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走向生活

2024-12-10

从课堂走向生活(精选8篇)

1.从课堂走向生活 篇一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理念的实践

长山之行 听课体会 白依拉嘎乡中学 穆可兰

传统的物理教学,在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联系科学技术方面做的不够,学生仅限于从课堂上、书本中学习物理知识,影响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使本来极为生动的物理知识,变得只剩下一些枯燥的概念、定理和公式,减弱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长山之行所听的两节物理课,注重物理与科技、社会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了学习方法,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智力,将学生引向一个更大的天地中去学习物理,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利用生活实践,优化物理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

姜老师的课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贴近生活,如引入时采用了猜谜语的方式,提高了学习兴趣,实际上,想让学生学好物理首先要培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将日常生活、生产中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与我们所学习的物理知识结合起来,能够利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我们就会觉得物理学习趣味无穷。姜老师在教学中注还重了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性,培养了实验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手段灵活多样,使学生不但获得了知识,同时培养了能力,自制电教板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教学中让学生实际操作试电笔的使用,这些动手体验即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兴趣,在课堂上,他从学生的生活中,从社会实践中选取生活气息浓郁的素材,从多角度展现生活与物理的广泛联系,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关注现实问题,感受、体会和领悟安全用电的原则。

2、探索物理规律,生活促进教学

学生的学生生活的环境虽然是多姿多彩的,但脱离了现实生活的物理必然是枯燥无味的。课堂是培养学生物理能力的主阵地,更不能与生活和物理现象脱离开来,更需要构建一个“生活化”的物理课堂。王老师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学习物理前他们已经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王老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并从中引出学习课题。这样,拉近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感知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真实存在,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要求。例如,在讲授“天平的调节时”学生没有学习杠杆的原理,王老师出事了学生熟悉的跷跷板,这样可以使学生自然地掌握了天平的调节知识。

总之两位老师结合生活实践,探究物理规律。在物理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境,采用灵活多样的切入方法,让学生在熟悉的物理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使我受益匪浅。

2.从课堂走向生活 篇二

一、预习生活化

布置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观察、实践、体验预习作业, 让学生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 使他们多接触周围的世界, 并且亲自实践, 认真思考见到的现象中蕴含的物理原理, 如在讲授《牛顿第一定律》时, 我设计的预习作业是:推装满货物的车和推空车, 哪次更容易?为什么?坐公交车并体验, 当车加速时, 人的上半身会如何动作?然后在课堂教学中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 再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做到学以致用, 从而真正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预习作业能达到以下目的:

1.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提出问题能力。

预习作业能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物理现象的习惯, 体会和掌握更多的观察方法;学会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将学过的物理原理、规律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另外学生受到这些知识或应用事例的启发, 再进一步深入思考和分析, 就会产生一些新的也可能更有价值的想法或问题。

2. 增加学生的生活技能与经验。

如果教学内容涉及到生活器具, 就要鼓励学生使用它们, 同时观察和思考这些器具用到了哪些物理知识, 是如何具体应用这些知识的, 原理是什么。让学生在对这些生活经验的了解和研究中, 获得物理知识, 提高生活技能。

二、导入生活化

如果学生学习的内容和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贴近时, 他们主动接受知识的程度和能力都会提高。因此, 在导入时要注重挖掘教学内容中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 合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以他们熟悉的生活实例为切入点进行导入, 抓住他们的兴奋点、困惑点, 创设问题情境, 设疑激趣, 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为呈现新知服务, 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牛顿第一定律》一课, 就可以利用生活图片导入新课:推货车时车会前进, 撤去推力后, 车将停止运动, 而踢足球时, 人踢球的力消失后, 球为什么不停止运动呢?今天我们就来解释这两种现象。

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能使学生在接受新知之前就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 感觉到物理对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极大作用, 从而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三、探究生活化

物理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并指导学生多动手, 勤动脑, 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物理, 在体验物理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要实现探究的生活化, 就要让生活用品走进物理课堂, 走进实验探究, 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习, 在探究中构建物理知识, 深刻体会物理知识的真实与可信。同时, 还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素材, 创设“生活化”的探究情境, 如对于惯性的危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学习用具, 模仿汽车启动或刹车时的情况, 启发学生观察现象, 思考惯性被称作交通事故祸首的原因。在声现象的教学中, 让学生利用刻度尺研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或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由于实验的操作并不难, 所以学生的兴致极高, 教师稍加指导, 他们就都能得出正确结论, 从而将零碎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系统的理论知识, 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内化。

四、讲解生活化

如果教学内容来自于日常生活, 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 那么课堂教学必定充满生机和活力。当学生熟悉的富含物理知识的生活现象和事例走进学生的视野, 进入物理课堂, 那么物理教材就会变得更直观、具体、生动, 使学生能有所感悟, 并从中发现物理规律, 学会用物理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付出辛劳, 从众多的生活现象、事例中精选出那些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又能令学生好奇的素材进行讲解, 把这些生活材料物理化, 从而使物理教学生活化, 让物理课堂回归生活。选取的生活资料需满足以下要求:

(1)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 能使他们产生共鸣;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3) 充分体现教学内容, 为呈现新知服务;

(4) 突出教学重点。

例如, 为何灯泡用久了会变黑?用力拍桌子时, 手为何会疼?通过较陡和较缓的斜面运送物品时, 哪一次更省力?煮饺子或汤圆时, 刚下锅时为何它们会沉底?过一会儿, 为何又上浮?这些事例都是学生非常熟悉, 但已有的经验又不足以解释清楚, 使他们困惑很久的问题, 以它们为切入点进行教学, 必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五、练习生活化

新的物理课程以现实生活为背景, 以物理规律为核心, 通过运用所学分析、解决问题, 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把生活实例或现象编入习题, 能及时巩固和反馈学生所学的知识, 培养他们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技巧。围绕学生的生活设计问题,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1. 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设计习题, 调动他们的解题热情,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学习《杠杆》后, 可设计这样的习题:市场上的商贩是用什么方法缺斤少两欺骗顾客的?这种问题会使学生很感兴趣, 又能体验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知识。

2. 以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设计习题, 如纳米技术、火箭发射, 太空对接等, 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学生运用所学解决了过去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后, 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 这将激励他们以更高的热情学习新的物理知识。

3.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篇三

一、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很多规律性的知识,要尽量安排探究活动,根据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或者小实验演化而来的探究实验,改变传统的教学过程,先不给实验结论,要求学生自己通过活动获得结论。由于探究具有悬念,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例如以下探究活动: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气体的压强中流速的关系等这些实验操作方便、规律性强,结论容易获得。

二、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日常生活中最密切的物理现象入手,使学生感觉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由于内容跟学生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在讲述对水结冰、冰化水、水的沸腾等大量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只局限于书上的内容,还可增加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在讲述功的概念时,从生活中的实例“静止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提着小桶在水平路上匀速前进”、“用力搬石头没有搬动”等分析,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归纳出具体的概念--功。这种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的方法,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功的物理意义和实际作用很有帮助。在讲述动能和热能时,让学生观察玩具枪射出的子弹推动泡沫塑料块、水流冲击水轮机模型实验、风车实验等,利用学生身边的器材进行探究,使学生感到亲切、实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

物理学是有用的,物理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在讲述光现象时,让学生体会到光学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与技术相结合,用于引导掘进方向,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来剖析神话故事;通过光传递的信息,可以发现宇宙之大。平面镜成像在视力检查上的应用、光在能量方面的应用--太阳灶、海市蜃楼、热谱图、验钞机等。又如在讲述功和机械能的知识时,向学生介绍生活中的過山车、机械效率问题、水电站、三峡大坝及人造卫星等,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在现代科学社会中是十分重要的,物理知识充满魅力,在社会中充满活力。

4.让数学课堂走向生活化 篇四

柏城小学 徐桂芹

一、课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挖掘学生生活经验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我发现数学教学总是与生活有所隔离,有些数学知识比较枯燥、抽象,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没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在课题研究中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自主研究,寻找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课堂教法,使学生轻松快乐的学到数学知识。

二、课题的研究目的:

在教学中,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贴近学生生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通过课题研究,创设生活情景,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知识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课题研究,运用小组合作探索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能力,促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3)通过课题研究,得出一些生活化课堂教学建议,使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研究的内容:

(1)教材内容生活化:

①导入生活化。教师在教学前,要善于捕捉学生身边的事例中的数学问题,结合所要学的新知,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易于接受。

②例题生活化。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中提炼出数学素材,将它服务于教学新知,吸引学生参与研讨,能达到更良好的教学效果。

③练习生活化。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类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以一些实际应用型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生活化:

①运用多种手段创设生活情境。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社区数学实践等手段,创设生活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②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数学能力。努力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计算能力、概括能力等等。

③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借助生活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爱学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课题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确立课题,做好课题实施方案并对课题进行论证,修改完善课题方案。

(二)实施阶段

1、第一阶段:学习有关理论,做好学生素质需求的调查工作。

2、第二阶段:坚持做好第一阶段的延续工作,做好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资源的开发研究,撰写阶段性总结。

3、第三阶段:做好“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和一般模式的研究以及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合作学习的研究。

(三)总结阶段:对整个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写出结题报告。

五、具体做法 :

(一、)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数学。

小学生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就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

在平时教学中,重视让学生归纳已有生活经验,并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周长”时,先出示学生平时常见的树叶、手绢、红领巾、作业本黑板擦等实物,让学生描出它们的周长,学生发现学习数学中应用的物品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中产生了自主探究的兴趣。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你们

想给妈妈买礼物吗?学生都说想。然后我就出示一家商店的一些商品及其价格,让学生说说想买哪些礼物,要付多少钱。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购物方案设计开始了。孩子们兴趣盎然,纷纷设计着方案,计算着钱数。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着数学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当购物方案设计在孩子们兴奋之中落下帷幕时,老师作了简单的小结:“同学们,你们为妈妈选了这么好的礼物,而且作出了不同的购物方案,其实,大家说的、做的、算的都离不开两个字,那就是“数学”!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鲜活的生活情景,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事物入手,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在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

(二)走进生活,解决生活中数学。

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能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创设生活情景,采撷生活实例,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捕捉数学信息。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把自己和数学融为一体,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了数学知识。

例如,学习“图形的周长”后,可以让学生动手量出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计算出它的周长。回家测量家里餐桌的长和宽,求出周长。可以量出自己的胸围、腰围等。这就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学习“克和千克”时,课前先让学生到商店进行一次实践调查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知识,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质量概念。通过让学生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估计意识。

(三、)创设生活情境、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

运用多种手段创设生活情境,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采用实物演示、小游戏、多媒体课件教学、数学实践活动等手段,创设生活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有充分的课前准备,真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摸摸、拼拼、涂涂、量量,在“生活化”的动手操作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知识。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提前准备好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填一填等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四、)设计生活化的练习,创造课外的精彩。

(1)处理书上练习,使之更加丰满。

如果教师能创造性地对教材中的练习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练习融合于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的练习为我所用。例如教学《有趣的七巧板》时,把玩具和图形结合起来,学生在动手中品尝拼图的快乐。让学生课后回家动手拼拼贴贴,在班级评出创意奖。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更能体现新课程下的作业的独特性。

(2)课堂延伸,开辟“第二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例如教学《千克的认识》时,让学生掂一掂一千克苹果等水果的重量,台秤面上的1就是1千克,2就是2千克,但5千克对准的却是0,学生有疑惑,不知是5千克,还是0千克,为了让学生对台秤有更深的了解,让学生课后,调查了解究竟是怎么回事,通过了解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用的台秤和书上介绍的台秤有所不同,但当台秤指针转了一圈后就是5千克。

五、实验取得的成果:

1、通过实践与研究,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改变了学生以前的“要我学”,转变成了“我要学”,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2、课题实验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了教学水平,呈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课堂。本人的课堂教学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提升。

3、通过实验,逐步形成了一些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师的教科研、教学水平逐步提升,收到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们感到,不是所有的知识,我们都要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学好。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也不能只顾着数学的“生活化”,而忽视了数学应有的“数学味”,毕竟,“生活”不是数学教学内容的唯一底色,“生活化”也不是数学教学的唯一追求。

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如:收集有关知识的信息材料,举办数学小报、写数学日记、选读数学课外读物、选做数学课外习题等等,以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

七、今后的设想: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天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一如既往,进一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继续探讨生活与数学结合的方式,及时总结、整理经验,完善各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为让本实验得到的成功经验得到推广而努力。

5.从课堂走向生活 篇五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到处有数学。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实际生活分不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然而,在具体教学中,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学与用分离。把数学学习与生活需要隔离开来,使人对数学产生一种恐惧感。曾有人在成人中做过这样一个调查:“数学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结果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数学是最枯燥的学科;数学是最令我头疼的学科;数学是最难学的学科……为什么在人们眼里,数学总是这样板着面孔、高深莫测呢?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一针见血地分析道:“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数学教学脱离实际。”要改变这一状态,我认为数学教学首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使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把抽象的数学问题逐步具体化、生活化。

1、让学生带着实际生活经验,走进课本。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在以前的数学课堂中,我们的数学教师只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这就造成了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的脱节,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与作用。

例如,“时、分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如果我们的教师还是把学生当成一杯白开水,一切从零开始:出示一个模型钟面,告诉学生它有12大格,每大格表示1小时,每大格中有5小格,每小格表示1分钟等等。这样的教学老师讲得很吃力,学生听起来更乏味。其实,对于钟面,绝大多数学生已有了感性的认识,这种认识,有些是家长教给的,而更多的是学生在生活中有意无意的积累起来的。如,学生会为了等一个精彩的动画片而不停地去看钟表。这样,学生对钟表的理解就有了感性的基础。因此,这课时内容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播出时刻;

(二)动手操作——(每个学生自带一个小闹钟)让学生在小闹钟上拨出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时刻;

(三)引导探究——通过不同时刻呈现出指针位置不同的钟面,让学生解释拨出不同时刻的理由。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根据自己对钟面的理解来解释拨出不同时刻的理由。

(四)反馈整理——揭示出各个时刻的读法的共性,以及组成钟面更为重要的知识,即12大格,60小格,1大格等于5小格。这些知识都是由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自己概括出来。

再如:在教学“亿以内的读法”时,我提前布置:“明天将认识我们可爱的祖国,请同学们上网查查与我们祖国有关的情况。”第二天同学们带来了各种数据:我们国家人口是1295330000,面积是9600000平方千米,一年的棉花产量是76540000担,钢铁产量是126280000吨……一串串活生生的数据呈现在眼前,这时,我因势利导:“这些数据你们都会读吗?你是怎样读的?”在学生已有的读数方法和认数经验的基础上,学生的求知欲很快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使以下的分组讨论、数据归类、各组汇报,归纳总结与各教学环节得以利地实施。

这样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开放、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易于学生掌握数学与客观事物的联系。法国学者卢梭认为:“儿童时期是理解性睡眠时期,不宜用理性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训练,应该让他们接受大自然的教育,接受感觉经验的教育。”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将教材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

2、让学生寻找实际生活原型,走进课堂。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植根于现实。”而教材中的例题由于受本身的局限性,往往删除生活中的一些复杂的环节,只保留解题的充要条件,或者数据过时老化,于是许多学生在这样的数学面前感到无能为力,从而产生恐惧感,有的甚至放弃学习数学。这样我们在教学时应根据数学的这一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出发,来学习和掌握数学,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要用数学。

例如:“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法”的教学设计,对于加减速算法中的“一个数加上略小于整百、整千的数,可以先加上整百、整千,再减去多加的数”与“一个数减去略小于整百、整千的数,可以先减去整百、整千,再加上多减的数”,这两句话听起来就像一串“绕口令”,怎样才能使小学生容易懂,容易会呢?为这个数学知识我找到了一个合适的“ 生活原型”——生活实际中的收付钱款时常常发生的“付整找零”的情况,并且在课堂上展开了这个活动:“小熊原有124元人民币,这个月获奖金199元,现在他一共有多少元?”让学生来表演发奖金,先给小熊2张100元的钱(200元),小熊找还1元。小狗买一双运动鞋要付198元,他给“营业员”2张100元的钱,“营业员”找给他2元。这些事理明明白白,是三年级学生熟悉的常识。这个活动是原始的、最低层次的加减速算法,是学习数学的“生活原型”,运用这一“生活原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算理”。但是,“常识”不是数学,我们数学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把常识“提炼”为数学:

(1)引导学生把活动过程按“原有、收入、付出”的顺序口述,排除了其他无关的因素,而把数学因素提取出来。

(2)提出问题,使之成为一道数学应用题。(小熊原有124元,收入200元,付出1元,实际收入多少元?)

(3)把上面的过程用算式表示:124+200-1。

(4)小结时,从3个类同的算式中概括出速算的方法。这样,由“常识”上升到了数学,学生的学习由低层次上升到了高层次。在这个层次里展开的学习还有: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比较、区别容易混肴的旧知识以增加新知识的清晰度和稳定性等。

3、让学生回归实际生活空间,走进数学。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而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还可以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当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应及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在低年级的教材中,却出现了一种和生活脱轨的现象,反映在应用题上频繁出现,类似的如“一支铅笔8分钱,小红用2角钱买了2支,应找回多少钱?”或“一支铅笔8分钱,一块橡皮9分钱,小华买了3支铅笔,一块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钱?”等应用题,让学生大伤脑筋。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学生所用的钱最小的也是1角,甚至在有的地方的学生最小的钱是1元了,“分”的概念已离开了他们的生活,已从意识中逐渐消失,在教学中我们只需让他们了解一下“分”的有关知识,又何必让他们经常为了几角等于几十分或几十几分等于几角几分而苦苦思索,耗费精力呢?因此,我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和计算”时,就模拟买卖货物的情景,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开展活动,如一个学生拿2元钱买单价是1元5角的圆珠笔,售货员怎样找钱?2元等于多少角?1元5角又等于多少角?应找回多少钱?这一系列问题既形象直观又训练学生的思维。而对于“分”的认识,我就直接出示“分”的纸币和硬币让学生认识,并说明这些钱币现在已经不用了,即使碰到了比如在超市里,也是“四舍五入”后再付款的。这样直观的认识和生动的表演,费时不多,但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情趣与理趣的交融中真正认识数学,让数学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再如我在教完《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后,出了这样一道题:运用你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方案,测量出一个鸡蛋的体积。学生通过讨论并操作,得出:只要先在圆柱体的杯子中放入一定量的水,再把鸡蛋浸没在水中,这时水上升部分的体积就是这个鸡蛋的体积……通过学生测量、操作、观察、分析,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圆柱体积计算的认识,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从而更加地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6.从教学走向教育 篇六

——《践行“自主·体验·表达” 高效课堂》学习感悟

李秀荣

横沽小学

感悟之一

我认真研读了丰南区小学教研室推出的用模块教学,践行“自主·体验·表达” 高效课堂,感受颇深,从心里到精神上真正体会到教育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创造。是以“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这样的情景: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鸦雀无声,临下课,教师小结,问学生:“这节课的内容大家听明白了吗”,假如有学生说“不明白”的话,教师必定勃然大怒:“我都讲得那么详细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真是笨得要命”,这就是传统教学课堂的一个缩影。而在新的教学课堂里,我们看到的将是另一番情景:学生之间你问我答,小组成员激烈讨论,小组之间激烈争论,整个课堂生机勃勃。现在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一个学生,你会选择怎样的课堂?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教学时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发现自己失败了,学生不领情,因为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树苗对学生进行外在的改造,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开展教学活动。模块教学提出了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然后归纳梳理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的成果),班级交流学习等五步教学模式。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引领着学生,既能让学生够得着,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教师的设计要把握知识的要点,又要把握整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更是激励者。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走出师本,走向文本。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直至不教而教。就语文教学来说,方向是阅读,整体感知,然后品读,并在课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在作文教学中,开始是自由作文,先写后评,先评后改,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

粗浅的学习让我认识到教学最大的资源是孩子本身,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对我们的学生应该多一些理解、宽容和耐心。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

感悟之二

读了李主任写的践行“自主·体验·表达” 高效课堂,以往我们的课堂是教师在上面讲的声嘶力竭,学生在下面似听非听,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也是还难调动学生的兴趣。有时让学生自己来讲解吧,还扭捏不大方,声音小的只有自己才听得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的热情越来越低。这种状况是如何造成的呢?分析一下原因其实简单,就是以前我们的教师在课堂将知识讲解的太多太细,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太少,久而久之使学生思维懒惰,懒得思考问题,认为学习是被迫的,是为家长学、为老师学,没有了学习的动力,自然课堂效率低。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想法和切身的感受,一旦学习出了差错,就大声的斥责让孩子心惊胆颤!

“自主·体验·表达” 高效课堂带来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成长。教学中封闭的资源和方式必将产生学习结果的单一和学生思维的僵化,于是学习变成没有个性的重复和验证、记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都被禁锢,没有创造性的工作让教师在重复、单调中,滋生了麻木和倦怠,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现在我就体会到了这一点,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那种喜悦是在教师的教的情况下无法比拟的。他们能有那样的学习方式真的很幸福,他们在学习上冲劲十足,自主意识强烈,不光有很好的合作意识,更多的是学习上的创新意识,他们乐于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我们也从中看到,他们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感悟之三

自从丰南区小学教研室推出“自主·体验·表达” 高效课堂。我有幸现场聆听了丰南一小西校区的两节课,还有王兰庄学校四位老师的四节课。听课结束后,让我又一次见识了名师的风采,留给我的不仅仅是思考,我的收获也不是能用“受益匪浅”就能概括的!

从事教育教学近三十年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教师以及课堂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如情境创设,合作学习,鼓励夸奖,现代教育手段,三维目标,也许,这是新课程改革的特色,可是我们并不应该盲从,作为老师,我更愿意追求朴实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思考,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学习。曾经有这么几句话,让我感触很深: 太热闹的课,不一定是好课。高技巧的课,不一定是好课。环节清的课,不一定是好课。太明白的课,不一定是好课。的确,我们需要合作学习,但不是时时刻刻都得合作学习,根据学科的特点,我们应该让学生能思考问题,会思考问题,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沉浸在思考之中,让学生能够在思考中不断成长,不断学会学习。沉浸在思考之中,让学生忘乎所以,投入其中;沉浸在思考之中,让我们看到学习的魅力,更有学习的兴趣;沉浸在思考之中,我们会看到学习的过程,更专注的思考;沉浸在思考之中,让我们看到学习最美的一幅画卷„„

感悟之四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明白了“自主·体验·表达” 高效课堂,更加适合新课改的需要,对我们的教学更具有指导性和实践性。“自主·体验·表达” 高效课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学生

“自主·体验·表达” 高效课堂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交流体会、自主学习。

2、突出学习

“自主·体验·表达” 高效课堂的基本过程是:(1)课前的学习准备;(2)上课时的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与座位上聆听、质疑、探究、评价;(3)课后的追根究底„„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比学到知识重要千万倍。比如他们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文字或图例表达自己的意见;课堂上学会聆听老师、同学的讲话、上讲台用口头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对别人的质疑回答自己的见解,对别人的做法作出相应的评价„„

3、突出合作

“自主·体验·表达”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小组学习,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评价总结出最佳答案,整个过程中,小组学生全部参与其中,合理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4、突出探究

“自主·体验·表达” 高效课堂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小认识、大感受、深探究。让每个学生每天都在动笔、动手,阅读、积累是学生的每天必修课,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老师则退居一旁,在认真倾听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引导,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

新课改的背景下让教育走向了学生,我深切感受到倡导“自主·体验·表达” 高效课堂是高度尊重学生,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以学定教、小组和班级中的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的引领带来的巨大改变,无一不在体现着关注人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学得开心,老师教得舒心。

今后我将继续认真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让自己的课堂成为真正的“自主·体验·表达” 高效课堂。

让 书 香 润 泽 童 年

横沽小学

李秀荣

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提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充分说明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让阅读伴随成长,让书香润泽童年,这是语文教师的使命。

然而,我们常常会听到很多家长说:“课外书是买了不少,可孩子看得太少,自己又不知如何能引导孩子热爱读书,很是头疼。”如何引导孩子开展大量阅读,就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涯中,我摸索了一些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提高孩子阅读效率的较为有效的途径,愿与诸位分享、探讨。

一、听——打开大门,引入阅读的圣地

童话故事的想象大胆,甚至有些离奇,这正好切合了小朋友的年龄特点,故事中的人物命运总是牵动着孩子们的心,因此小朋友都喜欢听童话故事。记得上小学时,我们最喜爱的老师就是会讲故事的美术老师(那时称为图画老师)。每次上课,只要我们听话,老师就会奖励我们听一个故事。于是,每当美术课的铃声响起,不用老师组织纪律,我们会自觉笔直地坐在教室里。要是有同学不守纪律,前后左右的同学马上会把小手放在嘴边“嘘嘘”几声,彼此便心灵神会。在美丽的童话故事里,我们不知不觉地“爱”上了会讲故事的老师。从那以后,我“无可救药”地迷上了故事书,想尽一切办法找书看,常常因挑灯夜读而被大人责骂。我徜徉在童话王国里,感受着书本给我带来的巨大快乐。

当我沉思在如何引导孩子开展课外阅读时,童年的故事就像放电影一样展现在我的眼前。开学一个月,我就给孩子带去了童话故事书《小猪稀哩呼噜》。我把手中的书高高地举起,微笑着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带大家认识一个可爱的小伙伴——小猪稀哩呼噜。”封面上一只可爱的小猪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孩子们一个个闪现出惊奇的目光。“你们知道小猪为什么名叫稀哩呼噜吗?”孩子们纷纷举手猜测,故事也就在热切的期待中开始了——“要讲稀哩呼噜,就得先讲稀哩呼噜的爸爸妈妈……”生动的故事情节逗得孩子们常常哈哈大笑,我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带给了孩子们无限的快乐。

第二天,立刻就有孩子捧着崭新的《小猪稀哩呼噜》来了,得意地在我面前“炫耀呢!”我又不失时机地对这些孩子大加赞赏,夸他们是爱读书的孩子,并极力请家长读给孩子听。第二天,第三天,我继续读着这本书,买书的孩子越聚越多。我对他们说:“现在你们请爸爸妈妈讲给你们听,再过一个月,你们就能自己读这本书了。”之后,我又向全体学生印发了《为课外阅读致家长的一封信》、用校讯通向家长宣讲读书的好处,家长会上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开展读书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种种努力,出现了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家长为孩子读书的景象。孩子、家长,他们小手牵着大手,一步不停向前走。除此之外,我们还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但给孩子读故事成了我亘古不变的事。一部部优美的儿童文学作品就这样在教师的朗读声中,在孩子的笑声中传递给了他们。他们虔诚地追随着教师的足迹,一步一步,勇往直前。

二、看——触摸图画,走进绘本的世界

听故事让孩子尝到了甜头,激发了孩子阅读的愿望。绘本中,孩子喜欢的小兔、小狗、企鹅、大象……被图画赋予了人的品性和感情后,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因而深受孩子的热爱。绘本的语言留白,给了孩子很大的探索与想象的空间;绘本流露出来的童趣,与孩子的心理发展如水乳交融一般融洽、和谐;绘本的美丽稚气,能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

绘本阅读课上,带领孩子们读图读文,给孩子们推荐一些有趣的绘本,引导孩子们从绘本开始阅读,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我们给孩子上绘本阅读课《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看似外表凶悍其实内心极度孤单的霸王龙和弱小的甲龙宝宝让孩子们感动得潸然泪下,绘本立刻成为了他们的最爱。《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让孩子们发出了以阵阵快乐的笑声,但给他们带去了更多的思考。《驴小弟变石头》让孩子们的心情由快乐变紧张,继而悲伤,再饱尝相逢的快乐,爱的主题在一字一画间得到升华。在一次次的绘本课上,孩子们的视觉、听觉都受到的极大的冲击,思维深受启迪,读书兴趣愈来愈浓,每一堂绘本阅读课都成为了孩子课外阅读的一个新起点。

三、读——叩击文字,沐浴浓浓的书香

1、诵读儿歌,让童声萦绕课堂

儿歌以其韵律鲜明、朗朗上口、富有童趣的特点,一直为孩子们所深深喜欢。早读课上,带着孩子们一起读儿歌,背儿歌,演儿歌,在诵读中感受儿歌的语言美、节奏美。日有所诵,让我们的孩子神清气爽,神采飞扬。午有所读,让我们的孩子气定神闲,极富内涵。除了儿歌,我们还诵读了《三字经》、《弟子规》等。每天放学时,一群孩子用清脆的童音背着儿歌踏出校门,成了我们学校的一道奇特而美丽的风景。孩子们在诵读儿歌中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功,进而巧妙自然地地把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从图文过渡到文字。

2、广泛阅读,让孩子神清气爽

懵懵懂懂的孩子们听着故事,看着绘本,读着儿歌,穿插阅读拼音读物,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走进书籍为我们创造的世界。一学期下来,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于是,每周一书成了许多孩子阅读的目标。为了满足孩子们的读书需要,让每个孩子都有好书读,我又重组了班级的读书角。我给每一个为班级图书角存书的孩子赠送了自己制作的书签,书签上有漂亮的插图和读书名句,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因此,孩子们买书的热情也十分高涨,书也看得更有味道了。班级图书馆真正解决了孩子们无书读的问题。

书籍,犹如生命里的一盏灯,照亮了我们人生的路途,并让我们对光明满怀憧憬和向往。

四、演——涤荡心灵,点亮多彩的童年

如果说静静地阅读让学生的心灵沉静,精神升华。那么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则让孩子沉浸在书的海洋里,乐而忘返。学生年龄小,表演的欲望很强烈,总喜欢将读书变成一项有趣的娱乐活动。所以,适时地开展一些读书活动,能极大鼓舞孩子们的阅读热情。我校十分重视课外阅读,不仅规定了每日的“晨诵、暮醒”,而且每学期围绕阅读,分年级组织各种读书展示活动。如高年级组织课外知识竞赛,好书推荐会,读书小报等等。我们年级里组织了“儿歌串串烧”、“诗歌朗诵会”等多种活动。这些活动极大地推进了班级各种读书活动的开展,营造了书香校园的氛围。

在班级里,我也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竞赛活动,既能深化他们的阅读兴趣,又能及时检查阅读的效果,给孩子的阅读生活会出多彩的颜色。如:读了许多谜语,我立即组织“猜谜语”班会,学生们个个兴致极高,不仅制作了各种漂亮的谜语卡,猜谜语背谜语更是蔚然成风。读了许多故事,我就组织了讲故事比赛,发动家长精心辅导,于是,孩子们一个个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背诵了大量的古诗,我又组织了诗歌朗诵会,每个人都到台上了展示自己的风采;阅读了《淘气包马小跳》,我又组织了“马小跳知识有奖竞猜”,在竞猜活动中,学生阅读得更仔细了,彼此交流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又学到了很多东西,不知不觉中加大了阅读量,增加了知识的积累,智力得到开发,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加强,可谓一举多得。

7.从课堂走向生活 篇七

古往今来, 人类社会不断的进步发展中, 数学对推动人类文明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活化是中职数学教学的一种倾向于生活的动态过程, 要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改变和整合教学内容;要联系生活中身边的数学问题, 设计数学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渗透生活元素不仅让学生们可以夯实所掌握的书本知识, 还让学生们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真正做到学有所用。笔者以数学教学与生活元素之间的联系与转换进行探讨, 阐述如何在中职教学中渗透生活元素, 以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二、数学教学中渗透生活元素意义

在教学中渗透生活元素主要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生活中的日常知识与生活背景相结合, 联系实际讲述数学知识, 再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体现出“从生活走向数学, 从数学走向生活”的教学目的。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生活元素可以使学生在抽象的数学知识中体会到亲切感,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例如很多学生会感觉图形证明枯燥乏味、晦涩难懂, 但是如果教师将其与实际生活中的量体裁衣、办公室设计等结合起来, 不仅可以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有趣, 还可以使学生们将数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三、如何在中职教学中渗透生活元素

1. 从课本中联系到生活实践。

要想将中职教学中渗透生活元素就必须将课本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案例一:在讲解数学中的概率问题时, 教师可以与生活中的合格率、彩票中奖率结合起来, 将简单的计算问题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将问题具体化的同时, 也与中职学生未来的工作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概率问题, 还为其将来的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2. 从基础知识过渡到生活应用。

华罗庚曾经说过, 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生活。只有引导学生们以研究的角度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才能真正做到学中用和用中学的双赢模式。案例二:教师可以将普通的运算题结合生活知识, 转换成生活运用知识。讲等比数列求和时设计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有一名爱心人士, 每天的工资是一百元钱, 假如在一个月内, 第一天他拿出一分钱捐给需要的人们, 以后的每一天都要捐出前一天的二倍的钱给需要的人, 这样的一个月这位爱心人士可以赚到工资吗?像这样将数学教学的基础知识与生活元素相结合, 可以使学生们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真正认识到数学教育的重要性与可用性。

3. 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数学来源于生活,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充分的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在中职教学中可以将数学的相关知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 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案例三:立体几何的导入上课开始时发给每个学生6根火柴棒, 并提出问题:以桌面为基础, 以6根火柴棍为元素, 能否用6根火柴棍摆成三角形, 最多能摆几个?让学生动手摆弄火柴棍, 积极思维, 教师加以引导, 然后引入空间几何。除此之外, 我们还可以尽可能地充分认识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将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充分利用到数学教学中去。案例四:例如:在教学基本不等式前先引入, 用长20m的篱笆, 一面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怎样围才能使园子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教师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的数学资料, 在教学中具有课本所无法比拟的现实感, 不仅可以让学生们直观、具体地明确其中的知识点, 还能感受到数学的有用性。

4. 加强数学教学与专业知识横向联系。

教师在教学中将职高教学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 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改善课堂教学, 提高职高数学教学质量, 又能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职高数学教师应对各个专业目前所需用到的数学知识和要在这个专业上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知识作详细的调查, 确定在职业高中阶段有哪些数学知识是必须传授的, 哪些数学知识是介绍性传授的。同时还要与专业课教师建立沟通的渠道, 了解数学内容对各专业所需的时间段和侧重点, 做到根据专业需要, 认真选择或编写教材,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从而重新构建以专业需要为主的新的数学教学体系

5. 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 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 打开他们的视野, 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为了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实用性, 教师应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让学生们可以真正地接触到生活、生产实践中体现出的数学问题。开展以下实践活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如折纸游戏;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简易测量和图表的制作;趣味数学史与数学问题;简单的贴近生活的数学建模;编辑数学小报等。教师要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材料, 及时了解社会的热点问题, 扩充自己的知识范围, 把课本内容引出课堂, 把生活实践引入课堂, 用课本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实现数学教学大纲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总之, 在中职教学中渗透生活元素, 真正做到从生活走向数学, 让数学走进生活, 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生活中的日常知识与生活背景相结合, 联系实际讲述数学知识, 再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进而将学习的知识可以完美地运用到未来的职业中去, 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为成为专业性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8.从生活走向物理 篇八

关键词:物理教学; 探究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016-001

在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可是在师资和实验器材都很落后的农村中学,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呢?我觉得要让学生学会联系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地学。所以可以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学习:

一、巧妙利用学生身边的物体,此物它用

比如说,学生的课本可以用来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在这里可以将教师的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的实验。让学生将课桌上的书整理成一摞,用手轻轻的推书,使书作匀速直线运动,感受摩擦力的大小;将书去掉一半,再用手轻轻的推书,使书作匀速直线运动,感受摩擦力的大小。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在接触面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同样,在这一摞书的下面,垫上几支圆柱形的细长铅笔,然后用手轻轻的推书,使书作匀速直线运动,感受摩擦力的大小,这样又可以使学生得出:在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力远远小于滑动摩擦力的结论。

再比如,学生的长直尺也可以用来做多个实验。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时,将长直尺伸出桌面一定的长度,用手拨动直尺使它振动,可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的实验中,也可以利用长直尺。将长直尺伸出桌面不同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来拨动它,倾听频率的变化,学生很容易的得出音调和频率的关系。还可以在探究影响响度的因素的实验中使用,将长直尺伸出桌面一定的长度,用大小不同的力来拨动它,观察振幅的变化,学生也会很容易的得出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学生使用的透明胶带,也可以拿来作为实验器材。将胶带拉细,它就可以作为一根琴弦使用,可以用来探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的关系。在这根拉细的胶带下面系上一个小石头,就可以制成一个重垂线,可以当堂检测学生自己的课桌是否水平,或是检查墙上的画挂得是否竖直。在课堂上学生意外的发现原来自己身边的物品竟然可以做出这么多的探究实验,这大大的提高了他们进行探究实验的兴趣。

二、利用废旧物品的其他功能,废物利用

生活中,有很多物品如饮料瓶等,我们在将其中的饮料喝完以后就随手丢掉,这样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我们充分的加以利用,会给学生意外的惊喜。比如,拿一个饮料瓶,在里面灌上一定量的热水,晃一晃倒掉,马上将瓶盖盖上,过了一会儿就可以看到瓶子被压扁了,这时就可以问学生,是什么将瓶子压扁的。像这样非常直观的就让学生看到了大气压的存在。

同样还是一个饮料瓶,在瓶上同一直线的不同高度上戳三个小洞,再将瓶内灌满水,就会发现水从小洞中喷出,越向下水喷的越远,这样就可以验证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时又可以让学生体会深度的意义(深度,从液体中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距离)。

还可以做液体压强的帕斯卡裂桶实验。拿一个饮料瓶,在瓶壁上用小刀沿着竖直方向划几道刀痕(要将瓶壁划透),再用橡皮筋将划透的塑料瓶拉紧,在瓶盖上插进已密封连接好的大小吸管,可以用橡皮泥将缝隙封好,再用硬塑料纸做一个漏斗,把漏斗与吸管相连,使漏斗与瓶口相对齐。然后往漏斗里加水,直到瓶里和漏斗里都注满水,此时瓶壁的刀痕处不流出水,再将漏斗向上拉高,就可发现水从刀痕的地方流出。这样就可模仿帕斯卡所做的裂桶实验了。像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的机会,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变成了活动的主人,变成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主体。

三、培养学生探究的热情,多种方式

1.敲:在讲述音调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时,可以一边向杯内倒水,一边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杯壁,让学生倾听音调的变化;还可以在同样的七个瓶内装入不同的水量,调整水的多少,直到瓶子被敲击时能够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可以让有演奏基础的学生敲击一曲,如《两只老虎》等,学生既感兴趣又印象深刻。

2.画:在讲解视觉暂留时,同学们画出了“笼中鸟”“走马灯”等等。

还可以将所学的内容画出来:学习完一章的内容以后,将所学的内容用图表、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形式画出来。

3.想象:在我们讲解物质可分时,有的同学把分子想象成了一个桃子,扒开一层桃子皮(分子),出现了桃肉(原子),吃完了桃肉滴了几滴桃汁(电子),出现了桃核(原子核),砸开桃核出现了桃仁(桃仁可分成两半,相当于质子和中子),而桃仁又由物质(夸克)组成,一层一层的剥开桃子,就像一步一步的深入探究分子和原子的结构一样,可是却更有趣,学生的想象力真是丰富啊!

4.分角色表演:在讲述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还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时,让学生分角色模仿描述各个科学家的观点,并相互辩论,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争着相互提问,相互质疑。学生之间通过辩论和问题解答,学习中的疑问和难点都能够解决,而且印象非常的深刻。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效果非常好。

总的来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老师和学生长期的、共同的努力;实验器材的缺乏并不代表思想的缺乏。要学会充分利用身边的、或是废旧的物品。开动脑筋,发挥智慧。让每个人都热情的参与。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成为知识的主人。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即使在各种条件都很缺少的情况下,也能真正做到“无中生有,废中生宝”。

参考文献:

[1]王兴乃,罗国栋等编著.初中物理实验大全,武汉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其二》原文译文鉴赏下一篇:小学老师年度工作总结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