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考核说明(共17篇)
1.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考核说明 篇一
一:词语解释:
1.故事性歌曲:指那类歌词内容有故事情节的歌曲。
2.音乐即兴:是音乐制作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一人或多人自发地、同时地对一音乐作品进行诠释、表 演、创作。
3.创编歌词活动:是利用幼儿语言发展能力先于音乐能力的优势,通过把歌唱的心理能量主要用于编歌词的方 式促进嗓音控制能力自动化的活动。
4.自发咏唱:幼儿基于一个很熟悉的歌曲片断或一个简单的词,或是无词的,哼唱出在一个简单的音调上绕来 绕去的旋律。
5.感受系统:感受系统的结果是情感,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的情绪情感反 应。
二: 简答题
1.音乐所能表现的两种情感状态是:
答:
(1)表现与人类的说话调、动作姿态比较接近的情感;
(2)表现生命意义上的广泛的情感。
2.演奏即兴有哪几种契机:
答:
(1)音色探究活动的展开;
(2)进入音乐思维的迁移环节;
(3)音乐创作。
2.简述“瑞典狂想曲”音乐内容的主题:
答:
A段表现农民扛着劳动工具上田头,接着浇水、松土,然后回家的情境;
B段表现禾苗茁壮成长,并与同伴嬉戏、玩耍的情境;
3. 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是:
答:
3-4岁幼儿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演奏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
4-5岁幼儿通过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
5-6岁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型,能独立完成快慢节拍的变换,能理解节奏的主题、动机。
4.幼儿速度知觉的年龄特征是:
答:
3-4岁幼儿能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合中速、稍快、中速偏慢的音乐;
4-5岁的幼儿可以辨别渐快、渐慢,并能调节身体动作去合速度; 5-6岁幼儿能辨别与理解快慢的所有变换关系。
5.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
答:
(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
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 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6.学前儿童再现性音乐作品的类型有:
答:
(1)句式规整、童趣盎然的再现性器乐曲;
(2)句式规整的再现性成人器乐曲;
(3)句式不规整的再现性器乐曲。
7.简述大脑神经系统发展领域对音乐学习关键期的二种解释。
答:
(1)一种解释:神经元轴突的髓鞘化过程对儿童早期的发展非常重要,也正是神经元轴突髓鞘化是产生 学习关键期的基础。
(2)另一种解释:在生命的早期,许多神经元尚未被确定今后负责、控制什么,10岁之前,所有关于运动的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考核说明 篇二
1.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感知能力
学前音乐教育包含各种各样的教育形式, 例如, 歌唱教学可与语言、节奏、舞蹈相结合;音乐鉴赏可与情景设计、情感体验等相结合;音乐游戏和各种活动相结合等。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 可以充分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和感知力, 增强它的情感变现力, 使孩子能逐渐理解善恶是非, 明辨黑白, 知道什么是好, 什么是坏, 增强孩子的听辨能力, 使其能理解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意思, 逐渐能主动的感受美, 鉴赏美, 表现美, 创造美。
2.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审美能力
因为年龄问题, 儿童对音乐的审美处于低级感知阶段, 是直接从音乐中感知美。而儿童所获得的美的感受随着对音乐感知的加深而加深, 儿童对音乐的审美主要凭借想像, 通过声音进行联想, 想像现实中的真实的事物。因此如果想增强儿童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就要加深对音乐的感知, 也要加强音乐的思维活动。
3.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创造能力
音乐是创造的过程, 接受音乐是创造力发展的过程。由于音乐的情感性和非具体性, 音乐十分有利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在音乐实践中加入自己的理解, 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 这是增强儿童创造力的途径之一, 这也有利于增强儿童自信心和勇气。
二、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现状
1. 儿童学前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不同, 两极分化严重
大部分家长对儿童学前教育有着很大的重视程度, 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一间比较优秀的幼儿园学习而四处奔波。不过也有家长对此不屑一顾, 他们表示孩子进入有名的幼儿园还要花费更多, 只要随便选择合适就可以了, 根本不需要‘挑’。在儿童学前教育中, 音乐教育也属于其中的一部分。儿童学前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不同, 两极分化严重。
2. 儿童学前音乐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缺乏趣味性
在幼儿园里面上音乐课。“100%的学生喜欢音乐, 而80%的学生不喜欢音乐课”。其实这些情况在全国教育界里都会出现, 属于普遍现象。教师只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 将理论知识不断地塞到他们的脑海里。只要他们将所有的音乐知识都牢记了, 那么教师的教学任务就顺利完成了。没有一点新意。
三、实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策略
1. 加大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投入力度, 重新定位幼儿音乐教育
加强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投入力度是解决对音乐教育不重视的一个有效办法。加大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投入力度, 加强重视程度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 加大对外在条件的投入, 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大家喜欢欣赏流行音乐是因为它能够打动我们的心。事实上, 音乐也可以‘看’出来, 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的音乐更是让人享受其中。音乐室引入多媒体不但能够完善教学设备, 更是能够带给孩子一种视觉上的冲击。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当教师教孩子儿歌的时候, 生硬的学习方法会让学生反感。如果教师在屏幕上顺便播放着深受大家欢迎的卡通画片, 活泼可爱的音乐伴随着生动有趣的画儿童面, 顿时让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了。孩子能够快速地进入状态, 打着拍子一起合唱起来。其二, 幼儿园要完善师资力量, 增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聘请专业的、有能力的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指导, 适当提高薪酬, 使教师能更好的对孩子进行教学。
2. 激发孩子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老师在音乐教育上要因材施教, 融入时代元素。教学方式要灵活, 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教程都禁锢在同一本教科书上。在自己的教学得不到解放的同时, 也阻碍了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因材施教并不是一句空话, 教师要根据不同性格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育方式。例如, 在《卖报歌》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比较活泼调皮的孩子担任卖报童的角色, 在音乐上有天赋的学生主要负责配音或是合唱等。每个孩子都得到自己的小任务, 这样大家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就提高, 对音乐的兴趣也逐渐加深了。另一方面, 家庭音乐启蒙,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在儿童学前教育方面, 除了是幼儿园的责任外, 家庭也有着自己相应的责任。家庭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课堂, 而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位教师。不管怎么说, 从孩子的身上都可以看到来自父母的影子。父母的教育对孩子尤其重要。孩子的年纪还小, 很多情况下都是在父母的日常生活习惯中学习。有的父母喜欢看电视节目《我是歌手》, 孩子自然会陪伴在他们身边一起欣赏里面美妙的音乐。这时候, 各位父母要引起注意了。并不是什么音乐都适合让孩子欣赏。父母要选取适当的音乐播放, 在不让他们感觉到反感的情况下教导他们学习一些比较简单的节奏旋律。直到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在学前儿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教育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随机应变,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根据学生的才智和表现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也同样的重要。家长也学会主动引导他们学习音乐的正确方向。至于社会教育方面, 孩子可以观看一些对自己学习有价值的儿童节目增长见识, 聆听美妙的歌声。对于会产生不良影响的节目, 社会人士要提出意见停止播放。这样幼儿园, 家庭还有社会三者完美结合才能够充分激发儿童潜质, 促进其积极健康发展, 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萍.浅谈幼儿音乐教学[J].新课程 (下) .2012 (02)
[2]潘晓林.有关幼儿音乐教育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 (01)
[3]金海芳.如何绽放农村幼儿园的保育之花[J].时代教育.2012 (20)
3.试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篇三
学前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性格形成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心智及其日后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的作用
1.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前儿童感受美的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聆听世界名曲,如《四小天鹅舞曲》、《彼得与狼》等,把幼儿带入美的境界,并在此基础上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对其进行初步的音乐基础训练,能够有效培养他们初步的感受美的能力。
2.音乐教育有利于促进学前儿童右脑的发育
音乐能力指辨别、感知、领会、想象、思考音乐艺术形象及其内涵的能力,它包括听辨音乐的长、短、强、弱等。教师通过各种教育手段,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来刺激幼儿的右脑,以达到促进右脑发育的目的。
3.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行为规范
心理学家指出,儿童社会化的发展体现在善于协调各种关系,并在一定社会秩序中达到相对自治,这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它本身包含着许多规则,如节奏、音高、调式等,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活动中,理解并遵守这些规则,无形当中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为其今后遵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音乐教育有助于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
情感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音乐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它把旋律、节奏、和声、调式等音乐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将美好的情感付诸于声音的表达中,能拨动幼儿心灵的琴弦,使幼儿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如在欣赏乐曲《春天》时,每当那优美欢快的旋律奏响,孩子们总是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可爱的小鸟,尽情欣赏着各种鲜艳的花朵,领略祖国春天的美好,激起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当幼儿唱着《好妈妈》这首歌时,他们会懂得理解妈妈的辛劳,热爱妈妈;歌曲《一分钱》会告诉幼儿拾金不昧的道理,养成捡到东西要交公的好品德;歌曲《划船》使幼儿体会到友谊的快乐;歌曲《马兰花》使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在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方面具有非常独特、广泛的效果。
5.音乐教育有助于幼儿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要在音乐教育中,启发幼儿充分发挥想象,鼓励幼儿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用语言或动作表现出来。
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选择一些形式短小、内容集中、有强烈对比度的乐曲供幼儿欣赏。例如《动物狂欢节》,幼儿听完后能联想出大象、狗熊、狮子等十几种动作笨重的动物及小鸟、蝴蝶、小天鹅等一些小巧、灵活的动物。幼儿在听音乐时,大脑中会不断浮现出一些与音乐有关的物体形象,从而产生联想,教师要适时启发幼儿用语言或动作表达自己的想象,刺激幼儿的大脑活动,以达到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提高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水平的途径
1.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刻苦钻研业务,精益求精,注重实践,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完善自己。对幼儿教师来说,熱爱事业和孩子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
2.注重教师音乐素养、理论知识的提高
教师的音乐理论水平决定着幼儿音乐素养和能力的发展,因此积极提高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和音乐理论知识水平,对于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只有从理论上接受了先进的幼儿园音乐教育理念,才会有的放矢的进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并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升幼儿园音乐教育实践的合理性。与此同时,教师应努力营造集体的气氛,培养幼儿进行创造活动的自信,并帮助其正确对待创造中遇到的挫折,激发、培养幼儿的创造动机,从而促使幼儿获得成功。
3.教师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必须加强学习理论知识,并努力付诸实践,使先进的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用教育实践促进幼儿的发展,促使幼儿在综合的、与人不断交往合作的、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真正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音乐能促进幼儿智力、身心等多方面的健康发展,在音乐教育中,就应该充分发挥幼儿音乐教育的优势,最终使孩子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人。
参考文献:
[1]黄莉莉.《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2]丁昀.《幼儿教育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李洪曾.《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编校:宋娟娟
4.学前教育 情况说明 篇四
关于配合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做好义务教育阶段
留守儿童调研工作的情况说明
一、基本情况
色河铺镇现有学校10所,其中中心学校1所,完全小学5所,教学点3个,民办中心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705人,正式在岗教师68人。
二、问卷调查情况
1、问卷调查一共发放学校或教师问卷70份,收回问卷 份;
2、发放学生问卷705份,收回份;
3、发放中心学校问卷279份,收回份;
4、发放家长问卷份,收回份;
5、发放监护人问卷份,收回份;
三、调查情况说明
5.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考核方案 篇五
一、考核目的与要求:
学期教育专业的学生专业技能达标考核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措施。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使学生逐步具备合格幼儿教师所必备的专业技能,学生每一学期的专业技能测试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制定如下考核方案。
二、考试时间:
每一学期的19周进行专业技能考核
三、考试方式:
学前专业所有的班级在期末任课教师先自行的在本班进行专业考核,再由学前专业部进行随机的抽查,被抽查到的班级由学前专业部专业教师进行一次集体考核。考核评分标准分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等,班级及格率要达到百分之八十。
四、考核的项目:琴法、幼儿舞蹈、美术、手工、声乐、讲故事
1、琴法:
一年级新生,自己选一首钢琴曲演奏,演奏的作品有基本技巧的展示,能完整的表达作品。
二年级学生,必须弹奏两首,一首教师指定钢琴曲,一首自弹自唱幼儿歌曲,能基本表达作品的感情,节奏基本正确。
2、幼儿舞蹈:
一年级新生:以小组的形式自行准备一个幼儿舞蹈,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知识。
二年级学生:创编一个幼儿舞蹈,(由任课老师选定幼儿基本舞步及音乐)掌握幼儿舞蹈创编的基本技法。
3、美术:
综合性绘画:能熟练的使用(彩铅、水彩、蜡笔)进行绘画创作,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4、手工
一年级:现场剪纸:能根据幼儿教学特点,能进行剪、撕,贴、刻手工技术展示,以个人创作作品为主要考核方式进行。
二年级:运用彩泥完成造型,5、声乐
一年级:自行准备一首初级的声乐作品,节奏准确,能掌握一定的发声技巧;
二年级:自行准备中级作品的演唱,掌握正确的呼吸、咬字,能把握歌曲的感情,恰当的处理歌曲。
6、讲故事:
一年级:自己选一首儿歌进行朗诵,普通话标准、语调抑扬顿挫,语速与幼儿年龄特征相适应。
6.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考核说明 篇六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考核方法
学前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的音乐、舞蹈、美术、手工、故事创编表述等基本技巧和能力,始终是决定教育活动开展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本技能考核,是以一定的检查为手段,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幼儿教师必备的各类基本技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
一、考核项目
1、手工制作•纸工
2、手工制作•泥工
3、绘画•简笔画
4、绘画•综合主题画
5、边弹边唱
6、舞蹈•民族舞蹈给合7、舞蹈•儿童舞蹈创编)
8、、幼儿故事讲述
二、考核要求与方法
(一)手工制作•纸工
1、考核要求
该项目主要是考察学生熟练运用折叠工艺技法,用纸造型的能力。要求学生能用纸熟练折出动物、花卉、人物等指定的基本造型,做到折叠作品形象美观,工艺精致,技法准确。
2、考核方法:
折纸项目由学生抽签决定考核命题,在集体中独立完成指定造型。30分钟内现场制作完成命题折纸作品3件。
(二)手工制作•泥工
1、考核要求
该项目主要是考察学生熟练运用彩泥进行立体造型的能力。要求学生能用彩泥熟练捏出水果蔬菜、动物人物等指定的基本造型,做到彩泥作品形象生动美观,色彩搭配协调,工艺
技法准确。
2、考核方法:
彩泥项目的考核由学生抽签决定命题,在集体中独立完成指定造型。30分钟内现场制作完成命题彩泥作品3件。
(三)绘画•简笔画
1、考核要求:
该项目考核学生熟练运用简笔画技法默画指定的物体形象,要求造型准确,线条流畅,构图均衡、饱满,富有童趣。
2、考核方法
本项目考核为集体考核、独立完成项目。由学生于考核现场当场抽签决定试题,在30分钟内默画5幅指定的物体形象。学生应在考前准备好画具。
(四)绘画•综合主题画
1、考核要求
熟练使用彩色铅笔、蜡笔、油画棒、水彩笔等绘画工具,能够运用素描、水彩、水粉画、国画的基本技法。
2、考核方法:
本项目考核为集体考核、独立完成项目。由学生于考核现场当场抽签决定试题,在30分钟内画一幅指定的作品。学生应在考前准备好画具。
(五)边弹边唱
1、考核要求:
流畅弹奏幼儿园歌曲,不中断,没有错音;能根据歌曲的内容风格,正确的运用节奏型进行伴奏;歌唱声音圆润,吐字清楚;感性丰富,具有表现力。
2、考核方法:
考核采取单独面试的方法。考试一首乐曲,考题由考生在考前10分钟抽签而定。
(六)舞蹈•民族舞蹈组合1、考核要求:
舞蹈动作到位,动作与动作衔接自然、舒展,符合该舞蹈组合的基本韵律和特点,动作合拍,节奏感强,表情符合舞蹈表达的思想,有一定的舞蹈感染力。
2、考核方法:
考核采用单人面试,当场抽签决定试题,抽题后准备10分钟。每人考核时间为3至5分钟。
(七)舞蹈•儿童舞蹈编创
1、考核要求:
舞蹈动作到位,动作与动作衔接自然、舒展,符合该舞蹈组合的基本韵律和特点,动作合拍,节奏感强,表情符合舞蹈表达的思想,有一定的舞蹈感染力。
2、考核方法:
考核采用单人面试,当场抽签决定试题,抽题后准备10分钟。每人考核时间为3至5分钟。
(八)幼儿故事讲述
1、考核要求
儿童故事演讲考核要求使用准确、流畅的普通话脱稿讲述。语言口语化,能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掌握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停顿;能运用语言、表情、动作等表现技巧表现人物的对话、性格、和思想感情。体态语自然得体。
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对故事进行改编、续编、扩编或者缩编,但任何改变必须得当,主题不得改变。
2、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为单人面试,主题由学生当场抽取,准备时间为5分钟。
三、考核标准与实施细则
1、考核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各专业技能考核项目的分值均为10分,各单项考核凡获6分以下,为不合格;6分至8分为合格;8分至9分为良好;9分至10分为优秀。
2、实施细则
学前教育学生应加强基本功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参加全部专业技能的考核。通过七项专业技能考核并获合格以上者,颁发“专业技能合格证书”,准予毕业。单项专业技能考核优秀者,颁发“单项专业技能优秀证书”。专业技能考核不合格者,必须在毕业前进行补考,通过补考获得合格者,方可毕业;经补考仍未通过者,不予毕业。
7.论学前儿童早期语言教育 篇七
一、学前儿童早期语言教育的原则
由于学前儿童处于身体发育阶段, 所以针对学前儿童的早期语言教育, 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在不影响身体发育的前提下进行语言教育。这个时期的孩子, 易于激动, 活泼好动, 必须要保证足够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时间。首先,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有了兴趣学什么都简单。对于学前儿童来说, 处于心智发育的阶段, 他们很难规规矩矩坐下来, 听老师讲课学习。这个时期的很多小孩, 在学习时, 注意力往往不在老师的课堂上, 要么关注身边的物体, 要么想象脑海里的有趣的事情。所以这个时期的儿童学习, 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将学习的知识内容融入游戏的规则中, 让儿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习。这里更重要的是, 早期语言教育的学习不能影响小孩心智的发育, 没有兴趣的灌输会造成儿童心理上的厌学, 对儿童今后的学习极其不利。其次, 进行早期语言教育同时, 积极对学前儿童进行赏识鼓励。学前儿童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我们要尊重孩子, 关注孩子的各种行为, 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人格。当然爱要有度, 不能盲目无原则的溺爱, 对孩子出现的缺点要予以指出, 引导孩子进行改变。要多表扬孩子的优点, 让孩子感到优越性。总之早期语言教育, 不能不切实际, 不能违背孩子心理生理的特点, 尽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 在玩中学习。
二、学前儿童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是语言教育的基础, 这也关系其以后书面表达能力的学习。学前儿童口头表达能力首先应该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然后再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很多学前儿童在进行交流时, 沉默寡言无话可说, 有点喜欢说, 但是由于词汇少, 表达不清晰。那么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和家长, 在学习和生活中, 要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启发诱导, 让孩子多讲话, 如孩子看到小狗,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 这个小狗怎么叫啊, 小狗爱吃什么啊, 小狗的毛是什么颜色的啊等等, 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 小孩就知道该如何进行表达, 该如何向别人进行介绍, 也就是有话可说。平时进行教学时, 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活动, 如亲近大自然, 走进科技馆等。当孩子遇到一些新鲜事物, 他们就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特别是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通过提问获取了知识, 有了知识就有话可说。口头表达作为一种能力, 只能从持之以恒地训练中得到掌握说话的基本方法后, 提供说话实践机会是必要的, 例如在校外孩子们介绍家庭成员, 回忆最愉快的事情, 推荐一种最好吃的水果等, 有利于掌握说话技巧, 锻炼胆量, 养成良好的思考和听话习惯, 提高口头表达言语的准确性, 条理性和敏捷性。
三、学前儿童的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一种终身行为, 孩子天生就喜爱书本, 我们说阅读不一定就是看字, 看图也是阅读。我们把只要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 都称之为阅读, 这里有视觉的、听觉的、口语的等等。进行学前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时, 首先要给儿童创设一个恰当的阅读氛围。如提供可供阅读的空间、丰富的阅读材料等环境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发展幼儿阅读能力。环境中的读物的选择, 不能将大人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要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 让孩子自己选择想阅读的图书, 这样孩子就有一种自主意识, 一种自己做主的意识, 从而激发阅读的内在动机。其次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早期阅读行为, 父母是孩子生命里的第一位老师, 如果父母乐于阅读, 小孩自然耳濡目染, 并可从亲子共读的亲密过程中, 感受到温暖与爱。阅读对于学前的儿童而言, 首先是得到爱与快乐的途径, 其次才是汲取知识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的第一需要是父母的爱, 如果得不到满足, 那么在孩子眼中, 这次阅读就是一次没有意思的失败游戏。
在进行早期阅读训练时, 父母和老师可以参加阅读, 陪伴孩子阅读, 可以进行朗读。给孩子朗读书籍文字时, 要避免语言平平淡淡, 要声情并茂, 带着饱满的情绪和情感来朗读, 模仿阅读教材中各种角色的语气, 适当地加些拟声词、形容词等, 使语言富有感染力。儿童阅读的注意力往往不是很集中, 在阅读之后, 父母和老师要针对阅读的内容, 帮助孩子进行理解, 引导孩子学习阅读材料中的知识。在与幼儿阅读的过程中或结束后, 父母可以与孩子就阅读内容展开讨论, 交流疑问、想法, 以此来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和想象空间, 从而促进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
8.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初探 篇八
【关键词】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07/08-0018-03
一、问题的提出
“生命教育”理念由美国学者华特士于1968年提出,倡导人们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不断提升生命质量,创造生命价值。〔1〕这一教育理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前会通过多种途径对生命形成特定的观念。〔2〕这些观念在日后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幼儿对生命的态度和其生命的质量。因此,学前儿童同样需要生命教育。
学前儿童生命教育是帮助幼儿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 提高自我保护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3〕当前的学前儿童教育对生命价值本身缺乏应有的关注,許多幼教工作者对生命的理解也较片面,难以促使幼儿形成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的积极情感。〔4〕目前我国大陆有关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研究非常少,已有的研究也缺乏系统性,尚未建立起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体系,从事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幼教工作者在实践中常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因此,设计一套操作性强且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生命教育课程,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尝试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等方面对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进行初步探讨。
二、课程目标
(一)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总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所以,幼儿园生命教育就是要确保幼儿自然生命的安全与健康、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为幼儿创造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包括认识生命、保护生命、体验生命、珍惜生命和发展生命等方面。〔5〕对应的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的目标可以表述为:引导幼儿认识生命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帮助幼儿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和保健技能,让幼儿体验到生命的珍贵、美好与平等,从而形成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和珍惜生命的意识和情感。
(二)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1.小班
(1)对待自己方面: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及功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积极参加各项运动;保持积极情绪,体验和享受生活的快乐与美好。(2)对待他人方面:接纳并喜爱他人,乐于与人交流,享受集体生活的乐趣。(3)对待自然方面:喜爱大自然,喜爱动植物,了解它们的基本成长规律、生活习性和相关特征,并有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2.中班
(1)对待自己方面:认识、了解身体的内部器官和功能,有自我保护和保健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参加运动,并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能识别基本的情绪,掌握调整不良情绪的基本方法。(2)对待他人方面:了解和关心身边的人,能很好地与他人相处,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3)对待自然方面:热爱大自然,喜欢观察了解身边的动植物,有保护自然的意识,有探索自然的兴趣。
3.大班
(1)对待自己方面:认识生命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了解其他生命与自己的关系;有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和保健方法;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拥有健康积极的生命态度。(2)对待他人方面: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策略,认识不同职业的人的价值及其与自己的关系;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有初步的社会责任感。(3)对待自然方面:了解动植物成长和变化的规律,知道它们与人类的关系,有保护、关爱动植物的意识,并了解如何保护、照顾动植物;热爱大自然,有探索自然的兴趣和基本能力;欣赏所有生命的美,初步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有追求高质量生命的意识。
三、课程内容
生命大体可分为人的生命和自然界的生命两大类,前者包括自己的和他人的生命,后者主要指动植物的生命。人的生命又可细分为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等不同层次,每个层次具有不同的内涵和价值。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整体性和层次性原则,坚持合目的性、基础性、价值性、发展适宜性、兴趣性和直接经验性等原则。〔6〕应以幼儿的生命为中心,围绕引导幼儿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和发展生命等来组织课程内容。
(一)生命与自我
初步认识自我生命和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知道自我生命的来源;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了解基本的营养、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清洁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学会自我保护和保健方法,了解运动锻炼对身体成长的意义,掌握基本的走、跑、跳、投掷、攀登等技能,喜欢并积极参与各项运动;接纳并喜欢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乐于体验生活,初步形成不怕困难、积极乐观的品质;有学习榜样,有初步的人生理想。
(二)生命与他人、社会
了解、掌握自我生命与他人、社会的联系,包括:他人生命的特点、规律和价值;与他人交往、相处的策略和方法;他人生命与自己的关系,对他人、社会应有的责任、态度和情感。
(三)生命与自然
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认识动植物生命的特点、习性和生长规律,如动物的生长和繁殖;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认识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如植物可以被制作成各种生活用品,做成各种香料等,动物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食物等;了解什么是破坏自然的行为及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如乱砍树木可能加剧水土流失,地球变暖;培养幼儿尊重和珍惜动植物生命的意识,引导幼儿形成保护大自然的初步责任感。
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应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采取围绕同一主题螺旋上升的方式加以组织,〔7〕宜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
四、课程组织与实施
(一)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的组织
幼儿的生活、生命及发展是一个整体,所以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的组织也应充分考虑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和连贯性特点。《纲要》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生命教育与这五大领域都有关系,所以,宜以主题的形式,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融合五大领域的内容来组织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内容。
(二)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
1.创设充满生命气息的环境
生命教育应在充满生命气息的环境中实施。如,可以在活动室墙壁上张贴有关生命主题的图片、剪贴画,在图书角投放有关生命教育的图画书,在活动室区角或户外种植各种植物,与幼儿一起饲养小动物,等等,以让整个幼儿园充满生命气息。
2.采用丰富多样的组织形式
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可以围绕幼儿生活中的种种生命现象,通过引导幼儿练习、游戏、扮演等多种方式来实施。例如,可引导幼儿阅读有关生命教育的图书(如《我很特别》《精彩过一生》《我爱大自然》《我永远爱你》等),帮助幼儿加深对生命美好的体验。也可组织幼儿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例如参观敬老院,看望生病的同伴等,以培养幼儿相应的社会责任意识。
3.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幼儿园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就越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学习就越有效。〔8〕因此,要充分利用幼儿熟悉的环境,调动幼儿园、家庭、社区和周边环境中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如,组织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加入到学前儿童生命教育中来;充分挖掘社区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
4.教师提升自身生命教育素养
要做好幼儿的生命教育工作,幼儿园教师既要掌握基本的生命科学知识,更要拥有健康的生命态度和优秀的性格品质。只有这样,教师所实施的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才可能积极地影响幼儿,达到课程的目标。
五、课程评价
首先,评价目标要明确。要以促进幼儿生命健康成长和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9〕
其次,评价内容要全面。不仅要关注幼儿对生命的认知,还要关注幼儿对生命的情感和态度,关注其自我保护、关爱他人的行为和能力的变化。
最后,评价主体要多元化。除了幼儿园教师之外,家长也要积极与幼儿园沟通交流,参与课程评价工作。幼儿也可以表达自己对课程的理解与感受。
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研究和开发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以推动幼儿生命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仁富.生命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1-2.
〔2〕张美云.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之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6,(3):27-30.
〔3〕吴增强,张声远.生命教育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05,(3):33-36.
〔4〕岳亚平.生命教育:幼儿教育的思考原点〔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334(6):8-10.
〔5〕〔6〕冯建军.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及其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2007,(7/8):23-25.
〔7〕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0-62.
〔8〕虞永平.学前教育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210-214.
〔9〕马明龙.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幼儿园课程评价〔J〕.幼教研究,2010,(1):14-15.
A Tentative Study on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for Preschool Children
Han Yinghong1, Chen Yin1, Shen Tong2
(1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2Kindergarten Affiliated to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life education for preschool children is still at the primary stage and the chief difficulty for life education lies in the lack of a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curriculum. Therefore, based on analysis of relevant researches home and abroad, the researchers attempt to construct a curriculum system of life education with curriculum objectives, contents, implementation, and assessment for preschool children.
9.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考核说明 篇九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达标考核是本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以后作为一名合格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必备条件。为了将来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为加强职前培训,根据现代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将岗位能力划分为五大能力板块和专业特点,特制定本方案,要求学生自入学起即根据自己的能力,对照本方案进行各项训练与考核,使自己具有合格学前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专业技能和基本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单项验收要求:
第一板块(专业基础知识)
(一)、能写和会教
(教育、教程、保健、幼儿教育政策法规、自然科学)
1、会写幼儿园工作计划,会做每周教育活动的分析和评价;
2、会备课、写教案(活动计划),会说课;
3、会写工作总结或教育性科研报告;
4、会写幼儿评语、调查报告、学习体会以及家庭联系卡等应用文。
5、熟练地将幼儿教育教学活动轻松愉快的传授给幼儿。验收要求:
1、写一份幼儿园工作计划或实习总结(实习结束后交);
2、结合学前教育综合教育教学能力训练考核。(教育、教程、保健、幼教法规、自然科学等文化课考核)(艺术系、实训处和教务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注:以上专业基础知识考核分值为:100分,学生考核60分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
(二)、能指挥(综合素质)
要求会结合和指挥队伍,做到:
1、口令准确、清楚、有节奏感、声音洪亮;
2、体态端正、动作准确、示范正确;
3、合理指挥调动队伍。验收要求:
1、立正、稍息、原地各种转法(左、右、后);
2、齐步走与立定、跑步走与立定、报数;
3、队列队形变化,如四列变八列横队等;
4、独立设计编制幼儿体操队形。
(艺术系、实训处和教务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核)注:本考核属于选修项目,基本合格就可以。
第二大板块(语言能力)
(一)、能说(普通话)
1、能用正确的英语语音语调流利地说日常用语和会话;
2、能用正确流利的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思想,说话词语清晰、调理清楚、声音响亮、语句规范、有感染力;
3、会用儿童语言讲故事、朗诵儿歌、诗歌、会亲切地和幼儿谈话。验收要求:
1、要求准确读出字母、音标、拼读单词、朗读短语和句子、短文朗诵、按题目进行对话和做一分钟演讲;
2、参加剑桥儿童英语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生自愿报名参加,艺术系、实训处和技能鉴定站组织);
3、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艺术系、实训处和教务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4、讲演中文儿童故事、寓言或朗诵有哲理性短文一段。(艺术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注:普通话考核分值100分,80—54分为二乙,85—89分为二甲,90—94分为一乙,95分以上为一甲。(学生至少获得二乙方可合格);少儿英语考核分值为100分,用英语熟练地朗读或一分钟演讲,60分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
第三大板块(书法与计算机操作)
(一)、能书(书法)
1、能用钢笔书写中文或英文教案、幼儿评语、计划、总结等;
2、能用粉笔写出美观、清秀的板书。验收要求:
1、中文钢笔字要求笔画正确,使用规范字,结构方正,字形大小一致,空格、行距、标点准确,字体工整美观,疏密均匀。每分钟书写20个字以上,一处错扣5分,在规定时间里少写一个字扣3分;(艺术系、实训处和教务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2、中文粉笔字板书要求笔画正确,使用规范字,空格、行距、标点准确,字体工整美观,布局合理。每分钟书写20个字以上,一处错扣5分,在规定时间里少写一个字扣3分;(艺术系、实训处和教务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3、英文钢笔字要求能用斜体字书写,大小写、连笔、标点和格式正确,疏密均匀,字体美观,一分钟60个字母符号。写错一个单词扣5分,大小写、标点写错一处扣3分,在规定时间里少些一个字符扣1分;(艺术系、实训处和教务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4、英文粉笔字板书要求能用斜体字熟练书写,大小写、连笔、标点和格式正确,疏密均匀,字体美观,一分钟60个字母符号。写错一个单词扣5分,大小写、标点写错一处扣3分,在规定时间里少些一个字符扣1分;(艺术系、实训处和教务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注:书法考核分值100分,钢笔或粉笔60分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
(二)、能设(计算机操作)
1、能熟练地上机操作word、Excel、ppt等;
2、会上网查阅、下载、上传相关知识;
3、能学会简单的图形设计。验收要求:
1、在规定时间内熟练地制作课件、电子表格的处理、文字编辑;
2、按要求设计出简单的图形。(艺术系、实训处、教务处组织考核)注:计算机考核分值100分,60分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
第四版块(音乐舞蹈)
(一)能弹(伴奏)
1、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基础;
2、能为幼儿歌(乐)曲伴奏、弹唱。验收要求:
1、音阶、曲目要求在指定范围内抽签弹奏;
2、钢琴即兴伴奏,在相关范围内抽考幼儿乐曲或英语歌曲;(艺术系、实训处和教务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核,结合各学期音乐、钢琴课教学目标进行考核)
3、参加校内弹唱合格考核;(艺术系、实训处和教务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4、参加钢琴业余等级考试至少达四级。(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自愿报名参加,艺术系、实训处和技能鉴定站组织)
注:伴奏考核分值100分,60分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
(二)、能唱(歌唱)
1、能视唱简谱、五线谱(一升一降),要求掌握节拍、速度、音准、节奏;
2、掌握科学发声方法,懂得幼儿歌唱、发声的特点;
3、在有伴奏或无伴奏的情况下,能独立正确地处理和表现常见体裁风格的歌曲和幼儿歌曲。验收要求:
1、系部统一准备20首幼儿歌曲,学生抽签两首演唱;(艺术系、实训处和教务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2、学生自选一首歌曲演唱;(艺术系、实训处和教务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3、掌握三种常用的指挥图式和技巧,指挥幼儿唱歌,击拍、拍点要准确。
(以上项目由系部和实训处组织,结合各学期音乐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考核)
4、参加声乐业余等级考试,至少达五级。(学生根据自己特长自愿报名参加,由系部组织)注:歌唱考核分值100分,60分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
(三)、能跳(舞蹈)
1、掌握几大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幼儿舞蹈的基本步伐,能表演和简单创编幼儿舞蹈;
2、懂得舞蹈基本常识,能自学并记录成品舞蹈;
3、会组织、领导幼儿的舞蹈活动。验收要求:
1、自选舞蹈进行表演(时间不少于2分钟,可1人,2人或3人一组进行表演)。
(艺术系、实训处和教务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核,结合各学期舞蹈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考核)
2、参加舞蹈教师等级考试或健美操等级考试,至少达三级。(学生根据自己特长自愿报名参加,由系部和实训处组织)注:舞蹈考核分值100分,60分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
第五板块(美工)
(一)、能画(国画、简笔画)
1、会运用素描、速写和水彩作画;
2、会画黑板报、简笔画、蜡笔画、指画及纸版画;
3、能进行图案设计和写美术字。验收要求:
1、能进行幼儿活动室的布置设计,比如环境壁画、知识角设计和空间布置等。(艺术系、实训处和教务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核,结合各学期美术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考核)
2、参加美术业余等级考试,至少达五级。(学生根据自己特长自愿报名参加,由系部组织)
3、每位学生准备两幅国画和两幅简笔画。(艺术系、实训处和教务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注:国画、简笔画考核分值100分,60分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
(二)、能做(手工)
1、会纸工、布工、泥工的制作;
2、会布置美化幼儿园的环境;
3、会用电化教具与制作课件。验收要求:
1、自行设计制作教学玩具(由系部组织,结合各学期美术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考核)
2、自行制作一份幼教课件(由系部组织,结合多媒体课教学目标进行考核)
3、参加计算机等级合格考试(由系部和实训处组织考核)
4、每位学生展出两件手工作品。(艺术系、实训处和教务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注:手工考核分值100分,60分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
三、考证要求
(一)、基本技能考试
《普通话等级考试》(二乙以上)
《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以上)
《剑桥少儿英语等级考试》(合格)
(二)、专业技能考试
钢琴业余等级考试四级以上或声乐业余等级考试五级以上或舞蹈业余等级考试三级以上或美术业余等级考试五级以上或大众健美操三级以上;校内钢琴弹唱合格证。
(三)、职业技能、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剑桥儿童英语教师资格证;舞蹈教师资格证;幼儿教师资格证;保育员职业资格证或育婴师职业资格证或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或营养保健师职业资格证。
(以上项目由系配合相关部门组织进行)
四、考核说明
1、考核内容为“验收要求”的项目。
2、每位在校生都有三次考核机会。第一次考核有不合格项目者可以参加第二次考核;第二次考核再不合格者,可参加第三次的考核。
3、已在入学前参加过以上任何项目考核并合格的学生,可向系部提出申请,经教学部门核实后准许免考。
4、所有实训考核分值标准:
10.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考核说明 篇十
歌曲长度不低于10小节,一段体结构,调式为C大调或F大调或G大调,一段歌词。
1.拔萝卜,C大调,2/4拍,一段体,12小节 2.报春,F大调,3/4拍,一段体,12小节 3.打电话,F大调,2/4拍,一段体,12小节 4.大馒头,F大调,2/4拍,一段体,16小节 5.拍手拍手,F大调,2/4拍,一段体,16小节 6.大树妈妈,C大调,2/4拍,一段体,16小节 7.大鞋与小鞋,F大调,2/4拍,一段体,12小节 8.勾勾手,F大调,2/4拍,一段体,16小节 9.国旗多美丽,C大调,2/4拍,一段体,16小节 10.好朋友,F大调,2/4拍,一段体,11小节 11.划船,C大调,2/4拍,一段体,16小节 12.滑滑梯,C大调,2/4拍,一段体,16小节 13.拍皮球,F大调,2/4拍,二段体,12小节 14.数字歌,C大调,2/4拍,一段体,12小节
15.我有一双小小手,G大调,2/4拍,一段体,10小节 16.小茶杯,F大调,2/4 拍,一段体,12小节 17.小茶壶,C大调,2/4 拍,一段体,16小节 18.小花伞,C大调,2/4拍,一段体,12小节 19.小蜜蜂,C大调,2/4拍,一段体,12小节 20.小小的船,F大调,3/4拍,一段体,16小节 21.小鸭嘎嘎,F大调,2/4拍,一段体,17小节 22.小医生,C大调,2/4拍,一段体,15小节 23.小雨沙沙,F大调,2/4拍,一段体,14小节 24.小猪,F大调,2/4拍,一段体,16小节 25.雪花和雨滴,C大调,2/4拍,一段体,16小节 26.幼儿园里朋友多,C大调,2/4拍,一段体,20小节 27.云,C大调,3/4拍,一段体,16小节 28.种瓜,C大调,2/4拍,一段体,18小节 29.蚂蚁搬豆,F大调,2/4拍,一段体,12小节 30.夏天的雷雨,C大调,2/4拍,一段体,16小节 31.小蜻蜓,F大调,3/4拍,一段体,16小节 32.火车呜呜叫,C大调,2/4拍,一段体,16小节 33.山谷回音真好听,C大调,2/4 拍,一段体,20小节 34.小兔乖乖,C大调,2/4 拍,一段体,14小节 35.小毛驴,C大调,2/4拍,一段体,16小节 36.小树叶,F大调,2/4拍,一段体,16小节 37.小娃娃跌到了,C大调,2/4拍,一段体,16小节 38.蝴蝶花,F大调,2/4拍,一段体,21小节 39.邮递员叔叔,C大调,2/4拍,一段体,16小节 40.新年带着幸福来,F大调,2/4拍,一段体,16小节 41.办家家,F大调,2/4拍,一段体,20小节 42.保尔的母鸡,C大调,2/4拍,一段体,16小节 43.春姑娘,F大调,3/4拍,一段体,16小节
44.嘀哩嘀哩(节选),F大调,2/4拍,一段体,16小节 45.粉刷匠,C大调,2/4拍,一段体,16小节 46.数鸭子,C大调,4/4拍,一段体,10小节 47.送别,C大调,4/4拍,一段体,16小节
1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探讨 篇十一
一、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
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与儿童身心发展之间是彼此助益、双向建构的关系,即儿童需要美术活动,而美术教育活动又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和完善了儿童的内心精神世界和身体,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1. 美术活动是儿童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美术需要观察、想象和创造,这一特点决定了儿童的创作应从儿童自身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和情感体验出发,才能使儿童按自己兴趣由“感”而发,由“情”而画,而使儿童对美术活动始终怀着强烈的兴趣与创作热情。
2. 儿童美术创造活动随着年龄的不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儿童美术活动的发展阶段经历从对动作感兴趣,逐渐过渡到有意识地通过动作来反映周围世界,并充分融入自己的童心、童趣。
3. 图式期是儿童绘画发展中的“黄金时期”,教师应抓住时机,让儿童充分发挥其独创性。教师应尊重、保护儿童这个创作时期所运用的方法,不要以成人审美眼光评估、修改儿童画,压抑儿童的创作欲望与热情,抹杀儿童的创作天赋。不受法则拘束的“图式期”的儿童画创作为孩子一生成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儿童美术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儿童审美心理包括知、情、意三个系统,它是审美及艺术欣赏和创造的心理基础。有关审美和艺术心理的研究成果表明,审美主体的知、情、意系统与审美艺术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起关键作用的心理功能有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和审美意志(创造行为),它们贯穿于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的全过程。
1. 听音乐画画。因为音乐具有直接使人产生身体律动的作用,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和情感。引导儿童欣赏音乐,可以更好地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儿童在创作过程中就会渗入自己的情感,画出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图画来。
2. 听故事画画。通过听故事,引导儿童对故事中的情节、个别对象间的空间关系及对象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丰富的想象和整合,使表现在绘画中的物或人更加生动、有序、合理、有趣,从而更好地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故事引导,儿童在绘画时充满了对童话的向往,并且体验到了神奇和快乐。
3. 边猜边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方法要灵活、生动,使单调的绘画步骤与力、品德乃至整个人格的发展有着重技巧变得有趣起来,具有浓厚的游戏性。這样,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趣提高了孩子们绘画的兴趣,使他们从不会画发展到会画,从不愿画发展到画得入迷。
4. 写生。教师要引导儿童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中的人、物、事。引导儿童欣赏音乐,可以更好地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并启发他们用绘画的方式将之表现出来。例如在设计绘画《小熊》时,引导儿童欣赏音乐《三只小熊》,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儿童对绘画的兴趣,培养他们优良的品质、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情感。
三、对学前美术教育改革的思考
1. 以培养审美心理结构为中心
美术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为儿童的审美心理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客体和探究刺激。
审美心理结构以系统结构的方式内化,沉淀于人的心理构成审美心理的整体结构系统。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儿童进行整体的系统的审美感知,形成完整的心理结构。美术实践使儿童产生了审美需要,形成了特定的审美个性。只有长期的艺术熏陶、艺术实践和审美环境才能使一个普通的人建构和发展较为完善的个体审美心理结构,变为审美和创造美的人。从这种意义上看,美术教育就是塑造个体审美、创美的个性教育。
2. 以美术的要素为纲,遵循幼儿美术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有系统、有顺序地组织和设计美术教育活动。
在长期的美术教育活动实践中,美术教育往往未能有效地发挥起原有功能,究其原因在于对美术教育的实质缺乏清晰的认识,往往把美术的内容与形式的理解相分离。比如,我们往往满足于儿童图画内容是否丰富、主题是否鲜明,忽视美术形式的教育,甚至教法不得当,因而造成儿童画过早地步入“模式画”的局面。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必须把线、形、色、构图等最基本的要素作为美术教育内容的核心,培养儿童对形状结构特征的知觉把握,对色彩性质和设计构思表现美的法则的了解和体验。
12.农村学前儿童教育策略初探 篇十二
一、时刻给儿童树立榜样
著名儿童教育家许庆艾老师曾经这样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学前儿童来说, 尤其是这样, 因为学前儿童更加善于模仿。这一思想我在具体的教学中进行了尝试运用, 如在课堂组织教学的时候, 如果我们老师走到教室, 然后很平淡地说:“请同学们安静, 我们开始上课了”。这些刚刚步入课堂的学前儿童还是各说各的, 达不到预期组织教学的目的。后来经过我认真研究对策我都是这样说的:“小朋友们, 你们看今天白××同学坐得多直呀!”这时白××同学的腰板挺得更直了。“谁来跟白××比比呢?”这时班级里马上安静了, 小朋友们都争着做得笔直笔直的, 这时我们教师再适时给予一定的鼓励评价和表扬, 便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另外, 平时为了更好的组织教学, 我还编了许多易学易记的儿歌便于课堂的组织教学。如“头要正、胸要挺、手背后、脚放平、眼睛看、耳朵听、回答问题要大声”。这首儿歌简单明了, 孩子们一边说一边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规范, 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还有, 我作为一名和学前儿童朝夕相处的老师, 平时和孩子们接触的过程中我更加注意自身榜样的力量和课上课下的言谈举止, 做到为人师表, 行为示范, 一举一动都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
二、多一些激励, 少一些指责
农村学前教育工作涉及到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面向全体学前儿童, 但也要注意个体差异、因人施教, 引导学前儿童个性健康发展。由于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等不相同, 我们的教育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在班级里有的孩子敢说、敢表现, 而有的孩子天性就不爱说, 也有的孩子因为父母经常吵架而偶尔出现情绪低落等现象。每当让他们说话的时候有的孩子就会哭。作为一名学前儿童教师, 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爱“白天鹅”, 也应爱“丑小鸭”。对于胆小不敢说话的儿童, 我们更要主动和他们亲近, 与他们谈心交心。在生活上给予妈妈般的温暖, 在学习上循循善诱, 用身边的小榜样鼓励他、激励他, 不得去讽刺挖苦儿童。如在上绘画课的时候针对有些儿童画的快, 有的儿童画的慢的情况, 我积极采用多种教学策略, 对画得快的儿童我以鼓励为主, 适当增添一些新的内容。对画得慢的儿童多给予如“别着急, 你会越来越画好的”等之类的鼓励性语言。每当我评价孩子们的作品时我都会说:“哎呀, 你画得真好看, 如果再画上一些、树、草、小鸟那就更好啦。”于是, 他们就高高兴兴地回到座位上认真地画了起来。有的时候还会画出意外的惊喜, 这就是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经常使用激励性评价所产生的良好效果。
三、加强对学前儿童养成教育的培养
在长期从事学前儿童教育的过程中, 我发现有很多儿童常常把“不”或“不要”挂在嘴边, 即便一向乖巧的儿童有时也突然间变得不听话。你让他做什么他都不愿去做, 不让做的事情却偏要做, 这让很多老师和家长不免感到头痛。其实, 学过儿童教育心理学的老师都知道这是儿童要证明自我的存在, 证实自己的能力, 其实这些都是儿童成长进步的表现, 很多学前儿童这时候应很喜欢独立做事, 这时作为我们老师和家长像穿脱衣服、洗手擦脸和刷牙等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事儿都可以让他们自己试试了, 至少让他配合共同完成, 这样有意识地培养了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同时将秩序感培养纳入到游戏的内容中, 经常教育儿童将玩过的玩具要收拾好, 脱下来的鞋子应码放整齐, 将许多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变成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游戏。有时儿童经常不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完成游戏, 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常常会发现他的创造能力, 他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变游戏规则, 作为老师既不应一味地要求他, 也不应一味地迁就他, 把握好教育的度, 在儿童的方式和我们想教给他的东西之间找个平衡点, 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四、做好学前儿童的思想引导工作
在我几年来的学前教育工作当中, 我发现班级里的儿童们有时难免产生一些不良的行为动机。这时作为我们教师应当怎么办?是训斥、讽刺、还是加以批评?只有运用教育机智将儿童的不良行为动机转化为良好的行为这才是成功的教育。如在上体育课时, 由于全班同学都到室外进行了活动, 老师经常顾了前顾不了后。有一次我发现我们班最淘气的张×同学又在捅这个逗那个的, 我盯了他一眼, 他还强词夺理的说:“老师, 我主要是让其它同学马上站好”, 刚开始我还对他很是生气, 但我转念一想从教育策略的角度何不来个顺水推舟呢!然后回过头来我心平气和地说:“张×同学, 你是不是想当老师的助手呀?”他点了点头。这时, 我宣布封张×一个头衔叫“黑猫警长”, 同时我又给他找来了黑猫警长的头衔给他戴上, 就这样张×同学自豪地站在了队伍的前面, 认真地管理起了他的小队员们, 这一节体育课同学们上得很轻松、愉快。在平时, 为了改掉张×这种淘气任性的行为习惯, 我经常领着他一起当值日生, 使他有更多的机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筷子、分碗、收盘子等, 积极教育引导他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 学会与同伴交流。慢慢地张×同学变得懂事乖巧了起来。
1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考核说明 篇十三
1.弗洛依德认为“本我”实行的原则是
按快乐行事。
2.“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是《纲要》中 语言 领域教育的目标之一。
3.维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根源在于 社会的交互作用。
4.从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培养能适应社会的人,还要培养能促进社会与完善社会的人来看,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是儿童社会化的核心与关键。
5.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 看法、观念
和
态度。
6.幼儿美育是指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通过各种审美途径来培养幼儿 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活动。
7.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儿童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 和
消化的主动反映能力。
8.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中的自我中心的机制关键在于同化与顺化的平衡。
9.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功能特点有: 价值规范性,普遍性,结果导向性,可分析性。
10.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四个主要因素:
遗传、环境、学前教育
和儿童的自主建构。
11.学前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状况确定的关于学前期儿童发展及其培养目标的 总要求。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学前期儿童的要求,是学前教育工作的 出发点 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学前教育目标、确定学前教育内容、选择学前教育方法、评价学前教育效果的 根本依据。
12.从学前教育的目标体系来看,活动教育目标 是实现学前教育目的最基本的目标要素。
13.品德心理结构主要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 道德行为 三个部分。
二、简答题(50分,共5道,每道10分)1.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各领域的目标。答:(1)、健康领域目标:第一,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稳定、愉快。第二,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第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第四,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2)、语言领域的目标:第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第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第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第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第五,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3)、社会领域目标:第一,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第二,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第三,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第四,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第五,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长、爱祖国。(4)、科学领域目标:第一,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二,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第三,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第四,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第五,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5)、艺术领域目标:第一,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第二,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第三,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2.什么是儿童发展?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儿童发展是指0——
6、7周岁儿童的身心发生的质的变化。其特征包括:它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具有个别差异、具有“关键期”。3.分别简述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基本原则
答:体育的基本原则:
1、全面发展的原则,2、安全原则,3、趣味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
智育的基本原则:
1、直观性原则,2、“学”与“做”相结合的原则,3、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的基本原则:
1、情感互动的原则,2、正面引导原则,3、实践练习原则,4、连续一致原则,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美育的基本原则:
1、情感体验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循序渐进原则。4.概括儿童观的演变过程。
答:儿童观的形成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类自身认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儿童观。(1)古代的儿童观:儿童是小大人。(2)中世纪的儿童观:儿童是有罪的。
(3)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从新人类观推导出新的儿童观。
(4)启蒙运动时期的儿童观,从洛克、裴斯泰洛奇、卢梭、蒙台梭利、杜威,儿童地位逐步上升,儿童中心观逐步确立。
(5)现代大众观念形态的儿童观:儿童是财产,儿童是投资,“国”本位、“家”本位、“神”本位和“人”本位的儿童观。
5.简述儿童权利的含义、意义。
答、儿童权利的含义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生存的权利,主要是指儿童生命权、健康权和接受医疗关怀的权利;二是受教育权和自主发展的权利,主要是指儿童有接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并获得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权利;三是参与权,指儿童有参加家庭、社会和各种文化生活,并就与其发展有关的事项提出自己的意见的权利;四是受保护权,每个儿童都有免受歧视、虐待和忽略的权利,孤儿、难民中的儿童等处境不利的儿童应受到特殊保护。
儿童权利的意义:
1、儿童身心尚未成熟,他们需要特殊的保护和照料。
2、儿童身心、道德和社会性的发展需要健康、安全、和谐的气氛和不受任何歧视的环境,享有足以促进其身心各方面发展的生活水平是儿童的权利。
3、民族的文化及其价值观与儿童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各国和各地区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4、国际合作有利于保障各国儿童的发展,国际社会应联合起来共同维护儿童的权益。
5、受教育权是儿童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权利。
三、分析题(30分,共2道,每道15分)
1.洋洋和壮壮都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一天,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洋洋和壮壮都选择了跳绳,刚开始两人还各自跳各自的。可是没过多久,他俩就开始拿着跳绳你打我,我打你,练起了“武功”。忽然,意外就在一瞬间发生了,壮壮抡起跳绳时,一只手柄从手中脱落直飞出去,击中了洋洋的眼部。试分析这一活动组织与指导违背了哪些教育原则,如何能够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答:(1)、违背了全面发展原则,体育活动应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体育活动不仅要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还要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形成。(2)、违背了安全原则,在设计和组织体育活动和游戏时,教师一定要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受到伤害。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体育运动中器械使用不当及活动方式不当,都有可能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这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在体育活动时向幼儿交代活动安全事项,并密切注意幼儿的活动过程,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3)、违背了趣味性原则。幼儿天性爱玩,在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体育活动内在的趣味性。这样可以使幼儿在感受体育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也可避免意外的发生。(4)、违背了教育性原则,在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到体育活动在心理上给幼儿带来的各种情感体验和感受,或成功,或失败等。同时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对意志的锻炼过程,在体育活动和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勇敢、拼搏、合作、进取等意志品质。在孩子没有耐心继续下去的情况,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使幼儿仍能积极地坚持下去。
2.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持有怎样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
答:科学的儿童观是以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出发点的,是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儿童一代的期待为引导的一种关于儿童的观点和看法。”但遗憾的是,这种科学的儿童观并没有在我们教育领域内占据主导地位,被人诟病已久的传统的儿童观还牢牢占据着统制地位。
14.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范文模版] 篇十四
1.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特点P39-45:(1游戏性(内容中的游戏性、形式中的游戏性、方法中的游戏性)(2综合性(形式上的综合性、过程上的综合性、目的上的综合性)(3整体性(学习对象整体性、学习气氛整体性)
2.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对幼儿反馈的原则P85:面向全体进行反馈;主要反馈积极方面;动作反馈时常与语言说明相结合;对不同的幼儿应用不同的反馈方法。
3.教师在音乐活动中退出的目的P89:发展幼儿自我教育及相互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创造机会让幼儿自由地实践与表达;增加教师了解幼儿潜能的机会;扩大课堂信息的产生源、流通量和交换方式。
4.小中大班幼儿的音域P103:2~3岁:e1-g1;3~4岁(小班)d1 –a1;4~5岁(中班):c1 – a1;5~6岁(大班)c1 –c2 5.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原则P45:实践原则、和谐原则、低耗高效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6.小班歌曲的主要节奏类型P104:曲调节奏,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构成的节奏组成,偶尔出现含附点音符节奏;节拍,偶尔可以选择一些3拍子的歌曲;速度,较中庸速度
7.为幼选歌曲时,歌词方面要注意问题P101:(1)歌词内容与文字具有童趣并易于记忆和理解(2)歌词内容应富于爱、富于美、富于想象、富于教益(3)歌词形式与内容应适于用动作来表现
8.大中小班幼儿学习的舞步P141小班:小碎步、小跑步;中班:蹦跳步、垫步、踵趾小跑步、侧点步;大班:进退步、溜冰步、交替步、跑跳步、跑马步、秧歌十字步 9.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P145: 10.小中大班幼儿适宜的打击乐器,及各类乐器的特点p166小班:铃鼓、串铃、沙球、圆响板和碰铃;中班:木鱼、蛙鸣筒、小钹和小锣;大班:双响筒和三角铁 11.打击乐器演奏的常用辅助方式p166:乐器、音乐、配器方案
12.音乐欣赏活动常用的辅助材料P188:动作材料、语言材料、视觉材料
13.音乐欣赏的简单知识技能P186(1音乐作品的名称、主要内容和常见表演形式(2常见乐器的名称(3听出并理解作品的主要情绪、内容、形象及作品的主要结构(4分辨常见人生和乐器的音色(5根据音乐作品展开想象、联想(6运用一定的媒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二、简答题(20%)
1.知道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指导原则P80(1有重复、有变化的原则:教师在设计师时应注意在估计幼儿会厌烦前将活动方式做一些改变通过增加新鲜感来吸引幼儿继续投入(2层层深入不断提高的原则(3动静交替的原则:幼儿园集体音乐教育活动必须遵循材料活动多变化和动静活动多交替的原则,以确保幼儿在一个时间片段中能够有较丰富的学习收获 2.知道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P92(一)活动的基础。主要指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发展水平:幼儿在认知、情感、操作技能三方面的发展状况。已有经验:幼儿已获得的知识观念、体验和习惯了的活动方式
(二)活动的目标。指教师期望活动所达成的教育结果
(三)活动的内容、材料和环境。活动内容、材料和环境与活动的基础、目标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四)活动的过程。主要指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1.教师的精神面貌2.教师的组织工作3.教师的教育指导工作
(五)活动的效果。主要指从幼儿的行为表现中反应出来的教育效果。包括:幼情绪是否振奋愉快轻松,注意力是否集中,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等。3.知道幼儿园打击乐活动的常规P165 A.活动开始和结束常规(1)听音乐的信号整齐的将乐器从座椅下面取出或放回(2)乐器拿出后,不演奏时须将乐器放在腿上,不发出声音,眼睛也不看乐器(3)开始演奏前,按指挥者的手势整齐地将乐器拿起,做好准备演奏的姿势。演奏结束后,按指挥者的手势将乐器放回腿上(4)活动结束后,自己收拾乐器和整理场地。B.活动进行常规(1)演奏时身体倾向指挥者,眼睛注视指挥者,积极地与指挥者交流(2)演奏时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3)演奏时注意力集中,不做与演奏无关的事情(4)交换乐器时,须先将原来使用的乐器放在座椅上,再迅速无声地找到新的位置,拿起新乐器,坐下后马上把新乐器放在腿上做好演奏准备。交换过程中不与他人或场内的座椅相互碰撞。4.知道嗓音保护的知识和技能有哪些P101
嗓音保护知识和技能:不长时间大喊大叫和唱歌,不在剧烈运动时大声叫喊和唱歌,不在剧烈运动后马上唱歌,不在空气污浊的环境中唱歌,不迎着风唱歌,不在伤风感冒、咽喉发炎的时候唱歌,在唱歌时注意努力保持身体、心情、表情、嗓音的舒适状态,感到不舒服时会暂停、休息或自我调整等。
5.知道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采用的韵律动作组合有哪些P142(1身体节奏动作组合(2律动模仿动作组合(3表演舞(4集体舞(5自娱舞等
三、论述题(20%)
15.浅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 篇十五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有所得”本质上体现了美术活动的目的与任务。历史上关于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有多种认识与观点,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 工具论。主要以里德和罗恩菲尔德为代表, 认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应该顺应幼儿的自然发展, 通过幼儿自发的和自由表现去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 让幼儿去建构健全人格的内涵, 强调美术教育的教育价值, 将美术当作对幼儿实施教育的手段, 将美术教育的目的定位在儿童的一般发展上。在这种认识下, 幼儿的“自发”与“自由”被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对幼儿采取完全放任的态度, 但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一个人的绝对自由是疯狂”, 同样适用于幼儿, 工具论者将幼儿放置在一种自发的、无教师教学和指导的、无创造目的的、放任自流的状态期待幼儿能够合适的发展, 是很不切合实际的。
第二, 本质论。主要以艾斯纳和格里为代表, 本质论强调学科为中心, 主张实现美术学科的自身价值, 认为美术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它对个人经验的独特贡献, 认为美术能力是学习的结果, 正确的美术学习应该包含美术创作、美术批评和美术史知识, 应该有良好的课程设计和评价。但是, 美术作为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并不是孤立发展的, 它同人类活动的其他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对幼儿的美术教育也并非是为了培养美术领域的专家学者, 本质论者过分强调了美术教育的系统性而忽略了幼儿自发表现、自发创造的内在需求。
第三, 感官教育论。秉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两位有着医生经历的学者, 他们从自身的知识经验谈起, 认为美术的训练能够锻炼人的眼睛敏锐度, 肌肉的灵活度, 将儿童绘画看作是培养儿童观察能力和眼手协调能力的手段, 而完全没有涉及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方面的培养。他们从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了美术教育的目的, 有其积极意义, 但是自旧石器时代就开始发展起来的灿烂美术文化仅仅只能锻炼人的感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否则无法解释人类美术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关于理想的、关于政治的、关于各种各样情感的等等。
第四, 美术技法论。这种认识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以及我国古代的民间美术领域。美术技法论的观点主要认为美术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 从而获得谋生的手段。在美术教育中, 教学大纲规定了学习和训练包括美术技能在内的学习内容, 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多以技能水平为尺度, 众所周知, 美术包括了绘画、雕塑、建筑等多个门类, 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技法, 技法也是美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是美术学科的内涵其实是非常丰富的, 尤其在幼儿园阶段, 美术教育的目的更应是丰富的, 而不仅仅是死板的技法。
第五, 社会本体论。认为美术应该是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 将儿童美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宏大目标直接相联系, 强调社会性。美术学科本身的特性使它具备一定的诸如宣传等社会性的作用, 但这应该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而不是唯一的方面。尤其是幼儿美术教育的对象均为社会经验极少的低年龄段学生, 更应注重其个体性目的。
这五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关注与探讨了美术教育的目的, 在不同的国家以及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 每一种观点都曾经具备一席之地, 甚至影响至今。当代, 工具论和本质论对美术教育影响最大, 共同推动着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
在2012年制定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 呈现出了几个关键词, 首先是“感受”、“欣赏”、“喜欢”, 感受与欣赏这两个词的对象若是美术, 涵义显而易见, 就是期望幼儿通过感受大自然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欣赏艺术史上出现的经典的、适合幼儿欣赏的美术作品, 使幼儿获得对作品的直接体验, 感受其中所蕴含的美的东西, 孕育幼儿的审美素养, 引导幼儿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喜欢”, 则重在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与热爱, 鼓励引导幼儿能够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
另一组关键词是“表现”“创造”“大胆”。美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幼儿能用美术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在“表现”之前加上“大胆”, 所谓“大胆的表现”, 更加强调的是幼儿的自主性, 幼儿在大胆绘画、手工制作的过程中, 可以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创造”在时代的发展中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适时的引导、鼓励幼儿进行“大胆的创造”, 在此过程中孕育幼儿的创新能力、创造力, 使他们的艺术创造与艺术想象不被抑制, 毋庸置疑, 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在纲要中体现的关于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幼儿自由的表达与创造, 认为美术教育要顺应幼儿的天性, 不应从成人的视角去判定幼儿。
而在现实中, 笔者平时的实践以及对幼儿园的走访与了解, 发现很多一线的幼儿园老师对“有所得”问题指向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偏差, 有着不同的观点, 总结下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误区。
第一, 把幼儿美术教育作为德育、智育的工具与手段, 注重培养幼儿的一般能力, 认为美术能够辅翼人的道德发展, 能够让人的智力得到发展, 能够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合作能力。这种观点非常普遍地存在于具体的幼儿园美术活动实践中, 其实是受到了中国多年的应试教育和实用主义的影响, 认为美术是所谓“副科”, 不具备让人获得传统意义上“成功”的因素。诚然, 这种观点忽略了美术教育自身本质性的功能, 忽略了幼儿对“美”的直接感知与体验, 忽略了幼儿审美素养的培养。
第二, 过分强调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以至于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支持太少, 甚至不参与, 言必提“自由创造”“自由想象”, 似乎只有如此才能表明“我”具备先进的理念, 似乎只有美术具备培养人想象力、创造力的功能, 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又一筹莫展。想象和创造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今的时代也需要一批批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 但此种看法完全忽视了美术作为“科目”本身所应具备的内涵。
第三, 注重模仿, 忽视审美感受。希望幼儿能够画出“更像”的物象, 以至于“范画”成为了每次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笔者以为这是一种最为错误的观点, 如何能够用“像”与“不像”来评判幼儿的作品呢?老师希望幼儿画出“更像”的物象, 其实是过分地关注了单纯的美术技能方面的因素, 诚然, 幼儿确实需要学习一定的、简单的美术技能, 但此不应是目标中主要的诉求。这种观点在一定层面上也是受到了所谓“应试教育”的影响, 另一种可能是为了迎合某些家长的口味。
第四, 采用“理性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这种“理性”在幼儿欣赏优秀美术作品的实践过程中尤为明显。相当一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幼儿美术欣赏的意义, 使内涵丰富的艺术作品成了一堆“死”知识。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死板的、过分的强调作者本身的意图以及美术学者对作品的理解与认识, “灌输”给幼儿这些所谓“准确的认识”, 忽略了幼儿在欣赏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忽略了幼儿与作品的直接沟通与对话, 久而久之, 幼儿可能只会认同教师的讲述, 被所谓“权威”逼迫, 完全放弃了自身的认识, 丧失了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和体验, 压抑了幼儿审美的天性, 让他们从小就丧失了怀疑精神、丧失了自由表达的本性, 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就变成了“空中楼阁”。
笔者认为以上种种问题的呈现与教师对幼儿美术活动目的的认知不足存在着直接的关联。作为高校学前专业学生或者幼儿园老师, 须树立正确、合理地幼儿美术教育价值观, 对该问题争取有辩证的认识与理解, 否则, 幼儿园美术活动将不会有合理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林琳, 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高红星.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科学出版社, 2011.
[3]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4]李季湄, 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5]王麟, 侯素霞.幼儿美术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6]华爱华.追求“教学的有效性”还是“有意义的教学”[J].幼儿教育, 2008.
16.教育技术对学前儿童教育的影响 篇十六
关键词:教育技术 学前儿童 启蒙教育 影响
学前儿童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学前儿童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将来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对学前儿童发展年龄特征的研究表明,学前教育是人的教育“社会化”的起始阶段,是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基础道德素质、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形成的最佳时期。抓紧和抓好学前儿童教育工作,夯实学前儿童的知识基础,是造就卓越人才的奠基工程,对儿童的一生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做好学前儿童教育工作并不是个容易的工作,需要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耐心细致,因材施教,结合学前儿童心理特征,巧妙利用教育技术来做好学前儿童的教育工作。
苏联心理学家安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由于学前儿童年龄较小,在课堂上随意性强,自律性较低,所以没有符合学前儿童心里特征的教学手段很难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其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学习效果不佳。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等高科技的教学手段正不断的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采用,并不断地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发展。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课堂教学手段的革新
由于广大学前儿童的知识基础浅薄,所以学前儿童教育,属于启蒙教育阶段,其主要目的是让学前儿童明白善与恶,对与错、美与丑等基本道德理念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为学前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基础。以前老师们对学前儿童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上讲一些富有哲理的小故事来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入课堂,或者通过一些音乐、挂图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学前儿童的智力和见识大为提升,传统的故事、挂图等手段已经吊不起学生的胃口,所以传统的教学手段必须与时俱进,进行革新。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及应用,促进了教育思想的飞跃和教育观念的更新
从信息传播以及教育传播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教育内容的传递要依赖一定的传播技术,而传播技术水平对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教育技术的进步,无疑对教育的发展有着直接正向作用。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也在迅速增加,知识爆炸的出现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提高学习效率,只能靠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随着人口的增涨,需要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又适应不了人口爆炸所代来的普及教育和扩大教育规模的要求,因此,必须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达到目的。为了解决传统教学形式和方式存在的比较抽象、受时间空间的局限较大、施教范围小和表现手法少等许多弊端,人们将新技术引进教育领域,研制出新的教学工具。广大教育工作者也不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和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而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构建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随着以通信技术、视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兴起、凝聚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不断涌现,人们开始借助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理论来共同探讨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利用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实现扩大教育规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和促进教育改革为目标。现代教学传播媒体的应用促成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于许多教育教学问题的新思考。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现代教育技术有其自身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具有多媒体的特点:这些教材有幻灯片、投影片、无声电影片等视觉教材;有录音带、唱片、CD片等听觉教材;有电视片、有声电影片、激光视盘、计算机教学软件等视听结合教材。同文字教材相比,这些教材主要是用图像和声音来表现教育教学内容,并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观其形、感之色、闻其声,使教学生动活泼,提高广大学前儿童认识与记忆的效率,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角色的影响
17.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 篇十七
(第1至2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制作系统、直觉系统、感受系统。
2.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 形式的依附、对再现性德依附。
3.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前符号阶段、符号运用阶段、继续进步与可能得退步阶段。
4.音乐的句法因素是 旋律、和声、节奏。5.节奏的两个方面是 拍子、节奏性。
6.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 合拍、二拍、三拍得强弱韵律感。
7.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 音色、肢体、速度、曲式结构、力度。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而行动是指向目的的,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 2.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
3.音符单一的节奏型只有一到二种音符组成的节奏型
4.音乐作品的再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
5.音乐作品的形式性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1.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是什么?
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是:3-4岁幼儿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演奏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4-5岁幼儿通过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5-6岁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型,能独立完成快慢节拍的变换,能理解节奏的主题、动机。
2.幼儿速度知觉的年龄特征是什么? 幼儿速度知觉的年龄特征是:3-4岁幼儿能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合中速、稍快、中速偏慢的音乐;4-5岁的幼儿可以辨别渐快、渐慢,并能调节身体动作去合速度;5-6岁幼儿能辨别与理解快慢的所有变换关系。
3.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有哪些?
(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4.学前儿童再现性音乐作品的类型有哪些?(1)句式规整、童趣盎然的再现性器乐曲;(2)句式规整的再现性成人器乐曲;(3)句式不规整的再现性器乐曲。
5.简述大脑神经系统发展领域对音乐学习关键期的二种解释。P14 答:从大脑神经系统发展的视角出发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在人的神经系统中,裹有髓鞘的神经元轴突的信号传递速度比未裹有髓鞘的神经元轴突的信号传递速度大约快100倍。另一种解释是:生命的早期,许多神经元在今后负责、控制什么尚未被确定,10岁以前,所有关于运动的经历和经验决定了皮层上究竟有多少神经元控制身体的各个具体部位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论述学前儿童的三大音乐趣味。(1)音量要素是幼儿最主要的音乐兴趣; 2)运动是幼儿对音乐感兴趣的第二重要因素;
(3)让幼儿感兴趣的音乐作品类型是“关于”某些事情的音乐。2.论述幼儿园音乐作品再现性的形式规限。
幼儿园音乐作品再现特性的挖掘是处理张力的结果,其中再现性是价值范畴,是我们追求的;而形式性是规限范畴,即所有的再现性内容的挖掘以符合形式性为基本条件,离开了形式规限的再现性往往是离了题的臆想。
五、音乐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
分析“未出壳雏鸡的舞蹈”的曲式结构与再现主题内容。
答: 此曲为三段体,大写字母表示段落,小写字母表示乐句:句式结构图: []‖︰
A
︰‖]
B
|
A’
| ▏ []‖︰a b ︰‖] a’段尾
a b c
ab a ’
尾声
第一段a句的音响效果两音一组、一高一低,尖锐而突兀,有小鸡啄东西的感觉;b句则是由低到高音的连贯走向,有小鸡扭屁股的感觉。第二段abc三句在速度与紧张度上明显具有一句比一句强烈的递进感,似乎是这样一个过程:小鸡先稍慢同时两班轮流的动翅膀;然后中速同时动两边翅膀,最后快速同时动两边翅膀。第三段是第一段的重复。此曲的主题内容:小鸡在壳里努力地想出壳, 先用喙啄壳, 再用屁股顶壳, 然后用翅膀敲壳, 再重复用喙啄壳、用屁股顶壳, 最后尾声的音区下行特征表明小鸡没有出壳, 还得继续努力.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2
(第3至4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幼儿的三种身体动作类型、非移动动作、移动动、与物体一起移动动作。
2.非移动动作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究,它们是 意识到身体的部分与整体、空间、层次、重量。
3.3-4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b1。4.4-5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c2。5.5-6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c2。6.歌曲即兴的两种类型是创编歌词与自发咏唱。7.幼儿的音乐创作形式是即兴。
8.音乐制作的关键经验有动作制作、歌唱、演奏。9.幼儿音乐学习中的原有知识是音乐音响之外的内容。10.音乐再现性最重要特征是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连。
11.幼儿音乐感知有效性的两个制约条件是在行动中感知;感知的内容指向音乐形式的样式。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故事性歌曲指那类歌词内容有故事情节的歌曲。
2.音乐即兴是音乐制作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一人或多人自发地、同时地对一音乐作品进行诠释、表演、创作。
3.创编歌词活利用幼儿语言发展能力先于音乐能力的优势,通过把歌唱的心理能量主要用于编歌词的方式促进嗓音控制能力自动化的活动。4.自发咏唱幼儿基于一个很熟悉的歌曲片断或一个简单的词,或是无词的,哼唱出在一个简单的音调上绕来绕去的旋律。
5.感受系统的结果是情感,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的情绪情感反应。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在柯达伊歌唱教学中,准确音调歌唱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在柯达伊歌唱教学中,准确音调歌唱的三个条件是:
(1)选择适合幼儿智力和身体发展程度的音域合适的短小歌曲进行教学。(2)选择在合适的音高上歌唱。
(3)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具有准确音调、正确发音吐字和带有愉快情绪的范唱。
2.简述引发幼儿自发咏唱的策略。
⑴在日常生活中教师经常与幼儿进行喧叙调试的对话 ⑵当引导幼儿创编完整曲子时,要求幼儿最起码说三件事 3.进入音乐思维迁移环节有哪四种情况? 进入音乐思维迁移环节有:
(1)歌曲的动作表演与歌唱活动完成后进入音乐思维的迁移环节;(2)舞曲的动作表演完成后进入音乐思维的迁移环节;(3)器乐曲的动作表演完成后进入音乐思维的迁移环节:(4)身体打击乐完成后进入音乐思维的迁移环节。4.学前儿童音乐经验获得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学前儿童音乐经验获得的三个条件:
(1)在听音乐的同时让幼儿“见”到音乐的再现内容;
(2)用一种制作方式让幼儿去感知与其音乐经验相符的音乐形式样式;(3)用其它类型的制作方式让幼儿去解释他们对音乐形式样式的理解。5.再现音乐内容的三项标准是什么?(1)形式规限标准;(2)意象思维标准;
(3)以身体动作呈现方式为主,以其它呈现方式为辅标准。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柯达伊教学法中幼儿歌唱教学的三个要点。(1)按照准确音调歌唱;(2)克服幼儿的不良音调;(3)歌唱能力的发展步骤。
2.针对幼儿音乐经验,谈谈一个经验二个特征的含义。
对幼儿音乐经验来说,一个经验第一个特征的含义是表现与再现性(情感)、制作性(实践)、形式性(理智)三者融合为整体,而这种整体是以音乐制作的方式出现;第二个特征的含义是这种经验以音乐形式模型的方式在头脑中留下表象,表象的形成与表达都依赖三种音乐制作方式。
五、音乐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分析“喜洋洋”的曲式结构与再现主题内容。分析“喜洋洋”的曲式结构与再现主题内容。
答:此曲为三段体,原曲结构为ABABA,为了符合幼儿注意时间不宜过长的特点,我们可把此曲简化为ABA’。句式结构图:
|
A
[]‖︰
B
︰‖]
A’
| ▏
a a’ b c 过渡
a b c d
a a’ b c 在粮食丰收后的一个晚上,农村男女青年喜气洋洋地敲锣打鼓、跳舞欢庆。有几个男青年敲起了鼓(第一段aa’两句),有几个男青年敲起了钹(第一段b句),有几个男青年敲起了吊钗(第一段c句);所有的女青年拿着绸带跳起了绸带舞,先是把绸带往头顶甩(第二段ab句),然后把绸带往身旁甩(第二段cd句);最后男青年又出来了(第三段重复第一段)。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3
(第5至7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的主要取向是在行动中感知;感知的内容指向音乐形式的样式。
2.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四个层次是音乐课程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具体活动目标。
3.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组织的标准是连续性、顺序性与整合性。4.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四个基本问题是评什么、谁来评、为什么评、怎么评。
5.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类型有身体动作音乐技能、嗓音表达音乐技能、打击乐器音乐技能、即兴音乐技能。
6.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铺垫手法的两种目的是音乐审美经验铺垫;为生活经验本身铺垫。
7.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两种铺垫方式是围绕目的进行铺垫;以综合为视角进行铺垫。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音乐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音乐教育活动的总和。
2.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指在音乐价值观的指导下,将选出的课程内容要素妥善地组织成幼儿园教育活动结构,使教育活动要素在动态运行的教育活动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便有效地实现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3.音乐技能指对感知到的音乐再现性与表现性做出符合音乐形式特性的表达,即音乐能力。
4.技能指做身体动作、咽喉肌肉控制、打击乐器的肌肉动作等能力,它们本身与音乐可以毫无关系。
5.意象是由想象力形成的一种形象显现,经由感知、表象到意情统一。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1.以音乐教育内容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中组成体系的四部分内容结构与三个目标纬度各是什么?
以音乐教育内容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中组成体系的四部分内容结构与三个目标纬度各是:四部分内容结构:歌唱、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欣赏;三个目标维度:认知、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
2.音乐表现性评价设计的三个步骤是什么? 第一步,确定表现性任务; 第二步,设计表现性任务的情境; 第三步,确定评价标准。
3.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观。
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过程是学习者的新旧知识反复地、双向交互的过程。只有针对学习者已有经验和兴趣的教学,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有可能是主动、有效、深入的。
4.器乐曲动作意象有哪三种方式?:(1)依据作品原意进行情节性的动作意象;
(2)离开作品原意,进入幼儿能理解的生活情节的动作意象;(3)带有舞蹈意味的无情节的动作意象。5.简述动作意象的原则。
(1)把握音乐形式结构,事先画出句段图的原则;
(2)动作诠释遵循音乐重复、对比等音乐形式组织手法的原则;(3)动作与音乐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吻合原则;(4)动作简单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阐述幼儿年龄阶段音乐关键经验目标中第一、二个层次的音乐形式经验目标。
(1)节奏:稳定的节拍;疏密节奏型。
(2)旋律:声音的高低;旋律的上行与下行;旋律的跳进与级进。(3)音色:日常音色、打击乐音色、人声、乐器音色。(4)速度:快与慢;渐快与渐慢。
(5)织体:打击乐、舞蹈中声音的多层次;有伴奏无伴奏比较;声音厚薄比较;多声部歌唱。
(6)力度:轻与重;渐强与渐弱。
(7)结构:模仿句;重复句;喊答句;主副歌;三段体、回旋曲;引子。(8)风格:摇篮曲、舞曲、进行曲。
2.阐述行为目标准确表述的要求,并举例。
行为目标的制定准则是行为与内容的双维度制定,“行为”是指要求儿童表现出来的行为,“内容”是指这种行为所适用的领域。在制定行为目标时在行为纬度又有以下二个准则:第一,指出儿童外显的表现行为;第二,指出这种表现行为的条件或公认的准则。
五、音乐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
分析“水族馆”的曲式结构与音乐内容主题。
1.分析“水族馆”的曲式结构与音乐内容主题。曲式结构: []‖︰
A
|
B
︰‖]
C | D |
B’ | ▏
a b c d a b c d
a b a b a b c d A段表示小朋友在水族馆先看见鱼儿尾巴打着圈、轻盈地游着(这样的动作在A段反复);B段表示再看见水草由高到低地飘浮;C段表示又看见波浪在翻腾或者看见一圈一圈的鱼群; D段表示然后看见水中的大泡泡与小泡泡的出现与消失;最后E段或B’段又是水草。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4
(第8至15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节奏经验的年龄目标有稳定的节拍;疏密节奏型。
2.节奏与节拍分离的二种音乐材料类型是童谣与常规游戏;一字一音并具活泼风格的歌曲。
3.学习打击乐器音色所用的三类音乐材料是打击乐器演奏的音响材料;能用打击乐乐器模拟的生活中的声音;即兴创作打击乐作品。
4.学习人声所用的四类音乐材料是分辨说、唱、悄悄话与喊叫的音响材料;故事;歌曲;用于辨别的音响。
5.风格经验的年龄目标有摇篮曲、舞曲、进行曲。
6.进行曲的音乐特点是用偶数拍子、节奏鲜明、重拍突出、结构整齐。7.进行曲的二种类型是比较优雅的进行曲、比较喧闹的进行曲。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音乐作品的表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对人类情感、情绪的表达性质。
2.自发咏唱一般是指幼儿基于一个很熟悉的歌曲片段或一个简单的词,或是无词的歌曲,哼唱出在一个简单的音调上绕来绕去的旋律,其中有许多旋律被认为是音阶歌。当幼儿的身体不停的摇摆时,这些音阶歌的曲调就随着向上或向下进行配合。
3.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指在音乐价值观的指导下,将选出的课程内容要素妥善地组织成幼儿园教育活动结构,使教育活动要素在动态运行的教育活动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便有效地实现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
4.技能做身体动作、咽喉肌肉控制、打击乐器的肌肉动作等能力,它们本身与音乐可以毫无关系
5.直列舞指以两直列队形为基本队形的集体舞。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1.简述节拍音乐经验获得机制。
(1)幼儿通过模仿老师的身体动作制作方式来感知拍子。(2)用同样的身体制作方式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表达对拍子的理解。(3)对同一音乐作品通过打击乐制作方式来表达对拍子的理解。2.“雨落在草地上,雨落在树上,雨落在房顶上,就不落在我身上。”写出这首童谣的节奏型与节拍。
节奏型:A xAxcA xAxcA A’A xAxcA A A’A xAxcA xAxcA A’xAxcA xAxcA A xAxcA/ 节拍:A A A A’A A A A’A A A A’A A A A/ 3.简述打击乐器音色经验的获得机制。(1)用打击乐器模拟日常生活音色;
(2)探索录音中的打击乐声音是如何发出来的,并实践尝试;(3)即兴创作打击乐器作品的演奏。
4.简述幼儿对声音高低进行感知与歌唱的特点。
一方面幼儿对声音高低的辨别需要用音与音之间大的跨度来提醒;另一方面幼儿的歌唱却是从二度、三度开始,幼儿最容易模仿与喜欢唱的音程是二度、三度、四、五度
5.简述人的音色经验的获得机制。(1)用嗓音模拟日常生活音色;
(2)绘声绘色地表演故事中的角色,尤其是需要头声的角色;(3)努力进行头声歌唱。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幼儿提炼乐曲节奏型可能使用的四种方法。论述幼儿提炼乐曲节奏型可能使用的四种方法:(1)提炼出节拍,用打击乐演奏出来。
(2)提炼出音符简化后的节奏型,即出掉附点、切分等难的音符,只留下四分、八分、二分等简单音符,并组成节奏型。
(3)基本上也是提炼节拍,但在延续音上又保留了节奏。(4)完全根据重拍提炼节奏型。
2.具体描述单圈舞“彩带”的教学步骤。
(1)基本舞步与手的动作的学习阶段;先请幼儿朝戴有手腕花环的方向走八字步,注意身体是侧身的,身体是朝前走而不是横着走。请幼儿练习,观察所有幼儿的身体是否是自然的、放松的。
请幼儿再朝不戴手腕花环的方向走八字步,注意转方向前的身体调整,着重练习前面最后一拍所调整的身体动作与后面动作的衔接。观察所有幼儿是否会做这种调整动作,从而使自己的身体放松。两个方向合起来练习。
改成走四步,继续观察幼儿在方向转换时的动作调整情况。
学习手臂上举同时向前走的动作,始终是戴有手腕花环的这个方向的脚起步。
学习手臂放下的同时向后走的动作,继续强调是戴有手腕花环的这个方向的脚起步。
(2)幼儿边做动作边合音乐的尝试阶段;请幼儿围成一个大圈,在圈中听教师的口令做动作。
配合音乐。教师在变换动作前发出动作变换的提示。
观察幼儿配合音乐、保持队形、调整身体使身体舒适等方向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有针对性地示范与练习。
(3)完整舞蹈的学习阶段。完整地配合音乐,这时即使幼儿有一些问题教师也只是语言提示,让幼儿沉浸于音乐之中不要打断幼儿的舞蹈乐趣
五、音乐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写出单圈舞“彩带”的动作说明。
A段:第1-4小节、第9-12小节,第17-20小节,右脚起步逆时针方向走四步,特别关照第四步身体转向圈心,脚步调节,准备左脚的起步。第5-8小节、第13-16小节,第21-24小节,左脚起步顺时针方向走四步,特别关照第四步身体转向圈心,脚步调节,准备右脚的起步。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考核说明】推荐阅读: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作业答案09-23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论文10-27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考查办法08-11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笔记整理)08-22
教师读书笔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07-28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复习资料10-0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大纲08-03
关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研究论文09-0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08-06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