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中考试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

2024-08-21

兰州中考试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精选11篇)

1.兰州中考试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 篇一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 4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今齐地方千里: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时时而间进: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2分)

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小题3】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并用这个成语造句。( 2分)

【小题4】“王”下令颁布了什么命令?他为什么要颁布这一道命令?( 2分)

【小题5】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请问那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2分)

答案

【小题1】的确、实在;土地方圆;当面;偶尔。 ( 4分)

【小题2】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2分)

【小题3】门庭若市;造句略。 ( 2分)

【小题4】颁布了“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的命令,让人们敢于说真话,实现剤国治国安民、繁荣富强。( 2分)

【小题5】那句俗语没有错。我们可以有新的理解。劝诫别人要看对象,有人适合听顺耳之言,有人则非逆耳之言不起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一定要讲究劝诫方式。既然是给别人提建议或意见,又希望被别人接受,最好选择一种让人愉快的方式,因而忠言未必逆耳。( 2分)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诚在这里是的确、实在的意思。诚还有表示假设的用法,译为“如果”“假如”,如《陈涉世家》中的“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燕”。注意“地方”是两个词,地是土地,方是方圆的意思。面是当面,时时是偶尔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

点评: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

【小题2】试题分析:注意谤议的翻译,批评议论,市朝是公共场所,闻是使……听到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点评: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小题3】试题分析:出自这段选文的成语是门庭若市。要造句必须先弄清这个成语的意思。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考点:本题考查成语解释及运用。

点评:在古代汉语中有一些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做题时既要知道成语的原意,又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

【小题4】试题分析:从原文“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可得到第一问的答案。齐王下达这个命令的目的是让人们敢于说真话,科学地治理国家,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点评: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概括出选段的主要内容,再根据题干的要求用原文的语句进行回答。

【小题5】试题分析:先指出那句俗语有没有错,再分析没有错的原因。主要从劝诫别人要注意对象、注意方法技巧、说话的语气的角度去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分析探究能力。

点评:解答矛盾与否的题目,先定性,说矛盾不矛盾再进行具体的分析。如此题分析时说话上要看对象、要注意方式方法,注意说话的语气。

2.兰州中考试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 篇二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节选)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训练题目】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既克,公问其故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3)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4)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2.翻译下列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两篇文章最主要的写作特色各是什么?

4.曹刿和邹忌性格有何相同点?鲁庄公和齐威王又有何共同点。

【参考答案】

1.(1)已经 (2)于之(在那里) (3)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4)間或、偶尔。

2.(1)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了。(2)命令刚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宫门口和庭院内像集市一样。

3.甲: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乙:以设喻说理,颇有说服力。

4.有强烈的爱国之心和责任感,善于进谏,有很强的劝说服人的说话技巧,善辩。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从谏如流,知人善用,开明公正。

3.兰州中考试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 篇三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面加线的字(2分)

A.齐地方千里 地方( )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 )

C.王之蔽甚矣 甚( )

D.客之美我者 之(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

3.文中邹忌从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道理是: 。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修辞手法(1分),在表达上的作用是: 。(2分)

[参考答案]

1.A.方圆 B.偏爱 C.厉害,严重 D.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2分)

2.(1)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2分)(2)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2分)

3.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2分)

4.《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训练 篇四

邹忌修八尺有余,……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8.下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地域,表处所)B.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19.与例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A.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B.暮寝而思之C.臣之妾畏臣D.何陋之有

20.文中邹忌从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将下边这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邹忌讽齐王纳谏纳:(2)邹忌修八尺有余修:(3)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孰: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2分)

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②今齐地方千里

1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②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③陋之人也,四维④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⑤吾过,是以逐之也。”

8.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2)时时而间进

(3)高缭之事夫子三年(4)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 9.翻译句子。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中邹忌和高缭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对你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臣之妻私臣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4)时时而间进

2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皆以美于徐公(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1.从选文中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 臣之妻私臣()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③ 王之蔽甚矣()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郑龙谏勿伤百姓

赵简子①出畋,命郑龙射野人②,‚使毋惊吾鸟。‛

龙曰:‚吾先君晋文公③伐卫④,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 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选自《金楼子》)

【注】①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正卿。②野人:农夫。③晋文公:即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④卫:春秋时的卫国。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邹忌修八尺有余(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3)王之蔽甚矣

(4)赵简子出畋(5)故缘木愈高者愈惧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爵愈贵者愈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贾谊集》)

11.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C.一国吏民/皆来贺D.今/齐地方/千里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③孙叔敖为楚令尹④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⑪朝服衣冠⑫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阳楼B.窥镜而自视下视其辙

C.王之蔽甚矣重岩叠嶂,隐天蔽日D.皆朝于齐朝而往,暮而归

1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及其结果。

16.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徐公来,孰视之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吾妻之美我者D.暮寝而思之

11.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

9.请用“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今齐地方千里

10.查《古汉语词典》,“树”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shǔ”义项有:①作动词,计算。②作动词,列举。二读“ shù ”,义项有:①表事物的数目。②作名词,规律,气数。三读“ shuò ”,义项有:①多次。根据以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

读音:词义:

11.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1)时时而间进(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1)皆以美于徐公(2)骈死于槽枥之间

D、(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2)吾欲之南海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

1.朗读下面的文言句子,语气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世之妻私臣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D.时时而间进

辍耕之垄上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皆以美于徐公以: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③期年之后期年:④皆朝于齐 朝:

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说“王曰:„善。‟”这里的“善”表明了齐威王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文中看,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臣之妻私臣:___________②期年之后:___________

9、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3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试题

1.常州市(09江苏省)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和《成侯邹忌为齐相》,完成17~20题。

【甲文】邹忌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桡③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⑥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⑦天下,欲为大事⑧,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⑨,亦验其辞⑩于王前。田忌遂走。(《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闬:念hàn。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③曲桡:桡,念ná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④说:念shuì,劝说,说服。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7.解释下列词语。(2分)

(1)门庭若市:(2)面刺:(3)期年:

(4)不相说:(5)走:

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20.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德州市(09山东省)于是入朝见威王,……无可进者。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 王之蔽甚矣② 时时而间进

10.翻译下面的句子。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德州市德城区(09山东省)

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8、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①臣之妻私臣:___________ ②期年之后:___________

9、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书林纪事》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未尝苟且 __________ ②或答人简札 ___________

1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试题

(二)4.荆州市(09湖北省)

7.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A.虽欲言,无可进者(虽:虽然)B.皆以美于徐公(于:比)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之:的)D.乃下令。(乃:于是,就)

8.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

A.吾妻之美我者(美:美丽)B.时时而间进(间:偶然)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讽刺)D.闻寡人之耳者(闻:听到)

9.将“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译成现代汉语。

10.文章第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的道理。第二段写邹忌巧妙运用的方法,讽谏齐王除蔽纳谏。第三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5.牡丹江市(09黑龙江省)

11.解释下列语录句中加点的词语。

(1)能谤讥于市朝谤:(2)闻寡人之耳者 闻:

1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分别写出文中表现齐威王纳谏后在国内和国外产生巨大成效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山西省(09)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邹忌修八尺有余(2)孰视之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4)时时而间进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用“_________”一词既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又说明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1分)

10.邹忌是怎样启发诱导齐威王纳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试题

(三)7.徐州市(09年)(一)阅读下面两篇(段)文言文,完成第6到第9题(1 5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巨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臣之妻私臣私:__________________(2)皆以美于徐公 以:_______________

(3)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_______________(4)卒得反国 反: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邹忌修八尺有余②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B.①于是入朝见威王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C.①时时而间进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①内外不闻吾过②及鲁肃过浔阳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知所以亡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扬州市(09年)

【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齐策》)

【乙】燕昭王卑身厚币①以招贤者,往见郭隗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朝②?‛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③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④,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⑤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战国策·燕策》)

【注】①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②谁朝:拜见谁(宾语前置)。③涓人:宫中洒扫的人。④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⑤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居辛分别是魏、齐、赵三地的名士。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王之蔽甚矣()(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3)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4)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1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涓人言于君曰余将告于莅事者

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其真无马邪

D.隗且见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有关句子。(6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艺术美 篇五

一、虚实相生的构思美

全文前半部分是“虚处实写”,后半部分是“实处虚写”。文章前面部分作者非常高明,他把邹忌“窥镜”、比美和他从妻、妾、客献媚的包围圈中钻出来,以及以家事引出国事规劝齐王等虚构的细节提到文章的开头叙述,然后煞有介事地接上“于是入朝见威王”那一段,从而把正面意思交待清楚。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完成了“虚处实写”。文章后半部分齐王接纳忠言、兴利除弊的事,是有史实依据的。据史载,齐威王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作者从侧面表现出以前人们对齐国的意见成堆,“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廷若市”;而期年之后,已达到“虽欲言而无可进者”的程度。显然,这只是作者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肯定纳谏改过的意义,塑造理想的君主而已,并不苛求事件的真实和可信度。这样就生动灵活地完成了“实处虚写”。从而使文章在虚实相生,似实而实虚,似虚而有实中取得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二、清晰别致的层次美

这篇文章结构完整,引人入胜,从头至尾一直用三层排比的手法来写。邹忌问妻、妾、客的三问是三层,妻、妾、客的三答是三层;三思是三层:“私我也”“畏我也”“欲有求于我也”;三比是三层:“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三赏是三层:上、中、下赏;“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以后”是三层。邹忌“比美”这一事件的发展在时间上也是三层:“朝”“旦日”“明日”;邹忌“比美”后思想的转变过程也是三层:“自以为不如”“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全部事态的发展又是三层:邹忌进谏是第一层,齐威王广纳贤言是第二层,最后“战胜于朝廷”是第三层。 “三”在古汉语中有“多次”的意思,例如:“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以用三既可以增强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的说服力,又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文章结构上的整齐有致,从而使文章内容显得别致清晰。

三、别具匠心的语言美

这篇文章语言灵巧生动。叙事实,曲折动人;用语言,简洁生动;写人物,声貌毕肖。如邹忌和妻、妾、客的三问三答,虽同属赞美之词,但表达不同,每句仅一二字增减变化,却恰当地表明了人物间亲疏远近的关系: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充满感情的感叹句,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其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反问句,不正面赞扬,显见因“畏我”而带敷衍;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陈述句,感情平淡,因“有求”而趋附逢迎。再如,对纳谏的影响,只写国外的反映,国内则不着笔墨;对齐王听谏的态度,只用了“善”和“乃下令”就写出了其明智果断和兴利除弊的决心;对纳谏后的效果只用二十来字:“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就交代得非常清楚。作者在语言处理上的功力令人击节赞叹,玩味不已。

四、栩栩如生的形象美

这一独特之美主要表现在邹忌举重若轻的心智美和齐王从谏如流的胸襟美上。邹忌通过“比美”,悟出了一个道理:要别人直接评论自己是不容易的,因为他们同自己有着各种关系。于是他以小见大,把“三思”的结果告诉齐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让齐王自己思考“王之弊甚矣”和应该采取的措施。因为邹忌想到个人除弊的影响和意义很小,只有齐王除弊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命运。以国为家,生系天下,睿智明达的封建社会贤臣形象跃然纸上。而齐威王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在邹忌当面指出“王之弊甚矣”时,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表示赞同,认为“善”,并且“乃下令”,规定了三种进谏和悬赏的方式。他不仅能够接受人们对朝政的批评议论,更难能可贵的是能够兴利除弊,大胆地改革从前为“群臣吏民”所不满的一系列政策,从而为齐国的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位广纳贤言,富有远见,胸襟开阔的封建明君形象跃然纸上。

6.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阅读 篇六

(选自《隋唐嘉话》)

[注]①罢朝:停止了早朝 ②会:必然,一定 ③田舍汉:庄稼汉 ④ 文德后:文德皇后 ⑤ 忤:触犯 ⑥ 廷争:在朝廷上争谏 ⑦具:穿戴好 ⑧备数:充数(谦虚的说法)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皆以美于徐公 于:

(2)王之蔽甚矣 蔽:

(3)时时而间进 间:

(4)皇后何为若是 是:

9.将下列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文。(4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10.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 2分)

11.甲、乙两文中邹忌和文德皇后的劝谏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

12.从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联系现实你会想到什么呢?(2分)

参考答案:

8.(1)比 (2)受蒙蔽(每题1分,共2分)(4)是:这样

9.(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2)(他)每每在朝廷上与我谏诤,侮辱我,使我不自在。(意思对即可,每句2分,共4分)

10.邹忌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言辞委婉地进行劝说,既不失对齐王的敬重,又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并愉快地接受了意见。(2分)

11.共同点:启发,诱导委婉劝谏,有针对性,使人容易接受。(2分)

7.《邹忌讽齐王纳谏》 篇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归纳重点实词的词义、词类活用和句式。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教法设想]

设计一条明确的朗读思路,以读代讲,以读代解,以读代译。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二、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生通过初读,筛选出自己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借助工具书查明后再读一遍。易读错的字有: 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guān)窥(kuī)镜 期(jī)年

朝(cháo)于齐

间(jiàn)进

(二)再读课文,读清句读。让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理解字义、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读出语句的停顿。可让一学生读,让其他学生听他哪些句子读错了,然后一起纠正。如:

1、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修/八尺有余(√)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王之蔽/甚矣!(√)王之/蔽甚矣!(×)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三、三读课文,品味赏析。学习文言文不能仅停留于浅层次的字、词、句的理解上,还进一步品味语言的感情、韵味,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行文技巧,领悟所含哲理。本文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品味赏析:

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明确: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明确: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易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可让三位同学分角色表演。)

3、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明确: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

4、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 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正如《古文观止》编者评价:“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5、讽谏的结果如何?

明确: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尔“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四、归纳整理(一)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二)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国君旁边的近臣)

3、邹忌讽齐王纳谏。

(委婉劝说)

4、能谤讥于市朝

(公开指出)(三)句式

1、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介词结构后置句)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4、王之蔽甚矣

(被动句)(四)实词见课后练习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联想

妻私我 →

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 →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 →

四境之内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谏》达标测试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基础知识

1、句子与成语中加线字,读音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朝令夕改 A、朝服衣冠

间不容发 B、时时而间进 一言蔽之 C、王之蔽甚矣

罄竹难书 D、上书谏寡人者

2、省略的成分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A、与之坐谈,问之

B、又弗如远甚 C、暮寝而思之

D、于是入朝见威王

3、对下列句子中涉及到的称呼,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③臣之妾畏臣

④臣之妻私臣

⑤王之蔽甚矣

⑥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⑤/②③④/⑥ C、①⑤/②⑥/③④

D、①②/③④⑥/⑤

4、选出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句()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5、《邹忌讽齐王纳谏》文题中的“讽”字,正确的理解应是()A、从反面讽刺批评

B、从正面说服教育 C、用含蓄的话嘲讽

D、用委婉的话劝告

6、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7、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朝服衣冠

C、登泰山而小天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8、与“邹忌修八尺有余”中的“有”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孙权据有江东

B、蜀之鄙有二僧 C、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D、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9、为下列句中的“莫”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没有谁

②不要

③不 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C、朝廷大臣莫不畏王()

D、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E、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10、对第一自然段段意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通过城北徐公的衬托,邹忌的妻、妾、客的赞美,极力渲染,突出邹忌“形貌昳丽”。

B、写邹忌在听到妻、妾、客赞美后领悟到的道理。

C、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奉承而受蒙蔽,并从中悟出道)

理。

D、反复说明邹忌之美,并揭示出邹忌美的原因。

11、下面几句话读音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今齐/地方千里

B、今齐地/方千里 C、今齐地方/千里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2、选出“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①皆以美于徐公

②能谤讥于市朝 ③皆朝于齐

④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3、下列对邹忌的赞美,语气由轻到重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③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③②①

14、下列译文有误的一句是()A、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有余,形体美丽,光彩照人。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就战胜了别国。

C、忌不自信。

译文:邹忌自己不相信妻子的话。D、吾与徐公孰美?

译文:我和徐公谁漂亮?

15、按设喻的内在关系连接相关的项: ①妻A、宫妇左右 ②妾B、四境之内 ③客C、朝廷之臣

16、填空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体的史书《 》。全书篇,着重记载了。该书是由 时期的 编订而成的。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7~20题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7、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

18、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 ①能谤讥于市朝()

②群臣进谏,门庭若市()③期年之后,„„()

④王曰:“善。”乃下令()

19、这一段是写进谏的结果,即齐威王下令纳谏及收到的效果。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①悬赏进谏的三个等级:。②纳谏后的三大变化: ; 。20、翻译下列句子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译文: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21-23题

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王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暧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选自《战国策》)

21、解释文中加线词的意思

①贾:

②谓„„曰: ③利:

④力田 ⑤泽:

⑥之:

22、翻译下列句子

①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译文:

②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译文:

23、试评论一下吕不韦其人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4~26题

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选自《古文观止》)

24、对加线字的注意、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细细详勘

勘:kān 调查,核对 B、正欲于此参出微理

参:cān 探究并领会 C、千古臣谄君蔽

蔽:bì 被蒙蔽

D、从闺房小语破之

语:yù 告诉

25、与“从闺房小语破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齐国之美丽者也。

B、妾之美我者,畏我也。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D、燕、赵、韩、魏闻之。

8.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①了解《战国策》的有关常识;②掌握重点文言实词

2.过程和方法①引导学生归纳重点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和特殊句式

②学习类比推理和以小见大、设喻说理的语言艺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体会邹忌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的处世态度;②领悟齐王纳谏除弊对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①引导学生归纳重点文言实词词义、特殊用法和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

①学习类比推理和以小见大、设喻说理的语言艺术

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表演课本剧头脑风暴师生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

1、结合课本注解试翻译全文,并标出疑难字、词、句;

2、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忠言”就一定是“逆耳”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看看邹忌的一番“忠言”是“逆耳之言”还是“顺耳之言”?

二、《战国策》有关文学常识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汇编,同时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等,作者已不可考证。后经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定名《战国策》。全书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内容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bǎi hé)(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尔虞我诈的故事。《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尤其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增强散文的表达效果。因此,此书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它在记述历史事件时,往往美化统治者,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三、解题

如何理解本文标题的结构?(兼语短语)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与现代汉语“讽刺”不同。纳:接受

谏:规劝的话(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邹忌用委婉的话劝齐王接受臣子的规劝。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主谓宾/主(兼语)谓宾

四、朗读欣赏

要求:

1、认准字音、字形;

2、注意停顿、语速、重音和语气、语调。

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昳丽yì窥镜kuī间进jiàn期年jī....

谤讥服衣冠zhāo皆朝于齐cháo ..bàng jī朝..

五、课文重点文言知识讲析

学生根据课文注解,理解字义、词义、句意,提出质疑。在预习基础上接龙式逐句翻译,学生评判补充,教师把关。

第1自然段

(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长,这里指身高;尺:战国时一尺约合现在的23.1厘米; 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朝]服衣冠

朝:(zhāo,名词作状语,早晨)服:名词活用为动词,穿戴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与:用于选择问句中,“与„„相比,谁更„„”;孰:疑问代词,谁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美丽:古代可用于男子

(5)忌不自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6)客从外来,(忌)与(之)坐谈省略句(省略主语和宾语)

(7)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明天)

(8)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孰:同“熟”,仔细

(9)(忌)[暮]寝而思之(省略句)暮:名词作状语;而:表修饰

(1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判断句)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丽”私:形容词作动词,偏爱

(11)欲有求于我也于:介词,对、向

第2自然段

(1)入朝见威王朝:cháo,朝廷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确实、的确

(3)皆以美于徐公(介宾短语作状语,状语后置)

以:以为、认为于:介词,表比较,相当于“比”

(4)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处所)

(5)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古义:君主身边的大臣今义:①左右方位;②表约数;③动词,“控制”

(6)客从外来,(忌)与(之)坐谈省略句(省略主语和宾语)

(7)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被动用法)

第3、4自然段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定语后置句)

面:名词作状语,当面面刺:当面指责

(2)能谤讥于市朝于:介词,在“谤讥”,古义:批评议论缺点(不含贬义);今义:诽谤与讥讽(含贬义)

(3)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4)时时而间进间:间或,断断续续地

“时时”,古义:隔一段时间,不时今义:经常、常常,表频率

(5)期年之后期(jī)年:满一年

(6)虽欲言,无可进者虽:即使

(7)皆朝于齐(介宾后置句)朝:cháo,朝见于:介词,到

(8)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介宾短语作状语,状语后置句)

此所谓:固定句式,表判断于:介词,引出处所,在六、课堂小结

1、解题“讽”“纳”“谏”(兼语短语)

2、《战国策》战国时期国别体史书西汉刘向编订纵横捭阖

3、朗读欣赏

1、认准字音、字形:昳丽窥镜间进期年谤讥朝服衣冠皆朝于齐

2、注意停顿、语速、重音和语气、语调。

4、课文重点文言知识讲析

1、重点实词;

2、重点虚词;

3、通假字(古今字);

4、一词多义;

5、古今异义;

6、词类或用;

7、特殊句式

七、布置作业

1、就重难点问题,归纳整理笔记,完成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分组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一)检查学生笔记整理情况

(二)归纳复习重点文言知识

1、一词多义

(1)朝

朝服衣冠(zhāo,早晨)

入朝见威王(cháo,朝廷)

皆朝于齐(cháo,朝见)

(2)于

欲有求于我也(介词,对、向)

皆以美于徐公(介词,表比较,相当于“比”)

皆朝于齐(介词,到)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介词,引出处所,在)

(3)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疑问代词,谁)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

2、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处所)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君主身边的大臣今义:①左右方位;②表约数;③动词,“控制”

3、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服:名词活用为动词,穿戴

(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面刺:当面指责

(3)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词作动词,“偏爱”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丽”

4、文言句式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①“此所谓”固定句式,判断句②介宾后置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被动句式,“受蒙蔽”

(3)忌不自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5、注意一个成语

门庭若市:形容来者之多。(注意与“门可罗雀”区别)

二、品读赏析。

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明确: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亦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可让三位同学分角色表演。)

3、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

4、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5、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尔“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三、分析本文在说理以及记叙上的特点。

本文采用了“三叠法”,从头至尾一直使用三层排比的手法写作

三问 :妻、妾、友 三答

三比:妻私我 → 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 →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 → 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赏:上赏 中赏 下赏

三时:令初下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三态:邹忌以现身说法 齐威王广泛征求意见 各国“皆朝于齐”

四、布置作业:读了本文以后,安排学生进行联系实际的读后感训练。

[例文] 纳谏与止谤

——重读《邹忌讽齐王讷谏》有感

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结构图示

1、邹忌比美(三问三答)(三思)受蔽: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

2(三比)面刺→上赏门庭若市

3(三令三赏)上书→中赏(三变)时时而间进

谤讥→下赏虽欲言,无可进者

五、课堂小结

1、归纳复习

5、文章思路

2、朗读欣赏与思考第一段:邹忌比美

3、课本剧表演及人物形象分析第二段:邹忌讽谏

4、讽谏艺术:设喻说理,类比推理第三段:威王除弊

第四段:除弊结果

六、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并完成课后练习一。

9.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

①、理解词语 修、尺、服、窥、美、私、闻、莫、地方、左右、市朝等。

②、归纳多义词义项 朝、孰、旦、诚、闻。

③、句式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b、忌不自信。c、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理清课文的思路和结构

2、情感目标 :

①、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 ②、领悟课文的现实意义

3、能力目标:

①、背诵全文 ②、学会讽喻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十一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面刺

美(我)

2、掌握二个通假字 有

3、归纳四个实词和虚词的义项 实词:修

朝 虚词:孰

4、熟悉三个古今异义的词语 地方

左右

明日

5、注意一个成语

④、门庭若市

6、解释六个文句,注意其句式特点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忌不自信。

C、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E、此所谓战胜于朝廷。F、王之蔽甚矣。【教学难点】

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2、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教学方法】

1、导读法。

2、讨论法

3、练习法。【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语: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唐朝名臣魏征批评他的一篇奏章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他总结自己“照镜子”的体会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可以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 2

很会“照镜子”的人。魏征正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他敢触龙颜,一针见血地指出皇帝的过失;唐太宗纳谏如流,及时改正自己地错误。圣君、贤臣,使唐王朝的政治稳定,国泰民安。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

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籍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提供有关《战国策》与战国的资料

《战国策》原名《国事》《短长》《事语》《长书》等,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至于这部书的作者,已不可考。

《战国策》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公元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共245年的历史。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

战国时代,七雄并立,兼并战争比春秋时代更为频繁激烈,各诸侯王纷纷招揽谋臣策士为自己出谋划策,于是作为“士”的这一阶层人物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活跃起来,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采纳。《战国策》就是着重记述这些策士们的言行的。《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谏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生通过初读,筛选出自己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借助工具书查明后再读一遍。易读错的字有:

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窥(kuī)镜

期(jī)年

朝(cháo)于齐

间(jiàn)进

(二)再读课文,读清句读。让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理解字义、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读出语句的停顿。可让一学生读,让其他学生听他哪些句子读错了,然后一起纠正。

五、学生根据文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可逐段讲解)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全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重点字词。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学生课后学习情况,教师对本文教学重点予以强调

(一)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与现代汉语“讽刺”不同。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能谤讥于市朝

(公开指出。谤,公开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言讽刺。注意区别:诽,背地里议论、嘀咕)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

上书谏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这里指奏章)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

(二)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

(三)一词多义

1、修

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2、朝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朝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拜 于是入朝见威王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 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早晨(zhāo)

3、孰

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代词,谁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同“熟”,仔细。

4、诚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帝感其诚 《列子·愚公移山》 诚心、诚意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 确实、的确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表假设,如果、果真(四)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国君旁边的近臣)6

3、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五)句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

2、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介词结构后置句)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6、王之蔽甚矣

(被动句)引导思考: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与“吾与徐公孰美?”两个句子的句式是否相同? 明确:两个句子均为古汉语中的固定句式。“与……孰”是由“孰与”演变而来,意义与“孰与”相同,都表比较。“孰”为疑问代词,在疑问句中常前置,“孰与”即“与孰”。

例如:“吾与徐公孰美”可译为:我和徐公谁漂亮呢?“吾孰与徐公美”可译为:我和徐公相比,谁漂亮呢?以上两句的意思是一样的。

2、“忌不自信”句应如何理解?

明确:“忌不自信”句应译为:邹忌不相信自己。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在古汉语中常见。

例如:彼不我恩也 《童区寄传》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 “之”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唯余马首是瞻 《冯婉贞》 构成“唯……是……”格式的宾语前置

(六)注意一个成语

门庭若市:形容来者之多。(注意与“门可罗雀”区别)

二、品读赏析。学习文言文不能仅停留于浅层次的字、词、句的理解上,还要进一步品味语言的感情、韵味,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行文技巧,领悟所含哲理。

本文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品味赏析:

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明确: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明确: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亦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可让三位同学分角色表演。)

3、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明确: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

4、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正如《古文观止》编者评价:“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5、讽谏的结果如何?

明确: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尔“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三、分析本文在说理以及记叙上的特点。

本文采用了“三叠法”,从头至尾一直使用三层排比的手法写作 三问

:妻、妾、友

三答

三比:妻私我→

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

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赏:上赏

中赏

下赏

三时:令初下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三态:邹忌以现身说法进行讽谏

齐威王“下令”广泛征求意见

各国“皆朝于齐”

排比与层递,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形成一种奇特的篇章结构。

四、讨论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以及他讽劝齐王的行为的作用。

邹忌这个文章的中心人物,他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的谋士。他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保持了清醒的头脑,终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实事求是地得出了结论。然后他从日常生活小事情联想到关系国家治乱的大事,委婉地劝谏齐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邹忌讽劝齐王广开言路,纳谏除弊,修明政治,其主观目的当然在于维护齐王的利益,巩固封建专制统治,这是历史的局限,但他的行为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的安定和生活的改善。同时,对于我们今天建设民主法制的社会也有借鉴的价值。邹忌的故事至少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保 9

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广泛听取批评意见,及时发现和改正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还应当指出的是,《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往往美化了封建统治者,过分夸张了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性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像本文邹忌讽劝齐王后,出现了一个“无可进者”、“皆朝于齐”的理想境界,这种夸张的手法确实突出了广开言路的重要,但在当时诸侯割据称雄,以攻伐为贤的战国时代,这样的进谏结果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幻想,是与史实有出入的。

五、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课文

2、巩固所归纳的字词知识

3、阅读《召公谏历王弭谤》一文,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相比较,写一篇鉴赏文章,谈谈邹忌与召公的劝谏技巧。

4、训练设计

(一)选择题,指出下列各组中,与例句加点字意义相同的项:

1、邹忌修八尺有余

A.外结好孙权,内修政 B.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主

2、朝服衣冠,窥镜

A.一朝而灭,莫之哀也

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D.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

B.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

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二)判断题,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A.“门庭若市”的“庭”与“拜送书于庭”中“庭”的本字不是同一个字。B.“纳谏除蔽”的“蔽”不是“兴利除弊”的“弊”。

C.“暮寝而思之”的“寝”,在古文中同“睡”、“眠”的意思一样,都表示躺在床上睡觉。D.“地方”在本文中是两个词,“地”指领域、领土;“方”是周围或纵横,修饰后面的“千里”。

(三)背诵题(生源好的班级,当堂背诵)

1、先用半分钟时间,背诵第四节。

2、用三分钟时间,背第二、三节(男生背第三节,女生背第二节,竞赛)[建议:参照并利用本文板书设计]

3、用八分钟左右时间,全体背诵第一节[先男生一句女生一句读,再交替一句一句背,造成对话式情境(老师可充当解说)最后全体背诵]。

4、全体同学背诵全文,或抽查背诵全文。

(四)阅读题(课外阅读,也可放在当堂,写在小黑板上或打投影),阅读下文,思考一下,这篇文章跟《邹》文相比,主题有什么区别?

昔有人将猎而不识鹘(打猎用的凶猛的鸟),买一凫(野鸭子)而去。原上兔起,掷之使击。凫不能飞,投于地;又再掷,又投于地。至三四,凫忽蹒跚而人语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抵掷之苦乎?”其人曰:“我谓尔鹘,可以猎兔耳,乃鸭也?”凫举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这脚手,可以搦得他兔否?”(选自《艾子杂说》,运用拟人手法,说明要有知人之明,用其所长,才能人尽其才)

(五)作文题。任选一,课下完成:

1、善谏与纳谏 2.自知之明与知人之明 附:客观题答案

(一)1、D

2、C

3、B

10.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篇十

《邹忌讽齐王纳谏》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教学目的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作归纳,如“朝孰、诚、方、善、间”等。

2.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4.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1.重点字词、句式。

2.《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3.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

教学设想

可在教师指导下,以讨论、串讲、表演、做练习等方式,引导同学自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老师的讲授既要讲清楚重难点,分析好思想内涵,又不能占用太多时间,应以练为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由三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位演忠臣、一位演奸臣,一位演皇帝,忠臣向皇帝进谏,要他多听从民意,广开言路,不要受小人蒙蔽,岂料奸臣在皇帝旁边挑拨离间,龙颜大怒,奸臣将忠臣推出去斩。由这小品导入古代臣子进谏若直接言明自己的意见(即“直谏”)会很危险,臣子进谏最好是讽谏,由此引出题目,并解释“讽”及课题的意思。

二.点出《邹忘讽齐王纳谏》一课选自《战国策》,用幻灯片打出该学的知识。

《战国策》:又称《国策》,原为战国未期和秦汉间人怕编纂,后经西汉未年刘向编订成书,全书共33篇,反映了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其体列为国别体,全书共12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历史散文。

三.转入对文段的学习。

学习一、二段的字词和句式(重点字词用幻灯片打出)

①孰:通“熟”,仔细

私:偏爱

朝服衣冠:zháo:朝见

②词类活用:

A名作状:朝服衣冠 暮寝而思之

B名作动:朝服衣冠:穿戴

C形容词意动用法:美我者:以……为美

③古今异义词:

尺:古;约合现在的23。1厘米

今:约33。3厘米。

窥:古:照

今:偷偷地看

寝:古:躺而不睡

今:睡觉

地方:古:土地方圆

今:地点、处所

④句式: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谁,哪个

孰与:相当于“与……孰”,“……与……相比,谁更”

2.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否定句宾语前置:忌,不自信

5.被动句:王之蔽甚矣

6.省略句: 与坐谈

四.先让同学翻译第二段,再请同学分别扮演邹忌、妻、妾、客、徐公以及请一位同学做旁白通过这种活泼生动的形式即串讲了课文,又让同学领会了课文内容。

五.课堂分析

师:(1)大家观看表演时有无发现妻、妾、客大意都相同?

生:——有,都说邹忌美于徐公。

师:(2)大意同,但妻、妾、客在表述及语气上有何细微不同,可否找出?

生:——妻:热情地赞美邹忌,爱恋之情溢于言表。

妾:比妻稍为冷淡点,回答有些勉强,说话较拘谨

客:用陈述句,语气更平淡。

师:(3)为何妻、妾、客都夸邹忌好看?

生:——妻→私

妾→畏

客→有求

师:(4)好,他们都是说邹忌美于起徐公,那么由文段看,实际上是谁更美呢?

生:——徐公。

师:(5)既然是徐公美,那么妻、妾、客的回答便是与事实不相符合了,那么也就是说,邹忌被怎么样了呢?

生:——被蒙蔽了(写板书)

邹忌

妻→私

妾→畏

客→有求

受蔽

师:(6)好,那么回过头来看看,第一段讲什么?

生:——邹忌比美的事。

师:(7)好,大家看看,第一段与全文篇幅已近一半,那么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来写邹忌比美的事呢?邹忌比美的事与我们所要讲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有何关系呢?(引导大家看板书及第二段)。大家看,邹忌之妻私他,妾畏他,客有求于他,那么齐王是否也有同样的情况呢?——有,宫妇左右私齐王,朝廷之臣畏齐王,四境之内有求于齐王。

(转身写板书:)

邹忌 齐王

妻→私→宫妇左右

妾→畏→朝廷之巨

客→有求→四境之内

受蔽

师:(8)好,那么邹忌之妻因事私他,妾畏他,客有求于他而受蔽,现在齐王的情况亦与邹忘相同,那么他是否也应该受蔽呢?

生:是并且受蔽更甚。

邹忌 齐王

妻→私→宫妇左右

妾→畏→朝廷之臣

客→有求→四境之内

受蔽 受蔽(甚矣)

那邹忌分析出齐王受蔽这结论时,是先说邹忘的情况与齐王的.一样,而邹忌因“私、畏有求”而受蔽,所以齐王也应因此而受蔽。

师:(9)好,那么象邹忌,这种推理方法就叫类比推理。(用幻灯机打出)类比推理: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

师:(10)邹忌说到齐王受蔽这里就打住了,那么他是否只整指出齐王受蔽这事实呢?

生:——不是,他是想说齐王须纳谏。

师:(11)好,那么在家看齐王最后有没有接受邹忌的意见呢?

生:——有

师:(12)好,那么要向国君说明须纳谏这个道理是比较抽象又不容易使国君接受的,正如刚才上课前的小品中的忠臣进谏,忠臣向国君说明要广开言路,不然会被奸臣蒙蔽,可是呢被奸臣反咬他一口,说他是想说国君是昏君,激怒了皇上,最后被杀。可是对比之下,邹忌就显得很高明了。他用比美这件很具体的生活小事来说明了齐王肥肉纳谏这个抽象的道理,使齐王愉快的接受了他的意见,象这种用具体的事实说明抽象的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委婉而有较强的说服力的说理方法就叫做“设喻说理”。(打出幻灯片,让学生明白什么叫“设喻说理”。)

六.朗读前两段。

第二课时

一.以提问课后思考题的形式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也可以先朗读全文)

二.转入对文段的学习。

学习三、四段的字词和句式(重点字词用幻灯片打出)

面刺:当面指责

谤讥:古今异义词 古:指责,劝谏,中性词;今:诽谤,讥讽,贬义词

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使动用法。

时时而间进:jiàn 间或断断续续地

其年:满一年。

朝于齐:朝见

介宾后置句:战胜于朝廷。

三.让同学串讲这两段,指出他们翻译得不好的地方。

四.课堂分析

师:齐威王听了邹忌的话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什么效果?(得后思考题)

生:“群臣史民……受下赏”。 “群臣进谏……皆朝于齐”

师:由此可见邹忌讽谏效果奇佳,那么,邹忌为什么可以进谏成功?

引导学生从进谏者,邹忌及纳谏者齐威王两方面去思考,为了帮助理解,可插入淳于谏齐威王的小故事以说明齐王是勇于接受别人的意思,从谏如流的。在说明邹忌这方面的成功时,着重说明是比关关事他亲身所经历的以及生活小事这两点,综合以上得出结论:(写在幻灯片上)。

为何成功:

邹忌(进谏者):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

齐威王(纳谏者):开明,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

五.邹忌形象分析(简单提上一下)——写于幻灯片上

邹忌:①关心国事,具有远见卓识

②实事求是

③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

六.解决未完成的课后题。

七.体现多练原则,让学生当堂完成有关课文文段的阅读理解训练并评讲。

八.朗读全文。

九.板书设计:

设喻说理

邹忌 齐王

妻→私→宫妇左右

妆→畏→朝廷之臣

客→有求→四境之内

11.邹忌讽齐王纳谏基础练习和中考题 篇十一

一、解释加点文言实词。1.修 2.昳丽 3.朝服衣冠 ....4.窥镜 5.谓„„曰 6.君美甚 ....7.何能及君 8.我孰与„ 9.旦日 ....10.明日 11.孰视之 12.自以为不如 .....13.不若君 14.美我 15.欲有求于我 ...16.入朝见威王 17.臣诚知 18.地 方 ....19.莫不私王 20.四境之内 21.左右 .......22.王之蔽甚矣 23.纳谏 24.面 刺 ......25.闻 26.谤讥 27.私我 ...28.市朝 29.时时 30.间进 .....31.期年 32.朝于齐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而 而形貌昳丽 而复问其妻曰 窥镜而自视 ...于 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美于徐公 ...

三、下列各句与“由此观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渔人甚异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何陋之有

D.甚矣,汝之不惠

四、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

五、翻译下列句子。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5.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6.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7.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9.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0.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11.皆以美于徐公。

1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13.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5.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6.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7.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18.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9.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六、课文理解。

1.邹忌是怎样启发诱导齐威王纳谏的?

2.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3.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的故事,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4.请分别写出文中表现齐威王纳谏后在国内和国外产生巨大成效的句子。

5.齐王虚心纳谏表现在哪些方面?收到了什么效果?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6.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7.进谏,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需要气度和胸怀,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

8.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赞美?

9.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练习

一、【2016·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卷】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 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巨。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令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时时而间进____(2)故夙夜孜孜____ ....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译文:

(2)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2分)译文:

13.甲乙两文谈论的都是治国问题,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用自己的话表述)(2分)

二、【2016山东省济宁中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1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孰:仔细 B.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蔽:缺点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间:间或,偶然 ..11.下列句子中,加点“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A.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相与步于中庭 C.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D.万钟于我何加焉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译文: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

13、阅读下面的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3处)。(3分)

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选自《古文观止》)

三、【2016·湖南省株洲卷】

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24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臣之妻私臣 ②时时而间进 ..20.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①皆以美于徐公。(2分)译文: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3分)译文:

21.用常情常理衡量,文中齐王纳谏令下达之后的叙述,有夸大事实之处,请找出两处。(用原文回答)。(2分)

(1);(2)

四、【2015·重庆B卷】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完成文后9-12题。(15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邹忌修八尺有余()(2)朝服衣冠()..(3)私我也()(4)王之蔽甚矣()..10.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译文: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译文: 1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并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关键在于他有自知之明。B.听了邹忌的谏言,齐威王仅仅说了一个“善”字,凝练传神,其纳谏的态度和决心跃然纸上。

C.妻、妾、客的回答,虽然同为赞扬,但态度语气明显不同。妻是热情的,妾是逢迎的,客是畏怯的。D.这篇文章在写法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以小见大,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12.文中齐威王的故事,蕴含着什么道理?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4分)

五、【2015年南昌中考语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1分)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臣/诚知/不 如徐公美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10.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朝服衣冠()(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2.邹忌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分)

13.请具体分析文章某一语言特点。(2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答案》

一、解释加点文言实词。

1.修:长,指身高; 2.昳丽:光艳美丽; 3.朝服衣冠:穿戴; .4.窥镜:照镜子; 5.谓„„曰:对„„说; 6.君美甚:很; .7.何能及君:比得上; 8.我孰与„:谁; 9.旦日:第二天; ..10.明日:后一天; 11.孰视之:同“熟”,仔细;12.自以为不如:认为;13.不若君:如,比得上;....14.美.我:以„„为美; 15.欲.

有求于我:想要; 16.入朝见.威王:拜见; 17.臣诚.知:实在,确实; 18.地方:土地;方圆; 19.莫不私.王:没有谁; 20.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21.左右:近侍; 22.王之蔽.甚矣:受蒙蔽;(到了)极点; 23.纳谏:接受规劝; 24.面刺:当面;指责; 25.闻:使„„听到; 26.谤讥:指责别人的过错;27.私.我:偏爱; 28.市朝:公共场所; 29.时时:不时,有时候;

30.间进:间或、偶尔; 31.期年:满一年; 32.朝.于齐:朝见;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而 而.形貌昳丽:连词表并列 而.复问其妻曰:连词表承接 窥镜而.自视;连词表修饰 于 皆朝于.齐:到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在 美于.

徐公: 比

三、下列各句与“由此观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渔人甚异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何陋之.有

D.甚矣,汝之.

不惠

四、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

进(偶尔)

五、翻译下列句子。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答: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

2.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答:有一天早上,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的徐公比,谁漂亮?” 3.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答: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呢?” 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答: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5.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答:第二天,有个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又问他。6.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答: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7.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答: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远远不如徐公漂亮。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答: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9.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答: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10.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答:我确实知道不如徐公漂亮。11.皆以美于徐公。

答: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1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答: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13.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答: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1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答: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15.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答: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我的过错,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 16.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答: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的人多得像集市一样。17.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答:几个月后,还不时有人偶然来进谏。18.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答: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19.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答: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了别国。

六、回答下列问题。

1.邹忌是怎样启发诱导齐威王纳谏的?

答:邹忌以事设喻(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由浅入深、推己及人等)委婉规劝。他由“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推及到“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从而使齐王猛醒、纳谏。2.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答: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3.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的故事,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答:邹忌的讽谏艺术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或: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4.请分别写出文中表现齐威王纳谏后在国内和国外产生巨大成效的句子。

答:国内: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国外: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评分标准: 国内、国外各一点。国内答出“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即可。

5.齐王虚心纳谏表现在哪些方面?收到了什么效果?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答:①齐王称赞邹忌的建议很好。并立刻下令:臣民们凡能指出君王错误的,都能得到奖赏,并根据提意见的方式设立奖赏等级。②群臣纷纷进谏。一年后,人们都找不到意见可提。燕赵韩魏都纷纷来齐国朝见。

6.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答:第一问:一是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敢于采纳群臣的意见。

建议:①要虚心地向师长、同学征求学习方面的意见。②要虚心接受同学提出的学习方面的批评和建议。③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7.进谏,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需要气度和胸怀,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答:我更欣赏邹忌,因为邹忌能用生动委婉的方式劝说,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与他人交往的艺术。

我更欣赏齐王,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接受他人规劝。我看到了他宽广的胸怀。

8.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赞美? 答:面对不切实际的赞美,我们要冷静思考,实事求是。(答出具体内容亦可)

9.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

答:①对人对已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自己,论人客观等表述亦可)。②善于思考,有反思的习惯与自省的能力。③观察事物深入细致,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妻、妾、客的赞美动机等)。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练习

一、【2016·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卷】

11.(1〉间进:供然进谏.(2)夙夜:早瞍,这里是从早到晚的意思。评分标准:(2分)每个词语解释准确得1分。12.(1)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人。(2)帝王能做到淸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评分标准:(4分)毎小题2分,要求翻译准确,语言流畅。

13.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乙:治国以民为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评分标准:(2分)毎空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二、【2016山东省济宁中考试卷】

10.(2分)B11.(2分)D12.(1)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2)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4分)13.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3分)

三、【2016·湖南省株洲卷】

19.①偏爱(1分)②间或、偶然(1分)

20.①大家都认为我比徐公美。(2分,译错一个字扣1分)

②满一年之后,即使想要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3分,译错一个字扣1分)21.要点:①门庭若市;②无可进者;③皆朝于齐。(一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四、【2015·重庆B卷】

9.(4分)(1)长,这里指身高。(2)穿戴(3)偏爱(4)因受蒙蔽而不明(每个1分)

lO.(4分)(1)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2)各级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头等奖赏。(每小题2分)11.(3分)A 12.(4分)告诉我们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2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虚心听取别人的好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进步(2分)。

五、【2015年南昌中考语文】 参考答案: 9.B(1分)

10.(1)穿戴(1分)(2)当面(1分)

1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2分)

12.邹忌是一个充满智慧、有责任心、有自知之明的人。分析略。【能答到“充满智慧(或善于进谏)”和“有责任心(或衷心)”两方面,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合理分析,且文字通畅的给2分;能答到“自知之明(或实事求是)”并进行合理分析,且文字通畅的给1分;如回答“外貌美丽”等,并进行合理分析,且文字通畅的也可给1分。】

上一篇:食品检验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高三第二学期英语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