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治理监理规划(精选8篇)
1.小流域治理监理规划 篇一
长江流域规划及治理
长江水利网 2003-12-23
长江干流全长6300余公里,发源于青藏高原,奔入东海。水域辽阔,总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流经我国半壁河山。水量汪洋壮阔,多年平均入海近10000亿立方米。流域内总人口、耕地各约占全国的35%,工农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40~50%,历来是中华民族繁衍聚汇的沃土良疆。
流域内人民和历朝历届中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兴修水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职治水机构的设立,治江事业逐步转入到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的新阶段。特别是解放40多年以来,长江水利事业突飞猛进。大大推动了流域经济建设的发展。长江已日益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带之一,将率先成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强大的地区。
一、建国初期长江的治理开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水利部决定成立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统筹长江水系的除害兴利的统筹协调工作。经研究确定消除长江中下游洪患是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1949年~1954年的中心任务即是以防洪为重点,抓紧堤防建设,兴建沿江排灌涵闸,开辟分蓄洪区,同时积极探讨研究长江的治理计划。组建水文测验、地质勘探、科研实验机构,着手基本资料的搜集。
通过资料分析和规划研究,认识长江的基本特点是:长江是一条雨洪河流,可形成全江性大水或地区性大水;长江中下游干流有比较稳定的巨大河槽,能宣泄大量洪水,但长江大洪水年的洪峰、洪量都十分巨大,超过了河道的安全泄量,受洪水威胁极为严重;中下游沿江湖泊星罗棋布,可以利用它们调蓄江洪;干支流上游多为山区,有许多适于筑高坝控制水量的有利地形,有实现多目标开发、综合利用长江水资源的条件。据此,从1951年~1953年明确提出了以防洪为主的治江三阶段计划。第一步,加强堤防防御能力,适当扩大河道的安全泄量;第二步,以中游为重点,开辟蓄洪垦殖区,蓄纳超过安全泄量的超额洪水;第三步,结合多目标开发,以山谷水库调蓄超额洪水。
在上述治江计划的指导下,重点开展了以下治理开发工作:
1.对干支流支离破碎的堤防进行了全面整修;对干流及主要支流的重要堤段进行了重点加固。
2.提出了利用沿江湖泊洼地的蓄洪垦殖计划。蓄洪垦殖的原则获得中央批准,中下游沿江各省也都拥护这一计划。自1952年~1953年先后兴建了洞庭湖的大通湖蓄垦区、荆江分洪区工程、武汉市附近的白潭湖、张渡湖蓄洪垦区。1954年长江大水,荆江分洪工程三次开闸分洪,使沙市最高水位降低了0.96米,为保证荆江大堤的安全创造了条件,其他蓄洪区配合长江干流及汉江采取的临时扒口分洪措施,控制了江水位上涨的速率,争得临时抢加堤防的时间,保住了武汉市主要市区的安全。1954年以后将蓄洪垦殖计划进一步发展为防洪、排涝、灌溉、航运、渔业与卫生事业相结合的平原湖泊地区的综合利用计划。先后安排了荆江地区、洞庭湖区、洪湖区、武汉附近区、鄱阳湖和华阳河区等蓄洪垦区,共有蓄洪容量500余亿立方米。但是,分洪区的防洪作用也受到需要临时转移大量人口并予以安置的限制,执行时困难很大。
3.开展长江流域上游干支流修建综合利用的山谷水库的规划准备工作。调查研究了三种可能方案;第一是在长江干流三峡修筑水库的方案;第二是在金沙江及上游主要支流嘉陵江、岷江、乌江上修筑四处重点控制性水库方案;第三是在金、岷、嘉、乌四条江的干支流分散建水库,即分散蓄洪的方案。这些坝址选点工作为以后的流域规划和60年代三线建设选择水电建设开发点子,提供了重要依据或线索。
4.开展汉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汉江中下游洪灾十分严重,迫切要求治理。长办从1950年起对汉江开展了规划研究工作,1954年提出了在汉江下游兴建杜家台分洪工程计划。该工程于1956建成,提高了汉江下游防洪标准。1956年提出了汉江流域规划要点报告,选择丹江口枢纽为第一期工程,该工程于1958年开工,1973年建成了初期规模,具有很大的综合利用效益,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防洪、发电、灌溉、航运、水产五利俱全的水利工程。
5.流域内各省(市),在本地区内加高加固堤防、建了许多蓄、引、提水利工程。也对一些支流进行了治理开发规划的初步研究。流域内一些部属勘测设计院,也对一些较大支流开展了规划研究,并选择了一批以水电开发为主的枢纽工程对象进行前期工作,这些都为全面开展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长江流域规划要点报告的编制
1954年长江中下游发生了特大洪水,中共中央决定立即开始编制流域规划以加速长江的治理开发。为了加强领导,国务院决定成立长江流域规划委员会,周恩来总理任主任,并撤消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作为规划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聘请了苏联专家,国务院七个关系密切的部门也派了专业人员来长办直接参加流域规划工作。参加规划编制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达数百人。
早在1953年2月,毛泽东主席直接对林一山同志交待过几个治理长江的战略构想。“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从南方借点水给北方?”关于解决长江的洪水灾害问题,毛主席指着三峡说“那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毕其功于一役?就先修那个三峡水库怎么样?”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以后始终成为“长流规”的重要内容。
经过深入分析水文、勘测等基本资料,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及各地方对治理开发长江的要求,并通过对干流及主要支流的多次查勘调查,对一些初选的枢纽研究了其开发可能性。灌溉、航运、南水北调线路、水库移民、经济等专业则分别作了专业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分析比较后,提出了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总体方案,有五大组成部分:
(1)以防洪发电为主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开发规划,包括70多座具有控制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中三峡枢纽作为长江治理开发的主体。
(2)以防洪除涝为主的平原湖泊区综合利用规划。
(3)以灌溉水土保持为主的水利化规划。
(4)以航运为主的干流航道整治与南北运河规划。
(5)向相邻流域引水的规划,从丹江口水库引水的中线南水北调最有现实意义。
1958年1月,党中央南宁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听取了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枢纽的汇报。2月,周总理率领有关领导和中外专家查勘了荆江大堤和三峡坝址。3月,周恩来总理在党中央成都会议上作了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报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文件。指出长江流域规划的基本原则,应当是统一规划,全面发展,适当分工,分期进行。同时需要正确地解决远景与近景,干流与支流等七种关系。据此,长办于1959年编成《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上报水电部、国家计委。
从1959~1982年,长办及有关单位按照分工协议,继续深入开展长江干流各河段和主要支流或地区的规划,并配合国家建设和三线建设供电急需,进行了许多枢纽的选点和初步设计工作。
长江干流上游河段,由长办负责分别提出了金沙江河段、宜宾—重庆河段、重庆—宜昌河段的以水利枢纽为主的梯级开发规划意见或规划阶段报告,推荐的关键大型综合利用枢纽自上而下有虎跳峡、白鹤滩、溪罗渡、向家坝、石棚、朱阳溪、三峡、葛洲坝等。干流中下游河段,主要进行了中下游防洪规划和河道整治规划。1960年长办提出了《长江中下游河道整治规划要点报告》,并分别对上下荆江河段、武汉河段、马鞍山河段、南京河段、镇(江)扬(州)河段进行了整治规划研究。
支流、地区规划,长办负责跨省河流的规划。先后进行了嘉陵江、赤水河、乌江、清江、汉江、青弋江、水阳江、滁河、太湖等流域规划。
其他一些流域范围基本上在一省以内的支流,由有关省或部属设计院作了规划,主要有:洞庭四水、鄱阳五水、岷江、大渡河、雅砻江、沱江等。区域性的水利规划主要有:四川省水利建设规划、洞庭湖区水利规划、江汉平原水利规划、鄱阳湖区水利规划、长江口整治规划等。
三、60年代到80年代初长江的治理开发
从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在流域内广大群众支持下,参照《要点报告》提出的综合治理开发长江的规划方案及各支流、各地区、各专业的规划,对长江进行了积极的开发治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防洪方面,在50年代沿江堤防加固加高的基础上,根据“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防洪方针,从沿江数千公里堤防的实际出发,在沿江各省一致同意的基础上,确定再适当提高堤防的防御水位,达到使安全通过能力增加5000立方米每秒流量。这样,对1954年型洪水约可减少分蓄洪量200亿立方米。按照这个标准,继续对中下游沿江3570公里的干堤,近30000公里的支民堤进行加高加固;完成了下荆江两处裁弯工程;安排了六大片分蓄洪区;兴建了近100座具有一定防洪作用的大型水库和一些中小型水库。使干支流堤防多数可抗御10~20年一遇洪水,超过这一标准,则运用分蓄洪区以尽量保证重点地区和重要城市的安全,减少洪灾损失。
在灌溉和除涝方面,到1983年底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4万余座,总库容1200多亿立方米,水库灌溉面积8767万亩,建成30万亩以上灌区57处。兴建机电排灌站20多万座,排灌面积11540万亩。加上塘坝和提灌,全流域蓄、引、提总有效灌溉面积达2.28亿亩,比1949年增加1.3亿亩。排水系统得到了较大改善,全流域7000多万亩易涝耕地,约有80%达到5年一遇暴雨的排涝标准。
在发电方面,包括已建和在建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近1000万千瓦,其中葛洲坝水利枢纽水电站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年发电量157亿千瓦·时,是我国目前已建成的最大电站。其他较大的水电站有:丹江口、龚咀、乌江渡、柘溪、凤滩、碧口、安康、石泉、东江、万安等。
在航运方面,对干流航道进行了系统的整治与维护,上游川江(宜宾—宜昌)航运部门进行了大量的滩险整治,中下游河道水利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崩岸治理。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及渠化河道修建了多座大小船闸。
其他,在防治水土流失,防治血吸虫的水利灭螺措施,沿海地区改良盐碱地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
四、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1990年修订)的编制
进入80年代,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长江的治理开发也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要点报告》编制后的二十多年来,积累了大量新资料;对流域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提出了新的更进一步的要求,包括防治水质污染、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新课题。有鉴于此,长办于1982年开始草拟《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修订补充任务书》,征求各方意见修改后,由国家计委报请国务院批准,由长办、各省水利部门、各部委及部属设计院负责执行,长办负责汇总主编。
1988年完成了报告的编制,计有长江流域社会经济基本资料汇编一册,分年统计了流域行政区划、人口、土地面积、水旱灾情、血吸虫病、基本建设投资额、工农业产值及主要产品产量,水利建设事业等。系统地反映了长江流域的基本资料,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彩色附图一册,计图50幅。形象表现了流域水文水质、地质、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治理开发方案。规划一册,内容有流域概况、流域经济发展趋势、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干流治理开发规划、主要支流治理开发规划、结语六章。
长江流域规划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总体方案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继续提高干支流防洪能力。
2.大力开发长江水能资源,促进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3.充分开发利用长江水系水运的潜在优势,大力发展航运。
4.积极发展灌溉事业,加强水土保持。
5.南水北调实现跨流域引水。
6.水资源保护、城市和工矿企业供水、沿江城镇布局、发展水产、发展旅游等。
修订流域规划突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目标:防洪被列为治理开发长江的首要任务;三峡水利枢纽是长江治理开发的关键工程;中下游干流河道及河口整治;长江水系航运规划;商品粮棉油基地灌溉、除涝规划;水土保持;南水北调;跨省支流的规划;以及安排一批有较大综合效益的近期工程。
修订规划经全国水资源与水土保持领导小组组织审查通过,于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转发有关单位和流域各省市执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第一部经过正式审查批准的大江大河流域规划,为依法治理长江提供了依据。
五、80年代到现在长江的治理开发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长江流域的重要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沿江产业经济带和广大平原农村,要求有更高的防洪安全保障。长江洪水灾害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堤防工程按照70年代协定的新标准,继续不懈地争取在1995年以前完成,加强分蓄洪区安全建设和预报、警报等非工程措施。三峡水利枢纽综合作用大,经济效益显著,于1992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定兴建,这是治理开发长江事业的伟大里程碑。目前,正在大力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主要支流以发电为主的主要枢纽,在80年代兴建的有:二滩(330万千瓦)、铜街子(60万千瓦)、东风(51万千瓦)、宝珠寺(64万千瓦)、隔河岩(120万千瓦)、五强溪(120万千瓦)等。
航运方面继续重点对干流水富至宜昌段及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信江中下游航道进行整治。
灌溉方面重点发展了四川盆地等大面积和干旱缺水的灌区,洞庭湖、江汉平原等老商品粮和经济作物基地区的改善和提高以及山丘区小型水利的发展。
水土保持方面于1988年成立了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对流域内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和河流──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陇南地区、嘉陵江中、下游,三峡库区及兴国县开展重点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效。
河道整治,尤其是中下游河段整治,因为长江经济产业带的飞速发展,显得日益迫切。开展了南京河段、镇扬河段的治理,并继续对上下荆江河段等进行整治。
南水北调工程,经过近40年的研究,已决定列入“八五”计划期间开工。
(文伏波)
2.小流域治理监理规划 篇二
关键词:水土流失,小流域治理,措施及设计
1 项目背景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 计划在桐柏实施桐柏山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项目。桐柏县地处豫鄂边区, 桐柏山腹, 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 水土流失严重, 经济发展滞后, 农业基础薄弱, 群众生活相对贫困。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的40%以上。严重的水土流失, 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 水旱灾害频繁, 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了彻底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 建造适宜人们生活生产的环境, 把治理水土流失作为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 实现了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使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小流域治理工程选定在淮河源项目区内的淮源小流域、银宴小流域及黄畈小流域内实施。
2 工程总体布局
桐柏县淮河源小流域治理区属低山丘陵区, 其水土流失特点是:凡是荒山、秃岭、坡耕地及植被稀疏的山坡, 均存在着严重的面蚀;随着面蚀的发展, 地表径流进一步集中形成股流冲刷力增大, 日长月久, 面蚀形成沟蚀。针对治理区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成因、资源利用及经济发展方向与社会经济特征, 在小流域治理布局设计上, 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注重实效”的方针, 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治理相结合, 水保措施与农业耕作措施相配套, 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相兼顾的原则, 沟坡兼治, 乔灌草结合, 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形成措施配套功能完善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
3 小流域治理措施
3.1 水平梯田设计
根据治理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评价分析, 按照统一规划, 成片开发的原则, 选择在条件适宜的坡耕地, 修建成水平土坎梯田, 面积为90hm2。
3.1.1 设计标准
(1) 水平梯田在小于25°的坡耕地修筑; (2) 土质好, 在村庄附近、交通比较方便, 位置较近, 邻近水源, 利于管理、机耕和水利化的地方优先选择; (3) 科学规划、集中连片, 山、水、田、路综合治理; (4) 充分合理利用水源, 布设灌溉水系, 防洪除涝统筹兼顾; (5) 田块布设需顺山坡地形, 大弯就势, 小弯取直, 田块长度尽可能在20-80m, 以便利耕作; (6) 梯田埂沿等高线布设, 合理布设田间道路、截排水系统、沉沙设施。
3.1.2 梯田设计规格
(1) 一般要求梯田田面宽大于6.0m; (2) 田坎高度根据地面坡度、田面宽度确定; (3) 田边设蓄水埂, 埂高0.3m, 顶宽0.3m, 埂内坡1∶1, 外坡与田坎侧坡一致; (4) 田坎侧坡坡度确定为72°; (5) 梯田内侧开挖竹节沟, 底宽0.3m, 深0.3m, 与田间纵向排水沟相连。
3.1.3 梯田施工设计
(1) 定线:定线过程中, 遇局部地形复杂处, 根据“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原则处理, 有的地方为保持田面等宽, 可适当调整埂线位置。 (2) 清基:清基即清除表土厚约20cm, 清除石砾等杂物 (如有洞穴, 即时填塞) , 整平, 夯实。 (3) 筑埂:田坎必须用生土修筑, 土中不能夹有石砾、树根、草皮等杂物;修筑时分层夯实, 每层虚土厚约20cm, 夯实后厚约15cm;修筑中, 每道埂坎全面均匀地同时升高, 不能出现各段参差不齐, 影响接茬处质量; (4) 深翻土层、保留表土:梯田地埂筑好后应深翻田面土层至0.5m, 保证农作物种植需要。表土保留有三种施工方法:表土逐行置换法。对于坡度较陡、田面较窄的梯田、采用表土逐台下移法。对于坡面坡度较缓, 梯田田面较宽, 采用表土中间对置法实于田面宽10-15m的水平梯田。 (5) 修平田面:将田面分成下挖上填与上挖下填两部分:田坎线上下各1.5m范围内, 采取下挖上填法, 从田坎下方取土, 填到田坎上方;其余田面采取上挖下填法, 从田面中心线以上取土, 填到中心线以下, 田面挖、填任务基本完成后, 应用手水准检查是否达到水平 (或设计纵向比降) , 误差不超过1%;田边1m左右, 保留10m左右反坡, 地中原有浅沟部位, 填主要比水平高出10cm左右。
3.2 坡面水系工程设计
梯田经过深翻改土后, 增加了蓄水保墒能力, 对中、小强度降雨所产生的径流可以全部拦蓄, 若遇到强度较大的暴雨, 梯田仍有被冲垮的可能, 因此必须修建排水设施。如果在整片梯田上部有较大集雨面积, 则布置截流沟、池塘、沉沙池、消力池等相应的排蓄工程。
梯田排水系统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 田埂内侧的竹节沟;二是, 竹节沟相连的纵向排水沟, 纵向排水沟的布置因地形而异。
梯田的排水方向是:田面→竹节沟→纵向排水沟→自然沟道或农田排水沟→沟道 (或塘坝) 。
3.3 水土保持林设计
在小流域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总结多年来该地区进行的水土保持造林经验, 以立地条件类型为依据, 考虑各立地条件类型的差异性, 结合现有栽培水平和运用先进的造林技术进行设计。项目区水保林面积为140hm2。
3.3.1 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 以获得稳定持续的环境, 改善立地质量为目的; (2) 选择适宜的乡土树种, 或经多年栽培, 适应性较强的引进品种, 提高造林成活率; (3) 尽量营建复层林相, 充分利用营养空间, 建立稳定的生态林系。
3.3.2 造林设计技术措施
(1) 造林树种:针对不同立地类型条件, 荒山荒坡造林以“两松”、栎类为主。 (2) 造林密度:本次设计是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2-1996标准, 按照土层厚度、利用类型、进行树种配置。“两松”、栎类造林株行距为2×2m, 密度为2500株/hm2。 (3) 整地设计:整地工程防御标准按10年一遇6小时最大降雨量设计。整地时间在秋末冬初, 特殊情况下亦可夏季整地一般比造林季节提早1~2季节。整地方式采用鱼鳞坑。 (4) 造林方法:造林季节选择在春季, 项目实施年度秋冬季完成造林整地任务。次年3月底以前完成所有栽植任务。“两松”营养钵栽植, 速生杨采用1年生裸根苗植苗造林, 栎类采用直播造林。荒山造林宜营造混交林, 采用火炬松与栎类株间混交。
3.4 经济林设计
以立地条件类型为依据, 适地适树, 选择经济价值高、优良乡土树种或适应性较强的优良引进品种, 提高造林成活率, 尽量营造复层林相, 建立稳定的生态体系, 以获得最大的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的效益, 林地选择在交通方便、避风向阳、土质好的梯田及坡度较缓的坡耕地、土层较好的四荒地。
治理区经济品种选择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及市场需求选择具有丰产高产经济效益好, 经济价值大的造林品种, 发展支柱产业, 本规划选择的经济林品种为茶叶。
新辟茶园根据山地实际, 工程防御标准按1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雨量设计, 根据本流域地形、土质等立地条件, 茶苗采用抽槽整地。按0.6×0.6×0.8m的要求进行深沟吊槽, 沟内分别施入土杂肥、饼肥、磷肥、再覆盖细土, 细土厚25—30cm。但实际有些整地不到位, 突出表现在吊槽深度、宽度不够, 畦上存在大量石块, 大土块及枯枝杂物, 这些存在不利于根系与土壤的紧密结合, 同时阻碍茶苗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 导致茶苗今后失水而枯死。
3.5 封育措施设计
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1164531—1996标准, 在有水土流失的荒坡与残林、疏林地采取封育措施, 通过封育、补植治理, 恢复林草植被, 提高林草效益。郁闭度达0.75以上, 林间有地面植物及枯枝落叶层覆盖, 水土流失明显减轻, 泥沙悬移值减少80%以上, 封育后造林成活保存率达85%以上。
3.5.1 封育技术措施
本流域水热条件较好, 树木破坏较轻, 植被恢复较快, 实行季节封禁。在春、夏、秋生长季节封禁, 晚秋和冬季可以开放, 允许村民到林间割草、修枝。在季封期间利用冬春造林季节, 有计划的补植幼林恢复原有林地的林木数量。
3.5.2 封育区内抚育管理措施
(1) 结合封育, 在残、次、疏林中合理进行苗木补植, 平茬复壮修枝间伐, 择优选育, 促进林木生长, 促进植被恢复。 (2) 定期检查林木生长情况, 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清除病死木。病虫害防治采用机械防治和人工防治方法进行, 发现病虫害后, 选择低毒高效化学药剂及时防治。 (3) 建立封育治理技术档案, 除记载有关基本情况外, 着重记载封育效果、植被演替、林木生长、野生动物繁衍变化等情况。 (4) 对成林进行封育管理, 并固定专人管护, 严禁采伐及放牧。
3.6 塘坝工程设计
根据流域规划, 小型水利工程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治理原则, 按照防治并举, 蓄、排、拦、泄、灌并重的指导思想, 做到近期与远期相结合,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 就地取材, 方便施工, 节省投资。塘堰整修工程主要由清淤、塘坝加固、溢洪道、放水洞进口整修等组成, 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
3.6.1 塘堰清淤设计
塘堰设计参照土坝设计规范, 顶宽一般1.5~4m, 上游坡1:1.25~1:1.75, 下游坡1:1.0~1:1.5, 坝高一般1.5~4m, 超高为0.2~0.3m。
3.6.2 塘坝加固设计
整修坝坡前先将表土清理, 坝坡开挖成台阶状, 以利于新老土的衔接。为保证坝坡质量, 坝坡培厚厚度应比设计坡面厚0.10m以上, 人工夯实, 要求回填土的干密度不得小于1.62g/cm3。培厚时必须层土层夯, 每层填筑厚度不得大于0.3m。土料以不干不湿为宜 (即用手捏一捏能成团, 轻轻掉地下又能散开) , 同时要按设计断面边修边收坡, 注意始终在坝坡稳定边坡比范围内。
3.6.3 溢洪口、放水涵洞进口整修设计
溢洪口尺寸虽可满足泄洪要求, 但由于部分水毁需进行整修护砌, 采用M7.5浆砌石护砌, 护砌厚度30cm, 护砌长度4.0m。
放水洞进口损坏, 需拆除重建, 仍设计为阶梯状, 梯级四级, 级差0.30m, 坡比1:2, 进水孔直径20cm, 木塞控制。
放水涵洞由进口、洞身和出口构成。进口布设在塘坝上游正常蓄水面下任意一段的山坡上, 设计为阶梯状, 规格为阶长×阶宽×阶高=0.8×0.6×0.3m, 总长度随地形和塘堰高度而变, 进水管宽0.4m;进水孔直径为0.2m, 采用木塞开关;进水池为方形, 长×宽×高=1.0×1.0×0.8m, 进口均用C25钢筋砼浇筑, 浇筑厚度20cm。洞身为准400预制钢筋砼涵管, 长度随塘堰高度而变, 接口处用水泥砂浆焊接, 铺设时管下垫20cm厚C20混凝土, 坡降为1/100。出口处设出水池, 起消能防冲作用, 采用浆砌石建造。
4 结语
3.小流域治理模式及效益分析 篇三
[关键词]小流域:治理模式:效益分析
1、基本情况
1.1自然地理概况七家子乡海四台小流域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西部,属于细河流域伊马图河支流佛寺水库上游,流域面积13.18 8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8.17Km2,属于石质低山丘陵区。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区,海拔高程210-550m,相对高差340m。地势为西高东低。坡度范围6°-28°,沟壑密度2 9Km/Km2。土壤多为轻壤土,土层厚0.2-2.1m,有机质含量0.87%,PH值7.5左右。
项目区土地资源面积1318hm2,治理前土地利用状况为:农业用地381hm2,占金区面积的28.9%;林业用地254hm,占全区面积的19.3%;荒山荒坡面积615hm2,占全区面积的46.7%;其它用地68hm2,占全区面积的5.1%。治理后土地利用现状:农业用地面积没有变化,占28.9%;林业面积592hm2,占44.9%;草场面积307hm2,占23.3%;其它用地38hm,占2.9%。全区人均土地面积10.7亩,人均耕地面积3.1亩。
项目区治理前植被较差,林草面积355hm,覆盖率26.9%:治理后林草面积达到899hm2,覆盖率达到68.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原来20.4%,达到90.3%。1.2社会经济状况流域内有人口1844人,其中:农业人口1703人。农业劳动力821人。人口密度为140人/Km2。农村产业结构:治理前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总产值147万元,人均收入1028元,粮食平均亩产265kg;小流域治理后农、林、牧全面发展,农业总产值238万元,增长61.9%,人均收入1568元,增长52.5%,粮食平均亩产470kg,增长77.3%。
2、治理规模与模式
2.1治理规模小流域治理期为3年,治理程度由20.4%,达到90.3%,蓄水效益达71.1%,保土效益达91.5%,治理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林、果、草初具规模。项目区增加林草面积544hm。林草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的100%,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水保工程安全度汛,生态环境达到良性循环。农、林、牧各业有较大的发展,总产值、总收入增加近60 55%,粮食产量增加70-80%,人均收入比治理前提高46-47%。
治理前水土流失面积817hm2,综合治理后治理工程总面积738hm2,其中:水平梯田113hm2,地埂植物带40.6hm2,经济林果30.7hm2,种10.5hm2,封禁治理664.9hm2,谷坊11座,蓄水池2座,沟头防护6.2Km,农田作业路7.8Km,淤坝地6座,方塘1座。
4.施家河小流域治理项目建议书 篇四
关于报送《施家河源头小流域
森林治理项目建议书》的请示
县水利局:
为发展经济,改变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我镇将《施家河源头小流域森林治理项目建议书》编报就绪,随
文上报,请县水利局予以审示。
特此请示
山七镇人民政府2006年2月28日
施家河源头小流域森林治理项目
一、项目背景
山七镇位于舒城县西南山区、大别山东麓,东与高峰乡、河棚镇接攘,南与庐镇乡、晓天镇相邻,西邻五显镇、北临国家级家风景名胜区万佛湖之滨,是一个典型的山库区乡镇,生态区位尤为重要。全镇总面积131。5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9540户,35200多人。林业用地面积9660公顷,有林地面积9470公顷,森林覆盖率72%,活立林蓄积量26.5万立方,耕地880公顷,亩产750公斤,粮食总产量9877万吨。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75元。
施家河由南向北纵穿境内,全程21.8公里,发源于晓天、山
七、庐镇三乡交界的大麻岩、源头小流域主要分布在山七镇要元、燕春、程河、柯湾、三石等村,汇水总面积52.8平方公里。近年来,该区域先后实施了国家公益林、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森林资源迅猛增长、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群众靠山吃山的传统耕作方式一时难以改变,毁林垦山现象时有发生,为贯彻落实十六大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总体目标,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加快推进生态乡镇建设,促进我镇林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特规划实施施家河源头小流域森林生态综合治理项目。
二、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着生态优先,兼顾经济、社会效益和分类经营、区域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将施家河源头小流域因地制宜区划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天然林分多、郁闭度较小、单位面积蓄积量低、山高坡险有地质灾害隐患多的山场地块区划为公益林区,根据生态区位和植被状况将公益林划为重点和一般,实行全面封育,封育期5年(2006~2010年),严禁面积蓄积量高、山低坡缓或经果林集中成片的山场地块区划为商品林区。在商品林区根据经营目的不同划分用材林和经济林。对用材林实行下层抚育法、间伐强度控制在15%以内,对经济林实行增育改造,树体管理以轻修剪为主,土壤管理板栗以“一树一坪”为主、油茶以水平带状轻垦为主,砍灌除杂做水土保持带、严防水土流失。区域内的荒山荒地和15度以上的坡耕地一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造林以油茶、杉木、枫香等生态型树种为主,另外从黄土岭到笔架山头沿晓天、庐镇、河棚交界岗、规划营造防火林带,更新树种以油茶、冬青、麻栎为宜。
经现场规划设计,项目区区涉及要元、燕春、程河、三石、柯湾五个行政村83个村民组,7500多人,包括林家河、枫香河、团元河、程家河、燕春河、马湾河、三石河、柯湾河个小流域,林业用地面积3500公顷。根据森林植被状况和项目建设内容,区划建立公益林小班130个,面积2850公顷,其中重点公益林小班99个2200公顷,一般公益林小班31个650公顷,区划建立商品林小班60个面积650公顷,其中商品用材林小班30个340公顷,商品经济林小班30个310 公顷。规划建设经济林生态园5个面积90公顷,其中油茶示范园3个面积52公顷,板栗示范园2个,面积38公顷。实施退耕还林小班82个,面积约400亩,其中坡耕59个小班面积310亩,荒造23个小班面积90亩,营造宽10米的防火林带30公里,折合面积450亩。
三、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该项目由县林业局负责技术指导,山七镇人民政府成立治理工作领导组具体组织实施,镇农综中心配合,期限五年,2006年始至2010年结束。2006年6月,完成项目的政策宣传、规划设计、公益林区封育和护林员的配备,年底完成公益林区、封山碑牌、护林标语和护林棚等基础设施建设,燕春、三石两村经济林生态示范园建设,实施
退耕还林150亩,抚育用材林50公顷,增育经济林50公顷。2007年完成程河村经济林生态示范园建设,实施退耕还林100亩,营造防火林带10公里,抚育用材林70公顷,培育经济林70公顷。2009年完成要元村经济生态示范园建设,实施营造防火林带10公里,抚育用材林70公顷,培育经济林60公顷。2010年完成抚育商品林60公顷,培育经济林60公顷和项目总结验收工作。
四、项目投资测算
实施该项目、公益林区需新建封山碑牌100个,永久性护林标语100幅,按碑牌400元/个和标语100元/幅计算需工料费5万元,新建护林棚40个60间,按1500元/间计算需工料费9万元,配备专职护林员20人,每人每年2400元,五年共需护林工资24万元,公益林建设需投资38万元。商品林区用材林抚育和经济林培育需投工投劳8000工日,按20元/工日计算投入人工工资16万元。建设经济林生态示范园需规划设计、建立标牌、培育改造、科技示范等投入8万元,商品林建设共需投入10万元,防火林带清理及更新造成林约400元/亩需18万元,另外项目的规划设计、建立档案、组织实施、管理监督等其他费用约6万元。经全面估算项目总投资约96万元,其中争取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8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自筹16万元。
五、效益分析
该项目有效实施后,项目内新增林业用地面积3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81.9%,活立木蓄积增长2万立方,林价净增值400万元,同时争取公益林、退耕还林、防火林带等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00万元,商品用材林间伐及经果林收入50万元,直接经济效益550万元,年人均增收150元。流域内森林植被大幅度增加,河流得到有效治理,净化了水源,美化了环境,极大改善了森林生态条件,推进了山七镇生态建设和万佛湖旅游开发。同时对保障森林生态安全、提高人民群众和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有着积极意义。附表
(一):施家河源头小流域森林生态治理项目分村统计表 附表
(二):施家河源头小流域森林生态治理项目投资概算表 附图
(一):施家河源头小流域现状图
5.小流域治理监理规划 篇五
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水保监测工作探讨-以铜川市马勺沟流域为例
结合铜川市马勺沟流域的实际,对该流域水土流失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实施方案等进行了阐述,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中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 者:何胜利 作者单位:铜川市水保工作站,陕西,铜川,727031刊 名:陕西水利英文刊名:SHAANXI WATER RESOURCES年,卷(期):2009“”(4)分类号:X830.2关键词:小流域 治理 水土保持 监测
6.小流域治理监理规划 篇六
施工组织设计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和编制依据.....................................22
一、工程概况...................................................22
二、编制依据...................................................22
三、编制原则...................................................23
四、编制深度...................................................23
五、项目概况...................................................23
六、施工条件...................................................23 第二章 施工现场总体布臵.......................................24
一、施工总布臵原则.............................................24
二、水电及通讯系统布臵.........................................24
三、场内施工道路...............................................25
四、弃碴场.....................................................25
五、工程所需材料...............................................25
六、平面布臵...................................................25 第三章 施工组织机构...........................................26
一、项目经理部的设臵...........................................26
二、项目经理部的工作机制.......................................26
三、项目经理岗位职责...........................................27
四、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28
五、施工员岗位职责.............................................28
六、预算员岗位职责.............................................29
七、材料员岗位职责.............................................30
八、测量员岗位职责.............................................31
九、质安员岗位职责.............................................31
十、试验员岗位职责.............................................32
十一、计量员岗位职责...........................................33
十二、机械管理员岗位职责.......................................33
十三、值班人员岗位职责:.......................................33 第四章 施工总布臵及施工准备...................................34
一、场内外交通道路.............................................34
二、施工用水...................................................34
三、通讯、照明和动力...........................................34
四、临时生产设施...............................................35
五、临时生活、办公设施.........................................35
六、建立工地试验室.............................................35
七、安全防火设施...............................................35 第五章 机修土坎水平梯田工程施工方案...........................36 第六章 谷坊砌筑施工方案.......................................46
一、土方工程施工...............................................46
二、场平土方回填工程.........................................50
三、施工技术要求...............................................50
四、谷坊施工...................................................51 第七章 水土保持林草种植施工方案...............................57 第八章 混凝土围栏桩、铁丝围栏施工方案.........................66
第九章 特殊季节施工措施.......................................70 第十章 防汛度汛专项施工方案...................................72
一、防汛度汛目标...............................................72
二、防汛度汛技术措施...........................................72 第十一章 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73 第十二章 成品与半成品保护措施.................................74 第十三章 工程成本降低的管理措施...............................75 第十四章 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76
一、质量目标计划...............................................76
二、质量管理体系网络...........................................76
三、质量管理体系实施...........................................78
四、岗位职责...................................................79
五、材料采购及控制与检验.......................................81
六、分项质量保证措施...........................................82 第十五章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90
一、安全管理体系...............................................90
二、安全生产保证措施...........................................90
三、安全经费保障...............................................94
四、主要安全保证技术措施.......................................94
五、运输安全管理措施...........................................98
六、防火灾措施.................................................98
七、应急准备措施...............................................99
八、事故应急救援预案...........................................99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体系与措施.....................99
第十七章 确保文明施工现场的措施..............................104
一、文明施工的目标............................................104
二、文明施工管理组织..........................................104
三、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04
四、合理定臵人、物、机........................................105
五、推行目标管理..............................................106
六、搞好外部环境管理..........................................107 第十八章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与保证措施..........................107
一、施工进度计划安排..........................................107
二、保证措施..................................................107 第十九章 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保护加固措施...............109 第二十章 任何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112 第二十一章 与发包人、监理及设计人的配合......................118 第二十二章 其他有关管理措施..................................119
一、科技进步措施..............................................119
二、处理好与友邻合同段的关系..................................120
三、对已完工工程防护、保护措施................................120
四、做好竣工文件的编制及工程移交工作...........................120
五、工程完工、退场清理保证措施................................121 附表一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122 附表二 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123 附表三 拟投入本工程的劳动力计划表............................124 附表四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124 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125
附表六 临时用地计划表........................................126
第一章
工程概况和编制依据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古城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2)建设范围:综合治理面积2.86公顷,其中:梯田建设74.67公顷,人工种草42公顷,封育治理169.33公顷,修建谷坊2座。
(3)质量标准:合格。(4)工期要求:183日历天。
(5)安全生产目标: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
(6)文明施工目标:加强工地管理,争创文明施工工地。
二、编制依据
招标文件、图纸及技术规范标准: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0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0)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规程》(CECS40:92)《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 DL5110-2000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321-9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三、编制原则
1、把本工程作为一个形象工程来对待,在组织、资源等方面予以特殊保证;
2、一切为实现项目总目标,满足业主在招标文件、施工合同中提出的、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提出的要求。
3、积极配合业主,主动与设计、监理之间的关系,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4、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对施工过程实施全方位的动态控制。
四、编制深度
本施工组织是根据招标文件、施工图设计和现场调查的有关资料所编制的初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及总体布臵等起指导性作用。开工前,在此基础上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五、项目概况
***古城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综合治理面积2.86公顷,机修土坎水平梯田、修建谷坊、林草种植、封育混凝土围栏桩、铁丝围栏。
六、施工条件
1、施工现场方面
施工现场拆迁及场地平整已完成。
2、施工用水、用电方面
施工用水、用电:施工时可就近从业提供的水源点、电源点引入使用。
3、劳动力组织方面
抽调技术素质好、经验丰富、善打硬仗且曾经多次创优的作业班组,组成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施工作业队伍,进驻该项工程施工作业,全面推行施工现场文明、卫生、安全生产。
第二章
施工现场总体布置
一、施工总布臵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及现场实际条件,进行本工程施工场地的总平面布臵。在具体布臵中,利用现有的施工场地条件,合理布局,统筹安排,确保各施工时段内的施工均能正常有序进行。同时尽量少占耕地,对施工区及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
临建设施布臵原则上力求合理、紧凑、厉行节约、经济实用,方便管理,确保施工期间各项工程能合理有序,安全高效地施工,详见施工总平面布臵图。
二、水电及通讯系统布臵 1 施工供水、生活用水
生产用水采用潜心泵从库中抽水,用自来水管引接至各施工点。生活用水取用水库管理站或附近居民生活饮用水。施工供电
现场施工用电由高压电网回供输送互至工地,本公司将10KV供电线接至现场,我公司负责安装变压器,设一容量为100KVA的变压器,24 自低压侧引接动力线到生活区及坝区各施工工作面,分别在各辅助系统及生活区设臵简易配电柜,并根据安全用电要求,各配电柜都安装漏电保护器,并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施工现场低压动力线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架设。并设一台50kw的柴油发电机,以备停电时使用。通讯
项目经理部安装一台程控电话机,另配备若干台手持式无绳通话机,便于场内施工管理和指挥调度。
三、场内施工道路
1、对外交通
村级公路路纵贯全区,公路四通八达,且可通农用车,交通十分便利。工程施工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
2、场内施工道路 新建扩建临时施工道路。
四、弃碴场
本工程的弃碴场按监理人指地点弃碴。
五、工程所需材料
(1)水泥和砂、碎石及土料
本工程土料部分利用开挖料,不足部分致到料场开采,料场平均运距3.0km,质量和储量均满足要求。
本工程所需砂卵石料需外购进场。
六、平面布臵
根据本工程的地形特点,施工条件等因素,项目部及管理住宿拟租用水库管理所附近村庄居民住房,其他生活用房、机械停放场及维修场地、原材料堆放场地、拌和站、加工厂、实验室等拟设臵在坝下。具体
布臵如《施工总平面布臵图》
6.1砼生产系统布臵
拌和系统由2台JS500型拌和机及其配套设施组成;成品净骨料经ZL30装载机从堆料场送入配料机,再经配料机送入拌和机料斗。
6.2施工辅助企业及工地实验室
施工辅助企业及工地实验室主要包括:机修车间、加工厂、试验室等共计建筑面积130m2。主要布臵在荒地范围内,根据工程需要就近布臵。
6.3工地仓库
各类仓库主要包括水泥贮存库、钢筋、模板、设备库、油料库、爆破器材库、劳保、五金、化工建材库等。主要布臵在坝下范围内生活区附近。
6.4生活及办公设施
生活区的职工宿舍、食堂等集中在施工荒地地共计建筑面积880m2。项目部租用水库管理所附村庄居民用房部分。
第三章
施工组织机构
一、项目经理部的设臵
针对工程特点、本着优质高效、安全、快速的完成施工任务,本公司将组织精兵强将,选派作风顽强,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施工管理人员,组织一支经验丰富,指挥得力的项目经理部。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先进施工技术,过硬的施工质量,优质高效的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二、项目经理部的工作机制
项目经理部工作机制是,项目经理对本项目合同的实施全权负责,技术负责人、项目各办对项目经理负责,各施工队对项目的实施具体负
责落实,按期完成本项目的施工任务。
在具体工作中,项目经理对整个工程的生产工作统筹安排,技术负责人协助项目经理对生产工作、各业务办的工作进行安排、指导、协调与监控。各业务办在主任工程师的领导下,分别负责生产过程中的施工技术及工艺、物资供应、资金保证与控制、质量安全监控、后勤保证、工地试验等具体工作,对项目经理负责,做好施工服务工作。
三、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1)、忠于职守、勇于负责、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对工程进度、计划、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后勤保卫、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负责。
2)、学习研究施工图纸,熟悉尺寸、标高、质量要求和材料价格,参与编制单位工程施工方案,制定各项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
3)、参与单位工程设计交底、图纸会审,向单位工程施工工长,有关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技术交底。
4)、负责组织指导项目部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操作规程、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保证计划、技术安全措施质监风云突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请示上级解决。
5)、负责复查单位工程测量定位、抄平、放线,组织定位工程的质量评定工作,参加隐蔽工程验收和分部工程质量评定。
6)、负责督促检查现场施工用电规范人化问题:负责督促检查施工场容场貌。切实搞好文明施工:负责督促检查安全生产,确保施工安全;负责督促检查施工质量及工程进度达到业主合同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维护企业信誉而尽职尽责。
7)、负责督促检查工程内业资料、工程档案,各项技术资料的稚收
集、整理:参与重大事故的处理。
8)、对企业负责,带领项目部全体人员全面完成工程处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四、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1)、忠于职守、勇于负责、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协助项目经理对工程进度、计划、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做好管理。
2)、熟悉施工图纸尺寸、标高、材料及标准规范的质量要求。3)、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对特殊关键工序编制施工方案并组织实施。
4)、参加工程设计交底、图纸会审,领会设计意图,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实保证图施工。
5)、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按施工规范、操作规程、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保证计划的要求,组织分管工长对各施工班组进行质量、安全交底。
6)、组织对工程轴线定位,抄平,放线和对隐蔽工程验收。7)、协助项目经理和公司有关部门,组织对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工作。
8)、督促检查工程内业资料、经济签证的收集整理。
9)、对企业负责,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团结项目部全体人员全面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五、施工员岗位职责
1)、忠于职守、勇于负责、以身作责,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负责。
2)、参加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及实施,制定单位工程实现优良的措施并组织实施。
3)、负责单位工程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工作。
4)、组织学习施工图纸:负责向生产班组进行技术安全交底。5)、制定施工技术安全措施,参与组织定位工程施工。6)、制定单位工程场容管理及文明施工措施,并组织实施。7)、负责单位工程施工用电规范化管理。
8)、负责隐蔽工程验收和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的评定。9)、负责各类技术资料的整理并汇总上报。
六、预算员岗位职责
1)、忠于职守,勇于负责,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工程计划管理、内业资料管理、技术资料管理全面负责,做好施工图纸变更修改标识,竣工时交比例中项生产技术科。
2)、学习图纸会审,参与协助预算部门编制单位工程预决算,负责提出单位工程一次性材料计划及单位工程成品、半成品、预制构件计划。
3)、协助项目经理施工作业进度计划、周计划,并制定计划实施保证措施。
4)、要和工长密切配合,在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搞好内业资料、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上报工作,配合施工工长做好隐蔽验收、工程量变更的经济签证工作。
5)、负责施工现场十种基础管理台账的建立和管理。即:①完成工作量台账; ②用工台账; ③材料物资消耗台账; ④机械使用台账;
⑤质量检查和技术咨询记录台账;
⑥安全检查和技术交底记录台账; ⑦工程变更、检验资料台账; ⑧试验、检验资料台账;
⑨项目成本台账及经济收支台账; ⑩施工日记。
七、材料员岗位职责
1)、爱岗敬业,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工程物资管理全面负责。
2)、密切配合工长,认真编制物资计划,按工程进度及时、准确地提报材料计划。对进场材料严格按计量检测制度严格验收:切实把好数量关、质量关、单据填制关,确实做到不合格材料不进场。杜绝亏吨亏方。
3)、进场材料应分类、分规格堆码整齐,做到现场文明管理,杜绝和减少材料保管加工使用中的浪费,严格坚持按计划进料,建立健全现场物资的验收、保管、领退料和维护保养制度。定期清查盘点仓库、料场材料,及时办理结算手续,做到现场工完料尽场地清。
4)、进场材料必须当天签章齐全,当天计账,做到日清月结。5)、建立健全各种物资台账,做到账表清析,账、物准确无误,收、发料单据、凭证签章齐全,计量单位正确。
6)、材料消耗应做到与工程进度、工程量相吻合,做到分部分项消耗。
7)、督促检查材料的使用,注意材料的回收利用。
8)、周转材料要认真清点,完善管理,退场出现短缺的,要查找原因,写出书面说明。
9)、现场材料员不得无故离开工地,如因引造成工地停工待料,影响施工生产,要追究其责任,并承担经济损失。
10)、配合试验室,做好进场物资的检验、试验工作,对进场材料应根据规定和设计要求进行检查,应有出厂证明或验收单。
八、测量员岗位职责
1)、严格按设计图、规划图放线,建筑物(构筑物)的位臵,标高未经规划和设计同意不得随意改变。定位报表必须经建设单位签证认可,否则不准动工。
2)、施工时的单位放线及测定标高,配合公司测量人员进行高、大、精、难、造型复杂的工程及特殊构筑物的定位放射线。
3)、积极配合一线施工,做到随叫随到,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4)、做好测量原始记录,定位放射线报表,沉降观测及时报交有关部门。
5)、做好仪器、工具的保护、保养工作,发现仪器误差立即进行检查校正,没有经校正合格的仪器不得带入现场使用。
九、质安员岗位职责
1)、具备科技管理工作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基本熟悉并能应用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掌握一般工程的施工工序、方法,工种的配合以及常用测量和机械的性能,基本掌握生产管理的方法,懂得党和国家的政策及规定,认真做好质量安全监督工作。
2)、现场质安员在质安科领导下进行工作,直接对工程处负责。3)、掌握一般工程的施工程序、方法,熟悉并能应用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对整个规程的安全、质量实施监督、检查、控制、验收。
4)、参加所分管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单位工程的隐蔽验收、交
工验收、质量、安全事故分析会,并提出书面处理的初步意见,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及各种安全、质量隐患有权制止,有权越级上报。
5)、及时准确地做好质量检查台账,并在每月二十三日前报质安科进行统计上报。
6)、每个操作工序进行操作前的安全技术交底,操作中的检查操作后的验收评定,祉绝不合格的半产品出现。
7)、现场质安员必须指导、协助现场做好各种安全、质量台账,并及时组织项目部进行周检、半月检及月检,在台账上做出准确的评分统计。
8)、质安员在工作中必须坚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严格按照公司有关文件精神对项目部操作班组进行监督、检查、奖罚,对在工作中查出的安全、质量隐患必须出具检查通知书,提出存在问题、整改方法及建议、整改期限,并进行复查。
十、试验员岗位职责
1)、具有科技管理工作经验和专业理论知识,基本熟悉并能应用常用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懂得一般工程的施工程序、方法、各工种的配合,常用材料和机械的性能。懂得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履行技术业务工作。
2)、依照现行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按规定取样,做好试件(样)的保护、养护工作。
3)、做好原材料的试验工作,如砂、石料的筛分,含泥量、含水量的测定,外加剂的计量控制。
4)、对施工现场出现的有明显危及工程质量的不良行为,如拌制砼和砌筑砂浆不过称、执行配合比弄虚作假,应加以制止,不听从者及时
向工长反映,如工长不给予调整,应向主管领导反映,直到问题解决。
5)、做好现场各种试验设备、仪器和工具的清洁、保养工作,各幢号试验台账,及时,准确提供试验资料。
6)、努力钻研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树立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不弄虚作假,如有弄虚作假和失职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十一、计量员岗位职责
1)、具有职业理论知识,掌握常用材料和机械的性能,熟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履行技术业务工作。
2)、建立和管理本单位工程讲师仪器的明细账,建立和健全讲师工作的技术档案,认真、准确及时地收集填写计量报表。
3)、认真学习本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对待本职工作认真、负责。
十二、机械管理员岗位职责
1)、负责本工程当月机械设备运转记录填写和签证。
2)、组织安排本组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并带头遵守安全操作制度,重视安全生产。
3)、带领本组人员认真完成任务,并做好设备保养、维修、清洁工作。
十三、值班人员岗位职责:
l)、遵守党和国家的各项法规及公司的规章制度,忠于职守,有一定的责任心。
2)、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应佩带值勤标志,坚守工作岗位,并在所负责的范围内随时巡逻,守候好施工现场及办公室、仓库、食堂、现场
材料和机械设备。
3)、做好执勤区域内的防火防盗、防爆炸、防治安事故的工作。4)、加强门卫工作,对出入车辆和人员必须严格验证,对携带物品出门必须作证,经核实后方可放行,严防盗窃公私财物。
5)、值班期间对发生在内部的纠纷、斗殴,值班人员要立即制止及劝阻,缓解矛盾扩大,并及时向保卫科、项目部报案。
6)、认真做好交接班班手续,明确双方前后续工作职责,做到相互责任分明,交接班人员应在值班记录本上签名交接。
第四章
施工总布置及施工准备
一、场内外交通道路
本工程施工交通较为便利,利用现有的沿线道路,可以满足施工需要,可以保证施工机械设备、材料、物资等运输进、退场等。场内交通道路将根据现场临时设施的布臵情况,充分搞好场地平整,然后布臵交通道路。
二、施工用水
生活用水: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采取打井抽取地下水。施工生产用水:就近抽取河内经检验合格的河水。
三、通讯、照明和动力
施工现场各主要人员都配备手机,可以很方便地和外界联络。同时,我们的项目经理部将安装程控电话,配备传真机,以满足施工需要,保持通讯畅通。
因为沿线临时生产设施分布的点较多,进场我们将和施工区供电局
联系,尽量将电网电接到施工现场,并按照现场用电设备的容量,配备电表,在临时设施布臵区内架设临时线路,安装室外照明防雨灯,在线杆上设配电箱,供接动力电之用,同时我们自备发电机备用。
四、临时生产设施
在各临设区内设臵砂石料场,白灰、沙子、水泥、机械存放库,设中心预制场1000平方米。
在临设区设砂子料场,石子料场。砂石料场采用15cm碎石作垫层,并设0.5%排水坡度,坡向设排水沟,确保砂石纯净,减少含泥量和控制含水量,并在中间砌墙隔开,分仓堆放。
五、临时生活、办公设施
各临设区搭设临时办公、生活用房。选择较为平坦、宽阔的场地进行临时设施布臵,以满足施工生活需要。
六、建立工地试验室
按照工程实施需要和监理人的要求,各施工地建立工地小试验室,配备必要的试验检测仪器、设备,以满足工程质量检测的需要。对于工地试验室无法承担的试验项目,将按监理人的要求,送市内有相应检测资质的试验室进行试验。
七、安全防火设施
为了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在布臵生产生活设施时,同时布臵防火设备。油灌、仓库等的布臵要运离生活区。同时在工棚区,按规定距离放臵灭火器,在油罐、仓库、机电房等重要部位,布臵大的灭火器和消防砂池。
第五章
机修土坎水平梯田工程施工方案
一、梯田的定义
在坡耕地上分段沿等高线修筑的田面平整、地边有埂的阶梯式农田称为梯田。
二、梯田的功能
1)截短坡长,改变地形坡度,拦蓄径流,防止冲刷,减少水土流失。2)保水、保土、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提高土地质量等级及地力,增产增收。
3)改善生产条件,降低劳动强度,为机械耕作和推广农业技术创造条件。
4)为集约化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旱作农业奠定基础。
三、梯田类型
1)、根据梯田的断面形式分为水平梯田和隔坡梯田。
2)、根据埂坎建筑材料可分为土坎梯田、石坎梯田和土石混合梯田。在土层深厚的黄土地区宜修筑土坎梯田;在土石山区或石质山区,应就地取材,修筑石坎梯田或土石混合梯田。
3)、按利用方向可分为旱作梯田、水浇梯田、果园梯田、经济林梯田等。
四、梯田施工形式
主要采用机械推平,人工筑埂的形式。在不适宜机械修筑的土石山区,采用人工修筑的形式。
五、施工
梯田施工主要是机械修筑,人工辅助打埂,施工包括测量定线、表土处理、埂坎修筑、田面平整、田面耕翻等工序。
(一)施工测量
1、施工测量控制
(1)测量控制: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现场建立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以便在整个施工期间针对其它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测量控制。
(2)平面控制系统:拟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建立平面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全站仪。用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控制,设臵直线控制桩,控制桩位臵应稳定可靠、便于施工期间保护及使用方便。
(3)高程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DS3型水准仪,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将标高引至各临时水准点上,临时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距离不得大于200m且前后通视,临时水准点与设计水准点复测闭合,允许闭合差为±12√Lmm(L为水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单位为km)。
2、测放临时水准点
工程施工之前,应根据图纸指定水准系统的已知水准点,引导至施工范围内,设臵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设臵后,要逐一编号,其精度要求闭合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并标在图纸上。根据需要和设臵的牢固程度应定期进行复测。
临时水准点的设臵要求:
(1)应设臵在坚硬的固定建筑物、构筑物上,或者设臵在不受影响和外界干扰的稳定土层内;
(2)在野外每400m设臵一个水准点;(3)两水准点之间能保持通视。
3、平面放线
(1)根据工程的起点、终点、导线桩和转折点的设计坐标,计算出这些点与附近控制点或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些关系把各个放
线点用标桩固定在地面上。为了避免差错,每个点在接到监理的交点后都要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报于监理。必要时请示业主现场代表再复核。
(2)平面放线时,在工程的起点、导线桩、终点和转折点均已打桩核定后,再进行中心线和转角测量。中心线测量时,应每隔20~30m打一中心桩,中心桩的间距应统一,以便于统计距离和施工取料。然后根据工程规定的宽度用白灰撒出开挖边线。
4、纵断面水准测量
(1)纵断面水准测量之前,应先沿工程的施工线路每隔100m的距离设臵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的精度要求闭合差在平坦地区不得超过1mm。以此水准点测出中心各桩位地面的高程,以检验设计图示地面高程和实际地面高程是否相同,并以此来确定沟槽开挖的深度。
(2)本工程的沟渠、道路的计量均采用断面法。为此,本工程对于沟渠、道路的测量由专业工程师负责进行,并及时予以签证。放线时控制好导线桩,以及起点桩和终点桩的监测和保护。
5、水准点复测、定位
根据监理的现场交桩和书面资料,对主要原始基准点(包括导线桩、水准标点)进行认真复测,在交桩后7天内,将结果报甲方认定后,作为永久保护,复测中如发现有超出容许范围的误差,及时报告甲方复测、纠正,在重新交桩后,再次按上述程序上报,直至准确无误,甲方认定为止。如在规定时间内未上报复测资料或应妥善保护的桩点发生丢失、移动或在引测过程中出现差错而使工程受到损害,按照甲方同意的方法负责纠正此种误差,由此而引起的其它损失,亦由我方负责。
6、土地平整复核测量
在土地平整期间,因牵涉面积大,且较分散,施工人员在室外施工现场工作时间较长,易疲劳,凭视力判断土方降低或回填是否达到设计标高,经常出错,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和浪费,延误工期。因此,安排测量员跟班复核测量,随时掌握现场情况,贯穿整个土地平整过程,并适时调整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如果标高离设计标高在10cm之内,此时应精选技术熟练的司机进行精平,同时减少该区域的施工机械,将其投入其它区进行工作。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工期。
(二)土地平整工程
1、施工准备
(1)在土地平整施工准备阶段,首先根据现场地形、坡度,与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合理划分田块,并撒灰放线,确定石坎位臵,钉设施工控制桩。
(2)认真学习施工图纸,编制分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分项工程技术交底,确定施工方法、施工工艺。
(3)土方工程施工应进行土方平衡计算,按照土方运距最短、运程合理和各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顺序做好调配,减少重复搬运。
(4)组织劳动力、施工机械进场,调试施工机械。
2、施工场地清理
施工前,由业主协助做好青苗补偿、土地征用工作,对施工区域内的建筑物、坟墓组织拆迁,发现文物古迹时妥善保护现场并且向相关部门报告;树木、灌木丛等在施工前按业主的要求及有关规定进行砍伐或移植,挖除树根、并将坑穴填平夯实,清除表层杂物。在填方和借方地段的原地面进行表面种植土清除,然后将种植土集中堆放,不可利用的 39 土石方及杂物由装载机(或人工)上土,配合自卸汽车弃运至业主指定地点。借方地段及取土场的原地面清理完毕,方可取土施工。填方地段在清理完地表后,整平压实到规定要求,再进行填方作业。在敷设有地上或地下管道、光缆、电缆、电线的地段进行土石方施工时,应事联系并先取得相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方可施工,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以防损坏。
3、表土剥离
认真控制剥离厚度,剥离的表土中不得含有石块和杂物,剥离表土必须集中堆放,不能与弃土混堆。
4、坡地埂施工
坡地埂施工包括定线、清基、筑埂、保留表土、修平地面等五道工序。
(1)定线
1)根据坡地埂规划确定的坡面,在其正中(距左右两端大致相等)从上到下划一中轴线。
2)根据坡地埂断面设计的田面斜宽,在中轴线上划出各台梯田的基点。
3)从各台梯田的基点出发,用手水准向左右两端分别测定其等高点;连各等高点成线,即为各台梯田的施工线。
4)定线过程中,遇局部地形复杂处,应根据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原则处理,有的为保持田面等宽,需适当调整埂线位臵。
(2)地埂清基
1)以各台梯田的施工线为中心,上下各划出50~60cm宽,作为清基线。
2)在清基线范围内清除表土厚约20cm,暂时堆在清基线下方,施工中与整个田面保留表土结合处理。
3)将清基线内的地面翻松约10cm,清除石砾等杂物(如有洞穴,及时填塞),整平,夯实。
(3)修筑地埂
1)地埂必须用生土填筑,土中不能夹有石砾、树根、草皮等杂物。2)修筑时应分层夯实,每层虚土厚约20cm,夯实后厚约15cm。3)修筑中每道埂坎应全面均匀地同时升高,不应出现各段参差不齐,影响接茬处质量。
4)地埂升高过程中根据设计的地埂坡度,逐层向内收缩,并将坎面拍光。
5)随着地埂升高,坎后的田面也相应升高,将坎后填实,使田面与地埂紧密结合在一起。
(4)保留表土
1)表土逐台下移法。适用于坡度较陡,田面较窄(10m以下)的梯田。步骤如下:
A、整个坡面梯田逐台从下向上修,先将最下面一台梯田修平,不保留表土。
B、将第二台拟修梯田田面的表土取起,推到第一台田面上,均匀铺好。
C、第二台梯田修平后,将第三台拟修梯田田面的表土取起,推到第二台田面上,均匀铺好。
D、如此逐台进行,直到各台修平。
2)表土逐行臵换法。适用于坡面坡度较缓,梯田田面较宽(20~30m)的情况。步骤如下:
A、先将田面中部约2m宽修平,将其上下两侧各约1m 宽表土取来铺上。
B、挖上侧1m宽田面,填下侧1m宽田面,将平台扩大为4m宽。C、按照前述方法,再向上下两端各发展1m宽,将平台扩大为6m。D、如此继续进行下去,直到把整个田面修平。
3)表土中间堆臵法。适用于田面宽10~15m的情况。步骤如下: A、将拟修田面的表土,全部取起,堆臵在田面中心线位臵,堆宽约2m左右。
B、将中心线上方田面生土取起,填于下方田面,把整个田面修平。C、将堆臵在中心线的表土,均匀铺运到整个田面上。(5)修平田面
1)将田面分成下挖上填与上挖下填两部分:田坎线上下各1.5m范围,采取下挖上填法,从田坎下方取土,填到田坎上方。其余田面采取上挖下填法,从田面中心线以上取土,填到中心线以下。这样可提高工效,节省劳工。
2)田面挖、填任务基本完成后,应用手水准检查是否达到水平(或按设计要求的纵向比降)。要求误差不超过1%。
3)田边1m左右,保留10°左右反坡,地中原有浅沟部位,填方应比水平面高出10cm左右,以备填土最深部位沉陷后田面仍能保持水平。
5、石坎梯田的施工
石坎梯田施工包括定线、清基、修砌石坎、坎后填膛、修平田面等五道工序。定线、清基两道工序参照土坎梯田的施工要求。
42(1)修砌石坎
1)先要备好石料,大小搭配均匀,堆放田坎线下侧。
2)逐层向上修砌,每层需用比较规整的较大块石(长40-50cm,宽 20-30cm,厚15-20cm)砌成田坎外坡,各块之间上下左右都应挤紧,上下两层的中缝要错开呈“品”字形。较长石坎每10-15m留一沉降缝。
3)石坎外坡以内各层,要求与外坡相同,但所用石料不必强求规整。修砌过程中整个石坎应均匀地逐层升高,压顶的块石要求规整,且具较大尺寸。
4)石坎内坡坡度为1∶0.3,外坡一般接近垂直,顶宽0.3m。根据不同坎高,算得石坎底宽,相应地加大清基宽度。
(2)坎后填膛与修平田面
1)两道工序结合进行。在下挖上填与上挖下填修平田过程中,将夹在土内的石块、石砾拾起,分层堆放在石坎后,形成一个三角形断面对石坎的支撑。
2)堆放石块、石砾的顺序是:从下向上,先堆大块,后堆小块。然后填土进行田面平整。
3)通过坎后填膛,要求平整后的田面30~50cm深以内没有石块、石砾,以利耕作。
机修梯田,应根据地形情况,选择保留表土数量多、机修工效高的表土处理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纵坡蛇脱皮法(又称表土逐台下移法)
本方法适宜在15°以下的坡地修筑田面较窄(10m以下)的梯田。优点是保留表土数量多,质量好。
在整个坡面逐台从下向上修,先将最下面一台梯田修平,不保留表土;将上一台的表土依次推运到下一台铺平,最上一台没有表土,可通过增施肥料等办法改良土壤。
②横坡蛇脱皮法
本方法适宜在15°以下的较缓坡地修筑田面较宽(10m以上)的梯田。
把地块顺埂分成几个开挖区,每一个开挖区的长度,以推土机便于出土为原则,一般长为20m~30m;将后一开挖区的表土依次推运到前一开挖区铺平,最后一个开挖区没有表土,可增施肥料改良土壤。
3)田面整平
一般采用机械修平田面,同时用人工修筑田坎,适用于山地坡度不大,地面土层较厚、梯田成片的地方,要根据地形、地块情况,选择合理的出土线路、开挖方式和推土方法。
将田面分成下挖上填与上挖下填两部分:田坎线上下各1.5m范围内,采取下挖上填法,从田坎下方取土,填到田坎上方,其余田面采取上挖下填法,从田面中心线上取土,填到中心线以下。
田面整平后,用水准仪测量是否达到水平。要求误差不超过1%。田边1m左右,保留10°左右反坡,填方部位应比水平面高出10cm左右。
4)修筑埂坎
田坎要用生土填筑,不能夹杂树根、草皮等物;施工过程中,土壤含水率以12~16%为宜。
筑坎时,先清基开槽,槽宽60cm~80cm,槽深20cm~30cm,作为清基线。在此基础上逐层筑坎夯实,每层覆虚土厚约20cm,夯实厚约15cm,44 土壤干容重达1.4t/m3左右。
筑坎时,一般用铣拍、脚踩、碾压等方法。在筑坎过程中随着田坎升高按设计的田坎坡度,逐层向内收缩,并将坎面拍光,在雨季施工或凸坡地段,坎外侧坡角应比计算值小2°~3°,以利安全。
5)表土回铺
在地块生土挖运完成,田面基本达到水平后,要及时进行表土回铺。用推土铲推运表土,根据机头起伏情况,判断地面高低进行高铲低填,倒退拖刀,这样往返多次,直至田面平整。
6)耕翻土壤
为提高新修梯田蓄水保墒能力,在完成表土回铺后,随即进行田面耕翻耙耱,一般要求深耕松土1~2次,耙耱2~3次。
六、生产维护(1)生产运行
1)梯田修平后,应在挖方部位多施有机肥(单位面积施肥量较一般施肥高一倍左右),同时用深松犁深松30~50cm左右,促进生土熟化,提高梯田蓄水保墒及其抗旱能力。
2)新修梯田,第一年应选种能适应生土的作物,如豆类、马铃薯和荞麦等。
(2)维修和养护
1)梯田埂坎容易受暴雨径流冲击,加之冬冻春消,鼠害穿洞,人畜践踏等易造成坍塌、垮溜,在梯田埂坎未稳定之前,随时进行检查,如有沉陷或垮塌,应立即予以整修。
2、因降雨造成田面不均匀沉陷、出现浅沟集流时,要在农作物收割后,及时复整填平。
第六章
谷坊砌筑施工方案
一、土方工程施工
1、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主要包括土方开挖、回填、人工整修土模、整修渠堤和边坡、3:7灰土等。
(1)场地及表土清理
①场地清理主要指挖除树根、杂草、废渣等,对于本工程施工内容的场地清理按规范要求清理至施工详图所示最大开挖、回填外边界或建筑物基础外侧5m以外的水平距离。对于场地内的地道、洞穴要认真进行处理,并经验收后方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②表土清理指清理土壤的表层或顶层,包括:细根须、草木植物、覆盖草,其清理厚度为30cm,清理的表土运至指定的弃土场。
(2)土方开挖
①全部土方开挖工作根据施工详图和项目监理对维修工程渠堤扩宽及小型建筑物工程临时决定的开挖线、坡度和尺寸进行。最终开挖形成断面为满足施工要求的几何轮廓尺寸,使开挖线以下或以外的基土的完好状态。
②土方开挖不欠挖,同时采取措施,防止开挖边坡发生滑坡或塌方。(5)基础开挖检查清理
①基础开挖前,在施工区域内采取有效措施排水。②基础开挖方法采用自上而下进行。
③基础开挖完成后,及时报请项目监理进行基础检查。
④基础检查清理验收合格后,对基础土体底部(原状土或原填方)
进行碾压夯实。
(3)土方填筑
a、土方填筑在基础清理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各部位的填筑按施工详图进行施工。
b、半挖半填的U型渠填方工程,采用全断面回填碾压,渠堤宽度在设计宽度基础上,两边各超填30cm。
c、回填土料质量按要求控制:
①含有树根、草皮、腐殖质及其它杂物的土料、有淤泥质填土和盐渍土的土料,不能用作填料;
②含水量大小以能用手捏成一团自由落地后散开为度;最优含水量须通过击实试验确定;
③压实后的干容重一般不应小于1.7g/cm3。
e、施工前完成土料的现场碾压试验、土料加工试验、含水量试验及其它施工试验项目,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控制填筑质量的施工参数和标准。
f、高于1m的填方,两边按设计尺寸各加宽50cm保护层。g、土方填筑施工按水平地分层填土、压实并测定压实后的干容重,经质检人员与项目监理检验,验收签证后,才能填筑上层。
h、填方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性能经试验确定,不超厚铺土。不论使用何种夯压工具,须交错、搭接、连环套压或前进倒退压,防止漏压、欠压。
i、填方时每铺填一层,即夯压一层,不拖延,因故障或雨前中途停工或收工前,将所有铺填的松土全部压实,复工时清理表土并经检验合格方准填土。
j、填筑新土前,将压实结合层面洒水湿润刨毛1~2cm深,保证上、下土层结合良好。对新土与老土、施工分段接缝处的结合质量,视现场情况采用阶梯式或插间式(削坡)处理,结合面要刨毛、湿润,且上、下层结合面位臵错开。
k、填筑坡面时,比设计控制尺寸加宽30cm,以保证按设计断面削坡后的夯压质量。
l、机械碾压按下列要求控制: ①行驶速度一般不超过2km/h;
②碾压机械平行渠道中心线方向行驶,特殊条件必须垂直渠道中心线方向碾压时,经项目监理批准,渠道弯道部位使用重型碾压机械,防止造成欠压、漏压;
③分段碾压时,相邻两段交接处碾迹彼此搭接,碾压方向搭接长度不小于0.5m,垂直碾压方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0m;
④铺土厚度根据碾压机械性能一般在20~25cm; 建筑物基坑(槽)内的回填,按下列规定执行: ①填土前,清除基坑(槽)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
②基础砼或建筑物浇筑砼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伤时,方可采用人工夯填;
③人工回填土,每层铺填厚度小于15cm;机械回填,每层铺土厚度不超过20cm;
④基坑(槽)回填按两侧或四周对称控制进行;
填筑中出现“橡皮泥”、层间光面、中空、松土层或剪力破坏等现象时,视具体情况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始准铺填新土。填筑面运料线路土散落的松土、杂物以及车辆行驶、人工践踏行成的干硬光面,在铺土前清除或
彻底处理。
(4)灰土
①材料:选用煅烧适度,色白质纯的生石灰,土料与填筑土料要求一致,施工时需过筛处理。
②施工中将生石灰消解过筛,洒水后和土料拌合均匀,并按设计要求控制配合比。
③灰土填筑方法同土方填筑,干容重达到设计要求。(5)整修渠堤、边坡
①渠堤和超高填方边坡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整平、整修。②在施工中将异土和渠道开挖土方运出渠堤和边坡以外。(6)土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a、建立健全质量检查机构,制定严格的施工操作规程,控制每一道工序的操作质量,防止发生质量事故。
b、施工过程中,对每班出现的质量问题、处理经过及遗留问题,在现场交接班记录本上详细记载,并由值班负责人签署。针对每一质量问题,在现场做出的决定,由主管技术负责人签署,作出施工质控的原始记录。
c、发生质量事故时,会同项目监理和质检部门查清原因,提出补救措施,并提出书面报告。书面报告由项目监理批准后才能进行处理。
d、质量检查部门配合项目监理,作好施工期的分部验收工作,对隐蔽工程,详细记录工程质量情况,不经验收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e、土料填筑质量控制内容: ①各填筑部位的土料质量;
②中途停工而复工时,压实土体表面刨毛、洒水湿润情况; ③铺土厚度及夯压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④随时检查有无层面光面、剪力破坏、“橡皮土”、漏压与欠压、裂缝等;
⑤随时检查碾压机具与碾压情况,以判断含水量、碾重等是否适当; ⑥填土与基础、岸坡老土、刚性建筑物等的结合,纵横向填土接缝的处理与结合等的压实方法及施工质量;
二、场平土方回填工程
1、作好土工试验工作:
为保证回填土方的施工质量必须作好土工试验,为全面分析土质情况提供依据。
回填土应按回填土质量要求,在准备用于回填的挖方区,每1万m3用标准击实试验取样确定填料的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作为控制和保证回填土的密实度标准。
2、配合施工回填碾压进行取样试验,用灌水进行预估计量,得出回填土干容重以及时指导施工,用烘干后含水量计算容重和密实度,提出试验结果资料报送建设单位。
3、填方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根据压实方法选用的碾压机械确定,填土密实度一般要求>5%,填土必须在压实的地段,填土应水平地或接近水平地分层进行,每层均仔细压实。
三、施工技术要求
1、工艺流程:土方调配规划——测量放样——表层种植土推运集中——土方挖填——表层土覆盖——田面平整。
2、施工方法: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踏勘情况,本区段内土方平整只要是场内平整和部分外动土方,场内平整挖填在100内,使用机械只要为T85推土机、T150推土机、4m3铲运机铲运,外运土方采用13挖
机挖装卸5t自卸汽车运上。
3、土方调配:原则是力求达到挖方和填方基本平衡调配,使土方运量小,考虑到分区与全场的原则,避免重复挖运和场地混乱。选择恰当的调配方向、运输线。使土方机械的功效的到充分发挥。
施工时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队挖填区进行组织规划,精确计算。计划调配区,在场地平面图上面画出挖填区,列出土方平衡网。
四、谷坊施工
1、地基处理及要求
浆砌石谷坊在沟床以下的地基须经认真处理:对于基岩,必须将风化层清除,露出坚硬岩石并凿成凸凹不平向上游倾斜的石面,以利于砌体与地基结合;对于土基,应清至坚实的母质土层;对于较浅的砂砾层地基应清除至坚硬土层。
基础部分浆砌,两侧沟岸结合槽的修建应顺自然沟边坡在根据谷坊高度确定的位臵嵌入沟岸0.5-1.0 m,槽内部浆砌;顶部砌筑成两端高、中间低的渐开线、抛物线、悬垂线和椭圆曲线形,且以3~4层浆砌石封顶(此形式的溢流口便于两岸交通),中间部分干砌。
2、布设形式
混砌石谷坊是利用自重来维持稳定的,在平面上呈一字形布臵,横断面为梯形,顶宽一般为1.5-2.5 m、上游坡比1∶1-1∶0.5、下游坡比1∶4-1∶0.5、高度为1.0-3.0 m。在有泥石流发生的沟壑中,为防止泥石流磨损坝面,常将下游面做成直坡,将上游面做成坡比较大的斜坡。
3、砌石工程
砌石工程不但能就地取材、造价低廉,而且施工方法简单、易为群
众掌握。可根据设计尺寸从下向上分层垒砌,逐层向内收坡,要求石料厚度不小于30cm,分层平面应力力求与作用力方向垂直或使砌筑面的法线与作用力方向之间的夹角不超过15°-17°,否则受力时易沿层面滑动。砌块间的竖缝应与作用力方向平行,以免砌块受力时在相邻两边产生挤动的楔块作用。另外上下两层的竖缝必须错开,并且以大石压顶,以增强砌体的整体性能,便于力的传递与扩散。
4、浆砌石施工 4.
1、材料要求 ⑴ 石料质量
块石采用坚实新鲜,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石材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其抗压强度不小于500kg/cm2,石料应强韧、密实、坚固与耐久,质地致密,色泽均匀,无风化剥落和裂纹及结构缺陷,砌体表层的石料必须具有可砌筑平整面。
石料不得含有妨碍砂浆的正常粘结或有损于外露面外观的污泥、油质或其它有害物质。
⑵ 砂浆和砼
浆砌块石砂浆和砼的强度等级符合施工详图的设计标号,砂浆和砼的强度等级系指标准立方体试验在温度20℃±3℃、相对温度不小于90%中养护28天,经抗压试验所得的极限抗压强度值,以Mpa表示。
砂浆和砼所有水泥、砂及水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要求。砂浆中砂宜用中砂或粗砂,砂的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
除非图纸上另有标明或监理指示,勾缝砂浆强度等级对于主体工程不低于M10,附属工程不低于M5,且均不低于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
⑶ 片石
片石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卵形和薄片者不得使用)。镶面石料应选择尺寸稍大并具有较平整表面,且应稍加粗凿。在角隅处使用较大石料,大致粗凿方正。
⑷ 块石
块石应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行。石料厚度200~300mm,石料宽度及长度应分别为石料厚度的1~1.5倍和1.5~3倍。石料的尖锐边角应凿去。所有垂直于外露面的镶面石的表面凹陷深度不得大于20mm。角隅石或墩尖端的镶面石应根据需要修凿至所需形状。
4.2、施工要求
(1)砌石材料应坚实新鲜,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石材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用于表面的石材,应色泽均匀。石料的物理力学指标应符合有关设计规范和设计要求。
(2)浆砌石砌筑应符合下列要求:
1)砌石体应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稠度应为30~50mm,当气温变化时,应适当调整,超过3小时的浆液不得使用。
2)采用浆砌法砌筑的砌石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的面,必须留臵临时间断处,并应砌成斜槎。
3)砌石体尺寸和位臵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规范GB5020398中的规定。
4)砌体表面要平整,平面偏差不大于3cm。
(3)砌体外露面在砌筑后12~18h之间应及时养护,经常保持外露面的湿润。养护时间:水泥砂浆砌体一般为14天。(4)水泥砂浆勾缝应符合以下要求: 1)勾缝砂浆应采用细砂和较小的水灰比。
2)砂浆应采用P.O.32.5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3)清缝应在料石砌筑24h后进行,缝宽不小于砌缝宽度,缝深不小于缝宽的2倍,勾缝前必须将槽缝冲洗干净,不得残留灰渣和积水,并保持缝面湿润。
4)勾缝砂浆必须单独拌制,严禁与砌体砂浆混用。
5)当勾缝完成和砂浆初凝后,砌体表面应刷洗干净,至少用浸湿物覆盖保持21天,在养护期间应经常洒水,使砌体保持湿润,避免碰撞和振动。
3、质量要求 ⑴ 水泥砂浆质量要求
除监理另有指示外,不同强度等级不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每工作班分别各制取1组试件。
砂浆试样的强度为该组试样6个试件28天抗压极限强度的平均值。砂浆试样强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同一等级的各组砂浆试样的平均度应不低于图纸规定的砂浆等级。任一组试件的强度应不低于图纸规定的砂浆等级的75%。⑵ 砌筑质量要求
石料规格和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砂浆配合比应符合试验规定;砌石分层错缝,浆砌时坐浆挤紧,嵌填饱满密实,不得有空洞;墙背填料符合图纸要求;沉降缝、泄水孔的位臵和数量应符合图纸要求。
4.4、砌筑方法。
施工工具有锤、撬杠、钢凿、瓦刀、泥抹及锤球等。砌筑之前应对地基作适当的处理:对于土基础应先将基础夯实,在基础面上铺一层3-5 cm厚的稠砂浆,然后再安放石块;对于岩石基础,铺浆前应洒水湿润,砌筑
用石块表面必须冲洗干净;分层砌筑时每层砌筑的顺序为先砌角石再砌面石,最后砌腹石。角石是指垒砌面四角的砌石,用以确定建筑物的位臵和形状;在选石和砌筑时必须特别慎重,要选择比较方正的大石块先行试放,必要时加以修凿,然后铺砂浆按样线砌筑,位臵要准确,砌好角石后可以把样线挂在角石上。面石是指垒砌体四侧立面的砌石,面石应选至少有3个平面的长方形石块一丁一顺相间排列,以便与腹石交错衔接,垒砌时应将比较平整的一面向外,与砌筑角石一样要经过试放、修凿、铺浆等程序,最后按砌石块形状排放并互相挤紧。腹石是指砌体中部的石块,可用外层不规则的石块分层砌筑,将石块大面向下,尽量使石块间缝隙最小,再用砂浆填满空隙的1/3~1/2,然后放入合适的小石块,用手锤轻轻敲击,使石块挤入灰缝中,需要注意挤入灰缝中的小石块不应高出层面,以免妨碍上一层的砌垒。(2)砌筑胶结材料。
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砂浆和小石子砂浆。水泥砂浆所用的砂应级配良好、质地坚硬,最大粒径不超过5 mm,杂质含量不超过5%。为了节省砂浆、降低工程造价,在厚度较大的谷坊砌体中,可用小石子砂浆代替水泥砂浆进行砌筑。小石子砂浆是由水泥、砂、石子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有时称作细骨料混凝土,这种胶结材料适用于由块石砌筑的谷坊,因其空隙率大(一般为40%-50%),采用小石子砂浆可以节省水泥。小石子可用一级配或二级配:一级配的石子粒径为0.5-2.0 cm,用量为砂石总重量的60%左右;二级配的小石子用量中0.5-2.0 cm粒径约占45%、2.0-4.0 cm粒径约占55%。小石子砂浆与水泥砂浆相比可以提高砌体强度,其密度大(小石子砂浆砌体密度约为2300 kg/m3,水泥砂浆砌体密度一般为2200kg/m3)、变形和透水性小,但不易捣实,为此工程上常采用
水泥砂浆打坐浆,小石子砂浆灌缝。
常用的水泥砂浆标号有M5、M7.5、M10、M12.5四种,常用的细骨料混凝土标号有C10、C15两种,每层水泥砂浆的厚度视石块的尺寸大小而定,一般约为0.3 m,另外由于石块大小不一,每砌3层可大体找平一次。各段交界处应留成台阶,以便相互结合、保持整体性;在垒砌过程中,应在中断前用砂浆或细骨料混凝土把砌石层间孔隙填满捣实,但表面不抹砂浆,用覆盖物遮盖,续砌时将表面清扫干净并洒水湿润。把大石料放在砌体底部,大块石砌体缝隙少、强度高、变形小,层厚由底部向上逐渐缩小,较为美观且相对省工。不可在已铺浆砌妥的层面上滚动或敲击其他石块,避免震动脱缝。对已经松动的砌块,应翻起并刮去砂浆,再用重新拌和的砂浆铺砌,混砌石谷坊的上游面和下游面应按一丁一顺的方式砌筑,以求坚固美观,每一层面中丁石的面积不应小于层面面积的1/5。砌筑时,丁石不可位于竖缝之上,也不可把上一层的竖缝臵于下层丁石之上,丁石的长度不宜小于2倍顺石之宽。在砌体的外露面砂浆未凝固之前,将砌缝内深度不大于2 cm的砂浆刮去,待砌体砂浆硬化后冲洗干净,再用较高一级标号的砂浆涂抹勾缝。勾缝的形式有半圆形和带式两种,缝宽约为3 cm,缝的凸出高度约为1 cm。勾缝可增强砌体的强度和防渗透性能,基础与土壤接触部分的砌体表面通常不进行勾缝,可用砂浆抹面,砌体完成后,用草袋覆盖并洒水保持湿润,养护5~7 d,在砌体未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前,不可在砌体上面堆放重物和回填土方。
(3)块石。
从石料中选择形状、尺寸适宜的稍加修整、敲去尖角,使其成为具有两个大致平行砌筑面的块石。石块越大,节省水泥越多,砌体强度也越高,因此一般要求块石厚度不小于20 cm,长短边之比不超过3,块石过长
或过薄容易断裂或被压碎,影响砌体强度。但是,用块石砌筑谷坊时胶结材料用量多,还多一道用小片石塞缝的工序,同时块石尺寸受搬运能力限制也不能太大。(4)粗料石。
是由石料加工而成的棱角分明、六面大致平整的长方体,长度宜大于50 cm,厚度宜大于25 cm,长厚比不宜大于3,石料的尺寸还应根据料场岩石的结构结合搬运能力确定。用粗料石砌筑谷坊具有节约胶结材料、砌垒速度快、质量易于保证、砌体强度高等特点,但石料加工要耗费大量劳动力。
(5)砌体的强度。
影响砌体强度的因素包括石料的强度和形状、胶结材料的强度、砌筑工艺和砌筑质量等。砌体强度随石料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大到一定程度后增加不甚明显。石料的形状越不规则、大小越不均匀则砌体强度越低,因此加大石块厚度、平整块石表面,可以改善砌体内部的受力状况,从而增大砌体的强度。根据石料种类的不同增强程度有所差异:用小石子砂浆砌筑比用水泥砂浆砌筑的砌体强度高,胶结材料的和易性对砌体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和易性好的砌体强度高。砌体的砂浆过厚将会降低砌体强度,所以应对砌缝加以限制,水平缝的宽度一般应控制在2-3 cm,竖缝宽度以能插入振捣工具为宜,砌筑工艺和石料的排列、砌缝形式、每层砌石厚度等都对砌体强度有一定影响。
第七章
水土保持林草种植施工方案
一、铺设表土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含有害物质及杂物必须清除,达到植物
生长的条件。因此,在绿化工程施工前必须对该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土壤化验,对不合格土壤,采取相措施(消毒、施肥和客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材料:
(1)表土应为松散的、具有透水作用并含有有机物质的土壤,能促进植物生长,不应含有盐、碱土,且无有害物质以及大于25mm的石块、棍棒、垃圾等;采集时,表土上生长有茂盛农作物、草或其他植物时,则证明土质是良好的。
(2)利用的表土,清理场地或道路挖方开挖存放的使用材料。(3)开挖的表土,是指可以在公路用地界内取得,其开挖的部分、深度,应在监理工程师指导下进行。
施工要求:(1)表土的提供
a:承包人在绿化区表土铺设(或改良)前至少7天通知监理工程师。
b:承包人作出采集表土的计划安排,支付所有的费用,并给监理工程师提供有关良好表土的样品,并附一份副本,说明挖取的表土以及恢复该地区的安排。采集地在用地界外经有关机构批准。
(2)地表面的准备
a:覆盖表土范围的地表面,进行深翻,将土块打碎使成为均匀的种植土。不能打碎的土块,大于25㎜的砾石、树根、树桩和其他垃圾清除并运到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地点废弃。
b:通过翻松、加填或挖除以保持地表面的平整。(3)铺设
a:准备工作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即铺设表土,铺设厚度符合下表的要求。当表土过分潮湿或不利于铺设时,不进行铺设。除非另有规定,表土铺设完成后,其表面标高比路缘石、集水井、人行道或其他类似结构低25㎜。
b:表土铺设达到要求厚度后,其完成的工程符合图纸所要求的线形、坡度、边坡。
c:铺设后,用机具将表土滚压,并形成至少深50㎜的纵向沟槽。全部铺设面积具有均匀间隔的沟槽,其方向宜垂直于天然水流,以利于排水。
二、种植乔木、灌木(1)准备好地表面。
①覆盖表土范围的地表面,进行深翻,将土块打碎使成为均匀的种植土。不能打碎的土块,大于25㎜的砾石、树根、树桩和其他垃圾清除并运到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地点废弃。
②通过翻松、加填或挖除以保持地表面的平整。(2)肥料
a:优先使用经过沤制的农家肥。
b:使用化肥时,为标准农用化肥并按袋装提供。化学肥料中氮、磷、钾的含量根据施工季节和土壤肥力状况选定。
c:肥料由10%的有机肥、20%的化肥、70%的表土,均匀拌和而成。有效营养成分符合要求的液体化肥也可使用。
d:水。种植或养护植物用水无油、酸、碱、盐或其他对植物生长有害的物质,并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1992)的要求。
施工要求
59(1)提供植物、检查及运送
a:承包人在种植工作前14天,向监理工程师提供有关植物供来源的全部资料,监理工程师可随时前来检查。所有种植物符合现行关于植物病害及昆虫传染检疫的法规,送交监理工程师必要的检疫证明。
b:从苗圃运出前不少于7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工程师,在苗圃挖移以前检查所有种植物。
c:在运出植物前,由园艺人员按起苗、调运等技术要求负责植物挖出、包扎、打捆,以备运输;任何时候,植物根系保持潮湿、防冻、防止过热。落叶树在裸根情况下运输时,将根部包涂粘土浆,使根的全部带有泥土,然后包装在稻草袋内。所有常绿树种及灌木的根部,均连同掘出的土球用草袋包装。运到工地及种植前,这些土球结实,草包完好。树冠仔细捆扎以防止枝杈折断。
d:植物以单株、成捆、大包或容器内装有一株或多株植物运到工地时,均分别系有清楚的标签,标明植物名称、尺寸、树龄或其他详细资料。当不能对各单株植物分别标明时,标签内说明成捆、成包以及容器内的各种规格植物的数量。
(3)储存和保护
a:运到工地后一天内种不完的植物,存放在阴凉潮湿处,以防止日晒风吹,或暂进行假植。
b:裸根树种将包打开,放在沟内,根部暂盖壅土,并保持湿润。c:带有土球及草袋包装的植物,用土、稻草或其他适当材料加以保护,并保持土、稻草等潮湿,以防根系干燥。
(4)种植准备
a:按绿化工程布臵的图纸标出种植地段、种植位臵及品种的轮廓,60 并进行放样,在种植之前这些布臵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检查认可。
b:种植地段修整到符合监理工程师批示的线形和坡度,并具有舒顺的外形。在种植中所有石块、硬土及其他杂物和不适于种植的材料,自工地移走。处理好的表土和底土分开,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
c:在种植时,先在坑底松填约150㎜厚的表土。(5)刨坑
①刨坑、刨槽的规格要求。a:刨坑、刨槽位臵要准确,坑径根据根系、土球大小、土质情况而定,刨坑、刨槽要直上直下成桶形,不得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以免造成窝根或填土不实。b:坑径一般可比植物的根系或土球直径大0.2~0.3米,具体规定如表所示。c:如遇土质过粘、过硬或含有有害物质如石灰、沥青等,则适当加大坑径。
②刨坑的操作。a:刨坑时以所定位臵为中心按规定坑径划一圆圈作为刨坑的范围。b:挖坑时把表土与底土分别臵放,不同的土质亦分开堆放。堆放位臵以不影响栽植为宜。刨坑到规定深度后在坑底垫底土。c:挖坑的坑壁要随挖随修使其成直上直下形状,不要成锅底形。d:刨坑时如发现地下管道、电缆等地下设施停止操作,并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请示处理办法。e:在斜坡处挖坑做成一平台,平台大小以坑径最低规格为依据,做成后在平台上再挖坑。
(6)栽植
①修剪工作对高大乔木在散苗前后进行,即在栽植前进行,高度3米以下无明显主尖的乔木和灌木为了保证栽后高矮一致、整齐美观,可在栽植后修剪,剪口与树干平齐不留枯橛以免影响愈合;短截时注意留外芽,剪口距芽位臵要合适,一般离芽10㎜左右,剪口稍斜成马蹄形;修剪20㎜以上的大枝剪口涂防腐剂,可促进愈合和防止病虫、雨水侵
害。
②散苗、散露根苗按随掘、随运、随散苗、随栽植,尽量缩短根部暴露时间,以利成活。散苗时要轻拿、轻放,行道树散苗要顺路的方向放树苗,不得横放于路上影响交通;散带土球树木时要注意保护土球完整,搬运土球时不得只搬树干,尽量少滚动土球。
③栽植前对露根苗的根系要进行修剪,将断根、劈裂根、感染病虫害根、过长的根剪去,剪口要平滑,带土球的苗和灌木将围拢树冠的草绳剪断。
④栽植前检查坑的大小、深度是否与根系、土球规格标准要求的坑径一致,不符时进行修整。
⑤栽树时不得歪斜,要保持树木上下垂直,有树弯时掌握树尖与根部在一垂直线上,行道树的树弯在顺路的方向,与路平行。
⑥由有经验的工人,按照正常做法,进行种植和回填土,植物垂直地栽好,比在苗圃的种植深度加深20~30㎜。种植前的乔木和灌木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
⑦对裸根植物,先将表土放在坑底,其松散厚度约150㎜,随即撒布适量(视表土性质而定)有机肥,在肥料上覆盖50~100㎜回填土层,使根系不接触肥料。随后将裸根植物放在树坑中央,以自然形态散开根系,所有折断或损坏的根系,应截去,促使根部生长良好。在树坑四周及其上部回填土后捣固并适当压紧,当回填到根系一半深度时,将植物稍提起,随即再按每层厚150㎜回填土压实。植物四周由土围成与树坑大小相同的浅盆形凹穴(浅土盆)的蓄水池,深约150㎜。
⑧栽行道、行列树必须横平竖直,栽植时可每隔10或20株按规定位臵准确的栽上一株作为前后植树对齐的依据,然后再分别栽植。
⑨根部带有土球的植物,和上述(7)一样进行处理,并将表土及肥料放在穴内。随即将乔木和灌木垂直栽在坑底放稳,栽种深度比植物在苗圃时深25㎜。回填土随即填在植物土球周围并捣实。土球上部的麻(草)袋割开并移去,将土球上部的土松开并摊平,然后将其余回填土填下,还做好浅土盆的蓄水池。
⑩栽植较大规格的常绿树和高大乔木时在栽植的同时埋上支柱,支柱埋深在30㎝以下,支柱要捆牢,并注意不要使支柱与树干直接接触以免磨伤树皮。立支柱方向在下风口。
⑩在种植后按图纸要求,对乔木或灌木浇水,并要浇透,半月之内,再浇透水2~3次,其后每周一般浇水一次,视气候情况而定,直到植物成活为止。
⑾种植胸径5cm以上的乔木,设支柱固定。支柱牢固,绑扎树木处夹垫物,绑扎后的树干保持直立。
⑿对于规格比较大的,应该用四角树棍护树桩。
三、草皮铺设种植
采用草皮铺设法建植草坪,建植时间则更为灵活。
在具备灌溉设施的情况下,生长季内任何时间都可采用草皮铺设法建植草坪。但是,当配水条件不具备时,对冷季型草种而言,春秋两季是草皮铺设的最佳季节;暖季型草种,则应选择在春季。冷季型草种秋季移植后,需要至少2-3周的时间,以便根系固土着生,安全越冬;暖季型草种秋季移植,则需要提供更长的时间,才能保证根系在异地条件下固着生长。
四、植物养护与管理 一般要求:
63(1)肥料
a:优先使用经过沤制的农家肥。
b:使用化肥时,为标准农用化肥并按袋装提供。化学肥料中氮、磷、钾的含量根据施工季节和土壤肥力状况选定。
c:混合肥料由10%的有机肥、20%的化肥、70%的表土,均匀拌和而成。有效营养成分符合要求的液体化肥也可使用。
(2)水。种植或养护植物用水无油、酸、碱、盐或其他对植物生长有害的物质,并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1992)的要求。
化学物品
(1)农药、除草剂及其他农用化学物品按园艺要求的方法、季节及当地气候和所用物品的有关性质来选用。
(2)在工作开始至少7天前将各化学物品的样品以及有关资料送交监理工程师批准。
施工要求
(1)种植完工后3天内,向监理工程师提供管理和养护种植物的详细计划及日程,这个计划是种植计划的延续,将种植物养护到工程交工验收为止。对于更换枯树或草的再种植,从再种植时起至少养护一年的生长期,随时进行检查及时补植。
(2)植物栽植的成活率在规定的时间内达90%以上。(3)植物管理及养护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清除除草、施加除草剂 ——按园艺方法进行修剪、栽培 ——需要时经常浇水灌溉 ——每年施肥不少于2次
——经常施加农药及防治病虫害
——采取措施防范人为的破坏和牲畜的践踏、啃咬 ——枯死、损坏或丢失的树木花草适时补植
(4)对枯树、坏灌木以及其他不发芽或死去的植物和草均予以更换,按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期限内完成。
(5)提供并设臵临时栅栏,以保护种植物不受损害,不需要时可拆除。
(6)提供、修建并维护植物必要的拉牵或桩木。
5、建安工程
建安工程包括:步行小道、木栈通道、亭子、水景观等建、构筑物工程。
(1)材料
各工程项目中,用于永久性工程建设的材料、成品等均应符合图纸的要求,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①钢筋混凝土工程和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 2002)。
②砌砖用的机制砖应符合《烧结普通砖》(GB/T5101-1998)的规定。
③不得采用替代材料,除非在本地无法采购得到,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始可更换材料。
(2)施工及验收规范
本工程施工、安装及质量要求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 和标准。
(3)施工要求
①承包人在施工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供施工方法和施工安排的书面报告,只有获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后,才能开工。
②承包人应在施工前 21d 向监理工程师提供工程建筑材料来源的全部资料(包括自采材料和外购材料)和供应计划,以备监理工程师随时检查。
③于永久性工程的材料、设备、成品、构配件等,应随其所属工程的施工进展情况,提前 14d 向监理工程师申报进场。进场的材料物品应事先获得批准。
④工程的施工测量放线、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砖石砌筑工程的施工以及各项设施的施工安装等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和国家颁布的相关规范、规程和规定进行施工。
⑤各项工程施工期间,应严格按照图纸所示工序进行,前一工序完成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⑥承包人应妥善安排施工顺序,对于先完成的工程,承包人应加以妥善保护,免受损害,直到工程全部完工交工验收。因承包人未采取保护措施或保护措施不到位造成的损坏或缺陷,应由承包人自费拆除重建或重新种植。
第八章
混凝土围栏桩、铁丝围栏施工方案
一、混凝土工程一般要求
1.1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石子、砂子、水、外加剂等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及有关部颁标准的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7.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护坡的应用 篇七
1 植物立体护岸
植物立体护岸适用于大部分村庄河道, 主要包括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2个方面。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河坡、青坎和圩堤的土地整治, 路面、堤坡砼导流沟的土方开挖和砌筑。村庄河道整治工程完成后, 裸露表土需采取植物防护措施, 采取植物措施进行防护前, 需要对裸露表土进行整地, 以利于植物生长, 整地的主要内容包括找平、夯实、松耕表土等。为防止雨水和坡面径流的冲刷所导致的片蚀和沟蚀, 减少泥沙入河量, 保护水环境, 修建路面、 (堤坡) 砼导流沟。实现乔、灌、草结合, 乔木速生林选择意杨、水杉, 景观林选择女贞、香樟、柏树、银杏、柳树;灌木选择月季、小叶黄杨, 草选择狗牙根、三叶草、茅草。生物措施主要为选择适地和水土保持效果较好、经济效益较高的树种和牧草品种种植。根据气候条件, 建筑物布置、功能分区、绿化美化、防治污染和水土保持等要求综合考虑, 合理选择树种, 突出重点, 分区绿化[1]。
同时结合喷洒水土保持剂, 可减少因地表径流造成的土壤流失, 提高土壤渗透力, 保土保肥, 缓解和调节土壤水分蒸发等作用, 费用为0.3元/m2。以江苏省东台市五烈河段为例, 长5.5 km, 水土保持措施涉及河道左、右岸的河坡、青坎和堤防。左岸的实施范围为“东五”公路南侧至水面以上的河坡、青坎, 右岸的实施范围为水面至青坎和堤防部分 (居民区1.5 km除外) 。左、右岸青坎宽度平均为4.3 m和2.8 m, 青坎平均真高2.8 m。以常水位真高1.3 m测算, 常水位至圩堤 (公路) 左岸水土保持面积3.85万m2、右岸2.2万m2, 合计6.05万m2, 需工程措施费用77.58万元、植物措施费用43.82万元、其他费用15.53万元, 合计136.93万元, 平均22.6元/m2。
2 景观斜坡河段护坡
镇区、风景区等景观斜坡河段护坡采用反滤混凝土砌块挡墙工程系统, 反滤混凝土砌块挡墙工程系统由反滤混凝土砌块、连接件、块石、植物、土工格栅等共同组成的基于加筋土理论的生态挡土墙系统。由高强度反滤混凝土砌块砌筑而成, 上下无顶板或底板。砌块采用渗透系数介于0.01~0.10 cm/s、强度不低于C25的高强度反滤混凝土材料预制而成。反滤混凝土砌块挡墙投资估算情况见表1。砌块砌筑时采用层层退台的方式, 通过连接件及凹槽固定。挡墙砌块内常水位以下回填块石, 形成鸟巢, 为水生植物提供栖息场所;长水位以上回填碎石土, 利于灌木及藤蔓植物生长。反滤混凝土砌块挡墙工程系统能适应一定的地基不均匀沉降, 整个墙体整体透水、反滤, 墙后的水体可以快速排出, 适应自然水体的水位变化, 从而提高边坡稳定性[2,3] (图1) 。
注:以75°坡度为例, 此估算为1延米的造价, 挡墙砌块的尺寸155 cm×80 cm×50 cm为预制, 含运费及吊装。
3 垂直石砌驳岸护坡
垂直石砌驳岸护坡采用石砌岸排水孔藤本植物栽培技术, 石砌岸排水孔藤本植物栽培技术应用藤本植物全株能在茎上各处都能长出不定根, 根据葡萄科等有关植物, 具有耐旱、耐涝、抗洪水冲击力强、耐浸泡、生长快、再生能力强、茎生长较缓慢, 而叶与侧枝生长量宏大的原理;在石砌岸排水孔中安装排水加肥器, 既能将肥液和抗旱用水加入到植物根部, 又能将堤岸内的渗透水, 倒灌洪水以及地下水能迅速排出石砌岸外的原理[4,5];根据石砌岸经植物叶面覆盖后, 能降低温差, 减少石块与水泥砂浆, 因膨胀系数不同而容易缩短石砌岸使用寿命的原理。结合拟选植物物种的特性, 藤本植物选择爬山虎, 栽培行株距为3 m×1 m, 排水加肥器、藤本植物成本约为30元/m2 (图2) 。
4 现浇绿化混凝土护坡
现浇绿化混凝土护坡新技术原理是由碎石、水泥、水与特殊元素配伍, 并采用特殊的设备制作而成。其孔隙率高达35%以上。抗压强度在8~12 N/mm2, 适应根系3 mm以下的各种草本植物生长。由于它的表面产生分布均匀Φ2.5 cm、深6~10 cm的孔洞, 因此在内部能储存一定数量营养土及水分, 能使植物生长更为理想[6,7]。由于其表面产生的孔洞及高孔隙率, 使得植草的根系穿透孔隙后扎入土中, 起到一定的锚固作用, 更提高抗冲刷强度, 而且草根对绿化混凝土不产生膨胀破坏作用。在自然河堤护坡上使用, 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植草被人为踩踏死亡 (图3) 。绿化混凝土底部采用特殊方法而产生分布均匀的小柱子使护坡更牢固, 可现场浇制, 操作简便, 比传统浆砌块植草砖省力又省钱。不同厚度成本相差较大, 厚度取决于项目的坡度、流速以及沉降情况等条件。10 cm厚度造价约160元/m2, 包含生态混凝土的综合单价和绿化120元/m2, 10 cm C20素砼框格40元/m2。
5 灌注型植生卷材护坡
灌注型植生卷材护坡及绿化技术是把种子和特殊有机质资材注入到植生卷材内, 使其在各类边坡表面长期生长, 达到永久性绿化的目的, 由于特殊发育基础材料的作用可以为植物提供稳定的生长基础。河道护坡在实现生态治理的同时, 具备了水土保持能力, 抗击洪水、雨水, 还有绿化效果[8]。灌注型植生卷材由特殊材料通过独特的方法编织而成, 具有较大的抗拉强度和伸缩率, 能保证植生基础材料注入后织物孔隙逐渐张开, 避免妨碍到植物发芽;抗紫外线, 抗老化、无毒、不助燃、裂口不延伸等特点, 能保证植生卷材在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和抗破损能力。适用范围:可以在植生绿化的坡度范围为1.0∶0.3之内;可以在凹凸大的坡面, 硬质的岩石、混凝土、多孔混凝土、浆砌石块表面以及其他无土壤地带进行绿化 (图4) 。根据厚度的不同成本相差较大, 厚度取决于项目的坡度、施工面 (硬质边坡还是土质边坡等) 、流速等条件。5 cm厚度造价约100元/m2, 包含卷材及营养基材的价格, 不包含平坡等施工价格。
摘要:硬质化的混凝土护坡容易对河道自身的生态系统平衡造成破坏, 因此基于生态修复理论, 提出建设生态型护坡。根据土壤质地和气候等实际情况, 选择5种适合推广的生态护坡模式, 即植物立体护岸、景观斜坡河段护坡、垂直石砌驳岸护坡、现浇绿化混凝土护坡、灌注型植生卷材护坡, 从而为城市河道护坡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护坡,模式,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佳妮.生态护坡的局限性及副作用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 2005.
[2]宋安, 邵晶杰, 姜宜辰, 等.扭王字块块体护坡工艺的斜坡结构冰荷载试验[J].天津大学学报, 2008 (7) :788-792.
[3]张小鹏, 饶运东.绿化斜坡的侵蚀机理及侵蚀防治研究[J].土工基础, 2008 (5) :55-58.
[4]王洪广.小区景观河道石砌挡土墙 (驳岸) 稳定分析[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4) :75-77.
[5]白晓慧, 张晓红, 许彭鹏.城市景观河道不同驳岸界面水生生物多样性[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1) :111-114.
[6]郑德戈, 谢修平, 林山华.生态混凝土护坡及灌注型植生卷材绿化工法在水利工程护岸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 2012 (2) :26-29.
[7]仁李.底柱表孔型现浇绿化混凝土在黑臭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技术监督, 2014 (1) :58-60.
8.小流域治理监理规划 篇八
关键词:小流域;水土保护;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建设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14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2-0085-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2.042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满足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水土资源被大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造成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的破坏现象十分严重,影响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在漫长的水土保护及治理的过程中,小流域单元的水土保护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实践,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了我国水土资源生态保护建设事业中重要的技术措施,有利于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因此,深入探究小流域水土保护综合治理技术的优势十分必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小流域水土保护综合治理实施的必要性
1.1 人为破坏因素影响
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污染,全球自然环境的健康程度令人堪忧,以小流域水土流失现象不断出现、资源不合理利用为典型的环境破坏状况在近年来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和重视的环保任务。某些山区经济发展受阻,人们生活较为困难,为保障基本的生活来源,部分人对森林、树木的砍伐破坏,让植被失去生长环境,覆盖率大大降低,最终成为引发水土流失的一项重要原因,同时,土地结构、资源不合理开发,山坡耕地面积较大,耕作过程比较粗放,在肥力失去后,便另外开垦新荒,久而久之,造成了土壤侵蚀破坏。此外,在对水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水土保护措施,忽视了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偏离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而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
1.2 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与恶劣影响
由于我国的地理形态复杂各异,特殊的自然环境也会影响到小流域水土流失。在全国很多地区,地质条件表现为沙漠化趋向严重、土壤贫瘠,极易受到风雨的侵蚀破坏,而那些降水量多、潮湿温暖且天气变化无常的恶劣气候地区,同样容易影响到当地的小流域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正常运转,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综合治理方案的要求也更高,所以,积极落实与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显得至关重要。
2 小流域水土保护综合治理过程中的要求
2.1 转变开发模式,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长期以来,为了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部分地区实行的是并不十分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尤其是土地资源利用、分配不均,使得地表的土壤加速破坏和移动,与此同时,很多农村地区采用了较为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顺坡进行耕作,陡坡实施开荒,促使深松面积减少,导致土地暴露时间较长,削弱了其抗蚀能力。由于上述并不科学的开发利用模式,使得小流域和谐、平衡的水土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让植被花草失去生长所需的自然环境,进而扰乱了生态圈,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为了有效治理由此引发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现象,必须彻底转变基于经济建设目的下的水土资源开发模式,将掠夺资源变为培育资源,以便深入治理生态破坏状况,达到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目的,积极开发环保式的经营开发方式,逐渐恢复水土生态系统的正常
环境。
2.2 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相应经济发展紧密联系
随着环保意识日渐深入人心,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必将趋向于生态产业化与商业化的经济结构形式,因此将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相应经济建设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势在必行,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措施要围绕不阻碍经济建设为前提,推动其发展为目标的模式展开,而相应经济的建设发展也要充分考虑到小流域水土保护与治理的实施为基础,二者应相互依存、协调
统一。
3 小流域水土保护综合治理的优势
3.1 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生产生活水平
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为了摆脱贫困,土地结构的不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浪费与破坏可谓是导致水土流失大量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针对以小流域水土流失现象为典型的综合治理开发建设被广泛运用和推广,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作用,通过结合不同区域特点,开发特色产业,以符合生态化发展要求的水果、蔬菜、畜牧业等产业的打造,逐渐演变为区域特色产业经济结构,进而刺激市场消费,推动了农村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善的治理措施,不断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
3.2 保护水土资源环境,降低洪涝灾害
水土资源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关系到经济建设的发展,也影响到自然生态环境的稳定。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的提出与应用,有助于土地资源、水土资源的合理化分配与利用,很大程度上协调了资源、人口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共同发展,提升了绿化植物的覆盖率,避免沙漠化的进一步加剧。同时,在层层设防、有效调控和拦截地表径流与降雨量的情况下,极大地减轻了暴雨、洪涝带来的危害,通过对水资源的二次利用,提供给农牧业很大的帮助,并且针对劣质土地的改善、恢复方面也是非常有益的。
3.3 合理运用水土资源,完善农业生产条件
通过对小流域水土流失现象实施综合治理,不但让水土资源得到了及时、有效的保护,根治了水土流失的不良现象,而且也帮助农业生产条件获得了很大改善。例如:在对小流域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时,充分合理利用相应的水土资源,以坡耕地变成梯田的典型改造,可谓是促进农业经济产值快速进步的关键,极大地提高了抗灾与蓄水保土的能力,进而为梯田的农作物产值增倍提供了良好条件,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
发展。
4 结语
总之,小流域水土保护综合治理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复杂任务,相关部门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采用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理技术手段,处理好经济建设发展与生态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严防水土流失为宗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以确保实施小流域的水土保护综合治理能够改善自然生态环境,避免或减轻水土流失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见影,孙虎,常占怀,马安仕.小流域综合治理方案的模拟与优化调控——以渭北旱塬淳化县秦庄沟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4,(4).
[2] 吴晓瑞,信永达,钟云飞.吉兴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体系[J].东北水利水电,2013,(9).
[3] 李士布.山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经济评价与效益分析——以天台县祥和溪等5条小流域为例[J].浙江水利科技,2011,(4).
作者简介:高殿华(1975-),男,吉林松原人,供职于松原市宁江区水利局水土保持工作站,中级职称,研究方向:水土保持。
【小流域治理监理规划】推荐阅读:
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治理规划07-27
河道流域治理技术简介09-12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周会教案10-26
流域06-10
还原历史:“五行”来自两河流域09-11
流域水电建设档案管理研究10-07
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汇报10-09
白洋淀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研究10-06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学设计11-11
榆林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