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观察日记(精选14篇)
1.小花观察日记 篇一
小花猫,是人人都常见的,有人觉得它很普通,但,它是一个很机灵的小动物。
它一会跑,一会跳,这不是很机灵吗?它捉老鼠很是有一手,它有厚厚的脚垫,有一双精亮精亮的眼睛,还有两只可以听见极小声音的耳朵,就光靠它很特别的身体部位还不行,还要有很大的本事,这可不是件容易,只见他像箭一样往前一跃,老鼠就抓住啦!
它的长相很惹人喜爱,黄色的羽毛,黑色的眼睛,……看见它就有一种喜悦的感觉。
花猫是人类的好朋友,希望我们以后能够爱护它,保护她。
2.小花观察日记 篇二
一、观之有物,言之有趣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让学生爱上种豆、爱上观豆、爱上写豆,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兴趣。我先把一粒黄豆在实物投影仪下放大,让全班学生看清它的样子,然后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来描述他所看到的黄豆。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用上了圆圆的、小小的、嫩黄的、可爱的之类直观的词语来描述黄豆。然后,我把事前准备好的一包黄豆先分到回答问题的一些学生手中,让他们用手摸一摸,激起了学生观察的欲望。学生们有的觉得“滑滑的”,有的表示要“紧紧地握在手中,生怕掉了”,也有的感觉“它们静静地躺在我的铅笔盒中”。最后我再把黄豆分到每一个学生的手中,让所有学生都带回家去体验。学生们给这次写黄豆生长过程的观察日记取名“小豆历险记”。有一个学生在第一天的观察日记中这样写:“今天,姜老师送给我11粒小黄豆,它们小小的、圆圆的。我把它们藏在我的铅笔盒里,生怕它们逃走。回到家,我拿来一个盘子,装上水,把小豆浸在水里。我的小宝贝们,但愿你们喜欢自己的新家。”通过有趣的观察,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写作热情被点燃了。
二、观之细致,言之准确
在观察日记的记载中,教师也可安排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这样能提高学生观察的精确性,逐渐培养他们在观察中善于发现细微差别的能力。“小豆历险记”记到第三天时,我发现了学生记录有了差异:有的学生观察仔细,发现了“小豆变大了”“小豆变光滑了”“盘子里的水少了”“小豆的头上鼓起一个小包”等现象,有的学生则三天里的记录内容差不多,大多写的是“小豆静静地躺着,我希望它们早日长大”之类的话。为此,我在教室里种了二十多粒豆子,指导学生学会细致观察。豆子种下的第二天,我便把它们放在实物投影仪之下给学生看。在实物投影仪放大的效果下,我问学生是否发现了什么,所有的学生在讨论交流中都能发现豆子的细微变化,并能清楚地用语言来表达。这样的课堂指导,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学生观察更精确了,观察日记也就能写得更准确、更具体、更生动。
三、观之有法,言之有序
要使学生坚持对事物进行观察,增强观察的效果,就要保持学生观察的兴趣,教师必须教给他们正确观察的方法。这样才能养成学生持之以恒地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第一,多观察多交流。自从开始写黄豆的生长情况起,每天中午都会有学生来观察我种在教室窗台上的黄豆,他们有的拿自己的黄豆和我种的黄豆进行比较,有的拿出自己的观察日记,得意地读给身边的学生听。观察多了,交流也多了,学生的兴趣更浓厚了。
第二,边观察边思考。学生如果只观察黄豆生长的情况却不进行思考,在头脑中就不会留下什么印象。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立提问时间,专门让学生就看到的不解的现象进行提问。教师多鼓励学生问为什么,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多想多思,将这种“观”与“思”结合转化为学生的习惯。
3.给小花打伞小学生日记 篇三
妈妈从那以后爱上了养花,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我。
今天,窗外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妈妈就把她那些心爱的宝贝花草一盆一盆放到阳台外面去接受大自然的沐浴。妈妈说这些花草最喜欢这些阴雨天气了,既不会被阳光照死,也不怕雨水过多淹死,还彻彻底底洗了个澡。你看,这些花啊草的个个精神抖擞,劲头十足,那葱绿的外衣更加逼你的眼。随着一阵凉爽的清风吹过,个个跳起了欢快的舞。妈妈唯一一棵能开花的小金菊在风雨的抚摸下也含羞展开了灿烂的笑容,阳台上顿时一片生机勃勃,像一个小小植物园。
雨一直轻轻柔柔的下着,妈妈到了上班的时间了。
临出门前,妈妈像想起什么似的,很郑重地对我说:“妞妞,妈妈有事拜托你一下。”我问:“什么事?妈妈。”妈妈说:“如果雨越下越大,如果你来不及把小花一盆一盆搬进阳台里面,就记得给它们撑把伞啊!”我很奇怪地惊呼:“什么,给小花打伞,我没听错吧。”妈妈说:“没错,是给小花打伞。”我问:“为什么要给小花打伞,你不是要给它们洗澡吗?”妈妈说:“洗澡也得适可而止呀,否则雨水把花泥冲跑,花根露出来,我们的小花可就倒霉了!”我似懂非懂地冲妈妈点了点头说:“放心吧,妈妈,我会照顾好这些宝贝的。”
妈妈出门了,雨越下越大,我则像一位士兵一样立刻信守自己的承诺,给小花撑起了一把伞。看看阳台四周别家的阳台上的小花个个东倒西歪,在看看我家保护伞下的小花个个依然精神抖擞,劲头十足,我心里想:“这一切多亏了细心的妈妈呀”。想到这里,我觉得我更爱我的妈妈了。
4.小花观察日记 篇四
续观察日记
蜗牛观察日记范文:连续观察日记
2012年3月12日星期一天气:阴
今天,我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就是把一些绿豆放在一个装了水的杯子里,并观察它的发芽过程。我刚把它们放下去的时候,它们就像是一个个调皮的孩子,在杯子里跑来跑去,有些跑累了,便躺在杯子底呼呼大睡,而有些好像还没玩够,浮在水上面,把脑袋探来探去,于是我把那些不睡觉的捞了起来,把它丢掉。
2012年3月14日星期三天气:晴
两天没去看它们了,不知道它们怎么样了。我发现绿豆逐渐变胖了,比以前大了很多。神不知,鬼不觉,它们撑破了绿绿的衣裳,露出了白白的肚皮,可是有的绿豆还是没变化,衣服紧紧地穿在身上,生怕凉着。
2012年3月16日星期五天气:阴雨
今天是泡绿豆的第六天了,我迫不及待地去看绿豆,我大吃一惊,绿豆已经吐出了白白的嫩芽,大约有一厘米长。脱了皮的绿豆白嫩嫩的,真招人喜爱。
2012年3月18日星期日天气:晴
5.小花观察日记 篇五
小鹅儿观察日记
“哦哦,小鹅儿出壳了!小鹅儿出壳了!”我拍手高兴地喊,我最爱小鹅了。
这些刚出壳的小鹅儿一身水淋淋的,毛色不算好看,但是红红的小脚激起了我的兴趣。
第二天,我把这些小家伙放出来喂食。它们的毛已经干了,金黄柔美,尽管它们脚还软,站不起来,但是一个个都很活泼,放下地就一扑一扑地,像在摔跤,真逗!
小鹅儿睡觉的时候,小颈缩短了,那脑袋就像用绒沾在上面的。它们很容易醒,轻轻地脚步声,它们都会睁开眼睛看看,没有声响了,再睡。
十多天以后,我刚揭开遮鹅笼的罩子,它们就要争先恐后的出来,一个小鹅站在另一个小鹅身上一跳,居然跳出来了!它们的毛开始变白了,脚也不软了。一下子就跑到我脚前要吃的,我先放些饭在碟子里,手里拿着两大片菜叶,它们嘴在呷饭,眼睛却盯着我的菜叶。菜叶似乎比饭更好吃,一只小鹅索性蹦起来呷着,摔了一跤!引得我大笑起来。
6.文坛小花 其香亦远 篇六
孔平仲一生宦海沉浮,任职地方官的经历,让他接触到一些人民的疾苦,他的情感随人民之忧喜而忧喜。他满怀报国的志愿, 但报国无门,一辈子裹在党争的漩涡之中,郁郁不得志,他哀叹 “功名当及时,一失何由还”(《宵兴)。他看透了当时的现实,便想退隐田园,“仕宦吾已知,退休不如早。九江园地胜,万个竹色好” (《暇日至家园》)。
一、《孔氏谈苑》版本
《谈苑》,一名《孔氏谈苑》,《郡斋读书附志》卷上已对此书有著录,并称“孔平仲记录之文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是书多录当时琐事而颇病丛杂,赵与告《宾退录》尝驳其记吕夷简、张士逊事谓以宰相押麻不合当时体制,疑为不知典故者所为,必非孔氏真本。今考其所载,往往与他书相出入,如‘梁灏八十二为状元’一条见于《遥斋闲览》,……其书或在平仲前,或与平仲同时,似亦摭拾成编之一证”。此就书所录内容而言。朱熹亦云“《孔毅父谈苑》, 清江张元德藏其手稿,然多是抄取江邻几《嘉佑杂志》语。此本方是一传,以失校已多脱误。……”[1]则此书在传抄过程中,后人有所增减、篡改,以致平仲原书面貌大改了。然“纵此书非孔氏真本,然亦必出自北宋人之手,何至凭空妄言[2]?对其且“兹以其宋人旧,尚可以借参考,不得因其依托之节而置之尔”[3]。这表明,《谈苑》一书的存在还是具有其价值意义,是值得关注的。
历代典籍对于该书也多有记载:《百川书志》卷八有《孔氏谈苑》一卷。《晁氏宝文堂书目》卷中题为《孔氏说苑》,当为是书(此说转引自李春梅《清江孔氏著述考》)。《赵定宇书目》著录为宋抄本。《天一阁书目》题为《孔氏谈苑纲目》五卷。《郑堂读书记》卷六四题为五卷,《艺海珠尘》本。《皕宋楼藏书志》卷六二题为述古堂抄本。《增定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卷一四称其有《唐宋丛书》一本、 《艺海珠尘》本、《宝颜堂秘籍》本、《说海》本一卷、《续说郛》本、明荞旧抄本六卷、涵芬楼影宋抄本。从以上可见,《谈苑》在传抄过程中,后人多有增减以至卷数不同。
《谈苑》现存版本,脉络比较清晰,有以下几种:(1)《谈苑》五卷。 明穴砚斋抄本,此本为善本,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4]。(2)《谈苑》五卷。明抄本,此本为善本。清黄廷跋,仅存一至二卷。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3)《孔氏谈苑》五卷。清乾隆《艺海珠尘》刻本,清吴省蘭编(善本)。(4)《宝顏堂订正孔氏谈苑》,《尚白斋镌陈眉公订正秘笈》本。(5)《旧小说》本。民国四年(1915),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6)《类说》本。1956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7)《四库全书》本。 1983年,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8)《丛书集成初编》本。1985年,中华书局印刷发行。
二、《孔氏谈苑》的内容及价值
《谈苑》是一部以记载北宋及前朝政事典章、人物轶闻为主的史料笔记,间涉社会风俗和动植物知识等。《谈苑》中,涉笔最多的是写唐宋时人的佚闻趣事,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人物的性情特征。 据笔者统计,所涉人物达83人之多。
有的记录文人间的奇谈趣事。虽多戏言相讥的日常对话,亦显示出文人雅趣与自身学养。如卷二第32条记苏轼与友人举令, 谓:“苏子瞻与姜潜同坐,潜,字至之,先举令云:‘坐中各要一物是药名。’乃指子瞻曰:‘君,药名也。’问其故,对曰:‘子苏。’子瞻应声曰:‘君亦药名也。君若非半夏,便是厚朴。’问其故,曰:‘非半夏、厚朴,何故谓之姜制之?’”人物谈语之间以药名嵌入人名,体现了苏、姜二人学识广博,及为人之风趣。
《谈苑》在塑造人物时特别注意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如卷二第29条载:“石中立,字曼卿,初登第,有人讼科场覆考,落数人,曼卿是其数。次日,被黜者皆受三班借职,曼卿为诗曰‘:无才且作三班士,请士争如录事参。从此罢称乡贡进,且须走马东西南。’后试馆职,为直学士,性滑稽,善戏谑。尝出,驭者又失鞍,马惊,曼卿坠地,从吏遽扶掖升鞍,曼卿曰‘:赖我石学士,若瓦学士,岂不破!’次迁郎官,有上官弼郎中劝以谨口,对曰:‘下官口干上官鼻何事!’ 一日,又改授礼部郎中,时相勉之曰:‘主上以公清通详练,故授此职,宜减削诙谐。’对曰:‘某授诰云,特授礼部郎中,余如故,以此不敢减削。’天禧为员外郎,时西域献狮子,畜于御苑,日给羊肉十五斤,率同列往观。或曰:‘吾辈忝预郎曹,反不及一兽。’石曰:‘若何不知分!彼乃苑中狮子,吾曹园外狼耳,安可并耶?’续除参政, 在中书堂,一相曰:‘取宣水来。’石曰:‘何也?’曰:‘宣徽院水甘冷。’石曰:‘若司农寺水,当呼为农水也。’坐者大笑。”
本篇重点表现了石曼卿的直率、幽默和机智,共选取了落地写诗、骑马坠地、长官劝谨口、观西域狮子、中书堂取水等五件事来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他的这些性格特点。
《谈苑》中还记录了较多的社会风物习俗和生活知识。如节物称呼的由来,卷二第18条载:“仁宗朝,王珪上言,请以正月为端月,为与上名音相近也。”元旦占候,记载了江南和京东地区的农谚谚语,有助于人民生活之用,有的流传至今。现录于下:“江南民言:‘正旦晴,万物皆不成。’元丰四年正旦,九江郡天无片云,风日明快,是年果旱。又曰:‘芒种雨,百姓苦。’盖芒种须晴明也。‘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乘船入市者,雨多也。又于四月一日至四日卜一岁之丰凶云:一日雨,百泉枯。言旱也。二日雨,傍山居。言避水也。三日雨,骑木驴。言踏车取水,亦旱也。四日雨,余有余。言大熟也。禅师惠南尝言,上元一夕晴,麻小熟;两夕晴,麻中熟;三夕晴。麻大熟。若阴雨,麻不登。占亦如此,云绝有效验。京东一讲僧云:‘云向南,雨潭潭;云向北,老鹳寻河哭;云向西, 雨没犁;云向东,尘埃没。’老翁言云向南与西行则有雨,向北与东行则无雨,云亦有效验。大理少卿杜纯云,京东人言‘朝霞不出门, 暮霞行千里’,言雨后朝晴尚有雨也,须晚晴乃真晴耳。九江人畏下旬雨,云:‘雨不肯止。’刘师颜视月占旱云:‘月如悬弓,少雨多风;月如仰瓦,不求自下。’同州人谓雨沾足为烂雨。”(卷二)
《谈苑》还记载了一些朝廷典章制度,如卷一第35条记“軷祭制度”:“宗室至一品殡葬,朝廷遣礼官軷祭。旧制,知太常礼院官以次行事,得绢五十匹。陈侗、陈汝羲俱在礼院,因朝会,见一皇亲年老行迟。侗私语曰:‘可軷矣。’汝羲自后排之曰:‘次未当公,此吾物也。’传者以为笑。自元丰官制行,太常博士专领軷祭,所得绢四博士共之。行事十四匹,余十二匹。有数皇亲联骑而出,呵殿甚盛。一博士戏谓同列曰:‘此皆軷材也。’”又如卷三第9条,记“郊礼”:“前省内官衣锦,后省衣绣。”本条区分了在天子祭拜天地时, 不同官员所穿衣着的材质,从而见出等级差别。”
《谈苑》中记录了大量的动植物知识。如卷一第13条记“华亭鹤”:“秀州华亭鹤,胎生者真鹤也,形体紧小,不食鱼虾,惟食稻粱,人喂以饭则食之。其体大好食鱼虾、啄蛇鼠者,鹳合所生,乃卵生也。食稻粱者,虽甚驯熟,久须飞去,惟食鱼虾者不能去耳。”第15条记松江鲈鱼:“松江鲈鱼,长桥南所出者四腮,天生脍材也。味美肉紧,切至终日色不变。桥北近昆山大江入海,所出者三腮,味带成,肉稍慢,迥不及松江所出。”
孔平仲曾任职江南地区,多食当地特色食物,并在诗歌中多有提及,非常喜爱。以上两物,为华亭所产,平仲就从鳃的数目和肉的味道两方面,对桥南北的鲈鱼进行了区分。其他还有卷一第16条记“虢石”真伪之辨,第17条“枇杷”嫁接之法,卷三第5条记施、黔州之“朱砂膏能治白花蛇毒”,此药方尚传于民间。
除以上所列内容外,《谈苑》还保存了许多当时的俗谚。如卷四“翰林依样画葫芦”条载:“陶谷久在翰林,意希大用。其党因对言谷宣力实多,微伺上旨。太祖曰:‘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依样画葫芦’,今天我们经常会说‘照葫芦画瓢’,亦盖本源于此。”
还有的俗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后人已经难以索解,如卷一“宣医丧命,敕葬破家”条载:京师语曰:“宣医丧命,敕葬破家。”盖所遗医官云:“莱奉敕来,须奏服药加减次第”,往往必令饵其药。至死而后已。敕葬之家,使副手巾、悦巾,每人白罗三匹,他物可知也。“宣医”和“敕葬”本宋代皇帝为了显示皇恩浩荡而给权贵皇亲的特殊待遇,哪知国医和监护官却趁此从中渔利, 弄得病者多丧命,丧家至破家。“宣医丧命,敕葬破家”是对这一制度绝妙的讽刺。此类俗谚也有助于我们对宋代社会文化的认识[5]。
总之,作为宋代笔记体小说之一,《谈苑》的存在价值是值得肯定的,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的。
摘要:孔平仲的《孔氏谈苑》是宋人笔记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其内容广博,广泛记录了北宋及前朝的朝政典章、社会风物、人文生活等内容,具有一定的史学、文学价值,为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的特点、文人的生活创作等提供了不少可资利用的宝贵材料。
7.观察日记(细心观察) 篇七
1、我发现了外婆的秘密——外婆学习上网了
2、我发现了活虾可以生吃(我发现了三文鱼可以生吃)
3、我发现了猪笼草的秘密
4、我发现了——用牙膏洗杯子会更干净
5、我发现了蚂蚁是个大力士
我发现了乒乓球的秘密(细心观察)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我也有过这样的发现,让我来给你讲讲吧!
那天,我和哥哥在后院打乒乓球,这个小小的乒乓球被我拿在手里,一用力,就凹进去了一块。哥哥说:“把它扔了吧!”我不肯,就把它放进口袋里了。
晚上,我用盆子装了一盆热水放在房间里,把那个被我捏扁的乒乓球放进盆里。我一直看着那个球,看它有什么变化。
十分钟过去了,那个球由原先的凹的很深,变成了只剩一点点就圆了,我继续耐心等待。
三十分钟过去了,我再去看那个球时,它已经变圆了,就像刚买来那样圆。我小心翼翼地将球拿起,生怕又把它捏扁了,我高兴极了,捧着球,好像捧着宝一般,奔出房间,来到客厅,对着正在看电视的哥哥说到:“看,我把早上那个凹进去的球用热水烫好了。”
我发现了当乒乓球凹进去时,是可以用热水来把它烫好的。所以,每当哥哥们提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总是得意的告诉他们,这是我发现的,我为我的发现而感到骄傲。
我发现了蚂蚁是个大力士(细心观察)
我发现了蚂蚁的力气很大,能够搬起比它自己还要重10倍的东西,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力士。
那天,我正在家里写作业,突然发现一队蚂蚁大军从地板之间的缝隙中探出头来。我很奇怪,这队蚂蚁大军要干什么呢?好奇心促使我蹲下身子仔仔细细的观察它们。
这队蚂蚁大军在厨房里爬来爬去,终于在一堆熟米饭面前停了下来。哦,我明白了,它们是在这里找食物啊!可是,另一个问题又使我疑惑不解:这些熟米饭颗颗硕大而饱满,有些还是粘在一起的。这么大一堆米饭,它们怎么搬走呢?
正在我疑惑时,蚂蚁大军已经忙开了。只见一只只蚂蚁弯下身子,用头和身上的触角把米饭挪到自己的背上,顶起米饭往前走了。如果碰到粘在一起的米饭,就几只蚂蚁一起合作,有的用头顶,有的用触角抬,有的用背驮······不一会儿,这一大堆米饭就被蚂蚁军搬光了。我惊讶不已:这些放在手上一点分量都掂量不出来的小蚂蚁,居然能够搬起这么重的东西,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我还是不敢相信蚂蚁有这么大的力气,于是,我又做了一个实验。我在厨房拿来一个面包,撕下一大块放在地上,等着蚂蚁来搬。我想:这么大一块面包,我看你们怎么搬得动?不一会儿,蚂蚁大军又来了。只见它们在面包上爬来爬去,好像在观察面包究竟有多大。观察完了,它们又用触角不断的跟同伴顶来顶去,好像在商量究竟应该怎么把这么大一块面包搬回去。不一会儿,蚂蚁们行动起来了。它们分别爬到面包的周围,用自己的头和触角用力顶,把面包的边上顶起来。第二批蚂蚁赶紧从被顶起来的地方爬进去,用背顶起面包往前走。它们分工合作,同心协力,终于把面包顶回家了。这时,我才真的相信的,蚂蚁真的是个大力士,能够搬起比自己种十倍的东西呢!
大自然中有许多奥秘,只要你细心观察,留意身边的每一个细节,就能发现让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发现了蚂蚁是个大力士(细心观察)
“我发现了,我发现了!”——我高兴得叫了起来,因为我发现了蚂蚁的秘密。
电视上和书上都说,“蚂蚁是有名的大力士。别看它小,它可以搬动比自己重50倍的东西呢。”真的是这样吗?我半信半疑,决定好好的观察一下。
我来到院子里,发现了两只很小的蚂蚁。我便在 一旁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
这两只蚂蚁正在前进,它们不断的用触角传递信息。过了一会,它们的脚步似乎变得更快了。我向不远处一望,原来蚂蚁的目标是一只很大的绿头死苍蝇。看起来这只苍蝇的重量有蚂蚁重量的几百倍呢!它们怎么能抬得动这么重的东西呢?我心里很怀疑,继续观察着。不一会儿,两只小蚂蚁已经到了那只死苍蝇的身旁。他们俩又碰了一下触角,随后,一只蚂蚁转身离开了。我心想:那只蚂蚁大概是觉得自己搬不动,所以放弃了吧。另一只小蚂蚁站在死苍蝇的身上,一动也不动,好像在看守着这只死苍蝇似的„„
突然,一大群“蚂蚁兵”来了,算起来也有二三十只吧。这一大群“蚂蚁兵”一定是来抢食的。我心里暗暗的想。我又看了一会儿,只见这些蚂蚁一起把死苍蝇抬了起来,有一只似乎是领队的,走在最前面„„
过了一会儿,这些蚂蚁停了下来,他们均匀的围在死苍蝇的身边。第二批“蚂蚁兵”来了,它们和先来的换了班„„最后这只死苍蝇被蚂蚁们抬回蚂蚁洞里去了。
原来,蚂蚁力量大的秘密,其实就是团结一致的精神。
我发现了蚂蚁摔不死的秘密(细心观察)
在我快乐的童年里,有许多发现,尽管不是惊天动地,但是我依然感到十分兴奋,毕竟我自己发现的嘛!其中有这么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出教室,我坐在座位上看书。忽然,我觉得手上好像有什么小东西在爬。我一看,原来是只小蚂蚁,不知怎么的,我的好奇心被这只普通的小蚂蚁勾了起来。我仔细地观察这只小蚂蚁:身体分3节,胸部有3对足,头上还有触角。我让它爬到了桌子上。这时,它向桌子边沿的一根铅笔爬去,不小心滑了一下,这只小蚂蚁摔了下去。不好,桌子这么高,蚂蚁又没有降落伞,它一定会死的!我急忙顺着桌子望去,小蚂蚁竟然平安无事地降落在地上。这是怎么回事?它真的没死吗?我揉了揉双眼,当确定自己没看错时,我更加不解了,为什么蚂蚁从那么高的桌子上摔下来不会死呢?
回到家后,我又找来了一只蚂蚁做实验,将它从高处扔下去。蚂蚁摇摇晃晃地降落在地上,我仔细一看,它依然毫发无损。我左思右想,也没想出原因来。带着疑问,我询问了知识渊博的爸爸。爸爸微笑着说:“你自己去查查资料呀!”
“对呀!”我急忙翻开了《十万个为什么》,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蚂蚁的重量轻,当它从高处落下来时,会随着空气中的风慢慢降落,所以到达地面时才会安然无恙。
生活中的发现让我懂得了许多以前不懂的事,而且还让我明白了:生活中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只要你认真观察,就可以发现它。
我发现了蜗牛的秘密
(细心观察)
星期天的下午,天气十分闷热,我走进院子,摆弄着爷爷的“宝贝花草”。忽然,看到一只蜗牛缓缓地爬上了叶子。“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它的鼻子、眼睛在哪里?”一连串的问号便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我跑进屋,问正在看报的爸爸,爸爸笑着说:“你既然想知道蜗牛的秘密,为什么不亲自实验一下呢?”于是,我决定自己去实验一番。
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我采取“用各种食物实验的方法”来测验蜗牛。我先找来了白菜叶子、馒头和小蚊子等,然后又捉了几只蜗牛。分别编了号,把它们放在这些食物面前。它们大概都饿极了,爬向了自己喜爱的食物,只见每只蜗牛都选择了白菜叶子,嚼了起来,对于别的食物却闻也不闻,不大会儿,白菜叶子便给它们吃光了,这下可以断定,蜗牛是大害虫。
我想看看蜗牛的眼睛、鼻子在哪里?于是,我把一片白菜叶子放在一只蜗牛面前。只见那只蜗牛先伸出一对较长的触手碰了碰,又用下面较短的另一对触手再碰了碰,这才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我想:大概一对是眼睛,另一对是鼻子。可是到底哪对是眼睛,哪对是鼻子?我又取了一片树叶子,再拿来一片和树叶差不多大小的白菜叶,分别放在另一只蜗牛面前。由于两片叶子的大小差不多,这下蜗牛的眼睛可派不上用场啦!只见它用小触手左边碰碰,右边碰碰,很快便知道哪个是白菜叶子,哪个是树叶子了。这下,我又发现了一个秘密:蜗牛的大触手有眼睛的作用,小触手有鼻子的作用。
8.六年级作文日记:观察日记 篇八
今天,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让我们回家泡黄豆。我回家后先抓了一把黄豆,把它放进杯子里,加一些水,用手捏一捏,黄豆硬硬的。再过一会儿,一些黄豆变大了一点,还有一些黄豆的皮起了皱折。我今天就观察到这里,这黄豆真好玩!
10月27日 今天继续观察我的黄豆。发现有一些豆子炸开了,还有一些豆子变大了,大的是小的两倍至三倍。在水下面的豆子比水面上的豆子大、湿,水面上的豆子比水下面的豆子小、干。
这黄豆真有趣,还会变大变小。
10月28日 今天,我再次观察我的黄豆。发现水下面的黄豆被水面上的黄豆压着,没有新鲜空气,所以没有发芽。水上面的黄豆太干了,没有水分,也没有发芽,但是在中间的黄豆既有水分又有充足的氧气,因此有一些发芽了,那芽可爱极了:淡黄色的芽从黄豆里探出了头,就像黄豆长牙齿了,芽有一点弯,真可爱!可惜有几颗芽被压断了,妈妈说黄豆不能这样压,要摊开才能让它们都长芽,于是,我们帮黄豆搬家,把它们从杯子里挪到盆里面,把它们均匀地摊平。我想:这样,明天应该会有更多的芽了吧!
10月29日 今天,果然有更多的豆子发芽了,我看到与黄豆相连的芽根部分是淡绿色的,芽尖部分有些浅浅的红,芽中间的部分最粗,是白色的,我发现芽越长越粗,有些芽宝宝那上衣脱在旁边,可能是太热了吧!
10月30日 今天,我看见豆宝宝的芽更长了,那芽长得很长的豆子已经开始变成绿色的了,青青的,已经很像平时我们吃的豆芽菜了。而且,黄豆变得更大了。
9.羊的小花棘豆中毒试验 篇九
关键词:小花棘豆,中毒,羊,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切片,血清检测
小花棘豆 ( Oxytropis glabra DC) 为豆科棘豆属植物, 主要分布在新疆南疆昆仑山区, 是四大疯草之一。 近年来, 由于气候原因和小花棘豆的生理学特性, 造成分布面积和强度不断增大, 使其成为新疆南疆牧区的优势种群, 也是严重危害新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毒草。
国内外对棘豆中毒动物的病理指标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发现中毒动物血液学和临床生化指标均发生异常变化。但由于动物生理指标的不同以及对苦马豆素降解能力的差异, 使动物表现出的中毒症状及程度有一定的差异, 而对试验羊的攻毒试验为进一步研究小花棘豆中毒的机理及其防控措施提供了前期的依据, 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材料
1.1试验动物
卡拉库尔羊4只, 雌性, 1岁龄左右, 体重 ( 16 ± 1. 4) kg, 购买于阿拉尔市。
1.2小花棘豆
2013年7月份采集于新疆策勒县恰哈乡, 由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草业科学学科组鉴定。取植株地上部分, 阴干、保存备用。
1.3试剂
无水乙醇, 伊红, 苏木素, 石蜡, 二甲苯, 肝素, 甲醛, 盐酸, 冰醋酸, 硫酸铝钾, 高氯酸, 氧化汞, 硝酸, 石油醚, 树胶, 铜、锌、铁、锰等金属离子标准溶液。
1.4仪器
PUZS - 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普朗医疗器械公司产品; 切片机, 北京东方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GL - 10000C高速冷冻离心机, 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生产; 美的RT2110电磁炉, Midea公司生产; AAnalyst8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Perkin Elmer公司产品; 恒温水浴锅; 熔蜡箱; 展片台; 自动超纯水系统, 美国密理博公司产品; FA1004N电光分析天平,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2方法
2.1试验动物的初步处理
选择年龄1岁左右, 外观、体重 ( 16 ± 1. 4) kg、生理指标等相近的4只试验羊, 进行前期的驱虫处理后随机分为试验验和对照组, 每组2只羊。对照组羊饲喂青干草和少量精料, 试验组羊每天按每千克体重10 g的量先饲喂小花棘豆干粉, 待采食完毕后再添加青干草和精料, 自由饮水。
2.2血液采集和处理
试验开始和终止时分别用肝素管在颈静脉采血5 m L。 将采出的羊血进行标记, 3 000 r / min离心20 min, 提取血清, 备用。
2.3血清指标检测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谷丙转氨酶 ( ALT) 、天冬氨酸转氨酶 ( AST) 、碱性磷酸酶 ( AKP) 、尿素氮 ( BUN) 、血糖 ( GLU) 、总胆固醇 ( TC) 、三酰甘油 ( TG) 含量。
2.4病理学观察
将试验羊解剖, 观察各组织器官的变化。
2.5组织学观察
取脑、心脏、肺脏、脾脏、肝脏、肾脏、淋巴结、肠等组织, 用10% 的甲醛固定液固定, 经泡冲、脱水、透明、浸蜡、切片、贴片、烤片、染色、封片等制作组织切片, 进行镜检观察。
3结果与分析
3.1临床症状观察
羊小花棘豆中毒初期体重有明显的增加, 随着中毒加深, 中毒羊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消瘦等症状, 喜欢呆立墙角, 不愿运动; 目光呆滞, 眼睑红肿, 结膜充血, 对外界刺激不明显; 行走时后肢有轻微的摇摆, 在外力的作用下倒地, 站起缓慢或不起; 被毛无光泽、易脱落, 鼻间有少量白色泡沫状鼻液, 呼吸增数, 脉搏快, 体温、粪尿正常。
3.2剖检变化
与对照组羊相比, 观察发现试验组羊皮下无明显病理变化, 但脂肪明显比对照组的羊少; 腹膜有出血点, 腹腔内有清亮液体; 心脏纤维素性炎症、炎性水肿, 切开后见心内膜有少量出血; 胃肠黏膜水肿、充血和出血, 肠系膜淋巴结肿胀, 有炎性渗出; 肺脏与胸膜有轻微的粘连, 部分肺叶有明显的气肿, 不同程度的出血、瘀血; 肝脏略有肿大, 表面有出血点; 脾脏略有水肿; 右肾无明显变化, 呈淡黄色或灰黄色, 左肾瘀血、肿胀, 呈灰黄色或灰白色, 皮质颜色发黄; 膀胱黏膜出血; 大脑瘀血、充血、出血, 脑组织水肿。
3.3组织学观察
显微镜下观察, 试验组羊局部淋巴细胞坏死增生; 心脏有轻度间质性心肌炎, 有炎性细胞渗出, 心血管充血, 有少量心肌纤维断裂; 肺部出现间质性肺炎, 间质变宽, 肺泡壁变宽, 肺气肿, 小支气管表面有少量浆液渗出, 支气管黏膜上层轻度脱落; 脑部神经细胞有轻微的空泡变性; 肝索断裂, 肝细胞发生坏死和浓缩; 肾脏有急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体积增大, 肾小管坏死, 肾小囊上层细胞核脱落进入管腔; 颗粒变性。
3.4血清检测
试验开始和试验终止时的血清生化指标见表1。
4结论
通过小花棘豆对试验羊的攻毒试验, 发现试验羊在连续采食小花棘豆15 ~ 40 d即可出现以运动机能障碍为特征的神经症状。组织学检查发现各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血清检测见AST、ALT、AKP活性异常升高, BUN、GLU、TC浓度增加, TG浓度降低。 表明小花棘豆的毒性对试验羊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5讨论
王姗姗等[1]研究表明: 疯草中毒中期或后期的牲畜存在着明显临床症状, 同时在器官系统、细胞和亚细胞水平都存在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损伤。中毒后的家畜, 即使通过临床康复治疗, 中毒症状可能缓解, 但组织病理学损伤是不可逆的, 很难恢复。
试验羊小花棘豆中毒主要呈现慢性经过。由于小花棘豆营养成分丰富, 牲畜在采食的初期增膘较快, 却无特异性中毒症状, 当采食到一定量后则营养状况开始下降[2,3]。对于轻微中毒难以诊断, 所以王帅等[4]研究结果表明: α 甘露糖苷酶 ( AMA) 、GLU、 乳酸脱氢酶 ( LDH) 、BUN、AKP、AST、ALT等指标说明中毒的效应最大。而AST、ALT、AKP和LDH等酶主要分布在动物组织器官中, 其活性的改变反映了组织器官的损伤程度; AST是肝脏脂肪变性的主要评价指标[5], ALT在氨基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6], AKP是动物棘豆中毒后活性最早发生改变的, 是极具诊断意义的一种酶[7]; BUN等血清代谢指标包括了糖类、脂类及蛋白质的代谢产物, 说明小花棘豆中毒可显著影响动物能量物质代谢, 并危害动物的肝脏功能、肾脏功能[4]。因此, AMA、GLU、LDH、BUN和AKP等指标可作为羊小花棘豆中毒的诊断依据。
在饲养过程中, 为了能够尽早发现中毒的羊只, 要做到时时观察羊群, 通过临床症状、病死羊的解剖及血清检测做到早期预防、诊断、治疗、疗效观察、转归等。同时试验也为家畜小花棘豆中毒的机理研究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姗姗, 王保海, 杨晓雯, 等.疯草自然中毒羊组织病理学观察及苦马豆素检测[J].西南农业学报, 2014, 27 (2) :873-877.
[2]杨小平.动物棘豆属疯草中毒的临床症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2, 15 (3) :25-28.
[3]黄玉茜, 张恩然, 潘维锋.疯草中毒的研究进展[J].山东科学, 2003, 16 (4) :34-39.
[4]王帅, 陈根元, 张玲, 等.小花棘豆对家兔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兽医科学, 2013, 43 (02) :190-196.
[5]孙盟璐, 王玉堂, 包鹏, 等.肽聚糖脂质体对小鼠血液生化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42 (12) :51-54.
[6]万智, 安宁, 朱易萍.丙氨酸转氨酶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华西医学, 2010, 25 (1) :238-240.
10.三年级日记:观察蚂蚁日记 篇十
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收集食物、扩大巢穴。虽然辛苦,但很富足。直到有一天,我们的领土范围来了一群强盗–红蚂蚁。红蚂蚁天生比我们黑蚂蚁个头大,个人战斗力都比我们强大。但我们占着人数众多的优势,他们暂时不敢对我们发动攻击。不过,他们最近可是越来越猖狂了,不仅抢夺我们的食物、地盘,甚至对们发动小型的战争,上次要不是一个好心的人类救了我,估计现在我已经小命不保了。
于是,今天我们的统治者–蚁后,已经对红蚂蚁忍无可忍了,要发兵将红蚂蚁给一锅端了。我天生胆子小,可还是很不幸的被选上了剿灭红蚂蚁的队伍中。可是,蚁后的命令无法违抗,我只能乖乖的跟着去了。
夜深蚁静的时候,只能听见我们蚂蚁行军发出的沙沙声,平时十分漂亮的大树现在变得狰狞无比,一棵棵小草宛如恶魔伸出的利爪,要把过往的的一切拉进无边的深渊。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好友–蚁2999也在队伍里。他看出了我的害怕,安慰我说:“没事,你只要用钳子向前一夹就行了,保护好自己及就行了。”尽管它竭力的安慰我,可我依然很害怕。于是,一阵沉默。
时间仿佛只过了一刹那,我们看到了红蚂蚁的巢穴,这个巢穴又破又臭,里面三三两两的红蚂蚁在睡觉。
队长撞了撞触角,示意我们准备出发。我们黑蚂蚁在黑夜当中有着天生的优势,我们以近乎无声地靠近那几只红蚂蚁,我在最中间,前排的精锐蚂蚁伸出钳子,一夹,红蚂蚁的头瞬间被夹断了,剩下的几只红蚂蚁也一一被解决。
我们解决了前面的小喽喽,继续向里面行进。红蚂蚁的巢穴黑咕隆咚的,不过我们大都靠味觉走路,不怕!
突然,前面出现了一大堆红蚂蚁,我心里暗叫一声不好。最前面的的一只红蚂蚁对我们说:“我们早就知道了你们要来偷袭,所以我们一早就伏击在这里,今天你们就受死吧!”我们面色凝重,望向队长,队长对我们说:“我们没有退路了,今天我们只能背水一战了!”
一红一黑两团火焰碰撞在了一起,我还是那么胆小。一个红蚂蚁照着我扑过来,蚁2999突然跳过来替我挡下了这次攻击。它受伤了,声音颤抖着对我说:“记住,你最大的敌人就是恐惧,你要打败它!”说完,就渐渐地倒下了。我愤怒地红了眼,蚁2999就让我为你报仇吧!我感到红蚂蚁是那么的弱小,一钳一个。这让我想到了人类的诗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不到一分钟,全部的红蚂蚁都被我杀干净了,蚁血成河。
11.三年级观察日记:观察小猫 篇十一
阿花眼睛中的黑东西会变形。白天,它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下,它瞪大了眼睛看太阳。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阿花的眼睛中的黑东西会变形呢?他为什么不怕太阳光呢?’’‘‘别急,一个一个说。’’妈妈说,‘‘猫有一个特异功能,他的眼睛里的黑东西可以吸收太阳光,在夜间,他就可以用太阳光来看清路。那个黑东西是眼珠的一部分。“噢’我恍然大悟。
阿花种老鼠的技术特别好。并不是人们说的:所有猫都捉老鼠。而是有的猫懒,笨,不会捉老鼠,不想捉老鼠。阿花就是其中一个。它懒,可是它捉老鼠的技术好。要是它饿了,不‘‘喵喵’’叫 ,向人们要饭,而是自己去捉老鼠吃。它先收回爪子,利用肉垫,悄无声息地找到老鼠,到了一定范围,它伸出爪子,迅速地跳到老鼠身边,用爪子捉住老鼠,用它那尖锐的牙,使劲咬它的脖子,老鼠不一会儿就死了。
阿花很淘气。我一回家写作业,它就开始淘气了。它刚开始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等着我写作业,不出10分钟,它就坐不住了,“嗖”地一下跳到我的桌上,像一样将桌上的东西推下去,然后扬长而去。
12.小花观察日记 篇十二
虚拟植物 (Virtual Plants) 就是利用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 技术在计算机上模拟植物在三维空间中的生长发育过程, 生成的植物是可以反映现实植物的形态结构、具有真实感的三维植物个体或群体, 并能获得植物生理生态过程和形态结构的并行过程的共同结果[1,2]。
迄今为止, 关于小麦叶片、茎秆、叶鞘形态生长特征的模拟, 已有所报道[3,4,5,6], 但关于小麦麦穗生长的模拟研究报道很少。由于小麦麦穗形态指标的难获取性和技术手段的缺乏, 使虚拟麦穗的研究大大滞后于小麦生育阶段中的其余器官。小麦麦穗的研究多侧重在生理发育上[7,8], 但都未提出可视化模型。陈国庆等人[9]构建了小麦生长过程中形态特征的可视化表达, 包括麦穗形态建成子模型 (含穗长和麦芒) 。刘晓东等人[10]根据小麦麦穗形态结构特征建立相应的控制网格对小麦麦穗进行了建模和可视化描述, 但都没有很好地考虑麦穗小穗的器官如麦芒、麦粒等的细节控制和可视化实现。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并根据冬小麦麦穗生长规律, 构造描述小麦小花器官的几何模型, 在Visual C++平台上, 借助OpenGL对其进行了三维可视化模拟仿真, 这对于完善小麦生长模拟模型, 指导小麦生长的调控与管理决策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1 麦穗小花建模
1.1 构造麦芒
麦芒的有无、形状 (直芒、曲芒、钩芒、蟹爪芒) 、长短 (短芒、半芒、长芒) , 不同品种表现不一。本次大田实验通过观察测量后可知麦芒根部较粗, 到顶部逐渐变细, 中间还有一定的弯曲度, 因此为了增加其可视化逼真度, 采用等高线重建技术。等高线作为一种常用的地图符号用于描述和记录三维地形高程变化信息,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 等高线重建技术是用于表达目标三维结构的一种重要技术, 用等高线进行三维重建要求目标具有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同, 等高线不相交, 等高线是一条连续闭合曲线等特征, 而麦芒具有此特征。为此, 本文采用等高线表示麦芒某一水平截面的信息, 利用基于等高线的三维重建技术建立麦芒的三维模型, 如图1所示。
麦芒等高线数据用外径千分尺以2mm的间隔获得, 利用这些等高线数据, 可以用圆近似构建出麦芒的各个截面, 如图2所示。
在等高线1上任意设定一点C1, 如图1所示, 然后再临近的等高线2上以距离最短为原则确定的点C2, 连接C1和C2, 然后按逆时针方向在登高线1上确定点C3, 使其在矢量undefined上对角最大, 构成三角面片C1C2C3, 然后以边C2C3为矢量在等高线2上寻找对角最大的点从C4, 构成三角形C2C3C4, 依次类推, 遍历完所有等高线的数据, 便可形成麦芒表面的三角面片, 并对其进行渲染和贴图, 如图3所示。
1.2 麦粒
麦粒椭圆、卵圆居多, 还有近圆、圆筒、梭形等, 本文对椭圆型麦粒建模。经观察发现麦粒大体分两部分, 下部类似于椭球, 顶端有茸毛称作冠毛, 利用分段函数对其进行建模。麦粒的背面隆起, 相对的一面是腹面, 有腹沟, 且麦粒下端凹陷, 上端凸起, 可以利用较为成熟的凹凸纹理[11]处理技术进行建模, 将其应用于椭球变形[12]上, 以实现麦粒的几何造型, 最后将获得的模型和采集到的麦粒三维数据进行拟合, 并调整模型参数, 实现麦粒的三维可视化。
如图4所示, 中心在原点的三维椭球面参数方程P (u, w) 的分量表示[11], 即
undefined
(1)
-π/2≤u≤π/2, 0≤w ≤2π
式中 xp, yp, zp—分别为曲面上任一点 的x, y, z坐标;
rx, ry, rz—分别为椭球轴半径;
u—椭球经度角;
w—椭球纬度角。
实测表明:rx= (1/3) ry=rz。
腹沟处采用扰动函数进行建模, 设P (u, w) 表示参数表面上任意一点, 则其表面法向量可通过式 (2) 获得, 即
N=PuPw (2)
其中, Pu与Pw为参数u和w的偏导数, 为了得到扰动法向量, 可在表面点的向量方向上增加式 (3) 所示扰动函数, 即
p′ (u, w) =P (u, w) +g (u, w) n (3)
这样便可在表面法向量方向上增加凹凸效果。
经大量实验, 确定其干扰函数为
undefined (4)
在u≥π/3处, 增加顶端冠毛的处理。通过式 (1) 获得在u=π/3处椭球数据点的坐标, 以及在点 (π/2, 2π) 处的坐标, 构造三角网格。根据田间试验拍的数码照片, 对其处理, 然后分别对麦粒冠毛处和下端分别进行纹理贴图, 如图5所示。
1.3 内稃和外稃
麦粒外层包裹有内稃和外稃, 外稃常具芒, 相当于小花苞片, 要包裹住麦粒, 因此其拓补结构与麦粒一致, 在此仍采用椭球造型, 利用干扰函数进行建模。实验表明, 当式 (1) 中的rx= (1/2) ry= (1/1.3) rz, 并满足-π/2≤u≤π/2, 0≤w≤π时, 可用其构造麦粒的外颖, 结果如图6所示。
内稃用来包裹麦粒的腹沟, 薄膜状, 其中部向内弯曲, 两侧向内折叠。实验表明, 采用OpenGL提供的二维求值器可以完成内颖的建模, 如图7所示。
其控制点的坐标为
ctrlpoints[4][4][3]={{{-0.5, -1.0, 0.1}, {-0.1, -1.0, -0.1}, {0.1, -1.0, -0.1}, {0.5, -1.0, 0.1}}, {{-2.0, 1.0, 0.35}, {-0.5, 1.0, -0.35}, {0.5, 1.0, -0.35}, {2.0, 1.0, 0.35}}, {{-2.0, 3.0, 0.35}, {-0.5, 3.0, -0.35}, {0.5, 3.0, -0.35}, {2.0, 3.0, 0.35}}, {{-0.2, 5.0, 0.1}, {-0.1, 5.0, 0.0}, {0.1, 5.0, 0.0}, {0.2, 5.0, 0.1}}, }。
1.4 小花的生成
小花由麦芒、外稃、内稃以及麦粒构成, 上文已分别对小花的各器官建模, 因此调用小花的各器官模型, 外稃具芒, 相当于小花苞片, 要包裹住麦粒, 内稃用来包裹麦粒的腹沟, 按照这样的排列规则, 调整各模型坐标, 构建麦穗小花模型, 结果如图8所示。为提高模型显示速度, 采用OpenGL显示列表对其进行绘制。
2 结论
本文从虚拟小麦麦穗可视化模拟角度出发,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并根据冬小麦麦穗生长规律, 构造了描述小麦小花器官的几何模型, 对麦穗小花主要器官的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基于等高线的三维重建方法实现麦芒的建模;采用球面变形方程实现了麦粒以及内稃和外稃的建模。结果表明模型可控参数少, 实现容易, 可视化效果逼真。
今后应从计算机图形学角度给出光照、阴影的计算方法, 并且研究麦穗花序的排列, 实现整株小麦麦穗的可视化模拟。
参考文献
[1]Room P M, Hanan J S, Prusinkiewicz P.Virtual plants:new perspectives for ecologists, pathologists and agricultural scien-tists[J].Trends in Plant Science (S1360-1385) , 1996, 1 (1) :33-38.
[2]De Reffye P, Edelin C, Franqon J, et al.Plants models faith-ful to botanic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J].Computer Graphics (S0271-4159) , 1998, 22 (4) :151-158.
[3]Fournier C, Andrieu B, Ljutovac S, et al.ADEL2wheat:A3D architectural model of wheat development[C]//2003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lant growth modeling, simulation, visu-alization and t heir applications, 2003.
[4]Franzke O, Deussen O.Accurate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f plant leaves[C]//2003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lant growth modeling, simulation, visualization and t heir applica-tions, 2003.
[5]陈国庆, 朱艳, 曹卫星.冬小麦叶片生长特征的动态模拟[J].作物学报, 2005, 31 (11) :1524-1527.
[6]陈国庆, 朱艳, 曹卫星.小麦叶鞘和节间生长过程的模拟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 2005, 25 (1) :71-74.
[7]张锦熙, 刘锡山, 阎润涛.小麦冬春品种类型及各生育阶段主茎叶数与穗分化进程变异规律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 1986 (2) :27-35.
[8]魏锦屏.黑贡868幼穗分化进程与其相应的形态指标的鉴别[J].天津农学院学报, 1998 (1) :16-18.
[9]陈国庆, 朱艳, 曹卫星.基于形态模型的小麦器官和单株虚拟生长系统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 2007, 23 (3) :126-130.
[10]刘晓东, 姚兰.基于Loop细分格式的虚拟作物果实建模[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7, 12 (2) :71-75.
[11]Donald Hearn, Puline Baker M.计算机图形学 (2版) [M].蔡士杰, 吴春镕, 孙正兴, 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242, 389-395.
13.凤仙花观察日记-日记700字 篇十三
3月6日 星期三 阴
今天,我妈妈从花鸟市场买来了一些凤仙花的种子,我晚上把旧花盆的干土用水冲软,再用剪刀把硬硬的土松开,松土,就完成了。我在我的花盆的土里挖了五个深1厘米的小洞,把种子放进去,然后埋起来,相信我的凤仙花不久后就会发芽了吧?
3月14日 星期三 晴
盼呀……盼呀凤仙花的种子在今天终于探出了小脑袋,看到这美丽的世界。刚出土的凤仙花的茎是棕色的,圆圆的两片叶子,是子叶。它是凤仙花最先长出的叶子。
4月12日 星期四 雨
凤仙花的叶子越来越多了,不过,它们和子叶有些不同,先长出的子叶是圆形的,而后长出的叶子则是椭圆形的。子叶似乎已经提供了所有的养料,要枯死了。
5月7日 星期一 晴
我发现,凤仙花的枝条上有几个“小东西”于是我去问妈妈,妈妈说:“这个小东西是花苞,应该马上就开花了。”我听了高兴极了,希望凤仙花马上开花。
5月9日 星期三 晴
妈妈说得没错,才两天,凤仙花就真的绽放了许许多多的凤仙花都开了,有红的、粉的、白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像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花香引来了一只只蜜蜂。我惊得一步都不敢接进阳台了。
5月23日 星期三 晴
在蜜蜂采完蜜以后,凤仙花叶片上结出一些绿色的毛绒绒“小袋子”,应该“袋子”里装的就是种子吧?
7月11日 星期三 晴
几乎所有的凤仙花都结出了绿色的毛绒绒“小袋子”,我把这些“小袋子”摘下来,轻轻一压,凤仙花的小种子就出来了,我数了数,一朵凤仙花大约可以结出20粒种子,我要把这些种子收集起来,留到明年再种。而凤仙花却悄悄地离开了这美丽的世界……
凤仙花不仅美丽、大方、而且可以入药,捣碎后还可以治跌打损伤,帮助皮肤快速长好……
14.观察日记400字日记 篇十四
日期:2023年6月12日星期一天气:晴
今天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我起床后走到窗前,突然发现窗台上有一只蜘蛛,正在努力地织着它的网。
我仔细观察这只蜘蛛,发现它非常小,但是它的动作非常熟练。它首先确定了织网的位置,然后分泌出一种液体,这种液体能够让它的丝更加坚韧,然后把丝从这里拉到那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蜘蛛网。
我看着这只蜘蛛不停地忙碌着,突然发现它的身上有很多黑色的点子,这些是什么东西呢?我感到非常好奇,于是我用手机查了一下,原来这些黑色点子是它的“脚”,因为它的身体非常小,所以它的“脚”看起来非常明显。
我看着这只蜘蛛不停地忙碌着,突然发现它的身上有很多黑色的点子,这些是什么东西呢?我感到非常好奇,于是我用手机查了一下,原来这些黑色点子是它的“脚”,因为它的身体非常小,所以它的“脚”看起来非常明显。
我觉得这只蜘蛛非常了不起,因为它虽然很小,但是它却能够做出这么复杂的动作,我不禁感到自己也应该像这只蜘蛛一样,不断努力,不断前行。
【小花观察日记】推荐阅读:
我家的小花猫观察作文500字02-01
绿豆芽观察日记:一次有趣的观察07-29
【实用】观察日记06-13
观察玉米日记07-24
连续观察日记08-04
生姜观察日记08-12
云朵观察日记08-14
水果观察日记09-05
观察日出日记10-27
观察蚂蚁日记11-05