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闻消息写作格式

2024-07-03

近期新闻消息写作格式(精选4篇)

1.近期新闻消息写作格式 篇一

新闻消息写作

一、新闻的含义:

新闻是关于最近所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实的报道。

二、新闻的分类:

(1)消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

(2)通讯:对某个人物或事件进行具体、形象、详细、深入的报道。

(3)二者的比较:

相同点: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不同点:通讯的内容生动形象,感情色彩浓。

三、消息的分类

•按新闻所报道事件的性质来分,有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事件性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报道,时间性强,如动态消息等。非事件性新闻与事件性新闻相对,报道的是一个阶段持续发展的事物。如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

•按报道内容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军事新闻、体育新闻、教育新闻、文艺新闻、社会新闻等。

•按媒体分,有报刊消息(文字、图片、图文)、广播消息、电视消息、网络消息等。

四、消息的写作格式

(一)总结构

(1)倒金字塔结构

倒金字塔式结构是一种头重脚轻的结构,它把最重要的材料或事件总体情况介绍放在篇首,后面再开始叙述事件的详细内容或其他相关情况。

这种消息的开头就是“一句话新闻”。参看范文

(2)金字塔结构

它往往按时间顺序来安排事实,先发生的放在前面,后发生的放在后面。这种结构叙事条理清晰,现场感强,但缺点是开头平淡,消息的重点不突出。冻死的孩子重新复活

美国威斯康星州一个名叫麦肯罗的孩子,今年只有二岁半。一月十九日,在家里人没有注意的情况下,他穿着一身睡衣,只身来到零下二十九度严寒的室外。家里人发觉后把他抱回屋里时,麦肯罗的一部分血液已经‘冻结’,手脚也都僵硬了。当他被送往医院时,体温已下降到十五点五度。但是,在经过了包括使用心肺泵等先进设备抢救以后,麦肯罗竟然奇迹般地复活了。像这样处于低温状态下的人能够死而复生,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参加抢救麦肯罗的医生对此感到惊叹不已。现在,除了他的左手可能会有冻伤后遗症以外,其它恢复都很正常,估计三、四周内,即可恢复健康。

(二)标题

(1)标题的形式:

A、单行标题:这种标题称为正题,只有一行文字,表示和消息最主要的内容。范文2

B、双行标题:

正题+引题:引题一般用来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一般没有实际的新闻内容。

出生率过低困扰俄罗斯

“世纪婴儿”将获赠小轿车

正题+副题:副题一般用来补充注释和说明主题,同样具有新闻内容。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

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里根总统表示哀悼

C、完全标题:正题+引题+副题

第一位在奥运会上破举重世界纪录的中国选手

唐灵生堪称举坛金刚

力举170公斤“忘情”地挺立10秒钟

(2)标题写作的要求

A、准确性

B、概括性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建立学院十周年暨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教育四十一周年庆典活动在贻芳报告厅隆重举行(学会用简称)

成名人长相好有钱

——英国儿童觉得最美妙的三件事(用书面语)

C、生动性

工程师三代破屋两间 副局长一家新房四套(修辞)

异性陪读风靡校园感情游戏还是情感快餐?(形式)

练习:分析下面的新闻标题:

I、彩灯映照笑脸歌声洋溢大厅

中央领导同志和首都小朋友喜庆六·一

II、改革春风吹同走富裕路

无锡称为脱贫致富模范市

无锡今年4000多困难户向贫困告别

III、动物园猛兽伤人

三只饿虎撕咬饲养员

(三)导语

(1)导语与电头

导语指的一般是消息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它用最简明的语言把消息基本的、核心的内容概括出来,其目的是吸引读者往下看。

找出范文的导语。

在导语的前面一般还会有“电头”。如“新华社12月6日电”或“本报讯”。

(2)导语的写法

A、叙述式:它以凝练的语言,扼要而直接地将消息中主要的事实叙述出来,是导语最基本、最常见的写法之一。如范文。

新闻写作中有“六要素”: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因why,如何how。写叙述性导语的时候要把安排好前五个要素。

B、描写式:以展示事物的形象和事件的场景为主要特征。写作时常抓取某一生动形象、鲜明的色彩或有特色的细节加以描绘。但描写时应简洁而传神、力避过分雕饰。

•本报讯 多么威武神气的猫头鹰!一对大眼睛正在扫射着什么,翅膀微微耸起,看来它准备振翼飞扑过去,抓住那狡猾的大田鼠。这只用棕榈树桩因材施艺而雕琢成的猫头鹰,最近飞越太平洋,在美国旧金山的“中国上海民间艺术展览会”上栖息。

C、评论式:对所报道的事实进行评论,揭示其意义。

中国在体育方面已不再是“东亚病夫”,相反,她在新德里举行的亚运会上已经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体育强国。

(四)主体

(1)消息主体的写作顺序

A、按时间顺序排列。根据事情发生的先后来安排消息的相关内容。

B、按逻辑关系安排。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发展来安排材料。

(2)消息主体的重点

新闻事件最重要的部分,在消息的主体中要加以突出,要有详有略。

(五)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是为主题服务的,使用它的目的在于突出主题、深化主题、丰富所报道的内容,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背景材料一般是介绍知识、补充情况,帮助读者了解消息中涉及的人或事物。不是每篇消息都需要背景材料。

看看范文中有没有背景材料。

(六)结尾

结尾是消息的最后部分。

(1)自然结尾,随着主体的结束而结束。

(2)概括结尾,概括主体的内容。

(3)议论结尾,对消息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

(4)背景结尾,介绍相关背景材料结尾。

五、消息的写作要求

(1)真实准确,用事实说话

火星上发现地球人

中国早已秘密送人类上火星生活

(2)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

孩子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选择应该让我们警醒。我们当今的社会成名教育、拜金主义、以貌取人现象泛滥,整个社会的取向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不健康的生长环境。沉浸在这种环境中,孩子怎能不产生这样的想法呢?我觉得成人们在这方面首先负有责任,毕竟孩子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我们应该采取具体的措施关注并改变这一情况。

(3)简明扼要。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李宇明司长,中等身材,微胖,他缓缓地走到话筒前,清了清嗓子,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

2.近期新闻消息写作格式 篇二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分析

(1) 新媒体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新媒体是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支持下, 所出现的新的媒体形态, 如经常遇到的数字报纸、移动电视、数字杂志等。新媒体和信息技术具有密切的联系, 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新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边界, 它能够将不同的信息形态结合在一起, 最终实现了多点传播。在新媒体时代,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阅读信息的方式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人们的阅读媒介不仅仅只是局限在纸质媒介上, 网络媒体阅读方式已经深入到寻常百姓家, 这种新闻阅读情景给媒体工作人员带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例如, 以微博为代表的信息传播的微小化和碎片化, 而且为了满足社交需要而进行互动等, 它推动了全民写作的热潮,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见证者。

(2) 新媒体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目前大部分年轻人都应用各种客户端来浏览新闻, 并且学习、互动等, 新媒体时代手机和网络已经成了年轻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新闻工作者带来了压力, 那就是媒体从业人员应当熟练地掌握和应用新媒体, 掌握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写作的技巧和技能。在新媒体的作用下, 作为之前沉默的观众, 现在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参与到其中, 既能够感受到新闻的现场信息, 同时也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不知不觉之间成了信息的传播者。在新媒体时代, 政府以及企业等都借助这一有利的平台来发布信息, 这样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 对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新媒体背景下, 新闻写作成了一项全民活动, 写作的专业性不再有之前那么重要, 其参与性和个性化成了核心, 它拉近和普通民众的距离。在微博时代, 人们的生活细节清晰可见, 个人化的思想感情可以随时随地表达, 而且还能够即刻互动。

二、新媒体下的新闻消息写作研究

新媒体新闻写作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是人们传播活动的重要方式, 对于提高社会透明度和社会知情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传播工作, 让民众能够更加喜欢和接受, 这是媒体工作者所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1) 正确认识新媒体的定位和属性。在新媒体时代, 应当结合互联网信息传播的规律做好内容的传递和表达。只有明确了新媒体的定位和属性, 才能提高消息的针对性。为了有效地吸引受众, 应当从普通的新闻中提取亮点, 其关键是要从新媒体角度进行思考。例如, 如何抓住读者的眼光, 下一步则是如何选择靓丽的标题?在新媒体时代新闻消息的写作更加个性化, 所以应当具有新闻写作的创意才能满足受众阅读的需要。在新媒体背景下, 每个人观察和思考的角度都存在不同。因此, 信息的形式和内容也非常多元化, 所产生的影响力也不尽相同。通过选择合理的新闻写作创意, 从而形成舆论中心, 提高引导话题的能力, 才能有效地吸引受众。新闻作为社会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 它需要工作人员具有比较高的文字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 并且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新媒体时代不仅要突出新意, 其写作仍然需要遵循新闻的写作规律。所以, 新闻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加强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加强对生活的提炼和总结, 满足新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规律,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受欢迎的新闻消息。

(2) 新闻写作要满足新媒体的要求。在信息高度发达和扁平化的今天, 重大新闻往往在几秒钟就传遍了全世界, 这对于新闻信息首要性的要求已经降低。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不仅要让受众知道消息是什么, 而且还应当挖掘新闻背后的内容。例如, 新闻是如何发生, 其原因是什么, 这样才能够满足受众的阅读需要。再如, 在北约轰炸中国南斯拉夫大使馆的事件中, 不在于哪个媒体首先报道了事件, 人们更加关注事件背后的事实和真相, 这一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内容。又如在报道婚姻法修改法案的过程中, 人们更加关注全国人大否决婚姻法修改案的原因, 希望知道其否决的内幕, 读者只有知道了内幕, 才能对这一新闻获得足够的认识。在新媒体时代, 对于新闻消息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们对于内容的挖掘并没有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而消失。因此, 在新闻消息的写作中, 要按照新媒体读者的阅读习惯, 提高内容的可读性, 让读者能够读懂新闻内容。在新闻写作中尽量使用中性语言, 不使用主观和言过其实的语言, 回归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对于读者来说, 需要的是客观发生的事实, 而不是作者为了自我催眠和促销的文字。

三、结束语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信息的发布到经营, 以及信息的获取和利用, 信息的索取和交流等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在这种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 对于新闻消息的写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媒体工作者要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 加强内容载体的创新, 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吸引读者的眼光, 提高新闻的传播率。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新闻消息的传递和表达也更加的快捷, 特别是其移动性、互动性满足了人们对于新闻消息的需要, 并且逐渐成了媒体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因此, 应当加强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闻消息写作研究, 提高新闻消息的阅读性和延展性, 提高新闻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消息,写作

参考文献

[1]廖佳.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消息写作[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4 (5) :75, 107.

[2]贾毅君.新媒体传播形式对观点新闻写作的影响[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10) :7.

[3]李微.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J].新闻知识, 2015 (01) :21-23.

3.校园新闻写作:会议类消息 篇三

会议类消息稿件要求作者要将会议精神融入到稿件中。这一类新闻稿的结构一般是:导语部分,概述最重要、最新鲜的新闻事实,点明与会人员、主持人;主体部分,要理清会议的程序,提炼领导讲话、嘉宾发言的主要内容;结尾要灵活。

写好此类新闻稿,必须注意的几点:

一、标题要符合会议的规格

校园内的会议很多,类型也很杂。参与对象很不固定,有的是学生会,还有的是年级会、学部例会,比较少见的是重要领导视察、全校大会、教代会之类的牵涉面比较广泛的会议。不同的会议,写通讯稿时,要在标题上有所体现,因此,会议的标题要尽量符合会议的规格。比如有一篇关于学生会换届大会的新闻稿件,初稿的标题为《我校隆重召开学生会换届大会》,这个标题表述上并没有错误,但对于校内通讯稿来说,这个标题有点名不副实。这个大会是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召开的学生会换届大会,对于学生会来说虽然很重要,但用“我校召开”似乎还不准确。后来,在编辑的时候我改成“校团委召开学生会换届大会”。以校团委为主语,既很好地突出了组织者,又使标题不会言过其实。再如,我校举行第一届特色学校教师论坛时,主管教育的副县长、教科局局长都参加了,并且还作了讲话。作为乡宁县第三中学的活动,能有如此的影响,并且是校报用稿,这在题目中一定要有所体现。正式刊发时我用了三行标题:引题,创新管理 提升质量;主题,我校首届特色学校教师论坛开坛;副题,副县长李xx出席会议并讲话。一般情况下,重要的会议要用多行标题,以显示其重要性。但这个重要是相对媒体的级别、学校的级别而言的,对于特别重要的新闻,有时一个有事实组成的主题就够了。比如,省长孟xx去师大调研,以《省长孟xx来我校调研》为题,就很好。因为,对于学校来说,省长这一职务本身就比较有震撼力。

二、导语要体现会议的名称,写清出席领导姓名、职务,注意领导的排序问题

导语是全文中最直接、最集中体现会议情况的话语,写导语的时候不能过于省略,而必须正式一点,要把会议全称、举办地点等要素写清楚。比如《我校首届特色学校教师论坛开坛》,题目就是会议的全称,会场横幅上的会议名称也是如此,在写导语时漏掉一个字都不行,同时这也是客观性的一个体现。

会议一般都有领导参加,而且领导是会议的重点内容,因此在新闻稿中对出席的领导进行简要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介绍出席领导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清楚领导的职位,而且职位要在姓名之前,如“我校副校长某某”是常规用法,而不是“我校莫某副校长”,更不能笼而统之地把副校长称为“某校长”。如果有多个领导出席的话,新闻中还存在介绍领导的先后问题,奉行的原则就是“来宾位于最前,综合级别资历来排序”,像邀请一些校外的领导出席的会议,只要这些领导是各机关的主要负责人,那么,校外领导就必须放在最前面,体现基本的礼仪。不是特别重要的领导概括一下就行了,不然,介绍领导过多会冲淡主题。如“县政府副县长李xx,教科局局长王xx,我校校长赵xx,副校长孙xx、来xx、李xx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全体教师出席了本次论坛。”但是,有时候,领导的排序不仅要按照级别,也要考虑到领导的资历问题。例如,同样是副校长,为什么有的副校长一定要放在前面,而有的放在后面,这是因为各位副校长的资历不同,有的副校长职称较高,有的副校长任期较久,甚至有的副校长比较年长,这些都是领导排序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一点更具典型的是学院领导的排序。

三、提炼领导讲话内容

在会议类新闻稿中,领导的讲话内容最重要的。但我们又不能将领导讲话的所有内容抄进新闻稿中,所以,我们要对这些讲话内容进行提炼。提炼领导的讲话内容要注意措辞,用词简练,要体现出层次感,一些理论方面的提法要准确,要提高理论的高度。领导讲话都是很有逻辑性的,将各层次的内容用一两句话提炼出来,再按顺序组合。比如领导的致辞,一般分为三大部分的内容,首先是领导对出席会议的嘉宾、师生代表的欢迎;其次是简要介绍会议的背景;最后是提出希望。再比如领导的重要讲话,一般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肯定之前取得的成绩;其次是概括召开本次会议的意义,再次是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的介绍,最后是对与会人员提出几点关于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的要求。并不是每个领导讲话都有逻辑,有时候临场讲话还会词不达意,这时候需要记者根据大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加工、概括、升华。

四、描绘会场气氛

会场的气氛能够让读者了解与会人员对召开此次会议的态度,了解会议的反响,奠定会议的基调,是宣传会议的一个重要部分。一般情况下,会场气氛往往是热烈的,主要从与会人员的反应中获得信息,如“xxx 的讲话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全场掌声不断” 等。

五、结尾要灵活

4.新闻评论写作格式要求及 篇四

新闻评论写作格式要求及范文

《新闻与写作》的编辑约我写一篇关于评论写作的文章,我想利用这次机会,超越课堂教学的结构限制,把新闻评论写作的一些要点,更为透彻地说出来。这里主要涉及初学者或写作经验不多的人经常遇到的问题。

如果我们暂时放弃那些精确的定义,那么,我想说,新闻评论无非是针对新闻,表明观点。这是两层含义,其中就包含两个方面的规律及其相应要求:即,第一,要符合用文字来表达观点的一般规律和要求;第二,要符合新闻传播和接受规律。下面分别来说。

一、表达观点的规律和要求

1.观点的集中与思考的集中

集中的反面是分散。初学者一般出现最多的问题,正是观点的分散。观点和与观点相关的材料呈分散状态,一篇评论读后给人的印象就不深,似乎什么都谈到了,却哪一个都没有说清楚。更有甚者,往往使人不知所云或不得要领。

一篇评论,或数百字,或上千字,从头到尾,持续地、坚定不移地表达一个观点,而不是不相关联、不相统属的多个观点,这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它是写作训练养成的能力,既是一种思考能力,也是一种表达能力。

观察的分散,正是思维的分散造成的分散。写作中的人,思想是活动着的,写作行为本身,也在不断触发、展开着思想。一个新闻事物,可以触发多个层面、多个角度的思考,也会自动地连结作者记忆中不同层面、不同方向上的思想材料,比如相关的事件与观点。这是初学者写作时容易“散”的一般性心理基础。

而写作训练养成的经验,这时就要求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做出选择和判断:选择“涌上心头”的其中一个观点和与之紧密相关的思想材料。这里相关性判断就是一个严格的把关程序,不相关的或相关度不高的,就要坚决“忍痛割爱”。如果所有的材料,都围绕、支持和论证那个观点,就自然实现了观点的“集中”。当然,除了那个主要的观点,文章在不同的层次上也可能出现其他一些观点。但这些观点和那个主要的观点之间,一定应该是有上下统属、支撑关系的,而不是平列的,不相统属的。

朝阳【wlsh0908】整理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观点的集中,其实表现为作者在某一个方向、某一点上的持续、连贯的思考能力。一些初学者的评论文章给人的感觉是在多个平列的点之间跳跃,正是因为缺少这种持续、连贯的思考意识和思考能力。深刻的,有价值的认识,也只有在集中思考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否则,思维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层。

思维的集中,一方面体现为思维的连贯,另一方面体现为表达的连贯——即句子、段落关系的连贯。对于自己写下来的文字,不妨做一下审视:哪句挨着哪句?为什么这一句接那一句?上一段与下一段是什么关系?它们或者是推论的关系;或者是引申的关系;或者是解释的关系;或者是并列关系——相互支撑,共同说明一个问题。总之要有确定的关系,有可以理解的,并使读者容易理解的关系。阅读别人的作品,也可以这样揣摩。有了这样对句子、段落关系的审视意识,写评论时的思维和表达也就会自觉地集中,不会东说一句、西说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人们往往说到的“线索”就在这种句子、段落的关系中。有了某种确定的、可以理解的关系,一篇文章就是线索清晰的;没有这样的关系,人们实际上就找不到线索。而线索,正是把文章中的所有材料和读者一起引向作者论点的引导标志。

2.如何实现观点明确

观点的明确,要在结构和语言两个层面上实现。

实现了观点表达的集中,观点的明确就实现了一半。因为,一些评论文章的观点不明确,往往是因为表达不集中,即由于不集中而形成的注意力干扰和结构的混乱而显得观点不明确。各种材料向着观点集中,各种观点向着中心的观点即论点集中,那么,结构自然是清晰的;在结构这个层面上,也就证明了观点的明确。因为,清晰的结构指向观点,并引导人们理解观点。混乱的结构干扰人们对观点的理解。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语言层面的明确性。在我们的语言中,有直接表达观点的,也有间接表达观点的(比如,通过概括、陈述和疑问的句子);有具体的语汇,也有抽象的语汇。一般说来,明确的观点,总是体现为对事物的具体判断。而我们往往看到,一些评论似乎整篇都在“谈论”某个事物,却始终没有对这个事物作出一个具体判断——是或非,善或恶,可能还是不可能,值得还是不值得,它与其他的事物有着怎样的关系,等等。没有这些具体的判断,就没有明确的观点。

对于新闻评论来说,明确的观点总是“及物”的,即它是直接针对新闻事件的。针对性的明确,也是观点明确的一个方面的表现。观点的明确,就是要落实在对相关事物的判断上。明确体现观点的语言形式,就是这样一种判断。所以,要大胆地写出这样一些判断句。

朝阳【wlsh0908】整理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从组织语言的技术角度来说,要体现观点的明确,还要注意语句之间应该有明确和正确的逻辑关系,比如:主从、支持、阐释等关系,否则,语句之间就会形成干扰,令读者感到困惑。因为,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读者积极的、动态的建构过程。读者总是通过已期阅读到的信息来“提前”理解全篇。如果作者给出的信息不适当,就可能造成读者的误读。而这种先期产生的错误理解又可能指导他理解后面的信息,直到理解失败或者造成理解的低效率。这对于新闻评论来说,是非常可能发生的问题。比如,美国学者布鲁克·摩尔和理查德·帕克所著的《批判的思考》一书中有一个案例,摘引了一位读者在报上表达的观点: 很高兴我是一个美国人,我欣赏我们的政府体制。还有,我支持建立强大的国防。但是,不论站在哪一方的战争抗议者均不在此列,因为他们关心生命。我们现在处于一种可怕的混乱中。为什么?我们需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踏出国门杀死别人也许是保护你自己的方式。

从其零散的语义来看,这段话涉及的是关于美国是否应该派兵入侵阿富汗或伊拉克的论争。那么,他到底是什么观点呢?在我的课堂上,同学们有完全不同的理解。有同学觉得他是反战的立场,有的同学则认为他是支持美国进行战争的。也有同学认为他是比较矛盾的。其中,“但是”这个转折连词也给大家带来了不同的理解。而在我看来,用一句通俗的话评价这段话就是:“前言不搭后语”。用专业一点的话说,从思想到表达,没有得到合理的组织。这种造成多重理解——乃至完全相反的理解——的文本,在评论中是应该避免的。

二、适合新闻传播的规律和要求

除了要符合意见表达的一般规律,即议论文写作的规律之外,新闻评论写作另一层面,就是其新闻性,即适合新闻传播的规律和要求。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层面上: 1.内容方面的新闻性

在内容方面,新闻评论至少应该包含一定的新闻信息。这些新闻信息或者是评论的对象,或者是评论的论据。一般来说,新闻评论首先应该以新闻信息作为评论的对象。但是,也还有一些新闻评论的对象,虽然并非新闻信息,但却是人们当下都在思考着的问题。新闻评论针对的这两类对象,也是新闻评论的两类选题。

新闻评论之所以以这两类选题当家,是因为新闻评论传播的对象,也像新闻报道传播的对象一样,是新闻媒体的受众,他们往往就是同一群人。人们阅读新闻报道,自然会对报道中涉及的事实的意义、价值、可能性、相关性、矛盾性、冲突性等一系列问题的答案产生期待。新闻评论就是满足这种期待的。

朝阳【wlsh0908】整理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所以,新闻评论不应该是没有针对性的空发议论,或针对陈年旧事的议论。(中国古代的议论文,确实有针对历史事实或历史问题做翻案文章、重新评价的传统,比如柳宗元的《驳复仇议》、《桐叶封弟辩》、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欧阳修的《纵囚论》、苏轼的《贾谊论》《晁错论》等。)那些议论即使再深刻,也没有在新闻传播渠道中传播的价值。如果没有新闻信息作为与当下新闻阅读的连接点,一篇评论就会显得过于静态,与新闻传播的动态节奏不相符合。

新闻事件层出不穷,而人们的思想认识却不大可能更易过快。新闻评论实际上就是人们用相对稳定的思想认识来对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作出具体的判断。这样的判断在认识水平上可能会出现重复。但正是在这样的判断中才能发现:那些真正新闻的事物是什么,那些真正值得认识和思考的东西是什么。

2.形式方面的效率性

新闻评论作为一种新闻文体,通过新闻媒体传播到新闻的受众,要适应新闻传播和接受的一些形式规律。在表达方面的效率性就是其中的一个规律。新闻评论的效率性,应该着眼于是否有效率地表达了论点。而让读者尽早地接触到论点,尽可能突出地表达论点,就是其效率性之一。这需要在形式方面,即文章内在的结构中精心安排。

文章的结构问题,就是构成文章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是比如,在文章开头部分对新闻事实进行简要叙述,是新闻评论通常采用的结构。但是,如何使叙事更有效率?如何更快地把作者的观点表达或暗示出来,以尽快抓住读者?这里面就有值得注意,并需要反复练习、摸索的地方。叙事不能过于沉闷、迂缓和枝蔓。在叙事中,哪些要素和细节要写进来,哪些要素和细节不必写进来,这都要着眼于它们与论点的相关性。如何把必要的叙事性内容巧妙地分散到后面的议论之中,以避免叙事过长造成的节奏沉闷,这也是需要作者在新闻传播的节奏中把握的分寸。

我认为,上面这些就是新闻评论写作的一些最基本要求,即针对初学者在写作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要求。而认识的深刻、观点的新颖、运用材料的丰富、语言的精彩,都还不在其中。那些是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

上一篇:我爱秋天的果园300字作文下一篇:2019人民银行招聘报考必须要知道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