笼罩着了,很多。
师:真会读书,还有其他的吗?
生:淹没。
师:把树给“淹没”了,说明很多。
生:随风飘荡、涌。
师:从“涌”可以看出些什么?
生:水汽很多,已经饱和。
指导朗读:这些词语很形象地写出松花江畔水汽很多,雾气很浓。能否通过朗读把它们表达的意思表现出来呢?自己试试看。
①自由练读。
②指名读,反馈
(3)、通过同学们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松花江畔雾气很浓,但是,有雾气就能形成雾凇吗?世界的水利枢纽——我国的三峡水库同样有饱和的水汽,但在它附近为什么不能形成雾凇呢?(没有一定的低温)
吉林并不是我国最寒冷的地方,为什么其他更冷的地方没有雾凇呢?(没有饱和的水汽)
由此看来,雾凇的形成需要饱和的水汽和-30℃的严寒,两个条件,缺一不可。那么,我们徐州具备形成雾凇的条件吗?
生:不太具备,即使形成,也远不如吉林雾凇壮观
过渡:吉林既有饱和的水汽,又有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这是很难得的,所以吉林雾凇特别壮观,厚度能达到40—60毫米,远远超过5—10厘米的普通树挂的厚度。如此壮观的雾凇,是不是一下就形成了呢?(当然不是)
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蒸腾的雾气受冷后凝成的冰晶把松针、柳枝裹了一层又一层,才能形成雾凇。它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1)你是从哪些词感受到它的慢的?
课件展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重点字词注上红色符号)
①镀:说明每一层都很薄,要形成壮观的雾凇需要很长时间。
②慢慢地:说明雾凇形成的速度慢。雾凇大约要经过八到十个小时才能形
③轻轻地:说明雾凇形成时轻柔无声。雾凇形成时人们正在熟睡,是察觉不到的,等到早上推开门一看,才发现一夜之间世界已是一片银装素裹。
④一层又一层:第一层的时候,好像在黑黑的树枝上撒了一层盐,继而盐一层层的撒得更多,到最后树木完全变得洁白通透了。
(2)假如把这三层意思用三句话来写:
男生读: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读:这蒸腾的雾气,轻轻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齐读: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样读。你感觉怎么样?(有一点罗嗦)
作者只用一句话,把雾气凝结时的情形写得既具体生动,又十分精炼。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
齐读: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这个过程就叫“凝结”)
4、同学们,就是这样,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在这过程中,雾凇先是什么样的,慢慢变成什么样,最后又是什么样的?
出示填空:最初像(),逐渐变成(),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了。
银线——银条——银松雪柳:一夜之间松针柳枝有了变化,棵棵杨柳宛如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这种渐变的过程也是一个美的过程。
5、指导朗读:这么美丽的雾凇原来是这样形成的啊,你能把这种缓慢的过程读出来吗?(出示第二小节,先自己试一试。)
指导:读这句话应该读出语气的变化,先是轻轻的,缓缓的,后来就变成欣喜的语气了。
师:谁再来试试?(指名读)
师:你觉得他哪些地方读美了,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指名回答然后再读)
6、过渡:雾凇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形成的过程又如此奇妙美丽,难怪作者说它是…(闻名全国的奇观)
三、欣赏美景
1、板书:奇观
“奇观”是指什么样的景象?(少见的,稀罕的,壮美的)
让我们共同来欣赏这美丽的奇观吧!(出示课件)
2、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树挂,也就是雾凇)多美的雾淞啊!文中是怎样形容雾凇的呢?
课件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你从这句话中哪儿感受到雾凇的美了?(课件变色: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雾凇有着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板书:洁白晶莹银光闪烁)那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奇观。
3、指导朗读
师:除了感受到雾凇很美,你还有什么收获?
师生齐读: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
师:十里长堤全都缀满了雾凇,我们来看看那是怎样的景象呢?(课件展示)
师:看,这种景象绵延数十里,你觉得雾凇除了美,还怎么样?
生:我觉得雾凇很多。
生:很壮观。
师:同学们再读一读,自己练练,怎样才能读出“壮观”?
师:哪位来试一下?(指名读)
师:你读得非常深情。谁能和他比一比。(指名读)
师:你读得更好,因为你很投入。
4、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在那三九严寒,大地冰封的时候,松花江畔的雾凇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呀,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一小节,再次感受它的美。(齐读)
过渡: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吉林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课文中还有哪个自然段也写了吉林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呢?(第三节)
5、再来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相信你们也感受到了他的美。你能用一个成语赞美一下美丽的雾凇吗?
生:银装素裹、琼枝玉树、美不胜收、千姿百态、洁白晶莹、粉妆玉砌……
6、那漫步在松花江畔的人们又是怎么赞叹它的呢?(生回答)
课件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你怎么理解这句诗的?能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吗?
7、指导朗读: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去漫步松花江畔,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吧。(练读第三节)
师:哪位来试一下?(指名读)
师:老师感受到你欣喜惊讶的感情了。让我们一齐来读。
小结:松花江畔的雾凇有的像盎然怒放的银花,有的像气势磅礴的落雪,有的像精美的艺术品,有的似烟似雾,真是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琼枝玉树、千姿百态……此时如果让你跟雾凇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生1:你真美呀,像披着洁白的纱衣。
生2:雾凇形态各异,真神气呀!
生3:我真想亲眼看看你呀,美丽的雾凇。
四、课堂总结
1、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夜晚的雾和早晨的挂我们已经欣赏,近午时分由于气温上升,树上的雾凇纷纷落下,那落英缤纷的景象同样非常壮观。
2、1991年前国家主席江爷爷到吉林视察,恰逢雾凇奇景,让我们和江爷爷一起来欣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吧!(播放课件)
看,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风情万种,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美丽多姿,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晶莹洁白,宛如人间仙境。
江爷爷观赏了这美丽动人的雾凇奇观后,欣然写下了这样的赞颂之词:
“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1998年他又一次来到吉林,观赏了美丽动人的雾凇奇观后又赋诗一首: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说出雾凇形成的过程)
生:我知道了……
五、作业超市
1、你能自主设计本课的作业吗?(指名回答)
2、建议作业:(出示课件)
必做:
(1)、摘抄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选择一段课文背诵。
选做,请选择一题,认真完成:
(4)、为《雾凇》编一段广告宣传词。
(5)、试着给课文中的插图配一段解说词。
(6)、我们祖国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名山胜水数不胜数,和吉林雾凇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还有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等,希望大家回去阅读一些介绍祖国名胜的文章,课后和同学们一起来交流。.板书设计:
22雾凇
晶莹洁白
银光闪烁
水汽——遇冷——凝结——奇观
千姿百态
琼枝玉树
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吉林雾凇的形成,欣赏奇特而瑰丽的雾凇景观。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精妙,感受雾凇奇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课文第二节:雾凇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图片,问:这是一幅什么图?(雾凇图)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什么是雾凇?用课文里的一句话来回答。(生回答)
出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2、自由轻声读,想想雾凇的形成必须要有哪两个条件?(生回答)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大家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后四人小组讨论:这两个条件吉林具备吗?从哪里可以看出?(交流)
2、吉林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它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雾凇的呢?请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交流)
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1)自读这段话,说说这段话什么地方写得很美,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2)交流
(3)个别读
(4)范读(这段话写得很美,能否给老师一个机会,让老师也读一读,好的你们学习。)
(5)齐读
过渡:同学们,老师到网上查找吉林雾凇的资料时期,找到了许多图片,被图片上的美景陶醉了,我把它们带来了,正好一起分享一下,看看它们美不美。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配乐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四幅图,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2、同学们,课文第一自然段生动描绘了雾凇的美丽景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出示: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美丽动人。
(1)轻声读,想想哪些词写出雾凇很美。哪些词写出雾凇名气很大?
(2)个别读
(3)男女赛读
(4)小结(板书:闻名全国)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对吉林雾凇的景象定是赞叹不已,那让我们看看土生土长在吉林的人们是如何赞叹这一美景的?
五、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吉林人是怎样称赞雾凇的?
2、回答并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齐读
(2)自读思考,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交流
(4)齐读
3、同学们,如果你去了吉林,看到这么美的景象。你会如何赞叹?
出示:看到这千姿百态的玉树琼枝,我会情不自禁地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江爷爷也到吉林欣赏过雾凇,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赞美雾凇的。(出示江的话。——齐读。)
六、交流资料:
课前大家搜集了许多关于雾凇的资料,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吧!
七、试试做做。
吉林雾凇真是太美了,请你做一次小导游,带领游客去领略一番
篇三
一、导入揭题
先把同学们引入话题,共同来讨论冬天最冷是在什么时候呢?(三九时节),是啊,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我国的吉林呀更是冷到了零下30摄氏度左右,但那儿的雾凇却以“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而闻名全国。今天就让我们与导游一起走进吉林去欣赏雾凇。
二、课件出示雾凇图,欣赏美景,说说你的感受。
三、研读第一段:
1、课文中又是怎样说的?自由读,抓住文中的词说说自己的感悟。
2、全班交流
(板书:洁白晶莹,缀满,银光闪烁)
3、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四、学习第二段:
1、导入:多么美丽的、奇特的景象,可是你知道为什么会有雾凇呢?
2、单击:出示思考题:
1)、同学们,你知道为什么会有雾凇吗?
2)、你明白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吗?
3、单击1:先听导游如何介绍的。然后读读课文,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会有雾凇?
4、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5、讨论思考2:先读读课文,用“先……再……然后……”的句式说说雾凇的形成过程。
6、有感情地练读、指名读、评读这一段。
五、导读第三段:
1、(单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板书:千姿百态,琼枝玉树)
2、你们还想赞叹它吗?
六、实践活动
1、“千崖冰玉里,万峰水晶中”,吉林雾凇以其仪态万千、独具风韵的美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现在谁愿意做个小导游,介绍一下吉林的奇观。
2、小组内先准备,然后选派代表来讲,我们还要评出最佳期导游呢!(学生作小导游)
七、总结
5.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五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新苏教版)
虽然这个学期比较长,但时间还是一晃就过去了,学期已接近尾声!为了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系统地进行梳理一学期来,与孩子们所学习知识的点点滴滴,因此,制定如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指导思想
1.查漏补缺,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
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能力。
3.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总之,要加强复习的计划性,提高复习效率。
二、学生学习现状的分析
本班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思维比以前活跃,上课气氛也有所改善,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比较粗心,计算比较容易出错。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不够,自己审题的难度较大。所以,在复习时我把重点放在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对应用题的理解上,对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也进行复习巩固。而有少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这就需要在复习时对他们这部分学生加大难度,进行有难度的训练。希望他们的知识和技能都能有所提高!
三、复习内容及要点:
1.数与代数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要点:
(1)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会准确选择升和毫升来计量生活中的物体容量
(2)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和调商的方法:四舍法试商和五入法试商,判断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是几位数,估计商的最高位上可能是几。
(3)能利用商不变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4)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有括号的)及正确计算。
2.图形与几何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
要点:
(1)认识直线、射线,能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认识角,量角器,会用量角器画角与量角,知道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会用三角尺画一些指定度数的角。
(3)锐角、钝角、直角的认识,知道各种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4)知道相交和平行是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辨认平行线和垂线,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并能度量。
(5)观察物体并根据指定视图进行操作。
3.统计与概率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第六单元、可能性
要点:
(1)让学生经历调查收集数据、分段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
(2)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游戏素材及可能性大小的认识,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4.数学思想方法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能根据数学内容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解决。
(2)通过两步或三步计算或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实际实际问题。
三、复习重、难点:
重点:梳理知识内容,注意查缺补漏。
难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梳理知识。
四、总复习的教学措施:
1.认真组织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进行回顾与整理。
通过指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回忆、交流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与总结,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要适时摸清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体会和态度、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功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2.根据不同领域内容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复习形式。
(1)除法笔算中要突出不同情况的比较,引导学生交流除法笔算和试商的方法,着重提高学生的试商能力。在交流中突出怎样试商快,怎样才能少出错。并掌握验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
(2)混合运算中要让学生熟练的掌握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并强调在做题之强要认真审题,确定正确的运算顺序,确保计算的每一步都能达到正确。
(3)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巩固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条件、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突出培养学生运用策略的自觉意识。
(4)复习空间与图形知识,先联系具体图形复习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概念及有关垂直、平行的知识,进一步掌握量角、画角、画垂线和画平行线的方法,通过物体视图的辨认,进一步体会有关物体相对的位置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5)统计与可能性的复习,通过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全过程,重点放在促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意识,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3.重视不同领域知识的融合,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再相应设计一些综合性的联系,开展一些综合运用知识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沟通各领域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补差措施
(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五、总复习的注意事项:
1.避免盲目地进行综合的练习,不能以做练习卷代替知识的归纳整理复习
2.复习前教师应充分考虑本节课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态度情感等方面有哪些提升,然后再组合复习内容。
3.应注重趣味性、活动性、操作性,注重知识的归纳、梳理,做到回顾知识、整理知识、应用知识。
4.活动过程中注重指导。如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时,教师应心中有数,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哪些问题是偏离学习目标的,如何把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以体现教师在总复习中的主导作用。
5.复习中应逐步培养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或他人,教师也要在肯定学生长处的前提下,提出不足或努力方向,不能一味地肯定或批评。因此在学生互评中注意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评价。
六、时间安排:
共计用16课时进行教学。
1.数与代数(4课时)
2.图形与几何(4课时)3.统计与概念(2课时)
4.数学思想(1课时)
6.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六
一、教材
本课教学是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一些对空气的认识,知道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也知道了空杯子、空瓶子并不真正是空的,它们里面有空气等等的认知背景为基础,指导他们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证实空气的存在并研究它的性质,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物质性质的层面。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能对“空气的存在、瓶子里的气球为什么吹不大”做合理的解释与假设,并能用实验验证;
(2)、能初步依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知程序,进行关于空气的探究活动,做好简单的记录。
2、知识与技能:
(1)、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2)、知道空气的性质。
(3)、初步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尊重证据和按照科学认知程序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态度和习惯;(2)、愿意与同学交流,拥有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认识空气的性质。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了解空气能被压缩。
四、教学准备:
教学组织形式: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材料准备:黑袋子、玻璃杯、纸团、矿泉水瓶、水、水槽、排球、皮球、注射器、橡皮,多媒体课件、圆珠笔笔芯、小木棍、注射器、土豆、湿纸团,水火箭、气筒等。
五、教学过程 为了真正达成课时目标,体现新课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核心的理念,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1、情景导入。
在课前准备好充满空气的黑色塑料袋放在礼品盒中。
我对学生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你们想知道黑色袋子里装了什么吗?接着让学生来摸。
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猜测。
之后我给出肯定的答案:黑色袋子里装的是空气。我提出问题:既然空气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那么你们凭什么说袋子里装了空气呢?那么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呢?
我出示注射器提问学生:你们能用这只注射器或者塑料袋证明空气的存在吗? 学生演示实验方法并说明。
小结: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借助其他看得见的物体帮忙,就可以觉察到它的存在。(板书:空气是存在的)
【意图解析】情景导入的小活动增加了空气这一主题的神秘感,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空气探究的兴趣。我提供了明确的研究任务给学生,既规范了学生的课堂行为,又为学生开放型的思维打开了一扇大门,学生会为了目标的实现,费尽心思,挖空脑袋去证明空气的存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下是本课的重点,我将会花25分钟左右进行讲解)
2、引入本课的主题(耗时2min)
空气虽然无处不在,但同学们对空气的了解究竟有多少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空气的性质。(板书:空气的性质)
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是的确存在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空气:当解开充满气的气球并将口对着自己时有什么样的感觉,这说明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说说对空气的印象。并用一句话告诉大家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吗?我会适当提示学生结合水的性质与空气作比较,水是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且易流动的物体。然后请学生作答。
得出结论:和水相似,空气也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易流动的物质。(板书)
3、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耗时4min)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看到气泡从水中往上冒,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学生会提出自己的假设,A空气不溶于水,B空气比水轻C空气自己会动等。刚刚有同学说空气比水轻,那么空气有没有质量呢?学生提出假设,可能有的说没有,理由是我们没有感觉到周围的空气压在身上;可能有的提出反对意见,说有质量,是因为空气比较轻我们感觉不到。我会拿出两只排球(一只充满气,另一只不充气)然后请学生感受一下两只排球的轻重。学生明显可以发现充了气的排球比不充气的重。得出结论:空气有一定的质量。
【意图解析】在中低年级的实验过程中,假设占了很重要的位置,有意识地训练他们有根据的进行假设,对他们推理能力提高大有好处。
4、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6min)
我会引入《乌鸦喝水》的故事,并且用实验仪器进行操作演示,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请学生回答。
最后我作出解释:石子和水占据了瓶子的空间,也就是说一个空间被物体占据后,其它的物体就不能进入了。
我向学生提出质疑:石子和水会占据一定的空间,那么,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空气也会占据空间吗?(板书:空气占据空间吗?)下面就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一团纸巾的秘密”。
我叙述实验方法后让学生带着“纸巾会湿吗”的疑问分组进行实验,各组汇报实验现象。交流、讨论并解释实验现象。
最后得出结论:通过以上研究,我们会发现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会占据空间。(板书:空气占据空间[将“吗?”擦掉])
【意图解析】学生对现象的解释,表明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通过不同的现象归纳出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核心概念。同时培养学生交流、表达、归纳概括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提升,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5、运用“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解释现象。(耗时10min)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吹气球的游戏好不好?比一比,谁的气球吹得大? 游戏结束后,我出示一个装有气球的塑料瓶,提问:瓶子里的气球能吹大吗? 然后让学生实验。讨论并解释:瓶子里的气球能吹大吗?为什么?并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呢?
【意图解析】在这部分,我安排了一个 “吹瓶子里的气球”的活动,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所以瓶子里的气球基本上吹不大,然后我会让学生想各种办法让瓶子里的气球吹大些,学生也许会想到把瓶子里的空气排挤出来,比如在瓶子上钻个洞,等方法,从而从反面论证了空气占据空间。然后我提出疑问:既然瓶子里充满空气,为什么气球也能吹大一点点呢,从而为了解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做了铺垫。
6、小组探究,发现空气能被压缩。(耗时10min)(这一部分是本科的难点。)我会提供充气很足和充气不足的篮球通过对比试验,让学生在过程中发现空气能被压缩,压缩后的空气有弹性这两种性质。之后我提供注射器和橡皮让他们设计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板书:空气可以被压缩)
【意图解析】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但获取了知识,满足了情感的需求,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激发了对无限科学知识的向往。、利用空气能被压缩以及压缩后的空气有弹性完成空气枪的小制作
1、教师演示空气枪。
2、介绍空气枪制作方法。
3、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4、学生玩空气枪,体验成功的乐趣。(不成功的学生需教师个别指导,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检验到成功。)
5、让学生说说空气枪的原理和如何才能射得更远。
我将问题引伸:同学们说说看,在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空气的这种性质?让学生交流并展示ppt图片。
8、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空气的性质,教师加以补充。
9、课后作业
由于时间的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完成空气枪的小制作,并思考如何才能让“子弹”射得更远。下节课我们会继续探讨空气的最后两个性质。
我的一些教学体会:
1、设计与核心概念直接关联的实验。PPT 我们知道观察可以是人的眼睛和其他感觉器官进行的直接观察,也可以是借助于仪器的间接观察——实验。由于实验是为了对假说进行检验,比直接观察更具有结构性,所以实验活动是最能反映科学方法的活动,也是认知上较高层次的探究活动。活动设计的宗旨是通过对非观测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对观测变量进行有效的观测。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考虑了学具结构的严密性问题。学生面对有结构的学具,可以产生自主活动的冲动,产生科学问题,不需要教师的“开场白”;活动中使用的实验材料,就充分体现了学具的结构性。而且所有活动紧密围绕一个主题“一团纸巾的秘密”而展开,在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逐步感知“空气要占据空间”这一核心概念。
2、引导学生交流与核心概念直接关联的内容。PPT 一个人的观察往往有限,通过交流可以分享彼此的观察,弄清问题所在,互相弥补经验上的不足,达到重复观察的效果,从而引发儿童思维的发展。
3、培养学生学会假设:PPT 本学期的培养重点是学会假设,并通过搜集证据去验证自己的假设,找出问题的答案。因此,我们要把训练的重点放在这一点上,要在每一个实验前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做出自己的假设,潜移默化地熏陶,不知不觉地养成先假设后实验验证的思维习惯。
4、材料准备很关键:PPT 科学老师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准备教学材料了,准备哪些材料,在什么时候提供材料,用什么方式把材料分配给学生,这些环节都直接影响到探究活动的好坏。关系到探究活动能否充分的展开。因此,我们在准备教学具时也应该具有创新意识,考虑实验材料是否可以用更简单、容易获取的其它东西代替,也就是应该具有典型性、简易性,更应考虑材料的有结构性,即是否可以一物多用,是否能提供给学生帮助等等。
7.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七
【教材分析】
以下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的教学片段。本课《找规律》教学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 的现象。教材通过发现具体现象的周期规律, 对现象里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是“练一练”中的两道习题。
【思考】生活中蕴含周期规律的现象很多, 但单纯出现判断后续情况的却很少见。为此, 我在这两道习题的基础之上, 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 设计了两道开放题, 旨在让学生应用规律, 尝试创造出个性化的周期规律现象,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渗透感恩教育、润泽心灵。
创意一:为老师选饮料
创意情境:学校打算在教师节期间表彰一批优秀教师, 五 (1) 班同学协助做好后勤准备工作。活动前在每位老师的会议桌上摆好雪碧和可乐任意一种饮料。秦老师的座位号是24号, 怎样有规律地摆一摆, 才能让秦老师喝到她喜欢的雪碧饮料呢?
生1:我把28名老师平均分成两份, 前14名老师都分发可乐, 后14名老师都分发雪碧就可以了。
生2:我想以一瓶可乐和一瓶饮料为一组, 根据单双数推理, 只要第2瓶摆雪碧, 那么秦老师的第24瓶肯定也是雪碧。
生3:我以可乐、可乐、雪碧为一组, 24÷3=8 (组) , 秦老师正好是第8组的最后一个, 所以能够喝到雪碧。
……
【“创意一”与“练一练”第1题的对比】“创意一”和“练一练”的第1题都是以两种不同的物体交替出现, 判断此规律后续第几个物体的种类。“创意一”与教材中的练习题不同的 是, 学生要自主设计出周期规律, 并能让此规律符合后续第24个物体的种类。这个练习训练, 培养了学生多角度、多方法的发散思维能力, 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创意二:为妈妈串项链
创意情境:老师为每人准备了一瓶彩色的珠子, 有绿色、黄色、蓝色、红色, 按一定的规律串一串项链。想一想, 怎样让你串出的项链更有意义呢?
生1:我想把项链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
生2:我想把项 链送给我 的好朋友。
生3:我想把项链挂到门上。
独立操作……
展示1:妈妈今年36岁, 我就串了36颗珠子。以红 、黄、蓝各一颗为一组, 共串了12组。
展示2:黄色代表美丽的心愿, 所以我以一颗黄色珠为一组, 串了66组, 也就是66颗黄珠子, 送给我的好朋友。希望她能实现愿望, 让在外地打工的妈妈经常回家看看她。
展示3:我们是五 (1) 班, 所以我以5颗绿色和1颗红色为一组, 串了7组, 共35彩珠, 我想把它挂在班级的门把手上。
展示4:爸爸是个司机, 车牌号是213, 所以我以2颗红色、1颗绿色、3颗蓝色为一组, 串4组共24颗彩珠, 挂在爸爸的车上。
……
【“创意二”与“练一练”第2题的对比】“创意二”是以多个不同的物体 (彩珠) 交替组成按一定的规律出现。教材中的练习题是判断后续现象中第18颗和第24颗珠子的颜色。“创意二”更具挑战性和开放性。“怎样串才更有意义呢? ”抛出个性化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学生“量体裁衣”, 既要考虑到每几颗珠子为一组, 确定串几组形成一定的周期变化。另外, 教材中的珠子和“创意一”的项链不同, 项链问题在数学上是个封闭图形, 而教材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所以此创 意的设计 注重让学 生操作, 感悟其规律的存在。教育孩子关爱自己的父母、朋友以及班级, 让孩子懂得感恩。
8.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八
1. 小朋友,秋姑娘悄悄地来了,她给江南水乡换上了一件美丽的衣裳,你们想去看看吗?
2. (播放金秋江南的图片)看,这就是金秋水乡如诗如画的美景。(配以轻音乐,学生静静地欣赏)
二、 初读词串,认读生字
1. 在金秋的水乡,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出示词卡)
金秋烟波水乡
芦苇菱藕荷塘
夕阳归舟渔歌
枫叶灯火月光
3. 小朋友们看得可真仔细。今天,我们就乘着想象的小舟到水乡游一游、看一看。你能把这课的生字朋友都读好吗?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生字词可以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教师边巡视边指导,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 小朋友读得很认真,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朗读?
[设计意图:词串识字承载的不仅仅是学会几个生字的任务,词与词之间的留白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犹如一首音韵和谐的小诗。读正确、读通顺、读得有滋有味……就在学生一遍遍琅琅上口的诵读中,传达出汉语言特有的声韵美。]
三、 想象画面,感悟诵读
1. 想一个好名
小朋友们,如果给《识字1》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会起个什么名儿?(“金秋水乡”“水乡的秋天”“水乡真美”等等)
2. 展一幅画卷(指导学习第一行词串)
(1) 我们坐上小船,乘着秋风来到了绿水荡漾的水乡。瞧,一望无垠的湖面在微风中荡起了粼粼的波纹,远远望去,湖面烟雾茫茫,是那么辽阔。(出示图画:水乡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生字的对应)
(2)(出示:金秋 烟波 水乡) 你能读好这几个词语吗?
(3) (出示“秋”的古文字)教师讲述“秋”的造字规律:小朋友,你们看,“秋”的左边是个“禾”,它表示是庄稼。秋天,庄稼成熟了,变成金灿灿的,就像火烤过一样,所以,古人在“禾”的右边加了一个“火”字。当庄稼像被火烤过,黄灿灿的时候,秋天就到了。
(4) 教师有感情范读第一行词语。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一边诵读词语,一边想象水乡秋天美丽的画面)
[设计意图:一个古文字“秋”字,是中国几千年汉字文化的一个小小缩影。就在孩子们追本溯源,探寻汉字的造字规律时,我们的情感与古人的精神世界也就贯通了。教学时要发挥汉字表音、表形、表义的优势,变机械识记为明字理、悟结构的文化熏染。]
3. 赏一池秋色(指导学习第二行词串)
(1) 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小朋友想不想去荷塘找一找秋天?多媒体播放荷塘的秋景,展示一组画面,让学生说说芦苇、菱藕的样子。随着学生的描述,教师在黑板上勾勒出荷塘的简笔画。
(2) 在一个碧绿的荷塘上,一片芦苇在秋风中摇曳,洁白的苇花随风飘舞,一节节莲藕嫩生生的,多美的荷塘啊!(出示:一片芦苇、一节莲藕、一个荷塘、几个菱角)刚才我们看到的像“一片、一节、一个”这些词,我们叫它数量词。数量词与后面的事物一定要搭配得当,否则会出笑话的。现在,谁想把自己看到的景色告诉大家?(自由读、指名读、小组间赛读)
(3) 读到这一行词语,你觉得金秋的水乡怎么样?(美丽、富饶)
(4) 把水乡的美丽景色读出来,齐读第二行词串。
4. 听一曲渔歌(指导学习第三行词串)
(1) (多媒体播放一段渔歌)听,这是什么声音?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湖面,一只只小舟从远处归来,渔民们唱着欢快的渔歌满载而归了。
(2) (出示:一轮夕阳 一只只小舟 渔歌)同桌练读,汇报朗读。
(3) 读到这一行词语,你觉得金秋的水乡怎么样?(忙碌、富饶、幸福)
(4) 把你对水乡的赞美加进去,齐读第三行词串。
[设计意图:不同的量词和名词巧妙组合,构成了一幅有色彩的图画,奏响了一支有旋律的乐曲。内涵丰富的识字课,既为孩子识字提供了语境,使识字与阅读紧紧相连;又活学活用,在积累中简单运用语言,加强了字词的综合训练。]
5. 赏一湖夜景(指导学习第四行词串)
(1) 夕阳落下去了,月亮升上来了。在皎洁的月光下,你看到了什么?(出示:枫叶 灯火)
(2) 你能在“枫叶”前面加上一个词吗?(火红火红的、红艳艳的)引导学生观察枫叶的颜色、形状、姿态等。
(3) 想一想,在“灯火”的前面,可以加个什么词呢?(星星点点的、若明若暗的)
(4) 读到这一行词语,你觉得水乡的秋夜怎么样?(宁静迷人)把你的感觉带进去,齐读第四行词串。
[设计意图:词串识字中,一行词串就是一幅动人的画面,四行词串连起来便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迷人的秋景。“读到这一行词串,你觉得金秋的水乡怎么样?”教师用语言激活了一个个词语背后的画面、情感,虽是同一个问题,但每一行的回答却不相同,或悠远、或清新、或富饶、或宁静,水乡的金秋就在这一次次的叠加中越来越丰厚、有意蕴。]
四、 回归整体,赏读全文
1. 小朋友,这篇识字课文读起来很上口,很好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指黑板上字卡“乡”“塘”“光”三个字红色的韵母)哈哈,原来它们都押韵呢!(教师范读,强调韵尾。同桌连读,汇报朗读)
2. 小朋友们发现了吗?这些词虽然是一个一个独立的,但每一行词语串起来读就觉得很美,像一首优美的小诗,像一幅美丽的画面,四幅图连起来就是金秋水乡美丽、富饶的场景。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出来吧!
3. 金秋,我们摇着小舟来到碧波荡漾的水乡,首先看到了——(引读)金秋 烟波 水乡。我们来到了清凌凌的荷塘,看到——(引读)芦苇 菱藕 荷塘。夕阳西下,渔民们满载而归,我们看到了——(引读)夕阳 小舟,听到了——(引读)渔歌。夜幕降临,水乡变得格外宁静,只见——(引读)枫叶 灯火 月光。
4. 学完课文,你对金秋的水乡又有了怎样的印象?
5. 带着对美丽水乡的热爱之情诵读《识字1》。
五、 共同探究,巧记生字
1. 现在,我们不仅要读准这些生字,还要想办法把这些汉字深深地印在自己的头脑中。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记的办法最奇妙!
2. 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3. 指导书写,引导实践。
(1) 引导学生认识两个新偏旁:“火”和“欠”。
(2) 重点指导:“歌”和“烟”。
9.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九
措施的角落是苏联版的小学数学第四年第八卷的内容第八。学生学习这个知识有以下两个问题:第一,量角器的放置,第二是使用内圈和外圈刻度正确读取角度的程度。在测量教学角度时,我觉得学生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低年级的学生,要掌握更累。在课前,我也设置了这个班的学生的难度,但是课后或不满意,如圆内圈和外圈的点的程度,学生看到量角器,无论侧面角的A圆的0刻度线,他们习惯看外圈的程度;有些甚至内圈看到正确,但是当阅读量表时,有时候读了四十多个,从哪一面读到他们的心里更模糊。我认为主要的是学生对角线的大小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哪个方向读取容易是幻觉指南,加上两行数据,有时到底看到哪一行,除了零线,视觉错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外,四年级学生只看到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度,还没有识别出角度旋转的光线围绕结束,角度为什么要以顶点为中心,零线为一 边,边观看比例尺,边角的旋转过程,方向没有建立外观,要意识到自然的阅读程度会感到困惑,不明白什么情况看外线或在尺度内线,虽然总量的角度法,学生仍然失去了。人们已经证明,理解和掌握的文本远远逊于图像的记忆。虽然有模型的老师,但是四年级学生还是太抽象。
如何使学生正确学习角度量,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我改变了策略,除了角色的名字,集体的纠正方法,四组学习彼此的角度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看别人的数量,学生不会教同学。此外,让学生完全理解量角器结构,如何引导学生测量角度的方法是允许学生参与量角器的生产过程,不仅让学生理解量角器在中心点,零刻度线,刻度等地标静态,并且不能使用连续性思维指导角度行为的相干性,量角器为什么能量角度,问题解决也打破了角的难度。
10.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十
1、我们的合作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合作的快乐,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合作
(2)、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思想意识 教学准备:报纸若干张、绳子若干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拍手游戏
在上新课前,我们先来放松一下心情,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做!用你右手的一个手指拍击你左手的掌心,然后再用两个手指拍击掌心,再用三个……直到用五个手指一起拍
2.谈体会:问:为什么五个手指一起拍击手掌时才会有很响的声音呢?(生答)3.揭示课题
其实是因为五个手指一起合作才会成功地拍出响亮的声音,如果他们不合作,就象刚才一样,用一个或者两个手指去拍是不会有响亮的声音的。看来合作真的很重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的合作”(板书我们的合作)
二、生活中处处有合作(板书)1.合作的概念
含义: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2.说一说
生活中处处有合作,比如班级里打扫卫生,有扫地的,有擦黑板的,有擦桌子的,有擦窗户的……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不认真做,不合作,那么这次卫生就搞不好了。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下面开动你们的小脑筋,说一说还有哪些事情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3.小结:我们离不开合作
三、故事分析
1.下面我给大家讲个故事(课本p2)(在听的时候要求学生书本合上,双手放在背后坐好,仔细听)你认为上面故事中的探子、军师、将军和士兵、樵夫、说客,各自作出了什么贡献?如果少了其中的一种人,赵国能不能免于遭难?能不能说他们中某一位的功劳最大?打开书本第2页,把你的想法写在书上 2.交流意见
3.小结:合作的作用真大
四、合作的经验(板书)1.谈一谈
在以前的合作活动中你的感受是什么?
2.亲身体验
(1).游戏——比一比谁站的多
要求各组派6个同学一起合作站在大小相同的报纸上了,比一比哪一组人站的最多(2).体会
3.小结:分工合作、齐心协力
五、作业 布置
1.做练习册的1、3、4题
2.收集一些关于合作的名言警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们的合作”,那么谁能告诉合作是什么意思啊?如果要合作就必须怎么做呢?(分工合作,齐心协力)
2.但是有人不同意合作,他认为“任何事只要自己个人努力就可以完成了”,你认为这种想法对吗?你能告诉他为什么吗?(生举例反驳)
3.对,在一些事情上我们是需要合作的,但是往往在我们合作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麻烦,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几幅图
二、在合作中遇到过麻烦吗? 1.看一看(出示第一幅图)一个小朋友想找另一个小朋友玩游戏,可是那个小朋友却不愿意
(出示第二幅图)几个班干部在讨论如何装饰教室,其中两个人的意见却不相同,产生了矛盾
(出示第三幅图)接力赛的过程由于一个同学跑得慢了,所以导致整个小组失败,小组的所有同学都在责备他 2.论一论
这三幅图上的小朋友看来都遇到了麻烦,我们应该想些办法帮帮他们。假设在生活中我们也遇到了这种麻烦,你会怎么做?除次之外你还遇到过哪些问题,你们又是怎么解决的?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 3.师生交流
4.听故事——三个和尚
小结: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相互谅解,相互尊重,齐心协力,才能合作成功!
三、合作游戏
过度:上节课我们做了一个游戏,这节课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不过这一回我要求大家根据我们学到的知识好好的使用起来,争取每一组都成功!1.游戏—三人四足
要求:每个小组派出3个人,3个人并排站着,将相临的两个人的脚用绳子绑在一起,从教室的一边跑到另一边,先到者为胜利
四、欣赏合作的名言警句
大家玩得已经很累,那么下面我们就边休息边听一听那些名人是怎么说合作的?上节课我让大家回去收集的,现在我就请同学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他找到的名言警句
五、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懂得了什么叫合作(生答),怎么去合作(生答),同时也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希望大家以后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合作
六、作业 布置 1.练习册第2题
2.回去跟爸爸妈妈一起解决练习册第5题的问题(答案写在作业 本上)
2、真正的友谊
教学目标 :
通过这个年龄段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的各种活生生的有关友情的事例,引导学生回顾、体验自己所结识的朋友,获得的友谊。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析、思考,慎重地交友,获取交友过程中应该掌握的一些基本标准,逐步学会把握自我,初步形成正确的交友观。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送名言引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老师来干什么吗?(听《找朋友》的歌曲)现在,你们应该知道了吧,我是来认识新朋友的,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2、第一次见面,送你们一样见面礼:(出示)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相互要求一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
——别林斯基
请你们自己读读。
3、同学们,真正的朋友间应该有着真正的友谊,今天,我们就要来“谈朋友,聊友谊”!
板书:
2、真正的友谊
二、我的朋友就是你
1、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朋友,则是每个人最大的财富。那么,你有几个好朋友呢?能向我们简单说说吗?
2、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有几个,分别是谁。
3、看来,大家的好朋友还真不少,老师真是羡慕,迫不及待地也想认识一下你的好朋友。
4、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位朋友,从他(她)的外貌、特长、生日,你喜欢他(她)的理由,你们之间的一件小事等来介绍?可先填写在书上,不必写上姓名,等会读出来让大家猜猜他是谁,好吗?
5、教师示范,介绍在座的一位自己的朋友。
6、学生填写,指名全班交流。
(介绍到的朋友,站起来,并对好朋友说一句话。教师点明:好朋友应该是相互了解的)
三、谈谈“真正的朋友”
1、刚才,我们介绍了自己的好朋友,可是,在陈老师的班级里发生了一些小麻烦,你们愿意帮忙吗?有些同学搞不清楚“怎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你们知道吗?
2、考考你,看图:
(1)选班干部的时候,都不投我一票,还是好朋友呢?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应相互理解,善于发现朋友的优点)
(2)她从来不给我零食吃,还能算是我的好朋友?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与朋友分享美食)
(3)走,我请你去上网,爱玩多久就玩多久。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对他说?(朋友之间要玩健康的有益的游戏,正确的事和朋友一起做,错误的事不该盲目跟从,还要劝说朋友。)
(4)太沉了,让我来帮帮你吧!
如果你看到了,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你们是真正的好朋友,能互相帮助)
3、除了刚才讲到的,你认为好朋友之间还要怎么样呢?
(相互帮助,有好东西能与朋友分享,处处为朋友着想,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听故事《管鲍之交》
(1)老师为你们介绍两位真正的好朋友,他们是:管仲、鲍叔牙
(2)听了故事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3)小结:朋友相处,就应相互理解,善于付出,真诚相待,不应斤斤计较。
二、你在平时与朋友交往时,肯定也发生过许多难忘的事,能给我们讲一件吗?
1、说说朋友间的麻烦事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朋友间的相处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会发生一些不愉快或让人为难的事。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来看——
(1)喂,你的好朋友在老师面前告你的状呢!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做?为什么?(相信朋友,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与朋友真诚相待。)
(2)我不理她,你也别理她!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做?为什么?(告诉朋友,同学之间都要友好相处,消除朋友与另一位同学之间的矛盾。)
(3)当你发现好朋友在考试中有作弊行为时,你会怎么办?(除了上述四种,有不同做法的写在下面)
交流,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做?你认为这样做够不够朋友?为什么?
2、刚才,我们帮身边的同学解决了麻烦事,现在,我们来说说自己遇到的麻烦事,你又是怎么处理的?
三、小结
1、今天,我们围绕“朋友”谈了许多,那怎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学习。最后,老师想请你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与朋友有关的名言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并说说理由。
2、学生互送名言,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3、为你高兴,与你分担
教学目标 :
1、通过回忆自身经历、体察他人情绪,懂得分享他人的快乐、分担别人的痛苦是促进同学之间相互理解以及增进彼此友谊的有效方式;
2、在感同身受的基础上,激发对同伴的关心,学会交往沟通的技巧,从而真正领悟“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分享别人的快乐。
同学们,当我们遇到快乐的事情,心里一定特别开心,是不是想马上告诉自己的好朋友,与他们一同分享呢?那么,当别人有了快乐的时候,你愿意和他一起分享吗?为什么?让我们先来看两幅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你有过类似的情景吗?当时心里怎样?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当时的心情吗?并说说为什么。
2、第二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分享别人的快乐的?
3、小组讨论:
(1)、你曾经和别人分享过快乐吗?分享过什么样的快乐?
(2)、当你与别人分享快乐的时候,有什么样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表情?能形容一下或者表演一下吗?
4、全班交流。
二、辨析讨论:
四(1)班的王杉同学在学校法律知识竞赛中夺得了冠军,让我们来看看他的同学是怎么议论的,看看他们这样说对吗?为什么?
1、同桌讨论。
2、大组交流看法。
三、寓言一则。
请学生读一读寓言:《骆驼和羊》。
四、小结:
齐读:当我们用欣赏的目光看别人时,我们也拥有了快乐。
第二课时
一、让我们一起分享快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快乐也该与别人共同分享,那才会更快乐。
过渡:
童年趣事、取得进步、获得成功……都会让人有一种快乐的感觉。
1、说一说:
(1)、当你与别人分享快乐时,别人的心情怎样?
(2)、当别人与你分享快乐时,你的心情怎样?
2、交流:
(1)、自己填一填:在家里、在班里、在学校里你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2)、把你快乐与同学一起分享好吗?(学生读一读)
3、如果,今天实在没有快乐的事,该怎么办呢?(学生说一说)
4、读一读:
当你同别人分享快乐时,一个人的快乐,就变成了许多人的快乐。
二、故事欣赏
1、请同学读一读《为别人喝彩》
2、填一填:
分享快乐,可以增进友谊;
分享快乐,可以
分享快乐,可以
三、体会朋友的痛苦
过渡:
你有没有为别人分担过痛苦?你怎么知道他(她)的烦恼?你是怎么做的?这样做时,他(她)会怎么想?
1、四人小组讨论书中三个场景,说说自己的看法。
2、大组交流:
大家一起想办法来为他们分忧。
3、能把你的痛苦悄悄告诉好朋友吗?(先说给自己的同桌朋友听听。)
四、小结。
第三课时
一、真情传递
过渡:
如果有人与你分担痛苦,会使你的痛苦减半。
1、你知道周围哪些同学有痛苦?你愿意悄悄地给他写几句话吗?
2、学生写悄悄话。
二、美文欣赏
1、请同学朗读《为别人点燃一盏灯》。
2、说说你的感受。
三、你也想成立一个“快乐协会”吗?
过渡: 在英国有一个“快乐协会”。人们每隔一个星期就要聚在一起,把最近听到的、遇到的趣事说出来,大家一起尽情欢笑,分享快乐。于是,一个人的快乐就变成了许多人的快乐。同学们,你们也想成立一个“快乐协会”吗?
1、讨论:
(1)、如果你是快乐协会的会长,你准备给协会起个什么好听名字?
(2)、你想给你们的快乐协会准备一首什么快乐歌曲?
2、让我们来唱一唱你们的快乐歌曲。
四、完成《填图册》
五、下课。
4、面对欺负和威胁
教学目标 :
1、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
2、面对欺负和威胁要敢于倾诉和举报,要向有关部门求助,避免无情的心灵伤害。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
一、被人欺负怎么办?
过渡:这是一件真实的事,说的是一位女同学的心里话:
1、提问:你给别人起过绰号吗?你喊过别人的绰号吗?
2、“实话实说”:
(1)、这封信给我最深的感受是。。
(2)、我想对这些给别人起绰号的同学说。。。(3)、我还想悄悄地对这位女同学说。。。。
3、教师小结。
二、不做小霸王
过渡:同学们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是怎么做的?
1、“故事续编”:教师讲述前半段故事。
2、教师小结。第二课时
一、遇到威胁怎么办?
1、讨论:
你遇到过什么样的威胁?当时你的心情怎样?你周围的同学受到过威胁吗?把你了解到的情况说给大家听听。
2、辨析:
下面这些同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3、帮妈妈写封信:
妈妈给老师写了一封信,她会写
4、你还有别的办法吗?当你用这种办法时,想一想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二、田刚会怎么办?
过渡:一天放学后,田刚遇上了麻烦事,他该怎么办呢?
1、讨论:
你认为田刚会采用哪一种办法?为什么?
2、你还有哪些好办法?为什么你认为这是好办法?
3、教师小结。第三课时
一、惨痛的教训
过渡:在我们身边,依然会发生着许许多多令人痛心的事。
1、列举书上事例。
2、你听说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3、讨论:
(1)、你的感受是什么?
(2)、如果你的好朋友也参与了殴打和敲诈,你会怎么办?
三、小资料 指读书上小资料。
四、小辩论
过渡:面对欺负和威胁,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看法,到底应该怎么样呢?让我们来开展一次小辩论。
1、宣布规则:任选一题准备与同学辩论,同一观点的同学可以下位,重新选择座位,坐在一起。
2、小结。
五、法律常识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年人犯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年人保护法》 5、要 攀 登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2认识到面对困难不能退缩,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要以科学的方法去克服,要以顽强的毅力去坚持。
3激发学生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初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游戏激趣、认识困难
——(什么是困难?困难是怎么产生的?)
1、宣布游戏规则: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来和大家做一个游戏,名字叫《体力大测验》这个游戏的规则是怎样的呢?请看老师的示范,预备齐——
(1)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半蹲成坐的姿势
(2)抬头挺胸,两臂前平举,脚跟着地。
(3)动作要标准,坚持不住请回座位。
(4)嘴巴不出声,看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为了使游戏顺利进行,我们选了6个小裁判,请裁判起立,希望同学们能服从裁判。
2、做游戏:
*好现在,请同学们起立,前后空开一个手臂的距离。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你的动作真标准!你的动作走形了,请回座位!小裁判很公正。这些同学做得很认真。
*游戏到此结束,放松一下,请回座位!这些同学是裁判员一致公认的动作标准,坚持到底的同学,他们真了不起啊!汤老师给他们颁发最佳体力奖!同学们,怎么样——
3、采访学生:
(1)游戏中,你们遇到那些困难?(板书:困难)
哦,看来大家都想争取坚持到底,成为这个游戏的胜利者。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按照游戏的规则去努力,于是,腿酸发麻等等困难就随之而来了。这些困难就像一座山,(简笔画“山”)挡在我们面前。(板贴:一群人)
(2)遇到这些困难,你们是怎样做的?
有的同学被困难山压垮了,放弃了游戏。有的同学,咬咬牙,就能坚持(板书)到最后,克服(板书)了这种种困难,获得了游戏的冠军,达到了自己的目标。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些能坚持的同学!
4、你们看看,做一个小小的游戏就会碰到许多困难。其实,在生活和学习中,当我们要按一定的规则和目标去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也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你们说是吗?你遇到过哪些困难呢?
二、发现困难、克服解决
(一)发现困难——(面对困难怎么办?困难的危害和影响?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
1、就让我们展开《困难大搜索》,说说你的困难吧。同学们不用举手,直接说,有相同的困难不说了。你的困难是——题目不会做、写作业
慢、不爱发言、上课不专心、成绩不理想
……是你的困难——不爱检查作业、字写得丑、作文写不好、不会独立思考
这个困难困扰你很久了——丢三落
四、没耐心、脾气坏、胆子小、吃饭慢
(发言很踊跃哦,女生优先)同学们还有的其他困难,因为时间有限,咱们就用省略号表示吧。
啊,你们遇到了许多困难!有的是学习上的烦恼……,有的是生活中的焦虑……,等等。
第二课时
一、同学们,你们是怎么面对这些困难的呢? 你是勇敢面对困难的,你是努力克服困难的,你是想办法解决的。你说说看,你的困难是刚有的,还是困扰你很久了?你的所遇到的困难给你添麻烦了吗?拖你的后腿啦?
影响你学习,影响你的进步啦?你很苦恼,是吗?
二、揭题:
是啊,你们都讲了真心话,老师能理解,这一个个困难就像一座座山,阻挡了同学们前进的脚步,我们要完成学习任务,要取得进步,要快乐成长,就一定要克服困难,勇敢地攀登。(板贴:我要攀登)这是我们小学生的责任!
同学们,敢不敢和你的困难较量一番?有信心的人,一起来——我要攀登,好,既然大家不怕困难,对自己充满信心(板书:不怕它)咱们就得明确目标(板书:有目标)攻克一个个困难。你们有没有信心克服它们?
咱们在这些困难中选一个大家都想克服的困难,来集中精力解决他,好吗?你们选哪个,你建议——,想克服这个困难的同学举手?再提建议——,好,咱们就来找找克服这个困难的金钥匙。
三、树立榜样、强化体验
1、在这些冠军中你最佩服谁?好,你们佩服刘翔,咱们来看看他夺得金牌的激动人心的镜头。(播放刘翔的录像)
2、你知道刘翔他为了得金牌,克服了多少困难吗?
●刘翔1999年被招入上海市田径队,成为一名专业的田径运动员,开始系统的跨栏训练。凭着坚韧不拨的意志品质和永不言败的顽强作风,刻苦训练,运动成绩逐年提高,创造了一系列优异成绩,他以十二秒九一的成绩打破奥运会纪录,平世界纪录。用实力破灭了欧美田径选手所谓的先天优势论。
3、小结:
四、明理导行、升华全课
1、再做游戏
上节课,我们一起做了小游戏,有的同学暂时失败了,想不想再来挑战一回?提醒大家严格遵守游戏规则,——
哇,已经15秒了,17秒,20秒,这么多同学能坚持啊,看看我们能不能再坚持10秒钟,——10、9、8……请坐!
2、结语:
真想不到,有这么多同学能战胜自我,坚持到底。真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对!只要有心攀登的人,就一定会进步,就一定会成长。
3、课后作业 :
今天,同学们就要拿出行动来,和你的困难较量一番,请你设计一张《自我命令卡》,帮助自己更好的克服困难,好吗?
6、抄 袭 害 了 谁
教学目标 :
1、通过呈现学生中发生的抄袭现象,激发矛盾;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抄袭是一种对人、对己、对社会有害的事情。
2、过事例深入明理,使学生懂得真本领不是抄来的,抄袭行为害己害人。
3、引导学生懂得真本领需要自己不断努力得来,小学生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第一课时
一、课件展示,呈现矛盾。
1、看录象(第一部分),听故事:《沉重的书包》
思考:(1)面对同学递过来的纸条,你会怎么做?
让学生各抒己见
(2)故事还将继续,你知道剧情将会如何发展?
请同学续编故事。
2、录象(第二部分)
(1)金宇选择了抄袭同学的答案,得到了“优”。但是,面对这个“优”,他的心却是忐忑不安的,甚至是痛苦的。
你能理解他的这种心情吗?说说你的想法。
(2)学生发表意见。
3、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办?
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4、你想对金宇、对传给他纸条的那位同学说些什么?
二、行为辨析:能这样做吗?
1、展示事例(四幅),辅以解说。
2、小组讨论(可选择其中的一幅重点讨论)
3、全班交流。
三、结合生活,实话实说。
1、说说身边的抄袭现象。
表扬自省。
2、补充事例:(1)考试时偷看他人试卷;
(2)考试夹带纸条作弊;
(3)让同学把答案直接告诉自己等。
四、教师小结。
1、作弊害人、害己。
2、作弊行为极不光彩。
第二课时
五、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抄袭是一种对人、对己、对社会有害的事情,这节课我们要知道真本领不是抄来的,抄袭行为害己害人
六、讨论明理
事例一:
(大意:一个学生一次抄了一篇日记,老师给了他高分,当要他自己来写时,他却不会写了……)
讨论:你觉得他这样对吗?
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事例二:
(大意:马玉奇同学以前老是抄作业,一次考试他没有抄,还得了高分,同学们怀疑他。现在,他很苦恼……)
讨论:马玉奇同学为什么得不到同学们的信任?
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马玉奇,使同学们相信他呢?
七、联系实际
同学们,你有过抄袭行为吗?学了今天的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呢?写在“心里话”卡片上。
让我悄悄告诉你
八、小结
第三课时
1、小品表演感悟抄袭的危害
(1)学生表演
(2)谈谈看完小品后的感受
2、谈体会体验抄袭的危害
(1)请班中曾经有过抄袭行为的学生谈谈当时的思想实际并结合前两堂课的学习谈谈新的认识。
(2)请其他同学谈谈对抄袭学生以及抄袭行为的看法并说说今后应如何帮助这些同学。/
3、深入辩论学会正确认识和对待抄袭
(1)学生展开辩论抄袭是欺人还是自欺?
(2)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抄袭既欺人又自欺。
4、表看法进一步认识抄袭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害
(1)学生独立书写对抄袭的认识。
(2)对有代表性的认识全班交流。
5、举一反三初步感悟做人要诚实以诚信为本
(1)进一步说说应该怎样对待抄袭。
(2)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做其它是也要诚实,以诚信为本。
6、提倡议表决心,杜绝抄袭
(1)在倡议书上签字。
(2)集体表决心。
7、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收集自己身边或社会生活中关于诚信的事例,使学生明白现代人要做到诚实守信,现在社会更需要诚信。
2、教育学生为人诚实,表里如一,遵守诺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教学准备:
1、《曾子杀猪》和《诚实节是怎么来的》的录音故事。
2、关于诚信的名言谚语,每生一张“诚信卡”。
3、课前指导学生收集身边的或社会生活中有关诚信的人和事。
第一课时
一、故事会。
1、出示“信”字:
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一分钟,说说你从这个“信”字中知道了什么?
2、找找身边的诚信榜样:
说说我们班上的诚信人和诚信事。
3、一个人要做到诚信,一个集体也需要诚信,说说我们班集体在哪些地方表现出诚信?
4、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诚信的小学生呢?你自己做得怎样呢?联系自身的实际填写“诚信卡”并交流。
5、学诚信名言谚语。
如:宁可丢失钱袋,也别违约失信。
口言之,身必行之。
信用是无形的财产。
二、发言台。
1、听《曾子杀猪》的故事,讨论:
听了这个故事,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2、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也有许多关于诚信的故事,我们来说说吧!(讲故事,谈感受,明道理)
3、听《诚实节是怎么来的》录音故事,说说让你最感动的地方?
三、展示台。
1、现在许多学校正在开展“创建诚信校园”的活动,我们学校也不例外,相信你一定有很多的想法和建议吧,用你喜欢的方式告诉大家吧!(发倡议书、画宣传画、设计标语等)
2、展示自己的作品。
四、总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听《凡卡守信》的录音故事。
故事概括:凡卡和小朋友们玩守弹药库的游戏,但其他孩子走了,他直到天黑还留下来守弹药库,等“军官”让他离开岗位。
二、小小辩论会
1、听了《凡卡守信》的故事请发表你的意见?
认为凡卡应该留守在弹药库的坐左边:(正方)
认为凡卡不应该留守弹药库的坐右边:(反方)
2、展开辩论:教师罗列双方观点。
如果自己的观点有所改变可以坐到对方一边。
3、辩论小结(略)
三、守信格言
1、请准备好的学生讲成语故事《一诺千金》。
2、谈一谈,听了这个成语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3、说一说,还有那些格言、成语也是说守信的故事。
四、议一议
1、出示挂图
图一:球打破玻璃之后……
图二:值日老师检查卫生来了,就把垃圾倒到窗外……
2、他们这样做对吗?你能想像也他们当时是什么心情吗?
(四人小组议一议,并派代表发言)
3、教师故事补充《让我悔恨的一件事》
故事概括:一名没有买票的少先队员坐公共汽车之后很后悔,心里总不是个味。
五、总结延伸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事还很多,课后我们再去身边找找看,还有哪些诚信人和诚信事。
8、擦亮眼睛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用事例来说明封建迷信活动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
2.使学生建立相信科学的思想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学重点:封建迷信的危害性。
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听到或看到的事例,说说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道理。
教具准备:
1、封建迷信的图片或幻灯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出示图片:月食:这是什么现象?
老爷爷在楼梯口倒药渣,企图让人踩踏,把病带走。
小男孩眼皮跳,自语自语地说道:“我的眼睛又跳了,会发生什么?”
2、学生回答。
3、教师小节: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我们中华民族曾经历了
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古时候,人们的科学知识十分贫乏,对许多自然现象不能解释,往往在自然灾害和生老病死面前束手无策,因而只能顺其自然。比如打雷了,以为是天公发怒了;发生月食了,以为是“天狗吃月亮”,灾难临头了;生病了,以为是妖魔缠身等等。
其实,搞封建迷信的人自己也并不相信什么鬼神一类的东西。因此让他们自己“说话”,是最有说服力的。下面我们不妨看看那些曾经当过“算命先生”的人的自述。
二、“算命先生”的自述。(出示一段文字)
问:算命先生根据什么算得这么“准”?(是根据孩子父母对小孩子的了解程度和他 们说话的语气判断出来的。)
可见,算命先生们平时就善于察言观色,了解情况,并暗记在心里,然后,编些话来 欺骗人。或者根据算命人的外表、谈吐、表情、语言等,来判断他们的要求和期望,往往
还能编得八九不离十,有时还真挺唬人的。
例如,算命先生拦住一个身穿西服革履、手持“大哥大”、边走路边打电话的人说: “先生,您的面相真好,肯定是发大财了,而且眼前还有一笔大财要发。但是可惜呀!您
命犯小人,挡住了财气。这么着,我给您算个卦,想个办法为您化解,您看如何?”结果那人掏了几百元给算命先生,求他指点迷津,这钱就这样顺顺当当地进了算命先生的腰包。
问:算命先生怎么知道那个人发了大财,而且还有一笔大财要发?(从外表、神采、电话内容等方面得知。)
问:这个人果真命犯小人吗?(不是,这么说是为了引诱这个人上钩。若是将来真的有小人使坏,他会觉得算命先生说得真准;若没有小人,他会认为算命先生帮他化解了,破财免灾,值!可见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再如,一位瞎子算命先生拉住一位中年妇女的手摸相(拉手摸实际上是判断职业或生活情况),然后对她说:“要不是计划生育,你有三个孩子,而且至少有一个能上重点大学。”这位妇女连声说:“灵。”
问:你怎么看待这件事?(现在都是生一个子女,这是基本国策。到底会有几个孩子,其中会不会有上大学的,这些都是无法证实的,怎么说都会有人信,纯粹是信口胡说。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说几句人家爱听的话来骗钱。由于被说的人不动脑筋,不了解他们的骗人手段,所以往往轻信,受骗上当。)
三、“斩妖见血”小实验。
1、教师示范做实验,讲清要点。
2、准备好实验材料,分小组做实验。
四、学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算命问卦、巫婆治病都是封建迷信活动,它们都是骗人的。
2.在你周围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学生自由发言,并谈谈对事情的看法,说说事情的实质。)
3.如果有人集体参加迷信活动,你怎么办?
(学生讨论时,教师可以设置几个情景,如拉你去求签、拜佛、算命,等等。)
讨论后小结。
(1)坚决抵制,不参加。(2)揭露这些活动的实质。
(3)利用这个机会,向搞封建迷信的人宣传科学知识。
板书:封建迷信 欺骗性
从刚才的讨论发言中可以看出,大家对迷信活动骗人的实质有了充分的认识。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封建迷信活动不得不改头换面。他们把着相算命称为“预测学”、“人生信息学”,把画符念咒称作“符号学”,把巫婆做法的所谓“仙水”称作“高功能水”、“信息水”,这些“现代科学迷信”在“科学”的名义下招摇过市,蒙蔽了许多群众,欺骗性更大。这种披着“科学”的外衣,干的却是反科学的勾当的所谓的“科学”,我们把它称做“伪科学”。反对伪科学,反对现代迷信,也是我们现在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二课时
一、讲授新课。
1、首先,我们应认清封建迷信对人们的危害是极大的。
(板书)迷信害死人
封建迷信的东西,在一些缺乏科学知识的人中流传,它对人们的危害极大。让我们通过一些典型事例,来看看它是怎样危害人们的。
[读一读]让每个学生小声朗读课本故事(-)。
问:小弟弟高烧不退,实际上得的是什么病?(普通的病毒性感冒。)
问:可是巫婆说他是怎么了?(鬼魂附体。)
问:巫婆跳大神驱鬼,其结果如何?(抽搐起来。)
问:小弟弟病加重了,而巫婆却得到什么好处?(得到许多钱。)
巫婆却赚到许多昧心钱。可见巫婆根本不会治病,完全是骗钱害人,大家说对不对?
〔板书〕巫医治病——骗钱害人
问:后来送到医院抢救后,小弟弟怎么样了?(转危为安。)
问:可见有病应该找谁?(找医生。)
问:谁能小结一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小结:这个故事说明巫婆给人治病,完全是骗钱害人,她们根本不懂医术。如果让她们治病,只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所以我们应该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有病要找医生。
2、结合自己听到的或看到的事例,说说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道理。
求签问卦
一高考学生在庙里求得一个上上签,欢呼:“我一定能考上大学!”(指出:不好好学习,求得100个上上签也没用,考大学要凭自己的实力才行。)
烧纸钱
一座坟前,子女跪烧冥币,口念:“爸爸妈妈,我们给您捐钱来了!”(指出:人死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根本不可能去花什么钱。要孝顺父母,主要应父母在世时为之,大可不必在死后搞名堂。)
看风水
一位风水先生指着山下一片地说:“这个地方风水好,是聚宝之地,在这儿盖房,定会财源滚滚。”(指出:富不富并不在风水上,难道财会从地里冒出来吗?只要辛勤劳动,荒山也会变成米粮仓。再说也根本不存在风水好坏的问题,房子盖在哪儿,与风水毫无关系。)
烧香拜佛
一位老妇人在寺庙的佛像前烧香拜佛,口念:“菩萨保佑!”(指出:菩萨是泥胎木雕,并不能保佑谁。自己注意安全,注意身体健康,才能没病没灾。)
看手相
算命先生手摸另一人之手,边看边说:“你的生命线很长,将来肯定能活到80岁以上;你的事业线也很长,将来定会宏图大展,前程无量!”(指出:手相什么也不能代表。长寿取决于平日的保健和锻炼;事业要靠刻苦学习,提高素质,把握机遇,才能有望成功。)
问:现在还有人依据人的生辰八字、属相、星座来算命,有科学依据吗?(没有。就拿星座来说,相同星座的人很多,他们的命运怎么可能一样呢!)
问:现在还有人用扑克算命,有的商店还用电脑算命,你相信吗?(不相信。因为毫无科学依据。电脑要靠人给它编程序,它确实能做许多事,但不可能了解每个人的命运;扑克算命更是无稽之谈,它的无序排列,每次都不相同,难道一个人的命运如此无常?可见是根荒诞的。)
问:既然封建迷信那么害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相信呢?(缺乏科学意识,科学观念淡薄,不懂科学。)
人的头脑,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便会去占领。所以学科学,用科学,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才能擦亮眼睛,辨明是非,认清封建迷信的实质。
二、课堂小结。
书上的例子和同学、老师举的例子告诉我们,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鬼神,那些为获取不义之财而编造的鬼、神的把戏会害死人的。我们要擦亮眼睛,相信科学不迷信。
9、逛商场
教学目标 :
1、知道本地的商业场所和选购商品的有关常识。
2、知道作为消费者应该享有的一些权利。
3、通过学生的课前调查和观察,回到课堂展开交流讨论,学做聪明消费者。
第一课时
一、买东西的经验:
1、看图:这是什么地方?
2、这些商场超市环境优美、物品齐全,商场里有包装精致、味道鲜美的食品,有新奇小巧、美观实用的文具,还有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其他物品,他们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你到哪些商场去买过东西?(学生自由说一说。)
3、谈话揭题:在商场和超市买东西可是大有学问的,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买东西的学问”(完成板书。)
二、交流体验,自主学习。
1、你逛过哪些商场?买过哪些种类物品?(2、怎样轻松愉快的购物,怎样挑选称心如意的物品的呢,请你跟全班同学说一说你买不同种类东西的经历和经验。(自由说说,激发学生说的愿望。)
3、买东西真是挺有学问的,大家肯定还有很多话要说,很多经验要讲,把你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从网上查到的,小组交流讨论一下,记录下来。(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4、全班交流,师及时把各小组经验总结归纳记录,学生齐读经验。
三、同学的建议:
1、若请你带领新同学去购买复读机,你会怎么做?(现场模拟购物情景,分角色表演。)
2、如果妈妈要我们去超市买一桶食油、一袋鸡精和一瓶鲜奶,应该怎样购买呢?(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四、拓展认识,促进运用。
1、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拓展延伸,强化认识。
2、教师总结。再次齐读购物小窍门和购物提醒,记住购物常识,并把你学到的知识去告诉你的家人和周围朋友。让我们运用购物常识,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和生活的强者。
第二课时
一、模拟购物:
1、师扮营业员,生当小顾客。
2、活动中,表扬文明购物,提醒学生文明购物。
3、购物时,你常用哪些文明用语?
4、营业员喜欢什么样的顾客?(采访:营业员)
通过采访,你们知道营业员喜欢怎样的小顾客?
5、回忆自己逛商场时的情景。
6、你看到了什么不文明的行为,你想说什么?
二、学做聪明能干的消费者。
1、我们国家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专门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
A、阅读部分条款。
B、读读看,然后在小组时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C、交流。
2、王声遇到麻烦了,我们来帮帮他。
(1)看看他应享受什么样的合法权益。
(2)除了找消费者协会以外,还有什么好办法?
(3)交流(找商场经理;找电视台、报社)
3、为自己讨回公道,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途径很多。
4、教你几招
老师在逛商场时,遇到了几件意想不到的事儿。想请教你们。
A、买错东西。
B、忘拿东西。
C、同意让别人看口袋吗?
5、总结:“尊重别人,保护自己,做聪明能干的消费者。
10、衣食的来源
教学目标 :
1、知道衣食对人生存的重要,初步了解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2、感悟农业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
3、懂得勤俭节约的道理,自觉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
1、启发回忆:
同学们,当你经过一夜的休息,伸个懒腰从美梦中桓来,都要做哪些事情?
(出示:衣 食)
2、引导交流:
你平时早餐吃些什么?小组交流。
二、追溯来源。
1、诱发思考:
当你穿得漂漂亮亮坐在餐桌旁,吃着美味可口的食物时,你的脑瓜里有没有出现一些?号。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衣食的来源”这个话题。
2、模氦小家庭。A、下面,我们想象一下,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家庭,老师给每个家庭发一张“家庭午餐单”,我们一起走进市场,选购自己喜欢的物品。
B、家庭成员共同填写菜单。
C、有没有看到合适的服装。
3、牵线搭桥。
A、市场上丰富的食品,服装大多来之于农产品,这儿有几种农产品,你认识他们吗?
B、老师给每小组采购了一包日常用品,你们能分别说出他们都是哪一种农产品加工而成的吗?出示图片。
C、小结:树连树,根连根,衣食之源在农村。
4、情感体验。
A、故事“食品的哭诉”(馒头,油条等)
B、讨论你们有什么感想?
C、背诵《锄禾诗》
D、馒头诞生记:
耕地、播种、施肥、收割、脱粒、翻晒、磨面、发酵、制作、蒸熟、出售。
5、畅言未来:
出示袁隆平院士头像: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读读课本上的内容,把心中要说的话写在方框里。
6、交流:
农业的发展靠科技,只有依靠科技,我们人类才能生活得更好,你了解哪些农业新信息?小组交流。
三、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学崔永元叔叔《实话实说》节目,每人只可以说一句,说出自己最想说的,先酝酿一下,再说给大家听。
11、塑料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
1. 了解塑料的特点及其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 感知塑料废弃品处置不当造成的危害; 3. 能够采取行动减轻“白色污染”;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寻找生活中的塑料制品
1. 同学们,发现你们的桌子上有个袋子了吗?想打开看看吗?打开之前听清要求,你可以看,可以摸,也可以玩,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
2. 问:你有了什么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吗?还有其他不同的发现吗?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过渡:以最快的速度把它们放回口袋。看来同样是塑料,(板书:塑料)还可以做成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各种有趣的玩具。
3. 那你知道,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用塑料做成的呢?
过渡:同学们,看来,我们的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有很多是用塑料做的。其实,还有许多呢!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这就是老师家里的塑料制品;这是超市里货架上的日用品;还有塑钢门窗、农民种菜的薄膜大棚;塑料还运用于家电产品、摩托车、汽车,甚至于我们的神州五号宇宙飞船,塑料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材料。)
4. 通过大家的交流,同学们,此刻你有什么感想和发现吗?
5. 是啊!同学们谈了很多。确实,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板书:与我们的生活)
学生边看边玩,体会这些玩具的特征。学生各抒己见。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塑料制品。学生观看图片、照片。学生体会塑料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交流讨论,性能诞生。
1.今天啊,老师还带来了一样塑料制品,是什么呀?(出示塑料盆)这是什么盆呀?(出示搪瓷盆、木盆)这三个盆要是让你选,你会选哪个盆?为什么?
2.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家里什么盆用得比较多呢?从笨重的木盆到容易摔坏的搪瓷盆,人们越来越多的选择了便宜、轻便的塑料盆,塑料制品已经越来越多的进入我们的生活,并替代了很多的传统材料。3.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品是因为用塑料做的而便于使用?同学之间交流讨论一下。
4. 在热烈的讨论交流中,我们都发现,塑料有很多优点?谁能来概括一下。(板书塑料的性能)
5.塑料制品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并且还在不断地发展着。我们国家就已经开始使用塑料印制钞票了,塑料钞票不易破损、经久耐用,而且不易伪造;现在,还出现了抗菌塑料、纳米塑料,塑料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出示塑料自我介绍的课件)塑料总是骄傲地对人们说:我叫塑料,人们都很喜欢我。虽然我诞生还不到100年,但你们都已经离不开我了,各个领域都有我的存在。今后,我还将更好地为你们服务。
三、学生交流学生交流学生总结出塑料的优异性能。
第二课时
一、了解塑料所产生的白色污染,提出自己的创意。
过渡:塑料既然有那么多的优点,那为什么老师却看到一份资料上这么写着。
(出示课件:为什么塑料袋被英国媒体评为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呢?)
这是为什么呢?那你知道它会造成什么污染?除了塑料袋以外,那些塑料饭盒、饮料瓶、塑料废弃物造成的污染也叫白色污染,它们又会有什么危害呢?
1. 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这是塑料废弃物飘挂在树枝上;饮料瓶塑料饭盒洒落在地上;这是正在燃烧的塑料废弃物。这就是我们生活种看到的白色污染,(板书:白色污染)
多么触目惊心啊!它的危害刚才已经有同学提到了一些,其实,还不止这些,你们听――― 2.
播放录音:白色污染已成为困扰全球环境的一大难题,塑料垃圾很难分解,一般要过二百至四百年,它混入土壤,影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吸收水分、养分,被动物当作食物吞下去,导致动物生病,甚至死亡,抛入水面,不仅影响船只的航行,而且使水质变坏。3.
白色污染造成的危害真是太惊人了!那是否可以把塑料厂都关了呢?面对人类自己造成的污染,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合作交流一下,看看哪小组能够找到减少白色污染的好办法?(出示配乐课件:我的创意)
4. 课外延伸:同学们,你们的想法都很有创意,但陆老师更希望你们能将这些语言付诸于行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保持常州这块洁净的生存空间出一份力。
5、学生畅所欲言,摆观点,讲道理,各抒己见。学生说得不全面的,教师可作补充。学生看了图片,并结合生活实际交流讨论,出谋划策,寻找减少白色污染的好办法。
二、生活中的工业品
1、调查,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工业品。
2、在生产的同时,又造成 什么污染。
3、小结: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品,我们美好、洁净的生活环境又需要我们合理、谨慎地使用工业品。
12、从一滴水说起
教学目标 :
1、感知水的重要性及我国水资源缺乏的壮况;
2、懂得节约用水,用纸的重要意义。
3、自觉养成珍惜资源的良好习惯。
第一课时
一、感知水的重要性,体会没有水的日子:
1、出示水的图片。
2、在你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水呢?
3、水与
我们息息相关,渗透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但有时我们常会遇到尴尬的时候,比如停水了,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谁来说说当时的情景和你的感受吗?
4、偶尔的一次停水,我们就感到如此的麻烦,如果我们上体育活动课,回到教室,满头大汗又没有水时,你的心情怎样,你的感受好吗?
二、节约用水。
(一)水的现状:
1、出示干旱画面,倾听故事。
2、同学们,看着这画面,听着这故事,你想说些什么呢?
3、是啊!其实,在我国北方已呈现出明显的水危机,那么,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我国的这种水危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
4、交流
5、自然原因造成 国水资源先天不足,社会原因则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短缺,主要有两价目方面,A、水污染,B、用水浪费。
(二)水污染与水浪费。
1、同学们,水对我们很重要,但我们很容易在不经意中,忽视它,于是出现水的浪费,出现了水的污染。我还常常听到有人这样说:“浪费一点水,无所谓,我们江南水乡,不缺这一点水。你看水龙头一开,水就哗哗地来了。”事实真像我们想的这样吗?水到底有多么呢?你以前了解吗?
2、课前资料交流,我国的水资源其实非常匮乏,尤其存在着南北差羿,这也引起我们国家的重视。
出示抽水马桶:
这东西你们家在用吗?为了尽可能地节约用水,国家正加大力度对它进行改进呢?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国家还有很多有力的措施。
(三)我们的使命:
1、同学们,国家为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还有财力。那你,我大家能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做些什么呢,先讨论一下。
2、在家庭中,我们应该如何节约用水。
3、在学校里,我们应该如何节约用水。
三、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一滴水说起,没想到一滴水引发了我们这么多话题,其实,要我们节约的何止是一滴水呢?!一张纸、一度电、……都是我们值得珍惜的资源啊!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了要节约用水,其实,要我们节约的何止是一滴水呢?!一张纸、一度电、一棵树……都是我们值得珍惜的资源啊!
二、纸的心声;
1、教师当导演,全班动员扮演:一张被丢弃的纸
2、分演角色:演种树人;树林;水资源;纸张。
3、对纸张制作流程图进行解释:
4、纸的发明(自述部分引用)
古书上还记载了蔡伦造纸的工艺方法,如《博物志》中说:“蔡伦煮树皮
以造纸”,“蔡伦始捣故鱼网造纸”,《后汉书集解》称:“蔡伦挫捣故布网抄作纸”。这里的挫、煮、捣、钞,相当于现在的切料、蒸煮、打浆、抄纸等主要造纸工序。“造意”、“始捣”有首先发明之意,说明蔡伦首先以破布、鱼网和韧皮植物的茎皮为原料,制造出可用于书写的植物纤维纸。蔡伦造纸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制造工艺仍为当今世界所共用。
5、如果没有纸的发明,世界会怎么样?
三、如何节约用纸。
1、用 过 的 纸 另 一 面 可 以 写 草 稿、便 条。
2、改 用 毛 巾、手 帕 代 替 纸 巾。
3、拒 绝 过 分 包装、装 饰 的 物 品。
4、减 卡 救 树,尽 量 以 打 电 话、发 E- mail、电 子 贺 卡等 方 式 代 替 纸 质 贺 卡。
5、回 收 废 纸。把 废 书报、废 纸 等 集 中 回 收 再 利 用。
6、不 用 或 少 用 贴 膜 纸 张、一 次 性水 杯、饮 料 纸 包 装 等 不 可 再 利 用 的 纸 品。购 买 纸 张 时 尽
量 选 择 再 生 纸。
7、一 次 性 木 筷 消 耗 了 大 量森 林 资 源,我 们 要 抵 制 使 用。
四、自己制作一张再生纸:(附图)
1、把废纸撕成小片,泡在清水中。
2、用木棍加水进行搅拌。
3、加了一些浆糊调匀。
4、用抄纸台抄纸浆。
5、用旧报纸吸干水分,阴干后一张再生纸就做好了。
五、为了什么/
1、同学们的铅笔用到什么时候才会淘汰?
2、节约不分贫富,节约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节约是美德更是责任。
3、介绍一些发达国家崇尚节约的事例
六、总结: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推荐阅读: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07-11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观课报告11-30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10-15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2-03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要点07-30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5.《一路花香》教学设计09-18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教案06-16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7-22
小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1-27
《九色鹿》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