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

2024-08-10

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11篇)

1.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 篇一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之路

宋洪远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由国家公益性农技推广、企业营利性农技推广和专业合作组织非营利性农技推广构成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初步建立起了由中央—省—县—乡镇四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基本形成了产品认证为重点、体系认证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不能完全适应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首先,公共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不强,尚不能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依托力量。随着新一轮农技推广机构改革的推进,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虽有所加强,但基层农技推广管理体制依然不顺、队伍素质依然不高、设施条件依然落后、服务能力依然不强:部分地区县乡两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不健全,难以及时发现、报告和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情暴发和传播;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尚未形成,省级以下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和公共质检机构不足,对农业投入品和产地环境缺乏有效检测监管。

其次,合作经济组织不健全,难以发挥基础性作用。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和乡镇综合改革的推进,部分地区村集体经济组织有名无实,长期处于瘫痪状态。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虽然发展势头很好,但是农民参与率仍较低,部分合作经济组织自身发展困难,对农户带动能力不足。

第三,龙头企业等营利性机构与农户缺乏长期稳定的利益链接,不能真正发挥骨干性作用。一些龙头企业在与农民签订的购销合同中,不少是“霸王条款”,农民只有义务,没有权利或者权利很弱;有的不履行合同,与农民签订“订单”

时好话说尽,但到了收获时,市场行情不好,就单方面撕毁合同,让农民承担损失。

第四,专业服务公司、农村经纪人等其他社会力量难以发挥有效作用。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农业领域内的专业服务公司实力较弱、服务能力不强,农村经纪人队伍规模小、组织松散、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手段落后,一些农业科研院所科研项目与农业生产需要严重脱节,不注重技术推广。

2.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分工不明、定位不清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部门、合作经济组织和营利性服务组织之间的角色经常串位。原本应由农业技术部门承担的职责却往往推给乡村集体,比如农业科技推广、良种供应、植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可由营利性组织或合作经济组织承担的职能,政府农业技术部门却常常插手,比如种植品种选择、农产品经营运输等。在一些财政开支较困难的乡镇,原本属于政府所有的社会化服务组织被承包或转包给个人,而且不加监督管理。

3.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农业经营商品化、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农民对农业服务的需求已经逐渐由单纯的生产环节服务向资金、技术、信息、加工、运输、销售、管理等综合性服务扩展,但是现有的服务主体在产前、产中提供的服务较多而产后服务较为薄弱。同时,由于服务收益较低、自身积累能力不足、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技术服务手段相对简陋等多种原因,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公益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无法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4.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监管力度不够

一些社会化服务组织,在经营过程中违法乱纪,有的故意压价或者恶意提高自己的效益,侵害和剥夺农民的利益;有的坑蒙拐骗,弄虚作假,出售假化肥、假农药、假种子;有些个体组织,长期不办工商登记,一旦发生违约事件难以追

究其责任;一些官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甚至以种种服务的名义,向农民强收各种名目的服务费,而收了费又不提供相应的服务,农民往往有苦难言。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在改革方面,对于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主要是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对于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主要是降低进入门槛,加强监督管理。在发展方面,对于政府而言,主要是要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一方面,各级财政要逐步加大对公共农业服务的财政投入,让农民能够得到农业科技、信息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从政策扶持、投入保障、法制建设等方面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1.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和村级站点。

加强能力建设。明确各级政府在支持公共农技推广方面的职责,统筹安排各项资金,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建立农技推广经费保障机制。同时,中央应设立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加强乡镇和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健全村级防疫网络。逐步建立包括农业环境检测、生产过程监控在内的体系健全、功能完善,具有较强监测能力的农畜产品质量监督监测网络。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形成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为主体,以有机食品及农业投入品认证为补充的认证体系和工作格局。

创新管理体制。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营利性、引导非营利性的原则,加快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要在加强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加快改革公益性农业

推广机构,形成对区域性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公共科技支撑体系和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区域支撑平台。

提高人员素质。制定相关政策,以优厚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农业公共服务工作;同时加大对现有基层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将技术培训经费列入县级以上各级财政预算。

2.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

积极探索建立以农机股份合作公司、农机合作社等专业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机中介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手段,集示范、推广、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多元化农机服务机制。

健全农资销售服务体系,鼓励农资流通企业将农资销售与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开展配送、加工、采购、技术及农机具租赁等多样化服务,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建立有效的农资价格调控机制,科学把握农资市场价格干预的时机、力度、形式、方法和手段,保护广大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建立和健全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对农资生产、经营、使用行为和农资市场秩序的监督,严厉打击制售假冒劣质农资产品等坑农害农行为,确保农民用上质量优良的各类农业生产资料。

建立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培育多层次、多类型的市场营销主体,构建集约化、系统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营销平台。

3.加强服务条件设施建设。

增加条件设施建设方面的经费,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和村级站点的办公场所建设,改善基层公共服务机构的条件和工作手段,购置必要的交通、通讯和信息工具,配备必需的专用仪器设备。

4.加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农村人才的引进和开发利用机制,改善人才的开发利用环境,通过完善激励措施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要面向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需求,把鼓励企业家阶层成长、培育鼓励企业家创新创业环境和服务平台,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本文为农业部经管司委托课题《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主持人:宋洪远,课题组成员:张红奎、方华、吴仲斌。(作者系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第11期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2.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 篇二

关键词:北京,城乡一体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是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同步推进“三化”发展, 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 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 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在管理体制、调动社会力量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难以满足城乡一体化发展需求[1,2,3]。为此, 本文提出了完善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思路。

1 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

1.1 坚持创新驱动, 促进农业科技与产业的融合

北京市积极优化整合其科技和人才资源, 搭建了以中央在京及市属农业科研院所 (校)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基地为基础的首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强化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发, 在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物联网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方面, 抢占农业高技术领域制高点, 打造全国科技创新源。以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为契机, 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服务于籽种产业、“菜篮子”工程、农产品物流、循环农业、农业农村信息化等都市型现代农业, 以及改善民生, 树立了首都科技高端引领形象, 促进了农业科技与产业的进一步融合。

1.2 坚持深化改革, 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北京市围绕“机构定性、职能定位, 重心下移、完善机制, 改革建设并重、公益经营剥离”三大重点, 加快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明确公益性推广机构承担的八项公益性职能, 健全和完善乡 (镇) 级综合性服务机构, 落实农技推广、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职能。在全国率先推动村级全科农技员队伍建设试点工作, 以此强化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点和专业技术服务队伍的服务能力建设。实施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县、院区 (校) 合作等服务项目, 搭建现代农业技术成果应用和转化快速通道。

1.3 坚持多策并举, 充分调动社会化服务主体的积极性

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需求, 充分调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协会、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农民经纪人、批发市场等社会化主体科技服务的积极性, 以拓宽服务领域、扩大组织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启动了“科技套餐”工程, 整合市科协所属45家涉农科技社团及相关农业科技组织的资源, 服务于北京现代农业建设。

1.4 坚持城乡资源互动, 引导农业科技用于农村民生

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但推动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 同时面向农村民生需求, 在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村镇规划、农村住宅、饮水安全、农民健康等更广阔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发挥服务体系桥梁纽带作用, 将新能源、农村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农村信息化等关键技术应用到新农村建设中, 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 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科研与生产脱节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北京高校云集、人才荟萃, 有上万项科研项目, 上千项科研成果, 但每年科研成果转化率仅为10%~20%, 且转化项目多在外地, 普遍存在着“京内开花、京外结果”的现象。对农业科研单位的考核, 偏重学术价值而轻视生产应用价值;科研项目选题, 偏行政指导而轻市场导向, 使得科研成果与生产实际有脱节现象;农业科研院所缺乏统一组织协调和有效合作, 无法建立有效的大联合、大协作农业科技服务机制。不同领域农业科研各自为战, 导致良种良法不配套、农机与农艺不协调;农业科研院校缺少相关的科技示范与推广专项经费, 科技服务难以“下沉”和维持长久;对科研人员绩效考核依然比较重视学历、论文和作者的排名, 基层人才获奖难、晋升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2.2 服务体系仍不完善

尽管北京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的市、区 (县) 级组织比较健全, 但还存在体制不顺、经费尚未得到足额保障、基层服务站点薄弱、专业队伍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在新近的机构改革中, 北京市各区 (县) 都相继成立农业局, 原有农业服务中心依然保留, 然而区 (县) 农业局与农业服务中心职能交叉, 存在有权无责、有责无权的问题;各个乡镇政府虽然组建了农技推广服务机构, 但存在多头领导、外聘人员混岗、混编现象。部分区 (县) 和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公共服务经费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不得不把精力放在创收上。一些乡镇农技服务机构办公场所破旧, 科技设施和仪器装备陈旧、老化, 普遍没有相对固定的试验示范基地, 不能完全满足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的要求。

2.3 社会化主体服务有待强化

京郊所建立的农民合作组织、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示范园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 大多数为农产品买卖合同契约型、买断型或临时性的, 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对成员利益保护不够。社会化服务组织“小、散、低”的问题比较突出, 且合作组织运行依靠企业、经营大户的多, 依赖政府扶持的多, 而能够独立拥有自己的加工销售企业, 能开展产、供、销一体化服务, 开展有组织的批量采购活动, 创建自己的品牌、有市场影响度的少。

3 城乡一体化下的农业科技服务发展趋势

3.1 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必须加大

当前,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还面临着自然资源匮乏、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生产成本高、经济增长科技含量低、区域发展水平存在落差等一系列问题。只有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 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 解决污染重、成本高、效益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才能确保农业的基础地位。

3.2 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需要统筹协调

目前, 北京市有农民176万人, 劳动力76万人, 大都在分散经营, 且兼业比例高, 非本地及流动人口占一定比例。首都城乡客观存在的差异, 又使农村人才队伍面临着补充少和流失大的双重制约, 因此农业面临着“谁来种田”的问题。2012年出台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出, 要从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等方面下功夫。北京市社会资源丰厚, 需要建立全市部门联动机制, 整合资源, 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服务的政策。

3.3 农业信息和产品流通渠道需要打通

农业科技人员对于农产品市场信息传输、营销技术的开发等重视程度不够, 而且农民作为科技的需求者, 最为关切的是所生产的产品如何销售、从什么渠道获取市场信息。农民只有将其生产的产品卖得掉、价钱好, 才能激发其采用科技的欲望和积极性。因此, 强化农业信息化体系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促进市场信息传递, 提高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 是当前农业科技发展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4 北京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

4.1 以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为核心,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集成并制订促进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发展的配套政策, 推进相关政策在农业科技城先行先试, 深化探索股权激励、科技金融、农产品期货交易、农业技术交易、产权交易、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企业上市等改革试点。理顺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与生产的关系, 有效整合科技资源, 建立大联合、大协作机制。要大力培育优质、高产、安全的农作物新品种和健康、专用的动物新品种, 同时要重点推广新品种使用、耕地保护与节约利用、减灾增效、节水灌溉、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性农业技术。

4.2 进一步深化改革, 理顺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本着“权责一致、分工合理”的原则, 进一步明确理顺区 (县) 农委、农业局、农业服务中心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职能。继续建好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根据各镇农业面积和农业人口等情况, 合理配置专职技术人员, 并将编制纳入镇级农业科技服务中心。逐步实行人员准入制度, 通过严格选拔, 扩充基层特别是乡镇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坚持农业推广机构的公益性和主体地位, 保障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运行所必要的经费来源。大幅度提高区 (县) 财政用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比例。重点支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及农民生产技能培训等工作。

4.3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规模, 调动龙头企业积极性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以区域特色产业或产品为基础, 推动土地使用权向种植能手、农业科技人员、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流转, 提高基地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精深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和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能力, 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

4.4 搭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强化农产品流通服务

加快北京市农业信息资源的互通、互联和共享建设, 着力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多样性和综合性服务水平。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经营能力的贸易流通型龙头企业、中介服务组织, 推动城镇社区、批发市场、超市与郊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对接。加强市场配套建设, 完善仓储、保鲜、运输、检测、信息服务等功能, 增强市场的聚集和辐射能力, 畅通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渠道。

参考文献

[1]陈俊红, 王爱玲, 周连第.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创新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 2010 (3) :4245.

[2]孙素芬, 罗长寿.北京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6, 18 (11) :2225, 36.

[3]陈俊红, 尹光红.构建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2 (5) :523526.

3.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 篇三

关键词:农业高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93-2

管理学的某些组织认为学习是一个过程,它是持续不断的进步,所有关系的基础则是大众的合作。各院校应该以知识管理为核心,建设资源共享的信息服务体系成为高校在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1团队合作精神的建立是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

体系的发展需要合适的组织、存在和发展。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和员工的努力工作密不可分。上至中央下至各省市,各大图书馆都在寻求一种联盟的方式来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这样不但能节约成本,更能有效的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也符合经济学的得奖最大化原则。各大图书馆要想实现目的,就必须在各组织间建立信任的机制,完成承诺兑现。可以考虑深入的交流,各关系馆之间,各馆员之间尽可能的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的双赢关系,以此鼓励资源共享团队中的成员馆提出本身期望,同时依据社会环境的现实,用团队合作的精神来建立一个信息服务的有效体系。

图书馆在提供信息共享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机构强调团队的合作意识,机构中个体能力日渐弱化,团队合作才是最后的出路。“集体英雄主义”是现代趋势。任何组织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必有其核心竞争能力。在组织中,员工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和“组织创新”是“比较竞争优势”的基石。现代高校图书馆员的工作模式是解决技术问题以及提供各种高层次服务,这些工作有时也依赖虚拟工作团队。个人的能力是集体力量的有机组合,所以高校图书馆应有意识建立的这样的共同体之间,使成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高,将个体有机结合,把团队凝练成一支能战斗、会创新的信息服务团队。

2建立沟通渠道是建设信息服务体系的必要保障

建设一个综合的信息服务体系要求有开放的沟通渠道,打破有形无形的界限,促进思想交流。一般而言,主要通过三种信息渠道进行交流:首先是纵向信息的交流,主要是上下级之间的组织指挥链进行工作,保证上级领导和下属成员之间的信息畅通;其次是横向信息的交流,团队与团队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同一层次进行的沟通,核心目的是系统之间做到相互协调,互相配合有所了解;第三有别于上两种沟通,可称为斜向信息沟通,即跨系统、跨层次人员之间的交流。因此,一方面,各高校通过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建立一个有利于学习和交流的基础设施网络平台,以充分利用组织内部以及外部大量可编码的知识,使体系的建立与知识的创新建立在高效的信息网络基础上;另一方面,各高校通过变革传统的垂直式组织结构为扁平式组织结构,在成员之间建立一种水平链接,提供一个平等的开放式坏境,使各高校组织内部高层管理者和下属之间可以坦诚沟通,相互学习,共享知识,加速信息体系建设过程中知识的纵向沟通和横向交流。

3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信息服务体系稳健发展

各信息服务体系分支的高校应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各体系建设成员的学习和创新给予支持和奖励,保证体系建设持续健康有序地进行。比如实行合理的分配制度;从组织目标和个人能力兴趣出发,制定与实施符合信息服务体系的一系列政策,持续地调动积极主动性;完善考评体系,把培训的成效与绩效考评结合起来,作为今后聘任晋升的重要依据。

3.1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所谓的公平竞争环境,就是指在人才培养、考核、职称评审、技术级别晋升等有关问题上,对每个人才都一视同仁,平等竞争,成功的机会均等。人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是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建设创新型图书馆,要形成鼓励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

3.2充分考虑个体差异

图书馆要根据人才的不同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而且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个体差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知,人们一般有五个层次的需求,这五种需求按次序逐级上升,下一级需求基本满足以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变成了行动的主要动力。不同需求的成员之间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励,同理,不同的价值观和奋斗目标也要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做到这些才能有的放矢,获得理想的激励效果。

3.3精神激励制度的完善

自身物质利益得到满足后,更高层次的超越和自我完善会成为下一阶段的目标。对青年人而言,培训激励最有效,原因无外是青年人有进取心。另外培训能提高目标实现的能力,想要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富挑战性的工作,培训是最有效的方法。这也为个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图书馆界已经把培训做为正式的奖励表彰馆员。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展现创新人员积极向上的工作风貌。同时,创新也有失败,这也要有激励,这种激励比成功激励更鼓舞人心。任何一个组织在21世纪都要寻求不断创新,创新一定有风险成本,不是所有的创新都成功。这时,创新失败的鼓励就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种激励政策要明确许多因素,如次数、时间、经费等超出范围的失败则是不允许的,需要受到惩罚。

4个人综合素质提升有利于高校信息服务体系的良好运行

综合素质的提升依赖于不终身学习、终身教育。这是现在大众的共识,它构成了学习型社会的基础。用各种激励手段,刺激组织中的个人积极开展如持续学习、团队学习、全过程学习,竞赛学习等等多元化的学习,这必有利于农业高校图书馆系统的信息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推动员工高效不断学习的机制,能保证图书馆馆员知识的主动获取,进修各专业知识,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这不仅实现馆员的个体素质提升,还将推动各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得到正面的改变。这也必然使图书馆的信息体系的综合服务水平有大幅度的上升。这是一条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的最有效的方法。

5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农业高校图书馆的成员,如果不思考其组织是否经得起时代的考验,是否能跟上科技进步的脚步,那必将被时代所抛弃。要想维持竞争优势,组织成功的前提有效就必须保证持续学习。建立学习型图书馆,才能面对社会环境的变迁,跟上科技进步的发展。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才能得以保证。

参考文献

[1]肖珑.数字化服务环境,发展趋势及其建设[EB/OL]. http://www.chinalabs.net/.

[2] http://162.105.138.137/portal/index.jsp[EB/OL]. 2007-04-02.

[3]刘炜,葛秋妍.从Web2.0到图书馆2.0:服务因用户而变[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9):8-12.

[4]刘青华.信息构建与信息素质指南网站建设初探[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2):66-69.

4.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篇四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的要求,全面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能力,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建设专业化的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技术系统。发展符合区域性农业生产活动特点的农业气象监测分析、影响评估和预测预报的技术系统。调整农业气象观测站布局,建立适应农业生产区域性布局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系统,提升农业气象观测自动化程度,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土壤水分观测自动化,逐步建设农田(林、牧)小气候观测系统,开展农田(林、牧)实景观测试验示范。完善卫星遥感监测作物长势、种植面积和农业气象灾害等应用技术;强化农业气象试验站试验能力,完善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建立气象条件对大宗作物影响评估模型,发展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诊断技术,开发农用天气、土壤墒情与灌溉量、牧区牧草产量、特色农作物产量等预报技术,发展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改进农作物产量预报技术;完善国家级、省级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平台,建立市级和县级特色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平台。20,完善农业气象观测站网,优化观测内容,制定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布局方案,并建成800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开发完善国家级及省级农用天气预报、主要农作物适宜播种期和收获期预报、农田土壤墒情预报技术,改进产量预报技术。

(二)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开展针对不同农事季节的农用天气预报。国家级业务单位开展农用天气预报技术指导和发布区域主要农事活动农用天气预报指导产品;省级开展本省主要农事活动农用天气预报,指导市、县释用;市、县订正上级业务单位的指导产品,面向农民开展服务,并及时了解服务效果及需求反馈上级业务单位。结合各地农业发展布局,发展适合“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等专项气象服务业务。县级气象部门在省级指导下开发适合本地的精细化服务产品,开展针对性特色服务。农业气象试验站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开展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推广和示范;建立面向大型农产品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种养大户的气象服务模式,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系列化服务,建立需求调查和服务反馈机制。年,国家级、省级编制和完善农业气象服务周年方案,完善国家级、省级农用天气预报业务流程,实现业务试运行;实现省级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在市、县级的实时共享,省级加强农用天气预报产品的市、县级应用指导工作;每省选择一县开展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试点,建立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气象服务平台,细化、释用并订正上级业务单位下发的农用天气等产品,开发适合本地农业发展特点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直接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种养大户、县乡政府及村委会等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三)强化保障粮食安全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积极参与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的实施,切实提高各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气象服务综合能力。建立异常天气气候条件下粮食产量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估的决策服务业务。发展与我国粮食进出口有关的国外主要粮食作物产量预

报。强化国家、省级粮食作物产量预报,拓展产量预报的领域,有选择地开展各地大宗作物、牧草产量与载畜量预报、农业年景预报和地方特色农业的产量与品质预报。制定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标准和灾情调查规范,开展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影响评估,建立农业气象灾害早期预警与防范应对的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和信息网络资源提供服务。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协调会议制度的作用,推进人工影响天气由应急作业向主动防御作业转变,提高农业趋利避害的能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国家人工影响天气综合基地和重点区域人工增雨防雹重点作业示范基地。增强各地人影飞机、高炮作业能力,建立国家、省、地、县四级作业指挥系统和作业效果评估系统,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2010年,推动《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的实施及有关重点工程项目的落实。国家级做好全国粮棉油产量预报及世界粮食主产国粮食产量预报服务,省级做好本省粮棉油产量预报服务;国家级和省级针对主要粮食与经济作物,开展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动态监测、预警与影响评估业务服务;市、县级释用、订正省级指导产品,开展服务。

(四)加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决策服务。国家、省级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力布局、种植结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气候资源的利弊影响分析,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和安全的.影响,防范农业生产的长期气候风险。加强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预评估,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国家和省、市、县级开展精细化的农业气候区划,为科学规划农业生产布局,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供决策支撑;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和区划,为提高农业的气象灾害风险防范、风险管理和风险转移提供支撑。2010年,开展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影响及应对措施的分析评估,13个粮食主产省(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启动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其他省针对当地大宗作物、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至少启动1项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河北、江苏、江西、河南、湖北各选择一个县开展优质、高产、高效作物品种和特色林果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以及当地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现精心整理出实验站仪器配置清单以供参考:

5.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论文 篇五

关键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新型农业

引言

6.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 篇六

------------------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6月26日 09:

41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农业的推进,分散生产和经营的农户越来越需要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着力点,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期话题围绕如何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进行探讨。

以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现代化

安徽安庆市委书记 韩先聪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阶段、新形势下,广大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服务?现行各种服务组织如何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需求?对此,安庆市积极实践农业社会化服务,取得了初步成效。

当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现阶段农民需要的社会化服务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而且又是十分迫切的。现行的服务体系还有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现实反差。

近几年,在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指引下,安庆市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以“社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目前,安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已经进入大发展时期,表现出旺盛的活力,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公共服务一体化。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化,全市对“三农”的公共服务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在服务体制上,全市积极推进县、乡机构改革,普遍推行“乡财县管乡用”制度,乡镇农技站、兽医站、农经站、农机站等部门撤并成为农业技术指导服务中心,初步形成了“三农”服务的一体化新格局。在服务内容上,认真执行各项惠农政策,致力于“村村通”工程、土地整理、水利兴修和康居新村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效机制,构建了覆盖全市的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保障制度,大大促进了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在服务方式上,普遍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财政支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一站式”办结,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办事难问题。

————中介服务多元化。近几年,安庆市服务“三农”的中介组织发展势头迅猛,目

前运作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超过400个,合作组织成员7万多人。这些中介组织的服务规模不断扩大,服务领域不断延伸,服务形式日趋多样化,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桐城市大关蛋鸭协会拥有会员600余人,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防范市场风险为会员提供全程化服务。去年在全国鸭蛋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协会利用信用联社贷款收储和加工鲜蛋,使广大养殖户仍然获得了高于市场均价、收入持续上升的良好效益。太湖县在46个试点村民组建立生产发展互助基金,通过财政支持和农民自筹相结合的方式筹资225万元,覆盖2000余农户,有效解决了农民在生产发展中的资金制约问题。

————服务组织市场化。目前,全市社会化服务正逐渐由单纯的生产环节的服务迅速向资金、物资、技术、信息、加工、销售、管理等综合性服务扩展,一批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与广大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在市场竞争中壮大自己的同时赢得农民的信任。特别是一批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产业化经营联结农业和市场,一批个体营销大户通过购运销联结农村和市场,一批农民经纪人通过传、帮、带,联结农民和市场,较好地发挥了“一户带一地、一村带一片、一片带一业”的带动作用。

怀宁县稼仙米业集团、望江县联河米业公司、宿松县京洲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均以订单形式与广大农民签订优质农产品种植合同,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科技”的合作体系,实现了公司与农户的双赢。坐落在市经济开发区的安徽宇顺种业公司,聘请12名农业技术员开展农资、农技合作连锁经营,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对生产发展的科技、信息、销售等服务,探索出一条既服务农民、激活农技站,又使企业得到加速发展的新路子。

安庆市将继续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政策引导为核心,鼓励扶持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以统筹发展为重点,不断创新组织形式。以深化改革为保障,加快理顺体制机制,使社会化服务跃上一个新层次。

强化公益服务建设

河南淮阳县县长 任连军

面对农民日益增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怎么解决服务组织功能较单

一、技术手段落后、各类服务主体之间缺乏统一组织和协调等问题?针对这一难题,河南淮阳县进行了有益探索。

作为农业大县的淮阳,目前正经历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生产型农业向市场型农业的转型。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农业顺利转型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举措之一。

近几年来,淮阳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组织体系不断完善,规模不断壮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展,表现为“三个强化”。

————强化公益性农业社会服务。

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雨露工程”,运用职业教育和培训学校,通过科技下乡、科技扶贫、农村远程教育等形式,开展日常化、多层次培训,使每位农民至少掌握两门以上实用技术。同时,淮阳县针对部分农民想外出务工而无技术无门路的现象,强化劳务输出培训,实现了劳务输出规模扩大,劳务输出层次提升,打造了淮阳劳务品牌。目前,全县累计实现28万农民接受各种形式的培训,实现了人人有技术,户户增收入。

————强化民间合作组织建设。淮阳县因势利导,先后建立了板材、烟花爆竹、塑编、大蒜、黄花菜等专业协会,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全县现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4个,会员13200人,会员企业18家。各协会维护农民自身利益,有效规避经营风险,推动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了经营生产专业化、产业化。同时,有效带动了农村仓储、运输等现代物流业发展,降低了流通环节成本,并促进了农村医疗、防疫、餐饮、娱乐、信息、保险、法律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强化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型服务。淮阳县加快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区域优势产业或主导产业,将农户小规模经营同社会化大市场有机结合。在抓好现有8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围绕宏达脱水有限公司、辉华面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新建一批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农产品交易专业市场。目前,淮阳县农业龙头企业已经达到15家,带动农户发展相关产业16个,从业人员10多万人。

淮阳县还将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性”原则,通过四个创新,建立多经济成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提高认识,思路创新。要将农业社会化服务,由单纯服务农业为主向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全方位拓展,由单纯服务经济领域为主向服务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推进。最终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专合组织为主体、龙头企业为骨干、信息建设为纽带的多层次服务组织格局。

二是政策引导,管理求新。加大对县、乡两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资金支持,加强其硬件建设。并在税费收取、信贷支持、资金支持等方面,对各类服务组织实行优惠政策。同时,完善对服务组织制度建设和治理结构的指导和管理。

三是面向市场,内容拓新。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大户、集体经济组织、基层技术服务部门和农村能人等,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单一产中服务向农业全程扩展,为广大农民提供从信息、种苗、科技到加工、储运、销售的“一条龙”式服务。

四是信息科技,突出服务。要加大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强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多元化新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完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教育培训体系。

山东省沾化县富国镇樊桥村的村民樊鹏(右一)正在带领樊桥村合作加工组的村民加工

冬枣芽茶。该县是全国有名的冬枣之乡,针对每年大量的冬枣芽被丢弃的问题,樊鹏组织村民办起了冬枣芽合作加工组,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将冬枣芽加工制成茶,产品供不应求。刘东芳 李向中摄

(中经网供稿)

让农户共享农机社会化服务

山东莱西市农机管理局局长 张维明

如何把分散于千家万户的农业机械组织起来,发挥更大的效率,实施社会化服务,以提高农民的增收能力?莱西市农机部门创新农机服务形式,拓宽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

莱西市地处胶东半岛,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259元。随着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发展,很多农户添置了农业机械,但忙完了自己的农活后大都闲置,而不少农户却急需农机服务。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莱西市农机部门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基本思路,创新农机服务组织,大力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政策扶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鼓励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等政策,采取优先补贴购机、免费技术培训、优先组织作业、优先技术服务等有效措施,扶持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从2004年到2007年,莱西市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扶持资金累计达到1200多万元。同时,市政府每年安排200万元经费发展农机服务组织。

————市场引导,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形式。以市场为导向,广泛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形成了以跨区作业为品牌和农时季节为主战场的农机服务产业。2006年全市跨区机械3056台,作业收入4098万元。

————典型示范,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树立一批农机大户、中介组织和农机经济合作组织典型,并通过典型带动整体上台阶。目前,全市共发展各类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73个,农机中介服务组织24个,农机户6万多个。

————规范运作,保障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康发展。依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法规,引导各类农机化服务组织制定示范章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依法注册登记,在促进中管理,在管理中规范,推动了农机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化建设。

————创建品牌,提高服务组织的市场竞争力。开展了“兴机富民"服务品牌创建活动,提升了农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开展了创建星级农机文明销售市场(企业)活动,让农民买上了物美价廉的放心农机具。

通过多年的发展,莱西市农机社会化服务取得了三大成效。

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1.06万台套,农机总动力87.3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了77%。

提高了农机组织化程度。农机化服务组织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一起,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2005年以来,莱西市每年组织机械跨区作业都超过了3000台,增加农民收入3500万元以上。

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近年来,通过农机社会化服务,20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繁荣。

创新服务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

河北唐山市沙流河镇党委书记 董学忠

沙流河镇以政府公共服务、村级组织服务与村民自我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建设“村民中心”,创建了农村社会化服务的新机制,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培育新型农民、促进生产发展、构建和谐新农村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最需要的是提高增收能力和改善生活质量,需要在技术扶持、个人培训、文化生活等方面提供社会化服务。2006年初,沙流河镇以“服务村民”为宗旨,在全镇各村组建“村民中心”,并使其成为村民的学习交流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技术服务中心,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干部由行政管理型向为民服务型转变,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凝聚民心、促进发展、构建和谐新农村。

“村民中心”一般由村办公场所改建。为了把“村民中心”真正办成为村民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综合性场所,沙流河镇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开展建设:

一是因村制宜,典型引路。在推广“全国文明村”沙流河村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农业科技、教育文体等10项服务制度,开展具体服务。确定基础条件较好的10个村作为试点村先行一步,按照“一个标识、一个章程、一个阵地、一套制度、一支队伍、一套服务项目、一名骨干、一套机制”的标准,设立各项服务室,分期建立邮政“三农”服务站,实现良性运转。对基础薄弱村坚持一室多用,先开展服务,后完善提高。

二是健全网络,创新机制,高效运转。沙流河镇以政府公共服务、村级组织服务与村民自我服务相结合,形成了强大的共建合力。镇党委、镇政府以创建服务型机关为切入点,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全面协调督导“村民中心”开展服务。并对应各村服务内容,依托各职能部门在镇一级组建了10个服务指导中心,引领各项职能、政策和资金向“村民中心”

倾斜。各村党组织负责人兼任“村民中心”主任,把村两委、民兵、妇联等组织的职能整合到“村民中心”服务内容之中。同时,在各村原有治保会、民调会等群众组织基础上,组建奶牛、林果、蔬菜、文体等农民协会,与镇服务指导中心、“村民中心”共同组织开展特色活动。

三是围绕需求,突出特色,注重实效。在服务村民中做到“四个结合”:与村民需求相结合。采取广播、骨干培训、印发资料、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村户安排各项服务内容,提高服务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根据各村奶牛养殖、蔬菜种植、林果生产等生产优势,确定重点服务项目,推进一村一品建设;与提高自我服务能

力相结合。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定期组织技能培训,邀请区以上有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进村入户,向“村民中心”服务人员传授服务技能;与现代服务手段相结合。开通了“沙流河镇网站”,及时发布农产品需求、劳动力转移、农资市场行情、疫病防治等实用信息。

7.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 篇七

关键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策,重庆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由社会服务机构或个人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它包括劳务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生产技术服务、素质教育服务以及各种专项服务等, 而由这些服务机构或个人彼此联接的网络就称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当前, 我国农业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这一时期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也是各类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我们面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利条件, 同时又面临新旧体制交替、市场激烈竞争和农民需求增加的严峻挑战。在新的宏观发展背景下, 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本文对重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进行剖析, 提出创建和完善重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1 现状

目前, 重庆市共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44000个左右, 从业人员近21万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已由原来单一的国营供销合作社和基层推广组织发展到国家、集体和个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10类组织, 即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农资经营性服务组织、农业机械药械经营性服务组织、畜牧饲料经营组织、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及供销系统专业合作组织、涉农专业技术协会以及其它为农服务组织。其中以农资经营性服务组织规模最大, 畜牧饲料经营组织次之, 再次为农业及供销系统专业合作组织, 分别占重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35%、25.2%和19.1%。重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仍以传统农业服务组织为主导, 组织建设滞后, 各服务组织间竞争无序, 无论是自身实力还是服务功能都不强, 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技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 培训工作严重滞后

据调查, 重庆市农技推广队伍人员结构极不合理, 乡 (镇) 一级最为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学历结构不合理, 大专以下或无学历者占66.7%; (2) 职称结构不合理, 技术员及无技术人员占90.7%; (3) 专业结构不合理, 非专业人员比重过大, 高初中以下无专业知识的人员占49%。另据调查, 重庆市大部份区县多年以来没有对农技人员开展过专门的农技培训, 乡 (镇) 一级农技人员10年未参加上级组织知识更新培训的占30%, 5年未参加培训的占60%。

2.2 管理体制不顺, 职能定位不清

(1) 重庆市部份乡镇机构改革后, 将原来的农技、农经、农机、畜牧和水产等站合并成立了农业服务中心, 但区 (县) 一级机构并未相应调整, 致使乡 (镇) 一级农业服务中心在区 (县) 没有单一对应的主管部门, 业务工作形成多头指挥, 工作随意性大。 (2) 部份乡 (镇) 在农事季节抽调农业服务中心的人员去抓计划生育等本职以外的工作, 严重影响农技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 个别乡 (镇) 农技推广队伍甚至出现“线断、网破、心不稳”的严峻局面。

2.3 农户经营规模小, 农技推广成本高

我国农户数量约为2.4亿, 户均耕地经营规模仅0.5 hm2, 相当于日本、韩国的1/3, 欧盟的1/40, 美国的1/400。据调查, 重庆市有45%的农户人均耕地不足666.7 m2 (低于全国0.9 hm2的平均水平) 。目前这种农业生产小规模以及联产承包双层经营体制已难以适应集约经营的需要。此外, 让农技推广面对经营规模极小的千家万户农民, 其成本和难度也大大增加。

2.4 综合服务功能弱化, 农产品商品化率低

目前, 重庆市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受自身利益驱动, 更多的是关注产前的农资经营服务, 综合服务功能弱化, 特别是产后服务不到位, 导致农产品商品化率极低。据调查, 重庆市有大约87%的农户在农贸市场出售农产品或者直接将农产品卖给小贩, 仅分别有7%和6%的农户通过农村专业合作社和订单农业来实现农产品销售;商品化率达80%以上的农户仅占14%, 而农产品商品化率在30%以下的农户则占42%, 直接带来农民增收困难, 收入低下。

2.5 农业科技支撑不足, 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1) 农业科研投入少,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GDP的比例仅为0.49%, 不到发达国家的1/5;全国科研经费人均投入为8.3万元, 而农业科研仅为2.3万元, 不到1/3;国家农业科技推广经费占全国农业总产值不足0.2%, 仅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2。 (2) 缺乏科研成果转化的协调机制, 农业科研、教学单位与龙头企业、农技推广组织之间的联系不紧密, 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据统计, 我国每年新出科研成果约6000项, 但只有1/3的科研成果得到转化。

3 农民的社会化服务需求

3.1 价格保护与政策扶持方面的需求

农民为实现农业生产增产增收, 获得效益最大化, 十分关心政府已出台或即将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 对农资价格和农产品保护价等尤为敏感。据调查, 有17%和24%的农户担心农资质量和农资涨价, 大约50%的农民最关心农产品保护价方面的政策, 以及种粮直补政策和农资市场监管等, 6%的农户关心农机补贴政策。

3.2 农业科技信息与技术服务方面的需求

当今农业生产的发展, 离不开农业新信息的传播和新成果的推广, 农民对此也极为关注, 存在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据调查, 62%的农户通过当地农技员获取相关农业信息, 同时也通过各种媒体、左邻右舍和技术现场示范等途径获取农业技术信息。此外, 农民还存在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据调查, 大约81%的农民愿意参加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培训班, 41%的农户希望当地农技员为他们推荐好的农作物优良品种, 31%的农户希望得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15%的农户希望得到科学施肥技术, 13%左右的农户希望农技员为他们提供农产品销售信息。

3.3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增加, 环保、健康理念日益增强。据调查, 约88%的农民表示比较关心或十分关心农产品质量安全, 只有12%的农户从不关心。尤其对自己出售或食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性更加关注, 超过7 0%的农户表示尽量少喷打农药。

4 对策

4.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强化农机推广队伍建设

(1) 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对报考农业大专院校的学生实行定向招生, 在校期间免交学杂费, 毕业后定向分配到乡 (镇) 一级农业服务中心, 解决乡 (镇) 一级农技推广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对区 (县) 涉农机构进行改革、整合, 使其与乡 (镇) 一级农业服务中心相对应, 避免多头指挥;积极推进土地流转, 实施规模经营, 降低农技推广的成本与难度。

(2) 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加大无偿资金的投入, 明确市级和区 (县) 财政每年投入农业项目资金的分担比例及每年的增长幅度;加大有偿资金的投入, 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互助合作经济组织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 解决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及农民专业大户融资难的问题, 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3) 加强培训的力度。充分利用重庆市现有的2所农业职业中专学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在市、县、乡 (镇) 三级构建新型农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 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从业人员和广大农民的素质。

(4) 加强考核的力度。在区 (县) 、乡 (镇) 两级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考核的风险机制、激励机制, 让地方政府官员特别是乡 (镇) 、村干部既有压力, 更有动力, 解决农技推广工作本末倒置的问题。

4.2 建立农技推广协作体系, 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1) 在各科研院所与高等农业院校中设立农技推广部门, 专门从事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 (2) 鼓励长期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技术人员带着生产上急需解决的科研课题走进科研单位及高校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合作研究; (3) 改革投入机制, 要求龙头企业在申报国家项目时, 必须要有科研单位和科技服务专家的支撑与配合, 让科研单位与龙头企业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

4.3 办好农民技术协会,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民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 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其参与意识, 引导农民积极投入到农技推广工作中。要大力培育农民技术协会, 解决目前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 规避农户自闯市场的风险。为此, 应尽快制订出农民专业技术协会有关的法律法规, 明确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法律地位, 并为农民技术协会提供税收、信贷和工商登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4.4 延伸服务领域, 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

农业社会化服务要面向产前、产中, 以产后为重点进行系统部署, 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和物流配送关键技术研究, 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贮藏保鲜、精深加工及产后营销等问题, 延伸服务领域, 实现农业效益从产中环节向产后增值转变, 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 让农民在增产同时能够获得增收。

4.5 实施信息化工程, 创新服务方式

8.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 篇八

一、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近几年,安徽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逐步构建了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性服务相协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一)服务组织不断健全。一是公益性服务组织建设不断推进。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改革,全省16个市、105个县(市、区)、1228个乡(镇)设立的市级、县级、乡镇(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分别为70个、553个和2433个,村级农技人员16000余人,建立了县、乡、村、户四级基层农技推广和服务网络,农业、畜牧、林业、水利等基层站所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二是合作型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全省各类农民合作组织超过30000个,实有成员数达到260多万人(户),其中服务类合作社3088个,涉及种、养、加、销和农机、植保服务等多个领域,全省95%以上的种养业专业合作社为成员户提供多种形式的技术推广服务。三是市场性服务组织日渐壮大。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00余家,国家级龙头企业49家,省级龙头企业近900家,已上市龙头企业20家,部分龙头企业直接参与农业生产,为农户提供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服务和管理、统一收购等多种类型服务。

(二)服务内容不断拓展。一是服务环节由产中服务向全程服务延伸。产前方面,通过工厂化育苗,为广大农户和生产经营单位提供了优质种苗服务。如安徽天禾种业公司与霍邱农委联合,参与霍邱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广计划,投资4000万元新建和改扩建育秧工厂,免费为全县各乡镇20多个育苗工厂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产中方面,随着植保和动物防疫体系的建立以及基层技术推广机构的整合完善,农技推广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产后方面,培育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立了一批专业市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渠道得到拓宽。二是服务范围由种养业向多行业拓展。农产品联销协会、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等各类流通协会新型农民专合组织蓬勃发展,不仅将服务范围由单一的粮油拓展到畜禽、茶叶、水产、苗木花卉、蔬菜等各个生产领域,而且在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机服务等方面开展了系列服务。

(三)服务方式不断创新。一是农资社会化服务创新。依托农资供应商建立的为农民社会化服务组织,一方面为农民提供各类农资,同时积极为农户提供土壤统测、肥料统配、统采统供等技术服务。二是农机社会化服务创新。农机服务组织每年在主要农时季节前组织开展培训示范活动,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设施农业技术以及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推广,为农民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农机运输、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农机跨区作业等服务。三是种苗社会化服务创新。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种养业良种工程建设,建立良种繁育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种苗生产专业合作社以及种苗行业协会,为种苗生产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社会化服务。四是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创新。通过发展专业化的统防统治组织,促进传统的分散防治向规模化、集约化统防统治转变,可以提高防控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风险,规范田间作业行为,不仅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而且大幅度降低防治成本,减少因灾损失。五是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创新。我省自2003年开始实施基层动物防疫体制改革,目前建有1291个乡镇兽医站点,建立健全以乡镇兽医机构服务为主导,村级防疫员为主力,乡村兽医人员为补充的动物疫病防控和诊疗服务网络,积极开展冬春强制免疫防控活动,基本确保了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疫情。

二、财政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的措施

(一)支持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一是大力支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近年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23亿元,支持新建和改扩建乡镇农技推广服务站1136个。投入资金2.43亿元,支持乡镇农技推广站开展农技服务补助,将乡镇农技推广站纳入财政全额预算供给,保证基层农技推广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手段、有经费。二是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我省自2009年开始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并纳入民生工程内容,共投入资金8.77亿元,开展各类培训206万人次,其中培训基层农技人员7万多人次,为推动农业科技普及与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支持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近3年来,共筹集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类项目资金近2亿元,支持农业科技项目190个。四是支持农业科研。省财政预算每年安排省农科院科研经费2000万元,重点支持农业领域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与实验示范等。五是在强化重点项目支撑。在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把支持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运用作为重要建设内容。近5年安排的投入累计超过6亿多元,显著提高了项目区农业科技贡献率。

(二)支持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将支持农民合作组织作为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近5年来仅中央和省财政专项支持农民合作组织资金超过3亿元,2012年达1.2亿元。2013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支持合作组织向社员和农户提供农资供应、统防统治、产品销售等各类生产服务。二是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省财政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每年跨部门整合资金超过1亿元,通过补助、贴息、参股等多种形式扶持龙头企业400家.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有效地提升了农产品收购、加工、储藏和营销能力,也带动了农户开展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累计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4亿元,补贴农机具70万台,全省农机总动力接近60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64.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安排资金10400万元,在全省奖补标准化育秧工厂500个,为100万亩水稻提供机械化育插秧。2010年和2012年省财政安排6000万元补贴资金,调动25万台收割机参与夏粮抢收,全省3000万亩小麦在5天内全部抢收完毕。

nlc202309020407

(三)支持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一是支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从2006年开始,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5亿元,在全省建立29000多个农家店,建立了覆盖全省城乡的商品流通网络,极大地提高了农资等产品配送效率。二是大力扶持新网工程。自2007年起,省财政设立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专项资金,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8亿元,支持实施项目693 个,在全省建立了农资经营现代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我省供销社下属安徽辉隆农资公司在全省设立了50个直营连锁配送中心,发展加盟农资连锁店2840家,构建了以农资供应为核心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为一体的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

(四)支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建立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加大财政引导金融支农力度,安排资金超过4000万元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新设县域分支行,支持各类资本在农村投资设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农业担保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多层次的、竞争有序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二是支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通过划拨优质资产、增加注资、奖补、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积极支持农信社改制成农商行,进一步增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积极支持金寨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设立金寨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省级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三农”金融风险补偿、涉农贷款贴息、充实国有担保机构资本金。三是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近5年来,累计投入保费补贴资金44.8亿元,支持保险公司累计承保农作物近4亿亩、牲畜815万头,为8043万次农户提供1140亿元的风险保障,农业保险日益成为农业风险的“防火墙”、农民增收的“安全网”和农村和谐的“稳定器”。

(五)支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试点农业物联网。我省从2011年开始在全国率先试点农业物联网工程,省财政累计投入资金4000万元,基本建成小麦、水稻、玉米、大豆“四情”监测调度系统和省级农业生产指挥调度平台,启动了首批13个试验示范县建设,鼓励农技推广机构、科研单位、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运用物联网技术为农户提供服务。二是支持建立农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以安徽农网、安徽农业信息网为平台,研发应用了一系列促进农村信息化的服务系统,全省乡镇拥有省级认证的农村信息员5000多名,建立覆盖市场信息发布、防灾减灾、气象预警的信息收集、推进服务网络体系。三是支持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省农委与电信部门开通了《手机信息报》,直接将农业信息送到合作社、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订购《农民日报》和《安徽日报农村版》,赠送给贫困地区村委会、农民和农技人员。

(六)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一是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近5年,省财政连续安排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资金,累计超过5000万元,支持建成9个市级监测中心,58个县级监测站,1286个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支持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试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二是支持农业植保体系建设。2012—2013年投入小麦一喷三防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资金4.4亿元,省财政安排3000万元小麦追施拔节肥补助资金,主要依托各类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施肥、喷药、排灌等服务。三是支持动物疫病防控,全省共有村级动物防疫员14196名,每年投入近5000万元用于基层动物疫病防控经费和村级动物防疫员补助,每年安排畜禽重大疫病疫苗采购资金达1.2亿元,支持重大疫病强制免疫。

三、财政支持农业生产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若干建议

(一)在支持思路方面。一是要发挥政府作用与尊重市场规律并重,总体上说,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能。当前,要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科学划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各类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职责,能交给农民自办或者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办好的,应一律交给农民和市场,将政府的工作重心放在“创新服务体制、完善激励机制、提高人员素质、改善政策环境”上,着力支持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二是要加大财政投入与综合措施并重,综合运用财政奖补、税费减免、金融支持等手段调动各方面参与社会化服务的积极性,整合归并现有的社会化服务财政支持政策,形成支持合力。三是要放宽准入与加强监管并重,凡是有能力、愿意参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各类服务组织,不分所有制及隶属关系,一视同仁地纳入支持范围,享受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要加强管理,加大监督和打击力度,把一些坑农害农的组织清除出市场。

(二)在支持重点方面。一是要突出重点领域,重点支持农户一家一户干不了、社会和中介组织不愿参与的领域,如农业生产信息、农田水利建设、抗旱排涝等方面,财政要舍得花钱,加大支持力度。二是要突出重点产业,粮食、生猪等关系国计民生和战略安全的基础性产业,财政需要履行职责,将其作为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支持重点。三是要突出重点环节,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重大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环节关系农业生产全局,财政必须“守住底线”。

(三)在支持方式方面。运用灵活的补助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帮穷人不帮懒人,避免形成刚性支出和体制性补助。一是加大保障力度,对农业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农业科研、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必须要财政来保底,全力支持。二是实行奖补和贴息,对合作组织开展专业性服务和半公益性服务可以采取先服务后补助的方式,对龙头企业提供的盈利性服务可以采取财政贴息的方式,通过政府花钱买服务、买机制,实现财政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可持续性。三是实行财政参股,对一些重点龙头企业,为了支持其做大做强,可以采取参股、基金投资等方式支持企业,提升企业服务农业生产的能力和水平。

(四)在支持内容方面。从当前我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上看,对公益性服务,重点支持其服务条件和手段建设,为基层农技服务机构配备和更新必要的仪器设备,提高农技推广人员待遇水平,吸引更多专业人才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对生产型服务,重点支持水稻工厂化育秧,从全国范围来看,水稻机插都是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最薄弱环节,必须下大力气予以解决,同时对农机作业给予燃油补助,减轻农民因油价快速上涨增加的负担;对经营性服务,突出提升农民合作组织服务能力建设,重点支持农民合作组织示范社和示范县建设,整县制推进农民合作示范社建设,力争在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能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的合作组织,让农民合作组织挑起农业社会化服务大梁;对金融服务,重点支持组建村镇银行、农业担保机构、资金互助社,拓宽融资渠道,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生产;对信息服务,重点支持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提供农业信息服务,支持建立覆盖县、乡、村、大户四级的手机信息平台,及时准确为各类农业从业人员提供农业信息服务。

(五)在支持措施方面。目前我国农业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建立发达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因此建议:一是开展试点。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围绕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围绕农业主导产业,要集中力量,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区域,以县为单位,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每个省可选3—5个县先行试点。二是深化改革。支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作用,中央财政可采取打捆方式下达财政支持资金,由地方按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选择支持重点和方式,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提升绩效,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考评,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和机构,客观地评价和评议,加大对地方的考核,加大奖罚力度,强化绩效意识,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作者单位:安徽省财政厅农业处)

责任编辑:洪峰

9.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 篇九

调研报告 夏邑县财政局农业股

根据省财政厅安排部署,夏邑县财政局、农业局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夏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夏邑县地处豫东平原,辖24个乡镇、727个行政村,总面积1470平方公里,总人口114万,现有耕地151.9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是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域重点县、全国粮食产量百强县,2005-2011年连续七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夏邑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伴随着农业生产由分散的、孤立的、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转变为分工细密、协作广泛的商品化社会生产而产生的,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在党中央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的牵动下,夏邑县积极实施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健全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建立了一个服务功能比较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全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形成以县农技推广中心为龙头、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纽带、村级技术服务站为基点的三级推广服务网络,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82人,有效地促进了农作物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应用。同时,以实施“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培训”为载体,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二是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全县发展有一定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共41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9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2家,拥有资产总额14403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73349.2万元,年销售收入24.869亿元,利润11758万元,分别较去年增加3.3945亿元、2652万元,年出口产值达到7818万元,吸纳就业人员7661人。三是组建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夏邑县按照“建一个协会、兴一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思路,围绕粮食、食用菌、蔬菜、生猪、果品等产业,鼓励、引导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技术能人兴办合作组织。目前,全县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103家,入社成员11358人,带动50万农民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6个,发展高效农业50万亩,促农增收近10亿元。四是涌现了一批农民经纪人。各乡镇都有一定数量的农民经纪人,他们都是当地的“能人”,主要从事蔬菜、食用菌、水果等农产品的营销活动。五是建立了农资、金融等服务机构。构筑了城乡批零一体化营销服务网络,基本上能满足农民群众对农资的需求。在农村金融服务方面,我县主要是农村信用社,通过推广农户小额信贷、农户联保贷款、个体协会贷款等业务,有效地缓解了农业生产资金紧张的问题。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不断延伸

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由产中服务向产前和产后服务两头不断延伸。产前服务:创办了农产品信息服务中心,做到每月编发一期信息刊物,为广大农户和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大力实施“种子工程”,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良种子。产后服务:培植了一批加工龙头企业,成立了食用菌协会等一批专业协会,为农产品加工销售提供配套服务。产中服务:随着县乡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农业高新技术得到有效的推广普及,推动了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不断朝纵深方向发展。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形式丰富多样

夏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三农”为主线,以促农增收为目标,强化职能,提升水平,不断创新农技推广体系,促进新成果、新技术推广转化,实现了农业科技推广的前移,促进了夏邑农业生产持续快速发展。

1、抓培训促科技提升

为适应农业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围绕粮食、食用菌、蔬菜、果品等主导优势产业,狠抓农民技术培训,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一是培训到户。利用专题培训、以会代训、《农民之友》、村头大喇叭等多种形式,培训讲解国家惠农政策及农作物管理技术,提高农民管理的科学性;二是入田指导。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传授技术要领及关键技术措施,帮助解决管理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高农民管理的针对性;三是专家讲座。以乡镇为单位,以乡村干部、农民技术员、绿证学员、村级农技服务人员为重点,采取专题报告会、电视讲座的形式,集中讲授关键技术,培训一批技术带头人和宣传指导员。年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60多期,培训农民技术骨干40000多人次,受训农民20万人次,印发资料30万余份,实用技术培训普及率达到85%以上。

2、建网络促推广转化

一是建立农业科技110指挥中心。为解决农业技术棚架问题,实现技术服务前移、管理指导到位、方便快捷高效,于1999年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农业科技110快速反应系统,以电话咨询、专家坐诊、专车出诊为手段,以推广技术、宣传政策、传递信息、答疑解难为宗旨,实行专家轮流坐诊,县乡村三级联动,全天候、全方位为农民提供服务,做到“有访必接、有灾必救、有报必到、有求必应”,成为农民的“贴心热线”、“致富金桥”。农业科技在广度上不断拓展,在深度上不断深化。二是组建村级农技服务站。为促进技术物资有机结合,建立了集技术服务和农资销售为一体的村级农技服务站136个,形成以县农技站为龙头,乡镇农技站为纽带,村站为基点,下连千家万户,集技术推广与物资供应于一体的服务格局。三是成立了送科技下乡“大篷车”服务组织。根据全县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及结构调整状况,制定服务方案,深入乡村集贸市场和田间地头,巡回开展技术宣传和技术服务,现场解决技术难题,手把手地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四是创办《农民之友》电视专栏。以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为栏目宗旨,开设专家讲座、普法宣传、科技推广、致富快车等版块,每周播放一期,及时快捷传递农业新技术、推广新经验,现已成为农民的良师益友和喜爱的精品栏目。几年来,先后接受群众咨询6万余人次,实地出诊、现场指导8000余次,举办技术讲座200余期,解决农业疑难问题600余个,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00余项,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6亿余元。

3、搞示范促增产增收

依托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培训、测土配方施肥、标准粮田、良种补贴等项目实施,积极组织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对比试验展示、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建立技术员承包责任制,实行全程零距离指导,推行“七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宣传标牌、统一品种、统一播期、统一播量、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获”,实现了良种和技术的累加效应,高产和典型的辐射带动,形成了大片示范辐射、大户典型带动的新局面,示范区成为农民学习技术、传递信息、增收致富的样板。几年来,先后建立农作物品种展示田6000余亩,高产创建(开发)方60万亩,示范展示新品种100余个,培育科技示范户1.2万户,辐射带动农户4万余户,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技术推广转化率达到45%以上,促农增收近3亿元。

二、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发展,但与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经营的需求相比,仍存在许多不足与问题:

(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不够健全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专业结构不够合理,粮、棉、油、林等专业人员多,而新特技术、复合型、加工 贮鲜、企业管理、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少,这与当前强调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新形势要求不适应。农技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在指导农民开展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时就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满足农民对新农技的需求。此外,由于管理体制不顺,乡级推广机构受乡和县主管部门双重领导,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的现象比较突出。由于受经费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落实不够到位,更新知识难,存在与工作实际需要相脱节的现象。

(二)社会化服务主体规模层次较低 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社会化服务的规模总体偏小,组织带动能力不强,服务层次较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虽然在一些方面实现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但在利益分配方面,却很难让农民分享到一体化经营中的平均利润,对农民本身来说,摆脱了生产盲目性,而自身的经济地位并没有提高。

(三)社会化服务有待进一步拓宽

农业社会化服务要求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服务,而目前大部分服务机构还是主要以提供生产技术指导等产中服务为主,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为农业生产提供良种服务、信息服务、营销服务,找不到真正的平台、路径,农民只能根据以往经验和滞后的市场需求信息来安排生产,导致农产品产销关系长期波动不定,农民丰产不丰收现象依然比较突出。

(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经费投入不足

总体上看,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在不断增加,但仍不足,尤其是在为农业、农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力度不够大。县级农技推广机构业务经费多年来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只保证基本的人头经费和工作经费,办公场所简陋,设施设备缺乏。

(五)金融部门支农力度需加大

目前,我县服务“三农”的金融组织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解决农业生产资金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村信用社只能满足农户的简单再生产和一般生活的需要,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服务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重视和大力支持,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稳定和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健全服务体系,切实开展好适应新形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化服务工作,真正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根据夏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现就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坚持完善县级、提高乡级、加强村级的原则,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健全人员队伍,乡镇农技站设置可实行乡镇单独建站,也可根据区域类型、特色产业开发、县域经济发展等实际,实行跨乡镇成立区域站,人、财、物、权统一由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垂直管理。同时要引导民营科研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农技服务,建立多元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要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

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实行联合兼并、资产重组等途径,做优主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引导支持龙头企业设立风险资金,采取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和引导农民在自愿、平等、互利基础上,组建多种形式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鼓励龙头企业到县外、省外的大中城市乃至境外建立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窗口,开设销售中心,建立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等流通业务,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经营能力的贸易流通型龙头企业、中介服务组织和农产品物流基地,形成实物交易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初级集贸市场与专业批发市场相结合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物流体系,促进农产品的市场销售。

(三)要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是指导农户安排生产的一项主要手段,是农业产业化产前服务的重要内容。因此,要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完善农产品的供求信息服务体系。一方面,要依托县农产品信息服务中心,定期收集和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不断扩大信息宣传的范围,做到上下信息畅通,确保将信息及时宣传到龙头企业和广大农民手中,架起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桥梁。同时,要加快农村服务信息点和农村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尽早实现县乡联网,并逐步联网到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便更好地为农户生产提供系统的信息服务,指导农民尽量做到“以需定产”,帮助加工企业做到“以求定供”。

(四)加大对农业服务体系的投资力度

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建议将农技推广机构经费纳入财政全额预算。各级财政部门应重点向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信息工程、农民教育培训等方面倾斜,提高保障水平。此外,要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加快发展以村镇银行为主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组织,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发挥好现有金融机构的作用,放宽市场准入,拓宽融资渠道,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五)要加强农科教结合工作

抓好农科教结合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关键,也是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此,要着力抓好“三大工程”,努力提高农业服务水平。一是抓种子工程。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切实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开展科技联姻,积极引良种、推良法,不断提高我县农业生产水平。二是抓培训工程。一方面,适当加大对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投入,有计划地安排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分期分批轮训,特别是围绕我县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市场营销等环节,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知识培训,促进知识更新,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积极组织农村科技干部深入基层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切实抓好农民技术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我县农业技术人员的为农服务水平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三是抓示范工程。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建立农业产业集群,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通过抓好示范,让广大农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10.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 篇十

(试行)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施意见》(合发[2009]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农业服务组织的作用,根据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2007]69号),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围绕“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统一协调、分块运作”及“三权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基本思路,在加强建设中增活力,在创新机制中求发展。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加大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有效发挥其主导和带动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活动,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

2、基本原则。坚持精干高效,科学设置机构,充实一线力量,优化队伍结构,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多元化发展,有效履行政府公益性职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鼓励进行探索和实践。

3、总体目标。着眼于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充实一线、创新机制等一系列建设,逐步构建起以县农业中心为龙头,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骨干,以服务对象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涉农企业和种植大户广泛参与,分工协作、功能完善、服务到位、充满活力,适应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高效化、现代化、多元化基层农业服务体系。

二、建设内容

(一)建立服务体系

1、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立市、县、乡镇和村四级农技服务体系,即形成以市级为龙头,县级为骨干,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重点村为网点的基层农技服务网络构架。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实行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根据工作职能确定岗位职责,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建立农业服务首席专家制,设立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县级农技指导员和乡镇责任农技员;做到责权利相统一,推行绩效考核,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农技人员考核评价体系。

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属地管理、权责一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围绕构建极强竞争力农业产业体系需要,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生产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机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全程监控体系;建立健全布局合理、职能明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立健全产地认定、产品认证与标准管理、档案管理有机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立健全市、县、乡镇、村级农业服务网点相联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健全 2 资源整合与层级负责有机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体系;建立健全政府与企业联手联动、反应快捷、运行高效的预警应急体系。

3、农业综合执法体系。按照“有编委批准的正式机构、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执法队伍、有与执法相适应的执法手段、有完善的执法制度、有明显的执法效果”的“五有”标准,一是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健全执法队伍;二是按照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的需要,配备相应的基础设施和执法装备,提高执法手段;三是坚持行政处罚职能与行政许可、检验检测职能相分离的原则,健全农业执法体系;四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行政处罚程序、案件举报、案件处理、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行政处罚取证、行政执法公示、行政罚没款物收缴、案件统计、案卷评查等规范和制度,健全执法管理制度;五是建立执法协作机制、执法协调机制、执法信息共享机制、重大农业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执法监督检查机制,完善执法工作运行机制。

4、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构建市县有局、区域(乡镇)有站、村设有员的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二是建立安全责任体系,构建以源头管理、执法监督、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三是建立农机服务组织体系,创建农机专业协会、农机合作社、股份(合作)制农机专业服务公司(队)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四是建立健全农机科技推广体系,形成以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为指导,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机大户+龙头企业的“3+1”农机推广服务新模式;五是建立健全农机政策法规保障体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加强农机配套法规建设,研究制定农业 3 机械管理办法和加快农机化发展的意见;六是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体系。

5、农村沼气服务体系。按照“政府投入引导、多元参与发展、运作方式多样”和“服务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管理物业化”的思路,建立以市级农村沼敢服务站为主导、县级农村沼气服务站为骨干、乡村农村沼气服务网点为基础的三级农村沼气服务网络,不断推进沼气服务机制创新,服务能力提升,促进农村沼气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6、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市、县(区)、乡(镇)、村四级信息服务网络,构建全市“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广以“三电合一”为重点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模式。建设农业基础数据分析统计系统、新农村“十镇百村”示范综合管理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村土地流转管理与服务信息平台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网络服务平台系统、农业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农产品价格应急预警及监测系统。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7、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市统一制定全市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包括人员配备标准、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交通、通讯、办公设备标准、区域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建设标准、运行管理制度建设标准等,统一编制合肥市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方案,指导全市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二)大力加强农业服务功能建设。

1、积极推进县级农业综合服务,着力抓好植物新品种和关键技 4 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农业灾害等农情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业技术指导、农业公共信息、农村能源建设指导服务及农民培训教育服务;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接受农民生产咨询,提供应急求助服务,协助处置农业突发事件;协调配合政策性农业保险、涉农政策补贴和农业各类扶持项目组织实施等公益性服务。

2、加强农业综合执法。整合现有的各项农业监管职能,成立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着力抓好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和监管。

3、加强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着力抓好区域内植物新品种和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农业灾害等农情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验检测;协助对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管;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和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与服务;农业技术指导、农业公共信息、农村能源建设指导服务及农民培训教育服务;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建立区域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接受农民生产咨询,提供应急求助服务,协助处置农业突发事件;协调配合政策性农业保险、涉农政策补贴和农业各类扶持项目组织实施等公益性服务。

4、加强村级服务网点建设。以农村党员干部、农业科技示范户、农业生产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重点,每个行政村选配1-2名农民技术员,驻村服务,建立农业服务“网底工程”。农业的经营性服务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承担。

(三)加强农业服务能力建设。

1、加强县级农业服务机构设施建设。对县级农业服务机构现有资源要素进行整合,配备相应的办公设施设备;建立具有能开展各类培训的多功能培训室;配备开展土壤成份和种类检测、粮油经蔬等作物成份分析、农产品农药残留测试的试验检测室等办公场所和仪器设备;建立配备农业综合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植物检疫的办案设备;建立农作物病虫观测圃和试验示范基地;建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配置一台农残速测车;配齐交通工具。根据开展工作需要,保证每年人均工作经费。

2、加强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设施建设。每个区域服务中心拥有800平方以上的综合办公楼,包括办公用房与农村服务大厅、农民培训教室、检测与设备室;购置农药残留速测仪、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土壤墒情速测仪等仪器设备;购置投影仪、电脑等培训和办公设备;购置科技入户直通车等交通工具;建立区域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购置相关农机设备。

(四)加强农业服务队伍建设。

1、科学配备人员。县级农业服务机构应确保在一线从事农业服务人员不低于全县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总编制的2/3,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比例不低于80%,并注意保持各种专业人员之间的合理比例。不得存在人员在编不在岗位,不得与经营性服务人员混岗混编。

2、完善人员管理。推进基层农业服务机构用人制度改革,人员的进、管、出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人事管理权限办理。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6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同等条件下,要优先聘用在编在岗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完善考评制度,探索建立县级业务主管部门、乡镇政府、服务对象三方共同考核一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新机制,将其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群众对其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改革分配制度,将农业技术人员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

3、理顺管理体制。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人、财、物由县级业务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其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要充分听取所在服务区域乡镇政府的意见。

(五)创新服务方式。

建立农业服务首席专家制和科技特派员制,逐步形成首席专家带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联普通农户的科技进村入户机制。充分利用农民万事通“12316”新农村服务热线、“三电合一”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推进农业信息服务现代化。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场(基地、户)搞好新技术、新品种的展示与示范。利用科普赶集、科技下乡、流动科技服务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三、保障措施

11.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 篇十一

关键词:保定;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41-01

一、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提出的,自此之后,我国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但是我国对于公共文化的研究時间还相对比较短,没有丰富的经验,很多方面都尚不完善,仍然处于研究而初级阶段。站在理论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即使在转变政府职能和公民权利方面,已经达成共识,然而,直到今天,对于公共文化的建设,我国仍然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研究成果。立足于我国现有的研究成果,我们的著作数量非常少。我们的论文主要都是研究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构建主体、体制创新、绩效管理与评估等。立足于现实的视角。全国各个地区都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为存进公共文化的建设而不断奋斗,比如,我国开展了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图书引入到农家,把影视作品带到乡下等。

二、保定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综述

1.加强“两馆”(图书馆、群艺馆)建设。

这些年保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两馆”建设,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为推动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当前,保定市图书馆藏书已经有75万册,建筑面积也不断扩充,达到8000平方米,各种艺馆的建筑面积已经达到3100平方米,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各有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已有268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已有105个,村文化活动室已有2672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已有243个。

2.广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保定市已有10个免费开放的纪念馆、博物馆等,分别是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安国市中药文化博物馆、河北曲阳博物馆、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涿州市文化遗产陈列馆、保定市博物馆、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安国市关汉卿纪念馆等,已有12765平方米的展厅面积,里面有收藏品231件,其中16件珍贵文物,把保定的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而且,市图书馆已经建立了资源共享中心,满足基层群众的需求。

3.加快县城数字影院建设。

在2011年3月份,县城数字影院建设工作在保定全面启动,当前保定市已经有很多城市都完成了数字影院建设任务。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县城的影院已经正式营业,满足了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4.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

从2007年开始,保定已有7个山区县完成了“村村通”工程,,偏远山区接受不到信号的问题已经解决。除此之外,响应党的号召,保定也加大农家书屋的建设,现在已有3826个书屋已经建成,1598个书屋正在建设之中,剩下的工作预计将在明年竣工。这样,就可以解决市民买书难、看书难的问题。

5.突出均衡标准,着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快建设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像东湖文化中心、关汉卿大剧院、博物馆等,充分利用大剧院、各大书屋等,不断弥补短板,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位更上一层楼。要保证每个乡镇都有文化站,保证每个县都有图书馆等,尽最大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各种惠民活动仍然要继续开展,并且不断丰富,可以开展一些民众比较感兴趣的、效益高的文化活动,使艺术节、戏剧节、文化节更加丰富多彩。不仅要使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且要提高我们的服务效率,不断提高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一起为公共文化的建设出力,不断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建设要有重点,主要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保定市的文化产业有很多都是传统的,只有少数是新型的,科技含量比较低。所以,保定市就此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和措施。保定市要建设一批示范工程、转型工程、生态工程等。重点抓好战略性项目,像数字文物文化产业园、易砚文化博览园等,发挥这些产业的带头作用。同时,要鼓励和扶持一些有特色的产业,努力打造产业品牌。当前,保定市正在进行西大街业态调整工程,这个项目一旦完成,古莲花池、直隶总督署、将会与裕华路商业区一起联系 起来,形成一条富有特色的“城市文化走廊”。

与此同时,保定市在为谋发展制定各种合力。保定具有文化创新、京津科技创新的优势,希望通过更多的努力,促进京津冀的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不断提高产业文化水平。要重视创新,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建设现代文化管理体系,和市场管理,充分利用文物。国有单位的改革要进一步深化,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投融资体制创新,支持更多的人参与文化建设,形成多元化投入体制。

加强文化建设,要严抓文化市场执法工作,加强文化队伍建设,要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开展文化法制活动,使文化市场有条不紊。对于重点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工作要做到位,加快建设一系列的文物保护工程,保护区的工程也要进一步开展。对于小一些旧址的编制工作要给予极大地支持,保护这些旧址不受破坏,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董玉峰,男,1983年1月出生,籍贯山东阳谷县,硕士,研究方向:旅游与酒店管理,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关键岗位测评下一篇:浅谈机电专业学徒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