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的情怀散文

2024-06-10

同窗的情怀散文(共15篇)

1.同窗的情怀散文 篇一

如有来世,再做同窗的散文

每个人的周围或许都有那么一个或几个这样的人存在。在你流逝的岁月中,曾经与他或她有过交集。或许言语不多、甚至只有点头或微笑的零星回忆。但,从她离开的那刻起,你便一遍又一遍的在脑中勾勒他或她的曾经。你知道这种情绪是徒劳的,但你仍固执的认为,如果有下辈子,还希望在教室里、操场里、实验室里,再遇见。如果可以,我猜我会无比认真、无比努力的点点头、微微笑。如果,真好!

的夏天,像大多数18岁的孩子一样,掺杂着懵懂与兴奋,开启我的大学生活。三个男生宿舍、一个女生宿舍便组成了一个自动化班。好事的男同学一早便搜集了报名表里的照片,按个评头论足、寻找各种可乘之机。李晓梅是女生宿舍的一员。她真的好普通,普通到报名表里的照片被翻看一遍就悄悄躲起来,无人再翻起了。

再熟络起来,就到了各种考试集中轰炸的时间。玩儿性炸裂的小伙伴在各种场合、制造各种机会对学霸不耻上问。李晓梅是学霸,不幸的是,我属于玩儿性炸裂小伙伴中的一员。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浪费别人时间,基本等同于谋财害命”。然而,无需谄媚、无需殷勤,她随和、谦虚、乐意做一个被各种临时抱佛脚的学渣随时抱脚的佛。那时的接触,我才慢慢知道,这个衣着廉价、生活简朴的女同学是那样的菩萨心肠、那样的积极乐观。

她是被各种光环包裹的幸运儿,她连年奖学金、连年优秀。相形见绌的`我常常会在法桐如荫的校园路上碰见匆匆走过的她。我知道,她是去勤工俭学了,给某一个并不知道自己是幸运儿的小孩子补习了。再或者,就是在暑期慵懒的午后碰见她。我知道,又是在勤工俭学了,给校园里的草坪除草移栽,筹备下学年的生活费了。再后来,再碰见,我已习惯优秀的她、忙碌的她、生来顽强的她了。

一晃,十几年,弹指一挥。我们都已成家立业。她一如既往的认真、拼命、优秀。屈指可数的同学聚会,我常会顺道送她回家。像一个家人一样,她总说“别太拼,照顾好家人、照顾好身体”。我哪里会像今天一样,理解这样的规劝是那么的真切与温暖。总是很敷衍的点点头。

她还是走了,去了一个没有病痛、没有压力的极乐世界。手机弹出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穿上外套一个人开车停到公园边儿。车灯照射的地方有淅沥沥的雨滴落下,李晓梅的回忆也一片片的在我脑中升腾。五味杂陈,心中很堵,又很空。意料中、意料外、有准备、却没法儿释怀的情绪。何尝不是一片摇摇欲坠的黄叶,雨滴捶打,归于大地。一切关于她的记忆,自此戛然而止。还能怎样,如有来世,再做同窗。

2.同窗的情怀散文 篇二

最近, 贾平凹将自己近三四年里的最新文字, 亲手选编成一本《天气》, 交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在谈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与这本散文集的不同时, 他说, 春天有春天的景色, 秋天是秋天的风光, “三十多岁的我和快要六十岁的我决然不是一回事了”。让他评价自己的散文, 他说满意自己中年以后的作品。“年轻时好冲动, 又唯美, 见什么都想写, 又讲究技法, 而年龄大了, 阅历多了, 激情是少了, 但所写的都是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真正体悟的东西, 它没有了那么多的抒情和优美, 它拉拉杂杂, 混混沌沌, 有话则长, 无话则止, 看似全没技法, 而骨子里还是蛮有尽数的。”他认为, 读散文最重要的是读情怀和智慧, 而大情怀是朴素的, 大智慧是日常的。这也是他对散文的另一种理解。

3.同窗的情怀散文 篇三

关键词:高中;诗歌散文;家国情怀;情感塑造

G633.3

中国诗词浩如烟海、题材丰富,而中国文人一直有天下大同的思想,更是有一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这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忠报国”的倔强,让他们的文字中充盈了一份极具中国特色的家国情怀。这份情怀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着伟大中华民族的爱国之心与报国之志。而这份情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因而在语文实践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就成为了义不容辞的事,这样能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对祖国产生认同感,为中国梦的实现不断进行努力。

一、从诗人的秉性气节中塑造家国情怀

中国的历史大舞台上,有这样一群人,以笔为步,无论是生于盛世还是乱世,高居朝堂还是远处乡野,不管经历、思想、生存方式如何迥异,大抵总有一脉相承的秉性与操守。他们总是以深情投入的角色,血泪直书着亘古不移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理想。以“气节”、“节操”为做人处世的标准,有所为和所不为。

讲授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时,我尝试用文人的秉性气节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之一,集奸雄与阴谋家的时代,这个时代以讲礼义、倡佛道为幌子,用皇位做为更迭的道具,而追求的却是沾满血腥的权柄。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们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投靠致用,成为帮凶,要么抱节退隐或纵情酒色以避害。虽“乱世出节士”,但特重气节的“魏晋风流”却成了这一时代独具的人文景观。嵇康,便是其中最耀眼的光点。当时司马昭为笼天下贤才,逞一己之私,欲招天下名士嵇康。嵇康不移士人节操,视个体人格独立和自由远高于一切,而狂狷拒之,且写下散文名篇《与山巨源绝交书》以明志。触怒了司马氏,他便寻借口加罪于嵇康。嵇康凛然赴刑场时,三千太学生为挽其性命欲同拜嵇为师,以求上豁免。但嵇决不妥协,弹《广陵散》后慨然赴死,场面壮怀激烈而悲壮。千古而下,中国文人视气节重于形骸,傲骨铮铮,正气凛然。在散文诗歌的教学中,从诗人的秉性中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家国情怀,从而塑造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二、从诗人的生平际遇中感知家国情怀,塑造个人品德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人不能离开时代而生活。因此,了解一首诗歌,就必须了解这个诗人所处的时代,这样才能了解诗人在写这首诗歌时的心境,继而更好走进诗人的内心,与他达到心灵的契合。

讲解岳飞的《满江红》时,为了让学生从内心真切的感受这首詩歌的情感。从岳飞的生平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讲起。岳飞作为南宋抗金名将,中兴四将之一。于北宋末年投军,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在收复失地,大战之时,却因宋高宗、秦桧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于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最终遭受奸人诬陷,被捕入狱。因“谋反”之罪被杀害。

《满江红》是一首气壮山河、光照日月的传世名作。开篇五句破空而来,刻画了作者始而怒发冲冠、继而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汹涌激荡的心潮。接着,“三十功名”二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诗中既写了那段披星戴月、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也有他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倍加奋勉的期待,更有他激励自己匡复大业的耿耿之心,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民族义愤力透字背,誓言犹在耳畔。全词以雷贯火燃之笔一气旋折,不断激发起人们的爱国心与报国情怀,震人心魄。学生在感染诗词之美的同时,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沉的体会。

三、从诗人的情怀中进行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情感观

每一首诗歌,只言片语中饱含着诗人对人世沧桑、生老病死、封侯拜相的深切体会。不同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不同,滋生的情怀也各不相同。无论是《离骚》中“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的铮铮傲骨;或是“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李白的傲岸不群、坦荡磊落;或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躬耕陇亩之余,收获的那份田园之趣。无论是以旷达著称的王昌龄,还是以婉约闻名的李清照,字词种氤氲着一份浓浓的家国情。如清丽柔细的李清照,既有“凄凄惨惨戚戚”的儿女情长,也有“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于死薄殷周” 渗透的对国事的担忧。命运让她从上层贵妇人沦为民间嫠妇,国破、家亡、夫死、颠沛、流离。尝尽人间疾苦,却始终未向命运屈服,字里行间依然有对国家的深切情感。有国才有家,家国同构一体。《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高中是学生情感树立的重要阶段,应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观,让他们在正确的情感导向下,成长为一个有为青年。

语文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文字阅读和鉴赏能力,或为了培养他们的情感的表达和欣赏能力,而是为了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观。而“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学生只有在阅读中塑造了就会有正确的家国意识,能更公正地评价当下发生的事情,以更公正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

参考文献:

[1] 赵忠英 也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语文学刊》, 2011

[2] 杜永法.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策略[D]. 《课程教育研究》2013

4.同窗散文-献给同学聚会 篇四

追寻那片记忆相约美好明天(散文诗)

———写在赣四中74届高中毕业同学聚会前夕

岁月悠悠,秋风爽爽。

42年了,带着深深的思念,带着浓浓的同学友情、带着对老师的敬仰,我们如期而约,兴高采烈地相聚在三江大酒店——我们的母校旁!砖黑瓦、熟悉的大礼堂!

风景这边独好!报到时分,一个个春风满面,真诚问候,相拥留影;坐谈会间,一个个激情满怀,畅聊叙旧,分享感动;歌舞表演,一个个欢声笑语,精彩纷呈,群情激扬;聚餐时刻,一个个举杯畅饮,把手言欢,亲切自然;分别时候,一个个深情款款,依依不舍,互诉衷肠!

每一个回忆曾带来每一片温暖,每一位同学曾陪伴每一次成长!在赣四中,我们这一代人,初中读了两年半,高中读了两年。在那个“读书无用”的时代,曾经我们风华正茂,虽同窗共读,却常开大会在操场;曾经我们意气风发,虽求知若渴,却常被政治运动所影响;曾经我们青春宝贵,虽精力旺盛,却常在川峰坳农场劳动开荒;曾经我们憧憬未来,虽慷慨激扬,却是留城待业或是上山下乡!

四十二年的日月更替,四十二年的斗转星移,飞逝的时光改变了我们的容颜,也演绎了我们各自不同的.人生战场。这期间,有得意、有失落、有坎坷、有顺畅,……。我们经历了多种磨难,我们推动了时代的发展!

我们这一代,挑起了世界上最不寻常、最受折腾、也是最受变革的重担。也正是我们这一代,成为了中国最有担当、最能吃苦耐劳、最有奉献精神和广阔胸襟的一代力量!

但无论怎样,却始终无法割舍我们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那份深厚情感!

因为赣四中,我们缔结了一生的情谊!因为七四届,我们时常追寻那段纯真的共同记忆,回忆那段不可或缺的青春阶段!

有了互联网,微信群架构起了友谊的桥梁;激荡着相聚的涟漪,聚拢着当年激情四射的同窗!

我们欢歌笑语,庆贺重逢。瞧!一张张久违的笑脸,瞬间串联起我们记忆的珍珠,赏心悦目,五彩斑斓,仿佛又回到了1974年那简朴、青

如今,折腾了前半生的我们,好日子就要在我们前方唱响!可能为了下下一代还要奔忙,但我们成为了中国几千年来最“潇洒”的新花甲帮!我们自娱自乐,自得其乐,花开花甲,格外芬芳。我们这一批的中国大妈们,改变着世界,世界因中国大妈而大放光芒!

四十二年的同学情感,积淀着有如一坛暖人肝肠的醇酒,随着时间的推移散发着越来越浓烈的芳香!我们虽然不再朝气蓬勃了,但我们仍然有着不可磨灭的激情和理想!我们虽然不再斗志昂扬了,但我们仍然要精神抖擞去迎接那早晨的太阳!章贡两江,源远流长;同学情谊,终身不忘!

相逢是缘,相识是福,珍惜友情,珍惜时光!

今天,我们了却了思念的心愿;今天,让我们再次举杯,相约美好明天共享!

祝福年长的恩师们长寿健康!

5.大海的情怀散文 篇五

沐浴着海岛夏日的阳光,我和妻儿一同来到位于海甸岛白沙门东面的南渡江入海口,乍一看,南渡江边的绿化带草木葱茏,堆青叠翠,很有热带海岛的特有景致。环岛公路、带状公园、亭台栏杆与附近的建筑物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现代滨海城市的精美画卷。沿着用红色油漆刷成的人行道继续前行,穿过葳蕤翠绿的带状公园,便可看到白色的大理石栏杆,顿时,眼前豁然开朗,缓缓而下的南渡江尽收眼底。

我们在临岸的望江亭中稍作歇息,妻儿不失时机地在一旁选景拍照,忙得不亦乐乎。我拾级而上,在栏杆边驻步,目送着江面上过往的船只。远处,是一望无垠的大海,我极目远眺,烟波浩渺的`南渡江入海口便赫然入目,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宽阔的海面令人心旷神怡。或许是近日频降暴雨的缘故,此时的江水有些混黄,让人不由想起了奔腾咆哮的黄河。江水汩汩而下,静静地流入大海。

随着江水的不断涌入,海面上呈现出数条颜色深浅不一的“彩带”,只见颜色逐渐由浅蓝变成深蓝,海水、江水之间泾渭分明,清晰可辨,令人惊叹不已。由于临近傍晚,偶尔,海面上青雾飘浮,朦朦胧胧,扑朔迷离,仿佛在天地间蒙上一层薄薄的面纱,多少让人萌生一种不能欲穷千里目的遗憾。

海风夹杂着碱涩的味道扑面而来,凉爽而舒适,令人心旌荡漾。天边落日冉冉,天空仿佛刚被洗过一般,看不到一丝杂色。在湛蓝的天幕下,我的脑海里似乎只有附近景物的剪影,视线始终追逐着海面上浅笑的浪花,渐渐的,我的双眼开始有些迷鳌N乙性诶父松希仿佛自己是站在一艘疾速行驶的油轮甲板上,顺着漫长的海岸线乘风破浪,奔向前方遥远的天际。

远处,在苍茫的海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近处,层层波浪相互追逐嬉戏,深情款款地轻拍着海岸,或缠缠绵绵地亲吻着洁白的沙滩。阳光,沙滩,海浪,在我的面前铺展开来,宛如一幅动人的水墨画,令人心醉。

此时的南渡江犹如一条奔腾的脉搏,滔滔江水为大海注入了无限的活力,尽管如此,雄浑壮阔,碧波万顷的南渡江水在大海的面前却仿佛是江河中的一滴水,实在微不足道。望着漫无边际的大海,我突发奇想,天底下不知有多少大大小小的江河湖海,它们最初也不过是由涓涓溪流汇聚而成,这些水源,它们或从山涧、草地或雪山,经过日积月累,最终才汇聚成河,奔流入海。

大海犹如一位婉约的少女,她圣洁,善良,并有着与生俱来的高尚情怀,向我们敞开自己温暖的怀抱;大海又犹如一位沧桑的老者,他深沉、博大、雄浑,深藏若虚,他不分国度,不分彼此,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资源。大海是有生命的,潮起潮落,是大海深情的呼吸;惊涛骇浪,是大海独有的性格,我们只有掌握了它的习性,才能更好地驾驭它,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大海被喻为地球的肺和肾,我想是有道理的,我们只有善待它,才能得到它无尽的回报。如果我们只知道一味地攫取和破坏资源,人类则有可能在文明的进程中自寻毁灭。

浩瀚大海充满了神奇,从古到今,尽管海纳百川,却从不因此而造成海平面上升,这一切都源于它的博大和深藏若虚,大海的美名也因此得到千古传诵。

落日衔山,云遮雾障,落日的霞光轻洒在苍茫的海面上,宛如一条金色的飘带,流光溢彩。当我再一次遥望大海,此时,太阳的光辉已渐渐收敛,海面上开始变得有些暗淡,喧嚣的海滩也恢复了往日的沉寂。

6.小巷的情怀散文 篇六

阳历五月,正值春盛,绿意芳菲,济南亦春色洋溢。短暂歇息,住七天连锁酒店,由此情落小巷,缘溅情怀。济南城市,一定会有很多老街小巷,或近筑或古远,或繁华或清凉,或华丽或简陋。若人居集密,必街市亮灿,宵辟深幽,灯火流花;若清净如水,必古色墨香,街面庄肃,典雅精致。

而我所说的这条小巷,是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并非近筑,并非古远,不繁华,亦不十足清凉,不华丽,亦不都是简陋,酷似小巷又不像小巷,故暂且为小巷。也许曾经热闹过,只是现在被周边的豪楼繁华吞噬掉了。

我住前的小巷,横在门前,因位西边出口,故我称其为西巷,与东边的巷道成丁字型,一横一竖地连着。西巷长约二百米,东西走向,东高西低,向西是天桥。东巷长约三百米,南北走向,南高北低,向南是泾一路。巷道宽四、五米,道旁零落植有雪松、紫檀、梧桐等树,包括泡桐、法国梧桐,树高在六米至十二米不等。出巷是大马路,周边是高楼大厦,把整个巷里团团猎围在里边,如藏宝似地封闭着,让外人难以发现里面还有条幽径小巷。

巷的两侧,大多是一、二层的民房,也有几幢是五、六层的居楼。青砖瓦屋和居楼的水泥灰色的墙面,标注着绝大部分是解放初期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而又近火车站而建,进而可以判断原先是铁路职工的住宅区。居楼巷间,筑着立柱框式的围墙,通巷开有进出的大门。围墙和背巷的排房墙面都用黄漆涂抹;围墙和大门的砖砌柱框,使用粉红调漆刷成,方方整整的框格,显得有着庄院的庄重。那些挨着巷的民房和居楼的一层,有些用石面磁砖装饰,有些直接装潢做出门面,遮掩了一些斑剥和不雅,看上去倒是清清爽爽的顺眼。

除东巷东侧一排低矮平房,专门租赁给个体商户做小本经营外,贴巷的民房和居楼一层,多户放出门来,搭篷建铺,或租或自行打理开店,一个接着一个,撑开着小巷的门面,侍奉着巷民的安居,彰显着小巷的自恋,尤如与世无争的世外天地,独享着自己的阳下风光与水土,我生我息,我行我素,大有不与外界争繁华、不与外世随波流的样子,唯我逍遥自在,无关城市繁荣下的冷落,宁肯倏然,宁肯幽婉。

西巷北侧有七天连锁酒店、天虹宾馆,紧挨着的是居楼下的六间门面,现都关闭着,早些时候像是开过政府的慈善爱心店,再往里有几家小卖部、日杂店和家庭面馆;南侧入口处是两层的转角门面楼,面巷开着一家私人旅社、一家阳光餐馆、一家苏记羊肉馆和一家烧烤店,东头是一家露天餐馆,屋里炒菜,外面摆摊经营。

两幢居楼一西一东并列坐落,用围墙与巷隔开,两楼中间是一排矮房,除一家私人旅社、一家茶店、一家小百货外,别无其它经营。东巷多为个体经营的日杂、百货、餐饮、面食、小吃,也有中介、理发、菜摊等一些便民小店。整条巷里,是地道的居民巷住与简约的小吃小住。

我空闲时亦会漫步巷里,去感受巷风街意,捕捉些情致韵味,体验小巷的别样风骚。虽然,小巷远比不上江南风光,城市繁华,但也有着普通亦不普通的个性风格,有着一段历史的牵影。

我难以评判,也无资格评判,这小巷的身姿是美还是丑;我也无法表达这小巷的流年风云,过往中有没有过高低起伏,经历中有没有过热烈与澎湃;我亦无法揣摸这小巷的城市规划和今后的面貌,也许若干年后,就没有了这条小巷,变成了一条全新的商业街,或美丽的住宅小区。

仅我而言,感知这条小巷,镂刻出些印记,算是予以城市将来有一份缅怀。能使自己多些人生感受,来鉴别人生,讽刺人生,激励人生,实在是有意义。感觉好,心情自然就好。为此,期遇小巷,亦有着如小酌一杯的爽怀。

七天连锁酒店,遍及全国大多城市,规范干净,住宿低廉,如花引蝶似的,吸引着很多游客或出差人入住,尤其是那些存心度周末的学生和年青恋人。我对它也是心有独钟,一般都会去找它住。这次,要不是看到小巷口其透高挂空的牌照,我也不会到这小巷来,也不会对小巷产生一丝缱绻之意。然而,这次入住也有白璧微瑕,给我不爽的心怀。明明在其滚动屏中广告着廉价客住的字幕,入住时且要高出一倍的价,说是“五一节”提价。“五一节”是劳动人的`节日,应该给劳动人低廉休闲才是,如此提价是不是有乘机捞钱、嘲弄劳动节之嫌。不过,后来倒是给了我最优惠的住价。

入住那晚,我联想起那些逢节提价,如火车、动车、大吧和景点门票,甚至一些商品、菜价的上扬,真想对节日经济吐槽一番,请不要在节日以经济规律作用为借口,大捞民钱。说穿了,大多数不就是人为的起哄与操作吗!你不提价,是这么多人,你提价了还是这么多人,是不是想把平时的萧落一下子给捞回来。

你提价,究景是为谁?如果,你提价是为了限制人流、食口与休闲,那不是想让大多数人流泪吗!节日人多,你增开车次、增加数量不就完了吗!况且我们还有很多过剩的产品。越想越牢骚满腹,老百姓天天喊叫物价太高,工资涨不过物价,中央多次提出要让百姓共享改革红利,总理多次出面压这价平那价,如这次电信流量费,有些确实不要过多的让老百姓买单,真的买不起。你也许会说,我低价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说好?是的,感谢你的低价。但你有没有想过,你低价的时候,大多数人在辛勤地劳动,根本享受不到你的低价。

我真的希望,节日能成为百姓享受红利的一部分,能成为一种低廉休闲的百姓福利,若能再加上劳动者的工资能富裕过剩,盖过物价,承受提价,那将会是一抹阳光,春色随轻风婀娜,有着艳花笑开的样子。

因为离我所住很近的缘故,我经常去西巷路口的阳光餐馆吃饭。那是一家夫妻承包经营的餐馆,丈夫负责厨房与炒菜,妻子在外负责招唤客人、结算买单、管理账务。有时候,他的父母、兄弟姐妹也会来帮忙。他们人倒都是随和客气,像是一家人的亲切。餐厅三、四十平米大,摆着八张四人座桌,两张圆桌,不过天天都能坐满,这当然依仗着附近的宾馆,得益于那里的宾客。看菜谱,都是些家常菜,也有盖浇饭。

我第一天去,看了菜谱有些犹豫,认为菜价太高,无非是吃顿便饭,落肚有饱就行,没有必要奢侈享受,所以就点了份盖浇饭吃。但那盖浇饭实在是太少,不能充饱肚子,再来一份还不如炒菜下饭。第二天中午去,我直接点了一个炒菜和一碗米饭。端上来一看,菜满满的一大盆,又油腻浓厚,足可以分吃两顿,虽然菜价高些,但若一分为二,也就不算高了,倒是米饭有点落少,小小一碗。心想米饭又不要钱,管饱,所以也没有在意,随口要了二碗。

这餐,算是吃得饱饱的香爽。结果,一算账,米饭要二元钱一碗,这倒是让我感到吃惊,即使要算,那一小碗也最多一元,不知道济南所有的餐馆是不是都要米饭钱。回来后,我倒是有些想法,如果菜量减半,菜价亦减半,管够饭饱,那才叫真正的实惠,那才会客脉不断。也许是见客不多,而且又都是过路吃客,本着有一次算一次的想法,他们才作出如此价格。

我喜欢抽烟,所以每到一地,总要先去打探一下卖烟的地方。买烟最近是离酒店不到百米的老两口开的小卖部。每次去,我都会买上三、四包,以减少买烟的次数,节约时间。

一次,我去买烟,心里想反正是抽的,不如买一条算了,免得多倘地来买,所以就开口向他们说:买一条。然而,他们且说:没有整条了,只能一包包卖。我心里纳闷,里面柜架上明明摆着很多整条,为什么不卖?但回来后细想,他们这样做卖买,也不无道理。我听人说过,香烟零卖与整条卖的价钱是不一样的,一般整条卖便宜一、二元。老俩口小本经营,卖烟又利少,也真不容易。

做生意的人,能够精打细算地做卖买,才会积少成多,才会把事业做大。我们不能缺斤少两、以次充好地去坑人,但精打细算、勤俭节约那是必须要具备的,这才是真正的基本功。我听过和看过一些富人的生活故事,大多数都不奢侈,都很节约、勤奋,生活如同平常人一样,如比尔。盖次、台塑集团王永庆、李嘉诚等。“世界船王”包玉刚在世时曾说过:在经营中,每节约一分钱,就会使利润增加一分,节约与利润是成正比的。这让我真正理解了“出手要大方,生意要精算”的意义了。

与蓬头垢面露宿的人聊谈,纯属是出于一种疑惑、好奇与怜悯。那天,我吃过晚饭后,在巷道上踽踽而行,路过已停业的“慈善爱心店”时,再次睨视到了那个似乞丐非乞丐的老人,心里倏忽掠过一些疑问,他这么孤单一人睡在那儿,吃喝拉撒是怎么生活的?看到他弱不经风、低头耷脑病态的样子,实在觉得可怜,我随手给了他刚买来的二个芝麻薄饼,后又到宾馆拿了一套内衣衫裤给他,并坐到他对面的台阶上,与他一问一答地聊了起来,从哪儿人、过去做什么,现在怎样生活,一直聊到将来的打算。

我对他说:你应该去救助站,最起码不饿肚,然后让他们送你回老家,找当地政府安排生活。他跟我说:去找过,记者也来过,没有用,救助站人太多接纳不下。我还听他介绍说,他有劳保,很有钱,出来的时候好好的,现在不能走了,两个腿残废了。我不知道他说的是真还是假,而我心里总感到,我们的社会,真的不能有落难儿童、老人和残疾人,流落街头乞讨和有病弱无助的现象。我非常同情真正的弱落无助的人,真的希望我们的社会充满爱心,有政府的作为和那些人的自尊自爱。

7.和周其仁的同窗岁月 篇七

认识其仁很早。80年代初,他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到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工作。有一年,他回上海探望父母,我在朋友聚会场合听他谈农村改革。他的双目炯炯有神,静静地坐在一边,面带笑容地听别人发言。轮到他说话的时候,神情显得格外自信,配合着丰富的手势,神采飞扬,思路清晰,充满逻辑力量。他不像其他人那样夸夸其谈,生搬硬套自己也没弄懂的西方经济理论。他的真知灼见源于深入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很有说服力。交谈之下,知道他和我一样1968年中学毕业后下乡务农,曾在黑龙江完达山狩猎7年。其仁每年几乎有一半时间都在农村调查研究。他的头脑里总是先有现象,从现象里提炼问题,因此,对许多经济问题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得到当时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赏识。

1991年夏,我进入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和周其仁一起在黄宗智教授门下读博士,成为同窗好友。开学前,我们见了面,谈起将来的打算。当时,我和大多数留学生一样对前景很迷茫。但他则很坚定地说,学成后是要回国的,不愿留在美国做个二三流大学的教授。第一堂课后,我问其仁听懂多少。他说,大概听懂了两三句话。他是一年多前到美国后才开始学英文的。我的英文程度和他差不多。但其仁的英文几乎是突飞猛进,不仅很快就能应付听课,而且到第二学年就通过了担任助教的英语测试,5年后就取得了博士学位。除了聪明过人之外,不能不佩服其仁的勤奋。他几乎严格到不让自己浪费每一分钟。在校园里,从未见过其仁闲聊,任何时候遇到他,总是戴耳机听英语。除了历史专业的课程之外,他还在经济系修读了大量课程。

即便如此珍惜时间,但在那些日子里,其仁对我的帮助是无私的。尽管他只比我早到美国一年多,但经常教我如何尽快适应在美国的生活,手把手教会我使用电脑。当时他一家人以及父母都住在学生家属公寓,而我独自一人在美国。逢年过节,他怕我患上“思乡病”,总是请我去他家做客。最难忘的是1993年暑假,我父亲从国内来美国探亲。其仁知道后,怕老人待在家里无聊,特地组织同学举行了一次野餐会,邀请我父亲参加。那天他从头到尾陪着我父亲聊天,热情地介绍我们的校园生活。多年以后,其仁去苏州大学讲学,还特地去看望我的父亲。因此,父亲一直记住我的这位老同学,经常和我提及那次难忘的野餐。

1994年夏,我决定辍学去香港传媒界工作。临行前,我们有过一次深入的交谈。当时其仁已经选定以研究中国农村劳动力問题为博士论文的题目。我问他为什么会选这个题目。他说,中国地少人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关乎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将来回国后,教书之余希望做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劳动力素质。两年后,其仁来香港,说是有可能来香港科技大学教书,但要求每年只在那里教半年书,还有一半时间要在内地工作。最后港科大没法满足他的要求,其仁才决定去北大任教。

此后,我们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我去北京,或者他来香港,都会聚在一起聊天。我喜欢听他讲真实的中国故事。回国以后,其仁没有躲进象牙塔,依然风尘仆仆地带领学生去企业和农村进行调查。这些对真实世界的观察,使其仁和他的弟子们带出了中国“实证经济学”的学风。这些年里,他写了不少书,每次出书,他都会送我一本,让我先睹为快。这些书都不是鸿篇巨制,大部分是短小精悍的经济学随笔结集。其仁一如既往地从眼下这个经济大时代的现象和思想出发,提问题,辩观点,阐释自己的见解。

8.岁月情怀系列的散文 篇八

清明节快要到了,夜深时分,不由得想起已故的外公外婆,想着想着,多年前的一幕幕场景浮现在脑际,不知不觉中,泪水漱漱的落下来。

早想写一些文字,祭奠他们,怎奈,一想起他们的音容笑貌,就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因而终未能动笔。

逝者已逝,生者在时间的洗礼后,慢慢的开始接受亲人故去的事实,心痛的感觉也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化为祝福。

我的爷爷奶奶去世的都很早,我们兄弟姐妹五个都未能享受过爷爷奶奶的抚爱,所以记忆中,外公外婆就是我们心目中的爷爷奶奶,但是,毕竟外公外婆是跟舅舅在一起生活,他们家也有三个孙子,我们享受到外公外婆的怜爱就更加显得珍贵。

外公外婆一辈子生养了六个子女,只有舅舅一个男丁,前面四个都是女孩,我的母亲排行第三,舅舅排行第五,最后是小姨。在那个封建思想浓厚的时代,“重男轻女”观念盛行,在外婆的脑海里更是根深蒂固。尽管外婆在我们的心目中一直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形象,在众乡邻之间也被公认为“乐善好施”的楷模,然而,她一辈子即便没有做过戕害女孩的恶行,但用她自己的话说:“哎呀,我也不知怎么弄的,就是不喜欢女伢子!”其实,外婆并不是讨厌女孩子,只是她更加偏爱男孩罢了。所以,上苍对她发了慈悲,满足了她的心愿,舅舅一辈子生了三个男孩,没有一个女孩。后来,我们慢慢的明白了外婆的心思,在那个农耕时代,很多农事都是体力活,家里没有男丁,有很多事情是无能为力的。

我们家与外婆家是邻村,步行不足千余米,母亲的其他四个姐妹都嫁的.比我们家远,因此,我们五个兄弟姐妹相对比其他四个姨妈家的孩子要多享受一些外公外婆的宠爱。特别是哥哥,因为母亲要从事农村大集体里的农事劳作,满月以后就被寄养在外婆家,一直到读小学。因为当时舅舅还没有结婚,四姨、小姨也没有出嫁,所以,哥哥成了外婆一家的“活宝”。哥哥后来独行霸道的性格一定就是被外婆他们一家的溺爱惯成的。我们长大的时候,还经常听外婆跟我们念叨:“你哥哥当时那个霸道呦,全家一起吃饭的时候,他喜欢吃的东西谁都不准碰,全部收拢在自己的面前。后来大家只好想着法子逗他,指着屋顶说:‘伢子,你看那上面是什么哦?’趁他转移视线的功夫,从他的面前抽出一部分东西躲着他吃。”每当听着外婆说着这些趣事时,我们都会在心里暗暗的羡慕哥哥命好呀。

我两个姐姐就没有哥哥的福气了,她们出生的时候,一来,外婆家当时有个食用油作坊要打理,二来,哥哥已经寄养在那里,母亲哪里还能开得了这个口呢?后来大姐就是被锁在家里长大的,二姐是白天寄放本村一个邻居阿婆家里从坐着小凳子到学会走路的。后来,我和妹妹是两个姐姐把我们带大的。我们长大后,我私下里跟姐姐们说:“一定是外婆不喜欢女伢子。”姐姐们就反驳我说:“你是男伢子,你出生以后妈妈怎么也没有把你送到外婆家享福呢?”现在想来,在那个年代,有爷爷奶奶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啊!

记得小时候,外婆经常会隔十天半个月就来我们家一趟,来的时候总不忘带一些水果糖块、油面果子之类的东西分给我们吃。我当时嘴巴甜,专挑外婆喜欢的话儿说,外婆当然也就会更加疼爱我几分。我读初三的时候,在县城住校,每逢周末回家,外婆总要过来看我,一看到我瘦了,马上就会疼惜的摸着我的脸蛋说:“我乖乖伢子,读书受屈吧?你瞧这小脸都瘦成啥样了?”

儿时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母亲总会让我们提着她早已置买好的糕点,由哥哥带队,我们兄弟姐妹五个一队人马兴高采烈的向外婆家进发。外婆看到我们来,总会把家里收藏已久的好东西都拿出来分给我们吃。外婆家院子里有一棵枣树和一棵石榴树。每当果实成熟的季节,外婆就会颤颤巍巍的用竹竿打枣子或者爬到木凳上去摘石榴给我们吃。在我们的心里,那也是我们吃到最美味的果实。

在我们幼年的记忆里,外公就是那个爱讲故事的老爷爷。外公是读过私塾的人,而且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全村一千多口人家,无论谁家红白喜事都会请他过去,即使到了他年迈腿脚不灵便的时候,也常常看到有人家用车子接送他去写对联。特别是春节前几天,拿着红纸来请外公写春联的邻居可谓川流不息。每次去他家,外公一有空,就给我们讲古诗或者关于三纲五常、忠孝节烈的故事。外公说话和蔼可亲,我们小时候再调皮从没有被外公训斥过,他总会慢条斯理的说:“我的乖乖,我们好伢子是不能这样子的啊!”

等到我们一个个长大成家以后,外公外婆也渐渐老了。我中学毕业后到村小学代课,小学就在外婆家的屋后。每当阴天下雨,我懒得朝家跑,就会去外婆家吃午饭。舅舅的大儿子知道我喜欢喝两杯,往往会让他老婆烧几个小菜陪我小酌几杯。每次去总看到外婆还在忙里忙外做着家务,当我看到外婆用她那双颤抖的手切着猪菜的时候,我的心就会生疼。劝外婆不要再做这些危险的家务,防止切伤了手指。外婆总是笑着说:“不会的,我自己心里有数。”

外婆平时有抽香烟的习惯,直到八十高龄之后。有一年冬天,她在卧室里抽烟,一时大意没有把烟头掐灭,随手扔在纸篓里,然后就离开卧室去厢房烤火了。不一会儿,在院子里干活的表弟发现外婆的卧室窗户有烟雾冒出来,连忙打开外婆卧室的房门,发现卧室里的东西都被烧着了。等大家把火扑灭以后,外婆知道都是自己的烟头惹的祸,从此决定戒烟。可是,戒烟不到半年,外婆感到浑身难受,去诊所找大夫看。大夫说:“老太太,你哪里都没有问题,就是戒烟戒出来的毛病,回去再把香烟抽起来就百病全消了。”外婆以为大夫跟她开玩笑,笑骂道:“你这个龟孙子,你哄我老太太开心呢。”大夫耐心的分析这个病因给外婆听,外婆还是将信将疑的回来把大夫的话说给家人听。全家人都劝外婆那就接着抽吧,上次着火纯粹是一个意外,以后小心就是了。外婆嘴里说着自己真的不想再抽烟了,看大家都这么劝说,自己一时也没有其他好的办法解决身体不适的毛病,才犹犹豫豫的又重新抽起了香烟。不出所料,外婆浑身不适的毛病真的好了。

后来,外婆得了“老年痴呆症”,我们去看她,她谁也不认识了,经常还把来看她的人张冠李戴。有时候,她一个人在自说自话,神态安详,乍一看根本就不像一个病人。我不相信这个事实,回到家里,哭着跟母亲说外婆平时最疼我,她怎么会不认识我呢?母亲也老泪纵横的说外婆是真的老了,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一天,你看妈妈现在都老了,外婆怎么还会不老呢?可是我就是不相信,最后我们母子抱头痛哭作一团。

外婆生病期间,都是外公负责她的饮食起居。外公把一匙一匙的饭菜喂进外婆的嘴里,外婆笑眯眯的咀嚼着,仿佛吃着稀世美味一般。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会想到这就叫“白头偕老”吧?相对外公的脾气,外婆的性格要稍微刚烈一点,外公经常在我们面前说:外婆如果死在他前头会享福些,否则她有的罪受了。外婆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把“婆媳关系”处理好,这也是所有中国婆婆自古以来就很难处理好的难题。

外婆活到八十六岁高龄去世的,当时我们一家正在地里收花生,表弟跑到田头来给我们捎信的。母亲听到这个噩耗,双腿一软跌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我们搀扶着母亲赶到外婆家的时候,外婆已经穿戴整齐被安放在堂屋的灵床上。后来才知道,四姨前两天来看望外婆,冥冥之中感觉外婆时日不多,便给外婆洗澡、梳头、修剪手脚指甲。四姨说外婆一辈子爱干净,一定是老天爷知道外婆寿限将至,指引她来给外婆梳洗更衣的。我看到外婆神态安详,就像在睡觉一样,心里稍稍有一丝安慰。可一想到外婆将永远离开我们的时候,眼泪忍不住又刷刷的掉下来。

外婆火化的那一天,我跟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哀求,让我在遗体告别仪式结束后到火化间送外婆最后一程。他们也许被我的诚意打动同意了我的请求,我终于可以亲眼看着疼爱我一辈子的外婆去极乐世界了,可是我内心还是不舍得外婆真的离开,又恨自己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火化工把我的外婆推进火化炉。当我知道这一刻,是外婆彻底与我永别了,便不顾一切的失声痛哭:“外婆,外婆,外婆……”等我从极度悲痛中缓过神来,眼前只剩下外婆的骨灰。舅舅用红绸布把外婆的骨灰包起来抱在怀中和我们一起回家。

按照我们农村移风易俗的习惯,火化以后还要把骨灰装殓到棺材里再举行“吊唁”仪式,因为外公家是个大家族,加之平时外公外婆又“乐善好施”,十里八村前来吊唁的有数百人之多。第二天出殡的时候,只见棺材前披麻戴孝的子孙一字排开绵延数十米,这就叫“人丁兴旺”吧。

外婆去世不久我就去南方打工了,一年才能回来一次。去外婆家的时候再也看不到外婆了,但看到外公的身体还算硬朗,内心也安慰了许多。跟外公聊天从不敢提起外婆,不是怕外公伤心,而是怕自己控制不住思念外婆的情绪。

后来,外公的身体也一年不如一年,我们急着送外公去看医生,医生说老人是肌体的自然老化,属于正常的自然规律。我们都不相信医生的诊断。外公这样的好人,一辈子不与任何人争执,一辈子崇尚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一辈子与人为善,怎么会不“长命百岁”呢?

外公活到九十高龄去世的,我当时在外地,未能回去送外公最后一程。外公病重期间,我去看望外公的时候跟舅舅说过,由于自身工作的原因,也许在外公百年归天的时候我不能及时赶回,望舅舅能够谅解。舅舅有没有谅解我没有听说,倒是四姨在外公咽气的时候念叨过:“不孝啊,平时外公白疼他一回啦。”外公,您一辈子不计较任何人,就原谅外孙这一回吧!

外公外婆的墓地就在村前“小面山”的南麓,一晃10多年过去了。每到清明时节,一想到外公外婆,思念的泪水不由得就会纷纷落下。

外公外婆,外孙真的想念你们呀!

9.秋日情怀的经典散文 篇九

凉风起天末,习习风,绵绵雨,秋,已悄然走近。秋风秋雨里,总会让人生出些许情怀来。

古代诗人,多喜欢把秋天看作悲伤的季节。过去,许多悲秋的诗篇或诗句,多半提到“草木黄落”的景象。夏季里苍翠繁盛的草、叶,到了秋天,便枯黄衰败,进而脱落,这样的景象多少会让人产生些许悲凉的感触来。

“离人心上秋”,离别的不舍和伤感,很易让人想到秋日里落叶离枝的悲戚来。“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离怀别恨,愁绪几许,眼里见的便也是悲凉的景象了。于是,心上秋,便作了离人的愁,秋入了离人的心,也就愁绪满怀了。

其实,并非是秋悲凉,而是离人悲伤的心绪,由落叶萧瑟的现象,心生感触而发泄出来的。景由心生,愁眼见黄花,那么愉悦之眼见到的也许就是火热奔放的红玫瑰了吧。

李白诗云:“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描绘的秋景是如此悦眼愉心。愁心去,即为秋,雁过秋来,秋山远,闲云淡,月华如练,真乃好景致。

刘禹锡诗句:“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豁达宽广的胸怀,看到的不是一鹤独去的悲凉,却是碧霄诗情的豪迈与高扬。“一鹤凌云”,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秋的“形美”,秋的“神韵”,“秋日胜春朝”在这里尽能观之!

谁说秋天的颜色是枯黄的?那如丹的枫叶,那红艳艳的夕阳,那红翠翠的苹果,那红得厚实的柿子,还有那被丰收映红了的农人的脸。秋是火红的,万山红遍,赤诚霞起。红是成熟的颜色,是果实的颜色,是收获的颜色,又是孕育着新生命的颜色。

谁说秋天的风是萧杀的?秋天的风是最纯净的风,不带一点修饰,它用另一种方式,不为人知的慈悲,给予落叶,给予树木。当叶经历了春的蓬勃,夏的繁盛,秋里,它该进入泥土里实现它生命里最后的使命和价值。是秋风让它干净爽利的脱离了枝头!其实,对于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恋,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与,不必流连!当我们在为叶的飘落而伤怀或者斥责秋风的无情的时候,谁又曾想到其实叶对秋风是抱有感激的呢?

谁说秋水缺少灵动?那是一种成熟的淡然。淡,如秋水,远,如秋山。有哪个季节的水有秋水般优雅和闲逸,如一雅致的女子轻盈移来,又如一成熟的男子稳健走来。秋水明净清澈,闲云野鹤倒影于平静的`水面,灵气秀美!

秋是安静的,只有在秋天,才能静下心来,品味每一个生活的细节;只有在秋天里,才能尽情品尝每一个充盈和喜悦。

秋是让人怀念和期待的。在秋天里漫步,穿过田野,跨过小溪,习习秋风吹起秋的美丽,随着思绪,在秋风里飞舞,飘扬。生命的过程注定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秋日里,带着丰收的生命果粒,牢记着它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那飘坠的落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人到中年,也就是生命季节之秋,虽然过了春花灿烂的青春之际,却是人生成熟之时,是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亦不必喟叹流逝的青春韶华!

10.朱德和云南同窗范石生 篇十

在这座著名的近代军事学府里,朱德和日后叱咤风云、名声显赫的滇籍将领朱培德、范石生、宗汉鼎、王均、杨池生等同窗受业,朝夕相处,切磋学艺,结下了深厚的同窗情谊。其中,与朱德交情最深的,到后来仍念念不忘旧情的莫过于范石生。

范石生,云南河西小街乡人,1887年生,字筱泉。曾参加辛亥革命、护国战争、靖国战争和北伐战争。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经朱德介绍加入同盟会,与朱德同在一个小组,经常秘密传阅、摘抄《民报》和其他进步书刊,并商谈军事起义之事。

唐继尧回滇倒顾品珍后,朱德出国寻找革命道路,范石生便随滇军将领杨希闵、蒋光亮等,率部流亡广东投奔孙中山大元帅。孙中山将滇军改为建国军滇军,任命杨希闵为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范石生为第二军军长,蒋光亮为第三军军长。

因范石生的父亲被唐继尧所杀,为报杀父之仇,范石生擅自回滇倒唐。他率队行至广西,蒋介石得知后,对他的行动非常恼怒,随即调东征军回师广州,消灭了杨希闵和蒋光亮的部队。范石生见形势不妙,立即改变了主意归顺了蒋介石,被蒋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作为国民革命军总预备队进驻湘粤交界的广东韶关和湖南资兴、汝城一带。

范石生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且过去在主持一次军事会议上与蒋介石发生过磨擦,所以蒋对范早有戒心和恶意,常给他小鞋穿。再加上南面桂系军阀和北面湘系军阀都在挤兑他,企图夺走他仅有的一小块地盘。范石生寄人篱下、左右为难、孤立无援,但他又不甘心,急于想扩充自己的势力,很想找一可靠的盟友,借以捞取和蒋介石讨价还价的资本。

中共对范石生的处境一清二楚,南昌起义前,中共就在范部建立了组织,保持统—战线关系。南昌起义部队南下时,得知朱德率部进至上堡,范石生便主动派其部的共产党人韦伯萃找朱德联系,希望同他合作。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失利后,朱德挺身而出,力挽败局,将几近溃散的南昌起义余部千余人经赣南三整带往崇义境内上堡、文英、古亭一带。时近冬季,官兵们还穿着“八一”起义时那身单衣短裤,又无粮裹腹,薪饷更无分文,尤其严重的是枪支、弹药、被服等给养得不到补充,刚刚稳定的军心又开始骚动起来,有许多官兵嚷着要开小差离队了。

朱德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每天坐卧不宁,寝食不安,本来已经疲惫的身体,此时越发憔悴起来。陈毅、王尔琢、蔡协民等人都在为此事发愁,曾多次开会研究,都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历经劫难的队伍,又面临着垮掉溃散的危险。

没多久,大家又开会讨论起这些令人挠头的问题,出人意料的是,朱德突然间站了起来,充满信心地说:“我找到办法了,我们可以找朋友来帮助解决。”

在场的陈毅、王尔琢、蔡协民都惊奇地望着他,问:“哪位朋友可以为我们解决这样大的困难哟?”

朱德胸有成竹地说:“我有个云南的同窗,叫范石生,我们可找他去,我相信他会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难题的。”

说着,他拿出了范石生给他的回信。那是1927年11月2日,朱德给范石生写了一封长信,半月后范石生给他写了回信。信的大意是:春城一别,匆匆数载。兄怀救国救民大志,远渡重洋,寻求立国兴帮之道。而南昌一举,世人瞩目,弟诚感佩良深。今虽暂处逆境之中,然中原逐鹿,各方崛起,鹿死谁手,仍未可知。来信所提各点,愚意可行,弟当勉为助,兄弟若再起东山,则来日前程不可量矣。弟今寄人篱下终非久计,正欲与兄共商良策,以谋自立自强。希望即枉驾汝城到曰唯处一晤。专此恭候。

信中提到的“曰唯”乃曾曰唯,是范石生部第十六军四十七师师长,也是当年朱德在云南讲武堂任队长兼教官时的学生。

朱德细细品味来信所说之意后,决定亲赴湘南汝城谈判。陈毅、王尔琢等担心朱德的安全,纷纷劝阻。朱德为了保存南昌起义的革命种子,为了部队的生存和发展,将生死置于度外,毅然决定前往汝城四十七师师部。

时值乱世之秋,朱德去汝城的路上,果然遭到了土匪何其朗部的突然袭击,险遭不测。

那是夜半时分,在泥泞的山路上走了一天的朱德和随员们在一座祠堂里进入了沉沉的梦乡。突然,枪声大作,一伙土匪包围了朱德住的祠堂。

朱德明白土匪马上就要冲进来,躲藏已来不及了。他灵机一动,转身走进厨房,随手抓起一条围裙围在身上。刚刚系好,土匪就闯进屋来,其中一个土匪头目问:“你是什么人?”

朱德沉着机智地回答:“我是伙夫头儿。”

土匪见朱德胡子拉碴,军衣破烂,信以为真,便厉声地问:“你们朱司令在哪里?”朱德从容地顺手一指:“住在那边儿。”

土匪急于想抓“朱司令”,不想和一个伙夫“纠缠”,调头匆匆地走了,朱德乘机从后窗跳出逃脱。

在汝城第十六军第四十七师司令部,朱德和师长曾曰唯经过两天反复谈判,终于达成协议:朱德部是共产党部队,一切行动听从共产党的调动;补充物资完全由朱德支配,部队内部如何组织,训练工作如何开展,完全由朱德决定,别人不得干涉。在此前提下,朱德所部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第四十七师第一四○四团。朱德化名王楷,任第十六军总参议、第四十七师副师长兼一四○四团团长。

谈判结束后,范石生也从韶关亲赴汝城,特意与朱德会面。老同学相逢,兴奋不已,激动万分。范石生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朱德也笑逐颜开,喜不胜喜。两人从讲武堂操练讲到挑灯夜战抄阅《民报》,从老上司蔡锷将军谈到讲武堂督理李根源先生,从护国讨袁并肩作战谈到被迫出走天各一方的情形,言不尽意。

朱德的如此决定,迅速解决了所部燃眉之急,范石生发给他们两个月的薪饷,军官每人另发20元、士兵每人另发5元零用钱;每枝枪配200发子弹,机枪配1000发;每人发冬装一套及毯子、背包带、绑腿、干粮带及洋镐、十字锹、行军锅、水桶等;对损坏的枪支,由十六军军部军械所修理。喜讯传回,陈毅、王尔琢、蔡协民及广大士兵无不欢喜欲狂,群情振奋,革命情绪高昂。

这就是朱德把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性和策略上的灵活性巧妙的结合,利用敌人矛盾,建立了反蒋统一战线,使衣食无着、濒临溃散的革命队伍,克服了难以解决的困难,又一次获得了生存、壮大和发展的条件。

不久,朱德又把秋收起义部队——工农革命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三营张子清、伍中豪部和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一团何成举部改编为第十六军第四十师第一四○四团和军部特务营,与湘南各县委取得联系,建立了工农革命军独立第四团,准备率部南下支援广州起义。

就在这时,范石生部教导团团长丁熙向蒋介石告了密。蒋介石闻知大怒,电令广东省政府领导人转告范石生,要立即将朱德部就地解决,并逮捕朱德。范石生够朋友讲义气,不忘同窗情谊,立即派人持密信通知朱德赶快撤离。密信大意是:孰能一之,不能嗜血杀人者能一之;二,为了避免部队受损失,你们要走大路,不要走小路;三,最后胜利是属于你们的,现在我已爱莫能助。随之还送去几万银圆和10箱子弹,以示他的诚意。

在此紧急关头,朱德不顾外面大雨滂沱,以打野外为名,率部撤出犁铺头北上脱离了险境,经仁化,转乐昌,智取宜章,领导湘南暴动,带队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

后来,朱德即使成了八路军总司令,乃至建国后成为人民解放军第一元帅,他也没有忘记,而且永远没有忘记他的云南同窗——范石生,这位真挚的友人。他在后来回忆南昌起义到井冈山的艰苦征程的几次谈话中,多次谈到范石生,对范石生一直充满了感激之情。1944年,朱德在编写红军一军团战斗史座谈会上说:“由于我与范石生个人同学关系,我们的兵员、枪弹、被服、医药等都得到了补充,部队也得到了很好的休整。这些对我们以后的斗争,都起了很大作用!”1957年11月,朱德和政治学院副院长莫文骅中将谈话,又谈到范石生给了他好些枪炮子弹和物资。1960年6月,朱德和陈奇涵、杨至诚上将谈话时也称:“当时同范石生合作,对我们来说是有好处的。”

11.家国情怀的散文朗诵稿 篇十一

篇一:家是那棵流泪的树

在中国、塔吉克斯坦、阿宫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的边境上,有一条长8000公里,宽240公里的山脉,名叫喀喇昆仑。山脉中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境内,有一个名叫神仙湾的边防哨所。我最好的朋友,就在这个地方保家卫国。

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回过家。他的父母在农村,没读过书,也不识字,只是听说他在新疆的雪山上,其他的,便一概不知。

他曾给他的父母邮寄过两件新疆特产的羊毛大衣,并在口袋里夹寄了一封仓促的信件。内容很短,笔迹潦草,是我站在门口给他父母亲口念的。

“爸,妈,我在新疆很好,这里到处都是葡萄干和羊肉串,羊毛大衣也很便宜。我给你们买了两件,很暖和,希望你们二老保重身体,等我回来孝敬……”

而实情是,神仙湾的一年,冬季长达六个多月,年平均气温低于0℃。他每天吃的是压缩干粮,喝的是雪水。集训途中,因为海拔过高缺水,甚至只能用尿液来使自热米饭升温。他所在的地方,长不出一株小草,也长不出一棵坚强的绿树。

1月4日,正式通知,可以回家。

两个年轻的战友用大车把他直接送到喀什。中途,车停了,他们三个人不约而同地跑下车,抱着路旁的两棵大树痛哭不止。

为什么要哭?很多人不理解。但如果知道他们已经三年没有见过绿色,没有吃过青菜,没有回过家的话,我想,任何人都会被这奇怪的一幕所打动。

在他们心中,家,一直都是那棵让人流泪的树。

篇二:愁乡石

家国情怀

与生俱来

在血液中流淌

在呼吸中存在没有家

我是无根的小草

没有国

我是无家的小孩。

家国情怀

情深似海

在拼搏中燃烧

在梦想中澎湃

没有家

我是无翅的小鸟

没有国

我是无宗的后代。

家国情怀

中华血脉

与日月同辉

与生命同在!

篇三:祖国,我是您的一个公民

那一天,当我们欣喜自己拥有美丽人生的同时,我们更欣喜我们拥有了祖国授予的那张身份证。于是,我们曾千百次地在心里说——祖国,我是您的一个公民。

如那群小鸟,千百次地歌唱飞翔;如那丛花朵,千百次地吟咏开放。我们曾千百次地渴望健壮,长成您江南绿水的神韵,长成您北国青山的体魄。祖国啊,今天,您为我们作证,作证我们拥有的不仅仅是美好的生活和生命,还有一个共和国的身份。

我们已经记住了前辈们的殷殷嘱托和谆谆教诲。我们曾说,人生应该拥有无数意识——“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开拓意识”……但今天,我们深深感到,我们首先应该有一个公民意识。祖国,我是您的一个公民。

当我们拥有了一个共和国公民的身份,祖国,我们的前途,我们的命运,我们的奋斗,我们的追求……一切一切都与您丝丝相连,缕缕相扣。当我们拥有了一个共和国公民的身份,也就拥有了一个共和国公民的职责。

为祖国而战斗——共和国卫士的回答是我的回答;为祖国而拼博争光——航天员的誓词也是我们的誓词。

我们曾目睹无数离开泥土的小草,我们曾叹息无数脱离枝头的花朵,那大海里的滴滴水珠也曾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离开您——祖国,将意味着什么?

我们骄傲我们已经拥有了美丽的人生,我们骄傲我们已经拥有了快乐的年华,我们骄傲我们已经拥有了共和国公民的身份。

祖国,我是您的一个公民!

篇四:我想写一首关于和平的长诗

真的,我想通过写诗的方式

替全人类呼唤和平

但我发出的呼声

总被一些国家在边境制造的硝烟

互射的炮弹阻断

也常被那些潮涌的难民讥讽

说我像孩童一般天真

于是,我含在舌尖上的美好表达

就像海湾渔民驾驭的船只

时不时因局势紧张被迫搁浅

一张缀满收获热望的渔网

在烈日里熬出泪的味道

守望大海的桅灯被海风驱不散的浓雾遮暗

可就在我欲打消写作的念头

我突然又看见剑拔弩张的两国领导人

在握手拥抱,笑容可掬

依稀让我听到和平鸽的哨音

小心翼翼地划过蔚蓝的天空

因此,我再次拿起了笔

用新的期待将中断的思索续接

就这样,一首关于“和平”的长诗

我写写停停,停停写写

深知这项浩大的工程

如同和平本身不易完成但我不会放弃自己的构思

正如世界人民不会放弃对和平的祈盼

它是全球人所渴望的幸福生活最基本的保障

既便动荡的地球让我摆不稳一张书桌

我也要时刻观察和平鸽飞翔的行踪

它在何处愉快歌唱,又在哪里被迫停落

一双惊恐的眼睛是否被燃烧的战火映红

就像天文学家通过天文望远镜

观察宇宙银河系的动静

时而为发现新星而喜悦

时而又为一颗星的陨落而担忧

并在心中默默祈祷——

在各自轨道运行的星辰啊

请你们不要越轨碰撞

否则会两败俱伤,甚至将殃及宇宙的安宁

降下灾难的冰雹

12.秋的情怀思念牵挂-散文 篇十二

秋的第一张叶子极不情愿的飘然落地,宣告酷署炽热的夏将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季节的轮回轻轻地敲开了秋的大门,悄然跨入秋高气爽的光景,秋风吹落了几片树叶,伴随着秋的婉约和清新,飘逸舞动,悠然地荡涤到碧波之中,阵阵清风点醉了秋天似水柔情的笑容,画出了圈圈涟漪,宛如在水中畅享着秋水的缕缕情怀,成就着秋韵芬芳的爽意,岁月无情,沧海桑田,相思无边无际,傲立岸边秋思无限,漫无边际的追忆,多愁善感的情怀又在心中撩起了绵绵秋的思念,份份秋的牵挂,秋是一个纯净的,浪漫的,思索的季节。秋风秋雨,依枝而行,随心写意,如诗如歌;秋的叶秋的虫拥林而暖,无言无语如痴如醉;秋的微凉秋的`萧瑟,是一幅画卷,是一抹情怀,更是一份沉思。

秋,给人静谧,给人伤感也给人执著;秋,让人朴实让人专注,也让人遥望;秋使人生美丽,使岁月静美。秋也是沧桑的季节,也是炽热和斑斓交集的季节,也是收获丰硕成果的季节。看桑田中浸透紫药水的果实,宛如赤紫的小松果低头凝重,树上笑破了嘴含着红玛瑙的石榴滴溜滚圆,瞧瞧那枫如害羞了脸的叶醉意浓浓,赏赏弯了腰的红高粱眉开眼笑,望望金灿灿的麦穗仿佛佳人在调笑,窥视裸露着大肚脐的橙金光闪耀,脸庞涨得通红的心球形的草之莓粒粒活脱鲜美,品品串串晶莹剔透的水晶葡萄,尝尝刷满红漆的大红枣,咬一口盛满蜂蜜,好似天仙样的桃,像是活神活现水灵灵粉赤嫩的小妖。

13.牛津博士伉俪一路同窗到同框 篇十三

2016年8月18日,七夕刚过,安徽省铜陵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迎来一对青梅竹马的学霸情侣:他们昔日初中同桌高中同窗,大四成为情侣后红袖添香举案齐眉,一起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而今又成为在英国牛津大学深造读博的同窗校友。

这天,他们将灿烂的笑容定格进一个红框里,成为彼此生命的另一半,为多年的爱情长跑画上圆满句号,迎来异国学涯的新起点。

同桌互助进名校

同为1990年出生的周思和陈梦鸽初中就读于安徽铜陵市第十中学。周思因为调皮好动,被班主任特意安排和“学霸”陈梦鸽坐在一起。

小小课桌上,周思经常设置小陷阱坑同桌,屡屡故意将棉棒子蘸满红、黑墨水,偷放在椅子上、书本下,经常把陈梦鸽的胳膊、裤子染成大花脸,他在一旁偷着乐。虽然没少挨整受气,但“三八线”另一端定力强大的乖乖女陈梦鸽从容大度,很少受周思干扰,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陈梦鸽在学习中要求自己会做的题目绝不能出错,不能有半点马虎,每日要列学习计划,按计划完成当天任务。这些好习惯深深感染了周思。渐渐地,他开始以同桌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养成了爱看书、爱思考、生活有规律的好习惯。

在这种合作又竞争的小环境下,两人在学业上互相竞争,互相监督,互相促进,遇到困难互相帮助解决,逐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和最佳竞争对手。进入学习状态的周思进步很快,他与同桌找到了一种非常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务必对难题钻得深一点,遇到难题积极讨论,解决不了就去找老师,绝不让问题留到第二天。即便是在寒暑假里,周思与陈梦鸽一有机会也会凑到一块儿讨论问题。两年后,两人成了非常铁的“哥们”。每到考试前,他们都会出题考对方。

一路走来,这种奇妙的缘分成为学习致胜的“法宝”,因为两个人的经验与力量肯定比一个人强大,学习经验和效率可以加倍。而受到同桌良好学习习惯的感染,周思成绩进步很大,与陈梦鸽经常成为班级前三名“专业户”。临近中考的一次模拟考试成绩下来,周思竟然一跃排名班级第一,惹得很多同学惊叹、羡慕。

初中毕业,两人如愿进入铜陵一中。陈梦鸽进入理科实验班,周思进入平行班,高强度的高中学业压力让两人极少有时间联系,只有在校园里碰面时打个招呼。3年后,周思考进长沙中南大学,学习材料工程专业;陈梦鸽考上了四川外国语大学,学习英语翻译专业。

在各自绚烂多彩的大学生活里,他们依然保持着频繁的联系,渐渐生出爱的情愫,但谁都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直到大四寒假里的一次高中同学聚会,喝了一些红酒的周思壮着胆子向陈梦鸽表白:“鸽子啊,你是我心中最美丽的女神,做我的女朋友吧,我会永远呵护这份美丽!”陈梦鸽躲闪着拒绝了。那时的陈梦鸽可能觉得周思长得太胖了,颜值也不算高,便搪塞了一句:“你先减肥再说吧。”

转眼寒假结束,陈梦鸽要回重庆了,周思坚持要送陈梦鸽回校,陈梦鸽不同意。站台上,周思目送陈梦鸽远去的背影,心里百感交集。就在火车缓缓开动时,一个念头滑过周思心际:“这么漫长孤单的旅程她一人度过,该多么无趣啊!”来不及买票,周思对着验票的列车员喊了声“我上车再补票”便飞身跃上卧铺车厢。

火车驶离站台,陈梦鸽坐在窗前任拉长的视线留住故乡熟悉的一草一木,无聊中夹杂着些许失落,不知不觉竟潸然泪下。突然,她嗅到一股纸巾的清香,抬头一看,天啦!周思竟然站在她面前!陈梦鸽破涕为笑,她知道,自己被这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工科男盯上,就像被牛皮糖粘上了。

相约在同一所学校读研

在重庆,周思极尽所能,把在电视上看到的追女孩方法全用上了,今天送玫瑰泛舟长寿湖,明天享受浪漫烛光西餐,后天体验情侣攀岩与大自然对话……爱情的蓓蕾就这样绚烂绽放了,两颗年轻的心越靠越近。

周思回学校后,每天使出洪荒之力在操场坚持跑步10公里,3个月后竟然成功减肥20多公斤。当他把自己减肥成功的照片发到陈梦鸽手机上时,陈梦鸽红着脸回了句:“我仿佛走进初中帅同桌的记忆里了……”

恋爱关系正式确定后,尽管两相距几千里,却阻隔不了两颗炙烫的心。随着交往加深,时常丢三落四的陈梦鸽感觉自己和学理科的周思非常互补,经过大学生活历练,周思已经变得细致干练,跟他在一起非常有安全感。周思性格比较急躁强势,常常是想到什么就要去做,执行力果断且对事物的完美性要求比较高,但性格温和、不爱计较的陈梦鸽,时常能用温情把他的棱角磨平。和多数情侣一样,他们也会闹别扭,但都会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好,当然,在好胜的周思面前,陈梦鸽让步的时候更多。

学文科的女孩骨子里都很浪漫。在他们相恋1周年之际,陈梦鸽给了周思一个大大的惊喜。她花了整整1天时间,亲手制作了一个3分钟的PPT。在这张PPT里,她找了一首周思喜欢的英文歌曲作背景音乐,然后把她和周思在一起的照片,周思和家人、陈梦鸽和家人的照片一张张地放进PPT里,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这些做好后,陈梦鸽用柔美、略带铜陵方言的声音给PPT配音:“我们生长、学习在一个风景如画的江南小城,青葱岁月里我们一起挥洒汗水,激扬青春,在即将到来的大学毕业季我们牵手,决定风雨同舟,共同探索未来,是偶然,也是必然……”

两人相约,将来一定要走进同一所院校读研究生。大学阶段的周思,早已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大学4年,他年年是校级和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毕业时作为院系第一名和学校荣誉毕业生被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攻读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而陈梦鸽第一年考研失利,在周思的鼓励下重新找回自信。周思帮陈梦鸽找资料,联系导师,仿佛自己重考一样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令陈梦鸽幸福又感动。有时候一个知识点陈梦鸽觉得研读得差不多了,但周思经过考核后坚持说不行,鼓励女友再学得扎实一些。苦心人天不负,2012年,陈梦鸽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为科技史硕士研究生。尽管比男友低一届,但两人总算不改初衷进入了同一所校园。

nlc202309090146

菁菁校园里,处处留下了他们读书切磋的身影,留下了他们依偎私语的甜蜜。在上海这个陌生的大都市,周思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大了,渐渐地,性格急躁的周思学会了照顾人,考虑问题也会站在女友的角度多想想。

甜蜜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2015年夏季,周思获准经国家公派、学费生活费双项资助,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材料工程博士学位,这个大喜讯让陈梦鸽喜忧交加。在周思赴英后的第一个夜晚,陈梦鸽暗下决心:“既然决定在一起,我就必须努力,陪伴在他身边,读博士也不能和他分开。”在视频中看到女友心事重重,周思一次次打来越洋电话鼓励她:“鸽子,你哪怕考不上牛津,能考到英国来就行,我们还是一起。”“谁说我考不上牛津,我偏要试试!”不服输的陈梦鸽决定再拼一回。

牛津,我们两口子来了

周思从牛津大学录取机构了解到,英国博士的申请不仅对学生学术及研究能力要求非常高,对英语水平要求也相当高,更重要的是申请人研究领域是否和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致,以上几点都完备才能博得导师的青睐。

英国牛津大学博士申请需要提供两份书面作品,一份由申请人独立完成,可以摘自自己的论文,还有一份是带题目的研究计划,如果申请人被录取,研究领域有变动的话,这个研究计划的题目可以再做修改。作品和研究计划最多应为2300个单词的英文,同时申请人还要提供字数为1000个单词的个人陈述。申请人须在自己提交的研究计划中,简明扼要地说出自己的研究主题,并讨论具体采取的研究方法。另外,申请人还需要提交一件作品,字数应达到2000个单词左右,主要论述自己研究方向的可行性、独创性和重大意义,并说明自己选择这个主题的原因和动机,以便于录取委员正确评估你的写作水平。在提交系列作品时,申请人必须附上有自己本人签字的声明,以证明这个作品是在没有任何人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的。

陈梦鸽很勤奋,研究生还没毕业便闭关大半年时间潜心制作论文。提交牛津的那篇论文,光是收集资料她就用了两个月时间,论文不仅自己修改了10遍,还请上海交大导师把关,并多次邀请英语为母语的同学帮忙修改才最终确认提交。

2016年7月,陈梦鸽终于收到了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Offer(录取通知):10月,她将成为牛津大学西方科技史专业的博士生!激动万分的陈梦鸽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次次追问放暑假回国的周思:“天啦,这是真的吗,我不是在做白日梦吧?”周思掐了一下她的胳膊:“美女,请问您感觉到疼吗?有疼痛感证明这就是事实!”陈梦鸽眨巴着美丽的大眼睛,一脸呆萌状:“好疼啊,难道最猛烈的幸福来临时,所有人的小心脏都会像我这样承受不了?”

这份录取通知恰好是在陈梦鸽生日的前一天送达的,特殊的“生日礼物”开启了她别样的人生序幕。平时极少表扬陈梦鸽的周思,这回也发自肺腑地为女友点赞:“鸽子,你是最棒的!”

学业有成,爱情也算瓜熟蒂落了,“学霸情侣”该晋级为“学霸夫妻”了。2016年8月17日,周思和陈梦鸽回家乡领结婚证的前一天,陈梦鸽再次亲手制作一件神秘礼物送给周思。她觉得只有亲手做的礼物,才能真切地表达出自己的爱。鸽子在网上订购了一个古朴典雅的木制工艺品盒子,内置两块镶嵌有两人照片的小木板,合在一起就是一张木质结婚证书。木板上方刻着“结婚证”3个字,下面刻着“在一起啦”,中间还刻有一枚结婚证书公章。周思拿到后爱不释手,说要珍藏一辈子。

2016年8月18日,周思和陈梦鸽重回初中母校铜陵十中,拜会了恩师李爱军。李老师自豪地勉励小两口:“你们不仅拓宽了师者的宽度厚度高度,更给了一名为人师者莫大的幸福!”小两口则表示:因为老师当年的严格要求,才使得他们养成了敢于吃苦、追求完美的素质,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在远赴大洋彼岸求学前夕,周思的父亲不忘告诫儿子和儿媳:“孩子们,不论将来你们有什么成就,都不要忘了国家的培养。作为公派留学生,你们要懂得感恩,学成后要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回报所有爱护你们的人!”周思和陈梦鸽郑重地点头:“爸爸请放心,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永远心怀祖国!”

(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改编、网摘、转载,违者必诉诸法律)

(责编/邓琳琳)

E-mail:dllabc@sina.com

14.泥腿子的情怀优美散文 篇十四

一片绿萝勾起我平淡如水的心情。淡淡的绿,淡淡的静,淡淡的生命,淡淡的色彩。犹如此刻的我,淡淡的惬意,淡淡的独美。如初春的风,轻轻柔柔的,随心而遇,随心而动,没有半丝浮躁。如夏季的湖面,清凌凌的,没有丝毫的波浪不惊。在繁杂的生活中能有如此心境为时不多,所以自己窃喜着,独美着。

时间总会用它特有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说起存在这词,突然想起早上在上班途中,在车上手机里看见的一句话:“季节在轮回中转换,时急时缓。人生也不过是四季轮回的景,你若有心,无论在哪儿都会是美不胜收,你若无心,盛景也是叶败根枯。”很喜欢这句话,生活给予我们的需要我们自己慢慢去品读。你若有心,生活处处皆是春天。你若无心,你的生活就是枯枝败叶。是的,它就是枯枝败叶。也许有人不喜欢我这样说,生活它会给我们最好的答案。

很喜欢这样的词:故乡如春,生如夏花,阳光不锈,时间不老等等。读这样的词句,那怕我们身陷困境,都会在恶略的环境缝隙中,寻觅到属于我们想要的生活,想要的一种感觉。我自己经常用心揣阳光,生活处处便是春天来激励自己,让自己在困境中,逆境中升腾起对生活的热情和希冀。

自己本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我和我的父辈们一样,扎根泥土。血液与泥土相通,生命与土地相融,犹如一颗树,翠绿自己的生命本色,在平淡的生活中虽做不到极致,可也愿意活出属于自己生命的精彩。

与文字结缘,与生活结缘,与生活中的琐碎事结缘,都需要一种情愫,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需要在生活中悟出真谛的纯洁心灵。一颗心的纯洁来自生活的历练,来自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来自用淡然接受一切的平淡心境,用一颗纯净的心灵来诠释生活给予自己的一切。缘是广意词,全凭我们自己的理解与悟性。

在现实社会中,在我们身边。有些所谓自命清高的人,从心底里就看不起农民。认为农民没有文化,他们就是粗俗的,野蛮的,霸道不讲理的。难道一个人品性素质的高低和他的文凭就有关吗?和他的职业有关吗?和他卡里的数字有关吗?为时不然,他只和自身的品性价值有关,和自身的道德有关。生活中平平皆是,不需要我在这里更多的阐述,但我更喜欢把一朵无味的花儿开放到极致。

风是柔软的.,是无声的。雨花儿滴落的瞬间是欢喜的,惬意的,是自由的。阳光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散发出它的魅力,让我们感觉到光的存在,光的温暖。儿子从小如我般笨蠢,长相也随我,学习也如我,不好好读书。后人自有后人福,我不会担心他以后的生活。

那是他第一次从外地打工回家,知道我喜欢一个‘茶’字,便为我特置办了一套行头,为此我非常欣慰,快乐并幸福着。可自己还嘴犟:“你这是干嘛,你老妈就一个种地的闲妇,根本不懂什么是茶,更不用说是品茶,只不过是喜欢‘茶’这个字罢了,你还乱花钱买这东西。”儿子憨厚的笑笑,调皮的边走边说:“你再不要假装了,心里高兴还说我,我知道你是心疼钱,放心吧,不贵的。”

我很喜欢这套茶具,是白色的小瓷杯,淡淡的小兰花边点缀着它的灵魂,是我喜欢的风格。杯子的形状如我们母子,小胖而不失动感中的美,静站独美属于自己的风姿。巧而玲珑,很招人喜欢。茶台是暗红色的,是本色的木质,和杯子有点不搭。我曾经埋怨过儿子,说他糟蹋了我喜欢的‘茶’字。儿子一本正经的说:“你也是,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懒吗?我的懒也是随你的哟,所以你不应该责备我,所以,你就凑合着用吧。”也是,为什么一定要做到绝对呢!我不是精致的女人,做不到极致,可还是喜欢在繁杂的生活中,做一个内心优雅静美的女子,做一位远离浮躁内心祥和温柔的母亲。

当一种感觉与另一种感觉相撞相遇的时候,世间的万物皆是美好的,柔软的,温暖的。天不热也不冷,适中。小院不是太大,两颗高大雄伟的果树是院子的主人,月季花羞涩的为它努力地舞着不同姿态,不同颜色,矫情而美艳,端庄而秀丽。绿色的小叶子菜是它们的忠实伙伴,静静的与大地相依相偎,陪伴在花和树的身边。和果树相依相偎的是葡萄的枝干,它们随意但又不失原则的舒展着自己的骨干。阳光透过叶的缝隙,将它的温暖柔柔的散落在菱形方块的青砖片地上,凌乱温和。记得在自己乱看书的时候,看见过这样一句话:把平淡枯燥的生活,过成有呼吸的生活。很喜欢这句话,我就喜欢把自己的生活过的让它呼吸均匀,有节奏感,且平淡而恬然。

天蓝蓝的,几朵悠闲自在的白云轻飘在天地的一头,五月的风拉扯我心头的情愫。儿子那天在家休息,中午吃完饭两点多钟的时候,儿子对我说:“妈,今天没事,天气又好,看你心情不错,我们坐坐好吗?”“今天都在家,就坐坐吧。”我轻声应允了。儿子勤快的在葡萄架下为我准备好一切。阳光闲散的,轻轻柔柔的洒落在茶桌前,抹去尘埃的繁杂,留一片清幽。

自己很喜欢旗袍,喜欢白色的,淡淡的点缀会更好。可惜自己太胖,只能望而止步。为了满足自己的这份心情,无奈买了一件休闲旗袍。我甚是喜欢,白色的中长坎肩,一朵荷花淡淡的在前胸下摆静静开放,清新而独傲。淡绿色的外搭随意懒散的与白色坎肩轻轻相拥,飘逸而自由。我本粗人,细节这东西在我身上是体现不出来的,我不喜欢把自己的生活过的太累,小格局我从不去特意留心。

煮茶需要的是一种心情,我喜欢这样的心情。在儿子取茶具的时候,我换了自己喜欢的那件休闲旗袍,特意的又重新梳洗了一下。在我认为这是对茶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对人生的尊重。自己虽粗糙,可也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和儿子都不懂茶,许是喜欢母子独处的那种感觉吧。葡萄架下,阳光透过叶子的缝隙,将它轻浅的颜色飘落在我们身上,轻风儿飘过白云的额头,入住在我的心里,树枝上静站的几只小鸟低语着私窃着。

绿色,我很喜欢淡淡的绿色,认为绿色是生命的延续,是一种心灵的依附,是生命中最美好的幢景。茶虽品种极多,而我独喜绿茶,这或多或少和自己不懂茶有关。就如此吧,懂与不懂在我这里已经不重要了,我只在乎在繁忙的生活中,觅一份属于自己的净土,仅此而已。

水开泡茶,先洗净茶与自己心灵里的尘埃,然后把滚烫的水轻轻倒入茶壶,茶叶被水的热情感染,随之在壶中翻腾了起来。飘飘然,随意潇洒的舞动着,独舞着。然后慢慢地,轻柔地落入壶底,静然。有些没有落入壶底的叶片轻飘在上面,自由着。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历程里!谁又层不是经历过很多挫折而走过来,感受生活的真谛。儿子调皮的轻爬在我肩上,笑着说:“还是我的胖妈好,如果你一直这样多好。”然后眨了一下眼:“不过有时你也挺像孙二娘的。”说完跳坐到我对面的椅子上。“看我胖妈今天心情好,就给你放首我自己喜欢的音乐,让胖妈妈你了解了解你的儿子,可以吗?”我笑着说:“随你吧。”音乐的名字我不知道,也不懂,是首外国歌曲。曲子很好听,轻轻柔柔的。如一条清泉,时而缓慢时而急促,但它的那种急促如一滴碧翠直抵心灵深处,温暖而甜静。老头子被我们母子的情绪给感染,轻轻走到儿子身边坐了下来,静静的享受这静美时光。

15.冬日的情怀抒情散文 篇十五

走进数九天,冬日居然的冷起来!

但这并没有影响人们忙碌的脚步与身影。人们在匆匆的往来中流逝着自己的时光。和往常一样,今年的冬日,我一样在寂寞的日子里寻觅。日子时而忙碌时而悠闲,平凡的时光在流逝的日子里日复一日的从身边流走,在那消逝的日子里,我总是不断的用文字总结自己的心绪,时而开心时而悲伤,有时为街道上一只流浪的小猫慨叹,有时为听到一则爆炸性的新闻落寞,时而为一个陌生的微笑记忆悠然,一句话,喜怒哀乐伴随着这冬日的时光从我身边流去,在文字的光泽里折射出一份份冬天的情怀!

想到这份人生的心绪,我便想起这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触摸着自己的心弦,在问着自己,像这份人生的境界于我们而言真的却让我们这些平凡的人高不可摸,在这句话面前仰望的时候,我倒觉得自己像一个孩子在巨人面前!人的一生悲喜有的时候不是因为自己的内心如何而是在对待事物时候显现出的一种态度而已!

对于这句话,以前总是以一份姿态去欣赏,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默默的日子里愈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浪费时光的玩物,总不敢去涉足这些,甚至于自己而言是一种对这份人生的玷污,我岂不就是在雕塑上乱刻画的那些“小人”吗?

小人物难道就不该有大作品、大作为吗?或许是走进人生的中年而已,心里总是有些怀念走过的日子。在有的时候,我倒想自己什么都看不到,眼前一抹黑;在有的时候,我也想自己是一个听不见的,无论这个世道有多少美丽的音乐;在有的时候,我还希望自己是一个流浪的尸体,任由这时光无情吞噬。这冬日里的一份份心绪在我的生活里显现:寂寥、落寞、茫然、失落!

也许我就是给了别人食物而不能让人们在饥饿之中于他种子的人们?这样的人生不想则已,若想,一样也是一份悲观的角色啦。悲观,这不是在作践自己吗?每每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我总想在静静的时光里拉回曾经自己,于是,有的时候我还坐在电脑旁狠狠的掐着自己,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感觉!好来一次次掐自己的时候,那份疼痛的感觉还有,我想,有了这份感觉自己觉得多少有些欣慰!

一个人,一个世界,一个舞台!在生活里我却喜欢静坐,静静的独自享受那份生活的静美,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似乎只有自己能够感知!我独自一个人走进自己的世界里,用自己的心去感知这个世界的是是非非,对自己的生活与人生有时却是一个完美的修补。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就会遵从自己的心一点点的去揭秘自己内心的不安。不安就像是这个舞台上的小丑,给予自己的是太多的慰藉,我们可以肯定自己,可以否定自己,我们还可以将之嫁接他人的身上,让自己在自己的世界消失,并任由时光给我们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自己的世界太简单了,有的时候我们只是不想给自己定义而已。

生活大舞台,人生小戏剧。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难免要遭遇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本不想接受的时候烦恼依然会走在我们人生的舞台上而让我们为之沮丧!

行文到此,我想起一件昨天的事情。晚上,我去送垃圾,看到一个拾荒的老人,在一大堆垃圾里挑拣着自己所需的东西,一股股臭味与异味从垃圾堆里发出,似乎是对拾荒人的挑衅,而拾荒的老人从不顾及这些而是在认认真真的做着自己做的事情,路过的行人还不是的向他们偷来鄙夷的目光。在这个垃圾堆面前有一个拾荒的老人,有一条狗,还有一个我。那条流浪狗似乎也不还那个老人怕,老人从垃圾堆里爬出一些能吃的食物还不住的递给旁边正在寻找食物的狗。我看在眼里,想在心里,感觉到这个垃圾堆就像是一个舞台正在上演着一场戏,我最多就算是一个观众,不一会的功夫,那条狗就慢慢的离开,走的时候还不住扭头的望望垃圾堆上的那个老人与我,老人似乎不以为然,觉得这是她在拾荒中常常碰到的事情了,而这条狗感恩的眼神却触动我的心弦,是呀,感恩,这条流浪狗不住的回首,还不是一份生命底层闪现出的一份善良与感恩吗?

离开这个垃圾堆,穿过霓虹灯马路,走进通往家里的胡同!一路上,我思绪万千,那个拾荒的老人在我脑海里浮现,是的,她为了生计,在人们的鄙夷里做着自己无奈的事情;还有那条狗,尽管自己过着流浪的日子,可从不忘记自己的`一份感恩,再想想那些高高在上却做着伤尽天良的人们,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即使在暮沉沉夜色,一样叫人变得分明!

人的心绪就是这样,在有的时候不只是因为自己,就是一些不相干的事情,有的时候一样会影响我们的。我们是这社会的一份子,尽管自己扮演着一个如小丑的角色,我们也要拿出自己百倍的勇气去面对身边的事情,今天的文字,似乎就是被这样的心绪驱动!

走进数九寒天,在着严寒的日子里,我们需要温暖,可我想,我们更需要在这寒冷的日子学会感恩于赐给我们的温暖的人们,哪怕是一份陌生的微笑,我们都需要自己用一个真诚的心去迎接这份冬日下带给我们的每一次温暖的慰藉!

最严寒的冬日还在后面,那像这拾荒的老人,像这流浪的狗,他们还要继续斗争在这生活的舞台上,我岂能仅仅是他们的一个观众在左右自己这份冬日的心怀呀?

上一篇:参加劳动收获心得下一篇:组织工作会议总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